TWI302905B - Method for purifying contaminated fluid and system for purifying fluid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purifying contaminated fluid and system for purifying flui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2905B
TWI302905B TW94134949A TW94134949A TWI302905B TW I302905 B TWI302905 B TW I302905B TW 94134949 A TW94134949 A TW 94134949A TW 94134949 A TW94134949 A TW 94134949A TW I302905 B TWI302905 B TW I3029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fiber
block
contaminated
wov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4134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21655A (en
Inventor
Yan-Rong Hu
Hsi Yu Chen
Wen Yu Lu
Original Assignee
Kang Na Hsiung Entp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 Na Hsiung Entp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g Na Hsiung Entpr Co Ltd
Priority to TW94134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02905B/zh
Priority to KR20050126532A priority patent/KR100701603B1/ko
Priority to US11/313,827 priority patent/US20060138048A1/en
Priority to JP2005369401A priority patent/JP4807777B2/ja
Priority to SG200508412A priority patent/SG123781A1/en
Publication of TW200621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21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2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290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0Packings; Fillings; Grids
    • C02F3/103Textile-type pack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0Packings; Fillings; Gr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30Loose or shaped packing elements, e.g. Raschig rings or Berl saddles, for pouring into the apparatus for mass or heat transf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08Aerobic processes using moving contact bo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30Details relating to random packing elements
    • B01J2219/302Basic shape of the elements
    • B01J2219/30223Cylin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30Details relating to random packing elements
    • B01J2219/302Basic shape of the elements
    • B01J2219/30246Square or square-deriv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30Details relating to random packing elements
    • B01J2219/302Basic shape of the elements
    • B01J2219/30296Other sha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30Details relating to random packing elements
    • B01J2219/304Composition or microstructure of the elements
    • B01J2219/30466Plas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30Details relating to random packing elements
    • B01J2219/304Composition or microstructure of the elements
    • B01J2219/30483Fibrous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30Details relating to random packing elements
    • B01J2219/308Details relating to random packing elements filling or discharging the elements into or from packed columns
    • B01J2219/3081Orientation of the packing elements within the column or vessel
    • B01J2219/3083Random or dumped pack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30Details relating to random packing elements
    • B01J2219/318Manufacturing asp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1302905 九、發明說明: 【舍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用上述塊狀纖維集合體之受污染流體淨化系統。 【先前技術】 傳統的受污染流體(如廢水或廢氣)的處理方法大多採用
-/〜π佩土狀/苁鮮万式來處理流體的方 法。由於微生物的數量及存活時間較難以掌控,於實際使 用時,大多會提供一 利地控制微生物數量 利於微生物生長的環境,而為了更有 ’目前最常採用的方式為提供適於微 生物生長之生物擔體(bi〇mass carriei〇。 可提供微生物生長及分解污染物的生物擔體可分為包 埋式(immobilization)及附著式(fixed_film)兩大類。包埋式生 物擔體,例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 213275〇γ揭示一種固 定化微生物細胞和酶的膜狀載體,該載體是由網狀織物支 撐層及附著於該織物兩側且包埋有微生物細胞和酶的兩凝 膠層所構成,此外,中國發明專利CN 1298〇18A揭示一種 表面固定生物物質的基芯包衣載體,其製作方法為:先選 用不溶性材料作為基芯,再將基芯用包衣劑包衣,最後用 活化劑將基芯包衣載體表面活化後,再與要固定的生物物 5 1302905 質結合,以製得該基芯包衣載體。但是,製作包埋式生物 擔體時,必須先依據欲處理之污染物的特性來選擇培養特 定微生物細胞,才可進一步將其包埋於生物擔體中,因而 讓整體製造成本增加且製作流程繁複,所以目前較少使用 〇 附著式生物擔體,例如歐洲專利EP0433 139揭示一種 利用一生物顆粒床(bed of biomass granulates)進行流體 (effluent)的需氧生物硝化方法(process f〇raer〇bic biological nitrification)。該生物顆粒床是以碳酸酯 (carbonate)顆粒作為承載顆粒(SUpp0rt granuiates),並於該 承載顆粒上附著有硝化(nitrifying)微生物而製得。但是此專 利的缺點在於:利用一生物顆粒床作為生物擔體,在放流 階段’其生物擔體顆粒必須經沉殿或過濾,然後再將生物 擔體顆粒送回生物池,處理流程較為繁複。加拿大專利cA 1217581提及以聚胺基甲酸酯泡棉作為生物擔 體’雖然聚胺基甲酸酯泡棉具有較大的面積可供微生物附 著’但是因為聚胺基甲酸酯泡棉的孔隙彼此並未完全相通 ,所以可利用之孔隙有限,且於實際使用時,該聚胺基曱 酸酯泡棉不易沉入水中,必須經歷較長的時間才會慢慢沉 入水中,如此亦會影響處理效能。 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513449號揭示一種嵌入有活性碳 粉末的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共聚發泡體的製備方法 ,該發泡體可用作為生物擔體,但是其製備方法必須先調 配一預聚物(含有15〜20重量%之聚乙烯醇、丨〜2重量%之幾 6 1302905 丁 ♦酿(chitosan)以及多異氰酸酯(p〇iyis〇Cyanate)),再將該 預水物進^丁杂泡步驟。此專利之生物擔體於實際應用時, 製備過程過於繁複,恐增加製作成本。 再者,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593168號揭示_種使用固 定於多孔性擔體的微生物的廢水/水處理方法,該多孔性擔 體包含高分子發泡體及附著於該發泡體之孔隙内吸附劑微 *而於此專利之具體例中,該高分子發泡體為聚胺基甲 酸醋,以及該吸附劑微粒為活性碳、石夕藻土或沸石。由於 此專利所使用之擔體為發泡體形式,所以可運 圍,介於30%〜100%,其雖具有較多孔隙,但是容易發生無& 法沉入水中的現象’因此必須在該多孔性擔體中必須另外 進行親水處理,才可讓該擔體順利沉入水中。惟,該多孔 性擔體之製作方式還是過於繁雜,容易侷限其應用範二 針對習知生物擔體的製作過程繁雜以及無法發揮淨化 效能等缺點’如能將一具備製作簡單且可發揮淨化效 優點的生物擔體用於流體淨化方法及“,將 匕 環境污染的問題,且對於目前章^ ^ 〇 需求。 目則業界而…乃存在-極大的 【發明内容】 隹入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利用複數塊狀纖維 二染流體淨化方法,該等纖維集合體具備製作 間早、可發揮淨化效能、可料生物擔體並具有面 供微生物附著,以及能重複使用等優點。 1貝 本發明之另-目的在於提供—種利用上述塊狀纖維集 1302905 合體之流體淨化系統。 法 本發明之再一 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 树明之再—目的在於提供-種不織布生物擔體。 :疋本毛日月之叉污染流體淨化方法包含之步驟為
(knitted strap)。 將複數塊狀纖維集合體放置於一受污染流體中,該等塊狀 ’截’隹集口體會與4 <污染流體接觸並淨化該受污染流體, 其中’每-塊狀纖維集合體係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之群組 :不織布(n〇n-woven fabric)、束狀纖維(fibers bundie)、蓬 鬆狀纖維(bulky fibers)、織布(w〇ven驗⑷以及編帶 再者,本發明之流體淨化系統是用以淨化一受污染流 體,該系統包含:一用於容納該受污染流體之槽體,以及 複數放置於該槽體且會與該受污染流體接觸之塊狀纖維集 合體,每一塊狀纖維集合體係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之群組 •不織布、束狀纖維、蓬鬆狀纖維、織布以及編帶。 本發明利用製作步驟簡單之塊狀纖維集合體來作為生 物擔體或直接將其用於過濾,以應用於流體淨化方法及淨 化系統中,由於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具備較大表面積及複 數相連通的孔隙,當將其放置於受污染流體中,該等塊狀 纖維集合體之孔隙將會過濾該受污染流體的懸浮性固體污 染物,而有效降低該受污染流體的濁度,亦即該纖維集合 體具有生物處理功能以及過濾的功效。 方;本舍明之淨化方法及糸統中’该專塊狀纖維集合體 8 1302905 方性:先進行一微生物植種過程,使微生物預先附著 體㈣較大^于淨化過程,同樣地因為該等塊狀纖維集合 著量:表面積及較多孔隙’所以亦可增加微生物的附 等污染物,污染流體内的生物可分解性有機物 华合體放入Γ 功效。此外,當將該等塊狀纖維 Μ , , °廢水或水的流體中時’因該等塊狀纖維隼合 體本身具備較佳的親水性質,所以僅需極短的時二 沉入廢水或水中,以進行淨化過程。 便了 【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包含之步驟為:將複數 塊狀纖維集合I# i f r 人妒合n ; — U染流體中,該等塊狀纖維集 7…亥雙污染流體接觸並淨化該受污染流體,其中, 母一塊狀纖維隼人髀後u A W、 * * .. 自於由下列所構成之群組:不織 狀纖維'蓬栽、狀纖維、織布以及編帶。 _ 述°亥等塊狀纖維集合體會與該受污染流體接觸」 二係表示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可被收集固定在-起或
疋隨者該$污染流體移動。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可運用各 種習知固定方式子以田A 觸。而「隨該受污毕起’進而與該受污染流體接 AM,,L體私動」一詞,則表示該等塊狀纖 、准木5體並未被固定’而是自由分散於該受污染流體中並 隨著該受污染流體移動,其具體做法是將該等纖維集合體 放入-槽體内’接著直接將該受污染流體導入該槽體中。 而於本發明之一具體例中,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會隨著該 受污染流體移動。 1302905 _上述之「党污染流體」一詞,係表示具有污染物的流 體,一般而言,該流體可為氣體(如廢氣)及液體(如工業廢 水或生活污水)。 x Λ 也β亥受污染流體為廢水或廢氣。而於本發明之 一具體例中,該受污染流體為廢水。 、本t月所使用之塊狀纖維集合體可依據實際需要進行 形狀及大小的變化,例如依據該受污流體所放置的槽體尺 寸來變化塊狀纖維集合體的大小及形狀,當該槽體較大時 ,可使用較大尺寸的塊狀纖維集合體;相反地,當該槽體 杈小時,則必須適當控制塊狀纖維集合體的大小,以讓塊 狀纖維集合體與該受污染流體之間具有較大接觸面積(例如 可奴著该文污染流體自由移動),而不會影響淨化效能。 於本發明方法所使用之塊狀纖維集合體中,該不織布 是藉由將纖維進行開棉(openmg)、清棉(cleanmg)及梳棉 (cardmg)處理後以形成一纖維網層、將該纖維網層經疊棉 dapping)至所需厚度、再經過固著(c〇ns〇Hdati〇n)步驟所製 成,而為了便於使用,所製成之不織布會依據實際所需進 行裁切(cutting)步驟,以製成具有不同形狀及大小的塊狀不 織布,其形狀包括但不限於圓柱體或多面體(例如:五角柱 體、六角柱體)等。此外,該塊狀不織布可於裁切步驟前再 進行一固著步驟,致使整體結構更加牢固,例如製作為一 具有中央固著線的塊狀不織布(如圖1所示)。 如圖2所示,該束狀纖維是藉由將纖維進行集束、固 著及裁切步驟所製成;如圖3所示,該蓬鬆狀纖維是藉由 10 1302905 將該纖維進行I曲加工(crimping)、 所製成。如圖4所示’該織布是將:、:固著及裁切步驟 該編帶是將纖維進行編織 (―)及栽行編織所製成。 可依實際所需製作為不同形狀,例如:刀^驟所製成,且 所示)。 i圓柱狀(如圖5 較佳地,每一塊狀纖 ,每-塊狀纖維集合體塊㈣織布;更佳地 不,又更佳地,每一塊狀纖維集==狀, 中央固者線之多面體形狀的塊狀不織布,且:有: 線向兩側形成漸高蓬鬆狀構造…、固著 眾多相通的孔隙。 逄氣&域的纖維間具有 未曾==,上述特殊形狀的塊狀不織布於市面上 禾曰被七及,而為便於實際 如下(如圖6所示):、/、使用其1作方法將詳細敘述 λ冑m㉟過開棉、清棉及梳棉處理後,以製成 一纖維網層; 乂驟將二亥纖維網層經過疊棉過程至所需厚度,並經過 第一固著工程,以形成一不織布卷(non-w0ven roll); 步驟三 、將該不織布卷經過一第二固著工程,以形成具有 一道平行或垂直於縱長向中心線的固著線之不織 布卷’其中’在固著線位置的纖維是緊密接合在 一起’而除了固著線位置之外的其餘部份的纖維 是呈蓬鬆狀;以及 11 1302905 步驟四、將該具有固著線的不織布卷裁切成具有中央固著 線的塊狀不織布。 於上述製法中,該步驟二之第一固著工程可採用化學 Ά a (chemical-bonding)、熱黏合(therm〇-b〇nding)、水針法 (ter jet entangling)或針軋法(needie-pUnching)等任何一種 或-種以上的方式,例如可採_ 135〇c之溫度,將該纖维 網層的纖維進行熱黏合,約歷時6秒,將形成一不織布卷 ° δ亥步驟二之第二固著卫程則可採用線縫(stiteh_b。純⑽、 熱黏合或超音波黏合⑽rasonic bonding)等任何一種或一種 以上的方式,例如圖7所示,需沿著該不織布卷1的縱長 向中匕線Μ進饤第二固著卫程,以讓該不織布卷1具有至 少一道平行於該縱長向中心線Μ的固著線u,致 織布卷1之固著線11位置的纖維緊密接合在一起,而除了 該固著線11位置以外的其餘部分的纖维則呈蓬鬆狀,此蓬 鬆狀部分是用於供微生物及污染固體物附著。狀= 示二道平行於該縱長向中心線Μ的固著線”,且二【 兩固著線η之間的距離為〇 5〜5公分。 乂^也, 該步驟四之裁切方式可採用僅作橫向裁切 縱長向裁切,再進行橫向裁切。如圖7所亍,/ 三之第-固荖1Α 斤不在經過步驟 之弟一固者工程後,已讓該不織布4】 該縱長向中心線Μ _著線n,道平行於 著該縱長向中心m “仃裁切步驟時’先沿 線馗作一縱長向裁切(如圖7所千 ,一般稱為「分條(s_ng)J),接著沿_線w = L位置 橫向裁切,即萝此叙 所示位置作 裏成數個具有令央固著線的塊狀不織布。該 12 1302905 具有中央固著線的塊狀不織布 一 化,較佳地,該塊狀不織 可依貫際需要進行變 :面體。如圖"—不=高 该縱長向中心線M的固著線η, ^ 形成一道平行於 與該縱長向中心線M重疊 ’也就是’該固著線11是 向裁切。如圖…,當該:驟::=:示位置作橫 垂直於該不織布卷丨的橫 者工程是沿著 處理時,首先必須使該不織布卷1且有至方向)進行 長向中心線Μ的固著線12(於圖9中僅顯/二^垂直於縱 ’且每兩固著魂〗9少„ Α '' 、固著線12) 者線12之間的距離較佳為〇_5〜5公分,… :線w所示位置進行橫向裁切,即可製得該具有中二 狀残布2。#該残布卷1的橫向寬度為過寬時’ 如圖10所不,該不織布卷丨之 2宮、门見度、力為该塊狀不織布 見又勺兩么日守,則先沿著該縱長向中心線Μ作一道縱長 向裁切’然後再沿著該、線w所示位置進行橫向裁切,料 獲得該具有中央固著線的塊狀不織布2。 本發明方法所使用之塊狀纖維集合體的材質並未有特 殊限制,而較佳地,每一塊狀纖維集合體是由一高分子所 構成,該高分子是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之群組:聚酯、聚 碳酸酯、聚醯胺(p〇lyamide)、聚烯烴(p〇ly〇lefin)、聚丙烯酸 酉曰(polyacrylate)、聚乙烯醇(p〇lyvinyl alc〇h〇1)、聚氯乙烯 (polyethylene chloride)、聚氟乙烯(p〇iyethylene fluoride)、 聚笨乙烯(polystylene)以及此等之一組合;更佳地,該高分 子疋遥自於由下列所構成之群組:聚乙稀(p〇lyethyiene)、 13 1302905 聚丙稀(polypropylen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thphalate)、聚曱基丙稀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聚碳酸酯、聚笨乙烯以及此等之一組合。而於本發明之 一具體例中,該高分子是聚乙烯及聚丙烯之一組合,特別 地,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是使用聚丙烯/聚乙烯芯鞘型複合 纖維(core-sheath bicomponent fiber)作為原料而製成。 於本發明之淨化方法中,該受污染流體將導入放置有 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之槽體,且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的使 用量係依據該槽體(如污水槽)所容納的受污染流體的體積進 行選擇及變化。另需考量的是,由於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 本身具有許多相通的孔隙,整體構造呈現蓬鬆狀,於計算 其使用量時,較佳以每一塊狀纖維集合體的表觀體積 (apparent size)進行計算。較佳地,以每一塊狀纖維集合體 的表觀體積計算,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的使用量為該槽體 所含受污染流體體積之10%〜90% ;更佳地,該等塊狀纖維 集合體的使用量為該槽體所含受污染流體體積之50%〜80% 〇 在本發明的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中,欲處理之受污染 流體的性質、該受污染流體的流量、淨化時間%•條件需隨 著實際使用的需要進行變化及控制,此等條件為熟習此項 技術者所熟知,故在此不加贅述。 由於本發明所使用的塊狀纖維集合體具有複數相連通 的孔隙,有利於微生物之附著及過濾固體污染物,較佳地 ,該受污染流體係含有一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群組之物質 14 1302905 丄生物可分解性污染物、懸浮固體物以及此等之_且人。 ==流體係含有懸浮性固體物並運用本發明之;化 污^里日'、’主要是利用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將該受 、雨孔隙^以過濾’此時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的複數相連 =隙將會截留該懸浮性固體物,而達成該受污染流體的 义當該受污染流體係含有生物可分解性污染物並運用本 方法進行處理時’則可先將該等塊狀纖維集合 、订一k生物植種過程,再將其運用於本發明之淨化方 法:。該微生物植種過程之步驟為:收集與欲處理流體同 性貝的活性π泥(activated sludge)(較佳為產生欲處理流體的 工廉之廢水料的污泥),接㈣—有氧環境或-無氧環境 下,同時將該污泥及適量水放入一槽中,然後再將該等塊 狀纖維集合體放人該槽内進行植種,約歷時4 i 8小時, 即可獲得附著有微生物之塊狀纖維集合體,·如後續將進行 流體淨化,則可直接將欲處理流體導入該槽内,便可進行 心體平化過程。當微生物植種過程於一有氧環境進行時, 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將附著有好氧菌;而當微生物植種過 程於-無氧環境進行時,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將附著有厭 氧菌。 值得一提的是,於本發明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中, 更可包3加入一用於淨化該受污染流體之添加劑(例如化 學試劑或光觸媒等等)之步驟。 此外,本發明之流體淨化系統係用以淨化一受污染流 15 1302905 體,該流體淨化系統包含:一用於容納該受污染流體之槽 體,以及複數放置於該槽體内且與該受污染流體接觸之塊 狀纖維集合體,每一塊狀纖維集合體係選自於由下列所構 成之群組:不織布、束狀纖維、蓬鬆狀纖維、織布以及 帶。 、、’ 較佳地,該受污染流體為廢水或廢氣。而於本發明之 一具體例中,該受污染流體為廢水。
較佳地,以每一塊狀纖維集合體的表觀體積計算,該 等塊狀纖維集合體的使用量為該槽體内所容納之受污染流 =體積之1G%〜9G%;更佳地,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的= 量為該槽體内所容納之受污染流體體積之5G%〜8〇%。 車乂佳地,每一塊狀纖維集合體為塊狀不織布,而於本 發明之具體例中’每一塊狀纖維集合體為具有一中央固著 線的多面體形狀的塊狀不織布,其具體形狀係由該中央固 ί線向兩側形成漸高蓬鬆狀構造,在蓬鬆區域的纖維間具 有眾多相通的孔隙。 關於構成每一塊狀纖維集合體之高分子同樣地如 Γ所以於此處不多加賢述。而同樣地於實際使用時,該 纖維集合體可選擇性地先進行-微生物植種過程, 使“塊狀纖維集合體預先附著有微生 發明之流體淨化祕巾。 料其用灰本 較佳地,該流體淨化备 ^ 4 e , 糸、、先更包& 一隔離装置,該隔離 展置疋放置於該槽體内 ^ ^ 0 . . . ^ 用以防止該等纖維集合體流出該 斤曰to。而於本發明之_ 雕 一肢例中,該隔離裝置是由 16 1302905 多孔性板所構成。
於本發明之流體淨化系統中,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合 與該受污染流體接觸(如固定方式或隨著該流體移動),而ς 本發明之-具體例中,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會隨著該受污 染流體自由移動而分散於該槽體内。該淨化系統的構:: 計可依據實際需要進行變化,以讓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會 隨著該受污染流體自由移動而分散於該槽體内,例如圖η 所示,該流體淨化系統3是包含—㈣31、複數塊狀纖維 集合體32以及一隔離裝置33。該槽體31具有一流體入口 311,以及一與該流體入口 311相反且錯開設置之流體溢流 口 3 12。該隔離裝置33是設置於該槽體3丨内,且由一上多 孔隔板331及一下多孔隔板332所構成。該等塊狀纖維集 合體32疋没置於该上多孔隔板33 1及該下多孔隔板332之 間,該上多孔隔板331是設置於接近該流體溢流口 312處 ,該下多孔隔板332則設置於該流體入口 3丨丨上方。當該受 污染流體由該流體入口 3 11導入該槽體3 1時,由於該流體 入口 3 11及該流體溢流口 3 12係彼此錯開設置,所以導入的 受污染流體並不會直接順著一流動方向而由該流體溢流口 3 12流出,反而會衝擊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32,並使該等 塊狀纖維集合體32與其充分反應,進而達成淨化目的。 較佳地,該流體淨化系統更包含至少一設置於該槽體 内且讓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與該流體充分混合的曝氣裝置 (diffuser)。該曝氣裝置之作用,主要在於提供足夠的氧氣給 微生物,另外也可讓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與該受污染流體 17 1302905 充刀此合,更可具有清洗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之功用也 =二程中之卿ackwash)步驟,當該淨化
又τ間後,一部份的塊狀纖維集合體的孔隙將附著大量 固體物’而讓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的淨化能力減低,此: 可藉由控制該曝氣裝置’使該流體會快速衝擊該等塊狀: 維集合體的孔隙,而讓孔隙之間的污染物釋出,使該等堍 f纖維集合體可繼續重複使用。逆洗步驟除了可利用曝氣 裝置之外,亦可使用其他可增加該流體衝擊力的裝置。 。值付-提的是’於本發明之流體淨化系統中,同樣地 °卜添力肖於淨化§亥叉污染流體之添力口劑,例如化學 試劑或光觸媒等等。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内容、特點與功效,在 以下配合麥考圖式之三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 呈現。 /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說 明内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實施例> [實施例1]具有中央固著線的塊狀不織布的製作 使用聚丙烯/聚乙烯芯鞘型複合纖維(由台灣遠東紡織公 司所製造,品名為SP-265〇Ep,纖維細度(fiba fin⑶MS)為 丹尼(denier),長度為5·ι公分)作為原料,將此複合纖維 、、二開棉、清棉、梳棉及疊棉處理後形成一纖維網層,再將 该纖維網層經過針軋加工及熱風(h〇t ai〇加工之第一固著工 程,使該纖維網層内的纖維形成三度空間的黏合,以形成 18 1302905
—θ凡/丁乃么、尺、寬声A 再將該不織布卷裁切為寬度0·6::的不:::不織:卷: 不織布卷以機械方向(也就是該不識布卷的3接者將6亥 妳Π , 个々布卷的縱長向)輪送,並 、>上 口步騾,以於縱長向形成多 道彼此間隔為3公分且平行於节 、緃長向中心線Μ的固著線 11(如圖7所示的方式進行 一 u /偟顯不一道固著線),且 在該固著線11位置的纖維是
f冢山接曰,而除了該固著線 η之外的的其餘部份的纖維是呈蓬馳。在該固著線盘固 者線的中央同時進行多道縱長向裁切,接著在垂直於該縱 長向中心線μ方向,以間隔15公分進行橫向裁切,如此 可獲得長、寬、高各自4 Κ5公分的具有中央固著線的塊狀 不織布。 [實施例2】利用該實施例!之塊狀不織布之廢水淨化系統
…如圖12所示’該廢水淨化㈣4是處理廢水,該廢水 /爭化系、’先4疋包含_用於容納該廢水且體積為則公升之 槽體41、放置於該槽體41内且由該實施例i所獲得之具有 中央固著線的塊狀不織布42、—隔離裝置43以及二曝氣裳 置44。,亥槽體41具有一廢水出口 411以及一與該廢水出口 411相反且錯開設置之廢水入口 412。該隔離裝置43設置於 。亥才曰脰41内且接近該廢水入口 412,且由一多孔性板體所 構成。該二曝氣裝置44是分別設置於該槽體41的兩側且 具有複數個供氣體逸出之孔洞441,以致使該等塊狀不織布 42會與該廢水充分混合。 該槽體41所容納之廢水濁度為118〇〇 Ντυ,且該廢水 19 1302905 量固定為300公升,該塊狀不織布42的表觀體積為ΐ 5χ 1.5X1.5U5立方公分,於該實施例2中,該塊狀不織布 的使用ΐ為該廢水體積的80%,也就是為240公升。 利用該實施例2的廢水淨化系統4進行淨化過程,並 於該廢水入口 412處裝設一具有流量閥之流量計(fl〇w meter ,圖未示),接著控制廢水之流量速度,測量經淨化之水的
濁度,並利用下式計算濁度去除率,而所得之結果將如下 表1所示。 xlOO% 濁度去除率_爭化之水的濁度一原廢水濁度) 原廢水濁度 表1 試驗編號 流量速度 (m3/m2/天) 淨化後之水濁度 (NTU) 濁度去除率 (%) 1 22 1100 90.7 2 35 2500 78.8 [實施例3]利用經活性污泥植種之塊狀不織布之廢水淨化 系統 將該實施例1所製得之塊狀不織布進行以下活性污泥 植種過程··收集一洗衣工廉之廢水回收槽内的污泥,此污 泥即為所稱之「活性污泥」,揍著將該污泥及適量水放入一 處理槽中,然後將欲使用量之該實施例1之塊狀不織布放 入該處理槽内,約歷時8小時,即獲得該經活性污泥植種 之塊狀不織布。 利用該實施例2之廢水淨化系統,並依據該實施例2 20 1302905 之相同方法進行淨化,但將該實施例2之塊狀不織布^更 ㈣該經活性污泥植種之塊狀不織布,最後同樣歷時η小 4,再分別於廢水入口處及出口處取水樣,以測量經淨化 之水的化學需氧量及懸浮固體的含量,而所得之結果將如
懸浮固體(SS)^*〇iig/L) 廢水來源 水力停留時間 化學需氧量(COD) (mg/L)
由該表1及2之結果可知,運用本發明之淨化方法及 >尹化系統確實可獲得不錯之淨化效果(台灣排放標準為: COD小於300, SS小於3〇),顯見利用該塊狀不織布確實可 將該受污染流體的污染程度明顯下降。
本發明藉由利用製作步驟簡單之塊狀纖維集合體作為 生物擔體,以應用於流體淨化方法及淨化系統中,由於嗜 等塊狀纖維集合體具備較大表面積及複數相連通的孔隙γ 可用於吸附固體污染物或附著較多數量的微生物,而當將 其放置於受污染流體中,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之孔隙^會 吸附該受污染流體的懸浮固體物等固體污染物,而有效降 低該受污染流體的濁度,同時證明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具 備過濾的功效。此外,於本發明之淨化方法及淨化系統中 ’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於使用前可先進行一活性污泥植種 步驟,以讓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的孔隙附著有微生物,再 21 1302905 進行流體淨化過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 ί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中請專利 乾圍及發明說明内容所作碎 之間早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 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二丨是一示意圖’說明本發明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具體例錢用之塊狀纖維集合體的結構; 所# Ζ 圖’况明本發明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斤使用之塊狀纖維集合體之一結構; 所J 3广示意圖,說明本發明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斤使用之塊狀纖維集合體之另一結構· 圖4疋一不意圖,說明本發明之為、古雕一 所使用之塊狀纖維集合體之又—結構淨化方法 所使L5二:隼1,說明本發明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n狀纖維集合體之再一結構; 所使m流程圖’說明本發明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斤使用之塊狀纖維集合濟— 一之一具脰例的製作流程; 回疋一示意圖,說明本發明 所使用之纖維隼合目舰 又々木級肢乎化方法 ?木口體之-具體例的裁切方式; 圖8是一示意圖,說明本發明、…九、古 所使用之纖維集合體之_且 ^^讀淨化方法 圖Q 3 _ 具肢例的固著及裁切方式; θ疋一不意圖,說明本發 所使用之纖維集合體之 :木…化方法 例的另一固著及裁切方式; 22 1302905 圖ίο是一示意圖,說明本發明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所使用之纖維集合體之一具體例的另一固著及裁切方式; 圖11是一示意圖,說明本發明之流體淨化系統之一具 體例的結構;及 圖12是一示意圖,說明本發明之流體淨化系統之另一 具體例的結構。
23 1302905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卜· •…不織布卷 4 ... •廢水淨化系統 11 ·· •…固著線 41·. …·槽體 12·· •…固著線 411 •…廢水出口 2… •…具肩·中央固著線的埦^大不織布 412 •…廢水入口 3… 流體淨化糸統 42·· …·塊狀不織布 31·· …·槽體 43.· …·隔離裝置 311 •…流體入口 44·· •…曝氣裝置 312 …·流體溢流口 441 —孔洞 32·· …·纖維集合體 L… …·線 33 ·· •…隔離裝置 Μ ·· •…縱長向中心線 331 —上多孔隔板 W ·· .· · ·線 332 …··下多孔隔板
24

Claims (1)

130290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種文〉可染流體淨化方&,包含之步驟為:㉟複數塊狀 纖、’隹π 口體放置於 '受污染流體中,該等塊狀纖維集合 體會與”亥X /亏染流體接觸並淨化該受污染流體,其中, 每一塊狀纖維集合體係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之群組:不 織布、束狀纖維、蓬鬆狀纖維、織布以及編帶。 2·依據申”月專利耗圍第1項所述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 等鬼狀纖維集合體藉由隨著該受污染流體移動 ,而與該受污染湳靜姑由 卞机體接觸,並淨化該受污染流體。 3·依據申明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其中,每一塊狀纖維集合體為塊狀不冑布。 4·依據申:專利乾圍第3項所述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其中°亥塊狀不織布的形狀係為圓柱體或多面體。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繁」^ 弟4項所述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其中’該塊狀不織布的形狀為具有一中央固著線的多面 體,由該中央固著綠 Λ向兩側形成漸高蓬鬆狀構造,在蓬 鬆區域的纖維間具有取多相通的孔隙。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 ^ / 項所述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其中,该党污染流體於 空間的槽體内,而以各 』先放置於一具有固定 算,該等塊狀纖维隹人:塊狀纖維集合體的表觀體積計 流體體積之1〇%:9(;〜的使用量為該槽體所含受污染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繁^ .,r; ^ 6項所述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其中母一塊狀纖维集合體的表觀體積計算,該等塊 25 1302905 狀纖維集合體的使用量為該槽體所含受污染流體體積之 50%〜80% 〇 8·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 其中,每一塊狀纖維集合體是由一高分子所構成,該高 • 分子係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之群組··聚酯、聚碳酸酯、 聚fe胺、聚烯烴、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聚氯乙烯、 聚氟乙烯、聚苯乙烯以及此等之一組合。 > 9·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其中,該高分子是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之群組:聚乙烯 、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以及此等之一組合。 10·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其中,該高分子是聚乙烯及聚丙烯之一組合。 11·依據中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其中’ β X π染流體係含有—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群組 . 之物質:生物可分解性污染物、懸浮固體物以及此等之 一組合。 I2.依據中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其中,該受污染流體係含有懸浮固體物。 1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 jg邮、+、> - 固乐項所述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係利用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將一 木。將邊叉 >可染流體予以過濾, 以進行淨化。 ^ 14·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u頊 ^ 員所迷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其中,该受污染流體係含有哇必 ’生物可分解性污染物。 26 1302905 1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其中,在將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放置於該受污染流體之 前,先將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預先經過一活性污泥植種 步驟’以使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附著有微生物。 16·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受污染流體淨化方法, 其中’该文污染流體為廢水或廢氣。 1 7. —種流體淨化系統,係用以淨化一受污染流體,該系統 包含: 一用於容納該受污染流體之槽體;以及 複數放置於該槽體内且與該受污染流體接觸之塊狀 纖維集合體,每一塊狀纖維集合體係選自於由下列所構 成之群組:不織布、束狀纖維、蓬鬆狀纖維、織布以及 編帶。 18. 依據中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流體淨化系統,其中, 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藉由隨著該受污染流體移動而盘該 受污染流體接觸’並淨化該受污染流體。 、^ 19. 依據巾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流體淨化系統,其中, 乂每塊狀、截維集合體的表觀體積計算,該等塊狀纖維 市口助·的使用置為該槽體内所容納之受污染流體體積之 10%〜90% 〇 ' 2〇·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流體淨化系統,其中, 以母-塊狀纖維集合體的表觀體積計算,該等塊狀纖維 木。妝的使用!為該槽體内所容納之受污染流體體 50%〜80% 〇 27 1302905 2丨·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流體淨化系 每-塊狀纖維集合體為塊狀不織布。 、 22.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流體淨化系 該塊狀不織布的形狀係為圓柱體或多面體。 2 3 ·依據申請專利節图穿〇 J乾圍弟22項所述之流體淨化系 該塊狀不織布的形狀為具有一中央固著線的 該中央固著線向兩側形成漸高蓬鬆狀構造,_ 的纖維間具有眾多相通的孔隙。 2 4.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所述之流體淨化系^ 每-塊狀纖維集合體是由_高分子所構成,1 遠自於由下列所構成之群組·聚酯、聚碳酸到 ,煙、聚丙烯酸醋、聚乙缔醇、聚氯乙, 烯、聚苯乙烯以及此等之_組合。 2 5 ·依據巾請專利範圍第2 4項所述之流體淨化系岛 該高分子是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之群組:聚乙 烯聚對笨一甲酸乙二酯、聚甲基丙烯酸曱酿 醋、聚苯乙烯以及此等之一組合。 26·依據申明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流體淨化系影 該高分子是聚乙烯及聚丙烯之一組合。 2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流體淨化系影 在將該等塊狀纖維集合體放置於該槽體之前, 塊狀纖維集合體預先經過_活性污泥植種步騎 等塊狀纖維集合體附著有微生物。 2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流體淨化系影 &,其中, €,其中, L,其中, 面體,由 •逢鬆區域 ;,其中, 高分子是 、聚醯胺 、聚氟乙 ,其中, 稀、聚丙 、聚碳酸 ,其中, ,其中, 先將該等 ,以使該 ,更包含 28 1302905 一放置於該槽體内且用以防止該等纖維集合體流出該槽 體之隔離裝置。 2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所述之流體淨化系統,其中, 該槽體具有一流體入口,以及一與該流體入口相反且錯 開设置之流體溢流口。 3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流體淨化系統,更包含 。又置於η亥槽體内且接近該流體溢流口處之隔離裝置, 該隔離裝置是由至少一多孔性板所構成。 3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流體淨化系統,更包含 至少一設置於該槽體内且讓哮笠 、 邊3 4纖維集合體與該流體充 分混合的曝氣裝置。 32·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賊、 7 (之/爪脰〉尹化糸統,係用於 處理廢水或廢氣。 H中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流體淨化系統,係用於 處理廢水。 34· —種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 係包括有下列步驟: 步驟一、將一纖維,經過 、主 製成-纖維網層; > “帛及梳棉處理後 步驟二、將該纖維網層 經過u著工棉至所f之厚度,並 U者工私,形成一不織布卷,· 步驟三、將該不織布卷,航 — 該不衅孟主曰士 、、二過一弟二固著工程, 不哉布卷具有至少-道平行 使 固著線,且在該固著線位置之纖錐向中心線的 ’而除該固著線位置以外的纖维是呈蓬鬆合及在一起 29 1302905 固著線的不織布卷裁切成 步驟四、將該具有至少一 塊狀生物擔體成品。 3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不彿 ^ ^ 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法 ,其中,該步驟一之纖維是由一高分 门刀子所製成,該高分 子係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之群組:平 、 來®日、聚碳酸酯、聚 醯胺、聚烯烴、聚丙烯酸酯、聚乙慌 承乙烯醇、聚氯乙烯、聚 氟乙烯、聚苯乙烯以及此等之一組合。
如申請專利_ 35項所述之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法 ’其中,該步驟-之纖料由-高分子所製成,該高分 子係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之群組:聚乙烯、聚丙烯、聚 :笨二甲酸乙二|旨、聚甲基丙烯酸甲酿、聚碳酸雖、聚 苯乙烯以及此等之一組合。 3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法 ’,其中,該步驟一之纖維,是由二高分子所構成之怒鞘 型或並列型的複合纖維,該二高分子分別為高熔點高分 子與低熔點高分子。 ^ g » 由上 • 〇曱睛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法 ’其中’該二高分子分別為聚丙烯及聚乙烯。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法 ’其中,該步驟二的第一固著工程是利用一選自於由下 列所構成群組之方式進行··化學黏合、熱黏合、水針法 針軋法以及此等之一組合。 4 0 ·如φ 士主击 r %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法 ’其中’該步驟三的第二固著工程是採用線縫、熱黏合 30 1302905 或是超音波黏合之其中任 。 饤—種方式作固著形成固著線 41.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34項 苴中,在兮Μ之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法, ,、在°〆口者線縣的纖維是作緊密结人。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 ϋ 扎您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法, 其中,於该步驟三的第二 _ ε U者工私’僅形成有一道平行 於縱長向的固著線,則在步 狀生物擔體成品。 僅作^向裁切即可成塊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篦34 j苜辦、+、> 、 阁弟341所迷之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法, 其中’於該步驟三的第二固著 u嘗工私,形成有二道以上平 :於縱長向的固著線,則在步驟四的裁切,是先作至少 一道縱長向裁切’再作橫向裁切成塊狀生物擔體成品, 該縱長向裁切,是裁切於固著線與固著線之間。 44.如申印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法, 其中,於該步驟三的第二固著工程,形成有多道垂直於 縱長向的固著線,則在步驟四可僅作橫向裁切即可成塊 狀生物擔體成品,且是裁切於固著線與固著線之間。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法, 其中’於該步驟三的第二固著工程,形成有多道垂直於 縱長向的固著線,則在步驟四裁切,可先作至少一道縱 長向裁切’再作橫向裁切成塊狀生物擔體成品,該橫向 裁切是裁切於固著線與固著線之間。 4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法, 其中’該固著線為至少兩道時,則固著線與固著線之間 31 1302905 w θ刀 0 4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们項所述之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法, 、中於忒固著線與固著線之間的裁切,係裁切於+ π 著線間的中央部位。 ”Μ兩固 48.2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法, 著線門I:固者線與固著線之間的裁切,係裁切於兩固 考綠間的中央部位。 J U 4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 其中,一 不織布生物擔體之製法, /、 ;该固著線與固著線之間的裁切 著線間的中央部位。 ,係裁切於兩固 5〇 一絲 不織布生物擔體,係為_塊 ;具有-中央固著線,由該中央固著、=,該塊狀不織 逄鬆狀構造,在蓬鬆區域的纖維 。兩側形成漸兩 。 一有眾多相通的孔隙 32
TW94134949A 2004-12-27 2005-10-06 Method for purifying contaminated fluid and system for purifying fluid TWI302905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4134949A TWI302905B (en) 2004-12-27 2005-10-06 Method for purifying contaminated fluid and system for purifying fluid
KR20050126532A KR100701603B1 (ko) 2004-12-27 2005-12-21 오염된 유체를 처리하는 방법, 오염된 유체를 처리하는시스템 및 오염된 유체를 처리하는데 적당한 바이오매스캐리어 형성 방법
US11/313,827 US20060138048A1 (en) 2004-12-27 2005-12-22 Method for treating a contaminated fluid, system for treating a contaminated fluid,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biomass carrier suitable for treating a contaminated fluid
JP2005369401A JP4807777B2 (ja) 2004-12-27 2005-12-22 汚染流体を処理する方法、汚染流体を処理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汚染流体を処理するのに適したバイオマスキャリアを作る方法
SG200508412A SG123781A1 (en) 2004-12-27 2005-12-23 Method for treating a contaminated fluid, system for treating a contaminated fluid,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biomass carrier suitable for treating a contaminated flui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3140773 2004-12-27
TW94134949A TWI302905B (en) 2004-12-27 2005-10-06 Method for purifying contaminated fluid and system for purifying flui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21655A TW200621655A (en) 2006-07-01
TWI302905B true TWI302905B (en) 2008-11-11

Family

ID=36610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4134949A TWI302905B (en) 2004-12-27 2005-10-06 Method for purifying contaminated fluid and system for purifying fluid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38048A1 (zh)
JP (1) JP4807777B2 (zh)
KR (1) KR100701603B1 (zh)
SG (1) SG123781A1 (zh)
TW (1) TWI30290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0239B (zh) * 2017-04-27 2019-09-01 嘉藥學校財團法人嘉南藥理大學 廢水處理系統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04202A (en) * 2006-07-13 2008-01-16 Kang Na Hsiung Entpr Co Lt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WO2009107128A2 (en) * 2008-02-25 2009-09-03 Aqwise - Wise Water Technologies Ltd. Biomass carrier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fluid trea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utilizing same
US8753511B2 (en) * 2008-09-03 2014-06-17 AQ-WISE—Wise Water Technologies Ltd. Integrated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clarification
CN107010750A (zh) 2009-01-13 2017-08-04 捷通国际有限公司 重力供水处理系统
KR100962014B1 (ko) * 2009-09-03 2010-06-08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섬모가 형성된 망형튜브를 갖는 수처리장치 및 그에 의한 수처리방법
US8758613B2 (en) * 2009-10-16 2014-06-24 Aqwise-Wise Water Technologies Ltd Dynamic anaerobic aerobic (DANA) reactor
KR101034048B1 (ko) * 2010-08-27 2011-05-11 남택욱 섬유로 이루어진 수처리용 생분해성 담체
JP5844595B2 (ja) * 2010-10-04 2016-01-20 水ing株式会社 繊維ろ材の製造方法
WO2013140925A1 (ja) * 2012-03-23 2013-09-26 水ing株式会社 油分含有排水の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NZ703529A (en) * 2012-06-15 2017-10-27 Microvi Biotech Inc Novel biocatalyst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es for use
CZ305698B6 (cs) * 2014-07-11 2016-02-10 Technická univerzita v Liberci Nosič biomasy pro bioreak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397336B (sv) * 1975-02-28 1977-10-31 Arbman Dev Ab Fo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r biologisk rening av vetskeformigt avfall
DE3047967C2 (de) * 1980-12-19 1985-12-12 Felix Schoeller jr. GmbH & Co KG, 4500 Osnabrück Füllmaterial für einen Tropfkörper für die biologische Abwasserreinigung
GB2091303B (en) * 1980-12-27 1985-04-17 Unitika Ltd Producing fibre clamps for filtering
DK0575314T3 (da) * 1990-01-23 1994-11-14 Kaldnes Miljoteknologi As Fremgangsmåde og reaktor til rensning af vand
JPH0726960Y2 (ja) * 1990-09-21 1995-06-21 日本バイリーン株式会社 生体触媒の固定化用担体
FR2685691A1 (fr) * 1991-12-26 1993-07-02 Dumez Sa Lyonnaise Eaux Procede d'epuration biologique de liquides charges d'impuretes.
US6153094A (en) * 1992-05-13 2000-11-28 E. Craig Jowett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JPH07133570A (ja) * 1993-11-08 1995-05-23 Tokai Fushiyokufu Kk 球形不織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球形不織体を使用した活性汚泥法
JPH08308569A (ja) * 1995-05-22 1996-11-26 Mitsubishi Kagaku Sanshi Kk 微生物付着用担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337956A (ja) * 1995-06-09 1996-12-24 Kureha Chem Ind Co Ltd 集合繊維構造体
US6063268A (en) * 1996-04-30 2000-05-16 Jowett; E. Craig Containment of water treatment medium
JPH11682A (ja) * 1997-06-10 1999-01-06 N Ii T Kk 流動床用生物担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28967A (ja) * 1997-10-24 1999-05-18 Ishigaki:Kk 汚水の処理装置
KR100277017B1 (ko) * 1998-03-31 2001-01-15 양인모 폐수처리용담체,그제조방법및이담체를이용한폐수처리방법
JP2001238672A (ja) * 2000-02-29 2001-09-04 Hitachi Chem Co Ltd 積層物状の微生物担体
KR100408158B1 (ko) * 2000-12-04 2003-12-01 바이오세인트(주) 악취 및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의 생물학적 제거장치용 모듈 및 그를 이용한 오염가스 제거방법
US6726838B2 (en) * 2002-01-07 2004-04-27 Agwise Wise Water Technologies Ltd. Biofilm carrier,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waste water treatment system employing biofilm carrier
US7140495B2 (en) * 2001-12-14 2006-11-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ayered sheet construction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JP2003285088A (ja) * 2002-03-27 2003-10-07 Kbe:Kk 廃水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US7008539B2 (en) * 2003-05-14 2006-03-07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Submerged ammonia removal system and method
TW200804202A (en) * 2006-07-13 2008-01-16 Kang Na Hsiung Entpr Co Lt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168113B (zh) * 2006-10-26 2010-12-22 康那香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固液分离型薄膜生物处理用的滤材及过滤器与过滤模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0239B (zh) * 2017-04-27 2019-09-01 嘉藥學校財團法人嘉南藥理大學 廢水處理系統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01603B1 (ko) 2007-03-29
SG123781A1 (en) 2006-07-26
JP2006192429A (ja) 2006-07-27
US20060138048A1 (en) 2006-06-29
JP4807777B2 (ja) 2011-11-02
TW200621655A (en) 2006-07-01
KR20060074840A (ko) 2006-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2905B (en) Method for purifying contaminated fluid and system for purifying fluid
CN100396618C (zh) 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及流体净化系统
JP2004507339A (ja) 膨張性物質を有する複合材料の形成
CN1382108A (zh) 微生物水过滤器
CN105797685A (zh) 一种海藻酸钠-氧化石墨烯宏观球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6289110U (zh) 一种饮用矿泉水用净水处理器
KR20060059990A (ko) 필러 고착 섬유, 섬유 구조물, 섬유 성형체 및 그들의제조방법
CN201586413U (zh) 净水装置用滤芯
PL199801B1 (pl) Zastosowanie materiałów opartych na włóknach organicznych i/lub nieorganicznych i chitozanie do zatrzymywania jonów metali
JP2007098195A (ja) 生物接触ろ材および水処理方法
CN106698677A (zh) 一种水处理净化装置及其水处理方法
JP5910399B2 (ja) 環境汚染物質の除去方法
JPH11262790A (ja) 浄化処理法、浄化処理材および浄化処理材の再生方法
JP2007015907A (ja) 吸着炭、水質浄化剤、水質浄化袋、水質浄化基材及び油膜の除去方法
JP2814266B2 (ja) 微生物吸着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25688A (ja) 水浄化材及び水浄化方法
AU650805B2 (en) Filter medium and filter which use animal fibers
RU2400286C1 (ru) Фильтрующий материал для очистки жидких и газообразных веществ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CN202011799U (zh) 用于地奥司明生产的纯水净化系统
JPH08103272A (ja) 微生物固定化担体
EP1801077A1 (en) Method for treating a contaminated fluid, system for treating a contaminated fluid,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biomass carrier suitable for treating a contaminated fluid
JP2988687B2 (ja) 微生物吸着用不織布
CN204494808U (zh) 一种带净水功能的热水系统
CN211098441U (zh) 抗菌滤膜及净水滤芯和装置
JPH09276897A (ja) 水処理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