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0749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0749B
TWI300749B TW095135211A TW95135211A TWI300749B TW I300749 B TWI300749 B TW I300749B TW 095135211 A TW095135211 A TW 095135211A TW 95135211 A TW95135211 A TW 95135211A TW I300749 B TWI300749 B TW I3007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eceleration
train
speed
target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35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26664A (en
Inventor
Junko Yamamoto
Kazuaki Yuuki
Masakuni Akashi
Yoshikazu Ooba
Hideaki Nameki
Keiichi Kamata
Hiroji Nakazawa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Kk filed Critical Toshiba Kk
Publication of TW200726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26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0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07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1L27/20Trackside control of safe travel of vehicle or train, e.g. braking curve calc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5/00Recording or indicating positions or identities of vehicles or trains or setting of track apparatus
    • B61L25/02Indicating or recording positions or identities of vehicles or tr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5/00Recording or indicating positions or identities of vehicles or trains or setting of track apparatus
    • B61L25/02Indicating or recording positions or identities of vehicles or trains
    • B61L25/021Measuring and recording of train 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1L27/04Automatic systems, e.g. controlled by train; Change-over to manual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3/00Devices along the route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e.g. to release brake or to operate a warning signal
    • B61L3/02Devices along the route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e.g. to release brake or to operate a warning signal at selected places along the route, e.g. intermittent control simultaneou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00Construction of station or like platforms or refuge islands or like islands in traffic areas, e.g. intersection or filling-station islands; Kerb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slands in traffic are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Description

1300749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自動地進行定位置停止控制之自動列車 運轉裝置。 【先前技術】 近年來,列車之運轉班次有高密度化之傾向,車輛一 I 走過特定停止位置時,需要調整停止位置的關係,成爲列 車運行延遲之原因。另外,爲了乘客的安全,逐漸有停靠 門(homedoor)之設置,列車需要配合停靠門之設置而高 精度地停止。另一方面,熟練的駕駛員每年有減少之傾向 ,今後,擔心有無法維持均一運轉之虞。爲了維持均一的 運轉,降低列車運行延遲的問題,自動地進行定位置停止 控制之自動列車運轉裝置乃被提出。 此處,作爲決定定位置停止控制中之減速開始時間點 φ 之主要手法,可以舉出2種手法。在本說明書中,將該等2 種手法分別稱爲[倒推方式]及[向前預測方式]。 所謂倒推方式,係如第1 3 ( a )圖所示般,先決定停 止目標位置Pe,藉由由此朝向列車之現在位置,於與進 行方向相反方向減去減速距離La及空走距離Lb,來求得 減速開始地點P s之手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 此處,所謂空走距離Lb係如第1 3 ( b )圖所示般,爲 空走時間Tb中之移動距離,所謂空走時間Tb係將無用 時間Tbl與延遲時間Tb2予以相加者。所謂無用時間Tbl (2) 1300749 係從減速開始指令之輸出時間點11至減速裝置訊號之輸出 時間點t2的時間,所謂延遲時間Tb2係在時間點t2,煞車 裝置輸入減速裝置訊號後,產生一定程度以上的煞車轉矩 之時間點t3爲止之時間。 另一方面,所謂向前預測方式係如第1 4圖所示般,藉 由[向前],即朝向列車進行方向來預測列車之減速特性, 求得可以停止於停止目標位置P e之減速開始時間點之手 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 即最初,運算從地點P s 1進行減速控制之情形的停止 目標位置,如此停止目標位置比本來正確的停止目標位置 Pe還前面側的話,接著,運算從地點Ps2進行減速控制之 情形的停止目標位置。此停止目標位置如也還比本來正確 的停止目標位置Pe還前面側時,進而運算從下一地點 P s 3進行減速控制之情形的停止目標位置。然後’此時之 停止目標位置如與本來之正確的停止目標位置P e 一致時 ,則將此地點Ps3採用爲減速開始地點。 如此,將藉由朝向進行方向複數次重複向前之預測運 算,來求得減速開始地點之手法稱爲向前預測方式。此向 前預測方式雖然必須重附近行複數次的運算’但是可以使 求得無用時間等之運算演算法簡化,能在短時間內進行運 算。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願2004-25328 1號公報(特開 2006-74876 號)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3 -23 5 1 1 6號公報 (3) 1300749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關於專利文獻1之以往技術,雖係藉由倒推方式來求 得減速開始地點,但是,此種倒推方式,要求得無用時間 之運算演算法相當複雜,運算時間變長,在結束求得減速 開始地點之運算時,有可能列車已經通過該減速開始地點 〇 另一方面,關於專利文獻2之以往技術,雖係藉由運 算演算法被簡化之向前預測方式來求得減速開始地點,但 是,關於求得減速開始地點後之詳細的控制內容,並未有 揭示出來。 本發明係有鑑於前述情形而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 雖然使用簡單的運算演算法,卻能使定位置停止控制時的 停止精度提升之自動列車運轉裝置。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作爲解決前述課題之手段,其特徵爲具備:依 據列車之速度檢測訊號及位置檢測訊號的輸入,使用向前 預測手法,於列車行駿中,就每一特定控制週期來算出使 此列車之車廂停止於特定目標位置用之行駛計畫之行駛計 畫計算手段;及依據前述行駛計畫計算手段所算出的行駛 計畫,於列車行駛中,就每一特定控制週期來判斷使列車 之車廂停止於前述特定目標位置用之減速開始時間點的減 速開始判斷手段;及依據前述行駛計畫計算手段所計算的 (4) 1300749 行駛計畫,於列車行駛中’就每一特定控制週期來運算使 列車之車廂停止於前述特定目標位置用之減速控制指令並 予以輸出之減速控制手段;及依據前述行駛計畫手段所計 算的行駿計畫,於列車行駛中’就特定控制週期來運算使 列車之車廂停止於前述特定目標位置用之最終定位控制指 令並予以輸出之最終定位控制手段;及依據來自前述減速 開始判斷手段、前述減速控制手段、或前述最終定位控制 手段的訊號,決定槽口(notch )輸出之槽口輸出決定手 段。 [發明效果] 如依據本發明,可以提供:雖然使用簡單的運算演算 法,卻能使定位置停止控制時的停止精度提升之自動列車 運轉裝置。 【實施方式】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自動列車運轉裝 置的構成區塊圖。速度檢測器1係藉由安裝於車輪的旋轉 軸之脈衝產生器(PG )或測速發電機(TG )所構成。地 上元件檢測器2係藉由檢測設置於軌道上之地上元件(轉 頻器)來檢測列車的車廂位置者。速度/位置檢測手段3係 依據來自這些速度檢測器1及地上元件檢測器2之訊號輸入 ,輸出速度檢測訊號及位置檢測訊號。 在此實施形態中,設置有:記憶部Μ1、M2、M3。於 -8- (5) 1300749 記憶部Μ 1記憶有:各車站的停止目標位置、或梯度、曲 線等之路線條件資料,於記憶部2記憶有:煞車特性、車 廂重量或限制速度等之車廂模型資料,於記憶部M3記憶 有··關於定位置停止控制之控制條件資料。 行駛計畫計算手段4係依據來自速度/位置檢測手段3 之速度檢測訊號及位置檢測訊號的輸入、及來自記憶部 Ml、M2、M3之各資料的輸入,使用已經敘述之向前預測 手法,於列車行駛中,就每一特定控制週期(例如,5 0〜 10 0ms )來計算使列車的車廂停止於特定目標位置用之行 駛計畫。 此處’所S胃fT駿i十畫係使用槽口輸出、列車位置、及 列車速度等之組合來表示列車之行駛預定者。預測用之煞 車模型之誤差如小時,則依據行駛計畫來抽出現在時間點 之槽口輸出,依據行駛計畫之行駛,可以正確地停止於停 止目標位置。 控制模式判定手段5係依據來自速度/位置檢測手段3 之速度檢測訊號及位置檢測訊號之輸入、及來自記憶部 M3的控制條件資料之輸入,來判定現在的控制模式,介 由切換手段6來將該判定訊號輸出至減速開始判斷手段7、 減速控制手段8、或最終定位控制手段9之其一。切換手段 6係具有輸入端子6a、6b、6c及切換接點6d,因應控制模 式判定手段5之判定訊號,切換接點6d的位置會自動地切 換。 減速開始判斷手段7係一輸入來自控制模式判定手段5 (6) 1300749 之判定訊號時,爲了求得使減速開始時間點成爲哪個時間 點,對行駿計畫計算手段4要求依據現在之列車的狀態( 速度、位置等),使用向前預測手法,就每一特定控制週 期來算出暫時行駛計畫。 此暫時行駿計畫中之停止預測位置如與停止目標位置 大爲偏離的話,則不將此採用爲行駛計畫(還爲指示減速 開始,指示惰速行駛),於下一控制週期再度計算暫時行 駛計畫。然後,如可以獲得停止預測位置充分接近停止目 標位置之暫時行駛計畫時,將此採用爲行駛計畫,依據此 行駛計畫,對槽口輸出決定手段1 0輸出所決定之減速開始 時間點之槽口指令訊號(在此情形,下一控制週期成爲減 速控制模式)。 此處,所謂「槽口指令」也稱爲「煞車槽口」,係獲 得因應駕駛席之煞車手柄的位置(槽口位置)之減速度( 煞車力)的指令。此槽口指令係依煞車力之大小而被分爲 複數階段(例如,B1〜B7之7槽口),在「槽口 B1」之槽 口指令被輸出的情形時,煞車力最小,在「槽口 B 7」的 槽口指令被輸出之情形時,煞車力最大。另外,依據車廂 之種類,槽口數有比7槽口大之情形,或比其小之情形。 另外,近來,爲了進行藉由電腦之細微的煞車控制,也有 使槽口數變得非常多,使煞車力幾乎連續地變化之例子。 減速控制手段8—輸入來自控制模式判定手段5之判定 訊號時,爲了求得減速開始時間點以後的減速控制特性, 對行駛計畫計算手段4要求依據現在之列車的狀態(速度 -10- (7) 1300749 ' 丫立®等)使用向前預測手法,就每一特定控制週期計算 it數的暫時行駛計畫。此處,關於將從現在時間點之煞車 槽□爲哪種程度分開之幾個槽口當成候補,係作爲控制條 件資料而記憶於記憶部M3。 例如,如係將從現在時間點之煞車槽口(例如設爲 B4槽口)各分開!槽口之槽口當成候補之情形,則B4±1i 範圍係成爲B3、B4、B5之3個,利用這些3個煞車槽口之 暫時行駛計畫會被算出。或者,如係將從現在時間點之煞 車槽口分開各1槽口及2槽口之槽口當成候補之情形時,則 B4±2的範圍成爲B2、B3、B4、B5、B6之5個,使用這些5 個的煞車槽口之暫時行駛計畫會被算出。 然後,減速控制手段8係在被算出之暫時行駛計畫中 ’將停止預測位置最接近停止目標位置的暫時行駛計畫採 用爲行駛計畫,將依據此行駿計畫所決定的減速控制指令 訊號(槽口指令訊號)輸出至槽口輸出決定手段1 0。 同樣地,最終定位控制手段9 一輸入來自控制模式判 定手段5的判定訊號時,爲了求得減速控制以後之定位置 停止控制特性,對行駛計畫計算手段4要求依據現在的列 車狀態(速度、位置等),使用向前預測手法,就每一特 定控制週期計算複數的暫時行駛計畫。 然後,最終定位控制手段9在所計算之暫時行駛計畫 中,將停止預測位置最接近停止目標位置之暫時行駛計畫 採用爲行駛計畫,將依據此行駛計畫所決定的減速控制指 令訊號(槽口指令訊號)輸出至槽口輸出決定手段10。 -11 - (8) 1300749 槽口輸出決定手段10係就每一控制週期輸入來自減速 開始判斷手段7、減速控制手段8、或最終定位控制手段9 之槽口指令訊號’將依據這些輸入訊號所決定的槽口輸出 訊號輸出至煞車輸出作成手段1 1。另外,此槽口輸出訊號 也當成反饋訊號而被輸出至行駛計畫計算手段4。另外, 槽口輸出決定手段10係具有變化率限制器,槽口輸出之急 遽的變化會受到控制。 煞車輸出作成手段11係依據來自槽口輸出決定手段10 的槽口輸出之輸入,來作成煞車輸出,對於省略圖示之煞 車裝置輸出煞車訊號。另外,在來自槽口輸出決定手段10 之槽口輸出訊號之外,也有從省略圖示之手動運轉裝置對 煞車輸出作成手段11輸入依據駕駛員的操作之槽口輸出訊 號。在此情形,煞車輸出作成手段1 1係依據「手動優先」 或「高位優先」等之邏輯來作成煞車輸出,並輸出煞車訊 號。 接著,說明第1圖的動作。列車行駛中、速度/位置檢 測手段3係依據來自速度檢測器1及地上元件檢測器2之訊 號輸入,輸出速度檢測訊號及位置檢測訊號。 行駛計畫計算手段4係依據減速開始判斷手段7、減速 控制手段8、或最終定位控制手段9之其一,在有暫時行駛 計畫之要求時,輸入此速度檢測訊號及位置檢測訊號’並 且,輸入記憶部Ml〜M3之各資料’進而’輸入來自槽口 輸出決定手段1 0之反饋訊號’計算暫時行駿計畫’將此輸 出至減速開始判斷手段7、減速控制手段8、或最終定位控 -12- 1300749 Ο) 制手段9。 減速開始判斷手段7、減速控制手段8、或最終定位控 制手段9係就每一特定週期使$計算暫時行駛計畫,將這 些計算的暫時行駛計畫中之最適當者採用爲行駿計畫。 在此情形,於本實施形態中,減速控制手段8係在停 止預測位置比停止目標位置還前側之充分接近位置之暫時 行駛計畫中,將煞車力最弱者採用爲行駛計畫。藉此,可 以控制搭乘感覺之惡化,另外,也可以抑制以後之控制精 度之降低。 另一方面,控制模式判定手段5係依據來自速度/位置 檢測手段3之速度檢測訊號及位置檢測訊號、及來自記憶 部M3之控制條件資料的輸入,判定現在時間點之控制模 式。然後,在判定現在時間點之控制模式爲減速開始判斷 模式時,控制模式判定手段5使切換接點6d位於輸入端子 6a,將該旨意之判定訊號輸出至減速開始判斷手段7。 減速開始判斷手段7在從控制模式判定手段5輸入判定 訊號之間,就每一特定控制週期使行駛計畫計算手段4計 算暫時行駛計畫,如該停止預測位置充分接近停止目標位 置,則採用爲行駛計畫,將該最初的槽口當成槽口指令, 輸出至槽口輸出決定手段10。槽口輸出決定手段10係依據 此槽口指令的輸入,將槽口輸出訊號輸出至煞車輸出作成 手段1 1,煞車輸出作成手段1 1係依據此槽口輸出訊號的輸 入,將煞車訊號輸出至省略圖示之煞車裝置。 接著,控制模式判定手段5將現在時間點之控制模式 -13- (10) 1300749 判定爲減速控制模式,使切換接點6d位於輸入端子6b, 將該旨意之判定訊號輸出至減速控制手段8。 減速控制手段8在從控制模式判定手段5輸入判定訊號 之間,就每一特定控制週期依據複數的煞車槽口,使行駛 計畫計算手段4計算暫時行駛計畫,將停止預測位置最接 近停止目標位置之暫時行駛計畫採用爲行駛計畫,將該槽 口當成槽口指令,輸出至槽口輸出決定手段1〇,槽口輸出 決定手段1 〇係依據此槽口指令之輸入,將槽口輸出訊號輸 出至煞車輸出作成手段11,煞車輸出作成手段11依據此槽 口輸出訊號的輸入,將煞車訊號輸出至省略圖示之煞車裝 置。 此處,減速控制手段8係如前述般,雖就每一特定控 制週期重新計算行駛計畫,將依據此新計算的行駛計畫之 槽口指令輸出至槽口輸出決定手段1 〇,但是,在從煞車輸 出作成手段1 1所輸出的煞車訊號切換後之情形,則使一定 時間保持該槽口指令。此係爲了房指煞車槽口之頻繁的切 換(亂動)。 接著,控制模式判定手段5將現在時間點之控制模式 判定爲最終定位控制模式,使切換接點6d位於輸入端子 6c,將該旨意之判定訊號輸出至最終定位控制手段9。 最終定位控制手段9在從控制模式判定手段5輸入判定 訊號之間,就每一控制週期依據複數的煞車槽口,使行駛 計畫計算手段4計算暫時行駛計畫,將停止預測位置最接 近停止目標位置的暫時行駛計畫採用爲行駛計畫,將該槽 -14- (11) 1300749 口當成槽口指令,輸出至槽口輸出決定手段10。槽口輸出 決定手段10依據此槽口指令的輸入,將槽口輸出訊號輸出 至煞車輸出作成手段1 1,煞車輸出作成手段1 1依據此槽口 輸出訊號的輸入,將煞車訊號輸出至省略圖示之煞車裝置 〇 此處,最終定位控制手段9也與減速控制手段8相同地 ,在從煞車輸出作成手段1 1所輸出的煞車訊號切換後之情 形,使一定時間保持該槽口指令,來房指煞車槽口之亂動 。但是,關於最終定位控制,在亂動之防止的同時,高精 度地進行對停止目標位置之停止也需要重視。因此,保持 槽口指令之時間,使成爲必要的最小限度,來確保停止精 度。 如依據以上敘述之第1圖的構成,依據行駛計畫計算 手段4利用向前預測手法所計算的行駛計畫,減速開始判 斷手段7、減速控制手段8、及最終定位控制手段9分別進 行減速開始時間點之判斷、減速控制、最終定位控制,可 以一面使用簡單的運算演算法,且能使定位置停止控制時 之停止精度提升。 第2圖係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自動列車運 轉裝置之構成區塊圖。第2圖與第1圖之主要不同點,係追 加有預測控制區域計算手段1 2及記憶部M4、減速開始判 斷手段7及減速控制手段8輸入來自記憶部M4的預測控制 區域之點、以及槽口輸出決定手段1〇的輸出被反饋至減速 開始判斷手段7及減速控制手段8之點。 -15- (12) (12)1300749 在此圖中,預測控制區域計算手段1 2係依據來自速度 /位置檢測手段3之速度檢測訊號及位置檢測訊號的輸入、 及來自記憶部Μ1、M2、M3之各資料的輸入,計算預測控 制區域,使此計算的預測控制區域記憶於記憶部Μ4。 第3圖係表示此預測控制區域之一例的說明圖,於行 駛計畫之上方及下方分別設定有預測控制欲上限及預測控 制區域下限。將此圖中之行駛計畫當成利用基準的煞車槽 口所計算的基準減速曲線時,預測控制區域上限係使用強 煞車槽口所計算的減速曲線,預測控制區域下限係使用弱 煞車槽口所計算的減速曲線。預測控制區域係藉由此預測 控制區域上限及預測控制區域下限所包圍的區域。 然後,減速開始判斷手段7及減速控制手段8係一面參 照此預測控制區域一面進行控制,假如,列車的速度及位 置從此預測控制區域偏離時,藉由進行反饋控制,即刻使 其回到預測控制區域內。 即行駛計畫計算手段4計算時所使用的預測用煞車模 型之誤差大、有大的干擾進入時,行駛計畫的精度惡化, 停止精度也惡化。因此,會有發生即使使用最大煞車槽口 之情形,走超過停止目標位置,或者反之,即使藉由惰速 運轉,也不會到達停止目標位置的狀況之虞。本實施形態 在預測煞車模型的誤差或干擾變大,已從預測控制區域偏 離之情形時,從藉由依據向前預測所計算的行駛計畫之控 制,切換爲反饋控制,使得即使某種程度犧牲搭乘感覺, 也要確保健全性。 -16- (13) 1300749 但是,如已成爲停止間,即使偏離預測控制區域,也 使進行依據向前預測所計算的行駛計畫之控制(因此,成 爲來自記憶部M4之資料不被輸入至最終定位控制手段9之 構成)。此係如依據藉由向前預測所計算的行駛計畫之控 制時,可以顧慮到無用時間或響應延遲,比起反饋控制, 可以使停止位置誤差變小。 另外,在進行反饋控制時,例如,可以考慮以下3種 手法。 以預測控制區域邊界的減速曲線爲目標,進行追蹤控 制。 以基準減速曲線(第3圖之「行駛計畫」的曲線)爲 目標,進行追蹤控制。 (3)以基準減速曲線爲目標,進行追蹤控制,一回到 預測控制區域內,恢復爲藉由依據向前預測所計算之行駛 計畫的控制。 第4圖係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自動列車運 轉裝置之構成區塊圖。第4圖與第1圖之主要不同點,係追 加有行駛計畫計算刻度變更手段1 3。此行駛計畫計算刻度 變更手段1 3係使行駛計畫計算手段4在計算行駛計畫時的 刻度因應煞車轉矩(減速度)的變化狀態而改變者。此處 ,所謂「刻度」例如係指作成第3圖所示之行駛計畫的曲 線時之繪圖間隔。 第5圖係表示行駛計畫計算手段4計算之行駛計畫、及 煞車轉矩以及煞車槽口的變化狀態之對應關係說明圖。如 17· (14) 1300749 此圖所示般,在煞車槽口切換後,煞車轉矩大爲變化之過 渡性區域中,行駿計畫計算手段4以細微之刻度(即短繪 圖間隔)進行向前預測,另一方面,在煞車轉矩不太變化 之穩定區域中,行駛計畫計算手段4以粗刻度(即長繪圖 間隔)來進行向前預測。 藉此,行駛計畫計算手段4即使在變化激烈之過渡性 區域中,也可以計算高精度之行駛計畫,另外,在幾乎沒 有變化之穩定區域中,刪減運算次數,可以抑制運算處影 時間的增加。 且說,在已經敘述之各實施形態中之減速開始判斷手 段7及減速控制手段8所計算的行駛計畫中,將控制上之目 標位置設定成比本來的停止目標位置還向前側,並且,在 最終定位控制手段9所計算的行駛計畫中,設定成控制上 的目標位置與本來的停止目標位置成爲一致。 即如第6圖所示般,在停止間時,控制從減速控制手 段8移往最終定位控制手段9時,控制上的目標位置會往更 遠方移動。因此,最終定位控制手段9能以比藉由減速控 制手段8所計算的行駛計畫中之煞車槽口更弱之煞車槽口 來使車廂停止,可以緩和停止時之衝擊。 第7圖係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自動列車運 轉裝置的構成區塊圖。第7圖與第1圖之主要不同點,係速 度/位置檢測手段3 A具有速度真直推算手段1 4。本實施形 態係做成防止速度檢測之精度惡化,關於行駛計畫計算, 想要確保一定程度的精度者。 -18· (15) 1300749 即來自藉由P G或T G所構成之速度檢測器1的速度脈 衝訊號,在速度分解能之寬幅下,大幅地重複振動,在維 持原樣下,無法當成控制訊號使用。爲了作爲控制訊號使 用,需要取得複數週期份(例如1 〇控制週期份)的脈衝訊 號的移動平均予以平滑化。但是,取得複數週期份之脈衝 訊號的移動平均,係因此意味著依據舊的過去資料來進行 速度檢測。因此,依據此種舊資料之速度檢測訊號,與現 在時間點之真實的速度之差異變大,行駛計畫計算手段4 使用此來計算行駛計畫,會因此而使行駛計畫的精度降低 因此,在此第4實施形態中,設置具有速度真直推算 手段14之速度/位置檢測手段3A,在使來自速度檢測器1之 脈衝訊號平滑化時,藉由例如下述之(1 )式來運算補正 這些脈衝訊號間之時間性差異的速度真値推算値,速度/ 位置檢測手段3A將此速度真値推算値當成速度檢測訊號 φ 輸出至行駿計畫計算手段4。 [數學式1] …(1) mAt 2 此處,η:速度移動平均所使用之要素數、 m:考慮過去之速度變化的控制週期數、 7(k):現在的速度真値推算値、
Wk):速度訊號的移動平均之現在値、 ▽(k-m):速度訊號移動平均的m控制週期前之 -19- (16) 1300749
△t :控制週期 第8圖係藉由模擬來求得來自速度檢測器丨的速度檢測 原始(未加工)値(速度脈衝訊號)、其之移動平均、速 度真値推算値、及速度真値的各變化狀態,以這些爲對比 所示之說明圖。「速度真値」係因模擬的關係,所以可以 求得,在實際的控制中,並無法求得。 如此圖所示般,速度檢測原始値成爲重複大的振動之 變化狀態。然後,該移動平均係振動份被平滑化者,大的 振動受到抑制,但是,使用舊的資料來取得移動平均的關 係,與速度真値之間的差異變大。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 ,速度真値推算手段1 4係運算具有與速度真値接近的値之 速度真値推算値,速度/位置檢測手段3A將此速度真値推 算値當成速度檢測訊號予以輸出。因此,速度/位置檢測 手段3A輸出的速度檢測訊號,成爲極高精度者。 第9圖係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之自動列車運 轉裝置之構成區塊圖。第9圖與第1圖之不同點,係追加有 減速度推算手段1 5及煞車模型更新手段1 6、記憶於記憶部 M2之車廂模型資料中之煞車模型資料,係藉由煞車模型 更新手段16而被更新。 在預測用煞車模型有誤差時,進行減速度推算’來修 正煞車模型,使行駛計畫的精度提高,可以提升停止精度 〇 但是,爲了進行此減速度推算,在煞車槽口切換後’ -20- (17) 1300749 煞車轉矩並不成爲某種程度穩定的狀態,在煞車轉矩穩定 前,切換煞車槽口一被重複時,無法推算減速度,行駛計 畫的精度會惡化。 在本實施形態中,減速度推算手段1 5推算列車的減速 度,並且,依據此減速度推算,在判斷預測用煞車模型的 誤差大至一定以上的情形時,煞車模型更新手段1 6會更新 預測用煞車模型。 然後,如第1 0圖所示般,減速控制手段8在惰速行駛 運轉狀態中,切換煞車槽口後一定時間之間,使保持該槽 口指令。但是,在已開始減速度推算時之速度爲低之情形 ,到達停止目標位置之時間短,藉由槽口指令之保持,減 速開始判斷及減速控制有被耽誤之可能性,在此種情形時 ,以將槽口指令的保持時間某種程度縮短爲佳。 如此,如依據本實施形態,可以確實地進行減速度推 算,進行預測用煞車模型之更新,能使行駛計畫的精度提 升,因此,可以使對停止目標位置的停止精度提升。 第1 1圖係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的自動列車 運轉裝置之構成區塊圖。第11圖與第1圖不同之點,爲追 加有更新記憶部M3的控制條件資料之控制條件更新手段 1 7之點。此控制條件更新手段1 7係記憶過去的控制結果, 依據此記憶的資料,來更新記憶部M3的控制條件資料者 〇 如依據本實施形態,在某車站間有特有的傾向時,可 以從控制參數、減速度推算參數、控制增益等之控制條件 -21 - (18) 1300749 資料中,選擇1個或複數之參數爲車站間參數,藉由針對 每一車站予以調整,可以使停止精度提升。 例如,在第6圖中,雖就成爲停止間時,控制從減速 控制手段8移往最終定位控制手段9時,藉由使控制上的目 標位置移往更遠方,使停止間時之煞車槽口變弱之技術做 了說明,但是,在某特定之車站間,一定有停止間時,走 超過之傾向的情形,此時,以不選擇太弱之煞車槽口之方 式,控制條件更新手段1 7使減速控制手段8之控制上的目 標位置比其他車站間接近停止目標位置,或使最終定位控 制手段9之煞車槽口下限強1段來進行調整。藉此,補償某 車站間固有的傾向,可以使停止精度提升。 第1 2圖係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7實施形態的自動列車 運轉裝置之構成區塊圖。此實施形態係作成全部具備目前 爲止所敘述之各實施形態的功能者。關於本實施形態的作 用及動作,從已經敘述之各實施形態中之說明,可以容易 地推測,所以,予以省略說明。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自動列車運 轉裝置之構成區塊圖。 第2圖係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自動列車運 轉裝置之構成區塊圖。 第3圖係表示第2圖中之預測控制區域計算手段12所計 算之預測控制區域的一例之說明圖。 -22- (19) 1300749 第4圖係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自動列車運 轉裝置之構成區塊圖。 第5圖細表示第4圖中之行駛計畫計算手段4所計算的 行駛計畫、及煞車轉矩的變化狀態之對應關係說明圖。 第6圖係關於本發明之第1至第3實施形態中之停止間 時之控制上的目標位置之移動的說明圖。 第7圖係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的自動列車運 轉裝置之構成區塊圖。 第8圖係將第7圖中之速度/位置檢測手段3 A所運算的 速度真値推算値、及其關連値予以對比表示之說明圖。 第9圖係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的自動列車運 轉裝置之構成區塊圖。 第1〇圖係表示第9圖中之行駿計畫計算手段4關於行駛 計晝之再計算’抑制之期間、與煞車轉矩穩定之期間的對 應關係說明圖。 φ 第1 1圖係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的自動列車 運轉裝置之構成區塊圖。 第1 2圖係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7實施形態的自動列車 運轉裝置之構成區塊圖。 第1 3圖係針對定位置停止控制中之「倒推方式」的說 明圖。 第1 4圖係針對定位置停止控制中之「向前預測方式」 的說明圖。 -23- (20) (20)1300749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速度檢測器 2 :地上元件檢測器 3 :速度/位置檢測手段 4 :行駛計畫計算手段 5 :控制模式判定手段 6 :切換手段 6a、6b、6c:輸入端子 6d :切換接點 7 :減速開始判斷手段 8 :減速控制手段 9 :最終定位控制手段 1 0 :槽口輸出決定手段 1 1 :煞車輸出作成手段 1 2 :預測控制區域計算手段 1 3 :行駛計畫計算刻度變更手段 1 4 :速度真値推算手段 1 5 :減速度推算手段 1 6 :煞車模型更新手段 1 7 =控制條件更新手段 Ml〜M4 :記憶部 -24-

Claims (1)

1300749 (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自動列車運轉裝置,其特徵爲具備: 依據列車之速度檢測訊號及位置檢測訊號的輸入,使 用向前預測手法,於列車行駛中,就每一特定控制週期來 算出使此列車之車廂停止於特定目標位置用之行駛計畫之 行駛計畫計算手段; 依據前述行駿計畫計算手段所算出的行駛計畫,於列 車行駛中,就每一特定控制週期來判斷使列車之車廂停止 於前述特定目標位置用之減速開始時間點的減速開始判斷 手段; 依據前述行駛計畫計算手段所計算的行駛計畫,於列 車行駛中’就每一特定控制週期來運算使列車之車廂停止 於前述特定目標位置用之減速控制指令並予以輸出之減速 控制手段; 依據前述行駿計畫手段所計算的行駿計畫,於列車行 Φ 駿中,就特定控制週期來運算使列車之車廂停止於前述特 定目標位置用之最終定位控制指令並予以輸出之最終定位 控制手段;及 依據來自前述減速開始判斷手段、前述減速控制手段 、或前述最終定位控制手段的訊號,決定槽口( notch ) 輸出之槽口輸出決定手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自動列車運轉裝置 ,其中,關於前述減速開始判斷手段及前述減速控制手段 所使用之向前預測手法,係具備計算預測控制區域之預測 -25- (2) 1300749 控制區域計算手段; 前述減速開始判斷手段及前述減速控制手段,係在該 預測控制區域計算手段所計算的預測控制區域內,進行前 述判斷及前述輸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自動列車運轉裝 置,其中,前述行駛計畫計算手段,係使前述計算的行駛 計畫的預測之刻度,在減速變化中之過渡區域中變短,在 0 其以後之穩定區域中變長。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自動列 車運轉裝置,其中,前述減速開始判斷手段及前述減速控 制手段,係將控制上之目標位置設定爲比前述特定目標位 置更近身側,前述最終定位控制手段,係使控制上的目標 位置與前述特定目標位置成爲一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自動列 車運轉裝置,其中,具備將前述列車之速度檢測訊號及位 φ 置訊號輸出至前述行駛計畫計算手段之速度/位置檢測手 段; 此速度/位置檢測手段,係依據來自速度檢測器之複 數脈衝訊號的平滑化來生成前述速度檢測訊號者,並且, 在使前述複數脈衝訊號平滑化時,藉由特定運算式來運算 補正這些脈衝訊號間的時間性偏差之速度真値推算値,將 此速度真値推算値當成前述速度檢測訊號而輸出至前述行 駛計畫計算手段。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自動列 -26- (3) 1300749 車運轉裝置,其中具備:推算前述列車之減速度的檢速度 推算手段、及 依據前述減速度推算手段之推算結果’來更新前述行 駛計畫計算手段於行駛計畫計算時所使用的預測用煞車模 組之煞車模組更新手段; 前述減速控制手段於已進行前述減速控制指令之切換 的情形時,於一定時間之間保持該切換後的減速控制指令 〇 i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自動列 車運轉裝置,其中,前述行駛計畫計算手段,係依據特定 行駿控制條件之輸入,來計算前述行駿計畫, 此特定行駿控制條件,係依據過去之控制結果,藉由 行駛控制條件更新手段而被更新。
27-
TW095135211A 2005-09-30 2006-09-22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apparatus TW20072666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86934A JP4772445B2 (ja) 2005-09-30 2005-09-30 自動列車運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26664A TW200726664A (en) 2007-07-16
TWI300749B true TWI300749B (zh) 2008-09-11

Family

ID=37982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35211A TW200726664A (en) 2005-09-30 2006-09-22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772445B2 (zh)
KR (1) KR20070037352A (zh)
TW (1) TW2007266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1545B (zh) * 2010-12-07 2013-10-11 Ind Tech Res Inst 節能駕駛系統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77908A (ja) * 2008-01-23 2009-08-06 Toshiba Corp 無接点主幹制御器
JP5404002B2 (ja) * 2008-11-06 2014-01-29 株式会社東芝 車両制御装置
KR101234912B1 (ko) * 2011-04-29 2013-02-19 주식회사 포스코아이씨티 열차 속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2013172604A (ja) * 2012-02-22 2013-09-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自動列車運転装置および自動列車運転方法
KR101669879B1 (ko) * 2014-12-30 2016-10-28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열차의 정차 위치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0960774B2 (en) * 2016-11-10 2021-03-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device
KR102079984B1 (ko) * 2017-10-31 2020-02-21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열차 정위치 정차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7078756B2 (ja) * 2019-01-11 2022-05-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列車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列車制御方法
JP2022136705A (ja) * 2021-03-08 2022-09-21 株式会社東芝 列車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EP4186775B1 (de) * 2021-11-26 2024-03-13 Siemens Mobility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kennen von eigenschaften eines fahrzeugs
EP4242076A1 (en) * 2022-03-07 2023-09-13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GmbH Brake control method and brake control device for a vehicle, such as an aircraft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5608B2 (ja) * 1990-08-15 1995-09-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両自動制御方法
JPH09200910A (ja) * 1996-01-12 1997-07-31 Toshiba Corp 自動列車運転装置
JP3255869B2 (ja) * 1997-03-07 2002-02-12 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電気車再粘着制御装置
JP3959239B2 (ja) * 2001-03-13 2007-08-15 株式会社東芝 自動列車運転装置
JP3919553B2 (ja) * 2002-02-07 2007-05-30 株式会社東芝 自動列車運転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1545B (zh) * 2010-12-07 2013-10-11 Ind Tech Res Inst 節能駕駛系統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97378A (ja) 2007-04-12
JP4772445B2 (ja) 2011-09-14
KR20070037352A (ko) 2007-04-04
TW200726664A (en) 2007-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0749B (zh)
US9902272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electric motor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ic motor vehicle
WO2017204006A1 (ja) 車両制御装置
JP5656736B2 (ja) 車両および車両の制御方法
JP6642574B2 (ja) 電動車両の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動車両の制御方法
CN109070765A (zh) 列车控制装置、方法以及程序
JP6814658B2 (ja)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KR102295581B1 (ko) 하이브리드 자동차 및 그를 위한 공조 제어 방법
EP3238980B1 (en) Automatic train operating device, automatic train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5673938B2 (ja) 電気車制御装置
JP2011205738A (ja) 自動列車運転装置
JP2015168402A (ja) 車両用エネルギーマネジメント装置
KR101669879B1 (ko) 열차의 정차 위치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2848906B (zh) 行驶控制装置、行驶控制方法和非暂时性存储介质
JP3919553B2 (ja) 自動列車運転装置
US20220379732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 and control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CN104417393A (zh) 用于控制环保车辆的电动机系统的设备及其方法
JP5988897B2 (ja) 推進制御装置
JP2010098821A (ja) 減速度比推定装置を有する列車制御装置
JP2022069235A (ja) 走行制御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4125670A1 (ja) 目標速度決定装置、目標速度決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車両制御装置及び車両
JP2012506352A (ja) 吊り上げ荷重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712959B2 (ja) 走行制御装置、走行制御方法、および走行制御システム
JP6366559B2 (ja) 自動列車運転装置
WO2020044757A1 (ja) 列車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列車制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