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91907B - Elastic polishing tool and lens polish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Elastic polishing tool and lens polish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91907B
TWI291907B TW094139309A TW94139309A TWI291907B TW I291907 B TWI291907 B TW I291907B TW 094139309 A TW094139309 A TW 094139309A TW 94139309 A TW94139309 A TW 94139309A TW I291907 B TWI291907 B TW I2919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ning
elastic
lens
shape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39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31727A (en
Inventor
Yoshinori Tabata
Keiko Kitamura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535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15939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719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1396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631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31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91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919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3/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optical surfaces on lenses or surfaces of similar shape on other work;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13/02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optical surfaces on lenses or surfaces of similar shape on other work; Accessories therefor by means of tools with abrading surfaces corresponding in shape with the lenses to be made

Description

1291907 . (1) 九、發明說明
W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硏磨透鏡等之光學元件的光學 硏磨工具以及硏磨方法,特別是有關用在適合於非球 狀之硏磨之硏磨工具及硏磨方法。 【先前技術】 I 以往,眼鏡鏡片等的凹面,球面、旋轉對稱非球 複曲面、累進面等的光學面,藉由切削等來加以形成 著,所形成的.光學面進行鏡面硏磨。於球面或複曲面 單純的曲面形狀的鏡面硏磨,是使用了用了剛性體的 皿之磨合硏磨。使用硏磨皿之鏡面硏磨方法,係將硏 之面形狀轉寫於被硏磨面的方法之故,僅對應於透鏡 理方法之面形狀的數目之加工皿是爲必要。加工皿的 係達數千種之多。 • 又,累進面等之複雜的曲面、所謂的自由曲面形 硏磨,是無法使用用了剛性體的硏磨皿之硏磨方法來 - 硏磨。爲此,使用彈性硏磨工具是爲一般所行之。 做爲使用彈性硏磨工具的方法,係提案有使用氣 硏磨工具之硏磨方法(例如,參閱專利文獻1 )。此 磨方法,係於氣球型硏磨工具的內側將壓力氣體送入 膨脹,進行調節該壓力以使得配合被硏磨面的曲面形 變更曲率以進行硏磨。因此,爲了可以配合上曲面形 異之多數個被硏磨面之故,在被硏磨面的硏磨上,可 面之 面形 面、 。接 等之 硏磨 磨皿 的處 數量 狀的 進行 球型 種硏 使其 狀來 狀相 以用 -5· 1291907 , (2) • 1種的氣球型硏磨工具來對應。 一方面’使用抵接到被硏磨面的一部份之小小的圓頂 狀的硏磨工具之部分硏磨方法是爲已知(例如,參閱專利 ' 文獻2 )。該硏磨方法,係藉由小小的彈性硏磨工具將局 - 部的硏磨繫接在一起,把被硏磨面全體加以硏磨之方法。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27594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0-317797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以往,框入到眼鏡框前之硏磨後的眼鏡鏡片,外形幾 乎爲圓形物。但是,近年眼鏡鏡片的薄型化的進展,由眼 鏡框資料與透鏡處理方法所得到最薄的中心厚度來進行加 工,鏡片的外形是爲略橢圓形狀(非圓形),緣部爲銳利 之眼鏡鏡片的生產量有增加傾向。 • 但更進一步,使用於專利文獻1所提案之氣球型硏磨 工具的硏磨方法,係將氣球型硏磨工具抵接於被硏磨面全 - 體來進行硏磨之故,可以以較短的時間來進行硏磨。然而 _ ,把透鏡外形形狀爲略橢圓形下、而且緣部爲銳利的透鏡 來加以硏磨之際,於貼著於氣球硏磨部的硏磨墊之透鏡的 邊緣部會吃進去,會有硏磨墊剝落、或是所硏磨的透鏡或 硏磨工具發生破損等的課題。爲了對付這些課題,故將氣 球硏磨部的內部壓力提高,則會失去柔軟性、對形狀的追 隨性會惡化,會發生硏磨不到的範圍或是硏磨不均等的狀 -6 - (3) 1291907 況。 一方面,使用於專利文獻2所提案之彈性硏磨 部分硏磨方法,係將彈性硏磨工具移動於被硏磨面 面以進行硏磨。因此,接觸到被硏磨面的部分係, 爲仿效被硏磨面來改變形狀是爲可能之故,對於透 爲圓形的被硏磨面而言,是難以發生硏磨不均。然 鏡外形形狀爲略橢圓形、而且緣部爲銳利的狀況之 係透鏡斷續地抵接到彈性硏磨工具之故,透鏡的邊 吃進硏磨墊,會有硏磨墊剝落、或是所硏磨的透鏡 工具發生破損等的課題。 在此本發明,鑑於如此之情事,其目的爲提供 硏磨透鏡等的光學元件的光學面之際,防止硏磨墊 同時,且可以避免在被硏磨面上受到不必要的損傷 硏磨之彈性硏磨工具,以及透鏡之硏磨方法。 「課題欲解決之手段」 爲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彈性硏磨工具, 是用於抵接迴轉到透鏡的被硏磨面以進行硏磨之彈 工具;其特徵爲:具備有:由具有可以改變仿效前 磨面的形狀之彈性圓桶形所成之彈性硏磨體,和裝 對於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前述透鏡的被硏磨面的面之 ;前述硏磨墊爲,具有比呈現在包含前述彈性硏磨 迴轉軸的斷面之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弧長還長的直徑 由此,裝置在相對於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前述透 工具之 的整個 彈性體 鏡外形 而,透 硏磨, 緣部會 或硏磨 有··於 剝落的 以進行 是一種 性硏磨 述被硏 置在相 硏磨墊 工具的 〇 鏡的被 1291907 . (4) , 硏磨面的面之硏磨墊爲,利用具有比呈現在包含 硏磨工具的迴轉軸的斷面之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弧 直徑,硏磨墊得以貼附在包含了彈性硏磨體邊緣 面,爲了不讓彈性硏磨體露出,將彈性硏磨工具 硏磨面使其旋轉並硏磨之際,僅將硏磨墊與透鏡 面接觸。因此,可以避免在被硏磨面上受到不必 以進行硏磨。又,比起彈性硏磨體的表面積、硏 Φ 面積還要大之故,可以期望有硏磨效率的提升。 又,本發明之彈性硏磨工具,其特徵係:前 的直徑爲,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弧長的1.0 1〜1.60 由此,硏磨墊的直徑爲,藉由彈性硏磨體 1.0 1〜1.60倍,可以最佳化硏磨墊的大小。硏磨 爲,於未達到彈性硏磨體的弧長的1 . 〇 1倍時, 磨工具掃過透鏡的被硏磨面的整個面之際,硏磨 部接觸到被硏磨面後發生了硏磨損傷之故,是無 • 題。一方面,硏磨墊的直徑爲,超過彈性硏磨體 1.60倍時,沒有接觸到透鏡的被硏磨面的面積增 發生了硏磨墊的無效,是爲沒有效率。 又,本發明之彈性硏磨工具,其特徵係:前 的直徑爲,以「(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弧長+前述 體的圓桶長度x4.00) ^前述硏磨墊的直徑-( 硏磨體的弧長+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圓桶長度x〇. 求得的値。 由此,硏磨墊的直徑爲,藉由以「(彈性硏 前述彈性 長還長的 部的整個 抵接到被 的被硏磨 要的損傷 磨墊的表 述硏磨墊 倍。 的弧長的 墊的直徑 當彈性硏 墊的邊緣 法解決課 的弧長的 加之故, 述硏磨墊 彈性硏磨 前述彈性 〇5 )」所 磨體的弧 -8 - 1291907 . (5) 崔 長+彈性硏磨體的圓桶長度x4.00 ) 2硏磨墊的直徑2 (彈 性硏磨體的弧長+彈性硏磨體的圓桶長度X 0.05 )」所求 得的値,既使使用圓桶形的長度爲相異之彈性硏磨體之際 -,是可以最佳化硏磨墊的大小。硏磨墊的直徑爲,於未達 .到「彈性硏磨體的弧長+彈性硏磨體的圓桶長度χ〇. 05」 時,當彈性硏磨工具掃過透鏡的被硏磨面的整個面之際, 硏磨墊的邊緣部接觸到被硏磨面後發生了硏磨損傷之故, • 是無法解決課題。一方面,硏磨墊的直徑爲,超過「彈性 硏磨體的弧長+彈性硏磨體的圓桶長度X 4.00」時,沒有 接觸到透鏡的被硏磨面的面積增加之故,發生了硏磨墊的 無效,是爲沒有效率。 又,本發明之彈性硏磨工具,其特徵係:前述彈性硏 磨體的材質爲,熱塑性樹脂。 由此,彈性硏磨工具係,藉由彈性硏磨體的材質是爲 熱可塑性樹脂,可以進行追隨具有多種曲面形狀的被硏磨 • 面之硏磨,可以容易地形成特定的光學面。 又,本發明之彈性硏磨工具,其特徵係:前述硏磨墊 的材質是爲,以不織布或多孔性材料所形成之片狀物。 由此,彈性硏磨工具係,藉由硏磨墊的材質是爲以不 織布或多孔性材料所形成之片狀物,可以進行追隨非球面 量的多的透鏡的被硏磨面之硏磨,可以容易地形成特定的 光學面。 又,本發明之硏磨方法,係將相對前述透鏡的最外徑 之小外徑所成的硏磨工具、抵接於透鏡的被硏磨面,令一 -9- 1291907 . (6) . 邊旋轉前述透鏡及前述彈性硏磨工具、一邊搖動前述彈性 硏磨工具及/或前述透鏡,來進行硏磨;其特徵係:前述 彈性硏磨工具係具備有:由具有可以改變仿效前述被硏磨 ' 面的形狀的彈性之彈性硏磨體,和以呈現於包含前述彈性 . 硏磨體的迴轉軸的斷面之弧長的1.01〜1.60倍的直徑,來 成爲裝置於與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前述被硏磨面相對向的面 之硏磨墊。 φ 藉由該硏磨方法,把具備有由具有可以改變仿效被硏 磨面的形狀的彈性之彈性硏磨體、和以呈現於包含彈性硏 磨體的迴轉軸的斷面之弧長的1 · 0 1〜1.6 0倍的直徑、來成 爲裝置於與彈性硏磨體的被硏磨面相對向的面之硏磨墊的 彈性硏磨工具,抵接於透鏡的被硏磨面,透過令一邊與透 鏡共同旋轉、一邊搖動彈性硏磨工具及/或透鏡、來進行 硏磨,將硏磨墊的大小最佳化,可以防止硏磨墊的剝落。 由此,被硏磨的透鏡或是硏磨工具不會發生破損,而且在 ® 被硏磨面上沒有受到不必要的損傷、可以將被硏磨面的整 個面進行效率良好之硏磨。且,在本硏磨方法,一邊供給 - 對應於必要的硏磨劑、一邊進行硏磨,也是爲較佳。 . 又’本發明之硏磨方法,係將相對前述透鏡的最外徑 之小外徑所成的硏磨工具、抵接於透鏡的被硏磨面,令一 邊旋轉前述透鏡及前述彈性硏磨工具、一邊搖動前述彈性 硏磨工具及/或前述透鏡,來進行硏磨;其特徵係:前述 彈性硏磨工具係具備有:由具有可以改變仿效前述被硏磨 面的形狀的彈性之彈性硏磨體,和裝置在與前述彈性硏磨 -10- 1291907 • (7) - 體的被硏磨面相對向的面、呈現有「(前述彈性硏磨體的 弧長+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圓桶長度X4.00) 2前述硏磨墊 的直徑-(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弧長+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圓 '桶長度x〇 . 05 )」的値的直徑的硏磨墊。 .藉由該硏磨方法,把具備有由具有可以改變仿效被硏 磨面的形狀的彈性之彈性硏磨體、和以呈現有「(彈性硏 磨體的弧長+彈性硏磨體的圓桶長度x4.00)-硏磨墊的 • 直徑-(彈性硏磨體的弧長+彈性硏磨體的圓桶長度X 0.05 )」的値的直徑、來成爲裝置於與彈性硏磨體的被硏 磨面相對向的面之硏磨墊的彈性硏磨工具,抵接於透鏡的 被硏磨面,透過令一邊與透鏡共同旋轉、一邊搖動彈性硏 磨工具及/或透鏡、來進行硏磨,將硏磨墊的大小最佳化 ,可以防止硏磨墊的剝落。由此,被硏磨的透鏡或是硏磨 工具不會發生破損,而且在被硏磨面沒有受到不必要的損 傷、可以將被硏磨面的整個面進行效率良好之硏磨。 • 又,本發明之透鏡的硏磨方法,係將由前述透鏡的最 外徑之小外徑所成的硏磨工具、抵接於外周部輪廓具有略 橢圓形狀之透鏡的被硏磨面,令一邊旋轉前述透鏡及前述 彈性硏磨工具、一邊搖動前述彈性硏磨工具及/或前述透 鏡,來進行硏磨;其特徵係:對前述透鏡進行相對移動的 前述彈性硏磨工具的迴轉中心的移動範圍,是在前述略橢 圓形狀的最短徑內。 藉由該硏磨方法,將由透鏡的最外徑之小外徑所成的 硏磨工具、抵接於外周部輪廓具有略橢圓形狀之透鏡的被 -11 - 1291907 ^ (8) ^ 硏磨面,令一邊旋轉透鏡及彈性硏磨工具、一邊搖 硏磨工具及/或透鏡,來進行硏磨之際,對透鏡進 移動的彈性硏磨工具的迴轉中心的移動範圍,是在 -形狀的最短徑內;故透鏡爲略橢圓形狀,且邊緣部 利的邊緣,所以不會發生有吃到貼附於彈性硏磨工 磨墊。由此,硏磨墊不會剝落,可以得到不會發生 的被硏磨面的整個面有硏磨殘留或是硏磨損傷等之 φ 且,所謂的略橢圓形狀,是爲至少於外周部的輪廓 圓弧之非圓形形狀,例如爲橢圓形、卵形、徑賽( 競技用的長圓形等之所謂的扁圓形狀等。 又,本發明之透鏡的硏磨方法,其特徵係:前 硏磨工具的外徑爲,呈現有「前述彈性硏磨工具的 (前述透鏡的最外徑-前述透鏡的最短徑)」之値 藉由該硏磨方法,藉由彈性硏磨工具的外徑是 有「彈性硏磨工具的外徑-(透鏡的最外徑-透鏡 # 徑)」之値、且對透鏡進行相對移動之彈性硏磨工 爲略橢圓形狀透鏡的最短徑內,則透鏡是爲橢圓形 邊緣部爲銳利的邊緣,所以不會發生有吃到貼附於 磨工具之硏磨墊。由此,硏磨墊不會剝落,可以得 發生有透鏡的被硏磨面的整個面有硏磨殘留或是硏 等之鏡面。 又,本發明之透鏡的硏磨方法,其特徵係:相 述透鏡,前述彈性硏磨工具的迴轉中心的移動範圍 對移動之前述彈性硏磨工具的迴轉中心,與前述透 動彈性 行相對 略橢圓 也爲銳 具之硏 有透鏡 鏡面。 包含有 track ) 述彈性 外徑^ 〇 爲呈現 的最短 具、是 狀、且 彈性硏 到不會 磨損傷 對於前 、艮13相 鏡抵接 -12- 1291907 鐵 Ο) - 所描繪的圓形範圍爲,在由前述透鏡的迴轉中心至 的輪廓的最短位置的範圍內移動。 藉由該硏磨方法,相對於略橢圓形狀的透鏡, 磨工具的迴轉中心的移動範圍、即相對移動之彈性 、具的迴轉中心,與透鏡抵接所描繪的圓形範圍爲, 鏡的迴轉中心至外周部的輪廓的最短位置的範圍內 故彈性硏磨工具的移動範僵爲收在略橢圓形狀的最 • ,則透鏡是爲橢圓形狀、且邊緣部爲銳利的邊緣, 會發生有吃到貼附於彈性硏磨工具之硏磨墊。由此 墊不會剝落,可以得到不會發生有透鏡的被硏磨面 面有硏磨殘留或是硏磨損傷等之鏡面硏磨。 又,本發明之透鏡的硏磨方法,其特徵係具備 出透鏡的面形狀及透鏡的外形形狀之工程,和根據 算出的透鏡的面形狀及透鏡的外形形狀、進行被硏 形狀創造製作之工程,和硏磨已進行形狀創造製作 # 被硏磨面之工程。 藉由該硏磨方法,算出透鏡的面形狀及透鏡的 狀,根據所算出的透鏡的面形狀及透鏡的外形形狀 被硏磨面的形狀創造製作,以及進行硏磨;故不會 透鏡的外周邊緣部之所謂的毛邊(burr )之波浪現 ,進行形狀創造製作、外形形狀是爲橢圓形,且邊 爲銳利的邊緣,不會發生有吃到貼附於彈性硏磨工 磨墊、導致脫落,可以得到不會發生有透鏡的被硏 整個面有硏磨殘留或是硏磨損傷等之鏡面硏磨。 外周部 彈性硏 硏磨工 在由透 移動; 短徑內 所以不 ,硏磨 的整個 有:算 前述所 磨面的 的前述 外形形 、進行 發生於 象。又 緣部也 具之硏 磨面的 -13- 1291907 , (10) • 於透鏡的形狀創造製作後’甚至於產生毛邊(burr ) 時,施以倒角是爲較佳。爲此’本發明之透鏡的硏磨方法 ,其特徵爲:成爲前述被硏磨面的形狀創造製作後的外周 、部的輪廓的最薄處的厚度爲,比零(0 )還大、在2 mm範 、圍內的値之外形形狀。 藉由硏磨方法,當被硏磨面的形狀創造製作後的外周 部的輪廓的最薄處的厚度爲零(〇 )時,於透鏡的外周邊 • 緣部容易發生毛邊(burr )。因此,爲了防止毛邊(burr )的發生,被硏磨面的形狀創造製作後的外周部的輪廓的 最薄處的厚度做成比零(0)還大是有效的。形成被硏磨 面的形狀創造製作後的外周部的輪廓的最薄處的厚度超過 2 Ml的値之外形形狀,形成了比框入的形狀(眼鏡框的鏡 片插入形狀)還小之故,被硏磨面的形狀創造製作後的外 周部的輪廓的最薄處的厚度在2 imn以內是爲有效。 又,被硏磨面的形狀創造製作後的外周部的輪廓的最 ® 薄處的厚度是爲,比零還大、在2 nun範圍內的値之外形形 狀之故,於被硏磨面的硏磨後、爲了難以傷到透鏡等來施 以表面處理之際,可以防止利用透鏡的外周邊緣部的毛邊 (burr )等之處理液的殘留。更進一步,於透鏡的被硏磨 面的硏磨時,利用外周部的毛邊(burr )、外周部可以防' 止吃到彈性硏磨工具。 【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彈性硏磨工具及硏磨方法,可適用於光學透 -14- 1291907 • (11) . 鏡等。特別是,可格外適用於眼鏡鏡片。 眼鏡鏡片,係於透鏡的凸面側或凹面側之內的任一方 的面,使用具有光學特性之玻璃型,藉由硬化反應僅於一 ' 側面形成具有光學特性之semi-finished lens (半完成品透 、 鏡)。接著,將不具有半完成品透鏡的光學特性之面側( 一般是爲凹面側),加以切削或是硏削,甚至於是硏磨以 形成特定的光學特性。 • 半完成品透鏡(semi-finished lens ),藉由硏磨等對 所期望的透鏡進行加工是爲必要之故,透鏡全體的厚度形 成得較厚。又,半完成品透鏡,一般的外.形形狀形成爲圓 形,由眼鏡框資料與透鏡處理方法得到最薄的中心厚度之 方式來施以切削等,是爲透鏡的外形形狀成爲略橢圓形之 場合。略橢圓形狀的邊緣部係成爲銳利的邊緣,略橢圓形 狀的短邊的長度爲較小之際成爲較爲顯著。且,半完成品 透鏡的大小,一般的話外徑(最外徑)爲使用4 0〜8 0 mm • 程度之尺寸。 接著,施過切削等之透鏡,爲了得到特定的光學特性 - 來進行硏磨,施以難以受到損傷之表面處理。之後,配合 , 眼鏡框的內周緣的形狀,進行磨邊加工、卵形加工等。卵 形加工後之透鏡,嵌入到眼鏡框後來完成眼鏡。 以下,將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依據圖面來加以說明。 且,本實施形態,例示出用以做爲被硏磨物之塑膠眼 鏡透鏡(以下,表記爲眼鏡鏡片)之場合。 首先,根據圖及圖2,說明彈性硏磨工具1。 -15- 1291907 - (12) • 圖1 ( a ),係本發明之彈性硏磨工具之剖面圖;同一 圖(b )係本發明之彈性硏磨工具之上視圖。圖2,係本發 明之彈性硏磨體之模式剖面圖。 彈性硏磨工具1,係具備有硏磨體基材2、彈性硏磨 .體3、硏磨墊4。彈性硏磨工具1,係於硏磨體基材2的上 面裝置彈性硏磨體3、甚至於在彈性硏磨體3的上面裝置 硏磨墊4。該彈性硏磨工具1,係裝著於硏磨裝置的硏磨 • 軸’利用迴轉,進行眼鏡鏡片5的非球面形狀(被硏磨面 5a,參閱圖3 )之硏磨。彈性硏磨工具1的外徑,係爲了 進行不崩壞眼鏡鏡片5的非球面形狀之硏磨,設定成比眼 鏡鏡片5的最外徑還小。且,關於本實施形態,彈性硏磨 工具1之外徑,係表以彈性硏磨體3之直徑。 硏磨體基材2,係由金屬或是硬質塑膠樹脂等之比較 硬質的材料所構成,形成爲有鍔之圓筒形狀。該硏磨體基 材2,係鍔部爲把圓筒形的中心軸做爲中心,裝著於未圖 ® 示之硏磨裝置的硏磨軸,於圓筒形之他方的面(上面)裝 置彈性硏磨體3。 彈性硏磨體3,具有可以改變仿效眼鏡鏡片5的被硏 磨面5a之彈性的材料,例如用矽橡膠(sUicon rubber ) 來形成。彈性硏磨體3係由圓筒形構成,於圓筒形之一方 的面、形成有近似於眼鏡鏡片5的被硏磨面5a的面形狀 之特定的曲率半徑R之圓頂狀的曲面31。又,圓筒形之 他方的面,將圓筒形的略中心軸配合於硏磨體基材2的略 中心軸’於硏磨體基材2的上面,例如利用接著劑來加以 -16- (13) 1291907 裝置。爲了容易地進行該裝置,將彈性硏磨體3 、與硏磨體基材2的圓筒形的直徑設定成同一尺 佳。 彈性硏磨體3的圓筒形的長度(高度)C, 進行硏磨的眼鏡鏡片5的外形尺寸、曲面形狀、 磨體3的材質等後,設定成特定的値。又,施加 磨工具1的硏磨壓力、以進行被硏磨物(眼鏡鏡 硏磨之際,彈性硏磨體3壓迫硏磨體基材2爲, 會碰到眼鏡鏡片5的長度(高度)是爲較佳。 彈性硏磨體3的直徑D,係一般的話眼鏡鏡 大直徑爲80 mm的程度之故,設定成20〜60 mm程 。直徑D爲未滿20麵時,將彈性硏磨工具1抵 鏡片5的被硏磨面5a時的面積過小之故,掃過 5a (參閱圖3 )的整個面的時間(硏磨時間)會 方面,直徑D爲超過60 mm時,變得難以進行不 磨面5 a的非球面形狀的硏磨。 做爲彈性硏磨體3的材質,除了矽橡膠外, 天然橡朦、腈橡膠(nitrile rubber )、氯z chloroprene rubber )、苯乙烯-丁二烯橡膠 butadiene rubber, SBR )、聚丙嫌腈-丁二失 acrylonitrile-butadiene rubber, NBR)、氟素橡 膠、聚乙烯或是耐龍等的熱塑性樹脂、苯乙烯系 酸乙酯系(urethane series )等的熱塑性樹脂彈哲 彈性硏磨體3,係準備有曲面3 1的曲率爲相 的直徑D 寸是爲較 係考慮過 及彈性硏 到彈性硏 片5 )的 設定成不 片5的最 度之範圍 接於眼鏡 被硏磨面 變長。一 崩壞被硏 可列舉有 P橡膠( (styrene- 希橡膠( 膠等的橡 或是胺甲 i體等。 異的多數 -17- 1291907 • (14) - 種類。於硏磨眼鏡鏡片5的內面(凹面)時,準備有例如 曲率半徑R爲3 5 mm〜6 0 0 mm的彈性硏磨體3。曲率半徑R 爲35〜200 mm的範圍,係以每5〜50 mm、較佳爲每10〜30 mm,來準備5〜10種類。曲率半徑r爲200〜600 mm的範 圍,係以每100〜200 ηιηι來準備數種類。由此,根據大致 全部的透鏡處理方法,可以對應眼鏡鏡片5的凹面(被硏 磨面5 a )的曲面。且,於硏磨眼鏡鏡片的外面(凸面)之 ® 際,與被硏磨面(凸面)相對向的面爲,可以使用平面的 彈性硏磨體3。 硏磨墊4,係由圓形形狀的不織布的片狀物所成。硏 磨墊4,係圓形形狀的片狀物的略中心爲,於與彈性硏磨 體3的被硏磨面5a相對向的面3 1之略中心軸的位置,例 如,利用雙面接著用膠帶來貼附。 硏磨墊4的直徑,係設定成呈現包含彈性硏磨體3的 圓筒形的中心軸0之斷面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之 • 1.01〜1.60倍的値。 又,硏磨墊4的直徑,係設定成呈現有「(彈性硏磨 體3的弧長AB的長度+彈性硏磨體3的圓桶形的長度Cx 4.00 ) g硏磨墊4的直徑2 (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 度+彈性硏磨體3的圓桶形的長度CxO. 05 )」的値。 且,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呈現有包含係彈 性硏磨工具的迴轉軸的斷面之彈性硏磨體的弧長’亦即, 呈現有包含彈性硏磨體3的圓筒形的中心軸〇之斷面之弧 長。又,本實施形態的硏磨墊4的直徑,係示爲貼附於彈 -18- 1291907 . (15) • 性硏磨體3的曲面3 1之接著面側的長度。 硏磨墊4的直徑爲,於未達到彈性硏磨體3的弧AB 長度的1 · 〇 1倍時,當彈性硏磨工具1掃過眼鏡鏡片5的 被硏磨面5 a的整個面之際’硏磨墊4的邊緣部接觸到被 _ 硏磨面5 a後發生了硏磨損傷。且,硏磨墊4的直徑與彈 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之比,藉由用彈性硏磨體3的 圓筒形的長度C來變動,任何比値的場合皆可。 φ 又,硏磨墊4的材質,除了不織布以外,可列舉有用 毛氈、聚胺甲酸酯(polyurethane )製等的多孔質素材所 形成的片狀物、短纖維所植毛之合成樹脂製的片狀物等。 其次,使用彈性硏磨工具1,說明硏磨眼鏡鏡片5的 凹面(被硏磨面5a)之硏磨方法。 圖3,係使用彈性硏磨工具,顯示硏磨眼鏡鏡片之樣 態之槪略側面圖;圖4,係顯示彈性硏磨工具與眼鏡鏡片 的硏磨位置關係之上視模式圖。 • 於圖3,彈性硏磨工具(硏磨體基材2的)鍔部,爲 裝著於未圖示的硏磨裝置的硏磨軸。裝著於硏磨裝置的硏 磨軸之彈性硏磨工具1,係由準備多數種類之彈性硏磨體 3的曲面3 1的曲率之內,來選擇具有比眼鏡鏡片5的被硏 磨面5a的平均曲率半徑還要小的曲率半徑、且最接近被 硏磨面5a的曲率半徑。 且’硏磨裝置的硏磨軸,係具備有例如藉由施加空氣 壓力,將彈性硏磨工具1,用特定的硏磨壓力,壓接於眼 鏡鏡片5的被硏磨面5a之機構。又,硏磨裝置係具備有 -19- 1291907 . (16) • ,於彈性硏磨工具1與眼鏡鏡片5的被硏磨面5 a之間, 供給包含硏磨劑之漿液9之吐出噴嘴8。 一方面,做爲被硏磨物的眼鏡鏡片5,係被硏磨面5 a - 的相反側的面(凸面)爲’利用由接合於裝置治具7之低 _ 融點金屬、或是蠟(wax )等所成之接合材6,貼附固定 於裝置治具7。且,裝置治具7’係裝著固定於具備有由 數値控制等之自轉(迴轉)機構與搖動機構之硏磨裝置的 φ 夾具(未圖示)。 眼鏡鏡片5的硏磨方法,首先,迴轉驅動硏磨裝置的 硏磨軸,迴轉裝著於硏磨軸之彈性硏磨工具1。接著,於 將硏磨軸壓接於被硏磨面5 a之機構施加空氣壓力,將彈 性硏磨工具1,用特定的壓力,壓接於眼鏡鏡片5的被硏 磨面5a。同時,眼鏡鏡片5,爲藉由夾具的迴轉機構用特 定的迴轉數迴轉(自轉),且作動搖動機構,將彈性硏磨 工具1 (貼附於彈性硏磨體3的曲面3 1之硏磨墊4的面) # 上加以搖動。 夾持及硏磨軸的迴轉的同時,由吐出噴嘴8、包含硏 磨劑之漿液9爲,供給於彈性硏磨工具1與眼鏡鏡片5的 被硏磨面5a之間’進彳了眼鏡鏡片5的被硏磨面5a的硏磨 〇 且,硏磨裝置的硏磨軸(彈性硏磨工具1 )的迴轉方 向,與夾具(眼鏡鏡片5 )的迴轉方向,相互地同一迴轉 方向,或是相反迴轉方向之任一爲皆可,由硏磨效率的方 面來看,相反迴轉方向是爲較佳。 -20- 1291907 - (17) • 彈性硏磨工具1爲藉由進行壓接的機構、壓接於眼鏡 鏡片5的被硏磨面5a的空氣壓力,係賦予有ο.ο〗〜 1 .OOMPa之程度。彈性硏磨工具1 (硏磨軸)的迴轉數, 係設定在100〜15 OOrpm程度的範圍。又,眼鏡鏡片5 ( 夾具)的迴轉數,係設定在100〜150〇rpm程度的範圍。 搖動眼鏡鏡片5 (夾具)的被硏磨面5 a之移動運動,係設 定成例如1〜20次往復/min,來進行硏磨。 • 其次,把眼鏡鏡片5的硏磨方法,係根據顯示圖4的 彈性硏磨工具與眼鏡鏡片的硏磨位置關係之上視模式圖, 來加以說明。 且,硏磨方法的說明,係用眼鏡鏡片5的外周部的輪 廓(外形形狀)爲略橢圓形,且邊緣部爲銳利的場合,來 加以說明。又,所謂的略橢圓形狀,是爲至少於外周部的 輪廓包含有圓弧之非圓形形狀,除了橢圓形外,舉例有例 如卵形、徑賽(track )競技用的長圓形等之所謂的扁圓形 • 狀等。於本發明,將包含此些外形形狀,做爲橢圓形狀。 圖4 ( a ),係顯示眼鏡鏡片的最外徑位置的硏磨狀態 • ;圖4 ( b )係由眼鏡鏡片爲圖4 ( a )旋轉90度之狀態; . 且顯示眼鏡鏡片的最短徑位置之硏磨狀態。且,圖4,係 顯示相對於眼鏡鏡片5的迴轉中心Ο 1之彈性硏磨工具1 (彈性硏磨體3 )的相對位置。 做爲被硏磨物之眼鏡鏡片5,係藉由搖動眼鏡鏡片5 (硏磨裝置的夾具),相對於彈性硏磨工具1 (彈性硏磨 體3)作相對移動。 -21 - (18) 1291907 於圖4 ( a ),眼鏡鏡片的硏磨方法,係將由彈性硏磨 體3的迴轉中心〇2與眼鏡鏡片5的迴轉中心01之移動 距離e,設定成由眼鏡鏡片5的迴轉中心Ο 1略橢圓形的 短徑b (最短徑f)的1/2以內,以進行硏磨。亦即,將移 動範圍設定在最短徑f以內以進行硏磨。此時,彈性硏磨 體3的直徑c,係根據「眼鏡鏡片5的略橢圓形的長徑a (最外徑d )>彈性硏磨體3的直徑c 2眼鏡鏡片5的略 橢圓形的長徑a (最外徑d ) -眼鏡鏡片5的略橢圓形的 短徑b (最短徑f)」來決定。 且,最短徑f,係表示於眼鏡鏡片5的外形形狀爲略 橢圓形的場合,將由眼鏡鏡片5的迴轉中心Ο 1至外形形 狀(外周部的輪廓)之最接近的位置的長度,做爲半徑之 圓的直徑同樣,最外徑d係表示,眼鏡鏡片5的外形形狀 爲,將由迴轉中心〇 1至外形形狀之最遠離的位置的長度 ,做爲半徑之圓的直徑。 亦即,眼鏡鏡片5的硏磨方法,係將彈性硏磨體3的 迴轉中心02,由眼鏡鏡片5的迴轉中心Ο 1,不移動到眼 鏡鏡片5的外形形狀之最接近的外徑以上;彈性硏磨體3 的迴轉中心02爲,以與眼鏡鏡片5抵接描繪出圓形範圍 內的方式,來進行硏磨。 做爲該例,於圖4 ( a )、圖4 ( b ),說明當眼鏡鏡 片5的略橢圓形的長度a (最外徑d)爲6 0 mm、短徑b ( 最短徑f)爲2 G nrni的眼鏡鏡片之場合。 彈性硏磨體3的外徑c係使用,比眼鏡鏡片5的長徑 -22- (19) 1291907 a : 6 0 mm還要小,且由眼鏡鏡片5的長徑a ·· 6 0 mm 鏡鏡片5的略橢圓形的短徑b : 2 0 mm進行減法運算 與同尺寸的、4 0 mm的範圍的彈性硏磨體3。接著, 性硏磨體3的迴轉中心〇 2的眼鏡鏡片5的迴轉弓 之移動距離e ’設定成眼鏡鏡片5的略橢圓形的短 2 0 mm的1 /2以內的1 〇 mm,以進行硏磨。亦即將相 鏡鏡片進行相對移動的彈性硏磨工具的迴轉中心的 圍,設定成2 0丽。 又,彈性硏磨體3 (彈性硏磨工具1 ),係比 片5的被硏磨面5 a的平均曲率半徑還要小,且選 近被硏磨面5a的曲率半徑之物,在抵接於被硏磨ΐ 狀態下來進行硏磨。 其次,說明關於最外徑d及最短徑f的尺寸設 〇 圖5 ( a )係顯示形狀創造製作之眼鏡鏡片的樣 視模式圖;圖5 ( b )係圖5 ( a )之剖面模式圖。匱 眼鏡鏡片之外周部的部分剖面圖。 於圖5,進行硏磨的眼鏡鏡片5,係使用於預 側有光學特性,外周部的輪廓(外形形狀)爲形成 之semi-finished lens (半完成品透鏡,於圖5中用 鍊線表示)5 0。切削或是硏削半完成品透鏡5 0的 之成形面5 0 a,進行形狀創造製作特定的非求面形 下,表記成球面形狀)的被硏削面5a。藉由該形狀 作工程之切削加工,眼鏡鏡片5的外周部的輪廓( ,將眼 後的値 將由彈 J心0 1 徑b : 對於眼 移動範 眼鏡鏡 擇最接 S a的 定方法 態之上 6,係 先凸面 爲圓形 以二點 凹面側 狀(以 創造製 外形形 -23- (20) 1291907 . 狀)係,由圓形,形成例如由長徑a與短徑b所構成之橢 圓形狀。 於形狀創造製作之際,使用電腦等,進行形狀創造製 .作之面形狀(被硏磨面5 a的形狀)爲,根據處理方法來 算出來。接著,根據已算出的面形狀與眼鏡框資料,算出 形狀創造製作後的眼鏡鏡片5的外形形狀。於該外形形狀 的算出處理,於眼鏡鏡片5的外形形狀內,用二點鍊線來 p 表示之眼鏡框的內周緣的形狀(亦即,於被硏磨面5 a的 硏磨後、進行卵形加工等的形狀)60、與所期望之形狀創 造製作後的透鏡中心部的厚度的値,合倂使用。 爲此,本發明之透鏡的硏磨方法,其特徵爲:成爲前 述被硏磨面的形狀創造製作後的外周部的輪廓的最薄處的 厚度爲,比零(0 )還大、在5 nun範圍內的値之外形形狀 。接著,根據已算出的外形形狀,求出長徑a (最外徑d )、短徑b (最短徑f)的値。 • 且,外形形狀的算出,係於眼鏡鏡片5的外周部的輪 廓之最薄的地方的厚度爲零之場合以外,如圖6的眼鏡鏡 片的外周部的部分剖面圖所示般,算出外周部的輪廓之最 薄的地方的厚度t爲,比零(0)大、2丽程度的範圍內之 所期望的値之外形形狀是爲較佳。根據已算出的外形形狀 ’決定長徑a (最外徑d)、短徑b (最短徑f)的値,於 以外周部的輪廓與進行形狀創造製作之被硏磨面5 a所形 成的外周邊緣部,施以倒圓角、或是倒斜角等之倒角是爲 較佳。於圖6所示之眼鏡鏡片5,係顯示於外周邊緣部施 -24- ^91907 ' (21) * 以倒圓角,以形成倒角面r之場合。 藉由在外周邊緣部施以倒角,可以防止於被硏磨面5 a 的硏磨後、施以難以在眼鏡鏡片5上有損傷等之表面處理 _ 之際,因眼鏡鏡片5 (被硏磨面5a )的外周邊緣部的毛邊 ·( bUrr )等發生處理液的殘留。又,於被硏磨面5a的硏磨 時,可以讓外周邊緣部難以吃進去硏磨墊4。 倒角加工,係可以與形狀創造製作工程同時地進行加 • 工。又,外周部的輪廓的最薄的地方之厚度t,係期望眼 鏡框的內周緣的形狀6 0內的透鏡中心部的厚度爲,爲了 得到最薄的眼鏡鏡片之故,外周部的輪廓的厚度爲在2 mm 程度的範圍內。 且,略橢圓形狀的最短徑f、及最外徑d的尺寸,係 也可以於形狀創造製作後實測所求得。 接著,根據長徑a (最外徑d)、短徑b (最短徑f) 的値,決定彈性硏磨體3的直徑D的値。接著,藉由前述 • 之硏磨方法,進行形狀創造製作後的眼鏡鏡片5的被硏磨 面5a的硏磨,形成特定的光學特性的透鏡面。 之後,硏磨後的眼鏡鏡片5,於施以難以在透鏡面上 有損傷之表面處理等後,進行與眼鏡框的內周緣的形狀配 合之磨邊之卵形加工等,將其嵌入到眼鏡框後來完成眼鏡 〇 藉由該硏磨方法,貼附於與彈性硏磨體3的被硏磨面 5a相對向之曲面31之硏磨墊4爲,藉由設定成呈現有包 含彈性硏磨體3的圓筒形的中心軸之斷面的彈性硏磨體的 -25- 1291907 - (22) • 弧AB的長度的1 . 〇 1〜1 . 60倍的直徑,貼附於包含彈性硏 磨體3的邊緣部之曲面31的整個面,彈性硏磨體3的曲 面3 1不會露出。由此彈性硏磨工具1爲,掃過眼鏡鏡片5 ' 的被硏磨面5a的整個面之際,眼鏡鏡片5的外形形狀的 • 邊緣部,爲可以進行不會吃到硏磨墊4使得硏磨墊4剝落 、或者是不會讓硏磨的眼鏡鏡片5或彈性硏磨工具1發生 破損之硏磨。 • 又,硏磨墊4的直徑,係設定成呈現有「(彈性硏磨 體3的弧AB的長度+彈性硏磨體3的圓桶長度Cx4.00 ) -硏磨墊4的直徑D ^ (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 彈性硏磨體3的圓桶長度CxO. 05 )」的値,彈性硏磨工具 1爲,以特定的壓力,抵接到眼鏡鏡片5的被硏磨面a來 進行硏磨之際,壓迫彈性硏磨體3,硏磨體基材2的邊緣 部接觸到被硏磨面5a,不會在被硏磨面5a上有不必要的 損傷。,可以進行效率良好的硏磨。且,彈性硏磨體3的 ® 弧AB的長度,呈現有包含係彈性硏磨工具的迴轉軸的斷 面之彈性硏磨體的弧長,亦即,呈現有包含彈性硏磨體3 ' 的圓筒形的中心軸〇之斷面之弧長。 - 又,使用形成圓形之半完成品透鏡5 0 (參閱圖5 ), 被硏削面爲進行形狀創造製作後的眼鏡鏡片5的外周部的 輪廓(外形形狀)爲,也於圓形(未圖示)的場合,得到 與略橢圓形狀的場合之同樣的效果。於以後的說明,也於 形狀創造製作後的眼鏡鏡片的外形形狀爲圓形的場合,將 眼鏡鏡片及被硏磨面,表示爲眼鏡鏡片5、被硏磨面5 a。 -26- (23) 1291907 又,彈性硏磨體3的迴轉中心02爲,由眼鏡鏡片5 的迴轉中心〇 1不會移動超過眼鏡鏡片5的外形形狀的最 短徑f以上之故,可以防止硏磨的眼鏡鏡片5的外周邊緣 部,因爲吃到貼附於彈性硏磨體3的表面之硏磨墊4使得 硏磨墊4剝落、或者是因爲硏磨墊4剝落,導致硏磨的眼 鏡鏡片5、彈性硏磨體3的破損等。 又,彈性硏磨體3 (彈性硏磨工具1 )爲,比起眼鏡 鏡片5的直徑還要小,且具有比眼鏡鏡片5的被硏磨面5 a 的平均曲率半徑還要小的曲率半徑,選擇最接近於被硏磨 面5 a的曲率半徑之物,以大略整個面抵接於被硏磨面5 a 的狀態下來進行硏磨的方式,就不會崩壞預先形成之特定 的非求面形狀,且可以進行難以發生硏磨不均的鏡面硏磨 〇 又,算出眼鏡鏡片5的面形狀、及眼鏡鏡片5的外形 形狀,根據算出後的外形形狀,進行被硏磨面5a的形狀 創造製作,接著藉由硏磨,可以得到薄的中心部的厚度之 眼鏡鏡片5。更進一步,算出的眼鏡鏡片5的外形形狀, 係由被硏磨面a的形狀創造製作的外周部的輪廓之最薄的 地方的厚度爲、比零還大、是爲2 Ml範圍內的値的外形形 狀,可以對以眼鏡鏡片5的外周部的輪廓與進行形狀創造 製作的被硏磨面5 a所形成的外周邊緣部施以倒角,於被 硏磨面5 a的硏磨後,於施以爲了難以在眼鏡鏡片5上有 損傷等的表面處理之際,可以防止於眼鏡鏡片5的外周邊 緣部發生處理液的殘留。 -27- 1291907 - (24) • 於以上所示之硏磨方法,本實施形態,係說明使眼鏡 鏡片5及彈性硏磨工具1進行迴轉的同時,眼鏡鏡片5爲 搖動彈性硏磨工具1 (貼附於彈性硏磨體3的曲面3 1之硏 '磨墊4的面)上之場合,彈性硏磨工具1爲搖動眼鏡鏡片 - 5之、被硏磨面5 a的硏磨裝置(硏磨方法)的場合也是可 以的。 又,本實施形態,使用形成圓頂狀的曲面之彈性硏磨 • 工具1,說明進行做爲被硏磨面之眼鏡鏡片5的凹面的硏 磨,使用形成陷口( crater )狀(凹孔狀)的曲面之彈性 硏磨工具1,也於做爲被硏磨面之具有凸面的被硏磨物的 場合,可以同樣地適用。 又,本實施形態,說明使用塑膠眼鏡鏡片之場合,並 沒有限制被硏磨物不爲平滑化的鏡面硏磨做爲必要的光學 元件。例如,除了塑膠眼鏡鏡片外,可以適用於由爲了將 各種的光學透鏡、塑膠透鏡進行鑄型重合之包含玻璃型、 • 眼鏡鏡片之玻璃所成之光學透鏡,爲了形成光學透鏡之金 屬模具等的光學零件。 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說明實施例及比較例 〇 且,實施例及比較例,關於硏磨墊之實施例1〜9及 比較例1〜4、與關於彈性硏磨體及硏磨方法之實施例2 1 〜23及比較例21〜22,分成二個項目來說明。 1 ·關於硏磨墊之實施例及比較例 -28- (25) 1291907 實施例1 做爲被硏磨物’進行外形形狀爲圓 ,被硏磨面5 a的平均曲率半徑爲丨2 〇 硏磨。 做爲彈性硏磨工具1,選擇直徑D 的曲率半徑R爲1 〇 〇 mm、圓筒形的長g 性硏磨體3。呈現有包含該彈性硏磨體 軸0的斷面之弧AB的長度(亦即,呈 磨工具1的迴轉軸的斷面之弧AB的長 。做爲硏磨墊4,準備比彈性硏磨體3 要大 1 ·73 mm、直徑42.0 mm的硏磨墊‘ 墊4的中心與彈性硏磨體3的圓筒形的 貼附於與眼鏡鏡片5的被硏磨面5a相| 的曲面3 1。 亦即,用在實施例1的硏磨墊4, 的弧AB的長度的1.04倍之直徑。又, 弧AB的長度,具有加上彈性硏磨體3 0.28的長度的値之直徑。 接著,設定加在彈性硏磨工具1栏 迴轉數爲1400rpm。一方面,進行硏磨 轉數,以500rpm進行迴轉’在10秒內 方式來搖動,進行2分鐘間的硏磨。 把硏磨過硏磨面5a之眼鏡鏡片5, 形、直徑爲7 5腿1 腿1的眼鏡鏡片5的 爲40 _、曲面31 [C爲6 · 0 0 mm的彈 3的圓筒形的中心 .現有包含係彈性硏 度),係 40.27 mm 的弧AB的長度還 Ψ。使準備好的硏磨 f中心軸略成一致, ί向之彈性硏磨體3 係有彈性硏磨體3 於彈性硏磨體3的 的圓筒形的長度Cx 句壓力爲〇. 1 MPa、 的眼鏡鏡片5的迴 往返1次之回合的 做爲試料1。 -29- (26) 1291907 實施例2 硏磨墊以外,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彈性硏磨體3, 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的硏磨條件之硏磨。 做爲硏磨墊,使用比彈性硏磨體3的弧A B的長度還 要大0.73腿的直徑41 ·0麵、和比彈性硏磨體3的弧AB 的長度還要大3 · 7 3 mm的直徑4 4 · 0腿】、和比彈性硏磨體3 的弧A B的長度速要大7.7 3 mm的直徑4 8.0 mm、和比彈性 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還要大11.73 mm的直徑52.0醒之 4種的圓形的硏磨墊4。 亦即,用在實施例2的硏磨墊4,係個別有彈性硏磨 體3的弧AB的長度的1.02倍、1.09倍、1.19倍、及 1.29倍之直徑。又,於各個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 ,具有加上彈性硏磨體3的圓筒形的長度C的0.12倍、 0.62倍、1.29倍、及1.95倍的長度的値之直徑。 將硏磨過被硏磨面5a的眼鏡鏡片5,由用於硏磨的硏 磨墊4的直徑由小至大依序做爲試料2、3、4、5。 實施例3 硏磨墊以外,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彈性硏磨體3, 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的硏磨條件之硏磨。 做爲硏磨墊4,準備比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 還要大3.73醒之直徑44 mm的圓形的硏磨墊4 a。接著,將 已經準備好的硏磨墊4 a,如圖7的彈性硏磨工具的上視圖 所示般的,使彈性硏磨體3的中心軸〇1與硏磨墊4 a的中 -30- 1291907 - (27) - 心0 2偏心,且,把彈性硏磨體3的曲面3 1的整個面覆蓋 般地進行貼附,構成彈性硏磨工具1 a。 亦即,用在實施例3的硏磨墊4a,係有彈性硏磨體3 _ 的弧AB的長度的1 · 〇 9倍之直徑。又,於彈性硏磨體3的 - 弧AB的長度,具有加上彈性硏磨體3的圓筒形的長度 C X 0 · 62的長度的値之直徑。且,於以後的說明,也於硏磨 墊4a的場合,有顯示與硏磨墊4的場合。 • 把硏磨過被硏磨面5a之眼鏡鏡片5,做爲試料6。 實施例4 . 硏磨墊以外,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彈性硏磨體3, 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的硏磨條件之硏磨。 做爲硏磨墊4,如圖8的彈性硏磨工具1 b的上視圖所 示般地,準備有具備在圓形的硏磨墊上呈放射狀之多數( 於本實施例的場合,5個)的切口部4 1之花瓣形狀的硏磨 墊4b。硏磨墊4b的外徑,係爲比彈性硏磨體3的弧AB 的長度還要大3.73 mm之直徑44 mm。 接著,使已經準備好的硏磨墊4b的中心,與彈性硏 磨體3的中心軸Ο略成一致,如覆蓋彈性硏磨體3的曲面 3 1的表面般地來進行貼附,構成彈性硏磨工具1 b。該花 瓣形狀的硏磨墊4b的放射狀的切口部4 1,係於硏磨之際 ,作用有漿液9的供給、以及排出硏磨屑的通路之功能。 亦即,用在實施例4的硏磨墊4b,係有彈性硏磨體3 的弧AB的長度的1.09倍之直徑。又,於彈性硏磨體3的 -31 - (28) 1291907 弧AB的長度,具有加上彈性硏磨體3的圓筒形的長度 C X 0 · 62的長度的値之直徑。且,於以後的說明,也於硏磨 墊4b的場合,有顯示與硏磨墊4的場合。 把硏磨過被硏磨面5a之眼鏡鏡片5,做爲試料7。 實施例5 硏磨墊以外,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彈性硏磨體3, 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的硏磨條件之硏磨。 做爲硏磨墊4,如圖9的彈性硏磨工具1 c的上視圖所 示般地,使多數的多角形(本實施例的場合爲正六角形) 的墊42之相互的邊接近,如覆蓋彈性硏磨體3的曲面3 1 的表面般地來進行貼附,形成硏磨墊4 c。由彈性硏磨體3 與硏磨墊4c,構成彈性硏磨工具lc。且,墊42之多數的 間隙,係露出彈性硏磨體3的曲面3 1,作用有漿液9的供 給、以及排出硏磨屑之通水溝4 3之功能。 硏磨墊4 c的外徑,係多數的墊4 2之內,把由位置於 最外周部的墊42的彈性硏磨體3的中心軸離開最遠的外 形形狀的位置做爲外徑,相當於直徑4 8.0醒,比彈性硏 磨體3的弧AB的長度還要大7.73 mm的直徑。亦即,用在 實施例5的硏磨墊4c,係有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 的1 · 1 9倍之直徑。又,於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 具有加上彈性硏磨體3的圓筒形的長度Cxi.29的長度的 値之直徑。且,於以後的說明,也於硏磨墊4c的場合, 有顯示與硏磨墊4的場合。 -32· 1291907 . (29) • 把硏磨過被硏磨面5 a之眼鏡鏡片5,做爲試料8。 實施例6 做爲被硏磨物,眼鏡鏡片5的外形形狀,爲用以橢 形,進行被硏磨面5a的平均曲率半徑爲120醜、周緣 爲銳利的眼鏡鏡片5的硏磨。由硏磨後的眼鏡鏡片5的 鏡中心〇 1至透鏡的外周部之長度,係最大4 0 mm (亦即 • 最外徑d爲8 0 mm )、最小3 5 mm (亦即,最短徑f爲 mm ) 〇 做爲彈性硏磨體3,準備有由直徑D爲40 mffl、曲 半徑R爲100 mm、弧AB的長度爲4〇.27min、圓筒形的 度C爲6.00 mm所構成與實施例1相同的彈性硏磨體1。 爲硏磨墊,準備比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還要 24.00 mm、直徑64.27 mm的圓形的硏磨墊4。接著,使已 準備好的彈性硏磨體3的中心軸,與硏磨墊4的中心略 # 一致,貼附於彈性硏磨體3的曲面3 1,構成彈性硏磨工 1 ° 接著,設定加在彈性硏磨工具1 (硏磨軸)的壓力 0.08MPa、迴轉數爲1400rpm。一方面,眼鏡鏡片5 (夾 )的迴轉數,係設定成500rpm,在10秒內往返1次之 合的方式來搖動,進行2分鐘間的硏磨。 亦即,用在實施例6的硏磨墊4,係有彈性硏磨體 的弧AB的長度的1.60倍之直徑。又,於彈性硏磨體3 弧AB的長度,具有加上彈性硏磨體3的圓筒形的長 圓 部 透 70 率 長 做 大 經 成 具 爲 具 回 3 的 度 -33- (30) 1291907 C χ 4 · 0 0的長度的値之直徑。 把硏磨過被硏磨面5 a之眼鏡鏡片5,做爲試料9。 實施例7 硏磨墊以外,使用與實施例6相同的彈性硏磨體3, 進行與實施例6相同的硏磨條件之眼鏡鏡片5的硏磨。 做爲硏磨墊,使用比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還 要大0·30 mm的直徑40.57腿的硏磨墊4。亦即,用在實施 例7的硏磨墊4,係有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的 1 · 01倍之直徑。又,於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具 有加上彈性硏磨體3的圓筒形的長度C χ 0 · 0 5的長度的値 之直徑。 把硏磨過被硏磨面5 a之眼鏡鏡片5,做爲試料1 0。 實施例8 φ 硏磨墊以及彈性硏磨體以外’以與實施例6相同的硏 磨條件,進行眼鏡鏡片5的硏磨。 做爲彈性硏磨體’準備有由直徑D爲40 mm、曲率半 徑R爲1〇〇 mm、弧AB的長度爲40·27麵、圓筒形的長度 C爲10.0 0 mm所構成的彈性硏磨體3。做爲硏磨墊,準備 比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還要大20·00丽、直徑 6 0.27 _的硏磨蟄4。亦即,用在實施例8的硏磨墊4,係 有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的1 ·5 0倍之直徑。又,於 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具有加上彈性硏磨體3的 -34- (31) 1291907 圓筒形的長度Cx2.00的長度的値之直徑。 把硏磨過被硏磨面5 a之眼鏡鏡片5,做爲試料i J。 ‘ 實施例9 -眼鏡鏡片以及硏磨墊以外,以與實施例6相同的硏磨 條件,進行眼鏡鏡片5的硏磨。 做爲被硏磨物,進行外形形狀爲圓形、被硏磨面5a • 的平均曲率半徑爲1 20 mm的眼鏡鏡片5的硏磨。由目良鏡胃 片5的中心至外周部的長度,係4 0 mm (亦即,外徑爲8 〇 mm )。 做爲彈性硏磨體,準備有由直徑D爲40職、曲率半 徑R爲100 min、圓同形的長度C爲6.00 mm所構成跑實施 例6相同的彈性硏磨體3。做爲硏磨墊,準備比彈性硏磨 體3的弧AB的長度還要大0.30腿、直徑40.57醜的圓形 的硏磨墊4。使已經準備好的彈性硏磨體3的中心,與硏 • 磨墊4的中心軸略成一致,貼附於彈性硏磨體3的曲面3 i 。亦即,用在實施例9的硏磨墊4,係有彈性硏磨體3的 弧AB的長度的1 · 0 1倍之直徑。又,於彈性硏磨體3的弧 AB的長度’具有加上彈性硏磨體3的圓筒形的長度 Cx〇.〇5的長度的値之直徑。 把硏磨過被硏磨面5a之眼鏡鏡片5,做爲試料12。 比較例1 硏磨墊以外,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彈性硏磨體3, -35- (32) 1291907 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的硏磨條件之眼鏡鏡片5的硏磨。 做爲硏磨墊,準備比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還 要小0.2 7腿、直徑4 0.0 mm的圓形的硏磨墊4。使已經準 備好的彈性硏磨體3的中心軸,與硏磨墊4的中心略成一 致,貼附於彈性硏磨體3的曲面3 1,構成彈性硏磨工具1 。亦即,用在比較例1的硏磨墊4,係有彈性硏磨體3的 弧AB的長度的0.9 9倍之直徑。又,由彈性硏磨體3的弧 AB的長度,具有減掉彈性硏磨體3的圓筒形的長度 Cx〇.〇4的長度的値之直徑。 把硏磨過被硏磨面5a之眼鏡鏡片5,做爲試料1 3。 比較例2 硏磨墊以外,使用與實施例6相同的彈性硏磨體,進 行與實施例6相同的硏磨條件之眼鏡鏡片5的硏磨。 做爲硏磨墊,使用比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還 要大0 · 2 4腿、直徑4 0 · 5 1腿的圓形的硏磨墊4。亦即,用 在比較例2的硏磨墊4,係有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 度的1.01倍之直徑。又,於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 ,具有加上圓筒形的長度Cx〇. 04的長度的値之直徑。 把硏磨過被硏磨面5a之眼鏡鏡片5,做爲試料14。 比較例3 硏磨墊以外,使用與實施例8相同的彈性硏磨體,進 行與實施例8相同的硏磨條件之眼鏡鏡片5的硏磨。 -36- (33) 1291907 做爲彈性硏磨體,準備有由直徑D爲40 mm、曲率半 徑R爲100 mm、弧AB的長度爲40.27 mm、圓筒形的長度 C爲10.00腿所構成的彈性硏磨體3。做爲硏磨墊,使用 比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還要大0.40 mm、直徑 4 0.6 7 mm的圓形的硏磨墊4。亦即,用在比較例3的硏磨 墊4,係有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的1 · 00倍之直徑 。又,於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具有加上圓筒形 的長度CxO.04的長度的値之直徑。 把硏磨過被硏磨面5 a之眼鏡鏡片5,做爲試料1 5。 比較例4 硏磨墊以外,使用與實施例9相同的眼鏡鏡片5、彈 性硏磨體5,進行與實施例9相同的硏磨條件之眼鏡鏡片 5的硏磨。 做爲被硏磨物,進行由外形形狀爲圓形、被硏磨面5 a 的平均曲率半徑爲1 20腿所成的眼鏡鏡片5的硏磨。由眼 鏡鏡片5的中心至外周部的長度,係40 mm (亦即,外徑 爲8 0 mm )。做爲硏磨墊,使用比彈性硏磨體3的弧A B的 長度還要大0.24醒、直徑40.51丽的圓形的硏磨墊4。亦 即,用在比較例4的硏磨墊4,係有彈性硏磨體3的弧AB 的長度的1. 〇 〇倍之直徑。又,於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 長度,具有加上圓筒形的長度Cx 0.04的長度的値之直徑 〇 把硏磨過被硏磨面5 a之眼鏡鏡片5,做爲試料1 6。 •37- (34) 1291907 將由以上的實施例1〜9 (試料1〜1 2 )、及比較例1 〜4 (試料1 3〜1 6 )所得到的眼鏡鏡片5的被硏磨面5 a的 外觀品質(有無損傷),藉由目視來確認。將此結果,與 用於硏磨的硏磨墊4及彈性硏磨體3的槪略形狀規格同樣 地,顯示於表1。且,外觀品質的好壞用〇X來判定。
-38- (35)1291907 〔表1〕
/ 硏磨墊的形狀規格 彈性硏磨體 硏磨墊的直 / 透鏡外形 Η桶部 與圓桶部 徑/彈性硏磨 / 試料No. 形狀 形状 直徑 的長度 的長度相 體的弧AB 外觀品質 判定 / (mm) (mm) 乘的値 的長度 實施例1 試料1 圓形 圓形 42.0 6.00 0.29 1.04 沒有缺點 〇 試料2 ί Τ 41.0 T 0.12 1.02 ί 〇 試料3 Τ ί 44.0 ί 0.62 1.09 Τ 〇 實施例2 試料4 Τ Τ 48.0 Τ 1.29 1.19 Τ 〇 試料5 t Τ 52.0 t 1.96 1.29 ί 〇 圓形 實施例3 試料6 Τ (貼附偏心) 44.0 τ 0.62 1.09 τ 〇 實施例4 試料7 τ 花瓣形 ί ί ί t ί 〇 多角形硏磨 實施例5 試料8 τ 墊的集合體 48.0 t 1.29 1.19 τ 〇 實施例6 試料9 略橢圓形 圓形 64.27 ί 4.00 1.60 t 〇 實施例7 試料1〇 t Τ 40.57 τ 0.05 1.01 ί 〇 實施例8 試料11 τ Τ 64.27 10.00 2.00 1.50 τ 〇 實施例9 試料12 圓形 ί 40.57 6.00 0.05 1.01 t 〇 比較例1 試料13 t Τ 40.0 ί •0.05 0.99 有硏磨損傷 X 彈性硏磨體、 比較例2 試料14 略橢圓形 Τ 40.51 Τ 0.04 1.01 及透鏡破損 X 比較例3 試料15 ί Τ 40.67 10.00 t 1.00 有硏磨損傷 X 比較例4 試料16 圓形 Τ 40.51 6.00 t T t X -39- (36) 1291907 由表1,眼鏡鏡片5的外周部的輪廓(外形形狀)、 及硏磨墊4的形狀是爲無關;硏磨墊4的直徑爲,比起呈 現有包含彈性硏磨體3的迴轉軸之斷面的彈性硏磨體3的 弧A B的長度還要大0 · 7 3〜2 4 · 0 0丽的範圍,亦即於彈性 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的1 · 0 1倍〜1 · 6 0倍的範圍,於眼 鏡鏡片5的被硏磨面5a的整個面,進行沒有硏磨殘留、 硏磨損傷等的發生之鏡面硏磨,得到做爲眼鏡鏡片5之所 期望的外觀品質(實施例1〜9 )。 又,硏磨墊4的直徑爲,於呈現有包含彈性硏磨體3 的迴轉軸之斷面的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藉由加 上圓筒形的長度C的0.05〜4.00倍的長度的値,進行沒有 硏磨殘留、硏磨損傷等的發生之鏡面硏磨,得到特定的外 觀品質之眼鏡鏡片5 (實施例1〜9 )。 一方面,硏磨墊4的直徑爲,於相對於呈現有包含彈 性硏磨體3的迴轉軸之斷面的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 度爲較小的場合,沒有硏磨殘留,發生有多處做爲眼鏡鏡 片5的無法容許的圓弧狀的硏磨損傷,無法得到所期望的 外觀品質(比較例1 )。 又,硏磨墊4的直徑爲,也無關於彈性硏磨體3的弧 AB的長度的1.01倍以上,於呈現有包含彈性硏磨體3的 迴轉軸之斷面的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於加上圓 筒形的長度C的〇.〇4倍的長度的値的場合,眼鏡鏡片5 的外形形狀爲略橢圓形,銳利的周緣部的邊緣吃到彈性硏 磨體3,眼鏡鏡片5及彈性硏磨體3破損,無法得到做爲 -40· (37) 1291907 目的的外觀品質(比較例2 )。 又,無關於眼鏡鏡片5的外周部的輪廓(外形形狀) ,硏磨墊4的直徑爲,於呈現有包含彈性硏磨體3的迴轉 軸之斷面的彈性硏磨體3的弧AB的長度,具有加上圓筒 形的長度C的0 · 0 4倍的長度的値,且使用彈性硏磨體3 的弧AB的長度的1 .0 0倍的値的硏磨墊4的場合’確認有 做爲於被硏磨面5 a之眼鏡鏡片5之無法容許的圓弧狀的 硏磨損傷的發生(比較例2、4)。 因此,無關於眼鏡鏡片5的外周部的輪廓(外形形狀 )、及硏磨墊4的形狀,硏磨墊4的直徑爲,於呈現有包 含彈性硏磨體3的迴轉軸之斷面的彈性硏磨體3的弧AB 的長度,藉由加上圓筒形的長度C的0.05〜4.00倍的長度 的値,眼鏡鏡片5或是彈性硏磨體3沒有破損,得到防止 不必要的損傷的發生之彈性硏磨工具1、及透鏡的硏磨方 法。又,硏磨墊4的直徑爲,藉由呈現包含彈性硏磨體3 之斷面的彈性硏磨體的弧AB的長度之1.01〜1.60倍的範 圍,得到同樣的效果。 2.關於彈性硏磨體及硏磨方法之實施例及比較例 於以下進行說明的實施例及比較例,係爲有關彈性硏 磨體及彈性硏磨體的移動範圍(硏磨方法)之實施例及比 較例。且,使用做爲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之各彈性硏磨體之 圓筒形的長度C爲6.00 nun的彈性硏磨體3,使用具有做爲 硏磨墊之各彈性硏磨體3的弧A B的長度的1 · 2 9倍的直徑 -41 - (38) 1291907 之硏磨墊4。 實施例2 1 做爲被硏磨物,進行形狀創造製作,進行外周部的輪 廓(外形形狀)爲略橢圓形,緣部爲銳利的眼鏡鏡片5白勺 硏磨。由硏磨前所測定的眼鏡鏡片5的迴轉中心〇 1至透 鏡的外周部之長度,係最大40腿(亦即,最外徑d爲80 mm )、最小2 5 mm (亦即,最短徑f爲5 0 mm )。 做爲彈性硏磨工具1,彈性硏磨體3的直徑D爲使用 ,比眼鏡鏡片5的最外徑d : 8 0 mm還要小,且由眼鏡鏡片 5的最外徑d : 80腿,比起將眼鏡鏡片5的最短徑f : 5 0 mi進行減法運算後的値:3 0画1還要大的40腿1的彈性硏磨 體3。 將對眼鏡鏡片5進行相對移動的彈性硏磨體3 (彈性 硏磨工具1 )的迴轉中心02、與由眼鏡鏡片5的迴轉中心 01的移動距離e,設定成由眼鏡鏡片5的迴轉中心〇1至 透鏡外周部的最小長度的25 mm (亦即,對眼鏡鏡片進行 相對移動的彈性硏磨工具的迴轉中心的移動範圍爲50 mm )。接著,設定彈性硏磨工具1壓接於眼鏡鏡片5的被研: 磨面5a的壓力爲0.1 MPa、彈性硏磨工具1的迴轉數爲 1 400rpm。一方面,以眼鏡鏡片5的迴轉數爲500rpm、移 動速度爲在1 〇秒內往返1次之回合的方式,來移動彈性 硏磨工具1上,進行2分鐘間的硏磨。 硏磨過的眼鏡鏡片5,係貼附於彈性硏磨體3的硏磨 -42- (39) 1291907 墊4不會剝落,被硏磨面5a的整個面爲,得到沒有硏磨 殘留或硏磨損傷等的發生之鏡面,得到做爲眼鏡鏡片5之 所期望的外觀品質。 實施例22 做爲被硏磨物,準備外徑爲70 mm的圓形的半完成品 透鏡50,進行形狀創造製作(切削加工)及硏磨。首先於 硏磨前,於計算進行硏磨的眼鏡鏡片5的非求面形狀的階 段,算出形狀創造製作的透鏡的外形形狀。已算出的外形 形狀,由眼鏡.鏡片5的迴轉中心〇 1至透鏡的外周部之長 度,係爲最大3 0 mm (亦即,最外徑d爲6 0 mm )、最小1 5 nim (亦即,最短徑f爲3 0臓)的略橢圓形,緣部爲銳利 的外形形狀。做爲彈性硏磨工具1的彈性硏磨體3的直徑 D爲使用,比眼鏡鏡片5的最外徑d : 6 0 mm還要小,且由 眼鏡鏡片5的最外徑d : 6 0 mm,比起將眼鏡鏡片5的最短 徑f : 3 0 mm進行減法運算後的値:3 0 mm還要大的、4 0删 的彈性硏磨體3。 將對形狀創造製作後的眼鏡鏡片5進行相對移動的彈 性硏磨工具1 (彈性硏磨體3 )的迴轉中心〇2、與由眼鏡 鏡片5的迴轉中心01的移動距離e,設定成由眼鏡鏡片5 的迴轉中心Ο 1至透鏡外周部的最小長度的1 5 mm (亦即, 對眼鏡鏡片進行相對移動的彈性硏磨工具的迴轉中心的移 動範圍爲3 0 mi )。接著,設定彈性硏磨工具1壓接於眼 鏡鏡片5的被硏磨面5a的壓力爲〇1 MPa、彈性硏磨工具 -43- (40) 1291907 . 1的迴轉數爲1 400rpm。一方面,以眼鏡鏡片5的迴轉數 爲500rpm、移動速度爲在10秒內往返1次之回合的方式 ,來移動彈性硏磨工具1上,進行2分鐘間的硏磨。 • 硏磨過的眼鏡鏡片5,係貼附於彈性硏磨體3的硏磨 . 墊4不會剝落,被硏磨面5 a的整個面爲,得到沒有硏磨 殘留或硏磨損傷等的發生之鏡面,得到做爲眼鏡鏡片5之 所期望的外觀品質。 實施例23 做爲被硏磨物,準備外徑爲70 mm的圓形的半完成品 透鏡5 0,進行形狀創造製作(切削加工)及硏磨。首先於 硏磨前,於算出進行硏磨的眼鏡鏡片5的面形狀的階段算 出面形狀,接著,進行形狀創造製作的眼鏡鏡片5的外周 部的輪廓的厚度t設定成2.0丽,算出外形形狀。已算出 的外形形狀,由眼鏡鏡片5的迴轉中心Ο 1至透鏡的外周 β 部之長度,係爲最大30 mm (亦即,最外徑d爲60 mm)、 最小1 4 mm (亦即,最短徑f爲2 8 mm )的略橢圓形狀。 * 根據已算出的眼鏡鏡片5的面形狀及外形形狀,進行 . 切削加工(形狀創造製作)。且,於切削加工時,於眼鏡 鏡片5的外周邊緣部施以倒圓角,以形成曲率半徑1 .〇 mm 的倒角面r。 做爲彈性硏磨工具1的彈性硏磨體3的直徑D爲使用 ,比眼鏡鏡片5的最外徑d : 60 mm還要小,且比起由眼鏡 鏡片5的最外徑d : 60 mm、將眼鏡鏡片5的最短徑f : 28 44- 1291907 . (41) . mm進行減法運算後的値:32 mm還要大的、40 mm的彈性硏 磨體3。 將對眼鏡鏡片5進行相對移動的彈性硏磨工具1 (彈 -性硏磨體3 )的迴轉中心02、與由眼鏡鏡片5的迴轉中心 _ 〇 1的移動距離e,設定成由眼鏡鏡片5的迴轉中心〇 1至 透鏡外周部的最小長度的1 4 mm (亦即,對眼鏡鏡片進行 相對移動的彈性硏磨工具1的迴轉中心的移動範圍爲2 8 • mm )。接著,設定彈性硏磨工具1壓接於眼鏡鏡片5的被 硏磨面5a的壓力爲0.1 MPa、彈性硏磨工具1的迴轉數爲 1400rpm。一方面,以眼鏡鏡片5的迴轉數爲500rpm、移 動速度爲在10秒內往返1次之回合的方式,來移動彈性 硏磨工具1上,進行2分鐘間的硏磨。 硏磨過的眼鏡鏡片5,係貼附於彈性硏磨體3的硏磨 墊4不會剝落,被硏磨面5 a的整個面爲,得到沒有硏磨 殘留或硏磨損傷等的發生之鏡面,得到做爲眼鏡鏡片5之 • 所期望的外觀品質。 比較例2 1 做爲被硏磨物,與用在實施例2 1的相同,準備外周 部的輪廓(外形形狀)爲略橢圓形,緣部爲銳利的眼鏡鏡 片5。接著,將對眼鏡鏡片5進行相對移動的彈性硏磨工 具1的移動距離e,設定成比起由迴轉中心〇 1至透鏡外 周部的最小長度的2 5 mm還要大的4 0 mm (亦即,對眼鏡鏡 片5進行相對移動的彈性硏磨工具1的迴轉中心的移動範 -45- 1291907 . (42) b 圍爲,與眼鏡鏡片5的最外徑d相同的8 0醒)之以外, 係用以與實施例2 1全部相同的硏磨條件來進行眼鏡鏡片5 的硏磨。 ▲ 但是,硏磨開始後,外形形狀爲略橢圓形、緣部爲銳 . 利的眼鏡鏡片5的邊緣爲,吃到貼附於彈性硏磨體3的硏 磨墊4,眼鏡鏡片5及彈性硏磨工具1破損,眼鏡鏡片5 爲不良。 比較例22 使用與實施例22相同的外徑爲70 mm的圓形的半完成 品透鏡5 0,及彈性硏磨體3,進行形狀創造製作(切削加 工)及硏磨。 將對眼鏡鏡片5進行相對移動的彈性硏磨工具1的迴 轉中心01的移動距離e,做爲比起由迴轉中心Ο 1至透鏡 外周部的最小長度的1 5腿1還要大的3 0 mm (亦即,對眼鏡 • 鏡片5進行相對移動的彈性硏磨工具1的迴轉中心的移動 範圍爲,與眼鏡鏡片5的最外徑d相同的60 mm )之以外 • ,係用以與實施例22全部相同的硏磨條件來進行眼鏡鏡 w 片5的形狀創造製作(切削加工)及硏磨。 但是,硏磨開始後,外形形狀爲略橢圓形、緣部爲銳 利的眼鏡鏡片5的邊緣爲,吃到貼附於彈性硏磨體3的硏 磨墊4,眼鏡鏡片5及彈性硏磨工具1破損,眼鏡鏡片5 爲不良。 由以上的實施例、及比較例的結果,對眼鏡鏡片5進 -46- (43) 1291907 行相對移動的彈性硏磨工具1的外徑(彈性硏磨體3的直 徑)爲,藉由表現出「彈性硏磨工具1的外徑2 (眼鏡鏡 片5的略橢圓形的最外徑d-眼鏡鏡片5的略橢圓形的最 短徑f )」的値,貼附於彈性硏磨體3的硏磨墊4不會剝 落,得到眼鏡鏡片5的被硏磨面5 a的整個面爲沒有硏磨 殘留或硏磨損傷的發生的鏡面(實施例2 1〜2 3 )。又,彈 性硏磨體3的迴轉中心〇2的移動距離e爲,藉由設定成 由眼鏡鏡片5的迴轉中心〇 1到最接近外形形狀(外周部 的輪廓)的位置的長度以內(亦即,移動範圍爲最短徑f 以內)的値來進行硏磨,得到同樣的效果(實施例2 1〜23 )° 一方面,無關於使用與實施例2 1、22相同的彈性硏 磨體3,對眼鏡鏡片5進行相對移動的彈性硏磨工具1的 迴轉中心02的移動距離e爲,於設定比起由眼鏡鏡片5 的迴轉中心至透鏡的外周部的最小的長度還要大的場合, 眼鏡鏡片5的外形形狀爲略橢圓形、緣部爲銳利的透鏡的 邊緣爲,吃到貼附於彈性硏磨體3的硏磨墊4,眼鏡鏡片 5及彈性硏磨工具1破損,得不到特定的眼鏡鏡片5 (比 較例 2 1、2 2 )。 【圖式簡單說明】 圖1(a),係本發明之彈性硏磨工具之剖面圖;(b )係本發明之彈性硏磨工具之上視圖。 圖2,彈性硏磨體的模式剖面圖。 -47- 1291907 . (44) , 圖3,係顯示使用本發明的彈性硏磨工具、硏磨眼鏡 鏡片的樣態之槪略側面圖。 圖4 ’顯示彈性硏磨工具與眼鏡鏡片的硏磨位置關係 '的上視模式圖;(a )係顯示被硏磨物的最外徑位置的硏 .磨狀態;(b )係顯示被硏磨物爲由(a )旋轉9 0度後的 狀態。 圖5 ’ ( a )係顯示關於形狀創造製作之眼鏡透鏡的樣 • 態之上視模式圖。(b )爲(a )的剖面模式圖。 圖6,係眼鏡鏡片之外周部的部分剖面圖。 圖7,係用於實施例3的硏磨之彈性硏磨工具的上視 圖。 圖8,係用於實施例4的硏磨之彈性硏磨工具的上視 圖。 圖9,係用於實施例5的硏磨之彈性硏磨工具的上視 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彈性硏磨工具 2 :硏磨體基材 3 :彈性硏磨體 3 1 :與彈性硏磨體3的被硏磨面5a相對向的曲面 4、4a、4b、4c、4d:硏磨墊 41 :切口部 42 :墊 -48- 1291907 , (45) . 43 :通水溝 5 :做爲被硏磨物的眼鏡鏡片 5a :被硏磨面 • 6 :接合劑 . 7 0 a :成形面 60 :眼鏡框的內周緣的形狀 AB :呈現包含彈性硏磨工具1的迴轉軸之斷面之彈性硏磨 • 體3的弧 C :彈性硏磨體3的圓筒形的長度 D :彈性硏磨體3的直徑 R :與彈性硏磨體3的被硏磨面5 a相對向的面3 1的曲率 半徑 a :橢圓形的長徑 b :橢圓形的短徑 d :略橢圓形的最外徑 • e :彈性硏磨工具1的移動距離 f :略橢圓形的最短徑 t :外周部的輪廓的厚度 . r :倒角面 〇 :彈性硏磨體3的圓筒形的中心軸 〇 1 :眼鏡鏡片5的迴轉中心 02 :彈性硏磨工具1的迴轉中心。 -49-

Claims (1)

  1. 1291907 (1) 十、申請專利範圍 第941 39309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9 6年5月24曰修正 1. 一種彈性硏磨工具,是用於抵接迴轉到透鏡的被 硏磨面以進行硏磨;其特徵爲: 具備有:由具有可以改變仿效前述被硏磨面的形狀之 彈性圓桶形所成之彈性硏磨體,和 裝置在、相對於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前述透鏡的被硏磨 面的面之硏磨墊; 前述硏磨墊爲,具有比呈現在包含前述彈性硏磨工具 的迴轉軸的斷面之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弧長還長的直徑; 前述彈性硏磨體的曲率比前述透鏡的被硏磨面的曲率 還要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彈性硏磨工具; 其中: 前述硏磨墊的直徑爲,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弧長的1 · 〇 1 〜1 · 6 0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彈性硏磨工具; 其中: 前述硏磨墊的直徑爲, 以「(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弧長+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圓 桶長度x4.〇〇) ^前述硏磨墊的直徑2 (前述彈性硏磨體 (2) (2) 1291907 年月轉(更)正替換頁 的弧長+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圓桶長度X0.〇5)」 所求得的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彈性硏磨工具; 其中: 前述彈性硏磨體的材質爲,熱塑性樹脂。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彈性硏磨工具; 其中: 前述硏磨墊的材質是爲,以不織布或多孔性材料所形 成之片狀物。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彈性硏磨工具; 其中: 前述彈性硏磨體的材質爲,熱塑性樹脂。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彈性硏磨工具; 其中: 前述硏磨墊的材質是爲,以不織布或多孔性材料所形 成之片狀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彈性硏磨工具; 其中: 前述彈性硏磨體的材質爲,熱塑性樹脂。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彈性硏磨工具; 其中: 前述硏磨墊的材質是爲,以不織布或多孔性材料所形 成之片狀物。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彈性硏磨工具; -2-
    1291907 其中: 前述硏磨墊的材質是爲,以不織布或多孔性材料所形 成之片狀物。 1 1. 一種硏磨方法,係將相對前述透鏡的最外徑之小 外徑所成的硏磨工具、抵接於透鏡的被硏磨面, 令一邊旋轉前述透鏡及前述彈性硏磨工具、一邊搖動 前述彈性硏磨工具及/或前述透鏡,來進行硏磨;其特徵 爲· 前述彈性硏磨工具係具備有:由 具有可以改變仿效前述被硏磨面的形狀的彈性之彈性 硏磨體,和 以呈現於包含前述彈性硏磨體的迴轉軸的斷面之弧長 的1.01〜1.60倍的直徑, 來成爲裝置於與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前述被硏磨面相對 向的面之硏磨墊。 12. —種硏磨方法,係將相對前述透鏡的最外徑之小 外徑所成的硏磨工具、抵接於透鏡的被硏磨面, 令一邊旋轉前述透鏡及前述彈性硏磨工具、一邊搖動 前述彈性硏磨工具及/或前述透鏡,來進行硏磨;其特徵 爲· 前述彈性硏磨工具係具備有: 具有可以改變仿效前述被硏磨面的形狀之彈性之圓桶 形狀的彈性硏磨體,和 裝置在與前述彈性硏磨體的被硏磨面相對向的面、呈 -3- 1291907
    現有「(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弧長+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圓桶 長度Χ4·00) 2前述硏磨墊的直徑-(前述彈性硏磨體的 弧長+前述彈性硏磨體的圓桶長度X0.05 )」的値的直徑 的硏磨墊。 1 3 . —種硏磨方法,係將由前述透鏡的最外徑之小外 徑所成的硏磨工具、抵接於外周部輪廓具有略橢圓形狀之 透鏡的被硏磨面, 令一邊旋轉前述透鏡及前述彈性硏磨工具、一邊搖動 前述彈性硏磨工具及/或前述透鏡,來進行硏磨;其特徵 & · 局 · 對前述透鏡進行相對移動的前述彈性硏磨工具的迴轉 中心的移動範圍,是在前述略橢圓形狀的最短徑內。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所記載之透鏡的硏磨方 法;其中: 前述彈性硏磨工具的外徑爲, 呈現有「前述彈性硏磨工具的外徑^ (前述透鏡的最 外徑-前述透鏡的最短徑)」 所求得的値。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所記載之透鏡的硏磨方 法;其中: 相對於前述透鏡,前述彈性硏磨工具的迴轉中心的移 動範圍、即相對移動之前述彈性硏磨工具的迴轉中心,與 前述透鏡抵接所描繪的圓形範圍爲, 在由前述透鏡的迴轉中心至外周部的輪廓的最短位置 -4- 1291907 w; 年月日修(更)正替換頁 的箪Ε圍內移動。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所記載之透鏡的硏磨方 法;其中: 具備有:算出透鏡的面形狀及透鏡的外形形狀之工程 ;和 根據前述所算出的透鏡的面形狀及透鏡的外形形狀, 進行被硏磨面的形狀創造製作之工程;和 硏磨已進行形狀創造製作的前述被硏磨面之工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記載之透鏡的硏磨方 法;其中: 相對於前述透鏡,前述彈性硏磨工具的迴轉中心的移 動範圍、即相對移動之前述彈性硏磨工具的迴轉中心,與 前述透鏡抵接所描繪的圓形範圍爲, 在由前述透鏡的迴轉中心至外周部的輪廓的最短位置 的範圍內移動。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記載之透鏡的硏磨方 法;其中: 具備有:算出透鏡的面形狀及透鏡的外形形狀之工程 :和 根據前述所算出的透鏡的面形狀及透鏡的外形形狀, 進行被硏磨面的形狀創造製作之工程;和 硏磨已進行形狀創造製作的前述被硏磨面之工程。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所記載之透鏡的硏磨方 法;其中: -5- 1291907 j年月時(更)正替換瓦 *一一—,'一一 一., 一―一 ._ί *«* 一“-一 一 ·“ tin··—jf • (6) 具備有:算出透鏡的面形狀及透鏡的外形形狀之工程 ;和 根據前述所算出的透鏡的面形狀及透鏡的外形形狀, 進行被硏磨面的形狀創造製作之工程;和 硏磨已進行形狀創造製作的前述被硏磨面之工程。 2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第ί 8項、或第19項 所記載之透鏡的硏磨方法;其中: ^ 成爲B[j述被硏磨面的形狀創造製作後的外周部的輪廓 的最薄處的厚度爲’比零(0)還大 '在2raffl範圍內的値 之外形形狀。
TW094139309A 2004-11-09 2005-11-09 Elastic polishing tool and lens polishing method TWI29190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24758 2004-11-09
JP2005032769 2005-02-09
JP2005153551A JP2006159398A (ja) 2004-11-09 2005-05-26 弾性研磨工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研磨方法
JP2005171947A JP4013966B2 (ja) 2005-02-09 2005-06-13 レンズの研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31727A TW200631727A (en) 2006-09-16
TWI291907B true TWI291907B (en) 2008-01-01

Family

ID=35781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39309A TWI291907B (en) 2004-11-09 2005-11-09 Elastic polishing tool and lens polish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413503B2 (zh)
EP (2) EP1655102B1 (zh)
KR (1) KR100751173B1 (zh)
CN (1) CN100496890C (zh)
DE (1) DE602005004229T2 (zh)
TW (1) TWI2919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10583A1 (de) * 2005-03-04 2006-09-07 Satisloh Gmbh Polierteller für ein Werkzeug zur Feinbearbeitung von optisch wirksamen Flächen an insbesondere Brillengläsern
US20070135229A1 (en) * 2005-12-09 2007-06-14 Chih-Wei Lo Golf club head and surface finishing tool and method for forming pattern thereon
FR2918911B1 (fr) * 2007-07-16 2009-10-16 Essilor Int Outil de surfacage a qualite optique
US7927092B2 (en) * 2007-12-31 2011-04-19 Corning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slurry polishing pad
DE602008004494D1 (de) 2008-07-08 2011-02-24 Indo Int Sa Werkzeug zur Reinigung konventioneller und frei geformter optischer Oberflächen
FR2935627B1 (fr) * 2008-09-10 2010-09-03 Essilor Int Outil de surfacage a qualite optique
FR2935628B1 (fr) * 2008-09-10 2011-10-14 Essilor Int Outil de surfacage a qualite optique
PT2184132E (pt) * 2008-11-07 2013-06-28 Essilor Int Um método e um aparelho para fabricar uma lente óptica
DE102008062097A1 (de) * 2008-12-16 2010-06-17 Schneider Gmbh & Co. Kg Polierkopf zum zonalen Bearbeiten von optischen Brillenflächen
US20120289127A1 (en) * 2010-01-29 2012-11-15 Kojima Engineering Co., Ltd. Lens spherical surface grinding method using dish-shaped grindstone
DE102010010334B4 (de) * 2010-03-04 2012-01-19 Satisloh Ag Vorrichtung zum Abblocken von optischen Werkstücken, insbesondere Brillengläsern
DE102010019491B4 (de) * 2010-04-30 2015-07-09 Carl Zeiss Vision International Gmbh Polierwerkzeug zur Bearbeitung von optischen Flächen, insbesondere Freiformflächen
JP5635957B2 (ja) 2010-09-09 2014-12-03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被研磨物の研磨方法、及び研磨パッド
CN102198623A (zh) * 2011-05-09 2011-09-28 苏州大学 用于非球面零件的弹性细磨装置
DE102012103743A1 (de) * 2012-04-27 2013-10-31 Schneider Gmbh & Co. Kg Polierfolie für Kunststoff-Brillengläser
US20130303059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Cerium Group Limited Lens surfacing pad
CN102794718B (zh) * 2012-07-30 2014-12-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柔性被动适应型光顺盘及其柔性夹层和柔性被动适应型光顺盘的操作方法
US20160008944A1 (en) * 2013-03-19 2016-01-14 Jun Zha Polishing device for optical elements and method thereof
DE102013220973A1 (de) * 2013-10-16 2015-04-16 Carl Zeiss Vision International Gmbh Werkzeug zur Polierbearbeitung von optischen Flächen
US10105812B2 (en) * 2014-07-17 2018-10-23 Applied Materials, Inc. Polishing pad configuration and polishing pad support
JP6385760B2 (ja) * 2014-09-01 2018-09-05 Ckd株式会社 倣い装置
DE102014015052A1 (de) * 2014-10-15 2016-04-21 Satisloh Ag Polierteller für ein Werkzeug zur Feinbearbeitung von optisch wirksamen Flächen an Brillengläsern
US10124463B2 (en) * 2015-02-03 2018-11-13 Johnny Blox, Llc Sanding pad
EP3106262B8 (de) * 2015-06-15 2018-04-04 OptoTech Optikmaschinen GmbH Poliervorrichtung zum polieren konkaver linsenflächen von optischen linsen und verfahren zu deren betrieb
DE102015115078A1 (de) 2015-06-15 2016-12-15 Opto Tech Optikmaschinen Gmbh Poliervorrichtung zum Polieren konkaver Linsenflächen von optischen Linsen und Verfahren zu deren Betrieb
KR101881021B1 (ko) 2015-08-07 2018-07-23 한국 천문 연구원 대형 미러 연마장치
KR101871782B1 (ko) 2015-10-30 2018-06-28 한국 천문 연구원 복수의 연마로봇을 이용한 대형 미러 연마 시스템
KR101893795B1 (ko) 2015-10-30 2018-08-31 한국 천문 연구원 곡면 연마가 가능한 대형 미러 연마장치
WO2017165215A2 (en) * 2016-03-24 2017-09-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hape-formable apparatus
DE102016006741A1 (de) * 2016-06-06 2017-12-07 Schneider Gmbh & Co. Kg Werkzeu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Polieren von Linsen
FR3059921B1 (fr) * 2016-12-09 2019-05-24 Essilor International Outil de surfacage a qualite optique
CN106863062B (zh) * 2017-02-23 2018-09-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超精密加工的半球形光整砂轮
CN107322412B (zh) * 2017-07-18 2019-01-18 南通瑞森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片抛光装置
CN108356608B (zh) * 2018-02-09 2019-09-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确定性抛光Wolter-I型光学芯轴的方法
DE102019005084A1 (de) * 2019-07-16 2021-01-21 Schneider Gmbh & Co. Kg Polierwerkzeug sowie Vorrichtung zum Polieren eines Werkstücks
CN110757255A (zh) * 2019-10-12 2020-02-07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适用于薄壁环形非球面光学零件的抛光方法及系统
CN112059815B (zh) * 2020-08-20 2022-05-31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固定式磨头结构及其无边缘误差加工方法
CN112171532A (zh) * 2020-08-26 2021-01-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自由曲面加工用弹性铣抛工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13290453B (zh) * 2021-05-08 2022-08-12 莆田市晟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球透镜的仿形抛光设备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3111A (en) * 1966-08-22 1971-06-08 David Volk Lens grinding apparatus
JPS5280597A (en) 1975-12-26 1977-07-06 Matsushima Kogyo Co Ltd Working method of lens
US4019289A (en) * 1976-02-23 1977-04-26 Clayton Paul Korver Replaceable lens surfacing pad with integral wear indicating pattern
US4458454A (en) * 1981-09-08 1984-07-10 Barnett Howard J Methods of shaping contact lens
US4979337A (en) * 1986-10-03 1990-12-25 Duppstadt Arthur G Polishing tool for contact lenses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5095660A (en) * 1988-10-25 1992-03-17 Dillon Laurence A Polishing means for lens generating apparatus
DE4442181C1 (de) * 1994-11-26 1995-10-26 Loh Optikmaschinen Ag Werkzeug zur Feinbearbeitung optischer Flächen
JP3787457B2 (ja) * 1999-05-10 2006-06-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研磨工具
JP2001054862A (ja) 1999-08-12 2001-02-27 Seiko Epson Corp 研磨用ヤトイとそれを用いた曲面研磨方法
US6875090B2 (en) * 1999-12-01 2005-04-05 Gerber Coburn Optical, Inc. Apparatus for finishing optical surfaces, including a pad compensation device
JP4029576B2 (ja) 2000-02-16 2008-0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眼鏡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WO2002043921A1 (fr) * 2000-12-01 2002-06-06 Toyo Boseki Kabushiki Kaisha Tampon de polissag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ce tampon de polissage, et couche d'amortissement pour ce tampon de polissage
JP2002172550A (ja) 2000-12-06 2002-06-18 Nikon Corp 研磨装置、研磨方法及びこれら装置又は方法を用いて得られた工作物
JP2002263998A (ja) 2001-01-05 2002-09-17 Seiko Epson Corp ポリシャ及び研磨方法
JP2003165045A (ja) 2001-11-29 2003-06-10 Seiko Epson Corp 研磨用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研磨方法
JP2003275949A (ja) 2002-01-15 2003-09-30 Seiko Epson Corp 研磨方法及び研磨装置
US6942554B1 (en) * 2002-07-22 2005-09-13 Optimax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polishing a substrate
DE10250856A1 (de) * 2002-10-25 2004-05-13 Carl Zeiss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optischen Gläsern
JP2004261954A (ja) * 2003-02-14 2004-09-24 Seiko Epson Corp 研磨方法
DE10319945A1 (de) * 2003-05-02 2005-01-27 Loh Optikmaschinen Ag Werkzeug zur Feinbearbeitung von optisch wirksamen Fläch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31727A (en) 2006-09-16
EP1777035A3 (en) 2007-05-16
EP1655102B1 (en) 2008-01-09
EP1655102A2 (en) 2006-05-10
CN1772436A (zh) 2006-05-17
CN100496890C (zh) 2009-06-10
EP1655102A3 (en) 2006-06-14
US20060099889A1 (en) 2006-05-11
KR20060052526A (ko) 2006-05-19
US7413503B2 (en) 2008-08-19
DE602005004229D1 (de) 2008-02-21
EP1777035A2 (en) 2007-04-25
DE602005004229T2 (de) 2009-01-02
KR100751173B1 (ko) 2007-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91907B (en) Elastic polishing tool and lens polishing method
JP2003275949A (ja) 研磨方法及び研磨装置
KR101187654B1 (ko) 곡면을 가진 글라스용 표면연마 장치
US20070087669A1 (en) Polishing method
EP1366858A1 (en) Polisher and polishing method
TWI577502B (zh) The method of dressing the elastic stone
WO2010110271A1 (ja) レンズの製造方法及びレンズ保持具
JP4199723B2 (ja) 光学レンズの研磨方法
JP2006159398A (ja) 弾性研磨工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研磨方法
JP4013966B2 (ja) レンズの研磨方法
JP2002126986A (ja) レンズ加工方法
JPS61100358A (ja) 研摩パツド
JP2004237437A (ja) ラップ工具とラップ工具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部品の研磨方法
TWM555778U (zh) 砂布輪結構
JPH09239666A (ja) スム−ジング工具
JP2010082718A (ja) レンズの研磨装置及び非球面用研磨皿
JP2005230973A (ja) 研磨工具、研磨装置、研磨方法
CN101352825A (zh) 研磨装置
CN217045882U (zh) 一种砂磨工具
JP4186809B2 (ja) 光学レンズの研磨方法
JP2002144205A (ja) 研磨装置及び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07136630A (ja) 円形孔の面取り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4114275A (ja) 光学部品研削用工具、及び光学部品研削方法
JP2002187063A (ja) 成形型の研磨方法、平滑処理方法
JP2005186263A (ja) 研磨方法及び研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