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85218B - Production process of coke and productive facility therefor - Google Patents

Production process of coke and productive facility theref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85218B
TWI285218B TW094122060A TW94122060A TWI285218B TW I285218 B TWI285218 B TW I285218B TW 094122060 A TW094122060 A TW 094122060A TW 94122060 A TW94122060 A TW 94122060A TW I285218 B TWI285218 B TW I2852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particle size
pulverizing
char
pulveriz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22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10813A (en
Inventor
Kenshi Noda
Takuro Iwama
Yasuo Nagashima
Kiyoshi Fukada
Original Assignee
Jfe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3185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7400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Jfe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Jfe Stee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610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10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852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8521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7/00Other carbonising or coking processes; Features of 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es in general
    • C10B57/04Other carbonising or coking processes; Features of 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es in general using charges of speci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7/00Other carbonising or coking processes; Features of 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es in general
    • C10B57/08Non-mechanical pretreatment of the charge, e.g. desulfuriz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7/00Other carbonising or coking processes; Features of 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es in gener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ke Industry (AREA)

Description

128521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作為製鐵原料之煤焦(C 0 k e )之 製造方法及製造設備。 【先前技術】
使用作為製鐵原料之煤焦在裝入至高爐内時若進行粉 化,會惡化高爐之通氣性,因此,最好是具有高強度。為 了製造高強度之煤焦,煤焦原料之煤炭(c 〇 a 1 )之粒徑越小 越好,但是,另一方面,粒徑小之煤炭有在裝入煉焦爐時 處理變得困難等之問題發生,無法提高生產性,因此,結 果,最好使用粒徑例如0 · 5 m m〜6 m m左右之範圍之煤炭。為 了成為此種之粒徑範圍,可以藉由篩選而對於粉碎處理之 煤炭除去未滿0.5mm、超過6mm者,成為粒徑僅0.5mm〜6mm 之煤炭,但是,是超過6mm者雖可再度進行粉碎處理而使 用作為煤焦原料,但未滿0 . 5 m m者無其他適合用途,只能 丟棄,因而發生處理之成本,不適合於良品率之提升,在 煉焦爐内之煤炭之填充率也降低,因此並非實際之方法。 作為僅規定煉焦爐裝入用煤炭之粒徑上限而進行粒度 調整之方法,已知有:藉由具有可得到既定粒徑之篩孔之 篩而分級煤炭,篩下部分直接作為煤焦用調配原料,同時, 重複地粉碎及分級篩上之粗粒子部分,直到通過篩為止之 方法(例如參考日本專利特開昭5 6 — 3 2 5 8 7號公報。)。在 日本專利特開昭5 6 _ 3 2 5 8 7號公報所記載之方法中,對活 化成分豐富之煤炭(軟煤炭)和活化成分貧瘠之煤炭(硬煤 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炭)改變篩孔,使得活化成分不豐富之煤炭之粒徑 而成為調配原料。分別進行粒度調整之煤炭係適 混合,裝入至煉焦爐,製造較習知更高強度之煤 此外,作為能夠藉由提高在煉焦爐内之煤炭之 而提高生產性並且製造高強度之煤焦之技術,亦 將粉碎之煤炭分級成大粒徑、中粒徑、小粒徑以 粉碎機而粉碎分級之大粒徑、小粒徑以下之煤炭 粉碎碳和先前分級之中粒徑之煤炭一起裝入煉焦 爐裝入用煤炭之粒度調整方法(例如參考曰本專ί 1 1 一 3 0 2 6 6 2 號公報。)。 但是,在日本專利特開昭5 6 — 3 2 5 8 7號公報所 法中,必須對於既定粒徑以上之煤炭重複地進行 到變小成為既定粒徑以下為止,同樣之煤炭進行 選並進行粉碎處理,因此生產性降低。 此外,日本專利特開平1 1 一 3 0 2 6 6 2號公報所 法係針對同樣之煤炭而使得粉碎次數成為最大2 是,其係藉由粉碎機將粉碎所得到之小粒徑以下 度予以粉碎,因此,增加微細粒,即使可得到接 煉焦爐之填充狀態作為最密填充之理想煤炭粒度 之分布,也不適合於實際操作。此外,其係將粉 分級成大粒徑、中粒徑、小粒徑以下之3個階段 提高筛選用之設備成本。 此外,日本專利特開平2 0 0 5 — 1 5 4 7 3 7號公報戶 方法係本案發明人先前所開發者,其中揭示:分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變得較小 度地進行 焦。 填充密度 已知有: 下,藉由 ,再將該 爐之煉焦 J特開平 記載之方 粉碎,直 多次之篩 :己載之方 次,但 之煤炭再 近將對於 分布狀態 碎之煤厌 ,因此’ ί記載之 類成為硬 6 1285218 度高於既定基準之種類之煤炭和硬度低於前述既定基準之 種類之煤炭,粉碎高硬度種類之煤炭之一部分,然後,調 配於殘留之未粉碎之煤炭,並再度粉碎這些調配之煤炭之 技術。但是,該技術若欲使煤炭之粒度分布成為適當之 0 . 5 m m〜6 m m之範圍,仍然不夠充分。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解決此種之先前技術之問題,提 供一種能夠藉由抑制生產性之降低或成本之上升,同時使 煤焦原料之煤炭之粒度分布成為適當範圍,以提升煤焦強 φ 度之煤焦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設備。 【發明内容】 用以解決此種課題之本發明之特徵係如下。
(1) 一種煤焦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在藉由使得成為 煤焦原料之煤炭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 小於該煤炭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 第1粉碎步驟、調配在該第1粉碎步驟所粉碎之煤炭和前 述粒徑小之煤炭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 第2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後,和成為前述煤焦原料之煤炭 之殘留部一起裝入至煉焦爐。 (2 ) —種煤焦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在藉由使得成為 煤焦原料之煤炭之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 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 驟、調配在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 煤炭及成為前述煤焦原料之煤炭之殘留部之調配步驟以及 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後,裝入至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煉焦爐。 (3)—種煤焦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藉由使得成為煤 焦原料之煤炭之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 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 調配在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 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而 進行處理,在藉由調配成為前述煤焦原料之煤炭之殘留部 之第2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3粉碎步驟而 φ 進行處理後,和在前述第2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一起裝 入至煉焦爐。
(4 ) 一種煤焦之製造方法,係使用高硬度之煤炭(X )和硬 度低於該煤炭(X)之煤炭(Y)而製造煤焦之方法,其特徵 為:在藉由使得前述煤炭(X)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 煤炭和粒徑小於該煤炭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 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在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 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或前述煤炭(X)之殘留部 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而 進行處理後,將前述煤炭(X)和前述煤炭(Y)裝入至煉焦爐。 (5)—種煤焦之製造方法,係使用高硬度之煤炭(X)和硬 度低於該煤炭(X)之煤炭(Y)而製造煤焦之方法,其特徵 為:在藉由使得前述煤炭(X )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 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 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在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 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煤炭(X )之殘留部和前述煤炭(Y )之調 8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 後,裝入至煉焦爐。
(6 ) —種煤焦之製造方法,係使用高硬度之煤炭(X )和硬 度低於該煤炭(X)之煤炭(Y)而製造煤焦之方法,其特徵 為:藉由使得前述煤炭(X )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 炭和粒徑小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 第1粉碎步驟、調配在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 述粒徑小之煤炭及/或前述煤炭(X )之殘留部之第1調配 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 在藉由調配前述煤炭(Y )之第2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 之煤炭之第3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後,將前述煤炭(X)和前 述煤炭(Y )裝入至煉焦爐。 (7)—種煤焦之製造方法,係使用高硬度之煤炭(X)和硬 度低於該煤炭(X)之煤炭(Y)而製造煤焦之方法,其特徵 為:藉由使得前述煤炭(X)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 炭和粒徑小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 第1粉碎步驟、調配在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 述粒徑小之煤炭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 第2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在藉由分別調配前述煤炭(X ) 之殘留部和前述煤炭(Y )之第2調配步驟以及分別粉碎該 調配之煤炭之第3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後,將前述煤炭(X ) 和前述煤炭(Y)裝入至煉焦爐。 (8 ) —種煤焦之製造方法,係使用惰性量多之煤炭(X ’ ) 和惰性量少於該煤炭(X ’ )之煤炭(Y ’ )而製造煤焦之方 9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法,其特徵為:在藉由使得前述煤炭(χ ’ )之至少一部分分 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於該煤炭之煤炭之分級步驟、 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在該第1粉 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或前述煤炭 (X’ )之殘留部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 第2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後,將前述煤炭(X ’ )和前述煤炭 (Y ’ )裝入至煉焦爐。 (9 ) 一種煤焦之製造方法,係使用惰性量多之煤炭(X ’ ) φ 和惰性量少於該煤炭(X ’ )之煤炭(Y ’ )而製造煤焦之方 法,其特徵為:在藉由使得前述煤炭(X ’)之至少一部分分 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 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在該第1粉碎步驟所 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煤炭(X ’ )之殘留部和 前述煤炭(Y ’ )之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 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後,裝入至煉焦爐。 (1 0 ) —種煤焦之製造方法,係使用惰性量多之煤炭(X’ ) ®和惰性量少於該煤炭(X ’ )之煤炭(Y ’ )而製造煤焦之方 法,其特徵為:藉由使得前述煤炭(X ’ )之至少一部分分級 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於該煤炭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 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在該第1粉碎 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或前述煤炭 (X ’ )之殘留部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 第2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藉由調配前述煤炭(Y ’ )之第2 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3粉碎步驟而進行處 10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X’ ) (X’ )
1285218 理,將前述煤炭(χ ’ )和前述煤炭(y ’ )裝入至煉焦爐 (1 1 ) 一種煤焦之製造方法,係使用惰性量多之煤炭 和惰性量少於該煤炭(X’ )之煤炭(Y’ )而製造煤焦之 法,其特徵為:藉由使得前述煤炭(X ’ )之至少一部分 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 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在該第1粉碎步驟 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 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在藉由分別 前述煤炭(X’ )之殘留部和前述煤炭(Y’ )之第2調配 以及分別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3粉碎步驟而進行處 後,將前述煤炭(X’ )和前述煤炭(Y’ )裝入至煉焦爐 (1 2 )如(1 )至(1 1 )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煤焦之製造方 其特徵為:以設定在1〜2 0 m m範圍内之粒徑,分級成 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 (1 3 ) —種煤焦之製造設備,其特徵為:由使得成為 原料之煤炭之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 之分級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機、調 該第1粉碎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成 述煤焦原料之煤炭之殘留部之調配槽、粉碎在該調配 所調配之煤炭之粉碎機、以及用以將藉由該粉碎機所 之煤炭來搬送至煉焦爐之搬送機而構成。 (1 4 ) 一種煤焦之製造設備,其特徵為:由使得成為 原料之煤炭之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 之分級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機、調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方 分級 述粒 所處 碎該 調配 步驟 理 〇 务, 粒徑 煤焦 煤炭 配在 為前 槽之 處理 煤焦 煤炭 配在 11 1285218 該第1粉碎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之第1調 配槽、粉碎在該第1調配槽之所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機、 調配成為前述煤焦原料之煤炭之殘留部之第2調配槽、粉 碎在該第2調配槽之所調配之煤炭之第3粉碎機、以及用 以將藉由前述第2粉碎機所處理之煤炭和藉由前述第3粉 碎機所處理之煤炭來搬送至煉焦爐之搬送機而構成。 (1 5 )如(1 3 )或(1 4 )所記載之煤焦之製造設備,其特徵 為:第1粉碎機之粉碎能力係大於第2粉碎機之粉碎能力。 φ 【實施方式】
在本發明中,係將成為煤焦原料之煤炭之至少一部分分 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在對粒徑大之煤炭進 行粉碎處理後,和粒徑小之煤炭成為混合狀態,再度進行 粉碎處理,裝入至煉焦爐而製造煤焦。也就是說,本發明 為一種煤焦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在藉由使得成為煤焦 原料之煤炭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於 該煤炭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 粉碎步驟、調配在該第1粉碎步驟所粉碎之煤炭和前述粒 徑小之煤炭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 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後,和成為前述煤焦原料之煤炭之殘 留部一起裝入至煉焦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之 分級以使用篩進行篩選之程度即充足,因此,作為分級步 驟係例如使用篩,分級煤炭為筛上和篩下。關於粒徑大於 篩孔之篩上,係在第1粉碎步驟進行粉碎,減小粒徑。關 於篩孔以下之粒徑之篩下,係不進行第1粉碎步驟,在調 12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配於進行第1粉碎步驟之篩上(第1調配步驟)後,在第2 粉碎步驟中進行粉碎處理。在第1調配步驟中如果將粒徑 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投入至調配槽等而成為混合狀態 即充足,在以下之調配步驟中也不需要設置特別之混合手 段。藉由預先僅粉碎粒徑大之煤炭(第1粉碎步驟),可減 少粒徑大之煤炭之比例。其結果,能夠藉由減少粗粒之比 例而降低在第2粉碎步驟之粉碎能力,以進行粉碎,藉此, 在第2粉碎步驟之粉碎處理時,微小粒徑之煤炭之產生受 φ 到抑制,改善整體之煤炭之粒度分布。在藉由第1粉碎步 驟粉碎粒徑大之筛上之煤炭後,並不再度重複地進行篩選 分級,經由直接與篩下一起於第2粉碎步驟中粉碎,不需 重複地粉碎煤炭,有利於生產性。此外,在第1粉碎步驟 後雖亦存在粒徑大之煤炭,但是,在第2粉碎步驟中可適 度地進行粉碎及細粒化。因此,在藉由第1粉碎步驟及第 2粉碎步驟而進行粉碎處理後,雖在分級步驟中以某種程 度之比例存在分類於筛上之粒徑大之煤炭,但是,相較於 胃不進行第1粉碎處理之情況,可充分地減少其比例。 因此,在「第2粉碎步驟」中,粉碎能力最好小於「第 1粉碎步驟」,其對應方式例如可在「第1粉碎步驟」和「第 2粉碎步驟」使用不同粉碎能力之粉碎裝置,或者是在「第 2粉碎步驟」減少粉碎裝置之粉碎刀之旋轉數,使粉碎能 力較「第1粉碎步驟」更為降低等。 在前述分級步驟及第1粉碎步驟中處理成為煤焦原料之 煤炭全部之情況,成為煤焦原料之煤炭之殘留部當然不存 1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在。另一方面,在以前述分級步驟及第1粉碎步驟僅處理 成為煤焦原料之煤炭之一部分之情況,成為煤焦原料之煤 炭之殘留部係和在分級步驟及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 一起裝入煉焦爐。也就是說,最好是在藉由使得成為煤焦 原料之煤炭之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 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調 配該第1粉碎步驟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成為 前述煤焦原料之煤炭之殘留部之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 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進行處理後,裝入至煉焦爐。 在前述分級步驟及第1粉碎步驟僅處理成為煤焦原料之 煤炭之一部分之情況,煤炭係因其種類而有硬度或惰性 (inert)量等之品質差異,最好是對各個種類調整粉碎條件 而進行粉碎。因此,最好是依煤炭品質不同或種類不同而 配置複數個之調配槽,粉碎機也對應於此而配置複數台, 對於其殘留部之煤炭則最好另外進行粉碎處理。也就是 說,最好是藉由將成為煤焦原料之煤炭之一部分分級成粒 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 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該第1粉碎步驟所粉碎之煤 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 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進行處理,藉由調配成為煤焦原料之 煤炭之殘留部之第2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 3粉碎步驟進行處理後,將前述成為煤焦原料之煤炭之殘 留部和前述第2粉碎步驟所粉碎之煤炭一起裝入至煉焦 爐。關於在分級步驟不進行處理之成為煤焦原料之煤炭之 14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殘留部,在細粒或者是具有適於裝入至煉焦爐之粒度分布 之情況,也可以省略第3粉碎步驟。
此外,在前述分級步驟及第1粉碎步驟中僅處理成為煤 焦原料之煤炭之一部分之情況,最好是優先處理硬煤炭。 也就是說,在使用高硬度之煤炭(X )和硬度低於該煤炭(X ) 之煤炭(Y)而製造煤焦之情況,在藉由將高硬度之煤炭(X) 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於該煤炭之煤 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 調配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 /或前述煤炭(X)之殘留部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 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進行處理後,將前述煤炭(X)和前 述煤炭(Y )裝入至煉焦爐為佳。 此外,亦可使煤炭(Y)係於第1調配步驟調配,並藉由 第2粉碎步驟進行粉碎處理。也就是說,最好是使用高硬 度之煤炭(X )和硬度低於該煤炭(X )之煤炭(Y )而製造煤焦 之方法,在藉由將前述煤炭(X)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 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 炭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 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煤炭(X )之殘留部和前述煤炭(Y )之調 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進行處理 後,裝入至煉焦爐。 此外,煤炭係因種類而有硬度或惰性量等之品質差異, 最好是對各個種類調整粉碎條件而進行粉碎。因此,最好 是依煤炭之品質不同或種類不同而配置複數個之調配槽, 1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粉碎機也對應於此而配置複數台,最好是使用高硬度之煤 炭(X)和硬度低於該煤炭(X)之煤炭(Y)而製造煤焦之方 法,藉由將前述煤炭(X)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 和粒徑小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 1粉碎步驟、調配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 徑小之煤炭及/或前述煤炭(X)之殘留部之第1調配步驟 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進行處理,在藉由 調配前述煤炭(Y)之第2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 之第3粉碎步驟進行處理後,將前述煤炭(X)和前述煤炭(Y) 裝入至煉焦爐。 此外,在上述中,也可以分別使用各個調配槽而調配煤 炭(X )之殘留部和煤炭(Y ),在每個調配槽進行粉碎。也就 是說,最好是使用高硬度之煤炭(X)和硬度低於該煤炭(X) 之煤炭(Y)而製造煤焦之方法,藉由將前述煤炭(X)之至少 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之分級步驟、 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該第1粉碎 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之第1調配步驟以 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在藉由 分別調配前述煤炭(X)之殘留部和前述煤炭(Y)之第2調配 步驟以及分別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3粉碎步驟而進行處 理後,將前述煤炭(X )和前述煤炭(Y )裝入至煉焦爐。 此外,也可以選擇:使用高硬度之煤炭(X)和硬度低於 該煤炭(X)之煤炭(Y)而製造煤焦之方法,藉由將前述煤炭 (X)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之 16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 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或 前述煤炭(X)之殘留部之至少一部分及/或前述煤炭(Y)之 至少一部分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 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在藉由調配未利用該第2粉碎步驟 處理之殘留部之煤炭之第2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 炭之第3粉碎步驟進行處理後,將前述煤炭(X)和前述煤炭 (Y )裝入至煉焦爐,作為理想之方法。
通常為了將由複數種類所構成之成為煤焦原料之煤炭 分成高硬度之煤炭(X)和硬度低於該煤炭(X)之煤炭(Y)之 群組,可以使用適度設定之既定基準,分類成為硬度高於 既定基準之煤炭(X)和硬度低於既定基準之煤炭(Y)。例如 在使用煤炭種類A、B、C而製造煤焦之情況,將平均硬度 最高之煤炭種類A分類為高硬度煤炭(X ),將煤炭種類B、 C分類為低硬度之煤炭(Y)。此外,在使用相較於煤炭種類 A、B、C為低硬度之煤炭種類D、E、F之情況,可以將既 定之基準設定為較低,將煤炭種類D、E、F中硬度比較高 之煤炭種類D分類成為高硬度之煤炭(X )。既定之基準係最 好是考慮使用之原料煤炭之種類或煤焦之製造設備能力等 而設定煤焦製造之成本或生產效率,予以最適當化。此外, 由前述之例子亦可明白:高硬度之煤炭(X)和低硬度之煤炭 (Y )並不限定於分別單一之種類,亦有由複數種之種類之煤 炭構成之情況。 在第1粉碎步驟優先處理硬煤炭之理由在於,在煤焦原 1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料之煤炭中之粒徑大者,主要是高硬度之煤炭,可以藉由 優先增加粉碎困難之硬煤炭之粉碎次數,以提高生產性。 也就是說,在未針對全部之原料煤炭進行分級步驟及第1 粉碎步驟之處理之情況,最好是優先對於高硬度之煤炭(X) 進行分級及粉碎處理。僅對煤炭(X )之一部分進行分級步驟 及第1粉碎步驟之處理的話,則具有效果,例如即使是分 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而使得在前述粒徑大之 煤炭進行粉碎處理之煤炭量成為全煤炭量之10%左右,也 Φ 可以藉由優先對於原料整體中之煤炭(X)進行分級及粉碎 處理,顯著改善整體之粒度分布。煤炭(X)和此之外之煤炭 間之分類係並不嚴密,對煤炭之每一種類規定平均硬度, 如果其平均硬度超過既定之基準的話,則可以分類成為煤 炭(X ),煤炭(X )也可以部分地含有既定基準以下之硬度之 煤炭。在煤炭(X)中,越是增加進行分級步驟及第1粉碎步 驟之處理之比例,越可改善粒度之分布,但是也提高製造 之成本。
已知煤炭係因產地等而使得硬度不同。在優先藉由分級 步驟•第1粉碎步驟而處理高硬度者之時,作為在分類煤 炭(X)時之既定基準,最好是使用HG I,最好是將表示粉碎 性之指數HGI (哈德格羅夫(Hardgrove)指數:根據JIS — Μ 一 8801)在80以下者作為煤炭(X)。作為HGI為80以下之 煤炭,適合使用非微黏碳。非微黏碳係大多具有H G I 8 0以 下之高硬度,且為廉價之煤炭。煤炭之硬度相對於既定基 準之判斷例如可以對煤炭之每一種類測定平均H G I,比較 18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此等平均值和既定之基準而進行。 此外,在前述分級步驟及第1粉碎步驟僅處理煤焦原料 之煤炭之一部分之情況,最好是優先處理惰性量多之煤 炭。也就是說,最好是使用惰性量多之煤炭(X ’ )和惰性量 少於該煤炭(X’ )之煤炭(Y’ )而製造煤焦之方法,在藉由 將前述煤炭(X ’ )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
徑小於該煤炭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 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 述粒徑小之煤炭及/或前述煤炭(X ’ )之殘留部之第1調 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進行處理 後,將前述煤炭(X ’ )和前述煤炭(Y ’ )裝入至煉焦爐。 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惰性量少之煤炭(Y ’ )調配於惰性 量多之煤炭(X ’)而進行粉碎。最好是使用惰性量少於該煤 炭(X’ )之煤炭(Y’ )而製造煤焦之方法,在藉由將前述煤 炭(X ’ )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 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 調配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 煤炭(X ’)之殘留部和前述煤炭(Y ’)之調配步驟以及粉碎 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進行處理後,裝入至煉焦爐。 此外,煤炭係因種類而有硬度或惰性量等之品質差異, 最好是對各個種類調整粉碎條件而進行粉碎。因此,最好 是依煤炭之品質不同或種類不同而配置複數個之調配槽, 粉碎機也對應於此而配置複數台,最好是使用惰性量多之 煤炭(X ’ )和惰性量少於該煤炭(X ’ )之煤炭(Y ’ )而製造 19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煤焦之方法,藉由將前述煤炭(X ’ )之至少一部分 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於該煤炭之煤炭之分級步驟 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該第1粉 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或前述煤炭 殘留部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 步驟進行處理,藉由調配前述煤炭(Y ’ )之第2調 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3粉碎步驟進行處理, 炭(X ’ )和前述煤炭(Y ’ )裝入至煉焦爐。 此外,在上述中,最好是分別使用各個調配槽 (X ’ )之殘留部和煤炭(Y ’ ),在每個調配槽進行 就是說,最好是使用惰性量多之煤炭(X ’)和惰性 煤炭(X’ )之煤炭(Y’ )而製造煤焦之方法,藉由 炭(X ’ )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4 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 調配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 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 處理,在藉由分別調配前述煤炭(X ’ )之殘留部和 (Y ’ )之第2調配步驟以及分別粉碎該調配之煤j 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後,將前述煤炭(X ’ )和前述 裝入至煉焦爐。 此外,也可以選擇:使用惰性量多之煤炭(X ’ 量少於該煤炭(X’ )之煤炭(Y’ )而製造煤焦之方 將前述煤炭(X ’)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f; 徑小於該煤炭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分級成粒 、粉碎前 碎步驟所 (X’ )之 第2粉碎 配步驟以 將前述煤 調配煤炭 粉碎。也 量少於該 將前述煤 色小之煤 碎步驟、 之煤炭之 步驟進行 前述煤炭 〔之第3 煤炭(Y’ ) )和惰性 法,藉由 ξ炭和粒 大之煤度 20
1285218 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 述粒徑小之煤炭及/或前述煤炭(X ’)之殘餐 部分及/或前述煤炭(Y’ )之至少一部分之負 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而進 調配未利用該第2粉碎步驟處理之殘留部之 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3粉碎步 理,將前述煤炭(X’ )和前述煤炭(Y’ )裝入 為理想之方法。 在使用惰性量多者作為成為煤焦原料之煤 焦之製造過程容易發生龜裂而降低製造之煤 產生。因此,最好是在裝入至煉焦爐時,儘 裝入,所以,最好是粉碎處理成為細粒。因 優先增加惰性量多之煤炭之粉碎次數而提高 因此,在未針對全部之原料煤炭進行分級步 步驟之處理之情況,最好是對於惰性量多之尤 進行分級及粉碎處理。如果僅針對煤炭(X ’ ) 分級步驟及第1粉碎步驟之處理的話,則具 即使是分離成為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 徑大之煤炭進行粉碎處理之煤炭量成為全煤 左右,也可以藉由對於原料整體中之煤炭(X ’ 級及粉碎處理,整體性地顯著改善粒度之分-和此之外之煤炭間之分類並不嚴密,對煤炭 定平均之惰性量,如果是其平均值超過既定 則可以分類成為煤炭(X ’ ),煤炭(X ’ )係可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理之煤炭和前 ?部之至少一 5 1調配步驟 行處理,藉由 煤炭之第2調 驟而進行處 至煉焦爐,作 炭時,有在煤 焦強度之傾向 可能地分散及 此,可以藉由 煤焦之強度。 驟及第1粉碎 S炭(X’ )優先 之一部分進行 有效果,例如 炭,對前述粒 炭量之1 0% )優先進行分 市。煤炭(Γ ) 之每一種類規 之基準的話, 以部分地含有 21 1285218 既定基準以下之硬度之煤炭。在煤炭(χ’ )中,越是增加進 行分級步驟及第1粉碎步驟之處理比例,越可增加煤焦之 強度,但是也提高製造之成本。 已知煤炭係因產地等而使得惰性(非熔融成分)量不 同。在優先藉由分級步驟•第1粉碎步驟處理惰性量多者 之時,分類惰性量多之煤炭(X ’ )時之基準係最好是考慮使 用之原料煤炭之種類或煤焦之製造設備能力等而適度地設 定煤焦製造之成本或生產效率,使之最適化,但是,特佳 φ 是以惰性量為3 5 %以上之煤炭作為惰性量多之煤炭 (X ’)。作為惰性量3 5 %以上之煤炭,適合使用非微黏碳。 非微黏碳大多為惰性量高者,且為廉價之煤炭。煤炭之惰 性量之判斷係例如可對煤炭之每一種類測定平均之惰性 量,比較這些平均值和既定之基準(例如惰性量3 5 % )而進 行0
因此,在前述分級步驟及第1粉碎步驟僅處理成為煤焦 原料之煤炭之一部分之情況,最好是使用硬度及惰性量兩 者之基準分類煤炭,優先藉由分級步驟•第1粉碎步驟而 處理惰性量多者。特佳是優先藉由分級步驟•第1粉碎步 驟處理H G I 8 0以下且惰性量3 5 %以上之煤炭。在非微黏碳 中,H G I : 8 0以下且惰性量3 5 %以上之品種多,且為廉價, 因此非常適合。 最好是在分級步驟中,在將煤炭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 粒徑小之煤炭時,藉由設定在1〜2 0 m m範圍内之粒徑而分 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在分級之粒徑(分級時 22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之粒徑,例如相當於使用_而進行分級時之篩孔)超過 2 0 m m時,增加粗粒之比例並降低煤焦之強度。另一方面, 在分級之粒徑未滿1 m m時,增加細粒之比例,並增加在分 離成超過分級粒徑之煤炭和分級粒徑以下之煤炭後之超過 分級粒徑之煤炭之比例,增加在第1粉碎步驟之處理量, 因此,也降低生產性。圖3係說明改變分級步驟之分級粒 徑之情況之煤焦之製造成本之圖形。煤焦強度係隨著分級 粒徑越小而變得越大,煤焦之強度變得越大,越降低使用 • 之煤炭(調配碳)之反射率(R 〇 ),因此,可以使低反射率之 廉價之煤炭作為原料,結果,分級之粒徑越小,則越降低 煤焦之每單位生產量之調配碳之成本,使得在成本方面之 優點變大(圖3之A)。另一方面,煉焦爐之每個窯之裝入 量係隨著分級之粒徑變大而增加,每個窯之裝入量越多則 越增加煤焦之生產量,因此,降低成為煤焦之每單位生產 量之成本之煤焦製造成本,增加在成本方面之優點(圖3 之B)。因此,整體之煤焦之每單位生產量之煤焦製造成本 之總成本(圖3之C)係有分級粒徑降低至2 0 in m以下之左 右、特別是在分級粒徑為3〜1 0 m m左右時變得特別低之傾 向發生。因此,在成本方面所希望者係分級之粒徑1〜 2 0mm、特佳是3〜1 0 m m左右。此外,煤焦之強度係以煤焦 之滾筒(d r u m )強度(D I 3 0 / 1 5 )進行評價。每個窯之裝入量 係以表示煤炭填充至煉焦爐之填充率之窯裝入量指標而進 行評價。如果原料碳之粒度分布在一定範圍的話,最好是 小粒側之比例較多,因此,更加理想是分級之粒徑為3〜 2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6 m m。分級之粒徑例如可以藉由改變在分級煤炭時之篩之篩 孔而容易地進行調整、 接著,就本發明之煤焦之製造設備進行說明。 為了實施前述煤焦之製造方法,最好使用一種煤焦之製 造設備,其特徵為:由將成為煤焦原料之煤炭之一部分分 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之分級機、粉碎前述粒 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機、調配該第1粉碎機所處理之煤 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成為前述煤焦原料之煤炭之殘留 φ 部之調配槽、粉碎該調配槽所調配之煤炭之粉碎機、以及 用以將該粉碎機所處理之煤炭搬送至煉焦爐之搬送機而構 成0
此外,煤炭係因種類而使硬度或惰性量等品質不同,最 好是對各個種類調整粉碎條件,進行粉碎。因此,最好是 對煤炭之各個品質或各個種類配置複數個之調配槽,粉碎 機也對應於此而配置複數台;最好是使用第2調配槽及第 3粉碎機,使用一種煤焦之製造設備,其特徵為:由將成 為煤焦原料之煤炭之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 之煤炭之分級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機、 調配該第1粉碎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之第 1調配槽、粉碎該第1調配槽所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機、 調配成為前述煤焦原料之煤炭之殘留部之第2調配槽、粉 碎該第2調配槽所調配之煤炭之第3粉碎機、以及用以將 藉由前述第2粉碎機所處理之煤炭和藉由前述第3粉碎機 所處理之煤炭來搬送至煉焦爐之搬送機而構成。 24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在調配槽中,除了儲存煤炭以外,還具有:藉由依序地 裝入複數種類之煤炭而儲存於調配槽内之後,進行切出, 將裝入至煉焦爐時之煤炭之性狀均質化之效果。也有僅單 一種類之煤炭儲存於同一調配槽之情況,但是,如果是成 為在粉碎後、在搬送機上混合於其他種類之煤炭之狀態的 話,則可防止裝入至煉焦爐之煤炭之種類發生部分偏移。
此外,最好是使用一種煤焦之製造設備,其特徵為:由 用以分級由貯煤廠搬出之煤炭之一部分之篩、粉碎藉由該 篩所分級之筛上之煤炭之第1粉碎機、混合及儲存至少藉 由該第1粉碎機粉碎之煤炭和藉由前述篩分級之篩下之煤 炭之第1調配槽、粉碎由該第1調配槽切出之煤炭之第2 粉碎機、儲存由前述貯煤廠搬出之前述殘留部之煤炭之第 2調配槽、粉碎由該第2調配槽切出之煤炭之第3粉碎機、 以及用以將藉由前述第2粉碎機粉碎之煤炭和藉由前述第 3粉碎機粉碎之煤炭搬送至煉焦爐之搬送機而構成。在第1 調配槽中,可儲存藉由篩所分級之煤炭以外之煤炭,該情 況,可提高不同種類之煤炭混合率,使製品煤焦之品質更 為均質化。 此外,最好是第1粉碎機之粉碎能力大於第2粉碎機之 粉碎能力。如上所說明,預先藉第1粉碎機僅粉碎粒徑大 之煤炭,因此,「第2粉碎機」最好使用粉碎能力小於「第 1粉碎機」者。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煤焦製造設備之一實施形態之概略 圖0 2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在貯煤廠1、2中,搬出貯煤廠1之一部分煤炭,藉由 篩3而進行篩選,使超過既定粒徑之篩上a係藉由第1粉 碎機4進行粉碎處理並投入至第1調配槽5。篩下b係直 接投入至第1調配槽5。關於貯煤廠1之煤炭之殘留部, 係直接搬出至第1調配槽5、第2調配槽6、7。關於貯煤 廠2之煤炭,亦適當地搬出至第1調配槽5、第2調配槽6、 7。第1調配槽5之煤炭係適度地藉由第2粉碎機8進行粉 碎。第2調配槽6之煤炭藉由第3粉碎機9適度粉碎,第 φ 2調配槽7之煤炭藉由第3粉碎機1 0適度粉碎後,以各個 粉碎機所粉碎之煤炭係藉由利用輸送器等混合及搬送,進 行某種左右之均質化,並裝入至煉焦爐。 第2調配槽6、7在圖1中分別配置3個槽,第2調配 槽6之煤炭係利用第3粉碎機9粉碎,第2調配槽7之煤 炭係利用第3粉碎機1 0粉碎,藉此可實施各種類之粉碎。 在使用非微黏碳和強黏結碳作為原料煤炭之情況,最好 令貯煤廠1為非微黏碳、貯煤廠2為強黏結碳。
使用圖1所示之煤焦製造設備,進行煤焦之製造。作為 原料之煤炭係使用非微黏碳8 0 %和強黏結碳2 0 % ( HG I:約 8 5,惰性量約3 0 % ),在非微黏碳中,篩選位全煤炭量1 0 %之非微黏碳(H G I :約7 5,惰性量約3 6 % )(分級步驟), 針對超過6 m m之篩上者利用錘頂式之第1粉碎機,以 680rpm進行粉碎(第1粉碎步驟),在將全部之粉碎者和成 為篩下之6 m m以下之煤炭一起投入至第1調配槽後,藉由 26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錘頂式之第2粉碎機,以5 7 0 r p m進行粉碎(第2粉碎步 驟)。分別對於殘留之非微黏碳和強黏結碳,藉由複數台之 錘頂式之第3粉碎機,以6 0 0 r p m進行粉碎處理(第3粉碎 步驟),和已進行筛選及粉碎處理之非微黏碳一起混合於輸 送器上,裝入至煉焦爐,進行煤焦之製造(本發明例)。作 為比較例1,亦進行分別對於非微黏碳和強黏結碳進行粉 碎處理(相當於僅有第3粉碎步驟),混合於輸送器上並裝 入至煉焦爐之藉由習知之製造方法所行之煤焦之製造。此 外,作為比較例2係除了不進行分級步驟以外,與前述之 本發明同樣地進行煤焦之製造。 圖2中顯示使用本發明之方法所製造之煉焦爐裝入前之 煤炭粉(調配碳)之粒度分布。也一起顯示比較例1之未使 用分級步驟和第1粉碎步驟之習知情況之調配碳之粒度分 布。此外,也一起顯示比較例2之僅未使用分級步驟之習 知情況之調配碳之粒度分布。可知使用本發明之方法之情 況,相較於比較例1和比較例2,粒度分布變狹窄且具有 0 . 5〜6 m m範圍之理想粒徑之煤炭粒增加。 測定製造之煤焦之滾筒強度(D I )。藉由本發明之方法所 製造之煤焦之滚筒強度(D I 3 0 / 1 5 )係9 4 . 2,相較於作為比 較例1和比較例2之習知之煤焦之滾筒強度(D I 3 0 / 1 5 )、 即分別為9 4 . 0、9 4 . 1,分別亦提高0 . 2 %、0 . 1 %。D I 3 0 / 1 5係藉由J I S K 2 1 5 1之旋轉強度試驗法,以1分鐘1 5 轉之速度、3 0次旋轉(2分鐘)之條件所測定之滾筒強度。 可知如果製造具有與習知同樣程度之強度之煤焦的 2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話,可增加非微黏碳之比例,由習知之8 Ο %、8 2 %開始至 85%左右為止,可以減低煤焦之成本。 (實施例2 ) 相同於實施例1,使用圖1所示之煤焦製造設備進行煤 焦之製造。作為原料之煤炭係使用非微黏碳8 0 %和強黏結 碳2 0 % ( H G I :約8 5,惰性量約3 0 % ),在非微黏碳中,篩 選全煤炭量3 0 %之非微黏碳(HG I :約7 5,惰性量大約3 6 % )(分級步驟),針對超過6 m m之篩上者係以錘頂式之第1 φ 粉碎機,以6 8 0 r p m進行粉碎(第1粉碎步驟),在將全部之 粉碎者和成為篩下之6 m m以下之煤炭一起投入至第1調配 槽後,藉由錘頂式之第2粉碎機,以5 7 0 r p m進行粉碎(第 2粉碎步驟)。分別對於殘留之非微黏碳和強黏結碳,藉由 複數台之錘頂式之第3粉碎機,以6 0 0 r p in進行粉碎處理(第 3粉碎步驟),和進行_選及粉碎處理之非微黏碳一起混合 於輸送器上,裝入至煉焦爐,進行煤焦之製造(本發明例)。 作為比較例1係分別對於非微黏碳和強黏結碳進行粉碎處 胃理(相當於僅有第3粉碎步驟),混合於輸送器上並裝入至 煉焦爐之藉由習知之製造方法所行之煤焦之製造。此外, 作為比較例2,除了不進行分級步驟以外,與前述之本發 明同樣地進行煤焦之製造。 測定製造之煤焦之滾筒強度(D I )。藉由本發明之方法所 製造之煤焦之滾筒強度(D I 3 0 / 1 5 )係9 4 · 3,相較於比較例 1和比較例2之習知之煤焦之滾筒強度(D I 3 0 / 1 5 )、即分 別為9 4. 0、9 4. 1,分別亦提高0 . 3 %、0. 2 %。 28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可知如果製造具有與習知同樣程度之強度之煤焦的 話,可增加非微黏碳之比例,由習知之8 0 %、8 2 %開始至 87%左右為止,可以減低煤焦之成本。 (實施例3 )
相同於實施例1,使用圖1所示之煤焦製造設備進行煤 焦之製造。作為原料之煤炭係使用非微黏碳8 0 %和強黏結 碳2 0 % ( H G I :約8 5,惰性量大約3 0 % ),在非微黏碳中, 篩選全煤炭量3 0 %之非微黏碳(HG I :約7 5,惰性量大約 2 2 % )(分級步驟),針對超過6 m m之篩上者以錘頂式之第1 粉碎機,以6 8 0 r p m進行粉碎(第1粉碎步驟),在將全部之 粉碎者和成為篩下之6 m m以下之煤炭一起投入至第1調配 槽後,藉由錘頂式之第2粉碎機,以5 7 0 r pm進行粉碎(第 2粉碎步驟)。分別對於殘留之非微黏碳和強黏結碳,藉由 複數台之錘頂式之第3粉碎機,以6 0 0 r pm進行粉碎處理(第 3粉碎步驟),和進行筛選及粉碎處理之非微黏碳一起混合 於輸送器上,裝入至煉焦爐,進行煤焦之製造(本發明例)。 作為比較例1,係分別對於非微黏碳和強黏結碳進行粉碎 處理(相當於僅有第3粉碎步驟),混合於輸送器上並裝入 至煉焦爐之藉由習知之製造方法所行之煤焦之製造。此 外,作為比較例2,除了不進行分級步驟以外,與前述之 本發明同樣地進行煤焦之製造。 測定製造之煤焦之滾筒強度(D I )。藉由本發明之方法所 製造之煤焦之滾筒強度(D I 3 0 / 1 5 )係9 4 . 1,相較於比較例 1和比較例2之習知之煤焦之滾筒強度(D I 3 0 / 1 5 )、即分 29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別為 9 4 . Ο、9 4 · Ο 5 % ,分別亦提高 Ο . 1 % 、Ο . Ο 5 %。 可知:如果製造具有與習知同樣程度之強度之煤焦的 話,可增加非微黏碳之比例,由習知之8 0 %、8 1 %開始至 82%左右為止,可以減低煤焦之成本。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藉由本發明之方法,在製造具有與習知同樣程度之強度 之煤焦時,可增加非微黏碳之比例至8 0 %以上,並可減低 煤焦之成本。 φ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本發明之煤焦製造設備之一實施形態之概略圖。 圖2係顯示調配碳之粒度分布之圖形。 圖3係顯示分級步驟之分級粒徑和煤焦製造成本之關係 之圖形。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a 篩 上 b 篩 下 1 貯 煤 废 2 貯 煤 廉 3 篩 4 第 1 粉 碎 機 5 第 1 調 配 槽 6 第 2 調 配 槽 7 第 2 調 配 槽 8 第 2 粉 碎 機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22060
30 1285218
9 第: 3粉碎機 10 第: 3粉碎機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31

Claims (1)

  1. 128521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煤焦(coke)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 為煤焦原料之煤炭(c 〇 a 1 )之至少一部分分級 炭和粒徑小於該煤炭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 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該第1粉碎步 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之第1調配步驟、以 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如此而進行處理後 煤焦原料之煤炭之殘留部一起裝入至煉焦爐 2. —種煤焦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在藉 原料之煤炭之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 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 配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 為前述煤焦原料之煤炭之殘留部之調配步驟 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如此而進行處 煉焦爐。 3. —種煤焦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藉由 料之煤炭之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 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 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 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 而進行處理,在藉由調配成為前述煤焦原料 部之第2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 而進行處理後,和前述第2粉碎步驟所處理 入至煉焦爐。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在藉由將成 成粒徑大之煤 碎前述粒徑大 驟所粉碎之煤 及粉碎該調配 ,和成為前述 (coke oven) 〇 由將成為煤焦 粒徑小之煤炭 粉碎步驟、調 小之煤炭及成 、以及粉碎該 理後,裝入至 將成為煤焦原 徑小之煤炭之 碎步驟、調配 之煤炭之第1 碎步驟、如此 之煤炭之殘留 第3粉碎步驟 之煤炭一起裝 32 1285218 4. 一種煤焦之製造方法,係使用高硬度之煤炭(X)和硬 度低於該煤炭(X)之煤炭(Y)製造煤焦者,其特徵為:在藉 由將前述煤炭(X)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 徑小於該煤炭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 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 述粒徑小之煤炭及/或前述煤炭(X)之殘留部之第1調配 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如此而進 行處理後,將前述煤炭(X)和前述煤炭(Y )裝入至煉焦爐。
    5. —種煤焦之製造方法,係使用高硬度之煤炭(X)和硬 度低於該煤炭(X)之煤炭(Y)而製造煤焦者,其特徵為:在 藉由將前述煤炭(X)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 粒徑小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 粉碎步驟、調配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 小之煤炭及煤炭(X )之殘留部和前述煤炭(Y )之調配步驟、 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如此而進行處理 後,裝入至煉焦爐。 6. —種煤焦之製造方法,係使用高硬度之煤炭(X)和硬 度低於該煤炭(X)之煤炭(Y )而製造煤焦者,其特徵為:藉 由將前述煤炭(X)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 徑小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 碎步驟、調配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 之煤炭及/或前述煤炭(X)之殘留部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 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驟,如此而進行處理,在 藉由調配前述煤炭(Y)之第2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 3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煤炭之第3粉碎步驟,如此而進行處理後,將前述煤炭(X ) 和前述煤炭(Y )裝入至煉焦爐。 7. —種煤焦之製造方法,係使用高硬度之煤炭(X)和硬 度低於該煤炭(X)之煤炭(Y)而製造煤焦者,其特徵為:藉 由將前述煤炭(X)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 徑小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 碎步驟、調配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 之煤炭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 φ 碎步驟,如此而進行處理,在藉由分別調配前述煤炭(X) 之殘留部和前述煤炭(Y)之第2調配步驟以及分別粉碎該 調配之煤炭之第3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後,將前述煤炭(X) 和前述煤炭(Y )裝入至煉焦爐。 8 . —種煤焦之製造方法,係使用惰性(i n e r t)量多之煤 炭(X’ )和惰性量少於該煤炭(X’ )之煤炭(Y’ )而製造煤 焦者,其特徵為:在藉由將前述煤炭(X ’ )之至少一部分分 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於該煤炭之煤炭之分級步驟、
    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該第1粉碎 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或前述煤炭 (X ’ )之殘留部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 第2粉碎步驟,如此而進行處理後,將前述煤炭(X ’ )和前 述煤炭(Y ’ )裝入至煉焦爐。 9 · 一種煤焦之製造方法,係使用惰性量多之煤炭(X’ ) 和惰性量少於該煤炭(X ’ )之煤炭(Y ’ )而製造煤焦者,其 特徵為:在藉由將前述煤炭(X ’ )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 34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 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 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煤炭(X ’ )之殘留部和前述煤炭 (Y ’ )之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 驟,如此而進行處理後,裝入至煉焦爐。 1 0 . —種煤焦之製造方法,係使用惰性量多之煤炭(X ’ ) 和惰性量少於該煤炭(X ’ )之煤炭(Y ’ )而製造煤焦者,其 特徵為:藉由將前述煤炭(X ’ )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
    之煤炭和粒徑小於該煤炭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 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 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或前述煤炭(X ’ )之殘留 部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步 驟而進行處理,藉由調配前述煤炭(Y ’ )之第2調配步驟以 及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3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將前述 煤炭(X’ )和前述煤炭(Y’ )裝入至煉焦爐。 1 1 · 一種煤焦之製造方法,係使用惰性量多之煤炭(X ’ ) 和惰性量少於該煤炭(X ’ )之煤炭(Y ’ )而製造煤焦者,其 特徵為:藉由將前述煤炭(X ’)之至少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 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之分級步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 炭之第1粉碎步驟、調配該第1粉碎步驟所處理之煤炭和 前述粒徑小之煤炭之第1調配步驟、以及粉碎該調配之煤 炭之第2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在藉由分別調配前述煤炭 (X ’ )之殘留部和前述煤炭(Y ’ )之第2調配步驟以及分別 粉碎該調配之煤炭之第3粉碎步驟而進行處理後,將前述 3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1285218 煤炭(χ’ )和前述煤炭(γ’ )裝入至煉焦爐。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 1項中任一項之煤焦之製造 方法,其中,以設定在1〜2 0 m m範圍内之粒徑,分級成粒 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
    1 3. —種煤焦之製造設備,其特徵為包含:將成為煤焦 原料之煤炭之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 之分級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機、調配該 第1粉碎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及成為前述 煤焦原料之煤炭之殘留部之調配槽、粉碎於該調配槽所調 配之煤炭之粉碎機、以及用以將藉由該粉碎機所處理之煤 炭搬送至煉焦爐之搬送機。 1 4. 一種煤焦之製造設備,其特徵為包含:將成為煤焦 原料之煤炭之一部分分級成粒徑大之煤炭和粒徑小之煤炭 之分級機、粉碎前述粒徑大之煤炭之第1粉碎機、調配該 第1粉碎機所處理之煤炭和前述粒徑小之煤炭之第1調配 槽、粉碎於該第1調配槽所調配之煤炭之第2粉碎機、調 配成為前述煤焦原料之煤炭之殘留部之第2調配槽、粉碎 於該第2調配槽所調配之煤炭之第3粉碎機、以及用以將 藉由前述第2粉碎機所處理之煤炭和藉由前述第3粉碎機 所處理之煤炭搬送至煉焦爐之搬送機。 1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或1 4項之煤焦之製造設備, 其中,第1粉碎機之粉碎能力係大於第2粉碎機之粉碎能 力0 36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22060
TW094122060A 2004-09-30 2005-06-30 Production process of coke and productive facility therefor TWI28521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88804 2004-09-30
JP2004318528A JP3874004B2 (ja) 2003-10-31 2004-11-01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設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0813A TW200610813A (en) 2006-04-01
TWI285218B true TWI285218B (en) 2007-08-11

Family

ID=36142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22060A TWI285218B (en) 2004-09-30 2005-06-30 Production process of coke and productive facility therefor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100865223B1 (zh)
CN (1) CN1965058B (zh)
TW (1) TWI285218B (zh)
WO (1) WO20060383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28866A1 (ja) * 2012-02-29 2013-09-06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コークス製造用石炭の調製方法
JP6044708B2 (ja) 2013-04-12 2016-12-14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石炭の風化度の評価方法、風化石炭のコークス化性の評価方法、及び、石炭の風化度の管理方法、並びに、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CN110607184A (zh) * 2018-06-14 2019-12-2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焦炭冷强度的方法
KR102638049B1 (ko) * 2019-03-28 2024-02-16 제이에프이 스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석탄 혼합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코크스의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09592A (ja) * 1991-04-08 1992-11-02 Nippon Steel Corp 高炉用コークスの製造法
JPH04335093A (ja) * 1991-05-13 1992-11-24 Nippon Steel Corp 石炭の処理方法
CN1100112C (zh) * 2000-09-22 2003-01-29 冶金工业部鞍山热能研究院 炼焦煤热风分级与水分控制备煤工艺
JP4054278B2 (ja) * 2002-07-04 2008-02-27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高強度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JP4058019B2 (ja) * 2003-04-25 2008-03-05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高強度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JP4617814B2 (ja) * 2003-10-31 2011-01-26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5058B (zh) 2011-06-01
WO2006038356A1 (ja) 2006-04-13
TW200610813A (en) 2006-04-01
CN1965058A (zh) 2007-05-16
KR100865223B1 (ko) 2008-10-23
KR20070034486A (ko) 2007-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5218B (en) Production process of coke and productive facility therefor
JP5644955B2 (ja) 焼結原料の造粒方法
JP2006321935A (ja)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設備
JP2004339503A (ja) 高強度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JP2013006958A (ja) コークス炉装入用配合炭の製造方法
JP6777471B2 (ja) カルシウムカーバイドの製造方法
JP4618219B2 (ja)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設備
JP4617814B2 (ja)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JP3874004B2 (ja)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設備
JP2016191122A (ja) 焼結鉱の製造方法
JP3582011B2 (ja) 粗鉱の処理方法及びその処理プラント
CN110982548A (zh) 一种炼焦煤料的备煤方法
JP2004277709A (ja) コークス炉用石炭の破砕方法
JP2011005350A (ja) 滑石の選鉱方法
JP5087911B2 (ja)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JP4857603B2 (ja)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JP2773994B2 (ja) コークス炉の原料炭装入方法
JP3971615B2 (ja) コークス炉装入用石炭の粒度調整方法
JP2008133384A (ja) 高強度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JP2910641B2 (ja) 廃棄タイヤの処理方法
JP4830351B2 (ja)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設備
JP5434214B2 (ja)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JP2007077254A (ja)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JP5979382B2 (ja) 焼結用造粒原料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設備
JP5979114B2 (ja) 焼結鉱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