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77965B - Mastering device, disc manufacturing method, disc-shaped recording medium, disc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disc reproduc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Mastering device, disc manufacturing method, disc-shaped recording medium, disc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disc reproduct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77965B
TWI277965B TW095114181A TW95114181A TWI277965B TW I277965 B TWI277965 B TW I277965B TW 095114181 A TW095114181 A TW 095114181A TW 95114181 A TW95114181 A TW 95114181A TW I277965 B TWI277965 B TW I2779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ignal
disc
recorded
digi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14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30980A (en
Inventor
Seiji Kobayashi
Jin Pan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630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30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77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7796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572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 G11B20/005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said format change concerning the physical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 G11B20/0060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said format change concerning the physical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wherein properties of tracks are altered, e.g., by changing the wobble pattern or the track pitch, or by adding interruptions or eccentricit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11B7/0053Reproducing non-user data, e.g. wobbled address, prepits, BC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85Pits
    • G11B7/24088Pits for storing more than two values, i.e. multi-valued recording for data or prep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11B7/261Preparing a master, e.g. exposing photoresist, electroform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2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 G11B20/00217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the cryptographic key used for encryption and/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read from a specific source
    • G11B20/00253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the cryptographic key used for encryption and/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read from a specific source wherein the key is stored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0/00405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the cryptographic key used for encryption and/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read from a specific source wherein the key is stored on the record carrier the key being stored by va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ording track, e.g. by altering the track pitch or by modulating the wobble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28Indicating or preventing prior or unauthorised use, e.g. cassettes with sealing or locking means, write-protect devices for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127796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對如CD(ComPact Disc:光碟)或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c :多功能數位影音光碟)等之碟片狀 記錄媒體進行母盤製造的母盤製造裝置,以' ^'^订此種母 盤製造以製作CD或DVD等碟片狀記錄媒體之碟片製造方 法。又,本發明係關於此種CD或DVD等碟片狀記錄媒體、 及該碟片狀記錄媒體進行再生之碟片再生裂置。 【先前技術】 以往,光碟(CD)於記錄聲頻信號及T〇c(TaMe以 Contents:内容表)等用戶利用之信號的區域之内周側部分 記錄有被稱爲 IFPI(International Federati〇n 〇f 如 phonographic Industry :國際唱片業協會)代碼之區域。此代 碼係為防止所謂盜版等不正當拷貝等目的而刻印有顯示生 產廉商、製造地和碟片編號等的碼。 顯不如此記錄之生產廠商、製造地、碟片編號等的碼可 以目視識別。故而,於再生CD等時,於再生裝置側無法讀 取此等碼。 即’藉由此種IFPI無法將其内容反映至再生裝置之動作 控制。又,如上所述由於咖可以目視確認其内容,故而 有碼本身亦可被輕易拷貝之問題點。 方面,以彺亦有用戶可以輕鬆進行CD或DVD等之複製 的可寫〜人型光碟出售。例如若使用作爲cd_r而銷售之碟 片與哀置’則可以簡單之操作將CD中記錄的數位資訊原樣 110584.doc 1277965 拷 並
貝。此種拷貝有時會侵宝雍為益从以i — r 1又σ應又者作權法保護之著作權, 產生著作權人無法得到 j化田j以正當獲得之報酬的問 Λ而’作爲解決此種問題之技術,以往之做法係將聲頻 #號等用戶使用之資訊祚邕螢 貝λ作爲弟1資訊時,將作爲著作權保護 專負訊之第2資訊對於此第!資訊作重疊記錄。 例如,作爲此種技術,以往提出一種光碟,其特徵在於. 移位於資訊軌道上以記錄信號之資料區塊單位週期性、間 歇性地配置複數特異訊坑列,其將多數之資訊訊坑的一部 分配置為其中心線向半徑方向移位而構成。 又’作爲其他例,提出附帶防止不正當複製功能之光碟, 其特徵在於:於碟片之特定的半徑區域内之-部分具有移 位訊坑列’其於產生可於循軌誤差信號帶域内檢測出之庐 號變動的軌道長度上’使上述資訊訊坑列從上述資訊訊坑 列之中心線上移位至軌道半徑方向移位(例如參照曰本專 利特開平9-81938號公報)。 ^再者,以往提出一種光記錄載體,其係記錄有主資訊之 第1資訊、及關於用以再生該第❻訊之控制資訊的第2資 矾,其特徵在於··基於上述第2資訊再生上述第丨資訊時, 雖為不直接包含於被解碼之上述第i資訊中的形態,然而其 以與第2資訊相關聯之形態記錄與上述第丨、第2資訊不同之 第3資訊(簽照日本專利特開平丨Κ66739號公報)。 又,以往提出一種資料記錄媒體,其特徵在於:根據對 應於特定之基本週期的長度之整數倍的長度,順序重複訊 ]1〇584.^ 1277965 坑及訊面記錄第1資料,且藉由來自與上述訊坑之軌道方向 相交叉方向上之軌道中心的移位,記錄第2資料,且上述移 位於不偏離軌道範圍之特定量以内(參照日本專利特: 2000-242929 號公報)。 又,以往又有提出一種光記錄媒體,其係包含記錄執道 所連續之陸地或導溝,藉由依據主要資料於上述記錄轨道 上形成訊坑,以記錄上述主要資料,其將於偏離上述記= 軌道上之特定距離的位置形成之位元依據附加資料以特定 量移位至與上述記錄軌道之軌道方向的中心線相直交之方 向,藉以對上述附加資料進行記錄(參照日本專利特開 2002-197671 號公報)。 幵 此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中有記载上述移位量於 20 nm〜100 nm範圍内。 依據上述列舉之先前技術,第2資訊係藉由訊坑之橫方向 移位(抖動)被記錄。此種藉由抖動進行之資訊記錄係僅可於 將光碟之原盤曝光之母盤製造裝置中實現的技術。即,藉 由抖動記錄之資訊於CD_R般之可寫—次型裝置中不可^ 行記錄。故而若事先將藉由抖動之資訊記錄於原盤,並於 再生時檢查其是否存在,即可排除藉由以cd_r等為代表之 了寫认型裝置進行拷貝的不當碟片。 …'而’於此等先前技術’正如可以確實檢測出以抖動記 ::資訊,會有必須以充分大小進行抖動之問題點。此係 爲檢測抖動之信號的噪訊比(SNR)不好之故。 例如,先刖之日本專利特開2〇〇2_197671號公報記載之先 n0584.doc 1277965 如技術’為了將抖動量設在2〇 nm〜100 nm,其需要以車六大 之抖動量製作碟片。如此大之移位下,藉由使用電子顯微 鏡專觀察即可確認抖動之存在。故而有抖動内容被解析, 造成不正當拷貝之危險性大之問題。 於此,一般如上所述當SNR差時可考慮採取將作爲抖動 區域之訊坑列加長,以低通濾波器除去雜訊之方法。然而 此時於實際光碟再生裝置,循軌伺服係設計為使光點位置 對準抖動中心。故而當如上所述將抖動區域加長時,抖動 檢測信號之振幅就會伴隨光點之移動漸漸減小,光點於移 動完了位置處幾乎不能得到抖動檢測信號之振幅。 當考慮此種循執伺服之作用時,單純將抖動
,' « v I TJX 長之方法就不能有效運作。故而適用先前例示之先前技摘 之情形係必須將抖動振幅增大。 一因此本專利中請人率先提出更進_步之改良方案。即, 種光碟’其係依據沿執道方向之訊坑的長度與間隔記錄 要貧料,藉由使上述訊坑向以上述軌道之軌道中心為基 拉=内外周方向移位以記錄副資料,其對應上述副資料與 〇昭日u數系列的運异處理結果’使上述訊坑進行移位 (多…日本專利特開2000_195049號公報)。 使=b發明之光碟’於檢測出由抖動所記錄之資訊時, 中,著作權二 Γ系列進行積分檢測。然後於此發明 行記錄。訊之1個位元係被分配至⑶之―幢中進 、 幢係相當於碟片上异;#十7 0 測如此長度區間夕$ 二 、又 mm,藉由積分檢 〇〇 生#唬,作爲較小振幅記錄之抖動亦 110584.doc 1277965 可充分進行檢測。 結,藉由此文獻中揭示之先前技術,可大副減少訊坑之 抖動量’彌補先前例示之先前技術的缺點以實現實用之 作權保護。 於此處光碟再生時,例如賴之開端部分存在缺陷之情形 下’可月b產生時脈偏移(bh叫··位元漏失)之現象。 接著胃纟生此種位元漏失現|,如上述專利文獻$揭示 之發明中由於上述時脈之相位偏離,故而記錄時使用之^ 進位數系列無法再現,不可能進行正確資料之解碼。並且 此位7G漏失於下—次同步樣式被再生之前無法被解決。因 此,當悄之開端有缺陷產生位元漏失時,就有無法再生資 料之1位元的問題點。 、 又’上述作爲副資訊之著作制護資訊巾未附加錯誤訂 正碼時,右發生1位元誤讀,則產生必須將資料從頭再生之 重大問題。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點,其目的在於將防止 CD、DVD等之不當拷貝的著作權保護資訊作爲抖動進行記 錄時,可以將此種抖動之調變量充分變小,並且能夠確實 地讀取。 因此,於本發明中,即藉由向碟片原盤照射雷射光線义 錄訊坑列以記錄第1數位資訊,並且藉由抖動上述訊坑列以 同時記錄第2數位資訊之母盤製造裝置,其構成如下。 即,包含第1信號產生機構,其藉由依據所需格式調變上 110584.doc 1277965 述第1數位資訊藉以產生第i信號;位元選擇機構 來自上述第!信號中包含之同步信號的相對位置,將構: 述第2數位資訊之複數位元分配至同一同步信號之單 間内;以及抖動調變機構,其因應上述位元選擇方法之二 出,使上述訊坑列於正負兩方向抖動。 ^ ^ ’於本發明中’藉由向碟片原盤照射雷射光線記錄訊 几列以S己錄第i數位資訊’並且藉由使上述訊坑列抖動 時記錄第2數位資訊進行母盤製造,藉 體的碟片製造方法,其實施以下步驟。磾片“錄媒 I ’第!信號產生步驟,其依據所需格式調 二= 產蝴信號;位元選擇步驟,其因應來自上: '匕3之同步資訊的相對位置,將構成上述第2數 位…複數個位元分配至同—同步信號的單位區間内. = 斗動調變步驟’其因應上述位元選擇方法之輸出,使 上述讯坑列於正負兩方向抖動。 產Γ之:發明中’即依據所需格式調變第1數位資訊藉以 弟W號可依據訊坑之長度及間隔而記錄,並且可藉 r坑位置與軌道較長方向直交方向移 數位…碟片狀記錄媒體,其以如下方式進行。 置,將構口H自上述第1信號中包含之同步信號的相對位 信號區_,U2數位f訊之複數個位元分配至同一同步 正負兩方向上進2坑位置之移位係因應被分配之位元於 又於本發明中,作爲碟片再生裝置構成如下。 110584.doc 1277965 即,包含第〗讀取機構,其獲得依據所需格式將第〗數位 資訊進行調變,並依據訊坑之長度及間隔向碟片狀記錄媒 體記錄之第1信號,·第2讀取機構,其讀取藉由上述訊坑之 抖動重疊於上述第!信號而記錄之第2數位資訊,·複數個产 號積分機構,其因應來自藉由上述第i讀取機構進行讀取: 上述第1信號中所包含之同步信號的相對位置,對藉由上述 第2讀取機構讀取之上述第2數位資訊進行積分;以及判定 機構,其藉由判斷上述複數個信號積分機構之輪出,於: 爲上述第2數位資訊之各同步信號之單位區間内,將上述第 2數位資訊之複數個位元解碼。 又,於本發明中,作爲碟片再生方法以如下方式進行。 即,第1讀取步驟,其獲得第i數位資訊依據所需格式進 ㈣變」並依據訊坑之長度及間隔向碟片狀記錄媒體記錄 之第1信號;第2讀取步驟,其讀取藉由上述訊坑之抖動重 疊於上述第1信號而記錄之第2數位f訊;複數個信號積分 步驟,其因應藉由上述第丨讀取步驟讀取之上述第丨信號中 所包含之同步信號的相對位置,將藉由上述第2讀取步驟讀 取之上述第2數位資訊進行積》;以及判定步驟,其藉由判 斷上述複數個信號積分步驟之輸出’於作爲上述第2數位資 訊之各同步信號之單位區間内,將上述第2數位資訊之複數 個位元解碼。 依據上述本發明’關於對上述碟片狀記錄媒體,藉由使 作爲上述第1信號被記錄之訊坑列抖動而記錄之第2數位資 訊’將構成上述第2數位資訊之複數個位元被分配至上述第 110584.doc -12- 1277965 1仏號中包含之同一同步信號的單位區間内進行記錄。即, 4 此時,構成上述第2數位資訊之複數個位元被分配至同一同 . 步^號的單位區間内週期性地進行記錄。 繼而,例如構成上述之被週期性記錄之第2數位資訊的複 數個位元,於再生時,於每同步信號之單位區間被讀取複 數次,進而如此讀取之上述位元的資訊被進行積分。 藉此,可以跨複數之同步信號的單位區間將衆多抖動訊 φ 士几之為5孔進行積分以判定各個位元值,故而可不受碟片狀 記錄媒體上存在之缺線和缺漏之影響,穩定並確實地讀取 上述第2數位資訊。 • 【實施方式】 - 以下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説明。 本例之碟片狀記錄媒體,係例如被稱爲CD或之碟 片、近年開發之高密度碟片(藍光光碟)等碟片形態之物體。 具體上直徑為12 cm之光碟,於波長4〇5 之雷射(所謂 籲 a光田射)與NA係〇.85之物鏡組合的條件下,例如藉由;1/4 ^右之深度之浮花壓製訊坑(embGsspit)來記錄再生專用之 資料。接著以0.32㈣之執距、〇12—他之線密度進行記 錄再生。 士上所述之碟片製造時之程序可大致分爲所謂原盤工序 (母盤製造程序)和碟片化工序(複製程序)。原盤卫序係完成 碟片化工序中使用之金屬原盤(壓模)前的程序,碟片化工序 係使用壓模,大量生產其複製之光碟的程序。 具體地說,原盤工序係進行所謂之母盤製造,其於經過 110584.doc •13- 1277965 研磨之玻璃基板上塗抹光阻劑,於此感光膜上藉由以雷射 光束進行之曝光形成訊坑或抖動。 接著當母盤製造結束,進行顯像等特定處理後,例如藉 由電鑄向金屬上傳送資訊,製作複製碟片時必要之^ 模。 接著,使帛此麼模,例如藉由注入法等在樹月旨基板上轉 印資訊,並於其上產生反射膜之後’向必要之碟片形態進 行加工等處理以完成最終產品。〜 圖1係顯示進行上述碟片製造工序中之原盤工序(母盤製 造)的作爲本實施形態之母盤製造裝置i的内部構成例之方 塊圖。 於此圖中,首先碟片原盤15由圖示之心軸馬達14驅動旋 轉。此心軸馬達14係由心軸伺服電路13控制旋轉,其被栌 制為依據對應於所採用之旋轉控制方式的旋轉速度進行驅 動。 ” 向上述碟片原盤15進行記錄之音樂及/或影像等數位資 訊作爲第1資訊S A由圖示之第1信號源2供給。 又,此第1資訊SA之外,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用以防止 被稱爲盜版等不正當拷貝之資訊,係由圖示第2資訊沾之第 2 ^就源6供給。 此第2資訊SB係包含如每碟片原盤15中被設定為固有之 ID資訊,製造工廠之相關資訊、製造年月日及控制可/不可 複製用之為§孔荨以作為數位資訊。 繼而,於本實施形態下,藉由下面將要説明之加密電路3 110584.doc -14- 1277965 將此第2資訊SB作爲鍵資訊,將±述第i資訊sa加密進行記 錄。即,藉此,使用此第2資訊SB防止不正當拷貝。° 又,於本實施形態下為避免説明之複雜化,以下雖係舉 以上述第2資訊S B包含3 2位元之資料的情形為例,但是實際 上,更可藉由增加位元數使解碼複雜化以使不正當拷貝更 加困難。 、 加雄電路3係以由上述第2信號源6將作爲第2資訊沾被供 給之32,元的資料作爲鍵資訊’將由上述第!信號源2供給 之第1資訊SA加密。例如,只要採用DES(Data
Standard :資料加密標準)等的任意加密手法作爲此加密手 法即可。 ECC(Err〇r Correcting Code :錯誤訂正碼)電路4向上述加 密電路3之輸出附加錯誤,並且向此種附加有錯誤訂正碼之 資料實施交錯處理。藉此,即使在基於碟片原盤仍製造之 碟片上產生缺陷或缺漏,亦可確實地將資料再生。 1-7PP轉換電路5係將上述ECC電路4之輸入資料以rll (1 > 7)PP^ ^ ^ (RLL:Run Length Limited/Parity preserve
Prohibit rmtr(repeated minimum transhi〇n ⑽七叫㈨)進行 調變處理。 藉由此1-7PP轉換電路5即可產生以特定之週期的整數倍 之週期使位準1與位準〇變化的訊坑調變信號SD。此時,訊 坑調變信號SD之直流成分被抑制,並且可週期性地插入同 步樣式。 附加調變電路7係藉由從被進調變之訊坑 110584.doc -15- 1277965 調變信號SD檢測出同步樣式並進行時序同步,以將第2資訊 SB轉換成正負兩極性所產生之抖動指令信號SBW。繼而將 以此獲得之抖動指令信號SB W如圖所示向光偏向器9輸出。 另外,稍後將就此附加調變電路7之内部構成進行敍述。 $錄用雷射8包含例如氣體雷射等,其將雷射光束向 光偏向器(A0D)9射出。 光偏向器9具備電氣音響光學元件(Ac〇ustic 〇ptieai Deflector)等,其將從記錄用雷射8入射之雷射光束乙〇的行 進方向依據由上述之附加調變電路7供給的抖動指令信號 SB W進行移位,作爲雷射光束乙〗射出。 光調變器10,包含電氣音響調變元件(八⑶如… M〇dUlator)等,依據由上述之丨·7ρρ轉換電路5供給之訊坑調 變信號SD的位準將雷射光束L1快速打開/關閉作爲雷射光 束L2輸出。 接著此雷射光束L2藉由圖示之鏡片u使光路以向碟片原 ::;之5己錄面射出的角度彎曲’透過物鏡㈣光於碟 盤15之記錄面上。 盤二未圖示之緒機構與…原 /门碟片半徑方向順次移動。 盤二==:聚"置係,切_原 狀執道(訊坑列)。 冑此了向碟片原盤15形成螺旋 此時,上述訊坑列之長度及間 信號SD。又,與轨 ’、、w ;上述汛杬調變 ^ 、父方向上之上述訊坑位置(抖動)係 n0584.doc 1277965 按照上述抖動指令信號SB W進行移位。 如上所述藉由母盤製造裝置i進行曝光之碟片原盤15係 藉由如上所述地顯像並施予電鍍而生成爲壓膜。接著,使 用此壓膜向樹脂基板上轉印資訊,於其上產生反射膜之後 藉由加工成必要之碟片形態等的處理以產生作爲本實施形 態之碟片1 〇 〇。 圖2顯示上述附加調變電路7之内部構成例。 首先,於此圖2,訊坑調變信號SD係由圖丄所示之"π 轉換電路5輸出之信號,如圖所示此訊坑調變信號SD係向此 附加凋變電路7内之同步樣式(fs)檢測電路2〇進行輸入。 即,被施予RLL(1-7)PP調髮處理之第i資訊3人輸入至此 同步樣式檢測電路20。 於此處,作爲被施予RLL(1-7)PP調變處理,向上述之碟 片原盤15(碟片100)進行記錄之信號,其構成如圖3所示。 圖3係説明本實施形態中記錄於碟片1〇〇(碟片原盤15)上 的信號之構成模式圖。 如此圖所示向上述碟片1 0 0記錄呈螺旋狀或同心圓狀之 吕支几列。 繼而,作爲於此處被記錄之訊坑列,如圖3(a)所示,以被 稱爲特定長度之區塊的單位進行區分。I區塊中附加有錯 誤訂正碼與地址資訊,成為可以獨立讀取資料之最小單位。 接著,各區塊如圖3(b)所示被分割成命名為「Frame 〇」至 「Frame 5」之6個幀。如圖3⑷所示,此等各個幀之開端附加 有分別不同之同步樣式,可以藉由此等同步樣式之種類判 110584.doc 1277965 斷巾貞的編就。再者,又如此圖3⑷所示,各個同步樣式之後 跟隨有220位元組之資料。 作爲如上所述之同步樣式,係使用例如記載於日本專利 特開2_姻崎純巾之職元長度的樣式。 作爲此同步樣式例,如圖4所示,例如向6個不同幀(圖中 SO FS5)使用分別不同之同步樣式。於此圖4所示之例中, 分配形成同步樣式之上述3〇位元長度中,前24位元被作爲 同步體(sync body)之固定樣式。即,圖中以「#」顯示之位元 係在由前一位元值決定之後,藉由分配「〇1〇」之反轉後連續 9T—9T的反轉間隔之固定樣式,即可進行同步檢測。 進而,接下來,將各個不同之6個位元的同步ID(sync m) 進行分配,藉由此同步10可以識別FS〇〜FS5之各個巾貞。 圖2中,同步樣式檢測電路2〇檢測出包含於訊坑調變信號 SD之上述6種同步樣式(FS〇〜FS5),如圖所示將此等作爲巾貞 編號資訊FN保持於閂鎖器(Latch)21。 又,此同步樣式檢測電路20係以同步樣式被檢測出之時 序將復位脈衝RS激活,將第1計數器22及第2計數器23之計 算進行復位。藉此,此等第1計數器22及第2計數器23於檢 測出同步樣式後計數值立即同時復位為「〇」,並將其值順次 增加。 上述第2什數為2 3之動作係從計數值「〇」開始以通道時脈 單位增加值,隨著計數值到達事先決定之特定值使計數值 再次變為「0」。此時Γ1 64」被設定為上述特定值,此第2計數 器23成爲165進位之計數器。 110584.doc -18- 1277965 另方面,第1計數器22於每一次上述第2計數器23之計 算值溢出而返回為「〇」時就往上計數一個。 結果為’圖不之第1計數器22之輸出PN於同步樣式後立 即復位為「0」,其後每165時脈其值就逐次進位1。 參照表24 ’其構成包含如R〇M(Read Only Memory :唯讀 A憶體)等冗憶元件。此參照表24所具備之上述R〇M内記憶 有由圖不之閂鎖器21供給之幀編號資訊FN與依據第丨計數 态22之輸出PN值而輸出特定之選擇信號SLC:T用的參照資 訊 42a〇 然後’此參照表24係將以上述幀編號資訊fn與上述輸出 PN為基礎,參照此參照資訊24a輸出之選擇信號SLC:T向圖 示之類比開關28輸出。 另外’稍後敍述記憶於此參照表24之上述參照資訊24a 的構造。 圖1中所示之第2資訊SB被輸入至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循環冗餘校驗)附加電路25。此CRC附 加電路25包含正反器與互斥或閘等,其向上述輸入之第2 資訊SB追加CRC碼。 此時,於CRC附加電路25,輸入上述以32位元構成之上 述第2資訊SB ’追加CRC碼以檢測16位元之錯誤。即,於此 處上述第2資訊SB成爲合計48位元之資訊(B0〜B4 7)。 如此藉由附加CRC碼,可以於讀取時檢測出錯誤並且將 其除去。 如上所述被附加CRC碼成爲48位元之著作權保護資訊 110584.doc -19- 1277965 (第2資訊SB)BO〜B47被輸入至如圖所示之串列並行(sp)轉 . 換電路26。 ‘ 此串列並行轉換電路26包含正反器等’將被輸入之48位 2的資訊則位元單位作爲48根並行輸出信號進行輸出。接 著,此48根之各個輸出分歧供給至如圖所對應之非反轉放 大器27A(0〜47)與反轉放大器27B(〇〜47)。 上述各個非反轉放大器27A(〇〜47)當輪入信號邏輯為Γ1」 • 時輸出「+Vw」之電壓,輸入信號邏輯為「〇」時輸出「-Vw」之 電壓。 又,與此相反,各個反轉放大器27B(〇〜47)當輸入信號邏 輯為「1」時輸出「-Vw」之電壓,輸入信號邏輯為「〇」時輸出「 • +Vw」之電壓。 即,依據此等非反轉放大器27A、反轉放大器27B之各 組,即可將各個被輸入之丨位元的數位信號(B〇〜B47)捧換為 兩個類比信號(+Vw、-Vw)。例如,在輸入「丨」作爲構成第2 鲁資訊SB「B0」之值時,此值就可藉由非反轉放大器27A-0、 反轉放大27B-0之上述動作,轉換為圖示中作為「B〇A」被 輸出的T+Vw」與作為「B0B」被輸出的卜vw」之兩個類比信 號被輸出。 又,上述電壓Vw係如稍後敍述會直接影響抖動之振幅 者。接著,於本實施形態中,如稍後敍述將抖動移位量設 於例如5 nm以下。因此,作爲此處之上述電壓Vw,被調整 為可以如此將抖動之移位量設為5 nm以下的位準。 類比開關28從由各個非反轉放大器27A(〇〜47)及反轉放 110584.doc -20- 1277965 大器27B(0〜47)輸入之信號中,選擇基於由上述參照表“供 給之選擇“號SLCT值的一個信號。 接著’將以如此方式選擇之「+VW丨成「, 俘1」次卜Vw」的電壓作爲抖 動指令信號SBW進行輸出。 依據上述構成,藉由此附加調變電路7,如以下説明可按 照由訊坑調變信號SD檢測出之同步樣式的時間經過(相對 位置),選擇著作權保護資訊別〜B47之1個位元。並且又盥 =,對應如此選擇之B0〜B47W位元,輸出作爲抖動指: L號SBW之「+Vw」與「-Vw」的組。 於此處,參照以下圖5至圖8説明於如上所述構成之母盤 製造裝置1中獲得之動作。 圖5A圖5B、圖5C、圖6A、圖6B、圖6C係説明為指定 由圖2所示之類比開關28進行選擇用㈣擇信號slct值之 遷移的圖。又,於此等圖5A、圖5B、圖5c、圖Μ、圖6B、 圖6C中,顯不形成先前圖4中顯示之丨個區塊的“ο〜”6之 各幀的模式圖。 :先,於本實施形態中,亦如上述向各幀記錄220位元組 >料因此此時,若除去同步樣式部分,則如此等圖$ A、 圖5B圖5C、圖6A、圖6B、圖6C所示各帕中記錄22〇χ8 = 176〇 位元之資訊。 又此時,於RLL(1-7)PP調變方式,因將2位元之資料轉 換爲3位元,故而各幀之長度如圖成爲1760x3+2=2640時脈。 田位於如此等圖5A、圖5B、圖5c、圖6A、圖⑶、圖K 中所不各幀之開端的幀同步被輸入時,藉由圖2所示之同步 110584.doc -23 - 1277965 樣式檢測電路20檢測出此幀同步。此時,亦如上述,於本 實施形態中存在6個不同之幀(FS0〜FS5),並可識別在同步 樣式檢測電路20中被檢測出之幀同步的同步id之差異。繼 而’於此相隨,如此藉由同步樣式檢測電路2〇識別之幢編 號資訊FN之值從閂鎖器21向參照表24輸出。 並且又與此’當如上述之幀同步被檢測出,亦可從同步 樣式檢測電路20輸出復位時脈RS,第i計數器22之計數值相 應被復位為「0」。即,作爲此第i計數器22之輸出PN值,「〇 」被輸出至參照表24。 再者此時,因應於上述復位時脈RS,第2計數器23之計數 值亦復位為「0」。繼而,於此第2計數器23開始藉由跟隨先 前説明之通道時脈的165進位方式進行之計數。 之後,第1計數器22於第2計數器23之計數值每循環一輪 (通道時脈變化165次)時,計數值就逐次進位丨。即,第 數器22之輸出PN值於上述1幀份之時脈「264〇」中的每Η;時 脈就會進位1,因此此時上述輸出PN值依據264〇+丨6^1 6, 如圖所示採用0〜15之16種的值。 繼而,如此被定為0〜15之值的輸ώΡΝ與從閂鎖器21輪出 之幀編號資訊FN藉由被輸入至參照表24,即可於此參照表 24輸出基於此等輸出ΡΝ與幀編號資訊FN<特定選擇俨號 措此’對應基於同步樣式被檢測出之時間點後之相對 間的巾貞内特定位置,將構成第2資訊犯之複數個位元八 配。 订为 110584.doc -22- 1277965 此種位元分配方法係如此等圖5 A、圖5 B、圖5 C、圖6 A、 圖6B、圖6C所示,將構成第2資訊SB之48位元的資訊 (B0〜B4 7)向形成1個區塊之6個幀(FSO〜FS5)依次分配。 於此處,此等48位元之各資訊由於如圖2之説明可藉由非 反轉放大器27A、反轉放大器27B轉換為兩個類比信號(輸 出),故而1位元之資訊係由兩個信號構成。 因此,如上所述,將48位元之資訊從FSO開始依次分配 時,首先如圖5A所示向幀FSO分配[BOA、BOB…B7A、B7B] 之16個信號。繼而向後續之FS1巾貞分配接於上述B7B後之 [B8A、B8B…B15A、B15B]的信號。 之後如圖5C所示向幀FS2分配[B16A、B16B…B23A、 B23B]、如圖 6A所示向幀 FS3 分配[B24A、B24B··· B31A、 B31B]、如圖 6B 所示向幀 FS4 分配[B32A、B32B··· B3 9A、 B39B]、如圖 6C所示向幀 FS5 分配[B40A、B40B·.· B47A、 B47B]。 於此處如先前圖2亦有説明,在參照表24内部記憶有參照 資訊24a,俾其可如上所述地將構成第2資訊SB之複數個位 元分配至各t貞内的特定位置。 作爲此參照表24内部記憶之參照資訊24a,其構造如圖8 所示。 於圖8,作爲此參照資訊24a,如圖所示對應於從閂鎖器 21輸出之幀編號資訊FN與第1計數器22之輸出PN的組合, 而分配非反轉放大器27A之輸出信號(BOA〜B47A)、反轉放 大器27B之輸出信號(BOB〜B47B)中的一個信號。 110584.doc -23- 1277965 繼而,如上述圖5A、圖化、圖5C、圖6A、圖6B、圖6c 中所不之順序將各信號分配,當幀之編號資訊^^^^為「〇」時, 就對應於輸出PN之值「〇〜15」,如圖从所示分配[b〇a、 OB B7A、B7B]之各信號,以;^麦亦後續於此因應於幢編號 資訊FN值與輸aPN值,將各信號依次分配。 藉此,作爲從此參照表24輸出之選擇信號SLCT之值,如 上述圖5A、圖5B、gj5c、圖6A、圖6]3、圖6c所示,每165 個時脈依次選擇[B0A、B〇B…B47A、B47B]。 欠如上所述藉由選擇信號SLCT值之遷移,輪出相應於第2 資訊SB之值的類比信號,作爲由類比開關28輸出之抖動指 令信號SBW。繼而,作爲以此方式被輸出之類比信號的抖 動指令信號SBW如圖1之説明向光偏向器9進行輸入,基於 此雷射光束L0之行進方向被改變。結果第2資訊⑽藉由抖 動被記錄至碟片原盤15。 圖7係顯示如此基於科動指令信號SBW,藉由抖動記錄上 述苐2負訊S B時之動作模式圖。 又,於此圖中係以當幀編號資訊FN之值為「〇」時,即亦 如圖7(a)所示係例示幀FS〇内記錄的8位元份之第2資訊沾。 方、此圖中,首先假疋第2資訊SB之下階位元b〇〜B 7之值如 圖7(d)所示。此時對應於最下階之位元「B〇」的值「〇」,如先 前圖2之説明,非反轉放大器27八-〇之輸出為「々界」、反轉 放大器27B-0之輸出為「+Vw」。繼而,藉此圖7(幻中顯示之 抖動指令信號SBW於作爲圖7⑷中所示之選擇信號犯⑽ 值ΓΒ0Α」被選擇之最初的區間被輸出電壓「_Vw」,繼而於選 110584.doc •24- 1277965 擇「BOB」之區間被輸出「+Vw」。 又對應於下階第2個位元「B1」之值「1」,非反轉放大器 27A-1之輸出為「+Vw」、反轉放大器27B-1之輸出為「-vw」。 因此此時,依據上述選擇信號SLTC選擇「B1A」之區間被輸 出電壓「+Vw」,而選擇「B1B」之區間被輸出電壓「_Vw」。 如此,將圖7(e)中所示之電壓的變化作爲抖動指令信號 SBW進行輸出。
又,如此圖7(e)中亦有顯示,於本實施形態下,向各位元 輸出正電壓「+Vw」之期間與輸出負電壓「_Vw」之期間相 等。此係由於如同先前圖2中所作之説明,藉由非反轉放大 器27A、反轉放大器27B,必會將丨位元之值轉換成「_vw」、 厂+Vw」兩個類比信號進行輸出。 繼而,藉此於本實施形態下可均等地進行正負兩極性抖 動,藉此可避免循軌伺服改變光點位置之情形。 圖7(e)中所示抖動指令信號SBW如上所述係向圖1所示 之光偏向器9輸入。繼而藉由此光偏向器9依據抖動指令传 號獅改變雷射光線LG之行進方向。因此以碟片原盤以 記錄面狀而記錄的訊坑會向與軌道較長方向直交之方
位。 H 圖7⑴顯示此移位之樣態模式。例如,藉由選擇信號似丁 #號選擇「B1A」之區間,由於「+ 丨+Vw」^唬被輸出,故而訊坑 列僅私位「+ △」。即,如圖7(f ()中亦有顯不,於「ΒΙΑ」被選 擇之&間,矾坑ρ 1、Ρ2、ρ3鉍 ,以執道中心為基準僅向圖中 上方向移動移位量「^」。 τ 】10584.doc •25- 1277965 又,於依據選擇信號SLCT選擇「BIB」之區間,由於輸出 電壓卜Vw」作爲抖動指令信號SBW,故而訊坑列僅移位 「-△」。即,此時如圖所示訊坑P4、P5、!>6僅向圖中下方向 移動移位量「△」。 如此藉由將訊坑列依據正負兩極性進行抖動,即可於碟 片原盤15上甚至碟片100上記錄作爲著作權保護資訊之第2 資訊SB。 繼而,參照以下圖9至圖10説明使用此前説明之母盤製造 裝置1進行製造的、將重疊記錄有第1資訊SA與第2資訊SB 之碟片100再生之光碟再生裝置3〇。 处圖9係顯示適用於本發明之碟片再生裝置的、作爲實施形 態之光碟再生裝置3〇的内部構成例之方塊圖。 於圖9,碟片1〇〇係使用上述母盤製造裝置i製造之碟片狀
記錄媒體,由此前之説明亦可瞭解,其記錄有第丨資訊SA 與稭由作爲此第1資訊SA之訊坑列的抖動形成之作為著作 權保護資訊的第2資訊SB。 此碟片100藉由圖示之心軸馬達31被旋轉。心轴馬達31 及光學拾音器32係由伺服電路39控制特定動作。 光學拾音器32使用複數個檢波器將從碟片1〇〇反射之光 線轉換為電氣信號進行輸出。矩陣放大器(卿3通過向藉 由光學拾音H 32檢測出之複數個電氣信號實施矩陣運算, 產生軌道錯誤信號TK、聚焦錯誤信號FS、推挽信號pp以及 再生信號HF並輸出。 上述執道錯誤信號TK、以及聚焦錯誤信號FS由伺服電路 110584.doc -26· 1277965 39供給,用於光學拾音器32之焦點位置的控制等。又,上 述再生信號HF藉由向2值化電路34供給,並作爲訊坑調變信 號SD用於丨碟片1 〇〇上記錄之資訊的檢測。 上述推挽信號pp供給至帶通濾波器(BPF)4〇,將低頻率以 及高頻率之不需要的雜訊成分去除後供給至第2解碼電路 41。繼而,於此第2解碼電路41,雖然基於此推挽信號pp, 可項出如上所述於碟片100上藉由抖動記錄之第2資訊SB, 但是關於此第2解碼電路41之内部構成稍後敍述。 2值化電路34係向被供給之再生信號HF進行2值化,產生 2值化#號BD。此2值化信號BD被供給至ι_7ρρ解碼電路 35、PLL電路38、以及上述第2解碼電路35。 1-7PP解碼電路35係將進行RLL(1_7)pp調變之逆運算而 被記錄的資訊復原,並供給至ECC電路36。 ECC電路36係基於記錄時之碼編碼時被附加的ECC (Error Correcting Code :錯誤訂正碼)訂正錯誤。 又’ PLL電路38係基於被供給之2值化信號bd產生通道時 脈CK。繼而,如此產生之通道時脈ck被供給至圖中各部, 並被用於動作時脈。 CRC檢查電路42係將藉由上述第2解碼電路41讀出之48 位元的第2資訊SB輸入,並以依據圖1中説明之crc附加電 路25向此第2資訊SB附加之碼為基礎進行錯誤檢查。 於此CRC檢查電路42中,當藉由上述錯誤檢查判別出第2 資訊SB被正確讀取時,就會將48位元之資訊(B〇〜B47)中, 除去CRC碼(16位元)之作爲著作權保護資訊的前32位元送 110584.doc -27- Ϊ277965 出至解密電路37。
繼而,解密電路37使用此第2資訊SB 解险,谐1够1 -欠ο T吟貫施之加岔 解除,將第1資訊SA復原並再生輸出。 即’藉此將上述作爲第2資訊沾之著作權保護資 被加密之第1資訊从予以解碼,便可將此進行正、常再生。 ^ ’於上述CRC檢查電路42中,#藉由錯誤檢查判別包 含有錯誤時,則無法正確解除第】資訊SA之加密。因此,此 =可向例如圖中未顯示之系統控制器通知,藉由此系統控 制讀制光碟再生裝置3〇之各部並將系統復位,只要採取 再次檢測著作權保護資訊B〇〜B47等之對應即可。 圖1〇係顯示上述圖9中所示之用於將第2資訊SB解碼之第 2解碼電路41的内部構成例之方塊圖。 首先,於此圖中,由圖9中所示之帶通濾波器4〇供給之推 挽俗號PP被輸入至圖示之八〇轉換器5〇並被轉換成爲數位 仏唬。繼而,此數位信號藉由延遲電路5丨進行特定之時間 延遲’使其時間與2值化信號Bd之時序一致。 又圖9中所示之2值化號B d係被輸入至圖中所示的同 步樣式(FS)檢測電路58。此同步樣式檢測電路58進行與圖2 所示之同步樣式檢測電路2〇相同的動作。 即’檢測出作爲RLL(1-7)PP調變信號之上述2值化信號 BD中包含的6種同步樣式(FS0〜FS5),使此等作爲幀編號資 訊FN保持於閂鎖器5 9。又,如上所述於同步樣式被檢測出 之時將復位脈衝RS激活,將圖示之第1計數器60及第2計數 器61的計數值復位。 110584.doc -28- 1277965 即藉此,此時上述第1計數器6〇與第2計數器61於同步樣 式之後值即變爲「〇」,該值並依次增加。 上述第1計數器60及第2計數器61亦可進行與圖2所示相 同之動作。即第2計數器61被作爲165進位之計數器,第j 冲數器60於母當上述第2計數器6丨之計數值返回「〇」時,就 將其計數值進位1。 參照表62亦可進行與圖2所示相同之動作。即,因應幀編 號資訊FN與第1計數器60之輸出PN的值將預先決定之值作 爲圖示的選擇信號SLCT進行輸出。 繼而,此時上述選擇信號SLCT亦被輸入至圖示之類比開 關52,藉此於與先前圖5至圖6中説明之記錄時同等的時 序’選擇被輸入至類比開關52之信號(BOA、BOB、…B47A、 B47B)中的一個。 另外,即使作爲此時記憶於上述參照表62中之參照資訊 亦與先前圖8所示之參照資訊24a相同。 藉此,於記錄時,於選擇圖2所示之類比開關28的「別八」 之端子的區域再生之時序中,從圖示之延遲電路51輸出的 推挽信號PP會出現於上述類比開關52之「B〇A」端子。 又,同樣,例如於記錄時,再生選擇「B〇B」進行記錄之 區域獲得的推挽信號PP會出現於類比開關52之「B〇B」端 子。 如此,於此類比開關5 2,可基於從延遲電路5 1輸入之推 挽信號pp獲得記錄時被分別轉換成爲兩個類比信號之48位 元的資訊。 110584.doc -29- 1277965 圖不之反轉元件53-0〜53-47係分別連接於上述類比開關 52之BOB〜B47B端子,其將各信號極性反轉輸出。
此時,例如作爲上述推挽信號pp被輸入之第2資訊SB的 最下階之位兀當為「〇」時,作爲從上述類比開關52之「B〇A 」、「BOB」各端子獲得的信號,當依據先前圖7之説明時則 分別為對應於「-△」、以」的抖動者。當依據上述反轉元 件53之動作時,此時於上述「_△」、「+△」之抖動中,從「麵」 之各端子獲得之「+△」的抖動會被反轉。 即,藉由此種反轉動作之進行,作爲第2資訊85之位元值 為「〇」時,只能獲得對應於「_△」之信號。又,作爲第2資訊 SB之位凡值為「丨」時,只能獲得對應於「+△」之信號。 繼而,如此分別獲得之信號藉由圖示之加算電路 ㈣〜54.47分別進行加算,如此加算之各信號被分別輸入 至對應的數位累計電路55(0〜47)。 數位累計電路55_G〜55·47將由各個對應之加法電路54供 給的信號積分。 此時’於各數位累計電路55,對如上所述被施以反轉動 t之信號進行積分。即,例如被記錄之位元的邏輯為「0」 二::各累計電路55’僅對應於⑷之抖動信號被累計。 並藉此於數位累計雷故q 7 π 系t電路55可付到負值。又與此相反,位元 之邏輯為「U時可以獲得正值。 兀 而於本貫施形態下,如先前圖7中亦 極性交互變化進行,挤τ係、使科動之 進订°己錄,故而於記錄、再生過程中混入夕 雜訊成分係於上述之翁 之 这之數位累計電路55中的積分動作之結 110584.doc -30- 1277965 果’可期待其被平均化而成為較小的振幅。 判疋電路56(0 47)係於上述各數位累計電路μ計算被 ^之魏’於被累計之次數超過預先蚊之特定數的時 曰’判疋對應之數位累計電路55的輸出之極性。即,數 ,累計電路55之輸出為正極性時,各料電路㈣出邏輯 「1 J,為負極性時,輸出邏輯「〇」。 、-麈而,如此由各判定電路56輸出之數位資料⑽
供給至串列並行(PS)轉換電路57,作爲第2資訊沾被輸出。 ;於此’本實施形態下,於上述各判定電路56作爲關於被 設定之累計次數的特定值’設定為特定值n>16。即,上述 之數位累計電路55的累計動作,例如具有同1編號資: FN之再生信號最少被重複輸入16次。 如先前説明,於本例中,第2資訊SB被記錄為於6幀份⑽ 3所示之1個區塊)區間内完結。由此,上述特定值n被設定 時,積分動作被重複進行至最少丨6個區塊份之推挽信號 被輸入。 如此,藉由各數位累計電路55至少於16個區塊份之區間 進行累計的結果,於本實施形態之光碟再生裝置3〇,可以 除去雜訊之影響確實判定以5 nm以下之微小抖動進行記錄 的第2資訊SB。 於此處,以往作爲抖動量A,至少需要2〇 ^㈤以上之移 位。相對於此,於本實施形態下,係將抖動量△設定為5 nm 以下。然而,因此推挽信號PP之信噪比(SNR)與以往相比較 亦降低1/4以下。 110584.doc -31 - 1277965 j而此時§考慮到雜訊係隨機產生時,則之值與累 5十次數之平方根成正比而上升。 ’ 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之光碟再生裝置30,如上所述藉由 數=累計電路55,至少進行16次以上之累計構成,可將抖 動罝△比原來較小之碟片以與以往同等以上之SNR確實檢 測出。 又於本貝施形嘘,第2資訊SB如先前圖5至圖6所示在被 • 分配至1個區塊内進行記錄後,如上所述地被記錄於複數個 區塊。即’藉此’作爲此第2資訊沾之同一資訊被橫跨記錄 於碟片100上之複數個區塊。 結果,將如此被記錄之第2資訊SB藉由該光碟再生裝置3〇 • 進行再生時,即使因碟片上之缺陷等而使特定幀發生脫落 或位儿漏失等而不能讀取之情形下,此部分雖被反映為若 干雜Λ位準,但仍可以正確再生第2資訊§Β(著作權保護資 訊)。 ' 藝即,依據如此之本實施形態,可不受碟片1〇〇上之記錄信 號中存在的缺陷或訊坑缺漏之影響,穩定且確實地讀取上 述弟2資訊SB。 於以上之本實施形態,碟片100再生時,作爲抖動被記錄 之第2資訊SB藉由被重複積分複數次,可將碟片1〇〇上之抖 動移位量控制於5 nm以下。 又,如上所述此種第2資訊SB向碟片1〇〇上被重複記錄於 複數個區塊。又,於如此之第2資訊SB再生時,將上述之被 重複記錄的同一資訊讀取複數次並將此進行積分。 110584.doc •32- 1277965 、繼而,藉此,例如於幀之開端即使存在缺陷或訊坑之缺 漏時亦可確實再生作爲著作權保護資訊之上述第2資訊SBe 即,藉由本實施形態’不僅實現藉由與以往同等之微小 抖動移位ϊ的第2資訊SB之記錄,並且即使於賴之開端部分 存在缺點或訊坑欠缺時亦可更加確實地將此第2資訊沾再 生。 上述之藉由微小抖動進行記錄之第2資訊s B由於未給記 錄信號帶來任何變化,故而第丨資訊SA可照樣拷貝。換言 之,此時被加密之第1資訊SA即使可以進行拷貝,為了將^ 解除,亦很難解析拷貝被重疊記錄之上述第2資訊SB。' 因此被不正當拷貝之碟片由於如此使第2資訊把不能被 拷貝而在光碟再生裝置30中無法進行再生,藉此即可使得 僅正版碟片流通,更加強對著作權之保護。 另外,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係舉將本發明對應於 RLL(1-7)PP調變信號方式之情形為例,然而本發明並非僅 限於此,可適用於例如EFM調變、RLL(8_丨6)調變、rll(孓 調變等幾乎所有之調變方式。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説明之向作為第2資訊§3的各位元 之各巾貞進行分配的方法畢竟為一例’當然並非僅限於此。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將第2資訊SB之各位元藉由非反轉 放大益27A與反轉放大器27B交互分配為正極性與負極性 之信號。然而’例如亦可使用假亂數數列等進行此種正極 性與負極性之分配。藉此可使第2資訊SB之記錄信號更爲複 雜’盜版之製造將更加困難。 110584.doc -33- 1277965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之本發明,有關對碟片狀記錄媒體,藉由抖動 作爲調變第1數位資訊獲得之第丨信號(RLL(i_7)pp調變信 號)被記錄的訊坑列而被記錄之第2數位資訊,係將構成第2 數位資訊之複數個m分配至上述第i信號中含有之同一 同步信號的單位區間内進行記錄。即,此時構成第2數位資
訊之複數個位元被分配至同—同步信號之單位㈣内並被 週期性記錄。 繼而’如上所述將構成被週期性記錄之第2數位資訊的複 數個位S ’於再生時,於每個同步信號之單位區間讀取複 數次,再將如此讀取之上述位元資訊進行積分。 藉此便可跨複數個同步信號之單位區間將衆多抖動訊坑 的資訊積分’以判斷各個位元之值,&而可不受 狀記錄媒體上存在之缺陷或缺漏之影響,穩定且確實地讀 取上述第2數位資訊。 又乂,猎由本發明,由於構成上述第2數位信號之各個位元 值^係於再生時被積分後進行判定,故而可將第迷位信號 以較命i:小之抖動進行記錄。 且’由於如此可將第2數位信號以較微小之抖動進行記 錄’因此使得㈣電子顯微鏡㈣此等進行解析更加困 難’強固地防止輕易將上述第2數位資訊解讀。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顯示作爲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母盤製造裝置之内 部構成例的方塊圖。 110584.doc -34- 1277965 圖2係顯示裝備於實施形態之母盤製造裴置内 調變電路7之内部構成例的方塊圖。 、附加 圖3係顯示藉由RLL(1 —7)pp調變方式之調變信 之模式圖。 褥仏 _ : 4係顯示上述調變信號内插入之同步樣式的構成例之 圖5A、圖5B、圖5C係為指定以圖2所示類比開關μ進行 k擇選擇#號SLCT之值的遷移之説明圖。 ®6A'圖沾、圖6C同樣係為指定以圖2所示類比開關μ 進打選擇’選擇信號SLCT之值的遷移之説明圖。 圖7係顯示基於抖動指令信號SBW第2資訊SB被記錄時 之動作的模式圖。 圖8係對圖2顯示之參照表24内被記憶之參照資訊24a的 構造例示圖。 圖9係顯示作爲本發明 门十知d乏貫轭形您的碟片再生裝置之内 部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係,、、、員示裳備於作爲實施形態之碟片再生裝置内的第 2解碼電路41之内部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式代表符號說明】 2 3 4 5 母盤製造裝置 第1信號源 加密電路 ECC電路 1-7PP轉換電路 110584.doc 35- 1277965 參 6 第2信號源 7 附加調變電路 8 記錄用雷射 9 光偏向器 10 光調變器 11 鏡 12 物鏡 13 心軸伺服電路 14 心軸馬達 15 碟片原盤 20 同步樣式檢測電路 21 閂鎖器 22 第1計數器 23 第2計數器 24 參照表 25 CRC附加電路 26 串列並行(SP)轉換電路 27A 非反轉放大器 27B 反轉放大器 28 類比開關 30 光碟再生裝置 31 心轴馬達 32 光學拾音器 33 矩陣放大器(MA) 110584.doc -36- 1277965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Δ Ρ1,Ρ2, Ρ3, Ρ4, Ρ5, Ρ6 2值化電路 1-7ΡΡ解碼電路 ECC電路 解密電路 PLL電路 饲服電路 帶通濾波器 第2解碼電路 CRC檢查電路 AD轉換器 延遲電路 類比開關 反轉元件 加算電路 數位累計電路 判定電路 串列並行(PS)轉換電路 同步樣式(FS)檢測電路 閂鎖器 第1計數器 第2計數器 參照表 移位量 訊坑 110584.doc -37-

Claims (1)

127796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碟片狀記錄媒體,其特徵為: 依據所需格式調變第1數位資訊藉以產生之第1信號可 依據訊坑之長度及間隔而記錄,並且可藉由上述訊坑位 置在與執道較長方向直交方向移位以記錄第2數位資 訊;且 八因應來自上述第丨信號中包含之同步信號之相對位 置將構成上述第2數位資訊之複數個位元分配至同一同 二L唬區間内,上述訊坑位置之移位係因應被分配的位 元於正負兩方向進行。 曰、月求員1之碟片狀記錄媒體,其中上述訊坑位置之移位 ϊ為5 nm以下。 、月求員1之碟片狀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1數位資訊係 以上述第2數位資訊作為鍵資訊而被進行加密。 4· ΓίΓ1之碟片狀記錄媒體,其中上述同步信號存在有 且,等複數種之同步信號被分別週期性地插 5. 配有構2第巾’且對此等不同的同步信號之各個分 成上述第2數位資訊之複數個位元。 :碟片再生裝置’其特徵為包含: 行機獲得依據所需格式將第1數位資訊進 錄的第!信號 之長度及間隔向碟片狀記錄媒體記 第2讀取機構,並讀敢拉 第"取猎由上述訊坑之抖動重疊於上述 罘彳。唬而s己錄的第2數位資訊; 複數個信號積分機構蕤 愿不自稭由上述第1讀取機 110584.doc 1277965 Γ:讀取之上述第1信號中包含的同步信號之相對位 行積\糌由上述第2讀取機構讀取之上述第2數位資訊進 仃積分;以及 6. 8, 判定機構’其藉由判斷上述複數個信號積分機構之輸 於作爲上述第2數位資訊之各同步信號的單位區間 ^將上述第2數位資訊之複數個位元進行解碼。 別^貝5之碟片再生裝置,其中上述複數個積分機構分 、、w構成上述第2數位資訊之各位元而設, ^各個積刀機構於上述同步信號被複數次檢測出之 期間進行積分。 二求項5之碟片再生裝置’其中上述複數個積分之各個 >將構成上述第2數位資訊之各位元積分16次以上。 -種,片再生方法,其特徵為實施以下步驟: 第1讀取步驟,其獲得第!數位資訊依據所需格式被進 行調變,並依據訊坑之長度及間隔向碟片狀記錄媒體記 錄之第1信號; 乂2讀取步驟’其讀取藉由上述訊坑之抖動重疊於上述 弟1彳§號而記錄之第2數位資訊; 複數個信號積分步驟’其因應藉由上述第」讀取步驟進 行讀取之上述p信號中包含的同步信號之相對位置,將 藉由上述第2讀取方法讀取之上述第2數位資訊進行積 分;以及 ' 判疋步驟,其藉由判斷上述複數個信號積分步驟之輸 出,於作爲上述第2數位資訊之各同步信?虎的單位區間 内,將上述第2數位資訊之複數個位元進行解碼。 110584.doc
TW095114181A 2003-01-06 2004-01-06 Mastering device, disc manufacturing method, disc-shaped recording medium, disc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disc reproduction method TWI27796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00341A JP4273767B2 (ja) 2003-01-06 2003-01-06 マスタリング装置、ディスク製造方法、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30980A TW200630980A (en) 2006-09-01
TWI277965B true TWI277965B (en) 2007-04-01

Family

ID=327087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0240A TWI268496B (en) 2003-01-06 2004-01-06 Master ring device, disk manufacturing device, disk recording medium, disk regeneration device, disk regeneration method employing jiggling recording for copyright protection information
TW095114181A TWI277965B (en) 2003-01-06 2004-01-06 Mastering device, disc manufacturing method, disc-shaped recording medium, disc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disc reproduction method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0240A TWI268496B (en) 2003-01-06 2004-01-06 Master ring device, disk manufacturing device, disk recording medium, disk regeneration device, disk regeneration method employing jiggling recording for copyright protection information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3) US7248558B2 (zh)
EP (1) EP1475788B1 (zh)
JP (1) JP4273767B2 (zh)
KR (1) KR101017306B1 (zh)
CN (2) CN100429704C (zh)
AT (1) ATE533150T1 (zh)
CA (1) CA2477424C (zh)
HK (2) HK1083919A1 (zh)
TW (2) TWI268496B (zh)
WO (1) WO20040618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3767B2 (ja) * 2003-01-06 2009-06-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マスタリング装置、ディスク製造方法、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WO2004066287A1 (en) * 2003-01-23 2004-08-05 Lg Electronics Inc. Recording medium with an optional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recording, reproducing and controlling reproduction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TWI304973B (en) * 2003-01-23 2009-01-01 Lg Electronics Inc Recording medium with copy protection information formed in intermittent or alternate wobbled pits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the recording medium
KR100952949B1 (ko) * 2003-01-24 2010-04-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밀도 광디스크의 복사 방지 정보 관리방법
JP2004253048A (ja) * 2003-02-19 2004-09-09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 Ltd 磁気転写用マスタディスク、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磁気転写方法
EP1959448B1 (en) 2003-02-20 2013-04-1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nformation carrier comprising access information
SI1597728T1 (sl) * 2003-02-20 2012-07-3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Nosilec informacij ki obsega informacije o dostopu in navidezne informacije in ustrezna naprava zapredvajanje
KR100499586B1 (ko) * 2003-05-20 2005-07-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밀도 광디스크의 복사 방지 정보 관리방법 및 그에 따른고밀도 광디스크와 복사 방지 정보 검출장치
JP2006155694A (ja) * 2004-11-25 2006-06-15 Sony Corp ディスク信号評価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信号評価方法
JP2006202352A (ja) * 2005-01-18 2006-08-03 Sony Corp 原盤製造装置、原盤製造方法、光記録媒体
WO2007104096A1 (en) * 2006-03-13 2007-09-20 Dtr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
US20080019260A1 (en) * 2006-07-24 2008-01-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nti-piracy for rom optical disks
US20090067316A1 (en) * 2007-08-30 2009-03-12 Mario Torbara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rdable DVDS
JP4521457B2 (ja) 2008-11-28 2010-08-11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伝送システム
WO2010134328A1 (ja) 2009-05-21 2010-11-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再生処理装置及び再生処理方法
JP2011023051A (ja) * 2009-07-13 2011-02-03 Sony Corp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装置、記録媒体製造装置、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1060348A (ja) 2009-09-08 2011-03-24 Sony Corp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装置、記録媒体製造装置、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834554B2 (ja) * 2011-07-07 2015-1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
JP2014142978A (ja) * 2013-01-22 2014-08-07 Sony Corp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ならびに原盤作製装置
CN105096983B (zh) * 2015-07-09 2017-11-28 清华大学 具有数据隐藏和加密功能的可信光盘驱动器
CN105096984B (zh) * 2015-07-09 2017-11-28 清华大学 基于光存储介质的数据隐藏与加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1098B2 (ja) * 1994-02-10 2000-07-10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
JPH09246979A (ja) 1996-03-04 1997-09-19 Hitachi Ltd ディジタルデータの変調方法,変調装置,復調方法および復調手段
JP3442945B2 (ja) 1996-10-31 2003-09-02 株式会社東芝 同期回路
JPH1166739A (ja) * 1997-08-19 1999-03-09 Seiji Yonezawa 光記録担体および光記録担体の記録装置ならびに再生装置
JP3551727B2 (ja) * 1997-10-21 2004-08-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装置、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光情報再生装置
JP4051515B2 (ja) * 1998-12-28 2008-02-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光ディスクの再生方法、光ディスク及び信号処理回路
JP2000242929A (ja) * 1998-12-07 2000-09-08 Sony Corp 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データ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JP4354614B2 (ja) 1999-07-07 2009-10-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
US6735160B1 (en) 1999-07-07 2004-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c,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method,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the same
JP3503930B2 (ja) 1999-08-04 2004-03-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復調回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4310885B2 (ja) 2000-05-11 2009-08-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光ディスクのアクセス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
JP4449175B2 (ja) 2000-06-22 2010-04-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の再生方法
JP2002197671A (ja) 2000-12-26 2002-07-12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光記録媒体の再生方法及び再生装置
JP4273767B2 (ja) * 2003-01-06 2009-06-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マスタリング装置、ディスク製造方法、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903522B2 (en) 2011-03-08
CN1692413A (zh) 2005-11-02
HK1083919A1 (en) 2006-07-14
ATE533150T1 (de) 2011-11-15
US20050122889A1 (en) 2005-06-09
EP1475788B1 (en) 2011-11-09
US7596075B2 (en) 2009-09-29
CN1917049A (zh) 2007-02-21
KR101017306B1 (ko) 2011-02-28
EP1475788A4 (en) 2010-01-06
CA2477424A1 (en) 2004-07-22
CA2477424C (en) 2012-07-24
TW200425102A (en) 2004-11-16
HK1103848A1 (en) 2007-12-28
KR20050088260A (ko) 2005-09-05
CN100429704C (zh) 2008-10-29
US20090285058A1 (en) 2009-11-19
US7248558B2 (en) 2007-07-24
WO2004061832A1 (ja) 2004-07-22
TW200630980A (en) 2006-09-01
TWI268496B (en) 2006-12-11
US20070297318A1 (en) 2007-12-27
CN1310223C (zh) 2007-04-11
EP1475788A1 (en) 2004-11-10
JP2004213781A (ja) 2004-07-29
JP4273767B2 (ja) 2009-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77965B (en) Mastering device, disc manufacturing method, disc-shaped recording medium, disc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disc reproduction method
EP1031974A1 (en) An optical disk reproduction apparatus
WO2007139077A1 (ja)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製造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KR20050019027A (ko) 정보 기록 매체와 정보 기록 매체에의 기록 방법 및 정보기록 재생 장치
JP3551727B2 (ja) 光情報記録装置、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光情報再生装置
JP3292295B2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4228727B2 (ja) 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
JP3454410B2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CN100433167C (zh) 光盘记录设备及方法、光盘、光盘再现设备及方法
JP4453567B2 (ja)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ディスク製造方法
JP3903536B2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WO2005109413A1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JP2005174465A (ja) マスタリング装置、ディスク製造方法、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JP2002124034A (ja) データ変換方法および装置、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データ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光記録媒体
JP2006302331A (ja) マーキング生成装置、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光ディスク製造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
JP2005317142A (ja)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の再生装置
JP2002197671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光記録媒体の再生方法及び再生装置
JP2001184658A (ja) 光ディスク管理情報記録装置、光ディスク
JP2005071496A (ja)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5174473A (ja) 多値変調方法、光情報記録装置、光情報再生方法、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