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57826B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 Google Patents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57826B
TWI257826B TW093122343A TW93122343A TWI257826B TW I257826 B TWI257826 B TW I257826B TW 093122343 A TW093122343 A TW 093122343A TW 93122343 A TW93122343 A TW 93122343A TW I257826 B TWI257826 B TW I2578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film
conductive film
organi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22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09748A (en
Inventor
Shoichi Maeda
Mitsuharu Muta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In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Ind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Ind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509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09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57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578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6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used as an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05B33/04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humidit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4An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e.g. ITO layer combined with metal li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 H10K59/179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7Arrangement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1257826 低該有機E L裝置的亮度。 第6圖顯示的是一種可在未降低該有機EL裝置之亮度 下抑制其亮度不均勻性的有機EL裝置4 1。該有機EL裝置 41包含:一透明電極43,係形成於一玻璃基板42上;以 及一金屬輔助電極4 4,係形成於該透明電極的周緣部分上 且係連接到一陽極上。一絕緣膜4 5係形成於該輔助電極44 上。一有機EL層46係用以覆蓋該透明電極43及絕緣膜 4 5。一陰極4 7係形成於該有機E L層4 6上。一保護膜4 8 係形成於該陰極47靠外邊的一側上以保護該有機EL層46 不致受到氧氣及水氣的影響。 曰本公開專利刊物第2 0 0 3 - 1 2 3 9 9 0號文件中所說明的 一種第一習知實例亦即如第7圖、第8A圖和第8B圖所示 之有機EL裝置54。該有機EL裝置54包含:一透明基板 50 ; —透明陽極層51 ; —有機電致發光(EL)層52 ; —陰極 層53; —*絕緣層55;及一輔助電極層56。該透明陽極層 5 1包含一陽極端子5 1 a。一陰極端子5 3 a係定義在與該陽 極端子5 1 a相對的一側上。該輔助電極層5 6包含一接點區 5 7,其上含有三個接觸到該透明陽極層5 1的側邊(參見第 8A圖)或是兩個接觸到該透明陽極層51的側邊(參見第8B 圖)。 於如第6圖所示之有機EL裝置41,該有機EL層46 是很薄的。因此,安排在該輔助電極4 4與陰極4 7之間的 有機E L層4 6會傾向於爲該輔助電極4 4的各邊緣所切割。 這增加了在該透明電極4 3與陰極4 7之間發生短路的可能 性。據此,該絕緣膜4 5是必要的且因此增加了製造成本。 此外,將該輔助電極44安排在發光部分的兩側會增加該玻 璃基板4 2上落在發光部分外側的面積。換句話說,增加了 -6 - 1257826 安排在該保護膜外側以蓋住該第二電極。該導電膜係與該 第二電極絕緣的且包含一連接於該第一電極之第一終端部 分上的第一部分以及一連接於該第一電極之第二終端部分 上的第二部分。 本發明其他槪念及優點將會因爲以下參照各附圖藉由 本發明之原理實例的說明而變得更明顯。 【實施方式】 現在將要討論一種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有機電致 發光(EL)裝置11。第1圖和第2圖中所顯示各零件的相對 尺度係不同於其實際的尺度。 參照第1 A圖到第1 D圖,該有機EL裝置1 1包含重疊 於玻璃基板12上之一第一電極13、一有機電致發光(EL) 層14及一第二電極15。該第二電極15及有機EL層14都 爲一保護膜1 6所覆蓋。該保護膜1 6係保護該有機EL層 1 4避免氧化及潮濕。該玻璃基板1 2及第一電極1 3都是透 明的且容許可見光產生透射。該有機EL層14會產生可自 玻璃基板1 2發射出去的光。據此,該有機EL裝置1 1指的 是一種所謂的底部放射型裝置。該第一電極1 3係扮演著陽 極的角色而該第二電極1 5則扮演著陰極的角色。該第一電 極13、有機EL層14及第二電極15每一個都是呈平面而 矩形的。爲了防止該第一電極1 3與第二電極1 5之間出現 短路,可令該有機EL層14之上表面的面積大於該第二電 極1 5之下表面的面積。 該保護膜1 6會蓋住該第一電極1 3、有機EL層1 4及 1257826 1 6 〇 該導電膜1 7係由一種其電阻係數小於該第一電極1 3 之電阻係數的材料製成的。該絕緣膜i 8指的是一種例如聚 亞醯胺樹脂膜,而該導電膜丨7則是一種例如金屬箔(如銅 范)。可將該導電膜1 7黏貼於絕緣膜1 8上。該導電膜1 7 只在第一終端部分1 7b及第二終端部分1 7a上連接於該第 一電極1 3上。 第2A圖顯示的是一種由該第一電極13、各第一連接 端子1 3 a以及一將要連接於該第二電極1 5上之第二連接端 子15a構成的配置。該第一電極13、各第一連接端子i3a 及第二連接端子1 5 a都是藉由將一由諸如IT 0之類材料製 成且形成於基板1 2上之透明導電層製作成圖案,然後再排 除部分的透明導電層所形成的。如第2A圖所示,由網線部 分標示出的各第一連接端子1 3 a係依延續自該第一電極j 3 的方式形成的。該第二連接端子1 5 a則是與各第一連接端 子1 3 a及該第一電極1 3分開的。 如第1 A圖所示,該絕緣膜1 8係由一尺寸對應於包含 連接端子1 3 a和1 5 a之第一電極1 3的矩形部分以及一自該 矩形部分延伸出來之端子形成部分1 8 a形成的。該端子形 成部分1 8a提供一區域用以形成端子(或接墊)連接至驅動 電路(未顯示)以驅動有機EL裝置1 1。 第2B圖顯示的是一種由該導電膜17及金屬膜19和 2 0構成的配置。其中係將該導電膜1 7、第一金屬膜1 9及 第二金屬膜2 0形成於該絕緣膜1 8上。該第一金屬膜〗9係 -10- 1257826 依延繪自該導電膜1 7的方式形成的。 各击屬膜1 9和2 0都是由銅箔形成的。該第一金屬膜 1 9包3的接點區1 9 a係落在比較靠近該導電膜1 7之第一 終晒d h 1 7 b的一側上且係與各第一連接端子1 3 a呈電氣 連接。β第二金屬膜2 0包含的接點區2 0 a係落在比較靠近 曰亥導電膜1 7之第一終端部分1 7b的一側上且係與各第二連 接_子15a呈電氣連接。各襯墊19b和20b分別扮演著用 於使該第一電極丨3和第二電極1 5連接到驅動電路上之第 一外部端子和第二外部端子的角色。 S亥絕緣膜i 8係利用例如一各向異性導電膜(A c F )連接 於玻璃基板1 2上,因此可依對應於該第一電極1 3之第二 終端部分1 3 b的方式將該導電膜丨7之第二終端部分1 7 a安 排在各第一連接端子1 3 a之相對一側上,且因此可依對應 於各第一連接端子13a(如第2A圖所示之上邊連接端子13a 的方式安排在該第一終端部分1 7b。據此,該端子形成部 分1 8 a會自玻璃基板1 2突出。 現在將要討論該有機電致發光(EL)裝置1 1的操作。例 如’係將該有機EL裝置1 1用作液晶顯示器的背光。 在使用該有機EL裝置1 1時,係藉由一各向異性導電 膜(ACF)或連接其將該絕緣膜18上所形成之第一金屬膜19 及第二金屬膜20的襯墊19b和20b連接到可通往用於驅動 該有機E L裝置1 1之驅動電路的各外部導線上。 該驅動電路會經由襯墊1 9b將電流從連接於該第一金 屬膜1 9之接點區1 9 a上的第一連接端子1 3 a供應到第一電 1257826 極1 3上。此外,該第一金屬膜1 9會將電流從落在該第一 連接端子1 3 a之相對一側上的第二終端部分1 3 b供應到第 一電極1 3上。 該第一電極1 3 (透明電極)之形成材料的電阻係數會大 於諸如鋁及銅之類導電性非常高之金屬的電阻係數。因此 ,在只從第一連接端子1 3 a將電流供應到第一電極1 3上時 會有大量電流傾向於透過接近各第一連接端子1 3 a的有機 EL層14從第一電極13流向第二電極15。不過,在與各第 一連接端子1 3 a間_開的各部分上’從第一電極1 3流向第 二電極1 5的電流會變得很小。結果,會於該有機E L裝置 1 1內出現亮度不均勻性。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本實施例中 係將導電性非常高之導電膜1 7連接於該第一電極1 3之各 第一連接端子1 3 a以及落在各第一連接端子1 3 a之相對一 側上的第二終端部分1 3 b上。如是,可使流經接近各第一 連接端子1 3 a之有機EL層1 4的電流量額與流經落在離開 各第一連接端子13a最遠處之有機EL層14的電流量額之 間的差異很小。這可使該有機EL裝置1 1 ’內的亮度不均勻 性最小化。此外,蓋住該有機EL層1 4的導電膜1 7會均勻 地輻射出該有機EL層14的熱能並改良其亮度不均勻性的 最小化效應。 該導電膜1 7係扮演著將電流供應到該第一電極1 3之 不同部分上的角色。因此,必須使該導電膜1 7與第二電極 1 5呈絕緣的。該導電膜1 7係落在定位於該導電膜1 7與第 二電極1 5之間之保護膜1 6的外側。如是,可使該導電膜 >12- 1257826 1 7與第二電極1 5互爲絕緣。 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具有下列優點: (1 )該第一電極1 3、有機EL層1 4及第二電極1 5係 依順序形成於基板上。用於保護該有機E L層1 4不受氧氣 及水氣影響的絕緣性保護膜1 6安排在該第二電極1 5外側 。與落在絕緣保護膜1 6外側之第二電極1 5呈絕緣的導電 膜1 7係連接於該第一電極1 3之第一終端部分1 3 c及第二 第二終端部分1 3 b上。據此不像習知設計的,不再需要用 於確保該導電膜1 7與第二電極1 5間之絕緣作用的專屬絕 緣膜。這會降低製造成本。流經落在靠近該第一電極1 3之 各第一連接端子13a的部分上之有機EL層14的電流量額 與流經落在遠離各第一連接端子1 3 a的部分上之有機EL 層1 4的電流量額之間的很小差異可使該有機E L裝置1 1 內的亮度不均勻性最小化。除此之外,由於該導電膜1 7蓋 住該有機EL層14,故該有機EL層14內所產生的熱能會 均勻地輻射掉。這改良了其亮度不均勻性的最小化效應。 同時,並非必須使該導電膜1 7與包含該第一電極1 3之第 一連接端子1 3 a以及一輔助電極之一側相鄰的一邊或更多 邊上。因此,基板1 2上不發光部分的面積是非常小的。結 果,有效發光部分具有非常大的面積。「有效發光部分」 一詞指的是基板1 2上可發射出光的表面積。 (2)該導電膜17只在包含各第一連接端子13a以及落 在各第一連接端子1 3 a之相對一側上的第二終端部分1 3 b 上連接於該第一電極1 3之上。據此,該導電膜1 7並非必 -13- 1257826 須連接到與連接於各第一連接端子1 3 a之一側相鄰的一側 之上。這可在不影響有效發光面積下減小不發光部分的面 積並使吾人能夠將該有機E L裝置1 1製造得更輕巧。 (3 )該導電膜1 7係爲絕緣膜1 8所覆蓋且係面朝該保 護膜1 6。假如該導電膜1 7會在將該有機E L裝置1 1連接 到框架上時接觸到各電子元件則這麼做可防止發生短路。 (4)扮演著連接到各外部導線之端子角色的各金屬膜 1 9和2 0係形成於該絕緣膜1 8之端子形成部分1 8 a上。該 第一金屬膜1 9係依延續自該導電膜1 7的方式形成的。依 與絕緣膜1 8合倂之方式形成的導電膜1 7係黏貼於其上形 成有第一電極1 3及第二電極1 5的玻璃基板1 2上,因此可 將該第一電極1 3及第二電極1 5連接到各外部導線上。這 可在不須要爲該第一電極1 3及第二電極1 5設置分開的連 接端子下便利該有機EL裝置1 1的製造。 (5 )可藉由預先將金屬箔切割成預定的形成將由金屬 箔製成的導電膜1 7黏貼於該絕緣膜1 8上。這較之透過氣 相沉積法或電鑛法形成該導電膜1 7時可縮短其製造時間。 (6) 該第二電極15係由金屬製成的以便反射光。因此 ,該有機EL裝置11所發射的某些光會因該第二電極15 受到反射並自玻璃基板1 2發射出去。據此,較之該第二電 極1 5不反射光時,可增加自玻璃基板1 2發射出去的光。 (7) 該導電膜1 7係一金屬膜且係扮演著可防止環境空 氣中之氧氣及水氣進入該有機EL裝置1 1內的惰性膜角色 -14- 1257826 (8)該有機EL層14之上表面的面積係大於該第二 15之下表面的面積。由於該有機EL層14之上表面的 和該第二電極1 5之下表面的面積是不相同的,故能很 地防止該第一電極1 3與第二電極1 5之間發生短路。 現在將以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各部位爲中心討論 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有機電致發光(E L )裝置1 1。 圖顯示的是對應於第1 B圖之截面圖示。第二實施例與 實施例的主要差異是一導電膜2 1及一絕緣膜2 2。第 中’係以相同的符號標示出與第一實施例完全相同的 且將不再作詳細說明。 參照第3圖,該導電膜2 1係藉由將諸如鋁之類金 積於該保護膜1 6所形成的。該導電膜2 1是大得足以 該第二電極1 5。該導電膜2丨包含··一第一終端部分 在包含各第〜連接端子1 3 a之第一終端部分丨3 c上連 該第一電極1 3之上;以及一第二終端部分,係在該第 端部分1 3 b上連接於該第一電極丨3之上。該導電膜 在該第一終端部分丨3 c及第二終端部分i 3 b連接於該 電極1 3之上。 由和該保護膜1 6相同之材料製成的絕緣膜22會 該導電膜2 1。該絕緣膜22係由例如氮化矽製成的。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有機EL裝置11包含在真空環境 序重疊於玻璃基板1 2上之第一電極1 3、一有機電致 (EL)層14、~第二電極15、一保護膜16、一導電膜 一*絕緣膜22。特別是,係於相同的反應槽內形成該保 電極 面積 容易 一'種 第3 第一 3圖 元件 屬沉 蓋住 ,係 接於 二終 "只 第~ 蓋住 根據 下依 發光 Η及 護膜 •15- 1257826 藉由執行化學氣相沉積法(CVD)以形成該絕緣膜22,使吾 人能夠將之製作比第一實施例之絕緣膜1 8更薄。這麼做可 使該有機E L裝置1 1具有更薄的尺度。當執行氣相沉積以 形成該絕緣膜22時,可於相同的反應槽內形成該保護膜 1 6及絕緣膜22。此外,即使當該保護膜1 6及絕緣膜22都 很薄時也能夠防止氧氣及水氣進入該有機EL裝置1 1內。 除此之外,這使吾人能夠製造出很薄的有機EL裝置1 1並 減少用於形成保護膜1 6的時間。 熟悉習用技術的人應該很淸楚的是可在不偏離本發明 之精神及架構下以很多其他方法具體施行本發明。特別是 ,吾人應該理解的是可依下列形式具體施行·本發明。 可排除絕緣膜1 8和22。例如參照第4圖,可將該導 電膜2 1氣相沉積法於該保護膜1 6上。替代地,可將一金 屬箔黏貼於該保護膜1 6上以扮演該導電膜2 1的角色。 該保護膜1 6並非必須是由氮化矽製成的。可使用將諸 如氧化矽(S i Ο X )或像鑽石的碳材料(D l C )之類相對於水氣 或氧氣之穿透性很小的材料以形成該保護膜1 6。此外,也 可藉由重疊不同材料的薄膜以形成該保護膜丨6。 取代以氣相沉積法形成的保護膜1 6,該保護膜1 6可 以是一種塗覆膜。例如,該保護膜1 6可以是一種由聚矽氨 烷形成的塗層。 該導電膜1 7的表面可以是平滑的。替代地,該導電膜 1 7的表面可以是粗糖的。例如,可在與該導電膜〗7合倂 形成的絕緣膜1 8上執行浮雕以便於該導電膜1 7內形成各 -17- 1257826 突起及凹陷。替代地,可將包含突起及凹陷的導電膜17與 平坦的絕緣膜1 8 —起使用。各突起及凹陷可增加該導電膜 1 7的表面積並有效地釋出來自該有機EL層1 4的熱能。 形成於該玻璃基板1 2上的第一電極1 3可扮演著陽極 的角色,而該第二電極1 5則可扮演著陰極的角色。此例中 ,可據此改變該有機E L層1 4的結構。例如,從比較靠近 該第一電極1 3處看起,該有機EL層1 4可包含電子注入層 、發光層及電洞注入層三個層。替代地’從比較靠近該第 一電極13處看起,該有機EL層14可包含電子注入層、電 子傳輸層、發光層、電洞傳輸層及電洞注入層五個層。 該有機E L層1 4可以是由單一發光層形成的。替代地 ,該有機EL層14可以是一種藉由於一發光層上重疊由電 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電洞注入傳輸層、電洞限制層、 電子注入層、電子傳輸層及電子限制層中之一層或更多層 構成的多重層結構。 該有機EL裝置1 1並非必須用作背光且可以用作其他 型式的照明裝置亦即用於顯示器裝置的光源或是用作一種 E L顯示裝置。例如,當於一種遵循被動矩陣式技術而驅動 之顯示器裝置中使用該有機EL裝置11時,該第一電極13 可以是以形成於該玻璃基板1 2上之複數個平行的帶狀電 極之一。此例中,該有機EL層1 4包含沿著與各帶狀電極 交叉方向延伸的複數個平行帶狀區段。將單一的第二電極 1 5重疊於該有機EL層1 4上。各第一電極1 3與該第二電 極1 5的交點係扮演著依矩陣方式安排之各畫素或子畫素 -18- 1257826 的角色。參照第5圖,係將各屬於各第一電極1 3之一的帶 狀導電膜1 7形成於該絕緣膜1 8上。絕緣膜1 8係黏貼於玻 璃基板1 2上以便將每一個第一電極1 3上包含~連接端子 1 3 a的第一終端部分丨3 c連接到所屬帶狀導電膜1 7的某一 部位之上,並將每一個第一電極1 3的第二終端部分1 3 b連 接到所屬帶狀導電膜1 7的另一部位之上。 該導電膜1 7並非必須是黏貼於該絕緣膜1 8上的金屬 箔。例如,該導電膜1 7並非必須透過執行氣相沉積法或是 電鍍法所形成的。在於該絕緣膜1 8上形成複數個導電膜 1 7時(亦即在製造一種遵循被動矩陣式技術之顯示器裝置) 氣相沉積法或是電鍍法的效率不彰。 在未使用該絕緣膜1 8下形成複數個導電膜1 7時,可 將帶狀導電膜1 7氣相沉積於該保護膜1 6上並於其上氣相 沉積該絕緣膜2 2。 該第二電極1 5的第二連接端子1 5 a,並非必須安排在 該玻璃基板1 2上與該第一電極1 3之第一連接端子1 3 a相 同的周緣部分(第一終端部分1 3 c)之上。例如,可將該第二 連接端子1 5 a安排在該玻璃基板1 2上與第一連接端子i 3 a 相鄰的周緣部分之上。 可將該導電膜1 7之第一終端邰分1 7 b連接到該第一電 極1 3之第一連接端子1 3 a附近。 在將該有機EL裝置Π用作一種顯示器裝置時,該基 板可是藉由將各彩色濾光片重疊於透明基板上形成的。 可將透明的樹脂基板用在使用該玻璃基板1 2的場合 -19- 1257826 。該樹脂基板可以是有彈性的。樹脂基板的優點是可減小 該有機E L裝置1 1的重量。 可將該導電膜1 7連接到一方形之第一電極1 3上座落 有連接端子1 3 a之第一側之上、落在與連接端子丨3 a相對 一側之第二側之上以及與各第一連接端子1 3 a相鄰的側邊 之上。如此可進一步減少其亮度不均勻性。 該第二電極1 5並非必須能反射可見光。不過,當第二 電極1 5具反射性時,來自該有機E L層1 4的光會因該第二 電極1 5受到反射並自玻璃基板1 2發射出去。如是,較之 該第二電極1 5不反射光時,會有較大量額的光自玻璃基板 1 2發射出去。據此,即使當該有機EL層1 4所發射的光量 額減小時也能獲致所需要的光量額。如此可減少電力消耗 〇 可使用除了鋁以外的金屬以形成該第二電極1 5。例如 ’能以金、銀、銅、鉻或銦以形成該第二電極1 5。由金或 銅形成的金屬膜可抗氧化並改良其耐久性。 透明電極的材料並不受限於錫銦氧化物(I τ 〇 )。例如, 可將氧化鋅用在使用錫銦氧化物(I T 0)的場合。 應將本發明的各實例及實施例當作顯示用而非限制性 的’且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中給出的細節,而是可在本發 明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架構及其等效項目內加以修正。 【圖式簡單說明】 本發明連同其目的及優點將會因爲以下參照各附圖對 各較佳貫施例的說明而獲致更淸楚的理解。 -20- 1257826 第1 A圖係用以顯示一種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有機 電致發光(EL)裝置的平面圖示。 第1 B圖係沿著第1 A圖中之線段1 B -1 B所擷取的截面 圖示。 第1 C圖係沿著第1 A圖中之線段1 C _ 1 C所擷取的截面 圖示。 第1 D圖係沿著第1 A圖中之線段1 D - 1 D所擷取的截面 圖示。 第2A圖係用以顯示該第一電極及一連接端子之配置的 不意圖。 第2B圖係用以顯示該導電膜與金屬膜之間關係的示意 圖。 第3圖係用以顯示一種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有機 電致發光(EL)裝置的截面圖示; 第4圖係用以顯示一種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有機 電致發光(EL)裝置的截面圖示; 第5圖係用以顯示一種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有機 電致發光(EL)裝置的示意圖。 第6圖係用以顯示一種根據習知實例之有機電致發光 (EL)裝置的截面圖示。 第7圖係用以顯示另一種根據習知實例之有機電致發 光(EL)裝置的截面圖示。 第8 A圖和第8 B圖係用以顯示定義在輔助電極與透明 陽極層之間關係的透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 有機電致發光(EL)裝置 -21- 1257826 12 玻 璃 基 板 13 第 — 電 極 13a 第 一 連 接 端 子 1 3b 第 一 終 端 部 分 13c 第 — 終 端 部 分 14 有 機 電 致 發 光 (EL) 層 15 第 二 電 極 15a 第 二 連 接 端 子 16 保 護 膜 17 導 電 膜 17a 第 二 終 丄山 m 部 分 17b 第 — 終 端 部 分 18 絕 緣 膜 18a 端 子 形 成 部 分 1 9,20 金 屬 膜 1 9 a,2 0 a 接 點 區 1 9b?20b 襯 墊 2 1 導 電 膜 22 絕 緣 膜 4 1 有 機 電 致 發 光 (EL) 裝置 42 玻 璃 基 板 43 透 明 電 極 44 輔 助 電 極 45 絕 緣 膜 -22- 1257826 46 有機電致發光(EL)層 4 7 陰極 , 48 保護膜 5 0 透明基板 ’ 5 1 透明陽極層 - 51a 陽極端子 52 有機電致發光(EL)層 5 3 陰極層 5 3 a 陰極端子 _ 54 有機電致發光(EL)裝置 5 5 絕緣層 β 56 輔助電極層 5 7 接點區
-23-

Claims (1)

  1. 第93 1 22343號「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專利案 (2005年12月15日修正)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有機電致發光裝置(1 1 ),係包括·· 一基板(12),係用於傳送可見光; 一第一電極(1 3 ),係安排在基板上以傳送可見光, 該第一電極包含一含連接端子(1 3 a)的第一終端部分(1 3 c) 以及一落在與該連接端子相對處的第二終端部分(13b); 一有機電致發光層(14)係安排在該第一電極上,其 中由該有機電致發光層發出的光會透過該基板自該有機 電致發光裝置發射出去; 一第二電極(15),係安排在該有機電致發光層上; 以及 一絕緣性保護膜(1 6),係安排在該第二電極外側以 便保護該有機電致發光層至少不受氧氣及水氣之一的影 響;該有機電致發光裝置之特徵爲: 一導電膜(1 7),係安排在該保護膜外側以蓋住該第 二電極,該導電膜係與該第二電極絕緣的且包含一連接 於該第一電極之第一終端部分(13c)上的第一部分(17b) 以及〜連接於該第一電極之第二終端部分(13b)上的第二 部分(17a)。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其中該導 電:膜只在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上連接於該第一電極上。 3 ·如甲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其中又有 1257826 一絕緣膜(1 8)與面朝該保護膜的該導電膜合倂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其中又有 一第一金屬膜(1 9 ),係自該導電膜連續地形成在絕 緣膜上,以及 一第二金屬膜(20),係形成於該絕緣膜上,該第一 金屬膜包含一第一外部端子(19b)以便使第一電極連接到 一外部導線上,而該第二金屬膜則包含一第二外部端子 (2 Ob)以便使第二電極連接到一外部導線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其中該導 電膜具有一表面至少包含複數個突起及複數個凹陷之一 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其中該導 電膜指的是一種金屬范。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其中該導 電膜是一種氣相沉積膜或是電鍍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其中該導 電膜指的是一種形成於保護膜上的氣相沉積膜。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其中該導 電膜係由鋁製成的。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其中又有 一絕緣膜(22),係用以蓋住該導電膜且係由與該保 1257826 護膜相同的材料製成的。 1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1 〇項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裝 置,其中又有: 一周緣部分,係落在該第一電極外側; 一第一連接端子(1 3 a),係連接於該第一電極上;以 一第二連接端子(15a),係連接於該第二電極上,該 第一連接端子及第二連接端子都是形成於該周緣部分之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1 0項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裝 置,其中該有機電致發光層具有一表面積會大於該第二 電極的表面積。
TW093122343A 2003-07-29 2004-07-27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TWI25782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03049A JP4218450B2 (ja) 2003-07-29 2003-07-29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09748A TW200509748A (en) 2005-03-01
TWI257826B true TWI257826B (en) 2006-07-01

Family

ID=33535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22343A TWI257826B (en) 2003-07-29 2004-07-27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417372B2 (zh)
EP (1) EP1503437A2 (zh)
JP (1) JP4218450B2 (zh)
KR (1) KR100589889B1 (zh)
CN (1) CN100411221C (zh)
TW (1) TWI25782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2435B (zh) * 2012-09-10 2015-07-11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8521B2 (ja) * 2005-02-16 2013-06-12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Oled装置
US7990054B2 (en) * 2005-12-19 2011-08-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rganic LED device with electrodes having reduced resistance
WO2008062645A1 (fr) * 2006-11-21 2008-05-2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Panneau électroluminescent organique et élément de scellement
JP5240839B2 (ja) * 2008-08-22 2013-07-17 Necライ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面発光装置とそれを含む照明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695312B2 (ja) * 2009-10-27 2015-04-01 ローム株式会社 有機el装置
WO2011096923A1 (en) * 2010-02-03 2011-08-11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conducting cover
CN102860128A (zh) 2010-04-27 2013-01-02 日商路米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el照明装置
JP2012186455A (ja) 2011-02-16 2012-09-27 Ricoh Co Ltd ホール形成方法、並びに該方法を用いてビアホールを形成した多層配線、半導体装置、表示素子、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5741046B2 (ja) * 2011-02-18 2015-07-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WO2012133715A1 (ja) * 2011-03-29 2014-07-28 Necライ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有機el発光装置、有機el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有機el照明装置
KR20120119091A (ko) * 2011-04-20 2012-10-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와, 이의 제조 방법
JP6043113B2 (ja) * 2012-07-18 2016-12-14 株式会社カネカ 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556484B (zh) * 2012-08-15 2016-1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二極體模組
JP6106486B2 (ja) * 2013-03-26 2017-03-29 株式会社カネカ 有機elモジュール
TWI562428B (en) * 2013-09-30 2016-12-11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CN105097866B (zh) * 2014-05-23 2018-03-13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CN105470409A (zh) * 2016-01-04 2016-04-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器件
US10923689B2 (en) 2018-01-25 2021-02-16 OLEDWorks LLC Method for mask-free OLED deposition and manufa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86496C (fi) * 1990-10-03 1992-08-2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Elektroluminescenselement.
KR100252953B1 (ko) * 1997-07-31 2000-04-15 구자홍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JPH11273872A (ja) 1998-01-22 1999-10-08 Kawaguchiko Seimitsu Kk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
JP2000294369A (ja) * 1999-04-05 2000-10-20 Chisso Corp 有機el素子
JP3409762B2 (ja) * 1999-12-16 2003-05-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20010067868A (ko) * 2001-04-03 2001-07-13 유재수 고내구성 유기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3115393A (ja) 2001-10-02 2003-04-18 Sony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
JP2003123990A (ja) 2001-10-17 2003-04-2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2435B (zh) * 2012-09-10 2015-07-1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050558A (ja) 2005-02-24
TW200509748A (en) 2005-03-01
US20050023970A1 (en) 2005-02-03
JP4218450B2 (ja) 2009-02-04
KR100589889B1 (ko) 2006-06-19
CN100411221C (zh) 2008-08-13
CN1578570A (zh) 2005-02-09
EP1503437A2 (en) 2005-02-02
KR20050013940A (ko) 2005-02-05
US7417372B2 (en) 2008-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57826B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US9196869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nano-imprinting wiring
TWI259017B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US1073460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panel
US887816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ing equipment
US20110156084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ing apparatus
CN107808897A (zh)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JP2009520347A (ja) 有機led素子
TWI249969B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03855322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I298003B (en) Top emissio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with reflection layer
JP2003086362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TW200527970A (en) Electrode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3189679B (zh) 发光模块
US876651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conducting cover
JP2001244069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TWI285856B (en) Reflectiv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panel and display
CN109037465A (zh) Oled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JP2004327148A (ja) 有機elパネルの接合構造
JP5679292B2 (ja) 有機el発光装置
JP2003007474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2012049062A (ja) 照明装置
JP2003086363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04158325A (ja) 有機elパネル
TW200531583A (en) Organic flat light-emitting display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