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55442B - Optical disc medium, data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disc medium, data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55442B
TWI255442B TW091112365A TW91112365A TWI255442B TW I255442 B TWI255442 B TW I255442B TW 091112365 A TW091112365 A TW 091112365A TW 91112365 A TW91112365 A TW 91112365A TW I255442 B TWI255442 B TW I25544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corded
substrate
interval
dis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12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shinobu Usui
Akiya Saito
Makoto Tsukahara
Yoshitake Yanagisaw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Disc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Disc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Sony Disc Technology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55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5544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1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 G11B19/12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involving the detection of an identification or authentication mar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094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3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with provision for auxiliary signals
    • G11B23/36Signals on record carriers or on containers and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11B27/3063Subcod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11B7/268Post-production operations, e.g. initialising phase-change recording layers, checking for defec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Description

1255442
明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一種光碟媒體、資料記錄方法及裝置,可適用 於例如唯讀(ROM)型之光碟。 背景技術 今曰普及之光碟(Compact Disc: CD)規格稱為音訊光碟 (Compact Disk Audio),其係依紅皮書記載之規格。以該 紅皮書為基礎,有以(:〇_11〇%為首之數種格式規格化,構 成了所謂之CD系列(家族)。在以下的說明中,如單以cd %呼時,係指包含CD家族之各種格式光碟的總稱。CD等 光$做為a木資料、動畫資料、遊戲資料、及電腦應用程 式等之記錄媒體,具有多方面之利用性。 以下以CD的情況為例,說明光碟以往之製造工序。圖1〇 為應用於CD之光碟製作系統之構造圖。CD之製作工序大 致可分成··母片製作裝置,其利用雷射光束來製作光碟母 版,及成形成膜裝置,其利用由光碟母版製成之母模,製 成複數光碟基板,並在光碟基板上形成膜層。 用以製作光碟母版320之母片製作裝置,具有EFM信號 傳送裝置500及雷射光束記錄器6〇〇。成形成膜裝置7〇〇, 係利用由光碟母版3 20製成之母模3 30來進行光碟基板之成 形,接著在光碟基板上施以例如反射膜之被覆膜的成膜, 製成已記錄光碟3 60。EFM信號傳送裝置5〇〇,係由主光碟 3 1 0讀取用以記錄之資訊資料,將讀取信號施以efm (Eight to Fourteen Modulation)調變所產生之EFM信號 輸出至雷射光束記錄器600。光碟母版3 2〇為在玻璃基板上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55442 A7 B7 五、發明説明(2 I放感光物夤之光阻者。雷射光束記錄器6 q 〇會依e ρ μ信 號而在光碟母版320上照射雷射光。在此照射過程中,將對 光阻膜施以顯像處理,當該光阻為正性光阻時,感光部份 b融化而在光阻膜上形成凹凸圖案,使得光碟母版表面 上形成符合特定格式之訊號坑行。 接著,依光碟母版320,製作出稱為母模33〇之模板,其 上反轉轉印有該光碟母版320之訊號坑圖案。成形成膜裝置 7〇〇將藉由該母模330來製作光碟基板,並進一步在該光碟 基板上形成反射膜等之被覆膜及保護膜,以複製出已記錄 有貝料之光碟360。光碟基板上轉印有光碟母版32〇上形成 之凹凸圖案,形成了訊號坑圖案。光碟基板之製作方法, 已知有壓縮成形、射出成形、及光硬化法等。 利用以往之光碟製作系統製成之已記錄光碟360,其上形 成之反射膜並非做為可記錄之膜層而係做為被覆膜,為一 種專供讀取之光碟,在製成後無法記錄任何附記資訊。 、L年來,為了對記錄有特定資訊資料之已記錄光碟360施 以官理等原因,需要—種能夠在每片已記錄光碟360上記錄 識別編號等附記資訊之方法。唯,已記錄光碟360係以上述 製作工序來製作’因此對於已經以成形成膜裝置7⑻完成處 :里之已δ己錄有特定資訊資料之已記錄光碟36q,很難在不影 響已記錄之資訊資料的情況下,記錄上附記資料。 二為此,以往對已記錄光碟進行識別編號等之附記資訊之 ::錄方式上所提案的方法,均為以相異於主信號之記錄調 變方法之方式來進行附記資訊記錄之方法。唯,以上述方 (.^ _ _5_ ^紙心度適力中關^^Τ4·規格(21〇 X 297公釐)~~一 1255442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法。己錄有附圮資訊之已記錄光碟36〇,僅能以具有專用讀取 弱能之光碟機進行讀取,無法以既有光碟機讀取附記資 訊’衍生出了缺乏相容性之問題。 此外,DVD-R0M方面,定義有BCA (如⑻Cutting Area,叢訊切割區域),可將附記資訊記錄於此區域。唯, 該區域係設置為相異於主裡信號(EFM+調變)部的其他區 域,僅能以具有專用讀取功能之光碟機來讀取。此外, BCA並未應用於DVD-Video等之光碟。 如上所述,除了以往規格之CD、MD、或DVD-ROM以 外之DVD光碟等之光碟,一旦完成記錄後,無法再進行識 別資訊等附記資訊之記錄。 本务明之目的,係以上述為鑑,在於提供一種光碟媒 體、資料記錄方法及裝置,用以依以往之規格,在已記錄 光碟上進行附記資訊之記錄。 發明揭示 為解決上述課題,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發明為一種光碟 媒體,其具有··基板,其上具有與調變之資訊資料相對應 之形狀;及被覆膜,其係被覆於基板上,且該光碟媒體設 有部份之無調變區間,並對於該無調變區間,藉由將特定 之附記資訊記錄於被覆膜以進行記錄。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發明為一種光碟媒體,其為具有: 基板,其上具有與依規定有最小反轉間隔及最大反轉間隔 之調變方法調變而成之資訊資料相對應之形狀;及被^ 膜,其係被覆於基板上,且該光碟媒體上,係在不使已圮
1255442 A7 B7 五、發明説明(4 狀特定資訊資料収最小反轉間隔及最大反㈣隔之規 定的情況下,藉由將特定之附記資訊記錄於被覆膜上以進 行記錄 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發明為一種光碟媒體,其為具有: 基板,▲其上具有與依規定有最小反轉間隔及最大反轉間隔 之調變方法調變而成之資訊資料相對應之形狀;及被覆 膜二其係用以被覆於基板上,且該光碟媒體,係使已記錄 、資K資料中之特疋區間内在播放時會檢測出錯誤的方 式,將特定之附記資訊記錄於被覆膜以進行記錄。 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發明為一種光碟媒體,其為具 有基板,其上具有與依規定有最小反轉間隔及最大反轉 間隔之調變方法調變而成之資訊資料相對應之形狀;及被 覆膜,其係用以被覆於基板上,且該光碟媒體,對特定區 間,在記錄了違反最小反轉間隔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規定的 錯誤資訊後,將能夠對該錯誤資訊進行修正以使其符合上 述規定之資訊,藉由記錄於被覆膜以進行記錄。 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發明為一種光碟媒體,其具有: 基板,其上具有與調變之資訊資料相對應之形狀;及被覆 膜,其係被覆於基板上,且該光碟媒體上之特定位置上記 錄有已知之資料’並藉由對被覆層之記錄,能夠改寫已知 資料之一部份,及依有否改寫而記錄所需之資訊。 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發明為一種光碟媒體記錄方法, 其為用以製作一種具有與調變之資訊資料相對應之形狀的 基板、被覆於基板上之被覆膜的記錄方法,且設有部份之
本紙張尺度適财@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 X 297公|) 1255442 A7 B7 五、發明説明(5 無調變區間,並對該無調變區間,將特定之附記資訊記錄 於被覆膜以進行記錄。I^ ^ 、。。a …絲” %專利犯圍弟30項之發明為一種 貝料…亲衣置,用以對無調變區間,將特定之附記資訊 錄於被覆膜以進行記錄。 、° σ 圍 資 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發明為一種記錄方法 製作一種光碟媒體,該光碟媒體具有:基板’其I且有盘 最:反轉間隔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調變方法調變: 貧:相對應之形狀;及被覆膜,其係被覆於基板 =且心錄方法中,絲不使已記錄之特定資訊資料違 反,小反轉間隔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規定的情況下,藉由將 特疋之附記資訊記錄於被覆膜上進行 第31項之發明為—種資料 甲明專利犯 訊記錄於被覆膜以進行記錄。…,用以將特定之附記 製項之發明為一種記錄方法’其係用以 I作一種先碟媒體,該光碟媒體具有:基板,其上且有斑 依規定有最小反轉間隔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調變方法:周錄而、 成之資訊資料相對岸之形妝.月、Λ °夂 上,且f 覆膜’其係被覆於基板 心錄方法中’係使已記錄之 間内在播放時會檢測出錯誤的方式,將特定之附 覆膜以進行記錄。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發明二 :口記錄裝置’係以能夠於播放時檢測出式, 將特疋之附記資訊記錄於被覆膜以進行記錄。 飞 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發明為—種記 製作-種光碟媒體,該光碟媒體具有:基板:其二 、《丨j - 8 · 297公釐)
本紙張尺^^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1255442 五、發明説明(6 依規定有最小反轉間隔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調變方法調變而 成之資訊資料相對應之形狀;及被覆膜,其係用以被覆於 ^板上’且該記錄方法中,係對特定區間,在記錄了違反 最J反轉間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規定的錯誤資訊後,將能 夠對該錯誤資訊進行修正以使其符合上述規定之資訊,藉 由記錄於被覆膜以進行記錄。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發明 為一種資料記錄裝置,传太 h ^ 係在圮錄了錯决賢訊後,為符合規 2。’將用峰正該錯資訊賴純錢以進行記 :請第29項之發明為一種記錄方法,其係用以 版作-種光碟媒體’該光碟媒體具有:基板,以 ;:Π:Γ4相對應之形狀;及被覆膜,其係被覆於基 料:二亥記錄方法中,係在特定位置上記錄已知之 :,亚错由對被覆層之記錄,能夠改寫已知資料之—部 二否:寫而記錄所需之資訊。申請專利範圍第34 員之毛月為一種貧料記錄裝置, 有無經過改寫、覆寫來記錄所需資訊:°貝料之-部份 圖式之簡要說明 發Γ—實施形態之光碟製作系統之構造圖。 圖2為·,,|不CD之信號袼式之簡圖。 ===明之第一附記資訊記錄方法之簡圖。 2為用以况明本發明之第二附記資訊記錄方法 圖5為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第二附記 B 圖6為用以說明本發明 一°。..彔方法之簡圖。 之第二附記貧訊記錄方法之簡圖。 資 部 訂 t -9- x 297公釐) 1255442
圖7為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第四附記資訊 圖δ為次編碼資料之構造之簡圖。 万沄之間Η 圖9為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第五附記資訊記錄方法之簡圖。 圖10為既有光碟製作系統之構造圖。 發明實施之最佳型態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之_實施例。此外,由於 以下所述之實施例為適用本發明.之具體實例,因此在技術 上設定有偏好之各種條件,唯在以下說明中如未特別註明 限制時,本發明之範圍並不以如下說明之實施之形態所 限0 圖1為應用本發明之光碟製作系統之構造圖。本發明之光 碟製作工序大致可分為:母片製作工序,其利用雷射光束 製作光碟母版;成形成膜工序,其利用由光碟母版製成立 母杈,製作出複數片光碟基板,並在光碟基板上形成膜 層;及附記工序。 用以製作光碟母版320之母片製作裝置,係*EFM信號 傳送裝置500及雷射光束記錄器6〇〇所構成。成形成膜裝置 7〇〇係利用由光碟母版320製成立母模330來進行光碟基板 之成形’並在光碟基板上形成例如為反射膜之被覆膜,以 製作出已記錄光碟360。附記裝置200係用以對成形成膜裝 置7 〇 〇製成之光碟3 4 0,附記資訊之附記。 光碟母版320為在玻璃基板上塗敷為感光物質之光阻者。 雷射光束記錄器600係依調變信號傳送裝置1〇〇傳送來之信 號’在光碟母版320上照射雷射光。在此照射過程中,將對 -10- I: |______ 本紙震尺度 对‘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1255442 A7 B7 五、發明説明(8 ) 光阻膜施以顯像處理,當該光阻為正性光阻時,感光部份 會融化而在光阻膜上形成凹凸圖案,使得光碟母版32〇表面 上形成符合特定格式之訊號坑行、溝槽等。 接著,依光碟母版320 ,製作出稱為母模33〇之模板,在 其上反轉轉印有該光碟母版320之訊號坑圖案。成形成膜裝 置7〇〇藉由該母模330來製作光碟基板,並進一步在該光碟 基板上形成反射膜等之被覆膜及保護膜,以複製出已記錄 有貢料之光碟340。光碟基板上轉印有光碟母版32〇上形成 之凹凸圖案,形成了訊號坑圖案。光碟基板之製作方法, 已知有壓縮成形、射出成形、及光硬化法等。調變信號傳 送裝置100係具有:記錄資訊播放部11〇,其係將欲記錄於 光碟之資訊資料由母片之光碟3 10讀取並進行播放;調變資 訊產生部120 ,其用以將播放之資訊資料,轉換成特定格式 之調變資料;調變資訊記憶部130 ,其用以記憶調變資料資 Λ ’及调變信號輸出部14 0,其用以輸出調變信號。 e己錄資訊播放部1 1 〇係對記錄於母片之光碟3丨〇全區域上 的特定資訊資料依序進行播放,並將播放之資訊資料傳送 至調變資訊產生部120。母片之光碟310為(:1^11等之母片 媒月豆(資机源)’記錄有記錄於光碟母版3 2 〇之特定的資訊資 料。特定的資訊資料可為音樂資料、影像資料、或程式等 之任意資訊資料。記錄資料播放部丨丨〇係用以進行例如錯誤 修正編碼化之編碼化處理。 調變資訊產生部120,係將預先決定加以播放之資訊資料 轉換成特定之格式之資料,再施以特定之數位調變處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55442
1255442
^ \ I斤出用以记錄该附記資訊420之區域,且對該區域 立·資+Λ420之附圮進行控制。附記部23〇係依附記控制 藉由將咼輸出之雷射光照射於光碟34〇,將附記資 訊420記錄於光碟340,製作出記錄有附記資訊420之光碟 別。附記資訊42〇為例如光碟34〇相關資訊等之任意的資 孔附迟凌置200可逐一對光碟34〇進行附記資訊42〇之變 更,也可例如附記能夠對個別光碟34〇進行識別之獨特識別 資訊。 乂下對於具有上述構造之光碟製作系統之動作及光碟製 作方法進行說明。 ^ 調變信號傳送裝置100中,記錄資訊播放部11〇係對記錄 於母片之光碟310上之資訊資料進行播放,將播放之資訊資 料傳送至調變資訊產生部12〇。調變資訊產生部12〇將視需 要而參照附記相關資訊41〇 ,將播放之資訊資料轉換成特定 之格式,產生调變資料。該調變資料在記憶於調變資訊記 憶部130之同時,將傳送至調變信號輸出部14〇,做為調變 信號輸出至雷射光束記錄器6〇〇。 雷射光束記錄器600係依調變信號將雷射光照射於光碟母 版320之光阻。接下來,對光碟母版32〇進行顯像,依感光 圖案製作出母模330。成形成膜裝置700係利用母模33〇進 行光碟基板之成形,並進一步在光碟基板上進行成膜,製 作出光碟340。藉由上述為止之工序,製作出了記錄有資訊 資料之光碟340。 接著’追加記錄裝置200中,調變資訊記憶部2 1 〇内事先 -13- 本紙泰域瑪㈣汽更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爱) 1255442 A7 -----B7 五、發明説明(11 ) 兄憶有調變信號傳送裝置⑽使用之附記相關資訊41〇、或 調變信號資料模式。附記控制部22G,不僅依附記相關資訊 410或凋纟文、貝料,計算出用以記錄該附記資訊420之區域, 且對4區域之附記資訊42〇之附記部23〇進行控制。附記部 230係文附圮控制部22〇之控制,依附記資訊42〇之資料對 雷射光之強度進行調變,而將該雷射光照射於光碟34〇,製 作出記錄有附記資訊之光碟35〇, 如上所述,凋變彳§號傳送裝置100側,雖然會視需要而參 照附記相關資訊41〇,唯仍依與峰相同之調變處理來產生 調變信號。光碟34G係依該調變信號來製作。附記裝置2〇〇 中,係依附記相騎訊41〇或調冑資料來計#出附記資訊 420之記錄用區域後,進行附記資訊㈣之記錄。附記資訊 420可為任思σ又疋之資訊,因此可在利用以往調變方式製成 之已記錄光碟中,個別加入識別資訊。如此一般,以往難 以對已€錄光碟實施之識職訊等之附記資訊之記錄便成 為可能,可擴大光碟之用途。 此外,由於附記《附記資訊係以以往之格式來加以記 錄’因此無需進行改造或附加特殊電路,便可利用播放機 (放映機、光碟機等)來加以讀取。再者,無需變更現有之 光碟生產工序,藉由增加附記裝置,便可進行資料之附 記。 接著,以CD為例,具體說明附記資訊的記錄方法。圖2 為CD之_貞之資料構造。在⑶中,由2個通道之數位音 訊資料之合計12個樣本(24個標記),將形成各4個標記之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g @家鮮(CNS) Μ規格(21GX297公酱) 1255442 A7 B7 五、發明説明(12 ) 位Q及同位P。在上述合計32標記,再加上丨個標記做為次 編碼(subcode)後,將視所得之33個標記(264資料位元)為 一個單位來進行處理。亦即,施以EFM調變後之丨幀内包含 由1個標記之次編碼、24個標記之資料、4個標記之q同 位、及4個標記之P同位所構成之33個標記。 EFM中’各標記(8資料位元)會轉換成14通道位元。 EFM e周變之最小反轉間隔(記錄信號之丨與丨間的〇的個數為 最小之反轉間隔)Tmin為3T,相當於3T之訊號坑長度則成 為〇·87 μπι。相當於τ之訊號坑長度為最短之訊號坑長度。 最大反轉間隔(記錄信號之丨與丨間的〇的個數為最大之反轉 間隔)Tmax為11Τ。此外,即使將14位元加以相互連接的 情況中,為了符合上述Tmin = 3T、Tmax =丨17之運轉長 度限界條件,將在各14通道位元間配置邊緣位元(margin bits ,也稱為”結合位元”)。在此準備之邊緣位元有(〇⑽)、 (001)、(010)、(100)之4種模式。再者,幀前端附加有幀 同步模式。幀同步模式在通道位元之周期為T時,係以 ΠΤ、1 1T及2T為連續之模式。上述之模式在EFM調變規 則中並不會發生,因此可藉由該特異之模式,進行幀同步 之檢測。1個幀係由總位元數為588通道位元所構成。幀頻 率則為7.3 5 kHz。 98個上述般之畫面之集合,稱為次編碼幀(或次編碼區 塊)。將98個幀以縱向連續方式重新排列成之次編號幀,係 由用以識別為次編碼幀之起始端之幀同步部、次編碼部、 貧料暨同位部所構成。此外,該次編碼幀相當於一般CD播 I丄纟、> ^. -15 - 本紙張尺度適财關家標準(CNS) A4^_(2i〇x297公發) 1255442 A7
放時間之1/75秒。 °亥次編碼部係由9 8個幀 鴨,分別具有次編碼植夕、4人編碼部之起始端的2個 ------ 進=::對本發明之附記資訊之記錄方法的數例,依序 冬11 °己貝Λ之捕方法,係在調變信號傳送裝置中, 田貢訊資料進行調變的過 立 中猎由產生在調變信號之任 思:間内設置無調變區間之變調信號以製作出光碟,且在 附α己裝置中’在無調變區間内進行附記資料之記錄。 圖3為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第一附記資訊記錄方法。 調變信號傳送裝置100中,係由附記相關資訊41〇取得用 =插入調變資料(以下,適當地改稱為卿信號)内之無調 變區間之相關資訊。至於插入EFMf料之無調變區間之位 置或數目’均為任意且無限制。唯,插入無言周變區間之光 碟340應能夠循軌飼服,即連續之無調變區間應設定成在循 軌伺服之頻寬以下。至於上述循軌的方法,並無特別之限 制。 圖3例中,係以EFM調變之前為8位元,調變後為丨4通道 位元之次編碼部做為無調變區間。無調變區間可以設置於 除了同步模式以外之次編碼部及資料部的任何位置。此 外,也可在某一定間隔,或隨機區隔來設置複數個無調變 區間。調變資訊產生部1 2 0,係依上述之附記相關資訊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297公釐) 1255442 A7 B7 14 五、發明説明( 410,產生在EFM資料模式内一部份設有無調變區間之 EFM信號,並輸出至雷射光束記錄器6〇〇。輪出至雷射光 束記錄器600之EFM信號,即記錄於光碟母版32〇之efm信 號之波形中,次編號部之信號強度為〇。對應於上述而製成 之光碟3 4 0中,為無5周纟交區間之次編號部並無訊號坑存在。 亦即,全部為訊號面(land)區域。 附δ己裝置2 0 0中,係取得並將附記相關資訊4 1 〇記憶於調 變資訊記憶部210中。附記控制部220,係對附記資訊42〇 施以EFM調變,並對能夠產生高輸出雷射之附記部23〇進 行控制,以便該EFM信號能夠記錄於相當於次編碼部之區 間,以在次編碼部上形成訊號坑。圖3中,以斜線表示之訊 號坑為藉由附記資訊所產生之訊號坑。藉由附記裝置2〇〇施 以附記所得之產品的光碟350中,相當於次編碼部之區間内 記錄有附記資訊42 0之調變信號。 圖3例中,附記後之14通道位元之模式將為 (olooioooiooloo)。此外,通道位元的1的位置上, 信號之位準會反轉。該14通道位元係對4〇h之8位元之標記 施以EFM調變所產生。h代表1 6進位,8位元之模式為 (01000000)。該8位元以1〇進位表示時為「64」。在此所 示的例子中,在次編碼部的後面,藉由3位元之邊緣位元, 配置有00h之資訊位元。 如上述般’對於資訊資料之調變信號以被覆膜上有無訊 號坑來加以記錄之光碟,能夠記錄以同一調變方式調變之 附記貢訊。藉由在每一片光碟上記錄不同之資料做為附記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爱) 1255442 A7 B7 五、發明説明(15 貢訊,可做為光碟之識別資訊來加以讀取。此外,施以附 記之產品的光碟,在以往支援EFM調變之播放機中,不僅 可播放資訊資料的調變信號,也同時能夠播放附記資訊之 調變信號。如此一般,無需在播放機中設置用以讀取個別 識別育訊用之特殊電路,便可播放個別識別資訊。 在上述說明中,雖然係以在資訊資料之EFM資料中,插 入資訊資料之EFM資料為例來加以說明,唯也可以利用施 以伺服專用調變處理之伺服專用調變區間來取代上述之無 調變區間。在此情況中,附記相關資訊41〇為一種特定用資 訊,係用以特定欲插入調變信號資料模式之任意區間内之 已貫施伺服專用調變之調變區間;調變信號傳送裝置1〇〇中 之调變貧訊產生部120 ,其係依附記相關資訊,產生將調變 信號資料模式之一部份做為伺服專用之伺服專用調變區間 之調變;附記裝置200中之附記控制部22〇 ,其係依附記相 關貝Λ進行一種控制,以使上述附記資訊之調變信號附記 於伺服專用調變區間。此外,伺服專用調變區間之調變信 唬之強度,係設定成能夠對藉由附記裝置2〇〇施以附記處理 而成之光碟進行讀取的強度範圍内。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之第二附記資訊記錄方法。第二之 記錄方法方面,在調變信號傳送裝置中,係產生資訊資料 經過調變之EFM信號,並藉由母片製作工序及成形成膜工 序製作出記錄有EFM信號之光碟;在附記裝置中,係依碉 變信號傳送裝置產纟之EFM資料,餘意區間内記錄下附 記資訊。 18-
:uU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豕標準(CNS) A4規格(2i〇X 297公楚) — ----- -- 1255442 A7 B7 五、發明説明(16 ) 圖4為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第二附記資訊記錄方法之圖。 調變信號傳送裝置100中,係對資訊資料施以EFM調 變,產生EFM資料,並傳送至附記裝置2〇〇。附記裝置2⑻ 中,係將該EFM資料模式記憶於調變資訊記憶部21〇。調 變信號傳送裝置1〇〇會輸出利用與以往相同之處理方式產生 之EFMk#b,製成光碟母版32()。藉由該光碟母版㈣製作 而成之已記錄光碟340之訊號坑、才目當於圖4中以橢圓表示 之部份。 附記裝置200中之附記控制部22〇,係參照儲存於調變資 訊記憶部21G之EFM資料模式,計算出用以記錄附記資訊 420之調變信號的區域。雖然區域之計算方法為任意,唯仍 會選擇當附記上附記資訊42〇之調變信號時,不會違反 EFM之運轉長度限制條件的區域。 圖4例中顯示了邊緣位元(3通道位元)、資訊位元㈠*通道 位兀)、邊緣位元(3通道位元)、及資料位元(14通道位元) 之區間,通道位元之模式為(〇〇〇〇1〇〇1〇〇〇1〇〇〇〇〇〇)反覆 出現之區間。亦即,會選擇4T = 〇、3T = i、4Τ二〇、6丁 =1 (Τ為1通道區塊,4Τ = 〇表示〇在4丁區間連續)反覆之 區間。 尚且,藉由在3Τ = 1後面進行附記,將原本為3丁 = 訂\〇之部份變更為4T= 1及订=()。亦即,藉由在以橢 圓表不之3 Τ之汛唬坑上附記以斜線表示之訊號坑,形成了 4Τ之訊號坑。藉此,資訊位元= 〇iEFM資訊會變更為資訊 位兀二192(14通道位元模式= 〇1〇〇〇1〇〇ι〇〇〇〇〇)。該附記之
-19-
1255442 A7 _____ B7 五、發明説明(17 ) EFM信號能夠在播放裝置側正常地加以讀取。播放側裝 置,可依指示有附記資訊420之插入區間之資訊,一併讀取 資訊資料及附記資料420。 如此一般,依本發明,將能夠對採用以往之格式進行記 錄之光碟,實施資訊之附記。 此外,在說明中,雖然調變信號傳送裝置1〇〇側並無實施 特別之處理,唯也可預先設定附記資訊42〇之記錄條件,或 事先將區間等之附記相關資訊41〇設定於調變信號傳送裝置 1 〇〇。藉此,调變信號傳送裝置丨〇〇中之調變資訊產生部 120在對附圮相關資訊41〇,即對欲於稍後進行附記之區間 的資訊資料進行調變時,可選擇出已考量到附記之EFM資 料模式。附記裝置200側也會依附記相關資訊41〇 ,實施附 記資訊420之附記處理。 接著,對原始的EFM資料模式例進行說明,在此之EFM 資料為如上所述般適用藉由變更資料以記錄附記資訊之附 記資訊記錄方法者。圖5中,所示的為適用本發明之第二附 記資訊記錄方法之資料之其他例。 附a己裝置200中,係藉由照射高輸出雷射光在訊號面部形 成訊號坑(pit)來記錄附記資訊42〇。在此,附記裝置2〇〇係 依上述之EFM信號資料模式,對光碟34〇上形成之由訊號 坑區域及訊號面區域構成之EFM資料區間中之訊號面區 域,施以高輸出雷射光照射,將該訊號面區域轉換心個訊 號坑區域。EFM中,訊號坑區域或訊號面區域必須在3丁至 11T之間,因此附5己資汛420能夠記錄之原始之資料模 i' · ' / ' * ' -20- I紙張尺度適财關家辟(CNS) Μ規格(21G χ 297公⑸-------- 1255442 A7 ________B7 五、發明説明(18 ) 式係具有位於3 T、4 T或5 T之訊號坑區域、位於3 τ、4 丁或 5T之訊號面區域、及位於3T、4T、或5丁之訊號坑區域之 排列,且上述之汛號坑區域、訊號面區域及訊號坑區域之 和為11Τ以下。附記裝置200中,係對具有上述排列方式之 ΕΜ資料模式中之訊號面區域,照射高輸出雷射光,藉由使 其整體成為1個訊號坑而轉換成EFM資料模式。具體而言, 能夠實施上述變更之原始之EFM資料模式有如下1〇種模 式,且能夠轉換成如下所示: (1) 將3T訊號坑區域、3T訊號面區域、及3T訊號坑區域 形成之EFM資料模式,轉換成9T訊號坑。 (2) 將4Τ訊號坑區域、3Τ訊號面區域、及3Τ訊號坑區域 形成之EFM資料模式,轉換成1〇τ訊號坑。 (3) 將5Τ訊號坑區域、3Τ訊號面區域、及3Τ訊號坑區域 形成之EFM資料模式,轉換成11Τ訊號坑。 (4) 將3Τ訊號坑區域、4Τ訊號面區域、及3Τ訊號坑區域 形成之EFM資料模式,轉換成1〇τ訊號坑。 (5) 將4Τ訊號坑區域、4Τ訊號面區域、及3τ訊號坑區域 形成之EFM資料模式,轉換成11Τ訊號坑。 (6) 將3Τ訊號坑區域、5Τ訊號面區域、及3Τ訊號坑區域 形成之EFM資料模式,轉換成丨1Τ訊號坑。 (7) 將3Τ訊號坑區域、3Τ訊號面區域、及4Τ訊號坑區域 形成之EFM資料模式,轉換成1〇τ訊號坑。 (8) 將4Τ訊號坑區域、3Τ訊號面區域、及4Τ訊號坑區域 形成之EFM資料模式,轉換成11Τ訊號坑。 'i ci -21 - 本纸張尺度家標準(0½) Α4^^1〇χ 297公楚y 1255442 A7 B7 五、發明説明 (9) 將3T訊號坑區域、4T訊號面區域、及4T訊號坑區域 形成之EFM資料模式,轉換成ητ訊號坑。 (10) 將3Τ訊號坑區域、3Τ訊號面區域、及5丁訊號坑區 域形成之EFM資料模式,轉換成ητ訊號坑。 圖5例中’在由以橢圓表示之3Τ訊號坑區域、3丁訊號面 區域、及4Τ訊號坑區域之訊號面區域構成的部份中,藉由 附5己裝置200對3Τ之訊號面區域進行附記,形成1〇丁之訊號 坑。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之第三附記資訊記錄方法。第三附 記資訊記錄方法,係如第二附記資訊記錄方法,在調變信 唬傳迗裝置1〇〇中,藉由對資訊資料進行調變以產生efm 信號,製成光碟340,並在附記裝置2〇〇中,參照調變信號 傳送裝置100產生之EFM資料模式,依附記資訊42〇 ,以任 意區間之EFM信號會發生錯誤的方式進行記錄。 圖6為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第三附記資訊記錄方法之圖。 调變彳§號傳送裝置1 〇〇中,對播放之資訊資料施以efm 調變,產生EFM資料模式,傳送至附記裝置2〇〇。附記裝 置200中,調變資訊記憶部21〇會記憶該EFM資料模式。調 變#號傳送裝置1 〇〇會輸出利用與以往相同之處理方式產生 之EFM信號,製成光碟母版32〇。藉由該光碟母版32〇製作 而成之已記錄光碟340之訊號坑,相當於圖6中以橢圓表示 之部份。附記裝置200中之附記控制部220,係參照儲存於 調變資訊記憶部210之EFM資料,在事先快定立區間内, 以會產生錯誤的方式進行附記。上述區間為任意區間,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55442 A7 B7 五、發明説明(20 為連續區間,也可為依特定條件選擇之區間。 在圖6例中,資訊位元為「0」,因此經由EFM調變之結 果,形成4T = 〇、3T = 1、4T = 0、及6T = 1之資訊位元 區間。對該資訊位元區間内之4τ = 〇之部份進行附記處 理’使該區間成為1T = 〇、2T = 1、及1 τ = 〇。亦即,分 別對應於3T = 1及6T = 1之訊號坑間之相當於4T = 〇之訊 號面’附記上以斜線表示之相當於2T = 1之訊號坑。 如上所述,由於EFM規定為必須滿足Tmin = 3τ、及 Tmax = 1 ιΤ之條件,因此藉由反轉間隔成為丨丁、2T及 !丁,將會發生EFM錯誤。附記控制部220對於事先決定之 複數區間,係依附記資訊42〇來判斷有無需要使其發生錯 决,以對附記進行控制。亦即,在播放裝置側上,係在某 一特定區間中,藉由檢測有無發生錯誤,以取得附記資訊 420。例如,設定當發生錯誤時為1,沒有發生錯誤時為 0 ’依有無錯誤來播放附記資訊42〇。 二此外,在上述說明中,係以產生EFM錯誤的情況來加以 j明,唯也可使其發生任何其他種類之錯誤。例如,以某 區間之錯誤修正標記能夠導致錯誤發生之方式來進行附 。己、如此一來,依本發明,能夠在利用以往規格進行記錄 之光碟上,施以附記資訊之記錄。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之第四附記資訊記錄方法。第四附 記資訊記錄方法,係在調變㈣傳送裝置⑽中,在對資^ 資料進行調變的過程中,產生能在_信號之任意區間發 生EFM錯誤之EFM信號,製成記錄有EFM信號之光; -23 1255442
1並在附記裝置200中’參照調變信號傳送褒置100產 之EFM貧料,依附記資訊42〇,以修正任意區間之錯^ 的方式進行記錄,藉此製成光碟35〇。 曰°、 圖7為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第四附記資訊記錄方法之圖。 在該記錄方法中,係預先於調變信號傳送褒置ι〇〇側設定 附記資訊42G之記錄條件,或事先將區間等之附記相關資訊 410設定於調變信號傳送裝置⑽。調變信號傳送裝置⑽ 之調變信號產生部120在對附記相關資訊41〇,即對將進行 附記之區間的資訊資料進行調變時,在EFM資料之一部份 設置空白區間(未形成訊號坑之區間)的同時,產生能夠^ 生EFM錯誤之EFM資料。在圖7例中,係在8T = 〇之空^ 區間的後面設定2Τ = 1之區間,以產生能夠發生ΕρΜ錯誤 之EFM信號。依該EFM信號製成光碟母版32〇,並藉由該 光碟母版320製成光碟340。在該光碟34〇上,形成有與 =1相對應之訊號坑。 附記裝置200中,係參照附記相關資訊41〇,依附記資訊 420進行能夠修正EFM錯誤之附記。在圖7例中,在形成2 τ = 1之訊號坑前,如斜線所示,在4T之區間上施以訊號坑 之附記,將2Τ = 1轉變成6Τ =丨。藉此,EFM錯誤獲得修 正。附記控制部220方面,係在事先成形之複數個錯誤區 間,依附記資訊420來判斷有無需要修正EFM錯誤,以實 施對附記之控制。亦即,已附記之光碟35〇之播放用播放裝 置中’係在某特定之區間上,藉由檢測有無發生錯 誤,以取得附記資訊4 2 0。例如,藉由將e F Μ錯誤未獲得 -2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55442 A7 五、發明説明(22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之第五附記資訊記錄方法。 ^第五附❹訊記錄方法,係在調變信號傳送裝置1⑻中, 係產生-種EFM資料,該EFM資料係能使與預設之特定區 間上之資訊資料相t_M㈣中產生預設之特定資料 者,以製成記錄有特定資料之光碟34〇。在附記裝置2'〇〇 中:係依附記資訊420,以對記錄有特η料之任意區域内 之資料進行覆寫的方式進行記錄,藉此製成光碟35〇。 例如,CD之信號袼式係以如圖2而說明一般,丨幀内記錄 有1標記之次編號。98個幀之次編碼彙集在一起,形成丨個 次編碼區塊。圖8為次編碼區塊之構造圖。8位元之資料分 別標不為P、Q、R、S、T、U、V、及w。在此,例如藉 由事先將次編碼區塊之除了 Q資料以外之]?至^¥之通道的資 料全部設為0,且依附記資訊獨將Q通道資料設定為丨或〇 , 將可對光碟進行附記資訊之記錄。亦即,p至w為止之8位 元的(00000000)狀態及(01000000)狀態,可藉由附記來選 擇。 圖9為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第五附記資訊記錄方法之圖。 事先將資訊資料設定成以調變信號傳送裝置1 0 0施以調變 後之次編號部會成為40h(8位元模式為(01000000))。對應 於40h之EFM信號之14通道位元成為(〇1 ooioooiooioo), 並對應於該1 4通道位元而在光碟3 4 0上形成訊號坑。在此
C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55442
五、發明説明(23 ) P白段中之Q通道資料,其次編碼區塊之96位元全部為工。 附纪裝置200中,係依附記資訊42〇 ,以使q通道資料之 96位元之任意位元為〇的方式進行附記。具體而言,在3丁 之Λ號:t几與邊緣位元之訊號坑間之訊號面上,照射雷射光 束,形成6T之訊號坑。附記後之EFM資料成為 (01001000100000),以8位元資料來表示則為〇〇h。亦 即,藉由附記可將Q通道資料由·〇變更為1。如此一般,可 將Q通道資料之96位元設定為任意資料,能夠進行附記資 汛420之記錄。特別在於q通道以外之其他通道之次編碼資 料不會改變,因此僅能改變(^通道資料。此外,除了由4〇h 變更為00h的例子以外,也可由47h變更為〇7h。 本發明並不侷限於上述之本發明之實施例等,在本發明 要旨的範圍以内,可採取各種變通及應用方式。例如在上 述之說明中,雖然成形成膜裝置與附記裝置為兩種不同之 裝置,唯也可將附記裝置裝設於成形成膜裝置内。再者, 也可準備複數台附記裝置,以平行地實施附記。此外,在 上述說明中之附記資訊,雖然係以高輸出雷射形成訊號坑 來加以記錄,唯也可藉由高輸出雷射使光碟面等反射率發 生變化,且以播放裝置播放光碟時,能夠得到與訊號坑相 同之播放信號。 依上述說明之本發明的光碟製作系統,以成形成膜裝置 製成之已記錄光碟上,可記錄經由調變而具有與資訊資料 之格式相同格式之附記資訊。依上述之本發明,對於以與 既有之光碟生產工序相同之生產工序製成之已記錄光碟, Γ.
^ 〇 -2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1255442 A7 B7
五、發明説明 將能夠進行附記資訊之記錄。由於該附記資訊可為任意資 訊,因此例如可在光碟上附記識別資訊。此一結果,可擴 大光碟之用途。本發明具有無需變更現行之光碟生產工序 之優點。再者,由於無需對播放機進行改造或增加特殊電 路:便可讀取附記之資訊,因此具有能夠保持相容性之優 點0 元件符號之說明 100 調變信號傳送裝置 110 記錄資訊播放部 120 調變資訊產生部 130 調變資訊記憶部 140 調變信號輸出部 200 附記裝置 210 調變資訊記憶部 220 附記控制部 230 附記部 310 母片之光碟 320 光碟母版 330 母模 340 已記錄光碟 350 產σσ之光碟 410 附記相關資訊 420 附記資訊 600 雷射光束記錄器 700 成形成膜裝置 -27- ύ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 X 297公U

Claims (1)

  1. I2554^91112365 ^_f_:'^"f、 中文申請專利錢淨年拷_ 六、申請專利範Λ—— 1. 一種光碟媒體,其具有: 基板,其上具有與調變之資訊資料相對應之形狀;及 被覆膜,其係被覆於基板上,且 設有部份之伺服專用資料區間,對於上述伺服專用資 料區間,特定之附記資訊係藉由對上述被覆膜之記錄而 被記錄。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上述資訊資料為主要資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上述資訊資料為控制用之副資訊。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上述附記資訊為光碟識別資訊。 5. —種光碟媒體,其具有: 基板,其上形成有一種形狀,該形狀係與依規定有最 小反轉間隔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調變方法調變而成之資訊 資料相對應;及被覆膜,其係被覆於基板上,且 對於已記錄之特定資訊資料,以不達反最小反轉間隔 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規定的方式,特定之附記資訊係藉由 對被覆膜之記錄而被記錄。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上述資訊資料為主要資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上述資訊資料為控制用之副資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A BCD 1255442 ~、申請專利範圍 上述附記資訊為光碟識別資訊。 9. 一種光碟媒體,其具有: 基板,其上形成有一種形狀,該形狀係與依規定有最 小反轉間隔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調變方法調變而成之資訊 資料相對應;及被覆膜,其係被覆於基板上,且 在使已記錄之資訊資料中之特定區間内,記錄有達反 上述最小反轉間隔及最大反轉間隔規定之附記資訊,使 在播放時會檢測出錯誤。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藉由在上述資訊資料中附加之錯誤修正標記,以在播 放時會檢測出錯誤之方式記錄附加資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在上述特定之區間中,藉由上述檢測出錯誤之部份與 上述未檢測出錯誤之部份的組合,以表示上述附記資 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上述資訊資料為主要資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上述資訊資料為控制用之副資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上述附記資訊為光碟識別資訊。 15. —種光碟媒體,其具有 基板,其上形成有一種形狀,該形狀係與依規定有最 小反轉間隔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調變方法調變而成之資訊 -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 B c D 1255442 六、申請專利範圍 資料相對應;及被覆膜,其係被覆於基板上,且 對於特定區間,在記錄了達反上述最小反轉間隔及最 大反轉間隔之規定的錯誤資訊後,可對該錯誤資訊進行 修正以使其符合上述規定之資訊,係藉由記錄於上述被 覆膜而被記錄。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在上述特定之區間中,係藉由上述記錄有錯誤資訊之 部份與上述記錄有錯誤資訊之修正用附記資料之部份的 組合,以表示上述副資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上述資訊資料為主要資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上述資訊資料為控制用之副資訊。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上述附記資訊為光碟識別資訊。 20. —種光碟媒體,其具有 基板,其上具有與調變之資訊資料相對應之形狀;及 被覆膜,其係被覆於基板上,且 特定位置上記錄有已知之資料,並藉由對上述被覆層 之記錄,改寫上述已知資料之一部份,藉而記錄所需之 資訊。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上述資訊資料為主要資訊。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1255442 as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上述資訊資料為控制用之副資訊。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上述附記資訊為光碟識別資訊。 24. —種資料記錄方法, 其係用以製作具有與調變之資訊資料相對應之形狀的 基板、及被覆於基板上之被覆膜的光碟媒體之記錄方 法,且 設有部份之伺服專用資料區間,並對該伺服專用資料 區間,將特定之附記資訊記錄於被覆膜以進行記錄。 25. 一種資料記錄方法, 其係用以製作光碟媒體,該光碟媒體具有:基板,其 上形成有一種形狀,該形狀係與依規定有最小反轉間隔 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調變方法調變而成之資訊資料相對 應;及被覆膜,其係被覆於基板上,且該記錄方法中, 相對已記錄之特定資訊資料,以不達反上述最小反轉 間隔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規定下,將特定之附記資訊藉由 記錄於上述被覆膜上進行記錄。 26. —種資料記錄方法, 其係用以製作光碟媒體,該光碟媒體具有:基板,其 上形成有一種形狀,該形狀係與依規定有最小反轉間隔 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調變方法調變而成之資訊資料相對 應;及被覆膜,其係被覆於基板上,且該記錄方法中, 在已記錄之資訊資料中之特定區間内,記錄有達反上 述最小反轉間隔及最大反轉間隔規定之附記資訊,使在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55442 as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播放時會檢測出錯誤。 27. —種資料記錄方法, 其係用以製作光碟媒體,該光碟媒體具有:基板,其 上形成有一種形狀,該形狀係與依規定有最小反轉間隔 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調變方法調變而成之資訊資料相對 應;及被覆膜,其係用以被覆於基板上,且該記錄方法 中, 係對特定區間,在記錄了達反上述最小反轉間隔及最 大反轉間隔之規定的錯誤資訊後,將可對該上述錯誤資. 訊進行修正以使其符合上述規定之資訊,藉由記錄於上 述被覆膜以進行記錄。 28. —種資料記錄方法, 其係用以製作光碟媒體,該光碟媒體具有:基板,其 上具有與調變之資訊資料相對應之形狀;及被覆膜,其 係被覆於基板上,且該記錄方法中, 係在特定位置上記錄已知之資料,並藉由對被覆層之 記錄,改寫上述已知資料之一部份,藉而記錄所需之資 訊。 29. —種資料記錄裝置, 其係用以製作具有與調變之資訊資料相對應之形狀的 基板、被覆於基板上之被覆膜之光碟媒體,且 設有部份之伺服專用資料區間,並對於上述伺服專用 資料區間,藉由將特定之附記資訊記錄於被覆膜以進行 記錄。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8 8 8 8 A BCD 1255442 六、申請專利範圍 30. —種資料記錄裝置, 其係用以製作光碟媒體,該光碟媒體具有:基板,其 上形成有一種形狀,該形狀係與依規定有最小反轉間隔 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調變方法調變而成之資訊資料相對 應;及被覆膜,其係被覆於基板上,且 相對已記錄之特定資訊資料,以達反上述最小反轉間 隔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規定下,將特定之附記資訊藉由記 錄於上述被覆膜上以進行記錄。 31. —種資料記錄裝置, 其係用以製作光碟媒體,該光碟媒體具有··基板,其 上形成有一種形狀,該形狀係與依規定有最小反轉間隔 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調變方法調變而成之資訊資料相對 應;及被覆膜,其係被覆於基板上,且 在已記錄之資訊資料中之特定區間内,記錄有達反上 述最小反轉間隔及最大反轉間隔規定之附記資訊,使在 播放時會檢測出錯誤。 32. —種資料記錄裝置, 其係用以製作光碟媒體,該光碟媒體具有:基板,其 上形成有一種形狀,該形狀係與依規定有最小反轉間隔 及最大反轉間隔之調變方法調變而成之資訊資料相對 應;及被覆膜,其係用以被覆於基板上,且 係對特定區間,在記錄了違反上述最小反轉間隔及最 大反轉間隔之規定的錯誤資訊後,將可對該錯誤資訊進 行修正以使其符合上述規定之資訊,藉由記錄於上述被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55442 as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覆膜以進行記錄。 33. —種資料記錄裝置, 其係用以製作光碟媒體,該光碟媒體具有:基板,其 上具有與調變之資訊資料相對應之形狀;及被覆膜,其 係被覆於基板上,且 係在特定位置上記錄已知之資料,並藉由對上述被覆 層之記錄,改寫上述已知資料之一部份,藉而記錄所需 之資訊。 -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091112365A 2001-06-08 2002-06-07 Optical disc medium, data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WI25544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73781 2001-06-08
JP2001269100 2001-09-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55442B true TWI255442B (en) 2006-05-21

Family

ID=26616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12365A TWI255442B (en) 2001-06-08 2002-06-07 Optical disc medium, data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3) US7852730B2 (zh)
EP (3) EP2259260B1 (zh)
JP (1) JP3871674B2 (zh)
KR (1) KR101039561B1 (zh)
CN (1) CN1264145C (zh)
AU (2) AU2002304151B2 (zh)
BR (1) BR0205529A (zh)
CA (1) CA2418666C (zh)
HK (1) HK1067912A1 (zh)
MX (1) MXPA03001128A (zh)
TW (1) TWI255442B (zh)
WO (1) WO20021017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1674B2 (ja) 2001-06-08 2007-01-24 株式会社ソニー・ディスクアンドデジタ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光ディスク媒体、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3187554A (ja) 2001-12-20 2003-07-04 Sony Corp 記録メディア管理装置、記録メディア管理方法、記録メディア管理機能を有する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メディア管理機能を有す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格納媒体
US6816415B2 (en) 2002-02-14 2004-11-09 Sony Corporatio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ad/write system,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ad/write metho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ad/write program, computer-readable program storage medium stor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ad/write program, and id/additional information distributing apparatus.
JP4132934B2 (ja) 2002-04-12 2008-08-13 株式会社ソニー・ディスクアンドデジタ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再生専用光記録媒体および光記録方法
KR20040101492A (ko) * 2002-04-18 2004-12-02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서브코드 채널에 기록가능한 영역을 갖는 판독전용 기록매체
JP3945644B2 (ja) 2002-11-05 2007-07-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ピー回数制御方法、サーバ装置、記録制御方法および記録制御装置
US7391691B2 (en) * 2003-08-29 2008-06-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copyright protection in digital media and digital media made thereby
JP4622291B2 (ja) * 2004-04-21 2011-02-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有の識別情報が書き込まれた再生専用の光記録媒体
JP2005310270A (ja) 2004-04-21 2005-11-04 Sony Corp 固有の識別情報が書き込まれた再生専用の光記録媒体
JP2006004541A (ja) * 2004-06-18 2006-01-05 Sony Corp 情報記録媒体、マスタリング装置、識別情報記録装置、識別情報再生装置、マスタリング方法、識別情報記録方法、及び識別情報再生方法
WO2006051459A1 (en) * 2004-11-09 2006-05-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anufacturing record carriers suitable for post-recording
JP4453567B2 (ja) * 2005-02-09 2010-04-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ディスク製造方法
JP2006331500A (ja) * 2005-05-24 2006-12-07 Sony Corp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ディスク製造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媒体
RU2008144408A (ru) * 2006-04-11 2010-05-20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Н.В. (Nl) Оптические диски с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онным кодом
CN101454830B (zh) * 2006-05-30 2012-07-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记录装置以及光盘再生装置
JP5082404B2 (ja) * 2006-11-22 2012-11-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専用型光ディスク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92281A (ja) * 2007-01-12 2008-08-21 Ricoh Co Ltd パターン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JP4280288B2 (ja) 2007-02-01 2009-06-17 株式会社ソニー・ディスクアンドデジタ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再生専用型光ディスク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37915B2 (ja) * 2007-06-12 2009-09-30 株式会社ソニー・ディスクアンドデジタ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データ記録方法、再生専用型光ディ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再生専用型光ディスク
JP4631901B2 (ja) 2007-12-11 2011-0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専用型光ディスク媒体の製造方法、再生専用型光ディスク媒体
JP2009146465A (ja) * 2007-12-11 2009-07-02 Sony Corp 再生専用型光ディスク媒体
EP2264703A4 (en) * 2008-03-12 2011-06-08 Panasonic Corp OPTICAL PLATE RECORDING DEVICE, OPTICAL PLATE RECORDING CIRCUIT, AND OPTICAL PLATE
JP5329317B2 (ja) 2009-06-30 2013-10-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専用型光ディスク、再生専用型光ディスク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227175T2 (de) * 1991-12-20 1999-04-29 Eastman Kodak Co Aufzeichnungsträger für ein optisches Informationssystem mit eingebettetem Identifikationskode
WO1995003655A1 (en) 1993-07-26 1995-02-02 Oakleigh Systems, Inc. Cd prom encryption system
JP3449804B2 (ja) 1994-10-31 2003-09-22 株式会社ソニー・ディスクテクノロジー データ記録方法、データ記録装置、データ再生方法及びデータの記録媒体
JP4086913B2 (ja) * 1995-10-09 2008-05-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の再生装置
DE69611906T2 (de) * 1995-10-09 2001-06-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Optische platte mit strichkode
JPH10233019A (ja) 1996-01-22 1998-09-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製造装置、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US6144742A (en) * 1996-05-16 2000-11-07 Mi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an optical disk barcode forming method, an optical disk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 marking forming apparatus, a method of forming a laser marking on an optical disk,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optical disk
US5886979A (en) * 1996-10-21 1999-03-23 Fujitsu Limi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to a medium to prevent unauthorized copying
US20020067674A1 (en) * 1997-03-14 2002-06-06 Hide & Seek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an optical disc using purposefully provided data errors
US6810004B1 (en) * 1998-12-07 2004-10-26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recorder fo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recording the same, reproducing device and reproducing method therefor
EP1049095A3 (en) * 1999-04-28 2006-06-28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therefor
EP1054395B1 (en) 1999-05-17 2007-06-27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recording apparatus, optical disc recording methods, and optical discs
CA2344926C (en) * 1999-07-22 2009-10-20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optical reproducing method, optical recording device, optical reproducing device, and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JP4221883B2 (ja) * 1999-08-25 2009-02-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媒体、データ再生方法及び再生装置、並びに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4310890B2 (ja) * 2000-06-01 2009-08-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光ディスクのアクセス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
JPWO2002039434A1 (ja) * 2000-11-07 2004-03-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の記録装置、光ディスクの再生装置、光ディスクの再生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の生産方法
EP1362347A1 (en) * 2001-01-25 2003-11-19 Hide & Seek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an optical disc using purposefully provided data errors
JP3871674B2 (ja) * 2001-06-08 2007-01-24 株式会社ソニー・ディスクアンドデジタ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光ディスク媒体、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067912A1 (en) 2005-04-22
CN1264145C (zh) 2006-07-12
EP2068314B8 (en) 2012-09-26
EP1394779B8 (en) 2012-09-19
WO2002101733A1 (fr) 2002-12-19
US20050243691A1 (en) 2005-11-03
EP2068314A1 (en) 2009-06-10
EP1394779A4 (en) 2008-07-02
US7236439B2 (en) 2007-06-26
EP1394779B1 (en) 2012-08-08
MXPA03001128A (es) 2003-07-03
US7852730B2 (en) 2010-12-14
AU2002304151B2 (en) 2007-08-23
US20030152009A1 (en) 2003-08-14
JP3871674B2 (ja) 2007-01-24
CN1514999A (zh) 2004-07-21
EP2068314B1 (en) 2012-08-08
BR0205529A (pt) 2003-07-15
EP1394779A1 (en) 2004-03-03
EP2259260B1 (en) 2013-07-31
CA2418666C (en) 2013-01-22
US8164992B2 (en) 2012-04-24
KR101039561B1 (ko) 2011-06-09
EP2259260A1 (en) 2010-12-08
JPWO2002101733A1 (ja) 2004-09-30
US20100220571A1 (en) 2010-09-02
AU2010246389B2 (en) 2011-11-10
CA2418666A1 (en) 2003-02-04
AU2010246389A1 (en) 2010-12-16
KR20030045782A (ko) 2003-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55442B (en) Optical disc medium, data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KR960015453A (ko) 컴팩트 디스크 및 이 컴팩트 디스크의 양산 방법
CN100365711C (zh) 光盘以及用于光盘上记录信号和导向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20020172361A1 (en) Data recording method, dat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EP0535703A2 (en) Read only digital audio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digital dubbing system therefor
US7230899B2 (en) Rewritable type optical disc including recording marks over break portions of recording track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 therefor
US20070070847A1 (en) Marking of a data medium material for information intended for reproduction
EP1953744B1 (en) Read-only optical disc medium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1060340A (ja) ビジュアルウォーターマーク付き光情報記録媒体、ビジュアルウォーターマーク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TWI316705B (zh)
AU2007202951B2 (en) Optical disc medium, and data recording method and device
JP2003196836A (ja) データ記録媒体、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2123983A (ja) ビジュアルウォーターマーク付き光情報記録媒体、ビジュアルウォーターマーク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CN100394481C (zh) 数据记录方法及装置
PT1644931E (pt) Caracterização de um material de suporte para informações destinadas à reprodução
JPH01286144A (ja) 光ディスク原盤製造方法
JP2003308649A (ja) データ記録媒体、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060006930A (ko) 광학적 데이터 기록 방법 및 광디스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