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53083B - Multi-port memor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Multi-port memor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53083B
TWI253083B TW093118309A TW93118309A TWI253083B TW I253083 B TWI253083 B TW I253083B TW 093118309 A TW093118309 A TW 093118309A TW 93118309 A TW93118309 A TW 93118309A TW I253083 B TWI253083 B TW I2530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dundant
signal
test mode
data
mode fla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18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37520A (en
Inventor
Ihl-Ho Lee
Kyung-Whan Kim
Jae-Jin Lee
Original Assignee
Hynix Semiconducto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nix Semiconductor Inc filed Critical Hynix Semiconductor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537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7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53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530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10Input/output [I/O] data interface arrangements, e.g. I/O data control circuits, I/O data buffers
    • G11C7/1075Input/output [I/O] data interface arrangements, e.g. I/O data control circuits, I/O data buffers for multiport memories each having random access ports and serial ports, e.g. video R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15/00Other brushes; Brushes with additional arrangements
    • A46B15/0095Brushes with a feature for storage after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5/00Brush bodies; Handles integral with brushware
    • A46B5/0095Removable or interchangeable brush he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5/00Brush bodies; Handles integral with brushware
    • A46B5/02Brush bodies; Handles integral with brushware specially shaped for holding by the ha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7/00Bristle carriers arranged in the brush body
    • A46B7/04Bristle carriers arranged in the brush body interchangeably removable bristle carriers
    • A46B7/046Threaded or screw connections for bristle carri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4Devices for pressing such points, e.g. Shiatsu or Acupressur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11C11/40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09Read-write [R-W] circuits 
    • G11C11/4097Bit-line organisation, e.g. bit-line layout, folded bit lin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9/00Checking stores for correct operation ; Subsequent repair; Testing stores during standby or offline operation
    • G11C29/70Masking faults in memories by using spares or by reconfiguring
    • G11C29/78Masking faults in memories by using spares or by reconfiguring using programmable devices
    • G11C29/84Masking faults in memories by using spares or by reconfiguring using programmable devices with improved access time or stability
    • G11C29/846Masking faults in memories by using spares or by reconfiguring using programmable devices with improved access time or stability by choosing redundant lines at an output stag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8/00Arrangements for selecting an address in a digital store
    • G11C8/16Multiple access memory array, e.g. addressing one storage element via at least two independent addressing line grou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2200/00Brush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unctions, uses or applications
    • A46B2200/10For human or animal care
    • A46B2200/1066Toothbrush for cleaning the teeth or dentur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2207/002Isolation gates, i.e. gates coupling bit lines to the sense amplifier

Description

1253083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半導體記憶體設計技術,以及特 別是有關於一種針對一多埠記憶體裝置中之一總體資料匯 流排的初始電壓改良技術。 【先前技術】 大部份記憶體裝置(例如:RAM )包括一具有數個輸入/輸 出接腳組之埠。亦即,上述記憶體裝置只包括一用以與一 晶片組交換資料之埠。然而,在今日上述晶片組與上述記 憶體間之功能區分變成模糊,以及考慮將上述晶片組與上 述記憶體整合在一起。從此,需要一多埠記憶體裝置,其 可直接地與一周邊圖形裝置、一 CPU等交換資料。然而, 爲了達成此一多埠記憶體裝置,可從上述數個瑋中之任何 一埠存取所有記憶體單元。 本發明之發明者在2003年12月17日向韓國專利局提 出之韓國專利申請案第2003- 923 75號中已提議一 256M多 埠記憶體裝置之架構。 第1圖提供依據韓國專利申請案第2003 - 92375號之一 2 5 6M多埠DRAM的架構之圖示。 參考第1圖,上述所提議之2 5 6M多璋DRAM包括數個 排組(bank)bank0-bankl5,其以列方向(第1圖之水平方向) 來配置,每一排組具有數個記憶體單元及一列解碼器RDEC ; 一仲裁器(arbitrator)lOO,配置於第一及第三區平面之部 分與第二及第四區平面之部分之間,以將上述核心區域分 1253083 割成爲兩個部分’其用以藉由使用一輸入命令以產生一內 部命令信號、一內部位址信號及一控制信號等來仲裁在上 述記億體裝置中之每一元件的操作;數個埠ρο Μ 0 - po 1: t 7, 配置於個別區面之邊界區域中,用以實施與其它目標裝置 之單獨通信;一第一至一第四總體資料匯流排GI0_LU、 GIO jU、GI0_LD及GI0_RD,其朝列方向配置於每一區平面 中個別排組與對應埠之間,用以傳送並列資料;一第一及一 第二總體資料匯流排連接單元PR_U及PR_D,每一總體資料 匯流排連接單元配置於在列方向彼此相鄰的兩個總體資料 匯流排之間,用以選擇性地連接上述兩個總體資料匯流排; 數個傳送匯流排TB,其朝上述個別排組之行方向(第1圖之 垂直方向)來配置,用以實施上述數個排組中之資料傳送; 數個傳送匯流排連接單元TG,每一傳送匯流排連接單元TG 配置於在行方向彼此相鄰的兩個排組之間,用以選擇性地 連接上述兩個排組之傳送匯流排TB ;數個匯流排連接單元TL ,配置於上述排組之對應區平面中個別排組與總體資料匯 流排之間,用以實施上述個別傳送匯流排TB與上述對應總 體資料匯流排間之資料交換;以及數個資料傳送單元QTRX ’ 配置於上述埠之對應區平面中個別埠與總體資料匯流排之 間,用以實施上述個別埠與上述對應總體資料匯流排間之 資料傳送。 以下將描述上述256M多埠DRAM之詳細結構。 上述16個排組bank0-bankl5中之每一排組具有16M(8k 列X2k行)DRAM單元及一列解碼器RDEC。在每一記憶體中 1253083 包括一位元線感測放大器及一等化器(qua H zer),其中上 述位元線感測放大器及上述等化器係在一典型DRAM核心區 域中之重要部分。上述排組b a n k 0 - b a n k 1 5在上述核心區域 之個別區平面中係朝列方向配置成4個群組。特別地,上 述排組bankO、bank2、bank4及bank6係配置於上述第一 區平面(左上部分)中,上述排組 bank8、banklO、bankl2 及bankl4係配置於上述第二區平面(右上部分)中,上述排 組bankl、bank3、bank5及bank7係配置於上述第三區平 面(左下部分)中,以及上述排組 bank9、bankll、bankl3 及bank 15係配置於上述第四區平面(右下部分)中。另一方 面,希望將一列解碼器RDEC配置於上述對應排組之一側, 並與相鄰排組之其它列解碼器RDEC形成一對。一頁(行)係 由4個區段所形成(每一區段包括5 1 2個單元)。 上述仲裁單元100藉由使用以封包傳送之一命令及一 位址,來產生數個內部命令信號(例如:一內部啓動命令信 號ACT、一內部非啓動命令信號PCG —內部讀取命令信號RD 及一內部寫入命令信號WD )、數個內部位址信號(例如:一啓 動陣列位址AAA、一非啓動陣列位址PAA、一讀取陣列位址 RAA、一寫入陣列位址WAA、一列位址RA、一讀取區段位址 RSA及一寫入區段位址WSA)、以及數個控制信號(例如:一 傳送閘控制信號TGC —璋/管線暫存器旗標信號PHFG、一 J:阜 /管線暫存器資料驅動信號DP及一 DRAM核心測試模式旗標 信號DTM ),以仲裁上述記億體裝置之元件的操作。 上述璋p 〇 r t 0 - ρ 〇 r t 7係配置於2個群組中之個別區平 1253083 面之晶粒的邊界(所有對應排組所分享之每一區平面垂直側) 。特別地,上述埠portO及p〇rt2係配置於上述第一區平 面中,上述埠port4及port6係配置於上述第二區平面中 ,上述埠poM 1及port 3係配置於上述第三區平面中,以 及上述埠port5及p0rt7係配置於上述第四區平面中。每 一埠支援串列I / 〇介面,以及實施與一對應目標裝置之單 獨通信。另一方面,當上述埠por tO-por t7支援上述串列I /0 介面時,poi: tO-poi: t7中之每一埠包括數個對應於資料、一 位址及一命令之墊片;數個墊片緩衝器(一讀取緩衝器及一 寫入緩衝器),用以緩衝傳送至上述數個墊片之傳送/接收 信號;一解碼器,用以解碼上述接收資料;一編碼器,用以 編碼上述要傳送之信號;以及一資料轉換器,用以將上述要 傳送之並列資料轉換成爲串列資料。 再者’上述第一總體資料匯流排GI0_LU係配置於上述 第一區平面中排組與埠之間,上述第二總體資料匯流排 GI0-RU係配置於上述第二區平面中,上述第三總體資料匯 流排GICLLD係配置於上述第三區平面中,以及上述第四總 體資料匯流排GI0 — RD係配置於上述第四區平面中。上述第 一至第四總體資料匯流排GI0_LU、GI0_RU、GIO —LD、GIO —RD 中之每一總體資料匯流排係一單向資料匯流排(例如:一 5 1 2 -位元匯流排),其連接至上述對應區平面中之排組、埠 及總體資料匯流排連接單元PR_U及PR_D。 另~方面’上述第一總體資料匯流排GI0_LU與上述第 二總體資料匯流排G I 0_RU可經由上述第一總體資料匯流排 1253083 連接單元PR_U來連接,而上述第三總體資料匯流排GI0_LD 與上述第四總體資料匯流排G I 0_RD可經由上述第二總體資 料匯流排連接單元PR_D來連接。上述第一及第二總體資料 匯流排連接單元PR_U及PR_D之每一總體資料匯流排連接 單元包括一單向管線暫存器,其對應於上述總體資料匯流 排之線的數目(例如:5 1 2 )。 上述傳送匯流排TB係區域資料匯流排,每一區域資料 匯流排將每一排組之位元線感測放大器連接至上述對應排 組所用之匯流排連接單元TL。每一傳送匯流排TB之線的數 目相等於上述區段中之單元的數目(例如:5 1 2 )。每一傳送 匯流排TB係形成用以做爲一差動匯流排(di f f erent ial bus ) 〇 每一傳送匯流排連接單元TG可以數個MOS電晶體來形 成,其中上述M0S電晶體之數目係對應於上述傳送匯流排TB 之線的數目。因爲上述傳送匯流排TB係爲差動匯流排,所 以上述傳送匯流排連接單元TG可以5 1 2對之M0S電晶體來 形成。從此以後,上述傳送匯流排連接單元TG稱之爲傳送 聞。 上述匯流排連接單元TL係1 6組,每一組具有5 1 2個 傳送鎖存器。每一匯流排連接單元TL係以一讀取匯流排連 接電路(對應於一 D R A Μ之一* I 0感測放大器)及一寫入匯流 排連接電路(對應於一 DRAM之一寫入驅動器)所形成。在此 ,上述讀取匯流排連接電路包括一讀取感測放大器,用以 感測及鎖存載入上述傳送匯流排TB之讀取資料;以及一讀 -10- 1253083 取驅動器,用以將上述鎖存資料驅動至用以配置上述對應 排組之區平面中的總體資料匯流排。上述寫入匯流排連接 電路包括一寫入鎖存器,用以感測及鎖存載入上述總體資 料匯流排之寫入資料;以及一寫入驅動器,用以將上述寫入 資料驅動至上述傳送匯流排TB。 每一資料傳送單元QTR)(包括5 1 2個發送器QTx,用以 傳送供應至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之對應埠的寫入資料;以及 5 1 2接收器QRx,用以接收從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所供應之 讀取資料及將其傳送至對應埠。 上述所提出之256M多埠DRAM更包括一電壓產生器, 其配置於上述晶粒之個別角落,用以接收一外部電壓,以 產生一內部電壓;數個測試邏輯電路,其配置於上述第一區 平面之埠與上述第二區平面之埠間及上述第三區平面之埠 與上述第四區平面之埠間;以及其它墊片(例如:一配置於上 述晶粒之邊界上的時脈(clock)墊片)。爲了簡化起見,上 述組件並未顯示於圖中。 在每一區平面中,包括位於上述仲裁單元1〇〇與上述 排組之間的命令線ACT、PCG、RD及WD、以及位於上述仲裁 單元100與上述排組之間的位址線ASS<0:1>、PAA<0:1>、 RAA<0:1>、 WAA<0:1>、 RA <0:12>、 RSA<0:1>R WSA<0:1>° 在上述仲裁單元1 00與上述傳送匯流排連接單元TG間之仲 裁單元1〇〇的每一側中包括數條傳送閘控制線TGC<0 : 3>。 第2圖顯示用以說明上述傳送匯流排與上述區段間之 關係的圖式,其中上述區段係第1圖中25 6M多埠DRAM之 1253083 一行單元。 參考第2圖,上述所提出之2 5 6M多埠DRAM包括數個 記憶體單元陣列2 0 0與數個位元線感測放大器陣列2 1 0,以 做爲一典型DRAM。現考慮上述數個記憶體單元陣列200中 之一,一對傳送匯流排ΤΒ<0>及TBb<0>連接至4個位元線 感測放大器BLSA,其中上述4個位元線感測放大器BLSA係 配置於上述記憶體單元陣列200之上側及下側(見方塊A所 示)。上述4個位元線感測放大器BLSA係由個別區段選擇 信號SGS<0 : 3>所控制。上述區段選擇信號對應於上述典型 DRAM之行選擇信號Yi。因此,在2k行之情況中,當選擇 一列與一區段時,可同時選擇512個單元,以便與上述對 應512-位元傳送匯流排丁6<0:511>交換資料。 另一方面,可將上述第一區平面中對應於個別排組之 個別傳送匯流排TB經由上述傳送閘TG(總共有8組,每一 組具有512個傳送閘)連接至上述具有相同行之第三區平面 中對應於個別排組之個別傳送匯流排TB。亦即,每一傳送 閘T係配置於上述相同行(亦即,上述陣列)中對應於上述 兩個排組的傳送閘TB之間,用以選擇性連接上述兩個傳送 匯流排。用以控制上述傳送閘TG之控制信號TGC係產生於 上述仲裁單元100中。 以下將描述上述2 56M多璋DRAM之操作。 第3A圖描述第2圖中一 256M多埠DRAM正規讀取路徑 之圖式,以及第3B圖描述第2圖中一 256M多璋DRAM正規 寫入路徑之圖式。 -12- 1253083 首先,將描述經由上述埠portO來讀取上述排組bankO 中一特定區段之5 1 2 -位元資料的情況。 參考第3A圖,當將相關於上述讀取操作之一命令及一 位址以封包形成經由上述埠portO來供應時,上述仲裁 (arbitrating)單元100先針對上述排組bankO產生上述內 部啓動命令信號ACT、上述啓動陣列位址AAA及上述列位址 RA,以啓動一特定列(字元線(WL )),然後轉而針對上述排 組bank0產生上述內部讀取命令信號RD、上述讀取陣列位 址RAA及上述讀取區段位址RSA。因此,上述位元線感測放 大器BLSA感測及放大對應於上述讀取區段位址RSA之區段 的5 12-位元資料,以將其驅動至上述傳送匯流排TB及TBb 。另一方面,上述排姐bankOaz匯流排連接單元TL感測 上述排組bankO之傳送匯流排TB及TBb上之讀取資料,以 將其驅動至上述第一總體資料匯流排GI03U。轉而,將傳 送至上述第一總體資料匯流排GICLLU之讀取資料經由對應 於上述埠portO之資料傳送單元QTRX的接收器QRx儲存在 上述埠portO·中之讀取緩衝器。將儲存在上述讀取緩衝器 之讀取資料轉換成具有一特定單位之封包及以串列形式傳 送至連接至上述埠portO之目標裝置。之後,上述仲裁單 元100藉由產生上述內部非啓動命令信號PCG及上述非啓 動陣列位址PAA,以不啓動上述對應列。在此時,上述對應 陣列之傳送匯流排連接單元TG會成爲關閉狀態,以便在上 述相同陣列中使上述排組bankO之傳送匯流排TB及TBb與 上述排組bankl之傳送匯流排斷開。在此,元件符號"BL及 1253083 BLb "描述一對位元線,而〃 Τ ”描述一單元電晶體,以及” C ” 描述一單元電容器。 接下來,將描述經由上述埠ρ 〇 r t 0將資料(5 1 2 -位元) 寫入上述排組bankO中一特定區段之情況。 參考第3B圖,當將相關於上述寫入操作之一命令、一 位址及資料以封包形式來供應時,上述仲裁單元1 00先針 對上述排組bankO產生上述內部啓動命令信號ACT、上述啓 動陣列位址AAA及上述列位址RA,以啓動一特定列(字元線 (WL)),然後轉而針對上述排組bankO產生上述內部寫入命 令信號WT、上述寫入陣列位址WAA及上述寫入區段位址WSA 。在此時,依據上述仲裁單元100之排程,將儲存在上述 埠portO之寫入緩衝器之512-位元資料記錄在對應於上述 寫入區段位址WSA之區段(5 1 2記憶體單元)中。在上'述埠 P〇 r t 0上將上述資料轉換成爲並列資料,以及轉而經由上述 資料傳送單元QTRX之發送器QTx載入上述第一總體資料匯 流排GI0_LU。將上述載入資料經由上述排組bankO之匯流 排連接單元TL驅動至上述排組bankO之傳送匯流排TB及 TBb中。然後,將上述傳送匯流排TB及TBb上之資料經由 對應於上述寫入區段位址WSA之位元線感測放大器BLSA儲 存在上述512記憶體單元。之後,上述仲裁單元100產生 上述內部非啓動命令信號PCG及上述非啓動陣列位址PAA, 以不啓動上述對應陣列之列。
第4A圖提供第2圖中一 256M多璋DRAM交互讀取路徑 (cross read path)之圖示,以及第4B圖提供第2圖中一 256M 1253083 多埠DRAM交互寫入路徑(cross write path)之圖示。 首先,將描述經由上述埠portl來讀取上述排組bankO 中一特定區段之5 1 2 -位元資料的情況。 參考第4A圖,除導通上述對應陣列之傳送匯流排連接 單元TG,以將上述排組bankO之傳送匯流排TB及TBb連接 至上述排組bankl之傳送匯流排TB及TBb外,此讀取操作 相似於上述正規讀取操作。另一方面,將載入上述排組bank 1 之傳送匯流排TB及TBb的資料經由對應於上述排組bankl 之匯流排連接單元TL、上述第三總體資料匯流排GICLLD、 對應於上述埠portl之資料傳送單元QTRX及上述埠por t 1 傳送至上述目標裝置。 接下來,將描述經由上述埠portl將512-位元資料寫 入上述排組b a n k 0中一特定區段之情況。 參考第4B圖,除導通上述傳送匯流排連接單元TG, 以將上述排組bankO之傳送匯流排TB及TBb連接至上述相 同陣列中排組bankl之傳送匯流排TB及TBb外,此寫入操 作相似於上述正規寫入操作。在此一情況中,將供應至上 述埠portl之資料經由對應於上述埠portl之資料傳送單 元QTRX、上述第三總體資料匯流排GI0_LD及對應於上述排 組bankl之匯流排連接單元TL載入上述排組bankO之傳送 匯流排TB及TBb。然後,上述操作形式相似於上述正規寫 入之操作。 另一方面,當請求上述第一總體資料匯流排GI0__LU與 上述第二總體資料匯流排GI0JU間之資料交換時,將上述 1253083 兩個總體資料匯流排經由上述第一總體資料匯流排連接單 7C PR — U彼此連接至在一起。當請求上述第三總體資料匯流 排GI0_LD與上述第四總體資料匯流排GI0 —RD間之資料交 換時’將上述兩個總體資料匯流排經由上述第二總體畜料 匯流排連接單元PR_D彼此連接至在一起。 如上所述,上述所提出之多埠DRAM可從任何璋 ρ 〇 r t 0 - ρ 〇 r t 7存取所有區段,以及只要沒有同時需求上述總 體資料匯流排,可獨立地經由數個埠來存取,以便可達成 同時多個存取。再者,應用新的架構,可在上述核心區域 之每一區中以並列方式來處理5 1 2 -位元資料,以及將其以 串列方式輸入至上述ί阜及從上述ί阜輸出。因此,可最小化 佈局之增加’有助於封裝,以及可明顯增加頻寬,而不會 在上述資料匯流排中之資料線間有任何的偏斜問題(skew problem)。 第5圖表示第1圖中一 256M多瑋DRAM之一資料傳送 結構的圖示。 參考第5圖,上述多埠DRAM具有數個總體資料匯流排 G I 0 ’用以在上述輸入/輸出介面埠與記憶體單元方塊排組 之間交換資料。此外,包含有上述資料傳送單元QTRX,用 以在上述數個總體資料匯流排G丨〇與上述數個璋之間做資 料收發,以及包含有上述匯流排連接單元TL,用以在上述 數個總體資料匯流排G I 0與上述數個排組之間做資料收發 〇 第6圖描述第1圖中一 256M多埠DRAM之一總體資料 1253083 匯流排GIO的圖式。 參考第 6圖,將上述整個晶片分割成 4個區平面 Quarter_lu 、 Quarter_ru 、 Quarter—Id 、 Quarter—rd ,每 一區平面可操作成爲一獨立DRAM。上述區平面Quarter_lu 、Quarter_ru、Quarter_ld、Quartered 具有彼此相似之 結構方案。例如:考慮上述第一區平面Qua Me ,上述4 個排組、上述2個埠及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連接單元PR_U 係連接至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 I 0。亦即,7個分支連接至 一個分支。當一總體資料匯流排G I 0由幾個元件所共享時 ,會發生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 I 0之負載問題及資料干擾 問題。 第7圖描述第1圖中一 256M多埠DRAM之最差讀取情 況及最差寫入情況。 參考第7圖,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10包括5 1 2條匯 流排線及形成有數條水平導線及數條垂直導線。對於上述 典型矽製程而言,上述數條垂直導線係以數條第一金屬導 線來完成,以及上述數條水平導線係以數條第二金屬導線 來完成。使用此一層金屬導線結構之原因係便於導引。通 常,在下層之第一金屬導線的電阻高於上述第二金屬導線 之電阻。然而,上述數條垂直導線(上述數條第一金屬導線) 具有不同長度,其促使上述數條匯流排線彼此具有不同負 載値。 除了上述數條匯流排線具有不同的負載値之外,可依 據資料傳送路徑來改變負載値。例如:當在上述埠po r t 〇與 -17- 1253083 上述排組bank6之間實施讀取或寫入操作時,上述資料傳 送路徑最長,因此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 I 0之負載最高。 然而’此可依據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I0之線的配置來改 變’因此始終不應認爲上述ί阜P 0 r t 〇與上述排組b a n k 6間 之資料傳送是最差的情況。 如上所述,上述所提出之多埠dram包括上述總體資料 匯流排GI0,其具有一 512位元之寬的頻寬。相較於上述最 大頻寬(具有64條匯流排線)之傳統DRAM (DDR2 ),此DRAM 可視爲具有更多的匯流排線。 當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線之數目相等於或少於6 4時, 縱使經由上述匯流排所傳送之資料完全地擺動至一核心電 壓位準V c c之上,電流消耗依然不是嚴重問題。然而,當 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之線的數目大於6 4 (亦即,增加至1 2 8 、2 5 6或5 1 2 )時,會消耗大量的電流,因而導致一功率問 題。 爲了解決在上述寬頻寬總體資料匯流排中此一功率問 題,本發明之發明者已提出一種總體資料匯流排傳送/接收 結構,其使用一電流感測方案,以取代上述傳統電壓驅動 方案(見2003年12月22日所提出之韓國專利申I靑案弟 2003-94697 號)。 第8圖提供依據韓國專利申請案第2003-94697號之一 資料傳送單元QTRX及一匯流排連接單元TL之一發送及一 接收器的電路圖。 參考第8圖’上述匯流排連接單元TL之發送器TX包 -18- 1253083 括NMS0電晶體N5及N6,其以串聯方式連接於上述總體資 料匯流排GI0與一接地電壓Vs s之間以及分別具有一資料 信號TX1與一資料驅動脈衝DP 1,以做爲其閘極輸入。 上述匯流排連接單元TL之接收器RX包括一 PM0S電晶 體P1,其具有一耦接至上述電源電壓VDD之源極及一耦接 至其閘極以形成一二極體形式之汲極;一 PM0S電晶體P2, 其具有一耦接至上述電源電壓VDD之源極及一耦接至一輸 出節點之汲極;一 NM0S電晶體N1,其具有一耦接至上述總 體資料匯流排GI0之汲極及一接收一參考電壓VR之閘極; 一 NM0S電晶體N2,其具有一耦接至上述PM0S電晶體P2之 汲極(上述輸出節點)的源極及一接收上述參考電壓VR之閘 極;以及一 NM0S電晶體N9,其具有一耦接至上述NM0S電晶 體N2之汲極的源極、一耦接至上述接地電壓vss之汲·極及 一接收一資料評估信號EVAL1之閘極。 另一方面,上述資料傳送單元QTRX之發送器QTX包括 NMS0電晶體N7及N8,其以串聯方式連接於上述總體資料 匯流排GI0與一接地電壓vss之間以及分別具有一資料信 號TX2與一資料驅動脈衝DP2,以做爲其閘極輸入。 上述資料傳送單元QTRX之接收器QRX包括一 PM0S電 晶體P3,其具有一耦接至上述電源電壓VDD之源極及一耦 接至其閘極以形成一二極體形式之汲極;一 PM0S電晶體P4 ,其具有一耦接至上述電源電壓VDD之源極及一耦接至一 輸出節點之汲極;一 NM0S電晶體N3,其具有一耦接至上述 PM0S電晶體P3之汲極的源極、一耦接至上述總體資料匯流 1253083 排G 10之汲極及一接收上述參考電壓VR之閘極;一 NM0S電 晶體N4,其具有一耦接至上述PM0S電晶體P4之汲極(上述 輸出節點)的源極及一接收上述參考電壓VR之聞極;以及一 NM0S電晶體N10,其具有一耦接至上述NM0S電晶體N4之 汲極的源極、一耦接至上述接地電壓 v s s之汲極及一接收 一資料評估信號EVAL2之閘極。 另一方面,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 I 0實際上是以長金 屬導線來形成,其中上述長金屬導線可以一等效電阻R及 電容器C來模擬。存在於上述個別匯流排連接單元TL與上 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 I 0間之數個開關係用於上述個別排組 及上述個別匯流排線(如第9圖所示),將描述於下面。 將經由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 I 0在上述匯流排連接單 元TL之發送器TX與上述資料傳送單元QTRX之接收器QRX 間之資料傳送稱爲讀取RD,然而將經由上述總體資料匯流 排GI0在上述資料傳送單元QTRX之發送器QTX與上述匯流 排連接單元TL之接收器RX之間的資料傳送稱爲寫入WT。 在此一資料傳送結構中,依據上述發送器TX及QTX所 傳送之資料信號TX 1及TX2的狀態來充電或放電上述總體 資料匯流排G I 0,以及藉由上述接收器RX及QRX來感測上 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 I 0之狀態。 第10A圖描述第8圖中電路之正規資料傳送的時序圖 〇 以下將描述第8圖中電路之操作,例如針對在上述匯 流排連接單元TL之發送器TX與上述資料傳送單元QTRX之 1253083 接收器QRX間之資料傳送(亦即,RD操作)來描述。 針對上述讀取操作,使上述資料驅動脈衝DP 1以同步 於上述時脈信號之方式啓動至高邏輯位準,以將從上述排 組所輸出之資料載入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 I 0上。在將上 述資料驅動脈衝DP 1啓動至高邏輯位準(上述總體資料匯流 排G I 0之充電或放電用的邊緣)後一段間,將上述資料評估 信號EVAL2啓動至高邏輯位準,以評估載入上述總體資料 匯流排G I 0上之資料。 首先,將輸入至上述匯流排連接單元TL之發送器TX 的資料信號TX1與資料驅動脈衝DPI係處於高邏輯位準時 ,會使上述NM0S電晶體N5導通,以放電上述總體資料匯 流排GI0。在此時,在上述資料傳送單元QTRX之接收器QRX 的節點A2上之電壓會下降至VDD-Vt p以下(上述PM0S電 晶體之臨界電壓),以便導通上述PM0S電晶體P3及P4, 以使上述資料傳送單元QTRX之接收器QRX的輸出信號DATA2 成爲高邏輯位準。亦即,將適當地經由上述總體資料匯流 排來傳送上述高邏輯位準資料。 接下來,當上述資料信號TX 1係低邏輯位準及上述資 料驅動脈衝DP 1高邏輯位準時,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 I 0 維持在充電狀態,以便不會使上述資料傳送單元QTRX之接 收器QRX的節點A2放電。因此,上述PM0S電晶體P4不會 強迫驅動上述輸出級至高邏輯位準。在此情形中,如果上 述資料評估信號EVAL2成爲高邏輯位準,則導通上述NMS0 電晶體N 1 0,以使上述輸出級放電,以便使上述資料傳送單 -21 - 1253083 元QTRX之接收器QRX的輸出信號DATA2成爲低邏輯位準。 亦即,可將上述低邏輯位準資料適當地傳送至上述總體資 料匯流排G I〇。 如第10A圖所示,具有4次高週期的資料驅動脈衝DPI ,其表示4次的資料傳送。亦即,其表示具有2次高資料 傳送及2次低資料傳送。 然而,對於高資料傳送而言,因爲上述PM0S電晶體P4 之尺寸比上述NM0S電晶體N10大,所以即使上述資料評估 信號EVAL2在一正常情況中處於高邏輯位準時上述輸出信 號DATA2沒有降至低邏輯位準,但其依然會有變動的情形 〇 如第1 0B圖所示,此變動在上述初始操作期間會造成 雜訊,進而導致上述第一高資料之錯誤識別。 再次參考第9圖,在對應於排組之個別匯流排連接單 元TL與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I0之個別匯流排線之間具有 數個開關 SW0、SW2、SW4、SW6。這些開關會選擇性地在上 述冗餘行(redundant column)與正規行(normal column)之 間做切換。 在初始操作期間,藉由對應於上述排組之匯流排、連接 單元TL及對應於上述埠之資料傳送單元QTRX來充電上述 總體資料匯流排GI0_LU。當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I0_LU在 輸入一讀取或一寫入命令後傳送上述高資料時,上述對應 排組或埠所用之總體資料匯流排連接單元PR_U的發送器TX 之數個NM0S電晶體及上述開關中之NM0S電晶體無法充分 1253083 放電,其導致如第1 0 B圖所示之資料失敗。 第1 1圖提供上述傳統2 5 6M多埠DRAM之方塊圖,其用 以顯示第9圖之開關SW〇、SW2、SW4及SW6以及上述數個 開關用之一控制方塊。 參考第1 1圖,上述傳統2 5 6M多埠DRAM包括一對上述 排組bankO用之冗餘傳送匯流排rtb’及RTBb’、一對應於 上述對冗餘傳送匯流排RTB ’及RTBb ’之冗餘傳送鎖存器RTL 、對應於上述512-位元總體資料匯流排〇10_1^<0:511>之 5 1 2對傳送匯流排TB ’ <0 : 5 1 1>及TBb ’ <0 : 5 1 1>、以及一對應 於上述512對傳送匯流排TB'<0:511>及TBb\0:511>之正 規傳送鎖存器TL。 對於上述記憶體體bankO而言,上述傳統256M多埠DRAM 更包括一熔絲ROM,用以產生行修復用之一行冗餘位址 YRAD<0 ·· 7>及一行冗餘位址致會g信號YRAEN<0:3>; R - Μ 試邏輯電路,其具有一用於上述熔絲ROM中之測試而不需 切斷熔絲的邏輯電路,用以產生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 TM_Y RED 。 另外一方面,更包括一 NM0S電晶體MN11,其以上述 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TM_YRED來做爲其閘極輸入及配置 於上述冗餘傳送鎖存器RTL與上述第一總體資料匯流排線 GICLLUcO〉之間;一 NM0S電晶體MN12,其配置於每一總體資 料匯流排線〇10_1^<0:511>與上述對應傳送鎖存器TL之間 ,用以將每一冗餘傳送鎖存器TL之輸出信號RTB傳送至上 述對應總體資料匯流排線GI0_LU<0:511>;— NM0S電晶體 1253083 MNl 3,用以每一傳送鎖存器TL之輸出信號ΤΒ<0 : 51 1>傳送 至上述對應總體資料匯流排線GIO_LU<0 : 51 1> ;以及一選擇 邏輯電路,用以選擇性地導通上述NM0S電晶體MN12及MN1 3 ,以回應上述行冗餘位址YRAD<0 : 7>、上述行冗餘位址致能 信號YRAENcO : 3>及上述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TMJRED。 在此,上述行冗餘位址 YRAD<0: 7>及上述行冗餘位址 致能信號YRAEN<0 : 3>係上述行修復信號,用以使用上述冗 餘傳送鎖存器RTL來替代上述5 1 2傳送鎖存器中之一。上 述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TM_YRED提供一測試用之虛擬熔 絲切斷情況,而不需實際切斷在上述熔絲ROM中之熔絲。 第12圖代表第11圖中選擇邏輯電路及開關之電路圖 〇 參考第12圖,對應於上述第一總體資料匯流排線 GIO_LU<0>之選擇邏輯電路包括一 NAND閘ND1,用以接收上 述行冗餘位址YRAD<0>及上述行冗餘位址致能信號YRAEN<0> ; 一反向器INV1 1,用以接收上述NAND閘ND1之輸出信號;一 N0R閘N0R1 1,用以接收上述NAND閘ND1之輸出信號及上 述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TM_YRED;以及一 N0R閘N0R12, 用以接收上述反向器INV11之輸出信號及上述冗餘測試模 式旗標信號TM_YRED。 在此,用以將對應於上述第一總體資料匯流排線 GIO_LU<0>之傳送鎖存器TL的輸出信號ΤΒ<0>傳送至上述總 體資料匯流排線GIO_LU<0>2 NM0S電晶體MN13係由上述NOR 閘NOR 1 2之輸出信號所控制。 1253083 用以將上述冗餘傳送鎖存器RTL之輸出信號RTB傳送 至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線〇10_1^<0>的NM0S電晶體MN12係 由上述N0R閘N0R1 1之輸出信號所控制。另一方面,用以 將上述冗餘傳送鎖存器RTL之輸出信號RTB傳送至上述第 一總體資料匯流排線GIO_LU<0:^ NM0S電晶體MN1 1係由上 述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TM_YRED所控制。 同樣地,除上述行冗餘位址 YRAD<0 : 7>與上述行冗餘 位址致能信號YRAEN<0:3>之輸入位元値不同於上述第一總 體資料匯流排線GIO_LU<0>所用之輸入位元値外,每一剩餘 總體資料匯流排線包括此一選擇邏輯電路。 如果將上述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TM_YRED啓動至高 邏輯位準,則導通上述NM0S電晶體MN1 1及使上述NM0S電 晶體MN12及MN13不導通。因此,將上述冗餘傳送鎖存器RTL 之輸出信號 RTB傳送至上述第一總體資料匯流排線 GIO_LU<0>,以允許測試操作。再者,當不使上述冗餘測試 模式旗標信號TMJRED啓動至低邏輯位準時,不使上述NM0S 電晶體MN11導通,以及依據上述行冗餘位址丫1?八0<0>及上 述行冗餘位址致能信號YRAEN<()>來選擇性地導通上述匪0S 電晶體MN12及MN13。 另一方面,因爲上述熔絲ROM之問題方案係事先針對 操作切斷上述熔絲,所以不論任何時間,使用一 DC電壓來 導通上述數個開關。因此,因爲不論實際操作爲何而導通 對應於所有排組之開關,所以無法避免上述第一高資料之 失敗(如第10B圖所示)。 1253083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之一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半導體記憶 體裝置,其用以在電流感測方案之一總體資料匯流排收發 結構中避免在初始操作期間有第一高資料失敗之問題。 依據本發明,提供一種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包括一 總體資料匯流排,具有複數條匯流排線;複數個排組,具有 一用以與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交換資料之電流感測型收發 結構;一或多個埠,具有一用以與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交換 資料之電流感測型收發結構;複數開關單元,每一開關單元 配置於上述對應排組與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之匯流排線之 間’用以選擇性地將上述對應排組之一冗餘行及複數個正 規行中之一連接至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以及一控制單元, 用以將上述複數個開關單元之導通期間限制爲上述對應排 組之大致操作期間。 嚮往地,在每一排組中之開關單元包括一冗餘匯流排 連接單元,其對應於上述對應排組之冗餘行;複數個正規匯 流排連接單元,其對應於上述對應排組之個別正規行;複數 個第一開關,其配置於上述複數個正規匯流排連接單元與 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之個別匯流排線之間;複數個第二開 關,其配置於上述冗餘匯流排連接單元與上述總體資料匯 流排之個別匯流排線之間;以及複數個第三開關,其配置於 上述冗餘匯流排連接單元與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中一預定 匯流排線之間。 嚮往地,上述控制裝置包括一溶絲單元,用以產生上 -26- 1253083 述對應排組用之一行冗餘資訊信號;一測試邏輯電路,具有 一用以允許測試操作而不需切斷在上述熔絲單元中之熔絲 的邏輯電路,用以產生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一開關 控制邏輯電路,用以產生一第一及一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 標脈衝(包含有關於上述對應排組實質上操作於正常模式及 測試模式之期間的資訊),以回應上述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 號及一行命令資料驅動信號,其中上述第二冗餘測試模式 旗標脈衝用以控制上述複數個第三開關;以及複數個選擇邏 輯電路,用以在上述正常模式中選擇上述第一及上述第二 開關中之一,以回應上述行冗餘資訊信號及上述第一冗餘 測試模式旗標脈衝。 嚮往地’上述開關控制邏輯電路包括一排組操作期間 信號產生單元,用以產生一在上述對應排組實質上操作之 期間所啓動的排組操作期間信號,以回應一上述對應排組 用之寫入資料驅動脈衝及一上述對應排組用之讀取資料驅 動脈衝;一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用以產生 上述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用以定義上述對應排組在 上述正常模式中大致操作的期間),以回應上述冗餘測試模 式旗標信號及上述排組操作期間信號;以及一第二冗餘測試 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用以產生上述第二冗餘測試模式 旗標脈衝(用以定義上述對應排組在上述測試模式中大致操 作的期間),以回應上述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及上述排組 操作期間信號。 嚮往地,上述開關控制邏輯電路包括一排組操作期間 -27- 1253083 信號產生單元,用以產生一在上述對應排組實質上操作之 期間所啓動的排組操作期間信號,以回應一些其它排組用 之寫入資料驅動脈衝(其中上述其它排組與上述對應排組共 用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及一些其它排組用之讀取資料驅動 脈衝(其中上述其它排組與上述對應排組共用上述總體資料 匯流排);一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用以產 生上述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用以定義上述對應排組 在上述正常模式中大致操作的期間),以回應上述冗餘測試 模式旗標信號及上述排組操作期間信號;以及一第二冗餘測 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用以產生上述第二冗餘測試模 式旗標脈衝(用以定義上述對應排組在上述測試模式中大致 操作的期間),以回應上述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及上述排 組操作期間信號。 嚮往地,上述排組操作期間信號產生裝置包括一延遲 選項裝置(delay option),用以將上述對應排組用之一寫 入資料驅動脈衝延遲一對應於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之延遲 時間的期間;以及一 NAND閘,其接收一上述對應排組用之 讀取資料驅動脈衝及從上述延遲選項裝置接收一上述對應 排組用之延遲寫入資料驅動脈衝,以輸出上述排組操作期 間信號。
嚮往地,上述排組操作期間信號產生裝置包括一第一 NAND閘,其接收一些其它排組用之寫入資料驅動脈衝;一延 遲選項裝置’用以將上述第一 NAND閘之輸出信號延遲有一 對應於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之延遲時間的期間;一第二NAND 1253083 閘’其接收上述一些其它排組用之讀取資料驅動脈衝;以及 一 N0R閘,其接收上述第二NAND閘之輸出信號及上述延遲 選項裝置之輸出信號,以輸出上述排組操作期間信號。 嚮往地,上述延遲選項裝置具有數個反向器;複數個電 容器耦接至上述複數個反向器間之節點;以及複數個開關, 用以選擇性地將上述個別電容器連接至上述節點。 從下面較佳實施例之說明並配合所附圖式可更了解本 發明之上述及其它目的以及特徵。 【^施方式】 在本發明中,一多瑋記憶體裝置具有一電流感測型資 料收發結構之資料收發方塊(複數個記憶體單元及複數個埠) ,用以與一·總體資料匯流排交換資料,上述多埠記憶體裝 置包括使用一控制邏輯電路,用以藉由禁止上述複數個排 組與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線間之複數個開關沒有必要長時 間的導通,以避免上述第一高資料之失敗,其中每一開關 選擇性地將上述對應排組之一冗餘行及複數個正規行連接 至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以及上述控制邏輯電路限制每一 開關之導通期間爲上述對應排組之大致操作期間。 以下將配合所附圖示來詳細說明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 例。 第13圖描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 2 5 6M多埠DRAM 的方塊圖,其用以顯示第9圖中複數個開關SW0,SW2,SW4 與SW6及其控制方塊。 參考第13圖,本發明之25 6M多埠DRAM針對一排 -29- 1253083 組bankO包括一對冗餘傳送匯流排RTB ’及RTBb ’、對應於 上述對冗餘傳送匯流排RTB’及RTBb’之一冗餘傳送鎖存器 RTL、對應於上述512-位元總體資料匯流排GIO_LU<0:511> 之512對傳送匯流排TB\0:511>& TBb’<0:511>&對應於 上述512對傳送匯流排TB\0:511>及TBb\0:511>之一正 規傳送鎖存器TL。 針對上述排組bankO,本發明之256M多埠DRAM更包 括一熔絲ROM,用以產生行修復用之一行冗餘位址YRAD<0 : 7> 及一行冗餘位址致能信號YRAEN<0 : 3> ;以及一測試邏輯電路 ,具有一測試用而無需切斷上述熔絲ROM中之熔絲的之邏 輯電路,用以產生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TM_YRED。 此部分係相似於第1 1圖所示之傳統裝置。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2 5 6M多埠DRAM更包括一開關控 制單元,用以產生一第一及一第二冗餘測試模式脈衝 TM_YRED1及TM_YRED2(包含有關於上述對應排組實質上操 作於正常模式及測試模式之期間的資訊),以回應一冗餘測 試模式旗標信號TM_YRED及一行命令資料驅動信號DP。 再者,更包括一 NM0S電晶體N21,其配置於上述冗餘 傳送鎖存器RTL與一第一總體資料匯流排線010_1^<0>之間 ,用以接收上述第二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TM_YRED2,以 做爲其閘極輸入;一 NM0S電晶體N22,其配置於上述個別總 體資料匯流排線GIO_LU<0 : 51 1>與上述對應傳送鎖存器TL 之間,用以將上述冗餘傳送鎖存器RTL之輸出信號RTB傳 送至上述對應總體資料匯流排線GIO__LU<0 : 5 1 1> ; — NM0S電 1253083 晶體N23,用以將上述傳送鎖存器TL之輸出信號ΤΒ<0: 511> 傳送至上述對應總體資料匯流排線GIO_LU<0 : 5 1 1> ;以及一 選擇邏輯電路,用以選擇性地導通上述NM0S電晶體N22及 N23,以回應上述行冗餘位址YRAD<0 : 7>、上述行冗餘位址 致能信號YRAEN<0: 3>及上述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 TM_YRED1 ° 在此,上述行冗餘位址YRAD<0:7>及上述行冗餘位址 致能信號YRAEN<0:3>係上述行修復信號,用以使用上述冗 餘傳送鎖存器RTL來取代上述512個傳送鎖存器TL中之一 。上述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TM_YRED提供一虛擬熔絲切 斷情況,而不需針對測試實際地切斷上述熔絲ROM中之熔 絲。 第14圖提供第13圖中開關控制單元之電路圖。 參考第1 4圖’上述開關控制單元包括一排組操作期間 信號產生單元1 400,用以產生在上述對應排組實質上操作 之期間所啓動之一排組操作期間信號RDWT,以回應上述對 應排組用之寫入資料驅動脈衝WTP_BKb及上述讀取資料驅 動脈衝RDPb ; —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141〇 ,用以產生上述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TM_YRED1 (界定 上述對應排組實質上操作於上述正常模式中之期間),以回 應上述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TM_YRED及上述排組操作期 間信號RDWT ;以及一第二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 1 420,用以產生上述第二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TM__YRED2( 界定上述對應排組實質上操作於上述測試模式中之期間), -31 - 1253083 以回應上述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TM_YRED及上述排組操 作期間信號RDWT。 在此’上述排組操作期間信號產生單兀1 4 〇 〇包括一延 遲選項裝置D0,用以延遲上述寫入資料驅動脈衝wDP_BKb; 以及一 NAND閘ND21,其接收上述讀取資料驅動脈衝RDpb 及來自上述延遲選項裝置〇0之延遲寫入資料驅動脈衝 WDP —BKb ’以輸出上述排組操作期間信號RDWT。上述讀取資 料驅動脈衝RDPb係一低脈衝信號,其包含在資料從上述對 應排組傳送至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〇時用以驅動上述傳 送鎖存器TL之發送器TX的排組資訊。上述寫入資料驅動 脈衝WDP —BKb係一低脈衝信號,其包含在資料從上述埠傳 送至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 I 0時用以驅動上述資料傳送單 元QTRX之發送器QTX的排組資訊。另一方面,上述延遲選 項裝置D0模擬在上述資料傳送單元qTRx之發送器qTX上 啓動上述寫入資料驅動脈衝WDP_BKb的時間與上述寫入資 料驅動脈衝WDP_BKb經由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I0到達上 述對應排組之傳送鎖存器TL的時間之間的延遲。在第1 4 圖中,例如:上述延遲選項裝置D0係由(但不局限於)反向 器INV21及INV22、電容器C1及C2以及開關swl及sw2。 上述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1 4 1 0包括一 反向器INV23,用以接收上述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TM_YRED; 一 NAND閘ND22,接收上述反向器INV23之輸出信號及上述 排組操作期間信號RDWT; —反向器INV24,接收上述NAND 閘ND22之輸出信號;以及一反向器INV25,接收上述反向器 1253083 I NV 2 4之輸出信號,以輸出上述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 TM_YRED1 ° 另一方面,上述第二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 1 42 0包括一 NAND閘ND23,接收上述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 號TM —YRED及上述排組操作期間信號RDWT;以及一反向器 INV26,接收上述NAND閘ND23之輸出信號,以輸出上述第 二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TM_YRED2。 如以上所述,在上述對應排組實質上操作之期間將上 述排組操作期間信號RDWT啓動至高邏輯位準。 首先,當上述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TM_YRED係處於 低邏輯位準(亦即,在上述正常模式中)時,上述第二冗餘 測試模式旗標信號TM_YRED2之狀態維持在低邏輯位準,以 便使上述NMOS電晶體N21維持不導通,以及在上述對.應排 組實質上操作之期間上述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 TM一YRED1係處於低邏輯位準,其中上述第一冗餘測試模式 旗標脈衝TM —YRED1係輸入至第13圖之選擇邏輯電路,以 選擇性地導通第1 3圖中之NMOS電晶體N22及N23。 接下來’當上述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TM_YRED係處 於高邏輯位準(亦即,在上述測試模式中)時,上述第二冗 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TM_YRED2之狀態在上述對應排組實質 上操作之期間維持在筒邏輯位準,以便使第1 3圖之N Μ〇S 電晶體Ν2 1在上述對應期間維持導通,以及在上述第一冗 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TM_YRED1係處於高邏輯位準,其中上 述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TM —YRED1係輸入至第13圖 1253083 之選擇邏輯電路,以便使NM0S電晶體N2 2及N23不導通。 亦即,依據本發明,藉由使上述複數個排組與上述總 體資料匯流排間‘之開關(第9圖中之開關SWO、SW2、SW4、SW6) 在個別排組實質上操作時操作於上述測試模式及上述正常 模式,可使述總體資料匯流排在將上述第一高資料傳送至 \/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G I 0時快速放電。結果,可避免第1 〇愁 圖所示之資料失敗。 第1 5圖提供第1 3圖中開關控制單元之另一電路圖。 參考第1 5圖,上述開關控制單元包括一排組操作期間 信號產生單元1 500;—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 1 5 1 0 ;以及一第二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1 5 2 0。 在此,上述排組操作期間信號產生單元1 500包括一 NAND閘ND31,接收一些其它排組(其與上述對應排組共用 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用之寫入資料驅動脈衝WDP_BKb<2>、 WDP_BKb<4>及WDP_BKb<6>; —延遲選項裝置DO,用以延遲 上述NAND閘ND31之輸出信號;一 NAND閘ND32,接收一些 其它排組(其與上述對應排組共用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用 之讀取資料驅動脈衝RDPb<2>、RDPb <4>及RDPb <6>;以及 一 NOR閘N0R3 1,接收上述NAND閘ND32之輸出信號及上述 延遲選項裝置DO之輸出信號,以輸出上述排組操作期間信 號RDWT。在此,上述延遲選項裝‘置D0之使用目的係相同於 第1 4圖所述,以及上述延遲選項裝置DO例如係由(但不局 限於)電容器C3及C4以及開關sw3及sw4所形成的,其中 電容器C3及C4以及開關sw3及sw4可依據上述延遲量來 -34- 1253083 改變。 上述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1 5 1 0及上述 第二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1 5 20之結構係相似於 上述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1 4 1 0及上述第二 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1 420之結構,以及爲了簡 化起見,省略其說明。 對於產生上述排組操作期間信號RDWT之方式而言,第 1 5圖之開關控制單元係不同於第1 4圖之開關控制單元。亦 即,第1 4圖之電路使用在上述對應排組實質上操作時所啓 動之信號,然而第1 5圖之電路以一相反觀念使用在剩餘排 組(其與上述對應排組共用上述總體資料匯流排)實質上操 作時(亦即,上述對應排組未操作時)所啓動之信號。 再者,上述開關控制單元、上述選擇邏輯電路(見第12 圖)及上述開關(第9圖中之SW0、SW2、SW4及SW6)之操作 相似於第1 4圖所述。 例如:雖然以使用一 DRAM單元之情況來做描述,但是 應可了解的是,本發明亦可應用於使用其它型態RAM單元( 例如:一 SRAM單元)之情況中。 再者,雖然以使用一 5 1 2 -位兀之單位區段之情況來做 描述,但是應可了解的是,本發明亦可應用於使用其它數 目位元數目之單元區段之情況中。 此外,上述實施例中之埠及排組的數目可依據上述記 憶體裝置之電容來做改變。 如上所述,本發明可在一多埠記憶體裝置中之初始操 -35- 1253083 作期間避免上述第一高資料之失敗,以便可改善上述記億 體裝置之可靠性及操作特性。 本發明包含有關於2004年5月6日向韓國專利局所提 出之韓國專利申請案第2004 - 3 1 9 69號之標的,在此以提及 方式倂入上述申請專利之內容。 雖然以特定實施例來描述本發明,但是熟知該項技藝 者可明顯了解到,在不脫離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本 發明的精神及範圍內,可做各種變化及修飾。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提供依據韓國專利申請案第2003 - 92 3 7 5號之一 2 5 6M多埠DRAM的架構之圖式; 第2圖顯示用以說明一傳送匯流排與一區段間之關係 的圖示,其中上述區段係第1圖中2 5 6M多埠DRAM之一行 單元; 第3A描述第2圖中一 256M多埠DRAM正規讀取路徑之 圖示; 第3B圖描述第2圖中一 256M多埠DRAM正規寫入路徑 之圖示; 第4A圖提供第2圖中一 2 5 6M多埠DRAM交互讀取路徑 之圖示; 第4B圖提供第2圖中一 256M多埠DRAM交互寫入路徑 之圖示; 第5圖表示第1圖中256M多埠DRAM之一資料傳送結 構的圖示; -36- 1253083 第6圖描述第1圖中256M多埠DRAM之一總體資料匯 流排G I 0的圖式; 第7圖描述第1圖中25 6M多璋DRAM之最差讀取情況 及最差寫入情況; 第8圖提供依據韓國專利申請案第2003-94697之一資 料傳送單元QTRX及一匯流排連接單元TL之一發送器及一 接收器的電路圖; 第9圖顯示針對一總體資料匯流排之一初始電壓路徑 的圖式; 第10A圖描述第8圖中一電路之正常資料傳送的時序 圖; 第10B圖描述第8圖中—電路之不正常資料傳送的時 序圖; 第11圖提供第9圖中開關sw〇、sw2、SW4及SW6及其 控制方塊之圖示; 第12圖表示第11圖中一選擇邏輯電路及開關的電路; 第13圖描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 256M多埠DRAM 中第9圖之開關SW0、SW2、SW4及SW6及其控制方塊的方 塊圖;以及 第14圖及第15圖提供第13圖中開關控制單元的電 路圖。 元件符號說明 1〇〇 仲裁器 2〇〇 記憶體單元陣列 1253083 210 1400 1410 1420 1500 1510 1520 bank0-bankl5 BL BLb BLSA C Cl -C4 DATA2 DO DP DPI-DP2 EVAL1 GI〇 GI〇_LD GI〇_LU GIO一 RD GI〇一 RU INV1 1 位元線感測放大器陣列 排組操作期間信號產生單元 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 第二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 排組操作期間信號產生單元 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 第二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單元 排組 位元線 位元線 位元線感測放大器 單元電容器 電容器 接收器QRX的輸出信號 延遲選項裝置 埠/管線暫存器資料驅動信號 資料驅動脈衝 資料評估信號 總體資料匯流排 第三總體資料匯流排 第一總體資料匯流排 第四總體資料匯流排 第二總體資料匯流排 反向器 -38- 1253083 INV21-INV26 反向器 MN11-MN13 NMOS電晶體 N1 -N9 NMOS電晶體 N21-N23 NMOS電晶體 ND21-ND23 NAND 閘 ND31-ND32 NAND 閘 N0R11-NOR12 NOR閘 N0R31 NOR閘 PAD 墊片 port0-port7 埠 PR_D 第二總體資料匯流排連接單元 PR_U 第一總體資料匯流排連接單元 QRX 接收器 QTRX 資料傳送單元 QTX 發送器 RDEC 列解碼器 RDPb 讀取資料驅動脈衝 RTB 冗餘傳送鎖存器RTL之輸出信號 RTB' 冗餘傳送匯流排 RTBb ’ 冗餘傳送匯流排 RTL 冗餘傳送鎖存器 RX 接收器 SGS 區段選擇信號 SW0-SW6 開關
-39- 1253083 τ 單 元 電 晶體 ΤΒ 傳 送 匯 流排 TBb 傳 送 匯 流排 TL 匯 流 排 連接 單 元 TG 傳 送 匯 流排 連 接 單 元 TM.YRED 冗 餘 測 試模 式 旗 標 信 號 TM_YRED1 第 一 冗 餘測 試 模 式 旗 標 信 號 TM_YRED2 第 二 冗 餘測 試 模 式 旗 標 信 號 TX 發 送 器 TX1-TX2 資 料 信 號 VDD 電 源 電 壓 VR 參 考 電 壓 WDP_BKb 寫 入 資 料驅 動 脈 衝 WL 字 元 線 YRAD 行 冗 餘 位址 YRAEN 行 冗 餘 位址 致 能 信 號 -40-

Claims (1)

1253083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多埠記憶體裝置,包括: 一總體資料匯流排,具有複數條匯流排線; 複數個排組(banks),具有一電流感測型收發結構,用 以與該總體資料匯流排交換資料; 一個或多個埠,具有一電流感測型收發結構,用以與 該總體資料匯流排交換資料; 複數個開關裝置,每一開關裝置配置於該對應排組與 該總體資料匯流排之匯流排線之間,用以選擇性地將該 對應排組之一冗餘行及複數個正規行中之一連接至該總 體資料匯流排;以及 控制裝置,用以將該等開關裝置之導通期間限制成該 對應排組之實質操作期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多埠記憶體裝置,其中在每一 排組中該開關裝置包括: 一冗餘匯流排連接裝置,對應於該對應排組之冗餘行; 複數個正規匯流排連接裝置,對應於該對應排組之個 別正規行; 複數個第一開關,配置於該等正規匯流排連接裝置與 該總體資料匯流排之個別匯流排線之間; 複數個第二開關,配置於該冗餘匯流排連接裝置與該 總體資料匯流排之個別匯流排線之間;以及 複數個第三開關,配置於該冗餘匯流排連接裝置與該 總體資料匯流排中之一預定匯流排之間。 -41- 1253083 3 ·如甲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多埠記憶體裝置,其中該控制 裝置包括: ^絲裝置,用以產生該對應排組用之一行冗餘資料信 0由 唬; - '測試邏輯電路,具有一用以允許測試操作而不需切 斷在該熔絲裝置中之熔絲的邏輯電路,及用以產生一冗 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 一開關控制邏輯電路,用以產生一第一及一第二冗餘 '測試模式旗標脈衝(包含有關於該對應排組實質上操作於 正常模式及測試模式之期間的資訊),以回應該冗餘測試 模式旗標信號及一行命令資料驅動信號,該第二冗餘測 試模式旗標脈衝控制該等第三開關;以及 複數個選擇邏輯電路,用以在該正常模式中選擇該等 第一開關及第二開關中之一,以回應該行冗餘資訊信號 及該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多埠記憶體裝置,其中該開關 控制邏輯電路包括: 一排組操作期間信號產生裝置,用以產生在該對應排 組實質上操作之期間所啓動之一排組操作期間信號,以 回應該對應排組用之一寫入資料驅動脈衝及一讀取資料 驅動脈衝; 一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裝置,產生用以定 義該對應排組實質上操作於該正常模式之期間的第一冗 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以回應該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 -42- 1253083 及該排組操作期間信號;以及 一第二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裝置,產生用以定 義該對應排組實質上操作於該測試模式之期間的第二冗 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以回應該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 及該排組操作期間信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多埠記憶體裝置,其中該開關 控制邏輯電路包括: 一排組操作期間信號產生裝置,用以產生在該對應排 組實質上操作之期間所啓動之一排組操作期間信號,以 回應一些其它排組用之寫入資料驅動脈衝及讀取資料驅 動脈衝,其中該等其它排組與該對應排組共用該總體資 料匯流排; 一第一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裝置,產生用以定 義該對應排組實質上操作於該正常模式之期間的第一冗 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以回應該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 及該排組操作期間信號;以及 一第二冗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產生裝置,產生用以定 義該對應排組實質上操作於該測試模式之期間的第二冗 餘測試模式旗標脈衝,以回應該冗餘測試模式旗標信號 及該排組操作期間信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多埠記憶體裝置,其中該排組 操作期間信號產生裝置包括: 一延遲選項裝置,用以將該對應排組用之一寫入資料 驅動脈衝延遲有一對應於該總體資料匯流排之延遲時間 -43- 1253083 的期間; 一 NAND閘,接收該對應排組用之一讀取資料驅動脈 衝及從該延遲選項裝置接收該對應排組用之延遲寫入資 料驅動脈衝,以輸出該排組操作期間信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多璋記憶體裝置,其中該排組 操作期間信號產生裝置包括: 一第一 NAND閘,接收該等其它排組用之寫入資料驅 動脈衝; 一延遲選項裝置,用以將該第一 N AND閘之輸出信號 延遲有一對應於該總體資料匯流排之延遲時間的期間; 一第二NAND閘,接收該等其它排組用之讀取資料驅 動脈衝;以及 一 NOR閘,接收該第二NAND閘之輸出信號及該延遲 選項裝置之輸出信號,以輸出該排組操作期間信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多璋記憶體裝置,其中該延遲 選項裝置包括: 數個反向器; 複數個電容器,耦接至該等反向器間之節點;以及 複數個開關,用以選擇性地將該等個別電容器連接至 該等節點。 -44 -
TW093118309A 2004-05-06 2004-06-24 Multi-port memory device TWI25308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31969A KR100605573B1 (ko) 2004-05-06 2004-05-06 멀티-포트 메모리 소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7520A TW200537520A (en) 2005-11-16
TWI253083B true TWI253083B (en) 2006-04-11

Family

ID=35239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18309A TWI253083B (en) 2004-05-06 2004-06-24 Multi-port memory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016255B2 (zh)
JP (1) JP4318098B2 (zh)
KR (1) KR100605573B1 (zh)
TW (1) TWI2530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16660B1 (ko) 2004-05-06 2007-05-09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반도체 메모리 소자
US7227805B2 (en) * 2004-05-10 2007-06-05 Hynix Semiconductor Inc.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having a global data bus
US7310258B2 (en) * 2005-03-31 2007-12-18 Hynix Semiconductor Inc. Memory chip architecture with high speed operation
KR100670707B1 (ko) 2005-03-31 2007-01-17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멀티-포트 메모리 소자
KR100641707B1 (ko) * 2005-04-08 2006-11-03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멀티-포트 메모리 소자
DE102006045248A1 (de) * 2005-09-29 2007-04-19 Hynix Semiconductor Inc., Ichon Multiport-Speichervorrichtung mit serieller Eingabe-/Ausgabeschnittstelle
KR100721581B1 (ko) * 2005-09-29 2007-05-23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직렬 입/출력 인터페이스를 가진 멀티 포트 메모리 소자
KR100695436B1 (ko) * 2006-04-13 2007-03-16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직렬 입/출력 인터페이스를 가진 멀티 포트 메모리 소자 및그의 동작 모드 제어방법
KR100846386B1 (ko) * 2006-09-21 2008-07-15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멀티포트 메모리 장치
KR100909805B1 (ko) * 2006-09-21 2009-07-29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멀티포트 메모리 장치
KR100837811B1 (ko) * 2006-11-15 2008-06-13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데이터 변환 회로 및 이를 이용한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TWI368914B (en) * 2008-07-21 2012-07-21 Orise Technology Co Ltd Memory repair circuit and repairable pseudo-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JP5727948B2 (ja) * 2012-01-16 2015-06-03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14067241A (ja) * 2012-09-26 2014-04-17 Fujitsu Semiconductor Ltd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電子装置
US9424442B2 (en) * 2013-11-27 2016-08-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onvolatile memo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152690B1 (ko) * 2014-06-26 2020-09-07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래치 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반도체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50003605B1 (ko) * 1990-04-27 1995-04-14 가부시키가이샤 도시바 반도체 기억장치
US5450355A (en) * 1993-02-05 1995-09-12 Micron Semiconductor, Inc. Multi-port memory device
TW269038B (zh) * 1993-02-05 1996-01-21 Micron Technology In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322376A (ja) 2005-11-17
JP4318098B2 (ja) 2009-08-19
US20050249018A1 (en) 2005-11-10
KR20050106906A (ko) 2005-11-11
TW200537520A (en) 2005-11-16
KR100605573B1 (ko) 2006-07-31
US7016255B2 (en) 2006-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53083B (en) Multi-port memory device
JP4848563B2 (ja) マルチ−ポートメモリ素子
US7283420B2 (en) Multi-port memory device
JP4596831B2 (ja) マルチポートメモリ素子
TWI267867B (en) Multi-port memory device
US8760960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apparatus and data input/output method thereof
JP4740737B2 (ja) マルチ−ポートメモリ素子
TWI277101B (en) Multi-port memory device
TWI287234B (en) Bus connection circuit for read operation of multi-port memory device and multi-port memory device
KR101038299B1 (ko) 멀티-포트 메모리 소자
JP2009009625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