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51247B - Sheet with movable contact and button switch utilizing the same sheet - Google Patents

Sheet with movable contact and button switch utilizing the same shee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51247B
TWI251247B TW093137527A TW93137527A TWI251247B TW I251247 B TWI251247 B TW I251247B TW 093137527 A TW093137527 A TW 093137527A TW 93137527 A TW93137527 A TW 93137527A TW I251247 B TWI251247 B TW I2512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contact
contact
sheet
plate
mova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37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27463A (en
Inventor
Masakazu Kato
Hisaya Iwama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527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7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51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512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4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ayers, e.g. by their material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3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flexing of blade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48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buckling of disc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18Distinguishing marks on switches, e.g. for indicating switch location in the dark; Adaptation of switches to receive distinguishing ma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3/00Form of contacts
    • H01H2203/036Form of contacts to solve particular problems
    • H01H2203/038Form of contacts to solve particular problems to be bridged by a dome shaped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02Legends replaceable; adaptable
    • H01H2219/014L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3/00Casings
    • H01H2223/002Casings sealed
    • H01H2223/003Membrane embracing all ke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125124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作爲各種電子設備的操作用開關而使用的 钕鈕開關的構造,尤其關於藉由按壓使圓頂形鼓出部反向 而進行接點離合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及按鈕開關的構 造。 【先前技術】 以往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及按鈕開關的構造,已知有 將圓頂形的多個可動接點黏貼在黏接板片上’並將該附有 可動接點的板片配置在基板上的板片型按鈕開關的構造。 (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此種以往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及按鈕開關的構造如圖 10、11所示。圖1〇係以往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的分解立 體圖,圖11係使用以往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的按鈕開關 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在圖中,多個可動接點5丨,由不銹鋼材料或磷青鋼等有 彈丨生的圓頂形薄板金屬構成,可以相對於來自頂部的按厚 力而進行位移。另外,可動接點51,在圓頂形内沒有貫通 孔’在其中央部具有向圓頂形内突出而形成的接點 51a。 … 站接板片5 2,由聚酯樹脂等薄膜材料構成,由具有章刃性 的板片狀的板片部53 ;設置在該板片部53上的多個孔 52a’在除去氣道部55的部分上設置的黏接劑54構成,其 中氣逼部55由形成於除去該孔52a的板片部53的下面的非 97857.doc 1251247 勘接部構成。 藉由將黏結劑54絲網印刷到板片部53的下面而形成氣道 55,其至少一端,與黏接板片52的孔52a、或位於黏接板 片52的外周邊緣52b的氣道口 56連接。另外,可動接點w 的上面貼附在黏接板片52的黏接劑54上,可動接點51的上 面、以及可動接點51的端部51b的至少一部分,以裝載在 氣道部55上的狀態貼附。 隔離物57,由與黏接板片52大致同形狀的聚酯薄膜形 成’並具有貫通其上下面而形成的多個孔57a。另外,藉 由黏接板片52的黏接劑54,使黏接板片52的孔52a和孔57& 相對並互相重疊地將隔離物57黏接在黏接板片52的下面。 此外忒隔離物5 7,與黏接板片5 2夾持可動接點5 1,並且 保叹可動接點5 1的下面,從而構成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 58 〇 黏接板片52的孔52a,是用於露出無圖示的發光二極體 (led)等發光元件的孔,可以由板片部53對光的高效反射 來對按壓操作可動接點51的操作體(無圖示)進行照亮。 圖11表示按鈕開關,絕緣基板59係由聚醯亞胺薄膜等韌 f生基板構成,在其表面,藉由蝕刻形成由銅箔組成的圓形 的第一固定接點59a,以及包圍該第一固定接點59a而大致 呈C字形的第二固定接點59b。 然後,藉由將在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58的黏接板片52的 下面黏貼的隔離物57剝離,露出黏接板片52的黏接劑54, 使可動接點51的端部5113與第二固定接點59b相對,並使黏 97857.doc 1251247 接板片52貼附在絕緣基板59的上面。此時,可動接點η 以端部51b的周邊與第二固定接點59b 一直接觸的狀態,處 於被裝載在絕緣基板59表面的狀態。 < [專利文獻1]特開2001-160334號公報 在將上述以往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及按鈕開關作爲操 作用開關而使用的各種電子設備中,要求 卞 ^ 乃板月上混 合裝設各種可動接點,其各種可動接點,在第二固定接點 上裝載的可動接點的突出到圓頂形内(鼓出部的内面)的接 點部因按壓而反向,到與第一固定接點接觸爲止的行程各 不相同。然而,當把因按壓而反向,到與固定接點接觸爲 止的行程各不相同的可動接點混合裝設在一片板片上時, 就會有行程小的可動接點下端的周邊部從板片下面浮起, 與絕緣基板的固定接點的接觸不穩定的問題。 【發明内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可以混合裝 設其接點部藉由按壓而反向到與固定接點接觸爲止的行程 各不相同的多種可動接點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及使用此 板片的按紐開關。 爲了解決上述的課題,在本發明令,作爲第一解決手 段,係一種附有可動接點之板片,其係使用於按鈕開關中 的開關用零件,該按鈕開關係在設置於絕緣基板上的周邊 固定接點上裝載具有圓頂形鼓出部的可動接點,藉由按壓 才呆作使上述可動接點的鼓出部反向,並移動規定的行程直 到其内面的接點部與設置在絕緣基板上的中央固定接點相 97857.doc 1251247 抵接,經由該可動接點對中央固定接點與周邊固定接點的 包v通進行切換者;上述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係可將多個 可動接』保持在共用的板片上並能夠在上述絕緣基板上層 豐者,其特徵為··上述可動接點具有第一可動接點及上述 行程比上述第一可動接點大的第二可動接點;上述板片具 ,:第:板片,具有可收容上述第一及第二可動接點的收 4孔,第一板片,在背面具有黏結部,以該黏接部保持上 述第一及第二可動接點的一部分並堵塞上述第一板片的收 容孔上面;藉由對應上述第一可動接點與上述第二可動接 點的行程差,而將上述第一板片的厚度設定爲一定的厚 度’來调整上述第-及第二可動接點對於上述第二板片進 行保持的高度位置。 ,此外’料第二解決手段,上述第一板片,係將其厚度 形成爲比上述第一可動接點的鼓出部外面的高度低的厚 度’以使上述第-可動接點不從上述收容孔的下端浮起, 亚且’在上述第二板片的黏結部不與上述第二可動接點的 外周邊部相接觸的厚度範圍内形成,以便不妨礙上述第二 可動接點的反向動作。 此外,作爲第三解決手段, 反向的圓頂形板簧形成,上述 圓頂形板簣的下端周邊部相對 成爲長條形。 上述第一可動接點,係由可 弟一可動接點,係可反向的 一方的兩側面部被切除而形 第 此外,作爲第四解決手段, 二可動接點的外形不同,並 使上述第一可動接點及上述 且以從第二板片外部可識別 97857.doc !251247 衣入的可動接點的形狀的板片顏色來形成上述第二板片。 此外’作爲第五解決手段,由從上方覆蓋上述第一板片 勺收合孔的1片板片來形成上述第二板片,而將上述第二 板片作爲共用板片,並混合裝設上述第—及第 點。 —此外’作爲第六解決手段,由從上方個別地覆蓋上述第 ::片的收容孔的多個板片來形成上述第二板片,而將上 述第-板片作爲共用板片’並混合裝設上述第—及第二可 動接點。 此外,作爲第七解決手段,對應個別的可動接點的行程 的不同,而使上述第二板片的外形或顏色各不相同。 一此外4乍爲第八解決手段,係一種按鈕開關,其具有: 第士第七解決手段中任一項所述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 片,裝載有收容在該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内的上述第一可 動接點的下端周邊部的第一周邊固定接點;與該第一周邊 固疋接點鄰接配置,拍U ^ ^ 工/、上述弟一可動接點的圓頂形鼓出 邛的頂部内面可接觸或分離地相對配置的第一中央固定接 2,裝載有上述第二可動接點的下端周邊部的第二周邊固 定接點;與該第二周彡固定接點鄰接酉己置,並與上述第二 可動接點的圓頂形鼓出部的頂部内面可接觸或分離地相對 配置的第二中央固定接點;酉己置有上述第一與第二周邊固 定接點以及上述第一與第二中央固定接點的絕緣基板。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具備:具有 圓頂形的鼓出部並且裝載在周邊固定接點上,冑由按壓操 97857.doc -10- 1251247 作使豉出部内面反向而與中+固定接& n ^ 拖^ 疋接點接觸,進行接點切 換的弟-可動接點;同樣具有圓頂形的鼓出部, t周❹定接點上,藉由按壓操作使鼓出部内面反向到: 央固疋接點接觸爲止的行程比第—可動接點還大二 可動接點;具有可收交榮 也咕 ~ 一 /、有了收令弟一及弟二可動接點的收容孔的第 -板片;在背面有黏結部’並由該黏結部保持第二 可動接點的一部分,並Η榮 ,u 一 . I且對弟一板片的收容孔上面進行堵 基的第二板片。將第一或第—板 飞弟一板片中的任一個作爲共用板 m第-及第二可動接點,並且在將第一可動接 點與第二可動接點裝栽在 上的時候,對應鼓 ρ内面糟由按壓而反向到與中央固定接點接觸爲止的行 亡述第一板片的厚度設定爲一定的厚度,從而調 +及弟二可動接點對第二板片所保持的高度位置,所 ^猎由利用弟-板片的厚度,調整周邊固定接點上裝載的 可動接點的鼓出部内面藉由按壓而反向、到與中央固定接 點接觸爲止的行程差’可以將各種不同行程的 點混合裝設在共用板片上,能夠一體地裝入絕緣基板,:: 以可提南作業效率,並可降低成本。 另外,上述第一板片,將其厚度形成爲比第一可動接點 的鼓靖面的高度低的厚度,以使第-可動接點不從: 迷收谷孔的下端浮起,並且,在第二板片的黏結部不與第 一可動接點的外周邊邱i日#細g > ^透π相接觸的厚度範圍内形成,以不妨 礙第二可動接點的反向動作,所以即使在如印刷基板等彼 此的接點之間沒有黑供兰 有Ν低差的平坦狀的開關基板中,混合裝 97857.doc 1251247 設的所有可動接點與固定接點也能夠確實導通,同時,能 夠獲得良好的反向動作。 另外,第一可動接點,由可反向的圓頂形板簧形成,第 二可動接點,可反向的圓頂形板簧的下端周邊部的相對的 一方的兩側面部被切除而形成爲長條形,因此即使在混合 衣δ又有與第一可動接點相比,鼓出部内面因按壓而反向、 直到與中央固定接點接觸爲止的行程還大的第二可動接點 時,也能夠藉由使窄幅部彼此之間互相相對排列,而使鍵 間距狹窄,所以能夠使板片整體小型化。 另外,在使第一可動接點及第二可動接點的外形不同, 亚且以從第二板片外部可識別裝入的可動接點的形狀的板 片顏色來形成第二板片的解決手段中,即使將附有可動接 點的板片裝入後,也能從外部用目視很容易地識別可動接 點的行程差異,可以防止組裝錯誤。 另外,在由從上方覆蓋第一板片的收容孔的〗片板片來 形成第二板片,而將第二板片作爲共用板片,並混合裝設 第一及第二可動接點的解決手段中,可以預先將第一板片 與第二板片黏在一起作爲一體化的半成品,可以從收容孔 的下方將第一及第=可動接點黏貼纟第二板片㈣結材料 上而組裝,因而能狗高效率地進行組裝作業。 另外,在由從上方個別地覆蓋第一板片的收容孔的多個 板片來形成第二板片,而將第一板片作爲共用板片,並混 合裝設第一及第二可動接點的解決手段中,保持可動接點 的第二板片僅爲包含向第一板片1的黏貼量的面積即可, 97857.doc -12 1251247 所以能夠形成小片,能夠降低所使用的板片材料。 =卜,在對應個別的可動接點的行程的不同,而使第二 六总“ 决手段中,以目視就能夠 合易地識別裝入的可動接點的 仃扛差兴,能夠防止誤裝 入0 :外,由於具有:第-〜第七解決手段中任一項所述的 虿收合在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 内的弟—可動接點的下端周邊 丨J乐周邊固定接點;與 弟一周邊固定接點鄰接配置, 的鼓出部的頂部内面可接觸八::可動接點的圓頂形 了接觸77離地相對配置的第一中 定接點;裝截右篦-ϋ从 —一 τ動接點的下端周邊部的第二周邊固 疋接點;與第二周邊固 。 疋接2郇接配置,並與第二可動接 二圓頂:豉出部的頂部内面可接觸分離地相對配置的第 一 _接’和配置第-與第二周邊固定接點以及第 ”n央固定接點的絕緣基板’所以能夠提供一種如 下的按紐開關’其能夠簡單地組裝具有鼓出部内面因按壓 °直到契中央固定接點接觸爲止的行程各不相同的 多種可_點的開Μ ’能夠提高組裳作業 所希望的行程且可實現小型化。 4保 【實施方式】 下面’由圖1至圖9表示本發明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及 按紐開關的實施方斗、 工。圖1係本發明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 片的平面圖,圖2 #糾士· κ , ’、寸有可動接點的板片的第二可動接點 的收谷孔部分的Φ ^ ν 0主要部分說明圖,圖3係第二可動接點的 97857.doc •13- 1251247 平面圖,圖4係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圖5係圖4的5-5線的主要部分剖視圖,圖6係表示附有可動 接點的板片的其他實施例的主要部分剖視圖,圖7係使用 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的按紐開關的主要部分剖視圖,圖8 係圖7的8-8線的主要部分剖視圖,圖9係表示使用了附有 可動接點的板片的按鈕開關的其他實施例的主要部分剖視 圖。 在圖1至圖5中,第一板片i,用聚醋樹脂等薄膜材料形 成大致長方形狀,在其縱向方向及橫向方向上,縱橫配置 多個上下貫通的第一及第二收容孔la、lb。另外,上述第 收谷孔la,设置爲圓形,上述第二收容孔ib,形成爲由 見幅部(在圖2以L1表示)與窄幅部(在圖2以L2表示)形成的 長條狀的橢圓形。此外,第二收容孔lb的沿縱方向、以及 與此正父的方向鄰接的寬幅部、以及窄幅部之間,以互相 相對的狀態縱橫排列多個。 另外,在上述第一板片1上,在鄰接的上述第一及第二 收谷孔la、lb之間形成用於流通空氣的連接槽1C、ld。該 =接槽1C、ld,與上述第—及第二收容孔la、ib_樣上下 貝通’在沿縱向方向鄰接的第-及第二收容孔la、lb相互 隔中形成Q另外’當後述的第二可動接點4收容 在上述第二收容孔113時,沿該第二可動接點4的縱方向設 置。另外,在上述第一板片1的背面,設置塗有黏接劑的 黏結部2。 迷第收各孔1a内,收容有第一可動接點3。該第 97857.doc •14- 1251247 一可動接點3,由導電性的薄金屬板組成,形成爲在中央 具有可反向的鼓出部豆俯9 m 印丨,、俯視壬0形。即,第一可動接點 3’具有:向後述的第一固定接點8的第一周邊固定接點肋 ^裝載的下翻邊料;從訂端周邊料以所定的角度 南起的外裙部3b ;與該外裙部3b接連的可反向的圓頂形鼓 出部3c。另外’在鼓出部㈣内面形成有藉由鑛銀而覆蓋 的接點部3d’該接點部3d在可與後述的絕緣基板中央固定 接點接觸的範圍内,突起狀地、間隔地被形成多個。再 者’如果接點部3d可以與中央固定接點接觸,則不一定要 設置多個’但是爲了提高針對於夾人絕緣基板的碎屬等異 物的接觸可靠性1開容易集中塵埃的中央部,可以形成 2接接點地進行設置是優選的。爲此,也可以不是使其 接觸的凹狀。在此種情況下,凹狀的邊緣部就成爲接 部。 出P的内面犬出,而使邊緣部形成可與中央固定接點 一在上述第二收容孔lb中,收容著第二可動接點4。該第 二可動接點4,同樣由具有導電性的薄金屬板組成,形成 在中央具有可反向的鼓出部的圓頂形。即,第二可動接點 八有·向後述的第二固定接點9的第二周邊固定接點9b 上裝載的下端周邊部4a;從該下端周邊部乜以所定的角度 I的外裙部4b ,與該外裙部4b接連的可反向的圓頂形鼓 ^ 另外,在鼓出部4c的内面上形成有藉由鍍銀而覆 皿的接點部4f ’ 1亥接點部4f在可與後述的絕緣基板的中央 固定接點接觸的範圍内,突起狀地、間隔地被形成多個。 97857.doc -15- 1251247 另外,如果接點部4f可以與中央目定接點接冑,則不一定 要δχ置夕自’但是爲了提高針對於夾人絕緣基板的碎屑等 異物的接觸可靠性,避開容易集_塵埃的中央部,可以形 成多個接接點地進行設置是優選的。爲此,也可以不是使 其從鼓出部的内面突出,而使邊緣部形成可與t央固定接 點接觸的凹狀。在此種情況下,凹狀的邊緣部就成爲接點 部。 另外’上述外裙部4b,藉由將第二可動接點4的相對的 -方的兩冑面部+行切形成爲在兩側自上由具有開口 -Md的長條形’而上述下端周邊部&在夾著上述鼓出部& 而相對的位置上分別形成一對。另外,構成上述下端周邊 部4a的外周的圓钟與上料㈣…接連的圓頂形鼓出部 4c的頂部相互不同地形成,下端周邊部钩的外周圓的大 小,和由與外裙部4b接連的圓頂形鼓出部4c中心而形成的 外周圓的大小相比,形成大的圓弧。 另外,上述外裙部4b的下端周邊部4a的圓弧兩端部,由 於外裙.Mb對於以圓頂形鼓出部4e的頂部爲中心、的圓孤執 迹’、形成爲大的圓5瓜,因此,該兩端部就會向外方鼓起地 形成,亚且該兩端部成爲裝載在後述的第二固定接點9的 第二周邊固定接點9b上並連接的抵接部4e。 上述構成的第二可動接點4,當裝載在第二固定接點9上 ¥,上述抵接部4e與第二周邊固定接點处抵接,與外裙部 仆接連的圓頂形鼓出部4c與第二中央固定接點如以間隔的 狀怨相對而配置。此時,第二可動接點4的外裙部仆的兩 97857.doc 1251247 側面部被平行切除而形成長條形,但是外裙部朴及舆此接 連的圓頂形鼓出部4c以縱向的長度爲基準形成外周圓的大 小。另外,在上述外裙部4b的下端周邊部4a的圓弧兩端部 上,形成向外方鼓起的抵接部4e。 如此,由於可以將第二可動接點4,形成爲在兩側面部 上设有開口部爛長條形,並由於可以將外祿部4b以及連 接的圓頂形鼓出部4c形成爲大直徑,所以既能夠確保所希 望的行程由按壓使第二可動接點4的鼓出部4e内面反 向—到接點4f與第二+央固定接點崎觸爲止的行程)又 可貫現小型化。另外,由於可以與第二可動接點4的外形 吻合’將收容第二可動接點4的上述第-板片1的第二收容 ㈣,形成爲長條狀精圓形,因此可以將沿窄幅部方向排 列第二收容部lb的排列間隙形成得很小,而實現附有可動 接點的板片的小型化。 再者,開口部4d,並非_中η亚—丄^ 非疋疋+订切除,也可切除爲弧 狀而形成長條形。 另外’為了使行程有所不同,也可以將第二可動接點4 的外形尺寸確定爲比第一可動接點3大而俯視呈圓形的圓 頂狀。另外’也可以從圓頂的外周邊向外側伸出腳部,由 該腳部使行程産生不同。 弟二板片5,同樣由聚酯樹脂等薄膜材料形成與上述第 :板片1大致相同的長方形狀。在該第二板片5上,形成 月面塗有黏接劑的黏結部5a,該黏結部化,在保持上述第 -及第二可動接點3、4的圓頂形鼓出部3c、讣的上面的同 97857.doc 1251247 ^ ’以堵塞上述第一板片1的第一及第二收容孔la、1]3上 面的狀態,黏貼在上述第一板片1的上面側。 另外在上述第一板片1的塗有黏接劑的黏結部2側(下 面側)上,黏貼著同樣由聚酯樹脂等薄膜材料形成的剝離 板片6。該剝離板片6,是在將上述第一及第二可動接點 3、4裝載到後述的絕緣基板7的第一及第二固定接點8、9 上爲止的運送及組裝期間,保護上述第一及第二可動接點 3、4的板片。 另外,在上述構成中,藉由對應於第一可動接點3與第 二可動,點4的行程S1、S2(鼓出部化、乜内面的接點部 3d、4f藉由按壓而反向,直到與第一及第二中央固定接點 8a、9a接觸爲止的行程)的差,將形成有收容上述第一及 第二可動接點3、4的第一及第二收容孔la、lb的上述第一 板片1的厚度設定爲一定的厚度,來調整上述第一及第二 可動接點3、4相對於上述第二板片5所保持的高度位置。 即,上述第一板片1,將其厚度形成爲比上述第一可動 接點3的鼓出部仏的高度低的厚度,以使上述第一可動接 點3不從上述第一收容孔la的下端浮起,並且,在上述第 二板片5的黏結部化不與作爲上述第二可動接點_外周邊 :的外祿部朴相接觸的厚度範圍内來形成,以不妨礙上述 弟^一可動接點4的反向動作。 再者,通常,當僅使用!種多個上述第_可動接點3而形 成可動接點板片時,將上述第—板片1的厚度,形成約爲 5〇 μΓΠ’但在本申請實施例的構成中,由於使用上述第— 97857.doc -18» 1251247 可動接點3、以及比吐并和丄1 片可動接點板片, I成爲大約75 μηι。 一…一 丁私大的上述第二可動接點4來形成 所以上述第—板片1的厚度,例如, 在此種情況下,當將第_ # 弟板片1的厚度確定爲100 μ1Ώ Τ :弟—可動接點3的下端周邊部3a就會從第一板片^的下 面子起,安裝到絕緣基板上並形成按㈣關的時候,就會 産生與後述的第-固^接點8的接觸不穩定的問題^ 外,當將第-板片1的厚度確定爲5G μπι時,上述第二可動 接點4的外裙部仆被第二板片5的黏結部“覆蓋,從而妨礙 按壓操作時的反向動作而産生動作不良的問題。 因此,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將上述第一板片丨的厚度定 爲約75 μΐη,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板片丨、5上,能夠將:個 行程SI、S2(鼓出部3c、4c的内面因按壓而反向,直到接 點部3d、4f與第一及第二中央固定接點8a、%接觸爲止的 行程)各不相同的上述第一及第二可動接點3、4混合裝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可以預先將第一板片丨與第二板 片5黏在一起作爲半成品,從收容孔ia、η的下方將第— 及第二可動接點3、4黏貼在第二板片5的黏接材料5a上而 組裝,因而能夠高效率地進行作業。此外,藉由預先將第 一及第二可動接點3、4排列於以規定的排列形成有凹槽的 核具上,运能將多個弟^^'及弟^—可動接點3、4從第一板片 1的下面側一次裝入。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也可以由透明板片或底色淺的板 97857.doc -19- 1251247 片形成第二板片5 ’由目視就能從板片的上面側識別襄入 的可動接點的外形形狀的差異。在此種情況下,以目視就 能夠容易地識別、檢查裝入的可動接點的行程差異,從而 能夠防止裝入錯誤。 如上所述,構成本實施例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
另外,在此種情況下,將±述第:可動接點4,以鄰接 的開口部4d相對地設爲橫長狀,並將其多個收容到上述第 一板片1的第二收容孔11}内,從而能夠使附有可動接點的 板片的間距狹窄化。另夕卜第-板片1的下面側覆蓋有上 遠保護用的剝離板片6,所以能夠簡單地進行運送、準備 及組裝,提高作業效率。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剝離板片6,作爲附有可動接點 板片的運送、組料的運載帶使用,在剝離板片6的縱 的相對的賴部,形成有自動機械的引導銷用的孔6a。 圖6表示本發明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的其他實施例
在上述實施例中,與上述第一板片i相同以大致長方料 片板片形成上述第二板片5,並將第二板片5作爲共用的; 片,但如圖6所示,纟本實施例中,取而代之的是將第 板片1作爲共用板片’而利用由多個小片組成的個別板 5A、5B分別形成第二板片5,藉由該個別板片n 別保持收容在上述第-板片1的第-及第二收容部la、】 中的第-及第二可動接點3、4的上面,並且以堵塞上述〗 一及第二收容孔1a、lb的上面的狀態,分別黏貼在上述; 一板片1的上面側。 97857.doc -20- 1251247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5將第一板片丨的收容孔ia、ib 連通而上下貫通形成空氣流通用的連接槽lc、ld,但本實 施例取而代之,在鄰接於塗敷在第一板片丨的背面的黏結 部2的第一及第二收容孔la、lb之間,形成空氣可以移動 的非黏結部’從而形成空氣流通用的連接槽lc、Id。 此外,其他的構成與上述實施例的構成相同。 上述本發明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在上述第一及第二 板片1、5(5A、5B)上混合裝設了上述第一及第二可動接點 3、4 ,並且藉由對應於第一可動接點3與第二可動接點4 的行程SI、S2(鼓出部3c、4c内面因按壓而反向,直到接 點口P 3d、4f與第-及第二中央固定接點仏、%接觸爲止的 行程)的差而將第一板片〗的厚度設定爲一定的厚度,來調 整第-及第二可動接點3、4相對於第二板片5所保持的高 度位置’#由由第一板片i的厚度來調整該行程差,從而 可以將各個不同行程的第一及第二可動接點3、4混合裝設 在共用的板片丨,目而能夠—體進行向後述的絕緣基板7 的裝入並提高作業性,實現成本的降低。 可動接點3、4的第二板片 另外,保持第 夠形成為僅包含向第一板片i的黏貼量的面積的小片, 以能夠降低所使用的板片材料。 再者,在排列了多個開關部的按鈕開關内,如果行浐 ,的開關部爲少數時,也可以用小片的個別板片僅形:: 该部位的第二板片5,並把其他的開關部用連接-片第_ 板片5而較寬地形成的個別板片來形成。 97857.doc -21 - 1251247 此外,還可以使行程不同的開關部的第— I q乐一扳片,與其他 的開關部的第二板片在顏色或外形上右至田 一 /丄,走兴,此時,就能
夠容易地識別、檢查裝入的可動接點的行 1丁粒的i異,防止 錯誤裝入。
圖7及圖8表示使用了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的按紐開關的 構成,作爲基座的絕緣基板7,由紛越樹脂等疊層板形 成,在該絕緣基板7的上面,形成由碳或銀箔等導電性材 料印刷的第一及第二固定接點8、該第—及第二固定接 點8、9’由設置在中央的第一及第二中央固定接點以、 9a,與夾持該第-及第二中央固定接點8a、9a並在兩側相 對配置的第一及第二周邊固定接點8b、外構成。 再者’可以將-對第-及第二周邊固定接點別、%相對 配置,也可以以梳齒狀或環狀連接而配置。另外,第一及 第二周邊固定接點8b、9b也可以不是相對的—對而只配置 在一處。
在上述絕緣基板7上,裝載上述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 時,將上述剝離板片6從上述第一板片丨的黏結部2側(下面 側)剝離,藉由第一板片i的黏結部2將第一板片_貼在絕 、’板上此日寸,上述第一可動接點3的下端周邊部3 a, 與上述第一周邊固定接點8b抵接,並且連接在外裙部补上 的圓頂形鼓出部3C的接點部3d,以與上述第一中央固定接 點8a間隔的狀態相對配置。另外,上述第二可動接點*的 -接p 4e ’與上述第二周邊固定接點%抵接,並且連接在 外裙部4b的圓頂形鼓出部4c的接點部4f,以與上述二 97857.doc -22- 1251247 央Q疋接點9a間隔的狀態相對配置。 面。兒月上述構成的按紐開關的動作,在圖7及圖$所示 的:期狀態中,第一及第二兩個固定接點間8a、讣及%、 爲非通開關爲斷開狀態。在此,在無圖示的電子設 備等的#作部,如按壓第二板片5的上面側,則首先,當 按壓第一可動接點3的上面時,可動接點3的圓頂形鼓出部 3C被向下壓而反向’藉由該反向,鼓出部3c的内面側的接 、占邛3d與相對配置的第一中央固定接點8a接觸,第一中央 固定接點8a與帛一周邊固定接點此藉纟可動接點3電導通 而成爲接通狀態,從而將信號輸出。 此日$ ’⑼留在第一收容孔1a内的空氣,隨著可動接點3 的反向,#由上述連接槽le,向相連的鄰接的其他第一收 合孔la流出。因此,不必擔心可動接點3反向時的動作會 文到阻礙,能夠得到良好的反向動作。另外,由於收容孔 la、lb與連接槽卜藉由第二板片5與絕緣基板了從上下封 閉’上述空氣不與外部連通,所以能夠防止塵埃從外部侵 入到接點内。 接著,從上述狀態解除上述第二板片5的按壓,則可動 接點3就依#自身的彈力向上面方向反向,藉由該反向, 鼓出部3 c内面側的接點部3 d就會從第一令央固定接點8 &分 離,從而將第一中央固定接點8a與第一周邊固定接點肋電 隔斷而成爲斷開狀態。 另方面田按壓第一可動接點4的上面時,同樣第二 可動接點4的圓頂形鼓出部牝被向下壓而反向,藉由該反 97857.doc -23* 1251247 向豉出部4c的内面側的接點部4f就會與相對配置的第二 中央固疋接點9a接觸,藉由第二可動接點4,使第二中央 2疋接點9a與第二周邊固定接點讣電導通而成爲接通狀 恶,從而將信號輸出。 此時,;帶留在第二收容孔lb内的空,氣,隨著第二可動接 ;的反向藉由上述連接槽1 d,向相連的鄰接的其他第 一收谷孔ib流出。因此,不必擔心第二可動接點4反向時 的動作會乂到阻礙,而能夠得到良好的反向動作。 接著,彳文上述狀態解除上述第二板片5的按壓,則第二 可動接點4就依靠自身的彈力向上面方向反向,藉由該反 向,鼓出部4c内面側的接點部4f就會從第二中央固定接點 9a分離,從而將第二中央固定接點與第二周邊固定接點 9b電隔斷而成爲斷開狀態。 圖9表示使用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的按鈕開關的其他實 施例的構成,在上述實施例中,上述第二板片與上2 第一板片1同樣地由丨片大致長方形板片形成,並將第二板 片5作爲共用的板片,但如圖9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構成 中,取而代之,是將第一板片丨作爲共用板片,而分別利 用由多個小片組成的個別板片5A、5B來形成第二板片5, 並由該個別板片5A、5B,分別保持收容在上述第一板片工 的第一及第二收容部la、11}的第一及第二可動接點3、々的 上面,並且以將上述第一及第二收容孔la、lb的上面堵塞 的狀態,分別黏貼在上述第一板片1的上面側。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將第一板片丨的收容孔“、以 97857.doc -24- 1251247
連通而使其上下貫通地形成空氣流通用的連接槽lc、ld, 但本實施例取而代之,在鄰接塗敷在第一板片丨的背面的 黏結部2的第一及第二收容孔la、lb之間,形成空氣可移 動的非黏結部,由此形成空氣流通用的連接槽lc、ld。 此外,其他的構成與上述實施例的構成相同。 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上述第一板片1,將其厚戶 形成爲比上述第一可動接點3的鼓出部3c的高度低的厚 度,以使上述第一可動接點3不從上述第一收容孔u的下 端浮起,並且,在上述第二板片5的黏結部化不與作爲上 述第二可動接點4的外周邊部的外裙部仆相接觸的厚度範 圍内來形成,以不妨礙上述第二可動接點4的反向動作, 所以即使在如上述印刷基板等那樣彼此的接點之間沒有高 低差的平坦狀的絕緣基板7中,也能夠使混合裝設的第— 及第一可動接點3、4與第一及第二固定接點8、9得到確實 導通,並且取得良好的反向動作。 另外,將收容有上述第一及第二可動接點3、4的附有可 動接』的板片’ I載在絕緣基板7上,其中絕緣基板7配置 有·與第一可動接點3的下端周邊部3a接觸的第一周邊固 定接點8b :與第一可動接點3的圓頂形鼓出部㈣接點部 才對的第中央固定接點8a ;以及與第二可動接點4的 一而周邊邛4a的抵接部钟接觸的第二周邊固定接點处;參 ^可動接』4的圓頂形鼓出部4c的接點部4f相對的第二 中央固定接點9a,從而处夕a上日, 攸而此夠提供一種如下的按鈕開關,其 能夠簡單地對具備篦 — 爾弟一及弟二可動接點3、4的鼓出部3c、 97857.doc -25- 1251247 4c的内面因按壓而反向、且 一 直引接點。卩3d、4f與第一及第 一中央固疋接點8a、9a接觸爲止的行 一 d 的仃耘各不相同的多種第 及弟一可動接點的開關進行 、, 哭仃、、且衣此夠提向組裝作業效 率,亚且既可確保所希望的 丁往又此徒供可貫現小型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表示本發明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的平面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㈣有可動接點的板片的第二可動接 點的收容孔部分的主要部分說明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可動接點的平面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的主要部分剖 圖5係本發明的圖4的5_5線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的其他實施例 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圖7係表示使用本發明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的按紐開 關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圖8係本發明的圖7的8 - 8線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圖9係表示使用本發明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的按鈕開 關的其他實施例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圖10係表示以往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的分解立體圖。 圖11係表示使用以往的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的按鈕開關 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第一板片 97857.doc 1251247 la 第一收容部 lb 第二收容部 1 c 連接槽 Id 連接槽 2 黏結部 3 第一可動接點 3a 下端周邊部 3b 外裙部 3c 鼓出部 3d 接點部 4 第二可動接點 4a 下端周邊部 4b 外裙部 4c 鼓出部 4d 開口部 4e 抵接部 4f 接點部 5 第二板片 5a 黏結部 5A 個別板片 5B 個別板片 6 剝離板片 6a 7 絕緣基板
97857.doc -27- 1251247 8 第一固定接點 8a 第一中央固定接點 8b 第一周邊固定接點 9 第二固定接點 9a 第二中央固定接點 9b 第二周邊固定接點 51 可動接點 51a 接點部 51b 端部 52 黏接板片 52a 子L 52b 外周邊緣 53 板片部 54 黏接劑 55 氣道部 56 氣道口 57 隔離物 57a 孑L 58 板片 59 絕緣基板 59a 第一固定接點 59b 第二固定接點 97857.doc -28-

Claims (1)

  1. Π5 1考职137527號專利申請案 %//;]/吒修(要)替換頁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94年11月) 、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附有可動接點之板片,其係使用於按鈕開關中的開 關用零件,該按鈕開關係在設置於絕緣基板上的周邊固 疋接點上裝載具有圓頂形鼓出部的可動接點,藉由按壓 操作使上述可動接點的鼓出部反向,並移動規定的行程 直到其内面的接點部與設置在絕緣基板上的中央固定接 點相抵接’經由該可動接點對中央固定接點與周邊固定 接點的電導通進行切換者;上述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係 可將多個可動接點保持在共用的板片上並能夠在上述絕 緣基板上層疊者,其特徵為·· 上述可動接點具有第一可動接點及上述行程比上述第 一可動接點大的第二可動接點; 上述板片具備··第一板片,具有可收容上述第一及第 二可動接點的收容孔;第二板片,在背面具有黏結部, 2該黏接部保持上述第—及第:可動接點的—部分並越 基上述第一板片的收容孔上面; 。猎由對應上述第一可動接點與上述第二可動接點的行 私差,而將上述第-板片的厚度設定爲—定的厚度,來 周I上述第—及第二可動接點對於上述第二板片進行保 持的高度位置。 s月求項1之附有可動接點之板片,其中,上述第一 片’係將其厚度形成爲 ^ 取舄比上述弟一可動接點的鼓出部 面的向度低的厚度,以使 ^ 便上述弟一可動接點不從上述 谷孔的下端浮起,並丑, 在上述弟二板片的黏結部不 2. 1251247 上述弟二可動接點的外周邊部相接觸的厚度範圍内开, 成,以便不妨礙上述第二可動接點的反向動夕 3. 如請求項〗或2之附有可動接點之板片,其中,上述第一 可動接點,係由可反向的圓頂形板簧形成,上述第二可 動接點,係可反向的圓頂形板簧的下端周邊部相對—方 的兩侧面部被切除而形成爲長條形。 4. 如請求項丨或2之附有可動接點之板片,其中,使上述第 可動接點及上述第二可動接點的外形不同,並且以從 第二板片外部可識別裝入的可動接點的形狀的板片顏2 來形成上述第二板片。 5·如明求項1或2之附有可動接點之板片,其中,由從上方 覆盍上述第一板片的收容孔的1片板片來形成上述第二 板片而將上述第二板片作爲共用板片,並混合裝設上 述第一及第二可動接點。 6·如睛求項1或2之附有可動接點之板片,其中,由從上方 個別地覆蓋上述第一板片的收容孔的多個板片來形成上 述第二板片,而將上述第一板片作爲共用板片,並混合 裝設上述第一及第二可動接點。 7 ·如明求項6之附有可動接點之板片,其中,對應個別的 可動接點的行程的不同,而使上述第二板片的外形或顏 色各不相同。 8· —種按鈕開關,其特徵為具有: 5月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 衣載有收容在該附有可動接點的板片内的上述第一可 97857-941110.doc 1251247 動接點的下端周邊部 伽廿〜 周邊固定接點; /、“弟周邊固定接點鄰接配置 接點的圓頂形鼓出部的頂部内面可動 置的第-中央固定接點; 接觸或分離地相對配 裝載有上述第二可動接點 定接點; 卜鸲周邊部的第二周邊固 與該第二周邊固定接點鄰接配置,並與上述第二可動 •占的圓頂开”支出^的頂部内面可接觸或分離地相對配 置的第二中央固定接點; 配置有上述第一與第二周邊固定接點以及上述第一與 第二中央固定接點的絕緣基板。 97857-941110.doc
TW093137527A 2003-12-25 2004-12-03 Sheet with movable contact and button switch utilizing the same sheet TWI25124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30150 2003-12-25
JP2004319917A JP2005209616A (ja) 2003-12-25 2004-11-02 可動接点付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押釦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7463A TW200527463A (en) 2005-08-16
TWI251247B true TWI251247B (en) 2006-03-11

Family

ID=34863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7527A TWI251247B (en) 2003-12-25 2004-12-03 Sheet with movable contact and button switch utilizing the same sheet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209616A (zh)
KR (1) KR100713599B1 (zh)
CN (1) CN1324622C (zh)
TW (1) TWI2512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99588A (ja) * 2006-04-28 2007-11-15 Alps Electric Co Ltd 押釦スイッチおよびこの押釦スイッチの作製に用いられる接点ばね付きシート
JP4788576B2 (ja) * 2006-11-09 2011-10-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可動接点
CN102664115A (zh) * 2012-05-03 2012-09-12 江苏下一代广电网物联网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锅仔片的定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9723U (ja) * 1992-01-20 1993-08-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キー入力装置
JP3470022B2 (ja) * 1997-09-30 2003-11-25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多接点入力装置
JP2001160334A (ja) * 1999-09-22 2001-06-12 Alps Electric Co Ltd 可動接点付シート及びこの可動接点付シートを用いたスイッチ装置
TW503415B (en) * 2000-03-16 2002-09-21 Alps Electric Co Ltd Sheet with plate springs and switch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4417588B2 (ja) 2001-06-07 2010-02-1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メタルドーム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209616A (ja) 2005-08-04
KR20050065433A (ko) 2005-06-29
CN1637983A (zh) 2005-07-13
KR100713599B1 (ko) 2007-05-02
CN1324622C (zh) 2007-07-04
TW200527463A (en) 2005-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11330B (zh)
JP6293521B2 (ja) 磁石コネクタ
TWI251247B (en) Sheet with movable contact and button switch utilizing the same sheet
EP1137028B1 (en) Sheet with plate springs and switch device using same
TW201018001A (en) An electrical flex connector for mounting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2144270A (zh) 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键盘板
TW200947488A (en) Slide operation type switch
JP2001014973A (ja) 可動接点付きシート及びシートスイッチ
JP2006301711A (ja) Icカード、通信端末およびicカードの製造方法
JP2007299588A (ja) 押釦スイッチおよびこの押釦スイッチの作製に用いられる接点ばね付きシート
CN100437863C (zh) 带有按键弹性片的薄片以及使用该薄片的开关装置
TWI242224B (en) Sheet with movable contacts push-button switch using the same
US7405373B2 (en) Switch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1160334A (ja) 可動接点付シート及びこの可動接点付シートを用いたスイッチ装置
JP3938846B2 (ja) 板バネ付シート、及びこの板バネ付シートを用いたスイッチ装置
JP2006344510A (ja) クリックばね付き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イッチ
JP2006024450A (ja) 可動接点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ネルスイッチ
JP4295789B2 (ja) 板バネ付シート
JP2007134082A (ja) 板ばね付きシート、及び入力装置
JP4486012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US20140284194A1 (en) Membrane switch and connection socket
JP2005183171A (ja) 可動接点付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押釦スイッチ
JP3046045U (ja) 防水キーボード
JPH1167005A (ja) シートスイッチ
JP2006127799A (ja) 板ばね付き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イッ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