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38474B -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38474B
TWI238474B TW93102207A TW93102207A TWI238474B TW I238474 B TWI238474 B TW I238474B TW 93102207 A TW93102207 A TW 93102207A TW 93102207 A TW93102207 A TW 93102207A TW I238474 B TWI238474 B TW I2384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rystal
substrate
crystal layer
semiconductor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3102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16903A (en
Inventor
Takashi Udagawa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ko Kk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ko Kk
Publication of TW200416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6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38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38474B/zh

Links

Description

1238474 (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將單體之磷化硼(B P )或 當成電極接觸層使用,以構成半導體發光元件 裝置的技術。 【先前技術】 習知上,例如藍色帶的短波長發光二極體 :LED )或雷射二極體(英語略稱:LD )係利 化物半導體所構成(例如,參考非專利文獻1 纖維鋅礦結晶型(Wurtzite )的氮化鎵銦混! GaxIni_xN: 0<X<1)層被利用於構成發光層( 專利文獻1)。另外,更廣禁帶(band gap) (AlxGa]_xN : OS XS 1 )係被使用於構成對於 (〇<Χ<1 )發光層之包覆障壁層(參考上述之 1 ) ° 另一方面,最近本申請人揭示了:以廣禁 化硼(boron monophosphide:化學式 BP)來 氮化物半導體以構成半導體發光元件(參考曰 2 0 0 1 - 1 5 8 2 82 號)。 另外,磷化硼與上述之纖維鋅礦結晶型的 物半導體不同,可容易由縮小之價電子帶之能 構造獲得P型之傳導層(例如,參考專利文獻 ,p型之磷化硼層可被當成形成P型歐姆電 其之混晶層 等之半導體 (英語略稱 用ΠΙ足氮 )。例如, 晶(組成式 例如,參考 之氮化鋁鎵 ^ GaxIni.xN 非專利文獻 帶之單體磷 代替III族 本專利g願 1 π族氮化 帶(band ) 2 )。因此 極之接觸( -4 - (2) 1238474
c 0 n t a c t )層使用(例如,參考專利文獻3 )。例如,揭示 有與P型磷化硼層的表面接觸而設置由金(元素記號: Au)、鋅(元素記號:Zn)合金所形成的p型歐姆電極 ,以構成發光元件之技術(參考上述之專利3 )。習知上 ,設置歐姆性電極之P型磷化硼層係例如藉由有機金屬化 學氣相沈積法(英語略稱:MOCVD)等之氣相沈積手段 在ΙΠ族氮化物半導體層上添加(doping (摻雜))鎂( 元素記號:M g )而形成,此爲一般的通例(例如,參考 上述非專利文獻1 )。 〔專利文獻1〕 參考日本專利特公昭5 5 - 3 8 3 4號公報 〔專利文獻2〕 參考日本專利特開平2 - 2 8 8 3 8 8號公報 〔專利文獻3〕
參考日本專利特開平1 〇 - 2 4 2 5 6 8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1〕 赤崎勇編著「III族氮化物半導體」、1 9 99年12 月8日,初版、(股)培風館1 3章以及14章 【發明內容】 例如,在設置歐姆接觸性電極當成接觸層使用上,需 要低電阻,且結晶性優異的磷化硼層。但是,在設置於 III族氮化物半導體層上的情形下,習知的磷化硼層係做 成與111族氣化物半導體層的纖維鋅礦結晶型(W u r t z i t e -5- (3) 1238474 )之結晶型不同的閃鋅礦結晶型,而且,晶格常數也與 III族氮化物半導體層不同故,變成含有多數錯位之結晶 性差的磷化硼層。 另外,習知上,爲了獲得p型傳導性接觸層,需要^添 加M g等繁雜的成長操作。特別是,μ g等不純物與構成 磷化硼系半導體之元素(構成元素)的硼(B )在高溫化 合而發生硼的空孔(vacancy ),結果變成無法穩定形成 低電阻的p型磷化硼系半導體層。 本發明爲了解決上述習知技術的問題點,提供利用由 =與具備帶來吸收錯位而結晶性優異之上層的結晶構造的 結晶基板或基板上的結晶層接合之底部層,和例如合適於 形成歐姆電極之結晶構造所形成的表面層所構成的單體磷 化硼或其混晶層,以構成半導體裝置之技術。^ 特別是,提出利用防止由於不純物的擴散、侵入使得 結晶基板或基板上的成長層變得雜亂之故意不添加不純物 的低電阻單體磷化硼或其之混晶層,以構成半導體發光元 件之技術。 另外,一倂提出具備由本發明之結晶構造所形成的單 體磷化硼層或其混晶層之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解決課題之手段〕 即本發明爲了達成上述目的,提供下述: (1 ) 一種半導體裝置,是針對在結晶基板的表面上 或在形成於基板結晶上的結晶層之表面上,具備有單體磷 -6- (4) ! 1238474 ! 化硼或其混晶層’在該憐化硼或其混晶層上具備歐姆電極 1 而成的半導體裝置,其特徵爲:上述碟化硼或其混晶層係 底部由多結晶層所構成’其上部的表面部由單結晶層所構 成,歐姆電極與該單結晶層的表面接觸。 (2) 如上述(Ο所記載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形成 上述磷化硼或其混晶層的表面部之單結晶層,是由{ 1] 1 }結晶面所構成。 (3) 如上述(2)所記載之半導體裝置,其中,成ά 上述磷化硼或其混晶層的基底之上述基板或形成在基板上 之結晶層,係設其表面爲{ 1 π丨結晶面之立方結晶閃鋅 礦結晶型結晶或鑽石型結晶層。 (4) 如上述(2)所記載之半導體裝置,其中,成爲 上述磷化硼或其混晶層的基底之上述基板或形成在基板上 之結晶層,係設其表面爲{ 0 0 0 1 }結晶面之六方結晶纖維 鲜礦結晶型結晶層。 (5 ).如上述(1 )〜(4 )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半導體 裝置’其中’成爲上述磷化硼或其混晶層的基底之上述基 板或形成在基板上之結晶層,係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 (6 )如上述(:[)〜(5 )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半導體 裝置’其中’成爲上述磷化硼或其混晶層的基底之上述基 板或形成在基板上之結晶層,係氮化鎵銦混晶(組成式 GaxIn!.xN : 0<X<1 )、氮化鋁鎵(AlxGabXN: OSXgl) GaxIni.xN ( 0<χ<ι )、氮化硼鎵(BxGa^xN : 0 g X $ 1 )’或者氮化磷鋁鎵(AlxGabXNYP]_Y: i,〇<γ$ (5) 1238474 (7 )如上述(1 )〜(6 )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半導體 裝置,其中,上述磷化硼或其混晶層之底部多結晶層或表 面部單結晶層之任一者都由非摻雜磷化硼或其混晶層所構 成。 (8) 如上述(1)〜(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半導體 裝置,其中,在上述憐化硼或其混晶層和上述歐姆電極的 中間,部份地設置有由氧化物或氮化物所形成的絕緣性中 間層。 (9) 如上述(8)所記載之半導體裝置,其中,上述 中間層係由添加與磷或形成磷化硼之混晶的磷不同的第V 族元素之氧化物或氮化物的絕緣性層所構成。 (10) 由如上述(1)〜(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半導 體裝置所形成的發光元件。 (1 1 )如上述(1 0 )所記載之發光元件,其中,含 族氮化物層當成發光層。 (1 2 )如上述(1 )〜(1 1 )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半導 體#置之製造方法’是針對包含:在結晶基板的表面上, 或者形成於基板結晶上的結晶層之表面上,形成單體磷化 硼或其混晶層,在該磷化硼或其混晶層上配置歐姆電極之 工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在75(rc以上 1 2 0 0 °C以下之溫度’將v/III比率當成第}比率以氣相沈 積單體磷化硼或其混晶層的底部之多結晶層後,在上述之 溫度範圍,以超過第1 V / Π I比率而在2 0 0 0以下的第 (6) ! 1238474 ί 2V/III比率,在多結晶層上氣相沈積單結晶層。 (13) 如上述(12)所記載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中,以設表面爲{ 1 1 1丨結晶面之立方結晶閃鋅礦結 晶型或鑽石結晶型結晶爲基板,或者以設形成在具有上述 結晶面之基板結晶上之表面爲丨111丨結晶面之結晶層爲 基底,以氣相沈積由{ 1 1 1丨結晶面所構成之單體磷化硼 (B P )層或其混晶層。 (14) 如上述(12)所記載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中,以設表面爲{ 〇 〇 〇 1 }結晶面之六方結晶纖維鋅礦 結晶型結晶爲基板,或者以設形成在具有上述結晶面之基 板結晶上之表面爲{ 000 1 }結晶面之結晶層爲基底,以氣 相沈積由{ 1 η }結晶面所構成之單體磷化硼(BP )層或 其混晶層。 (15) 如上述(12)〜(1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半導 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設置與形成底部的多結晶層之 上部的表面部的磷化硼(ΒΡ )或其混晶的單結晶層接觸 之中間層後,在中間層的周邊,形成與由磷化硼或其混晶 形成的單結晶層之表面接觸的歐姆性電極。 【實施方式】 本發明中,半導體裝置或者構成半導體之結晶基板或 者形成在基板結晶上的結晶層並無特別限定。本發明雖適 合於將III氮化物半導體等化合物半導體使用於發光層之 半導體發光元件,但是可以使用在本發明之電極接觸層構 -9- ' (7) 1238474 造爲必要的所有半導體裝置。關於半導體發光元件,發光 層的種類、構造及其他,也無特別限定。成爲基底之結晶 基板或形成在基板結晶上的結晶層也不特別限定爲多結晶 或非晶質等,本發明之效用係就單結晶的結晶基板或結晶 層最得以發揮。例如,發光元件中,基底結晶層並不限定 t 爲發光層,也可爲電流阻止層、包覆層,結晶層也可由磷 : 化硼或以其爲基材之混晶的多結晶層能夠成長者所構成。 結晶基板或形成在基板結晶上的結晶層,具體有例如:磷 % 化硼鎵(組成式BxGai-xP: 0<X<1)或磷化硼銦(組成式 Bxlni_xp : 0<X<1 )結晶層。另外,半導體裝置例如有具 備η型磷化硼結晶層之電場效應型電晶體,該^型磷化硼 結晶層係設置爲以:由η型氮化鎵(G aN )形成的電子輸 送(通道)層,和由其上之η型氮化錦鎵混晶(AUGahN :)形成之電子供給層爲基底結晶層。
在本發明中,構成接觸層之磷化硼或者以其爲基材之 混晶’由於可容易形成導電性良好之低電阻結晶層,以及 與電極可良好歐姆接觸故,作爲接觸層很優異。因此,在 本發明中,可將磷化硼或以其爲基材之混晶層合適地使用 作爲以p型氮化鋁鎵、氮化硼鎵、或者氮化磷鋁鎵等p型 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層爲基底之電極接觸層。另外,也可 以使用在以η型氮化鋁鎵(組成式AlxGa^N: OSX^l )、η型氮化鎵銦(組成式GaxIn].xN : OS XS I )等η型 ΙΠ組氮化物半導體爲基底之情形。 本發明之「以磷化硼爲基材之混晶(磷化硼系混晶) -10- (8) 1238474 」係含硼(B )與磷(P )爲橇成元素之3種元素以上的 多元(多元素)結晶,例如,磷化鋁硼混晶(組成式AhjBxP • 0<X<1 )。另外’爲憐化硼鎵(組成式BxGal-xP : 0<X<1)或憐化硼銦(組成式〇K)等。在 上述構成元素之外,含與磷(Ρ)不同之第V族元素的砷 t 化憐化硼(組成式Β Ρ γ A s ! · γ : 〇 < γ <;〗)等是本發明之碟化 : 棚系半導體混晶的別的例子。立方結晶之閃鋅礦結晶型( zinc blende )之磷化硼系混晶,依據硼(B )或磷(p )的 組成比’可與實用之基板材料之矽(元素記號:s i )單結 晶(矽)、氮化鎵(化學式:GaN )或磷化鎵(化學式 GaP)等之ΙΠ-V族化合物半導體單結晶晶格匹配。因此 ’在追些阜結晶上原本可形成錯合(misfit)錯位少之 BxGai_xP ( 〇<Χ<1 )或 ΒχΙη]·χΡ ( 〇<χ<1 )等磷化硼系混晶 層。
但是’在磷化硼或以其爲基材之混晶層與成爲基底之 111 - V族半導體,例如η丨族氮化物等之半導體層熱膨脹係 數不同時’由於熱變形,會有使基底半導體層劣化的問題 。本發明係發現,作爲磷化硼或以其爲基材之混晶層,藉 由上部表面層以單結晶層構成,而且,底部以多結晶層構 成’下部多結晶層由於結晶粒界的存在,而發揮吸收某種 程度熱變形(熱膨脹差)之作用,得以解決上述問題。另 外’雖然也存在有在成爲基底之III族氮化物半導體層上 直接成長磷化硼或以其爲基材之混晶層時,無法成長良好 之憐化硼或以其爲基材之混晶層的狀況,但是,由於多結 -11 - 1238474 Ο) 晶層介於其間,也有能夠形成憐化硼或以其爲基材之混晶 層的良好單結晶層之效果。 本發明之磷化硼以及磷化硼系混晶的多結晶層以及單 結晶層’例如可依據以二氛化硼(分子式:B C13 )或三氣 化憐(分子式:PC13)爲原料之齒素(halogen)法(參 考「曰本結晶成長學會誌」、Vol.24,No· 2 ( 1997)、 1 5 0頁)來進行氣相沈積。另外,可藉由以雙硼烷(b 2 Η 6 )或膦(分子式·· ΡΗ3 )等爲原料之氫化物法(參考 J.Crystal Growth, 24/25 ( 1 974 ) 、193 〜196 頁),以及 分子束磊晶法(參考 J.Solid State Chem. 133 ( 1997)、 269〜272頁)來進行氣相沈積。另外,可藉由有機金屬 化學氣相沈積(MOCVD )法(參考Inst. Phys· Conf. Ser” No.129 ( IOP Publishing Ltd. ( UK ^ 1 993 ) 、157 〜 162頁)來進行氣相沈積。 在結晶基板的表面上’或形成於基板結晶上之結晶層 的表面上製造由本發明之結晶構造所形成的單體磷化硼或 其混晶層,首先,在7 5 0 °C以上1 2 0 0 °C以下的溫度,將 V/III比率當成第1比率(例如,1 00以上,特gij是以1 00 〜2 0 0之範圍最好)’予以氣相沈積單體磷化硼(BP )或 其之混晶層的底部的多結晶層。V/III比率係實施氣相沈 積所供給之V族元素的原子總濃度對ni族元素的原子總 濃度之比率。例如,在磷化硼(BP )之氣相沈積中,所 供給之磷(P )原子之合計濃度對硼(B )原子之合計濃 度的比率。接著,以75CTC以上]20CTC以下之溫度,以超 -12- (10) 1238474 過第1 V / Π I比率之2 0 0 〇以下的第2 V /111比率,如此便可 在多結晶層上氣相沈積單結晶層。在超過丨2 〇 (TC之高溫 中’容易形成B13P2等之多量體的磷化硼結晶(參考j. Am. Ceramic Soc·,47(1) (1964) 、44 〜46 頁),無法 穩定形成由單體磷化硼所形成的結晶層,並不恰當。 形成單體磷化硼或以其爲基材之磷化硼矽混晶的多結 晶層時之第1V/III比率,以設爲100以上爲佳。特別是 ,以設在1 〇〇〜200之範圍最好。如第1 V/III比率未滿 1 〇〇 ’特別是在50以下的低比率時,容易形成非晶質層, 並不恰當。此底部的多結晶層如上述般,可緩和由於基底 層和設置在多結晶層上之單結晶層間的熱膨脹率差所導致 之熱變形,在獲得變形少之良質的單結晶層上有貢獻。 如設V/III比率在600以上2 000以下之第2比率, 則由設置在上部之磷化硼(BP )或其之混晶所形成的單 結晶層可適當地形成。雖可在形成多結晶層後,以形成單 結晶層之條件來形成磷化硼或以其爲基材之磷化硼系混晶 ,但是,例如利用相同的氣相沈積設備,將V/III比率由 第1比率瞬間變成第2比率時,可簡便地形成在多結晶層 上具備單結晶層之構造的結晶層。V/III比率之由第〗比 率往第2比率之變化雖也可慢些,但是,直到單結晶化爲 止需要多餘之層厚,非所期望。 多結晶或單結晶之判別可藉由X射線繞射或電子束 繞射手段之繞射影像來判別。如依據這些繞射手段,可判 別磷化硼或其混晶之多結晶層是{】00丨結晶、{ m }結 -13- (11) 1238474 晶、以及{ 1 1 0丨結晶混合存在,或者是由與這些方位不 同的結晶與非晶質所形成的多結晶等。由非晶質之電子束 繞射影像會變暈(halo)。 在本發明中’特別是以由{ 11 1丨結晶面所構成的單 體磷化硼或以其爲基材之磷化硼系混晶來構成成爲上部的 表面部之單結晶層爲佳。立方結晶之閃鋅礦結晶型的單體 憐化硼或碟化硼系混晶之{ 11 1丨結晶面,係構成元素之 硼(B)或磷(P)在每單位面積最緻密塡充,且具有堅 固結合而構成的結晶面。因此,在有效阻止自基底層之錯 位的傳輸上變得有利。藉由將立方結晶閃鋅礦結晶型之{ 1 1 1 }結晶面當成表面之結晶作爲基板,或者將形成在具 有上述結晶面之基板結晶上的表面爲{ 1 1 1 }結晶層當成 基底予以氣相沈積,可有效率地製造由{ 1 1 1 }結晶面所 形成的單結晶層。單結晶層是由由{ 1 i】}結晶面所構成 ’可藉由上述之X射線繞射或電子束繞射手段來調查。 另外’由{ 1] 1丨結晶面所形成的單結晶層也可藉由 將表面爲{ 000 1 }結晶面之六方結晶纖維鋅礦結晶型結晶 當成基板’或者將形成在具有上述結晶面之基板結晶上的 表面設爲{ 000 1丨結晶面之結晶層當成基底予以氣相沈積 而適當地構成。例如,纖維鋅礦結晶型(Wurtzite )的氮 化鎵(G aN )之{ 〇 〇 〇 ] }結晶面的底面a軸之晶格常數爲 〇-3l8nm。另一方面,單體磷化硼單結晶的晶格常數爲 〇,4 3 8nm之故(參考寺本巖著,「半導體裝置槪論」、 1 99 5年3月20日(股)培風館發行,28頁),其{ 1 1〇 -14 - (12) 1238474 }結晶面之晶格面間隔變成 〇.3 2 0nm。此晶格常數和晶格 面間隔爲相當一致故,在{ 0 0 0 1 } — G aN結晶面上可簡便 地氣相沈積磷化硼層。 另外,特別是在本發明中,特徵爲:可由故意不添加 不純物之非摻雜磷化硼或其之混晶層構成底部的多結晶層
以及表面部的單結晶層之任一者。如以非摻雜之磷化硼層 或其之混晶層構成多結晶層,則在抑制起因於氣相成長該 多結晶層時的不純物之熱擴散所致的基底層的劣化上,可 以獲得相當的效果。例如,藉由以非摻雜的磷化硼系混晶 層構成設置在發光層上的多結晶層,可達到有效抑制發光 層之載子濃度或傳導型的變化。藉由將多結晶層上的單結 晶層做成非摻雜層,在抑制基底層的變質上更有效果。
如依據本發明,而設置與由磷化硼或其之混晶所形成 的單結晶層接觸之歐姆性電極,則可構成電氣耐壓性優異 的半導體裝置。特別是,由{ 1 1 1 }結晶面構成的單結晶 層’由於自基底層之錯位傳輸受到抑制,變成結晶缺陷少 的良質之結晶層。因此,可構成能夠避免起因於介由錯位 之洩漏的耐壓不良之電極。對η型磷化硼或η型磷化硼系 混晶呈歐姆接觸性之電極,可由金(元素記號:An ) / 鍺(元素記號:Ge )合金、金(Au ) /錫(元素記號: Sn)等之金(Au)合金構成。關於p型磷化硼層或p型 磷化硼系混晶層,可由金(Au ) /鈹(元素記號:B e ) 或者金(An )/鋅(元素記號:Zn )等之金合金構成。 即使由同一金屬材料構成歐姆電極,磷化硼層或磷化硼系 - 15- (13) 1238474 混晶層之載子濃度高,電阻率低,可合適地形成呈現接觸 電阻小之良好的歐姆特性的歐姆電極。 在獲得上述之單結晶層的合適之V /111比率的範圍中 ,藉由將v /111比率設定爲高比率側,可以獲得更高的載 子濃度、更低電阻率之單結晶層。設載子濃度在 、 lX1018cm·3以上,電阻率在〇.1 Ω · cm以下之單結晶層, ·_ 在形成歐姆電極上更爲合適。由於多結晶層內之結晶粒界 等’在由單體磷化硼或其之混晶形成的多結晶層上無法形 % 成顯示良好歐姆接觸特性之歐姆電極。但是,如利用此種 載子濃度高、低電阻之單結晶層,則可簡便地形成帶來良 好歐姆接觸特性之歐姆電極。
反之’由磷化硼或其之混晶形成的單結晶層有限定自 歐姆電極所供給以驅動元件之電流(元件驅動電流)於電 極之正下方區域,而短路性地洩漏之傾向。特別是在發光 元件等當中,爲了避免元件驅動電流流入此被限定之區域 ’作成在歐姆性電極和磷化硼層或其之混晶層的單結晶層 之中間’部份地設置由:對於單結晶層爲非歐姆性接觸之 金屬材料’或由氧化物或氮化物形成之絕緣性材料所形成 的中間層’合適上設置在歐姆性電極的中央部正下方,以 分散電流路徑之構造,有相當效果。關於η型磷化硼或其 β η型混晶層,以形成非歐姆性接觸之金屬材料而言,可 舉金 (Au)/鈹(Be)合金、金(Au)/鋅(Zn)合金 胃例。另一方面,關於ρ型磷化硼或其之ρ型混晶層,以 形成非歐姆性接觸之金屬材料而言,可舉金(Au )/鍺 -16- (14) 1238474 (Ge)合金、金(Au) /錫(Sn)合 姆性金屬材料一般可藉由真空蒸鍍法等 利用周知的微影法技術之選擇圖案技法 平面形狀’使限定殘留在歐姆電極之下 由氧化物或氮化物形成之絕緣性材 別有效。構成中間層之絕緣性材料的好 矽(Si02 )或氮化矽(Si3N4 )。這些 氣相沈積法(CVD )、電漿 CVD法等 止因磷等第 V族元素的擴散而導致磷 的損傷,其形成溫度期望在低於7 5 〇 °C 在100°C〜400 °C。形成後,藉由利用周 選擇圖案技法,加工成所期望的平面形 殘留在歐姆電極之下方的區域。 如由添加與磷(元素記號:P )或 的憐不同的第V族元素(N、As、Sb、 化物的絕緣層構成中間層時,可構成與 晶層的單結晶層之密接性優異,且可防 流的短路性洩漏之歐姆電極。另外,最 的第V族元素之絕緣層可抑制歐姆電 (alloy )時之例如磷自磷化硼單結晶; ,可有助於防止磷化硼單結晶層之結晶 制由單體磷化硼或其之混晶所形成的單 的第V族原子之相互擴散上有效果。 N2)之環境內,以3 5 0 °C〜5 5 0 °C施以合 金爲例。這些非歐 形成。之後,藉由 ,加工成所期望的 方的特定區域。 料來構成中間層特 例子,可舉:氧化 絕緣層可藉由化學 手段形成,爲了防 化硼系單結晶層等 之低溫。特別期望 知的微影法技術之 狀’使絕緣層限定 形成磷化硼之混晶 B i )之氧化物或氮 磷化硼層或其之混 止上述元件驅動電 初含憐或與隣不同 極之合金化熱處理 罾往絕緣層之取入 性的劣化。即在抑 結晶層與絕緣層間 在氫(H2 )或氮( 金化(a 11 〇 y )處理 -17- (15) (15)1238474 時較爲合適的,是磷等之原子濃度在5X1 Ο18原子/ cm3以 上之1X102G原子/cm3的Si〇2或Si3N4絕緣層。 具備上述中間層構造的歐姆電極例如在中央部份設置 與磷化硼或其之混晶的單結晶層接觸的中間層後,在中間 層的周圍可與由上述磷化硼或其之混晶形成的單結晶層的 表面接觸而形成。如此配置時,例如,即使在夾住活性層 而上下具有電極之發光元件等半導體元件之情形下,得以 防止元件驅動電流短路性地限定流入中間層的正下方區域 ,介由與單結晶層形成歐姆性接觸之歐姆電極,可使廣範 圍地流入單結晶層。如設中間層的層厚成爲極端大,則單 結晶層的表面和歐姆電極的間隔分隔開之故,在中間層的 周緣,歐姆電極和單結晶層的密接性特別弱小。因此,有 礙於充分穩定地構成與單結晶層之密接性優異的歐姆電極 。因此,中間層的層厚最好在1 OOnm以下。反之,爲了 防止元件驅動電流的流通,期望設爲5 nm以上的層厚。 〔作用〕 一種將設置在結晶基板的表面上或者由形成於基板結 晶上之結晶層所形成的基底的表面上之下部的底部設爲多 結晶層,將其上部的表面部設爲單結晶層之單體磷化硼層 或其之混晶層,該多結晶層具有緩和基底層和短結晶層間 的熱變形之作用,單結晶層具有帶來歐姆特性優異之歐姆 性電極的作用。 , 部份地設置在由磷化硼或其之混晶層形成的單結晶層 -18- (16) 1238474 表面上之絕緣層等中間層,具有擴散元件驅動電流於基底 的廣範圍之作用。 〔實施例〕 以由具備設表層爲單結晶層之磷化硼層而成的發光二 極體(LED )爲例,具體說明本發明之半導體裝置。 第1圖係模型顯示記載於本實施例而由積層構造體 I f形咸4勺LED 1 0的剖面構造。構成磊晶積層構造體1 !之 基板1 〇 1係使用磷(P )摻雜η型(1 1 1 ) - S i單結晶。利 用常壓(略大氣壓)有機金屬氣相沈積法(MOCVD )手 段,基板1 0 1的(1 1 1 )-表面上以非摻雜方式堆積由η型 單體磷化硼(ΒΡ )形成之下部包覆層1 〇2。η型下部包覆 層102係藉由三乙基硼(C2H5) Β) /膦(ΡΗ3) /氫( Η2)反應而在950 °C形成。η型下部包覆層102的層厚設 爲 44〇nm,在波長 4 3 0nm〜460nm之藍色頻帶光可獲得 4 0 %以上的反射率。在中斷上述硼源的供給而停止η型下 部包覆層102的氣相沈積厚,在膦(ΡΗ3)與氫(Η2)的 混合環境中,將η型S i單結晶基板1 01的溫度降低爲 82 5 〇C。 然後,藉由三乙基鎵(分子式:(CH3)3Ga)/三 乙基銦(分子式:(CH3 ) 31η) /氨(分子式:NH3 ) / H2反應系統常壓MOCVD手段,於8 25 °C將η型氮化鎵銦 (GaxInnN: OSX^l)層當成發光層103而與η型下部 包覆層]02連接設置。成爲η型發光層103之氮化鎵銦層 -19- (17) 1238474 係由銦組成比(=1 - X )不同之多數相(p h a s e )所形成的 多相構造(m u 11 i - p h a s e )的 G a x I η ! · x N層所構成。銦的平 均組成比爲0.06 ( =6% )。由此η型GaG.94In().()6N層所形 成的發光層103的層厚設爲60nm。發光層1 03係設置在 以{ 1 1 1丨結晶面爲表面之{ U 1丨·磷化硼層(下部包覆 層102)上之故,變成由以{ 0001}-結晶面爲表面之 Ga〇.94ln〇.()6N 層所構成。停止(CH3) 3〇a 以及(CH3) 3ln 的供給,結束η型G a 〇. 9 41 η 〇. 〇 6 N層之氣相沈積。 在ΝΗ3和Η2之混合環境中,維持基板101的溫度在 8 2 5 t下,藉由上述之(C2H5) Β) /膦(ΡΗ3) /氫(Η2 )反應系統常壓MOCVD手段,在發光層1 03上形成由非 摻雜之碟化硼層形成的ρ型多結晶層104。多結晶層1〇4 係設V/III比率(=PH3/(C2H5) 3Β)爲150而使之氣相 沈積。由磷化硼形成之多結晶層1 04在室溫的載子濃度, 依據一般的霍爾(Hall )效應測量法,爲8X1016cnT3。停 止硼源之(C2H5 ) 3B的供給,結束層厚設爲20nm之由磷 化硼形成的多結晶層1 04的氣相沈積後,一面流通PH3和 H2,一面將矽(Si )單結晶碁板101的溫度上升至1〇5〇 〇C。 接著,藉由(C2H5 ) B ) / PH3/ H2反應系統常壓 MOCVD手段,繼續在憐化硼之多結晶層104上形成由非 摻雜之p型磷化硼形成的(Π 1 )-單結晶層105。p型磷 化硼單結晶層105係在設V/III比率爲高於多結晶層104 之9 00所形成。如依據一般的霍爾效應測量法,在室溫的 -20> (18) 1238474 載子濃度爲2X10)9cm·3,電阻率爲4Χ10_2Ώ · cm。層厚 設爲1 0 0nm。冷卻後,以一般的電子束繞設手段來解析由 非摻雜P型磷化硼形成的多結晶層1 〇4以及單結晶層1 05 的結晶構造。由碟化棚形成的多、結晶層104變成幾乎由定 向在< 1 1 1 >結晶方位之柱狀的磷化硼的單結晶集合體所 構成。另外,磷化硼的單結晶層1〇5爲由{ 1 1 1 }耠^面 所形St的單結處層。由以上的多結晶層以及單蠢晶層1 0 4 、:105所形成之磷化硼層106可當成兼爲接觸層之上部包 覆層1 0 6使用。 將單結晶的p型磷化硼層106的表面一旦以膜厚爲 7 5nm之磷(P )摻雜的二氧化矽(Si02 )膜予以覆蓋。藉 由通常的CVD手段所形成的二氧化矽膜的內部之磷原子 的濃度設爲9X1 019原子/cm3。接著,利用周知的微影法 技術和選擇圖案技術,限定在單結晶之P型磷化硼層1 〇 6 的中央直徑1 〇 〇 # m.之圓形區域,殘留設置二氧化矽膜爲 中間層1 0 7。覆蓋在其他區域之二氧化矽膜則利用一般的 氟化氫(化學式:HF )酸予以去除。之後,藉由一般的 真空蒸鍍手段,設置金/鈹(An 99重量%、Be 1重量% ) 合金膜成爲覆蓋殘留設置之中間層107的表面,以及二氧 化矽膜被去除了之上部包覆層106的表面。接著,再度利 用周知的微影法技術以及選擇圖案技術,只殘留設置在殘 留設置中間層107之區域。殘留設置之An / Be合金膜之 區域係設爲與平面視圖爲圓形之中間層1 07的中心一致之 直徑1 5 0 // m的圓形。藉此,形成比圓形的中間層1 〇 7相 -21 - (19) 1238474 對大的Au/Be合金膜的外緣區域與單結晶的p型磷化硼層 106的表面接觸之p型歐姆電極108。另外,對p型歐姆 電極1 〇 8,在選擇圖案後,於氫氣氣流中,以4 5 0 °C施以 3分鐘之合金化處理(alloy)。另一方面,在η型矽(Si )單結晶基板1 0 1的背面全面形成由鋁(A1 ) /銻(Sb ) 合金形成的η型歐姆電極109。 之後,藉由通常的切斷手段,切斷爲個別的元件,構 成ρη接合型DH構造之LED10。在兩歐姆電極108、109 間,以順向通以20微安培(m A )之動作電流,由LED 1 σ 發出波長設爲約44 Onm之藍紫光。利用一般的積分球所 測量的晶片狀態之亮度爲8微坎德拉(m c d )。另外,由 p型歐姆電極108所遮住之區域外的發光層103的廣範圍 區域帶來均勻強度之發光。此認爲係在p型歐姆電極1 0 8 的正下方配置絕緣性中間層1 0 7之故,元件驅動電流往發 光層1 〇 3之短路性流通被阻礙故。而且,可解釋爲將p型 歐姆電極1 0 8與低電阻的單結晶之p型磷化硼層】〇 6接觸 設置故,平面地擴散於歐姆電極108外的發光層1〇3之區 域故。順向電流設爲2 0mA時的順向電壓(所謂之V f) 爲3.7V,反向電流設爲lOem時的反向電壓(Vr)則在 8V以上。另外,沒有見到元件驅動電流之長期通電所致 的發光強度的變化以及Vf與Vr的變化。此係在發光層 1 〇 3接合設置多結晶之磷化硼層1 〇 4故,與發光層丨〇 3的 晶格不匹配性被緩和,在良好的結晶性之磷化硼單結晶層 105設置歐姆電極1〇8之故。 - 22- (20) 1238474 〔發明效果〕 如利用設本發明之下層部爲多結晶層,其上層部爲單 結晶層之磷化硼系半導體,例如,可以簡便地形成兼爲即 使在非摻雜狀態,也可以形成電極之接觸層的上部包覆層 故,例如,可以提供長期可高強度銳光之整流特性優異的 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第1實施例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 led )的剖面構造模型圖。 符號說明 10 : LED (發光二極體) U : LED用途積層構造體 1 0 1 : S i單結晶基板 102 :磷化硼下部包覆層 103 :發光層 104 :磷化硼多結晶層 105 :磷化硼單結晶層 106 :磷化硼上部包覆層 1 〇 7 :中間層 1 〇 8 : p型歐姆電極 1 0 9 : η型歐姆電極 -23-

Claims (1)

  1. (1) 1238474 拾、申請專利範圍 第93102207號專 中文申請專利範 1. 一種半導體裝置,是針 形成於基板結晶上的結晶層之 或其混晶層,在該憐化硼或其 的半導體裝置,其特徵爲: 上述磷化硼或其混晶層係 其上ρβ的表面部由單結晶層所 層的表面接觸; 形成上述磷化硼或其混晶 由丨1】I }結晶面所構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成爲上述碟化硼或其混晶層 基板上之結晶層,係設其表谊 晶閃鋅礦結晶型結晶或鑽石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 ,成爲上述磷化硼或其混晶層 基板上之結晶層’係設其表面 晶纖維辞礦結晶型結晶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半導體裝置’其中,成爲上述 利申請案 圍修正本 民國94年3月1 8日修正 對在結晶基板的表面上或在 表面上,具備有單體磷化硼 混晶層上具備歐姆電極而成 ,底部由多結晶層所構成, 構成,歐姆電極與該單結晶 層的表面部之單結晶層,是 所記載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的基底之上述基板或形成在 丨爲丨1 11丨結晶面之立方結 結晶層。 所記載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的基底之上述基板或形成在 爲{ 0001丨結晶面之六方結 〜第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 碟化硼或其混晶層的基底之 (2) 1238474 上述基板或形成在基板上之結晶層,係ΠΙ族氮化物半導 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記載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成爲上述磷化硼或其混晶層的基底之上述基板或形成在 基板上之結晶層,係氮化鎵銦混晶(組成式GaxIni_xN : 0<X<1)、氮化鋁鎵(AlxGai.xN: 0SXS1) 、GaxIn】.xN (0<X<1)、氮化硼鎵(BxGa】.xN:OSX$l),或者氮 化鱗鋁鎵(AlxGabxNyPhY : OSXS 1,〇<Υ$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記載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上述磷化硼或其混晶層之底部多結晶層或表面部單結晶 層之任一者,都由非摻雜磷化硼或其混晶層所構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記載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在上述磷化硼或其混晶層和上述歐姆電極的中間,部份 地設置有由氧化物或氮化物所形成的絕緣性中間層。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上述中間層係由添加與磷或形成磷化硼之混晶的磷不同 的第V族元素之氧化物或氮化物的絕緣性層所構成。 9 · 一種發光元件,其特徵爲·· 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8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 半導體裝置所形成。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之發光元件,其中 ,含當成發光層之III族氮化物層。 11. 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是針對包含:在如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8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半導體裝 -2- 1238474 (3) 置’以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或第1 〇項所記載之發光 元件的結晶基板的表面上,或者形成於基板結晶上的結晶 層之表面上,形成單體磷化硼或其混晶層,在該憐化硼或 其混晶層上配置歐姆電極之工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特徵爲: 在7 50°C以上1 200°C以下之溫度,將V/III比率當成 第1比率以氣相沈積單體磷化硼或其混晶層的底部之多結 晶層後,在上述之溫度範圍,以超過第1V/III比率而在 2〇〇〇以下的第2V/III比率,在多結晶層上氣相沈積單結 晶層。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記載之半導體裝置之製 造方法’其中,以設表面爲{ n丨丨結晶面之立方結晶閃 鋅礦結晶型或鑽石結晶型結晶爲基板,或者以設形成在具 有上述結晶面之基板結晶上之表面爲{ 1 1 1 }結晶面之結 晶層爲基底,以氣相沈積由{ 1 1 ]}結晶面所構成之單體 磷化硼(B P )層或其混晶層。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半導體裝置之製 造方法,其中,以設表面爲丨0 0 0 1丨結晶面之六方結晶纖 維鋅礦結晶型結晶爲基板,或者以設形成在具有上述結晶 面之基板結晶上之表面爲{ 0 0 0 1丨結晶面之結晶層爲基底 ’以氣相沈積由{ 1 1】}結晶面所構成之單體憐化硼(B P )層或其混晶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第】3項中任一項所記 載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設置與形成底部的多 1238474 (4) 結晶層之上部的表面部的磷化硼(BP )或其混晶的單結 晶層接觸之中間層後,在中間層的周邊,形成與由磷化硼 或其混晶形成的單結晶層之表面接觸的歐姆性電極。 -4 -
TW93102207A 2003-02-10 2004-01-30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I23847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32344A JP3939257B2 (ja) 2003-02-10 2003-02-10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6903A TW200416903A (en) 2004-09-01
TWI238474B true TWI238474B (en) 2005-08-21

Family

ID=33112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3102207A TWI238474B (en) 2003-02-10 2004-01-30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939257B2 (zh)
TW (1) TWI2384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4296B (zh) * 2008-09-09 2013-04-21 Bridgelux Inc 具改良式電極結構之發光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6903A (en) 2004-09-01
JP3939257B2 (ja) 2007-07-04
JP2004265922A (ja) 200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36863B2 (en) Boron phosphide-base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light-emitting diode
JP3700609B2 (ja) 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その製造方法、ランプ及び光源
JP3646655B2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ダイオード
TWI270218B (en) Gallium nitride-based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258183B (en)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JP3522610B2 (ja) p型窒化物半導体の製造方法
US20030160253A1 (en) P-n junction type boron phosphide-base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TWI238474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2001007396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光デバイス
TWI273724B (en) Boron phosphide-base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light-emitting diode
JP4329165B2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JP4431290B2 (ja) 半導体素子および半導体層
JP2002246643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95266B2 (ja) リン化硼素系化合物半導体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発光ダイオード
US7573075B2 (en) 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ice, production method of 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diode
JP3639276B2 (ja) p形リン化硼素半導体層の製造方法、化合物半導体素子、ツェナーダイオード、及び発光ダイオード
JP3639275B2 (ja) p形リン化硼素半導体層の製造方法、化合物半導体素子及び発光ダイオード
JP3711966B2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層の気相成長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素子
JP3646706B2 (ja) リン化硼素系半導体発光ダイオー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368259A (ja) リン化硼素系半導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素子
JP4987240B2 (ja) 化合物半導体素子、化合物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ダイオード素子
JP3698081B2 (ja) 化合物半導体素子、その製造方法、発光素子及びランプ
JP3951719B2 (ja) リン化硼素系半導体発光素子、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ランプ
JP2003229601A (ja) リン化硼素系半導体素子、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発光ダイオード
JP2002203798A (ja) p型窒化物半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