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67287B - Hydraulic controller - Google Patents

Hydraulic controll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67287B
TW567287B TW091107740A TW91107740A TW567287B TW 567287 B TW567287 B TW 567287B TW 091107740 A TW091107740 A TW 091107740A TW 91107740 A TW91107740 A TW 91107740A TW 567287 B TW567287 B TW 5672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aforementioned
pressure
pressur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07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deo Nirasawa
Katsuyuki Narai
Akihiro Yamaguchi
Junji Urano
Hisashi Kunii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443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1263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443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69205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67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672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66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gearings
    • F16H61/66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ments of the control apparatus, e.g. valve assemblies or snapfittings of valves; Arrangements of the control unit on or in the transmission gearbox
    • F16H61/0009Hydraulic control units for transmission control, e.g. assembly of valve plates or valve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36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speed
    • F16H59/38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speed of gearing elements
    • F16H59/40Output shaft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68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gearing status
    • F16H59/72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gearing status dependent on oil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visco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五、發明説明(i )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在内部油路具有節流元件(特別是,通 常稱為阻流油路之節流元件)所構成之油壓控制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作出使用上述節流元件用以施行變 速機作動控制之信號壓之油壓控制裝置,更詳而言之係有 關於用以獲得對應在變速機之起動離合器控制等所使用引 擎回轉之信號壓之油壓控制裝置。 發明背景 利用油壓力施行變速機之變速控制之構成迄今已普 為人知,在變速機設置有用以該變速控制之油壓控制裝 置”如此油壓控制裝置係將自油泵所供給作動油藉調整閥 調壓作成管壓,構成使用該管壓作出各種控制油壓以施行 變速控制。又,從油泵供給至調整閥之作動油之中,具有 e壓使用於各種控制之作動油以外之作動油係自調整閥排 出之後,用於作為變速機内部機構之潤滑用。此時適當地 控制潤滑壓,為作成可分配供給所希望數量之潤滑油至各 内部機構,在油壓控制裝置設置有各種潤滑控制閥。 如此油壓控制裝置其中,很多在内部油路内設置有種 種節流(如孔口、阻流孔等節流)。譬如,在特開平4_254057 號公報開示在變速箱之側端面,隔分離板集合配設油壓控 制閥,構成藉貫穿分離板之小孔節流(孔口)之油壓控制裝 置。 ’ 如此雖可藉貫穿分離板之小孔構成節流限流孔,譬如 在貝公平7-20437號公報所開示「不能構成節流流路長度比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〇^5)人4規格(210父297公釐) 567287 A7 ----------- 五、發明説明(2 ) 節流孔直徑長之粘性高感受型節流元件(節流阻流孔)」。此 外’有可能在閥體内形成節流阻流孔。但是,由於節流阻 流孔為小直徑,藉鑄造是難以成型,需要有鑽頭加工等之 機械加工,因此,變成有所謂加工困難而且加工費高之問 題。 再者,將形成於分離板之小孔作為限流孔使用,有必 要作成自設置於分離板單側之油路通分離板之小孔流通油 至設置於相反側之油路之構成。因此,僅在分離板單側之 閥體内所設置之流路内形成孔口時,有所謂將形成於分離 板之小孔作為限流孔使用上有困難之問題。 又,在一般車輪用變速機其中,在藉原動機(引擎)驅 動之輸入側構件與連結車輪之輸出側構件之間設置有起動 離合器用以控制車輛之起動,停止時之動力傳達,在起動、 停止等時做其扣合控制。雖通常知道藉油壓控制施行該扣 合控制,但如此起動離合器之作動控制係以感測器等檢出 原動機之回轉數,利用該回轉數檢出信號控制電控制閥之 作動而作出控制油壓,構成藉利用該控制油壓,施行對應 原動機回轉之扣合控制。 利用如此電氣控制閥之油壓控制係在發生電氣故障 (譬如,控制系統故障)或開口黏著(閥槽梗塞變成開放原樣 狀im ’變成不能以電氣的油M控制。因此,很多別的方 法設置有發生對應原動機回轉數信號壓之閥等,作成設置 有利用該信縣施行扣合控制之後退裝置。此即,譬如已 知有使用皮托(流速測定)管作出信號遷,利用該信號廢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 一" -
----J----- ---------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 · ▼線-------…· 567287 A7 ---- -B7_— _ 五、發明説明(3 ) —--— 行扣合控制者(譬如,參閱實開昭63_3〇662號公報,特開平 6-26565號公報等),有需要用以設置皮托管凸緣之空間, 有所謂變速機變大之問題。 緣由如此實情,由本申請人所建議如在特開平 11-257445號公報所開示變速機之油壓控制裝置。該譽置夢 引擎驅動將來自排出對應引擎回轉之油量之油泵之排出= 流至具有孔口之油路,利用該孔口之前後壓差做信號壓, 構成利用該信號壓施行扣合控制。 但是,孔口之前後壓差係油溫一定,只要油的黏性盡 量不變,對應油量變化,雖可獲得對應油量亦即驅動油泵 之引擎回轉之信號壓,但設油溫變化而黏性變化,即使流 量同一也有所謂按照油溫改變前後壓差之問題。因此,在 上述裝置,譬如,流經孔口的油在低溫時係比高溫時孔口 前後壓差變為逐高且信號壓變過高,設照原樣利用該信號 施行扣合控制,則有所謂不能施行良好的扣合控制之問題。 發明概述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利用使用分離板所形成之節流阻 流孔之油壓控制裝置以作為目的。 本叙明又^供一種將設置僅位於分離板單侧閥體内 流路之阻流孔可形成於分離板内構成之油壓控制裝置以作 為目的。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不論在油溫之變動,利用孔口 之前後壓差經常可作對應引擎回轉之信號壓那樣構成之油 壓控制裝置以作為目的。 6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i〇X297公釐) 567287 A7 ____B7_ 五、發明説明(4 ) 在本發明其中,包含有第1閥體、第2閥體與在該等第 1及第2閥體間所夾住之分離板,構成具有在配設於第1及第 2閥體中任一之上游側中施行油壓控制之上游側油壓控制 元件(譬如,在實施形態為SC移位閥92),配設於第1及第2 閥體中任一之下游側中施行油壓控制之下游側油壓控制元 件(譬如,在實施形態為SC後退閥94),連結上游側油壓控 制元件與下游側油壓控制元件之連通油路(譬如,在實施形 態為油路103),及設置於該連通油路内之節流元件(譬如, 在實施形態為節流阻流孔75)之油壓控制裝置。而且,在分 離板形成溝穴狀開口(譬如,在實施形態為節流阻流孔開口 75a),在由第1及第2閥體夾住該分離板狀態,連結在連通 通路上游側油壓控制元件之部份連通溝穴狀開口之一端, 連結在連通油路下游側油壓控制元件之部份則連通溝穴開 口之另一端。依此,溝穴狀開口構成由第1及第2閥體隔著 所形成之細長空間形成之阻流元件。 在上述構成之油壓控制裝置,自上游側油壓控制元件 連結此流到連通油路之作動油係自分離板溝穴狀開口之一 端通過該溝穴狀開口流至另一端侧,自連結該另一端側之 連通油路流至下游側油壓控制元件。此時,溝穴狀開口係 由第1及第2閥體隔著所形成細長空間構成,形成所謂節流 流路長度長之阻流孔。亦即,在本伋明之油壓控制裝置, 由形成於分離板之溝穴狀開口可構成節流阻流孔。 此外,在上述油壓控制裝置其中,上游側油壓控制元 件及下游側油壓控制元件配設在第丨閥體内,連通油路也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嫠) 7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可| 567287 A7 ----— __ B7____ 五、發明説明(5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成於第1閥體内時,將接連連通油路之上游侧油壓控制元件 之部份形成於第1閥體内而開口於對置溝穴狀開口 一端之 位置,接連在連通油路下游侧油壓控制元件之部份則形成 於第1閥體内,開口於對向溝穴狀開口另一端之位置較為理 想。 只要作成如此構成,位於分離板單侧即使僅在第i閥 體内設置有上游側及下游側油壓控制元件與連通油路的情 形,也可將形成於分離板之溝穴狀開口作為位於該連通油 路内之節流阻流孔使用。 再者,在本發明其中,最少具有將來自藉動機驅動之 油泵之排出油調壓與產生管壓PL之調整閥與電氣控制 閥,具有利用管壓施行變速機作動控制之控制閥群與藉調 整閥將管壓流通所調壓之剩餘油之排出油路(譬如,在實施 形態為油路102)而構成油壓控制裝置,排出油路分岐為第i 分岐排出油路(譬如,在實施形態為油路1〇2a,1〇5)與第2 分岐排出油路(譬如,在實施形態為油路1〇3)。而且,在第 1分岐排出油路設置有承受電氣控制閥故障時發生之油壓 而閉塞第1分岐排出油路之開閉閥(譬如,在實施形態為8(: 移位閥92) ’在第2分岐排出油路設置有第1節流限流孔(譬 如’在貝把形悲為苐1郎流限流孔6 6)。而且,包含有承受 苐2为岐排出油路弟1卽流限流子之前後壓差,以發生對爲 前後壓差之信號壓之信號壓發生閥(譬如,在實施形態為 SC倒退閥94),而,在第2分岐排出油路之第!節流限流孔 上游設置有節流阻流孔(譬如,在實施形態為節流阻流孔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五、發明説明(6 ) 75)。 在°亥構成其中,上述調整閥,控制閥群及排出油路至 少一部份使用猎上述第1 _及第2閥體挾持分離板之構造 所構成’上述節流阻流孔由上述節流元件(亦即,藉第1及 第2閥體夾溝穴狀開口所形成之細長空間)所構成。θ 立如此構成之油Μ控制裝置其中,在正常時(無電氣的故 Ρ早’電氣控制閥正常作動時),藉電氣控制閥可作對應引擎 回轉之信號壓,該信號壓可使用於起動離合器之扣^控制 等、。在此時開閉閥開放第1分岐排出油路,來自調整閥之剩 餘/由通過第1分岐排出油路,供給潤滑部等。此外,雖也適 過第%㈣出/由路排出油’但在此由於設置有第1節流限 流孔^路阻力大,主要是透過第1分岐排出油路以排出油。 方面’在發生電氣的故障時,藉電氣控制閥不能作 對應引擎回轉之信號壓。但是,在此時開閉閥開閉第!分岐 排出油路,來自調整閥之剩餘油流人第2分岐排出油路。該 結果’在第2分岐排出油路之第㈤流限流孔,前後按照其 流量發生壓差,自信號壓發生閥發生對應該前後壓差之|言 遽S該机里’亦即’來自調整閥之剩餘油流量係對應由 引擎驅動之油泵排出量,由於對應引擎回轉速度,將該信 號壓作為對應引擎回轉之回轉對應油壓使用,譬如,可使 用於起動離合器之扣合控制等。 但是,照原狀設變動油溫改變其黏性,由於有所謂第 1即流限流孔之前後壓差會有變動之問題,在第2分岐排出 油路之第1即流限流孔之上游設置有節流阻流孔,構成面對 567287 發明説明、, 油溫變動藉節流阻流孔改變流至第丨節流限流孔之數量。依 此,可抑制油溫變動之影響,經常可獲得對應引擎回轉之 信號壓。 此外,在第2分岐排出油路中,設置有連通節流阻流 孔上私σ卩與弟1節流限流孔下游部之旁通油路(譬如,在實 施形態為油路1 〇 4 a)’在該旁通油路配設第2節流限流孔(譬 如在貝知形悲為苐2卽流限流孔67)較為理想。而且,承 受電氣控制閥故障時發生之油壓之開閉閥在閉塞第丨分岐 排出油路狀態下,在第2分岐排出油路之節流阻流孔上游部 之油壓變成預定壓力以上時,開閉閥承受節流阻流孔上游 部之油壓可開放之構成較為理想。那麼說這樣做,因油溫 變動而改變油之黏性時,因該黏性變動而改變節流阻流孔 上游侧油壓,或改變流到旁通油路之油量,或開放開閉閥 使油流到第i分岐排出油路。該結果,可更加抑制面對第i 節流限流孔前後壓差油溫變動之影響,自信號遂發生闕發 生之信號壓不會受到油溫變動,經常成為按照引擎回轉速 度之壓力。 圖式之簡單的說明 第1圖係具有有關於在本發明油壓控制裝置之帶式益 段變速機截面圖。 ’ 圖。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冒線- 第2圖表示上述無段變速機動力傳達路徑構成概略 圖0 第3圖表示上述無段變速機中擴大油泵安袭部截 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A4規格(21〇\297公着·) 567287 A7 _______Β7 五、發明説明(8 ) 第4(A)、(B)圖表示上述油泵單體構成侧面圖及截面 圖。 第5圖表示在第丨閥殼之第1油壓控制閥所接合配設之 端面SI側視圖。 第6圖表示與第1油壓控制閥之第1閥殼所接合端面S2 之側面圖。 第7圖表示與第1油壓控制閥之分離板所接合端面S3 之側面圖。 第8圖係分離板之側面圖。 第9圖表示與第2油壓控制閥之分離板所接合端面S4 側面圖。 第10圖表示將上述無段變速機卸下第1閥殼設狀態之 側面圖。 第11圖表示上述油壓控制裝置内部構成之油壓回路 圖。 第12圖表示由上述油壓控制裝置所作之回轉對應油 壓Pr與引擎回轉之關係曲線圖。 第13(A)〜(C)圖表示在上述油壓控制裝置之節流阻抗 孔部份之構成截面圖。 第14圖表示形成於分離板之節流阻流孔開口的不同 例之側面圖。 較佳實施形態 以下,參閱圖式就本發明較佳實施形態說明之。在第 1圖及第2圖表示包含有關於本發明油壓控制裝置之帶式無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1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丨 .訂· _線丨 567287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9 ) 段變速機C VT。該帶式無段變速機c ντ在變速箱内包含有 透過引擎ENG輸出軸Es與聯結器機構Cp連結之變速機輸 入軸1 ’與該變速機輸入軸1平行配設之變速機中間軸2,連 結變速機輸入軸1及變速機中間軸2之間所配設之金屬V型 輪帶機構10 ’在變速機輸入軸丨上所配設之行星齒輪式的前 進後退轉換機構20,配設於變速機中間軸2上之起動離合器 機構40,輸出傳達齒輪列6a,6b,7a,7b及差動機構8。又, 配設油泵50位於變速機輸入軸丨上。 此外,變速箱係螺栓結合第1〜第4閥殼H1〜H4所構 成,在第1閥殼H1内配設聯結器機構cp,在包圍第丨及第2 閥殼Η卜H2之空間内配設有起動離合器4〇,輸出傳達齒輪 列6a,6b,7a,7b,差動機構8等,在包圍第2及第3閥殼 H2,H3之空間内配設有金屬v型輪帶機構1〇,在第3及第4 閥殼H3,H4所圍繞空間内配設有前進後退轉換機構2〇。 金屬V型輪帶機構1〇由配設於變速機輸入軸1上之驅 動側帶輪11,配設於變速機中間軸2上之從動側帶輪16,架 設於兩帶輪11,16間之金屬V型輪帶15所構成。驅動側帶 輪11由回轉自如地配設於變速機輸入軸1上之固定帶輪半 體12與面對該固定帶輪半體12向軸方向可移動一體回轉之 可動帶輪半體13構成,藉供給至驅動側油缸室14之油壓力 做為控制可動帶輪半體13向軸方向移動。一方面,從動側 帶輪16則由固定於變速機中間軸2之固定帶輪半體Η與面 對該固定帶輪半體17向軸方向可移動一體回轉之可動帶輪 半體18構成,藉供給至從動側油紅室19之油壓力完成控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〇><297公釐) 12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丨 一-線丨 567287 A7 ' 一~~——--- B7_ 五、發明說明(10 ) --~^—— 可動帶輪半體18向軸方向移動。 因此,藉適當控制朝上述兩油缸室14,19之供給油 壓:控制作用於可動帶輪半體13,18之轴方向移動力了可 文欠兩γ輪Π,16之帶輪寬度。依此,改變架設於兩帶輪 11 16之金屬V型輪帶15半徑,可施行無等級地變化控制 變速比。 & 前進後退轉換機構20由連結變速機輸入軸丨之恒星齒 輪21,回轉自如地保持與恒星齒輪21嚙合之複數個小齒輪 22a的同日守與恒星齒輪21在同軸上回轉自如的導輪22及與 小齒輪22a嚙合的同時具有與中心齒輪21在同軸上回轉自 如的環形齒輪23之單級小齒輪型之行星齒輪機構所構成, 包含有可固定保持導輪22之後退制動器25及繫脫自如地連 結恒星齒輪21與環型齒輪23之前進離合器30〇此外,後退 制動态25及前進離合器3〇雖省略其詳細構造說明,但藉作 動油壓之給排控制可施行繫脫控制。 如此構成之前進後退轉換機構2〇其中,設後退制動器 25在放鬆狀態扣合前進離合器30,變成恒星齒輪21與環形 齒輪23被結合一體回轉之狀態,恒星齒輪21,導輪22及環 形齒輪2 3全部與變速機輸入軸1 一體回轉,變成驅動帶輪j J 與變速機輸入軸1同方向(前進方向)回轉驅動之狀態。一方 面,設分離前進離合器30扣合後退制動器25,固定保持導 輪22,變成驅動帶輪11與變動機輸入軸1向反方向(後退方 向)回轉驅動之狀態。 作成如上述,設變速機輸入軸1之回轉藉前進後退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13 --------------·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可| ▼.線丨 567287 A7 -------------B7__ 五、發明説明(ι7^ ' ~~~- 換機構20轉換,驅動侧帶輪u向前進方向或後退方向回轉 驅動,則該回轉藉金屬V型輪帶機構10無等級地變速可傳 達至變速機中間軸2。在變速機中間軸2配設有起動離合哭 40,藉該起動離合器40施行朝輸出傳達齒輪6a之驅動力; 達控制,如此藉起動離合器4〇所控制傳達至輸出傳達齒輪 6a之回轉驅動力透過具有該輸㈣達具有該輸出傳達齒輪 以之輸出傳達齒輪列6a,6b,7a,%及差動機構8傳達至左 右車輪(圖未表示)。因此,設藉起動離合器4〇施行扣合控 :卜可控制傳達至車輪之回轉驅動力,譬如,藉起動離: 器40可施行車輛起動控制。 此外,該起動離合器40之扣合控制係按照引擎回轉施 行,如後述承受對應引擎回轉速度之回轉對應油壓pr而施 行扣合控制。該回轉對應油壓Pr唯利用正常時與電氣的故 障時。 如以上所構成之無段變速機其中,如上述,施行朝構 成金屬V型輪帶機構1〇之驅動側油紅室14從動側油缸室19 之作動油給排控制而施行無段變速控制,藉朝構成前進後 退轉換機構20之前進離合器3〇及後退制動器25之作動油給 排控制而施行前進後退轉換控制,藉朝起動離合器4〇之作 動油壓供給控制而施行起動控制。為如此控制,設置有施 行作動油之供給之油泵5〇,從油泵5〇施行油之給排控制之 油壓控制之油壓控制閥(由第1油壓控制閥6〇,分離板7〇及 第2油壓控制閥所構成)。此外,該油壓控制閥係如後述也 有具有電磁開關作動型電氣控制閥類之第3油壓控制閥8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楚) _ 14 -
.........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可| ▼•線丨 567287 A7 B7 五、發明説明(l2 油泵50如在第1圖所示,安裝在變速機輸入軸1上,擴 大該部份表示於第3圖。又,油泵50組裝在變速機輸入軸i 上面狀態’亦即,將泵單體之構成表示於第4圖。在構成變 速相之第1閥殼Η1之側端面(在第1圖及第3圖左側端面)s 1 接合配設第1油壓控制闊6〇,在該第1油壓控制閥6〇之側端 面(在第1圖及第3圖右侧端面)S2接合配設油泵50。此外, 將第1閥殼Η1之側端面S1表示於第5圖,將第1油壓控制閥 60之侧端面S2表示於第6圖。從第5圖明白在第1閥殼Η1之 側端面S1形成多數個油路溝,構成油壓控制閥之一部份, 該部份也相當於申請範圍之閥體。此外,在該等圖其中, 以符號01表示變速機輸入軸1之軸芯位置。 在上述弟1油壓控制閥60上係如圖示之重疊接合配設 分離板70與第2油壓控制閥80。如此將分離板70重疊之第1 油壓控制閥60之左側端面S3表示於第7圖,分離板70表示 於第8圖,將第2油壓控制閥80之右側端面S4表示於第9 圖。在該圖其中也以符號D1表示變速機輸入軸1之軸芯位 置。此外,第1油壓控制閥60在其閥體60a内配設複數個闊 槽等,雖設置複數個油壓控制閥(油壓控制元件),但第2油 壓控制閥80僅在其閥體80a内形成油路構,未配設閥槽。 如,在第1閥殼H1之側端面S1上所接合配設之第1油壓 控制閥60侧端面接合配設油泵50之狀態,油泵50比第1閥殼 H1之側端面S1突出内側(在第1圖及第3圖之右側)。因此, 用以收容油泵50之泵收容凹部D1形成於第1閥殼H1。此 外,該泵收容凹部D1形成於在第5圖施剖面線部份。依此, 15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67287 A7 ____B7_ 五、發明説明(l3 ) 可將油泵50簡潔地配設於變速箱内。 油泵50包含具有轉子容納凹部51 a之泵殼51,在藉轉子 容納凹部5 la所形成之空間内外周部回轉自如地容納保持 之外側轉子52,在如此容納保持之外側轉子52之内餘擺線 齒輪52a圍繞之空間内所配設之内側轉子53及如此將在外 側轉子52和内側轉子53配設於轉子容納凹部5 la内之狀 態,覆蓋該等藉螺栓56安裝於泵殼51之泵蓋一 54所構成。 而且,在泵殼51形成在具有環狀支承部51()在軸方向所貫穿 形成之插入孔51b,軸承55則插入配設在該插入孔51b内。 軸承55係軸方向外側端面壓接環狀支承部5 lc定位,在 該狀態下軸承55之軸方向内側端部55a突出轉子容納凹部 51a内。而且,容納如此突出軸方向内側端部55&之環狀嵌 入凹部53b形成於内側轉子53之側端面。該結果,油泵50 如在第4圖所示以單體組裝之狀態中,内側轉子53被導引至 軸承55之軸方向内側端部55a外周,變成與軸承55同心被定 心回轉自如地保持著。一方面,回轉自如地容納保持外側 轉子52之轉子容納凹部51a面對軸承55之中心係偏心,外側 轉子52因泵殼51偏心而被定心。該結果,外轉子52之内周 側内餘擺線齒輪52a與内側轉子53之外周側外餘擺線齒輪 5 3 a在偏心狀態下喃合。 在泵蓋54係如在第4(B)圖所示形成吸入口開口 54a, 54b與排出口開口 54c,54d。而且,在泵殼51形成連通吸入 口開口 54a,54b之吸入口空間51d與連通排出口開口 54c, 之排出口空間51e。該等吸氣口空間51d及排出口空間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16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可— 線丨 567287
五、發明説明(Η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e設置於軸承55之插入孔51b外周側。如此,為軸承55之 插入孔51b,藉利用軸方向較厚部份設置吸入口空間5Η及 排出口空間51e,則一邊可提高油泵5〇之吸入,排出效率, 一邊防止寬度方向尺寸的變大。 在泵蓋54軸方向地貫穿形成位於軸承55同心之貫穿 孔54e,作成變速機輸入軸1通過貫穿孔54e插入軸承55内, 油泵5 0則安裝於變速機輸入軸1上。此時如上述,由於内轉 子53因輛承55而被定心保持,可簡單地施行朝變速機輸入 軸1上之油泵50之安裝作業。在該狀態下,泵殼51及泵蓋54 以螺栓結合安裝於第1油壓控制閥6〇之側端面S2,藉軸承 55回轉自如地支撐變速機輸入軸丨。而且,形成於變速機輸 入軸1之外栓槽1 a與形成於内側轉子5 3内徑部之内栓槽5 3 c 肷合’變成邊速機輸入轴1與内轉子5 3 —體回轉之狀態。 此外,泵殼5 1及泵蓋5 4以螺栓結合安裝於第1油壓控 制閥60之側端面S2狀態,分別對向於吸入口開口 54a,5朴 及排出口開口 54c,54d之吸入油路61及排出油路62係如由 在第6圖所示,形成於第1油壓控制閥6〇之閥體6〇a。吸入油 路61與吸入口開口54a,54b對置一端側61a中,在他端側61b 連結濾器ST(參閱第1圖)。濾器ST位於形成在變速機箱底部 之油箱空間内’構成從過濾器ST透過吸入油路61吸入油箱 空間内之作動油。又排出油路62係在一端側62a中與排出口 開口 54c,54d對置,在他端側中連結閥體6〇a内之内部油 路。因此,來自油泵50之排出油透過油路62供給閥體6〇a 内0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五、發明説明(l5 ) 如以上所構成之帶式無段變速機CVT其中,設藉引擎 ENG可回轉驅動變速機輸入軸i,則内轉子幻與變速機輸入 軸1 一起回轉,在内轉子53之外周側外餘擺線齒輪53a與外 轉子52之内周側内餘擺線齒輪52s偏心狀態嚙合原狀外轉 子52—起回轉。該結果,通過過濾器ST及吸入油路61而從 吸入口開口 54a,54b及吸入口空間51d吸入作動油在排出口 開口 54c,54d及排出口空間51e排出作動油,該排出油通過 排出/由路62供給第1油壓控制閥6〇。而且,藉第1控制閥6〇, 分離板70及第2控制閥80施行金屬V型輪帶機構10之變速 控制,前進後退轉換機構2〇之作動控制及起動離合器4〇之 作動控制作成控制油壓。 但是’有關於在本實施形態帶式無段變速機Ctv其 中,如在第10圖所示在第2閥殼H2上面配沒有第3油壓控制 閥85,加上上述第i油壓控制閥6〇及第2油壓控制閥8〇,藉 第3油壓控制閥85做成上述控制油壓,施行上述之各控制。 由於第3油壓控制閥85配設於變速機外面,如電磁閥等電氣 控制零件或檢查動作,零件交換等要求多的油壓控制閥元 件及其零件等主要是搭載該第3油壓控制閥8 5。 此外,在第10圖表示帶式無段變速機CVT在卸下安裝 於第1閥殼H1及變速機之零件狀態從引擎側所視著以符號 01表示變速機輸入軸1之軸心位置,以符號〇2表示變速機 中間軸2之軸心位置,以符號〇3表示設置輸出傳達齒輪 6b,7a之軸之軸心位置,以符號〇4表示差動機構8之軸心 位置。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67287 A7 「五、發明説明(~~ ~ I 藉上述弟1至弟3油壓控制閥60,80,85之各控制係如 纟第11圖所示’藉油泵5G使用自形成於變速箱底面之油箱 γτ吸入,將所排出供給之作動油藉調整閥9〇調壓做成之管 壓扎施行。此外,在調整閥90自管線101元第1控制壓Pcl 作用者f壓PL按照第丨控制壓Pci所設定。該管壓?1雖透 過油路100供給,但關於使用該管壓pL施行控制之各油壓 控制閥7G件(其中含有電氣控制閥)之說明省略之。 一方面,在第11圖其中,藉調整閥9〇週壓時之剩餘油 送到油路102,或做出回轉對應油壓pr,或作為潤滑油供給 變速機内部機構,或回到油箱〇τ。在此時,如在第丨丨圖所 示叹置有靶行回轉對應油壓控制,潤滑油壓控制等之油壓 控制閥元件,就此說明如下。 | 自調整閥90剩餘油所供給之油路1〇2係分岐為油路 l〇2a與油路1〇3(該油路103如圖示由節流阻流孔75之上游 側油路103a與下游側油路1〇3b構成),分岐油路1〇2&連結sc 移位閥92之端口 92b。SC移位閥92具有在軸方向移動自如 地所配設之滑閥93a與賦與滑閥向右方移動之勢能的彈簧 93b所構成,在右端部設置有第2控制油壓pc2作用之端口 91a,在左端部設置有承受油路1〇3a油壓之端口 92d,在中 間部設置有接連油路1 〇5之端口 92c。 第2控制油壓pC2係藉電氣控制閥所做成油壓,在正常 時接受電氣控制信號設定為零油壓,在電氣的故障發生時 變成預定的油壓。因此,在正常時彈簣93b賦與滑潤93a如 圖示向右移動之勢能的位置,分岐油路1〇2&透過端口 92b 1 丨丨 丨丨 -- -- 本紙張尺度賴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可| ,線丨 567287 A7 _____B7 ___ 五、發明説明(Π ) 及92c連通油路1〇5。 一方面,油路103透過節流阻流孔75及第丨節流限流孔 66連結油路1〇6,油路1〇6則連結變速機内部機構之潤滑 部。再者,上述油路105也照原樣接連油路1〇6。因此,在 正常時,流經油路102之作動油係節流阻流孔乃及第丨節流 限流孔66變成流路阻力過分流入油路1〇3,主要是從油路 102通過SC移位閥92流至油路105,作為來自油路1〇6内部 機構之潤滑油供給。此外,該油路1〇5係自油路1〇7接連潤 滑閥96 ’藉該潤滑閥96潤滑壓透過油路116調整變成對應作 用之第3控制壓Pc3之預定壓力。藉該潤滑閥96調壓時之剩 餘油則從油路108通過滑油冷卻器98及濾器99回到油箱 OT,自油路109回到油泵50之吸入側。 自油路103b之第1節流限流孔66前後各自分支油路 113,114 ’該等油路113,114接連SC補助閥94。SC補助閥 94具有軸方向移動自如的滑閥95與賦與向左方向移動勢能 的彈簧95b,設置有油路113,114接連之端口 94a,94b,接 連第2控制壓Pc2作用之油路112之端口 94c與連接為輸出回 轉對應油壓Pr之油路115之端口 94d,94e。SC補助閥94使 用於為在故障時成為預定油壓之第2控制壓pC2從油路112 供給時,配合第1節流限流孔66前後之差壓,將回轉對應油 壓Pr輸出油路115,在第2控制壓Pc2變成零。正常時,回轉 對應油壓Pr為零,就不能使用SC補助閥94。 此外,回轉對應油壓Pr係如前述使用於起動離合器40 之扣合控制油壓,對應引擎ENG回轉速度Ne(或變速機輸入 軸1之回轉速度)之油壓。雖在正常時如上述輸出油路115 20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67287 A7 明説明(18)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之回轉對應油壓Pr為零,但另外設置有由電氣控制閥(譬 如,電磁比例控制閥)構成之起動離合器控制閥(圖未表 不)’藉該起動離合器控制閥做成回轉對應油壓pr,使用該 回轉對應油壓Pr施行起動離合器4〇之扣合控制。 可疋,由於在電氣故障時(譬如,系統故障時朝電氣控 制閥之電力供應經過時),由電磁比例閥構成之起動離合器 控制閥不能作動,變成藉sc補助閥94作出回轉對應油壓 施行起動離合|§ 40之扣合控制。因此,就故障時sc補助閥 94之作動說明之。 如上述在故障時,第2控制壓Pc2變成預定油壓之構 成,該預定油壓之第2控制壓PC2自油路ill作用於Sc移位 閥92之端口 92a,左動其滑閥93a。該結果,藉滑閥93a閉止 端口 92b,流經油路102之作動油送至油路1〇3。而且,該作 動油通過節流阻流孔75及第1節流限流孔66流至油路1〇6。 在此,藉调整閥9〇調壓送至油路1〇〇具有管壓pL之作 動油僅在控制時有需要,流經油路102之剩餘油量大致對應 油泵50之排出油量。該油泵5〇係如前述藉變速機輸入軸1 回轉驅動,流經油路102之油量是對應引擎ENG之回轉速 度。因此,第1節流限流孔66之前後壓差係對應引擎回轉速 度,透過油路113,114接受該前後壓差作動之%補助閥 94 ’將來自油路112之第2控制壓Pc2配合該前後壓差調麼作 為回轉對應油壓P r輸出至油路115。由此事明白,自油路115 所輸出之回轉對應油壓Pr係對應引擎回轉速度之油壓,設 利用該回轉對應油壓Pr施行起動離合器4〇之扣合控制,則 在故障時也可對應引擎回轉速度施行起動離合器4〇之扣合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_ 21 · 567287 A7 B7 五、發明説明(l9 控制。 但是,第1節流限流孔66之前後壓差,即使流經孔口 之流量為同一,油溫不同作動油之黏度也變不同。因此就 這樣,譬如,在低溫時前後壓差變過大,回轉對應油壓pr 變過高,變成不能良好地施行起動離合器40之扣合控制。 由此實情而言,在節流阻流孔75之上游側油路l〇3a,設置 有自油路103a分岐接連SC移位閥92之端口 92d之油路 104b,而且設置自油路i〇3a分岐旁通油路1〇6同時具有第2 節流限流孔67之油路l〇4a。 節流阻流孔75與其節流流路截面積相較則節流流路 長度較長’構成按照流經阻流孔之油的黏性變化,流路阻 力憂更大。因此’在流經油路103之油溫低,黏性高時,節 流阻流孔75之流路阻力變大則通過具有第2節流限流孔67 之油路104a,一部份作動油旁通至油路丨〇6。而且,在節流 阻流孔75之上游侧油路i〇3a之油壓變高,設自油路1〇朴作 用於SC移位閥92之端口 92d之油壓變成比預定值高,則右 動滑閥92,將一部份作動油自油路102&旁通至油路1〇5可確 保潤滑油量。 該結果,在油溫低,其黏性高時,對應該黏性增加, 流經第1節流限流孔66之油量變少,可抑制其前後壓差變 高。依此,如在第丨2圖所示,第1節流限流孔66之前後壓差 無受油溫影響之情事。變成經常對應引擎回轉速度之油 壓,不論油溫對應引擎回轉之回轉對應油壓pr可輸出至油 路115。此外,在第12圖中,表示橫軸係引擎回轉速度,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 567287 A7 ^-------__ 五、發明說明(2〇 ) 縱轴係回轉對應油壓Pr,實線表示自第η圖構成之油路115 所得之回轉對應油壓Pr之變化,虛線表示無節流阻流孔75 及油路104a時,就油溫丁=攝氏零下20度,攝氏80度及攝氏 120度時自油路U5所得之回轉對應油至pr之變化。因此, 設利用從第11圖構成之油路U5所得之回轉對應油壓pr,即 使在油溫尚時’低時也會都可施行良好的起動離合器4〇之 扣合控制。 如以上構成之油壓控制閥其中,節流阻流孔75形成於 第1油壓控制閥60與第2油壓控制閥80所爽住之分離板7〇, 就此說明之。首先,如在第6及第7圖虛線所示,在第1油壓 控制閥60之閥體60a内配設有SC移位闊92及SC補助閥94。 一方面,將位於節流阻流孔75上游側之油路i〇3a作為 構成之油路,在第2油壓控制閥80之閥體80a形成如在第9 圖所示上游側油路溝81。又,將位於節流阻流孔75下游側 之油路103b作為構成之油路,在第1油壓控制閥6〇之閥體 6〇a形成如在第7圖所示油路溝63,而在第2油壓控制閥80 之閥體80a形成如在第9圖所示油路溝82。再者,如在第8 圖所示在分離板70貫穿形成由溝穴狀開口構成之節流阻流 孔開口 75a。 而且,在第1及第2油壓控制閥60,80之間夾分離板70 時,如在第7圖及第9圖虛線所示,置節流阻流孔開口 75a。 該部份之截面表示於第13(A)圖,油路溝81連通節流阻流孔 開口 75a之一端側,油路溝82與63對置,同時連通節流阻流 孔開口 75a之他端側。因此,油自油路溝81通過節流阻流孔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23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丨
•、可I --線丨 567287 A7 ______B7______ 五、發明説明(21 ) 開口 75a流至油路溝63,82。在此,節流阻流孔開口 75a之 中間部份隔著閥體6〇a,8〇a,形成只有分離板7〇之厚度X 寬度份之截面積狹窄且長之節流流路。該結果,與節流流 路截面積相比則節流流路長度較長,可獲得按照流經開口 之油黏性變化,流路阻力變大之構成之節流阻流孔75。 此外,節流阻流孔75係如在第13(B)圖所示,在閥體 6〇a’形成上游側油路溝62,及下游侧油路溝63,,將該油路 溝藉無溝的閥體80a’夾住構成也可。設如此做,僅在閥體 6〇a側形成油路溝上,利用分離板7〇之節流阻流孔開口 75a 可構成節流阻流孔75。同樣,如在第i3(c)圖所示,在閥體 60a”上形成上游側油路溝62,,在閥雔8〇a,,形成下游側油路 溝82’構成節流阻流孔75也佳。 此外’節流阻流孔開口之形狀係如在第14圖所示,中 間部狹窄變細長那樣形狀之節流阻流孔開 口 75a’也可。 如以上說明,依據本發明,將來自調整閥之剩餘油流 經之排出油路分支為第丨分岐排出油路與第2分岐排出油 路’在第1分岐排出油路設置有承受電氣控制閥故障時發生 之油壓而閉塞第1分岐排出油路之開閉閥,在第2分岐排出 油路則設置有第丨節流限流孔,包含有承受第2分岐排出油 路之第1節流限流孔之前後壓差以發生對應前後壓差之信 號壓發生閥,在第2分岐排出油路之第丨節流限流孔之上游 没置有節流阻流孔而構成油壓控制裝置。 立如此構成之油壓控制裝置其中,在正常時(無電氣的故 障、電氣控制閥正常作動時),藉對應電氣控制闕做成之引 張尺度適用中國家標準(⑽A4規格⑵〇χ297公幻 --7~24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丨 、τ· .線! 567287 五、發明説明(22 擎回轉之信號愿可施行起動離合器之扣合控制等,在此時 __放第!分岐排出油路,來自調整閥之剩餘油通過第 1 士分岐排出油路,供給潤滑部等。-方面,在發生電氣故障 化,猎電氣控制雖不能,作對應引擎回轉之信號壓,但 在此時開閉閥關閉第!分岐排出油路,來自調整閥之剩餘油 流”2分岐棑出油路,在第2分岐排出油路中第旧流限流 孔之刖後發生配合其流量之覆差,自信號壓發生閥發生對 應該前後壓差之信號壓。該信號壓係對應來自調整闕之剩 餘油/爪里,由於該剩餘油流量係對應引擎回轉速度,將該 #號壓作為對應引擎回轉之回轉對應油壓使用,譬如,可 施行起動離合器之扣合控制。 但疋,照原樣設油溫變動,其黏性變化,由於有所謂 第1節流限流孔之前後壓差會有變動之問題,在本發明之油 壓控制裝置係在第2分岐排出油路之第i節流限流孔之上游 設置有節流阻流孔’構成面對油溫變動,藉節流阻流孔改 變流經第1節流限流孔之數量。依此,可抑制油溫變動之影 響,經常可獲得對應引擎回轉之信號壓。 此外,在第2分岐排出油路中,設置有連通節流阻流 孔之上游部與第1節流限流孔之下游部之旁通油路,在該旁 通油路配設與節流阻流孔75溫度特性不同的第2節流限流 孔較為理想。而且,承受電氣控制閥故障時發生之油壓之 開閉閥在閉塞第1分岐排出油路狀態,在第2分岐排出油路 之郎流阻流孔上游部之油壓變成預定壓以上時,開閉閥係 承受節流阻流孔上游部之油壓而開放之構成較為理想。如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67287 A7 五、發明説明(23 ) ' ' 此做,因油溫變動而油之黏性改變時,藉該黏性變動在節 P々IL孔上游側油壓會變動,或改變流經旁通油路之油 置’或開放開閉閥將油流入第1分岐排出油路。該結果,可 更加抑制油溫變動對第1節流限流孔前後壓差之影響,自信 旒壓發生閥發生之信號壓不會受油溫變動,變成經常配合 引擎回轉速度之壓力。 而且依據本發明,藉第1及第2閥體挾持溝穴狀開口所 形成之分離板,構成藉溝穴狀開口藉第1及第2閥體所夾住 形成細長空間形成節流元件。因此,有關於本發明之油壓 控制裝置係自上游側油壓控制元件流入接連裝置之連通油 路之作動油係自分離板之溝穴狀開口之一端通過該溝穴狀 開口流入他端側,雖自接連該他端側之連通油路流經下游 側油壓控制元件,但溝穴狀開口由第1及第2閥體所夾住形 成之細長空間構成,形成所謂節流流路長度較長之節流阻 流孔。Φ即,在本發明之油壓控制裝£,藉形成於分離板 之溝穴狀開口可構成節流阻流孔。 此外,上述油壓控制裝置其中,上游側油壓控制元件 及下游側油壓控制元件係配設在第⑽冑内,$通油路也形 成於第1閥體内時,接連連通油路上游側油壓控制元件之部 份形成於第i閥體内,開口在對向於溝穴狀開口一端之^ 置,接連連通油路下游側油壓控制元件之部份則形成於第i 閥體内在對向於溝穴狀開口他端之位置開口較為理想。那 麼說就這樣的構成即使位於㈣板單側,僅在第竭體内設 置有上游側及下游側油壓控制元件與連通油4的情形,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關家標準(CNS) M規格⑵〇X297公楚) 26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567287 A7 B7 五、發明説明(24 ) 成於分離板之溝穴狀開口也可作為位於該連通油路内之節 流阻流孔使用。 再者,下游側油壓控制元件不限定於油壓閥,即使油 壓缸也可,即使潤滑對象部也佳。 27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67287 A7 B7 五、發明説明(25 ) 元件標號對照 1···變速機輸入軸 22…導輪 la…外检槽 22a…小齒輪 01…變速機輸入軸1之軸心位置 23…環形齒輪 2···變速機中間軸 25…後退制動器 02…變速機中間軸2之軸心位置 30…前進離合器 03…輸出傳達齒輪6b,7a之軸 40…起動離合器 之軸心位置 50…油泵 04…差動機構8之軸心位置 51…泵殼 6\61),7&,7卜"輸出傳達齒輪列 51a…容納凹部 8···差動機構 5 lb…插入孔 10…金屬V型輪帶機構 51c…環狀支承部 11…驅動側帶輪 51d···吸入口空間 12…固定帶輪半體 51e…排出口空間 13…可動帶輪半體 52…外側轉子 14…驅動側油缸室 52a…内餘擺線齒輪 15…金屬V型輪帶 53…内側轉子 16…從動側帶輪 53a…外餘擺線齒輪 17…固定帶輪半體 53b…環狀嵌入凹部 18…可動帶輪半體 53c…内检槽 19…從動側油缸室 54…泵蓋 20…前進後退轉換機構 54a,54b…吸入口開口 21…恒星齒輪 54c,54d…排出口開口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28 567287 A7 B7 五、發明説明(26 ) 54e…貫穿孔 55…轴承 55a…内側端部 56…螺检 60···第1油壓控制閥 60a,60a”…閥體 61…吸入油路 6 la…一端侧 61b…他端側 62…排出油路 62a----端側 62’…上游側油路溝 63…油路溝 63’…下游側油路溝 66···第1節流限流孔 67···第2節流限流孔 70…分離板 75…節流阻流孔 75a,75a’…節流阻流孔開口 80…第2油壓控制閥 80\8(^’,8(^”〜閥體 81…上游側油路溝 82…油路溝 82’…下游側油路溝 85…第3油壓控制閥 90…調整閥 91a…端口 92…移位閥 92&,921^,92(:,92(1."端口 93a…滑閥 93b…彈簧 94-"SC補助閥 94&,941>,94。,94(1,946."端口 95…滑閥 95b…彈簧 96…潤滑閥 98…滑油冷卻器 99…濾器 100…油路 10l···管線 102,102a…油路 103,103a···油路 104a,104b···油路 105…油路 106…旁通油路 107,108,109"*油路 111,112,113,114,115,116...油路 CVT···無段變速機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29 567287 A7 B7 五、發明説明(27 ) CP···聯結器機構 Pci…第1控制壓 ENG…引擎 Pc2…第2控制壓 D1···泵收容凹部 Pr…回轉對應油壓 H1…第1閥殼 PL…管壓 H2···第2閥殼 ST…濾器 H3…第3閥殼 S2…接合端面 H4···第4閥殼 S3…接合端面 OT…油箱 S4…接合端面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30

Claims (1)

  1. 567287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91107740號案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92年9月24曰 1· 一種油壓控制裝置,包含有第丨閥體、第2閥體與在前 述第1及第2閥體間所夾持之分離板, 更具有: 上游側油壓控制元件,係配設於前述第1及第2 閥體任一上游側以施行油壓控制; 裝 下游側油壓控制元件,係配設於前述第1及第2 閥體任一個下游側以施行油壓控制; 連通油路’用以接連前述上游側油壓控制元件與前 述下游側油壓控制元件;及 節流元件,係設置於前述連通油路内, 訂 又’在前述分離板形成溝穴狀開口, 線 在藉前述第1及第2閥體夾住前述分離板狀態,用 以接連前述連通油路之前述上游側油壓控制元件之部 份連通前述溝穴狀開口之一端,用以接連前述連通油路 之前述下游側油壓控制元件之部份則連通前述溝穴狀 開口之他端, 而前述溝穴狀開口係由前述第1及第2閥體夾住所 形成之細長空間形成前述節流元件。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油壓控制裝置,其中: 前述上游側油壓控制元件及前述下游側油壓控制 元件配設於前述第1閥體内,用以接連前述連通油路之 前述上游側油壓控制元件之部份形成於前述第1閥體 :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潑) 31 567287 ABCD .-—— --- 六、申請專利範圍 内,且在對向於前述溝穴狀開口之一端位置開口,而用 以接連前述連通油路之前述下游側油壓控制元件之部 份則形成前述第1閥體内,且在對向於前述溝穴狀開口 之他端位置開口。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油壓控制裝置,其中: 别述上游油壓控制元件配設於前述第丨閥體内,且 前述下游側油壓控制元件配設於前述第2閥體内, 用以接連前述連通油路之前述上游側油壓控制元 件之部份形成於前述第1閥體内,且在對向於前述溝穴 狀開口之一端位置開口,而用以接連前述連通油路之前 述下游側油壓控制元件之部份則形成於前述第2閥體 内’且在對向於前述溝穴狀開口之他端位置開口。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卜2或3項之油壓控制裝置,其中: 為形成前述節流元件,在前述分離板所形成之前述 溝穴狀開孔,其中間部形成有中間變細形狀。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油壓控制裝置,具有: 調整閥’係可將來自藉原動機所驅動之油泵之排出 油調壓而產生管壓; 控制閥群,至少含電氣控制閥且可使用前述管壓以 進行變速機之控制閥;及 排出油路,係用以流出藉經過前述調整閥調壓之前 述管壓之剩餘油, 又’前述調整閥,前述控制閥群及前述排出油路至 少一部份係利用在前述第1閥體及前述第2閥體之間夾 本’.‘氏張尺度適用中國國豕標準(CNs) Μ規格⑵似Μ?公楚) 32 567287
    、申請專利範圍 A BCD 持分離板之構造構成, 前述排出油路分支為第丨分岐排出油路與第2分岐 排出油路, 在則述第1分岐排出油路,設置有用以承受前述電 氣控制闊故障時發生之油壓而閉塞前述第丨分岐排出 油路之開閉閥, 在前述第2分岐排出油路設置有第丨節流限流孔, 並包含有用以承受在前述第2分岐排出油路之前述第i 節流限流孔之前後壓差而發生對應前述前後壓差之信 號壓之信號壓發生閥, 在前述第2分岐排出油路之前述第丨節流限流孔上 游設置有節流阻流孔, 前述節流阻流孔係由前述節流元件所構成。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油壓控制裝置,其中: 在前述第2分岐排出油路,設置有連通前述節流阻 流孔上游部與前述第1節流限流孔下游部之旁通油路, 而’在前述旁通油路配設有第2節流限流孔。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油壓控制裝置,係構成為: 在承受前述電氣控制閥故障時發生之油壓而使前 述開閉閥閉塞前述第1分岐排出油路狀態下,當在前述 第2分岐排出油路之前述節流阻流孔上游部之油壓變 成預定壓力以上時, 前述開閉閥承受前述節流阻流孔上游部之油壓而 可開放者。 本紙張尺度賴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297公爱) 33
TW091107740A 2001-05-15 2002-04-16 Hydraulic controller TW56728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44366A JP3712634B2 (ja) 2001-05-15 2001-05-15 油圧制御装置
JP2001144368A JP3692052B2 (ja) 2001-05-15 2001-05-15 油圧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67287B true TW567287B (en) 2003-12-21

Family

ID=26615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07740A TW567287B (en) 2001-05-15 2002-04-16 Hydraulic controller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692388B2 (zh)
EP (1) EP1260737B1 (zh)
CN (1) CN1246614C (zh)
BR (1) BR0201802B1 (zh)
DE (1) DE60220337T2 (zh)
TW (1) TW5672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94681A1 (en) * 2002-05-07 2005-09-08 Yongqi Hu Conductive pad with high abrasion
US7076997B2 (en) * 2004-05-12 2006-07-18 Honda Motor Co., Ltd. Apparatus for testing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olenoid valves
JP4398974B2 (ja) * 2006-12-28 2010-01-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2009097696A (ja) * 2007-10-19 2009-05-07 Aisin Aw Co Ltd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JP5299430B2 (ja) * 2008-09-30 2013-09-2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JP5852554B2 (ja) * 2012-12-21 2016-02-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供給装置
WO2018221410A1 (ja) * 2017-05-31 2018-12-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油圧バルブユニット、鞍乗り型車両
DE102020212528A1 (de) 2020-10-05 2022-04-07 Zf Friedrichshafen Ag Hydrauliksteuerung mit einer Zwischenplatte, aufweisend eine Aussparung zur Verbindung von Hydraulikkanälen in der Hydrauliksteuer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16949B1 (de) * 1968-12-24 1970-05-27 Piv Antrieb Reimers Kg Werner Kegelscheiben-Umschlingungsgetriebe
JPS6084457A (ja) * 1983-10-14 1985-05-13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変速機のコントロ−ルバルブ
EP0214467B1 (en) * 1985-08-05 1991-04-10 Nissan Motor Co., Ltd. Downshift timing and engine brake control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4765507A (en) 1986-01-24 1988-08-23 Ecodyne Corporation Pressure vessel with an improved sidewall structure
US4923433A (en) * 1988-02-22 1990-05-08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Transmission ratio control system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H04254057A (ja) 1991-01-31 1992-09-09 Suzuki Motor Corp 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JP2827727B2 (ja) 1992-07-08 1998-11-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JP3284668B2 (ja) 1993-07-02 2002-05-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H09210209A (ja) * 1996-01-31 1997-08-12 Exedy Corp シール構造、及びセパレートプレート
DE19609787A1 (de) * 1996-03-13 1997-09-18 Bosch Gmbh Robert Hydrauliknotsteuerung für ein stufenloses Umschlingungsgetriebe mit erweitertem Handschaltventil
JP3524751B2 (ja) * 1998-03-05 2004-05-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JP3462745B2 (ja) 1998-03-10 2003-11-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油圧回路
DE10036256B4 (de) * 1999-09-09 2010-04-15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Getriebe
US6561934B2 (en) * 2000-02-18 2003-05-13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Oil pressure control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60737B1 (en) 2007-05-30
BR0201802A (pt) 2003-03-11
CN1385637A (zh) 2002-12-18
US20020189252A1 (en) 2002-12-19
DE60220337T2 (de) 2008-01-31
DE60220337D1 (de) 2007-07-12
EP1260737A3 (en) 2006-09-20
CN1246614C (zh) 2006-03-22
US6692388B2 (en) 2004-02-17
EP1260737A2 (en) 2002-11-27
BR0201802B1 (pt) 2010-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07156B1 (en) Dual input pump and system
US8413437B2 (en) Transmission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having independently controlled stator cooling flow
TW567287B (en) Hydraulic controller
US6155396A (en) Clutch hydraulic controller
CN106051131B (zh) 机动车的液压系统
US11906036B2 (en)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with heat exchanger bypass cartridge
JP6532595B2 (ja) 油圧制御装置
JP3462745B2 (ja) 変速機の油圧回路
JP5233956B2 (ja) オイル供給装置
JP2827727B2 (ja) 無段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US6155138A (en) Structure of hydraulic circuit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8967351B2 (en) Transmission clutch piston compensator feed circuit
JP3692052B2 (ja) 油圧制御装置
JPH01275905A (ja) プライオリティ弁
CN111971493A (zh) 供油装置以及车用驱动传递装置
JPS62182401A (ja) 回転式流体圧力装置
JP3712634B2 (ja) 油圧制御装置
JP2002349684A (ja) 自動変速機用の電磁弁
KR20200047337A (ko) 유압 기어 박스 액츄에이터
JP2000045978A (ja) スクリュー式流体機械
CN115989376A (zh) 装置及板
SU737257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 коробкой передач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