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53876B - A threaded cap - Google Patents

A threaded cap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53876B
TW553876B TW90114703A TW90114703A TW553876B TW 553876 B TW553876 B TW 553876B TW 90114703 A TW90114703 A TW 90114703A TW 90114703 A TW90114703 A TW 90114703A TW 553876 B TW553876 B TW 5538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cap
container
reaction force
opening
sea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0114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iyoshi Wada
Shinji Kaneyuki
Takekuni Seki
Takashi Saito
Original Assignee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1850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00274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1987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01224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pa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ppan Print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53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53876B/zh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Description

553876 五、 發明說明(1 ) 發 明 之領域 本 發明係關於一種在充塡有液體內容物等用之容器 的 開 □ 部 進行螺合而裝著之螺紋蓋。 先 刖 技術說明 充 塡有飮料等液體內容物之容器,例如寶特瓶(聚 乙 烯 • 對 苯二酸鹽二軸延伸吹氣成型之瓶子),在其開口 部 上 螺 合 螺紋蓋而密閉之。該容器及螺紋蓋參照第6 ( a )圖 中 之 符 號 分別爲2000,及1100。 容 器2000具有,具備開口 2110之開口部2100,及容 器 本 體 2 200。開口部2100爲圓筒形狀,沿著本身之中 央 軸 線 (參照第6圖中其符號爲L )在開口 2 1 1 0之相反側上 與 容 器 本 體2 200連結。而且,開口部2100其內周面及外 周 面 實 質 上成平行地延伸著。開口部2100之外周面上有 螺 紋 部 2120。而且,開口部2100在該外周面上,從螺 紋 部 2120 到容器本體2200上設置有與下列將說明之螺 紋 蓋 1100 的封緘環1 300卡合之卡合部2130。 ‘ 容 器本體2200被構成爲可從開口 2110所注入之該 液 體 內 容物咛藏。 螺 紋蓋1100具有螺紋蓋本體1 200及封緘環1 300。 螺 紋 蓋 本 體1 200具有頂板1210及側壁1 220。頂板1210 爲 圓 盤 狀 。側壁1 220沿著頂板1210之周緣,向與頂板 1210 之面 成垂直相交之方向(紙面上爲下方)延伸。而且, 側 壁 1220 |與容器2000側之面(內周面),及與該內周面成相 -3- 反 553876 五、發明說明(2) 側之面(外周面)實質上成平行地延伸。而且,側壁丨220 在內周面上,具有可與容器20 00之螺紋部2120螺合的螺 合部1 2 3 0。 封緘環1 300被形成具有比開口部2100之外周大之直徑 的環狀。而且,封緘環1 300具有搭橋件1310及翼板1320 〇 搭橋件1310沿著封緘環1 300之端緣(在紙面上爲上方 之上端緣),以預定間隔成多個配置。各搭橋件1 3 1 0與螺 紋蓋本體1 200之側壁1 220的端部連結。因而,多個搭橋 件1310與封緘環1 300及螺紋蓋本體1 200連結。而,由 搭橋件1310使螺紋蓋本體1 200及封緘環1 300之連結上 具有,使用者在將螺紋蓋本體1 20 0及封緘環1 300進行相 對螺合時容易產生破斷程度之強度。 翼板1320被構成爲板狀。該翼板1320之一端連接到封 緘環1 300之容器2000側之面(內周面),另一端爲自由端 。封緘環1300配置在容器2000之開口部21〇"〇時,該另 一端與開口部2100之卡合部2130卡合。 如上述之構成,具有封緘環1 300之螺紋蓋1100在使用 之前,進行在容器本體2200中注入該液體內容物之內容 物注入工程。此內容物注入工程之後,封緘環1 300及螺 紋蓋本體1 200在連結之狀態下,被螺合到容器2000,而 進行使容器2000被密閉之螺合密閉工程。由於上述之螺 合,封緘環1 300之翼板1 3 20從如第6(b)圖所示之打開狀 -4- 553876 五、發明說明(3) 態,成爲如第6 ( c )圖所示之封緘環1 3 0 0之內側(容器側) 上折曲之狀態。而且,由於該螺合使封緘環1 300沿著開 口部2100之中央軸線移動,而配置在螺紋部21 2〇之下方 〇 封緘環1 300如上述被配置在螺紋部21 20之下方時,上 述之被折曲之翼板1 320的自由端與卡合部2130卡合。由 於此卡合,可防止封緘環1 300從開口部2100脫離。換言 之,由於該卡合,可防止封緘環1 300越過卡合部2130而 沿著開口部2 1 00之中央軸線移動。因此,使用者欲使用 該液體內容物時,在最初螺紋蓋1100之密閉被解除(最初 之開封時)之時,必須解除螺紋蓋本體1 200與封緘環1 300 之連結。而,螺紋蓋本體1 200與封緘環1 300如上述構成 所說明一般,彼此相對螺合時可產生破斷程度之預定強度 而連接之故,螺紋蓋本體1 200向開封方向螺脫而回轉, 使該連接可被解除。從而,螺紋蓋本體1 200向螺紋蓋本 體1 200之開封回轉,使搭橋件1310破斷,因^產生螺脫 ,可使容器2000之密閉被解除。因而,螺紋蓋11〇〇在最 初之開封時,必須使搭橋件1 3 1 0產生破斷之故,由螺紋 蓋1100所密閉之容器2000係未開封者,或已開封者就可 以很容易地判別。 上述封緘環1 300在習知上,使用具有如第7(a)圖所示 之翼板1 320a,或如第7(b)圖所示之翼板1 320b者。 第7(a)圖所示之翼板1320a之一端,在封緘環1300之 553876 五、發明說明(4) 端部(在紙面下方之下端部)之內周面全周上連接著,另一 端爲自由端。翼板1 320a被構成具有多個節之一連串蛇腹 狀。此翼板1 320a如上所述,被安裝在容器2000之開口 部2100時,如第6( c )圖所示,在封緘環1 300之內側上被 折曲,自由端與卡合部2130卡合。 如第7(b)圖所不之多個翼板1320b在封緘環1300之下 端部的內周面上,沿著內周以預定間隔而隔開配置著。翼 板1 3 20b之一端連接到封緘環1 300之內周面,另一端爲 自由端。從而’翼板1320b與第7(a)圖中所示之翼板 1320a不同,各各均爲獨立,各個之自由端與容器2000之 卡合部2130卡合,而防止從封緘環1300之開口部2100 脫離。 (從此處說明習知之封止部) 螺紋蓋11 00在最初開封之前,及開封之後再度在開口 部2100上螺合,可使容器2000再度被密閉。因此,螺紋 蓋1100具有,使容器2000確實地被密閉用之自if止部140 0 。第8(a)圖爲顯示封止部1400之放大剖面圖。 封止部1 400被配置在頂板1210之附近。封止部1400 具有內封止環1410、外封止環1 420、及頂面封止環1430 〇 內封止環1410從頂板1210之容器2000側之面(內表面) 與頂板1 2 1 0成垂直相交之方向延伸,而構成圓筒形狀。 該圓筒形狀之內封止環1410具有與開口 2110之內徑大致 553876 五、發明說明(5) 相等之外徑。換言之,內封止環1410在容器2000之開口 部2100上與螺紋蓋1 100進行螺合之時,可與開口部2100 之內周面接觸,而沿著中央軸線L延伸預定之長度,構成 圓筒狀。而且,內封止環1410在前端有凸部。該凸部與 中央軸線L垂直相交,同時向內封止環1 4 1 0之外方延伸 。換言之,該凸部在螺紋蓋本體1 200上螺合之時,向容 器2000延伸。 外封止環1 420形成從頂板1210附近之側壁1 220向容 器2000延伸之凸緣狀。該凸緣狀之外封止環1 420之內徑 被構成與開口部2100之外徑略相等。換言之,外封止環 1420在螺紋蓋本體1200於容器2000之開口部2100進行 螺合之時,可與開口部2100之外周面接觸,而沿著與中 央軸線L垂直之方向延伸預定長度,形成沿著側壁1 220 之內周的環狀。而,凸緣狀之外封止環1 420本身之前端 在沿著中央軸線L之方向上,被配置於內封止環1 4 1 0之 凸部之頂點。 ~ 頂面封止環1430從頂板1210之內表面突出,而配置成 與開口部2100之頂面2140成對向之環狀。換言之,內封 止環1410在螺紋蓋本體1 200於容器2000之開口部2100 進行螺合之時,可與開口部2 1 00之頂面2 1 40接觸,而沿 著中央軸線L突出預定的長度,從而配置成環狀。 (本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上述習知之螺紋蓋1100中,封緘環1300在具有翼板 553876 五、發明說明(e) 1 3 2 0 a之時,因爲翼板1 3 2 0 a形成蛇腹狀之故,翼板 1 3 20a在容器2000進行螺合之時,會產生在內側上難以折 曲之情況,或者折入之形狀難以穩定之情況。而且,翼板 1 320a在封緘環1 300之下端部之內周面全周上連接之故’ 在該內容物注入工程及螺合密閉工程產生之液滴,會殘留 在封緘環1 300與折曲之翼板1320之間的間隙,而有無法 排出之情形。 而且,該習知之螺紋蓋1100中,在具有翼板1 320b之 時,因爲相鄰翼板之間具有間隔之故,可防止液滴殘留。 但是,翼板1 320b在向內側折曲之時,因爲各自獨立,相 鄰翼板1 3 20b對封緘環之內周面的角度會產生誤差。因此 ,螺紋蓋1 1 00在開封之時,會有多個搭橋件1 3 1 0之破斷 時點難以成爲同時、破斷時之扭力變高、螺紋蓋本體1 200 與封緘環1 300之連接無法容易地解除之情況。這些課題 是第1之課題。 而且,螺紋蓋1100在容器2000上進行螺合汔時,繞中 央軸線L之周圍回轉,而慢慢地沿著中央軸線L在容器本 體2 200側前進。該習知之螺紋蓋1 1〇〇中,具有封止部 1 400之故’在容器2000上進行螺合之時,封止部1 400與 開口部2100接觸,而受到由摩擦力等產生之對該前進抵 抗之反力。而且,封止部1 40 0在螺紋蓋本體1 20 0前進之 時,向離開容器2000之方向,被容器2000所壓住。因此 ,該反力隨著螺紋蓋1100之該前進沿著中央軸線L之變 553876 五、發明說明(7) 位而產生變化。該反力之變化在第8 ( b )圖中被顯示。 在第8(b)圖中,曲線I顯示由內封止環1410產生之反 力、曲線0爲顯示由外封止環1 420產生之反力、曲線τ 顯示由頂面封止環1 430產生之反力。而且,以點線S而 顯示有由封止部1 400產生爲反力之和的總接觸反力。 螺紋蓋本體1 200在變位A中之開口部2100上,與內封 止環1410之前端部接觸。由於此接觸,會產生由內封止 環1410之反力的內接觸反力。螺紋蓋本體1 200再向前進 時,在變位B中之開口部2100上,與外封止環1 420之前 端部接觸。由於此接觸,會產生由外封止環1 420之反力 的外接觸反力。 螺紋蓋本體1 200再向前進時,於變位C上,與內封止 環1 4 1 0之凸部頂點,及外封止環1 4 2 0之前端在開口部 2100上接觸。因此,內封止環1410及外封止環1420在螺 合中,由於容器2000之壓住而使得向容器2000離開之方 向的變位成爲最大。從而,該內接觸反力及外ί妾觸反力成 爲最大。而在本說明書,上述內封止環1410之最大反力 爲最大內接觸反力,上述外封止環1420之最大反力爲最 大外接觸反力。而,容器2000之開口部2100中,內周面 及外周面成大致平行地延伸。因此,螺合中之內封止環 1410及外封止環1 420的前述向離開容器2000之方向的變 位,無法比此更大。從而,螺紋蓋本體1200再向前進之 時,內接觸反力及外接觸反力從最大値減少而成爲一定値 553876 五、發明說明(8) ,變成穩定。 螺紋蓋本體1 200再向前進,在變位D中之開口部2100 上,與頂面封止環1 430之前端部接觸。由於此接觸,會 產生由頂面封止環1 430之反力的頂面接觸反力。螺紋蓋 本體1 200再向前進時,與開口部2100完全螺合而使該前 進終了。 該反力爲抵抗螺紋蓋本體1 200之該前進的力之故,對 螺紋蓋本體1 200進行螺合所須之扭力,即鎖緊扭力有影 響。具體上,螺紋蓋本體1 200在該總接觸反力越大時, 必須有更大的鎖緊扭力。該反力隨著螺紋蓋本體1 200之 該前進的變位而變化之故,鎖緊扭力亦隨該變位而變化。 該鎖緊扭力之由該變位所產生之變化顯示在第8 ( c )圖中。 通常,陽螺紋與陰螺紋在螺合之時,鎖緊扭力隨著螺合 時沿著該陽螺紋之中央軸線前進而變成越來越高。但是, 該習知之螺紋蓋1100在容器2000上進行螺合之時,如第 8(c)圖中所示,在變位C之前該鎖緊扭力之値备遽上昇, 而在超過變位C之位置上,該鎖緊扭力之値急遽下降。這 是因爲,該內封止環1410及外封止環1420同時變成最大 之反力,而且其後反力又同時減少所致。因此,該總接觸 反力急遽地變化之故,如上述般該鎖緊扭力之値急遽地產 生變化。 該鎖緊扭力急遽地增加時,螺紋蓋1 1 00會變成很難鎖 緊,因而對使用者變成負擔。 -10- 553876 五、發明說明(9 ) 該鎖緊扭力急遽地下降時,螺紋蓋1 100與容器2000進 行螺合之時,會有螺紋蓋1 1 00產生空轉之可能。 因而上述之螺紋蓋1100有無法成爲在所須之強度下穩 定地進行螺合之螺紋蓋的可能。這是第2課題。 爲了解決該第1課題,本發明之第1目的在提供一種螺 紋盖’在內容物充塡後之螺紋蓋螺合時,不僅容易螺合, 而且螺紋蓋之最初開封時,螺紋蓋本體與封緘環容易分離 ’使該螺紋蓋可被螺脫,因而可防止該封緘環與翼板之間 的液滴殘留。 爲了解決該第2課題,本發明之第2目的在提供一種螺 紋蓋’可在低扭力下且穩定地在容器之開口部進行螺合。 本發明之扼要說明 (解決課題之手段) 爲了達成目的解決該課題,本發明之螺紋蓋具有如下列 之構成。 第1之發明之螺紋蓋,供具有開口部之容器运、閉之用, 該螺紋蓋具有: 螺紋蓋本體,具有與該容器之開口部進行螺合之螺合部 ;及 封緘環,由該螺紋蓋本體使該容器之密閉在被開始解除 之前與該螺紋蓋本體接合;及、 多個塞子,在該封緘環上,以預定之間隔打開,使一端 進行連接,另一端與該容器之開口部卡合,而可防止封緘 -11- 553876 五、發明說明(1〇) 環從開口部脫離,其特徵爲: 該各塞子具有使相鄰之該塞子彼此之間互相連結用的連 結元件。 由於上述構成,由於多個翼板之各個翼板以預定間隔打 開而配置在封緘環上之故,可防止封緘環1 300與被折曲 之翼板1 320之間的間隙中殘留有液滴,可使內側上之折 取容易進行。而且,該各翼板爲了由該翼板連結元件而使 相鄰翼板之間互相連結,在折曲之時,可防止相鄰翼板對 封緘環之內周面的角度產生誤差。因此本發明之螺紋蓋, 在內容物充塡後之螺紋蓋螺合時,不僅容易螺合,而且螺 紋蓋之最初開封時,螺紋蓋本體與封緘環容易分離,使該 螺紋蓋可被螺脫,因而可防止該封緘環與翼板之間的液滴 殘留。 第2之發明的螺紋蓋,供具有開口部之容器密閉之用, 該螺紋蓋具有: 螺紋蓋本體,具有圓板形狀之天板,及從該关板延伸, 且設置有與該容器進行螺合之螺合部; 封止部,配置在該天板之附近,可使該開口被封止,1 特徵爲: 該封止部具有,與該容器之開口部之內周面接觸而使該 開口被封止用之內封止環,及與該容器之開口部之外周面 接觸而使該開口被封止用之外封止環,及與該容器之開口 部之頂面接觸,使該開口被封止之頂面封止環,該螺紋蓋 -12- 553876 五、發明說明(11) 與該容器進行螺合開始到終了爲止之間,由該內封止環、 該外封止環及頂面封止環使對於該螺紋蓋之總接觸反力, 被調整成與由該內封止部對螺紋蓋之最大內接觸反力大致 相同。 由於上述構成,該總接觸反力被調整成與由該內封止部 對螺紋蓋之最大內接觸反力大致相同之故,可防止螺紋蓋 在與容器進行螺合之時鎖緊扭力之値急遽地產生變化。因 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螺紋蓋,可在低扭力下且穩定地在容 器之開口部進行螺合。 圖式之簡單說明 第1 ( a )圖是顯示依照本發明之實施例的螺紋蓋的放大 局部切開側面圖; 第1 ( b )圖是顯示翼板之放大剖面圖; 第1 ( c )圖是顯示翼板之放大剖面圖; 第2(a)圖是顯示封緘環之放大剖面圖; 第2 ( b )圖是顯示封緘環之變化例的放大剖面fc ; 第3(a)圖是顯示封止部之放大剖面圖; 第3(b)圖是顯示第3(a)圖中之封止部對容器之反力的 圖; 第3(c)圖是顯示第3(a)圖中之螺紋蓋本體在螺合時之 鎖緊扭力之圖; 第4(a)圖是顯示螺合前之封止部之放大剖面圖; 第4 ( b )圖是顯示封止部之變化例的放大剖面圖; -13- 553876 五、發明說明(12) 第5 ( a )圖是顯示封止部之變化例的放大剖面圖; 第5(b)圖是顯示第5(a)圖中之封止部對容器之反力的 圖; 第5(c)圖是顯示第5(a)圖中之螺紋蓋本體在螺合時之 鎖緊扭力之圖; 第6 ( a )圖是顯示習知之螺紋蓋的放大局部切開側面圖 第6 ( b )圖是顯示習知之螺紋蓋的翼板之放大剖面圖; 第6 ( c )圖是顯示習知之螺紋蓋的翼板之放大剖面圖; 第7 ( a )圖是顯示習知之螺紋蓋的封緘環之放大剖面圖 第7 ( b )圖是顯示習知之螺紋蓋的另一封緘環之放大剖 面圖; 第8 ( a )圖是顯示習知之螺紋蓋的封止部之放大剖面圖 9 第8 ( b )圖是顯示習知之螺紋蓋的封止部對容器之反力 的圖; 第8 ( c )圖是顯示習知之螺紋蓋本體在螺合時之鎖緊扭 力之圖。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下列將參照附圖而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 關於本發明實施例中之螺紋蓋1 00,將參照第1 ( a )、 1(b)、及1(c)圖而說明。桌1(a)圖是顯不依照本發明之 -14- 553876 五、發明說明(13) 實施例的螺紋蓋的放大局部切開側面圖。 螺紋蓋100在充塡有飮料等液體內容物之容器2000,例 如寶特瓶(聚乙烯·對苯二酸鹽二軸延伸吹氣成型之瓶子) 的開口部2100上螺合,而將容器2000密閉。 容器2000爲眾人皆知者,與習知之技術所說明者相同 ,具有開口 2110之開口部2100,及容器本體2200。開口 部2 1 00爲圓筒形狀,沿著本身之中央軸線(參照第6圖中 其符號爲L)在開口 2110之相反側上與容器本體2200連結 。而且,開口部2100其內周面及外周面實質上成平行地 延伸著。開口部2 1 00之外周面上有螺紋部2 1 20。而且, 開口部2100在該外周面上,從螺紋部2120到容器本體 2200上設置有與下列將說明之螺紋蓋1100的封緘環1300 卡合之卡合部2130。 容器本體2200被構成爲可從開口 2110所注入之該液體 內容物咛藏。 螺紋蓋100具有螺紋蓋本體200、封緘環3及封止部 400。螺紋蓋本體200具有頂板210及側壁220。頂板210 爲圓盤狀。側壁220沿著頂板210之周緣,向與頂板210 之面成垂直相交之方向(紙面上爲下方)延伸。而且,側壁 220與容器7000側之面(內周面),及與該內周面成相反側 之面(外周面)實質上成平行地延伸。而且,側壁220在內 周面上,具有可與容器2 000之螺紋部2120螺合的螺合部 230。因此,螺紋蓋1〇〇在最初開封之前,及開封之後再 -15- 五、發明說明(14) 度在開口部2100上螺合,可使容器2000再度被密閉。 封緘環300被形成具有比開口部2100之外周大之直徑 的環狀。而且,封緘環300具有多個搭橋件3 10及多個翼 板3 20。而,封緘環300被顯示在第2(a)圖中。第2(a)圖 是顯示封緘環之放大剖面圖。 搭橋件3 10沿著封緘環300之端緣(在紙面上爲上方之 上端緣),以預定間隔成多個配置。各搭橋件3 1 0與螺紋 蓋本體200之側壁220的端部連結。因而,多個搭橋件 3 10與封緘環300及螺紋蓋本體200連結。而,由搭橋件 3 10使螺紋蓋本體200及封緘環300之連結上具有,使用 者在將螺紋蓋本體200及封緘環300進行相對螺合時會產 生容易破斷程度之強度。 翼板320具有翼板本體321、搖動用連結部322、翼板 連結元件323。翼板本體321之一端(梯形底邊中之長邊側 之端部)上配置著搖動用連結部322。翼板本體321之該一 端經由搖動用連結部322連接到封緘環300乏容器2000 側之面(內周面),另一端(梯形底邊中之短邊側之端部)爲 自由端。該自由端在封緘環300配置在容器2000之開口 部2100時,與開口部2100之卡合部2130卡合。 搖動用連結部322被形成爲比翼板本體321之厚度薄, 翼板本體321對封緘環3 00可搖動地連接著。 各搖動用連結部322之一端被連接到各翼板本體321之 自由端’另一端被連接到相鄰翼板之翼板本體321之自由 -16- 五、發明說明(15) 端側。各雾扳連結元件323、由該翼板連結部所連結之互 相鄰接之翼板320、及封緘環300之端部所圍住的領域中 形成有間隙325。 封止部400被顯不在第3(a)圖中。第3(a)圖是顯示封 止部之放大剖面圖。 封止部400被配置在頂板210之附近。封止部400具有 內封止環410、外封止環420、及頂面封止環430。 內封止環410向側壁220翹曲地從頂板210之容器2000 側之面(內表面)延伸預定長度,而且構成圓筒形狀。內封 止環410如第4(a)圖所示,容器蓋本體2 00在開口部 2100上進行螺合之時可與開口部2100之內周面接觸,螺 合開始前之初期位置上,從中央軸線L離開,與容器2000 上重合地延伸著。而且,內封止環4 1 0最靠側壁220側之 位置參照第4(a)圖中爲符號P1。而,第4(a)圖中,完全 螺合時之容器2000以虛線說明而顯示之。而,與內封止 環4 1 0之頂板2 1 0之連結部份被配置在,與中奂軸線L垂 直相交之方向上比開口 2 1 1 0之更內側。 外封止環420被形成從頂板210附近之側壁220上向容 器2000延伸之凸緣狀。該凸緣狀之外封止環420之內徑 被構成與開口部2100之外徑略相等。換言之,外封止環 420,如第4(a)圖所示,在螺紋蓋本體200進行螺合之時 ,可與開口部2100之外周面接觸,在該初期位置上,在 中央軸線L上與容器2000上重合地延伸著。而,凸緣狀 -17- 553876 五、發明說明(16) 之外封止環420本身之前端在沿著中央軸線L之方向上, 配置在比部位P1更靠近頂板210之處。 頂面封止環430從頂板210之內表面突出,而配置成與 開口部2 1 00之頂面2 1 40成對向之環狀。換言之,內封止 環410,如第4(a)圖所示,在螺紋蓋本體20 0進行螺合之 時,可與開口部2100之頂面2140接觸,在該初期位置上 ,在中央軸線L上與容器2000上重合地延伸著。 下列將說明螺紋蓋100之封緘環300的功能。 如上述之構成,具有封緘環300之螺紋蓋100在使用之 前,進行在容器本體2200中注入該液體內容物之內容物 注入工程。此內容物注入工程之後,封緘環300及螺紋蓋 本體200在連結之狀態下,被螺合到容器2000,而進行使 容器2000被密閉之螺合密閉工程。由於上述之螺合,封 緘環300之翼板320從如第1(b)圖所示之打開狀態,被壓 到開口部2100,而成爲如第1(c)圖所示之封緘環300之 內側(容器側)上折曲之狀態。此時,各翼板320被配置成 ,相鄰翼板之間開有間隔之故,翼板本體321對封緘環 3 00很容易地折曲。而且,各翼板320由比翼板本體321 更薄肉之搖動用連結部322而使翼板本體321被連到封緘 環300。因此,翼板本體321被構成爲可對封緘環300容 易地搖動。從而’翼板本體321對封碱環300可被更容易 地折曲。 而,該螺合密閉工程使螺紋蓋100在開口部2100上進 •18- 553876 五、發明說明(17) 行完全螺合。此時,封緘環300沿著開口部2100之中央 軸線的移動終了,被配置在比螺紋部2 1 20更下方之預定 位置上。 封緘環300被配置在上述之預定位置上時,如上所述之 被折曲之翼板320的自由端,與卡合部21 30進行卡合。 而,各翼板3 20由翼板連結元件3 23使相鄰翼板之間互相 連結之故’所有翼板320對封緘環300之內周面的角度( 參照第1 ( c )圖爲角度0 )大致相同。即,可防止每一個翼 板320之該角度產生誤差。 由於該卡合,可防止封緘環300從開口部2100脫落。 換言之’由於該卡合,可防止封緘環300越過卡合部2130 而沿著開口部2 1 00之中央軸線移動。因此,使用者欲使 用該液體內容物時,在最初螺紋蓋1 〇〇之密閉被解除(最 初之開封時)之時,必須解除螺紋蓋本體200與封緘環300 之連結。而’螺紋蓋本體200與封緘環300如上述構成所 說明一般’彼此相對螺合時可產生破斷程度之索定強度而 連接之故’螺紋蓋本體200向開封方向螺脫而回轉,使該 連接可被解除。而所有翼板3 2〇對封緘環3〇〇之內周面的 角度(參照第1(c)圖爲角度大致相同之故,螺紋蓋100 在該連接被解除時之鎖緊扭力不高的情況下,很容易地使 該連接被解除。從而,螺紋蓋本體2〇〇向螺紋蓋本體200 之開封回轉’使搭橋件3丨〇破斷,因而產生螺脫,而可使 容器2000之密閉被解除。因而,螺紋蓋1〇〇在最初之開 -19- 五、發明說明(18) 封時,必須使搭橋件310產生破斷之故,由螺紋蓋100所 密閉之容器2000係未開封者,或已開封者可以很容易地 判別。 而,本實施例中,各翼板本體321雖然被形成爲梯形, 只要本身自由端與卡合部2130卡合,而可防止封緘環3 00 從開口部2100脫落的話,矩形、其他多角形、半圓形等 亦可,不在形狀上施加限制。 而且,本實施例中,搖動用連結部322被構成比翼板本 體321更薄肉之下,雖然翼板本體321可以容易地被折曲 (搖動),如第2(b)圖所示,若由封緘環300與翼板本體 32 1之連接處所上所設置之切口所構成的話亦可,故對翼 板本體321可以容易地被折曲的構成不加以限制。。 而且,本實施例中,翼板連結元件323與翼板本體成一 體地被形成。但是,翼板連結元件3 23被構成另一種形體 ,由必須之接合手段接合之下,使各翼板320之間被連結 的話亦可。 ' 而且,本實施例中,翼板連結元件323雖然被配置在翼 板本體321之自由端側,從該自由端靠近封緘環300而配 置亦可,封緘環300配置成該預定配置之時,形成間隙 325,所有翼板320對封緘環300之內周面的角度成大致 相同地連結的話,不對配置方面做任何限制。 而且,本實施例中,雖然翼板連結元件3 23與一個相鄰 之翼板連結,多數連結亦可。 -20- 五、發明說明(19 ) 而且,本實施例之翼板320只要可防止封緘環300從開 口部2 1 00脫落的話,個數上不加以限制,較佳爲設置有6 個。 而且,本實施例之搭橋件3 1 0在預定之強度下可使螺紋 蓋本體200與封緘環300連接的話,雖然個數上不加以限 制’較佳爲與翼板3 20之個數相同而設置。更較佳爲,搭 橋件3 1 0如上述與翼板320之個數相同而設置之時,各搭 橋件310與封緘環300之接合部份側(搖動用連結部322 側)之翼板320的緣部成垂直相交,而且通過翼板320之 重心的軸線上,配置著本身之重心。此時,各搭橋件310 上被施加剪斷力,可更容易地被破斷。 下列將說明螺紋蓋1 00之封止部400的功能。 如上所述之構成,具有封止部400之螺紋蓋100,其螺 紋蓋本體200在容器2000上進行螺合之時,繞中央軸線L 之周圍回轉,而慢慢地沿著中央軸線L在容器本體2200 側前進。螺紋蓋100具有封止部400之故,在‘容器2000 上進行螺合而使螺紋蓋本體200前進之時,封止部400與 開口部2100接觸,而受到由摩擦力等產生之對該前進抵 抗之反力。而且,封止部400在螺紋蓋本體200前進之時 ,向離開容器2000之方向,被容器2000所壓住。因此, 該反力隨著螺紋蓋本體200之該前進沿著中央軸線L之變 位(沿著中央軸線L移動距離)而產生變化。該反力之變化 在第3(b)圖中被顯示。 -21 - 553876 五、發明說明(2〇) 在第3(b)圖中’曲線I顯示由內封止環41〇產生之反力 、曲線0爲顯示由外封止環4 2 0產生之反力、曲線τ顯示 由頂面封止環430產生之反力。而且,以點線s而顯示有 由封止部400產生爲反力之和的總接觸反力。而,第3(b) 圖中之該總接觸反力係表示內封止環410、外封止環420 、及頂面封止環430所產生反力之和。 螺紋蓋本體200在變位A中之開口部2100上,與內封 止環410之前端部接觸。由於此接觸,會產生由內封止環 410之反力的內接觸反力。 螺紋蓋本體200再向前進時,在變位B中與開口部2100 接觸的內封止環4 1 0之渡位移動到前述之部位p 1爲止。 部位P 1爲最靠側壁220側,即最靠近開口部2 1 00側之故 ,在螺合中,由於容器2000之壓住而使得向容器2000離 開之方向的變位成爲最大。從而,該內接觸反力變成爲最 大之最大內接觸反力。因此,在內封止環410之中,成爲 最大內接觸反力之部位即爲部位pi。而且,此日¥外封止環 420在開口部2100上接觸。由於此接觸,會產生由外封止 環420之反力的外接觸反力。 螺紋蓋本體200再向前進時,內封止環410無法再向離 開容器2000之方向推壓。因此,內接觸反力從最大値減 少。但是,此時外封止環420隨著該項前進而同時向離開 容器2000之方向推壓,使外接觸反力增加。從而,如第 3(b)圖中所示,由封止部400產生之反力之和的總接觸反 22- 五、發明說明(21) 力被保持一定。換言之,該總接觸反力被保持與最大內接 觸反力大致相同之値。 螺紋蓋本體200再向前進時,於變位C上,內接觸反力 之減少停止,而成爲一定値。此時,外封止環420之前端 與開口部2100接觸,在螺合中,由於容器2000之壓住而 使得向容器2000離開之方向的變位成爲最大。從而,外 接觸反力變成爲最大之外接觸反力,然後外接觸反力之增 大在此時點終了。 因此,如第3(b)圖中所示,由封止部400產生之反力之 和的總接觸反力被保持一定。因而,在外封止環420中, 成爲最大外接觸反力之部位被做爲外最大反力部位。此時 ,外最大反力部位爲外封止環420之前端部。而且,此時 頂面封止環430在開口部2100上接觸。由於此接觸,會 產生由頂面封止環430之反力的頂面接觸反力。 螺紋蓋本體200再向前進時,外封止環420無法再向離 開容器2000之方向推壓。因此,外接觸反力备最大値減 少。但是,此時頂面封止環430隨著該項前進而同時向離 開容器2000之方向推壓,而構成頂面接觸反力之增加。 從而,如第3(b)圖中所示,由封止部400產生之反力之和 的總接觸反力被保持一定。 螺紋蓋本體200再向前進,在變位D中螺合終了,該項 前進亦停止。從而,外接觸反力之減少亦停止,同時頂面 接觸反力之增加亦在此時點停止。因此,如第3 ( b )圖中所 23- 553876 五、發明說明(22) 示,由封止部400產生之反力之和的總接觸反力被保持一 定。 由於上述構成,在螺紋蓋1 00之螺合中,總接觸反力不 會超過最大內接觸反力。從而,如第3 ( c )圖中所示,螺紋 蓋本體200進行螺合所須之扭力,即鎖緊扭力因爲該總接 觸反力不會產生急遽變化之故,而穩定地上昇。即,本實 施例之螺紋蓋1 00,在開口部上進行螺合時之鎖緊扭力不 會產生急遽變化,在低扭力且穩定地在開口部上螺合。 而,本實施例中,外封止環420在內接觸反力之減少停 止之位置上,可產生最大外接觸反力,雖然對內最大接觸 反力部位(P1)配置有外最大接觸反力部位(前端部),防止 該總接觸反力產生急遽變化地,螺紋蓋1 00沿著螺著方向 (中央軸線L )以預定間隔而隔開的話,不限制其配置形式 〇 而且,雖然本實施例之封止部400具有頂面封止環430 ,由外封止環420而使外接觸反力之減少,在秦響該鎖緊 扭力之前螺合終了的話,亦可使頂面封止環430被省略。 而且,本實施例中,雖然封止部400與螺紋蓋本體200 形成一體,如第4(b)圖所示,亦可被構成別的形體。此時 ,螺紋蓋本體200由金屬所構成之時,與封止部400不同 之材料構成之時,均可使本實施例之封止部400被使用在 螺紋蓋1 0 0上。 而且,雖然本實施例之螺紋蓋100,在螺合之時,內封 -24- r 553876 五、發明說明(23) 止環410對容器2000接觸之後,爲了使該總接觸反力被 保持一定,使外封止環420接觸,接著使頂面封止環43 0 進行接觸。但是,該螺合中,該總接觸反力變成與最大內 接觸反力大致相同之後,不會產生急遽的變化,而被保持 爲大致一定的話,在內封止環4 1 0接觸之後,使頂面封止 環430進行接觸,接著使外封止環420進行接觸。此時之 螺紋蓋本體200被顯示於第5(a)圖中。第5(a)圖中之螺 紋蓋100中,外封止環420雖然在中央軸線L延伸,不會 重合在容器2000上地延伸。然後,此外封止環420在容 器2000與頂面封止環430進行接觸時,螺紋蓋本體200 會產生變形,而與容器2000接觸。 上述構成之情況下,螺紋蓋本體200在變位A’中之開口 部2100上,與內封止環410之前端部接觸,而產生內接 觸反力。 在變位B’中,容器2000在內最大反力部位之部位P1上 接觸,內接觸反力成爲最大內接觸反力。 ' 螺紋蓋本體200再向前進時,內最大反力從最大之値減 少。 接著,在變位C’中,爲了使該總接觸反力被保持一定, 使頂面封止環430進行接觸,而產生頂面接觸反力。因此 ,可防止因該總接觸反力之急遽下降而引起之鎖緊扭力之 急遽變化。 由上述之接觸,螺紋蓋本體200之側壁220在內方(向 -25- 553876 五、發明說明(24) 容器2000之方向)變形。 然後,在變位D’中,由於該側壁220之變形,使外封止 環420與容器2000進行接觸。由於此接觸,而產生使該 總接觸反力被保持一定所須之外接觸反力,同時使容器 2000之密閉變成更確實。 螺紋蓋本體200再向前進時,於變位E’中,螺合進行終 了,該項前進亦停止。從而,外接觸反力及頂面接觸反力 之增大亦在此時點終了。因此,如第5(b)圖所示,總接觸 反力不會有急遽地變化而被保持一定。 具有上述構成封止部400之螺紋蓋100,產生如第5( c ) 圖中所示之該鎖緊扭力。雖然該鎖緊扭力多少使該總接觸 反力產生變化,但是不會產生急遽變化之故,而穩定地上 昇。即,上述構成之螺紋蓋1 00,在開口部上進行螺合時 之鎖緊扭力不會產生急遽變化,在低扭力且穩定地在開口 部上螺合。如上述,本發明實施例之封止部400中,若鎖 緊扭力不會產生急遽變化的話,外封止環420芨頂面封止 環430之配置可自由地選定。 元件符號之說明 100 螺紋蓋 200 螺紋蓋本體 210 頂板 220 側壁 230 螺合部 -26- 553876 五、發明說明(25 300 封緘環 310 搭橋件 320 翼板 321 翼板本體 322 搖動用連結部 323 翼板連結元件 400 封止部 410 內封止環 420 外封止環 430 頂面封止環 1100 螺紋蓋 1200 螺紋蓋本體 1210 頂板 1220 側壁 1230 螺合部 1300 封緘環 1310 搭橋件 1320 翼板 1 320a 翼板 1 320b 翼板 1400 封止部 1410 內封止環 1420 外封止環 -27- 553876 五、發明說明(26) 1430 頂面封止環 2000 容器 2100 開口部 2110 開口 . 2120 螺紋部 - 2130 卡合部 1 2140 頂面 2200 容器本體 325 間隙 -28-

Claims (1)

  1. 本私竽浐似β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 90 1 1 4703號「螺紋蓋 J 專 利 案 (92 年 8 月 5 日修正) 六、申 Ξ主 δ円 專 利 範 圍 • 1 · 一 種 螺 紋 蓋 供具有 開口部之容器 密 閉 之 用 該 螺 紋 蓋 具 有 ·· 螺 紋 蓋 本 體 ,具有 與該容器之開 □ 部 進 行 螺 合之 螺 合 部 及 封 緘 rm. 在 以該螺 紋蓋本體而初次 解 除 該 容 器 之 密 閉 前 爲 與 該 螺 紋蓋本 體接合;及 多 個 翼 板 在該封 緘環上,以預 定 之 間 隔 打 開 , 使 —* 端 進 行 連 接 另一端 與該容器之開 □ 部 卡合 5 而 可 防 止 封 緘 環 從 開 □ 部脫離 ,其特徵爲: 該 各 翼 板 具 有使相 鄰之該翼板彼 此 之 間 互 相 連 結 用 的 連 結 元 件 Ο 2·如 甲 請 專 利 範 圔第1 項之螺紋蓋, 其 中 該 各 翼 板 具 有 該 封 緘 環 上使 自身可 搖動地連結之 搖 動 用 連 結 部 及 板 狀 翼 板本 體 1 該搖動 用連結部對該 翼 板本 體 之 厚 度 被 形 成很 薄 0 3·如 串 Ξ主 δ円 專 利 範 圍第1 項之螺紋蓋, 其 中 該 各 翼 板 具 有 , 該 封 緘 環 上使 自身可 搖動地連結之 搖 動 用 連 結 部 J 該 搖 動 用 連 結 部 具 有半切 口部。 4 .如 甲 Ξ主 δ円 專 利 範 圍第1 項之螺紋蓋, 其 中 該 封 緘 環 具 有 由 該 螺 紋 蓋 本 體 使該容 器之密閉在被 -1- 開 始 解 除 之 _、/· 刖 與 該 獅76 六、申請專利範圍 螺紋蓋本體接合之多個搭橋件,該搭橋件被設置成與該 翼板相同的個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紋蓋,其中該封緘環具有由 該螺紋蓋本體使該容器之密閉在被開始解除之前,與該 螺紋蓋本體接合之多個搭橋件,該各搭橋件與該封緘環 之接合部份之該翼板之緣部成垂直相交,同時自身之重 心配置在通過該翼片重心之軸線上。 6 · —種螺紋蓋,供具有開口部之容器密閉之用,該螺紋蓋 具有: 螺紋蓋本體,具有圓板形狀之頂板,及從該頂板延伸 ,且設置有與該容器進行螺合之螺合部; 封止部,配置在該頂板之附近,可使該開口被封止, 其特徵爲= 該封止部具有,與該容器之開口部之內周面接觸而使 該開口被封止用之內封止環,及與該容器之開口部之外 周面接觸而使該開口被封止用之外封止環,該螺紋蓋與 該容器進行螺合開始到終了爲止之間,藉由該內封止環 與該外封止環而對於該螺紋蓋之總接觸反力,被調整成 與藉由該內封止環而對螺紋蓋之最大內接觸反力大致相 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螺紋蓋,其中該內封止環在與 該容器接觸之時,具有對該螺紋蓋產生該最大內接觸反 力之內最大反力部位,該外封止環在與該容器接觸之時 -2- 553876 六、申請專利範圍 ,具有對該螺紋蓋產生該最大外接觸反力之外最大反力 部位,該內最大反力部位及該外最大反力部位沿著該螺 紋蓋之螺鎖方向,隔開一個預定距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螺紋蓋,其中該螺紋蓋與該容 器進行螺合之時,該內封止環比該外封止環先與該容器 進行接觸。 9 . 一種螺紋蓋,供具有開口部之容器密閉之用,該螺紋蓋 具有: 螺紋蓋本體,具有圓板形狀之頂板,及從該頂板延伸 ,且設置有與該容器進行螺合之螺合部; 封止部,配置在該頂板之附近,可使該開口被封止, 其特徵爲: 該封止部具有,與該容器之開口部之內周面接觸而使 該開口被封止用之內封止環,及與該容器之開口部之外 周面接觸而使該開口被封止用之外封止環,及與該容器 之開口部之頂面接觸而使該開口被封止之頂面封止環, 該螺紋蓋與該容器進行螺合開始到終了爲止之間,藉由 該內封止環、該外封止環及頂面封止環而對於該螺紋蓋 之總接觸反力,爲被調整成與藉由該內封止部而對螺紋蓋 之最大內接觸反力大致相同。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螺紋蓋,其中該內封止部在與 該容器接觸之時,具有對該螺紋蓋產生該最大內接觸反 力之內最大反力部位,該外封止部在與該容器接觸之時 一 3- 553871ι/ 六、申請專利範圍 ,具有對該螺紋蓋產生該最大外接觸反力之外最大反力 部位,該內最大反力部位及該外最大反力部位沿著該螺 紋蓋之螺鎖方向,隔開一個預定距離。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螺紋蓋,其中該螺紋蓋與該容 器進行螺合之時,該封止部對該容器是該內封止環最先 接觸,該外封止環其次接觸之,該頂面封止環最後進行 接觸。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螺紋蓋,其中該螺紋蓋與該容 器進行螺合之時,該封止部對該容器是該內封止環最先 接觸,該頂面封止環其次接觸之,該外封止環最後進行 接觸。 -4 ~
TW90114703A 2000-06-20 2001-06-18 A threaded cap TW55387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85035A JP2002002741A (ja) 2000-06-20 2000-06-20 プラスチックキャップ
JP2000198703A JP2002012245A (ja) 2000-06-30 2000-06-30 封緘リング付プラスチックキャッ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53876B true TW553876B (en) 2003-09-21

Family

ID=26594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0114703A TW553876B (en) 2000-06-20 2001-06-18 A threaded cap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242902C (zh)
TW (1) TW5538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20760B2 (ja) * 2004-03-22 2010-08-11 株式会社細川洋行 口栓ユニット
US8807360B2 (en) * 2008-04-30 2014-08-19 Closure Systems International Inc. Tamper-evident bottle and closure having vents
CN104367094B (zh) * 2014-10-21 2017-01-11 杭州康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密封环及杯盖
US20220000245A1 (en) * 2018-11-07 2022-01-06 L'oreal Device for packaging and dispensing a product having an improved sealing between two containers
CN114889979A (zh) * 2022-04-26 2022-08-12 福建鹏达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带密封结构的饮品用塑料盖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0027A (zh) 2002-01-09
CN1242902C (zh) 2006-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77167C2 (ru) Узел крышки сосуда с внутренней резьбой горлышка
US7337921B2 (en) Twist-open closure having inclined frangible membrane
JP5439487B2 (ja) 停止機構付きクロージャー
JPH0468229B2 (zh)
JPH0219258A (ja) 改良小出し蓋
US20220127048A1 (en) Container closure of synthetic resin
JP7188808B2 (ja) 回転補助型キャップ
TW553876B (en) A threaded cap
JP2008308193A (ja) 閉栓キャップ、口栓ユニット及び口栓ユニットを備えた包装容器
JP5090021B2 (ja) キャップおよび閉止装置ならびに飲料入り閉止装置
CN107709180B (zh) 用于显示容器被窃启的包括带螺纹盖部和颈部的组件
KR20160064169A (ko) 계측 뚜껑
BRPI0813134B1 (pt) sistema de fechamento e método de formação de gargalo
JP4623691B2 (ja) 開封認知部材付きプラスチックキャップ
JP2007069935A (ja) 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JP2006001600A (ja) 不正開封防止機能付きプラスチック口栓キャップ
JP4539010B2 (ja) 低開閉トルクで高密封なキャップを有する容器
JP2001055259A (ja) プラスチック製のピルファープルーフキャップ
US4391382A (en) Container having a safety closure
JP5978153B2 (ja) 詰め替え容器
JP7455480B2 (ja) 二条ネジの締結構造を用いた蓋付き容器
JP7438632B2 (ja) 抜栓キャップ
JP7447567B2 (ja) 口栓
JP2574699Y2 (ja) タンパーエビデント特性を有する合成樹脂製キャップ
JP2023156937A (ja) キャップ構造体及び包装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