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41264B - Ship propulsion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hip propulsion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41264B
TW541264B TW090124560A TW90124560A TW541264B TW 541264 B TW541264 B TW 541264B TW 090124560 A TW090124560 A TW 090124560A TW 90124560 A TW90124560 A TW 90124560A TW 541264 B TW541264 B TW 5412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ship
sleeve
casing
propul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24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iichi Ishigaki
Original Assignee
Ishigaki Mech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higaki Mech Ind filed Critical Ishigaki Mech In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41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4126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11/00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 B63H11/02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 B63H11/10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having means for deflecting jet or influencing cross-section thereof
    • B63H11/101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having means for deflecting jet or influencing cross-section thereof having means for deflecting jet into a propulsive direction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plane of the pump outlet opening
    • B63H11/102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having means for deflecting jet or influencing cross-section thereof having means for deflecting jet into a propulsive direction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plane of the pump outlet opening the inlet opening and the outlet opening of the pump being substantially coplan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11/00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 B63H11/02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 B63H11/10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having means for deflecting jet or influencing cross-section thereof
    • B63H11/107Direction control of propulsive fl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11/00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 B63H11/02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 B63H11/04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by means of pumps
    • B63H11/08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by means of pumps of rotary type
    • B63H2011/081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by means of pumps of rotary type with axial flow, i.e. the axis of rotation being parallel to the flow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11/00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 B63H11/02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 B63H11/04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by means of pumps
    • B63H11/08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by means of pumps of rotary type
    • B63H2011/084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by means of pumps of rotary type with two or more pump stages
    • B63H2011/085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by means of pumps of rotary type with two or more pump stages having counter-rotating impe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3/00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ropulsion power plant to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3/02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ropulsion power plant to propulsive elements with mechanical gearing
    • B63H23/08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ropulsion power plant to propulsive elements with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provision for reversing driv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 Hydraulic Turbines (AREA)

Description

541264 A7 B7 五、發明説明(J)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船舶之推進裝置,具備用以航行淺灘 之運送船,屋形船等船舶或補助推進機的帆船等。 【背景技術】 以風力由帆行的船底之底部將使突出推進器的補助推 進機使用於出入港時或無風時的船舶之推進裝置係被揭示 於日本專利(案)特開平6 - 2 1 93 89號公報。又以前推進器 將發生的旋轉流以後推進器進行整流成直線流使取得推進 力之二重推進器反轉式的船舶之推進裝置係被揭示於特開 平6 - 1 07280號公報。 如此以推進器進行推進,以舵用以轉換進行方向的船 舶之推進裝置,係以較簡易的構成使大的推進力被取得, 適合於重量物的運送,但在由船底突出於水中的旋轉軸安 裝有推進器。因爲會有如下的問題: 推進器咬到淺灘的砂石或岩石,或使繩狀浮遊物 纏繞用以損傷推進器或其旋轉軸。 船的情形,使推進旋轉軸形成水流阻力,在航速 層面形成障礙。帆行時使離合器呈ON狀態的推進器驅 動機之旋轉聲喧囂。 在推進器交換或修理時,必須將船舶吊上陸地。 該點,使吸入口及吐出口面對船底將旋轉式漩渦套管 內藏於船體,由吸入口將水吸引,在上方的推進器進行如 壓做爲旋轉流,將旋轉流由吐出口進行噴射取得推進力, l·__:______士释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 - 54126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2) 將漩渦套管在縱軸周圍使旋轉用以轉換進行方向在淺灘等 適合於航行的船舶之推進裝置係被揭示於實開平6 - 61695 號公報。 如此的船舶之推進裝置,係在船底無突起物,也適合 於淺灘之航行,又藉由漩渦套管的旋轉可航行到後方·側 方,適合於離岸,近岸,但有如下之問題: (4 )使加壓旋轉流充滿於套管後進行噴射,所以必要 由葉輪的運動能源變換到旋轉流的壓力能源,及由該壓力 能源變換到噴射時的運動能源,使能源損失很大,效率不 良。 (5 )比起套管的大小對水平方向不能加大噴出面積, 對水平方向的推進效率低。 (6 )在前進後退之轉換時,改變與吐出口形成一體的 套管全體之方向,所以形成重,又使裝置大型化。 【發明之揭示】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問題而發明,做爲解決問題用以 提供一種葉輪內藏式的船舶之推進裝置使葉輪套管不旋轉 同時可前進後退之轉換。 做爲本發明之要旨,係一種船舶之推進裝置,係以:前 套管,在船頭方向之水中用以開口吸入口;葉輪套管,用以 內接葉輪;及後套管,在船尾方向之水中用以開口吐出口;而 在船底用以構成曲管狀的推進機,同時將內接於葉輪套管 的葉輪做爲可正反轉,並將由前套管被吸引的水及由後套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公釐) -5 - IT------0 f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41264 A7 B7 五、發明説明(3) l·-I、------P,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管被噴射的加壓水,使葉輪正轉或反轉用以變換推進機內 部的水流方向,做爲可轉換船舶前進及後進之航行方向, 將噴射水在水中用以噴射加壓水取得大的推進力。 又,將內接於葉輪套管的葉輪,若由前葉輪及後葉輪 所構成做爲二重反轉葉輪,則藉由航行水流使吸入性能及 藉由葉輪之二重反轉使吐出性能加以提高,比一片之葉輪 使推進力增加。 而且,將內接於葉輪套管的葉輪,若做爲軸流葉片, 則使葉片面變廣在正反轉使水的加壓力變大。 特別是,若將二重反轉葉輪做爲軸流葉片,則在前葉 輪將加壓後的旋轉流進行引導到後葉輪的茱片面用以提局 推入壓,並在後葉輪一邊變換成直線流一邊進而可加壓。 線 若將推進機之葉輪套管,及連結於該葉輪套管的前套 管及後套管的流路內徑做爲槪略同一尺寸,則藉由葉輪的 正轉及反轉使加壓水之噴射力形成槪略相等,在船舶之後 退時也被取得前進時的推進力。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而且,將推進機之葉輪套管形成爲圓弧狀,並將用以 止著葉輪之驅動軸,若使軸支於設在葉輪套管前後周壁之 軸承,則使用以止著葉輪的驅動軸被軸支成均等,使振動 變少 〇 又,將葉輪套管形成爲圓筒狀,並將用以止著軸流葉 片之驅動軸,若連結於葉輪套管之後端部的軸承支架及軸 支於前套管側壁之軸承,則使振動被減輕’推進機也可小 型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41264 A7 B7 五、發明説明(4) 在推進機之前套管的吸入口及後套管的吐出口分別用 以配設複數的整流翼,使引導吸入水流到前套管,及進行 噴射之旋轉流的整流化被進行,使推進性能變佳,同時使 做爲欲流入的塵埃等的阻止被進行。而且,使前套管的整 流翼以塵埃等在閉塞時,若使葉輪反旋轉,則可流洗使整 流翼閉塞的塵埃等。 若使前套管之吸入流路傾斜於船頭方向,使後套管之 吐出流路傾斜於船尾方向,則藉由航行水流使吸入及水中 噴射到船尾方向被進行,並被取得大的推進力,可適用於 運送船或帆船等大型的船舶。 將推進機之前套管及後套管的下端部連結於安裝凸緣 ’並將該安裝凸緣以自由裝卸配設於船底的開口部,形成 不突出於船底小型化的構造,使噪音可減輕。而且,將推 進器加以單元化由船舶形成可裝卸。 若將推進機之葉輪套管做爲可分割成前後,則使用以 內接葉輪的葉輪套管之組合及分解成爲容易,葉輪套管內 部之淸掃’及纏繞於葉輪的·繩索或繩狀物的淸除也簡單可 進行。 又’將葉輪套管做可分割成上半部的葉輪套管及下半 部的葉輪套管’在上半部的葉輪套管若將用以止著葉輪的 驅動軸加以軸支,則使用以軸支葉輪之上半部的葉輪套管 由推進機形成可卸下,使修理等之維修成爲容易。 在葉輪近傍的葉輪套管若設有檢查窗,則使葉輪套管 之內部的檢查成爲容易,在事前可防止葉輪等的損傷。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7: ~ ' l·——,------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541264 五、發明説明(5) 又由後套管加以分歧面對船側設有分歧路,與後套管 之間若做爲可流路選擇,則形成可推進到橫方向。 【實施發明之最佳實施形態】 以下,參考圖式,用以詳述本發明之最佳實施形態。 相同構件或要素係以相同編號顯示。 圖1係顯示具備有關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的補助推進裝 置A p的帆船γ,圖2及圖5係顯示該補助推進裝置A p,圖3 及圖4係顯示同補助推進裝置Ap之推進機2。 上述帆船Y,係以具備單一之桅杆1 m的船體丨及具有主 推進裝置之帆群5被構成。船體1,係在其船底,具備有由 诡杆1 m靠近船頭1 c的船脊骨6及突出於船尾1&下方的舵4, 在桅杆lm及舵4之間被內藏上述補助推進裝置Ap,並被固 定於船舶1 b上面。 該補助推進裝置Ap,其構成係具備有:7欠噴射式之推進 機2;內燃機3,用以驅動該推進機2;及正反轉轉換裝置8,被 介設於該內燃機3及推進機2之間。 推進機2,其構成係具備有:驅動軸9,被連結於正反轉 轉換裝置8;螺旋形多翼式葉輪17,被鍵固定於該驅動軸9;葉 輪套管10,在該套管17以細微的公差做爲外接的水流路;及 前套管12及後套管14,被連接於該套管1〇前後之端部並開 口於船舶lb。 補助推進裝置Ap,係以內燃機3用以驅動推進機2並由 船頭(或船尾)方向之水中將吸引的水在船尾(或船頭) I__:______P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8- 541264 A7 B7 五、發明説明(6) 方向之水中進行噴射,並以其推進力使帆船γ前進(^ _ 退)。帆船Y之進路係以舵4可轉換。 帆船Y,係在入港,出港時,或在無風狀態時,以@ 燃機3用以驅動推進機2並航行,在賽船時或海上航行日寺, 係在帆群5接受風進行帆行,並以舵4進行操船。該補助^ g 進裝置Ap,係也可使用於用以航行淺灘之運送船或屋形船、 等。 該推進機2,如圖3所示,係以:圓弧狀之葉輪套管丨〇, 以水平狀配設於船尾1 a的船底1 b,將其中間部形成爲圓筒 狀並使兩端部灣曲;前套管12,連結於葉輪套管1〇之一端並 由船頭方向的船底1 b在水中用以開口吸入口 1 1 ;及後套管1 4 ,連結於葉輪套管1 〇之他端由船尾方向的船底1 b在水中用 以開口吐出口 1 3 ;被構成爲曲管狀。 在葉輪套管1 0使灣曲的周壁被設有軸承1 5、1 6,並在 該葉輪套管10之軸承15、16使用以止著葉輪17的驅動軸9被 軸支成水平狀。 配設於葉輪套管10之葉輪17,係將內燃機3之輸出以正 反轉轉換裝置8進行轉換使正轉或反轉。葉輪1 7,係在葉輪 套管1 0之中間部支持成均等’並使振動減輕。 葉輪套管1 0,如圖3所示,係使其中間部以凸緣1 8、1 8 被連結,並如圖4所示’在該中間部可分割成即後。將設於 葉輪套管1 0之兩端部的凸緣1 9、20,分別連結於設在前套 管1 2及後套管14之上端部凸緣1 9、2 0,將推進機2之組合及 分解成爲容易。 I:------§! f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9 - 541264 A7 B7_____ 五、發明説明(7) ---------Ρ,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如圖3所示,在前套管1 2之吸入口 1 1,係用以配設並列 的複數之整流翼2 1…,並將其下端朝向船頭方向使傾斜, 由前套管1 2之吸入口 1 1用以引導流入的行走水流,並提高 推入壓。並列的整流翼2 1係具有用以阻止流入到前套管1 2 之塵埃等的過濾功能。 在後套管1 4之吐出口 1 3,也用以配設並列的複數之整 流翼22…,使其下端傾斜於船尾方向,以葉輪17將加壓後 的旋轉流一邊變換成直線流一邊朝後進行噴射到靠近船尾 1 b的水中,以其推進力使船舶前進。 如圖3及圖4所示,將前套管12及後套管14之下端部嵌 著於長方形狀的安裝凸緣2 3,並將該安裝凸緣2 3以自由裝 卸進行止著於船底1 b。使單元化之推進機2形成小型化,用 以減輕噪音,並使安裝,卸下到推進機2的船舶1成爲容易 〇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6係顯示被介設於內燃機3及葉輪1 7之間的正反轉轉 換裝置8。使連結於內燃機3之輸出軸7的輸入軸24及空轉軸 25分別被軸支於齒輪箱26。使嵌著於輸入軸24之第一齒輪27 及嵌著於空轉軸25之第二齒輪28相互進行反旋轉並加以嚙 合。 在輸入軸24及空轉軸25之前端部,使第一傳動齒輪29 及第二傳動齒輪30分別被遊嵌,並進行插通於齒輪箱26在 嵌著於驅動軸9之驅動齒輪3 1,使第一傳動齒輪29及第二傳 動齒輪30由兩側進行嚙合。在輸入軸24用以嵌入前進用之 多板離合器32,並將遊嵌於輸入軸24之第一傳動齒輪29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格(21GX297公着)Π〇 - 541264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8 ) 油壓進行嵌著於多板離合器32使驅動軸9之葉輪1 7正旋轉。 I!------P,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空轉軸25也用以嵌入後退用之多板離合器33,將遊 嵌於空轉軸25之第二傳動齒輪30在多板離合器33以油壓進 行嵌著並使驅動軸9之葉輪17反旋轉。 如圖3所示,葉輪套管1 0之內徑尺寸,及連結於葉輪套 管10之前套管12及後套管14之內徑係略同尺寸,藉由葉輪17 之正·反轉使加壓水的噴射力槪略相等,在船舶1之後退時 也被取得前進時的推進力,並使船舶1之前進及後退的航行 被迅速轉換。 線 將內燃機3之輸出以正反轉轉換裝置8可轉換使葉輪1 7 反轉時,係由船底1 b之後套管1 4的吐出口 1 3使流入之水引 導於整流翼22並進行移送到葉輪1 7的船尾側。被移送到葉 輪1 7之後面的水係以進行反旋轉的葉輪1 7被加壓,並將其 旋轉流以配設於前套管1 2之吸入口 1 1的整流翼2 1進行整流 化並進行噴射到船頭方向,以其推進力使船舶1後退航行。 藉由舵4也可後退旋轉。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R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7係顯示有關別的實施例的船舶之推進裝置Pr 1。該 推進裝置Prl,係在葉輪套管l〇a具有用以配設二重反轉葉 輪34之推進器2a,並使前葉輪34a及後葉輪34b分別被止著 於中空驅動軸35及驅動軸36,並使中空驅動軸35對驅動軸36 被插通成同心狀。使用以止著前葉輪34a之中空驅動軸3 5及 •用以止著後葉輪34b之驅動軸36被連結於正反轉作動裝置37 〇 圖7之實施例Prl,係使推進機2a之前套管12a的吸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1 · 541264 A7 B7_ 五、發明説明(9) 流路A傾斜於船頭方向,並使後套管14a之吐出流路B傾 斜於船尾方向,使前套管1 2a之下端部與配設於吸入口 1 1 a 的整流翼2 1槪略平行,使航行水流由吸入口 Π a容易流入到 前套管12a。 使後套管14a之下端部的吐出口 13a與整流翼22槪略平 行,以後套管14a之整流翼22使被引導之水被噴射於船底lb 的水中後方。編號23a係連結於前套管12a及後套管14a之 下端的安裝凸緣。 如圖8所示,正反轉作動裝置37,係將嵌著於驅動軸36 之基端部的太陽齒輪38,及嚙合於該太陽齒輪周圍的複數 行星齒輪39,及嚙合於此等行星齒輪39之外側,並嵌著於 中空驅動軸3 5的基端部之內齒齒輪40收容於齒輪箱4 1之構 成,藉由太陽齒輪38之旋轉通過行星齒輪39使內齒齒輪40 反轉,將被止著前葉輪34a的中空驅動軸3 5及被止著後葉輪 34b的驅動軸36相互使旋轉到反方向。 推進器2 a之二重反轉葉輪3 4,係在前套管1 2 a之吸入口 11c將流入的水,在前葉輪34a進行加壓取得旋轉流,將旋 轉流引導到後葉輪34b之葉片面用以提高推入壓,並變換成 直線流進而進行加壓。以二重反轉葉輪34將旋轉流能源變 換成壓力能源,由後套管14a之吐出口 13a用以噴射加壓水 到水中使船舶航行,以舵使船舶之進路變更。 用以配設二重反轉葉輪34的推進機2a係推進力很大, 因爲使推進機2a不突出於船底1 b之下方,所以適合於吃水 線淺的屋形船或淺灘航行船。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 12 - I — I :______P,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41264 A7 B7
五、發明説明(1(J 尙有,圖3所示推進機2,也可將單段之葉輪17改變成 二重反轉葉輪34。 連接於圖2所示推進機2a之正反轉作動裝置3 7,係用以 連接被直結於圖6所示內燃機3的正反轉轉換裝置8,並將內 燃機3之輸出軸7的旋轉以正反轉轉換裝置8由正旋轉轉換成 反旋轉,做爲構成以正反轉作動裝置3 7將作動的二軸反轉 葉輪34之前葉輪34a及後葉輪34b轉換成反旋轉方向。 將內燃機3之輸出以正反轉轉換裝置8轉換成反轉方向 並使二軸反轉葉輪3 4反轉時,係由水沒於船尾1 a之船底的 後套管14a的吐出口 13a用以吸引水,並將移送於後葉輪34b 後面的水在後葉輪34b進行加壓取得旋轉流,將旋轉流在前 葉輪3 4 a進行整流化之後,由前套管1 2 a之吸入口 1 1 a對船 頭方向的水中做爲加壓水並進行噴射使船舶後退。 在前套管1 2a之吸入口 1 a的整流翼2 1附著有塵埃等使吸 入口 11 a進行閉塞時,係使二軸反轉葉輪3 4反旋轉,將被加 壓的水流由前套管1 2a之內部進行噴射並將用以閉塞的塵埃 等流洗。 圖7所示實施例Prl,係在葉輪套管10設有檢查窗42, 用以構成能進行被配設於葉輪套管1 0的二重反轉葉輪34之 檢查。 圖9係顯示有關別的實施例船舶之推進裝置Ρι·2。該推 進裝置Pr2,係將推進機2b的葉輪套管43,分成其上半部的 上側套管43a及下半部的下側套管43b,並以凸緣44、44進 行連結,在上側套管43a之周壁的軸承15a、16a用以軸支驅 —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3- 541264 A7 B7 五、發明説明(j 動軸9 a。 下側套管4 3 b ’係以一體用以構成被配設於其前後的前 套管45及後套管46,將前套管45及後套管46之下端以安裝凸 緣4 7加以連結。若將上側套管4 3 a卸下,則使葉輪1 7或二軸 反轉葉輪3 4之交換或大修或纏繞於此等的繩狀物等之除去 成爲容易。 尙有,圖7所示葉輪套管1 〇a之檢查窗4 2,係設於被分 割成圖3所示前後之葉輪套管1 〇的其中之一,或被分割成圖 9所示的葉輪套管43之上側套管43a也可。 圖1 0係顯示有關別的實施例船舶之推進裝置Pr3。該推 進裝置Pr3,係使推進機48以:葉輪套管49,在船尾la之船 底lb配設成水平狀並形成爲圓筒狀;前套管5 1,被連結於該 葉輪套管49之一端並在船頭1 c方向的船底1 b使吸入口加以 開口;及後套管53,被連結於葉輪套管49之他端並在船尾la 方向的船底lb使吐出口 52加以開口;被構成曲管狀。 在葉輪套管49之後端部用以連結軸承支架54,將被止 著軸流葉片55的驅動軸56,以前套管51之側壁的軸承57及葉 輪套管49之軸承支架49進行軸支,並用以短縮驅動軸56使 軸流葉片5 5之振動減少。 圖10之實施例Pr3,係使推進機48之前套管51的吸入流 路A >傾斜於船頭方向,並使後套管53之吐出流路B >傾斜 於船尾方向。 用以配設並列於前套管5 1之吸入口 50的複數整流翼5 8 …,並使其下部以緩和灣曲到船頭側,由船底1 b之水中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4- 541264 A7 B7 五、發明説明(^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以引導流入的行走水流到前套管5 1之吸入口 50,並對葉輪 套管49提高推入壓,在軸流葉片5 5進行連接的葉片面提高 水的加壓力。 在後套管53之吐出口 52,也用以配設並列的複數整流 翼59…,使其下部以緩和灣曲於船尾方向,在軸流葉片55 將加壓的旋轉流變換成直線流並對船尾1 b之水中進行噴射 於後方,以其推進力使船舶前進。 在前套管51及後套管53之下端用以連結安裝凸緣96, 並將推進機48做爲單元由船底lb可進行裝卸。 圖3所示,將內接於推進機2的葉輪套管10之葉輪17、34 做爲軸流葉片也可,與此等在正反轉其中之一也使水的加 壓力槪略相等,使反轉之軸流葉片的水之加壓力形成非常 的大。特別是,若將內接於圖7所示推進機2a的葉輪套管 l〇a之二軸反轉葉輪34做爲軸流葉片,則在前葉輪34a將加 壓後的旋轉流引導到後葉輪34b之葉片面提高推入壓,在後 葉輪34b進行變換成直線流進而可將吸引之水加壓。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11A〜圖11D係顯示有關本發明別的實施例帆船Y之 推進裝置Pr4,圖11A係推進裝置Pr4之平面圖,圖11B係 推進裝置Ρι·4之側視圖,圖11C係圖11B之箭頭視XIC部的 剖面圖,圖1 1 D係推進裝置Pr4之流路轉換機構說明圖。 推進裝置Pr4之推進機60,其構成係具有:U字形葉輪套 管62,與圖1所示之推進機2類似構成;前套管66及三通套管 61,在該套管62之前端及後端通過凸緣76、75被連接;及後 套管63、左套管64、右套管65,在該三通套管61通過凸緣7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Π5 - 541264 A7 B7 五、發明説明(j 、73、74被連接並分別由船尾lc及左右之船側以略水平進 行開口到水中。此等後套管63、左套管64、及右套管65之 吐出口係在船體1進行凸緣固定,並分別設有複數的水平整 流翼。前套管之吐出口的構成係與前述推進機2做爲同樣。 用以驅動單段葉輪68或二重反轉葉輪68 + 69之驅動軸,也與 前述補助推進裝置Ap之情形藉由同樣構成連結於內燃機。 尙有,如圖1 1 A所示,將葉輪套管62之中間部以凸緣7 1進行 接合,謀求檢查或整理的方便也可。 三通套管6 1,係如圖1 1 C所示,通過外部操作桿8 1用以 內藏可操作的流路選擇80,如圖1 1 D所示,可轉換流路到左 方、後方、及右方,藉此,可使帆船Y右進、前進、左進 〇 本實施例Pr4之套管構成係適用於其他實施例也可。 圖1 2係顯示可適用於以上各實施例之前進後退離合器 的油壓回路。 該油壓回路,係以轉換柄9 0 a用以操作轉換閥9 0,則在 被連結於前進後退轉換機構之關連作動部的前進離合器9 1 及後退離合器9 2之間使油壓被轉換。圖中,9 3係調壓閥, 94係油壓泵,95係油槽。 由以上說明明白顯示,有關本發明船舶之推進裝置, 係用以驅動內燃機使配設於葉輪套管之葉輪旋轉,則由船 底部之吸入口沿著整流翼使水被引導並被吸引到前套管, 在設於前套管之吸入口的複數整流翼使塵埃等之流入被阻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Ί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41264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4) 其次,將流入於葉輪套管之水在葉輪進行加壓,將被 加壓後之旋轉流在後套管的整流翼進行變換成直線流,並 將旋轉流能源進行變換成壓力能源,由船底部之吐出口在 船尾方向的水中用以噴射加壓水使船舶推進。 而且,使前套管之整流翼以塵埃等進行閉塞時,若使 葉輪反旋轉,則由後套管之吐出口使吸引後的加壓水由前 套管之吸入口被噴射,可將使閉塞整流翼之塵埃等流洗。 在用以變更進路時係將舵加以操作,可轉換船舶之推 進方向。 若將配設於推進機之葉輪套管的葉輪若做爲二重反轉 葉輪,則藉由航行水流使吸入性能及藉由葉輪之二重反轉 使吐出性能提高,比一片之葉輪可使推進力增加。 將內接於葉輪套管之葉輪,若做爲軸流葉片,則在正 反轉其中之一皆使水的加壓力形成槪略相等,使反轉之軸 流葉片的水之加壓力成爲非常的大。 特別是,若將二重反轉葉輪做爲軸流葉片,則在前葉 輪使加壓後之旋轉流被引導到後葉輪的葉片面使推入壓變 高’在後葉輪變換成直線流進而進行加壓,使旋轉流能源 被變換成壓力能源,使回收效率提高。 在使船舶進行後退時,若使葉輪反旋轉,則由後套管 將吸引之水由前套管進行噴射可使後退,軸流葉片之葉輪 係與正旋轉使反旋轉之旋轉加壓水量形成槪略相等,可迅 速被轉換前進及後退。在船尾用以配設複數推進機的大型 船舶’若使旋轉方向側之推進機的葉輪反旋轉,則將舵進 I — I·-------·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17- 541264 A7 B7 五、發明説明(^ 行倂用形成可小旋轉。在用以檢查,修理推進機時,若卸 下葉輪套管’則可簡單進行配設於葉輪套管之葉輪的大修 或內部淸掃。 尙有’在小型的船舶,係在水面上若吊上船舶,則在 海上成爲可推進機之修理及消品的更換。 又由後套管進行分歧並面對船側設有分歧路,與後套 管之間若做爲可流路選擇,則形成可推進到橫方向。 因此’若依據本發明,則轉換推進機之水的吸入方向 及加壓水的噴射方向進行船舶之前進航行及後退,使水流 反轉減少能源損失,被取得大的推進力,並形成維修容易 的構造。 即,在用以配設先前之葉輪的船舶或帆船,在淺灘係 接觸於海濱砂灘等會有損傷葉輪或葉輪軸之虞。又,在船 底內部設有縱軸之漩渦套管的推進裝置,係使葉輪賦予水 的運動能源,但一旦被變換成壓力能源,並再度被變換成 運動能源,所以能源變換的再損失很大,但在本發明,係 無如此的變換,將在船頭方向的水中用以開口吸入口之前 套管及在船尾方向的水中用以開口吐出口之後套管進行連 結於葉輪套管,使葉輪套管之葉輪正轉或反轉,形成大的 推進力可迅速轉換船舶之前進航行及後退。 將內接於葉輪套管之葉輪,若做爲二重反轉葉輪’則 在前葉輪使推入壓被提高,在後葉輪將旋轉流變換成直線 流進而進行加壓,所以使旋轉流能源被變換成壓力能源, 比一片之葉輪使推進力更增加。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8- 541264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 I__:______士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若將用以內接葉輪套管之葉輪做爲軸流葉片,則使正 反轉之旋轉加壓量成爲相等,在船舶之後退時也被取得前 進時的推進力。 而且,將推進機之流路的內徑若做爲槪略同一尺寸, 則藉由葉輪之正轉及反轉使加壓水的噴射力槪略形成相等 〇 若在形成爲圓弧狀之葉輪套管的前後周壁使葉輪之驅 動軸被軸支,則使振動變少驅動軸也變短。 又,在形成爲圓筒狀之葉輪套管的軸承支架,及前套 管之側壁的軸承,若使用以止著軸流葉片的驅動軸被軸支 ,則使驅動軸變短,推進機也可縮小。 在推進機之前套管的吸入口及後套管的吐出口分別用 以配設複數的整流翼,所以使吸入水流之引導及被加壓之 旋轉流的整流化被進行,使推進性能變佳,除塵作用也被 進行。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若使前套管之吸入流路及後套管之吐出流路傾斜於船 頭方向及船尾方向,則藉由·航行水流使吸入及水中噴射到 船尾方向被進行,被取得大的推力。 而且,將前套管及後套管之下端部連結於安裝凸緣, 所以不突出於船底形成小型化的構造,單元化後之推進機 係由船底形成容易裝卸,在水面上若吊上船舶則在海上也 可進行檢查修理。 若將葉輪套管做爲可分割,則使用以內接葉輪的葉輪 套管之組合及分解成爲簡單,可簡單進行配設於葉輪套管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9 - 54126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d 之葉輪的大修或推進機內部之淸掃。 又’在葉輪近傍之葉輪套管若設有檢查窗’則使葉輪 套管內部之檢查成爲容易,在事前可防止葉輪等的損傷。 又由後套管進行分歧面對船側設有分歧路,在與後套 管之間若做爲可流路選擇,則可推進到橫方向。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右依據本發明’則被提供某輪內藏式的船舶之推進裝 置不使葉輪套管旋轉也可前進後退之轉換,使船舶構成被 簡易化。 【圖式之簡單說明】 圖1係具備有關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推進裝置的帆船側視 圖。 圖2係圖1之推進裝置的一部分縱剖側視圖。 圖3係圖2之推進裝置的推進機縱剖側視圖。 圖4係圖3之推進機的葉輪套管分解剖側視圖。 圖5係圖3之推進裝置的仰視圖。 圖6係圖3之推進裝置的正反轉轉換裝置說明圖。 圖7係有關本發明別的實施例船舶之推進裝置的縱剖側 視圖。 圖8係圖7之推進裝置的二重反轉葉輪之說明圖。 圖9係有關本發明別的實施例船舶之推進裝置的縱剖側 視圖。 I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0 - 一 訂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41264
、發明説明(y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10係有關本發明別的實施例船舶之推進裝置的縱咅 側視圖。 圖π A〜圖1 1D係顯示有關本發明別的實施例船舶之推 進裝置,圖1丨A係推進裝置之平面圖,圖丨i B係推進裝置之 側視圖’圖11C係圖11B之箭頭視XIC的剖面圖,圖丨iD係 推進裝置之流路轉換機構說明圖。 圖1 2係前進後退轉換機構之油壓回路圖。 【元件編號之說明】 1…船體, la…船尾, lb…船底, lc…船頭, 1 m · · ·诡杆, 2、2a、2b、48、60…推進機, 3…內燃機, 4…舵, 5…帆群, 8…正反轉轉換裝置, 9、 36、9a、56、67…驅動軸, 10、 49、62…葉輪套管, 11、 11 a、11 c ' 50 …吸入口, 12、 12a、45、51、66···前套管, 13、 13a、52···吐出口, 訂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1 - 541264 A7 B7 五、發明説明(y 14、 14a、46、53、63···後套管, 15、 15a、16、16a、57···軸承, 17…螺旋形多翼式葉輪, 18、19、20、44 、71、72、73、74、75、76···凸緣, 21、22、58···整流翼, 23、47、96···安裝凸緣, 24…輸入軸, 25…空轉軸, 26、41…空轉軸, 27…第一'齒輪, 28···第二齒輪, 29…第一傳動齒輪, 3 0…第二傳動齒輪, 3 1…驅動齒輪, 32、33···多板離合器, 34、68、69…二重反轉葉輪, 34a…前葉輪, 34b…後葉輪, 35···中空驅動軸, 37…正反轉作動裝置, 3 8…太陽齒輪, 39…行星齒輪, 40…內齒齒輪, 4 2…檢查窗,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 22 - I — I^-------f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41264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y 43a…上側套管, 43b…下側套管, 54…軸承支架, 55…軸承葉片, 6 1…三通套管, 64···左套管, 65…右套管, 6 8…單段葉輪, 80…流路選擇閥, 81…外部操作桿, 9 〇…轉換閥, 90a…轉換柄, 91…前進離合器, A、 A /…吸入流路, 92…後退離合器, 93···調壓閥, 94···油壓泵, 95…油槽, Ap···補助推進裝置, B、 B —…吐出流路, Prl、Pr2、Pr3、Pr4…船舶之推進裝置, Y…帆船。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23-

Claims (1)

  1. 541264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船舶之推進裝置,其特徵係以: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前套管(1 2、1 2a、. 45、5 1 ),在船頭方向之水中用以 開□吸入口( 11、1 1 a、5 0 ); 葉輪套管(10、l〇a、43、49 ),用以內接葉輪(17、 34、55 );及 後套管(14、14a、46、5 3 ) ’在船尾方向之水中用以 開口 吐出口( 1 3、1 3 a、5 2 ); 而在船底(lb )用以構成曲管狀的推進機(2、2a、2b 、48 ),同時將內接於葉輪套管(1 〇、10a、43、49 )的葉 輪(1 7、34、55 )做爲可正反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船舶之推進裝置, 係將內接於前述葉輪套管(1 0 a )的葉輪,由前葉輪(3 4 a ) 及後葉輪(34b )所構成做爲二重反轉葉輪(34 )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船舶之推進裝置_ ,係將內接於前述葉輪套管(10、l〇a、43、49 )的葉輪( 、14a、46、53 ),做爲軸流葉片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3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船舶之推進裝置 ,係將前述葉輪套管(1〇、、43、49 ),及連結於該葉 輪套管(10、10a、43、49 )前後的前套管(12、12a、45、 51 )及後套管(14、14a、46、53 )的流路內徑做爲槪略同 一尺寸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船舶之推進裝置 ,係將前述葉輪套管(10、、43、)形成爲圓弧狀,並 將用以止著葉輪(17、34a、34b )之驅動軸(9、35、3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4- 541264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使軸支於設在葉輪套管(1 0、1 Oa、43 )前後的周壁之軸 承(1 5、1 5 a、1 6、1 6 a )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船舶之推進裝置 ,係將前述葉輪套管(49 )形成爲圓筒狀,.並將用以止著 軸流葉片(55 )之驅動軸(56 ),連結於葉輪套管(49 ) 之後端部的軸承支架(49 )及使軸支於前套管(49 )側壁 之軸承(57 )者。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船舶之推進裝置 ,係在前套管(12、12a、45、51 )的吸入口( 1 1、1 la。50 )及後套管(14、14a、46、53 )的吐出 口( 13、13a、52 ) 分別用以配設複數的整流翼(21、22、58、59),並使流入 於推進機(2、2a、48 )的水流整流化,則使欲流入的塵埃 等被阻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船舶之推進裝置· ,係使前述前套管(1 2a、5 1 )之吸入流路(A、A /)傾斜 於船頭方向,並使後套管(14a、53 )之吐出流路(B、B 一 )傾斜於船尾方向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船舶之推進裝置 ,係將前述推進機之前套管(12、12a、45、51 )及後套管 (14、14a、46、53 )的下端部連結於安裝凸緣(23、23a、 47、60),並將該安裝凸緣(23、23a、47 、60)以自由裝 卸配設於船底(lb )的開口部者。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船舶之推進裝置, 係將前述葉輪套管(10、1 )做爲可分割成前後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參 、1T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5- 541264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船舶之推進裝置, 係將前述葉輪套管做可分割成上半部的葉輪套管(43a .)及 下半部的葉輪套管(43b ),在上半部的葉輪套管(43a .)用 以軸支驅動軸(9a )者。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船舶之推進_ 置,係在則述某輪(17、34)近傍的某輪套管(1〇、 設有檢查窗(42 )者。 i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船舶之推進裝 置,係由前述後套管(63 )加以分歧面對船側設有分歧路 (64、65 ),與後套管之間做爲可流路選擇者。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6-
TW090124560A 2000-10-04 2001-10-04 Ship propulsion device TW54126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04647 2000-10-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41264B true TW541264B (en) 2003-07-11

Family

ID=18785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24560A TW541264B (en) 2000-10-04 2001-10-04 Ship propulsion device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6786167B2 (zh)
EP (1) EP1243504B1 (zh)
JP (1) JPWO2002028705A1 (zh)
KR (1) KR20020063585A (zh)
AU (1) AU9235401A (zh)
CA (1) CA2394191A1 (zh)
DE (1) DE60103012T2 (zh)
DK (1) DK1243504T3 (zh)
TW (1) TW541264B (zh)
WO (1) WO20020287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37712A1 (fr) * 2001-11-01 2003-05-08 Ishigaki Company Limited Dispositif de propulsion par jet d'eau utilise dans un bateau
CN111776184B (zh) * 2013-03-15 2022-11-04 S·布洛诺斯基 海洋导管桨喷气推进装置
US10597129B1 (en) 2013-03-15 2020-03-24 Stefan Broinowski Marine ducted propeller mass flux propulsion system
US11702201B2 (en) * 2020-06-18 2023-07-18 They Amphibious aircraft taxiing systems
WO2022201008A1 (en) * 2021-03-22 2022-09-29 Zerojet Limited A reversable jet powered watercraft and a reversable jet unit or of for su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414497A (fr) * 1910-04-05 1910-09-03 Friedrich Eidenbenz Dispositif pour la propulsion de véhicules au moyen d'un jet de fluide
FR500683A (fr) * 1918-03-26 1920-03-20 James Herbert Wainwright Gill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és à la propulsion des navires
US3590766A (en) * 1969-02-25 1971-07-06 Hydro Vac Inc Steering unit for barges and the like
US4169423A (en) * 1975-08-08 1979-10-02 Laskey Norman V Marine shunter
JPS55127295A (en) * 1979-03-26 1980-10-01 Sadamu Kamigaki Water jet propulsion ship
JPS57138497A (en) * 1981-02-20 1982-08-26 Yamaha Motor Co Ltd Water jet propulsion device
US4652244A (en) * 1985-04-08 1987-03-24 Donald Drury Propulsion unit for water craft
JPH0296400A (ja) 1988-09-30 1990-04-09 Shimadzu Corp 高電気抵抗冷却装置
JPH0296400U (zh) * 1989-01-20 1990-08-01
JP2890663B2 (ja) * 1990-04-27 1999-05-17 スズキ株式会社 小型滑走艇のジェットポンプ装置
US5123867A (en) * 1990-05-10 1992-06-23 Stefan Broinowski Marine jet propulsion unit
JPH04133894A (ja) * 1990-09-26 1992-05-07 Suzuki Motor Corp ウォータジェット推進装置
JP2965051B2 (ja) * 1991-11-30 1999-10-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ウォータジェット推進装置
JPH05330486A (ja) * 1992-05-28 1993-12-14 Suzuki Motor Corp ウォータージェット推進装置
JP3075849B2 (ja) 1992-08-05 2000-08-1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部品のリード浮き検出方法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部品装着装置
JP3181109B2 (ja) 1992-09-28 2001-07-0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船舶用ステーター付きプロペラー装置
JP3139863B2 (ja) 1993-01-29 2001-03-05 ヤンマーディーゼル株式会社 舶用推進装置
JPH0840374A (ja) * 1994-08-01 1996-02-13 Sanshin Ind Co Ltd ウォータージェット推進装置
US6142841A (en) * 1998-05-14 2000-11-07 Brunswick Corporation Waterjet docking control system for a marine vessel
JP2999191B1 (ja) 1998-12-09 2000-01-1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立型ウオータジェット推進機
US6273768B1 (en) * 2000-04-07 2001-08-14 Bombardier Motor Corporation Of America Water jet propulsion unit with counter-rotating impell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394191A1 (en) 2002-04-11
US6786167B2 (en) 2004-09-07
EP1243504A1 (en) 2002-09-25
KR20020063585A (ko) 2002-08-03
EP1243504A4 (en) 2003-04-16
DK1243504T3 (da) 2004-08-16
WO2002028705A1 (fr) 2002-04-11
DE60103012D1 (de) 2004-06-03
EP1243504B1 (en) 2004-04-28
DE60103012T2 (de) 2004-11-18
AU9235401A (en) 2002-04-15
JPWO2002028705A1 (ja) 2004-02-12
US20030056704A1 (en) 200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6133606A1 (fr) Propulseur a reaction
RU2614745C2 (ru) Движительный комплекс судна
JP4273168B1 (ja) 推力発生装置
US8141508B2 (en) Barge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of a barge arrangement
TW564234B (en) Boat propulsion device
CN108639297A (zh) 一种适用于高性能船的高效低噪混合推进装置及方法
TW541264B (en) Ship propulsion device
CN208715456U (zh) 一种船用矢量推进装置以及船舶
RU120626U1 (ru) Грузовое судно с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м двухступенчатым лопастным движителем
WO2019160509A1 (en) Retractable marine propuls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ts use
JP4206339B2 (ja) 船舶の操舵構造
US20110311376A1 (en) Jet propeller for air-charging and outboard motor having the same
US20070028824A1 (en) Boat control system
CN102336262A (zh) 航行动力提速螺柱螺旋叶轮推进装置
JP4253496B2 (ja) 二重反転プロペラ装置
CN201901249U (zh) 一种船用侧推器
CN211494383U (zh) 一种船舶功能模块及其组合结构物
US20170305522A1 (en) Propeller ship with front positioned twin rudders
WO2023171678A1 (ja) 船舶
CN111017111A (zh) 一种船舶功能模块及其组合结构物
JP2007313938A (ja) 船舶
CN111237216A (zh) 一种离心贯流水航体推进装置及应用
CN108945368A (zh) 一种船用矢量推进装置以及船舶
CN202642080U (zh) 一种全回转拖船
JP4054946B2 (ja) 船舶の船内外機並びに船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