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40042B - Optical disc and physical address format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disc and physical address forma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40042B
TW540042B TW090121471A TW90121471A TW540042B TW 540042 B TW540042 B TW 540042B TW 090121471 A TW090121471 A TW 090121471A TW 90121471 A TW90121471 A TW 90121471A TW 540042 B TW540042 B TW 54004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optical disc
block
wobble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21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tsushi Nakamura
Junichi Minamino
Shigeru Furumiya
Mamoru Shoji
Takashi Ishida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40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4004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572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 G11B20/005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said format change concerning the physical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 G11B20/0060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said format change concerning the physical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wherein properties of tracks are altered, e.g., by changing the wobble pattern or the track pitch, or by adding interruptions or eccentricit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11B7/0053Reproducing non-user data, e.g. wobbled address, prepits, BC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73Tracks
    • G11B7/24082Meander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3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adding special lis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22ECC block, i.e. a block of error correction encoded symbols which includes all parity data needed for deco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3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sector, i.e. the minimal addressable physical data uni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3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track, i.e. the entire a spirally or concentrically arranged path on which the recording marks are located
    • G11B2020/1239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track, i.e. the entire a spirally or concentrically arranged path on which the recording marks are located the track being a pregroove, e.g. the wobbled track of a recordable optical dis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67Address data
    • G11B2020/1268Address in pregroove [ADIP]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9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serves a specific purpose
    • G11B2020/1298Enhancement of the signal qualit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Description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1 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用以記錄高密度資訊(例如數位影像資訊)之光 碟媒體有關,並與用於光碟媒體之光碟裝置及光碟複製方 法有關。 背景技藝 近來光碟媒體之記錄密度與日俱增。一般的可記錄光碟 媒體内均先具有槽溝,且資訊即沿槽溝記錄之,亦即記錄 於槽溝上或槽溝間交疊區域(稱之爲”平地”)。這些槽溝係 與正弦波類似的擺動,並且資訊與基於擺動週期產生的時 鐘同步兄錄。位址係沿槽溝提供,俾記錄資訊於光碟媒體 ?己錄表面之預設位置。三種用以提供位址之示例性架構即 將述之如次。 (1) 日本公開發行第6-309672號中揭示一種光碟,其中擺 動槽溝係以局部性與週期性方式形成,而位址資訊可複製 如所謂的預凹處(pre-pits)。在此狀況下,在槽溝上存在有 用以e己錄資訊之唯位址(address - only )區及爲資料(data -only)區 〇 (2) 日本公開發行第5 - 189934號中揭示一種光碟,其中具 有調頻擺動,而位址資訊(次資訊)係利用擺動頻率記錄 之。在此狀況下,資料資訊經重複寫入於位址資訊。 (3) 日本公開發行第9-326138號中揭示一種光碟,其中預 凹處係形成於相鄰槽溝間,而位址係以預凹處形成。 在對未來以較高密度記錄之需求考量下,上述所有的架 構均由値得詒病之處。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a S家標準(CNS) A4規格(21GX297公|)—
裝 訂 五、發明説明(2 在(1)的架構下,資料所能使用的空間因位址所佔空間 (、斤渭的固足支出(overhead),,)而降低。因此無疑地記憶 體容量因位址所佔空間而減低。 第(2)種架構有下列問題。具有擺動主要原係爲產生用以 記錄資訊的時鐘之用,因此以單頻形成較佳。當以單頻形 成擺動時,可利用PLL或類似邏輯電路,僅藉由複製及同 步化單·擺動複製#號即可產生高精確度之記錄時鐘信 號。但當擺動具有複數個頻率分量時,其與具單頻之擺動 相較,需將PLL用以調整自身之頻寬降低,以避免pLL之假 鎖迴路。再者,PLL可能發生非預期之不足以遵隨磁碟馬 達驟跳或因如磁碟之非中心產生的驟跳。造成記錄信號中 存有驟跳。 在形成於光碟記錄表面之記錄膜係相變膜的狀況下,記 錄膜之S/N比在重複再寫入時可能會有非預期的下降情況 發生。即使在此現象發生時,單頻擺動可利用有頻帶通據 波'器將雜訊分量移除。但當其爲調頻擺動時,需使可通過 之頻帶擴增,俾容納調變頻率。結果雜訊分量即混於擺動 複製信號中,進而使得驟跳益增。由於隨著記錄密度之增 加,驟跳容許邊界益減,此類驟跳之增加實非吾人所樂 見0 在弟(3)種架構中’預凹處本就會對儲存於相鄰槽溝之資 訊讀取造成影響。因此欲使足*的預凹處均具足夠長度實 屬不易。故而造成非預期之偵測誤差數增加的可能性,在 記錄密度極高時尤有過之。 •5-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540042 A7 發明説明 在上述問題的指引下,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一種光碟媒 體,其可使得固定支出減至最低,並描述具單頻擺動之位 址,以及用於複製光碟媒體之光碟裝置及光碟複製方法。 發明揭示 依本發明之一態樣,一種光碟媒體,其包含一槽溝,主 資訊則沿著槽溝記錄於其中。槽溝經分割爲複數個區塊。 複數個區塊各包含複數個資訊框。複數個資訊框各包含一 種用以表示次資訊之擺動波形,此擺動波形係包含於複數 個預設之擺動波形中。複數個區塊各具位址資訊。位址資 訊係以一串至少爲一件次資訊表之,次資訊係以至少複數 個資訊框之一的擺動波形表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區塊各包含複數個區 段。複數個區段包含複數個資訊框。位址資訊係以一串至 少爲一件次資訊表之,次資訊係以至少複數個資訊框之一 的擺動波形表之,資訊框係含於至少一個區段中。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至少複數個區塊之一包含複數 件位址資訊。複數件位址資訊相同。複數件位址資訊各以 至少爲一件次資訊之串列表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複數件位址資訊各包含一序 數’且序數係指在複數件位址資訊中各件位址資訊之順 序。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位址資訊係以複數個位元表 之’且複數個位元係自較低位元至較高位元,以至少一串 次資訊表之。
540042
凡在本發明ι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區塊各包含複數個區 ^又°複數個區段包含複數個資訊框。位址資訊係以至少一 串列表 <,孩串列係包含於複數個區段中。在複數個區段 中扣不順序之資訊係以至少爲一件次資訊的一部份表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資訊係表址至少一誤差偵測 碼,且一誤差修正碼係以至少爲一件次資訊的一部份表 之。 在本發明t 一實施例中,槽溝内具有辨識標記,用以指 示各複數個區塊之開端。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辨識標記係以槽溝之中斷部分 爲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辨識標記係以槽溝之局部寬度 變化爲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辨識標記係以擺動波形振幅之 局部變化爲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複數個擺動波形包含第一擺動 波形與第二擺動波形,其彼此相異之處至少在於上升梯度 與下降梯度之一,且第一擺動波形與第二擺動波形係指彼 此相異之次資訊件。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複數個擺動波形包含第一擺動 波形與第—擺動波形,其彼此相異之處至少在於功率比, 且第一擺動波形與第二擺動波形係指彼此相里之次資訊 件。 、 …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複數個擺動波形均在槽溝的一 •7- 本紙乐尺度適用巾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GX297公I) 裝 訂
540042
邊之上。 一=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槽溝包含一辨識標記,用以指 不至少-串次資訊中的至少—開端與—尾端之_。 本發月之一實施例中,至少複數個區一 個至少一电、a次、 ,、 ^ ° ^ 甲/入資訊。辨識標記係用以指示至少一 _次資訊
中的開端。辨識標記之形狀相同於在—區塊中,在至少一 _次資訊中的另一辨識標記。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至少複數個區塊之-包含複數 個至少次資訊。辨識標記係用以指示至少—串次資訊 中的開端。辨識標記之形狀異於在—區塊中,在至少一争 次資訊中的另一辨識標記。 裝 訂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辨識標記係用以指示至少一串 ^資訊中的末端。辨識標記係藉由合併第一擺動波形與第 :動波形以及第二擺動波形而形成,其中第一擺動波形 與第二擺動波形彼此相異之處至少在於上升梯度與下降梯 度 < 一’而第三擺動波形係正弦波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至少複數個區塊之一包含複數 至v串次資訊。辨識標記係用以指示至少一 _次資訊 中的末鲕。辨識標3己之形狀相同於在一區塊中,在至少一 _次資訊中的另一辨識標記。 在本發明I一實施例中,至少複數個區塊之一包含複數 個至V串次資訊。辨識標記係用以指示至少一串次資訊 中的末端。辨識標記之形狀異於在一區塊中,在至少一串 次資訊中的另一辨識標記。 -8 - 540042 A7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 之邵分平地切斷爲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 之平地切斷爲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 記上。
,辨識標记係將槽溝相鄰部分間 ,辨識標記係將槽溝相鄰部分間 ,單頻虛擬資料係記錄於辨識標 •發月之實施例中,用以指示位址資訊之較低位元 資訊件數大於用以指示位址資訊之較高位元的次資訊 件數。 裝 訂 制依本發明之另-態樣,—種光碟媒體,纟包括—紀錄複 :·區及磁碟管理區。紀錄複製區包含一第一槽溝,主資 訊則沿著第一槽溝記錄於其中。磁碟管理區包含一第二槽 、其内具有至少光碟媒體的内郅區與外部區之一。第二 槽溝包含複數個預定擺動波形。光碟媒體之管理資訊係由 複數個預定擺動波形之組合表之。 在本發明 < 一實施例中,複數個預定擺動波形包含第一 擺動波形與第二擺動波形,其彼此相異之處至少在於上升 梯度與下降梯度之一,以及第三擺動波形,其係正弦波 形〇 在本發明I一實施例中,第一槽溝包含複數個預定擺動 波形。在磁碟管理區中用以指示丨位元資訊之擺動波形數 與在紀綠複製區中者相異。 發月之實施例中’第一槽溝包含複數個預定擺動 波形第一槽溝與第二槽溝之擺動波形頻率相異。
540042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槽溝包含複數個預定擺動 波形。第二槽溝較第一槽溝之擺動波形振幅大。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二槽溝相鄰部分之擺動波形 具固定相差^/24211+1),其中η爲整數。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二槽溝較第一槽溝之磁執纹 大。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辨識標記係以槽溝中至少一擺 動波形之相變爲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辨識標記係以槽溝中至少一擺 動波形之頻率變化爲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複〜數個擺動波形存在於同一期 間。 依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一種用以複製光碟媒體之光碟裝 置’光碟媒體包含一槽溝,主資訊則沿著槽溝記錄於其 中。槽溝經分割爲複數個區塊。複數個區塊各包含複數個 資訊框。複數個資訊框各包含一種用以表示次資訊之擺動 波形,此擺動波形係包含於複數個預設之擺動波形中,複 數個區塊各具位·址資訊。位址資訊係以一串至少爲一件次 資訊表之,次資訊係以至少複數個資訊框之一的擺動波形 表之。光碟裝置包括一轉換區段,用以讀取來自光碟媒體 之主資訊及次資訊並產生複製信號;一複製信號計算區 段,用以自複製信號產生ΤΕ信號及RF信號·,一參考時鐘 信號產生區段,用以自ΤΕ信號產生參考時鐘信號;一等級 切該脈衝信號產生區段,用以自Τ Ε信號產生信號等級切該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540042 A7 _______ Β7 五、發明説明(8 ) 脈衝信號;一區塊標記信號偵測區段,用以自RF信號偵測 區塊標1己信號;以及一次資訊產生區段,用以自參考時鐘 信號、等級切該脈衝信號及區塊標記信號產生次資訊信 號。 依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一種用以複製光碟媒體之方法, 光碟媒體包含一槽溝,主資訊則沿著槽溝記錄於其中。槽 溝經分割爲複數個區塊。複數個區塊各包含複數個資訊 框。複數個資訊框各包含一種用以表示次資訊之擺動波 形’此擺動波形係包含於複數個預設之擺動波形中,複數 個區塊各具位址資訊。位址資訊係以一串至少爲一件次資 訊表之’次資訊係以至少複數個資訊框之一的擺動波形表 之。該方法包括步驟如次:讀取來自光碟媒體之主資訊及 次資訊並產生複製信號,·自複製信號產生TE信號及rf信 號;自TE信號產生參考時鐘信號;自te信號產生信號等 級切該脈衝信號;自RF信號偵測區塊標記信號;以及自參 考時鐘信號、等級切該脈衝信號及區塊標記信號產生次資 訊信號。 圖示簡述 圖1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2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光碟媒體; 圖3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2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4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3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5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4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6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5光碟媒體之槽溝; -11-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χ297公釐) 540042 A7 ----------------- B7 五、發明説明(Θ ~~" 一 圖7所不係依本發明之示例6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1所不係依本發明之示例7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9所不係依本發明之示例7光碟媒體; 圖1 0所tf係依本發明之示例7光碟媒體之位址架構; 圖11所π係依本發明之示例8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12所不係依本發明之示例8光碟媒體之位址架構; 圖13所tf係依本發明之示例$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1 4 F斤tf係依本發明之示例$光碟媒體之位址架構; 圖15所tjt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〇光碟媒體之槽溝; @ 16所Tjt係依本發明之示例7光碟媒體之位址架構; 圖1 7所不係依本發明之示例Ϊ 2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1 8所不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 2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19所tf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2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2〇所7^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2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21所7F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3光碟媒體之位址架構; 圖22所不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 1光碟媒體之位址架構; 圖2 3 Α所不係依本發明之示例丨4光碟裝置架構; 圖2 3 B所不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 4光碟媒體上用以複製資 訊之方法流程圖; 圖2 4所7^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 5光碟媒體; 圖2 5 A所不係依本發明之示例i 5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2 5 B所不係依本發明之示例〖5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26A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糾碟媒體之槽溝; 圖2 6 B所tf係依本發明之示例丨5光碟媒體之槽溝,· -12- 1 § 297^} 540042 A7 — —— - — B7五、發明説明(S"-- 圖27A所7F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6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27B所π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6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2 8 A所不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 7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28Β所7F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7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29Α所tjt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8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29Β所tf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8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3〇所示係習知光碟媒體; 圖31所tf係依本發明之示例2〇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32所7F係依本發明之示例21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33所tf係依本發明之示例22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3 4所不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4光碟裝置; 圖35所tf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9光碟媒體之槽溝; 圖36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5光碟媒體之槽溝; 實現本發明之最佳模式 自此本發明將以具隨附參考圖式之示例描述之。(示例1) 圖2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光碟媒體2〇。光碟媒體2〇具 紀錄面101 ’其具在該處形成之螺旋槽溝1〇2。如圖1所示, 槽溝102之外型係以區塊對區塊爲基而各異。在圖1中,區 塊標記(辨識標記)210係槽溝102之中斷部分,並示如指示 各區塊開埃之索引。 各區塊經分割爲N個區段25 (N = 32或16),並將各區段25 分割爲Μ個資訊框(#〇至#25) (M = 26)。各資訊框(基本單 位)以週期性方式具預設擺動數26或27。擺動26或27之預設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裝 訂
V 540042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11 ) 外型互異,並代表次資訊(” 〇,,、”丨,,或” s ”)。一種次資訊 ” Γ或” S”)類型即以一種擺動26或27外型表之。次資 訊類型與擺動外型(擺動26或27)之對應關係爲一對一。尤 其是擺動26或27—般均爲鋸齒形且其上升形(或上升梯度) 及下降形(或下降梯度)相異。擺動26或27係依次資訊類型 (0”或” 1”)而形成。一串次資訊即以一組擺動26或27表 之。 擺動26或27間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之相異處由下列差分 推·挽彳貞測仏號即可輕易偵測。掃描雷射光束射向槽溝 102,所產生之差分信號(亦即推-挽信號)係沿垂直光碟媒 體20之槽溝102方向(徑向)劃分之光接收構件之偵測區接收 之光量差。因此具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之偵測信號係依是 否知到次資訊"0 "或"1"而變。例如··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 的差別可輕易由偵測信號差來辨識。 因此,次資訊類型可由自差分所得値的大小偵測而得。 但在使用差分時,雜訊分量自然會增加。在另一具較差 S/N比之光碟媒體中,偵測誤差係可預期。在此示例中, 各擺動2 6及2 7圖樣重複複數次,俾增進偵測之可靠性。 主資訊(例如··可重複窝入使用者資料)係自區塊標記21〇 沿槽溝102記錄於區塊單元241中。區塊單位241具預設長 度,例如64仟位元(kB)(或32kB)。可將主資訊記綠爲記錄 才示圮28。记錄標記28係由執行記錄層之相變而記綠之。區 塊單位係用於資訊處理之單位,並爲如ECC區塊。當 時,區塊單位241經分割爲32個區段25(或者當^^二“時,分 -14-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12 ) 割爲16個區段25)。各區段25均係長度爲2kB之次區塊。當 M = 26時,各區段25經分割爲#〇至#25的26個資訊框。 資訊框係記錄於槽溝102上資訊之基本單位。在圖i中, 貪訊框#0係以代碼22表之,而資訊框#丨係以代碼23表之。 以資訊框22與23爲例,各資訊框均包含一種以週期方式預 先形成之擺動。1位元之次資訊,,〇,,、,,丨,,或,,s”以此方式描 述於各資訊框22與23。包含於各區段25中之26位元(m = 26) 次資訊群可指示相對應區塊單位241之區塊1〇(位址資 訊)。在#0至#25之各資訊框開端記錄有SYNC標記。SYNC 標記係一記錄之同步信號,當將主資訊記錄爲記錄標記28 時,其係用以表示主資訊之各資訊框開端。擺動週期係充 作光碟媒體20轉動之同步化及記錄信號之參考時鐘,在再 造位址資訊時,亦可做爲同步信號。 區塊ID除了用以指出位址之資訊外,尚包含一誤差修正 碼,一誤差偵測碼,或一同等碼或用以修正或偵測偵測信 说之類似碼。 資訊框22僅包含具緩步上升梯度及快速下降梯度之擺動 26。資訊框23僅包含具快速上升梯度及緩步下降梯度之擺 動27。例如當一資訊框包含8個擺動時,則一區段乃包含 8x26=208個擺動(包含擺動26及27)。 由於可偵測出208個擺動26及27間的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 之差異’即便有雜訊導致之偵測誤差發生,亦可正確地辨 識圮錄於區端25之次資訊群。此讀取可靠性藉由重複相同 的區塊ID 32次(當N = 32時)或16次(當N = 16時)可更爲增 裝 訂
-15-
v 540042
強依用於辨識,入資訊群之示例性特殊技術,拉挽信號之 差刀波n取樣並在各升降時維持不變,以及比較上升梯 又之邏輯積與下降梯度之邏輯積。以此方式可消除雜訊分 量’而僅取出次資訊分量。 在此不例中,區塊標記210係槽溝1〇2之中斷部分,因此 將,資訊重複寫入區塊標記21〇中較不佳。此係因反射光量 =是否有槽之存在而有顯著變化,此顯著的差別係爲再生 信號之外在干擾。在此示例中,一塊包含區塊標記21〇的區 域經指定為VFO記錄區21。此VF〇記錄區21可用以記錄 VFO 211,其係用以調整PLL頻率之單頻信號,用以在vf〇 圯綠區21後記錄i主資訊的苒生。即使有些微的外在擾 動,VFO 211僅做爲局部緊繃之用,不會直接導致任何誤 差。此外,VFO 211爲單頻,因此可與由區塊標記21〇導致 的外在干擾頻率隔離。 在此π例中,一區塊單位241(—區塊)經分割爲32(或16) 個區段25,且各區段25經分割爲26個資訊框(資訊框#〇至 #25)。在自#〇至#25之資訊框中,擺動26及27之外型係與 先前形成的次資訊相對應。由於記錄於一區段25之次資訊 群係表區塊ID ’可在區塊單位241所含之32(或16)個區段 25中重複形成區塊ID (位址資訊)。 在此狀況下’次資訊群可包含一序數,用以指示重複區 塊ID(位址資訊)之順序,亦即不論各區塊id爲第五、第十 等…。基於多數,此序數可用於最終決定位址數。此外, 此序數具有對k號處理有用之資訊,例如··在區塊中何區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规格(210X297公釐) 540042
段25現正被讀取,或在區塊中之次資訊群何者有誤。 在具複數個記錄面或層之光碟媒體的狀況中,可將記錄 層之序數納於次資訊群中。以此方式易於辨認記錄面。 如上述,在此示例中,一資訊區塊經分割爲32(n = 32)或 16(N=16)個區段,且各區段經分割爲_資訊框(Μ:%卜 在26個資訊框中,擺動外型係與先前形成的次資訊相對 應。所形成之區塊1£>(位址資訊)在區塊的32(或16)個區段 中重複。因此位址之形成無需任何固定支出或無需槽間之 預凹處。 在此示例中所採用的擺動具固定單頻,即使擺動依次資 訊類型而具相易之上升下降梯度亦同。因此用與記錄之緊 縮減少的時鐘信號之取得,首先可使用僅讓擺動頻率通過 之帶通濾波器,俾移除雜訊分量,接著利用pLL將所得頻 率同步化及複製。 區塊ID之讀取可靠性可藉由重複相同的區塊1〇而增高。 在此示例中,區塊10具有與資訊框數類似的26個位元。 位址資訊之位元數不限於26,可依如記錄於光碟媒體之資 料量或誤差修正碼之類型與系統而爲任意數。 在此示例中,區塊單位在n = 32時,經分割爲32個區段 (或在N=16時爲16個區段)。本發明不以此區段數爲限。 在此示例中,次資訊經記錄於26資訊框中,其係包含於 Μ-26之各區段中。本發明不以此資訊框數爲限。 在此示例中,次資訊在經調變爲鋸齒形擺動後記錄之。 本發明不以此擺動外型爲限。此資訊之記錄係於調變爲具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540042
如圖4或7外型之擺動後爲之,如後述。 在此示例中,區塊標記係槽溝的中斷部分。本發明不以 此區塊標A型式爲限。例如··區塊標記可經調變爲具如圖$ 或6外型之擺動後爲之,如後述。 (示例2) 圖3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2槽溝i 〇。槽溝i 〇可形成於圖2 所示之光碟媒體20,取代圖玉所示之光碟媒體1〇2。在此示 例中,槽溝1〇除了在資訊框22中用以指示次資訊” 〇,,之擺動 26以及在資訊框23中用以指示次資訊”,,之擺動27之外,尚 具有擺動28,用以指示記綠於資訊框24之次資訊,,§ ”。如 示例1,位址資訊係以次資訊"6”與次資訊”丨,,之組合表之。 次資訊"S "位於區塊開端。用以取代圖i所示之區塊標記 210指示區塊開端。以此方式可消除區塊標記21〇所需之固 定支出。在此示例中,擺動28係表具急遽上升梯度與急遽 下降梯度之次資訊"S "。 (示例3) 圖4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3槽溝11。槽溝丨丨可形成於圖2 所示之光碟媒體20,取代圖1所示之光碟媒體1〇2。在第一 與第二示例中,一種擺動型依一種次資訊類型重複,而上 升梯度與下將梯度相異之擺動係用於不同類型之次資訊。 在此示例中,形成之擺動29及30依次資訊類型而具相異功 率比。尤其是如圖4所示,用以指示記錄於資訊框32之次資 訊” 0”的擺動29在隆起之一或一凹處較寬(圖4示例中的 槽),而用以指示記錄於資訊框34之次資訊” 1"的擺動30在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裝 气 540042 A7 一 ___B7 五、發明説明(16 ) 另一隆起或另一凹處較寬(圖4示例中的隆起)。此種外型可 消除對用以辨識次資訊類型之再生信號差分之必要。利用 時鐘計時器或類似儀器測量功率比即易於辨識此再生信 號。因此可減輕雜訊的影響。 (示例4) 圖5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4槽溝2〇〇。槽溝2〇〇可形成於 圖2所示之光碟媒體20,取代圖“斤示之光碟媒體1〇2。在示 例1中’部分槽溝1〇2被切斷,俾形成區塊標記21〇。在此示 例中’區塊標記212係以局部增加槽溝200寬度方式形成, 以取代區塊標記210。爲記錄或再造主資訊,區塊開端可由 對區塊標記212之偵測辨識之。-利用區塊標記212可避免槽 溝200被切斷,因此主資訊亦可記錄於區塊標記212中。故 可減少固定支出。 (示例5) 圖6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5槽溝2〇ι。槽溝2〇1可形成於 圖2所示之光碟媒體2〇,取代圖1所示之光碟媒體1〇2。在示 例1中’邵分槽溝1〇2被切斷,俾形成區塊標記21〇。在此示 例中’區塊標記213係以局部增加擺動振幅方式形成,以取 代區塊標記210。爲記錄或再造主資訊,區塊開端可由對區 塊標疋213之债測辨識之。如示例4,利用區塊標記213可避 免槽溝201被切斷,因此主資訊亦可記錄於區塊標記213 中。 (示例6) 圖7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6槽溝202與平地203。在此示 -19- 本纸張尺度適种g S家__ —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17 ) 例中的光碟媒體具有擺動220及230,其僅沿槽溝202的一邊 形成。示例1至5專注於槽記錄型光碟媒體,其中主資訊係 記錄於槽溝中。可得到另一型光碟媒體,即所謂的平地槽 型。在此類光碟媒體中,主資訊係沿槽溝202記錄於槽與平 地中(兩相鄰槽重疊區域)。示例1至5可與此示例中所述之 槽平地型光碟媒體併用之。 在圖7中,次資訊”0”與次資訊”1”係沿槽溝202的一邊記 錄之。形成於資訊框221之擺動220指示次資訊”0Π次,形成 於資訊框231之擺動230指示資訊” 1”。以此方式,槽溝202 以及與槽溝202相鄰之平地203可以相同位址表之。址資訊 係記錄於槽溝202與平地203中。藉此方式記錄主資訊,磁 軌間距可窄些,進而使得較高密度得以實現。 (示例7) 圖9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7光碟媒體800。光碟媒體800 具一記錄面801,其具形成於該處之螺旋槽溝802。如圖8所 示,槽溝802外型基於區塊對區塊而相異。在圖8中,區塊 標記(辨識標記)810係槽溝802的中斷部分,所示爲用以指 示各區塊開端之索引。 各區塊經分割爲Ν個區段825(Ν = 32或16),且各區段825 分割爲Μ個資訊框(#0至#25) (Μ = 26)。各資訊框以週期性 方式具預設擺動數826或827。擺動826或827之預設外型互 異,並代表次資訊(” 0”、” Γ或” S’’)。一種次資訊(” 0”、 ”1”或” S")類型即以一種擺動826或827外型表之。次資訊類 型與擺動外型(擺動826或827)之對應關係爲一對一。尤其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是擺動826或827—般均爲鋸齒形且其上升形(或上升梯度) 及下降形(或下降梯度)相異。擺動826或827係依次資訊類 型(”0"或” 1”)而形成。一串次資訊即以一組擺動826或827 表之。 擺動826或827間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之相異處由下列差 分推-挽偵測信號即可輕易偵測。掃描雷射光束射向槽溝 802,所產生之差分信號(亦即推-挽信號)係沿垂直光碟媒 體800之槽溝802方向(徑向)劃分之光接收構件之偵測區接 收之光量差。因此具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之偵測信號係依 是否得到次資訊"0”或”1”而變。例如:上升梯度及下降梯 度的差別可輕易由偵測信號差來辨識。 因此,次資訊類型可由自差分所得値的大小偵測而得。 但在使用差分時,雜訊分量自然會增加。在另一具較差 S /N比之光碟媒體中,偵測誤差係可預期。在此示例中, 各擺動826或827圖樣重複複數次,俾增進偵測之可靠性。 主資訊(例如:可重複寫入使用者資料)係自區塊標記81〇 沿槽溝802記錄於區塊單位841中。區塊單位841具預設長 度,例如64 kB(或32 kB)。可將主資訊記錄爲記錄標記 28。區塊單位係用於資訊處理之單位,並爲如e c c區塊。 當N = 32時,區塊單位841經分割爲32個區段825(或者當 N- 16時,分割爲16個區段825)。各區段825均係長度爲2 kB之/人區塊。當m = 26時,各區段25經分割爲#〇至#25的26 個資訊框。在#〇至#25之各資訊框開端處,記經記 錄爲同步信號供再造資料之用。 -21 -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19~) — 資訊框係記錄於槽溝802上資訊之基本單位。在圖8中, 資訊框# 0係以代碼822表之,而資訊框# 1係以代碼823表 之。以資訊框822與823爲例,各資訊框均包含一種以週期 方式預先形成之擺動。1位元之次資訊” ”” 1 ”或” S,,以此 方式描述於各資訊框822與823。包含於各區段825中之26位 元(M = 26)次資訊群可指示對應於區塊單位841之至少部分 區塊ID(位址資訊)。 一位元資訊經指定給#0至#25之各資訊框。例如:8個資 訊框(亦即8位元)經指定爲區塊ID的1位元組部分。下列8 個資訊框經指定爲區塊ID的1位元組對。下列5個資訊框經 指定爲5位元位元組區段數。剩下的5個資訊框經指定爲5位 元對之區段數。區段數指示在複數個區段中的區段順序(亦 即第五區段、第時區段或類似區段)。各同等碼係指至少一 誤差偵測碼或一誤差修正碼之一。 如上述指定予一區段之次資訊係配置於如4個區段825(亦 即區段群825,)。藉由部分區塊ID之配置,亦即對4個區段 各配置1位元組,可呈現出32位元區塊ID(8位元χ4=32位 元)0 圖10所示係在區塊單位841中記錄於區段825之次資訊格 式及資訊框#0至#25示範例。在圖10中,最左部所示爲區 段數。其右側爲記錄於各區段之資訊框中的次資訊。假設 區塊單位841包含32個區段。在圓括號,,()”中的區段數係爲 區塊單位841包含16個區段的狀況下之區段數。各資訊框#〇 至#25均包含1位元次資訊。在此示例中,區塊單位841係一 -2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40042 A7 ____B7 五、發明説明(2〇 ) E C C區塊。 即將描述區段0的内容。在區段〇之資訊框#〇至#25中,在 資訊框#0至#7内,在ECC區塊位址的4個位元組中的第一 個1位元組係自LSB依序嵌入。在資訊框#8至#15内,嵌入 在ECC區塊位址同等的4個位元組(3 2位元)中的第一個1位 元組次資訊。在資訊框# 16至# 20内,嵌入代表區段數的5 位元次資訊。在資訊框#21至#25内,嵌入代表區段數同等 的5位元次資訊。如圖8所示,在區段〇中,1位元組"〇 lh,, 經嵌入爲區塊ID的一部份。 即將描述區段1的内容。在區段1之資訊框㈣至#25中,在 資訊框#0至#7内,在ECC區塊-位址的4個位元組(32位元) 中的第二個1位元組係自最低位元依序嵌入。在資訊框# 8 至# 15内,嵌入在ECC區塊位址同等的4個位元組中的第二 個1位元组次資訊。在資訊框# 16至# 20内,嵌入代表區段 數的5位元次資訊。在資訊框#21至#25内,嵌入代表區段 數同等的5位元次資訊。如圖8所示,在區段1中,1位元組 n 23h "經嵌入爲區塊ID的一部份。 即將描述區段2的内容。在區段2之資訊框#〇至#25中,在 資訊框#0至#7内,在ECC區塊位址的4個位元組(32位元) 中的第三個1位元組係自最低位元依序嵌入。在資訊框# 8 至#15内’嵌入在ECC區塊位址同等的4個位元組中的第三 個1位元組次資訊。在資訊框# 16至#20内,嵌入代表區段 數的5位元次資訊。在資訊框#21至#25内,嵌入代表區段 數同等的5位元次資訊。如圖8所示,在區段2中,1位元組 -23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21 ) ’’45h”經嵌入爲區塊ID的一部份。 即將描述區段3的内容。在區段3之資訊框#〇至#25中,在 資訊框#0至#7内,在ECC區塊位址的4個位元組(32位元) 中的第四個1位元組係自最低位元依序嵌入。在資訊框# 8 至# 15内,嵌入在ECC區塊位址同等的4個位元組中的第四 個1位元組次資訊。在資訊框# 16至# 20内,嵌入代表區段 數的5位元次資訊。在資訊框#21至#25内,嵌入代表區段 數同等的5位元次資訊。如圖8所示,在區段3中,1位元組 n67h"經嵌入爲區塊id的一部份。 以此方式可藉由自4區段825合併之1位元組資訊呈現32位 元的區塊ID ”76543210h”。 以讀取順序配置在區段825中的4位元組區塊〗D較佳,亦 即自被讀取之第一區段825依序自被讀取之最終區段825, 並自區塊ID之最低位元至最高位元。 即將依序描述區段4的内容。在區段4至7中,重複描述區 段0至3的内容。類似地,在區段8至11、12至15、16至19、 20至23、24至27以及28至31中,重複描述區段〇至3的内 容。 以此方式,在4區段中的資訊經描述8次(當區塊單位841 包含16個區段時爲4次)。藉此可將用以實現誤差修正之同 等—k訊加入各區塊單位841中。進而增強區塊id之讀取可 靠性。 既已描述區段數,即使在遺失1位元組的區塊[D時,藉 由對區段數之讀取即可輕易辨識遺失的丨位元組。進而增強
裝 訂
-24-
540042 A7 ______B7 五、發明説明(22 ) 區塊ID之讀取可靠性。 既已描述區段數,其即具下列優點。在非連續讀取資料 時,例如在搜尋操作後,在搜尋操作後即可讀取區段825之 區段數,取代在開端自區塊標記81〇讀取區塊單位84丨。因 此一操作’自任意區段825開始讀取4個區段825的次資訊可 最終決定區塊ID。 由於區塊ID之最終決定僅係藉由對各包含4個區段的區 段群825’之一讀取(8 kB = 2 kB x句,可快速執行後續處理 (資料讀取、資料記錄等..)。 即使因磁碟毁損(缺陷)造成區塊j D約有4個區段之錯誤讀 取’尚可由不具缺陷之區段群讀取正確的區塊ID。因此可 保證區塊ID讀取之超高可靠性。 取代區段數,可描述ID數,其可指示在一區段群825,的4 個區段825中之區段順序(亦即第一區段、第二區段或類似 區段)。鑑於圖10所示在資訊框#16至#25之5位元區段數及 5位元同等區段數,圖16所示在資訊框#16至#25之2位元ID 數、2位元同等ID數以及用以指示重複區塊I d順序之6位元 重複區塊ID序數。 在使用ID數時,各區段數所需之5位元次資訊可降至2位 元。利用剩下的8個位元(資訊框# 18至# 25),可改善ID數 之誤差修正可靠性,或可描述區塊ID序數。 既已描述ID數,其即具下列優點。在非連續讀取資料 時,例如在搜尋操作後,在搜尋操作後即可讀取區段825之 區段數,取代在開端自區塊標記810讀取區塊單位841。因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40042 A7 _- B7 五、發明説明(23 ) 此一操作’自任意區段825開始讀取4個區段825的次資訊可 最終決定區塊ID。 在次資訊包含區塊ID序數的狀況下,基於多數,此序數 可用於最終決定位址數。此外,此序數具有對信號處理有 用之資訊,例如:在區塊中何區段825現正被讀取,或在區 塊中之次資訊群何者有誤。 在具複數個死錄面或層之光碟媒體的狀況中,可將記錄 層之序數納於次資訊群中。以此方式易於辨認記錄面。例 如:在圖16中四個相同序數之一可以記錄層之序數取代 之。因此易於辨認記錄面。 在此示例中,區塊ID具有32柄位元。位址資訊之位元數 不限於32,可依如記錄於光碟媒體之資料量或誤差修正碼 之類型與系統而爲任意數。 在此示例中,區塊單位在N = 32時,經分割爲32個區段 (或在N= 16時爲16個區段)。本發明不以此區段數爲限。 在此π例中,次資訊經記錄於26個資訊框中,其係包含 於Μ = 26之各區段中。本發明不以此資訊框數爲限。' 。 在此示例中,次資訊在經調變爲鋸齒形擺動後記綠之。 本發明不以此擺動外型爲限。此資訊之記錄係於調變爲具 如圖4或7外型之擺動後爲之。 在此示例中,區塊標記係槽溝的中斷部分。本發明不以 此區塊標記型式爲限。例如:區塊標記可經調變爲具如 或6外型之擺動後爲之。 ' (示例8) -26 -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24 ) 圖11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8槽溝1102。槽溝1102可形成 於圖2所示之光碟媒體20,取代圖1所示之光碟媒體1〇2。如 圖11所示,槽溝1102外型基於區塊對區塊而相異。在圖11 中,區塊標記(辨識標記)1110係槽溝1102的中斷部分,所 示爲用以指示各區塊開端之索引。 各區塊經分割爲N個區段1125(N==32或16),且各區段 1125分割爲Μ個資訊框(#〇至#25)(M = 26)。各資訊框以週 期性方式具預設擺動數1126或1127。擺動1126或1127之預 設外型互異,並代表次資訊(” ” 1 ”或” s ”)。一種次資訊 ("0"、” 1”或” S ”)類型即以一種擺動1126或1127外型表之。 次資訊類型與擺動外型(擺動1126或1127)之對應關係爲一 對一。尤其是擺動1126或1127—般均爲鋸齒形且其上升形 (或上升梯度)及下降形(或下降梯度)相異。擺動1126或 1127係依次資訊類型(”〇”或”1”)而形成。一串次資訊即以 一組擺動1126或1127表之。 擺動1126或Π27間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之相異處由下列 差分推-挽偵測信號即可輕易偵測。掃描雷射光束射向槽溝 1102,所產生之差分信號(亦即推-挽信號)係沿垂直光碟媒 體20之槽溝1102方向(徑向)劃分之光接收構件之偵測區接 收之光量差。因此具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之偵測信號係依 是否得到次資訊”0”或”1”而變。例如:上升梯度及下降梯 度的差別可輕易由偵測信號差來辨識。 因此,次資訊類型可由自差分所得値的大小偵測而得。 但在使用差分時’雜訊分量自然會增加。在另一具較差 -27- 尽紙張尺度適财國a家標準(CNS) A4規格(210><297公釐)" —-- 540042 A7 ____B7_______ 五、發明説明(25 ) ^ ' S / N比之光碟媒體中,偵測誤差係可預期。在此示例中, 各擺動1126或1127圖樣重複複數次,俾增進彳貞測之可靠 性0 主資訊係自區塊標記111〇沿槽溝1102記錄於區塊單位 1141中。區塊單位1141具預設長度,例如64 kB(或32 kB )。可將主資訊記錄爲記錄標記28。區塊單位係用於資 訊處理之單位,並爲如ECC區塊。當N = 32時,區塊單位 1141經分割爲32個區段1125(或者當N=16時,分割爲16個 區段1125)。各區段1125均係長度爲2 kB之次區塊。當 M = 26時,各區段1125經分割爲#0至#25的26個資訊框。在 #0至#25之各資訊框開端處.,SYNC標記經記錄爲同步信號 供再造資料之用。 資訊框係記錄於槽溝1102上資訊之基本單位。在圖i i 中,資訊框#0係以代碼1122表之,而資訊框#ι係以代碼 1123表之。以資訊框1122與1123爲例,各資訊框均包含一 種以週期方式預先形成之擺動。1位元之次資訊” 〇"、"丨"或 •’S"以此方式描述於各資訊框1122與1123。包含於各區段 1125中之26位元(M = 26)次資訊群可指示相對應區塊單位 1141之區塊ID(位址資訊)。 區塊ID除了用以指出位址之資訊外,尚包含一誤差修正 碼’ 一誤差偵測碼,或一同等碼或用以修正或偵測偵測信 號之類似碼。 在各區段1125的26個資訊框經分割爲如第一 13資訊框(資 訊框#0至#12;第一資訊框群)以及第二13資訊框(資訊框 -2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规格(210X 297公釐) 540042 A7 _____ B7 五、發明説明(26 ) # 13至#25 ;第二資訊框群)。1位元次資訊記錄於所有的13 資訊框中做爲區塊ID的一部份。因此2位元次資訊記綠於 各區段1125中做爲區塊ID的一部份。 圖12所示係在區塊單位1141中記錄於區段1125之次資訊 格式及資訊框# 0至# 25示範例。在圖12中,最左部所示爲 區段數。其右側爲記綠於各區段之資訊框中的次資訊。i位 元次資訊記錄於第一 13資訊框,且1位元次資訊記錄於第二 13資訊框(資訊框群)。在此示例中,區塊單位i 141係一 ECC區塊。BO至B31各指示在ECC區塊位址中的位元序數 (以及是否對應位元爲第一位元、第二位元等…)。 即將描述區段0的内容。在區段0之資訊框#〇至#25中,在 資訊框#0至#12(第一資訊框)内,嵌入在32位元之ECC區塊 位址(LSB)中的第一個1位元。在資訊框# π至#25(第二資 訊框)内,嵌入在32位元之ECC區塊位址中的第二個1位元 次資訊。如圖11所示,在區段〇中,2位元資訊(”0"與” 1,,) 經飲入爲區塊ID的一部份0 在區段0之第一資訊框中,可嵌入用以指示ECC區塊位址 啓始處之S YNC碼"S ”,取代第一 1位元ECC區塊位址 (LSB)。SYNC碼"S"可做爲供ECC區塊位址再造之同步信 號,或做爲偵測ECC區塊位址啓始處之偵測標記。 即將描述區段1的内容。在區段1之資訊框#〇至#25中,在 資訊框#0至#12内,嵌入在32位元之ECC區塊位址中的第 三個1位元。在資訊框#13至#25内,嵌入在32位元之ECC 區塊位址中的第四個1位元次資訊。如圖11所示,在區段1 -2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_B7_ 五、發明説明(27~" ~~ 中,2位元資訊(” 〇”與"1 ”)經嵌入爲區塊I d的一部份。 以此方式可藉由自16個區段1125合併之2位元組資訊呈現 32位元的區塊ID。 在ECC區塊長度爲32 kB而一區塊單位1141經分割爲16個 區段1125的狀況中,藉由記錄2位元次資訊於各區段1125 中,可獲得32位元區塊。 在ECC區塊長度爲32 kB的狀況中,一區塊單位係以上述 16個區段表之。在ECC區塊長度爲64 kB的狀況中,一區塊 單位1141具有32個區段1125。在區段16至31中,重複區段0 至15所述内容。換言之,在16區段中的資訊(次資訊群)經 描述兩次。 〜 由於次資訊在區塊單位1141中重複記錄,僅讀取16區段 即可最終決定區塊ID,亦即32 kB (2 kBx 16)。因此可快速 執行後續處理(資料讀取、資料記錄等)。由於區塊1〇在 區塊單位1141中重複兩次,故得以增強區塊j D之賭取可靠 性。 取代在區塊單位1141中記錄區塊iD兩次,可將區塊ID以 外資訊納入。例如:可將區塊j D序數納入次資訊群中。基 於多數,此序數可用於最終決定位址數。此外,此序數具 有對t號處理有用之資訊,例如:在區塊中何區段丨125現 正被讀取,或在區塊中之次資訊群何者有誤。 在具複數個圮錄面或層之光碟媒體的狀況中,可將記錄 層I序數納於次資訊群中。以此方式易於辨認記錄面,參 閲如上述之圖16。 30 -
540042 A7 B7
在此示例中,區塊ID具有32個位元。位址資訊之位元數 不限於32,可依如記錄於光碟媒體之資料量或誤差修正碼 之類型與系統而爲任意數。 在此7F例中,區塊單位在^^ = 32時,經分割爲K個區段 (或在N= 16時爲16個區段)。本發明不以此區段數爲限。 在此示例中,次資訊經記錄於26資訊框中,其係包含於 Μ - 26之各區段中。本發明不以此資訊框數爲限。 在此示例中,次資訊在經調變爲鋸齒形擺動後記綠之。 本發明不以此擺動外型爲限。此資訊之記綠係於調變爲具 如圖4或7外型之擺動後爲之,如後述。 在此示例中,區塊標記係槽溝的中斷部分。本發明不以 此區塊標記型式爲限。例如··區塊標記可經調變爲具如圖5 或6外型之擺動後爲之,如後述。 (示例9) 圖13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9槽溝13〇2。槽溝13〇2可形成 於圖2所示之光碟媒體2〇,取代圖1所示之光碟媒體1〇2。如 圖13所示,槽溝13〇2外型基於區塊對區塊而相異。在圖13 中,區塊標記(辨識標記)1310係槽溝13〇2的中斷部分,所 示爲用以指示各區塊開端之索引。 各區塊經分割爲Ν個區段1325(Ν = 32或16),且各區段 1325分割爲Μ個資訊框(#〇至#25)(Μ = 26)。各資訊框以週 期性方式具預設擺動數1326或1327。擺動1326或1327之預 設外型互異,並代表次資訊(” 〇,,、”丨,,或” s ”)。一種次資訊 (” 0”、” 1”或"S ”)類型即以一種擺動1326或1327外型表之。 -3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29 ) 次資訊類型與擺動外型(擺動1326或1327)之對應關係爲一 對一。尤其是擺動1326或1327—般均爲鋸齒形且其上升形 (或上升梯度)及下降形(或下降梯度)相異。擺動1326或 1327係依次資訊類型(”〇”或” 而形成。一 _次資訊即以 一組擺動1326或1327表之。 擺動1326或1327間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之相異處由下列 差分推-挽偵測信號即可輕易偵測。掃描雷射光束射向槽溝 1302,所產生之差分信號(亦即推·挽信號)係沿垂直光碟媒 體20之槽溝1302方向(徑向)劃分之光接收構件之偵測區接 收之光量差。因此具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之偵測信號係依 是否得到次資訊”0"或”1”而變V例如:上升梯度及下降梯 度的差別可輕易由偵測信號差來辨識。 因此,次資訊類型可由自差分所得値的大小偵測而得。 但在使用差分時’雜訊分量自然會增加。在另一具較差 S/N比之光碟媒體中,偵測誤差係可預期。在此示例中, 各擺動1326或1327圖樣重複複數次,俾增進偵測之可靠 性0 主資訊係自區塊標記13 10沿槽溝13 02記錄於區塊單位 1341中。區塊單位1341具預設長度,例如μ kB (或32 kB)。可將主資訊記錄爲記錄標記28。區塊單位係用於資 訊處理之單位,並爲如ECC區塊。當N = 32時,區塊單位 1341經分割爲32個區段1325(或者當N= 16時,分割爲16個 區段1325)。各區段1325均係長度爲2 kB之次區塊。當 M = 26時,各區段1325經分割爲#0至#25的26個資訊框。在 -3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裝 訂
線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3Q ) #0至#25之各資訊框開端處,SYNC標記經記錄爲同步信號 供再造資料之用。 ; 資訊框係記錄於槽溝1302上資訊之基本單位。在圖13 中’資訊框# 0係以代碼1322表之,而資訊框#丨係以代碼 1323表之。以資訊框1322與1323爲例,各資訊框均包含一 種以週期方式預先形成之擺動。1位元之次資訊”〇,,、"1”或 ” S ”以此方式描述於各資訊框1322與1323。包含於各區段 1325中之26位元(M = 26)次資訊群可指示對應於區塊單位 1341之至少部分區塊ID (位址資訊)。 在各區段1325的26個資訊框經分割爲如第一 13資訊框(資 訊框#0至# 12 ;第一資訊框群)〜以及第二13資訊框(資訊框 # 13至#25 ;第二資訊框群)。在第一資訊框之13資訊框 中’先以週期性方式形成相同外型之擺動。在第二資訊框 之13資訊框中,先以週期性方式形成相同外型之擺動。因 此2位元次資訊"〇”、”1”或”s”經描述於各區段1325中。在 各區#又1325中的32位元次資訊指示相對應區塊單位η#^之 至少部分區塊ID (位址資訊)。 區塊ID除了用以指出位址之資訊外,尚包含一誤差修正 碼,一誤差偵測碼,或一同等碼或用以修正或偵測偵測信 號之類似碼。 圖14所示係在區塊單位1341中記錄於區段1325之次資訊 格式及資訊框# 0至# 25示範例。在圖14中,最左部所示爲 區段數。其右側爲記錄於各區段之資訊框中的次資訊。 即將描述S段0的内谷。在區段〇的所有資訊框㈣至#25 -3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规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線 540042 A7 ____B7 五、發明説明(31 ) 中,嵌入在32位元之ECC區塊位址(LSB)中的第一個 凡。如圖14所示,在區段〇中嵌入i位元次資訊B〇(,,〇,,與 ,,1,,)。 即將描述區段1的内容。在區段1的所有資訊框#〇至#25 中’飲入在32位元之ECC區塊位址(LSB )中的第一個1位 疋。如圖14所示,在區段i中嵌入i位元次資訊B〇(”〇”與 ,,Γ,)。 在區段1中重複前述嵌於區段〇之次資訊B 〇。 即將描述區段2的内容。在區段2的所有資訊框# 〇至# 25 中,飲入在32位元之ECC區塊位址中的第二個J位元。如圖 14所示’在區段2中後入1位元次資訊bi(”〇”與”丨”)。 即將描述區段3的内容。在區段3的所有資訊框㈣至# 25 中,嵌入在32位元之ECC區塊位址中的第二個1位元。如圖 14所示’在區段3中嵌入1位元次資訊Bl(,,〇,,與”1”)。 在區段3中重複前述嵌於區段2之次資訊B1。 以此方式’在上達區段12之偶數區段中,分別後入在32 位元之ECC區塊位址中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及第七 個1位元。在上達區段13之奇數區段中,嵌入與偶數(N-u 區段中相同的次資訊。 即將描述區段14至24之内容。 即將描述區段14之内容。在區段14的所有資訊框# 〇至# 25 中,嵌入在32位元之ECC區塊位址中的第八個1位元。如圖 14所示,在區段14中嵌入1位元次資訊B7(”〇”與”1")。 即將描述區段15之内容。在區段15的所有資訊框# 〇至#25 -3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T32~) ' 中,嵌入在32位元之ECC區塊位址中的第九個1位元。如圖 14所示’在區段15中後入1位元次資訊Β8(”0”與”1”)。 上至區段24對1位元次資訊之描述均雷同。 即將描述區段25至31之内容。 即將描述區段25之内容。在區段25的資訊框#〇至#25中, 在#0至#12之資訊框中(第一資訊框群)嵌入在32位元之ECC 區塊位址中的第1 9個1位元。如圖14所示,在區段2 5之第 一資訊框群中嵌入1位元次資訊B 18(”0”與,,1”)。 在區段25的資訊框#〇至#25中,在#13至#25之資訊框中 (第二資訊框群)嵌入在32位元之ECC區塊位址中的第20個1 位元。如圖14所示,在區段25之第二資訊框群中嵌入1位元 次資訊B19("0"與"1")。 即將描述區段26之内容。在區段26的資訊框#〇至#25中, 在#0至#12之資訊框中(第一資訊框群)嵌入在32位元之ecC 區塊位址中的第2 1個1位元。如圖14所示,在區段26之第 一資訊框群中嵌入1位元次資訊B20(”0”與,,Γ,)。 在區段26的資訊框#〇至#25中,在#13至#25之資訊框中 (第二資訊框群)嵌入在32位元之ECC區塊位址中的第22個1 位元。如圖14所示,在區段26之第二資訊框群中嵌入1位元 次資訊Β21(π〇"與” 1”)。 上至區段31對1位元次資訊之描述均雷同。 如上述,在此示例中,用以描述次資訊之區段數及資訊 框數係依區塊ID位元位置而變(亦即較低位元或較高位 元)。在此示例中,次資訊Β 〇係LSB,而Β 3 1則係HSB。 -35-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豕標準(CNS) Α4規格(210X297公D 540042 A7 B7 ) 五、發明説明(33 在用以讀取儲存於如光碟之連續資料的系統中,資料之 區塊ID自較低位元依序增加連續讀取。在兩相鄰區塊j D 間’區塊ID値之差異僅爲M 1”。因此僅讀取數個較低位元 之區塊ID即可決定區塊ID,由於剩餘的較高位元可由剛讀 到的區塊ID値或自目前區塊id—定數之前的區塊ID讀取 値推估而彳于。在此狀況下,對數個較低位元區塊ID之讀取 可靠性是重要的。在此示例中,較低位元區塊1]〇係配置於 複數個區段上,亦即藉由較圖14所示之其它較高位元大的 數目。因此較低位元區塊ID之讀取可靠性,進而區塊1£)之 讀取效率得以增強。 在此示例中,區塊ID具有32個位元。位址資訊之位元數 不限於32,可依如記錄於光碟媒體之資料量或誤差修正碼 之類型與系統而爲任意數。 在此π例中,區塊單位在N== 32時,經分割爲32個區段 (或在N=16時爲16個區段)。本發明不以此區段數爲限。 在此示例中,次資訊經記錄於26資訊框中,其係包含於 M = 26之各區段中。本發明不以此資訊框數爲限。 在此示例中,次資訊在經調變爲鋸齒形擺動後記錄之。 本發明不以此擺動外型爲限。此資訊之記錄係於調變爲具 如圖4或7外型之擺動後爲之,如後述。 在此示例中,區塊標記係槽溝的中斷部分。本發明不以 此區塊標記型式爲限。例如:區塊標記可經調變爲具如圖5 或6外型之擺動後爲之,如後述。 (示例10) -36-
540042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34 ) 圖15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〇槽溝1502。槽溝1502可形 成於圖2所示之光碟媒體20,取代圖1所示之光碟媒體102。 如圖15所示,槽溝1502外型基於區塊對區塊而相異。在圖 Μ中,區塊標記(辨識標記)151〇係槽溝1502的中斷部分, 所示爲用以指示各區塊開端之索引。 裝 各區塊經分割爲Ν個區段1525(Ν = 32或16),且各區段 U25分割爲Μ個資訊框#〇至#25(Μ = 26)。各資訊框以週期 性方式具預設擺動數1526或1527。擺動1526或1527之預設 外型互異,並代表次資訊(,,〇,,、,,i,,或” s ”)。一種次資訊 (’〇”、”1"或"S")類型即以一種擺動1526或1527外型表之。 次資訊類型與擺動外型(擺動1526或1527)之對應關係爲一 對一。尤其是擺動1526或1527—般均爲鋸齒形且其上升形 (或上升梯度)及下降形(或下降梯度)相異。擺動1526或 1527係依次資訊類型(”〇”或”;r)而形成。一串次資訊即以 一組擺動1526或1527表之。 % 擺動1526或1527間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之相異處由下列 差分推-挽偵測信號即可輕易偵測。掃描雷射光束射向槽溝 1502,所產生之差分信號(亦即推_挽信號)係沿垂直光碟媒 體20之槽溝15〇2方向(徑向)劃分之光接收構件之偵 收之光量差。因此具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之偵測信號係依 是否得到次資訊”0"或” Γ,而變。例如··上升梯度及下降梯 度的差別可輕易由偵測信號差來辨識。 因此’次資訊類型可由自差分所得値的大小偵測而得。 但在使用差分時,雜訊分量自然會増加。在一具較差s/n -37·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35 ) 比之光碟媒體中,偵測誤差係可預期。在此示例中,各擺 動1526或1527圖樣重複複數次,俾增進偵測之可靠性。 主資訊係自區塊標記15 10沿槽溝1502記錄於區塊單位 1541中。區塊單位1541具預設長度,例如64 kB (或32 k B )。可將主資訊記錄爲記錄標記28。區塊單位係用於資 訊處理之單位,並爲如ECC區塊。當N = 32時,區塊單位 1541經分割爲32個區段1525(或者當N=16時,分割爲16個 區段1525)。各區段1525均係長度爲2 kB之次區塊。當 M = 26時,各區段1525經分割爲#0至#25的26個資訊框。在 #0至#25之各資訊框開端處,SYNC標記經記錄爲同步信號 供再造資料之用。 〜 資訊框係記錄於槽溝1502上資訊之基本單位。在圖15 中,資訊框# 0係以代碼1522表之,而資訊框# 1係以代碼 1523表之。以資訊框1522與1523爲例,各資訊框均包含一 種以週期方式預先形成之擺動。1位元之次資訊” 〇,,、” 1 ”或 "S ”以此方式描述於各資訊框1522與1523。包含於各區段 1525中之26位元(M = 26)次資訊群可指示對應於區塊單位 1541之至少部分區塊ID (位址資訊)。 1位元次資訊經指定予一資訊框,因此將32位元區塊ID 前於連續的32個資訊框中(次資訊群)。 區塊ID除了用以指出位址之資訊外,尚包含一誤差修正 碼,一誤差偵測碼,或一同等碼或用以修正或偵測偵測信 號之類似碼。 如上述,區塊ID係合併1位元資訊表之,其係指定予32 -3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气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
個資訊框。換言之,整個區塊ID係以32位元次資訊群表 之。 當ECC區塊長度爲64 kB時,各區塊均包含32個區段。據 上述,一區塊單位包含832個資訊框( = 32X26)。當區塊ID 係以32個資訊框(一資訊框群)表之時,在區塊單位154i 中,區塊ID可重複26次(亦即在26個資訊框群中描述相同 的區塊ID )。 當ECC區塊長度爲32kB時,各區塊均包含16個區段。據 上述,一區塊單位包含416個資訊框(=16χ26)。當區塊1〇 係以32個資訊框(一資訊框群)表之時,在區塊單位i54i 中,區塊ID可重複13次(亦即在26個資訊框群中描述相同 的區塊ID )。 以此方式,區塊ID以32資訊框(一資訊框群)表之,並在 區塊單位1541中描述ID區塊複數次。 因此區塊ID僅由對32資訊框之讀取即可最終決定。因此 可快速執行後續處理(資料讀取、資料記錄等)。 由於區竣ID在區塊單位1541中重複複數次,可增強區塊 ID之讀取可靠性。 如上述I圖16,雖然在此狀況下,在區塊單位1541中的 區塊ID重複次數降低,其仍可包含區塊ID以外的資訊。例 如··可將區塊ID之序數納於次資訊群中。基於多數,此序 數可用於最終決定位址數^此外’此序數具有對信號處理 有用之資訊,例如:在區塊中何區段1525現正被讀取,或 在區塊中之次資訊群何者有誤。 -39 -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A4規格(210X297公釐) ·; 裝 訂
線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37 ) 在具複數個記錄面或層之光碟媒體的狀況中,可將記錄 層之序數納於次資訊群中。以此方式易於辨認記錄面。例 如:在圖16中四個相同序數之一可以記錄層序數置換之。 因此易於辨認記錄面。 在此示例中,區塊ID具有32個位元。位址資訊之位元數 不限於32,可依如記錄於光碟媒體之資料量或誤差修正碼 之類型與系統而爲任意數。 在此示例中,區塊單位在N = 32時,經分割爲32個區段 (或在N == 16時爲16個區段)。本發明不以此區段數爲限。 在此示例中,次資訊經記錄於26資訊框中,其係包含於 Μ =· 26之各區段中。本發明不以〜此資訊框數爲限。 在此示例中,次資訊在經調變爲鋸齒形擺動後記錄之。 本發明不以此擺動外型爲限。此資訊之記錄係於調變爲具 如圖4或7外型之擺動後爲之。 在此示例中,區塊標記係槽溝的中斷部分。本發明不以 此區塊標記型式爲限。例如:區塊標記可經調變爲具如圖5 或6外型之擺動後爲之。 (示例11) 圖22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1槽溝1602。槽溝1602可形 成於圖2所示之光碟媒體20,取代圖1所示之光碟媒體102。 如圖22所示,槽溝1602外型基於區塊對區塊而相異。 參閲圖22,形成區塊位址單位之ECC區塊經分割爲四個 PID 區段 PID0 至 PID3。PID 區段 PID0、PID 1、PID2 與 PID3 分別以代碼2202、2204、2206與2208示之。PID區段2202、 -40-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 297公釐) 裝 訂
540042 A7 B7__ 五、發明説明(38 ) 2204、2206與2208之前分別爲附錄區段0至3。附錄區段0、 1、2與3分別以代碼2201、2203、2205與2207示之。附錄區 段2201、2203、2205與2207各包含一區塊標記(辨識標 記)2220。在圖22中,區塊標記(辨識標記)2220係在槽溝 1602的中斷部分,並示如永以致式各PID區段開端之索 引。 如上述,區塊經分割爲四個PID區段(N = 4),且各PID區 段再分割爲Μ個資訊框(M = 52)。各資訊框(例如資訊框 2222、2223、2224與2225)自區塊標記2220沿槽溝1602均具 預設數量之擺動2226、2227、2229與2230。擺動2226、 2227、2229與2230各具互異之預設外型,並代表次資訊 (” 〇”、” i "、” s ” 或” B ”)。一種次資訊(” 〇,,、” i ”、” s "或 π B ”)類型即以一種擺動2226、2227、2229或2230外型表 之。次資訊類型與擺動外型(擺動2226、2227、2229或2230) 之對應關係爲一對一。尤其是擺動2226、2227與2228—般 均爲鋸齒形,而擺動2230則具正弦波形。擺動2226、 2227、2228與2230之上升形(或上升梯度)及下降形(或下降 梯度)相異。擺動2226、2227、2229或2230係依次資訊類型 ”s” 或”B")而形成。 擺動2226、2227、2229與223 0間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之 相異處由下列差分推·挽偵測信號即可輕易偵測。掃描雷射 光束射向槽溝1602,所產生之差分信號(亦即推-挽信號)係 沿垂直光碟媒體20之槽溝1602方向(徑向)劃分之光接收構 件之偵測區接收之光量差。因此具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之 -4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39 ) 偵測信號係依是否得到次資訊” 0”、” 1 ”、” S ”或” B ”而變。 例如: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的差別可輕易由偵測信號差來 辨識。 因此,次資訊類型可由自差分所得値的大小偵測而得。 但在使用差分時,雜訊分量自然會增加。在另一具較差 S /N比之光碟媒體中,偵測誤差係可預期。在此示例中, 各擺動2226、2227、2229與2230圖樣重複複數次,俾增進 偵測之可靠性。 即將描述PID區段内容。各PID區段均包含52個資訊框, 其各具372個位元組,因此長度爲19344之位元組( = 372位元 組 x52)。PID 區段 2202(PID0)包含 8 位元 PID 資訊 2209、24 位元區塊位址資訊2210、16位元IED資訊2211以及4位元位 址標記(AM)2212。 PID資訊2209係表對應於PID區段的數量(亦即是否PID區 段係卩100、?101、?102或?103)。區塊位址資訊2210係指 定予各區塊之位址資訊,並共同在相同ECC區塊之PID0至 PID3中。IED資訊2211係自PID資訊2209及區塊位址資訊 2210產生之ID誤差偵測碼。 位址標記22 12位於PID區段2202的末端(末端),並用以偵 測PID區段2204的開端,其係緊接於PID區段2202之後。位 址標記2211除了包含次資訊” 1”、”〇”或"S”之外,尚包含次 資訊” B ”,其使用正弦波形擺動,諸如在資訊框2225中的 擺動2230。位址標記2212係合併在資訊框2224中由擺動 2229紀錄之次資訊’’ S ”與次資訊” B "示之。例如:位址標記 -4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4G ) 2212具有4位元資訊”SBBS”。當偵測到此圖樣時,即準備 偵測後續附錄區段或PID區段。 由於次資訊”B”僅供位址標記之用,易於自具其它資訊 之區段分辨出位址標記。因此可增強位址標記之偵測精確 度。 即將描述附錄區段内容。不若PID區段,各附錄區段均具 先前紀錄於磁碟之區塊標記2220。例如:區塊標記2220係 一映射標記,其係如圖17所示之槽溝1602的中斷部分,如 後述。附錄區段2201係在PID區段2202(PID0)之前,並爲 ECC區塊之開端。 附錄區段0至3分別在PID0至PID3之前,長度均爲93位元 組。區塊標記(映射標記)2220長度約爲2位元組。在各附錄 區段中可紀綠虛擬資料,俾增強區塊標記2220之偵測精確 度。 例如:有用的虛擬資料可爲包含簡易重複之4T標記與4T 空間的資訊。因此單頻分量之紀錄標記與區塊標記可頻率 分離,易於偵測。因此較易偵測區塊標記。 如上述,一 ECC區塊經分割爲四個PID區段,且各PID區 段之前係一附錄區段。在各附錄區段中形成指示PID區段 開端之區塊標記。此PID區段在ECC區塊中重複。由於區 塊ID僅藉由讀取1/4的ECC區塊而最終決定,故可快速執 行後續處理(資料讀取、資料記錄等···)。 由於區塊ID在ECC區塊中重複複數次,可增強區塊ID之 讀取可靠性。 -4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41 在此示例中,一 ECC區塊經分割爲四個pid區段。然而本 發明並不以此PID區段數爲限。一 ECC區塊可經分割爲任 意個PID區段。 在此示例中,次資訊在經調變爲鋸齒形擺動後記綠之。 本發明不以此擺動外型爲限。此資訊之記錄係於調變爲具 如圖4或7外型之擺動後爲之。 在此示例中’區塊標記係槽溝的中斷部分。本發明不以 此區塊標記型式爲限。例如:區塊標記可經調變爲具如圖5 或6外型之擺動。視需要可將區塊標記調變爲具如圖17、18 或19外型之擺動。 (示例12) 〜 圖17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2槽溝17〇2。槽溝17〇2可藉 由修正圖22所示之槽溝1602的附錄區段而得。 在圖17中,代碼1701係表附錄區段〇,且1705係表附錄區 段1至3。槽溝1702具先前形成於磁碟中的連續複數個類正 弦波擺動外形,且各附錄區段長度爲93位元組。附綠區段 包含九個擺動。附錄區段〇具區塊標記1703至1704,其各爲 槽溝1702的中斷部分,且附錄區段1至3各具區塊標記17〇6 如槽溝1702的中斷部分。 如示例11所述,附錄區段〇至3在各PID區段之前,並可爲 位址資訊之開端。因此,要求附錄區段〇至3具適當高階之 謂取可靠性。在區塊標記重複複數次的狀況下(例如兩 次),在附錄區段中,亦即在附錄區段中具有複數個相同區 塊標記的狀況下;可以高階之讀取可靠性偵測區塊標記, -44 -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裝 訂
線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42 即使區塊標記之一因外在擾動(例如雜訊或缺陷)而無法偵 測亦同。在區塊標記以一定間隔重複複數次的狀況下,容 易區隔因雜訊、缺陷或類似情況產生的假區塊標記與正確 的區塊標記。 可在附錄區段0至3中形成相同的區塊標記數量及外形。 例如:在各附錄區段0至3中可具一區塊標記1703。或者可 如圖17所示,在附錄區段〇至3中形成的區塊標記數量及外 形可以在附錄區段〇至3中相異。例如··在附錄區段〇中的區 塊標記數可與附錄區段1至3中相異。在此狀況下,在附錄 區段0中的區塊標記數較在其他附錄標記中者爲多,俾增強 附錄區段0作爲ECC區塊開端之1賣取可靠性。在圖17中,兩 區塊標記1703與1704係在附錄區段〇中,而一區塊標記17〇6 在附錄區段1至3中。當在附錄區段〇中形成的區塊標記外形 與在附錄區段1至3中者相異時,即易於區隔在附錄區段〇中 的區塊標記與其它附錄區段之區塊標記。因此無需讀取整 個PID區段,即可最終決定Ecc之啓始位址。 在圖17中,複數個區塊標記係在擺動相位之相同位置。 或者如圖18所示,區塊標記可在擺動中具18〇度相位差的位 置(區塊標記1703與1704)。 在此示例中,各區塊標記實際長度爲2位元組,但本發明 不以此長度爲限。最佳設計係基於可選擇之光點直徑而 疋。例如·如圖1 9所示,區塊標記實際長度可爲4位元 組0 當區塊標記實際長度如圖19所示爲4位元組時,在附錄區 -4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43 ) 段0中的區塊標記實際長度可與在附錄區段1至3者相異。因 此可增強在附錄區段0中的區塊標記之讀取可靠性。當在附 錄區段0中形成的區塊標記與在附錄區段1至3者相異時,即 易於區隔在附錄區段0中的區塊標記與其它附錄區段之區塊 標記。 參閲圖20,即將描述一光碟媒體,其中區塊標記係在平 地中形成之預凹處。圖20顯示在此光碟媒體中的槽溝 2002。槽溝2002可藉由對圖22中所示槽溝1602之附錄區段 修改而得。在圖20中,代碼2001係表附錄區段0,且2005係 表各附錄區段1至3。區塊標記2004係形成於附錄區段0之 槽溝2002的相鄰部分間之平地2003中。區塊標記2004可爲 平地2003中的中斷部分。在由光點2007掃描槽溝2002時, 區塊標記2004係在偏離光點2007中心半個磁執的狀態下被 掃描。 如圖20所示,在平地2003中形成的區塊標記2004之偵 測,可利用光接收構件之兩分隔偵測區所接收之光量差指 示之差分信號(亦即推-挽信號)爲之。上述PID區段係利用 此差分信號偵測之。可利用類似的差分信號偵測區塊位 址。因此無需將差分信號轉換爲總量信號,即可偵測區塊 位址與PID區段。因此信號偵測區段可具較簡單的電路組 態。 在一附錄區段中具有與圖20中所示區塊標記2004類似的 複數個相同區塊標記之狀況下,在附錄區段0中的區塊標記 數可與在附綠區段1至3者相異。 -4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44 ) 例如:當附錄區段0包含兩個區塊標記2204,而附錄區段 1至3各具一個區塊標記2204時,可增強在附錄區段0之區塊 標記的讀取可靠性。當在附錄區段0形成的區塊標記數與在 附錄區段1至3者相異時,即易於區隔在附錄區段〇中的區塊 標記與其它附錄區段之區塊標記。 在各附錄區段中可紀錄虛擬資料,俾增強區塊標記之偵 測精確度。 例如:有用的虛擬資料可爲包含簡易重複之4T標記與4T 空間的資訊。因此單頻分量之紀錄標記與區塊標記可頻率 分離,易於偵測。因此較易偵測區塊標記。 (示例13) 圖21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3光碟媒體之PID區段2100。 PID區段2100係由對圖22所示之PID0至PID3修改而得。PID 區段2100包含52各資訊框,其具372位元組,因此其長度爲 19344位元組( = 372位元組x52)。PID區段2100包含8位元 PID資訊2209、24位元區塊位址資訊2210、16位元IED資訊 2211以及做爲位址標記之4位元位址標記(AM) 2212。PID 資訊2209、24位元區塊位址資訊2210、16位元IED資訊 2211與示例11中類似。 位址標記2211位於PID區段2100的末端,並用以偵測PID 區段的開端,其係緊接於PID區段2100之後。位址標記 2211除了包含次資訊” Γ、” 〇”或"S ”之外,尚包含次資訊 ”B”。位址標記2211係合併次資訊”S”與次資訊”B”示之4 資訊單元。位址標記可爲在各PID區段2100中的相異次資 -4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45 ) 訊組合。例如:如圖21所示,PID 3之位址標記2107包含4 位元資訊” SSSS ”。當偵測到此組合時,即可辨識其係PID 3 之位址標記2107。因此,在準備偵測後續PID0或PID0位址 前,即偵測在附錄區段中的辨識標記。 PID0之位址標記2101、PID1之位址標記2103及PID2之位 址標記2105均包含"SBBS”,其與PID3之位址標記2107相 異。由於PID3之位址標記異於PID0至PID2之位址標記,故 易於區隔PID 3之位址標記與其它PID區段之位址標記。因 此可增強PID 3之位址標記偵測精確度。換言之,更易於以 此種相異次資訊組合偵測出區塊之開端。 PID0至PID2之位址標記可以相同的擺動外型形成之(亦 即相同的次資訊組合)。例如·· PID 0至PID 2之位址標記可 包含” SBBS”。 圖21所示位址標記2101、2103、2105及2107具有以槽溝 之擺動表示的資訊,利用指示由光接收構件的兩分隔偵測 區接收之光量差的差分信號(例如:推-挽信號)可偵測之。 PID資訊2209、區塊位址資訊2210以及IED資訊2211均可利 用此一差分信號偵測出。在各PID區段前之區塊位址或辨 識標記均可利用類似差分信號偵測之。因此無需將此差分 信號轉換爲總量信號及一差分信號,即可偵測各PID區段 之開端、區塊開端以及區塊位址。因此信號偵測區段可具 較簡單的電路組態。 爲增強位址標記2101、2103、2105及2107之偵測精確 度,可將虛擬資料紀錄於與位址標記對應之部分槽溝中。 -4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46 ) 例如··有用的虛擬資料可爲包含簡易重複之4T標記與4T 空間的資訊。因此單頻分量之紀錄標記與區塊標記可頻率 分離,易於偵測。因此較易偵測區塊標記。利用上述差分 信號可偵測出圖21所示之位址標記。因此在部分與位址標 記相對應之槽溝中,可藉由紀錄適合的使用者資料來取代 虛擬資料偵測位址標記。 可將在附錄區段及位址標記中的辨識標記組合使用。例 如··在附錄區段中的辨識標記係2位元組映射標記,因此具 相當高的定位精確度。因此,此一組合使用對附加寫入或 再寫入而言,再連結時可強化紀錄啓始位置之精確度。 (示例14) 圖23A所示係依本發明之示例14光碟裝置2300。光碟裝 置2300以前述示例所述的複數個擺動波形組合在造次資 訊,紀錄於光碟媒體中,俾紀錄與再造主資訊。圖23係圖 23A中所示光碟裝置2300之操作流程圖。 光碟裝置2300包含一轉換區段2330、一再造信號區段 2308、一聚焦位置控制區段2309、一磁執位置控制區段 2310、一次資訊偵測區段2312、一雷射驅動區段2313、一 再造信號處理區段23 14以及一位址資訊/磁碟管理資訊處理 區段2315。轉換區段2330包含一半導體雷射2302、一視準 鏡2303、一光束分離器2304、一聚光區段2305、一集光鏡 2306、一光偵測區段2307以及一促動器2311。光碟裝置 2300將一光束指向一光碟媒體2301,俾讀取紀錄於光碟媒 體2301之主資訊及次資訊,並將主資訊及次資訊轉換爲再 -4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裝 %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47 ) 造信號。 參閱圖23A與23B,自半導體雷射2302發射之光束經視準 鏡2303、光束分離器2304及聚光區段2305集於光碟媒體 2301之資訊面。所收集之光接著由光碟媒體2301反射與繞 射,並經聚光區段2305、光束分離器2304與集光鏡2306集 於光偵測區段2307。光偵測區段2307之光接收構件A、B、 C與D均依所接收之光量輸出一電壓信號做爲再造信號 2320(步驟S 100)。 再造信號計算區段2308對再造信號2320做加、減、乘或 除。自再造信號計算區段2308輸出一 FE(聚焦誤差)信號 2321做爲此計算結果,並將其傳送至聚焦位置控制區段 2309。 自再造信號計算區段2308輸出一TE(尋軌誤差)信號 2322做爲此計算結果,並將其傳送至尋軌位置控制區段 2310。 自再造信號計算區段2308輸出一 RF(射頻)信號2323 做爲此計算結果,並將其傳送至次資訊偵測區段23 12與再 造信號處理區段2314(步驟S200)。 聚焦位置控制區段2309依FE信號2321以電壓輸出驅動促 動器2311,俾控制光點在光碟媒體2301資訊面上的聚焦位 置。尋軌位置控制區段2310依TE信號2322以電壓輸出驅動 促動器23 11,俾控制光點在光碟媒體2301資訊面上的尋軌 位置。以聚焦位置及尋軌位置控制之光點可用以讀取在光 碟媒體2301上的預凹處、或標記及空間。在光碟媒體2301 中的標記及空間係爲相差型,反射係數相異之反射光。因 此可讀取紀錄於光碟媒體2301上的資訊。在推-挽系統的狀 -5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48~) " ' 況中,TE信號2322係光偵測區段2307的兩個光接收區段接 收之光量差輸出。此兩光接收區段均包含四個光接收構件 A、B、C與D中的兩個,其係以與尋軌方向平行的線定 之。此處之差係爲(A + D)_(B + C)。RF信號2323係爲由四 個光接收構件A、B、C與D接收之光量和輸出。此處之和 係(A + B + C + D)。在散光系統的狀況中,FE信號2321係爲 (A + C)-(B + D)之輸出。 次資訊係以下列方式再造之。 由再造信號計算區段2308產生之TE信號2322及RF信號 2 3 2 3係爲至次資訊偵測區段2 3 12之輸出,並用以次資訊之 解碼。由次資訊偵測區段23 12嶺測之次資訊經輸出至位址 資訊/磁碟管理資訊處理區段2315及雷射驅動區段2313。 如圖34所示,次資訊偵測區段23 12包含一參考時鐘產生 區段3410、一層切脈衝信號產生區段3411、一做爲區塊標 記信號偵測區段之第三BPF(帶通濾波器)3403,以及一次 資訊產生區段3412。 參考時鐘產生區段3410包含第一 BPF 3401與一同步偵測 區段3404。層切脈衝信號產生區段341丨包含一第二bpf 3402、一比較器3405及一積分器3408。次資訊偵、測區段 2312包含一大量決定區段3406及一次資訊解碼器3407。 設計之第一 BPF 3401具定濾波,俾將經調變爲TE信號 23 22之擺動信號取出。基於te信號23 22,第一 BPF 3 401產 生一輸出信號3401,,其包含一具正弦波形之基本波分量, 與槽溝中的擺動同步。同步偵測區段3404接收輸出信號 -5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49 ) 340Γ並產生參考時鐘信號3404’,其與自光碟媒體2301讀取 之信號同步(圖23A)(步驟S 300)。參考時鐘信號3404’係用 以同步次資訊信號。 第二BPF 3402係一差分濾波器,用以偵測經調變為TE信 號2322之鋸齒波形之陡邊。第二BPF 3402依陡邊之相位(或 方向)產生向上或向下差分脈衝信號3402’。差分脈衝信號 3402’經輸出至比較器3405。比較器3405將經過積分器3408 之調整切壓反饋與差分脈衝信號3402’做比較,並產生具差 分脈衝信號3402’之向上狀態與向下狀態的層切脈衝信號 3405而為”0”與"1"(步驟S400)。層切脈衝信號3405’係為大 量決定區段3406之輸出。 - 第三BPF 3403濾波RF信號2323,俾偵測區塊標記信號 3403’,並最終決定次資訊群之開端(步驟S500)。偵測區塊 標記信號3403’經輸出至大量決定區段3406,在該處偵測區 塊標記信號3403’係用於計時同步。 大量決定區段3406在特定時段比較層切脈衝信號3405’之 ”0”脈衝數與”1"脈衝數,其係基於自參考時鐘信號3404’及 區塊標記信號3403’產生之同步信號為之。接著大量決定區 段3406在特定時段將所有脈衝中的大部分脈衝輸出至次資 訊解碼器3407而為層切資料信號34061。次資訊解碼器3407 檢查在層切資料信號3406’中是否有誤差。當在層切資料信 號3406 f沒有誤差時,次資訊解碼器3407即將層切資料信號 3406'輸出為次資訊信號3420(例如:位址資訊)(步驟 S600) 〇 -52-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50 ) 以上述程序可將紀錄於光碟媒體2301之次資訊信號3420 再造。基於包含於次資訊信號3420内之位址資訊,光碟裝 置2300可決定在槽溝中目前正被再造之資訊區塊。當在紀 錄主資訊於光碟媒體2301時,決定在紀錄主資訊之區塊前 之區塊位址,接著預報之次一區塊係紀錄主資訊之區塊。 以此方式,可自目標區塊之區塊開端紀錄主資訊。 (示例15)
即將描述依本發明之示例15光碟媒體之導入區與導出 區。 % 即將參閲圖30描述習知光碟媒體3001之導入區與導出 區。光碟媒體3001包含在内週i區之導入區3003以及在外 週邊區之導出區3004,在導入區3003與導出區3004間具紀 錄與再造區。在圖30中,將一部份3007放大。導入區3003 具有先行形成之預凹處3006。藉由對預凹處與剩餘區域間 反射率差之讀取,可讀取或”1”資訊。導入區3003具有 先行紀錄之磁碟管理資訊。磁碟管理資訊包含如:磁碟再 造力上之資訊、伺服資訊、在最佳紀錄力上之資訊。紀錄 與再造區3004具有先行形成之槽溝3002。藉由沿槽溝3002 尋執控制之實行,可將可再寫入資料記錄於槽溝3002中或 將記錄於槽溝3002中的資料消除。 在習知的光碟媒體3001中,導入區3003與導出區3005和 紀錄與再造區3004的相異處在於預凹處3006外型以及槽溝 3002外型。因此,需以切換方式使用兩尋軌系統。尤其是 用於導入區3003與導出區3005之差相系統(DPD)之尋執, -5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51 ) % 以及用於紀錄與再造區3004之推-挽系統利用槽溝3002繞射 之尋軌。 在本發明之示例15中,提供之對相同尋執系統之光碟媒 體可用於導入區、導出區以及紀錄與再造區。此光碟媒體 可使尋執系統簡化。 自此即將描述依示例15之光碟媒體。 圖24所示係依示例15之光碟媒體2400。光碟媒體2400包 含導入區2401、紀錄與再造區2402,以及導出區2403。導 入區2401與導出區2403具有先行紀錄之磁碟管理資訊。各 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2403更可具有用以紀錄使用者資料之 其它區域,亦即用於試驗紀錄之區域。在圖24中,導入區 2401可爲以光碟媒體2400爲中心,半徑22.59毫米之圓週至 以光碟媒體2400爲中心,半徑24.02毫米之圓週間的區域。 導入區2401包含磁碟管理區(自距中心半徑22.59毫米之圓 週至距中心半徑24.000毫米之圓週間的區域),其具先行紀 錄之磁碟管理資訊。導入區2401亦可包含一可再寫入區供 光碟媒體測試記錄或驅動之用。在磁碟管理區中的資訊原 則上禁止被再寫入。在此示例中,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 2403即指磁碟管理區。 即將參閲圖36,描述在光碟媒體2400紀錄面中以螺旋方 式形成之槽溝363 1。槽溝363 1係形成於導入區2401與導出 區2403中。槽溝3631具有以週期方式存在之預設擺動 3626、3627及3628外型。擺動3626、3627及3628各具互異 之預設外型,並代表次資訊(’’ 0”、” Γ、” S ”或” B ")。一種 -5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52 ) 次資訊” 1” ' ’’S”或”B”)類型即以一種擺動3626、 3627或3628外型表之。次資訊類型與擺動外型(擺動3626、 3627或3628)之對應關係為一對一。尤其是擺動36267與 3627—般均為鋸齒形,而擺動3628則具正弦波形,其上升 形(或上升梯度)及下降形(或下降梯度)相異,示如圖36。 磁碟管理資訊係以一串以擺動3626、3627及3628所示之次 資訊表之。 擺動3626、3627及3628間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之相異處 由下列差分推-挽偵測信號即可輕易偵測。掃描雷射光束射 向槽溝3631,所產生之差分信號(亦即推-挽信號)係沿垂直 光碟媒體3400之槽溝3631方向(徑向)劃分之光接收構件之 偵測區接收之光量差。因此具上升梯度及下降梯度之偵測 信號係依是否得到次資訊” 0"或π Γ’而變。例如:上升梯度 及下降梯度的差別可輕易由偵測信號差來辨識。次資訊類 型可由自差分結果獲得值之大小偵測之。在導入區2401及 導出區2403中,次資訊係做為紀錄與再造區2402之磁碟管 理資訊之用。 在圖36中,資訊框3620包含區塊標記3630,其具先行形 成的九個擺動3628,俾指示次資訊” B ’’。伴隨於區塊標記 3630之後的52個資訊框3621各具有總數為36的擺動3626及 3627,俾指示次資訊” 0Π及次資訊” 1”。在CLV格式示例中 的光碟媒體2400狀況下,自最内部磁軌至最外部磁軌之擺 動3626及3627的實際頻率固定為fb。 參閱圖25 A與25B,即將將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2403和記 -5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裝 訂
線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53 ) 錄與再造區2402做比較。 圖25A顯示在記錄與再造區2402中的槽溝2502。資訊框 2510包含區塊標記2520,其具先行形成的九個擺動2528(正 弦波形),俾指示次資訊"B”。伴隨於區塊標記2520之後的 52個資訊框2511各具有總數爲36的擺動2526及2527(鋸齒 形),俾指示次資訊” 0"及次資訊” 1 ”。在CLV格式示例中的 光碟媒體2400狀況下,自最内部磁執至最外部磁軌之擺動 2526、2527及2528的實際頻率固定爲fa(l擺動·· 124頻道位 元)。擺動之擺動量固定爲22.5 nmpp。 在記錄與再造區2402中,記錄標記經調變後始記錄之。 在此示例中,一 46D-調變信號之執行長度限制在2T(最低 長度),記錄於槽溝2502中。在此點之頻道位元長度爲 0.0771微米。用於記錄與再造信號之雷射光波長平均値爲 405奈米(+10奈米、-5奈米),而數値孔徑(NA)爲0.85 + /-0.01。 圖25B顯示在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2403中的槽溝363 1。槽 溝3631的細部敘述如上述圖36。在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 2403中形成的擺動3626、3627及3628的實際頻率fb爲在記 錄與再造區2402中形成的擺動2526、2527及2528的實際頻 率fa的十倍。藉由設定較高的擺動頻率,可增加單位面積 可容納之資訊量。 在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2403中,複數個擺動指示1位元次 資訊。在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2403和記錄與再造區2402 間,擺動數係指1位元資訊,其係次資訊相異之最小單位。 -5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40042 A7 B7
與記錄與再造區2402相較,藉由降低在導入區24〇1與導出 區2403中指示1位元資訊之擺動數,指示磁碟管理資訊之擺 動可有效形成於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24〇3中相對較小的區 域中。 如上述,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24〇3中包含槽溝3631,其 具以週期方式形成之預設擺動外型,且在槽溝3631中各擺 動外型係表磁碟管理資訊。由於擺動亦以週期方式形成於 在记綠與再造區2402内的槽溝2402中,可利用相同系統之 尋軌於整個光碟媒體2400中。由於在導入區24〇1與導出區 2403中的擺動頻率係在記錄與再造區24〇2中的十倍,且一 擺動表1位元次資訊,故得以續加記錄於單位面積之資訊 量。因此可有效將用以指示磁碟管理資訊之擺動記錄於導 入區2401與導出區2403之限制區中。 在此示例中,在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2403中的擺動頻率 係在記錄與再造區2402中的十倍,本發明不以此數値爲 限。 在此示例中,描述到鋸齒形擺動。本發明不以此外型爲 限。 在此示例中,一擺動係表元資訊。亦可以複數個擺動 表示1位元資訊。 或者可如圖26A與26B所示,在導入區24〇1與導出區24〇3 中的擺動頻率fb可低於在記錄與再造區24〇2中的擺動頻率 fa。以此方式,當在偵測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24〇3中的擺 動時,可增加S/N比。因此,可增加在導入區24〇1與導出 -57-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55 ) 區2403中的磁碟管理資訊。 在此示例中,在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2403中的擺動頻率 相同,並與在記錄與再造區2402中的擺動頻率相異。在僅 將磁碟管理資訊記錄於導入區2401中的狀況下,僅有在導 入區2401中的擺動頻率可與在記錄與再造區2402中者相 異。 在此示例中,光碟媒體2400包含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 2403。除記綠與再造區2402之外,光碟媒體2400可僅包含 導入區2401或僅包含導出區2403。 (示例16) 圖27A與27B所示係依本發明示例16之光碟媒體槽溝2502 與2731 。 在圖27A所示槽溝2502與上述圖25A中所述槽溝2502相 同,並形成於圖24所示光碟媒體2400之記錄與再造區 2402。圖27B所示槽溝2731係形成於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 2403 中。 資訊框25 10包含區塊標記2520,其具先行形成的九個正 弦波形擺動2528’,俾指示次資訊” B ”。伴隨於區塊標記 2520之後的52個資訊框25 11各具有總數爲36的鋸齒形擺動 2526^及2527’,俾指示次資訊”0”及次資訊” Γ。在CLV格式 示例中的光碟媒體2400狀況下,自最内部磁執至最外部磁 軌之擺動2526、2527及2528的實際頻率固定爲fa( 1擺動: 124頻道位元)。用以表示擺動之擺動量的擺動振幅固定爲 Ca 0 -5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56 ) 在圖27A與27B所示槽溝之擺動振幅(表示擺動之擺動量) 與在圖25 A與25B所示相異。鑒於在記錄與再造區2402中之 槽溝2502的擺動振幅爲Ca,在圖27B中,在導入區2401與 導出區2403中之槽溝2731的擺動振幅爲Cb,其中Cb〉 Ca 0 在再造時之擺動信號振幅與擺動量成正比。因此在導入 區2401與導出區2403中的擺動振幅大於在記錄與再造區 2402中的擺動振幅,可改善在再造時偵測擺動時的S/N 比。因此可增強磁碟管理資訊之讀取可靠性。 在此示例中,光碟媒體2400包含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 2403。除記錄與再造區2402之外,光碟媒體2400可僅包含 導入區2401或僅包含導出區2403。 (示例17) 圖28A與28B所示係依本發明示例17之光碟媒體槽溝2502 與2831 。 在圖28A中,擺動2826係以CLV格式形成,且自最内磁軌 至最外磁軌之擺動2826的實際頻率爲定値。因此兩相鄰擺 動2826之相位依磁軌位置及徑相位置而偏移。在再造時, 相鄰磁執之干涉影響明顯地與相位差有關,且由再造信號 偵測之擺動信號振幅以週期方式隨相位差而變。在一擺動 信號振幅變化最低之擺動中,可降低S/N比。 圖28A與28B所示槽溝與圖25A與25B所示者在下列論點 上相異。在槽溝283 1中,擺動2827係以CAV格式形成,因 此兩相鄰磁執間之擺動2827相位差常爲7Γ/2。 -5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57 ) 當在記錄與再造區2402、導入區2401以及導出區2403中 的擺動係以CAV格式形成時,在再造時之擺動信號振幅爲 定値。因此可增強擺動之偵測可靠性。 在此示例中,相位差爲7Γ /2。擺動在上升之相位〇處以及 在下降之相位7Γ處常具有陡邊。當陡邊係在;r /2及3χ π /2 等ττ /2χ(2η+1)時(η係一整數),可降低相鄰磁軌間的橫向 影響。相位差不僅限於上述値,可爲任何其它定値。 在記錄與再造區2402、導入區2401以及導出區2403中的 擺動可以在DVD-RAM使用之ZCLV格式形成,取代CAV格 式。 藉由以CAV格式或ZCLV格式取代CLV格式形成之擺動, 可增強自記錄與再造區2402再造之位址資訊的可靠性。 在此示例中,光碟媒體2400包含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 2403。除記錄與再造區2402之外,光碟媒體2400可僅包含 導入區24〇1或僅包含導出區2403。 (示例18) 圖29A與29B所示係依本發明示例18之光碟媒體槽溝2502 與2931 。 在圖29A所示槽溝2502與上述圖25A中所述槽溝2502相 同,並形成於圖24所示光碟媒體2400之記錄與再造區 2402。圖29B所示槽溝2931係形成於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 2403 中。 圖29A所示槽溝2502具Tpa之磁軌溝(兩相鄰磁執間距)。 主資訊係以槽記錄系統記綠於槽溝2502中。 -6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58 ) 圖29A與29B所示槽溝與在圖25A與25B之磁執溝中所示 者相異。鑒於在圖29A之記錄與再造區2402中的槽溝2502 之磁軌溝爲TPa,在圖29B之導入區24〇1與導出區2403中的 槽溝2931之磁軌溝爲TPb,其中TPb > TPa。例如:當利 用波長爲405奈米而〇·85之NA做爲光學常數之光點再造記 錄於槽記錄系統光碟媒體之資訊時,其磁執溝Tpa = 〇.32微 米(兩相鄰磁軌間距),以推-挽系統所得之尋執誤差信號振 幅相當小。當磁軌溝增加時,尋軌誤差信號之振幅亦隨之 而增。在擺動之擺動量爲定値處,擺動信號振幅基本上隨 尋軌誤差信號之振幅而正向增加。因此當磁軌溝增加時, 再造時之擺動信號振幅亦增。— 因此’與在記綠與再造區2402中的磁軌溝τρ a相較,藉 由增加在導入區24〇1與導出區24〇3中的磁軌溝TPb,可增 強在偵測擺動時之S /N比。 或者當TPb<Tpa時,可有效將指示磁碟管理資訊之擺 動?己綠於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2403中的限制區中。 在示例15至18中,擺動頻率、擺動振幅、相鄰擺動之擺 動相位差、磁軌溝以及在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2403中類似 的項目均與在記錄與再造區24〇2中者相異。在導入區24〇1 與導出區2403中和在記錄與再造區2402間的複數個因子可 相異。 在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2403中的磁碟管理區之磁軌中, 並典兄錄標記形成。因此可增加磁碟管理區之再造信號的 S/N比,並造成磁碟管理區讀取可靠性之增強。 -61 - 本紙張尺度適财關家標準(CNS)_ A4規格(蒙297公爱) 裝 訂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59 ) 在此示例中,光碟媒體2400包含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 2403。除記錄與再造區2402之外,光碟媒體2400可僅包含 導入區2401或僅包含導出區2403。 (示例19) 圖35所示係依本發明示例19之光碟媒體槽溝353 1。 在圖35所示槽溝353 1可形成於圖24所示光碟媒體2400之 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2403中。 在圖35所示槽溝3531與在圖25B所示槽溝3631相異之處在 於槽溝3 53 1具有在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2403中以寫入一次 方式記錄之單頻記錄標記(亦即槽溝353 1)。例如:具 0.0771微米頻道位元長度之記錄標記係以具有在具有磁碟 管理資訊之槽溝353 1中的8T記錄標記及8T空間之信號重複 以寫入一次方式記錄之。因此可以在不支援推-挽系統之尋 執(DPD系統尋軌裝置)的再造裝置中再造此資訊。可改善 裝置間的相容性。 在此示例中,光碟媒體2400包含導入區2401與導出區 2403。除記錄與再造區2402之外,光碟媒體2400可僅包含 導入區2401或僅包含導出區2403。 (示例20) 圖31所示係依本發明示例20之光碟媒體槽溝3101。 在示例1中,區塊標記210係將槽溝102切斷爲之。在此示 例中,區塊標記3104係將槽溝3101中的擺動3126局部反相 形成。因此不用將槽溝3101切斷即可形成區塊標記3104, 並可因此將資訊記錄於區塊標記3104上。結果可降低固定 -6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B7 五、發明説明(60 ) 開支。 (示例21) 圖32所示係依本發明示例20之光碟媒體槽溝3201。 在示例1中,區塊標記210係將槽溝102切斷爲之。在此示 例中,複數個區塊標記3204a與3204b係將槽溝3201中的擺 動3226局部反相形成。因此不用將槽溝3201切斷即可形成 區塊標記3204a與3204b,此外,除了區塊標記3204a與 3204b之間的重疊部分以外,均可保持擺動3226之相位連續 性。因此大致上無需變化擺動之時鐘相位且無需在PLL中 產生相位差即可再造。可將主資訊記錄於區塊標記3204a與 3204b上。結果可降低固定開支。 (示例22) 圖33所示係依本發明示例22之光碟媒體槽溝3301。 在示例1中,區塊標記210係將槽溝102切斷爲之。在此示 例中,以擺動3326形成之區塊標記3304與擺動26相較,局 部頻率較高。不用將槽溝3301切斷即可形成區塊標記 3304,並可因此將資訊記錄於區塊標記3304上。結果可降 低固定開支。 在示例1、4、5、7至12、15、16以及19至22中,已揭示 具區塊標記之槽溝。在光碟媒體上可具槽溝,無須具區塊 標記。 工業應用性 如上述,依本發明之複數個預設擺動外型形成於槽溝 中,其中主資k係基於區塊對區塊而記錄之。擺動所示述 -6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0042 A7 _—_ B7 五、發明説明(61 ) t資訊框中的特殊次資訊係藉由以預設數K分割區塊而 知。藉由在複數個資訊框中形成指示次資訊之擺動,亦即 在區塊中複數次,可形成無或少許固定支出之位址資訊。 可知到單頻擺動再造信號(亦即同步信號)。因此可得到適 於高密度記綠之光碟媒體。 做爲次資訊群的一部分之次資訊係指視Z D數之區段數。 在非連續讀取資料時,例如在搜尋操作後,在搜尋操作後 即可讀取區段之ID數或區段數,取代在開端之區塊標記。 因此可自任意區段讀取區塊ID。區塊ID之最終決定僅係藉 由對包含在區塊中的複數個區段之區段群之讀取,可快速 執行後續處理(資料讀取、資料記錄等·)。 區塊ID在一區塊中重複複數次。因此可增強區塊ID之讀 取可靠性。 在一導入區與一導出區中,磁碟管理資訊係由先前形成 的鋸齒形擺動指示之。因此可將相同的磁軌系統使用於整 個磁碟。故可簡化光碟裝置。 導入與導出區以及記錄與再造區間的擺動頻率相異。磁 碟管理資訊可有效率地記綠於在磁碟内部之導入區以及在 外部之導出區的限制區中。 -6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Claims (1)

  1. 540042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種光碟媒體,其包含一槽溝,主資訊則沿著槽溝記錄 於其中, 其中: 槽溝經分割爲複數個區塊, 複數個區塊各包含複數個資訊框, 複數個資訊框各包含一種用以表示次資訊之擺動波 形,此擺動波形係包含於複數個預設之擺動波形中, 複數個區塊,各具位址資訊,以及 位址資訊係以一串至少爲一件次資訊表之,次資訊係 以至少複數個資訊框之一的擺動波形表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複數個區塊各包含複數個區段, 複數個區段包含複數個資訊框,以及 位址資訊係以一串至少爲一件次資訊表之,次資訊係 以至少複數個資訊框之一的擺動波形表之,資訊框係含 於至少一個區段中。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χ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至少複數個區塊之一包含複數件位址資訊, 複數件位址資訊相同,以及 複數件位址資訊各以至少一件次資訊之事列表之。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光碟媒體,其中複數件位址資 訊各包含一序數,且序數係指在複數件位址資訊中各件 位址資訊之順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媒體,其中位址資訊係以 -65-
    複數個位元表之,且複數個位元係自較低位元至較高位 凡’以至少一串次資訊表之。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複數個區塊备包含複數個區段, 複數個區段包含複數個資k框, 位址資訊係以至少一串列表之,該串列係包含於複數 個區段中,以及 在複數個區段中指示順序之資訊係以至少爲一件次資 訊的一部份表之。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媒體,其中資訊係表址至 少一誤差偵測碼,且一誤差修正碼係以至少爲一件次資 訊的一部份表之。 8.如申^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媒體,其中槽溝内具有辨 識標記’用以指示各複數個區塊之開端。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光碟媒體,其中辨識標記係以 槽溝之中斷部分爲之。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光碟媒體,其中辨識標記係以 槽溝之局部寬度變化爲之。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光碟媒體,其中辨識標記係以 擺動波形振幅之局部變化爲之。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光碟媒體,其中複數個擺動波 形包含第一擺動波形與第二擺動波形,其彼此相異之處 ,少在於上升梯度與下降梯度之_,且第—擺動波形與 第二擺動波形係指彼此相異之次資訊件。 ' -66-
    540042 A8 B8 C8
    申明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媒體’其中複數個擺動波 形包含第一擺動波形與第二擺動波形,其彼此相異之處 至少在於功率比,且第一擺動波形與第二擺動波形係指 彼此相異之次資訊件。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光碟媒體,其中複數個擺動波 形均在槽溝的一邊之上。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媒體,其中槽溝包含一辨 識標記,用以指示至少一串次資訊中的至少一開&與一 末^端之^ — 〇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至少複數個區塊之一包含複數個至少一辛次資訊, 辨識標記係用以指示至少一串次資訊中的開端,以及 辨識標記之形狀相同於在一區塊中,在至少一串次資 訊中的另一辨識標記。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至少複數個區塊之一包含複數個至少一串次資訊, 辨識標記係用以指示至少一串次資訊中的開端,以及 辨識標記之形狀異於在一區塊中,在至少一寧次資訊 中的另一辨識標記。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辨識標記係用以指示至少一串次資訊中的末端,以及 辨識標記係藉由合併第一擺動波形與第二擺動波形以 及第二擺動波形而形成,其中第一擺動波形與第二擺動 波形彼此相異之處至少在於上升梯度與下降梯度之一, -67-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 x 297公釐) 54〇〇42
    而第三擺動波形係正弦波形。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至少複數個區塊之一包含複數個至少一串次資訊, 辨識標記係用以指示至少一串次資訊中的末端,以及 辨識標記之形狀相同於在一區塊中,在 ^ . 肀次資 訊中的另一辨識標記。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至少複數個區塊之一包含複數個至少一串次資訊, 辨識標記係用以指示至少一串次資訊中的末端,以及 辨識標記之形狀異於在一區塊中,在至少一串次資訊 中的另一辨識標記。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光碟媒體,其中辨識標記係將 槽溝相鄰部分間之部分平地切斷爲之。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辨識標記係將 槽溝相鄰部分間之平地切斷爲之。 23·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單頻虛擬資料 係記綠於辨識標記上。 2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光碟媒體,其中用以指示位址 資訊之較低位元的次資訊件數大於用以指示位址資訊之 較高位元的次資訊件數。 25·種光碟媒體’其包括一紀錄複製區及一磁碟管理區, 其中: 紀錄複製區包含一第一槽溝,主資訊則沿著第一槽溝 記錄於其中, -68-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裝 訂
    540042 Α8 Β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磁碟管理區包含-第二槽溝,其内具有至少光碟媒體 的内部區與外部區之一, 第二槽溝包含複數個預定擺動波形,以及 光碟媒體4官理資訊係由複數個預定擺動波形之組合 表之。 2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複數個預定擺 動波形包含一第一擺動波形與一第二擺動波形,其彼此 相異之處至少在於上升梯度與下降梯度之一,以及一第 三擺動波形,其係正弦波形。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第一槽溝包含複數個預定擺動波形,以及 在磁碟管理區中用以指示丨位元資訊之擺動波形數與在 紀錄複製區中者相異。 2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第一槽溝包含複數個預定擺動波形,以及 第一槽溝與第二槽溝之擺動波形頻率相異。 2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 第一槽溝包含複數個預定擺動波形,以及 第二槽溝較第一槽溝之擺動波形振幅大。 3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第二槽溝相鄰 部分之擺動波形具固定相差;r/2x(2n+l),其中η爲整 數。 3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光碟媒體,其中第二槽溝較第 一槽溝之磁軌紋大。 -6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297公釐) 540042
    32·如申请專利範圍第8項之光碟媒體,其中辨識標記係以 槽溝中至少一擺動波形之相變爲之。 3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光碟媒體,其中辨識標記係以 槽溝中至少一擺動波形之頻率變化爲之。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光碟媒體,其中複數個擺動波 形存在於同一期間。 35·種用以複製光碟媒體之光碟裝置,光碟媒體包含一槽 溝’主資訊則沿著槽溝記錄於其中,其中槽溝經分割爲 複數個區塊,複數個區塊各包含複數個資訊框,複數個 資訊框各包含一種用以表示次資訊之擺動波形,此擺動 波形係包含於複數個預設之擺動波形中,複數個區塊各 具位址資訊,以及位址資訊係以一 _至少爲一件次資訊 表之,次資訊係以至少複數個資訊框之一的擺動波形表 之,該光碟裝置包括: 一轉換區段,用以讀取來自光碟媒體之主資訊及次資 訊並產生複製信號; 一複製信號計算區段,用以自複製信號產生TE信號及 RF信號; 一參考時鐘信號產生區段,用以自TE信號產生參考時 鐘信號; 一等級切該脈衝信號產生區段,用以自TE信號產生信 號等級切該脈衝信號; 一區塊標記信號偵測區段,用以自RF信號偵測區塊標 記信號;以及 -70-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40042 A BCD 六、申請專利範園 一次資訊產生區段,用以自參考時鐘信號、等級切該 脈衝信號及區塊標記信號產生次資訊信號。 36. —種用以複製光碟媒體之方法,光碟媒體包含一槽溝, 主資訊則沿著槽溝記錄於其中,其中槽溝經分割爲複數 個區塊,複數個區塊各包含複數個資訊框,複數個資訊 框各包含一種用以表示次資訊之擺動波形,此擺動波形 係包含於複數個預設之擺動波形中,複數個區塊各具位 址資訊,以及位址資訊係以一事至少爲一件次資訊表 之,次資訊係以至少複數個資訊框之一的擺動波形表 之,該方法包括步驟如次: 讀取來自光碟媒體之主資訊及次資訊並產生複製信 號; 自複製信號產生TE信號及RF信號; 自TE信號產生參考時鐘信號; 自TE信號產生信號等級切該脈衝信號; 自RF信號偵測區塊標記信號;以及 自參考時鐘信號、等級切該脈衝信號及區塊標記信號 產生次資訊信號。 -7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090121471A 2000-08-31 2001-08-30 Optical disc and physical address format TW54004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63416 2000-08-31
JP2001179728 2001-06-14
JP2001235618 2001-08-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40042B true TW540042B (en) 2003-07-01

Family

ID=27344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21471A TW540042B (en) 2000-08-31 2001-08-30 Optical disc and physical address format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0) US7116624B2 (zh)
EP (5) EP2261925A3 (zh)
JP (1) JP4891419B2 (zh)
KR (1) KR100557694B1 (zh)
CN (2) CN100429720C (zh)
AU (2) AU2001282543B2 (zh)
BR (2) BR0113794C1 (zh)
CA (1) CA2420884C (zh)
HU (1) HUP0301251A3 (zh)
MX (1) MXPA03001797A (zh)
PL (1) PL209249B1 (zh)
TW (1) TW540042B (zh)
WO (1) WO200201933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61925A3 (en) * 2000-08-31 2012-10-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and physical address format
CA2424008A1 (en) * 2000-09-01 2003-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c medium, optical disc playback and recorder
JP4348851B2 (ja) * 2000-09-21 2009-10-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ES2336426T3 (es) * 2000-10-03 2010-04-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sco optico multicapa y metodo para producir discos opticos multicapa.
WO2002052558A2 (en) * 2000-12-26 2002-07-04 Pioneer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with linking blocks
US6724708B2 (en) 2001-06-20 2004-04-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ding information
PL214799B1 (pl) 2001-10-15 2013-09-30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Nosnik zapisu
KR100739671B1 (ko) 2002-05-17 2007-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작은 억세스 단위를 갖는 광 디스크와 어드레스 정보 변조방법
JP4295474B2 (ja) * 2002-05-24 2009-07-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記録媒体、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ディスク製造方法
AU2003256105A1 (en) * 2002-08-17 2004-03-03 Lg Electronics Inc. High-density optical disc, method for recording address and/or servo information on the high-density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for reproducing data recorded on the high-density optical disc
JP2004281026A (ja) * 2002-08-23 2004-10-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ヘッド装置及び光情報装置及び光情報再生方法
KR100727920B1 (ko) * 2002-09-06 2007-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정보 저장매체 및 그 기록 및/또는 재생 방법
KR100739672B1 (ko) * 2002-09-10 2007-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정보 저장매체 및 데이터의 재생 방법
US20050254367A1 (en) * 2004-05-13 2005-11-17 Volk Steven B Microminiature optical disc drive with wireless capability
US20070211615A1 (en) * 2004-04-26 2007-09-13 Hiromichi Ishibashi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KR20080045002A (ko) * 2006-11-17 2008-05-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록 매체, 재생 장치 및 재생 방법, 기록 장치 및 기록방법
WO2008132838A1 (ja) * 2007-04-24 2008-11-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近接場光を用いて情報記録媒体に対するデータの記録および/または再生を行う装置および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US7830753B2 (en) * 2007-11-20 2010-11-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optical disc drive, optical disc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20090175151A1 (en) * 2007-11-21 2009-07-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optical disc drive, optical disc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2011198427A (ja) * 2010-03-23 2011-10-06 Sony Corp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31749B1 (fr) 1982-08-11 1987-03-20 Renault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l'allumage et de l'injection de combustible pour un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NL8800152A (nl) * 1988-01-22 1989-08-16 Philips Nv Optische uitleesbare registratiedrager van het beschrijfbare type, een inrichting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dergelijke registratiedrager, en inrichtingen voor het optekenen en/of uitlezen van informatie op/uit een dergelijke registratiedrager.
JPH0719431B2 (ja) 1989-08-04 1995-03-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H0719432B2 (ja) 1989-08-04 1995-03-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2559143B2 (ja) 1989-08-25 1996-12-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ATE157795T1 (de) 1991-07-05 1997-09-15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udiospeichermedium und wiedergabegerät zur wiedergabe eines speichermediums
JP3068921B2 (ja) 1991-12-09 2000-07-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677122B2 (ja) 1992-06-04 1997-11-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書き込み型の光ディスク
JPH06309672A (ja) 1993-04-26 1994-11-04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記録媒体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5508985A (en) 1994-10-11 1996-04-16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processing synchronization marks extracted from a prerecorded wobbled groove on a compact disk
JPH08293129A (ja) * 1995-04-21 1996-11-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
US5835478A (en) * 1995-06-15 1998-11-10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having address information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ata at correct positions
US6118752A (en) 1995-07-07 2000-09-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offset pre-pit array indicat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DE69714790T2 (de) * 1996-02-08 2003-04-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Optische Platte, optische Platten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Wiedergabe von Informationen auf der optischen Platte
JP3703569B2 (ja) 1996-04-02 2005-10-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記録再生方法、記録再生装置
JPH1069646A (ja) 1996-08-29 1998-03-10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媒体、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10208249A (ja) 1997-01-21 1998-08-07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
US6385257B1 (en) * 1997-01-21 2002-05-07 Sony Corporation Frequency demodulating circuit, optical disk apparatus thereof and preformating device
JP3833329B2 (ja) * 1997-02-07 2006-10-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情報記録媒体とその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原盤露光方法
JPH10283689A (ja) 1997-02-07 1998-10-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EP0939398B1 (en) * 1998-02-26 2008-01-02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Optical disc record carrier with wobbled grooves that permit recording on the grooves and lands,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record carrier, and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such a record carrier
JPH11273090A (ja) 1998-03-24 1999-10-0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光ディスク原盤製造装置
JPH11273089A (ja) 1998-03-24 1999-10-0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光ディスク原盤製造装置
JPH11283280A (ja) 1998-03-30 1999-10-15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光ディスク原盤製造装置
JP3906557B2 (ja) 1998-04-21 2007-04-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回路
JPH11306685A (ja) 1998-04-21 1999-11-05 Sony Corp 信号処理回路
JP4102483B2 (ja) * 1998-06-02 2008-06-1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
JP2000276809A (ja) * 1999-03-23 2000-10-06 Sony Corp 光磁気記録媒体、記録再生装置、記録装置、記録方法および再生方法
JP2001110061A (ja) 1999-10-07 2001-04-20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記録装置
CN1560862A (zh) * 2000-01-14 2005-01-05 ���µ�����ҵ��ʽ���� 光盘、光盘的地址读取装置以及方法,信息介质
EP2261925A3 (en) * 2000-08-31 2012-10-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and physical address format
JP3999592B2 (ja) * 2001-07-16 2007-10-31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その製造方法、その駆動装置、及び、その製造に使用されるスタンパ
JP4068330B2 (ja) * 2001-10-16 2008-03-26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253073B2 (en) * 2004-01-23 2007-08-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hyper-abrupt junction varactors
JP2006114834A (ja) 2004-10-18 2006-04-27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1282543B2 (en) 2005-03-17
US20070297317A1 (en) 2007-12-27
CN1471709A (zh) 2004-01-28
US7116624B2 (en) 2006-10-03
US20060182012A1 (en) 2006-08-17
US7593313B2 (en) 2009-09-22
PL364807A1 (en) 2004-12-13
KR20030029902A (ko) 2003-04-16
US20060146674A1 (en) 2006-07-06
MXPA03001797A (es) 2004-03-26
KR100557694B1 (ko) 2006-03-07
US7257073B2 (en) 2007-08-14
US7269117B2 (en) 2007-09-11
EP2261924A2 (en) 2010-12-15
US7269116B2 (en) 2007-09-11
HUP0301251A2 (hu) 2003-09-29
EP2270807A3 (en) 2012-10-17
PL209249B1 (pl) 2011-08-31
EP2261925A2 (en) 2010-12-15
US20070291615A1 (en) 2007-12-20
EP2261923A2 (en) 2010-12-15
BR0113794C1 (pt) 2010-01-05
AU8254301A (en) 2002-03-13
CA2420884C (en) 2008-01-08
US7593314B2 (en) 2009-09-22
US20060187813A1 (en) 2006-08-24
CA2420884A1 (en) 2002-03-07
EP2261923A3 (en) 2012-10-17
CN100429720C (zh) 2008-10-29
US20060182013A1 (en) 2006-08-17
EP1314162A2 (en) 2003-05-28
JP2010182412A (ja) 2010-08-19
CN102024464A (zh) 2011-04-20
US20110038237A1 (en) 2011-02-17
US7596076B2 (en) 2009-09-29
US20070291626A1 (en) 2007-12-20
US20090168640A1 (en) 2009-07-02
US20030048730A1 (en) 2003-03-13
HUP0301251A3 (en) 2005-11-28
BR0113794A (pt) 2004-02-17
EP2261924A3 (en) 2012-10-17
EP2261925A3 (en) 2012-10-17
JP4891419B2 (ja) 2012-03-07
US7848216B2 (en) 2010-12-07
EP2270807A2 (en) 2011-01-05
WO2002019332A2 (en) 2002-03-07
US7327660B2 (en) 2008-02-05
BRPI0113794E2 (pt) 2011-05-10
WO2002019332A3 (en) 2002-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40042B (en) Optical disc and physical address format
US7668062B2 (en) Disk recording medium, disk production method, disk drive apparatus
AU2001282543A1 (en) Optical disc and physical address format
JP4520675B2 (ja) 光ディスク媒体、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JP2005032440A (ja) 光ディスク媒体、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JP4309901B2 (ja) 光ディスク媒体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読み取り方法
JP3543950B2 (ja) 光学式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RU2262141C2 (ru) Оптический диск и формат физического адреса
JP2005310370A (ja) 光ディスク媒体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読み取り方法
JP2005310371A (ja) 光ディスク媒体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読み取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