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14868B - Optical disc, optical dis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an optical disc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disc, optical dis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an optical disc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14868B
TW514868B TW086114572A TW86114572A TW514868B TW 514868 B TW514868 B TW 514868B TW 086114572 A TW086114572 A TW 086114572A TW 86114572 A TW86114572 A TW 86114572A TW 514868 B TW514868 B TW 5148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data
record
optical disc
data reco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6114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ashi Ishida
Shinji Kubota
Mamoru Shoji
Shinji Ishida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14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1486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125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for continuous data, e.g. digitised analog information signals, pulse code modulated [PCM]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6Overwri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45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1/0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11/1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 G11B11/105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 G11B11/10502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to be executed
    • G11B11/10517Overwriting or erasing
    • G11B11/10519Direct overwriting, i.e. performing erasing and recording using the same transducing means
    • G11B11/10521Direct overwriting, i.e. performing erasing and recording using the sam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a single light spo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3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sector, i.e. the minimal addressable physical data uni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77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for managing gaps between two recordings, e.g. control data in linking areas, run-in or run-out fields, guard or buffer zon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87Synchronisation pattern, e.g. VCO fiel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25Magneto-optical [MO]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25Magneto-optical [MO] discs
    • G11B2220/2529Mini-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4Recording involving phase-change eff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4868 A7 _____ B7 五、發明説明(/ ) 本發明係有關用以記錄並且複製數位信號於光碟區段 單元之一種光碟、一種光碟裝置、以及一種光碟記錄方法。 光碟在目前被廣泛地使用於音訊和視訊用途之唯讀記 錄媒體,例如,精巧碟片(CD),以及可重寫的記錄媒體,例 如,迷你碟片(MD)。進一步地,作爲電腦之外部記憶體裝置, 可重寫的3.5-吋磁-光碟和5-吋相位改變光碟(PD)逐漸地普 遍。 因此,作爲多媒體之記錄媒體,使用相位改變之光碟的 數位視訊碟片(DVD)將普遍地進入市場。相位改變光碟之一 優點是當重新寫入資訊信號時,只有一組單一雷射光束是必 須的記錄裝置。亦即,當由於在記錄位準和淸除位準之間資 訊信號的切換而有調變雷射輸出照射於記錄資訊軌上面 時,可以記錄一組新的信號而同時淸除既有的資訊信號。 此種光碟的格式結構將參看第18圖加以說明。在第18圖 中,參考號碼1是一組光碟,2代表光碟1上面的資訊軌,並 且3指示分割資訊軌成爲多數欄之區段。各區段3包括含有資 訊軌和區段位址資訊的檔頭欄4、沒有記錄信號的、 用以記錄使用者資料的資料記錄欄5、以及用以吸收馬達轉 動之不準確效果的緩衝欄6。
檔頭欄4通常由前置資訊(prepits)形成,並且不使用於記 錄。參考號碼4a是供同步之一組同步信號VFO,4b是利用未 出現於調變樣型的一種特別記錄樣型檢測檔頭欄的一種位 址標誌,4c是包含具有對應於區段實際位置之位址資訊的實 際識別位址(PID)欄,以及4d是用以檢測位址錯誤之一組ID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I . ** 訂 J AWI *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4868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1 ) 錯誤檢測(IED)。檔頭欄包含由多數檔頭欄組成以便增加其可 靠度之區塊4a至4d。 資料記錄欄5包含供同步的同步信號VFO 5b以及使用者 資料5c。 參看第19圖,它說明利用可以記錄的光碟記錄並且複製 信號之一種光碟裝置。在第19圖中,參考號碼1是一種光碟, 1〇是用以記錄並且複製信號於光碟1之資訊軌上面的一組光 學讀寫頭,11是用以聚焦半導體雷射光束於光碟資訊軌上面 之一組伺服控制電路,12是用以控制半導體雷射光輸出之一 組雷射驅動電路,13是利用數位式地調變編碼資料成爲適合 記錄之形式的一組資料調變電路,以及14是用以產生VFO作 爲同步信號的一組VFO產生電路。參考號碼15是用以在記錄 資料上面進行錯誤更正編碼的一組編碼電路,16是用以控制 記錄時序之一組記錄控制電路,1 7是用以從再產生信號檢測 位址信號的一組位址檢測電路,1 8是用以控制包含微處理器 和其它相關電路之整個光碟裝置的操作之一組系統控制電 路,以及19是待記錄資料^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編碼電路15中被編碼的資料在資料調變電路13中被 調變並且成爲調變資料被輸出。產生於VFO產生電路14中的 同步信號VFO被添加至被調變資料的起始處並且被傳送至雷 射驅動電路12,並且被記錄在光碟1中。 但是,在這種可重寫的光操作式光碟中,在重複暴露於 光線之情況下,因爲熱量負載而使得記錄媒體惡化,所以記 錄重覆數被限制。一般而言,隨著記錄重覆數之增加,此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_Έ7五、發明説明U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惡化現象在惡化區域更加嚴重。惡化現象可大致分爲下面兩 種型式: (1) 在各區段中的惡化現象,由於重複地記錄於區段上 面,而發生於區段中記錄欄的起始端(記錄開始位置)和終止 端(記錄終止部份),以及 (2) 在各標誌中的惡化現象,由於相同樣型的標誌列被 重複地記錄於區段中相同位置而發生於標誌區域。 首先,在各區段的惡化現象中,隨著記錄的重複,逐漸 地在區段記錄欄的起始端和終止端之記錄箔中發生惡化,並 且這種缺陷從起始端朝向區段後方擴充(在光碟上面相對於 雷射前進的方向)並且從終止端朝向區段前方擴充(在光碟上 面相對於雷射前進方向之倒反方向)。 上述現象之發生是容易瞭解的,因爲,當記錄箔是在熔 斷狀態時,發生在資訊軌方向的記錄箔物質之一種移動現 象。例如,由於記錄箔物質移動至區段前面方向,因爲熔化 和固化多次地重複,記錄箔物質累積在記錄箔熱量負載突然 地改變之處的記錄開始點部份,並且在記錄末端點部份的記 錄箔物質厚度減小。結果,在記錄開始點和末端點之間的薄 膜厚度成爲不均勻,並且熱或者光特性惡化,薄膜剝落,及 /或資料起始端或者終止端中再產生信號的品質降低,因而妨 礙資訊的正確記錄和複製。 接著,在各標誌中的惡化現象,由於記錄被重複,當記 錄相同樣型時缺陷發生於記錄箔,並且該缺陷朝向標誌部份 的前方和後方擴充。 (請先閱讀背面t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 τ"、^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14868 A7 ____B7 五、發明説明(4 ) 亦即,當相同資料被重複地記錄於相同區段時,熔化和 固化在某些區域被多次地重複,而其它區域完全不被熔斷。 一般而言,當將記錄資料重新寫入光碟時,資料被重新 寫入區段單元。因此,如果在區段之一部分的資訊被改變, 則整個區段被重新寫入。在TOC(內容表)或者目錄欄中,對 應於碟片中被記錄資訊內容表的資訊被記錄,尤其是,相似 的資料通常被重複地記錄,並且重新寫入頻率高。而且,在 一般資料區段中,相同的資料被重複地記錄於同步信號部份 VFO或者類似者中,並且上述的惡化現象發生於此種情況。 結果,被記錄薄膜的厚度在重複地熔斷和固化部份以及完全 不熔斷部份的界線區域變動,因此熱和光特性惡化,並且在 這部份被重新產生信號的品質降低,因而阻礙資訊的正常記 錄和複製。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M-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針對上述說明問題,提出用以記錄並且複製資料 於區段單元的一種光碟。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一種光碟,它 能夠減少在各區段和各標誌中由於重複記錄所引起光碟記 錄箔的惡化,簡化相關信號處理系統,以及抑制精確的資訊 記錄和複製之惡化現象,並且提供一種光碟裝置,以及一種 光碟記錄方法。 爲了達成這些和其它目的,在本發明光碟之第一特點 中,包含一組區段辨識信號的一組懵頭欄以及包含一,慑_且_^ 的一組被提供於分隔資訊軌的多數區段之 段中,並且用以記錄特定保護資料的一組麗 被提供在該檔頭欄和該資料記錄欄之間。 7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14868 A7 _B7五、發明説明(f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利用這種保護資料記錄欄,可以保護同步信號避免由於 重複記錄之媒體惡化。 在本發明光碟之第二特點中,保護資料記錄欄中的保護 資料囿於鼠色信號、欄中皇趾錄搡型,並且該記_数禮里„的„相 ° 結果,保護資料記錄欄可以被採用作爲同步化信號欄, 並且同步化的鎖定範圍可以比同步信號欄進一步地被擴 充,以至於即使由於重複記錄之媒體惡化,同步性取得之穩 定性仍然可被改進。 在本發明光碟之第三特點中,保護資料記錄攔之記錄部 份隨著每一組記錄而隨機地改變。 結果,供記錄相同信號樣型的保護資料記錄欄和利用重 複記錄被記錄在記錄媒體上面的標誌位置在每一組記錄中 隨機地移位,以至於可以防止記錄媒體的惡化0 在本發明光碟之第四特點中,一種區段結構被形成順序 地包含,不具有信號之一組第一間隙欄,用以記錄保護資料 之一組第一保護資料記錄欄,包含同步信號和使用者資料之 一組資料記錄欄,一組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以及一組第二 間隙欄,其中該第一和該第二間隙欄之總長度固定,該第一 和該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之總長度固定,並且,在該區段中, 記錄時,第一間隙欄和第一保護資料記錄攔的長度在每一組 記錄中隨機地改變,並且第一間隙欄的變化量被設定爲小於 第一保護資料記錄欄的變化量。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 -、1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14868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b ) 因此,因爲在每次記錄時第一和第二間隙欄以及第一和 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隨機地改變,在各區段以及在各標誌中 由於重複記錄之媒體惡化可被抑制。 在本發明光碟之第五特點中,除了第四特點之外,第一 間隙欄的變化量之解析度爲一組通道位元單位,並且第一保 護資料記錄區域的變化量之解析度爲一組位元組單位。 因此,在維持信號處理系統上面資料處理容易實現之同 時,在各區段以及在各標誌中由於重複記錄之媒體惡化可被 抑制。 在本發明光碟之第六特點中,除了第四特點之外,保護 資料和資料記錄欄資料的信號極性在每次記錄時被隨機地 改變。 結果,即使是有限的隨機移位數量,在各區段以及在各 標誌中之媒體惡化可被抑制。 本發明之光碟裝置包含有用以記錄並且複製上述光碟 之裝置,並且可以抑制在各區段以及在各標誌中由於重複記 錄之媒體惡化。 本發明光碟之記錄方法包含有記錄這些光碟的一種方 法,並且因此能夠抑制在各區段或者在各標誌中由於重複記 錄之媒體惡化。 第1圖展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光碟格式結構。 第2a-c圖展示當重複地記錄時記錄媒體的惡化和在記錄 開始點的同步信號欄VFO。 第3圖是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用以在具有保護資料記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Φ------Γ-1Τ:------婦 (請先閲讀背面之_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4868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錄欄的光碟上面記錄和複製之一組光碟裝置的方塊圖。 第4a-d圖說明一種同步信號部份,其中在保護資料記錄 欄中的保護資料具有不同於同步信號VFO之樣型。 第5a-d圖展示在第三實施例中的光碟同步信號部份,其 中在保護資料記錄欄中的保護資料具有同步信號VFO之相同 樣型。 第6圖是依據第四實施例用以記錄和複製之光碟方塊 圖’其中在保護資料記錄欄中的記錄樣型相同於同步信號欄 VFO。 第7圖說明依據第五實施例用以記錄和複製光碟之記錄 方法的流程圖,其中在保護資料記錄欄中的記錄樣型相同於 同步信號欄VFO。 第8a-d圖說明依據第六實施例用以在每次記錄時隨機地 改變區段記錄部份之光碟區段狀況。 第9圖是依據第七實施例用以在每次記錄時利用隨機地 改變區段記錄部份而記錄和複製信號於光碟之光碟裝置方 塊圖。 第10圖展示在每次記錄時,在每組區段中,利用隨機地 改變在第一和第二間隙欄以及第一和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 中之記錄部份而記錄和複製的光碟格式。 第11圖展示依據第八實施例,在每次記錄時,在每組區 段中,利用隨機地改變在第一和第二間隙欄以及第一和第二 保護資料記錄欄中之記錄部份而記錄和複製之光碟裝置方 塊圖。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1T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X297公嫠) 10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4868 A7 B7 五、發明説明(2 ) 第12圖展示第二隨機改變電路範例的方塊圖。 第13圖是用以說明依據第八實施例的光碟記錄方法之 流程圖。 第14a-d圖說明當隨機地改變第一和第二間隙欄以及第 一和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時之區段模式。 第15a-b圖展示當隨機地改變第一和第二間隙欄以及第 一和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時之區段惡化區域。 第16a-c圖是用以說明記錄信號極性以及實際光碟上面 記錄步驟之圖形。 第17圖展示依據本發明之隨機移位效果的試驗結果圖 形。 第18圖是一種習見可記錄光碟的格式。 第19圖是一種習見可記錄光碟裝置的方塊圖。 接著參看附圖,本發明的實施例將在下面加以說明。 第一實施例 第1圖展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碟格式結構。已 經展示於第18圖中關於上述說明之先前技術的格式結構部 分之說明將被省略。 和先前技術比較之下,被添加和修改部份是配置在檔頭 欄4和資料記錄欄5之間用以記錄保護資料的一組保護資料 記錄欄100。保護資料記錄欄100配置在間隙欄7之後面並且 在資料記錄欄5之前面。因爲沒有信號被記錄在間隙欄7中, 在區段中信號的記錄開始於保護資料記錄欄1 00。 參看第2a-c圖,在具有第1圖格式結構的光碟中,當被重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0—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4868 A7 B7五、發明説明($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複記錄時,在記錄開始點之記錄媒體的惡化和同步信號欄 VFO之間的關係將被加以說明。 第2a-c圖展示靠近資料記錄欄5之記錄開始點的記錄媒 體惡化模式,其中第2a圖展示只有一次的重覆,第2b圖展示 50,000次的重覆,以及第2c圖展示1 00,000次的重覆。 在第2a圖的單一重覆啓始布驟中,在區段記錄開始點的 保護資料記錄欄100免於媒體惡化,因此沒有問題。此處, 在啓始狀態中保護資料記錄欄的區間被假定爲T1,並且同步 信號欄VFO之區間被假定爲T2 ^ 在如同第2b圖展示的50,000次重覆之後,發生媒體惡化 並且對於在保護資料記錄欄100的起始處之區間TC1以30指 示之,保護資料記錄欄100縮短了媒體惡化30的長度區間TC1 而成爲T4。但是,如果媒體惡化發生,只有記錄保護資料的 保護資料記錄欄100之長度被縮短。對於同步化所需的同步 信號欄VFO完全地免於媒體惡化30之影響,並且同步區間T2 維持如同啓始狀態。因此,如同在啓始狀態,可以實現同步 性的穩定取訊。 在如同第2c圖展示之1〇〇,〇〇〇次的重覆之後,在保護資料 記錄欄100之起始處的媒體惡化30延伸至區間TC2。結果,保 護資料記錄欄100進一步地縮短成爲T5。但是,只有記錄保 護資料的保護資料記錄攔之長度被縮短,並且對於同步化所 需的同步信號欄VFO完全地免於媒體惡化30之影響,並且同 步區間T2維持如同啓始狀態。因此,如同在啓始狀態,可以 實現同步性的穩定取訊。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2 514868 A7 _ _B7五、發明説明(/ C>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上所述,依據本實施例,利用提供保護資料記錄欄1 〇〇 作爲記錄在檔頭欄和包含同步信號之資料記錄欄之間的保 護資料,同步信號欄可以免於因爲重複記錄所引起媒體惡化 而縮短,所以可實現同步性的穩定取訊。 第二實施例 接著參看第3圖,將說明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 光碟裝置,它將在區段起始處具有保護資料記錄欄的光碟中 進行記錄和複製。關於已經在第18圖的光碟裝置被討論之上 述先前技術部份的說明將被省略。 被添加至先前技術的是一組保護資料產生電路200以及 一組第一記錄控制電路201。保護資料產生電路200產生特定 的保護資料。保護資料產生電路200的保護資料首先被提供, 接著同步信號VFO產生電路14的同步信號VFO被添加,並且 接著資料調變電路13的調變資料再被添加上去。這種資料時 序被第一記錄控制電路201控制。組合後的保護資料、同步 信號VFO、以及調變資料被提供至雷射驅動電路12,並且被 記錄於光碟上面。 依據本實施例,如同此處的說明,除了習見的光碟裝置 結構之外,提供用以產生保護資料的保護資料產生電路200 和第一記錄控制裝置20 1,並且利用記錄保護資料於資料記 錄欄5之開始部份的檔頭欄4和同步信號欄VFO之間的保護資 料記錄欄100中,可以保護同步信號免於重複記錄所引起的 媒體惡化,以至於可實現光碟裝置之同步性的穩定取訊。 第三實施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14868 A7 B7 五、發明説明(/1 ) 第4 a-d圖和第5a-d圖展示在具有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 之格式結構的光碟中’當重複記錄時在記錄開始點之記錄媒 體惡化和同步信號欄VFO的同步區間之間的關係。在第三實 施例的光碟中,在保護資料記錄欄中保護資料的記錄樣型相 同於同步信號欄VFO的記錄樣型。進一步地,在保護資料記 錄欄和同步信號欄的界線處,記錄樣型的相位相匹配以至於 不會有不連續性。 首先,在第4a-d圖中,保護資料記錄欄中的保護資料不 同於同步信號欄VFO的記錄樣型。第4a圖展示在一次重覆之 後的資料記錄欄,第4b圖展示同步化的鎖定範圍,第4c圖展 示在100,000次重覆之後的資料記錄欄,以及第4d圖展示在 1 00,000次重覆之後之同步化的鎖定範圍。 .在一次重覆之後的啓始狀態中,在資料記錄欄5的記錄 開始點之保護資料記錄欄1 00免於媒體惡化。在啓始狀態的 保護資料記錄欄區間被假定爲T1,並且同步信號欄VFO區間 被假定爲T2。 ^ 在一次重覆之後同步化3 00的鎖定範圍是同步信號欄 VFO的區間T2。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1 00,000次重覆之後的情況展示於第4c圖,在保護資料 記錄區域100的起始處,媒體惡化30發生於TC2區間。因此, 保護資料記錄欄100被縮短爲區間T5。但是,只有記錄保護 資料的保護資料記錄欄被縮短,並且同步化所需的同步信號 欄VFO完全不受媒體惡化30的影響。 在1 00,000次重覆之後的同步化300的鎖定範圍,如第4d 五、發明説明(|r )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展示,如同重覆一次之後之啓始狀態而維持於T2。因此, 如同在啓始狀態,可以實現同步性的穩定取訊。 在第5a-d圖中,保護資料記錄欄中的保護資料相同於同 步信號欄VFO的記錄樣型。進一步地,只要在保護資料記錄 欄和同步信號欄界線處不是不連續的,則記錄樣型的相位是 匹配的。第5a圖展示在一次重覆之後的資料記錄欄,第5b圖 展示同步化的鎖定範圍,第5c_展示在1 00,000次重覆之後的 資料記錄欄,以及第5d圖展示在1 00,000次重覆之後的同步化 鎖定範圍。 一次重覆之後的啓始狀態展示於第5 a圖,在資料記錄欄5 的記錄開始點之保護資料記錄欄1 00免於媒體惡化。在啓始 狀態的保護資料記錄欄區間被假定爲T1,並且同步信號欄 VFO的區間被假定爲T2。 在一次重覆之後的同步化400的鎖定範圍,因爲在保護 資料記錄欄的信號和同步信號欄VFO具有相同記錄樣型並且 維持連續性,因此是保護資料記錄欄區間T1和同步信號欄 VFO區間T2之和T1+T2。和記錄樣型中同步化300鎖定範圍區 間T2比較,其中保護資料記錄欄信號不同於第4a-d圖所示同 步信號欄VFO,本實施例中的鎖定範圍超出保護資料記錄欄 的區間T1部份。 在第5C圖展示100,000次重覆之後的情況中,在保護資料 記錄區域100的起始處,媒體惡化30發生於TC2區間。因此, 保護資料記錄欄100被縮短爲區間T5。但是,只有記錄保護 資料的保護資料記錄欄被縮短,並且同步化所需的同步信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
、1T 514868 A7 B7 五、發明説明(丨今) 欄VFO完全不受媒體惡化30的影響。 第5 d圖展示在1〇〇, 〇〇〇次重覆之後的同步化400的鎖定範 圍是保護資料記錄欄100區間T5和同步信號欄VFO區間T2之 和T5 + T2。和記錄樣型中同步化300鎖定範圍區間T2比較,其 中保護資料記錄欄信號不同於第4a-d圖所示同步信號欄 VFO,其鎖定範圍超出保護資料記錄欄的區間部份。 因此,即使在導致記錄開始點媒體惡化的100,000次記錄 重覆之後,同步化的鎖定範圍比啓始同步信號欄VFO區間T2 長出保護資料記錄欄區間T5部份。結果,鎖相迴路(PLL)同 步化的穩定性和可靠度被改進。 如同此處的說明,依據本實施例,利用提供保護資料於 配置在光碟檔頭欄4和資料記錄欄之間的保護資料記錄欄 100中,具有同步信號欄VF〇之相同記錄樣型,並且保持連續 性,同步化的鎖定範圍可以延伸超出同步信號欄VFO,並且 因此,如果發生由於重複記錄的媒體惡化,同步性取訊的穩 定性和可靠度仍然可以被維持。 第四實施例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參看第6圖,將說明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光碟 裝置,該實施例利用提供記錄樣型保護資料記錄欄於區段起 始處而記錄和複製,該保護資料相同於同步信號欄VFO。關 於已經在第19圖的光碟裝置被討論之上述先前技術部份的 說明將被省略。 被添加至先前技術的是一組VFO保護資料產生電路500 以及一組第一記錄控制電路20 1。VFO保護資料產生電路500 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14868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屮) 在保護資料記錄欄100和同步信號欄VFO中產生相同記錄樣 型。第一記錄控制電路201產生連續地閘時序而不會在保護 資料記錄欄100和同步信號欄5b之間引起任何不連續性。結 果’在保護資料記錄欄100和同步信號欄5b中,供同步化之 相同記錄樣型被連續地產生。 來自資料調變電路13的調變資料被添加至VFO保護資料 產生電路500中產生的記錄樣型起始處。此種資料時序被第 一記錄控制電路201所控制。組合成的資料被提供至後級一 組雷射驅動電路12,並且被記錄在光碟上面。 依據本實施例,如同此處的說明,利用添加用以在保護 資料記錄欄100和同步信號欄VFO中產生共同記錄樣型的 VFO保護資料產生電路500以及第一記錄控制電路20 1至習見 的光碟裝置,供同步化的記錄樣型被記錄在檔頭欄4和同步 信號欄VFO之間的保護資料記錄區域100中,並且因此,同步 化的鎖定範圍被延伸超出同步信號欄VFO區間,以至於可以 實現即使由於重複記錄發生媒體惡化,仍然可以增強同步性 之可靠度和穩定性的一種光碟裝置。 第五實施例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7圖是逐步說明依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用以在區段起 始處之保護資料記錄欄中同步信號欄VFO內記錄和複製相同 記錄樣型的一種光碟記錄方法。 在步驟2 1 0.,光碟裝置在位址檢測電路1 7利用來自主系 統的命令讀取光碟位址資訊(例如,參看第6圖)。系統控制電 路18確認區段位址是否被記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14868 A7 __._B7五、發明説明(β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步驟211,記錄資料在一組編碼電路15中被編碼,並 且在輸出調變資料的資料調變電路13中被調變。 在步驟2 1 2,利用一組VFO產生電路1 4將同步化的一組同 步信號VFO添加至調變資料之起始處。 在步驟2 1 3,利用一組保護資料產生電路200將抑制媒體 惡化效應的保護資料添加至同步信號VFO起始處。 接著,在步驟214,在待記錄的對應區段中,在步驟211、 212、和213被產生的記錄資料被第一記錄控制電路201加以 控制並且以適當順序被記錄。明確地說,保護資料被記錄在 保護資料記錄欄,並且同步信號VFO和使用者資料被記錄在 資料記錄欄。 利用這些步驟,資料可以依第1圖展示的記錄格式被記 錄並且重新產生於光碟。 第六實施例 接著參看第8a-d圖,依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光碟 將在下面說明,其中保護記錄欄的記錄區間在每次記錄時被 隨機地改變。 在第8a-d圖中,分別地展示區段1、2、3、和4中保護資 料記錄欄100的變化記錄區間。 在第8a圖中,關於區段1,保護資料記錄欄100的記錄區 間是T1,並且後續同步信號欄VFO區間是T2。保護資料記錄 欄100和同步信號欄VFO的組合區間是T1+T2。 在第8b圖中,關於接著區段1的區段2,保護資料記錄欄 1〇〇的記錄區間和區段1比較超出區間dT而爲Tl+dT。保護資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_裝· r—訂- ___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14868 A7 B7 五、發明説明(必)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料記錄欄100和同步信號欄VFO的組合區間是Tl+T2 + dT。將 可瞭解,因爲保護資料記錄欄100超出dT,資料記錄欄的結 束端點被向後移動相同數量。 在第8c圖中’關於接著區段2的區段3,保護資料記錄欄 100的記錄區間和區段1比較超出區間2dT而爲T1+2dT。保護 資料記錄欄100和同步信號欄VFO的組合區間因此是 Tl+T2 + 2dT。因爲保護資料記錄欄100超出2dT,資料記錄欄 的結束端點同樣地被向後移動相同數量。 在第8d圖中,關於接著區段3的區段4,保護資料記錄櫊 1〇〇的記錄區間是T1,如同在區段1。保護資料記錄欄1〇〇和 同步信號欄VFO的組合區間因此是T1+T2。 依據該機構,在每次記錄中,保護資料記錄欄100中的 記錄區間在每個區段中以dT時間解析度隨機地改變。用以隨 機地改變這種時間解析度dT的位元數目利用系統組態被適 當地設定。下面將說明對於相位改變光碟之特定範例。 當通道位元頻率是29· 18MHz時,對於一位元的通道位元 之週期t = 34.27nSec而言,假設一位元組資料對應於16通道位 元,16t = 548nsec被定義爲資料中之一位元組。線速度約爲 6m/s。區間T1 =20位元組的保護資料記錄欄100在0至7位元組 的八種型式中以一位元組單位的解析度以20位元組+Κ(Κ = 0 至7)改變。利用此種隨機時間移位,因爲同步信號欄VFO的 開始點可以隨機改變’因此可以防止由於相同記錄樣型引起 的記錄惡化。保護資料記錄欄的記錄區間是20位元組 * 6 m / s * 5 4 8 n s e c = 6 6// m 〇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裝- τ尸 514868 A7 B7 五、發明説明)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雖然並未展示於第8a-d圖,隨機時間移位最好也應用於 記錄樣型相同於同步信號欄VFO的保護資料記錄攔1〇〇。因 此,間隙欄7的長度在每次記錄中隨機地被改變。例如,1 〇 位元組的間隙欄區間(34 //m)以一通道位元t = 34.27nseC的單位 解析度依對應於〇至15通道位元的16種方式被改變。這將在 下面詳細說明。 當使用此種隨機時間移位時,依據在保護資料記錄欄100 中記錄次數和惡化區間之間的關係,在20,000次重複記錄的 惡化區間是7 # m,在50,000次重複記錄的惡化區間是1〇 # m,並且在1 00,000次重複記錄的惡化區間是33//m。 採用隨機時間移位的結果,可以發現,即使記錄被重複 100,000次,保護資料記錄欄100的記錄區間之惡化被壓低至 3 3/z m。保護資料記錄欄100的記錄區間被設定爲66// m,並 且即使在100,〇〇〇次記錄之後,記錄區間的惡化並未超出至同 步信號欄VFO,以至於同步性的取訊維持穩定。 同時,因爲保護資料記錄區域的記錄樣型相同於同步信 號VFO,通道位元重複爲000 1 000 1,並且在記錄媒體上面四 組通道位元長度中可以採用標誌和空間的不同重覆。 第七實施例 接著參看第9圖,將說明依據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光碟 裝置,它是在每次記錄時隨機地改變保護資料記錄欄的記錄 區間而記錄和複製於一光碟。關於已經在第19圖的光碟裝置 被討論之上述先前技術部份的說明將被省略。 被添加至先前技術的是一組保護資料產生電路200、一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_裝· 訂. 514868 Α7 Β7 五、發明説明(/5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組第一記錄控制電路201、以及一組第一隨機改變電路220 ^ 保護資料產生電路200產生特定的保護資料。來自同步信號 VFO產生電路14的一組同步信號VFO被添加至來自保護資料 產生電路200的保護資料起始處,並且接著來自資料調變電 路13的調變資料被添加上去。第一隨機改變電路220以1位元 組的解析度利用20位元組+K(K從0至7隨機地改變)改變保護 資料記錄區域的記錄區間。當隨機地改變保護資料記錄欄的 記錄區間時,組合的保護資料、同步信號VFO以及調變資料 之時序被第一記錄控制電路201所控制,並且這些記錄信號 被提供至後級的一組雷射驅動電路1 2,並且在每次記錄時隨 機地改變而被記錄在光碟上面的區段。 如同此處之說明,依據本實施例,利用添加用以產生保 護資料的保護資料產生電路200、第一記錄控制電路201以及 第一隨機改變電路220至習見的光碟裝置,記錄開始點在每 次記錄時被隨機地改變,並且因此由於同步信號VFO和使用 者資料的重複記錄所引起的信號惡化可被抑制。 第八實施例 第1 0圖展示依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利用在每次記錄時 隨機地改變第一和第二間隙欄以及第一和第二保護資料記 錄欄的長度,並且設定第一間隙欄的變化量小於第一保護資 料記錄欄的變化量而記錄和複製之一種光碟格式結構。關於 已經在第18圖的光碟裝置被討論之上述先前技術部份的說 明將被省略。 被添加至先前技術的是用以調整一組伺服信號的鏡面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裝·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514868 A7 B7 五、發明説明(i^j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欄2 70、沒有信號區間的第一間隙欄271、用以記錄保護資料 的第一保護資料記錄欄272、接著資料記錄欄5而用以記錄保 護資料的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273、以及沒有信號區間的第 二間隙欄274。 此處,第一和第二間隙欄271,274,以及第一和第二保 護資料記錄欄272,273的記錄區間在每次記錄時每個區段中 隨機地被改變。 第U圖說明利用在每次記錄時隨機地改變第一和第二 間隙欄以及第一和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的長度,並且設定第 一間隙欄的變化量小於第一保護資料記錄欄的變化量而記 錄和複製於光碟之一種光碟裝置。關於已經在第19圖的光碟 裝置被討論之上述先前技術部份的說明將被省略^ 被添加至先前技術裝置的是一組保護資料產生電路 2 00、一組第二記錄控制電路230、一組第二隨機改變電路 240、以及一組極性反相電路250。保護資料產生電路200產 生特定的保護資料。來自同步信號VFO產生電路14的一組同 步信號VFO被添加至來自保護資料產生電路200的保護資料 起始處,並且接著來自資料調變電路13的調變資料被添加上 去。第二隨機改變電路240隨機地改變第一和第二間隙欄的 記錄區間。例如,第一間隙欄在每次記錄時以10位元組+J/16(J 從〇至15隨機地改變)被改變。因爲變化量的解析度是J/1 6, 在通道位元中1位元組包含1 6位元。第二間隙欄在每次記錄 時以25位元組從0至15隨機地改變)被改變。因此,第 一間隙欄記錄區間和第二間隙欄記錄區間的總長度被保持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丨訂- 2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4868 A7 _______B7五、發明説明(Ο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固定。進一步地,第二隨機改變電路240也隨機地改變第一 和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之記錄區間。例如,第一保護資料記 錄欄以1位元組的解析度依20位元組+Κ(Κ從0至7隨機地改變) 被改變。相似地,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以1位元組的解析度 依5 5位元組-Κ(Κ從0至7隨機地改變)被改變。此處,第一保護 資料記錄欄記錄區間和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記錄區間的總 長度也被保持固定。 當隨機地改變第一和第二間隙欄以及第一和第二保護 資料記錄欄之記錄區間時,組合的保護資料、同步信號VF0、 以及調變資料之時序被第二記錄控制電路230所控制。由這 些信號組成的記錄信號被傳送至後級的極性反相電路250, 並且記錄信號的極性在每次記錄時在每個區段區間中隨機 地被改變。來自極性反相電路250的記錄信號被提供至一組 雷射驅動器電路12,並且第一和第二間隙欄之記錄區間以及 第一和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之記錄區間被隨機地改變,並且 記錄信號的極性被隨機地改變且被記錄於光碟上面的區段 中 〇 接著參看第12圖,將說明第二隨機改變電路240的一種 結構範例。在第12圖中,隨機改變電路701包含13級移位暫 存器702,並且被設計以便接收一組時脈703以及一組隨機更 動命令704。利用隨機更動命令704的命令,信號極性和變化 量利用決定記錄信號極性的1位元信號705、決定第一和第二 間隙欄變化量的4位元信號706、以及決定第一和第二保護資 料記錄欄變化量的3位元信號707而隨機地被設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裝· 丨訂, ____:_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514868 ΑΊ Β7 五、發明説明(v|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13圖展示利用這種光碟裝置用以重新寫入區段的記 錄資訊之操作的流程圖。 同時參看第π圖,將在下面說明依據第13圖之流程圖的 操作。 在步驟261,光碟裝置在位址檢測電路17利用來自主系 統的命令讀取光碟位址資訊。系統控制電路1 8確認區段位址 是否被記錄。 在步驟262,記錄資料在一組編碼電路15中被編碼,並 且在輸出調變資料的資料調變電路13中被調變。 在步驟263,利用一組VFO產生電路14將同步化的一組同 步信號VFO添加至調變資料之起始處。 在步驟264,利用一組保護資料產生電路200將抑制媒體 惡化效應的保護資料添加至同步信號VFO起始處的第一保護 資料記錄欄和接續使用者資料的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 在步驟265,第一和第二間隙欄之記錄區間變化量以一 通道位元的解析度依0至15通道位元的變化量被隨機地設 定。相似地,第一和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之記錄區間變化量 以一通道位元的解析度依0至7通道位元的變化量被隨機地 設定。亦即,由於第一間隙欄的延伸部份,第二間隙欄的長 度成爲較短,並且總長度並未改變。相似地,第一和第二保 護資料記錄欄的總長度並未改變β 在步驟266,當隨機地改變第一和第二間隙欄以及第一 和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之記錄區間時,從組合的保護資料、 同步信號VFO、以及調變資料產生一組記錄信號。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Τ 平 你 个 ί } { ί Μ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4868 A7 B7 五、發明説明卜t) 在步驟267,決定是否將記錄信號的極性反相。 在步驟268,如果在步驟267決定將極性反相,則記錄信 號的極性被反相。 在步驟269,在步驟263至步驟268決定的記錄信號被記 錄在待記錄的對應區段。 依據上述說明機構,信號以第10圖展示的格式被記錄於 光碟。 第一和第二間隙欄以及第一和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之 隨機改變狀態將參考第Ma-d圖加以說明。第14a-d圖說明依 上述方法利用隨機地改變第一和第二間隙欄以及第一和第 二保護資料記錄欄的長度之一種區段記錄格式。在光碟區段 上面形成著一組位址信號401、一組第一間隙欄402、一組第 一保護資料記錄欄403、由同步信號VFO和使用者資料組成的 一組記錄信號404、一組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405、以及一組 第二間隙欄406。 第14a圖展示一種情況,其中第一間隙欄402的變化量J 是J = 〇之最小値,並且第一保護資料記錄欄403的變化量K是 K = 0之最小値。因此,第一間隙欄402的長度是最小値Glmin, 並且第二間隙欄406的長度是最大値G2max。第一保護資料記 錄欄403的長度是Dlmin最小値,並且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 405的長度是D2max最大値。在第14a圖展示之情況中,記錄 信號404是位於區段中最前方的位置。 在第14b圖中’ J= Jmax和K= 0,在第14c圖中’ J = 〇, K = Kmax,並且在第 14d圖中,J = Jmax,K = Kmax。此處,Jmax — _ 25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 ^^裝 :"""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_B7五、發明説明(A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是間隙欄的最大變化量,它通常是15通道位元,並且Kmax 是保護欄的最大變化量,它通常是7位元組。在第14d圖展示 的情況中,記錄信號404位於區段中最後方的位置。第一間 隙欄402的長度是Glmax最大値,並且第二間隙欄406的長度 是G2min最小値。第一保護資料記錄欄403的長度是Dlmax最 大値,並且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405的長度是D2min最小値。 第15&-1)圖展示區段惡化的分解圖。在第‘15&圖中,〗=0, K = 0,並且在第15b圖中,J = Jmax,K = Kmax。如圖所展示, 開始端點惡化501發生於第一保護資料記錄欄403,並且開始 端點惡化區域5 04形成於第一和第二間隙欄的最大變化量 Jmax部份之總長度。相似地,結束端點惡化502發生於第二 保護資料記錄欄405,並且結束端點惡化區域505形成於第一 和第二間隙欄的最大變化量Jmax部份之總長度。但是,這種 惡化區域是在第一和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並且這種開始端 點和結束端點的惡化區域之進一步地擴充被防止,並且因此 惡化區域不會不利地影響由同步信號VFO和使用者資料組成 的記錄信號404。 同時,在由同步信號VFO和使用者資料組成的記錄信號 404中,因爲記錄區間以1位元組解析度隨機地改變並且擴 大,用以感應區域振盪的範圍506被擴大,並且區域惡化503 被分散,以至於區域惡化的影響被減少。 在實際的記錄操作中,J是通道位元,並且1位元組是由 16通道位元組成,並且與J比較K是較大値。因此,第一和第 二間隙欄之位置隨機地並且精密地改變,而第一和第二保護 ____:_2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Ί訂; 514868 Α7 Β7 五、發明説明(4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資料記錄欄組成的記錄信號404之記錄位置的改變更廣泛。 在這實施例中,J以通道位元單位並且K以位元組單位被 設定,以便滿足下面的要求。亦即,第一和第二間隙欄之隨 機移位尺度較小以免擴充在記錄開始和結束端點之惡化區 域,並且實現以最小單位處理數位資料之通道位元隨機移 位,因而利用增加同步信號和使用者資料記錄信號的記錄欄 之變化量而使得分散區域惡化,並且資訊配置簡單。 第一和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是用以防止在開始和結束 端點由於重複記錄發生的惡化現象傳送至記錄信號,例如同 步信號VFO和使用者資料。因此,從防止惡化區域擴充的觀 點而言,隨機移位不應該增加太大。 在記錄信號,例如同步信號VFO和使用者資料,之區域 惡化最好是利用改變位元組單位擴充感應區域而分散,因而 降低由於惡化影響之可能率。 通常,當處理數位資料時,最好以位元組單位處理資料。 但是,如果隨機移位是單獨以位元組單位處理時,偏差以位 元組爲單位發生,並且可能發生以位元組爲單位的惡化,並 且因此和以通道位元爲單位的隨機移位比較,媒體的惡化防 止效果被降低。另一方面,如果隨機移位以通道位元單位處 理時,只有5位元或者9位元的部分移位發生,並且不容易有 重建的信號處理。 因此,在這種實施例中,在沒有信號區間之第一和第二 間隙欄之隨機移位是以通道位元爲單位,所以可以防止位元 組單位的惡化,並且可以防止以位元組爲單位的惡化效果,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黌衣_ —訂 514868 A7 B7五、發明説明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並且可以有效地抑制在區段開始和結束端點的惡化效果。在 同步信號VFO和使用者資料的記錄信號中,如果隨機移位是 以位元組爲單位處理’則被記錄的區域擴充,並且因此在標 誌單元的惡化分散,並且,進一步地,重新被產生的資料以 位元組爲單位被處理,所以在重建之信號處理沒有不方便 性。 結果,從整個區段所見的同步信號VFO或者使用者資料 之記錄信號404的記錄位置在每次記錄中以兩級的隨機移位 被改變,亦即,大隨機移位和小隨機移位。在這實施例中, 對於兩種型式的惡化,亦即,在區段開始端點和結束端點的 惡化以及發生在每個標誌之區域惡化,這些惡化在資訊記錄 和複製上面的影響可以被有效地減小。 進一步地,依據本實施例,記錄信號的極性在每次記錄 時被隨機地反相。第16a-c圖展示在光碟上面記錄信號的極性 和實際記錄狀態之間的關係。在光碟區段中形成著一組位址 信號604、一組第一間隙欄605、一組第一保護資料記錄欄 601、由同步信號VF0和使用者資料組成的一組記錄信號 607、一組第二保護資料記錄欄608、以及一組第二間隙欄 609 〇 記錄信號601,如果極性並未被反相,則以602的狀態被 記錄在記錄媒體,並且如果極性被反相,則以603的狀態被 記錄在記錄媒體。亦即,利用將極性反相,形成標誌的箔之 不熔斷部份和熔斷部份被完全地倒反,以致於進一步地防止 惡化效果。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_裝· Ί訂, __________ 2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 X 297公釐) A7
五、發明説明(u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17圖展示確定本發明隨機移位效果之試驗結果的圖 形。在這試驗中’在重複地記錄相同資料信號於光碟區段中 之後,展示其振動値。在重複記錄100,000次之後,依據解調 變時小於10,000分之一的錯誤機率,15%或者更小的振動値 被當作重建資料之標準。 在曲線50中,第一間隙欄的最大變化量是Jmax=15通道 位元,並且第一保護資料記錄欄的最大變化量是Kmax = 7位元 組,並且在曲線51中,第一間隙攔的最大變化量是jmax= 15 通道位元’並且第一保護資料記錄欄的最大變化量是Kmax = 7 位元組,並且包含極性反相。 從曲線50和51可看出,利用jmax=i5通道位元之第一間 隙欄的最大變化量、Kmax = 7位元組之第一保護資料記錄欄的 最大變化量、並且包含極性反相,所需要的狀況可被滿足。 從碟片容量的觀點而言,需要第一間隙欄和第一保護資料記 錄欄的變化量儘可能地小,並且因此決定Jmax=l 5通道位元 之第一間隙欄的最大變化量、Kmax = 7位元組之第一保護資料 記錄欄的最大變化量、以及極性反相的組合是較佳的。 同時,在本試驗中,隨機移位是Jmax=15通道位元並且 Kmax = 7位元組,但是,在未來,隨著技術的進展,例如高性 能記錄薄膜材料的發展,吾人相信即使在較小的移位寬度, 在100,000次重複記錄之後解調變時的錯誤機率可以小於 1〇,〇〇〇分之一。在此種情況中,依據本發明,如同本實施例, 可能在某種有限度的隨機移位數量下抑制資訊的精確記錄 和複製時的惡化現象效應。 _____2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壤寫本頁) 衣. 514868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因此,依據本實施例,在每次記錄時利用隨機地改變第 一間隙攔和第一保護欄的長度,並且利用將每次記錄時的記 錄信號極性反相,以Jm ax= 15通道位元的第一間隙欄之最大 變化量,Kmax = 7位元組之第一保護資料記錄欄的最大變化 量,信號處理可以在有限度的隨機移位數量之下方便地進 行,並且在每個區段和每個標誌中資訊的精確記錄和複製時 的兩種型式惡化現象效應可以被抑制。 在本實施例中,利用將第一保護資料記錄欄中的保護資 料的記錄樣型設定爲同步信號欄中的相同記錄樣型,並且將 在第一保護資料記錄欄和同步信號區間之間的記錄信號相 位維持連續,同步信號區間可被擴充,並且系統穩定性可被 增強。 進一步地,在使用重新產生光輸出以及至少一種型式或 者多種型式的記錄光輸出的光碟裝置中,不論記錄媒體的型 式爲何,明顯地,本發明不僅可被應用於相位改變光碟,而 且也可應用於磁·光碟以及其它類似者。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SO—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4868 A7 ____ B7 五、發明説明(θ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元件標號對照表 1 光碟 2,3 區段 4 檔頭欄 4a 同步信號 4b 位址標誌 4c 空白欄 4d ID錯誤檢測 (IED) 5 資料記錄欄 5b 同步信號VFO 5c 使用者資料 10 光學讀取頭 11 伺服控制電路 12 雷射驅動電路 13 資料調變電路 14 VFO產生電路 15 編碼電路 16 記錄控制電路 17 位址檢測電路 18 系統控制電路 19 記錄資料 30 媒體惡化 100 保護資料記錄欄 200 保護資料產生 電路 201 第一記錄控 制電路 220 第一隨機改變 電路 270 鏡面欄 271 第一間隙欄 272 第一保護資 料記錄欄 273 第二保護資料 記錄欄 274 第二間隙欄 230 第二記錄控制電路 240 第二隨機改變電路 250 極性反相電路 300,400 同步化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ϋ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IOX297公釐) 514868 A7 B7 五、發明説明(<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01 位址信號 402 第一間隙欄 403 第一保護資料 記錄欄 404 記錄信號 405 第二保護資料 記錄欄 406 .第二間隙欄 500 VFO保護資料產 生電路 501 開始端點惡化 502 結束端點惡化 503 區域惡化 504 惡化區域 505 結束端點惡 化區域 506 惡化範圍 601 第一保護資 料記錄欄 602,603 狀態 604 位址信號 605 第一間隙欄 606,607 記錄信號 608 第二保護資料 記錄欄 609 第二間隙欄 701 隨機改變電路 702 移位暫存器 703 時脈 704 隨機更動命令 705,706,707 信號 I--------0^--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Claims (1)

  1. 514868 _, °\° i° ll〇 B8 ;*'"*····· ί C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86114572號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90.10.26.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一種光碟’具有多數個區段,該等區段之每一區段依 序包含有用以記錄保護資料之一組保護資料記錄攔、 一包含一有同步信號及後續使用者資料之資料記錄攔 ’該保護資料記錄欄中的保護資料是相同於該同步信 號的记錄樣型,以及該記錄樣型的相位在靠近該保護 資料記錄攔和該同步信號攔之界線處是連續地。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光碟,其中該保護資料記錄 攔之記錄區間在每次記錄中是隨機地可改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光碟,其中該保護資料記錄 欄的記錄區間在每次記錄中可以改變7位元組或者較 少的數量,並且可以以丨位元組的單位隨機地改變。 4.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3項的光碟,其中丨位元組的週期是 548ns並且利用16通道位元而組成丨位元組的通道位元 頻率是29.18Mhz。 5· —種光碟裝置,操作於具有從一組資訊軌分出的多數 個區段之一組光碟上面,該光碟裝置包含: 用以產生保護資料之保護資料產生裝置; 用以產生同步信號之同步信號產生裝置;以及 第一記錄控制裝置用以(1)形成每一區段,該區段 依序包含有用w記錄保護資料之一組保言 蔓資料記錄欄 、-包含L信號及㈣使用者資料之資料記錄 攔;(2)設定該保護資料記錄攔中的保護資料是相同於 該同步信號的記錄樣型,以及該記錄樣型的相位在靠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目Η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Α8 Β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近該保護資料記錄攔和該同步信號攔之界線處是連續 地;(3)在保護資料記錄攔及資料記錄欄來記錄資料。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光進一步地包含用以隨 機地改變該保護資料記錄攔逢錄區間之第一隨機改 變裝置。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光碟^其中該隨機改變裝置 在每次記錄中以1位元組的变單位隨機地改變該 保護資料記錄爛之7位元組4翁麥少的變化量。 8·如申凊專利範圍第7項的光其中1位元組的週期是 548ns並且利用16通道位元^与且成i位元組的通道位元 頻率是29.18Mhz。 9· 一種供光碟用之記錄方法,具有從一組資訊軌分出的 多數個區段,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形成一區段結構,該結構依序包含有用以記錄保 ”蔓資料之一組保護資料記錄棚、一包含有一同步信號 及後續使用者資料之資料記錄欄; 設定該保護資料記錄攔中的保護資料是相同於該 同步信號的記錄樣型;以及 設定該記錄樣型的相位在靠近該保護資料記錄攔 和該同步信號攔之界線處是連續地。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記錄方法,進一步地包含有 :在每次記錄中隨機地改變該保護資料記錄欄之記錄 區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的記錄方法,進一步地包含有
    -34 514868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設定該保護資料記錄欄記錄區間之變化量為7位元 組或者較少,並且在每次記錄中以1位元組之單位隨 機地改變該變化量。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記錄方法,進一步地包含有 :設定1位元組之週期為548ns並且利用16通道位元而 組成1位元組的通道位元頻率是29.18Mhz。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3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086114572A 1996-10-07 1997-10-06 Optical disc, optical dis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an optical disc TW51486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587696 1996-10-07
JP26958096 1996-10-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14868B true TW514868B (en) 2002-12-21

Family

ID=26547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6114572A TW514868B (en) 1996-10-07 1997-10-06 Optical disc, optical dis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an optical disc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5) US6034932A (zh)
EP (5) EP0929893B1 (zh)
JP (5) JP3031379B1 (zh)
CN (1) CN1203472C (zh)
DE (5) DE69705073T2 (zh)
HK (1) HK1022773A1 (zh)
ID (1) ID22004A (zh)
MY (1) MY116984A (zh)
TW (1) TW514868B (zh)
WO (1) WO199801595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10907B2 (en) 2003-07-07 2012-11-13 Lg Electronics Inc.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of configuring control information thereof,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and apparatus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127951T2 (de) * 1990-05-25 1998-04-09 Hitachi Ltd Gerät zur optischen informationsaufnahme/-wiedergabe mit pits-übergangaufnahmesystem
US6163521A (en) * 1997-04-16 2000-12-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k having read-only and read-write areas
JP4144054B2 (ja) * 1997-07-24 2008-09-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
US6687826B1 (en) * 1997-12-29 2004-02-03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data into same
PT1055237E (pt) * 1998-12-09 2008-07-0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étodo e dispositivo para a gravação de informação em unidades
US6330210B1 (en) * 1999-04-29 2001-12-1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Data structure for control information on rewriteable data storage media
JP2000339692A (ja) * 1999-05-26 2000-12-08 Hitachi Ltd 情報の記録再生方法、及び情報の記録再生装置
JP3507775B2 (ja) * 2000-07-31 2004-03-15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方法
JP4348851B2 (ja) 2000-09-21 2009-10-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JP3545740B2 (ja) * 2001-11-21 2004-07-21 株式会社東芝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KR100727917B1 (ko) * 2002-05-20 2007-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 및 광디스크의 기록/재생 방법
TW200502921A (en) * 2003-07-01 2005-01-16 Mediate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judging recording area of optical storage medium
JP4058020B2 (ja) 2004-05-14 2008-03-05 株式会社東芝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3886A (en) * 1986-02-07 1992-1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posite optical disc having both a data read-only area and a data rewritable area, and a recording/reproducing system for use therewith
JP2600373B2 (ja) * 1989-05-11 1997-04-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US5216657A (en) * 1989-09-19 1993-06-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ing variable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US5343455A (en) * 1990-04-05 1994-08-30 Hitachi, Ltd. Digital signal overlapped or joined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904360B2 (ja) * 1990-12-07 1999-06-1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書換形相変化光記憶装置
JP3158474B2 (ja) * 1991-03-28 2001-04-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US5383068A (en) * 1991-05-14 1995-01-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ead position recognition method, a speed calculation method, and a head movement speed control device
JPH05242543A (ja) * 1992-03-02 1993-09-21 Fujitsu Ltd 光磁気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記録再生装置
JPH05266490A (ja) * 1992-03-24 1993-10-15 Fuj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記憶装置のセクタ設定方式
JPH07262566A (ja) * 1994-03-24 1995-10-13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と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069722B2 (ja) * 1994-06-13 2000-07-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
US6487151B1 (en) * 1994-12-20 2002-11-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system with overwrite capability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use therewith
US5703867A (en) * 1995-07-21 1997-12-30 Hitachi,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a dummy area at leading and/or trailing positions of recording area
JP2747250B2 (ja) * 1995-07-21 1998-05-06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方法
JP2848809B2 (ja) * 1996-03-25 1999-01-20 株式会社東芝 交替処理方法
JP3023310B2 (ja) * 1996-05-31 2000-03-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の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JP3103505B2 (ja) * 1996-06-26 2000-10-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TW357345B (en) * 1996-06-26 1999-05-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D having re-write area and ROM area
JP3418065B2 (ja) * 1996-06-26 2003-06-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10907B2 (en) 2003-07-07 2012-11-13 Lg Electronics Inc.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of configuring control information thereof,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and apparatus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977186B1 (en) 2001-02-14
US6130867A (en) 2000-10-10
JP2000149275A (ja) 2000-05-30
EP0977188A1 (en) 2000-02-02
DE69704217D1 (de) 2001-04-12
JP2000076658A (ja) 2000-03-14
EP0977185A1 (en) 2000-02-02
EP0977186A1 (en) 2000-02-02
MY116984A (en) 2004-04-30
DE69703806D1 (de) 2001-02-01
ID22004A (id) 1999-08-19
US6034932A (en) 2000-03-07
DE69705073D1 (de) 2001-07-05
JP3031379B1 (ja) 2000-04-10
CN1203472C (zh) 2005-05-25
US6097694A (en) 2000-08-01
US6128269A (en) 2000-10-03
WO1998015951A1 (en) 1998-04-16
EP0977187A1 (en) 2000-02-02
JP2000149277A (ja) 2000-05-30
DE69704087D1 (de) 2001-03-22
JP2000076657A (ja) 2000-03-14
EP0929893B1 (en) 2000-12-27
EP0977188B1 (en) 2001-05-30
DE69703806T2 (de) 2001-04-19
CN1232569A (zh) 1999-10-20
JP3063765B2 (ja) 2000-07-12
JP3031380B1 (ja) 2000-04-10
EP0929893A1 (en) 1999-07-21
DE69704217T2 (de) 2001-06-21
EP0977185B1 (en) 2001-03-07
DE69704218T2 (de) 2001-06-21
EP0977187B1 (en) 2001-03-07
JP2000149276A (ja) 2000-05-30
HK1022773A1 (en) 2000-08-18
JP3031381B1 (ja) 2000-04-10
JP3031382B2 (ja) 2000-04-10
DE69705073T2 (de) 2001-09-13
US6157608A (en) 2000-12-05
DE69704087T2 (de) 2001-06-13
DE69704218D1 (de) 2001-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14868B (en) Optical disc, optical dis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an optical disc
JP4090501B2 (ja) 情報担体に記録する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そのための情報担体
TW571306B (en) Disk-like recording medium, disk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disk recording method, and disk playback apparatus and disk playback method
TW494405B (en) Data storing medium, data recording apparatus, data recording method, data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data reproducing method
KR100689720B1 (ko) 유니트로 정보를 기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3956417B2 (ja) 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EP0892395B1 (en) Phase change media overwrite system
JP4820296B2 (ja) 記録媒体とその記録媒体を形成して記録してまた再生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KR100491233B1 (ko) 광 디스크, 광 디스크 장치 및 광 디스크 기록 방법
JP2003187535A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情報記録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ディスク記録媒体、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JP3380547B2 (ja) 情報記録媒体
JP3624644B2 (ja) 光記録媒体
JP2004206815A (ja) 記録方法、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3166159B2 (ja) 再生装置
JP2001505346A (ja)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
WO2005027098A2 (en) Method of increasing capacity of an optical disc
JPH06180846A (ja) マークエッジ記録再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