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82900B - Apparatus for testing multi-terminal electronic components - Google Patents

Apparatus for testing multi-terminal electronic compon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82900B
TW482900B TW088117126A TW88117126A TW482900B TW 482900 B TW482900 B TW 482900B TW 088117126 A TW088117126 A TW 088117126A TW 88117126 A TW88117126 A TW 88117126A TW 482900 B TW482900 B TW 4829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robe
leads
fixed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8117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osef Baumann
Jakob Herrmann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o Scient In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o Scient Ind Inc filed Critical Electro Scient Ind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82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829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1Subjecting similar articles in turn to test, e.g. "go/no-go" tests in mass production; Testing objects at points as they pass through a testing st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11Probe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Bump" contacts; Replaceable probe pins
    • G01R1/06733Geometry aspe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05Apparatus for holding or moving single pro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11Probe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Bump" contacts; Replaceable probe pins
    • G01R1/06716Elastic
    • G01R1/06722Spring-load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73Multiple probes
    • G01R1/07307Multiple probes with individual probe elements, e.g.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or bump contacts, fixed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e.g. bed of nails fixture or probe card
    • G01R1/07364Multiple probes with individual probe elements, e.g.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or bump contacts, fixed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e.g. bed of nails fixture or probe card with provisions for altering position, number or connection of probe tips; Adapting to differences in pitch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maintenance of measuring instruments, e.g. of probe ti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Description

482900 A7 B7 五、發明說明(丨) 發明之領域 本發明關於測試設備之領域。特別是本發明包含裝置 其設計可方便小型電子元件之測試。一獨特之輸送輪與壓 緊器裝置被揭示用於一機器中,其設計係供測試電子元件 。該輪及壓緊器裝置之設計係可測試元件位於側-及/或末 端之端點。一獨特測試探針亦可同樣揭示用於一機器中以 測試電子元件。該探針包括複數個引線,以一端固定在一 可移動、彈性固定基座。引線延伸通過一靜止導引段,其 可準確地導引該等引線之末端向待測試元件位於側面之端 點,及/或導向輪及壓緊器裝置之部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發明之背景 當電子裝置已變爲更普遍時,需要測試之小電子元件 之數量亦大幅增加。爲響應此需求,能以極高速測試大量 電子元件之自動化設備已到處可見。例如,有一種此型之 設備,其可在每小時處理50,000件電子元件。 在電子元件測試中,常遇到某些問題,及由於待測試 元件之尺寸降低而使問題嚴重。此等問題已爲以往技藝測 試裝備可達成之最大元件處理速度,帶來極大限制。 一問題爲測試設備之內部輸送機構。大多數高容量測 試機器將待測試之元件自饋送台或負載台移至一測試台, 之後移向分類台。輸送機構不但必須能以高度準確及控制 之方式移動元件,且必須耐用及價廉,並可使測試設備能 與位於元件之側端及/或末端之端點達成電氣接觸。此等屬 · 線- 482900 A7 B7 五、發明說明(>) 性之最佳結合,並未在以往技藝中發現。 第二個問題爲許多元件之特性爲,需要同時接觸之緊 密分隔位於側面之端點。因此需要測試探針有緊密分隔之 引線,其與元件位於側面之端點對齊。探針之引線必須能 迅速及準確移動。此外,由每一引線加在被測試元件端點 之壓力,必須準確控制,因爲壓力必須夠大以獲得良好之 接觸,但不能爲一強大壓力,因其會造成端點或引線之擦 傷或其他損害。探針之引線之必要而準確之定位及控制, 在以往技藝中一直極爲困難,如非不可能,並嚴重限制以 往技藝裝置之輸出量。 本發明之槪述 本發明爲一種獨特輸送輪及一種獨特測試探針,其可 較佳用於測試設備中以輸送及測試小型電子元件,如積體 無源元件(IPC’s)。IPC’s之例係如晶片,其特性爲電容器 、電感器或可變電阻器陣列。此型電子元件之尺寸典型在 lmm-3mm之長度、〇.5mm-1.5mm之寬度或厚度,其特性 爲位於末端及/或側面之端點。 輸送輪之特性爲大量位於周邊之如隙縫元件接收艟(或 凹隙),每一接收艙之尺寸可容納有待輸送之單一電子元件 。在較佳使用方式中,運用輸送輪之機器利用此輪自裝載 台載負每一元件至測試台,之後再送至分類區。在分類區 ,元件根據測試台決定之結果加以分類。 輸送輪之每一艙之底部爲一金屬插入件,元件之一端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82900 A7 B7 五、發明說明(3) 在輸送期間即支撐在該金屬插入件上。此插入件不僅由提 供一金屬接觸表面而增加輸送輪之耐力,當輸送輪係輸送 具有位於末端之端點之電子元件時,此插入器與元件之底 部端點成電接觸。插入件之暴露外末端可提供輪上位於側 面之金屬區,該金屬區可與由測試台中之位於側面之測試 探針接觸,因此,將元件之底部端點電連接至測試儀器。 在較佳實施例中,輸送輪用在具有殊設計測試台之機 器中。測試台包括金屬接點滾子,該滾子沿輪周邊滾動, 當滾子通過一艙時,滾子將在任何位於艙中之電子元件之 頂部或外部末端壓下。當滾子在元件上壓下時,其可改進 元件底部端點及輪上金屬插入件間之接觸。此外,金屬滾 子將接觸元件之頂部端點,因而經由金屬滾子之本體與該 端點成電接觸。 本發明之探針組件包括多個測試引線,該引線被準確 定位及控制。當用於使用一輸送輪之測試機器中時,探針 之特性最好其左右側部份與輸送輪每一側之每一部份之引 線相问。探針安裝在支座結構上’每組引線均固定在彈性 支撐之可移動基座上。較佳由一電腦控制之加力裝置用來 施加壓力在基座上,以促使相關之引線作控制之移動。每 組引線通過一靜止導引段延伸,該導引段可準確導引該等 引線朝向待測試兀件之端點。當與上述之輸送輪及金屬接 觸滾子共用時,探針可包括更多之引線,其被導引以與輪 之金屬插入件一或二側及接觸滾子之一或二側接觸。以此 方式,探針可與元件末端之二端點成讀接觸。探針組件爲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線- 482900 A7 _ B7 五、發明說明(+ ) 小巧而質輕並不需太多之維護,係經由加力裝置之移動之 電腦控制而自行調整,製造成本亦非過大。此外,探針之 設計可使引線移動迅速而極緊密地分隔。 圖式簡略說明 圖1爲具有本發明輸送輪及測試探針之電子元件測試 及分類設備之前視圖。 圖2爲圖1中裝置之頂視圖。 圖3爲一位於輸送輪的一艙中之在進入測試台之前的 電子元件之前視圖。 圖4爲輸送輪之後視圖。 圖5顯示輸送輪之邊緣部份製造中之第一階段。 圖6爲輸送輪之邊緣部份製造中之第二階段。 圖7爲輸送輪之邊緣部份製造中之第三階段。 圖8爲輸送輪之邊緣部份製造中之最後階段。 圖9提供本發明之測試探針之側視詳圖。探針之位置 顯示其中之引線尙未延伸至與測試之電子元件接觸。 圖10顯示圖9之探針之位置爲探針之引線已延伸與測 試之電子元件接觸。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現在參考圖式之細節,其中相同參考號碼代表相同零 件,號碼1代表一測試及分類小型電子元件之設備。 圖1提供設備1之前視圖。此設備包括饋送台2、測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82900 A7 ------B7_ 五、發明說明(今) 試台4、分類台6及輸送輪8。實際上,每一台及輸送輪均 組合在單一箱型單元內(未示出)。 饋送台2包括一漏斗型加料斗10,小型電子元件(亦 稱爲“零件”)12被大量倒入其中。小型電子元件通常爲積體 無源組件(IPC’s),如晶片電容器、可變電阻器及電感器等 。加料斗卸下元件於轉移設備14中,其包括一震動單元( 未示出),此單元使零件離開及沿斜道16移動。 斜道將元件卸入分配器18中,其中設計保持相當少數 零件12。進入分配器後,零件可自一在其底部之開口 20( 圖2)所形成之出口而出去。分配器包括一掃描輪22,其作 用爲防止零件自分配器之末端逸出,及協助零件保持朝向 分配器之左側部份。當每一零件12離開分配器18時,其 被位於輸送輪8之外緣上互補大小之二側艙24所直接容納 。圖3顯示一零件載入輸送輪之外緣中。吾人應瞭解此零 件包括位於側邊之端點26及位於末端之端點28。 圖4提供輸送輪8之後視圖。此輸送輪包括金屬輪轂 30及邊緣構件32方式形成之圓圏部份。此邊緣構件最好 約爲12-18吋之直徑,並可經由使用傳統結合器,如螺釘 或螺帽34自金屬輪轂拆除。 邊緣構件32最好由剛性之非導電塑膠材料製成。所有 艙24均位於邊緣構件中並在構件之外緣中形成周邊開口。 如稍後說明,每一艙之基座包括一金屬插入件36。由於邊 緣構件32可自輪轂30移除,用戶可移除一邊緣構件而以 另一邊緣構件取代’該邊緣構件具有不同大小之艙24以裝 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82900 A7 B7 五、發明說明(L) 配不同尺寸之電子元件。輪轂30有一滑輪38固定在其後 表面並由帶40(圖1)連接至馬達42。馬達負責輸送輪之旋 ----τ---:------魏--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轉。 圖5-8提供邊緣構件32如何製造之細節。 圖5顯示邊緣構件在構造之早期時構件之一部份。此 時,邊緣構件爲一簡單環狀形式。如自圖5中之部份取其 剖面,吾人可知此部份有一矩形剖面,其尺寸最好約爲 6mm寬及15mm高。 圖6顯示圖5所示之邊緣構件之同一部份。然而,在 構件中鑽有複數個孔44,及一金屬插入件36以設定螺釘 之形式旋入每一孔中。 •線· 圖7顯示圖5及6中所示邊緣構件之同一部份。但邊 緣構件之頂部46曾被加工以便具有稍小於2.5mm之厚度 。加工後之頂部自邊緣構件之頂部延伸約6mm至在或接近 金屬插入件/設定螺釘36之中心點。複數個孔38可在此時 鑽入邊緣構件中,以使邊緣構件以結合件34與輪轂32連 接。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8威不則二圖中之邊緣構件之同一部份。在最後加 工步驟中,複數個缺口 50在邊緣構件之頂部46形成。此 等缺口以設定螺釘爲中心並部份通過設定螺釘,並形成艙 24。每一缺口之寬度稍大於容納於合成之艙24之電子元件 之寬度或厚度。一旦缺口形成後,一狹窄穿膛或溝道52被 鑽入金屬插入件之中心,並繼續向下直到其完全延伸而通 過邊緣構件。穿膛52可經由圖1、2、9及10中之轉接器 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482900
五、發明說明(1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4自傳統真空設備(未示出),將真空施加至每—艙24之底 部。將真空施加至艙24之目的爲在輸送輪旋轉時,協助保 持零件12於艟中。 吾人瞭解,圖8中金屬插入件/設定螺釘之側部56位 於邊緣構件之側邊,並暴露至相關艙24之正下方。結果, 側部份56可容易自輸送輪之側方接近。 如則所述’圖3顯示位於輸送輪之一艙24中之電子元 件12。圖3顯示之零件12僅在進入測試台4前之位置。 在測試台中’自測試探針之引線臨時被置於直接或間接與 元件12之端點接觸。測試台之不同部份詳見圖9-11。 測試台包括具有左右側部份62及64之測試探針60。 每一部份包括複數個引線66。每一側部份顯示有五條引線 ,每一側部份可使用多於或少於此數之引線。有時,探針 60可能僅有一部份62或64。 每一引線66均由導電材料製成,並相當剛性,可由廉 價導線或銷製成。每一引線之外端68宜爲平的及可適於接 觸待測試零件之端點。每一引線之相反端70係與一可撓導 線72成電連接’導線本身連接至一測試儀器74,如一示 波器 '邏輯分析器、模擬器或其他測試或診斷設備。夾子 76或其他傳統結合器或結合方法,用來將各引線之末端部 份70固定至可移動基座78。應注意頂部及底部引線66顯 示有一弧形之基座,其他引線則爲直線。頂部及底部引線 後部之彎曲處可增加空間以供引線之固定,同時可使引線 自基座向外延伸時,成緊密之分隔。每一引線之頂部及底 9 本紙張尺度適財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訂: -線· 482900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 ) 部之彎曲部份之位置被柱子79所限制,該柱自基座78之 表面向上延伸。視可用之空間多寡,探針之引線可在製造 時,使其爲直線,如空間受到限制,多條引線可具有一弧 形後部,與所示之頂部及底部情形相似,並與額外之柱79 固定。 每一基座78可移動方式固定在相當不移動之以基座板 80形式之支撐體。此平板由結合器82固定在一固定結構 上,如機器之靜止框架84。用以移動連接每一基座至平板 80之結構可使基座作彈性運動。在較佳實施例中,連接結 構之形式爲二薄金屬葉彈簧86。已示出二金屬葉彈簧,但 單一彈簧或二個以上之數個彈簧亦可使用。應瞭解所示出 者爲使用葉彈簧,其他等效彈性結構,如其他型式彈簧包 括線圏彈簧,甚至其他彈性材料如橡膠亦可使用。此外, 一阻尼裝置(未示出)如液壓唧筒或軟式緩衝構件亦可使用 於一基座或二基座之其餘部份附近,以消除任何不理想之 基座震動。 * 位於每一基座78附近及非移動式固定在基座板80上 爲加力裝置88。裝置88顯示具有一活塞90,其能加壓至 可移動基座78之一側,因此造成該基座向輸送輪8移動。 此裝置之致動係經由導線91,及最好由測試儀器74或一 電腦(未示出)致動,該電腦可包括在測試裝置中或與其分 離。在較佳實施例中,裝置88被加上電源,其形式可爲一 電螺管、線性致動器或其他裝置,或能加壓力於可動基座 78上之裝置及元件之組合。在另一未示出之實施例中,加 1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言_ _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8290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___B7___ 五、發明說明() 力裝置可由機械操作及配合輸送輪8之運動而移動。亦在 較佳實施例中,活塞90移動之距離由測試儀器/電腦操縱 。此舉可使探針自動調整,因此測試儀器/電腦可經由加力 裝置88改變引線移動之距離,以補償由於引線之磨損或不 同尺寸零件12引起之改變。 自基座78,每一引線66延伸通過在導引段94中之一 穿膛或溝道92。此導引段包括複數個穿膛92,每一引線之 中間部份位於一穿膛中。在較佳實施例中,此舉可改進由 穿膛提供每一引線之方向導引。 每一導引段94係固定在探針之基座板80,及與附近 基座78空間分開。由於導引段爲固定,當基座78移動時 ,導引段並不移動。吾人瞭解,圖中示出所有引線均通過 導引段,但並不需要。在另一未示出之實施例中,某些引 線可旁路此導引段。 位於與邊緣構件32之周圍並列者爲壓緊器設備,其包 括一接觸滾子96。滾子由導電金屬材料製成,並以軸97 爲中心旋轉,該軸經由彈簧支座98固定在基座板80上(或 在機器之框架上)。此彈簧支座可爲傳統設計,如用在以往 技藝測試裝置中彈簧銷相似。支座98長度可以改變,並包 括彈簧可繼續偏動或驅策支座至其最大長度。當輸送輪旋 轉時,彈簧支座繼續驅策滾子朝向邊緣構件32,因而使滾 子繼續滾動,同時,壓在邊緣構件之周圍。圖3顯示滾子 接觸邊緣構件之齒狀部份99之一末端。當輸送輪繼續自圖 3中之位置旋轉,滾子滾過邊緣構件之齒狀部份99,及進 1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I線- 48290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八〇 入元件12之外端。一旦滾子充份壓在元件12上時,此零 件準備測試,並在圖9所示之位置中。滾子加在元件12之 向下力量將元件緊密抵住金屬插入件36之表面,因此可保 證元件之底部端點28與金屬插入件間之良好接觸。此外, 滾子向下壓在元件12之頂部使元件之頂部端點28及滾子 之表面間建立一良好接觸。此舉可由滾子之一或二側之壓 緊,使自探針之引線66與元件之頂部端點28成電接觸。 在此等圖中所示出之引線均與滾子之二側接觸。 在作業中,當零件12被帶到測試台測試,及準確定位 於探針之左側及右側部份之間時,由控制電腦發出一電氣 信號至二加力裝置88。每一裝置88將施加壓力至附近之 可移動基座78之一側,並造成基座向輸送輪8移動。在較 佳實施例中,基座僅移動一短距離,如lmm(在圖中所示距 離係被誇大)。當基座向測試零件移動時/連接在基座上之 引線穿過導引段之穿膛,因此準確地對正,俾其末端68精 確接觸測試零件之側面端點,引線並移向位於每一艙24之 基座之金屬插入件36之暴露外側部份56及金屬滾子96之 二側。圖10顯示一點,在該處加力裝置88已使基座78作 一預定量之移動,引線之末端68接觸零件之端點、及金屬 插入件之側部份56及金屬滾子96之二側。於是零件之測 試即可開始。 一旦零件12測試完成,加力裝置88之活塞90即退 回。葉彈簧86使基座78及引線連接在基座上而返回至其 原來位置,如圖9所示。輸送輪8於是旋轉,而使滾子96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線· 482900 A7 ____ B7 五、發明說明(|\ ) 滾過零件12之末端。輸送輪繼續旋轉直到下一個零件12 已被帶到測試台。之後,已測試之零件將由輸送輪帶至分 類台6。 分類台6爲傳統設計,其包括段100以容納一系列電 氣操作之電螺管閥(未示出)。每一閥經由管子102連接至 加壓空氣源,當其開啓時,可將壓力空氣導向一艙24。與 閥及艙對齊者係複數個管104,每一管與一艙24之位置有 特定關係,及延伸至其專有之零件容納櫃106。 零件12在測試台測試之後,其測試結果由測試儀器暫 時儲存。測試儀器連接至電螺管閥,根據測試台決定之測 試結果,當零件12到達適當位置,其將與一特殊閥對齊。 閥被測試儀器開啓,於是加壓空氣由閥導入並進入與閥鄰 近之艙24。加壓空氣迫使零件12被推進入鄰近之管1〇4, 於是進入適當之容納櫃106。 雖然探針60已知其用在測試及分類機器之測試台,如 上所述,吾人應瞭解,探針可用於任何其他型式之機器或 使用電探針之環境。同理,該輸送輪8及/或金屬接點滾子 可使用於除所示者外之其他電子零件測試裝置,且與除所 示者外之其他型式測試探針共用。 以上所述之各實施例已爲使讀者熟悉本發明之新穎特 性之目的予以討論。儘管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已顯示及說 明如上,對精於此技藝之人士而言,許多改變、修改及取 代均屬可行而不致有悖本發明之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 與範疇。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I - I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 〔元件符號說明〕 1 設備 2 饋送台 4 測試台 6 分類台 8 輸送輪 10 漏斗型加料斗 12 零件 14 轉移設備 16 斜道 18 分配器 20 開口 22 掃描輪 24 二側艙 26 側邊之端點 28 末端之端點 30 金屬輪轂 32 邊緣構件 34 螺釘或螺帽 36 金屬插入件 38 滑輪 40 帶 42 馬達 44 孔 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五、發明說明( A7 B7 46 48 50 52 54 56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79 80 82 84 86 88 90 92 頂部 孔 缺口 溝道 轉接器 側部份 測試探針 右側部份 左側部份 引線 外端 相反端 可撓導線 測試儀器 夾子 基座 柱子 基座板 結合器 靜止框架 金屬葉彈簧 加力裝置 活塞 溝道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丨 —----------- —訂- ----- S!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修羼齡恭 Α7 Β7 五、發明說明() 94 導引段 96 接觸滾子 97 軸 98 支座 99 齒狀部份 100 段 102 管子 104 管 106 容納櫃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煩請委員明示幕I· 4日冰i之 4\[Ε4^4δ:4Ι更&質1^苯是否准予修正0 尺 家標準(CNS)A4規格(210 χ 297公釐)

Claims (1)

  1. 4g2^t〇0 — 修暴^胤 镝充$ #
    Α8 Β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一種設計供用於電子元件測試之探針,其中該探針可 操作連接至一測試儀器,該探針包含: 一靜止支架; 一以可移動方式固定在該靜止支架上之基座; 複數個導電拉長之引線,固定在該基座上,及操作連 接在測試儀器上,其中至少一引線具有一適於接觸待測試 電子元件之一端點之末端部份; 1 一導引段,固定在該靜止支架上,及具有至少一穿膛 # ,其中至少一引線延伸穿過該至少一穿膛,並在該至少一 丨:穿膛內可移動;及 l\i 一電子機械驅動式活塞,其係配置供以高速驅動該基 $座介於二位置之一者,其中當一電子元件係位在相對於該 :、導引段之一預定位置時,一致動器將使該電子機械驅動式 \活塞移動該基座,因此造成固定在基座上之引線朝向該元 1移動,且該至少一穿膛將導引該引線之相關一條朝向該 i子元件之一端點。 ψ . /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探針,其中該基座係由一 煩彈性結構固定在該靜止支架上。 •二士- t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探針,其中該彈性結構爲 骨 至少一葉彈簧之形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探針,其中該導引段具有 複數個穿膛,其中之每一引線延伸穿過一不同之穿膛。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探針,其中該電子機械驅 動式活塞爲電氣致動電螺管之形式。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丨P衣 訂---------線屬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82900 Α8 Β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if煩 手請 奎委 ΐ員 n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f ^ 内丨, 容 是月、 否'· 准一 予日 修所阵提 之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探針,其中該致動器爲電 腦之形式。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探針,尙包含: 一第二基座,以可移動方式固定在該靜止支架上; 複數個導電拉長引線,固定在該第二基座上,及操作 連接在測試儀器上,其中至少一引線具有一末端部份,適 於接觸待測試之電子元件之一端點; 一第二導引段,固定在該靜止支架上,及具有至少一 穿膛,其中固定在該第二基座之至少一引線係延伸穿過且 係可移動於該至少一穿膛中;及 一電子機械驅動式活塞,當一電子元件係位在相對於 第二導引段之一預定位置時,將被一致動器所致動,並造 成第二基座之移動,俾固定在第二基座之引線朝向該電子 元件移動。 8·—種輸送輪,適於用在測試電子元件之裝置中,其 中該輸送輪之作用爲自電子元件裝載之一饋送台載送該電 子元件至輸送輪,於是再至一測試台,電子元件即在該處 測試,該輸送輪包含: 由非導電材料作成之圓圈部份,其中該部份包括複數 個艙’各艙之大小可容納電子元件以備測試;及 複數個金屬構件,其中每一金屬構件構成每一艙之基 座部份,在該元件位於該金屬構件之頂部一艙內時,係能 接觸δ亥電子兀件之末端端點,其中該每一金屬構件均包括 至少一側面部份,該部份可自圓圈部份之第一側外部之一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 tr---------線J 482900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日所.提之 #;内容是否准予修正〇 點進出。 •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輸送輪,其中該金屬構件 係由複數脆於雜件巾(、部份之螺關定細圏部份。 一 1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輸送輪,其中每一艙均可 經由一穿膛連接至一真空源,該穿膛穿過與艙有關之金屬 構件,及繼續穿過圓圈部份之非導電材料。 11·一種製造輸送輪之方法,該輸送輪係供測試電子元 件之裝置中使用,其中該輸送輪之作用爲自裝載電子元件 之一饋送台載負電子元件至測試元件之測試台,該方法包 含: 由一非導電材料製造一圓形構件; 在該圓形構件中製成複數個穿孔,其中該穿孔在圓形 構件上均勻分隔開; 將複數個金屬構件各者置於各者複數個穿孔各者中; 加工使圓形構件之周圍部份之厚度減小;及 在該周圍部份中製成複數個均勻分隔之槽,其中該等 槽係位在使得金屬構件形成每一槽之基座部份。 I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n項之方法,其中該金屬構件 之位置可使自圓形構件之至少一側接近。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該金屬構件 各者具有外部螺紋,及每一金屬構件之插入至圓形構件係 由旋轉金屬構件而完成,俾其螺紋與圓形構件中相關穿孔 之內部表面接合。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在製成槽 3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 訂---------線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0^888 ABCD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制衣 /'、申請專利範圍 後’通過金屬構件各者係鑽一穿腫’並繼續通過圓形構件 之非導電材料。 I5·—種供測試電子元件之裝置,該裝置包含: 一饋送台,適於接納大量電子元件’之後將該元件經 由一出D分配; 一輸送輪,其具有複數個獨立空間分開、位於邊緣之 各艙,其適於接納來自饋送台出口之電子元件,其中每艟 在二相對側開啓,其中每艙之基座部份包括一金屬區域, 其能在該元件位於該艙內時與電子元件之末端端點接觸, 其中之金屬區域包括一部份暴露在該輸送輪之至少一側; 〜測試台,包括具有複數個可移動引線之一探針,其 中該引線在該元件位於接近該探針之輸送輪之一艙內時, 能與該元件之位於側面之複數個端點接觸; 測試設備,可作業連接該測試台之探針;及 當電子元件位於輸送輪之一艙內時,其可被自饋送台 輸送至測試台。 , W·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裝置,其中該探針包括: ::¾ 〜支座體; 八:、. y 〜以可移動方式固定在該支座體上之基座; 該複數個可移動引線,其中每一引線爲拉長、由導電 ^ >材料製成及固定在該基座上,並與測試設備作業連接,其 中至少一引線具有一末端部份適於接觸待測試元件之端點 CO , 〜導引段,固定在該支座體上及具有複數個穿膛,複 4 本紙張尺度適用f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χ 297公爱)- 1. --------IT---------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82900 OQ8899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數個引線通過該膛延伸並可在其中移動;及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加力裝置,其可在一電子元件位於與導引段相對之 預定位置時’使該基座移動,該基座之移動造成固定在基 座上之引線對應移動,該複數個引線在移動中被導引段中 之穿膛所導引。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裝置,其中一彈性結構 將探針基座連接至該探針之支座體。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裝置,尙含一壓緊設備 ’其中當電子元件位於測試台中,而元件之底部末端位於 艙之金屬區域之頂部時,壓緊設備之功能爲將元件之頂部 壓下。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裝置,其中該壓緊設備 包括一滾子沿輸送輪之周邊滾動,其中該滾子係由至少一 彈簧支撐構件固定在裝置上,該彈簧支撐構件將該滾子定 位驅策至輸送輪之邊緣部份。 2 0 _如申g靑專利範圍第19項之裝置,其中該滾子由導 電金屬材料製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m 2i·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之裝置,其中該探針包括 引線,當電子元件在測試台中時,其被配置定位以供測試 1¾ ,該探針之至少一條引線在元件位於艙內時與其金屬區域 | 3接觸,及至少探針之另一條引線接觸滾子之一側。 iT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裝置,其中該探針包括: 一支座體; 准, ^ 一基座,可移動固定在該支座體上; 至提 0之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 A8 B8 C8 $、申請專利範圍 該複數個可移動引線,其中每一引線爲拉長、由導電 材料製成、並固定在該基座上,及可作業連接在測試設備 上,其中至少一條引線具有一末端部份適於接觸待測試電 子元件之一端點; 一導引段,固定在支座體上,及具有複數個穿膛’複 數個引線延伸通過該膛並可在其中移動;及 一加力裝置,能使當電子元件位於與導引段相對之預 定位置時,使基座移動,該基座之移動促使固定在基座上 之引線之對應移動,其中該複數個引線由導引段中之穿腫 導引其移動。 ——-7——‘-------------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煩請委\ 修正本疒? 009· 7· :200 容是否准予修正 適 度 尺 張 紙 公 97 2 X ο 21 /V 格 規 4 )A 5) N (C 準 標
TW088117126A 1998-09-25 1999-10-05 Apparatus for testing multi-terminal electronic components TW48290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160,801 US6100707A (en) 1998-09-25 1998-09-25 Apparatus for testing multi-terminal electronic component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82900B true TW482900B (en) 2002-04-11

Family

ID=22578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8117126A TW482900B (en) 1998-09-25 1999-10-05 Apparatus for testing multi-terminal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6100707A (zh)
EP (1) EP1034435A1 (zh)
JP (1) JP2002525634A (zh)
KR (1) KR20010032441A (zh)
CN (1) CN1286757A (zh)
AU (1) AU6256099A (zh)
BR (1) BR9908782A (zh)
HU (1) HUP0100371A2 (zh)
IL (1) IL136012A0 (zh)
TW (1) TW482900B (zh)
WO (1) WO20000192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14028B2 (en) * 2001-11-14 2004-03-30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Roller contact with conductive brushes
US6879146B1 (en) * 2001-12-28 2005-04-12 Abb Technology Ag Pneumatic clamps for electric power leads
JP2004309441A (ja) * 2003-02-18 2004-11-04 Yamaha Corp プローブヘッド及びその組立方法並びにプローブカード
US20050139450A1 (en) * 2003-12-30 2005-06-30 International Product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part processing unit
US7161346B2 (en) * 2005-05-23 2007-01-09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Method of holding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in a controlled orientation during parametric testing
US7365552B2 (en) * 2006-07-28 2008-04-2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urface mount package fault detection apparatus
US7443179B2 (en) * 2006-11-30 2008-10-28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Zero motion contact actuation
US7683630B2 (en) * 2006-11-30 2010-03-23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Self test,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in grouped circuitry modules
US7602192B2 (en) * 2006-11-30 2009-10-13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Passive station power distribution for cable reduction
US7839138B2 (en) * 2007-01-29 2010-11-23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Adjustable force electrical contactor
TWI418811B (zh) * 2011-02-14 2013-12-11 Youngtek Electronics Corp 封裝晶片檢測與分類裝置
CN103487777A (zh) * 2013-10-10 2014-01-01 三星高新电机(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电容绝缘电阻检测块的状态测量装置
CN116047213B (zh) * 2023-04-03 2023-06-30 滨州汇信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设备测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37580A (en) * 1968-11-30 1970-11-03 Western Electric Co Methods of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d testing paramagnetic articles
US4115735A (en) * 1976-10-14 1978-09-19 Faultfinders, Inc. Test fixture employing plural platens for advancing some or all of the probes of the test fixture
US4232928A (en) * 1979-06-27 1980-11-11 Dit-Mc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pparatus employing flexible diaphragm for effecting substantially uniform force, individual couplings with multiple electrical contacts or the like
US4818382A (en) * 1985-07-01 1989-04-04 Micro Component Technology, Inc. Disc singulator
AT391762B (de) * 1985-11-26 1990-11-26 Alcatel Austria Ag Vorrichtung zum pruefen von leiterplatten
US5568870A (en) * 1994-08-18 1996-10-29 Testec, Inc. Device for testing and sorting small electronic compon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136012A0 (en) 2001-05-20
HUP0100371A2 (hu) 2001-05-28
BR9908782A (pt) 2001-05-02
WO2000019220A1 (en) 2000-04-06
AU6256099A (en) 2000-04-17
US6100707A (en) 2000-08-08
EP1034435A1 (en) 2000-09-13
KR20010032441A (ko) 2001-04-25
CN1286757A (zh) 2001-03-07
JP2002525634A (ja) 2002-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82900B (en) Apparatus for testing multi-terminal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7436193B2 (en) Thin film probe card contact drive system
CN110744299B (zh) 带端子线缆与塑壳的组装及检测方法
US7436171B2 (en) Apparatus for probing multiple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EP1114988B1 (de) Prober für Drucksensoren
CN110854006B (zh) 带端子线缆与塑壳的组装及检测装置
EP1171247A1 (en) Four electrical contact testing machine for miniature inductors and process of using
EP1972038B1 (en) High temperature open ended zero insertion force (zif) test socket
TW436632B (en) Inspection apparatus for printed board
US4834659A (en) Adaptor in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ally tes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TW396140B (en) Transfer apparatus and quick-change plate
CN101322971A (zh) 记忆体ic检测分类机
JPH0136592B2 (zh)
TWI232301B (en) Contactor probe with movable guide plate
JPH1038922A (ja) プローブピン装置
MXPA00004813A (en) Apparatus for testing multi-terminal electronic components
JP2001134902A (ja) 磁気ヘッド用バー状体の研磨装置および研磨方法
JPH0989983A (ja) Icの接触圧をデータで変えるic搬送装置
CN219169121U (zh) 一种可调节式粘尘滚筒结构
KR101089911B1 (ko) 전자부품 검사장치
TW200848753A (en) Testing and classifying machine for use in memory ICs
CZ20002378A3 (cs) Zařízení pro testování elektronických součástek
KR20060131463A (ko) 인쇄회로기판 검사시스템의 인쇄회로기판 이송장치
KR100205496B1 (ko) 웨이퍼 카세트 탑재용 인댁서 및 카세트
KR930000270Y1 (ko) 튜너 커버 공급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