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34651B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or end point detecting a process - Google Patents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or end point detecting a proces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34651B
TW434651B TW088113017A TW88113017A TW434651B TW 434651 B TW434651 B TW 434651B TW 088113017 A TW088113017 A TW 088113017A TW 88113017 A TW88113017 A TW 88113017A TW 434651 B TW434651 B TW 43465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temperature
emissivity
silicon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8113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regory F Redinbo
Jallepally Ravi
Michael Rivkin
Original Assignee
Applied Materi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ied Materials Inc filed Critical Applied Material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34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3465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005Control means for 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37/013Devices or means for detecting lapping comple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8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8
    • H01L21/283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 H01L21/285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from a gas or vapour, e.g. condensation
    • H01L21/28506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from a gas or vapour, e.g. condensation of conductive layers
    • H01L21/28512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from a gas or vapour, e.g. condensation of conductive layer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 H01L21/28525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from a gas or vapour, e.g. condensation of conductive layer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the conductive layers comprising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1L22/20Sequence of activit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measurements, corrections, marking or sorting steps
    • H01L22/26Acting in response to an ongoing measurement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processing, e.g. endpoint detection, in-situ thickness measur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8/00Passive two-terminal component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or surface barrier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Details thereof;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8/40Capacitors
    • H01L28/60Electrodes
    • H01L28/82Electrodes with an enlarged surface, e.g. formed by texturisation
    • H01L28/84Electrodes with an enlarged surface, e.g. formed by texturisation being a rough surface, e.g. using hemispherical gr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Description

43465 1 五、 發明說明 (1) 發 明 背 景 1. 發 明 領 域 本 發 明 係 關 於半 導體 處 理 之 領 域 ,且更 明確 地 說係關於 — 種 用 以 監 控 一製 程或 偵 測 一 製 程 終點之 方法 及 裝置。 2. 相 關 技 術 討 論 因 為 動 態 隨 機存 取記 憶 體 (DRAMs )裝置之儲存密度自16 Mb增 加 至 64 Mb及更高, 所以要藉由記憶體細胞大小之 降 低 來 1持電— 荷儲 存能 力 0 此 種 需 求一直 是藉 由 增加記憶 體 細 胞 之 儲 存 電容 器之 表 面 面 積 來 力口以滿 足。 吾 人已建構 許 多 極設 計 其 中 包 括薄及 圓柱 型 "皇冠"· 容 we οσ 結 構 以 獲得 儲存 表 面 面 積 之 增力σ 。 另 一 種 方 案 ,如 圊1 a 所 示 是 形 成一具 有下 電 容器電極 1 0 2之電容器1 00 * 且下 電 容 哭 οσ 電 極 1 0 2是利用具有粗糙表 面 1 0 4之多晶矽薄膜來形成 -具有粗綠表面之多晶ί夕薄 膜 可 藉 由 形 成 具有 半球 型 顆 粒 (HSG矽)之多晶矽薄膜來產 生 〇 因 為 電 極 1 0 2具有龃糙表面 上電極1 0 6及 下 電極1 0 2 間 之 表 面 面 積 獲得 提升 進 而 使 得 一給定 細胞 大 小可儲存 更 多 電 何 0 具 有粗 糖表 面 之 多 晶 矽 儲存電 極1 0 2可使得電 容, συ ϋ it. 加 多於 2倍。 用 以 形 成 具 有粗 链表 面 或 半 球 型 顆粒之 多晶 矽 薄膜之驭 常 用 方 案 一 直 是沉 積一 薄 (少於1 0 0 0埃)之 粗寿造 多 晶矽薄膜 於 批 次 爐 如 圖1 b所示 〇 圖 lb所 示 之批次 爐1 2 Q是低壓化 學 氣 相 沉 積 (LPCVD)系統 且該系統具有- -室1 10 ,而室 11 〇包含承載- -批次(大 約 100) 基 質 之載具 111。 自 氣體源
43咕 甘 五、發明說明(2) "— -- 113饋入之氣體是由控制器114來控制,且自氣體輸入埠 11 5進入室1丨〇。氣體饋入是沿箭號方向維持於各個基質 11 2。室11 〇之低氣壓是藉由排氣系統丨丨6來維持。因為饋 入氣體之濃度可降低通往排氣系統丨丨6之氣流,所以室丨j 〇 也包含三分別受到控制之熱量消除器丨丨7,且該等熱量消 除器提供室110之溫度變化以補償室110之反應氣體之濃度 變化。 相關於用以形成H S G矽之目前技術之一問題是目前沒有 方法可監控形^成或偵測HSG 夺應可 理解存在一相當小之製程窗(時間),其中HSG顆粒具有最 佳及秦-狀以楛供電容器表„面._面...盘_.之最大增加。如果製 程時問過,則將形成過少之HSG而導致電極表面面精之 增_扭..不..足,。如果HSG製裎時間過長,則相鄰顆粒間之間隙 將開始填滿,進而'導致粗糙ϋ之..平滑/也—fe表面面1 之降低。因此,如果沒有技術可監控HSG矽之形成及/或偵 測HSG矽之形成之終點’則HSG矽製程將導致不良之基質至 H之_迫勻性,及可能導致無法製造之基質。 因此,需要一種用以監控HSG矽之形成及/或偵測HSG矽 之形成之終點的方法及裝置。 發明摘要 本案說明一種監控—製程或偵測一製程終點之方法及裝 置。根據本發明,當處理—基質時,該基質之一表面特徵 受到連續量」則.。該表面特彳K — 1先決定之變化是用以監 控該製程’戒顯示該基質之I理之結束。
O:\59\59748.PTD 第5頁 434651 五1發明說明(3) 在本發明之一實例中,基質之一表面特徵之變化是用以 監控一製程及/或偵測一製程之終點,且該..I裎是用以形 成半1型--親....粒(hsg)__矽》在此種製程中’一具有外部非晶 矽薄膜之基質置放於一處理室。該,基質接著.受到加熱以利 用典晶矽蒗膜來形成半球剞顆粒。當加熱基質時,一表面 特徵受到連績監控。該表面特徵之一預先決定之變化是用 以顯示半球型顆粒碎形成之結束,且因此顯示加熱步驟之 結束。 在本發明之一實例中,一基質之發射率是用以監控一製 程及_/_1紙每-星之.終點,且該製程是用以形成HSG矽 根據本發明之此實例,一具...有.並.晶j夕薄膜之基質置_1.,於.一 處理室,且受到加熱以利用非晶n...或i球型顆粒 (HSG )矽。當加熱姜質時,基質之發射率受到連續監控。 基質之發射盖先決定.變ik是U監控該製程,或顯 示該加熱步驟之結束。 在太發明之另一實例中,一基質芩溫度是用以監控一製 程或顯示一製程之終點,且該製程是用以形成HSG矽。根 據本發明之此實例,一具有非晶矽之基質置放於一處理 室,且受到加熱以利用非晶石夕薄膜來形成半球型顆粒碎。 當利用一恆定數量之熱量來加熱基質時,基質之溫度受別 連_續_監.按。基質之溫度之一預先決定變化是用以監控該製 程及Ί或顯示該加熱步驟之結束。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例中,當處理一基質時,運用一溫度 量測裝置來監控基質之溫度,且該溫度量測裝置幾乎無關
第6頁 434651 五 '發明說明(4) 於基質發射率s除此之外,當處理半導體基質時,也運用 一溫度量測裝置來監控基質之溫度,且該溫度量測裝置相 ,依於基質之發射率。當處理.基質.時,I乎無關於發射吳之 量測裝置所量測之溫度與相依於發射率之__量測裝置所量測 之溫度間之差值受到計算。幾乎無關於發射率之量測裝置 所量測之溫度與相依於發射率之量測裝置所量測之溫度間 I之差值的變化接著是用以監控製程及/或顯示處理步騍之 結.耒。 .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例中,利用一閉路溫度控制系統來加 熱一基質,且該閉路溫度控制系統藉由溫度反餚來維持.. 質於一恆定溫度。當加熱某質時,溫度控制系統所用之功 率之數曼_支』1_連續s控。溫度控制系統所需之功率數壹之 變化是甫:以監控製程及/或顯示加熱步驟之結束。 藉由隨後之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其他實例及特點應可變得 顯而易見。 附圖簡短說明 圖la是展示一電容器之形成之橫戴面的圊形1且該電容 器具有一 HSG多晶矽下電極。 圖lb是一低壓化學氣相沉積(LPCVD)爐之圖形。 圖2 a是一具有非晶矽薄膜之基質之圖形。 圖2 b是一具有非晶矽下電極之基質之橫截面的圊形。 圖2 c -1是展示圖2 b之基質引晶之橫截面的圖形。 圖2 c - 2是展示圖2 b之基質引晶之頂視圖的圖形。 圖2d-l是一橫殽面的圖形,且該橫截面展示圖2c之基質
43465 1 五、發明說明¢5) 之HSG矽的開始。 圖2d-2是一頂視圖的圖形,且該頂視圖展示圊2c之基質 之H S G 5夕的開始β 圖2e-l是一橫載面的圖形,且該橫截面展示圖2d之基質 之較大顆粒的形成。 圖2e-2是一頂視圖的圖形,且該頂視圖展示圖2d之基質 之較大顆粒的形成。 圖2f-l是一橫截面的圖形,且該橫截面展示圖2e基質之 最佳大小及形狀之HSG矽的形成。 圖2 f - 2是一頂視圖的圖形,且該頂視圖屐示圖2 e基質= 最佳大小及形狀之HSG矽的形成。 圖2g-l是一橫戴面的圖形,且該橫截面展示由於圖2f之 基質過退矽顆粒的平滑jL·。 圖2g-2是一頂視圖的圖形,且該頂視圖展示由於圖2ί之 基質過退火所造成之H S G矽的平滑化。 圖2h是一橫戴面的圖形,且該橫裁面展示圖2f之基質之 一電容器電介質及一上電容器電極的形成。 圖3a是展示HSG矽形成製程之溫度設定點之圖形。 圖3b是展示在HSG形成製程期間發射率如何隨時間變化 之圖形。 圖3c是展示在HSG矽形成製程期間基質溫度如何隨時間 變化之圖形。 圖3d是展示在HSG矽形成製程期間一幾乎無關於發射率 之探針與一相依於發射率之探針所量測之溫度。除此之
第8頁 43465 1 五、 發明說明 (6) 外 圊 3d展 示 在 HSG矽形成期間- -幾乎無關於發射率之探 針 與 一 相 依 於 發 射 率 之 探 針 所 量 測 之-iE—A- 的 差 值 〇 圖 3e 是 屐 示 在 HSG矽形成製程期間- -閉路溫度控制系統 相 對 於 時 間 之 功 率 需 求 的 圖 形 0 圖 4a 是 一 加 执 # «* * 裝 置 之 圊 形 且 該 加 执 裝 置 可 用 以 形 成 HSG矽 與用以監控HSG矽 之 形 成 及 /或彳貞測H S G石夕 之 形 成 之 终 點 〇 圖 4b是 圖 4 a 之 快 速 加 轨 裝 置 之 光 源 佈 置 的 圖 形 〇 圖 4 c 展 示 一 /JCL 度 量 測 裝 置 在 一 虛 擬 Μ 川、 體 空 腔 之 置 放 且 該 t體 空 腔 是 基一支一無 關 於 .發 射' 率 〇 圖 4d展 示 — /J2Z. 度 量 測 裝 置 在 一 虛 擬 里 體 空 腔 之 置 放 且 該 望 體 空 腔 相 依 於 發 射 率 〇 發 明 詳 細 說 明 本 發 明 說 明 一 種 用 以 監 控 一 製 程 及 /或彳貞測- -製程之終 點 的 新 奇 方 法 及 裝 置 0 在 下 列 說 明 中 極 多 特 定 細 即 受 到 陳 述 例 如 特 定 之 設 備 組 態 及 處 理 步 驟 以 達 成 對 於 本 發 明 之 完 整 瞭 解 0 但 是 熟 本 技 術 領 域 者 應 可 明 瞭 本 發 明 可 在 fe 該 等 特 定 細 /γΛτ 即 之 下 受 到 實 施 0 在 其 他 實 例 中 為 眾 所 知 之 半 導 體 砂厂- 5又 備 及 製 造 技 術 不 會 受 到 特 別 詳 細 之 說 明 以 免, 不 必 要 地 模 糊 本 發 明 0 本 發 明 說 明 - 種 用 以 監 控 — 基 質 處 理 步 驟 及 /或偵測- 基 質 處 理 步 驟 之 終 點 的 新 奇 方 法 及 裝 置 〇 根 據 本 發 明 > 田 基 f 受 到 處 理 時 一 基 質 表 面 特 徵 例如 但 不 限 於 5 表 面 發 射 率 或 表 面 .,© /JHL 度 受 到 監 控 0 該 表 面 特 徵 之 預 先 決
4346S 1 五、發明說努(7) 定主__m_i用以監控-處理步騨及/或顯示處理步雜之結 束。 在本發明之一實例中,基質之表面發射率是用以顯示一 製裎之終點,且該製程是用以製造半球型顆粒(HSG)矽於 一基質。在一是之發—.射奉......堂.到監.控,且該 退火步驟轉換一非晶矽薄膜成為一具有半球型顆粒(HSG ) 矽或粗糙表面之多、益__逆.羞_膜。當半球型顆粒成長時,基質 之發會改變(例如降低),由於一粗糖表面形成於先前 平滑之非晶矽薄膜。當大多1石夕顆粒開始成長..,立兹.复_膜 之表面變得|交粗糙時,基質之jl:射率會降低。藉由以即8· 方式來連續監控基質之發射率,基質之發射率之變化可用 密切監控基質之表面發射率之變化,吾人可決定顆粒形成 之開始,決定何時顆粒已達到他們之一最-隹大小或形康,及 決定何時顆粒已變得過成長及填滿。以此方式,退火步驟‘ 之長度可受到精確控j,在um ’以精確產生任何所 要之黾膜粗糙度。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例中,一基質之溫度是用以監控一製 程或顯示一製程之終點,且該製程是用以形成HSG矽。根 據本發明之此實例,一具有非晶矽之基質置放於一具有h 路溫度控制系統之處理室,且受到加熱以利用非晶矽薄膜 來形成半球型顆粒矽。當提供一恆定數量之熱量至基質 時,基質之溫度受到連續監控。基質之溫度之一預先決定 變化是用以監控該製程及/或顯示該加熱步驟之結束。
第10頁 43465 1 五、發明說明(8)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例中,當處理一半導體基質時,運用 一溫度量測裝置來監控基質之溫度,且該溫度量測裝置幾 乎無,湖於基質之發射率。除此之外,當處理半導體基質 時,也運用一溫度量測裝置來監控基質之溫度*且該溫度 量測裝置相依於基質之發射率。當處理基質時,幾乎無關 於發射率之量測裝置所量測之溫度與相依於發射率之量測 裝置所量測负溫度間之差異受到計算。幾乎無關於發射率 之量測裝置所量測之溫度與相依於發射率之量測裝置所量 測之溫度間之差異的變化接著是用以監控製程及/或顯示 處理步驟之結束。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例中》—熱量處理器之閉路溫度控制 系統所消耗之功率數量的變化是用以監控HSG矽形成及/或 顯示HSG矽形成之結束。在本發明之此實例中 > 一閉路溫 度控制系統是用以在處理期間維持基質於一恆定溫麿設定 點。基質溫度偏離m溫—化皆會導致提供至 加熱源之功率數量之對應增加或減少,以致更多或更少之 熱量將提供至基質,以致基質溫度可維持於設定點溫度。 當籍由轉換非晶矽薄膜成為具有粗糙表面之多晶矽薄膜來 形成HSG矽時,棊質之溫度由於其之表面粗糙度增加會產 朱..變,化。若試圖維持基質於較低之設定點溫度,則閉路温 度.m統降低提』告_至加煞源之功率數量。因此,藉由連 續監控閉路溫度控制系統之加熱源所消耗之功率數量,可 監控HSG矽之形成及/或偵測HSG矽之形成之終點。 現在參照圖2 a - 2 h所展示之特定實例來說明本發明,其
第11頁 434651 五、發明說明(9) 中一表面特徵,例如發射率或溫度,受到監控,以監控基 質之半球型顆粒(HSG)矽薄膜之形成及/或偵測基質之HSG 矽薄膜之形成的終點。應可理解本發明同樣適用於監控其 他製程及/或偵測其他製程之終點,而該等其他製程可 為,例如,但不限於,.薄-膜.之況_積1材料.之結晶之變化, 薄膜之折射係數之修改*及薄膜.之移除。 為形成一 HSG矽薄膜,一基質受到提供,且該基質具有 形成於其之一非晶石夕薄膜,如圖2 a所示。在本發明之一實 例中,其中一 HSG矽薄模充當高.座度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RAU之下雷,一基質(或晶圊)2 0 0通常將包含一單晶 矽基質201,且基質201具有一形成於其之圖欲化|際電介 笨(I UOZJIZ。一非晶矽薄膜2 (] 4接著將覆蓋沉積於I LD 2 0 2 之上,且接觸形成於單晶矽基質2 0 1之摻雜區2 0 6 β —非晶 矽薄膜2 0 4可形成於多重基質(批次)低壓化學氣相沉積 (LPCVD )爐,如圖1 b所示之爐1 2 0。此種沉積過程將沉積於 基質2 0 0之上表面之非晶矽薄膜2 0 4以及基質2 0 0之下表 面,如圖2 a所示。非晶矽薄膜2 0 4接著可受到圖樣化以形 成個別之電容器電極2 0 8,如圖2 b所示。 為轉換非晶矽薄膜2 0 4成為具有半球型顆粒(HSG )之多晶 矽,基質2 0 0置放於一加熱裝置,且當基質在該加熱裝置 中受到加熱時,該加熱裝置可監控一基質特徵,例如,基質 發射率或溫度。一適當之加熱裝置之範例是具有蜂巢加熱 __源之 Applied .Materials RTP XE Centura,如圖 4a-4d 所 示。另一適當之快速加熱裝置及其之運作方法陳述於指配
第12頁 ;434651 五、發明說明(10) 給本專利申請之權利人之美國專利第5,1 5 5,3 3 6號。 快速加熱裝置400,如圖4a所示,包含一中空室413,且 中空室4 1 3為側璧4 1 4及下璧4 1 5所圍繞。一加熱裝置*例 如輻射能量光管裝置4 1 8置放於及耦接至窗裝置4 1 7。輻射 能量裝置418包含多個鹵化鎢燈419,例如Syl vania EYT 燈,且每一燈皆安裝於一光管421,而光管421可為不鏽 鋼,銅,紹或金屬。一基質或基質200藉由碳化梦所製成 之支撐環462來支撐於其之邊緣内室413。支撐環462安裝 於可轉動之石英圓柱體463。藉由轉動石英圓柱體463可導 致支撐環4 6 2及基質2 0 0之轉動。 快速加熱裝置4 0 0包含一形成於侧壁4 1 4之氣體入口 469,以注入處理氣體於室413來允許各種處理步驟在室 4 1 3中實施。氣體出口 4 6 8則置放於氣體入口 4 6 9及側壁4 1 4 之二相反側。氣體出口 4 6 8耦接至真空源,例如幫浦,以 排除室4 1 3之處理氣體,及降低室4 1 3之氣壓。處理氣體通 常經由氣體入口 469饋入處理室,且經由氣體出口 4tJ9排 除》因而在平行於基質2 0 0之上表面或面產生一層狀流。 燈4 1 9包含纏繞做為線圈之燈絲,且該線圈之軸平行於燈 罩蓋之軸。大部份之光是垂直於該軸發射至圍繞之光管 璧。光管長度是選擇成為至少與相關之燈一樣長。光裝i 4 1 8最好包含以六角形陣列或"蜂巢狀11來置放1 8 7燈,如圖 4b所示。燈419置放成為適當覆蓋基質300及支撐環462之 全部表面。諸燈419群組成為許多區,且該等區可獨立受 到控制以提供基質2 0 0之極度均勻加熱。
第13頁 434651 五、發明說明(11) 、抱速加熱裝£ 4 0 0是一信號基質反應室,且該反應室能 夠以攝氏2 5 - 1 0 0度/秒之速率來提升一基質或基質2 0 0之溫 度。加熱/冷卻流體可循環通過側壁4 1 4及/或下壁4 1 5以維 持該等壁於所要之溫度。快速加熱裝置4 0 0最好是配置成 為一"叢集工具”之一部份,且該叢集工具包含一負載鎖及 一具有機械臂之轉移室。 袂速加熱裝置4 0 0運用一虛擬黑體空腔,且該空腔致能 基質溫度之準確量測,且該空腔致能基質發射率之量測。 此種快速加熱裝置及其之溫度量測方法陳述於指配給本權 利人之美國專利第5 , 6 6 0 , 4 7 2號,且在此提及該專利以供 參考。反射器402位於基質200之下,且安裝於水冷式不鏽 鋼基底4 1 5。反射器4 0 2是由鋁製成且具有,例如,金製成 泛高反射性表面塗層_、_4又0。基質20 0之下佩_及.五射器10 2之 上側形反射空腔腔_1..丨8,以之 有效發射率(亦即使得基質發射率變成大約一)。當一 2 0 0 公釐之基質安裝於碳化矽支撐環之上時*基質與反射器相 隔大約0 . 3英吋(7 . 6公釐),因而形成寬長比是大約2 7之 空腔4 1 8。 基質2 0 0之背侧之局部區的溫度是藉由溫度量測裝置47 0 來量測。在如圖4 a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例中,溫度量測衣 置或探針470包含一光管472,且光管472是用以經由形成 於反射I之..孔_徑.47.4鬼取樣空腔41 8之輻射。經取樣之強度 通過光纖474至高溫計476,而在高溫計476令經取樣.,之__雜 度轉換成為一溫度。如圖4 c所示’光管4 7 2之孔徑4 7 4接忮
第14頁 434651 五、發明說明(12) 包含許多分量之輻射:分量4 8 0是自基質3 0 0之背側直接接 收之輻射且未具有反射;第二分量4 8 2只經歷反射器4 0 2及 基質2 0 0之背側之一次反射;第三分量4 8 4經歷反射器4 0 2 及基質2 0 0之背側之二次反射;依此類推。光管47 2或反射 板之任何部份所接收之總強度可藉由相加入射賴射之分量 之無限級數來求得。反射板之一點可藉由如下相加入射輻 射之分量之無限級數來求得 (方程式1 a ) ε · σ ·Τ 1= I一R (1-ε) (方程式1 b ) 其中冷反射板之反射率是以R來表示,基質之發射率是以 ε來表示,且其中σ是斯忒藩-波爾茲曼常數,而T是基質 之溫度。 假設反射器之反射率等於一(R=丨),則方程式1 b化簡 成為: 1= σ T4 (方程式lc) 其中輻射I無關於基質之背側之發射率。換句話說,反射 器產生一虛擬黑體空腔1且就該虛擬黑體空腔而言基質之 "有效發射率"等於一。
434651 五、發明說明(13) 以此方式,基質之背側之有效發射率增加至理想值— (£ = 1 ) ’且基質之實際發射率對於溫度之影響可忽略不 計s因此’由於黑體空腔4 i 8,探針4.74斯...量赳之溫度可視 為無關於H ln H率。除此之外,如果想要的話, 孔彳s 4 7 4可置玫於一形成於反射器4 〇 2之表面之小反射空腔 (微空腔)。~表面微空腔進一步強化反射空腔4 1 8之虛擬 黑體效應’且因此增加基質之有效發射率至—更接近一之 值。可包含類似於溫度量測裝置4 7 0之其他溫度量測裝置 或探針477,478,及479以致能基質2 0 0之背側之各個位置 的溫度量測。 但是’不幸的是,實際上反射器4 0 2之反_射率,雖然接 =—’但不等於一,II例如空腔d戒反射器4〇2將無法 凡王反射’且因此探針4 7 0所量測之溫度將不會完全無關 於基質之發射率。 衣置4 0 0因此包含第二溫度量測裝置或探針4 8 0。如圊4 a 及4d所不’光管482提高至反射表面402以上至距離基質 2 0 0之背側大約3 - 4公釐以内。在此種組態中,第二探針 4仙主边1發—射毛處&射皇將小於笫一援針4 了立之有效發射 千減反射率。藉由提高探針480之光管482至反射表面402 之上’光管4 8 2只接收直接來自基質2 0 0之背側之輻射,如 圖4d所示。光管4 8 2所接收之輻射之強度因此基本上是 1 = ε σ T4。因此探針480所_...須...氣_之,..顏._射之強度是視為相依 於發射率。探針4 8 0可稱為M發射計N ^探針4 2 0及4 8 0應置 放成為彼此夠接近,以致他們可量測基質2 〇 〇之幾乎相同
苐16頁 4346b i 五、發明說明C14) 區域之溫度,但未接近至會對彼此造成干擾。吾人已發現 1至3公分之間隔即足夠。另外,若要置放探針4 8 0成為接 近基質2 0 0之背側,則探針4 8 0可置於一圓柱型微空腔,且 該微空腔之底部覆蓋著非反射性材料。 藉由運用產生不同有效發射率或有效反射率之二探針 4 7 0及4 8 0來量測一基質之單一位置之溫度,吾人可有效計 算___或_座.哀基質在處理期間之實際發射率(e )。一種利用產 生不同發射率之二探針來計算晶圓之實際發射率的為眾所 知方法陳述於指配給本權利人之美國專利苐、6 6 0 , 4 7 2 號,且在此提及該專利以供參考。基質之實際發射率可J 以修正探針4 7 0之溫度量測。以此方式,當基質2 0 0受到處 理時,裝置4 0 0矸準確決定皇質2 0 0之溫度或基質2 0 0之發 射率。 除此之外,在本發明之一實例中,快速加熱裝置4 0 0運 用一閉路溫度控制系統來在處理期間監控及控制基質2 6 0 之溫度。溫度量測裝置4 7 0及4 8 0監控自基質2 0 0之背惻所 發射之輻射,且提供用以顯示所接收之輻射之信號至多重 輸入/多重輸出控制器4 9 0 1例如一電腦系統,且該電腦系 統包含一中央處理單元(CPU ),例如微處理器,與一記憶 體,且該記憶體以可執行碼之型態來儲存一系統控制程 式.,而該系統控制程式包含用以控制溫度,壓力,氣流, 及,_裝.置4 0 0之其他方面的各種演算法或副常式。控制器490 包含一輸入及一輸出裝置,例如鍵盤及C RT終端機,且該 輸入及輸出裝置是分別用以載入程式,製程參數,及通f
第17頁 43465 1 五、發明說明(15) 用以控制裝置4 0 0之運作。儲存於溫度控制器4 9 0之一溫度 控制演算法是用以計算探針4 7 0及4 8 0所感測之溫度。溫度 控制演算法接著決定及提供功率設定點至多重區域燈驅動 程式492>且驅動程式492接著導致諸燈提供更多或更少 之熱量〔輻射)至基質2 0 0,以致基質2 0 0之溫度可增加,減 少,或維持於或至一所要之溫度設定點,且該溫度設定點 是由一特定製程方法來提供。 雖然本發明是說明成為執行於一特定快速熱處理(RTP) 裝置4 0 0,如圖4所示,應可理解本發明未受限於此特定快 速熱處理器,且也可使用具有適當特點及功能之其他處S 裝置。 圖3 a是一展示一製程方法之溫度設定點之圖形,且該製 程方法是用以形成半球型顆粒矽。基質2 0 0置放於處理室 4 1 3之支撐環4 6 2,且處理室4 1 3處於大約攝氏4 5 0 - 5 0 0度之 閒置溫度。基質2 0 0接著加熱至第一溫度設定點(T s p 1 ) > 而第一溫度設定點是低於非晶矽薄膜2 0 8及2 0 4之結晶溫度 的溫度1而非晶矽薄膜之,結晶溫:度一般是大約攝氏6 i〇 度°燈4 1 9需耗時大約5秒以加熱基質2 0 0至啟始設定點溫 度。 一旦基質2 0 0已達到第一溫度設定點,則少量之引晶氣 體,例如,但不限於,矽烷(S 1 H4)及乙矽烷(S i 2H6),饋入 處理室4 1 3。引晶氣體提供成核中心2 1 2,如圖2 c Μ及2 c - 2 所示,且在隨後之退火期間半球型顆粒可自該等成核中心 成長。基質2 0 0可藉由提供大約丨0立方公分之矽烷至處理
第18頁 4 346 5 1 - 五、發明說明(16) 室4 1 3大約3 0秒,當室4 1 3之氣壓維持於大约3毫托時,來 充份受到引晶。 一旦基質2 0 0已受到充份引晶,則引晶氣體之流動受到 關閉,且設定點溫度增加,如圖3 a所陳述,至第二溫度 (T s p 2 ),而第二溫度是退火溫度。退火溫度至少是矽之結 暴,溫度,而矽之結晶溫度是大約攝氏6 5 0度》因為在退火 期間沒有氣體流入室4 1 3,室氣壓在退火期間降至大約1 0〃 托。低沉積氣壓非常珍貴,因為剩餘之氧受到移除,以致 沒有氧化物(S i 02)形成於非晶矽薄獏2 0 4,而該等氧化物 可阻礙顆粒成長於電極2 0 8之表面。 在以高於攝氏650度之溫度退火或加熱基質200 —少量之 時間t,之後,顆粒2 1 4開始自成核中心2 1 2成長,且位於其 下之非晶矽薄膜開始結晶,如圖2 d - 1及2 d - 2所示。應可理 解顆粒2 1 4也自背側之非晶矽薄膜2 0 4成長於基質2 0 0之背 惻。當退火持續至時間t2時,矽顆粒2 1 4變得較大且位於 其下之非晶矽薄膜進一步轉換成為多晶矽,如圖2 e -1及 2 e - 2所示。當退火時間持續至時間t3時,顆粒變得更大且 '達到他們之最佳大小及形狀,如圖2 f - 1及2 f - 2所示。顆粒 21_1—之-最土大小1_堂顆粒之高度(h)等於或時 且..當J皇題粒彼此相距夠遠弘使額外之薄膜可沉積於諸顆祖 之座。以此方式可形成具有最大表面面積之多晶矽電容 器電極。如杲退火持續至時間t4,則顆粒繼續成長並填滿 相鄰顆粒間之空隙,進而導致電極表面之不良平滑化,如 圖2 g - 1及2 g - 2所示。此種表面之平滑化降低電容器電極之
第19頁 434651 五、發明說明(π) 表面面積,而此接著降低細胞之儲存容量。因此能夠決定 何時顆粒已達到他們之最佳大小及形狀,以致可停止退火 步驟極為重要,而退火步驟之停止是藉由降低基質溫度至 第三設定點溫度(T s ρ 3 )來達成,且第三設定點溫度低於矽 之、.結_晶.溫___度。以I方式電極2 0 8之叙.JL.表....面;.獲得保留以 達到細胞之最太_^_^....容量。 圖3b是在HSG矽形成期間基質2 0 0之發射率如何變化之圖 形。在最初之引晶步驟中,矽薄膜2 0 4維持幾乎不變,且 因此基質之發射率維持恆定,如圖3 b所示。在時間t,在退 火步驟及HSG開始期間,如圖3b所示,因為HSG顆粒成長 所以基質之發射率開始降低。在時間t2,因為HSG顆粒變 得較大,發射率繼續降低°發射率繼續降低直到在B宑fB1 t3 達到一最小發射率為止,其中親專大+為最大且表面為最 粗糙。在時間t3以後之進一步退火導致顆粒成長於相鄰顆 粒之間,進而導致顆粒之合併及表面之平滑化及晶圓2 0 0 之表面發射率之合成增加,如圖3 b所示。因此,藉由在退 火步驟中連續監控(至少2 0次/秒)基質2 0 0之發射率,吾人 可監控HSG矽之形成及運用發射率變化或值來顯示HSG形成 步驟之终點。 在HSG矽之形成期間基質2 0 0之背側發射率可連續受到計 算及監控,籍由利用探針4 7 0及48 0 "動態π取樣基質2 0 0之 背側所發射之輻射,及傳送取樣值至溫度控制器4 9 0,及 接著當基質受到加熱時,運用系統控制程式之一發射率計 算演算法來計算或決定基質之發射率。應注意的是雖然相
第20頁 43465 ί -: 五、發明說明(18) 關之HSG形成於基質2 0 0之上側,其中形成電容器電輯 2 0 8,基質背側之發射率可受到監控,因為HSG矽利用非晶 矽薄膜2 0 4對應形成,而非晶矽薄膜2 0 4形成於基質2 0 0之 背惻。每秒取樣輻射2 0次可提供足夠數目之發射率計算來 適當監__.控―基_览_义減名處煤。系統控制程式之一終點偵測演 算法可用以尋找發射率之一預先決定變化,發射率之變化 率(導數),或基質之特定發射率,以顯示HSG形成步驟之 結束,且因而提供第三溫度設定點(T s p 3 ),.而第三溫度設 定點降低燈4 1 9之熱量輸出以使基質2 0 0之溫度降至低於矽 之最小結晶溫度。 在本發明之一實例中,終點偵測程式尋找一給定發射率 以顯示終點。在本發明之另一實例中*終點偵測程式偵測 基質之發射率之一給定變化(例如降低),相較於基質之發 射率之啟始恆定值。在本發明之另一實例中,終點偵測演 算法籍由在基質遠到一干決定之最小值以後偵測U之 發射率之增加來偵測製程之最小發射率。在本發明之另一 實例中*終點^偵測演算法在基質之發射率遞減之後尋找基 質之發j遵,之..通」曾。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例中,基質2 0 0之表面溫度是用以監 控H S G矽之形成及/或偵測H S G矽之形成之終點。表面溫度 可用以監控HSG矽之形成及/或偵測HSG矽之形成之终點, 因為當HSG矽形成時,基質之發射率會改變,而此導致基 質之表面溫度之變化。當基質2 0 0之表面溫度是用以監控 一製程或偵測一製程之終點時,提供至基質之熱之數量
43465 1 五、發明說明(19) (例如提供至燈3丨9之功率數量)在受到監控期間必須維持 恆定,以致基質溫度之變化將是起因於表面形態之變化, 而非起因於提供至基質之熱之數量的變化。換句話說,當 使用基質之表面溫度來監控一製程或偵測一製程之終點 時,該製程應執行於一"開路"系統,其中溫度控制系統沒 有反饋,以致溫度控制系統未改變提供至基質之熱之數量 來試圖維持基質於一恆定溫度。在一開路系統中,基質溫 度未維持於一設定點溫度,而是允許在任何穩態溫度附近 振堡。 圖3c是在一裝置之HSG矽形成期間基質2 0 0之表面溫度士 何變化之範例,且該裝置具有一開路控制系統。如圖3 c所 示,在引晶步驟中,基質2 0 0之溫度是藉由增加提供至燈 3 1 9之功率來提升至引晶溫度Ts p 1。一旦基質2 0 0達到引晶 溫度T s p 1,則基質之溫度維持幾乎恆定,因為基質之表面 特徵在引晶期間不會改變。在充份引晶至基質2 0 0之後, 基質2 0 0之溫度是藉由增加提供至燈3 1 9之功率數量來提升 至退火溫度T s p 2。一旦基質2 0 0達到退火設定點溫度 T s p 2,則提供至燈3 1 9之功率數量維持恆定,以致在退火 步驟中一恆定數量之熱量提供至燈3 1 9。在基質2 0 0受到边 火一段時間t丨之後,由於HSG矽之形成,基質之溫度開始 增加至高於退火設定點溫度(Tsp2 )之溫度。當基質2 0 0受 到退火一段時間12時,表面變得更粗糙且基質2 0 0之溫度 對應增加。在退火溫度t3,諸顆粒達到他們之最佳大小及 形狀且基質溫度達到最大值。如果退火繼續至時間t4,則
第22頁 43465i (20) ^ 基質溫度開始下降,因為新顆粒開始填滿相鄰羯粒間之間 Ρ·?、°因此藉由連續監控(至少2 0次/秒)基質‘2 0 0之表面溫 乂’當提供一恆定數量之功率至燈319時,吾人可監控HSG 石夕之形成’及使用溫度變化,變化速率,或絕對溫度來監 控H S G矽形成及/或顯示η S G形成步驟之終點。 在本發明之一實例令’在恆定功率條件下之基質溫度之 變北是用以監控HSG矽之—形減及/或偵測HSG矽之形成之終 點。基質2 0 0之溫度在HSG矽形成期間可連續受到計算及監 控’藉由利用探針4 7 0及4 7 2取樣基質2 00之背側所發射之 幸昌射’及傳送取樣值至溫度控制程式之一溫度計算演算 法。探針4 8 0所偵測之輻射可用以推導一經修正且更準確 之探針470所提供之溫度讀數。探針470所感測之經修正溫 度接著可用以在基質3 〇 〇之處理期間準確提供基質2 〇 〇之溫 度。 在本知明之一實例中,系統控制程式之一終點偵測演算 法可用α伯測預^-決.在二^溫度變化,炎預先決定之溫度變 化速率’或偵測溫度之預先決定值,以顯示HSG形成步驟 之結束’且因此顯示退火步驟之結束。雖然基質2 〇 〇之溫 度最好是利用經探針480修正之來自探針47〇之輻射來監 控’其他方法或分量,例如耦接至基質2 〇 〇之熱電耦,也 可用以在處理期間監控基質2 0 0之溫度。 圖3 d是展示探針4 7 〇及探針4 8 0所量測之溫度在KSG矽形 成期間如何隨著時間改變之圖形。圖3(1也展示探針470 及探針4 8 0所量測之溫度間之差值(△ τ )。溫度差△ τ提供
第23頁 43465i 五、發明說明(21) 一可用以監控HSG形成製程之清楚信號。如自圖3d應可看 出,該二量測溫度間之差值在引晶步驟中維持幾乎恆定。 在時間t ^在HSG矽開始期間,該二量測溫度間之差值開始 增加。因為在時間12顆粒開始變得較大,所以該二量測溫 度間之差值進一步增加。在時間t3,當諸顆粒達到他們之 最佳大小及形狀時,該二量測溫度之差值達到最大值。基 質2 0 0之進一步退火至時間t4導致該二量測溫度間之差值 開始降低。探針4 7 0及4 8 0之量測溫度間之差值提供一明顯 最大值,且該最大值可用以偵測HSG矽形成之結束。因 此,藉由連續監控(至少2 0次/秒)探針4 7 0及4 8 0所量測之 溫度之差值,HSG矽形成可受到監控,且終點偵測變為可 能。 應注意的是探針4 7 0所量測之溫度維持相當穩定,相較 於探針4 8 0所量測之溫度。探針4 8 0之記錄溫度經歷較大振 盪,因為探針4 8 0較幾乎無關於發射率之探針4 7 0更相依於 發射率。因此*當HSG矽形成且更多矽薄膜轉換成為多晶 矽時,基質冬發射率開始改變1因而導致探針4 7 0及4 8 0所 量測之溫度間之差值變大。 在本發明之一實例中,系統控制程式之一終點偵測演算 法偵測探針1 5 0及1 5 2所量測之溫度間之一預先決定差值, 或差值之一預先決定變化,或一變化速率,以顯示HSG矽 形成步驟之結束。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例中,燈4 1 9之功率需求是用以監控 HSG矽之形成及/或偵測HSG矽之形成之終點。在本發明之
第24頁
A 五、發明說明(22) 此實例中,快速加熱裝置4 0 0運用為眾所知之閉路溫度控 制系統來控制加熱基質2 0 0。在閉路溫度控制系統中,一 溫度設定點是由操作員或儲存文製程方法來提供至一溫度 控制演算法,例如為眾所知之比例積分導數(P I D )演算 法。溫度控制演算法接著計算驅動程式4 9 2要提供給燈 4 1 9之功率數量(功率設定點),以加熱基質至指定之溫度 設定點。當基質改變溫度時,熱探針4 7 0恆定提供溫度反 饋至溫度控制演算法,而溫度控制演算法接著計算溫度設 定點及基質實際溫度間之差值或誤差,且運用該誤差來決 定諸燈之新功率設定點。在此種閉路溫度控制系統中,λ 度讀數恆定(至少2 0次/秒)饋至控制器4 9 0,而控制器4 9 0 調整送往諸燈之功率以達到或維持一指定之溫度設定點。 圖3 e是一展示提供至燈4丨9之功率之百分率在HSG矽形成 期間如何隨著時間改變之圖形。如圖3 e所示,在引晶步驟 中提供至諸燈之功率百分率維持幾乎恆定1因為基質之溫 度維持恆定。當退火步驟開始且溫度設定點增加至退火溫 度(Tsp2)時,提供至諸燈之功率百分率增加以自諸燈419 提供更多熱量,且因而增加基質2 0 0之溫度。一般而言, 在一 P I D演算法中,當提升基質之溫度時,最初提供多於 必<需之功率至諸燈.定點溫度之穩°以此·方式丞 質可更故.提_升至新的設定點溫度。當基質之溫度θ動成為 更接近設定點溫度時,功率百分率下降至一百分率1且該 百分率更接近達到設定點溫度所必需之百分率。當基質受 到退火時,設定點溫度維持恆定。但是,因為H S G矽之形
第25頁 434651 五 '發明說明(23) 成,基質之發射率在時間t;開始改變,因而導致基質溫度 之合成增加。因為溫度控制系統是閉路系統,其自動降低 提供至諸燈之功率以維持基質於設定點溫度。因此當HSG 矽開始形成時,其導致基質之發射率改變,且這導致基質 自諸燈所引收及基質所發射至處理室週圍之能量改變,而 這接著導致閉路系統改變提供至諸燈之功率數量。因此, 吾人可監控提供至諸燈之功率之數量(百分率),主同時在 退火_期.間.退度.設.._定—1.維接.」1—定U—控ϋϋ矽之形成,.及/或偵 測HSG逆..之.形-成之終點。 在本發明之一實例中,一終點偵測演算法獲得提供,上 該演算法監控(至少2 0次/秒)在退火期間提供給燈4 1 9之 功率數量以顯示HSG退火步驟之結束。該終點偵測演算法 可運用提供給諸燈之功率之百分率的變化1提供之功率之 變化速率,或絕對功率值來顯示H S G形成步驟之結朿。 —旦HSG多晶矽已充份形成於下雷容器電極2 0 8,則處理 繼續以完成電容器細胞之製造。例如,一電.容器.....$...企質 2 1 6覆蓋沉積於I L D 2 0 2及下電極2 0 6之上,而電介質2 1 6是 由,例如,氧化带,氮化;5夕,或過渡金屬氧化物,例如五 氧化钽,所製成。接著一上電容器電極材料覆蓋沉積於雪 容器電介質之上,且該材料可為,例如,多晶石夕或一金 屬,例如氮化鈦或鎢。上電容器電篮.就赴及其之電..容器.電 介質層接著利用為苽所知之光刻法及蝕刻.ϋ術來圖樣化, 以形成一上電容器電極2 1 8。在此時製造一堆尋型雷容器 之製程結束°為眾所知之半導體處理步驟,例如金屬互連
第26頁 4 3465 五'發明說明(24) 及鈍化步驟,可用以處理基質2 m.為.....功能型動態隨機存 取迄.憶一體(..DliM)。 因此,在HSG矽之形成期間,由於非晶矽薄膜轉換成為 HSG多晶矽,所以表面特徵,蛛如羞^質之溫__度及發射率, 會改變.。藉由在HSG矽之形成期間記錄基質特徵,例如發 射率及溫度,可獲得該製程之一 :/签章,如圖3 b - 3 e所示。 應可理解發射率及溫度簽章,如圖3b-3e所示,是基質之 特定薄膜堆疊之一特徵,且就非晶矽薄膜以及位於其下之 諸層之不同薄膜厚度及雜質濃度而言,可變化甚多。因此 不同之基質輪廓明顯展現不同之表面特徵簽章。藉由使尺 為眾所知之技術及設備,例如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傳 輸、電..子(TJM)及原子力顳微鏡(AFM、,顆舱太> 及形 狀可相關於如圖3 b - 3 e所示之簽章圖形之特定位..置時 間)。顆粒大小及形狀之進一步相關可藉由下列方式來進 行:利用形成於各種退火時間之H S G矽來製造電氣結構(電 容器),且相關此電氣資料於圖3b - 3 e所示之簽章。以此方 式任何HSG矽形成製程皆可精確受到控制及監&以達成最 鱼各_...提....粒大小及形狀,進而達成每一細胞大小之最大儲存 容…量…。 因此,本案說明一種監控H S G矽之形成及/或偵測H S G矽 之形成之終點的方法。應可理解雖然本發明一直針對HSG 矽之形成來加以說明,但是本發明之技術可用以監控其他 製程及/或偵測其他製程之_終_ .悉。例如,基質特徵,例如 表面發射率或_溫度,或閉路溫度控制系統之功率需求,可
苐27頁 4346S i 五 '發明說明(25) 連續受到取樣^丄4-監.·基一製-程钭…如-....in沉積及薄膜結晶化’ 與測該等製裎之羞_.點。因此’本.-發專之〜謀-H-i复里為 示範,而非限制,其中本發明之範疇應以隨後之附加申請 專利範圍來衡量。 因此,監控一製程及偵測一製程之終點的方法及裝置已 獲得說明。

Claims (1)

  1. 434681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用以偵測一製程之终點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下列 步騾: 當處理一基t座,量规該基質之一表._面特徵;及 運用該表面特徵之^化来_.題_示該基質之該處理之結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表面特徵是該 基質之發射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表面特徵是基 質之溫度。 4. 一種用以監攆一製裎之方法,且該製程是用以形成半 球型顆粒矽,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置放一基質於沉積室,且該基質具有一外部非晶矽薄 膜: 加熱該基質以利用該非晶矽薄膜來形成半球型顆粒; 當加熱該基質時,監控該基質之一表面特徵;及 運用該基質之該表面特徵之變化來監控該丰玻剞顆Ml矽 ^ΜΛ 0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該表面特徵之一 預先決定變化是用以顯示該半球型顆粒矽之形成之結束, 及該加熱步驟之結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該表面特徵是該 基質之發射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令該表面特徵是該 基質之溫度。 8. —種用以監控半球型顆粒矽之形成之方法,且該半球
    0:V59\5974B.PTD 第29頁 434g5 卜: 六、申請專利範圍 型顆粒矽是利用形成於半導體‘質之非晶矽薄膜來構成, 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置放該基質於一處理室; 在該處理室加熱該基質以利用該非晶矽薄膜來形成半球 型顆粒矽; 當加熱該基質時,連續監控該基質之發射率;及 運用該基質之該發射率之變化來監控該半球型顆粒矽之 形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該基質之該發射 率之變化是用以顯示該加熱步驟之結束。 1 0. —種用以監控半球型顆粒矽之形成之方法,且該半 球型顆粒矽是利用形成於半導體基質之非晶矽薄膜來構 成,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置放該基質於一處理室; 在該處理室加熱該基質以利用該非晶矽薄膜來形成半球 型顆粒矽; 當加熱該基質時,連續監控該基質之溫度;及 運用該基質之該溫度之變化來監控該半球型顆粒矽之形 成。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方法,其中該基質之該溫 度之變化是用以顯示該加熱步驟之結束。 1 2.—種用以監控一處理步驟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下列 步驟: 處理一半導體基質;
    O:\59V59748.PTD 第30頁 4 346 5 卜 六、申請專利範圍 當處理該半導體基質時,運用一溫度量測裝置來監控該 基質之溫度,且該溫度量測裝置是幾乎無關於該基質之發 射率; 當處理該基質時,運用一溫度量測裝置來量測該基質之 溫度,且該溫度量測裝置相依於該基質之發射率; 當處理該基質時,決定該幾乎無關於發射率之溫度量測 裝置所量測之溫度與該相依於發射率之溫度量測裝置所量 測之溫度的差值;及 運用該二溫度之差值之變化來顯示該處理步驟之結束。 1 3. —種用以監控一處理步驟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下列 步驟: 利用一具有閉路控制之溫度控制裝置來加熱一基質,且 該閉路控制維持基質於一預先決定之設定點溫度; 監控該溫度控制裝置所用之功率之數量;及 運用該溫度控制裝置所用之功率數量之變化來監控該加 熱步驟。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方法,其中該溫度控制裝 置所用之功率數量之一預先決定變化是用以顯示該加熱步 驟之結束。 1 5. —種用以處理一基質之裝置,該裝置包含: 一基質支撐; 一熱源; 一用以量測該基質之溫度之溫度量測裝置; 一控制該熱源之控制器;及
    O:\59V59748.PTD 第以頁 434851 - I 六、争請專利範圍 - 一耦接至該控制器之記憶體,且該記憶體储存一電腦可 讀型程式,並包含: 用以決定該基質之一表面特徵之變化的指令。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裝置,其中該表面特徵是 之發射率。 1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裝置,其中該表面特徵是 之溫度。 1 8. —種用以處理基質之裝置,該裝置包含: 一基質支撐; —熱源; 一控制送往該熱源之功率之控制器;及 —耦接至該控制器之記憶體,且該記憶體儲存一電腦可 讀型程式,並包含: 用以決定提供給該熱源之功率數量以維持該基質於一預: 先決定之設定點溫度的指令,與以-決_.定〜提供袷梁-.尊-避之 功率獻之、變化並I骑維農直..基__質於該預先決定_之」1.度的 指公。 1 9. 一種用以處理一基質之裝置,該裝置包含: 一基質支撐; ^ —熱源; 第一溫度量測裝置,且該第一溫度量測裝置幾乎無關於 該基質之發射率; 第二溫度量測裝置,且該第二溫度量測裝置相依於該基‘ 質之發射率;
    第32頁 434S5 1 -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控制該熱源之控制器;及 一耦接至該控制器之記憶體,且該記憶體儲存一電腦可 讀型程式,以決定該第一溫度量測裝置及該第二溫度量測 裝置所量測之溫度間之差值。 2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9項之裝置,其中該熱源包含多 個燈。
    第33頁
TW088113017A 1998-07-30 1999-07-30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or end point detecting a process TW43465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126,552 US6374150B2 (en) 1998-07-30 1998-07-3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or end point detecting a proces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34651B true TW434651B (en) 2001-05-16

Family

ID=22425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8113017A TW434651B (en) 1998-07-30 1999-07-30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or end point detecting a process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374150B2 (zh)
EP (1) EP1103066A1 (zh)
JP (1) JP2002521838A (zh)
KR (1) KR20010071065A (zh)
TW (1) TW434651B (zh)
WO (1) WO200000722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4019B (zh) * 2004-12-17 2013-04-21 Texaco Development Corp 控制一設備中一製程的方法與系統
TWI766542B (zh) * 2020-12-17 2022-06-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黑體腔體及二次電子探測裝置
TWI766541B (zh) * 2020-12-17 2022-06-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電子探頭及二次電子探測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8731B1 (en) * 2001-03-22 2004-05-18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tool state information to identify faulty wafers
JPWO2003038384A1 (ja) * 2001-10-30 2005-02-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温度測定方法、熱処理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04029567A1 (en) * 2002-09-26 2004-04-08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alytical instruments for monitoring photopolymerization
US7241345B2 (en) * 2003-06-16 2007-07-10 Applied Materials, Inc. Cylinder for thermal processing chamber
US7120553B2 (en) * 2004-07-22 2006-10-10 Applied Materials, Inc. Iso-reflectance wavelengths
US7691204B2 (en) * 2005-09-30 2010-04-06 Applied Materials, Inc. Film form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including temperature and emissivity/pattern compensation
US8372203B2 (en) * 2005-09-30 2013-02-12 Applied Materials, Inc. Apparatus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pattern compensation
JP4796574B2 (ja) * 2006-02-07 2011-10-19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80295764A1 (en) * 2007-05-30 2008-12-04 Svensson Stefan P Substrate temperature accuracy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flexibility in a molecular beam epitaxy system
US8002463B2 (en) * 2008-06-13 2011-08-23 Asm International N.V.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substrate
JP5578028B2 (ja) * 2010-10-29 2014-08-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温度測定装置および温度測定方法
JP5578029B2 (ja) 2010-10-29 2014-08-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温度測定装置および温度測定方法
US20170221783A1 (en) * 2016-01-28 2017-08-03 Leonard TEDESCHI Self-aware production wafers
TWI728197B (zh) 2016-10-24 2021-05-21 美商克萊譚克公司 整合至一計量及/或檢測工具中之製程模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0260A (en) * 1990-04-10 1994-05-10 Luxtron Corporation Non-contact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surface conditions
US5196353A (en) * 1992-01-03 1993-03-23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semiconductor (CMP) process by measuring 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developing a thermal image of the wafer
US5650082A (en) * 1993-10-29 1997-07-22 Applied Materials, Inc. Profiled substrate heating
US5656531A (en) * 1993-12-10 1997-08-12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to form hemi-spherical grain (HSG) silicon from amorphous silicon
US5407534A (en) * 1993-12-10 1995-04-18 Micron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to prepare hemi-spherical grain (HSG) silicon using a fluorine based gas mixture and high vacuum anneal
US5660472A (en) * 1994-12-19 1997-08-26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substrate temperatures
US6179466B1 (en) * 1994-12-19 2001-01-30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substrate temperatures
US5755511A (en) * 1994-12-19 1998-05-26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substrate temperatures
US5918111A (en) * 1995-03-15 1999-06-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halcopyrite semiconductor thin films
US5688550A (en) * 1995-12-15 1997-11-18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forming polysilicon having a desired surface roughness
US5753559A (en) * 1996-01-16 1998-05-19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growing hemispherical grain silicon
US5770500A (en) * 1996-11-15 1998-06-23 Micron Technology, Inc. Process for improving roughness of conductive layer
US5798280A (en) * 1996-12-02 1998-08-25 Micron Technology, Inc. Process for doping hemispherical grain silicon
US5759894A (en) * 1997-02-28 1998-06-02 Vanguard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orming a DRAM capacitor using HSG-Si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4019B (zh) * 2004-12-17 2013-04-21 Texaco Development Corp 控制一設備中一製程的方法與系統
TWI766542B (zh) * 2020-12-17 2022-06-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黑體腔體及二次電子探測裝置
TWI766541B (zh) * 2020-12-17 2022-06-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電子探頭及二次電子探測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103066A1 (en) 2001-05-30
US6374150B2 (en) 2002-04-16
KR20010071065A (ko) 2001-07-28
WO2000007226A1 (en) 2000-02-10
US20020013637A1 (en) 2002-01-31
JP2002521838A (ja) 2002-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34651B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or end point detecting a process
US6191399B1 (en) System of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processing chamber
US6423949B1 (en) Multi-zone resistive heater
US6617553B2 (en) Multi-zone resistive heater
KR100431658B1 (ko) 기판 가열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장치
KR100861564B1 (ko) 반도체 기판 지지 장치
JP2001522141A (ja) 低質量サポートを用いたウェハの加工方法
US7598150B2 (en) Compensation techniques for substrate heating processes
US20070181065A1 (en) Etch resistant heater and assembly thereof
JP2015510260A (ja) 基板を処理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5123286A (ja) 基板処理装置
KR100443122B1 (ko) 반도체 소자 제조장치용 히터 어셈블리
JP2009147170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装置
JP5141155B2 (ja) 成膜装置
JP2009033110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0208524A (ja) 温度モニタ用半導体ウエハの温度測定方法
JP2011502344A (ja) 微結晶si成長中の動的温度制御方法
JP3514254B2 (ja) 熱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リコンエピタキシャル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JP4115470B2 (ja) 基板加熱方法
JP2005108967A (ja) 基板処理装置
JPH04142742A (ja) 温度分布制御方法
KR20230007939A (ko) 히터 온도 제어를 이용한 기판 처리 방법
JP2005167025A (ja) 基板処理装置
KR20240046053A (ko) 반도체 제조 공정에 사용되는 램프의 상태를 모니터링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6012985A (ja) 基板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