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21632B - Elastic member for bicycle - Google Patents

Elastic member for bicy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21632B
TW421632B TW088104158A TW88104158A TW421632B TW 421632 B TW421632 B TW 421632B TW 088104158 A TW088104158 A TW 088104158A TW 88104158 A TW88104158 A TW 88104158A TW 421632 B TW421632 B TW 4216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elastic body
bicycle
elastic member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8104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zauhiro Fujii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Kk filed Critical Shimano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21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2163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2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 B62K25/30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pivoted on pedal crank shel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1/00Springs used in cycle frames or parts thereof
    • B62K2201/02Rubber spr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1Elements
    • Y10T74/2164Cranks and ped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Α7 蛵濟部智慧財產局具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Β7_ 五、發明說明(1 ) ’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彈性構件,特別是關於被配置在具備: 第1構件以及可相對旋轉自如地配置於第1構件內周側的 第2構件的自行車用緩衝裝置中的兩構件之間,可與兩方 接觸,並且因兩構件的相對旋轉而伸縮以吸收衝擊力量的 自行車用彈性構件。 【習知技術】 自行車不僅是作爲交通工具,而且亦可作爲娛樂活動 的一種形式更加受人喜愛。再者,自行車運動對於職業運 動員與業餘運動員來說是受人喜愛的競技運動》 近年,已知在登山車與城市車中裝設前避震裝置與後 避震裝置,以吸收在越野騎乘(off-road )與公路騎乘( on-road )時傳遞給騎乘者的衝擊力量的做法。此等避震裝 置(緩衝裝置),從簡單結構到複雜結構已有許多不同的 結構。 關於結構簡單且價格便宜的自行車用避震裝置,係有 曰本特開平9 一 2 9 0 7 9 0號公報所揭示的例子》該避 霣裝置具備筒狀的外側構件(第1構件的一例),安裝在 外側構件內的內側構件(第2構件的一例)以及安裝在外 側構件與內側構件之間並且由於兩構件的相對旋轉而壓縮 變形的彈性構件·例如:外側構件與自行車的前車架構件 —體地連結,內側構件與後車架構件一體地連結。彈性構 件是聚氨酯橡膠等的彈性體製品,緩衝裝置的特性由其彈 _______ -4- lr --------- -----I--訂-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 297公爱) A7 42163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 B7__五、發明說明(2 ) * 性所決定》 這種自行車緩衝裝置’由於凹凸或高低不平’衝擊力 量由路面作用於後車架上時,內側構件相對於外側構件旋 轉以吸收衝擊力量。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對於前述以往的結構來說’由於只安裝1種彈性構件 ,緩衝裝置的特性係根據其彈性構件的彈性之不同而偏硬 或偏軟。例如_若提高彈性構件的彈性的話’緩衝特性( 也就是避震特性)變軟,雖然能夠吸收小的凹凸所引起的 較弱衝擊力量,但是當大的高低不平所引起的強衝擊力量 作用於自行車的車身上時’會發生碰底現象’不能充分吸 收衝擊力量。反之,若降低彈性構件的彈性的話’緩衝特 性變硬,能夠吸收強衝擊力量’但不能吸收較弱的衝擊力 量。是以,當緩衝特性的軟硬是由彈性構件的彈性所決定 時,則難以靈活地對應來自路面的種種不同的衝擊力量。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針對於簡單結構的自行車用緩衝 裝置上所安裝的彈性構件,將其製作成可很容易靈活地對 應種種不同的衝擊力量。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案的第1發明的自行車用彈性構件,是被配置在具 備:第1構件以及可相對旋轉自如地配置於第1構件的內 t 周側的第2構件的自行車用緩衝裝置的兩構件之間I可與 J — I —------- ίί-ιι — i — — — ,1^7 ·1ιιιι!·@· Λ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画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A7 42ί632 經-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钍印製 ____Β7五、發明說明(3 ) 兩方接觸,並且因兩構件的相對旋轉而伸縮以吸收衝擊力 量的構件,係具備有第1彈性體與第2彈性體。第2彈性 體是與第1彈性體至少一部沿著旋轉方向並排地配置’並 且是與第1彈性體的彈性不同的彈性體。 針對於將這種彈性構件安裝在第1構件與第2構件之 間的緩衝裝置而言|當衝擊力量作用於自行車的車架上, 兩構件相對旋轉時,由於兩彈性體是沿著旋轉方向並排地 配置,由彈性高的彈性體開始逐漸壓縮地吸收衝擊力量。 因此,在行程的前半可獲得軟的緩衝特性,在行程的後半 可獲得硬的緩衝特性。由於可這樣地獲得軟硬的緩衝特性 ,所以不論衝擊力量或大或小都能夠吸收其衝擊。因此1 可很容易靈活地對應種種不同的衝擊。 本案的第2發明的自行車用彈性構件是針對第1發明 所述的構件,其中第2彈性體不可移動地固定在第1彈性 體上。這種情況下,兩彈性體在受到壓縮時•兩彈性體不 會偏移,因而緩衝特性不易變動。 本案的第3發明的自行車用彈性構件是針對第2發明 所述的構件,其中第2彈性體是藉由粘合固定在第1彈性 體上。這種情況下,能夠很簡單就將2個彈性體固定》 本案的第4發明的自行車用彈性構件是針對第2發明 所述的構件。其中第2彈性體是卡止固定在第1彈性體上 。這種情況下,2個彈性體只是卡止固定,因而一側的彈 性體的壓縮不易對另一側的彈性體的壓縮產生影響· ♦ 本案的第5發明的自行車用彈性構件是針對第1〜第 <請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S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297公餐) -6 - 蛵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貲合作社印裂 A7 B7 五、發明說明(4 ) * 4發明中之任一發明所述的構件,其中第2彈性體是朝旋 轉方向傾斜並排地配置在第1彈性體上。在這種情況下, 由於兩構件是傾斜並排地配置•除了彈性體的彈性之外’ 還可以利用傾斜的程度來調節緩衝特性,因此易於更靈活 地對應種種不同的衝擊力量》 本案的第6發明的自行車用彈性構件是針對第1〜4 發明中之任一發明所述的構件,其中第2彈性體是配置於 第1彈性體的兩側。在這種情況下,在慢速衝擊的情況下 是雨側的第2彈性體同時壓縮,但在快速衝擊的情況下是 第2彈性中之一方先壓縮,因此易於更靈活地對應種種不 同的衝擊力量。 本案的第7發明的自行車用彈性構件是針對第1〜4 發明中之任一發明所述的構件,其中第1彈性體在內部具 有收容空間,第2彈性是被收容在收容空間內。在這種情 況下,第1彈性體與第2彈性體不僅朝旋轉方向而且朝徑 向也是呈並排配置,因此可減少壓縮時的彈性急劇變化, 能夠抑制緩衝特性的急劇變化。 本案的第8發明的自行車用彈性構件是針對第1〜7 發明中之任一發明所述的構件,其中還具備:第3彈性體 ,該第3彈性體與第2彈性體至少一部是沿著旋轉方向並 排地配置"並且係與第1以及第2彈性體彈性不同。在這 種情況下,彈性不同的3個彈性體是沿著壓縮方向並排地 配置,因而可獲得在行程的途中發生變化的3種緩衝特性 ,易於根據種種不同的衝擊靈活地對應。 本纸張尺度適用令國國家標準(CN’S)A·!规格(210 *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訂----!·" A7 421632 經浯部智«?时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_________B7五、發明說明(5 ) 本案的第9發明的自行車用彈性構件是針對第8發明 所述的構件,其中第1彈性體、第2彈性體、第3彈性體 是依序地降低彈性,而逐漸變得難以壓縮。在這種情況下 ,可很簡單就獲得在行程中會逐漸變硬的緩衝特性。 本案的第10發明的自行車用彈性構件是針對第8或 9發明所述的構件,其中第3彈性體是不可移動地固定在 第2彈性體上》在這種情況下,第2彈性體與第3彈性體 受壓縮時,兩彈性體不會偏移,因而緩衝特性不易變動。 【發明之實施形態】 在第1圖與第2圖中,採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自 行車1 0是BMX型自行車,具備:車架1 2與避震裝置 組合體1 4。車架1 2主要具有主車架構件(第1車架構 件的一例)16以及藉由避震裝置組合體14與主車架構 件1 6彈性連結的後車架構件(第2車架構件的一例) 18。 自行車1 0還具備:圍繞著後輪轂1 9 a旋轉自如地 安裝在車架1 2後部的後輪1 9 ;和圍繞著前輪穀2 0 a 旋轉自如地連結在車架1 2前部的前輪2 0 :以及用於驅 動自行車的驅動部2 2。驅動部2 2係如第3圖所示,與 以往的結構同樣地具有:附曲柄軸2 3 a的天心碗2 3 ( 圖4);和不可旋轉地安裝在曲柄軸2 3 a右端的前鏈輪 2 5的右曲柄臂2 4 :和不可旋轉地安裝在曲柄軸2 3 a 左端的左曲柄臂2 6 ;和安裝在後輪轂1 9 a上的後鏈輪 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园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 297公《 ) ^1 ^1 1 ϋ ·1 n . ϋ * n an t* I (請先閱讀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421632 __B7 _ 五、發明說明(6 ) - 29 :以及架設在兩鏈輪25、29上的驅動鏈條28。 在各曲柄臂2 4、2 6的前端裝有腳踏板2 7。 主車架1 6係由:具有剛性之焊接起來的多個管件所 構成。即,主車架梅件16具有:座管30 ;頭管32 : 連結兩管3 0、3 2的上管3 3與下管3 4。主車架構件 1 6最好使用高強度鋼、鉻鉬鋼、鋁合金、鈦合金等金屬 素材或者碳複合材料等纖維強化樹脂素材等具有剛性的素 材來製造。 前端裝有坐墊3 7的坐墊柱3 8上下位置可調地固定 在座管3 0上。 前叉4 0係旋轉自如地安裝在頭管3 2上。前輪2 0 係旋轉自如地安裝在前叉4 0的下端,轉向用車把組合體 4 2係上下位置可調地安裝在其上端。 用於安裝避震裝置組合體1 4的1對托架5 0係焊接 固定在下管3 4與座管3 0的連結部分上。托架5 0如第 2圖與第3圖所示,具有焊接固定在下管3 4上的第1固 定部50 a :和位於第1固定部50 a的斜下方之焊接固 定在座管30上的第2固定部50b:以及彎曲成1/4 圓弧狀連接兩固定部50a、50b的連結部50c。這 樣的托架5 0可安裝避震裝置組合體1 4,並且藉由將下 管3 4與座管3 0連結起來,能夠加強主車架構件1 6。 另外,在不設置連結部5 0 c而將避震裝置組合體1 4分 別地安裝在管3 4、3 0上的情況下,由於是利用避震裝 置組合體1 4將2個管3 4、3 0連結起來’也能夠加強 本纸張又度適用中a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 ) τιίιί — 1 — J, ^ * -----— |訂_ — — ·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9 - A7 S3 2 經涪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7 玉、發明說明(7 ) . 主車架構件1 6。 避震裝置組合體1 4安裝在1對托架5 0之間,利用 螺栓5 6固定。在各托架5 0上形成用於螺栓5 6穿過的 2個螺栓孔(未予圖示)。是以利用螺栓5 6可將避震裝 置組合體1 4裝卸自如地安裝在主車架構件1 6上,避震 裝置組合體14與後車架構件18的裝卸變得容易。 後車架構件1 8係如第4圖所示,具有實質上相同的 1對臂構件6 0。各臂構件6 0,在基端具有圓形的避震 裝置安裝部6 2,在前端具有輪轂安裝部6 4。避震裝置 安裝部6 2固定在避震裝置組合體1 4的內側構件(後述 )上。後輪轂1 9 a安裝在1對輪穀安裝部6 4之間,輪 轂軸1 9 b是由輪轂安裝部6 4加以固定。 避震裝置安裝部6 2具有可供天心碗2 3貫穿的中心 孔7 0。在中心孔7 0的周圍形成有安裝螺栓7 4所用的 5個螺栓孔7 2。螺栓7 4用於將避震裝置安裝部6 2固 定在避震裝置組合體1 4的內側構件上。在輪轂安裝部 6 4上形成有沿臂構件6 0的縱向延伸的長溝7 6,後輪 轂1 9 a的輪穀軸1 9 b是利用眾所周知的方法固定在該 長溝7 6中。 避震裝置組合體1 4如第4圖〜第6圖所示,具備: 固定在主車架構件1 6上的外側構件(第1構件)8 〇 ; 和配置在外側構件8 0的內周側並且固定在後車架構件 1 8上的內^構件(第2構件)8 2 :和藉由外側構件 8 〇與內側構件8 2的相對旋轉而伸縮的第1與第2彈性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园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 297公爱) 10 4 I I I — I m I. — — i — — It 訂-!--^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421632 ____B7____ 五、發明說明(8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構件8 3、8 4 ;和可同心地配置外側構件8 0與內側構 件8 2 ’並且可將兩構件8 0、8 2相對旋轉自如但不能 沿軸向移動地連結起來的連結機構8 6。 外側構件8 0是大體上呈圓筒狀的金屬構件,在內部 具有以朝自行車1〇的左右延伸的中心軸爲中心的圓形開 口 90。此一構件的金屬最好是鋁合金、鈦合金、鉻鉬鋼 、高強度鋼、不鏽鋼合金等》內側構件8 2可與天心碗 23和2個彈性構件83、84 —起收容在開口 90內< 開口 9 0,其中心軸與天心碗2 3的中心軸(曲柄軸 2 3 a的軸線)形成一致。在開口 9 0內形成朝徑向內方 延伸的5個第1突出部9 2。如第6圖所示,在第1突出 部9 2的基端部的旋轉方向的一側面與外側構件8 0的內 周面的交界部分實施倒角以形成圓弧狀的第1保持部 9 2 a - 經-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外側構件8 0在外周側具有朝徑向外方突出的2個安 裝部9 4。在各安裝部9 4的前端形成有從兩端挖入預定 深度的螺孔9 6。該螺孔9 6形成於與托架5 0的螺栓孔 相對向的位置上•藉由將穿過托架5 0的螺栓孔的螺栓 5 6旋入該螺孔9 6內,即可將避震裝置組合體1 4安裝 在主車架構件1 6上。在各安裝部9 4的基端部形成由兩 端切入的缺口部9 7,在外側構件8 0的兩端外周面上形 成有圓周面9 8。內側構件8 2大體上是圓筒吠的金屬構 件,在內部形成有可利用眾所周知的螺紋安裝法來安裝天 心碗2 3所用的通孔1 0 4。用於該構件的金屬最好是鋁 -1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x 297 ϋ! " " A7 42163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t合作钍印- B7五、發明說明(9 ) 合金、欽合金、銘銷鋼、尚強度鋼、不鎌鋼合金等。在內 側構件8 2的外周部形成朝徑向外方突出的5個第2突出 部102。第2突出部102與第1突出部92交錯地配 置。結果,可在第1突出部92與第2突出部1〇2之間 形成因外側構件8 0與內側構件8 2的相對旋轉而會產生 體積變化的大致呈矩形的2種空間。其中,在大的空間內 安裝第1彈性構件8 3,在小的空間內安裝第2彈性構件 8 4。在第2突出部1 〇 2的基端部的旋轉方向的一側面 與內側構件8 2的外周面的交界部分實施倒角以形成圓弧 狀的第2保持部102a. 另外,第1突出部9 2的旋轉方向的另一面9 2 b與 第2突出部1 0 2的旋轉方向的另一面1 〇 2 b在裝有彈 性構件8 3、8 4的狀態下大致平行地互相對向β在第2 突出部1 0 2的頂端側形成供螺栓7 4旋入的螺孔1 〇 6 。將螺栓7 4穿過臂構件6 0的螺栓孔7 2旋入該螺孔 1 0 6內,後車架構件1 8即可固定在避震裝置組合體 1 4上’而與主車架構件1 6達成彈性連結。 第1彈性構件8 3是以斷面呈變形矩形狀的棒狀彈性 體所製成的構件。第1彈性構件8 3具有第1彈性體 8 3 a ;以及與第}彈性體8 3 a沿著旋轉方向並排地配 置’且彈性低於第1彈性體8 3 a的第2彈性體8 3 b。 兩彈性體8 3 a、8 3 b例如:可利用粘合劑粘合而不可 移動地固定在一起。至於該彈性體,最好是聚氨酯橡膠、 丁腈橡膠、聚乙烯彈性體之類的彈性體。第丄彈性構件 J — — — — — . ^ - III — —— — *1 - I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 經-^智"-时產局員工消費合作钍印焚 A. 42163 2 A/ _______B7__五、發明說明(1〇> , 8 3與第1突出部9 2接觸的外周側的角部8 3 c以及與 第2突出部1 〇 2接觸的內周側的角部8 3 d係成銳角狀 ’且帶有圓弧。第1彈性構件8 3是以受預壓的狀態安裝 在第1突出部9 2與第2突出部1 〇 2所形成的空間的其 中一方內,兩端與第2套筒部1 1 2接觸。並且,在與第 1突出部9 2的接觸的部份,第2彈性體8 3 b的角部 8 3 c是被外周側的第1保持部9 2 a所保持,在與第2 突出部1 0 2的接觸的部份,第1彈性體8 3 a的角部 8 3 d是被與第1保持部9 2 a對角配置的內周側的第2 保持部1 0 2 a所保持。以這種方式不可移動地固定2個 彈性體8 3 a、8 3 b而成的第1彈性構件8 3由配置於 對角線方向的各個保持部92a、l〇2a所保持,所以 第1彈性構件8 3在受壓縮變形時,除了因壓縮而朝向厚 度方向(與壓縮方向交叉的方向)膨脹之外,第1彈性構 件8 3不易偏移。因此,能夠使緩衝性趨於穩定。 另外,第1彈性構件8 3是在受到保持的狀態下,以 在與外側構件8 0的內周面之間保留有間隙1 0 8 a的方 式安裝在空間的其中一方內,該間隙1 0 8 a是從與第2 突出部1 0 2的接觸部分起朝順時針方向逐漸變小。另外 ,在與內側構件8 2的外周面之間也保留有間隙1 0 8 b ,該間隙1 0 8 b是從與第I突出部9 2的接觸部分起朝 逆時針方向逐漸變小。 由於是這樣地以保留出逐漸變小的間隙1 0 8 a、 * 1 0 8 b的方式來配置第1彈性構件8 3,第1彈性構件 -13" 本纸張&度ίί用中固固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 <請先閱讀背面之沒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I------I — 11 I A7 421632 經-郭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裂 -. _ B7五、發明說明(11 ) 8 3在被兩突出部9 2 a、1 0 2 a所夾持壓縮時,能夠 朝向與壓縮方向交叉的方向膨脹,使雨構件80、8 2的 轉動量增加,可充分地吸收衝擊力量。 並且,當內側構件8 2相對旋轉*而第1彈性構件 83壓縮而朝向間隙l〇8a、l〇8b側膨脹時,第1 彈性構件8 3係與外側構件8 0的內周面以及內側構件 8 2的外周面逐漸貼緊,所以因爲貼緊的緣故,使得產生 摩擦的部分的偏移量減少,第1彈性構件8 3不易摩損, 能夠抑制因摩損所造成的緩衝性能的變動。 再者,當內側構件8 2相對旋轉,第1彈性構件8 3 受到壓縮時’係從彈性高的第1彈性體8 3 a開始逐漸受 到壓縮’當第1彈性體8 3 a壓縮到某種程度時,第2彈 性體8 3 b開始受到壓縮。因此,在行程的途中(壓縮途 中)能夠使緩衝特性由偏軟狀態轉變成偏硬狀態。也就是 說,由微小的凹凸所引起的弱衝擊力量可由第1彈性體 8 3 a所吸收’由大的高低不平所引起的強衝擊力量,可 由第2彈性體8 3 b所吸收。因此,容易靈活地對應來自 路面的種種不同的衝擊力量。 第2彈性構件8 4是大致呈板狀的彈性體製的,用來 對第1彈性構件8 3施加預壓,並且可用來抑制因2個突 出部9 2、1 0 2的接觸而產生的碰撞聲》至於彈性體, 最好是聚氨酯橡膠'丁腈橡膠、聚乙烯彈性體之類的彈性 體。在第2^性構件8 4對第1彈性構件8 3施加預壓的 狀態下’第1突出部9 2的周方向的另一面9 2 b係與第 Ί--I--------- '4 -------—訂·--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0 * 297公釐) -14- 421632 A7 B7 經濟部智慧时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彳2) , 2突出部1 〇 2的周方向的另一面1 0 2 b大致呈平行地 相對向。因此,即使第2彈性構件8 4在徑向上產生偏移 ’第1突出部9 2的周方向的另一面9 2 b與第2突出部 1 0 2的周方向的另一面1 〇 2 b的間隙也不發生變化, 對第1彈性構件8 3的預壓不易變動*此處,由於係對第 1彈性構件8 3施加預壓,當騎乘者騎在自行車上時,可 抑制由於騎乘者的體重引起的避霣裝置組合體14的下沉 量。 連結機構8 6具有固定在外側構件8 0上的合成樹脂 製的第1套筒部1 1 0、以及配置在第1套筒部1 1 0的 外周側並且固定在內側構件8 2上的金屬製的第2套筒部 1 1 2。至於用來製作第1套筒部1 1 〇的合成樹脂,最 好是聚縮醛樹脂、尼龍與鐵氟龍(商標)等合成樹脂。至 於用來製作第2套筒部1 1 2的金屬*最好是鐵系金屬、 銅、黃銅系合金之類的金屬。第1套筒部1 1 0是帶凸邊 的環狀構件,該環狀構件具有與外側構件8 0的圓周面 9 8接觸的第1筒部1 1 4以及從第1筒部1 1 4彎曲而 與外側構件8 0的端面接觸的第1環狀部1 1 6。第1套 筒部1 1 0嵌入固定在外側構件8 0的圓周面9 8上》 第2套筒部1 1 2是帶凸邊的環狀構件,該環狀構件 具有與第1套筒部110的第1筒部114接觸的第2筒 部1 1 8、以及與從第2筒部1 18彎曲而與第1套筒部 1 1 0的第1環狀部1 1 6接觸的第2環狀部1 20 »第 2環狀部1 2 0,在與5個螺栓孔7 2對向的位置上形成 —i IJ - ------^ ^----------111! (請先閱讀背面之主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S國家標準(CNSU4規格(210 X 297公爱) -15- 421632 A7 B7 經-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 五、發明說明(13) , 5個螺栓孔1 2 2。第2套筒部1 1 2是藉由螺栓74連 同後車架構件1 8 —起固定在內側構件8 2上》 其次’說明避震裝置組合體1 4的衝擊力量吸收動作 因路面的凹凸或高低不平所引起的衝擊力量與負荷作 用於後輪1 9上時’後車架構件1 8與內側構件8 2~起 圍繞著第1圖的曲柄軸2 3 a朝順時針方向旋轉。由於像 這樣圍繞著曲柄軸2 3 a旋轉,不會產生:以其它部分令 其旋轉時所產生的那樣的驅動鏈條2 8的繃緊與鬆弛等對 於驅動鏈條2 8的不良影響。因此,能夠抑制蹬踏力量的 損失等》當衝擊力量與負荷作用於自行車上的期間,第1 彈性構件8 3在兩突出部9 2、1 0 2之間壓縮變形以吸 收其衝擊力量與負荷。這時,第1彈性構件8 3與外側構 件8 0和內側構件8 2之間的間隙1 0 8 a、1 〇 8 b逐 漸變小,如第8圖所示,當壓縮到間隙消失時,第1彈性 構件8 3在所有接觸面上均受到約束,因此將到達行程終 端。當除去衝擊力量與負荷時t第1彈性構件8 3因其彈 性恢復力而膨脹,內側構件8 2返回到初始位置。 這時的內側構件8 2的行程與負荷的關係(緩衝特性 )係如第9圖所示。此處,在行程的前半,彈性高而軟的 第1彈性體8 3 a受壓縮以吸收衝擊力量。這時,負荷相 對於行程的傾斜緩慢,可獲得偏軟的緩衝特性,因而能夠 吸微小的凹凸。再者,當強衝擊力量作用時,第1彈性體 4 8 3 a受壓縮到某一程度時(行程S 1 )第2彈性體 ___-16-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 297公蓳)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 I I I ----^--I--I I 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421632 A7 ___B7__五、發明說明(14) · 8 3 b開始壓縮。這時的狀態如第7圖所示。在該行程 S 1以後的行程後半,彈性低而硬的第2彈性體8 3 b也 開始受壓縮以吸收衝擊,因而負荷相對於行程的傾斜加大 ’可獲得偏硬的緩衝特性,可不碰底地吸收大衝擊力量。 另外,由於在第1彈性構件8 3與外側構件8 0和內 側構件8 2之間保留有間隙1 〇 8 a、1 〇 8 b,第1彈 性構件易於膨脹,相對於負荷可獲得較大的避震行程,衝 擊力量吸收範圍變大。若在未形成該間隙1 〇 8 a、 10 8 b的情況下,由於難以膨脹,相對於負荷,可獲得 的避震行程變小。 另外,由於在壓縮時第1彈性構件8 3被保持在壓入 的對角方向的2個部位上,並且是將2個彈性體8 3 a、 8 3 b不可移動地加以固定,在壓縮時第1彈性構件8 3 不易朝徑向移動。因此,第9圖所示的緩衝特性始終維持 一定的變化,可獲得穩定的緩衝性能。 另外,由於外側構件8 0與內側構件8 2是藉由連結 機構8 6以不可朝軸向移動但可相對旋轉自如地連結在一 起’兩構件8 0、8 2難以朝徑向偏移。因此能夠防止衝 擊力量作用時,兩構件8 0、8 2的接觸,即使發生衝擊 作用*兩構件80、82也不易受損》 〔其他實施例] (a )在前述實施例中’雖然是以第1與第2彈性體 * 83a ' 83b來構成第1彈性構件83,但如圖10所 __-17- ]IJ--I--If ^ ml— I I--I I n <請先閱讚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it(CNS)A4規格(210*297公爱) 421632 A7 B7 蛵濟部智慧財產局具工消費合作社印- 五、發明說明(15) ^ 示,例如也可以將第1彈性體8 3 a配置在第2彈性體 8 3 b的兩側。在這種情況下,衝擊速度快時,2個第1 彈性體8 3 a,8 3 a之中只有其中一個先行被壓縮,衝 擊速度慢時,則是兩方的第1彈性體8 3 a、8 3 a受到 壓縮。因此,緩衝特性是根據衝擊的速度而變化,可易於 對應各種衝擊。 (b )在前述實施例中,雖是將所有彈性體並排配置 ,但也可以將彈性構件的其中一部份並排配置。在第1 1 圖中*在第1彈性體8 3 a的中心部形成收容空間8 3 j ,將第2彈性體83b收容於其收容空間83 j內。在這 種情況下,第1彈性體8 3 a與第2彈性體8 3 b不僅是 在旋轉方向,在與其交叉的徑向也是呈並排地配置,因而 壓縮時,可減少急劇的彈性變化,能夠抑制緩衝特性的急 劇變化。另外,即使不用粘合劑等固定方法將2個彈性體 83 a、83b進行固定,也能夠將第2彈性體83b不 可移動地保持在第1彈性體8 3 a內。 (c)在前述實施例中,雖是將彈性體83a、 8 3 b在與旋轉方向呈交叉的方向上形成邊界線的方式並 排地配置’但也可以如第1 2圖所示,將彈性體8 3 a、 8 3 b並排地配置成使邊界線呈傾斜在這種情況下,總 體的彈性係根據傾斜的程度而變化,可易於對應各種衝擊 〇 (d )在前述實施例中,雖是利用粘合劑將彈性體 4 8 3 a、8 3 b不可移動地固定在一起,但也可以如第 I — I -------- Ail-----11----- (請先閱讀背面之浼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纸張尺度通闬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18> 421632 ______B7_______ 五、發明說明(彳6)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4事項再填寫本頁) 13圖與第14圖所示,將彈性體83a、83b卡止固 定。在第1 3圖中,在彈性體8 3b上設置突起8 3 f, 在彈性體8 3 a上設置卡止在突起8 3 ί上的鳩尾槽 83g λ又在第14圖中,在彈性體83a、83b上設 置圓槽8 3 h,將葫蘆型的卡止構件8 3 ί安裝在上述圓 槽8 3 h內。這樣的卡止結構並不僅限於前述2個實施例 ,凡是只要能夠卡止固定多數彈性體的構造,均可採用。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彈性體8 3 a、8 3 b只被卡止固定 ’其中一方彈性體的壓縮不易對另一方的彈性體的壓縮產 生影響。 經-郁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钍印製 (e )在前述實施例中,雖是由彈性不同的2種彈性 體83a、83b來構成第1彈性構件83,但也可以由 彈性不同的3種以上的彈性體構成第1彈性構件8 3。在 第1 5圖中,係由沿著旋轉方向並排配置的3種彈性體 83a、83b、83e來構成第1彈性構件83。此處 ’例如:彈性係依第1彈性體8 3 a、第2彈性體8 3 b '第3彈性體8 3 e的順序降低《對於這樣構成的第1彈 性構件8 3來說,係如第1 6圖所示,直到第1彈性體 8 3 a受壓縮到某一程度時(行程s 1 )爲止,緩衝特性 偏軟’能夠吸收微小的凹凸。然後較大的衝擊力量作用時 ’第2彈性體8 3 b開始壓縮,緩衝特性變得稍硬,能夠 對應中等程度的衝擊力量。當更大的衝擊力量作用時,在 第2彈性體83 b受壓縮到某一程度時(行程S 2),第 3彈性體8 3 e開始壓縮,緩衝特性變得更硬,對於大的 -19- 本紙張&度適用中S國家標準(CNS).A4規烙(210 * 297公S ) 421632 A7 _ B7 經濟郭智祛时.產局員工消費合作钍印製 五、發明說明(17) , 衝擊力量也能夠對應。在此,能夠更加靈活地對應種種不 同的衝擊力量。 (ί )在前述實施例中,雖是安裝第2彈性構件8 4 ,對第1彈性構件8 3施加預壓,但也可以不安裝第2彈 性構件8 4。另外’在安裝第2彈性構件8 4的情況下* 也可安裝對第1彈性構件8 3不施加預壓程度的較軟彈性 體製成的構件。這樣的第2彈性構件8 4雖不能施加預壓 ,但卻能夠防止因兩突出部9 2、1 0 2的碰撞所發生噪 聲,並且能夠吸收復原時的衝擊力量。 (g )在前述實施例中,雖在由兩突出部9 2、 1 0 2所形成的5個空間內安裝了具有相同彈性的彈性構 件|但也可以在5個空間中的至少一個空間內分別安裝具 有不同彈性的第1彈性構件及/或第2彈性構件。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當衝擊力量發生作用,而第1構件與第 2構件進行相對旋轉時,由於兩彈性體是沿著旋轉方向並 排地配置,由彈性高的彈性體開始逐漸受到壓縮而吸收衝 擊力量。因此,在行程的前半程可獲得偏軟的緩衝特性, 在行程的後半程可獲得偏硬的緩衝特性。由於像這樣可獲 得先軟後硬的緩衝特性,即使作用有大小不同的衝擊力量 ,也能夠吸收其衝擊力量。因此,易於靈活地對應種種不 同的衝擊力量。 -20-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舄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 297公釐) \件1: 第88104158號專利申1 6 3 2 \ 中文說明書修正頁 A7 民國89年7月呈 B7 五、發明說明(18) 【圖面之簡單說明】 煩:請^-^所提之 修疋本右心,,.ί ΓΛ.:客是否准予修正。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1圖是採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自行車的側視圖 第2圖是其驅動部的放大側視圖。 第3圖是其驅動部的放大俯視圖。 第4圖是避震裝置組合體與後車架構件的分解立體圖 第 第 當的圖 當的圖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合體的 5圖是避震裝置組合體的縱斷面圖。 6圖是第5圖的vi — VI線斷面圖。 7圖是避震裝置組合體在行程途中時的與第6圖相 8圖是避震裝置組合體在行程終端時的與第6圖相 0 9圖是表示避震裝置組合體的緩衝特性的曲線圖。 1 0圖是另一實施例的第1彈性構件的示意圖。 1 1圖是另一實施例的第1彈性構件的示意圖。 1 2圖是另一實施例的第1彈性構件的示意圖。 1 3圖是另一實施例的第1彈性構件的示意圖。 1 4圖是另一實施例的第1彈性構件的示意圖。 1 5圖是另一實施例的第1彈性構件的示意圖。 1 6圖是表示第1 5圖所示的實施例的避震裝置組 緩衝特性的曲線圖。 元件符號說明 -21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 421632 B7 五、發明說明(19) 1 2 :車架 14:避震裝置組合體 1 6 :主車架構件(第1車架構件) 1 8 :後車架構件(第2車架構件) 2 3 :天心碗 2 3 a :曲柄軸 8 0 :外側構件 8 2 :內側構件 8 3 :第1彈性構件 8 3 a :第1彈性體 83b:第2彈性體 8 3 e :第3彈性體 8 6 :連結機構 9 2 :第1突出部 1 0 2 :第2突出部 1'---------— I* ^ 11111 I —訂· !|||1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度適用中S國家標準(CNS)A·}規格(210 X 297公芨) -22

Claims (1)

  1. abicd 421632 六、申請專利範圍 ("尤聞^^^之^--亨^再^-^本頁) 1 一種自行車用彈性構件,是被配置於具備:第1 構件;以及可相對旋轉自如地配置於前述第1構件的內周 側的第2構件的自行車用緩衝裝置的前述兩構件之間,可 與兩方接觸,並且因前述兩構件的相對旋轉而伸縮以吸收 衝擊力量所用的自行車用彈性構件,其中係具備:第1彈 性體與第2彈性體’該第2彈性體與第1彈性體至少一部 是沿著旋轉方向並排地配置,並且與前述第1彈性體的彈 性不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自行車用彈性構件,其 中前述第2彈性體不可移動地固定在前述第1彈性體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自行車用彈性構件,其 中前述第2彈性體是藉由粘合固定在前述第1彈性體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自行車用彈性構件,其 中前述第2彈性體係卡止固定在前述第1彈性體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或4項之自行車用 彈性構件,其中前述第2彈性體係朝旋轉方向傾斜並排地 配置在第前述第1彈性體上。 "-部智"Sri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或4項之自行車用 彈性構件,其中前述第2彈性體係配置在前述第1彈性體 的兩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3或4項之自行車用 彈性構件,其中前述第1彈性體在內部具有收容空間,前 述第2彈性體收容在前述收容空間內。 8 ·如ΐ請專利範圍第1、2、3或4項之自行車用 本纸法又度適用令國國家棵聿(CNS ) Α4規格U10X297公缝 23- Λ8 B8 CS DS 421632 六、申請專利範圍 / 彈性構件.其中還具備:第3彈性體|該第3彈性體與前 述第2彈性體至少一部是朝旋轉方向並排地配置•並且其 彈性不同於前述第1與第2彈性體的彈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自行車用彈性構件,其 中前述第1彈性體、第2彈性體、第3彈性體是依此順序 降低彈性並且變得難以壓縮。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自行車用彈性構件, 其中前述第3彈性體係不可移動地固定在前述第2彈性體 上。 (->v,.-lij-,i背而之;ίί 事 ^本頁) 、-*
    ί標 家 一酉 -D-一用 適 Ns -ί 一公 24
TW088104158A 1998-05-11 1999-03-17 Elastic member for bicycle TW42163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127890A JP3003784B2 (ja) 1998-05-11 1998-05-11 自転車用緩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21632B true TW421632B (en) 2001-02-11

Family

ID=14971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8104158A TW421632B (en) 1998-05-11 1999-03-17 Elastic member for bicycl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149176A (zh)
EP (1) EP0957023B1 (zh)
JP (1) JP3003784B2 (zh)
DE (1) DE69931843T2 (zh)
TW (1) TW4216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1901B2 (ja) * 2001-10-23 2006-07-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取付構造
CA2461766C (en) * 2003-03-26 2011-05-03 John Schmider Cantilever rear suspension for a bicycle
US6793230B1 (en) * 2003-07-01 2004-09-21 Giant Manufacturing Co., Ltd. Shock absorbing frame assembly for a bicycle
US7345364B2 (en) * 2004-02-04 2008-03-18 Agere Systems Inc.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heat conduction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JP4730580B2 (ja) * 2004-04-12 2011-07-20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及び歯車装置
US7222870B2 (en) * 2004-11-24 2007-05-29 Shimano Inc. Bicycle suspension assembly
US20070108681A1 (en) * 2005-11-16 2007-05-17 Rhodes And Bragg Llc Bicycle rear suspension and damping system
DE102006001985A1 (de) * 2006-01-16 2007-07-19 Robert Bosch Gmbh Getriebe, insbesondere für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n
EP1930630A1 (en) * 2006-12-06 2008-06-11 BRP-Rotax GmbH & Co. KG Power transmission wheel with torsional dampers
US9394026B2 (en) * 2013-07-01 2016-07-19 3G Bikes, Llc Step-through bicycle frame
JP2015163813A (ja) * 2014-01-31 2015-09-10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衝撃吸収装置、及び衝撃吸収装置を備えた自転車
US9725132B2 (en) * 2014-03-26 2017-08-08 Shimano Inc. Bicycle crank assembly
US9290229B2 (en) * 2014-07-16 2016-03-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icycle chain stay coupling
TWM526014U (zh) * 2016-02-19 2016-07-21 Xiu-Sheng Yang 兩輪車輛立管避震潤滑結構
DE102017218719B4 (de) * 2017-10-19 2021-07-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adaufhängung und Fahrzeug
US20190162287A1 (en) * 2017-11-28 2019-05-30 Yoichiro Hamamoto Rota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icycle provided with rota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elastically-deformable body used in rota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E102021201188A1 (de) 2021-02-09 2022-08-11 Zf Friedrichshafen Ag Lagerung eines gefederten Hinterbaus eines Fahrra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45114A (en) * 1970-05-08 1972-02-29 Shepherd Machinery Co Flexible rotary drive train having splined coupling with elastomeric cushions
US4328879A (en) * 1978-04-27 1982-05-11 The Gates Rubber Company Shock-absorbing sprocket, drive assembly, and the like
DE3010127A1 (de) * 1980-03-15 1981-09-24 Fa. Carl Freudenberg, 6940 Weinheim Drehelastische kupplung
CA1183008A (en) * 1981-04-10 1985-02-26 Terence H. Colford Flexible couplings
JPH0730812B2 (ja) * 1987-01-28 1995-04-10 三信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DE4233596A1 (de) * 1992-10-06 1994-04-07 Richard Kapp Hinterradfederung für Zweiradfahrzeuge
US5507477A (en) * 1994-07-28 1996-04-16 Trw Inc. Composite damping structures and related method
JPH09290790A (ja) 1996-04-25 1997-11-11 Miyata Ind Co Ltd 自転車用フレーム
US5931052A (en) * 1996-06-13 1999-08-03 Simpson International (Uk) Ltd. Crankshaft gear torsional vibration isolator assembly for an engine
US5924928A (en) * 1997-06-13 1999-07-20 Ford Motor Company Engagement noise isolator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5997022A (en) * 1997-07-02 1999-12-07 Shimano Inc. Bicycle suspension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11321762A (ja) 1999-11-24
JP3003784B2 (ja) 2000-01-31
EP0957023A2 (en) 1999-11-17
US6149176A (en) 2000-11-21
EP0957023A3 (en) 2001-09-12
DE69931843D1 (de) 2006-07-27
EP0957023B1 (en) 2006-06-14
DE69931843T2 (de) 2007-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21632B (en) Elastic member for bicycle
US5975550A (en) Torsional shock absorber for bicycle
US7832752B2 (en) Front end lateral suspension
JP3265264B2 (ja) 自転車用サスペンション組立体
TW422794B (en) Bicycle shock-absorbing device
US7490843B2 (en) Front end lateral suspension
TW422793B (en) Bicycle shock-absorbing device
US6149175A (en) Bicycle suspension
JP2006143188A (ja) 自転車用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センブリ
US20130187357A1 (en) Bicycle Fork Assembly
DE102005034357A1 (de) Feder-System für ein Fahrrad
JP2015163813A (ja) 衝撃吸収装置、及び衝撃吸収装置を備えた自転車
DE202005011566U1 (de) Federsystem für Fahrräder
TWI836403B (zh) 用於自行車之前叉
JP3048695U (ja) 自転車後部フレームの緩衝装置
KR102651830B1 (ko) 자전거 서스펜션 포크
US20220355894A1 (en) Front forks for bicycles
US20060065497A1 (en) Adjustable cushion device
DE102005034356A1 (de) Federsystem für Fahrräder
JPH04130594U (ja) 自転車用前ホ−ク
JPH02237881A (ja) オートバイの前ホー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