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13964B - Radio-set - Google Patents

Radio-se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13964B
TW413964B TW087107204A TW87107204A TW413964B TW 413964 B TW413964 B TW 413964B TW 087107204 A TW087107204 A TW 087107204A TW 87107204 A TW87107204 A TW 87107204A TW 413964 B TW413964 B TW 4139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element
radio device
patent application
antenna
sc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07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rkus Hoffmeister
Jorg Grunewald
Original Assignee
Bosch Gmbh Rober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sch Gmbh Robert filed Critical Bosch Gmbh Robert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13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1396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1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primary active elements and secondary devices of antennas or antenna systems
    • H01Q3/1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primary active elements and secondary devices of antennas or antenna systems for varying relative position of primary active element and a reflect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1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primary active elements and secondary devices of antennas or antenna systems
    • H01Q3/1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primary active elements and secondary devices of antennas or antenna systems for varying relative position of primary active element and a reflecting device
    • H01Q3/18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primary active elements and secondary devices of antennas or antenna systems for varying relative position of primary active element and a reflecting device wherein the primary active element is movable and the reflecting device is fix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Description

413964 a? _______B7___ 五、發明說明(/ ) 〔發明的背景〕 本發明關於申請專利範圍主項的一種無線電裝置(無 線電機)。 在國際專利W0 95/24746已發表了一種發射及/或接 收的手機。此裝置包含一殼體(該殻體中有一電切換回路 ,且在殼體一面上有一收聽裝置)及一電參考電位面(它 位於殻體之與收聽裝置相反的另外那一面上)及一天線共 振元件,該天線共振元件設成近乎平行於參考電位面,且 其一端與該參考電位面成導電連接。 〔本發明的優點〕 與之相較,具有申請專利範圍主項的特點的本發明之 無線電裝置的優點爲:天線元件可在無線電裝置的殻體上 佔不同的位置。依此方式,可以藉改變天線元件的位置而 將發射及/或接收條件改善。如果該天線元件呈定向發射 器方式操作,則有害電波入射到使用者頭部件的情事可以 避免。由於天線元件定位在殼體的第二面上,且由於受此 遮罩殼體所遮罩,在此情形中,輻射方向從使用者的頭部 偏離,故電磁波能量入射到使用者頭部中的情事減少了。 如果此天線元件的技術性質不足連接到基本站(Basistation ),則使用者可改變天線元件的位置以利用一泛向天線的 較佳性質,該泛向天線的發射不再受該遮罩殼體影響。但 如此,入射到使用者頭部的波就會提高到某一値。但這種 輻射値在今日廣泛用的汽車無線電機仍是很平常者。 因此本發明的無線電裝置將此二種今日普遍的天線的 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钍印*!农 41.3^^^ A7 ________B7__ 五、發明說明(> ) 構想合一。它使得使用者能對其使用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操 作方式。他可在正常操作時利用定向天線對身體的輻射較 小的優點,但在不良發射條件時,可利用從無線電裝置偏 離之泛向式單極天線之較佳發射性質,因而達成較佳的通 話連繫。 利用申請專利範圍副項中的措施,可將主項中的無線 電裝置做有利的進一步發展及改良。 特別有利的是,該天線元件整合到、一個殼體部中,此 殼體部以可受保護免受外界影響及損壞。此外,可利用此 殼體部形狀的相關構造使天線元件的運動過程對使用者而 言更容易及更好。 另一優點在於:天線元件的阻抗可經由不同之匹配電 路而轉變,該匹配電路與不同位置相關聯。依此方式,在 天線元件不同位置發生之不同阻抗可各最佳地與進一步的 電路的輸入阻抗匹配,因此儘管天線元件位置不同,却能 各維持最佳的天線性質。 經濟部智慧时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另一好處在於,該天線元件可與一個圍繞電路板的遮 罩殼體連接成導電方式。這點表示匹配電路可以特別簡單 而低成本地製造。 特別有利的做法爲:該天線元件包含一滑動接點( Schleifkontakt),該滑動接點依天線元件位置而定,與殼 體第二面上之一可導電之接觸面接觸,其中該接觸面與該 遮罩殼體連接成導電方式,可使接觸作用在完工技術上很 簡單。此外,可利用接觸面之鍍覆設置而依天線元件的位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39^4 A7 __ _B7_ ---------------- 五、發明說明(+ ) 置使該滑動接點與接觸面接觸或不接觸。如此,可用最藺 單方式造成二種不同之匹配電路。 另一優點在於,該天線兀件以可移動及/或可轉動的 方式支承在一平面中,該平面大致平行於電路板。依此方 式,可由使用者調整多個位置供天線元件之用。此外,天 線元件之可轉動及/或可移動的支承方式可使接觸作用的 完工技術很簡單,例如經由該滑動接點達成。因此,舉例 而言,可轉動的支承方式的優點爲:即使無線電裝置相對 於鉛垂線傾斜一角度時,天線元件仍可垂直站立,且因此 可以像G SM標準(行動通訊之環球系統)的習知基本站 天線那樣在同樣的極化狀態發射或吸收。 如果舉例而言,將垂直線性極化的波發射或接收,則 當無線電裝置隨天線元件相對於鉛垂線成傾斜時,則相對 於該基本站之在此極化作用狀態接收或發射的天線而言, 會發生發射損失或接收損失,舉例而言,就像在G SMf票 準時的情形。當無線電裝置傾斜時,可依本發明將該天線 元件帶到一位置,在此位置時,極化方向配合基本站天線 ,因此發射或接收損失減少。 有一種製造技術簡單的方案係用以下方式達成:使天 線元件之一旋轉軸通過該端子點。依此方式,在電路板上 端子點以及該端子點與一發射及/或接收電路的連接(宜 爲同軸方式連接)的機械應力也可保持很小。 〔圖式的說明〕 在圖式中顯不本發明一實施例,迪在以下說明中詳細 5 本紙張又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 C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訂 *------ ] 1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制衣 413964 A7 _^_B7 _ 五、發明說明(f) 敘述。圖式中: 第一圖係經一本發明無線電裝置之橫截面, 第二圖a到第二h係在本發明無線電裝置殼體上一天 線元件的不同位置, 第三圖係本發明無線電裝置的後視圖,但無天線元件 第四圖係一個具有滑動接點之天線元件(它係設在本 發明無線電裝置之殼體的後壁上)的一側視圖。 [圖號說明] (1) 無線電裝置 (5) 殼體 (10) 第一面 (15) 收聽裝置 (20) 第二面 (25) 天線元件 (31)-(38) 卡合位置 (40) 殼體部 (50) 遮罩殼體 (55) 滑動接點 (60) 第一導電接觸面 (65) 第二導電接觸面 (70) 轉軸 (75) 麥克風 (80) 電路板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覘格(210 x 297公釐) --------------^ -II-----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Α7 • Β7 五、發明說明(七) (85) 端子線路 (90) 第一接地線 (95) 第二接地線 (100) 雙箭頭 (105) 導引槽孔 (110) 第一端點 (115) 第二端點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實施例的說明〕 、 在第一圖中,(1 )爲一無線電裝置。舉例而言,此 無線電裝置(1 )可設計成行動電話或無線電話形式。一 個不導電的殼體(5 )的第一面(1 0 )有一收聽裝置( 1 5 )及一麥克風(7 5 )。有一導電之金屬遮罩殻體( 5 0 )整合到此殼體(5 )中。另外有一個具一發射及接 收電路的電路板(8 0 )整合到該殼體中,呈對高頻遮罩 的方式。可以各依用途而定,只將一個發射電路或一個接 收電路設在電路板(8 0 )上。麥克風(7 5 )與收聽裝 置(1 5 )各與電路板(8 0)的電路成導電連接,但這 點在第一圖中爲了簡明起見並未作圖示。在殼體(5 )之 與第一面(1 0 )相反的第二面(2 0 )上有一個不導電 之殼體部(4 0 )支承成可移動及可轉動之方式。殼體部 (4 0)圍住一天線元件(2 5),該天線元件(2 5) 設計成長方形金屬板形式。有一端子點(4 5 )從該天線 元件(2 5 )導離,該端子點經一端子線路(8 5 )與電 路板(8 0 )上的電路連接,且所要發射信號經此端子點 7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 1 1* It J— If 一_.、* —1 I I n I I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413964 五、發明說明(6 ) (4 5 )送入天線元件中,或被天線元件(2 5 )所接收 之信號經此端子點發出到電路板(8 0 )上的電路。此端 子線路(8 5 )舉例而言,設計成同軸式。此外,此天線 元件(2 5 ) —端上包含一金屬之滑動接點(5 5 ),它 可經此接點與一第一導電接觸面(6 0 )連接,該接觸面 設在殼體(5 )第二面上,且經一第一接地線(9 0 )與 該遮罩殼體(5 0 )作導電連接。第一圖中利用雙箭頭( 1 0 0 )表示該殼體部(4 0 )可隨天線元件(2 5)沿 縱方向大致平行於電路板(8 0 )平面在殼體(5 )的第 二面(2 0 )上移動。此外,該殼體部(4 0 )可隨該天 線元件(2 5 )大致平行於電路板(8 0 )之平面轉動。 但是如果天線元件(2 5 )在此相關平面中支承成可 在一固定點上轉動而不能移動的方式,則已足夠。 具有天線元件(2 5 )的殼體部(4 0 )依第一圖係 位在一第一位置,在此位置時,天線元件(2 5 )利用遮 罩殻體(5 0 )與殻體(5 )的第一面(1 0 )完全隔開 成隔絕高頻的形式。在此,殼體部(4 0 )位於無電裝置 (1 )的一個上區域中,且不突伸超出無線電裝置(1 ) 外。天線元件(2 5 )沿縱向對準,因此不轉動,因此在 第一圖的橫截面中,它的全長都可看到。滑動接點(5 5 )在第一位置與第一接觸面連接,依第一圖虛線所示,具 有天線元件(2 5 )的殼體部(4 0 )係在無線電裝置( 1 )之下端上之一第二位置,其中,天線元件(2 5 )在 此第二位置向下突伸超出無線電裝置(1 )之殻體(5 )
S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n ϋ I-*T-«J* I I n n n I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钍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964 五、發明說明(7 ) 之外。此外,天線元件(2 5 )在虛線所示之位置係相對 於縱軸轉了一角度,因此它在第一圖的橫截面中不能顯示 其全長。在殼體(5 )之第二面(2 0 )之下端上的一個 第二導電接觸面(6 5 )經一第二接地線(9 5 )與遮罩 殼體(5 0 )成導電連接。但滑動接點(5 5 )在圖示之 第二位置並不與第二接觸面(6 5 )連接。然而它可在此 第二位置與另一個圖中未示的接觸面(它接到一匹配電路 )連接。 、 第三圖中顯示殻體(5 )第二面的上視圖。在此,有 一導引槽孔(1 0 5 )在第二面(2 )的縱對稱軸中延伸 ,該導引槽孔具有一個在第二面(2 0)上區域中的第一 端點(1 1 0)及一個在第二面(2 0)下區域中的第二 端點(1 1 5 )。此第二面(2 0 )在第一端點(1 1 0 )上方有第一接面(6 0 ),大約設計成圖片段形,而其 圓心點大約形成第一端點(1 1 0 )。在第二端點(1 1 5 )下方,該第二面(2 0 )有第二接觸面(6 5 ),同 樣設計成大約圓片段形,且其圓心大約構成第二端點(1 1 5 )。端子點(4 5 )或端子線路(8 5 )在導引槽孔 (1 0 5 )內導進。在此,對該二端點(1 1 0 ) (11 5 )之一可各設四個卡合位置,它們示於第二圖中,且可 對於應用而特別有利地作選擇。另外的卡合位置可各依需 求而設。端子線路(1 5 )與電路板(8 0 )的電路的導 電連接,舉例而言,可同樣地經一滑動接點而達成。另一 可能方式爲:將端子線路(1 5 )軟焊在電路板(8 0 ) 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 297公釐) -------------,衣--------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13964 A7 B7____ 五、發明說明(?) 上並設以相關的長度,如此,天線元件(2 5 )可沿導引 槽孔(1 0 5 )的整段長度範圍移動。如果我們選擇將端 子線路(8 5 )與電路板(8 0)上的電路大約在電路板 (8 0 )央連接,則可使端子線路(8 5 )做得盡量短。 天線元件(2 5 )卡合到可能之卡合位置中的作用係用習 知之行家所知之方式,例如利用彈簧式卡合連接方式。 第四圖中顯示天線元件(2 5 )之橫截面放大圖。在 此,一轉軸(7 0 )通過天線元件(2、5 )的端子點(4 5 )。依此方式,當天線元件(2 5 )在導引槽孔(1 0 5 )中轉動時,端子線路(8 5 )與端子點(4 5 )的機 械應力就減少了。第四圖只顯示第一圖橫截面圖之一段的 放大圖,其中,同樣圖號表示同樣元件,而天線元件(2 5)係在無線電裝置(1 )上端的第一位置。 在第二a圖到第二h圖中顯示天線元件(2 5 )在八 個卡合位置(3 1 )……(3 8 )的狀態。依第二a圖〜 第二d圖,轉軸(7 0 )係在第一端點(1 1 〇 ),而依 第二圖e〜第二圖h,轉軸(7 0 )係在第二端點(1 1 5 )中。圖示之卡合位置(3 1 )……(3 8 )只是例子 。其他之卡合位置可依需求而設,也可做比圖示更少之卡 合位置或甚至不設。依第二a圖及第二b圖,天線元件( 2 5 )完全位在無線電裝置(1 )之遮罩殻體(5 0 )( 用虛線表示)或殼體(5 )的區域中。因此它不突伸超出 第二面(2 0 )外。依此方式,由於遮罩殻體(5 0 )整 合到無線電裝置(1 )中,故在發射操作中,定向之發射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經濟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39^4 五、發明說明(7 ) 波係從使用者的身體偏離者’故只有很少的波入射到使用 者的身體或頭部。但這種操作只能在有利的發射條件時才 能無礙地實施。依第一 a圖’天線兀件(2 5 )平行於第 —合位置(3 1 )中之第二面的縱對稱軸°但如果無線 裝置(1 )相對於鉛垂線傾斜被使用者使用’則在發射或 接收波垂直線性極化時’會造成極化損失’因爲基本站天 線舉例而言依G S Μ標準係發射或接收垂直線性極化波。 對此點,使用者可藉下述方式作補救:、將天線元件(2 5 )帶到第二圖b的第二卡合位置(3 2 ),此卡合位置( 3 2 )相對於第二面(2 0 )的縱對稱軸呈傾斜’使得垂 直線性極化的波再度可發射或接收’而不會有極化損失。 如此,天線元件(2 5 )再度垂直對準。 在此,第二卡合位置(3 2)具是例子。在發射條件 變差的情形,則宜從定向發射操作變到第二圖c與d的泛 向發射。在此天線元件(2 5 )被轉動,使它向上突伸超 出無線電裝置(1 )第二面,因而成一發射無線電的單極 (Monopol)。在此必須忍受一缺點,即入射到使用者頭部 的波增加了,但這種量並不超出今日具有金屬絲桿形或螺 旋形之發射無線的單極的行動電話所發出去的量。依第二 圖c,該元線元件平行於第二面縱對稱軸在一第三卡合位 置(3 3 )中。當無線電裝置(1 )相對於鉛垂線傾斜被 使用者使用時,也是像第二b圖中所述,宜採用一第四卡 合位置(3 4 ),在此位置時,天線元件(2 5 )相對於 縱對稱軸傾斜,故不會發生極化損失情形。·在第四卡合位 1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i ;------訂---------線 A7 _413964 五、發明說明() 置中,天線元件(2 5 )的斜度在第二圖d中也只是例子 0 第二e圖〜第二ti圖與第二a圖〜第二d圖不同處只 在於:天線元件由第一端點(1 1 0 )移到第二端點(1 15),因此由於對稱理由造成與第二圖a〜d相同的實 際情形,因爲第一端點(1 1 0)離第二面(2 0 )之上 緣的距離,在此實施例中係選設成與第二端點(1 1 5 ) 離第二面(2 0)下緣之距離一樣大,、因此在原理上達成 相同作用。在此還要再次強調:可能的卡合位置不限於第 二圖中所示之卡合位置(3 1 ) ...... ( 3 8 ),而係該天 線的任意旋轉位置可各依需求或使用者要求而做在導引槽 孔(1 0 5)之任何位置。 當選擇泛向發射時,天線元件(2 5 )突伸超出無線 電裝置(1.,)遮罩殻體(5 0 )之外,而滑動接點(5 5 )不再與第一接觸面(6 0 )或第二接觸面(6 5 )接觸 。爲此,第一接觸面(6 0 )或第二接觸面(6 5 )的尺 寸度量要選設成使得只有當天線元件(2 5 )完全被遮罩 殼體(5 0 )蓋住時,天線元件(2 5 )的滑動接點才會 與接觸面(6 0)( 6 5 )之一接觸。在泛向發向的情形 ,亦即近乎一種圓面發射的單極時,一天線阻抗約5 0歐 姆,因此不需要一附加之匹配電路以匹配端子線路(8 5 )的5 0歐姆的波阻抗。但如有必要,也可經由另一個圖 未示的接面使無線電裝置(1 )中一適當的匹配電路而接 觸。但當天線元件(2 5 )被遮罩殼體(5 0 )完全遮住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衣i!-----—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413964 ______B7____ 五、發明說明(d) 時,則需要一附加之匹配電路,把天線阻抗轉換到端子線 路(8 5 )的5 0歐姆波阻抗。這種匹配電路係利用天線 元件(2 5 )經由滑動接點(5 5 )與接觸面〔6 0)( 6 5 )之一與遮罩殼體(5 0)接觸當作參考電位路而造 成。這種措施造成天線阻抗對於端子線路(8 5 )的波阻 抗的電感性匹配。當在導引槽孔(1 0 5 )的二端點(1 1 ◦)( 1 1 5 )間設有卡合位置時,也須在該處設以相 關之與遮罩殼體(5 0 )作導電連接的接觸面,以供無線 電裝置(1 )第二面(2 0 )上的滑動接點接觸,以便在 天線元件(2 5 )完全被遮罩殼體(5 0 )遮住時,能夠 使天線阻抗對端子線路(8 5 )的波阻抗作必要的匹配。 依此方式,那些會造成定向發射的卡合位置與那些會 造成泛向發射的卡合位置有不同的匹配電路。 除了一種旋轉及/或移動運動外也可另外(或者,不 採用這種旋轉及/或運動方式,而採取)把具有天線元件 (2 5 )的殼體部(4 0)設成可在至少二位置間〔它們 大致平行於電路板(8 0 )〕之間來回翻轉的方式。在此 種措施中,也還可使用滑動接點,以與天線元件(2 5 ) 的接觸面(6 0 ) ( 6 5 )接觸。 也可將天線元件(2 5 )做成只能在導引槽孔(1 0 5 )中移動但不能轉動的方式。以此方式也可使天線元件 (2 5 )的位置在天線元件(2 5 )突伸超出遮罩殼體( 5 0 )外時具有泛向發射特性,而在天線元件(2 5)被 遮罩殼體(2 5 )完全遮住時,具有定向發射的特性。要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閲璜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制衣 413964 A7 __B7___ 五、發明說明(π ) 使天線阻抗作必要的匹配,可沿著導引槽孔(1 0 5)設 以至少部分地對應的接觸面以供滑動接點(5 5 )接觸, 該接觸面與一適當之匹配電路或與遮罩殼體(5 0 )接觸 0 也可依另一種實施例把導引槽孔(1 0 5 )做成比第 三圖所示者更短。舉例而言,第二端點(1 1 5 )的位置 可選設成使天線元件(2 5 )在第二端點(1 1 5 )不會 向下突伸超出殼體(5 )外或超出無線電裝置(1 )的遮 罩殼體(5 0)外。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訂---------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經濟部眢慧財是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無線電裝置,此無線電裝置(1 )具有一殼 體(5),該殼體在第一面(1 〇)上有一收聽裝置(1 5 ),而在與該第一面(1 〇 )相反的第二面(2 0)上 有一天線元件(2 5 ),該天線元件(2 5 )以可運動的 方式支承在該殼體(5 )之第二面(2 0 )上,天線元件 (2 5 )至少在一第一位置(31) (32) (35)( 3 6 )有一種定向之發射特性,而至少在一第二位置(3 3 ) ( 3 4 ) ( 3 7 ) ( 3 8 )有泛向之發射特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電裝置,其中: 該天線元件(2 5 )整合到一個殻體部(4 0 )中, 該殼體部可以可運動方式支承在該殼體(5)的第二面上 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第2項之無線電裝置,其 中: 該天線元件(2 5 )的阻抗可經由不同之匹配電路轉 變,該匹配電路與不同之位置(3 1 ) ··..·. ( 3 8 )相關 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第2項之無線電裝置,其 中: 該天線元件(2 5 )包含一端子點(4 5 ),該端子 點與一電路板(8 0)的發射及/或接收電路連接,且宜 呈同軸方式連接。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第2項之無線電裝置,其 中: ----------,丨I------ΐτ------^ ~請先閲f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現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3^64 ?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該天線元件(2 5 )可與一圍住該電路板(8 0 )的 遮罩殼體(5 0)作導電方式連接。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無線電裝置,其中: 該天線元件(2 5 )包含一滑動接點(5 5 )’該滑 動接點依天線元件(2 5)的位置(3 1 )……(38) 而定而與殼體(5 )第二面上的一導電接觸面(6 0)( 6 5 )接觸,其中該接面(6 0 )( 6 5 )係與遮罩殼體 (5 0)連接成導電方式。 、 7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第2項之無線電裝置,其 中: 該天線元件(2 5 )以可移動及/或可轉動的方式支 承在一平面中,該平面大致平行於電路板。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無線電裝置’其中: 天線元件(2 5 )之一轉軸(7 0 )通過該端子點( 4 5)。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第2項之無線電裝置’其 中: 該天線元件(2 5 )至少可卡合到殼體(5 )第二面 (2 ◦)上的一位置(3 1 )……(3 8)中。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第2項之無線電裝置’ 其中: 該天線元件(2 5 )可在二個大致平行於電路板(8 0 )的位置(3 1 ) ( 3 8 )之間翻轉。 ___2___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说格(210X297公釐) I n I —r I Ί ; n ^ rt I 線 c請先閲1*'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貧本頁)
TW087107204A 1997-06-04 1998-05-11 Radio-set TW41396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723331A DE19723331B4 (de) 1997-06-04 1997-06-04 Funkgerä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13964B true TW413964B (en) 2000-12-01

Family

ID=7831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07204A TW413964B (en) 1997-06-04 1998-05-11 Radio-set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542125B1 (zh)
EP (1) EP0986835B1 (zh)
JP (1) JP2002508900A (zh)
KR (1) KR100589296B1 (zh)
DE (2) DE19723331B4 (zh)
ES (1) ES2210779T3 (zh)
TW (1) TW413964B (zh)
WO (1) WO19980560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23126B4 (de) * 1998-05-23 2012-08-23 Ipcom Gmbh & Co. Kg Funkgerät
DE69806765T2 (de) * 1998-10-27 2003-04-24 Bosch Gmbh Robert Strahlungsdiagramme für mobiles Telephon
EP1177598A1 (en) * 1999-05-05 2002-02-06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Slide mounted antenna
WO2002084791A1 (fr) * 2001-04-13 2002-10-24 Amphenol Socapex Radiotelephone portatif
KR100469419B1 (ko) * 2002-04-04 2005-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이동 가능한 안테나 구동 제어장치 및방법
KR100469420B1 (ko) * 2002-04-04 2005-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이동 가능한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3783006B2 (ja) * 2003-07-01 2006-06-07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アンテナ装置
US7671803B2 (en) * 2003-07-25 2010-03-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043638A1 (en) * 2003-08-21 2005-02-24 Yu-Yu Chen Wireless heartbeat-detecting device with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device
DE102005011454B4 (de) * 2004-03-18 2007-01-04 Loewe Opta Gmbh Fernsehempfangsgerät mit integrierter Antenne
US7499673B2 (en) * 2004-03-23 2009-03-03 Cisco Technology, Inc. Configurable diversity antenna system for wireless access points
KR100678276B1 (ko) * 2004-12-17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US20060152482A1 (en) * 2005-01-07 2006-07-13 Chauncy Godwin Virtual interface and control device
US7443345B2 (en) 2005-05-18 2008-10-28 Hitachi Cable, Ltd. Antenna device
US7371983B1 (en) * 2007-05-21 2008-05-13 Zippy Technology Corp. Structure of flexible element
JP6861385B2 (ja) * 2017-05-18 2021-04-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制御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照明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11160A1 (de) * 1980-03-22 1981-10-01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Antenne
JPS6411043U (zh) * 1987-07-10 1989-01-20
US5255001A (en) * 1989-08-29 1993-10-19 Nec Corporation Antenna system for portable radio apparatus
CA2024180C (en) * 1989-08-29 1995-06-13 Yoshiharu Tamura Antenna system for portable radio apparatus
JP3186050B2 (ja) * 1990-04-04 2001-07-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ユニット
WO1992009163A1 (en) * 1990-11-16 1992-05-29 Universal Cellular, Inc. Portable telephone housing
DE59205270D1 (de) * 1991-04-10 1996-03-21 Siemens Ag Funksprechgerät mit zugehöriger Geräteantenne
FI930646A (fi) * 1993-02-15 1994-08-16 Increa Oy Radiolaite
CN1094663C (zh) * 1994-03-08 2002-11-20 泰利泰尔有限责任公司 手持式发送和/或接收装置
JP3059336B2 (ja) * 1994-04-06 2000-07-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移動体通信機
JPH08191210A (ja) * 1994-11-10 1996-07-23 Kyocera Corp 携帯電話機
US5722048A (en) * 1994-12-02 1998-02-24 Ncr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rough message pooling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GB2302991B (en) * 1995-07-05 1997-07-23 Motorola Israel Ltd Antenna assembly
JP2954867B2 (ja) * 1995-10-26 1999-09-27 日本アンテナ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US5907306A (en) * 1996-12-30 1999-05-25 Ericsson Inc. Retractable radiotelephone antennas and associated radiotelephone communication methods
US5969683A (en) * 1997-05-20 1999-10-19 Ericsson Inc. Radiotelephones with antenna matching switching system configurations
US5943021A (en) * 1998-08-03 1999-08-24 Ericsson Inc. Swivel antenna with parasitic tun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210779T3 (es) 2004-07-01
WO1998056065A1 (de) 1998-12-10
DE59810169D1 (de) 2003-12-18
DE19723331B4 (de) 2010-11-11
DE19723331A1 (de) 1998-12-10
EP0986835B1 (de) 2003-11-12
JP2002508900A (ja) 2002-03-19
KR100589296B1 (ko) 2006-06-14
KR20010013370A (ko) 2001-02-26
EP0986835A1 (de) 2000-03-22
US6542125B1 (en) 2003-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13964B (en) Radio-set
US6933897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tenna and transceiving apparatus
JP4242780B2 (ja) 平衡マルチバンドアンテナ装置
JP3004533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KR100434456B1 (ko) 무선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TW424350B (en) A patch antenna
JP4227141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EP1328069B1 (en) EMC-arrangement for a device employing wireless data transfer
KR101928989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JP2002094311A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携帯型無線端末
JP2002290130A (ja) 無線通信機器
JP2002026627A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携帯型無線端末
JP4287574B2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無線装置
JPH06188805A (ja) 無線装置
JP2001244715A (ja) アンテナ装置
JPH11274828A (ja) 携帯通信端末とそのアンテナ装置
JP2001085920A (ja) 携帯無線端末
TW385569B (en) Radio apparatus
JPS638655B2 (zh)
EP0666610A1 (en) Substrate integrated antenna
JP2509970B2 (ja) 移動通信端末
JPH11308039A (ja) 誘電体共振器アンテナ装置
JPH07131241A (ja) ダイバーシチアンテナ
JP3113460B2 (ja) 移動体通信装置
EP1333528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portabl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