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04956B - A method of diminishing the source of odor from polyolefin obtained by use of metallocene compound - Google Patents

A method of diminishing the source of odor from polyolefin obtained by use of metallocene compoun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04956B
TW404956B TW086106619A TW86106619A TW404956B TW 404956 B TW404956 B TW 404956B TW 086106619 A TW086106619 A TW 086106619A TW 86106619 A TW86106619 A TW 86106619A TW 404956 B TW404956 B TW 4049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olefin
bis
ligand
temperature
hydrocarb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6106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yoichi Yamamoto
Satoru Otani
Hiroshi Nishikawa
Teruhisa Kojim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1492445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404956(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 filed Critical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04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0495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6/00Post-polymerisation treatments
    • C08F6/02Neutralisation of the polymerisation mass, e.g. killing the catalyst also removal of catalyst residu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6/00Post-polymerisation treatments
    • C08F6/06Treatment of polymer solutions
    • C08F6/08Removal of catalyst residu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16Auxiliary treatment of granu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6/00Post-polymerisation treatments
    • C08F6/26Treatment of polymers prepared in bulk also solid polymers or polymer melts
    • C08F6/28Purif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16Auxiliary treatment of granules
    • B29B2009/168Removing undesirable residual components, e.g. solvents, unreacted monomers; Degass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404956 A7 ' B7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領域 本發明傜有關一種處理聚烯烴之方法,尤指一種自藉 由使用含有具環戊二烯基骨架之配位基的過渡金屬化合物 所獲得之聚烯烴中,移除具環戊二烯基骨架之殘留配位基 的方法。 發明背筈 使用過渡金颺化合物如環茂金靨化合物製備聚烯烴的 方法近來備受注目。過渡金廛化合物的持擻在於當其使用 作為烯烴聚合反應之觸媒成分時,其展現高聚合反應活性 ,而所得之聚合物具有窄分子量分佈。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當前,在藉由使用如上述之該種過渡金靨化合物所獲 得之聚烯烴中,含有使用作為觸媒成分之過渡金颶化合物 。過渡金屬化合物的配位基為具環戊二烯基骨架之共軛雙 鍵之環狀化合物的殘基,因而當其經熱加工時,有時變成 臭氣擴展的來源,此外,在好吃的香味或口味被視為重點 之食品領域中臬氣擴展亦對風味等具有不良影響。因此, 藉由使用過渡金屬化合物所獲得之聚烯烴有時在用途上受 到限制。 抑制模製過程中樹脂臭氣擴展之處理樹脂的方法,例 如,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第157486/1975號已提出一種在惰 性氣體上乾燥樹脂顆粒以移除配位基的方法,或日本專利 公報第18521/1982號提出一種以熱水管柱處理樹脂頼粒以 移除配位基的方法。 然而,藉由習知技術,無法充分地抑制臭氣擴展,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Γ77Τ 404956 A7 B7五、發明説明(2 ) 乃因為配位基的移除不充分,或移除配位基需要很多時間 或大能量。 現解 發分 果基 結位 , 配 究與 研烴 地烯 真聚 認使 人括 明包 發由 案藉 本可 , 基 下位 況配 情之 的源 述來 上展 在擴 氣 臭 及以 , 予 基而 位法 配方 留 的 殘驟 之步 中之 烴熱 烯加 聚烴 於烯 含聚 解之 分觸 以接 觸劑 接解 等分 醇基 , 位 水配 如與 劑使 明 發 本 成 完 而 現 發 此 於 基 ο 除 移的 地 且 效明 有發 此 由0 法 方 的 烴 烯 聚 m·- 理 處 種 1 供 提 的 百 之 明 發 本 的 基 位 配 之 架 骨 基 烯二 戊 環 有 具 有 含 用 使 由 藉 於 含 法 方 殘 的 架 骨 基 烯二 戊 環 具 之 中 烴 烯 聚 之 得 物 合 化 屬 金 渡 過 程 過 製 模 在 得 獲 而 由 除 移 烴 烯 聚 自 並 解 分 被 可 基 位 配 留 烴 烯 聚 的 展 擴 氣 臭 少 減 可 中 沭 槪 明 發 括 包 法 方 的 烴 烯 聚 fmi 理 處 之 明 發 本 據 依 配 與 烴 烯 聚 之 得 獲 所 物 合 化 靨 金 渡 過 用 使 由 藉 使 及 以 驟 步 的 觸 接 劑 解 分 基 位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驟 步 的 熱 加 烴 烯 聚 之 觸 接 劑 解 分 基 位 配 與 使 括 包 法 方 的 烴 烯 聚 理 處 之 明 發 本 據 依 地 別 待 烯二 戊 環 具 有 含 用 使 由0 使 僳 驟 步 解 分 基 位 配 配 與 烴 烯 聚 之 得 獲 所 物 合 化 靨 金 渡 過 的 基 位 配 之 架 骨 基 及 以 基 位 配 之 中 烴 烯 聚 於 含 解 分 以 觸 接 劑 解 分 基 位 聚 之 觸 接 劑 解 分 基 位 配 與 使 偽 驟 步 除 移 基 位 配 基 位 配 之 解 分 經 除 移 烴 烯 聚 自 以 熱 加 kaJ 0 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 3 8 8 6 7 404956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配位基分解劑像選自由水,氣,醇,環氣烷及過氣化 物所組成組群之至少一種化合物。 配位基分解步驟中聚烯烴的平均粒徑較好於50至 5 , 0 00 w m之範圍。配位基分解步驟中,偽使聚烯烴與,例 如,含有配位基分解劑之氣相流接觸。 在聚烯烴具有不低於40涔之結晶度的情形下,配位基 移除步驟中之加熱溫度為不低於聚烯烴的結晶溫度且低於 聚烯烴的分解溫度;以及在聚烯烴具有低於40〆之結晶度 的情形下,該步驟中之加熱溫度為不低於聚烯烴的熔點減 去15t:所得之溫度且低於聚烯烴的分解溫度。 再者,在聚烯烴具有不低於40〆之結晶度的情形下, 配位基移除步驟中的加熱溫度為不低於聚烯烴的結晶溫度 且不高於聚烯烴的熔點;以及在聚烯烴具有低於40知之結 晶度的情形下,該步癍中的加熱溫度不低於聚烯烴的熔點 減去15¾所得之溫度(亦即,加熱溫度2熔點-15Ρ)且不 高於聚烯烴的熔點。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配位基移除步驟像,例如,於不低於聚烯烴的熔點但 低於聚烯烴之分解溫度的溫度下,在施加剪切力至聚烯烴 下使與配位基分解劑接觸之聚烯烴加熱之步驟。 配位基移除步驟傺,例如,包括下述之步驟: (a)藉由加熱而熔解與配位基分解劑接觸之聚烯烴以 製備聚烯烴顆粒的步驟,以及 (b-Ι)使該顆粒與熱水接觸之步驟,(b-2)使該顆粒與 水蒸氣接觸之步驟及(b-3)保持該顆粒於0.001至0.098MPa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0'乂297公釐) 5 3 8 8 6 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04956 377 五、發明説明(4 ) 之壓力的步驟之任一步驟。 依據本發明之處理聚烯烴的方法,包含分解含於聚烯 烴中之具環戊二烯基骨架之配位基的步驟,以及移除經分 解之配位基的步驟,因此能獲得在模製過程中減少臭氣擴 展的聚烯烴。 圖式:> 簡菫説明 第1圖為顯示依據本發明之處理聚烯烴之方法之一具 體實例之步驟示意圖。 第2圖為顯示依據本發明之處理聚烯烴之方法之另一 具體實施例之步驟示意圖。 發明_細説明 後文詳述依據本發明之處理聚烯烴的方法。 依據本發明之處理聚烯烴的方法,包括: (i)使藉由使用含有具環戊二烯基骨架之配位基的過 渡金靨化合物所獲得之聚烯烴,與配位基分解劑接觸的步 驟,以及 (Π)使與配位基分解劑接觸之聚烯烴加熱的步驟。 使用於本發明之聚烯烴僳藉由使用含有具環戊二烯基 骨架之配位基的過度金屬化合物所獲得者。含有具環戊二 烯基骨架之配位基之過渡金羼化合物的實例包含以式(I) 表示之含有兩値具環戊二烯基骨架之配位基的過渡金屬化 合物,及以下式(II)表示之含有由兩個具環戊二烯基骨架 之配位基經由二價鍵結基結合所形成之二配位基的過渡金 屬化合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6 38867 ^^1 I. -- —II- H1 ^^1 — —^1 ^^1-----1^1 U3.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404956 A7 B7 五、發明説明(
Cp1 R1 \ / Μ / \ Cp2 R2 (I) 上式中,Μ為週期表第4族的過渡金屬原子,亦即,鈦 ,結或铪;Cp1及Cp2可相同或不同且各為配位至過渡金屬 原子之具環戊二烯基骨架的配位基;以及R1和R2可柑同或 不同且各為含1至20個碩原子之烴基,烷氣基,芳氣基, 三烷基甲矽烷基,鹵素原子或氫原子。
Cp1 R1 Y Μ \R2 (ID i^in m· 1 1^1 ^^^1 ^^^1 m^i n ml ϋ i ^OJIV— IK— · - · / -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上式中,M.Cp^Cp2, R1及R2與式(I)中者相同;以及 Y為二價鍵結基如伸烷基或亞甲矽烷基。 藉由使用含有具環戊二烯基骨架之配位基的過渡金屬 化合物所獲得之聚烯烴中,殘留一些具環戊二烯基骨架的 配位基。 具環戊二烯基骨架之配位基(亦即,基圍)包含(經取 代)環戊二烯基,(經取代)茚基,(經取代)芴基,及其中 選自(經取代)環戊二烯基,(經取代)茚基,(經取代)芴基 之兩個配合基發由二價鍵結基結合之基。 至於具環戊二烯基骨架之配位基的取代基,可述及含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7 3 8 8 6 7 4〇495β at Β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6 ) .1 1至2 0個磺原子之 經 鹵 化 )烴基, 含氧基, 含矽基及鹵素 1 I 原 子 0 1 1 | 含 1至20個碩原子之烴基的實例包含烷基, 環烷基, —S 請 先- 閲 讀 % Sr 之 1 1 I 烯 基 9 芳 烷 基 及 芳 基 〇 更 明 確 地 說 , 可 述 及 院 基 如 甲 基 1 1 I 9 乙 基 9 丙 基 » 丁 基 1 己 基 • 辛 基 f 壬 基 f 十 二 烷 基 及 二 1 1 I 十 院 基 t 環 烷 基 1 如 環 戊 基 * 環 己 基 * 降 冰 片 院 基 及 金 剛 ί王 意 事 1 1 院 基 » 烯 基 参 如 乙 烯 基 * 丙 烯 基 及 環 己 烯 基 t 芳 院 基 如 項 再 填 1 1 苯 甲 基 9 苯 乙 基 及 苯 丙 基 ; 以 及 芳 基 t 如 苯 基 ., 甲 苯 基 t 寫 本 頁 袭 1 二 甲 基 苯 基 • 二 甲 基 苯 基 » 乙 基 苯 基 9 丙 基 苯 基 * 聯 苯 基 1 I , 萘 基 , 甲 基 萘 基 » 憩 基 及 菲 基 〇 • 1 1 I 含 1至20値磺原子之鹵化烴基的實例包含其中上述示 1 1 ir 例 之 含 1至20個碩原子之烴基以鹵素取代者。 含 氣 基 的 實 例 包 含 羥 基 9 烷 氣 基 9 如 甲 氣 基 f 乙 氯 基 » 丙 氣 基 及 丁 氣 基 » 芳 氣 基 9 如 苯 氣 基 * 甲 基 苯 氣 基 9 二 1 I 甲 基 苯 氣 基 及 萘 氣 基 > 以 及 芳 院 氣 基 • 如 苯 基 甲 氧 基 及 苯 1 1 X 1 基 乙 氧 基 0 含 矽 基 之 實 例 包 含 經 DO 军 烴 取 代 之 甲 矽 院 基 , 如 甲 基 甲 1 1 矽 院 基 及 苯 基 甲 矽 院 基 t 經 二 烴 取 代 之 甲 矽 烷 基 9 如 二 甲 1 1 基 甲 矽 烷 基 及 二 苯 基 甲 矽 院 基 > 經 三 烴 取 代 之 甲 矽 院 基 t 1 如 三 甲 基 甲 矽 院 基 i 三 乙 基 甲 矽 院 基 9 三 丙 基 甲 矽 烷 基 y J 三 環 己 基 甲 矽 烷 基 > 三 苯 基 甲 矽 烷 基 > 二 甲 基 苯 基 甲 矽 院 1 I 基 9 甲 基 二 苯 基 甲 矽 院 基 鲁 二 甲 苯 基 甲 矽 院 基 及 三 萘 基 甲 1 1 I 矽 院 基 y 經 烴 取 代 之 甲 矽 烷 基 的 甲 矽 烷 基 醚 9 如 三 甲 基 甲 1 1 1 矽 烷 基 醚 經 矽 取 代 之 烷 基 * 如 三 甲 基 甲 矽 烷 基 甲 基 以 1 1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8 3 8 8 6 7 4o^956 A7 B7五、發明説明(7 ) 及經矽取代之芳基,如三甲基甲矽烷基苯基。 鹵素原子的實例包含氣原子,氛原子,溴原子及碘原 子 及 基 茚 \1/ 代 取 經 /f\ 基 烯二 戊 環 代 取 經 /f\ 自 選 合 結 以 用 實 的 基 结 鍵 價二 之 示 表 Y 以 之 基 位 配 個 兩 之 基 芴 \—/ 代 取 經 基 烴 價二 之 子 原 碩 個 ο 2 至 11 含 含 包 例 至 11* 含 子 原 磺 値 基 錫 含 價二 基 銬 含 價二 基 矽 含 價二 基 烴 化 鹵 價二 之 或 同 不 或 同 相 可 R 各 子 原 素 鹵 或 子 原 氫 基 烴 \)/ 化 鹵 /1. 之 子 原 硝 個 ο 2 至 1 含 為 且 至 11 含 如 基 烷 伸 含 包 例 實 的 基 烴 價二 之 子 原 磺 個 基 甲 亞 基 甲二 基 甲 亞 基 甲二 基 乙 伸 乙 伸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基 基 甲 亞 三 基 甲 亞 四 及 基 己 環 伸 基 苯二 及 基 甲 亞 基 苯二 如 基 烷 伸 基 芳 及 以 基 己 環 伸 基 乙 伸 至 1X 含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至 1 含 之 例 示 基 述甲 上亞 含氣 包如 例 , 實者 的化 基鹵 烴經 化基 鹵烴 價 價 二 二 之之 子子 原 原 磺磺 個 個 基 烷 矽 甲 亞 基 烷 基 烷 矽 甲 亞 含 包 例 實 的 基 矽 含 價二 矽 甲 亞 基 二 甲 , 如基 , 烷 基矽 烷甲 矽亞 甲基 5'乙 基二 芳 , 及基 基烷 烷矽 矽甲 甲亞 亞基 基甲 芳 二 基 , 烷基 , 烷 丙 正 基 烷 矽 甲 亞 \—/ 基 亞 基 己 璟 /|\二 基 烷 矽 甲 亞 \1/ 基 丙 異 二 基 烷 矽 甲 亞 基 苯 二 基 烷 矽 甲 亞 基 苯 基 甲 基 烷 矽 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9 3 8 8 6 7 4〇4956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五、發明説明( 8 ) 1' (對- -甲 苯 基 )亞甲矽烷基及二( 對 -氣苯基) 亞 矽 烷 基 » 以 及 1 I 院 基 二 亞 甲 矽 烷 基 9 院 基 芳 基 二 亞 甲 矽 烷 基 及 芳 基 二 亞 甲 1 1 I 矽 院 基 t 如 四 甲 基 -1 ,2 -二亞甲矽烷基及四苯基- 1 , 2- 亞 1 I 甲 矽 烷 基 〇 先 閲 1 1 讀 1 I 二 價 含 鍺 基 的 實 例 包 含 上 述 示 例 之 二 價 含 矽 基 中 以 錯 背 1 I 之 1 取 代 矽 者 0 注 意 1 事 1 二 價 含 錫 基 的 實 例 包 含 上 述 示 例 之 二 價 含 矽 基 中 以 錫 項 再 1 填 取 代 矽 者 0 % 本 裝 頁 1 具 環 戊 二 烯 基 骨 架 之 配 位 基 實 例 包 含 '—^ 1 | 環 戊 二 烯 基 9 - 1 1 經 取 代 之 環 戊 二 烯 基 » 如 甲 基 環 戊 二 烯 基 9 二 甲 基 環 1 1 訂 戊 二 烯 基 9 乙 基 環 戊 二 烯 基 9 甲 基 乙 基 環 戊 二 烯 基 f 丙 基 環 戊 二 烯 基 1 甲 基 丙 基 璟 戊 二 烯 基 » 丁 基 環 戊 二 烯 基 > 甲 1 1 基 丁 基 環 戊 二 烯 基 » 三 甲 基 環 戊 二 烯 基 9 四 甲 基 環 戊 二 烯 1 I 基 五 甲 基 環 戊 二 烯 基 « 己 基 環 戊 二 烯 基 及 三 甲 基 甲 矽 院 1 基 環 戊 二 烯 基 f Ί I 茚 基 1 1 經 取 代 之 茚 基 t 如 2- 甲 基 茚 基 9 2- 乙 基 茚 基 2- 甲 基 1 1 -4 '•苯基節基, 2 _乙基- 4- 苯 基 茚 基 » 2 , 4 , 7 - 三 甲 基 茚 基 » ] 1 3- 甲 基 茚 基 % 2 , 7- 二 甲 基 -4 -丙基茚基, 2 ,7 -二甲基- 4- 丁 J I 基 茚 基 * 2 , 7 - 二 甲 基 -4 -戊基茚基, 2 ,7 -二甲基- 4- 己 基 茚 1 1 基 9 2 , 7 - 二 甲 基 -4 -璟己基f ί基及4 ,5 ,6 ,7 -四氫茚基; 1 1 I 笏 基 » 以 及 1 1 經 取 代 之 芴 基 0 1 1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X:297公釐) 3 8 8 6 7 Α7 4〇4θ5β Β7 五、發明説明(9 ) 上述實例中,二取代之環戊二烯基環包含1,2 -及1,3-位置取代之環戊二烯基環,而三取代之環戊二烯基環包含 1,2,3 -及1,2,4 -取代之環戊二烯基環。烷基如丙基及丁基 則包含異構物如正異第二-及第三烷基。 以下所列為選自(經取代)環戊二烯基,(經取代)茚基 及(經取代)芴基之兩個配位基經由二價鍵結基結合之基的 實例。 亞甲基-雙[1-(2 -甲基-4-苯基茚基)], 亞甲基-雙[卜2 -乙基-4-苯基茚基)], 亞甲基-雙[1-(2 -乙基-4-萘基茚基)], 伸乙基-雙(茚基), 伸乙基-雙(4 ,5,6,7 -四氫茚基), ^^1· n^— n I m 1^1 -1-8--- 111— 士之 I— · - I— I - . 、va «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基 乙 伸 基基 乙乙 伸伸 基 乙 伸 雙雙雙雙 1 rL 雙- 基 乙 伸
2 2 2 yfv /fv /V 基基基 甲乙乙 基 0. 基 苯-
基基 0 0 基基 苯萘 I I 基 0 基 萘- 4 I 基 丙 基 0 基 甲三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基 ί勿 /IV \1/ 基 烯二 戊 環 >ί\- 基 丙 異 亞 基基 丙丙 異異 亞亞 基 丙 異 亞 基基 丙丙 異異 亞亞 基 烯 二 戊 環 基 甲 /fv 基 烯二 戊 環 /(\ 基基 烯烯 二 二 戊 戊 環環 基基 甲 丁 S—\ /1. 基 茚 基 甲 基 茚 基 甲
基 笏 /V \/ 基 烯二 戊 環 基 丁 /V 11 I-1 雙 基 茚 基 甲三 基 烯二 戊 環 /1· 雙- 基 烷 矽 甲 亞 基 甲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Χ 1Α 3 8 8 6 7 ^^4956 A7 B7 五、發明説明(10 )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甲基璟戊二烯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二甲基環戊二烯基),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三甲基環戊二烯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4,5,6,7 -四氫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基-雙(甲基丁基環戊二烯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環戊二烯基)(芴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丁基環戊二烯基)(笏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丁基環戊二烯基)(茚基), 二苯基亞甲矽烷基-雙(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甲基環戊二烯基)(3-甲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丁基環戊二烯基)(3 -甲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4 -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4-萘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4-恝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4-菲基茚基)],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 4- (氟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甲基- 4- (五氣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 4- (氣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 4- (二氯苯基)茚基 )],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 4- (溴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L-(2 -甲基- 4- (甲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 4- (二甲基苯基)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3 8 8 6 7 12 Α7 4〇495β Β7 五、發明説明(1 1 ) 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 4- (乙基苯基)茚基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 4- (丙基苯基)茚基 )],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4(苯甲基苯基)茚 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4-聯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甲基- 4-(三甲基甲矽烷 基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苯基-4-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4 -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4-察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乙基- 4-(2 -甲基-卜萘基 )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 4-1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4-憩基茚基)],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4-菲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 4- (甲基苯基)茚基 )],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 4- (二甲基苯基)茚 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 4- (三甲基苯基)茚 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 8 8 6 7 13 A7 ^04956 B7 五、發明説明(12 )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 4- (氛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 4- (二氱苯基)茚基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 4- (溴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4 -聯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乙基- 4-(三甲基甲矽烷 基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丙基-4-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丙基-4-萘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丙基- 4- (甲基萘基)茚基 )],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丙基-4-苊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丙基-4-憩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砂烷基-雙[1-(2-丙基-4-菲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丁基-4 -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丁基-4-萘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丁基- 4-(甲基萘基)茚基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丁基-4-苊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卜(2 -丁基-4 -葱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丁基-4-菲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戊基-4-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戊基-4-萘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新戊基-4-苯基茚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4 38867 A7 B7 五、發明説明(13 )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新戊基-4-萘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己基-4-苯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己基-4-萘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7 -二甲基-4 -乙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7 -二甲基-4-丙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7 -二甲基-4 -丁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7-二甲基-4-戊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7 -二甲基-4 -己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7 -二甲基-4-環己基茚基 )],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7-二甲基- 4-(甲基環己 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7 -二甲基- 4- (苯基乙基) 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7-二甲基- 4-(苯基二氣 甲基)茚基)],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7 -二甲基- 4- (氣甲基)茚 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7-二甲基-4-(三甲基甲 矽烷基甲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7-二甲基- 4-(三甲基甲 矽氣烷基甲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4-丙基-7-乙基茚 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8 867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5 A7 4〇4956 B7 五、發明説明(I4 )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3,7-三甲基-4-乙基茚基 )1 , 雙 I 基 烷 矽 甲 亞 基 甲二 基 甲 三 基 茚 基 丙 雙- 基 烷 矽 甲 亞 基 甲二 基 甲 三 基 茚 基 雙 I 基 烷 矽 甲 亞 基 甲二 基 甲 三 基 茚 基 戊 雙 f 基 烷 矽 甲 亞 基 甲二 基 甲 三 基 0 基 己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I) 雙- 基 烷 矽 甲 亞 基 甲 基 甲 三 0 基 己 環 基 雙- 基 烷 矽 甲 亞 基 甲二 基 甲 三 .環 基 甲
:1T 基 茚 \t7 基 己 雙 1 基 烷 矽 甲 亞 基 甲二 基 甲 三 基 甲 三 基 茚 \—/ 基 烷 矽 甲 雙- 基 烷 矽 甲 亞 基 甲二 基 甲 三 基 甲 三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基 茚 \—/ 基 甲 基 烷 氣 矽 甲 雙- 基 烷 矽 甲 亞 基 甲二 基 0 \J/ 基 雙- 基 烷 矽 甲 亞 基 甲二 f-1 \JX 基 +P \—/ 基 甲 氣 雙- 基 烷 矽 甲 亞 基 甲二 基 甲 三 基 甲 三 基 甲 三 乙 基 苯 二 基 苯 基 甲 氛 基 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6 1* 3 8 8 6 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04956 b7 五、發明説明(15 )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7-二甲基-4-丙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3,7 -三甲基-4-丙基茚基 )],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4,6 -二丙基茚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4-丙基-7-甲基茚 基)],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苯基-4-丙基-7-甲基茚基 )], 二甲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茚基)], 二乙基亞甲矽烷基-雙[1-(2,7-二甲基-4-丙基茚基)], 二乙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4-苯基茚基)], 二乙基亞甲矽烷基-雙[1-(2,3,7 -三甲基-4-丙基茚基 )], 甲基苯基亞甲矽烷基-雙(茚基), 甲基苯基亞甲矽烷基-雙[1-(2 -甲基-4 -苯基茚基)], 甲基苯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4 -苯基茚基)], 甲基苯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4 -萘基茚基)], 甲基苯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4 -憩基茚基)], 甲基苯基亞甲矽烷基-雙[1-(2 -乙基-4-菲基茚基)], 甲基苯基亞甲矽烷基-雙[1-(2,7 -二甲基-4 -丙基茚基 )], 甲基苯基亞甲矽烷基-雙[1-(2,7 -二甲基-4-丁基茚基 )], 甲基苯基亞甲矽烷基-雙[1-(2,3,7 -三甲基-4-丙基茚 -- - I 8 -- - — ! - - ..... II - I II -- - ί I ·Γ! I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17 3 8 8 67 40495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16 ) | 基 )], 1 I 甲 基 苯 基 亞 甲 矽 烷 基- 雙[卜(2 , 3 , 7 - 三甲基- 4- 丁 基 茚 1 1 I 基 )], 請 先 閲 1 I 二 丙 基 亞 甲 矽 院 基 -雙 [1 -(2-甲基 -4 -苯 基 茚 基 )] 1 * 1 1 I 讀 背 1¾ 二 丙 基 亞 甲 矽 烷 基 -雙 Π-(2,7-二 甲 基- 4 - 丙 基 茚 基 )], 1 I 之 1 | 二 丙 基 亞 甲 矽 院 基 -雙 [1-(2,3,7- 二 甲基- 4- 丙 基 基 */王 意 1 1 事 1 )] 項 I 9 再 1 填 i 二 丁 基 亞 甲 矽 院 基 -雙 [1 - (2-甲基 -4 -苯 基 茚 基 )] t 寫 本 頁 1 二 丁 基 亞 甲 矽 院 基 -雙 [卜(2,7-二 甲 基- 4 - 丙 基 茚 基 )], ___^ 1 I 二 丁 基 亞 甲 矽 院 基 -雙 [1-(2,3,7- 二 甲基- 4- 丙 基 茚 基 - 1 ί I )] - 1 1 二 環 己 基 亞 甲 矽 院 基- 雙[1- (2-甲 基 -4- 苯 基 fp 基 )] » IT 二 環 己 基 亞 甲 矽 烷 基- 雙[:1 - (2,7- 二 甲基- 4- 丙 基 茚 基 )] * 1 1 二 環 己 基 亞 甲 矽 院 基- 雙[1-(2,3, 7 - 三甲基- 4- 丙 基 茚 1 基 )], 1 1 二 苯 基 亞 甲 矽 烷 基 -雙 [1 - (2-甲基 -4 -苯 基 茚 基 )] » 1 1 二 苯 基 亞 甲 矽 院 基 -雙 [1- (2-乙基 -4 -苯 基 茚 基 )] » 1 1 二 苯 基 亞 甲 矽 院 基 -雙 [1-(2 -乙基 -4 -萘 基 茚 基 )] > 1 二 苯 基 亞 甲 矽 烷 基 -雙 [1 - (2-乙基 "4 -憩 基 茚 基 )] » l 二 苯 基 亞 甲 矽 烷 基 -雙 [1- (2-乙基 -4 -菲 基 茚 基 )] > 1 I 二 苯 基 亞 甲 矽 烷 基 -雙 [1- (2-乙基 -4 -聯 苯 基 茚 基 )] 1 1 1 I 二 苯 基 亞 甲 矽 烷 基 -雙 [卜(2,7-二 甲 基- 4- 丁 基 茚 基 )], 1 1 1 二 苯 基 亞 甲 矽 烷 基 -雙 [;1 - (2 , 7-二 甲 基- 4- 丙 基 茚 基 )], 1 1 18 本紙張凡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 8 8 6 7 404^56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7 ) 二 苯 基 亞 甲 矽 院 基 -雙[1-(2,7-二甲基- 4- 乙 基 茚 基 )], 二 苯 基 亞 甲 矽 烧 基 -雙[1-(2,3,7-三甲基- 4- 丁 基 茚 基 )], 二 苯 基 亞 甲 矽 院 基 -雙[1-(2,3,7-三甲基- 4 - 丙 基 η 基 )], 二 苯 基 亞 甲 矽 院 基 -雙[1-(2,3, 7-三甲基- 4 - 乙 基 茚 基 )], 二 甲 苯 基 亞 甲 矽 烷 基-雙[1- (2-甲基-4- 苯 基 η 基 )] t 二 甲 苯 基 亞 甲 矽 烷 基-雙[1-(2,7-二甲基- 4- 丙 基 茚 基 )], 二 甲 苯 基 亞 甲 矽 院 基-雙[1- (2 . 3 , 7-三甲基- 4- 丙 基 茚 基)], 二 (1 萬苯基) 亞 甲 矽 烷基-雙[1- (2-甲基- 4- 苯 基 茚 基 )], 二 (氩苯基)亞 甲 矽 烷基-雙[1-(2,7-二甲基- 4- 丙 基 茚 基)], 二 (氛苯基)亞 甲 矽 烷基-雙[1- (2 , 3 , 7-三甲基- 4- 丙 基 茚基)] t 二 甲 基 亞 甲 鍺 烷 基 -雙[1- (2-甲基-4-苯 基 茚 基 )] » 二 甲 基 甲 鍺 院 基 -雙[1- (2-乙基-4-苯基 茚 基 )] > 二 甲 基 甲 鍺 烷 基 -雙[1- (2-乙基-4-萘基 茚 基 )] * 二 甲 基 甲 鍺 院 基 -雙[1- (2-丙基-4-苯基 茚 基 )] < 及 二 甲 基 亞 甲 錫 烷 基 -雙[1- (2-甲基-4-苯 基 茚 基 )] 〇 上 述 實 施 例 中 f 二 取代之環戊二烯基環 包 含 1 , 2- 及 1 , 3-位置 取 代 之 環 戊 二 烯 基環,而三取代之環 戊 二 烯 基 環 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9 3 8 8 6 7 4〇495 經濟部中夬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18 ) | 含 1 , 2 , 3 - 及 1 , 2, 4 - 取 代 之 環 戊 二 烯 基 環 0 院 基 如 丙 基 及 丁 1 I 基 則 包 含 異 構 物 如 正 異- 9 第 二 -及第三- 院 基 〇 1 1 1 使 用 於 本 發 明 之 聚 烯 烴 偽 藉 由 使 用 含 有 具 前 述 環 戊 二 請 1 1 1 烯 基 骨 架 之 配 位 基 的 過 渡 金 屬 化 合 物 所 獲 得 者 * 且 具 環 戊 先 閱 讀 1 1 二 烯 基 骨 架 之 配 位 基 殘 留 在 其 中 0 本 發 明 中 y 使 聚 烯 烴 與 背 ιέ 1 1 之 1 I 配 位 基 分 解 劑 接 觸 以 分 解 含 於 聚 烯 烴 中 之 配 位 基 (配位基 注 意 1 I 事 1 分 解 步 驟 ), 以及使與配位基分解劑接觸之聚烯烴加熱以 項 再 ! 填 裝 白 聚 烯 烴 移 除 經 分 解 之 配 位 基 0 本 頁 1 可 使 用 於 配 位 基 分 解 步 驟 之 配 位 基 分 解 劑 的 實 例 包 含 «·—· 1 | 水 ♦ 氣 醇 環 氣 院 及 過 氣 化 物 0 更 明 確 地 說 » 可 述 及 ·· 1 ! 具 有 10値或更 少 碳 原 子 之 醇 類 9 例 如 > 単 醇 類 9 如 甲 - 1 醇 9 乙 醇 9 丙 醇 t 異 丙 醇 9 丁 醇 1 戊 醇 己 醇 $ 庚 醇 > 辛 訂 醇 9 環 戊 醇 及 環 己 醇 9 以 及 二 醇 類 1 如 乙 二 醇 環 氣 烷 9 如 環 氣 乙 烷 > 環 氧 丙 烷 > 氧 雜 環 丁 院 t 四 氫 1 | 呋 喃 及 四 氫 吡 喃 以 及 1 過 氣 化 物 t 如 丙 烯 過 氣 化 物 及 丁 烯 過 氧 化 物 0 1 | 其 中 9 較 佳 為 水 及 具 有 5個或更少碩原子之醇, 特佳 1 1 為 水 〇 1 1 為 了 使 聚 烯 烴 與 配 位 基 分 解 劑 接 觸 t 聚 烯 烴 傜 與 » 例 1 如 > 含 有 配 位 基 分 解 劑 之 氣 體 流 接 觸 0 於 此 情 形 下 t 傜 使 I 聚 烯 烴 粉 末 通 過 導 入 含 有 配 位 基 分 解 劑 之 氣 體 之 容 器 中 0 ! I 欲 與 配 位 基 分 解 劑 接 觸 之 聚 烯 烴 粉 末 的 平 均 粒 徑 通 常 1 1 | 為 50至 5 , 0 0 0 ^ i m > 較佳為80至 3 , 00 0 (j 1 m 9 更 佳 為 1 00至 1 1 1 2, 0 00 u t m 0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20 3 8 8 6 7 40495C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19 ) ί I 欲 併 入 配 位 基 分 m 1 劑 之 氣 體 的 實 例 包 含 惰 性 氣體如氮 1 1 | 氣 及 氬 氣 〇 1 1 配 位 基 分 解 劑 通 t 傷 以 氣 化 物 之 形 式 含 於 氣 體中。含 —V 1 1 請 1 1 於 含 配 位 基 分 解 劑 之 氣 體 中 之 配 位 基 分 解 劑 的 量 通常為0 . 先 閲 1 I 1 I 1至4 0重量涔, 較佳為0 • 5至 20重量 °A $ 特 佳 為 1至10重量 背 面 1 | 之 1 96 〇 注 意 1 I 事 1 管 柱 中 含 配 位 基 分 解 劑 之 氣 體 I3-EL· 的 表 面 速 度 通 常為0 . 0 1 項 再 1 填 \ 至 2 0 c in / S e c 9 較 佳 為 0 . 1 至 10c m / s e C , 特佳為0 • 5 至 5 c β / Μ 本 裝 頁 1 s e C 0 管柱中之表面速度僳用以使聚烯烴與配位基分解劑 '—^ 1 接 觸 之 裝 置 的 氣 體 排 氣 孔 處 之 含 配 位 基 分 解 劑 之 氣體的溫 1 [ 度 和 壓 力 及 由 該 裝 置 的 截 面 積 計 算 之 0 1 1 當 聚 烯 烴 具 有 不 低 於 40知 之 結 晶 度 時 9 聚 烯 烴與配位 訂 基 分 解 劑 接 觸 之 溫 度 為 不 低 於 聚 烯 烴 的 結 晶 溫 度 但低於聚 烯 烴 的 分 解 溫 度 » 特 別 是 100至 3 0 0 Ό 9 較 佳 為 100 至 2 8 0 ¾ 1 1 0 當 聚 烯 烴 具有低於4 0 % 之 結 晶 度 時 • 聚 烯 烴 與 配位基分 1 I 乂 解 劑 接 觸 的 溫 度 為 不 低 於 聚 烯 烴 的 熔 點 減 去 1 5 X: 所得之溫 1 度 但 低 於 烯 烴 的 分 解 溫 度 > 特 別 是 85至 3 0 0 1C , 較佳為 1 1 90至 28 0 t: 〇 1 1 以 下 述 方 式 測 量 聚 烯 烴 的 結 晶 度 (X C ) 0 聚 烯 烴於190 | V 預 熱 7分鐘, 再對其施加100kg / C m 2 之 壓 力 2分鐘。然後, I 在 100k g / cm 2的壓力下左 >20它冷却聚烯烴以製備厚度為5πηη 1 1 | 之 壓 板 0 將 壓 板 切 成 約 5 m g的試樣(樣 品 ), 再將樣品置入 1 1 鋁 鍋 中 0 以 lot: /分鐘的加熱速率將樣品由室溫加熱至 1 1 150TC , 以使用P e r k i η El me r公司之DSC -I I測量樣品的吸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現格(210X297公釐) 21 3 8 8 6 7 404956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 20 ) I 熱 由 而 獲 得 樣 品 的 吸 熱 曲 線 〇 然 後 使 用 絪 分 別 稱 量 之 吸 1 1 I 熱 曲 線 的 面 積 t 將 樣 品 的 吸 熱 曲 線 轉 換 成 熔 解 熱 的 量 〇 在 1 1 | 樣 品 的 吸 熱 曲 線 上 t 35 位 置 之 點 與 沒 有 出 現 吸 熱 波 峰 之 N 請 1 1 點 彼 此 連 接 形 成 基 線 0 測 量 所 得 之 熔 解 熱 的 量 (A (J/g )) 除 先- 閲 1 I 讀 1 1 以 100涔聚乙烯晶體之熔解熱的量(260(J/ g )), 獲得結晶 背 面 1 1 之 1 度 (X C = A/260) 0 注 意 1 I 事 1 壓 力 通 常 為 0 . 0 00 1 至 0 . 6MFa t 較 佳 為 0 . 00 1 至 0 .35MPa 項 再 1 4 i 威 9 特 佳 為 0 . 01 至 0 . 25MP a 〇 寫 本 頁 1 接 觸 時 間 (滯留時間) 通 常 為 1分鐘至3小 時 9 較 佳 為 2 '—· i | 分 鐘 至 2小時, 恃佳為5分 鐘 至 1小時。 - 1 藉 由 使 聚 烯 烴 與 配 位 基 分 解 劑 接 觸 • 可 分 解 配 位 基 ♦ - 1 1 因 此 具 有 高 沸 點 之 配 位 基 可 被 轉 換 成 低 »-Η| 沸 點 化 合 物 〇 再 者 訂 % 藉 由 分 解 某 Λ 種 類 的 配 位 基 而 可 製 成 無 臭 味 者 0 本 發 明 中 * 聚 烯 烴 與 配 位 基 分 m 劑 如 上 述 般 接 觸 > 妖 1 I 後 加 熱 聚 烯 烴 以 白 聚 烯 烴 移 除 經 分 解 之 配 位 基 〇 1 1 為 了 藉 由 使 與 配 位 基 分 解 劑 接 觸 之 聚 烯 烴 加 熱 以 移 除 1 1 配 位 基 t 可 使 用 下 述 方 法 0 1 1 (1 )使用乾燥器如旋轉式乾燥器, 帶式乾燥器, 快速 1 1 乾 燥 器 t 噴 式 乾 燥 器 或 槳 式 乾 燥 器 於 惰 性 氣 體 流 中 加 埶 iSVV 1 聚 烯 烴 0 I (2)使用單螺桿或雙螺桿擠壓機藉由加熱熔解聚烯烴 1 1 I 0 若 採 用 方 法 (2), 可能將熔融聚烯烴予以造粒, 再對 1 1 1 所 得 顆 粒 施 加 任 一 下 述 步 驟 (b _ 1 )至(b - 3) 0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2 3 8 8 6 7 五 A7 B7 明 説 明 發 觸 接 水 熱 與 粒 顆 使 觸 接 Λ—/ 汽 蒸 /ί\ 氣 蒸 水 與 粒 顆 使 在 至 粒 顆 熱 加 下 力 壓 之 時 度 晶 結 之 ο 4 於 低 不 有 具 烴 烯 聚 當 中 \—/ 11- /1> 法 方 烯聚 聚於 於 高 低不 但 但 度度 溫溫 晶 晶 結結 的的 烴烴 烯烯 聚聚 於於 低 低 不不 為者 度或 溫 , 的度 烴溫 烯解 聚分 熱的 加烴 V ο 8 2 至 ο ο 11 為 佳 較 V ο ο 3 至 ο ο 1Χ 是 別 持 點 熔 的 烴 烯 溫烯 的聚 烴 於 烯低 聚.但 熱度 加溫 , 之 時 得 度所 晶 V 結15 之去 ^減 Λν ~ Ϊ 4 點 於熔 低的 有烴 具烯 烴聚 烯於 聚低 當不 為 度 之 5 尋為 ί 佳 所較 V 5 , ίιον 減30 點至 熔85 的 是 烴別 烯待 聚 , 於 點 低 熔 不的 者 烴 或 嫌 , 聚 度於 溫 高 解不 分但 的 度 烴溫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90 至 28 0 ο 壓力通常為0.0001至〇.6MPa,較佳為0.001至0.35MPa ,特佳為 0.01 至 0.25MPa。 加熱時間(滞留時間)通常為1分鐘至3小時,較佳為2 分鐘至2小時,待佳為5分鐘至1小時。 可使用於本文之惰性氣體的實例包含氮氣,氟氣及氬 氣。 乾燥器中氣體的流動速度通常為0 . 0 1至2 0 c m / s e c ,特 佳為 0.1 至 l〇cm/sec,特佳為 0.1 至 5cm/sec。 方法(2)中,聚烯烴的加熱溫度與方法(1)中者相同。 本發明中,若於不低於聚烯烴的熔點但低於聚烯烴之 分解溫度的溫度加熱聚烯烴,則加熱較好偽在對聚烯烴施 加剪切力下進行。為了對聚烯烴施加剪切力,使用奬式乾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2 3 3 8 8 6 7 404956 A7 B7 經濟部中夬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2) 燥器,單螺捍擠壓機,雙螺桿擠壓機等。 當本發明中使用方法(2)時,可能將熔融聚烯烴予以 造粒,再對所得頼粒施加任一上述步驟(b-Ι)至(b-3)。 可用以進行步驟(b-1)之設備的實例包含逆流萃取管 柱,備有攪拌裝置之槽及多階段平行萃取浴。可用以進行 步驟(b-2)及(b-3)之設備的實例包含貯料桶及料斗。 步驟(b - 1 )中,熱水的溫度通常3 5至2 0 0 t:,較佳為 40至180*0,特佳為45至150t:;及接觭時間為1至900分鐘 ,較佳為5至60 0分鐘,特佳為1〇至360分鐘。 步驟(b-2)中,以與上述配位基分解步驟相同之方式 使聚烯烴與含水蒸氣(蒸汽)之氣體接觸。欲併入水蒸氣之 氣體的實例包含前述惰性氣體及空氣。 當聚烯烴具有不低於40〆之結晶度時,聚烯烴與含水 蒸氣之氣體接觸時的溫度不低於聚烯烴之結晶溫度但低於 聚烯烴之分解溫度,或者不低於聚烯烴之結晶溫度但不高 於聚烯烴之熔點,特別是1〇〇至3 0 0 1,較佳為1〇〇至2 8 0 C 0 當聚烯烴具有低於40涔之結晶度時,聚烯烴與含水蒸 氣之氣髏接觸時的溫度不低於聚烯烴之熔點減去15<C所得 之溫度但低於聚烯烴之分解溫度.或者不低於聚嫌®之溶 點減去1 5 π所得之溫度但不高於聚烯烴之熔點,特別是 8 5 至 3 0 0 t:,較佳為 9 0 至 2 8 0 t:。 壓力通常為0.0001至〇.6MPa,較佳為0.001至〇.35MPa ,特佳為 0. 01 至 0. 25MPa。 ---------.裝--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i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丨〇'〆297公釐) 3 8 8 6 7 2 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04956 at B7 五、發明説明(23 ) 含於含水蒸氣之氣體中之水蒸氣的量通常為0.1至40 重量% ,較佳為0.5至20重量〆,恃佳為1至10重量涔。 管柱中含水蒸氣之氣體的表面速度通常為0.01至 20cm/sec,較佳為 0.1 至 10cm/sec,特佳為 0.5 至 5cm/sec 〇 接觸時間(滯留時間)通常為0 . 5至3 0小時,較佳為1至 2 4小時,特佳為2至20小時。 方法(b-3)中,壓力為0.001至O.lOOMPa,較佳為 0.0 07 至 0.0 9 8 MPa,待佳為 0.01 至 0.07MPa;溫度為 35 至 20010,較佳為40至180t,特佳為45至150它。加熱時間 為0.5至30小時,較佳為1至24小時,待佳為2至20小時。 各步驟(b-Ι)至(b-3)中,聚烯烴顆粒的平均粒徑通常 為1至30mm,較佳為3至20mm,更佳為5至15mm。 更明確地説,依據本發明之處理聚烯烴的方法可經由 ,例如,第1圖或第2圖所示之步驟進行。 第1圖為依據本發明之處理聚烯烴之方,法之一具體實 例之步驟示意圖,及第2圖為顯示依據本發明之處理聚烯 烴之方法之另一具體實例之步驟示意圖。參照這些圖,配 位基分解步驟係在以數值1表示之貯料桶中進行,而配位 基移除步驟傜在以數值2表示之擠壓機,以數值4表示之貯 料桶或以數值7表示之乾燥器中進行。 後文,說明使用水(蒸汽)作為配位基分解劑的具體實 例。 參照第1圖,經由粉末饋入管11將聚烯烴粉末連續地 --------、裝-------訂 Ί·=—-:----' i - -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 OX29?公釐) 25 3 8 8 6 7 404956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24 ) 1 饋 入 貯 料 桶 1中。 含水蒸氣之惰性氣體亦經由備ΐ 貯ί 马桶 1 1 I 1之下部之氣體饋入管] 2饋入至貯料桶1中 0因 此 > 聚 烯 烴 1 1 粉 末 與 配 位 基分 解劑 接 觸 以 分 解含 於聚烯 烴中 之 配 位 基 0 -N 1 ] 請、 1 已 饋 入 貯 料 桶1之含水蒸氣之惰性氣體由氣體排氣管1 4排 先 閱 1 I I 1 出 貯 料 桶 1外。 背4 ιέ 1 | 之 1 與 水 蒸 氣接 觭之 聚 烯 烴 粉 末由 粉末出 料管 13排 出 貯 料 意 1 拳 1 桶 1外, 然後饋入擠壓機2 〇 擠 壓機 2中,藉由加熱熔解聚 項 [ 填 t 烯 烴 > 再 以 水冷 却予 以 造 粒 t 由而 自聚烯 烴移 除 部 份 之 經 寫 本 裝 | 分 解 配 位 基 。所 得聚 烯 烴 顆 粒 與水 一起通 過管 線 15, 再 饋 頁 1 1 入 水 分 離 器 3中〇 聚烯烴顆粒自分離器3中 與水 分 離 f 然 後 - 1 1 再 經 由 顆 粒 饋入 管17 饋 入 貯 料 桶4中。自分離器3 中 與 聚 烯 _ 1 1 烴 顆 粒 分 離 之水 通過 循 環 管 線 16 , 並再度 使用 作 為 冷 却 水 訂 1 0 第 1圖中, 數值5表 示 水 槽 > 及數 值6表示泵。 1, ί 含 水 蒸 氣之 惰性 氣 醱 亦 經 由備 於貯料 桶4之下部之氣 1 I 體 饋 入 管 18 饋入 貯料 桶 4中。 因此, 聚烯烴顆粒與水蒸氣 1 [ 接 觸 以 白 聚 烯烴 進一 步 移 除 經 分解 之配位 基。 已 饋 入 貯 料 1 桶 4之含水蒸氣之惰性氣體自氣體排出管20排出貯料桶4外 1 1 0 白 顆 粒 出 料管 19排 出 其 中 經 分解 之配位 基已 被 移 除 之 聚 1 1 烯 烴 顆 粒 〇 1 | 參 照 第 2圖, 以如第1 圖 所 述之 相同‘方 式, 使 聚 烯 烴 粉 I 末 與 含 配 位 基分 解劑 蒸 氣 之 惰 性氣 體接觸 ,以 分 解 含 於 聚 1 I 烯 烴 中 之 配 位基 。然 後 使 與 水 蒸氣 接觸之 聚烯 烴 粉 末 白 粉 1 1 末 出 料 管 13排出 貯料 桶 1外, 再餵入乾燥器7中 0 第 2圖中, 1 1 顯 示 帶 式 乾 燥器 作為 乾 燥 器 7 , 但乾燥器7不限 於 帶 式 乾 燥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〇Χ297公釐) 26 3 8 8 6 7 A7__404956_b7 五、發明説明(25 )器。 中 7 器 燥 乾 入 饋 1X 2 管 入 饋 體 氣 由 經 亦 體 氣 性 惰 之 熱 加 烯 聚 ΠΤΤ 而 由 熱 加 並 觸 接 體 氣 性 惰 與 末 粉 烴 烯 聚 此 因 燥 乾 入 饋 已 出 排 2 2 管 料 出 體 氣 自 〇 基 位 配 之 解 分 經 除 移 烴 體 氣 性 惰 之 中 7 器 烴 烯 聚 之 除 移 被 已 基 位 配 之 解 分 經 中 其 將 3 2 線 管 由 經 料 出 4 2 管 料 出 自 後 然 粒 造 中 其 於 中 8 機 粒 造 入 饋 末 粉 效 功 明 發 基環由 烯具 , 二之除 戊中移 環烴烴。 具 烯烯烴 有聚聚烯 含 之自聚 用 得並之 使製解展 由所分擴 藉物被味 於 合可臭 含化基少 , 屬位減 法金配中 方渡 留程 之 過殘過 明 的的製 發基架模 本 位骨在 據 配基得 依之烯獲 架二能 骨戊而 例 施 曹 發 本 解 了 需 It··*·· 惟 明 說 步 一 進 例 施 實 述 下 照 參 將 明 發 本 例 施 實 等 該 於 限 侷 不 絶 明 及 量 測 的 量 之 基 位 配 留 殘 行 進 式 方 述 下 以 中 例 施 實 估 評 的 展 擴 味 臭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 i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景 的 基 位 配 留 殘 譜 光 量 質 析 分 層 色 相 。 氣量 用定 使並 〇 物 基取 位萃 配定 留鑑 殘法 取線 萃曲 苯正 甲校 以據 依 儀 展 搪 氣 阜
瓶 封 密 子 蓋 以 ο 中 瓶 P 廣 升 1X 〇 之 展 估 擴 評 氣準 臭標 1J CRE ft 種 評五 再述 子下 蓋 於 走基 取偽 , 展 入後擴 導然氣 粒 。臭 顆秒的 經30烴 雜勤嫌 聚搖聚 og地’ 40底 S 將徹亦 再 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7 3 8 8 6 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04956_Bv_ 五、發明説明(26 ) 。當聚烯烴等级為5或4時,被視為在實際用途上沒有問題 〇 5 :無臭氣擴展。 4 :輕微臭氣擴展。 3 :些許臭氣擴展。 2 :多量臭氣擴展。 1 :鹾重臭氣擴展。 審施例1 經由第1圖所示之步驟以下述方式處理藉由使用具有 1-甲基-3 -丁基環戊二烯基作為配位基的環茂金颶化合物 所獲得之具結晶度50涔,結晶溫度為101它,熔點為117¾ ,Μ I為4 . 0 g / 1 0分鐘,密度為0 . 9 2 0 g / c m 3 ,粒徑為1,1 0 0 wm及鬆密度為〇.420g/cm3之聚乙烯。處理前,聚乙烯中 之殘留配位基量為500ppb且臭氣擴展等级為1。 配位某-分解割培艏步魈% 位某分解步驟 將含水蒸氣之氮氣導入貯料桶中,在0.05kg/Cm2-G的 壓下貯料桶設定於80t:之溫度。然後,使聚烯烴(聚乙烯) 粉末通過貯料桶,歴時3分鐘滯留時間。 水對聚乙烯粉末(PE)(水/ PE)的重量比為0.002,及氮 氣(N2)對聚乙烯粉末(PE)(N2(N-m3)/PE)的比率為0.004。 配位某移除筮一步豳 然後使用雙螺桿擠壓機於180t:的出口溫度將經進行 配位基分解步驟之聚乙烯粉末予以造粒。 配位基移除第二步驟 >-衣 -訂 1^ ; . · - 暑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OX297公釐) 28 3 8 8 6 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404956--- 五、發明説明(27 ) 將含水蒸氣之空氣導入貯料桶中,在1.7kg/cm2-G的 壓力下將貯料桶設定於90它之溫度。然後,使聚烯烴(聚 乙烯)顆粒通過貯料桶,歷時12小時滯留時間。 水蒸氣(水)對聚乙烯顆料(PE)(水/ PE)的重量比為 0.018,及空氣對聚乙烯顆粒(PE)(空氣(N-m3)/PE(kg))的 比率為0 . 0 1 6。 --------i * 裝-------訂 ---------’^. , .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測 量 如 上 述 般處 理之聚 乙烯 之 殘 留配位基的 量並評估 臭 氣 擴 展 0 結 果 示於 表1。 菁 旃 例 2 以 與 實 施 例 1相同之方式進行聚乙烯的處理, 但不進 行 配 位 基 移 除 第 二步 驟。測 量由 此 處 理之聚乙烯 之殘留配 位 基 的 量 並 評 估 臭氣 擴展。 結果 示 於 表1。 較 例 1 以 與 實 施 例 1相同之方式進行聚乙烯的處理, 但不進 行 配 位 基 分 解 步 現ί 0 测量由 此處 理 之 聚乙烯之殘 留配位基 的 量 並 評 估 臭 氣 擴展 。結果 示於 表 1 〇 宵 施 例 3 - 7 以 與 實 施 例 1相同之方式進行聚乙烯的處理, 但以表 1所示者取代實施例1 之聚乙 烯。 測 量 由此處理之 聚乙烯之 殘 留 配 位 0 基 的 量 並評 估臭氣 擴展 〇 結 果7F於表1。 JfflL τν\ 經 由 第 2圖所示之步驟, 以下述方式處理與實施例1使 用 者 相 同 之 聚 乙 烯。 位 革 分 解 步 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9 3 8 8 6 7 404956 b7 五、發明説明(28 ) 將含有甲醇蒸氣之氮氣導入貯料桶中,在0.05kg/ cm2-G的壓力下將貯料桶設定於80勺之溫度。然後,使聚 烯烴(聚乙烯)粉末通過貯料桶,歴時3分鐘滯留時間。 甲醇對聚乙烯粉末(PE)(甲醇/ PE)的重量比為0.0002, 及氮氣(N2)對聚乙烯粉末(PE)U2(N-m3)/PE(kg))的比率 為 0·00 4。 上述配位基分解步驟與實施例1之配位基分解步驟相 同,但使用含甲醇蒸氣之氮氣取代含水蒸氣之氮氣。 ffi位某柊除步輥 使聚乙烯粉末通過溫度設定於120C之帶式乾燥器, 歴時1分鐘滯留時間。 測量如上述般處理之聚乙烯之殘留配位基的量並評估 臭氣擴展。結果示於表1。 I- - - —^1 1 - - In · - - 1 I ^^1 - 1 II-----K^i - I 、1, , .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0 3 8 8 6 7 404956 a7 B7 五、發明説明(29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表1 實 施 實 施 比較 實施 實施 例 1 例 2 例1 例 3 例 4 方法 第1圖 第1圖 第1圖 第1圖 第1圖 配位基 BV^vMe Buv^VMe 3uv^VMe Bu Mev^VMe \J \J li 聚烯烴 粉末結晶度(涔) 50 50 50 55 53 結晶溫度(1C) 101 101 101 101 101 熔點 (t:) 117 117 117 115 120 MI(g/lOmin) 4.0 4.0 4.0 4.0 4.0 密度(g/cm3) 0.920 0.920 0.920 0.921 0.921 粒徑 Um) 1100 1100 1100 1000 900 鬆密度(g/cm3) 0.420 0.420 0.420 0.435 σ.440 分解步驟 分解劑 水 水 水 水 滞留時間(min) 3 3 3 3 K力(kg/cm2-G) 0.05 0.05 0.05 0.05 溫度(υ) 80 80 80 80 分解劑/粉末(wt/wt) 0.002 0.002 0.002 0.002 N2/粉末 0.004 0.004 0.004 0.004 移除步驟 熱處理溫度(t:) 180 180 180 180 180 滯留時間(hr) 12 12 12 12 蒸汽溫度(Ό) 90 90 90 90 蒸汽/顆粒(wt/wt) 0.018 0.018 0.018 0.018 空氣/顆粒(N-in3/wt) 0.016 0.016 0.016 0.016 結果 殘留配位基的量 不超過1 不超過1 lOppb 不超過 不超過 ppb ppb 1 ppb 1 ppb 臭氣擴展 5 4 1 5 5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1 38867 404956 A7 B7 五、發明説明(3〇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實 施 實 施 實施 實施 例 5 例 6 例 7 例 8 方法 第1圖 第1圖 第1圖 第2圖 配位基 (T BuxT 聚烯烴 粉末結晶度(〆) 55 55 35 50 結晶溫度(¾) 101 101 100 101 熔點 (C) 120 121 114 117 MI (g/10min) 3.5 3.6 3.9 4.0 密度(g/cm3) 0.922 0.922 0.904 0.920 粒徑 (w m) 900 900 1200 1100 鬆密度(g/cm3) 0.445 0.410 0.380 0.420 分解步驟 分解劑 水 水 水 甲醇 滯留時間Uin) 3 3 3 3 壓力(kg/cm2-G) 0.05 0.05 0.05 0.05 溫度〇〇) 80 80 70 80 分解劑/粉末ut/wt) 0.002 0.002 0.002 0.002 N2/粉末 0.004 0.004 0.004 0.004 移除步驟 熱空氣乾 熱處理溫度(υ) 180 180 160 燥條件 1分鐘 滯留時間(h「) 12 12 18 蒸汽溫度(它) 90 90 70 溫度 蒸汽/顆粒Ut/wt) 0.018 0.018 0.018 i2〇r 空氣/顆粒(N-m3/wt) 0.016 0.016 0.016 結果 殘留配位基的量 不超過 不超過 不超過 不超過 1 ppb 1 ppb 1 ppb 1 ppb 臭氣擴展 5 4 4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2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8867
A 61 -D \7 y 2 43 o( 4明說明發 附件四 B7 明 說 之 賊 符 件 -τη 桶 料 貯 4 11 管 氣 … 體 氣 2 櫬 壓 擠 線 管 3 4 器 雛桶 分料 水貯 5 6 槽 水泵 7 8 12 3 1Χ 1Χ 1Χ 管管管 入入料 器楗饋饋出 嫌粒末體末 乾造粉氣粉
6 7 8 9 0 1 IX ία 1Χ ii CNJ 3 2 管 媒入 管饋 環粒 循顆 管 入 饋 體 氣 管 料 出 粒 顆 管管 出入 排饋 體體 氣氣 管 出 bh 體線 氣管 管 料 出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線丨.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2-1 (修正頁)38867

Claims (1)

  1. 么 •告本 4Ω4956 Η3 « · » 附 件 第86106619號專利申 I請案 \ . I 申誚專和 丨範園修正本 今 (88年 9 月 18E I ) I . 一 種 由 白 環 茂 金 臑 化 合 物 製 備 之 聚 烯 烴 移 除 臭 氣 來 源 的 方 法 I 包 栝 (i )配位基分解步驟, 係使藉由使用含有具環戊二 烯 基 骨 架 之 配 位 基 的 過 渡 金 届 化 合 物 所 獲 得 之 聚 烯 烴 與 SB 位 基 分 解 劑 接 觸 » 以 分 解 含 於 聚 烯 烴 中 之 配 位 基, 其 中 配 位 基 分 解 劑 係 選 白 由 水 及 具 有 10個 或 更 少 碳 原 子 之 酵 類 所 組 成 之 組 群 > 及 (i i) 配 位 基 移 除 步 驟 , 係 使 與 配 位 基 分 解 劑 接 觸 之 聚 烯 烴 加 熱 9 Μ 自 聚 烯 烴 移 除 經 分 解 之 配 位 基 t ' 其 中 配 位 棊 移 除 步 驟 中 之 加 熱 溫 度 為 • 在 聚 烯 烴 具 有 不 低 於 40 % 之 结 晶 度 時 • 為 不 低 於 聚 烯 m 之 结 晶 溫 度 但 低 於 聚 烯 烴 之 分 解 溫 度 » 以 及 s 在 聚 烯 烴 具 有 低 於 40 之 結 晶 度 時 9 為 不 低 於 聚 烯烴的熔點減去151C所得之潙度但低於聚烯烴之分解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福利委員會印製 源 來 氣 臭 除 移 烴 烯 聚 之 備 製 物 合 化 藤 金 茂 環 白 〇 由 度種 溫一 2 括 包 法 方 的 二 戊 環 具 有 含 用 使 由 藉 使 係 驟 步 解 分 基 位 配 烴* 烯位 聚 £ 之之 得中 獲烴 所烯 物聚 合於 化含 屬解 金分 渡 K 過 , 的 醣 蓽 接 位劑 配解 之分 架基 骨位 «配 烯與 碳 少 更 或 個 ο 1X 有 具 及 水及 由W 自 ·, 0 群 係組 劑之 解成 分組 萆所 位類 配酵 該之 中子 其原 衣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30X297公董) 38867 H3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福利委員會印製 觸 於 聚熔 源*-烀基碳 觸1^烀 位。位流接., 0 於 S 來 ㈣ 31 位少 接.,-niBumffis 劑基 不及低烴 氣 .,I 聚配更 劑基 ί 聚 中0U中氣 解位 為以不烯 臭 之之或 解位,,,於 其 ο 其之 有 存, 分配 ,,為聚 除 Μ 得中個 分配 低 ,5, 劑 基之 時點 ,於 移 ί 獲烴10基之 但 法至 法解 Bu sw \J 位解:度熔時高 烀 纟所烯有 位解 β 點 方 5 方分 配分為晶之度不 烯3t物聚具 配分 — 熔 之為之萆 與經度结烴 晶但 聚 g 合於及 與經 g 之 項徑 項位 使除溫之烯结度 之 化含水及使除 烴 一粒 一配 係移熱〆聚之溫 備 β 屬解由 Μ 係移 — 烯 。任均任有 ,烴加40於 砵 之 製 金分自., -烴 聚者中 平中含 驟烯之於高40得 物»渡以選群驟烯 於熱項的項與 步聚中低不於所 合 W 過,係組步聚 低加13烴^3烴 除自驟不但低 P 化 Μ 的觸劑 之除自 Μ 不下 1 烯 1 烯 移Μ步有度有15匾 Μ 基接解成移以 於度第 聚第聚 基 ,除具溫具去 金: 位劑分組基 , 潙園之 園使 位熱移烴晶烴減 茂括ttw配解基所位熱 下的範中範係。 配加基烯结烯點 環包Bfi之分位類配加 力度利驟利驟驟 i)烴位聚之聚熔 自 ,)|架幕配酵.1烴纟切溫專步專步步 1 Ίπι^ (i烯配在烴在的 由法(·骨位該之丨烯 剪解請解請解的 聚中 烯 烀 。種方 基配中子 聚 加分申分申分觸 之其 聚 烯點一的 烯與其原 之 施之如基如基接 • ·· 3 4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爱)2 3886 7 H3 6. 如申請專利範圃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配位基移除步 驟為包括下述者之步»: (a)藉由加热而熔解與配位基分解劑接觸之聚烯烴 以製備聚烯烴顆粒的步驟,Μ及 (b-Ι)使該顆粒與熱水接觸之步驟,(b-2)使該顆 粒與水蒸氣接觸之步驟及(b-3)使該些顆粒保持於 0.001至0.098MPa之IK力之步驟中的任一步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配位基移除步班 為於惰性氣體流中,對與配位基分解劑接觸之聚烯烴加 熱的步驟。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福利委員會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董)3 388 6 7
TW086106619A 1996-05-21 1997-05-17 A method of diminishing the source of odor from polyolefin obtained by use of metallocene compound TW40495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600896 1996-05-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04956B true TW404956B (en) 2000-09-11

Family

ID=14924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6106619A TW404956B (en) 1996-05-21 1997-05-17 A method of diminishing the source of odor from polyolefin obtained by use of metallocene compound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5990272A (zh)
EP (1) EP0808850B2 (zh)
KR (1) KR100229003B1 (zh)
CN (1) CN1065541C (zh)
CA (1) CA2205734A1 (zh)
DE (1) DE69706758T3 (zh)
SG (1) SG64990A1 (zh)
TW (1) TW4049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82215B1 (en) 2000-08-25 2011-04-06 Kanek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urification of vinyl polymers
US7276574B2 (en) 2001-10-17 2007-10-02 Kaneka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vinyl polymer
SG106681A1 (en) * 2002-03-29 2004-10-29 Mitsui Chemicals Inc Olefinic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TE455801T1 (de) 2006-08-03 2010-02-15 Basell Polyolefine Gmbh Verfahren zur endbehandlung von polyolefin
EP2072203B2 (en) 2007-12-18 2020-11-18 Borealis Technology Oy Removing volatile compounds from polymer pellets
EP2370478B1 (en) 2008-12-30 2015-01-14 Basell Poliolefine Italia S.r.l. Steaming of polymer particles
DK2419322T3 (en) * 2009-04-17 2015-09-28 Excelerate Energy Ltd Partnership The transfer of LNG between ships at a dock
AU2011255490B2 (en) 2010-05-20 2015-07-23 Excelerate Energy Limited Partnershi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LNG cargo tanks
CN113233949B (zh) * 2021-05-19 2022-08-02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佳乐麝香塔釜废液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012692A (en) * 1973-01-19 1977-06-21 Du Pont Of Canada Limited Removal of volatile impurities from polymers
JPS5231269B2 (zh) * 1974-06-13 1977-08-13
DE2814572A1 (de) * 1978-04-05 1979-10-18 Basf Ag Verfahren zum entfernen geruchsintensiver bestandteile aus feinteiligen olefinpolymerisaten
US5340786A (en) * 1988-02-12 1994-08-23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Ltd.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and proces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US5128127A (en) * 1989-02-08 1992-07-07 Stol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 Increased protein production in animals
JP3048591B2 (ja) * 1989-04-11 2000-06-0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シンジオタクチックポリ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TW254950B (zh) * 1992-03-02 1995-08-21 Shell Internat Res Schappej Bv
IL107927A0 (en) * 1992-12-17 1994-04-12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Oil soluble ethylene/1-butene copolymers and lubricating oils containing the same
EP1070729B1 (en) 1993-06-07 2011-09-28 Mitsui Chemicals, Inc.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component comprising said compound,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containing said component, proces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using said catalyst, propylene homopolymer, propylene copolymer and propylene elastomer
CA2127822A1 (en) 1993-07-13 1995-01-14 Yoshinori Morita Process for gas phas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
JPH0952918A (ja) * 1995-08-09 1997-02-25 Tosoh Corp 臭気の少ない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5990272A (en) 1999-11-23
EP0808850B2 (en) 2010-01-13
SG64990A1 (en) 2001-03-20
KR100229003B1 (ko) 1999-11-01
CN1170729A (zh) 1998-01-21
DE69706758T3 (de) 2010-08-12
EP0808850B1 (en) 2001-09-19
CN1065541C (zh) 2001-05-09
CA2205734A1 (en) 1997-11-21
EP0808850A1 (en) 1997-11-26
KR970074796A (ko) 1997-12-10
DE69706758D1 (de) 2001-10-25
DE69706758T2 (de) 200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04956B (en) A method of diminishing the source of odor from polyolefin obtained by use of metallocene compound
TW482770B (en) Propylene/ethylene random copolymer, molding material, and molded article
CN105377904B (zh) 金属茂和由其衍生的催化剂组合物
TW538052B (en) Process to polymerize olefin(s) and to control polymer properties
US3352818A (en) Stability of polyolefines
TW274087B (zh)
TW400341B (en) Propyene polymer blends, processes of producing the same, and poly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s
JP3919628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CN105358589B (zh) 金属茂和由其衍生的催化剂组合物
US3345352A (en) Catalytic process for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of polyolefins
TW528764B (en) Polymerisation process
CN101595137B (zh) 在超临界条件下的聚合物制备
JP6915099B2 (ja) 異相ポリマー組成物を作製するための方法
JPS61502061A (ja) オレフインのガス流動床三元共重合方法
TWI290560B (en) Ethylene copolymer and ethylene-alpha-olefin copolymer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uch ethylene copolymer, and propylene polymer composition
TW412545B (en)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JPH06500592A (ja) ポリマーからのモノマー回収
DE69826432T2 (de) Schrumpfbare folien aus olefincopolymeren
US2890213A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ethylene chlorination products
JPS6399205A (ja) フイルム等級のエチレン基材炭化水素共重合体の製造法
WO2007052368A1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US2846488A (en) Preparation of hydrogenation catalysts
JPS58210907A (ja) オレフイ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6909923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廃棄物材料からの炭化水素燃料の調製方法
JP3979699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の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