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97915B - Drying method and drying apparatus of granules - Google Patents

Drying method and drying apparatus of granul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97915B
TW397915B TW085116160A TW85116160A TW397915B TW 397915 B TW397915 B TW 397915B TW 085116160 A TW085116160 A TW 085116160A TW 85116160 A TW85116160 A TW 85116160A TW 397915 B TW397915 B TW 3979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cylindrical container
container
granules
heating ga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5116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kimasa Ohmura
Takeshi Kato
Kenji Ono
Atsushi Omachi
Original Assignee
Nar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r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ra Machine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97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9791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7/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7/1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fluid currents, e.g. issuing from a nozzle, e.g. pneumatic, flash, vortex or entrainment dry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7/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7/1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fluid currents, e.g. issuing from a nozzle, e.g. pneumatic, flash, vortex or entrainment dryers
    • F26B17/107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fluid currents, e.g. issuing from a nozzle, e.g. pneumatic, flash, vortex or entrainment dryers pneumatically inducing within the drying enclosure a curved flow path, e.g. circular, spiral, helical; Cyclone or Vortex dr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3/0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B13/06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drying
    • B29B13/065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drying of powder or pel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16Auxiliary treatment of granu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五、發明説明() 首先,第1〜第3圖為表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此 第1圔〜第3圖中的1係具有任意水平剖面為同心圓狀内 部空間的筒狀容器。此筒狀容器1為向比徑向較長, 而豎設於軸向的容器,具體上其兩端面密閉的一圓筒形 狀容器。但此筒狀容器不槿限於圖示的圓筒形狀,如愈 下方其直徑愈擴大,或反而愈縮小的截頭圓錐體形狀也 可以,又啤酒桶那樣其中央部擴大的容器亦可以。 上述筒狀容器1的下部配置有多孔板3。然而,以此多 孔板3將上述筒狀容器1的内部空間2區劃成為下方的 熱風室2a和上方的乾燥室2b。但此一多孔板3並不限定 為如圔示的平板,亦可製成例如上凸的同心圓狀或下凸 的圓錐體形狀。尤其是下凸圓錐體形狀的多孔板時,在 其最下部可連接導管(圖示省略),以分次或連續排出不 相隨氣流而堆積的粉粒體。 在上述筒狀容器1的下部被劃開為熱風室2a的側面( 或底面),連接有加熱氣體的導入管4。然而,經由此導入 管4如第3圖所示,先以空氣過濾器5被淨化,再以空 氣加熱器6所加熱的空氣乃藉供給吹風機7的送風作用 ,供給熱風室2a内。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又第3圔中的8為加熱媒體(水蒸氣等)的供給管,將 加熱媒體供給上述的空氣加熱器6。9為設置於上述供給 管8的溫度控制裝置,乃構成為對應設於加熱氣體的供 給管1 0途中之溫度檢測器11所檢測的加熱氣體溫度,使 設於供給管8的閥12開歆或閉合而加以控制。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1 ). | · | [發明名稱] 1 1 粉 粒 體 的 乾 燥 方 法 及 乾 燥裝 置 〇 1 I [所屬技術領域] 請 先 1 1 本 發 明 係 有 關 粉 粒 體 之 乾 燥 方 法 及 乾 燥 裝 置 9 尤 其 是 讀 背 1 I 關 於 藉 旋 轉 的 加 熱 氣 體 * 將 粉 粒 體 加 Η 乾 燥 處 理 之 粉 粒 面 之 注 1 體 的 乾 燥 方 法 及 乾 燥 裝 置 〇 意 事 1 [背景技術] 項 再 1 ά 1 向 來 * 藉 加 熱 氣 ftm 體 來 乾 燥 處 理 粉 粒 體 的 裝 置 , 主 Μ 氣 寫 本 頁 1 流 乾 燥 器 及 流 動 層 乾 燥 器 較 為 週 知 〇 1 首 先 > 氣 流 乾 燥 器 為 在 圓 筒 形 狀 的 直 官 內 形 成 因 加 熱 1 | 氣 體 所 引 發 的 上 昇 氣 流 9 在 該 上 昇 氣 流 中 使 粉 粒 體 分 散 1 | 漂 浮 並 邊 並 流 輸 送 邊 加 Μ 乾 燥 處 理 之 構 造 0 l· 訂 上 述 的 氣 流 乾 燥 器 具 有 其 構 造 簡 單 » 且 高 處 理 能 力 的 ί 1 優 點 Ο 而 且 » 此 氣 流 乾 燥 器 亦 有 同 時 可 施 加 粉 粒 體 的 乾 1 I 燥 與 輸 送 空 氣 的 優 點 Ο 1 1 但 另 方 面 * 上 述 氣 流 乾 燥 器 由 於 在 直 管 内 只 形 成 上 昇 1 崎 氣 流 而 已 f 故 所 供 應 的 被 處 理 物 之 粉 粒 體 9 其 分 敗 作 用 I 少 9 若 要 處 理 濕 而 成 塊 的 粉 粒 體 等 時 t 必 需 另 外 在 被 處 1 1 理 物 的 供 給 P 附 近 附 設- 分 散 機 或 敲 碎 機 Ο 因 此 * 在 所 附 1 I 設 的 分 散 機 或 敲 碎 機 等 機 械 性 分 散 裝 置 上 9 往 注 有 粉 粒. 1 1 體 附 著 的 癥 结 問 題 〇 1 1 而 且 * 所 供 應 的 粉 粒 體 由 於 會 相 隨 在 直 管 内 所 形 成 的 1 I 上 昇 氣 流 移 動 9 為 使 粉 粒 體 滯 留 於 直 管 內 的時 間 較 久 而 1 1 提 高 乾 燥 狀 態 9 只 好 把 直 管 製 3- 成 長 點 9 此 外 另 無 他 途 1 1 1 i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乂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2 ) 1 1* (要將上昇氣流的流速緩慢下來, 若由處理量的觀點來看 1 1 1 » 白 有 界 限 )· _致裝置大型化的問題 > I 而 且 » 上 述 裝 置 因 粉 粒 體 在 直 管 内 隨 著 上 昇 氣 流 移 動 請 先 1 1 閲 9 故 該 粉 粒 體 在 其 移 動 途 中 所 接 觸 的 加 熱 氣 體 經 常 相 同 讀 背 1 者 多 〇 因 而 » 粉 粒 體 和 加 熱 氣 體 間 的 熱 交 換 作 用 及 基 於 之 注 1 該 熱 交 換 作 用 的 粉 粒 體 水 份 之 蒸 發 作 用 9 乃 在 粉 粒 體 和 意 筆 項 I 加 熱 氣 體 接 trot 觸 後 不 —. 會 兒 隨 即 達 到 界 限 吠 態 • 恐 怕 其 後 再 填 1 的 熱 交 換 作 用 及 蒸 發 作 用 會 非 常 降 低 〇 於 是 9 在 直 管 狀 寫 本 5 頁 1 狀 乾 燥 管 途 中 設 置 彎 曲 部 * 乃 採 用 了 在 該 彎 曲 部 使 流 向 '—* 1 急 劇 變 化 9 在 粉 粒 體 和 與 其 相 随 的 加 熱 氣 體 之 間 會 有 nxff 瞬 1 1 間 性 的 速 度 差 9 Μ 提 高 乾 J.W. 燥 效 率 之 手 法 0 但 此 狀 況 時 1 I 9 亦 未 能 使 粉 粒 體 的 滯 留 時 間 延 長 > 欲 將 粉 粒 體 乾 燥 處 ! 1T 理 到 巨 標 含 水 率 者 頗 為 困 難 〇 又 和 附 設 Λ-t. 刖 述 分 散 m 或 敲 1 1 碎 擁 等 吠 況 同 樣 參 在 設 於 此 乾 燥 管 途 中 的 彎 曲 部 附 著 濕 I 1 潤 粉 粒 體 的 問 題 Ο 仍 然 存 在 著 Ο 1 1 如 上 所 述 * 所 諝 粉 粒 體 會 附 著 於 機 械 內 的 問 題 9 當 然 1 後 阻 礙 裝 置 的 安 定 蓮 轉 性 〇 而 且 » 機 內 附 著 物 往 往 會 帶 來 1 | 熱 變 性 或 熱 劣 化 » 時 常 因 其 剝 離 而 變 成 異 雜 物 混 入 製 品 1 1 中 〇 因 而 » 異 雜 物 混 入 於 製 品 中、 便 成 為 一 大 課 題 0 1 I 更 在 上 述 氣 流 乾 燥 器 的 熱 能 補 充 係 只 靠 加 熱 氣 體 所 帶 1 1 I 進 的 熱 量 而 已 9 為 要 補 充 熱 能 必 須 增 多 熱 風 量 或 提 昇 熱 1 1 風 溫 度 等 > 白 有 招 致 附 帶 設 備 之 大 型 化 或 增 加 操 作 成 本 1 I 等 問 題 〇 1 1 另 方 面 » 和 上 述 的 氣 流 乾 燥 器 同 樣 作 為 藉 加 熱 氣 體 na. 1 1 — 4-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 ( 3 ) 丨 將 粉 粒 體 加 以 乾 燥 處 理 的 裝 置 9 見 有 週 知 的 流 動 層 乾 燥 1 器 9 此 一 裝 置 之 構 造 為 J 將 容 器 以 多 孔 板 » 例 如 鐵 絲 網 1 1 劃 成 上 下 2 室 I 上 室 充 填 粉 粒 體 並 商 下 室 將 加 熱 氣 emt 體 /-V 請 1 先 隔 著 上 述 多 孔 板 吹 進 到 上 室 9 使 得 粉 粒 體 流 動' 化 而 加 以 .閲 讀 1 乾 燥 處 理 者 〇 背 面 1 _ 之 1 這 種 流 動 層 乾 燥 器 具 有 可 將 粉 粒 體 的 滯 留 時 間 任 設 意 1 I 定 9 以 及 粉 體 經 常 可 接 觸 新 鮮 的 加 熱 氣 體 t 因 而 9 可 拳 項 1 | 再 | 將 粉 粒 體 乾 燥 到 其 含 水 率 極 低 的 優 點 〇 這 種 流 動 層 乾 燥 填 寫 本 器 亦 有 可 乾 燥 均 勻 粉 粒 體 的 優 點 Ο 頁 '—· 1 I 但 一 方 面 9 流 動 層 乾 燥 器 遇 到 含 有 高 含 水 率 的 粉 粒 體 1 1 時 其 粉 粒 體 層 的 流 動 化 頗 為 困 難 或 粉 粒 體 的 分 散 不 1 1 夠 充 分 Ο 因 此 9 存 在 製 品 中 産 生 成 塊 粉 粒 體 或 粉 粒 .體 附 訂 著 於 機 體 Π «τ· 壁 等 有 待 解 決 的 問 題 Ο 此 外 9 要 是 只 使 粉 粒 體 層 流 動 化 的 熱 風 量 者 9 則 未 能 | 補 充 乾 燥 所 需 的 熱 能 自 然 必 須 延 長 粉 粒 體 的 滯 留 時 間 1 I > 導 致 裝 置 大 型 化 的 課 題 > 難 免 存 在 〇 1 於 是 5 為 乾 燥 高 含 水 率 的 粉 粒 體 者 通 常 採 用 上 述 的 氣 流 乾 燥 器 先 乾 燥 粉 粒 體 Π »r· 5 使 其 不 至 於 産 生 附 著 或 成 塊 I I 狀 程 度 的 含 水 性 9 嗣 後 9 再 使 用 此 流 動 層 乾 燥 器 作 為 精 1 經 1 I 濟 部 密 乾 燥 者 則 有 多 例 Ο 1 I 中 央 標 本 發 明 乃 鑑 於 如 上 述 的 習 知 藉 以 加 熱 氣 體 乾 燥 處 理 粉 1 準 局 粒 體 的 氣 流 乾 燥 器 或 流 動 層 乾 燥 器 所 擁 有 的 瓶 頸 課 題 9 1 貝 工 消 其 百 的 在 於 提 供 一 方 面 具 備 著 習 知 氣 體 乾 燥 器 之 優 點 9 費 合 再 有 在 乾 燥 器 内 粉 粒 體 之 分 散 作 用 , 且 可 使 粉 粒 體 之 滯 I 作 I 社 1 I 製 -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4 ) 1 留 時 間 延 長 > 而 提 高 乾 燥 狀 態 之 粉 粒 ΜΆ fit 的 乾 燥 方 法 及 乾 1 1 1 燥 裝 置 〇 1 I [S i明之揭示] 請 先 1 1 本 發 明 為 了 達 成 上 述 之 百 的 9 乃 在 具 有 任 意 的 水 平 剖 阅 讀 背 1 1 面 為 同 心 圓 狀 之 內 部 空 間 的 筒 狀 容 器 内 f 形 成 藉 加 熱 氣 面 之 注 1 體 所 引 發 的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 在 該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中 9 使 粉 意 拳 1 項 I 粒 體 分 散 溧 浮 面 加 以 乾 燥 f 為 粉 粒 腰 的 乾 燥 方 法 〇 真 Φ- 1 又 本 發 明 係 由 • « 具 有 任 意 的 水 平 剖 面 為 同 心 圓 狀 的 内 寫 笨 頁 1 部 空 間 之 筒 狀 容 器 • 9 連 接 於 該 筒 狀 容 器 下 部 而 用 於 導 入 '〆 1 粉 粒 體 及 加 熱 氣 體 之 導 入 管 ; 在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内 9 使 W. 刖 1 1 述 導 人 管 所 導 入 的 加 熱 氣 體 成 為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之 旋 轉 1 I 構 * 及 連 接 於 .·> t. 刖 述 筒 狀 容 器 上 部 而 用 於 排 出 粉 粒 體 及 1 IT 加 熱 氣 體 的 排 出 管 所 構 成 之 粉 粒 體 之 乾 燥 裝 置 〇 I 按 上 述 有 關 本 發 明 的 粉 粒 體 之 乾 m 方 法 及 乾 燥 裝 置 者 1 1 • 粉 粒 體 乃 相 隨 形 成 於 筒 狀 容 器 內 的 因 加 熱 氣 體 之 旋 轉 1 1 上 昇 氣 ββ m » 會 白 下 方 移 動 到 上 方 〇 然 而 > 粉 粒 體 在 其 移 1 吹 動 途 中 不 僅 僅 受 白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的 上 昇 力 而 已 9 同 時 1 1 也 受 到 遠 心 力 • 故 連 濕 潤 成 塊 的 粉 粒 體 也 被 解 體 粉 碎 * 1 1 得 良 好 的 分 敗 狀 態 備 受 乾 燥 〇 1 1 又 若 接 本 發 明 者 t 由 於 粉 粒 體 在 筒 狀 容 器 内 逢 旋 轉 a 1 1 上 昇 的 綠 故 • 其 移 動 距 離 和 單 單 隨 著 上 昇 氣 流 移 動 時 相 1 1 較 > 白 然 格 外 地 長 距 雛 〇 又 粉 粒 體 在 其 移 動 途 中 和 所 1 I 接 觸 的 加 熱 氣 體 因 與 容 器 內 壁 面 間 的 摩 擦 抵 抗 作 用 而 有 1 速 度 差 » 藉 增 加 熱 交 換 量 來 提 6 高 粉 粒 體 的 乾 嫌 狀 態 〇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更在本發明中,粉粒體受自上述旋轉上昇氣流之遠心 力越是溫潤而密度高的粉粒體,越會強烈。因此,剛導 入後的粉粒體或與其相較水份量較多的粉粒體,會在筒 狀容器内周壁面附近長時間旋轉,其滯留時間也較為長 久,故可維持良好的乾燥狀態,同時,亦可胞加均勻的 乾燥。 在此,按上述本發明在筒狀容器內形成旋轉上昇氣流 的方法,乃自筒狀容器的下部側壁全周Μ接線方向之一 方向導入加熱氣體。或形成自筒狀容器下部側壁全周Μ 接線方向之一方向導入加熱氣體,同時,亦自简狀容器 的下壁全周面Κ和筒狀容器同心圓上大略周向之一方向 導入加熱氣體為宜。 而且,為實現上述方法的旋轉機溝最好是,將筒狀容 器下部側壁全周Μ形成有多數噴出口的多孔板構成,被 配置成其開口能朝向茼狀容器的接線方向之一方,並Μ 容器覆蓋該多孔板的周圍,把加熱氣體的導入管連接於 該容器。或將筒狀容器的下部側壁合周Μ形成有多數噴 出口的多孔板構成,被配置成其開口能朝向筒狀容器的 接線方向之一方,並Μ容器覆蓋該多孔板的周圍.在該 容器連接上述加熱氣體導入管,同時,並將上述筒狀容 器的下壁全面Κ形成有多數噴出口的多孔板構成,被配 置成其開口能朝向和筒狀容器同心圓上的大略周向之一 方,並Κ容器覆蓋該多孔板的下方,在該容器也連接加 熱氣體導入管之導入管的構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 7 B7 五、發明説明(6 ) 這是因為這樣所形成的旋轉上昇氣髖具有,可防止_ 被導入不久而最為濕潤狀態的粉粒體附著堆積於筒狀容 器內壁面,同時,不使濕潤粉粒體上昇而在容器下部邊 旋轉邊滯留的效果。 亦即,旋轉上昇氣流如上所述,為將瘪心力加諸粉粒 體,粉狀體乃被壓接在筒狀容器內周壁面,恐怕會附著 堆積在該被壓接處。此一現象尤其K被處理物的粉粒體 被導入的筒狀容器下部為最。最擔心此粉粒體的附著堆 積之筒狀容器下部,如自其下部側壁全周朝接線方向之 一方向導入加熱氣體,或自筒狀容器下部側壁全周朝接 線方向之一方向導入加熱氣體的同時,並自筒狀容器下 壁全面也朝向和筒狀容器間心圓上的大略周向之一方向 導作加熱氣體者,在該筒狀容器内會形成旋轉上昇氣流 而使粉粒體旋轉蓮動,同時,在該筒狀容器下部側壁附 近或下部側壁附近及下壁附近,形成由加熱氣體所引起 的空氣幔。此空氣幔乃阻止粉粒體直接向筒狀容器内壁 面接觸,因而可防止其附著堆積。而且,自下部側壁全 周朝向接線方向之一方向噴出之加熱氣體,在該部分形 成自側壁朗中心方向具有某一寬度的高速旋轉氣流,所 謂氣環,此一氣環乃扮演了不使濕潤粉粒體上昇而在容 器下部邊旋轉滯留的作用,促進粉粒體的乾燥。 又在本發明上,上述筒狀容器乃以自其外周面被加熱 為宜。又Μ外周面加熱筒狀容器的構造而言,最好是用 外套覆蓋筒狀容器的外周壁面,將加熱媒體供給由該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Χ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气:‘:I · Λ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 1 1 | 套 和 筒 狀 容 器 外 周 壁 面 之 間 所 形 成 的 空 間 之 構 成 Ο 1 1 1 這 是 在 本 發 明 上 9 如 上 述 那 樣 粉 粒 體 受 白 在 筒 狀 容 器 1 I 内 所 形 成 的 上 述 旋 轉 上 昇 之 遠 心 力 » 乃 Μ 被 壓 接 於 筒 狀 請 先 1 Μ 容 器 内 周 壁 面 的 狀 態 移 動 〇 因 此 参 茼 狀 容 器 m 是 被 加 熱 讀 背 1 1 者 • 粉 粒 體 亦 由 來 白 該 筒 狀 容 器 的 傳 専 熱 而 更 有 效 果 地 面 之 注 1 被 乾 燥 * 實 為 最 佳 Ο 意 事 1 項 1 又 在 本 發 明 上 >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以 可 在 軸 向 分 割 之 構 成 再 Φ- 1 1 為 宜 Ο 且 實 現 此 一 構 成 的 構 造 而 言 9 將 上 述 简 狀 容 器 寫 本 頁 1 Μ 軸 向 任 意 位 置 加 Μ 分 割 在 該 分 割 的 各 構 件 之 開 P 端 1 面 分 別 設 置 凸 緣 * 使 這 些 凸 掾 相 對 突 合 而 Μ 夾 箝 等 零 件 1 I 加 裝 卸 白 如, 地 結 合 之 構 成 為 宜 〇 1 I 這 是 如 上 所 說 那 樣 9 將 筒 狀 容 器 使 能 分 割 之 構 成 者 $ 訂 裝 置 的 組 裝 及 解 Μ 體 會 較 容 易 t 又 易 於 洗 淨 容 器 内 部 » 同 1 時 應 其 必 要 亦 可 將 容 器 的 全 長製 成短 一 點 或 長 一 點 t 1 1 都 為 適 宜 〇 1 1 此 外 » 在 本 發 明 上 » 在 上 述 茼 狀 容 器 內 的 任 意 高 度 位 1 % 1 I 置 参 Μ 形 成 和 上 述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同 一 方 向 高 速 旋 轉 的 氣 流 9 亦 即 氣 環 為 宜 〇 又 Μ 形 成 這 種 氣 環 的 構 成 而 言 » 最 Ί 好 是 將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任 意 高 度 位 置 之 側 壁 全 周 9 由 具 有 1 I 多 數 噴 出 Ρ 的 多 孔 板 構 成 » 被 配 置 成 其 開 Ρ 能 朝 向 和 形 1 1 成 於 筒 狀 容 器 內 的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之 旋 轉 方 向 為 同 一 方 向 1 1 9 並 Μ 容 器 覆 蓋 該 多 孔 板 的 周 圍 9 該 容 器 也 連 接 上 述 加 1 I 熱 氣 體 的 導 入 管 之 構 成 〇 1 1 這 是 將 上 述 的 氣 環 設 於 茼 狀 9- 容 器 途 中 者 » 該 氣 環 則 扮 1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8 ) 1 演 了 俾 使 相 隨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而 邊 旋 轉 邊 順 沿 筒 狀 容 器 1 1 内 壁 向 上 移 動 的 粉 粒 體 就 地 滞 留 的 作 用 〇 然 而 9 在 滞 1 留 狀 態 的 粉 粒 體 ijST. 就 在 該 處 邊 和 新 加 熱 氣 aah 體 接 觸 而 有 較 久 請 1 先 1 的 滞 留 時 間 9 其 乾 燥 狀 態 白 可 更 加 良 好 9 實 屬 適 宜 〇 .閲 讀 1 而 且 9 上 述 本 發 明 中 形 成 於 筒 狀 容 器 内 之 旋 轉 上 异 氣 背 1 I 之 1 流 J 以 其 上 昇 途 中 旋 轉 直 徑 擴 大 .為 宜 〇 又 以 擴 大 旋 轉 注 意 1 直 徑 之 構 造 而 -X-, 9 將 具 有 位 意 水 平 剖 面 為 同 心 圓 狀 的 内 事 項 1 | 再 I 部 空 間 之 筒 狀 容 器 ·, 以 製 成 具 有 其 軸 向 途 中 水 平 剖 面 -填 寫 本 成 為 較 諸 其 他 部 分 擴 大 的 同 心 圖 狀 内 部 空 間 之 筒 狀 容 器 頁 '--- 1 I 為 宜 〇 1 1 這 是 因 為 要 是 把 這 種 擴 大 部 設 於 途 中 者 9 旋 轉 上 昇 氣 1 1 流 的 上 昇 速 度 在 該 擴 大 部 遽 而 降 低 9 因 粉 粒 體 的 .上 昇 訂 速 隨 著 缓 慢 下 來 9 粉 粒 體 在 容 器 内 的 滯 留 時 間 白 妖 較 久 〇 除 此 之 外 9 在 此 擴 大 部 因 遠 心 力 之 相 異 而 強 制 性 分 1 離 加 熱 氣 體 和 粉 粒 體 粉 粒 體 Pa 便 可 確 實 地 和 新 加 熱 氣 am m 1 | 接 bta 觸 〇 從 而 ) 將 擴 大 部 設 於 途 中 者 和 上 逑 設 有 氣 環 的 1 1 情 況 同 樣 5 可 將 粉 粒 體 的 乾 燥 狀 態 更 加 良 好 » 實 屬 適 宜。 I 此 外 俾 使 形 成 於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内 的 旋 轉 上 舁 氣 流 之 1 旋 轉 直 徑 在 其 上 昇 途 中 擴 大 時 9 將 位 於 此 旋 轉 直 徑 被 擴 1 1 大 部 分 的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9 以 上 述 同 樣 的 構 造 白 其 外 周 面 1 I 加 熱 > 或 在 此 旋 轉 直 徑 被 擴 大 的 部 分 9 用 上 述 同 樣 的 構 1 1 造 以 和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旋 轉 方 向 同 一 方 向 更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1 1 的 話 » 由 於 此 擴 大 部 為 上 述 那 樣 粉 粒 體 滯 JW 田 之 部 分 , 粉 1 I 粒 體 乃 易 於 受 白 筒 狀 容 器 之 傳 導 熱 J 且 可 和 被 導 .入 而 濕 1 1 10 -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9 ), 1 1 I 度 低 的 加 熱 氣 體 接 觸 » 所 Μ 乾 燥 狀 態 可 更 加 良 好 * 極 其 1 1 1 理 想 〇 --S 1 | 又 在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內 的 任 意 高 度 位 置 形 成 氣 環 時 * 將 請 先 1 閱 位 於 此 氣 環 形 成 之 下 方 的 筒 狀 容 器 外 周 面 9 亦 利 用 上 述 讀 背 I 面 I 同 樣 的 構 造 加 熱 9 以 上 述 同 樣 的 理 由 為 理 想 〇 之 注 1 更 在 本 發 明 上 1 欲 乾 燥 處 理 的 粉 粒 體 要 是 附 著 性 少 時 意 事 1 項 | » 也 可 藉 白 接 線 方 向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至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之 下 再 I 寫 部 側 壁 9 而 在 筒 狀 容 器 內 形 成 上 述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 也 可 未 頁 1 藉 將 粉 粒 體 和 加 熱 氣 體 同 時 白 接 線 方 向 導 入 至 筒 狀 容 器 1 的 下 部 側 壁 9 而在筒狀容器內形成上述旋轉上昇氣流 0 1 1 但 此 種 狀 況 時 » 併 用 將 筒 狀 容 器 内 所 形 成 的 旋 轉 上 昇 i I 氣 流 的 旋 轉 直 徑 在 其 上 昇 途 中 加 擴 大 9 或在筒狀容器 1 ΐτ 内 任 意 高 度 的 位 置 形 成 氣 TW 環 時 9 使 能 提 高 上 述 乾 燥 效 率 1 ί 之 手 法 為 宜 〇 1 I 此 外 9 藉將氣流乾燥器的乾燥管出 口 側端部K接線方 1 1 向 連 接 到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的 下 部 側 壁 9 而 在 筒 狀 容 器 內 形 1 線 成 上 述 旋 轉 上 昇 氣 體 $ 將 由 氣 流 乾 燥 器 所 乾 嫌 的 粉 粒 體 ί I » 再次按本發明有關的上述乾燥方法及乾燥裝置施加乾 1 1 Aff. 燥 處 理 * 也 是 最 佳 措 施 〇 1 1 上 述 措 施 時 t 得 Μ 氣 流 乾 燥 器 所 使 用 的 加 熱 氣 體 之 溫 1 1 度 及 風 量 » 使 粉 粒 Jtffi 體 所 達 到 的 水 份 更 降 低 或 達 到 同 一 1 1 水 份 時 » 可 增 多 處 理 量 等 i 由 於 可 施 加 有 效 率 的 乾 燥 處 1 I 理 » 堪 稱 極 其 理 想 〇 [圖式的簡單說明] I 1 — 11 •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10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線 第1圖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有關裝置的縱剖面圖。 第2圖為沿第1圖A-A線部分的擴大剖面圖。第3圖為 將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有關的裝置與其前後所需要之裝 置一併繪示的圖。第4圖為用於本發明裝置的多孔板之 擴大剖面圖。第5圖為用於本發明裝置的其他多孔板之 擴大剖面圖。第6圖為用於本發明裝置的多孔板之平面 圖。第7圖為用於本發明裝置之其他多孔板之平面圖。 第8圖為表示沿第1圖A-A線部分的其他構造之擴大剖 面圖。第9圖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有關裝置的縱剖面 圖。第10圖為將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有關裝置與其前後 所需要之裝置一併繪示的圖示。第11圖為本發明第3實 施形態有關裝置之縱剖面圖。第12圖為表示沿第11圖B-6線部分的擴大剖面圖。第13圖為將本發明第3實施形 態有關裝置和與其前後所需要之裝置一併繪示的圖。第 14圖為本發明第4實胞形態有關裝置的縱剖面圖。第15 圖為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有關裝置的縱剖面圖。第16圖 為將本發明第儿實施形態有關裝置和與其前後所需裝置 一併繪示之圖示。第17圖為表示沿第16圖C-C線部分的 擴大剖面圖。第18圖為本發明第7實胞形態有關裝置和 與其前後所需裝置一併繪示之圖式。第19圖為本發朋第 8實施形態有關裝置和與其前後所需裝置一併繪示之圖 式。 [為實施發明最佳形態] 就上述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依據圖式詳加說明如下: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五、發明説明() 首先,第1〜第3圖為表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此 第1圔〜第3圖中的1係具有任意水平剖面為同心圓狀内 部空間的筒狀容器。此筒狀容器1為向比徑向較長, 而豎設於軸向的容器,具體上其兩端面密閉的一圓筒形 狀容器。但此筒狀容器不槿限於圖示的圓筒形狀,如愈 下方其直徑愈擴大,或反而愈縮小的截頭圓錐體形狀也 可以,又啤酒桶那樣其中央部擴大的容器亦可以。 上述筒狀容器1的下部配置有多孔板3。然而,以此多 孔板3將上述筒狀容器1的内部空間2區劃成為下方的 熱風室2a和上方的乾燥室2b。但此一多孔板3並不限定 為如圔示的平板,亦可製成例如上凸的同心圓狀或下凸 的圓錐體形狀。尤其是下凸圓錐體形狀的多孔板時,在 其最下部可連接導管(圖示省略),以分次或連續排出不 相隨氣流而堆積的粉粒體。 在上述筒狀容器1的下部被劃開為熱風室2a的側面( 或底面),連接有加熱氣體的導入管4。然而,經由此導入 管4如第3圖所示,先以空氣過濾器5被淨化,再以空 氣加熱器6所加熱的空氣乃藉供給吹風機7的送風作用 ,供給熱風室2a内。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又第3圔中的8為加熱媒體(水蒸氣等)的供給管,將 加熱媒體供給上述的空氣加熱器6。9為設置於上述供給 管8的溫度控制裝置,乃構成為對應設於加熱氣體的供 給管1 0途中之溫度檢測器11所檢測的加熱氣體溫度,使 設於供給管8的閥12開歆或閉合而加以控制。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12 ) 1 此 外 ) 上 逑 熱 風 室 2a 的 底 面 1 3不 需 要 為 水 平 9 其 中 央 1 1 部 向 下 凸 出 » 或 向 上 凸 出 5 或 如 圔 示 那 樣 傾 斜 於 一 方 俱 1 I 可 尤 其 是 如 圖 所 示 > 底 面 13 傾 斜 於 一 方 時 9 由 於 清 洗 請 ! 先 1 容 器 1 時 的 清 洗 用 水 不 滯 留 在 底 面 13 9 Μ #*cn 由 設 於 其 最 閲 讀 1 下 部 的 排 水 管 1 4可 兀 全 排 出 清 洗 用 水 9 可 謂 理 想 〇 又 在 背 面 1 I 之 1 上 述 熱 風 室 2 a 側 面 t 如 第 3 圖 所 示 9 設 置 一 手 孔 15者 9 注 意 1 1 就 可 容 易 施 加 熱 風 室 2 a 的 撿 査 及 清 掃 等 〇 事 項 1 | 再 1 在 劃 分 為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1 的 下 部 之 多 孔 板 3, 形 成 有 多 填 宣 本 數 噴 出 1 6 } 使 得 經 由 此 多 孔 板 3 而 白 熱 風 室 2 a 被 導 入 頁 v_--· 1 I 至 乾 燥 室 2b的 加 熱 氣 體 能 産 生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〇 至 於 此 噴 1 1 出 1 6之 各 種 形 狀 者 » 例 如 第 4 圖 所 示 9 在 平 板 上 當 挖 1 I 成 孔 1 70f » 俾 使 該 孔 的 開 口 18 能 朝 向 與 平 板 平 面 大 .略 平 訂 行 的 —* 側 方 那 樣 9 孔 17的 上 部 則 由 屋 頂 狀 隆 起 部 1 9 覆 蓋的 1 形 狀 0 這 種 形 狀 的 噴 出 η 1 6則 如 第 2 圔 所 示 9 在 4 分 之 1 | 1 的 圓 形 範 圍 内 各 開 □ 1 8 能 朝 向 各 偏 離 9 0 度 的 同 一 方 向 1 | (1 D中箭頭方向) 配 置 有 多 數 個 使 開 Ρ 18 能 朝 向 和 筒 狀 1 1 容 器 1 同 心 圓 上 的 大 略 周 向 之 __- 方 那 樣 被 配 置 著 〇 I 但 是 9 形 成 於 上 述 多 孔 板 3 的 噴 出 口 1 6如 第 5 圖 所 示 1 I > 將 其 屋 頂 狀 隆 起 部 1 9 製 成 向 下 之 形 狀 亦 可 9 或 做 成 長 1 1 尺 寸 所 諝 溝 狀 噴 出 P 亦 可 〇 此 外 9 噴 出 Ρ 1 6之 配 置 方 法 1 I 亦 可 較 第 2 圖 所 示 S 更 細 分 角 度 的 範 圍 内 侔 使 開 口 1 8 能 1 1 朝 向 同 一 方 向 之 配 置 〇 又 如 第 6 圔 或 第 7 圔 所 示 9 使 各 1 1 噴 出 口 16的 開 P 18 朝 向 和 半 徑 方 向 略 呈 直 角 之 配 置 也 可以。 1 I 而 且 , 在 第 4 圔 及 第 5 画 上 9 多 孔 板 3 的 上 側 為 乾 燥 1 1 14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HO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3 ) 室2 b ,下側則為熱風室2 %然而,在同圖上其加熱氣體 乃自熱風室2a通過孔17的右下朝向左上,沿加孔板3的 上面自右側流向左側而被導入乾燥室2 b内。 位於上逑多孔板3正頂上的容器1的内周壁面則由, 次一定的寬度且廣達全周形成有和繪示於第4圖(或第5 圖)同樣噴出口 16(比噴出口 16與上述多孔板3的噴出口 16同樣,亦可製成所諝長尺寸的溝形狀噴出口)的多孔板 2 (]所構成。然而,此多孔板2 0的噴出口 1 6則如第2圖所 示,使該噴出口 16的開口 18能井然有序地朝向容器1之接 線方向之一方那樣,被配置有多數個。因此,經由此多 板孔2 0被供給至乾燥室2 b内的加熱氣體,也和因上述多 孔板3而形成於乾燥室2 b的旋轉氣流同一方向,形成大 略為水平方向之旋轉氣流。 此外,上述多孔板20的下部圓周面最好是儘量接近上 述多孔板3 。又多孔板2 0和多孔板3之間的接合部未必 如圔示的成為直角,俾其角隅部具有適當彎曲率的角度 ,或以更在角隅部也配置加熱氣體的噴出口 16,使能吹 出加熱氣體之構成為宜。構成上述之角隅部實為防止粉 粒體附著堆積於該角隅部的綠故。又此多孔板20軸向寬 度應為充分可達到后述粉粒體導入管23的連接部上部之 寬度。 構成上述筒狀容器.1下部内周壁面的上述多孔板20之 周圍,乃被容器21完全覆蓋著其全周及全寬度。然而, 就在此容器2 1和多孔板2 0之間形成熱風室2 1 a。再在此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匚泌)入4»(210'乂297公釐) Ί V4 訂 (請先閎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14 ) 1 1 熱 風 室 2 1 a的侧面連接加熱氣體的導入管2 2 , 經由此導 1 1 入 管 2 2如 第 3 圖 所 示 % 和 上 述 熱 風室 2a同樣 先以空 氣過 1 1 濾 器 5 淨 化 , 再 以 空 氣 加 熱 器 6 加熱 的空氣 乃藉以 供給 ✓、 請 ! 先 1 吹 風 機 7 的 送 風 作 用 被 供 給 〇 閲 讀 1 此 外 在 第 2 圖 中 9 雖 將 上 述 加熱 氣體的 導入管 22以 背 面 I I 之 1 直 角 的 連 接 到 容 器 2 1之 壁 面 9 但 最好 是如第 8圖所 示, 注 意 1 | 以 多 孔 板 2 0 噴 出 P 的 開 P 18 朝 向 方向 ,亦即 ,自和 形成 事 項 | 再 1 於 筒 狀 容 器 1 内 的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同一 轉向的 大略接 線方 填 寫 本 向 » 將 該 導 入 管 2 2 連 接 到 容 器 2 1 壁面 為宜。 頁 s_^ 1 I 這 是 因 為 如 第 2 圖 所 示 那 樣 9 要是 在容器 2 1壁面 以直 1 1 角 方 向 連 接 導 入 管 2 2 者 9 經 由 該 導入 管22被 導入的 加熱 1 1 氣 體 , 因 碰 撞 多 孔 板 2 0而 分 為 左 右兩 邊流進 熱風室 ,2 1 a 訂 内 Ο 然 而 » 白 和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同 一轉 向(圔中從導入管 22 邊 倒 看 的 左 邊 )流進熱風室2 1 a 内的 加熱氣 體,使 隔著 1 I 多 板 孔 2 0 的 噴 出 □ 1 6 猛 向 乾 燥 室 2b内 噴出。 可是, 自和 1 I 上 逑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相 反 的 轉 向 (圖中從導入管22邊側看的 1 1 右 邊 )流進的加熱氣體, 由於與開口 1 8的方向相反, 且該 | 加 熱 氣 體 的 速 度 快 速 故 難 以 介 由噴 出口 16 噴出到 乾燥 1 1 室 2 b内 〇 因 而 9 白 各 噴 出 16供 給至 乾燥室 2b内加 熱氣 1 1 體 的 量 變 成 不 均 勻 隨 箸 形 成 於乾 燥室2 b内的旋 轉上 1 I 昇 氣 流 也 不 均 勻 0 1 1 再 者 9 上 述 缺 失 除 外 9 加 上 白 和旋 轉上昇 氧流相 反轉 1 1 向 (圖中由導人管2 2邊側所看的右邊)流進的 加熱氣 體, 1 I 就 在 導 入 管 2 2的 連 續 部 近 傍 的 多 孔板 2 0部分 産生負 壓, 1 1 因 其 噴 射 (e j e c t or)效果而産生經由噴出口 1 6其乾燥室 1 1 - 1ΊΒ-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Χ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5 ) 1 1 I 2b內 的 氣體 反 而被吸 引到熱風室2 1 a邊側的現象。然而, 1 1 1 隨 著 此 被吸 引 氣體乾 燥室內的粉粒 體,. 雖 是 逐 次少 量 會 噴 出 到熱風 室 21a邊側,產生所謂漏粉規象 >然而, 噴 請 先 閱 1 出 到 熱 風室 21 a邊側的粉粒體,乃相隨連續性所供給的 讀 背 I 面 | 加 熱 氣 體而 在 熱風室 21a內移動,此 加熱 氣 體 當 和來 南 與 之 注 | 旋 轉 上 昇氣 流 同一轉 向的加熱氣流 的碰 撞 處 (自右邊流 意 ;事 1 項 I 進 的 加 熱氣 體 難Μ被 噴出到乾燥室 2b , 因 此 , 在第 2 圖 再 填 1 中 后 述 的粉 粒 體導入 管23的連接部 附近 )滯留 3就這樣 寫 本 百 | 吹 入 積 留的 粉 粒體, 乃失去去處, 其數 量 會 隨 著時 閭 俱 1 增 〇 又 其多 孔 板20的 粉粒體從噴出 部份 上 述 粉 粒體 所 滞 1 1 留 之 間 ,粉 粒 體即使 不會噴出,但 乾燥 室 2b 內 的粉 粒 體 1 I 勢 必 處 處轉 進 熱風室 21a邊側,而附著於多孔板20的外 訂 | 周 壁 面 0這 樣 附著、 堆積於多孔板 20外 周 壁 部 分的 粉 粒 1 體 ,勢必使形成於多孔板20的噴出口 16發生塞住網目 > 1 I 相 對 地, 如 第8圖 所示,將導入 管22 白 和 形 成於 筒 吠 1 1 容 器 1 內的 旋 轉上昇 氣流同一轉向 的大 略 接 線 方向 連 接 1 竣 到 容 器 21的 壁 面時, 由該導入管22被導 入 的 加 熱氣 體 負 \ I 乃 在 熱 風室 21 a內Μ - -定方向(和旋 轉上 昇 氣 流 同一 旋 轉 1 1 方 向 )流動, 白 從各噴 出口 1 6的開口 18均 勻 又 順 暢地 噴 出 1 1 到 乾 燥 室2b内 。決不 會發生漏粉琨 象。 1 I 和 上 述同 樣 的理由 ,對於熱風i 2a導 入 加 熱 氣體 的 上 1 1 述 導 入 管4, 也 和上述 導入管22同對 ,Μ 白 和 形 成於 筒 狀 1 I 容 器 1 內的 旋 轉上昇 氧流同一轉向 的大 略 接 線 方向 連 接 1 I 到 熱 風 室2a 側 面為宜 〇 1 -17-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16 ) 1 又 在 覆 蓋 上 述 多 孔 板 20的 容 器 2 1 側 面 > 則 如 第 1 圖 所 示 9 穿 通 該 容 器 2 1及 其 内 側 所 有 的 上 記 多 孔 板 20之 狀 態 1 下 1 連 接 著 用 於 將 被 處 理 物 的 濕 潤 粉 粒 體 供 給 乾 燥 室 2b /-—^ 請 ! 先 1 的 導 入 管 2 3 〇 此 導 入 管 23又 如 第 3 圖 所 示 9 又 連 接 有 如 Μ 讀 1 螺 旋 式 搬 送 機 那 樣 的 粉 粒 體 定 量 供 給 機 24 〇 此 粉 粒 體 的 背 1 I 之 1 定 量 供 給 機 乃 不 使 乾 燥 室 内 2b内 的 加 熱 氣 體 經 由 導 入 管 注 意 1 | 2 3 白 該 供 給 機 2 4吹 出 , 或 相 反 地 白 供 給 機 24吸 引 外 面 空 事 .項 1 | 再 I 氣 而 使 其 流 入 乾 室 2 b内 那 樣 9 將 上 述 供 給 吹 風 機 7 和 后 -填 寫 本 述 的 排 氣 用 吹 風 機 28在 機 體 内 好 好 控 制 著 壓 力 平 衡 9 所 頁 '— 1 I 以 9 作 為 密 閉 性 供 給 機 殊 园 m 理 想 〇 1 1 在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1 頂 部 側 壁 連 接 有 以 和 形 成 於 該 筒 狀 1 1 容 器 1 的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同 一 轉 向 的 接 線 方 向 的 排 出 .管 2 5 -ί-τ 〇 此 排 出 管 2 5則 如 第 3 圖 所 示 經 由 旋 風 器 等 粉 粒 體 分 離 器 26及 配 管 2 7 連 接 到 排 氣 吹 風 機 28 〇 1 I 此 外 1 排 出 管 2 5未 必 白 接 線 方 向 連 接 到 上 述 的 筒 狀 容 1 1 器 1, 亦 可 在 容 器 1 頂 部 (上部端面) 從 該 容 器 1 的 中 心 軸 1 1 方 向 上 側 連 接 〇 又 在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1 上 5 若 將 其 直 徑 定 為 D , 白 多 板 孔 3 至 上 部 端 面 的 乾 燥 室 2b 長 度 定 為 L者, 1 以 L 在 2D 10D範圍内為宜, 在3 D- 6D之 範 圍 者 更 佳 〇 1 又 將 上 述 乾 燥 室 2b的 外 周 壁 面 如 第 1 回 圖 所 示 9 構 成 為 1 I 以 外 套 2 9 覆 蓋 在 該 外 套 2 9和 外 周 壁 面 間 所 形 成 的 空 間 1 1 1 30 經 由 管 3 1 連 續 性. 的 供 給 溫 水 或 加 熱 蒸 氣 等 加 熱 媒 體 1 1 » 並 經 由 管 3 2加 以 排 出 (以上是溫水而言, 加熱蒸氣時 1 I 其 供 給 和 排 出 兩 管 的 上 下 相 反 )的話, 在乾燥室2.b壁面 1 1 18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17 ) 1 上 9 可 藉 加 熱 媒 體 的 傳 導 熱 來 乾 燥 處 理 粉粒 體 9 至 少 能 1 將 乾 燥 室 2b的 壁 面 加 以 保 溫 〇 1 更 如 第 3 圖 所 示 9 將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1 就在 多 孔 板 3 的 請 ! 先 1 直 接 下 面 分 割 為 乾 燥 室 2 b和 熱 風 室 2 a 9 又將 乾 燥 室 2b也 .閲 讀 1 在 多 孔 板 20的 直 接 頂 上 及 排 出 管 2 5 連 接 部的 直 接 下 面 加 背 1 I 之 I 以 分 割 ) 更 視 其 必 要 其 間 的 乾 燥 室 2b也 在軸 向 大 略 以 同 注 意 I I 長 度 分 割 〇 然 而 9 將 所 分 割 的 各 構 件 以外 套 2 9 覆 蓋 而 事 項 1 | 再 1 構 成 卑 元 > 在 各 acr 早 元 的 開 Π XXX/ m 面 設 置 凸 緣, 使 這 凸 緣 填 寫 本 V- 彼 此 凸 合 5 例 如 , 使 用 由 具 有 内 周 大 略 全長 的 凹 陷 部 之 頁 '>«_〆 1 | 圖 形 狀一 對 半 環 所 構 成 的 夾 箝 9 可 裝 卸 自如 地 加 以 結 合 1 之 構 成 者 > 裝 置 之 組 裝 或 解 體 就 變 成 容 易。 又 可 兀 全 洗 1 1 淨 容 器 内 部 〇 此 外 y 又 應 其 必 要 可 將 乾 燥室 2 b的 長 度 縮 訂 短 或 反 而 加 長 〇 其 次 J 就 使 用 上 述 構 成 之 本 發 明 有 關 裝置 5 說 明 粉 粒 1 I 體 的 乾 燥 處 理 方 法 〇 1 I 首 先 > 使 供 給 吹 風 機 7作動, 將經由空氣過濾器5 被淨 1 1 化 > 並 以 空 氣 加 熱 器 6所加熱的空氣, 經由上述導入管4 1 及 22分 別 供 給 熱 風 室 2a 及 2 1 a〇 然而, 使排氣吹風機2 8 1 1 作 動 J 經 由 排 出 管 2 5 粉 粒 體 分 離 器 2 6及配 管 2 7 〇 白 從 1 乾 燥 室 2b吸 引 與 供 給 上 逑 熱 風 室 2a 及 2 1 a同- -份量的加 1 I 熱 氣 體 而 加 以 排 出 〇 1 1 又 在 形 成 於 乾 燥 室 2 b外 周 壁 面 和 外 套 2 9之 間 的 空 間 30 1 1 5 經 由 管 3 1 連 續 性 的 供 給 加 熱 為 某 一 定 溫度 的 溫 水 9 以 1 1 加 熱 乾 燥 室 2b的 壁 面 〇 1 1 1 9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18 ) 供給熱風室2a的上述加熱氣體,則自多孔板3的噴出 口 16噴出到乾燥室2 b内,在多孔板3上形成高速的旋轉 上昇氣流。一方面,供給熱風室21a的上述加熱氣體,也 是自多孔板20的噴出口 16噴出到乾燥室2b內,乃形成沿 多孔板20而K圓周方向高速旋轉的氣流。然而,兩加熱 氣體乃沿著乾燥室2b壁面邊旋轉邊上昇,自排出管25經 由粉粒體分離器26及配管27而排氣吹風機28的作動,被 排出到系列外。 而且,分別自多孔板3乃多孔板20噴射到乾燥室2b内 的上述加熱氣體量及其比率,分別可由設於各加熱氣體 導入管4及22之途中的閥33、3 4K及設於配管27途中的閥 3 5 ,加Μ控制。 俟乾燥室2b内的溫度達到所定水準,且因加熱氣體所 產生的旋轉上昇氣流安定後,則使定量供給機作動,將 粉粒體經由粉粒體導入管23M —定量供給乾燥室2b内。 被供給到乾燥室2b内的粉粒體,由於剎那間構受沿著 多孔板20而Μ圓周方向高速旋轉的加熱氣體強制性分散, 委身給因加熱氣體而形成於乾燥室2b内的旋轉上昇氣流。 此時,被供給的粉粒體因受自旋轉上昇氣流的遠心力 ,而會沿著多孔板20行諸剌烈的旋轉運動。但由於自多 孔板20連鑕性的噴射加熱氣體,粉粒體不會壓接在多孔 板20。因而,即使為剛被供給到乾燥室2b後而含水率高 ,且最容易附著於容器1內周壁面(多孔板20)狀態的粉 粒體,也不會附著堆積於該内周壁面。而且,粉粒體接 -2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f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ϋ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19 ) 1 1 I 觸 壁 面 就 算 萬 一 附 著 由 於 從 多 孔 板 20的 噴 出 0 16連 續 1 1 1 地 噴 出 與 此 多 孔 板 20 表 面 平 行 的 加 熱 氣 體 的 緣 故 t 剛 附 •、 著 後 的 粉 粒 體 白 可 迅 速 地 吹 落 掉 〇 更 因 亦 白 作 為 乾 燥 室 請 1 1 2 b下 壁 的 多 孔 板 3 , 同 樣 連 續 地 噴 出 加 熱 氣 體 在 該 乾 燥 Pvj 讀 背 1 室 2b下 壁 也 不 會 附 著 堆 積 粉 粒 體 〇 面 之 注 1 搭 乘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的 上 述 粉 粒 體 當 濕 潤 而 密 度 高 之 間 意 孝 1 項 | > 由 於 受 白 重 力 作 用 及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的 遠 心 力 特 強 9 在 再 Φ- 1 大 略 同 一 水 平 面 內 m 旋 轉 而 滯 留 » 由 加 熱 氣 體 帶 來 的 熱 % 本 - 頁 1 能 備 受 乾 燥 作 用 〇 1 此 時 i 上 述 多 孔 板 20的 噴 出 P 16即 使 其 各 開 P 18的 面 1 1 積 形 狀 Μ 及 開 □ 比 例 在 任 何 一 處 都 是 -*. 定 * 且 白 任 一 1 1 噴 出 P 16所 噴 出 的 加 熱 氣 體 之 流 量 也 均 一 麥 在 多 孔 板 20 訂 近 旁 的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流 量 也 會 隨 其 流 向 上 方 依 序 累 積 , 1 r 越 是 軸 向 上 方 越 會 增 多 0 又 白 位 於 濕 潤 而 密 度 高 的 粉 粒 1 I 體 邊 旋 轉 而 滯 留 的 下 部 之 多 孔 板 20 (連接有粉粒體導入 1 1 管 23部 分 的 词 一 圓 周 面 )噴出口 16 , 加熱氣體因受自此 1 Λ今 滯 留 粉 粒 體 的 抵 抗 而 難 K 噴 出 〇 因 而 9 實 際 上 比 此 上 部 Ί | 的 噴 出 P 16所 噴 出 的 加 熱 氣 體 之 流 量 較 多 $ 其 噴 出 速 度 1 1 也 較 快 〇 然 而 > 在 此 部 分 形 成 所 諝 氣 環 $ 此 氣 環 則 對 於 1 I 被 供 給 到 乾 燥 室 2b內 的 粉 粒 體 * 扮 演 了 宛 如 在 此 部 分 t 1 1 將 中 心 具 有 圓 形 開 P 部 的 隔 間 環 從 乾 燥 室 2b 側 壁 裝 配 同 1 1 樣 的 效 果 . 阻 止 粉 粒 M0 輯 隨 著 上 昇 氣 流 向 上 移 動 〇 1 I 先 被 供 給 > 被 乾 燥 而 變 輕 浮 的 粉 粒 體 > 受 白 重 力 作 用 1 1 及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的 遠 心 力 會 逐 漸 變 小 9 又 由 於 白 粉 粒 體 1 1 21 '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I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20 ) 1 1 I 導 入 管23連 鑕 地 供 給 粉 粒 體 的 緣 故 t 便 移 動 到 中 心 方 向 1 1 I » 經 由上 述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所 造 成 的 Μ 7?sV) 環 開 □ 部 9 邊 旋 轉 I 1 而 相 隨上 昇 氣 流 在 乾 燥 室 2b內 向 上 方 移 動 〇 然 而 > 經 過 請 1 | 排 出 管25被 排 出 » 在 粉 粒 體 分 雛 器 26和 氣 流 互 為 分 離 » 7L· 閱 讀 背 1 终 於 Μ乾 燥 粉 粒 體 被 回 收 〇 之 此外,雖未能將多孔板20明確地區分為, 阻止上述粉 注 意 事 1 1 粒 體 直接 接 觸 筒 狀 容 器 1 的 內 周 壁 面 之 部 分 (防止附著 項 再 1 填 I 域 ), 與抑制粉粒體向上方移動的部分(抑 制 移 動 域 ), 寫 本 • , ·- 若 為 方便 上 區 分 為 兩 域 的 話 • 未 必 將 作 為 抑 制 移 動 域 的 頁 1 1 多 孔 板, 連 接 設 置 於 作 為 防 止 附 著 域 的 多 孔 板 頂 上 〇 亦 1 I 即 * 在筒 狀 器 1 兩 域 之 間 » 不 妨 留 有 在 軸 向 以 一 定 寬 1 1 度 並 無多 孔 板 之 部 分 〇 訂 按 上述 乾 燥 方 法 所 處 理 的 粉 粒 體 若 含 有 各 種 有 機 溶 劑 1 時 > 或因 粉 粒 體 的 物 性 等 恐 有 發 火 或 爆 炸 之 虞 時 » 則 替 1 1 代 空 氣使 用 氮 氣 等 各 種 不 活 性 氣 體 為 加 熱 氣 體 〇 若 遇 此 1 I 種 情 況時 » 例 如 將 上 述 排 氣 吹 風 mt m 28的 出 P 配 管 , 經 由 1 >-h 溶 劑 回收 裝 置 (圖示略) 連 結 到 上 述 空 氣 加 熱 器 9 構 成 一 \ 關 閉 迴路 而 不 活 性 氣 體 置 換 於 此 SS 關 閉 迴 路 腌 加 上 述 1 I 粉 粒 體的 乾 燥 處理 〇 1 1 1 接 著· 就 本 發 明 第 2 實 施 形 態 有 關 關 的 裝 置 » 按 眧 第 9 1 1 圖 及 第10 圖 加 Μ 說 明 〇 1 I 而 且, 就 和 t. 刖 述 本 發 明 第 1 實 施 形 態 有 關 裝 置 中 同 一 1 1 構 件 則加 註 同 一 符 號 而 其 說 明 從 略 〇 1 此 第2 實 施 形 態 有 關 裝 置 則 如 第 9 圖 所 示 9 位 於 排 出 1 I 22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21 ) 管25下方的乾燥室2b內周壁面的一部分,設置有以一定 寬度又廣達全周和上述同樣的多孔板40(如第4圖或第5 圖所示,形成同樣的噴出口 或長尺寸的長溝,噴出口 16的開口 18也和多孔板20時同樣,使能井然有序地朝向 容器1之任一接線方向般,有多數涸被配置的多孔板)。 然而,將此多孔板40全周全寬和前述同樣,K容器41完 全加Μ覆蓋,而在此容器41和多孔板40之間形成了熱風 室41a。實為在此熱風室41a側面連接加熱氣體導入管42 構造之裝置。其他的部分則與上述本發明第1實胞形態 有關之裝置相同。 此外,上述加熱氣體的導入管42也和前述加熱氣體導 入管4及22同樣,Μ自形成於筒狀容器1內的旋轉上昇 氣流同一轉向之大略接線方向連接到上述容器41為宜。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上述裝置上,經由導入管23供給乾燥室2b內的粉粒 體和前述第1實施形態有關裝置同樣,由沿著多孔板20 而K圓周方向高速旋轉的加熱氣體強制性的被分散,而 備受控制。然而,由於濕潤高密度之間,受自重力作用 及旋轉上昇氣流的遠心力特強,大致上在同一水平面內 逢旋轉而滯留,由加熱氣體所帶進的熱能備受乾燥作用 。然而,嗣後被乾燥而變輕的粉粒體,由於所受到重力 作用及旋轉上昇氣流的遠心力會變小,又自粉粒體導入 管23仍然連績性地供給粉粒體的緣故,便朝向中心方向 移動,邊旋轉而移動到上方。然而,粉粒體便到達設於 上述多孔板40的位置。 - 2 3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___ 五、發明説明(22) 在多孔板40所設置的位置上,加熱氣體乃經由導入管 42被導入熱風室41a内,由多孔板40向乾燥室2 b內噴出加 熱氣體。因而,在此部分形成沿著多孔板40而以圓周方 向高速旋轉的氣流,亦即上述氣環。此氣環具有阻止邊 旋轉邊沿筒狀容器1內壁而向上方移動的上述粉粒體之 效果。然而,向上方移動被阻止的粉粒體就在此氣環的 下部邊旋轉而滯留,由加熱氣體所帶進的熱能及外周壁 空間30供給有加熱媒體時,因受自該加熱媒體的傳導熱 而備受極其有效的乾燥作用。然而,備受乾燥而變輕的 粉粒體則受自旋轉上昇氣流的遠心力勢必變小,再度移 向中心方向,經由在上述氣環中央所形成的開口部,邊 旋轉而隨同上昇氣流自排出管25被排出。然而,自排出 管25被排出的粉粒體便在粉粒體分離器26和氣流截然被 分離,Μ良好乾燥的粉粒體被回收。 而且,在上述裝置上,藉將自多孔板40噴出的加熱氣 體加Κ控制(對於設置在第10圖所示導入管42途中的閥43 ,使其開或閉及調整風量),得控制粉粒體的舉動(滯留 時間),如使粉粒體就地滞留,或解除其滯留(使其隨同 上昇氣流上昇)等。又可將形成上述氣環之構成,在中心 軸方向隔著間隔設置兩個Μ上,Μ進行和上述同樣的操 作及控制。 接著,就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有關之裝置,按照第η 圖〜第13圖加Μ說明。 且在此實施形態上,就和前述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T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23 ) 1 關 裝 置 同 一 構 件 9 也 加 註 同 一 符 號 而 其 說 明 即 從 略 0 1 1 此 第 3 實 施 形 態 有 關 裝 置 乃 是 9 將 位 於 上 述 排 出 管 25 1 下 方 的 乾 燥 室 2b的 一 部 分 9 形 成 為 其 水 平 剖 面 比 其 他 部 y^ 請 丨 先 1 分 較 擴 大 的 同 心 圓 狀 之 乾 燥 室 (下稱擴大的乾燥室5 〇) 〇 閱 讀 1 至 於 其 他 部 分 則 與 前 逑 本 發 明 第 1 實 施 形 態 有 關 裝 置 相 背 1 之 1 同 〇 注 意 重 1 | 具 體 MS. 上 上 述 擴 大 的 乾 燥 室 5 0為 例 如 所 圔 示 般 9 在 筒 爭 項 I 再 | 狀 容 器 的 一 部 分 > 使 内 徑 大 的 筒 狀 構 件 5 1介 由 截 頭 圓 錐 填 宣 本 狀 構 件 52 5 3加 以 連 接 的 構 造 物 〇 頁 — 1 | 此 裝 置 亦 以 外 套 54 覆 蓋 上 述 擴 大 的 乾 燥 室 5 0 的 外 周 壁 1 1 面 9 在 該 外 套 5 4和 外 周 壁 面 之 間 所 形 成 的 空 間 55 9 經 由管 1 I 56 連 續 地 供 給 溫 水 或 加 埶 蒸 氣 等 加 熱 媒 體 9 再 由 管 .5 7排 1 tr 出 (以上是用溫水加熱的狀況, 若用加熱蒸氣時, 供給 管 和 排 出 管 的 上 下 位 置 恰 為 相 反 ), 若 以 上 述 之 構 成 者 9 1 I 其 粉 粒 體 的 乾 燥 狀 態 可 更 加 提 高 9 實 為 理 想 〇 1 又 如 第 1 3 圖 所 示 將 筒 狀 容 器1 在 上 述 擴 大 的 乾 燥 室 1 1 5 0分 割 為 上 下 部 9 更 視 其 必 要 亦 可 將 其 他 乾 燥 室 2b的 部 1 分 在 軸 向 大 略 以 同 一 長 度 加 以 分 割 〇 然 而 構 成 為 分 別 1 1 在 所 分 割 的 構 件 開 P 端 面 設 置 凸 緣 的 αα 単 元 者 9 和 前 述 第 1 1 1 實 施 形 態 有 關 裝 置 相 同 9 得 以 挾 箝 等 簡 αα 早 加 以 結 合 J 1 I 就 可 逹 成 刖 述 裝 置 同 樣 的 效 果 〇 i 1 更 為 了 形 成 上 述 擴 大 的 乾 燥 室 50用 的 筒 狀 構 件 5 1 之 内 1 1 徑 9 準 備 了 各 種 變 化 的 多 數 卑 元 者 5 因 應 粉 粒 體 的 物 性 1 I 、 或 百 標 含 水 率 等 而 簡 DO 早 可 交 換 最 合 適 単 元 〇 又 可 將 具 1 1 25 -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24 ) 1 1 有 擴 大 乾 燥 室 50的 DO 早 元 多 數 連 接 使 得 粉 粒 體 的 滯 留 時 1 1 .間 更 加 長 久 〇 1 1 此 外 9 上 逑 擴 大 的 乾 燥 室 5 0以 斷 面 積 Bb 較 諸 其 他 乾 燥 請 ! 先 1 室 2 b的 1 . 1〜3 .〇倍 .範 圍 為 宜 〇 要 是 1 . 1〜2 .〇倍, 範 圍 者 更 閲 1 佳 〇 背 面 1 | 之 1 這 是 因 為 要 是 bb 上 述 斷 面 積 比 更 小 的 乾 燥 室 5 0 9 為 使 意 1 I 粉 粒 體 滯 留 時 間 較 久 的 效 果 少 的 緣 故 〇 相 反 地 > 比 上 述 事 項 1 | 再 1 斷 面 積 比 更 大 的 乾 燥 室 5 0 9 雖 然 因 所 供 給 的 加 熱 氣 體 風 填 寫 本 量 (流速)而 異 t 在 此 擴 大 的 乾 燥 室 50 内 的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頁 'ν__^ 1 I 之 流 速 遽 而 緩 慢 下 來 j 因 而 3 •fnf m 從 給 與 足 可 使 粉 粒 體 1 1 發 生 旋 轉 蓮 動 的 遠 心 力 及 足 可 使 粉 粒 體 移 動 到 上 方 的 上 1 1 昇 力 〇 訂 在 上 逑 的 裝 置 中 9 在 此 擴 大 的 乾 燥 室 5 0 内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的 上 昇 速 度 急 劇 降 低 9 和 上 述 第 2 實 施 形 態 有 關 裝 1 I 置 形 成 氣 璟 時 的 效 果 同 樣 9 粉 粒 體 再 度 在 大 約 同 一 1 I 水 平 面 内 邊 旋 轉 而 滯 留 〇 然 而 9 此 滯 留 的 粉 粒 體 則 由 加 1 熱 氣 體 所 帶 進 的 熱 能 及 在 此 擴 大 的 乾 燥 室 5 0外 周 壁 面 的 / 空 間 55仍 妖 八、、 供 給 有 加 熱 媒 體 時 9 錯 受 白 該 加 熱 媒 髀 的 傳 1 1 導 熱 而 備 受 乾 燥 作 用 〇 而 後 5 被 乾 燥 而 變 輕 的 粉 粒 體 乃 1 1 受 白 於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的 遠 心 力 隨 著 變 小 9 再 度 移 向 中 心 1 1 方 向 而 邊 旋 轉 邊 隨 同 上 昇 氣 流 > m •am 由 排 出 管 25而 被 排 出 1 1 〇 從 排 出 管 2 5 被 排 出 的 粉 粒 體 則 於 粉 粒 體 分 離 器 2 6與 氣 1 1 流 相 分 離 以 良 好 被 乾 燥 的 粉 粒 p 回 收 為 成 品 〇 1 I 接 者 就 本 發 明 第 4 實 施 形 態 有 關 的 裝 置 9 按 照 第 14 1 1 26-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i〇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25) 圖加Μ說明。而且,在本裝置中,就與本發明上述第1 及第3實施形態有關裝置相同構件,則只加註同一符號 而說明從略。 此第4實施形態有關裝置為,在上述第3實施形態有 關裝置的擴大乾燥室50下部,形成噴出加熱氣體(溫度 低的第二次空氣)之機構6 0者。其他部分則與前述本發 明第3實施形態有關装置相同。 具體上如第14圖所示,其裝置係構造為,在擴大的乾 燥室50下部和該下部與其位於該下部下方的乾燥室2 b的 連结部分(截頭圓錐狀構件52),廣達這些側面的一部分 或全周,Μ —定寬度和前述同樣設有多孔板61 (形成示 於第4圖或第5圖同樣的噴出口 16,或長尺寸溝,噴出 口 16的開口 18也和多孔板20ί目同,多數被配置成能有規則 地朝向容器1之一接線方向的多孔梹)者。然而,把此 一多孔板61的全周全幅度和前述相同,Κ容器62完全覆 蓋,就在此容器62和多孔板61之間形成了熱風室(氣流 積留處)。然而,構成為在此熱風室62a的側面連接加熱 氣體導入管63之裝置就是。 而且,上述加熱氣體的導入管63最好也和上述導入管 4、22及42同樣,從與形成於筒眯容器1内的旋轉上昇氣 同一轉向的大略接線方向連接到容器62為要。 在上述裝置上,將加熱氣體經由導入管63導入熱風室 62a內,就可從多孔板61朝向擴大的乾燥室50噴出溫度 低的加熱氣體(第二次空氣)。因此,邊旋轉而移向上方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Γ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26 ) 1 > 當 抵 達 擴 大的 乾 燥 室 50的 粉 粒 體 由 於 就 在 該 處 所 旋 轉 1 1 1 上 昇 領 流 的 上昇 速 度 會 急 剌 降 低 的 緣 故 t 便 在 擴 大 的 乾 1 燥 室 50的 下 部及 其 下 方 邊 旋 轉 而 滞 留 〇 然 而 藉 由 上 昇 /~、 請 1 | 氣 體 所 帶 進 的熱 能 及 白 上 述 多 孔 板 61所 嗔 出 的 加 熱 氣 體 閲 讀 背 1 帶 進 來 的 熱 能, 而 備 受 更 有 效 果 的 乾 燥 作 用 (加工完成 之 | 乾 燥 ) 3這樣被乾煉而變輕的粉粒體, 自然受自旋轉上 意 拳 1 昇 氣 流 的 遠 心力 也 會 變 小 » 再 度 移 向 中 心 方 向 而 邊 旋 轉 項 再 1 I 隨 同 上 昇 氣 流, 經 由 排 出 管 25被 排 出 〇 然 後 > 白 排 出 管 填 寫 本 •»— I 25被 排 出 的 粉粒 體 就 在 粉 粒 體 分 離 器 26和 氣 流 受 諸 分 離 頁 1 1 * 成 為 被 良 好乾 燥 的 粉 粒 體 回 收 〇 1 I 繼 而 t 就 本發 明 第 5 實 腌 形 態 有 關 裝 置 9 依 據 第 15 圖 1 1 加 Μ 說 明 〇 而且 f 就 此 裝 置 亦 同 於 本 發 明 第 1 及 第 3 實 訂 施 形 態 有 關 裝置 中 的 構 件 9 只 加 註 同 一 符 號 而 說 明 從 略。 此 第 5 實 施形 態 有 關 裝 置 為 9 對 於 被 處 理 物 的 粉 粒 體 1 1 較 少 有 附 著 性時 9 可 有 效 使 用 〇 係 為 將 ·> r- 刖 述 第 3 實 m 形 1 I 態 有 關 裝 置 的多 孔 板 20由 存 在 於 下 方 的 多 孔 板 3 隔 離 之 1 /今 構 造 〇 其 他 部分 則 與 刖 述 本 發 明 第 3 實 施 彤 態 有 關 裝 置 1 相 同 〇 I 具 體 上 9 如第 15 圖 所 示 9 將 形 成 有 噴 出 口 16的 多 孔 板 1 1 20配 置 在 比 連接 有 粉 粒 體 供 給 管 23的 乾 燥 室 2b 側 壁 更 上 1 1 面 〇 然 而 » 將此 多 孔 板 20的 下 部 圓 周 面 和 多 孔 板 3 間 的 1 I 乾 燥 室 2b之 外周 壁 面 » 如 圖 示 那 樣 Μ 外 套 70 覆 蓋 在 形 1 I 成 於 該 外 套 70和 外 周 壁 面 間 的 空 間 71 9 經 由 管 72 連 鱭 供 1 1 給 溫 水 或 加 熱蒸 氣 等 加 熱 媒 體 9 再 經 由 管 73排 出 (上逑 1 I 28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五、發明説明(27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氣煉2b加流 管向高有粒此及煉昇成上 第 1 而 裝 蒸乾室的氣 入朝向具粉在K乾上形而 及第號 關 熱到燥流昇 専20方乃潤躭能的轉過流16明符 有 加。給乾氣上 由板周環濕體热果旋通氣。第發一 態 給101 供向昇轉。經孔圓氣的粒的效自,昇同據本同 形 S3 供 被朝上旋置乃多 Μ 此來粉進有受向上相依述註 施 是 U2316轉該位體從20。 方的帶受其方同置置前加 實 要}管口旋乘的氣體板環上止所備,心隨裝裝和 , 5 ,反入出速搭置熱氣孔氣向阻體,體中邊藺鼷於件 第 同相導噴高,設如熱多的移到氣熱粒到轉有有對構 述 相置體的成時被,加著諝壁受熱導粉動旋態態是的 前 述位粒 3 形同板上於沿所内動加傳的移》 形形也同 和 前下粉板上之孔置由了述 1 移藉的輕而 ,施施置相 置 和上由孔 3 散多位内成上器方 ,71變,部實實裝置 裝 ,的經多板分述的 a 形,容上留間而小口 36 此装 藺 況管,從孔被上置21乃即狀向滯空煉變開第第但關 有 情出上 ,多的達設室 ,亦茼,而面乾必的述明 C 有 態 的排置體該性到被風.出,沿而轉壁被勢央上發明態 形 時和裝粒於制 ,20熱唄流而然旋周,力中與本說形。施 水管的粉藉強方板至内氣轉。邊外後心環則就以施略實 溫給述的.,上孔人2b的旋果部給其遠氣後,加實從 6 給供上內出體向多専室轉邊效下供。的述其著圖 3 明第 供,在2b噴氣移在被燥旋止之環自用流上。接兩第說此 是時 室內熱而22乾速阻體氣受作氣於昇17及其 __·__'_____*______L 丁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Ί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8 ) 1 1 I 置 同 樣 * 作 為 被 處 理 物 的 粉 粒 體 較 少 有 附 著 性 時 t 可 有 1 1 I 效 地 使 用 0 1 1 此 一 裝 置 是 將 供 給 加 熱 氣 體 的 専 入 管 80如 第 17 圖 所 示 /·—V 請 A. 1 | 9 接 線 方 向 連 接 在 筒 狀 容 器 1 的 下 部 81 » 而 在 筒 狀 容 y\Li 聞 背 1 器 1 内 使 形 成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櫬 構 之 構 成 〇 其 他 部 分 則 與 之 刖 述 本 發 明 第 3 實 施 形 態 有 瞄 裝 置 相 同 〇 注 意 1 | 事 1 在 此 裝 置 上 9 經 由 導 入 管 80從 接 線 方 向 被 導 入 至 筒 狀 項 再 1 填 1 容 器 1 下 部 81的 加 熱 氣 體 9 乃 形 成 了 在 茼 狀 容 器 1 内 邊 寫 本 ^ *- 旋 轉 而 上 昇 之 氣 流 Ο 頁 1 I 因 而 9 經 由 導 入 管 23而 被 導 進 筒 狀 容 器 1 内 的 粉 粒 體 1 I 9 因 上 述 加 熱 氣 體 所 造 成 的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而 邊 被 分 散 1 1 乾 燥 9 隨 同 該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沿 著 筒 狀 容 器 1 的 內 周 壁 面 訂 而 邊 旋 轉 上 昇 • 終 於 到 達 擴 大 的 乾 燥 室 50 0 1 在 此 掮 大 的 乾 嫌 室 50刖 與 Λ.Λφ 刖 述 第 3 實 施 形 態 有 m 裝 置 I 1 的 情 況 同 樣 > 由 於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的 上 昇 速 度 會 急 剌 降 低 1 I 9 粉 粒 體 乃 大 致 上 在 同 一 水 平 面 內 邊 旋 轉 而 滯 留 〇 然 而 1 ( 粉 粒 體 由 加 熱 氣 體 所 帶 進 的 熱 能 備 受 有 效 果 的 乾 煉 作 1 用 9 嗣 後 t 被 乾 煉 而 變 輕 的 粉 粒 體 乃 移 動 到 中 心 方 向 9 1 I 邊 旋 轉 而 m 同 上 昇 氣 流 經 由 排 出 管 25被 排 出 〇 而 後 » 從 1 1 排 出 管 25被 排 出 的 粉 粒 體 就 在 粉 粒 體 分 離 器 26和 氣 流 截 1 i 然 被 分 離 » Μ 良 好 被 乾 嫌 的 粉 粒 體 回 收 為 成 品 〇 1 I 此 外 • 如 上 述 裝 置 那 樣 t 若 將 供 給 加 热 氣 體 的 専 入 管 1 1 80M 接 線 方 向 連 接 在 筒 狀 容 器 1 的 下 部 81 t 而 在 简 狀 容 1 I 器 1 內 構 成 為 形 成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的 檐 構 時 f 則 如 獪 示 於 1 I -30-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29 ) ! I 第 18 圖 那 樣 的第7 實 施 形 態 有 關的裝置, 也 可將 供 給 加 1 1 熱 氣 髏 的 上 述導入 管 權 充 兼 用 粉粒體導入 管 的導 入 管 90 1 I 5 經 由 該 導 入管90 將 連 同 加 熱 氣體的粉粒' 體 供給 筒 狀 容 請 1 I 器 1 内 之 構 造。 先 '閱 1 I 讀 1 1 又 如 第 1 9 圖所示 之 本 發 明 第 8實施形態 有 關裝 置 9 亦 背 1 | 之 1 可 構 成 為 將 習知氣 流 乾 燥 器 1 0 〇的乾燥管1 0 1 出口 邊 側 端 注 ‘意 1 I 部 ,連接於上述兼用加熱氣體和粉粒體之導入管9 〇〇 此時 事 項 1 I 再 1 i 5 經 由 習 知 氣·流乾 燥 器 10 0過來的加熱氣體( 排氣 ), 則於 -壤 空 本 筒 狀 容 器 1 内改變 為 旋 轉 上 昇 氣流,隨同 上 述氣 流 而 被 頁 '〆 1 I 乾 燥 處 理 過 來的粉 粒 體 就 在 該 筒狀容器1 内 ,備 受 上 述 1 1 同 樣 的 作 用 而可提 高 乾 燥 能 力 。亦即,以 氣 流乾 燥 器 10 0 1 | 所 使 用 的 加 熱氣髏 之 溫 度 及 風 量,使得粉 粒 體所 逹 成 的水 訂 分 更 為 降 低 ,或卽 使 為 同 __. 已 達成的水分 也 可增 多 處 理量 等 ,在在都得以施加極有效率的乾燥處理。 此外, 第1 9圔 1 I 中 的 1 0 2為敲碎機。 I 1 I 以 下 就 上述本 發 明 有 關 各 種粉粒體的 乾 燥方 法 及 其 1 1 乾 燥 裝 置 ) 確認其 效 果 如 何 的 試驗例加以 記 逑。 驗 例 A- I 1 含 水 率 2 4XWB的 Μ BS条 樹 脂 (平均粒子徑·· 1 6 5 m m 辰 積 1 比 重 :0 .5 )之乾燥。 1 I [試驗例A 1 1 1 1 在 内 徑 2 5 〇mm,長度_為内徑5 倍的直管内, 藉以接線 1 1 方 向 導 入 加 熱氣體 及 上 述 粉 粒 體而形成旋 賴 特 上昇 氣 流 1 隨 同 該 旋 轉 上昇氣 流 而 將 上 逑 粉粒體加以 乾 燥處 理 〇 ( 1 1 3 1 1 1 I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30 ) 1 1 1 具 體 而 言 t 使 用 如 第 18 圖 所 示 的 裝 置 中 拿 掉 擴 大 的 乾燥 1 1 I 室 50的 裝 置 > 來 乾 燥 處 理 上 述 粉 粒 體 ) 1 將 此 粉 粒 體 的 乾 燥 條 件 及 乾 燥 結 果 記 載 於 表 1 〇 /、 請 先 1 [試驗例A2] Μ 讀 • 背 I 在 內 徑 2 5 0m m » 長 度 為 內 徑 5 倍 的 直 管 內 藉 只 從 下部 1¾ 之 側 壁 的 多 孔 板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而 形 成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 隨同 意 1 | 事 1 該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而 將 上 述 粉 粒 體 乾 燥 處 理 之 〇 (具體而 項 再 1 I 言 ♦ 在 第 3 圆 圖 所 示 的 裝 置 上 * 關 閉 設 於 導 入 加 熱 氣 體至 填 寫 本 .·— 熱 風 室 2a 的 導 人 管 4 途 中 的 閥 33 ,使用在多孔板3上 載置 頁 V^' 1 1 平 板 的 裝 置 來 乾 燥 處 理 上 述 粉 粒 體 者 ) 3 1 I 將 此 粉 粒 體 的 乾 燥 條 件 及 乾 燥 結 果 列 記 於 表 1 〇 1 1 [試驗例A3] 訂 1 在 內 徑 2 5 0 m 扭* 長 度 為 內 徑 5倍的直管内, 藉自下部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多 孔 板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Μ 形 成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1 1 隨 同 該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而 將 上 述 粉 粒 體 乾 燥 處 理 之 〇 (具 1 | 體 而 .V.. * 使 用 第 3 圖 所 示 的 裝 置 來 乾 燥 處 理 上 述 粉 粒體 1 者 ) 1 此 外 f 白 下 部 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多 孔 板 分 別 供 給 乾 燥 室2b 1 I 內 的 加 熱 氣 體 量 的 比 例 為 4 : 6 > 1 1 其 他 粉 粒 體 的 乾 燥 條 件 及 乾 燥 结 果 乃 記 載 於 表 1 〇 1 1 [試驗例A4] 1 I 在 內 徑 2 5 0 m m » 長 度 為 內 徑 5 倍的直管内, 藉由下部 1 1 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多 孔 板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Κ 形 成 旋 轉 上 昇 氣流 1 1 « 随 同 該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來 乾 燥 處 理 上 述 粉 粒 體 (具體而 1 I 32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 7 _ B7 五、發明説明(紅) 言,使用第3圖所示的裝置來乾燥處理上述粉粒體)。 此外,自下部側壁及下壁的多孔板各自供姶乾燥室2b 內的加熱氣體量之比例定為7:3。 其他粉粒體的乾燥條件及乾燥结果則記載於表1 。 [試驗例A5] 在內徑250mm,長度為內徑5倍的直管途中(距下壁750 mm的位置),設有內徑為350mm,長度為250mra的擴大部之 容器內,藉由下部側壁及下壁的多孔板導入加熱氣體Μ 形成旋轉上昇氣體,隨同該旋轉上昇氣體而將上述粉粒 體加Μ乾燥處理。(具備而言,使用第13圖所示的裝置 將上逑粉粒體乾燥處理之) 而且,從下部側壁及下壁的多孔板各自供給乾燥室2b 內的加熱氣體量比例定為7:3。 其他粉粒體的乾燥條件及乾燥結果則記載於表1。 [表1] \ imm [kg/Hr] 加 熱氣 體 固氣比 [-] ma会★ J隨觀 空塔赖 [m/sec] 臟 [m5/min] 里霣 [kg/Hr] 入□溫度 m 出□溫S [r】 [%UB] §»JA1 5 0 6.0 16.6 890 110 83 0.056 一 x註1) 試^ΪΑ2 50 6.0 16.6 890 110 83 0.056 6.5 △註2) Ι^^|Α3 5 0 6.0 16.6 890 . 110 83 0.056 6.5 〇註.3) 藏細 5 0 6;0 16.6 890 110 83 0.056 6.2 ◎註4) Ι»ΙΑ5 5 0 6.0 16.6. 890 110 83 0.056 6.0 ◎ 註1:剛開始運轉後粉粒體會附著於容器側面的一部分, -3 3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Χ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τ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32 ) 1 隨 著 運 轉 便 擴 大 至 整 個 倒 面 > 又 在 底 面 不 動 的 粉 1 1 粒 體 亦 多 〇 1 註 2 : 底 面 的 中 心 即 見 有 圓 錐 狀 的 堆 積 〇 /~、 請 先 1 註 3 : 在 側 面 的 部 分 雖 見 有 薄 薄 的 附 著 但 没 有 繼 續 閲 讀 1 進 展 〇 背 1 I 之 1 註 4 : 兀 全 並 無 附 著 〇 注 意 1 I 從 上 述 試 驗 例 A將濕潤的粉粒體加以乾燥處理者, 得確 事 項 I I 1 認 應 白 下 部 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兩 多 孔 板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至 筒 狀 4 % 本 容 器 内 9 而 形 成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5 因 粉 粒 體 的 附 著 堆 積 少 頁 1 I 5 所 以 最 有 利 〇 又 白 下 部 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多 孔 板 分 別 導 入 1 1 至 筒 狀 容 器 内 的 加 熱 氣 體 量 也 確 認 了 f 白 下 部 側 壁 導 入 1 | 量 多 於 白 下 壁 導 入 量 9 因 粉 粒 體 的 附 著 堆 積 少 而 較 有 利。 訂 且 為 了 比 較 9 在 習 知 氣 流 乾 燥 器 (僅僅在直管内形成 加 熱 氣 p Π-u· 所 造 成 的 上 昇 氣 流 來 乾 燥 處 理 之 裝 置 )中, 不 使 1 | 用 被 處 理 物 的 分 散 機 而 乾 燥 處 理 了 上 述 粉 粒 體 9 由 於 變 1 | 成 濕 濕 塊 狀 而 未 能 搭 上 上 昇 氣 流 9 掉 落 在 乾 燥 器 下 部 者 1 1 多 〇 即 使 搭 上 氣 流 的 粉 Jfej- 體 也 大 多 附 著 於 上 方 的 彎 曲 部 I Ο 而 且 9 製 品 含 水 為 1 55UB〇 1 i U 驗 例 B- 一 1 I 含 水 率 6 % WB的 HE S条樹脂(具 體 上 為 上 述 試 例 A5所 1 I 獲 得 的 乾 燥 粉 粒 體 )之乾燥。 1 1 [試驗例E 1 ] 1 1 在 内 徑 2 5 0 ϊϊ 扭, 長度為内徑5倍 的 直 管 内 9 由 接 線 方 向 1 I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及 上 逑 粉 粒 體 > 以 形 成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9 隨 I 1 同 該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而 將 上 述 粉 粒 體 乾 燥 處 理 之 〇 (具體 1 I 上 9 乃 使 用 第 1 8 圖 所 示 的 裝 置 中 拿 掉 擴 大 的 乾 室 50的 1 - 34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乂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33 ) 1 1 裝 置 ,將 上述粉 粒 體 加 Μ 乾 燥 處 理 ) D 1 1 I 此 粉粒 體的乾 燥 條 件 及 乾 燥 結 果 記 載 於 表 2 0 1 | [試驗例B2] 請 先 1 1 在 內徑 250mm, 長 度 為 内 徑5 倍 的 直 管 内 » 藉 由 下 部 側 閱 讀 背 I 壁 及 下壁 的多孔 板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而 形 成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f 面 之 注 I 隨 同 該旋 轉上昇 氣 流 乾 燥 處 理 了 上 述 粉 粒 體 〇 (具體上, 意 事 1 係 使 用第 3圖所示的裝置而將上述粉粒體加K乾燥處理。) 項 再 彼 1 | 而 且, 從下部 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多 孔 板 分 別 供 給 乾 燥 室 2b 寫 本 1 内 的 加熱 氣體量 Μ 5 : 5進行乾燥 y 頁 1 1 將 其他 粉粒體 的 乾 燥 條 件 及 乾 燥 结 果 記 載 於 表 2 > 1 I [試驗例B3] 1 1 在 内徑 250mm, 長 度 為 内 徑 5 倍 的 直 管 途 中 (距下壁750 訂 m m 的 位置 )設有內徑3 0 0 m m 長 度 2 5 0m m的擴大部之容器 1 内 * 藉由 下部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多 孔 板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而 形 成 1 1 旋 轉 上昇 氣流, 隨 同 該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將 上 述 粉 粒 體 加 Μ 1 1 乾 燥 處理 。(具體上, 使 用 了 第 13 圖 所 示 的 裝 置 來 乾 燥 處 1 ΚΉ 理 上 述粉 粒體) \ 而 且, 自下部 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多 孔 板 各 白 供 給 乾 燥 室 2b 1 1 内 的 加熱 氣體量 比 例 Μ 5 : 5施行之。 ) 1 I 其 他粉 粒體的 乾 燥 條 件 及 乾 燥 結 果 則 記 載 於 表 2 1 1 [試驗例B4] 1 | 在 內徑 250mm, 長 度 為 內 徑 5 倍 的 直 管 途 中 (距下壁750 1 1 οι m 的 位置 )設置內徑350 mm ,長度250 mm 的 擴 大 部 之 容 器 內 1 1 * 藉 由接 線方向 導 入 加 熱 氣 ΛΆ SS 而 形 成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 隨 1 I 35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34) 1 同 該 旋 轉 上 昇氣 流 將 上 述 粉 粒 p 加 以 乾 燥 處 理 〇 (具體 1 上 % 使 用 第 1 8圖 所 示 的 裝 置 而 乾 燥 處 理 上 述 粉 >&丄 體)。 1 其 粉 粒 體 的乾 燥 條 件 及 乾 燥 結 果 則 記 載 於 表 2。 ✓—s 諳 ! 先 1 [試驗例B 5] Μ 讀 在 内 徑 2 5 0 ni m , 長 度 為 内 徑 5 倍 的 直 管 途 中 (距下壁7 5 0 背 I 之 1 1 m 的 位 置 )設有内徑3 50 m m > 長 度 2 5 0 m ©的擴大部的容器 注 意 1 I 内 , 藉 由 下 部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多 孔 板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而形成 事 項 1 | 再 1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隨 同 該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將 上 述 粉 粒 體加以 j真 寫 • 本 乾 燥 處 理 〇 (具體上, 使 用 了 第 1 3 圖 所 的 裝 置 來 乾燥處 頁 1 I 理 上 述 粉 粒 1 1 而 且 9 白 下部 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多 孔 板 各 白 供 給 乾 燥室2b I 内 的 加 熱 氣 體量 比 例 以 5 : 5施行之。 訂 其 他 粉 粒 體的 乾 燥 條 件 及 乾 燥 結 果 則 記 載 於 表 20 [試驗例B 6] 1 I 在 内 徑 2 5 0 in Bi , 長 度 為 内 徑 5 倍 的 直 管 途 中 (距下壁750 1 | nun 的 位 置 )設有内徑3 50 m m 9 長 度 2 5 0 m m的擴大部之容器 1 1 外 周 壁 面 9 以95 °c 的 溫 水 加 熱 , 藉 由 下 部 側 壁 及 下壁的 I 多 孔 板 導 入 加熱 氣 m Π-u. 至 該 容 器 内 9 以 形 成 旋 轉 上 舁氣體, 1 I 並 隨 同 該 旋 轉上 舁 氣 流 將 上 述 粉 粒 體 加 以 乾 燥 處 理。( 1 1 具 體 土 ,使用了第1 3圔所示的裝置, 邊將9 5 °C溫水供給 I 外 套 内 而 將 上述 粉 粒 體 加 以 乾 燥 處 理 〇 ) 1 1 而 且 5 白 下部 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多 孔 板 各 白 供 給 乾 燥室2b 1 1 内 的 加 熱 氣 體量 比 例 以 5 : 5施行之。 1 1 其 他 粉 粒 體的 乾 燥 條 件 及 乾 燥 結 果 記 載 於 表 2〇 1 1 3 6 -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A 7 B7 五、發明説明(35 ) 表2 \ tkg/Hr] 加熱氣體 固氣比 (-] 1 製品含水率 (%UB] 空塔醚 fm/scc] 顯 [ms/min] 重霣 [kg/Hr] 入口溫s [V] 出DSS m 總他 5 0 6.0 16.6 890 110 80 0.056 2.2 50 6.0 16.6 890 * 110 79 , 0.056 ..1.9 言磁柳3 50 6.0 16.6 890 110 75 0.056 0.67 | 5 0 6.0 16.6 ' 890 no 75 0.056 0.48 50 6.0 16.6 890 no 75 0.056 0.46 ΐίΕ*ΜΒ6 50 6.0 16.6 890 no 75 0.056 0.4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註)任一試驗例也未見有在裝置内附著堆積粉粒體。 Μ上述的試驗例B欲將已乾燥某一程度狀態的粉粒體 加Μ乾燥處理時,即俾在接線方向導入加熱氣體至筒狀 容器內而形成旋轉上昇氣流,可確認也不會發生粉粒體 的附著堆積。又確認了將旋轉上昇氣流的旋轉直徑在途 中加Μ擴大,或將筒狀容器自其外周面加熱者,對於提 高粉粒體的乾燥狀態非常有效。 此外,為了比較,在習知的氣流乾燥器中不使用被處 理物的分散機,而將上述粉粒體加Μ乾燥處理的结果, 其製品含水率為4.(UWB。但由於被期含水率低,所Μ在 裝置內未見有粉粒體的附著堆積。 —Ιΐ驗例C — 含水率23:KWB的PVC(聚氯化乙烯)樹脂粉粒體(平均粒 徑:13〇wm)之乾燥 [試驗例C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36 ) 1 在 内 徑 35 0 D1 長 度 為 内 徑 5 倍的 直 管 内 9 藉 白 下 部 侧 1 1 壁 及 下 壁 的 多 孔 板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以 形 成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1 I 而 隨 同 該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將 上 述 粉粒 體 加 以 乾 燥 處 理 0 ( 請 Ί 先 1 具 體 上 ,乃使用了第3 圖所示的裝置而將上述粉粒體 閲 讀 1 乾 燥 處 理 之 〇 ) 1 面 1 I 之 1 而 且 9 白 下 部 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多孔 板 各 白 供 給 乾 燥 室 2b 注 意 1 1 内 的 加 熱 氣 體 量 比 例 以 7 : 3施行之。 事 項 1 I 再 I 將 其 他 粉 粒 體 的 乾 燥 條 件 及 乾燥 結 果 記 載 於 表 2。 •填 % 本 [試驗例C 2] 頁 1 I 在 内 徑 3 5 0 m m , 長 度 為 内 徑 5 倍的 直 管 途 中 (距下壁 1 1 10 50 扭Π) 的 位 置 )設有内徑4 3 0 扭ffl ,長3 5 0 1 m 的 擴 大 部 之 容 器 1 1 内 , 藉 白 下 部 倒 壁 及 下 壁 的 多 孔板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9 Μ 形 訂 成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9 而 隨 同 該 旋 轉上 昇 氣 流 將 上 述 粉 粒 體 加 以 乾 燥 處 理 〇 (具體上, 乃使用了第1 3圖所示的裝置來 1 | 乾 燥 處 理 上 粉 粒 體 )〇 1 | 而 且 , 自 下 部 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多孔 板 各 白 供 給 乾 室 2b 1 1 内 的 加 熱 氣 體 量 fcb 例 9 以 7 : 3施行之。 1 將 其 他 粉 粒 體 的 乾 細 條 件 及 乾燥 結 果 記 載 於 表 3。 1 I [試驗例C 3] 1 1 在 内 徑 35 0 m ΪΒ , 長 度 為 内 徑 5 倍的 直 管 途 中 9 (距下壁 1 I 1 0 5 0 m tt 1的 位 置 )設有内徑4 3 0 m in , 3 5 0 1 1 的 一 擴 大 部 的 同 1 1 時 > 並 於 該 擴 大 部 輒 面 也 設 置 多孔 板 的 容 器 内 9 錯 自 下 1 1 部 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多 孔 板 導 入 加 熱氣 BM 體 J 以 形 成 旋 轉 上 昇 1 I 氣 流 9 便 其 隨 同 該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同 時 > 亦 藉 白 .該 擴 大 1 1 -3 8-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37 ) 1 部 側 壁 的 多 孔 板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二次空氣)而將 上述粉粒 1 1 體 加 以 乾 燥 處 理 (具體上, 使用了第1 4圔所示的裝置來乾 1 燥 處 理 上 述 粉 粒 體 〇 ) 請 先 1 而 且 5 白 下 部 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多孔板 分別供給 乾燥室2 b 閲 讀 1 内 的 加 熱 氣 體 量 的 bb 例 為 7 : 3, 二次空氣量即為自下部 f έ 1 | 之 1 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多 孔 板 所 供 給 的 加熱氣 體量之15%施行之。 注 意 1 I 將 其 他 粉 粒 體 的 乾 燥 條 件 及 乾燥結 果記載於 表30 事 項 再 1 [試驗例C 4] 填 寫 本 在 内 徑 35 0m m , 長 度 為 内 徑 5 倍的直 管途中, (距下壁 頁 1 I 10 50 m m 的 位 置 )設置以高度方向4 0 in m的寬度寬達側壁全 1 1 周 的 多 孔 板 之 容 器 内 > 藉 由 下 部側壁 及下壁的 多孔板導 1 | 入 加 熱 氣 體 以 形 成 旋 轉 上 昇 氣流, 使上述粉 粒體.隨同 訂 該 旋 轉 上 昇 氣 體 的 同 時 9 箱 白 設於該 直管途中 的側壁全 周 之 多 孔 板 也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氣環用),將上述粉粒髏加 1 | 以 乾 燥 處 理 (具體上, 使用了第10圔所示的裝置來乾燥 1 I 處 理 上 逑 粉 粒 體 )〇 1 而 且 > 白 下 部 側 壁 及 下 壁 的 多孔板 各自供給 乾燥室2 b I 内 的 加 熱 氣 體 量 的 fcb 例 傜 以 7 : 3行之, 又供給氣環用的 1 1 加 熱 氣 體 量 為 自 下 部 側 壁 及 下 壁的多 孔板所供 給加熱氣 i 1 體 量 之 15%〇 1 1 將 其 他 粉 粒 p 的 乾 燥 條 件 及 乾燥結 果記載於 表3。 1 [試驗例C 5] 1 1 在 内 徑 3 5 0 ir ΏΙ , 長 度 為 内 徑 5 倍的直 管途中, 將下部側 1 I 壁 的 多 孔 板 設 於 距 下 壁 1 7 5 n a的位置之容器中, 以 lkg/ 1 1 cm2- g的加熱水蒸氣加熱下部側壁的多孔板和下壁間的 1 1 - 3—9-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M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38) 外周壁面,藉自下部側壁及下壁的多孔板導加熱氣體至 該容器内,以形成旋轉上昇氣流,而隨同該旋轉上舁氣 流將上述粉粒體加以乾燥處理。(具體上,使用了第1 5 圖所示的裝置中拿掉擴大的乾燥室50的裝置來乾燥處理 上述粉粒體。) 而且,各自下部側壁及下壁的多孔板分別供給乾燥室 2 b内的加熱氣體量比例乃以8 : 2行之。 將其他粉粒體的乾燥條件及乾燥結果記載於表3。 [試驗例C 6 ] 在内徑350mm,長度為内徑5倍的直管途中,(距下壁 1050mm的位置)設置内徑430ιηιη、·長350ιηηι的擴大部,同 時,將下部側壁部的多孔板設置於距下壁1 7 5 in in位置的容 器中,下部側壁的多孔板和下壁間之外周壁面以1 k g / c nf -G的加熱水蒸氣加熱,藉自下部側壁及下壁的多孔板導入 加熱氣體至該容器内,以形成旋轉上昇氣流,而隨同該旋 轉上昇氣流將上述粉粒體加以乾燥處理》(具體上,使用了 第15圔所示的裝置來乾燥處理上述粉粒體。) 而且,自下部側壁及下壁的多孔板分別供給乾燥室 2 b内的加熱氣體量比钶乃以8 : 2行之。 將其他粉粒體的乾燥條件及乾燥結果記載於表3。 -4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T A7 B7 五、發明説明(39 ) 表3 \ mrn^L Ikg/Hr] 加熱氣體 同氣L-b [-] -1 製品含水率 [%UB] 空塔速度 [m/sec] Sfi ikg/Hr] 入□溫度 m 出OSS m I總陳1 150 7.0 40.4 2063 120 73 0.073- V:v;;3.〇; 220 7.0 .40.々 2063 120 62 0.10? 220 7.0 40.4 2063 '120 62 :,0.093 220 7.0 40.4 2063 120 59 0.093 ..;··- 攀1,' kiaw5 210 6.1 35.0 1829 120 TU : ;0-115^ _.'ΐ'0·3 210 6.1 35.0 1829 120 凋. 0.115 0.2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註)在試驗例C1及C2上,追加供給了 3 09〔Kg/Hr〕的加 熱氣體。(在固氣比的計算也包括著。) 自上述的試驗例C,便將筒狀容器內的旋轉上昇氣流之 旋轉直徑在途中加以擴大,就在此旋轉徑被擴大的部分 導人加熱氣體,或在筒狀容器任意高度的位置形成高速 旋轉的氣流所諝氣環,或更將位於前述氣環所形成的位 置下方之筒狀容器外周面加等,確認了為提高粉粒體的 乾燥狀態在在都非常有效。 —Μ驗例D—— 含水率23!KWB的PVC(聚氯乙烯)樹脂粉體(平均粒徑為 130/iffl)之乾燥。 [試驗例D1] 使用內徑145mm、長14.5b有三處彎曲部的習知氣流乾 燥器將上述粉粒體加Μ乾燥處理。(具體上,使用第19 -41 - 本紙張^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1Τ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40 ) 圖所示的裝置中拿掉筒狀容器1的裝置,將上述粉粒體 乾燥處理之。) 將其他粒粉體的乾燥條件及乾燥结果記載於表4。 [試驗例D2] 使用將內徑145mm、長14.5m又有三處彎曲部的習知氣 流乾燥器的乾燥管出口側端部,自接線方向連接於內徑 250mm,長為內徑5倍的筒狀容器下部之裝置,將上述粉 粒體加K乾燥處理。(具體上,使用第19圖所示的裝置中 拿掉所擴大的乾燥室50之裝置,來乾燥處理上述粉粒體。) 將其他粒粉體的乾燥條件及乾燥结果記載於表4。 [試驗例D3] 使用將內徑145mm、長14.5m有三處彎曲部的習知氣流 乾燥器的乾燥管出口側端部,自接線方向連接於在內徑 250 mm,長度為內徑5倍的筒狀容器途中(距下壁750mm的 位置)設有內徑350mm,長250mm的擴大部容器下部之裝 置,而將上述粉粒體加K乾燥處理。(具體上,係使用第 19圖所示的裝置來乾燥處理上述粉粒體。) 將其他粒粉體的乾燥條件及乾燥結果記載於表4。 表4 \ [kg/Hr] 加熱氣體.a: ΐίΐ m tb [-] 製品含&军 [%WB] 空塔速S [m/sec] as Sffi [kg/Hr] 入口温度 [^] 出α溫度 rc] !纖网D1 72 19.0 18.8 . 987 1 120 66 0.073 .2.9 !_〇2 72 .19.0 18.8 987 120 64 0.073' | ΐ酬D3 72 19.0 18.8 987 120 63 0.073 0.3 -4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訂 IJ-----'.(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41 ) 註)空塔速度乃是指氣流乾燥管中的加熱氣體之速度 謂之。又在試驗例D1中,出口溫度係指粉粒體分離器的 入口溫度請之。 按上述試驗例D將習知氣流乾燥器的乾燥眘出口側端 部,由接線方向連接於茼狀容器的下部,在該筒狀容器 内形成旋轉上昇氣流,就這樣Μ氣流乾燥器所乾燥的粉 粒體,再度由本發明有醑的乾燥方法及乾燥裝置加Κ乾 燥處理者,確認了藉Κ氣流乾燥器所使用的加熱氣體溫 度及風量,就可更加提粉粒體的乾燥狀態。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有關的粉粒體的乾燥方法及乾燥裝置乃是一方 面具有習知氣流乾燥器的優點,一方面在乾燥器內具有 粉粒體之分散作用,且可使粉粒體之滯留時間較久而可 提高乾燥狀態者。依照本發明有關的粉粒體之乾燥方法 及乾燥裝置可處理的粉粒體。雖有各種無機物、有機物 、金鼷或聚合物等,但欲處理的粉粒體要是含有各種有 機溶劑時,或.因粉粒體的物性而恐會發生火災或爆炸時 ,其加熱氣體則替代空氣而使用氨氣等各種惰性氣體就 好。 -43- 本紙張Α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1)------訂-----fy, Ί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五、發明説明( 符號之說明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筒狀容器 2 内部空間 2a, 21a, 41a, 62a 熱風室 2b 乾燥室 3, 40, 61 多孔板 4, 22, 42, 63, 80 加熱氣體導入管 5 空氣過濾器 6 空*加熱器 7 供給吹風機 δ 加熱媒體(水蒸氣)供給管 9 厂溫度控制裝置 10 加熱氣體的供給管 11 溫度檢測器 12, 33, 34, 35 閥 13 熱風室底面 14 排水管 15 手孔 16 複數噴出口 17 平板的孔 18 孔的開口 19 屋頂狀隆起部 20 噴出口多孔板 21, 41, 62 容器 23, 90 粉粒体導人管 24 粉粒體定量供給機 25 排出管 26 粉粒體分離器 27 配管 28 排氣用吹風機 29, 54, 70 外套 30, 71 空間 31, 56, 57, 73 管 50 擴大的乾燥室 51 筒狀構件 52 截頭圓錐狀構件 60 噴出加熱氣體的機構 81 筒狀容器下部 •43 之 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I0X297公釐)

Claims (1)

  1.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第85116160號「粉粒體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Λ申請專 1 . 一種 具有 體所 其粉 藉 方向 昇氣 2 ,如申 上述 入加 狀容 而在 3 .如申 述筒 與自 大於 4 ,如申 中將 5,如申 中可 利範圍: 粉粒體的 同心圓狀 造成的旋 粒體分散 自上述筒 導入加熱 流。 請專利範 筒狀容器 熱氣體, 器同心圓 筒狀容器 請專利範 狀容器的 筒狀容器 該量者。 請專利範 上述筒狀 請專利範 將上述筒 乾燥方 的内部 轉上昇 漂浮而 狀容器 氣體, 圍第1 的下部 同時, 上的大 内形成 圍第2 下部側 的下壁 圍第1 容器從 圍第1 狀容器 之乾燥方法及乾燥裝置」專利案 (87年10月7日修正) 法,乃在一任意高度的水平剖面 空間之筒狀容器内,形成加熱氣 氣流,在該旋轉上昇氣流中,使 加以乾燥者,其待徽為ί 的下部側壁全周由接線方向的一 而在筒狀容器内形成上述旋轉上 項之粉粒體乾燥方法,其中藉自 側壁全周由接線方向的一方向導 亦自筒狀容器的下壁全面由和筒 約周向之一方向導入加熱氣體, 上述旋轉上昇氣流者。 項之粉粒體乾燥方法,其中從上 壁全周所導入的加熱氣體量為, 全面所導入的加熱氣體量同量或 或第2項的粉粒體乾燥方法,其 其外周面加熱者。 或第2項的粉粒體乾燥方法,其 構成為軸向分割者。 -1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夢裝------訂------0W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Μ規格(210X297公釐)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第85116160號「粉粒體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Λ申請專 1 . 一種 具有 體所 其粉 藉 方向 昇氣 2 ,如申 上述 入加 狀容 而在 3 .如申 述筒 與自 大於 4 ,如申 中將 5,如申 中可 利範圍: 粉粒體的 同心圓狀 造成的旋 粒體分散 自上述筒 導入加熱 流。 請專利範 筒狀容器 熱氣體, 器同心圓 筒狀容器 請專利範 狀容器的 筒狀容器 該量者。 請專利範 上述筒狀 請專利範 將上述筒 乾燥方 的内部 轉上昇 漂浮而 狀容器 氣體, 圍第1 的下部 同時, 上的大 内形成 圍第2 下部側 的下壁 圍第1 容器從 圍第1 狀容器 之乾燥方法及乾燥裝置」專利案 (87年10月7日修正) 法,乃在一任意高度的水平剖面 空間之筒狀容器内,形成加熱氣 氣流,在該旋轉上昇氣流中,使 加以乾燥者,其待徽為ί 的下部側壁全周由接線方向的一 而在筒狀容器内形成上述旋轉上 項之粉粒體乾燥方法,其中藉自 側壁全周由接線方向的一方向導 亦自筒狀容器的下壁全面由和筒 約周向之一方向導入加熱氣體, 上述旋轉上昇氣流者。 項之粉粒體乾燥方法,其中從上 壁全周所導入的加熱氣體量為, 全面所導入的加熱氣體量同量或 或第2項的粉粒體乾燥方法,其 其外周面加熱者。 或第2項的粉粒體乾燥方法,其 構成為軸向分割者。 -1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夢裝------訂------0W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Μ規格(210X297公釐)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6 ,如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 或 第 2 項 的 粉 粒 體 乾 燥 方 法 9 其 1 I 中 在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内 的 任 意 高 度 位 置 9 藉 與 上 述 旋 轉 1 1 1 上 昇 氣 流 的 旋 轉 方 向 同 一 方 向 更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9 而 在 —v 1 I 請 1 I 該 位 置 形 成 氣 環 者 〇 先 閲 1 I 讀 1 I 7 ,如 申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 或 第 2 項 的 粉 粒 體 乾 燥 方 法 9 其 背 © 1 I 之 1 中 將 形 成 於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内 的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之 旋 轉 徑 注 1 意 事 項 | 在 其 上 昇 途 中 加 以 擴 大 者 Ο 1 再 8 ,如 甲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 或 第 2 項 的 粉 粒 體 乾 燥 方 法 其 % 本 I 中 將 形 成 於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内 的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之 旋 轉 徑 頁 s* 1 I t 在 其 上 昇 途 中 加 以 擴 大 , 同 時 i 將 位 於 旋 轉 徑 被 擴 1 I 大 部 分 的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9 '從 其 外 周 面 加 熱 者 Ο 1 1 1 9 .如 串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 或 第 2 項 之 粉 粒 體 乾 燥 方 法 1 其 1 訂 中 將 形 成 於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内 的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的 旋 轉 徑 1 1 9 在 其 上 昇 途 中 加 以 擴 大 9 同 時 i 由 和 上 述 旋 轉 上 舁 1 I 氣 流 的 旋 轉 方 向 同 一 方 向 更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者 Ο 1 1 I 10. 如 串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 或 第 2 項 之 粉 粒 體 乾 燥 方 法 ύ 其 中 在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内 的 任 意 高 度 位 置 9 藉 由 與 上 述 1 1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的 旋 轉 方 向 同 _. 方 向 更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 1 1 使 得 在 該 位 置 形 成 氣 環 的 同 時 3 並 將 位 於 該 氣 環 所 形 1 1 成 的 下 方 之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從 其 外 周 面 加 熱 者 〇 1 1 11. 一 種 粉 體 之 乾 燥 裝 置 J 乃 具 備 著 : 具 有 任 意 高 度 1 1 的 水 平 剖 面 為 同 心 圓 狀 的 内 部 空 間 之 筒 狀 容 器 f 連 接 1 I 於 該 筒 狀 容 器 下 部 而 用 於 導 入 粉 粒 體 及 加 熱 氣 體 的 導 1 I -2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6 ,如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 或 第 2 項 的 粉 粒 體 乾 燥 方 法 9 其 1 I 中 在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内 的 任 意 高 度 位 置 9 藉 與 上 述 旋 轉 1 1 1 上 昇 氣 流 的 旋 轉 方 向 同 一 方 向 更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9 而 在 —v 1 I 請 1 I 該 位 置 形 成 氣 環 者 〇 先 閲 1 I 讀 1 I 7 ,如 申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 或 第 2 項 的 粉 粒 體 乾 燥 方 法 9 其 背 © 1 I 之 1 中 將 形 成 於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内 的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之 旋 轉 徑 注 1 意 事 項 | 在 其 上 昇 途 中 加 以 擴 大 者 Ο 1 再 8 ,如 甲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 或 第 2 項 的 粉 粒 體 乾 燥 方 法 其 % 本 I 中 將 形 成 於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内 的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之 旋 轉 徑 頁 s* 1 I t 在 其 上 昇 途 中 加 以 擴 大 , 同 時 i 將 位 於 旋 轉 徑 被 擴 1 I 大 部 分 的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9 '從 其 外 周 面 加 熱 者 Ο 1 1 1 9 .如 串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 或 第 2 項 之 粉 粒 體 乾 燥 方 法 1 其 1 訂 中 將 形 成 於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内 的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的 旋 轉 徑 1 1 9 在 其 上 昇 途 中 加 以 擴 大 9 同 時 i 由 和 上 述 旋 轉 上 舁 1 I 氣 流 的 旋 轉 方 向 同 一 方 向 更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者 Ο 1 1 I 10. 如 串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 或 第 2 項 之 粉 粒 體 乾 燥 方 法 ύ 其 中 在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内 的 任 意 高 度 位 置 9 藉 由 與 上 述 1 1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的 旋 轉 方 向 同 _. 方 向 更 導 入 加 熱 氣 體 * 1 1 使 得 在 該 位 置 形 成 氣 環 的 同 時 3 並 將 位 於 該 氣 環 所 形 1 1 成 的 下 方 之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從 其 外 周 面 加 熱 者 〇 1 1 11. 一 種 粉 體 之 乾 燥 裝 置 J 乃 具 備 著 : 具 有 任 意 高 度 1 1 的 水 平 剖 面 為 同 心 圓 狀 的 内 部 空 間 之 筒 狀 容 器 f 連 接 1 I 於 該 筒 狀 容 器 下 部 而 用 於 導 入 粉 粒 體 及 加 熱 氣 體 的 導 1 I -2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I 入 管 使 白 前 述 導 入 管 所 導 入 的 加 熱 氣 體 在 上 述 筒 狀 1 I 容 器 內 造 成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的 旋 轉 機 構 與 連 接 於 前 述 1 1 1 筒 狀 容 器 上 部 而 用 於 排 出 粉 粒 體 及 加 埶 氣 體 之 排 出 管 1 I 請 1 1 其 特 徽 為 閱 1 I 1 將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的 下 部 側 壁 全 周 以 形 成 有 其 開 □ 背 面 1 I 之 1 能 朝 向 筒 狀 容 器 的 接 線 方 向 之 —1 方 那 樣 被 配 置 的 多 數 意 1 噴 出 P 之 多 孔 板 構 成 S 並 以 容 器 覆 蓋 該 多 孔 板 的 周 圍 事 項 1 I 再 藉 將 上 述 加 熱 氣 體 的 導 入 管 連 接 到 該 容 器 f 以 構 成 % % 本 I 上 述 加 熱 氣 體 的 旋 轉 機 構 〇 頁 Vs—^ 1 | 12 . 如 串 m 專 利 範 圍 第 11項 的 粉 粒 體 乾 燥 裝 置 t 其 中 上 1 I 述 筒 狀 容 器 的 下 部 側 壁 全 周 > 以 形 成 有 其 開 P 能 朝 向 1 1 1 筒 狀 容 器 的 接 線 方 向 之 —- 方 那 樣 被 配 置 的 多 數 噴 出 Π 1 訂 之 多 孔 板 構 成 > 並 以 容 器 覆 蓋 該 多 孔 板 的 周 圍 9 把 上 1 述 加 熱 氣 體 的 導 入 管 連 接 於 該 容 器 > 同 時 9 上 述 筒 狀 1 I 容 器 的 下 壁 全 面 > 則 以 形 成 有 其 開 P 能 朝 向 與 筒 狀 容 1 1 器 同 心 圓 上 的 大 略 周 向 的 一 方 那 樣 被 配 置 的 多 數 噴 出 4 口 之 多 孔 板 構 成 並 以 容 器 覆 蓋 該 多 孔 板 的 下 方 9 也 1 1 將 上 述 加 熱 氣 體 的 導 入 管 連 接 於 該 容 器 s 藉 以 構 成 上 1 I 述 加 熱 氣 體 的 旋 轉 機 構 者 〇 1 1 13 . 如 申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1項 或 第 12項 的 粉 粒 體 乾 燥 裝 置 1 1 其 中 上 述 加 熱 氣 體 的 導 入 管 即 以 和 形 成 於 多 孔 板 的 1 1 噴 出 P 的 上 述 開 P 所 朝 向 的 同 一 接 線 方 向 9 被 連 接 到 1 | 覆 蓋 多 孔 板 的 上 述 容 器 者 〇 I 3-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I 入 管 使 白 前 述 導 入 管 所 導 入 的 加 熱 氣 體 在 上 述 筒 狀 1 I 容 器 內 造 成 旋 轉 上 昇 氣 流 的 旋 轉 機 構 與 連 接 於 前 述 1 1 1 筒 狀 容 器 上 部 而 用 於 排 出 粉 粒 體 及 加 埶 氣 體 之 排 出 管 1 I 請 1 1 其 特 徽 為 閱 1 I 1 將 上 述 筒 狀 容 器 的 下 部 側 壁 全 周 以 形 成 有 其 開 □ 背 面 1 I 之 1 能 朝 向 筒 狀 容 器 的 接 線 方 向 之 —1 方 那 樣 被 配 置 的 多 數 意 1 噴 出 P 之 多 孔 板 構 成 S 並 以 容 器 覆 蓋 該 多 孔 板 的 周 圍 事 項 1 I 再 藉 將 上 述 加 熱 氣 體 的 導 入 管 連 接 到 該 容 器 f 以 構 成 % % 本 I 上 述 加 熱 氣 體 的 旋 轉 機 構 〇 頁 Vs—^ 1 | 12 . 如 串 m 專 利 範 圍 第 11項 的 粉 粒 體 乾 燥 裝 置 t 其 中 上 1 I 述 筒 狀 容 器 的 下 部 側 壁 全 周 > 以 形 成 有 其 開 P 能 朝 向 1 1 1 筒 狀 容 器 的 接 線 方 向 之 —- 方 那 樣 被 配 置 的 多 數 噴 出 Π 1 訂 之 多 孔 板 構 成 > 並 以 容 器 覆 蓋 該 多 孔 板 的 周 圍 9 把 上 1 述 加 熱 氣 體 的 導 入 管 連 接 於 該 容 器 > 同 時 9 上 述 筒 狀 1 I 容 器 的 下 壁 全 面 > 則 以 形 成 有 其 開 P 能 朝 向 與 筒 狀 容 1 1 器 同 心 圓 上 的 大 略 周 向 的 一 方 那 樣 被 配 置 的 多 數 噴 出 4 口 之 多 孔 板 構 成 並 以 容 器 覆 蓋 該 多 孔 板 的 下 方 9 也 1 1 將 上 述 加 熱 氣 體 的 導 入 管 連 接 於 該 容 器 s 藉 以 構 成 上 1 I 述 加 熱 氣 體 的 旋 轉 機 構 者 〇 1 1 13 . 如 申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1項 或 第 12項 的 粉 粒 體 乾 燥 裝 置 1 1 其 中 上 述 加 熱 氣 體 的 導 入 管 即 以 和 形 成 於 多 孔 板 的 1 1 噴 出 P 的 上 述 開 P 所 朝 向 的 同 一 接 線 方 向 9 被 連 接 到 1 | 覆 蓋 多 孔 板 的 上 述 容 器 者 〇 I 3-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的第11或第12項的粉粒體乾燥裝置 ,其中將上述筒狀容器的外周壁面構成為,以外套覆 蓋外周壁面,將加熱媒體供給由該外套和筒狀容器的 外周壁面之間所形成的空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的第11或第12項的粉粒體乾燥裝置 ,其中將上述筒狀容器在軸向的任意位置加以分割, 在所分割的各構件開口端設置凸緣,使各凸緣突合 而以夾鉗等結合成套脫自如的構成者。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的第1ί或第12項之粉粒體乾燥裝置 ,其中在上述筒狀容器的任意高度位置上的側壁全周 ,以具有其開口能朝向和藉由上述旋轉機.構形成在筒 狀容器内的旋轉上昇氣流的旋轉同一方向那樣被配置 的多數噴出口之多孔板構成,並以容器覆蓋該多孔板 的周圍,藉將上述加熱氣體的導入管也連接至該容器 ,在該位置形成氣環之構成者。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第12項之粉粒體乾燥裝置, 其中將上述筒狀容器製成為,具有其軸向中途之水平 剖面較諸其他部分擴大的同心圓狀之内部空間者。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策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第12項之粉粒體乾燥装置, 其中將上述筒狀容器製成為具有其軸向中途之水平剖 面較諸其他部分擴大的同心圓狀之内部空間,同時, 將此具有擴大内部空間部分的筒狀容器的外周壁面, 以外套覆蓋,在該外套和筒狀容器外周壁面之間所形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的第11或第12項的粉粒體乾燥裝置 ,其中將上述筒狀容器的外周壁面構成為,以外套覆 蓋外周壁面,將加熱媒體供給由該外套和筒狀容器的 外周壁面之間所形成的空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的第11或第12項的粉粒體乾燥裝置 ,其中將上述筒狀容器在軸向的任意位置加以分割, 在所分割的各構件開口端設置凸緣,使各凸緣突合 而以夾鉗等結合成套脫自如的構成者。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的第1ί或第12項之粉粒體乾燥裝置 ,其中在上述筒狀容器的任意高度位置上的側壁全周 ,以具有其開口能朝向和藉由上述旋轉機.構形成在筒 狀容器内的旋轉上昇氣流的旋轉同一方向那樣被配置 的多數噴出口之多孔板構成,並以容器覆蓋該多孔板 的周圍,藉將上述加熱氣體的導入管也連接至該容器 ,在該位置形成氣環之構成者。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第12項之粉粒體乾燥裝置, 其中將上述筒狀容器製成為,具有其軸向中途之水平 剖面較諸其他部分擴大的同心圓狀之内部空間者。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策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第12項之粉粒體乾燥装置, 其中將上述筒狀容器製成為具有其軸向中途之水平剖 面較諸其他部分擴大的同心圓狀之内部空間,同時, 將此具有擴大内部空間部分的筒狀容器的外周壁面, 以外套覆蓋,在該外套和筒狀容器外周壁面之間所形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六、申請專利範圍 成的空間,供給加熱媒體者。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第12項之粉粒體乾燥裝置, 其中將上述筒狀容器製成為具有其軸向中途之水平剖 面較諸其他部分擴大的同心圓狀之内部空間,同時, 將此具有擴大内部空間部分的筒狀容器的側壁,以具 有其開口能朝向和藉由上述旋轉機構所形成在筒狀容 器内的旋轉上昇氣流的旋轉同一方向那樣被配置的多 數噴出口之多孔板構成,並以容器覆蓋該多孔板的周 圍,也將上述加熱氣體的導入管連接於該容器之構成 者。 2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粉粒體乾燥裝置,其中上 述擴大部分的内部空間之水平剖面積為,其他部分的 内部空間之水平剖面積的1 . 1〜3 . 0倍。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粉粒體乾燥裝置,其中上 述擴大部分的内部空間之水平剖面積為,其他部分的 内部空間之水平剖面積的1 . 1〜3 . 0倍。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粉粒體乾燥裝置,其中上 述擴大部分的内部空間之水平剖面積為,其他部分的 内部空間之水平剖面積的1 . 1〜3 . 0倍。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第12項之粉粒體乾燥裝置, 其中將上述筒狀容器任意高度位置上的側壁全周,以 具有其開口能朝向和藉由上述旋轉機構在筒狀容器内 所形成旋轉上昇氣流的旋轉同一方向那樣被配置的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六、申請專利範圍 成的空間,供給加熱媒體者。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第12項之粉粒體乾燥裝置, 其中將上述筒狀容器製成為具有其軸向中途之水平剖 面較諸其他部分擴大的同心圓狀之内部空間,同時, 將此具有擴大内部空間部分的筒狀容器的側壁,以具 有其開口能朝向和藉由上述旋轉機構所形成在筒狀容 器内的旋轉上昇氣流的旋轉同一方向那樣被配置的多 數噴出口之多孔板構成,並以容器覆蓋該多孔板的周 圍,也將上述加熱氣體的導入管連接於該容器之構成 者。 2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粉粒體乾燥裝置,其中上 述擴大部分的内部空間之水平剖面積為,其他部分的 内部空間之水平剖面積的1 . 1〜3 . 0倍。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粉粒體乾燥裝置,其中上 述擴大部分的内部空間之水平剖面積為,其他部分的 内部空間之水平剖面積的1 . 1〜3 . 0倍。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粉粒體乾燥裝置,其中上 述擴大部分的内部空間之水平剖面積為,其他部分的 内部空間之水平剖面積的1 . 1〜3 . 0倍。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第12項之粉粒體乾燥裝置, 其中將上述筒狀容器任意高度位置上的側壁全周,以 具有其開口能朝向和藉由上述旋轉機構在筒狀容器内 所形成旋轉上昇氣流的旋轉同一方向那樣被配置的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申請專利範圍 A8 B8 C8 D8 周得下筒之 的使的和體 板 ,成套媒 孔器形外熱 多容被該加 該該環在給 蓋於氣,供 覆接此蓋 , 器連於覆間 容管位套空 以入將外的 並導,以成 ,的時 ,形 成體同面所 構氣,壁間 板熱環周之 孔加氣外面 多述成器壁 之上形容周 口將置狀外 出也位筒器 。 噴 ,該之容成 數圍在方狀構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申請專利範圍 A8 B8 C8 D8 周得下筒之 的使的和體 板 ,成套媒 孔器形外熱 多容被該加 該該環在給 蓋於氣,供 覆接此蓋 , 器連於覆間 容管位套空 以入將外的 並導,以成 ,的時 ,形 成體同面所 構氣,壁間 板熱環周之 孔加氣外面 多述成器壁 之上形容周 口將置狀外 出也位筒器 。 噴 ,該之容成 數圍在方狀構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TW085116160A 1995-12-30 1996-12-27 Drying method and drying apparatus of granules TW39791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311095 1995-12-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97915B true TW397915B (en) 2000-07-11

Family

ID=18428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5116160A TW397915B (en) 1995-12-30 1996-12-27 Drying method and drying apparatus of granules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148540A (zh)
EP (1) EP0871003B1 (zh)
JP (1) JP3145412B2 (zh)
KR (1) KR100303686B1 (zh)
CN (1) CN1096601C (zh)
DE (1) DE69633192T2 (zh)
TW (1) TW397915B (zh)
WO (1) WO19970245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8280B2 (ja) * 1998-07-24 2002-11-20 株式会社奈良機械製作所 液状物質の乾燥方法及び液状物質の乾燥装置
MXPA01012838A (es) * 1999-06-16 2004-04-21 Marine Biotech Inc Reactor de fluidificacion y metodo para eltratamiento de fluidos.
PL378286A1 (pl) * 2005-12-06 2007-06-11 International Tobacco Machinery Poland Ltd Urządzenie do kondycjonowania materiału pochodzenia roślinnego
CN101312787B (zh) * 2005-12-14 2011-07-13 株式会社奈良机械制作所 粉粒体的粉碎粒化装置以及粉粒体的粉碎粒化方法
WO2008032655A1 (fr) * 2006-09-15 2008-03-20 Earth Link Co. Ltd Dispositif de fabrication de matériau broyé
US7908765B2 (en) * 2006-12-22 2011-03-22 Collette Nv Continuous granulating and drying apparatus
DE102011014131A1 (de) 2011-03-15 2012-09-20 Thyssenkrupp Uhde Gmbh Verfahren zur Trocknung von feuchtem Polymerpulver und dafür geeignete Vorrichtung
DE102012011269A1 (de) * 2012-02-22 2013-08-22 Harmanus Tapken Trockn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Biogasanlage und ein Verfahren zum Trocknen eines Flüssigproduktes mit einer solchen Trocknungsvorrichtung
JP2014119192A (ja) * 2012-12-17 2014-06-30 Kureha Corp 脱水乾燥装置およ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15021642A (ja) * 2013-07-17 2015-02-02 株式会社Ihi 乾燥装置
CN106537073B (zh) * 2014-07-16 2020-09-15 Gea工艺工程有限公司 竖直闪蒸管干燥器和冷却该闪蒸干燥器中的产品沉积物的方法
CN104568527B (zh) * 2014-12-30 2018-04-03 青岛恒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收集装置
GB2534159B (en) * 2015-01-14 2017-08-30 Clyde Process Ltd Apparatus for drying conveyed material
CN110608584A (zh) * 2018-06-14 2019-12-24 江苏搏斯威化工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气流干燥机
EP3663687B1 (en) * 2018-12-05 2024-01-24 ED-IPR ApS An apparatus, a bottom plate component and a method for drying bulk particulate material
CN111486671A (zh) * 2020-04-21 2020-08-04 方彐云 一种烘干效果好的环保型茶叶烘干机
CN112622123B (zh) * 2020-10-23 2022-06-10 浙江中科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聚酰亚胺流延薄膜干燥设备
CN115597313A (zh) * 2021-07-07 2023-01-13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Cn) 一种立式旋转搅拌流化式干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92897A (en) * 1940-02-13 1942-08-11 Smidth & Co As F 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xing
US2731393A (en) * 1953-03-02 1956-01-17 Exxon Research Engineering Co Desulfurization and sweetening process
JPS4410394B1 (zh) * 1965-05-24 1969-05-14
JPS4528231Y1 (zh) * 1967-12-25 1970-10-30
JPS5014385B1 (zh) * 1970-01-29 1975-05-27
JPS5014385A (zh) * 1973-06-06 1975-02-14
US3915657A (en) * 1974-05-21 1975-10-28 Hercules Inc Stepped distributor plate fluidized bed reactor
DE2432627C3 (de) * 1974-07-06 1979-03-22 Hoechst Ag, 6000 Frankfur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Temperaturbehandlung eines Gemisches von !einteiligen festen Stoffen und Gasen
GB1548264A (en) * 1975-12-04 1979-07-11 Kureha Chemical Ind Co Ltd Method of exothermically heat-treating a suspended material in a furnace and apparatus for the heat treatment of such a material
DE2926597C2 (de) * 1979-07-02 1983-03-03 Hoechst Ag, 6000 Frankfurt Vorrichtung zum Vermindern der Feuchtigkeit von nassen Substanzen mit zwei rohrförmigen hintereinandergeschalteten Behandlungsbehältern
US4299563A (en) * 1980-06-02 1981-11-10 National Gypsum Company Cyclone processor and separator
DE3108875A1 (de) * 1981-03-09 1982-09-16 Kraftwerk Union AG, 4330 Mülheim Drehstroemungswirbler zur thermischen behandlung von feinkoernigem oder granulatfoermigem gut
JPS608301Y2 (ja) * 1981-10-05 1985-03-23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熱風乾燥装置
JPS58187778A (ja) * 1982-04-26 1983-11-02 株式会社大川原製作所 流動床
US4532155A (en) * 1983-08-08 1985-07-30 G. D. Searle & Co.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coating, granulating and/or drying particles
US5068979A (en) * 1990-01-11 1991-12-03 Blaw Knox Food & Chemical Equipment Company Apparatus for condition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US5230281A (en) * 1991-07-10 1993-07-27 Blaw Knox Food & Chemical Equipment Co. Apparatus for roasting coffee beans or the like
ES2096060T3 (es) * 1992-11-19 1997-03-01 Niro Holding As Un metodo y un aparato para tratar un material o producto pulverulento o en particulas con ga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145412B2 (ja) 2001-03-12
KR100303686B1 (ko) 2001-11-22
WO1997024570A1 (fr) 1997-07-10
EP0871003A4 (en) 1999-12-29
DE69633192D1 (de) 2004-09-23
EP0871003B1 (en) 2004-08-18
DE69633192T2 (de) 2005-08-18
KR19990076934A (ko) 1999-10-25
US6148540A (en) 2000-11-21
CN1096601C (zh) 2002-12-18
EP0871003A1 (en) 1998-10-14
CN1207168A (zh) 1999-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397915B (en) Drying method and drying apparatus of granules
JP3585654B2 (ja) 2段乾燥式スプレードライヤー装置
EP2999933B1 (en) Process for drying and powderizing functional foods, nutraceuticals, and natural health ingredients
JPS59501780A (ja) 流動床装置
WO2000074834A1 (fr) Dispositif de granulation a rouleau centrifuge et procede de traitement de materiaux pulverulents et granulaires a l'aide de ce dispositif
BRPI0807221A2 (pt) Dispositivo para remoção de fluidos e/ou substâncias sólidas
JP2009156509A (ja) 回転翼式攪拌装置および回転翼式攪拌装置による原料の乾燥方法
BR112019010478B1 (pt) Estufa para a eliminação de organismos prejudiciais tendo riscos fitossanitários, e processo de tratamento de partículas orgânicas de origem vegetal para a eliminação de organismos prejudiciais tendo riscos fitossanitários
CN106975235A (zh) 中药液干燥装置
JP3348280B2 (ja) 液状物質の乾燥方法及び液状物質の乾燥装置
RU222849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даления жидкости из дисперсного вещества
CN205516556U (zh) 一种用于蓝莓叶提取的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
CN207680071U (zh) 一种新型喷雾干燥装置
CN204063854U (zh) 一种闪蒸干燥机构及闪蒸干燥装置
CN207413886U (zh) 带式干燥机的在用过程在线清洗装置
CN214105839U (zh) 一种喷雾干燥塔
CN109764659A (zh) 一种物料干燥装置
CN207412771U (zh) 制药用防粘壁喷雾干燥机
CN211752552U (zh) 一种高速离心喷雾装置
JPH05508908A (ja) 湿った粒状物を過熱蒸気で乾燥する装置
RU238000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машинно-аппаратного комплекса землякова н.в. для распылительной сушки пищевых продуктов
CN107940970B (zh) 一种新型盘式干燥器
CN210302442U (zh) 一种防粘壁喷雾干燥机
CN210512562U (zh) 一种具有补氮装置的盘式干燥机
CN204973790U (zh) 一种药物沸腾干燥制粒机的自动出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