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11106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11106B
TW311106B TW084109497A TW84109497A TW311106B TW 311106 B TW311106 B TW 311106B TW 084109497 A TW084109497 A TW 084109497A TW 84109497 A TW84109497 A TW 84109497A TW 311106 B TW311106 B TW 3111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particle layer
liquid
dispers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4109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riginal Assignee
Cataly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taly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talys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11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111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18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dipping
    • B05D1/2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dipping substances to be applied floating on a flui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355Continuous and nonuniform or irregular surface on layer or component [e.g., roofing, etc.]
    • Y10T428/24372Particulate mat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 Y10T428/24893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includ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Record Carrier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Description

311106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7 五、發明説明(3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闋在基材上形成粒子層之方法.使基材凹 凸面之凹部上形成粒子層以使基材凹凸面平坦之方法及形 成有粒子層之基材,進一步詳細言之傜有關於基材上形成 附著性優越的粒子層之方法,於基材凹凸面平坦之方法及 附有著性優越的粒子層之基材。 〔背景技術〕 於基材上形成單分子膜之方法己知有籃牟耳投影( Landmuir Project)法〇 在此方法,傺利用將於氣液界面上展開的單分子膜轉 印主基材上使單分膜形成於基材上,惟至於形成單分子膜 之化合物,則可用表示表面活性之化合物,例如分子内具 有親水性基及疏水性基之化合物。 相對於此,至於由一般並不表示活性之固體粒子於棊 材上形成粒子層之方法,則有下述方法為眾所周知的。 (1) 將固體粒子分散於分散媒體中而成的分散液,例 如聚苯乙烯球懸浮液(乳膠)展開於基板上之後,使分散媒 體蒸發以形成二次元結晶層,例如單粒子層之方法(表面, Vol.31,No. 5, 1993, P. 11-18)及 (2) 使固體粒子分散於分散媒體中而成的分散液,與 此分散媒體不互溶的液體相接觸,令分散液中之固體粒子 附箸於此二液界面以形成單粒子層,其次將此單粒子層移 至基材上,藉此於基材上形成單粒子層之方法(日本持開 平2-307571號公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 A7 3111Q6 B7 五、發明説明(4 ) 然而,以上述方法於基材上形成粒子層之情形.所得 的粒子層會有與基材間之附著性低劣等的問題。 另一方面,於具有積層構造之半導體元件、電子零件 等,以各自的製造過程會於基材上形成凹凸面,有需使此 凹凸面平坦之情形。 例如,具有多層配線構造之半導體元件,於各層之配 線部與非配線部之間有階段差,於形成上層配線層之前, 即有使此階段差予以平坦之必要。進一步,在使用於液晶 顯示裝置等之附有TFT之透明電極板,於其製造過程,則 基材表面與正突出的TF T間之階段差即有必要予以平坦化 〇 本發明之目的,有鑑於上述情形,乃提供出於基材上 形成與基材間之附著性優越的粒子層之方法,使基材凹凸 面平坦之方法及形成有附著性優越的粒子層之附有粒子層 的基材。 〔發明之掲示〕 與本發明有關的粒子層之形成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經 以可形成黏合劑之化合物表面處理的固體粒子分散於分散 媒體中而成之分散液(I),展開於比重較前述分散媒體為 大且於與前述分散媒體不相溶的液體(H)上,其次自前述 分散液(I )去除前述分散媒體並使前述固體粒子配列於前 述液體(I)上形成粒子層後,經由將前述粒子層轉印至基 材上步驟以於基材上形成粒子層而成。 與本發明有關的基材之平坦化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經 I I I I I - n I « 士 f 丁 Λ^、-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A Λ7 B7 散 分 於 散 分 子 粒 體 固 的 m: 理 處 面 表 物 合 化 之 劑 合 { 黏 明成 說M/ly «>可 4 以 、 五 5 展溶 , 相 I)不 (I體 液媒 散散 分分 述述 前 前 自與 次於 其且 , 大 上為 }體 Π 丨媒 液散 散分 分述 之 前 成較 而重 中 比 體於 媒開 前基 於至 列印 配轉 子 層 粒子 體粒 固述 述前 前將 使由 並經 體 , 媒後 散層 分子 述粒 前 成 除形 去上 I Η /IV /(V 液液 的述 子面 粒凸 的凹 成材 形基 所使 上以 面上 凸部 之凹 材材 基基 於 於 除層 去子 由粒 經成 , 形 後用 之利 上 , 面 驟 凸步 凹之 材層 材 基 於 在 徵 待 其 材 。 基層 之子 層粒 子的 粒得 有而 附法 的方 關述 有上 明以 α 發 有 成本具 而與上 坦 面 平 表 方 成 形 之 層 子 粒 的 關 有 明 發 本 與 明 說 8]為32 明 } 圖 説(C, 單 ~ 面 簡a)圖 之 1 的 式圖用 圖 而 C 法 層 子 粒 有 附 示 表 為 粒 單 之 板 基 璃 玻 體 媒劑 散 合 分黏 1 4 ο tBV) 照(I層 微體子 顯液粒 子 ; 一 電 E 3 之 造I) 構(I子 子液粒 粒散體 之分固 分 一 一 部 I 2 層 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體 經散為 具 將分體 以 於於媒 予 在散散 法 徵分分 方 特子述 成 其粒前 形 ,體較 之 法固重 層 方的bb 子 成理於 粒 形處開 J 的 之面展 態 關 層表, 形 有 子物I) 佳 } 明 粒合(I 最法發 的化液 的方本 關之散 採成與 有劑分 材而形就 明合之 基明之 , 發黏成 ; 發層先 。本成而 5 施子首明與形中 實粒 説 可體 c C 的 以媒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公釐) 5 311106 a7 A7 B7 五、發明説明(6 ) 大且於與前述分散媒體不相溶的液體(H)上,其次自前述 分散液(I )去除前述分散媒體並使前述固體粒子配列於前 述液體(I)上形成粒子層後,經由將前述粒子層轉印至基 材凹凸面上之步驟以於基材層上形成粒子層而成。 於形成上述分散液(I)之際,至於固體粒子可採用 Si〇2、Ti〇2、Zr〇2、Sic等之無機化合物粒子、聚苯乙烯 等之合成樹脂粒子。 此等粒子之粒徑,偽因應於基材上形成粒子層之目的 及形成有粒子層之基材之用途等而異,惟以約100A〜約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宜 為 m U 子 粒 有 成 形 及 的 巨 之 層 子 粒 成 形 上 材 基 於 應 因 外 此 棒採 、 » 狀子 球粒 如定 例 固 , 於 子至 粒其 體 尤 固 〇 之用 態 採 形予 種可 各子 , 粒 等體 途固 用之 之狀 材維 基纖 之或 層狀 粒 液體 散固 分將 的可 成 Si 而 , 中層 體子 媒粒 散成 分形 於上 散材 分基 子於 粒法 狀方 球明 的發 備本 齊以 徑若 粒} I—一 用 V—-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之 〇 等} I 此 ί 理液 。 處 散 上面分 材表配 基物調 於合可 成化中 形之體 層劑媒 子合散 粒黏分 單成於 勻形散 均可分 的以由 列 ,藉 排明 , 性發後 則本子 規於粒 呈 體 子 固 形下 作用 用使 使可 可如 為例 物物 合 合 lb^ 之之 劑分 合 成 黏成 成形 形膜 可被 用之 所液 時布 此塗 於用 至膜 被 成 式 η - 4 内 式
為 R R 子 原 氫 為 數 可基 均烯 者乙 同或 不基 或香 .同芳 相 、 間基 互烷 機 有 的 示 表 \)/ 數 整 之 物 合 匕 相之彳 8矽 自 各 示 表 3 ο 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至於此種有機矽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出計有四甲 氣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四異丙氧基矽烷、四辛基矽烷 、甲基三甲氣基矽烷、甲基三乙氧基矽烷、乙基三乙氣基 矽烷、甲基三異丙氧基矽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甲基 三丁氣基矽烷、辛基三乙氣基矽烷、苯基三甲氧基矽烷、 乙烯基三甲氣基矽烷、二乙氧基矽烷、三乙氧基矽烷等。 除上述有機矽化合物以外,本發明之可形成黏合劑之 化合物,亦可採用二丁氣基雙乙醯基乙醯錯塩、三丁氧基 單乙醯基乙酮醯基結塩、二丁氧基雙乙醯基乙酮醯基鈦塩 等之/3 -二酮化合物、辛酸錫、辛酸鋁、月桂酸錫等之羰 酸金屬塩等。 進一步,本發明之可形成黏合劑之化合物,自與固體 粒子間之反應性較高之點觀之,較宜採用聚矽氨烷(
Si 1 a z a n e) 〇 利用此種可形成黏合劑之化合物作固體粒子之表面處 理,例如可以下述方法施行: a)於使固體粒子分散於適當的分散媒髏,例如醇類之 有機溶劑中而成的分散液中,添加上述可形成黏合劑之化 合物後,在分散媒體之沸點以下的溫度使與可形成黏合劑 之化合物反應的方法, b )使固體粒子分散於含有可形成黏合劑之化合物之分 散媒體中之方法,或 c )固體粒子之分散液為的矽溶膠(S丨1 i c a s ο 1 )等之膠 體粒子分散液時,直接或視必要以有機溶劑取代分散媒體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 X 297公釐) 7 --------- ^------'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8 ) 後,於此膠體粒子分散液内添加可形成黏合劑之化合物之 方法。 於上述表面處理之際,可形成黏合劑之化合物,以黏 合劑換算,對每1重量分固體粒子以採用0.01〜0.5重量分 之量為宜。可形成黏合劑之化合物之量在未滿0.01重量分 之情形,使分散液(I)展開於液(Π)上之際,分散液 (I )中之固體粒子有凝集現象或於液(E)中沈降的現象。 反之,若超過0.5重量分之情形,由於過量之黏合劑形成 被膜,會妨礙粒子層之形成。 將於以本發明之上述方法對固髏粒子以可形成黏合劑 之化合物予以表面處理之際而得的分散液在保持原有狀態 下亦可使用作分散液(I),惟自固體粒子之分散性,使分 散液(I )展開於液(1 )上之後之分散媒體之揮發性、蒸發 性等觀點觀之,以酮条、醚条,或芳香族条之有機溶劑取 代分散媒體後,採用作分散液(I)較宜。 至於取代此種分散媒體較佳的有機溶劑,具體的可列 舉出計有甲乙酮、甲異丁基酮、環已烷、二甲基醚、二乙 基醚、乙烷、辛烷、甲苯、二甲苯等。 分散液(I)之固體粒子之濃度,以在5〜40重量%之 範圍為宜。此濃度若未滿5重量%之情形,則自展開於液( H )之刀分散液(I )為去除分散媒體所需的時間卽有變長 的傾向,反之若超過4 0重量%之情形,則分散液(I )較難 順利的展開於液(H )上,或厚度方向之粒子層之粒子數會 有局部性變化且於粒子層上形成階段差之情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R , 装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11106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於本發明則使用比重較上述分散液(I )之分散媒體為 大且與此分散媒體不相溶的液體(I)。 至於此種液體(H),若為比重較上述分散媒體為大且 與此分散媒體不相溶的液體並未予待別限制,惟自容易處 理方面觀之,則以水為宜。 本發明傜經由下述步驟而於基材上形成粒子層。 (i )例如利用徐徐滴落分散液(I )於液(H )上等之方 法,如圖1 ( a )所示般使分散液(I )展開於液(I )上。 (ii )其次以使於分散液(I )與液(E )間之界面上不生 成混亂的方法去除分散液(I)中之分散媒體1。至於此種 分散媒體1之去除方法,則採用在常壓下或減壓下使分散 液(I)中之分散媒體1揮發等之方法。如此若自液(E)上 之分散液(I )去除分散媒體1,則開始去除分散媒體1至去 除分散媒體1結束為止之間使固體粒子2排列於液(I )上, 如圖1 ( b )所示般形成粒子層了。 (ili)經由將此液(E)上之粒子層轉印至基材上,如圖 1 ( c )所示般於基材5上形成粒子層了。 如此將粒子層轉印至基材上之方法,若為不破壞粒子 層之方法時並未予特別限制,可採用例如事先將基材沈置 於己數收容有液(H )之液槽底部,於上述步驟(ίί )結束後 拉起基材之方法,事先將基材沈置於己收容液(I )之液槽 底部,於上述步驟(U )結束後自液槽徐徐抽拉液(Ε )之方 法等等。 (iv )進一步,經由將己形成此一粒子層之基材予以乾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9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10) 1 I 燥 ,視必要時進- -步予以燒結, 在正形成粒子層之固體粒 1 1 | 子 間 利 用 黏 合 劑 予 以 黏 合 之 同 時 » 使 黏 合 劑 及 基 材 結 合 ) 1 1 粒 子 層 與 基 材 間 之 附 著 性 即 變 成 良 好 .0 S. 1 1 請 I C 使 基 材 凹 凸 面 平 坦 之 方 法 ] 先 閱 1 I 讀 1 1 其 :k 1 就 與 本 發 明 有 關 的 基 材 凹 凸 面 之 平 坦 化 方 法 予 背 ιέ 1 1 之 1 1 以 具 體 的 説 明 0 注 意 1 1 事 1 與 本 發 明 有 關 的 基 材 凹 凸 面 之 平 坦 化 方 法 > 偽 以 與 上 項 再 填 述 方 法 同 法 於 基 材 之 凹 凸 面 之 形 成 粒 子 層 , 其 次 經 由 去 除 寫 本 裝 頁 1 基 材 之 凸 部 形 成 的 粒 子 層 之 步 驟 使 基 材 凹 凸 面 平 坦 為 待 徵 1 1 0 其 中 > 基 材 之 凸 部 上 形 成 的 粒 子 層 t 可 用 研 磨 等 手 段 1 1 1 予 以 去 除 〇 訂 1 如 此 於 基 材 之 凹 凸 面 上 形 成 粒 子 層 其 次 若 去 除 於 基 1 I 材 之 凸 部 上 形 成 的 粒 子 層 時 > 則 以 僅 於 基 材 凹 部 以 黏 合 劑 1 1 I 黏 合 的 粒 子 層 被 埋 入 的 狀 態 殘 存 著 ) 使 基 材 凹 凸 面 平 坦 〇 1 » C 附 有 粒 子 層 之 基 材 ) V- * > 1 與 本 發 明 有 關 的 附 有 粒 子 層 之 基 材 偽 以 於 基 材 表 面 1 J 上 具 有 以 上 述 方 法 而 得 的 粒 子 層 為 特 徵 0 1 1 於 本 發 明 9 至 於 基 材 雖 然 可 採 用 以 上 述 方 法 在 表 面 上 1 I 可 形 成 粒 子 層 之 任 基 材 惟 具 體 而 —\ . » 若 予 具 體 的 例 示 1 1 I 出 與 本 發 明 有 關 的 附 有 粒 子 層 之 基 材 時 9 則 如 下 所 述 ,計 1 1 I 有 : 1 1 以 上 述 方 法 例 如 於 表 面 上 具 有 由 氣 化 矽 形 成 的 粒 子 層 1 1 之 局 密 度 記 錄 光 碟 或 磁 碟 > 1 1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1 〇 A7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7 五、發明説明(1 } 以上述方法例如具有以氣化鈦而成的粒子層所形成的 徹透鏡之CCD元件, 以上述方法例如於表面上具有由氧化矽形成的粒子層 之CRT、液晶顯示裝置等之顯示部前面板, 以上述方法於各層之非配線部上例如形成由氣化矽而 成的絶緣性粒子層,具有使配線部與非配線部間之階段差 予以平坦化的多層配線構造之半導體元件, 以上述方法於彩色護鏡突出的基材表面上例如形成由 氧化矽而成的絶緣性粒子層,附有使基材表面與彩色護鏡 部位間之階段差予以平坦化的彩色顯示用液晶顯示元件之 彩色護鏡之透明電極板,及 以上述方法於薄膜電晶體T F T ( T h i n F i 1 tn T r a in s i s t o r*)突出的基材表面上例如形成由氣化矽而成的 絶緣性粒子層,附有使基材表面與T F T部位間之階段差予 以平坦化的液晶顯示裝置用TFT透明電極板等, 與上述之本發明有闋的附有粒子層之基材,不論何者 粒子層與基材間之附箸性均優越。 進一步,於表面上具有上述粒子層之高密度紀綠用光 碟或磁碟,偽組織(featuring)特性方面優越,於表面上 具有上述粒子層之顯示部前面板在防止反射性能方面優越 0 〔發明之功效〕 依本發明,偽提供具有附著性優越的粒子層之附有粒 子層之基材,亦可於基材上形成固體粒子呈現規則性排列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11 I 1 - I n n m I —— I —. . I I 丁 -¾ 、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S111Q6 A7 B7 五、發明説明(l2) 的單粒子層。 此外,依本發明,可以各種固體粒子形成粒子層,採 用適當的固體粒子,例如氧化矽、氣化鈦、氧化鋁等,以 於基材上形成粒子層,可得霧濁度小、透光率大且防止反 射性能等優越的附有粒子層之基材。 進一步,若依本發明,可將粒子層僅埋入於基材凹凸 面之凹部内,由此可使基材凹凸面予以平坦化。 〔實施例〕 以下利用實施例説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並非受此等實 施例所限定者。 , 〔實施例1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於市售之機矽溶膠(觸媒化成工業(株)製造,商品名·· Oscar,平均粒徑300um,濃度10重量%,溶劑乙醇)l〇〇g 内添加聚矽氨烷(東燃(株)製,商品名:PHPS,濃度10重 量%,溶劑二甲苯)20g,在50°C進行氣化矽粒子之表面處 理。其次以Μ 1 B 1(取代液中之溶劑調配成2 0重量%之氣化矽 粒子分散液。將抽拉裝置及於其上載放的玻璃基板浸漬於 水槽内部之水中。將上述20重量%氧化矽粒子分散液滴lg 落於此水面上並靜置2分鐘。於其間使M1BK揮發,於永面 上形成氧化矽單粒子層。其後,徐徐地以抽拉裝置拉取玻 璃基板將氧化矽單粒子層轉印至玻璃基板上,在300¾對 此一附有粒子層之玻璃基板燒成30分鐘。 其次,對此一附有粒子層之玻璃基板,如下法所示評 估粒子層之單層性,對基板之附著性、附有粒子層之玻璃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13) 1 I 基 板 之 透 光 率 % 光 反 射 率 及 濁度 。此 外, 在 一 附 有 粒子 1 I 層 之 玻 璃 基 板 之 aa 早 粒 子 層 部 分 之電 子顯 微鏡 昭 相 (1 5, 000 1 1 1 1 倍 )如圖2 所示。 1 I 請 1 I C 粒 子 層 之 DD 早 層 性 3 先 閱 1 I 1 I 以 掃 瞄 型 電 子 顯 微 鏡 及 顯 微鏡 觀察 氣化 矽 粒 子 層 是否 背 ίδ 1 1 之 1 為 早 層 或 多 層 f 對 多 層 部 分 較 少者 即判 斷成 良 好 0 意 1 事 1 C 粒 子 層 對 基 板 之 附 著 性 ] 項 再 ! 填 利 用 膠 帶 剝 離 試 龄 *SEv*> 以 百 視 方式 觀察 氧化 矽 粒 子 層 之剝 寫 本 裝 頁 1 離 狀 態 0 1 C 附 有 粒 子 層 之 玻 璃 基 板 之 透 光率 1 1 以 霧 濁 度 電 腦 (日本S u g e試驗機(株 )製造) 測 定 在 1 1 5 5 0 u tn之透光率。 訂 1 ( 附 有 粒 子 層 之 玻 璃 基 板 之 光 反射 率] 1 1 以 分 光 光 度 計 (曰立製作所(株 )製造)测 定 在 5 5 0 u m之 1 I 光 反 射 率 0 1 > C 附 有 粒 子 層 之 玻 璃 基 板 之 霧 濁度 3 1 以 霧 濁 度 電 腦 (日本S u g a試驗機(株 )製造) 測 定 在 1 1 5 5 0 u m之擴散透光率及平行透光率, 依下式予以計算。 1 I (擴散透光率/ 平 行 透 光 率 )X 1 0 0, 結果 如 表 1 所 7P 〇 1 I C 實 施 例 2 ] 1 1 1 於 市 隹 口 之 有 機 矽 溶 膠 (觸媒化场 艺工業(株 )製造, 商品 1 1 名 :0 S C a r 1 平 均 粒 徑 3 0 0 u ID , 濃度1 0重量% , 溶劑乙醇 1 1 1 OOg 内 添 加 四 乙 氧 基 矽 烷 (多摩化學工業(株 )製造, 商品 1 1 名 : e t hy I Si 1 i c a t e 2 8 , 濃度10重量%,溶劑乙醇) 2 0 g ,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1 3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目〈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14) 1 I 3 0 重 量 % 氨 水 Is 作 為 水 分 解 觸 媒 > 在 50 進 行 氣 化 矽 粒 子 1 1 I 之 表 面 處 理 1 0小 時 t 其 次 除 以 Ml 取 代 液 中 之 溶 劑 調 配 成 1 1 I 20 重 量 % 之 氣 化 矽 粒 子 分 散 液 體 外 餘 與 實 施 例 1 同 法 製 造 1 | 請 1 I 附 有 粒 子 層 之 玻 璃 基 板 對 此 一 附 有 粒 子 層 之 玻 璃 基 板 » 先 閱 1 I 讀 I 評 估 粒 子 層 之 aa 早 層 性 i 對 基 板 之 附 著 性 附 有 粒 子 層 之 玻 背 1¾ 1 | 之 1 璃 基 板 之 透 光 率 光 反 射 率 及 霧 濁 度 0 注 意 1 1 事 1 其 結 果 如 表 1 所 示 〇 項 再 ! 填 C 實 施 例 3 ] 寫 本 装 頁 1 於 市 售 之 有 機 矽 m (觸媒化成工業(株 )製造, 商品名: 1 0 s c a r , 平均粒徑300 u m t 濃 度 1 0 重 量 % i 溶 劑 乙 醇 )1 00 g 1 1 内 t 添 加 二 丁 氧 基 雙 乙 酿 基 乙 酮 醯 基 鈦 塩 (松本交商《株 ) 1 1 製 造 t 商 品 名 TC -1 00 f 濃 度 1 0 重 量 % t 溶 劑 乙 醇 )20g 贵 訂 1 在 50 V 進 行 氧 化 矽 粒 子 之 表 面 處 理 1小時, 其次除以Μ 1 BK 1 I 取 代 液 中 之 溶 劑 調 配 成 20 重 量 % 之 氧 化 矽 粒 子 分 散 液 外 餘 I I 與 實 施 例 1 同 法 製 造 附 有 粒 子 層 之 玻 璃 基 板 9 對 此 一 附 有 1 I 粒 子 層 之 玻 璃 基 板 評 估 粒 子 層 之 ats 卑 層 性 對 基 板 之 附 著 V ,-1 性 > 附 有 粒 子 層 之 玻 璃 基 板 之 透 光 率 光 反 射 率 及 霧 濁 度 1 1 1 0 其 結 果 如 表 1 所 示 〇 1 1 | C 實 施 例 5 3 1 I 於 市 售 之 氣 化 鋁 溶 膠 (觸媒化成工業(株 )製造, 商品 1 1 名 C a t a 11 0 1 d - AS 9 平 均 粒 徑 10 X 1 00 A 1 '/Ά m 度 1 0 重 量 % 1 溶 1 1 劑 乙 醇 )1 00 g , 添加硬脂酸鋁( ΙΆ m 度 10 重 量 % 溶 劑 乙 醇 ) 1 1 20 g, 在5 o°c進行氣化鋁粒子之表面處理1 小時, 其次除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1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l5) 以M1BK取代液中之溶劑調配成10重量%之氣化鋁粒子分散 液外餘與實施例1同法製造附有粒子層之玻璃基板,對此 一附有粒子層之玻璃基板,評估粒子層之單層性,對基板 之附著性,附有粒子層之玻璃基板之透光率,光反射率及 霧濁度。 其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6 〕 於市售之乳膠分散液(日本paint (株)製造,商品名: microgel,平均粒徑300um,濃度10重量%,溶劑乙醇) 1 0 0 g内,添加聚矽氨烷(東燃(株)製造,商品名:Ρ Η P S , 濃度10重量%,溶劑二甲苯)20g,在50 °C進行乳膠粒子之 表面處理5小時,其次除以Μ 1 B K取代液中之溶液調配成1 〇 重量%之乳膠粒子分散液外餘與實施例1同法製造附有粒 子層之玻璃基板,對此一附有粒子層之玻璃基板,評估粒 子層之單層性,對基板之附著性,附有粒子層之玻璃基板 之透光率,光反射率及霧濁度。 其結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1 〕 除以Μ 1 Β Κ取代市售之有機溶矽_(觸媒化成工業(株) 製造,商品名:Oscar,平均粒徑300um,濃度10重量%, 溶劑乙醇)之溶劑以諏配2 0重量%之氧化矽粒子分散液以 外,餘與實施例1同法製造附有粒子層之玻璃基板,對此 一附有粒子層之玻璃基板,評估粒子層之單層性,對基板 之附著性,附有粒子層之玻璃基板之透光率,光反射率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15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Siiioe五、發明説明(1句 霧濁度。 其結果如表1所示。 A7 B7 例以名 較除品 比 商 Ρ 度 本濃 曰 , ( m 液OU 散 3 分徑 0 粒 乳均 之平 售 , 市el 代OS 取cr 造 製 \—/ 株 % 量 重 外 一 以此 液對 散 , 分板 子基 粒璃 膠玻 乳之 之 層 %子 量粒 重有 20附 配造 調製 以法 劑同 溶 1 之例 }施 ¥ ί 乙與 __- ®餘 溶 附度 之濁 板霧 基及 對率 I 射 性光 層 , 單 率 之光 層透 子之 粒板 估基 評璃 , 玻 板之 璃層 玻子 之粒 層 有 子附 粒 , 有性 附著 表 如 果 結 其 示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丨Ο X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f〈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Μ 表1 粒 子 靥 單層性 對單板之 附著性 透光率 {%) 反射率 (96) 霧濁度 (96) 賁施例1 良 良 95 0.8 0.9 賁施例2 良 良 94 0.9 1.0 實施例3 良 良 95 0.9 0.9 賁施例4 良 良 90 7.5 0.3 實施例5 良 良 92 4.8 0.0 實施例6 良 良 92 5.3 1.4 比較例1 不良 不良 93 1.5 1.4 比較例2 良 不良 90 5.5 1.9 I n n i I n n ! « 士 h I I I 丁 5 、va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 X 297公釐) 17 S11106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7五、發明説明(1》 由表1可得知,與本發明有關的附有粒子層之基材, 係與基材間之附箸性方面優越,具有粒子呈規則性排列均 勻之的單層之粒子層。 此外,可知具有較高的光學性能,適合用作高密度記 錄用光碟、磁碟、CCD元件、光學元件、CRT或液晶顯示元 件之顯示前面板。 〔實施例7 〕 於市售之有機矽溶膠(觸媒化成工業(株)製造,商品 名:oSCAR,平均粒徑300um,濃度10重量%,溶劑乙醇, 100g内添加聚矽氨烷(東燃(株)製造,商品名:PHPS,濃 度10重量%,溶劑二甲苯)20g,在50t進行氧化矽粒子之 表面處理5小時。其次以Μ 1 B 1(取代液中之溶劑以調配2 0重 量%之氧化矽粒子分散液。採用典型的形成10.6u有之配 線階段差之半導體元件作為基材,與實施例1同法在300 。0經30分鐘之燒成步驟,以得附有氧化矽單粒子層之半導 體元件。 將此一附有氧化矽單粒子層之半導體元件固定於研磨 裝置,選擇性的研磨去除配線上之氧化矽粒子後,以形成 氣化矽条層間絶緣膜及上層配線。 以掃瞄型電子顯撤鏡觀察如此形成的多層配線構 造物之截面時,上述氧化矽糸層間絶緣膜顯示出優越的平 坦性。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18

Claims (1)

  1.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於基材上形成粒子層之方法,其持徵在於將經以 可形成黏合劑之化合物表面處理的固體粒子分散於分 散媒體中而成之分散液(I),展開於比重較前述分散 媒體為大且於與前述分散媒體不相溶的液體)上, 其次自前述分散液(I )去除前述分散媒體並使前述固 體粒子排列於前述液體(I )上形成粒子層後,經由將 前述粒子層轉印至基材上之步驟以於基材上形成粒子 層而成。 2. —種使基材凹凸面平坦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經以可 形成黏合劑之化合物表面處理的固體粒子分散於分散 媒體中而成之分散液(I ),展開於比重較前述分散媒 體為大且於與前述分散媒體不相溶的液體(I)上,其 次自前述分散(I )去除前述分散媒體並使前述固體粒 子排列於前述液體(E)上形成粒子層,將前述粒子層 轉印至基材凹凸面上之後,經由去除於基材之凸部上 形成的粒子層之步驟以於基材凹部上形成粒子層而成 0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裝 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 —種附有粒子層之基材,其特徵在於基材表面上具有 以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方法製得的粒子層 本纸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TW084109497A 1994-08-15 1995-09-12 TW3111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314894A JP3280804B2 (ja) 1994-08-15 1994-08-15 基材上への粒子層の形成方法、基材凹凸面の平坦化方法および粒子層付基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11106B true TW311106B (zh) 1997-07-21

Family

ID=16634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4109497A TW311106B (zh) 1994-08-15 1995-09-12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090446A (zh)
EP (1) EP0728531B1 (zh)
JP (1) JP3280804B2 (zh)
KR (1) KR100338332B1 (zh)
AT (1) ATE189978T1 (zh)
DE (1) DE69515289T2 (zh)
TW (1) TW311106B (zh)
WO (1) WO19960049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14700A1 (de) * 2003-03-31 2004-10-14 Behr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oberflächenmodifizierter Werkstücke
DE102004049107A1 (de) * 2004-10-07 2006-04-13 Behr Gmbh & Co. Kg Beschichtungsverfahren
DE102005039517A1 (de) * 2005-08-20 2007-02-22 Carl Zeiss Smt Ag Phasenverzögerungselemen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hasenverzögerungselementes
US8425985B2 (en) * 2008-08-22 2013-04-23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particulate coating
FR2941159B1 (fr) * 2009-01-19 2012-02-24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depot d'un materiau a la surface d'un objet.
TWI421209B (zh) * 2010-08-12 2014-01-01 Academia Sinica 大面積單層微粒膜及其製備方法
US9153451B2 (en) 2012-12-12 2015-10-06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forming a planar surface for a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 and related methods of form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
JP6417525B2 (ja) * 2013-08-30 2018-11-07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低反射率物品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6103370B (zh) 2014-03-21 2020-05-01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图案化涂层的制品
KR101699275B1 (ko) 2014-09-11 2017-01-25 코닝정밀소재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용 광추출 기판,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소자
FR3031683B1 (fr) * 2015-01-16 2017-02-17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formation d'un film compact de particules a la surface d'un liquide porteur
KR101866243B1 (ko) 2015-01-21 2018-06-12 코닝정밀소재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용 광추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소자
KR101999294B1 (ko) 2016-03-23 2019-07-15 코닝 인코포레이티드 유기발광소자용 광추출 기판,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소자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33426A (en) * 1950-07-07 1953-03-31 Gen Electric Method of forming a powder coating on a surface
US4051275A (en) * 1974-06-21 1977-09-27 Forestek Clarence W Embedding and compacting particles in porous surfaces
JPH0611794B2 (ja) * 1985-04-01 1994-02-16 新技術開発事業団 高分子超微粒子とその複合体
JPH0642043B2 (ja) * 1986-04-10 1994-06-01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固体粒子膜の形成方法
US4801476A (en) * 1986-09-24 1989-01-31 Exxon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large area 2-dimensional arrays of close packed colloidal particles
JPH02307571A (ja) * 1989-05-19 1990-12-2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固体粒子膜の形成方法
JPH03157162A (ja) * 1989-11-15 1991-07-05 Hitachi Ltd 有機薄膜の作製方法
JP2885587B2 (ja) * 1992-10-28 1999-04-26 科学技術振興事業団 2次元粒子薄膜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728531B1 (en) 2000-03-01
ATE189978T1 (de) 2000-03-15
JP3280804B2 (ja) 2002-05-13
KR100338332B1 (ko) 2002-07-18
DE69515289D1 (de) 2000-04-06
EP0728531A1 (en) 1996-08-28
KR960704643A (ko) 1996-10-09
JPH0857295A (ja) 1996-03-05
DE69515289T2 (de) 2000-11-30
EP0728531A4 (en) 1996-10-16
WO1996004998A1 (fr) 1996-02-22
US6090446A (en) 2000-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311106B (zh)
EP2651651B1 (en) Transfer article having multi-sized particles and methods
CN105917253B (zh) 用于形成抗反射结构的叠层转印膜
TW483930B (en) Anti-smudge agent containing an organosilicon compound
CN101475774A (zh) 硬涂层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和硬涂膜
KR101308801B1 (ko) 다공질 실리카계 입자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방법으로부터얻어지는 다공질 실리카계 입자
US6398826B1 (en) Abrasive tape,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and coating agent for abrasive tape
TW443966B (en) Modulation of coating patterns in fluid carrier coating processes
JP7182358B2 (ja) 低屈折率層含有粘接着シート、低屈折率層含有粘接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デバイス
TW306896B (zh)
TW201235299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rous silica particles, resin composition for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anti-reflection film
TW572986B (en) A spray method that can form uniform monolayer film
CN109476964A (zh) 作为陶瓷前体的聚合物粘合剂层
JPH0860022A (ja) 酸化亜鉛−ポリマー複合体微粒子、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US20170233589A1 (en) Film-forming silica sol,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ame
TW310385B (zh)
US6045962A (en) Method for forming low surface energy coating
TW201807102A (zh) 導電性墨水
JP2004307644A (ja) 光学樹脂用添加剤および光学樹脂組成物
JPH03258878A (ja) コーティング用組成物
JPS6323815B2 (zh)
CN109651878A (zh) 反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烟草用纸及其制备方法
JP3126646B2 (ja) 離型フイルム
TW200927813A (en) Resin composition, film-like optical part us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JPS63120641A (ja) 離形フイ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