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93061B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taged vibration of concrete - Google Patents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taged vibration of concret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93061B
TW293061B TW083107883A TW83107883A TW293061B TW 293061 B TW293061 B TW 293061B TW 083107883 A TW083107883 A TW 083107883A TW 83107883 A TW83107883 A TW 83107883A TW 293061 B TW293061 B TW 29306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vibration
boundary layer
stage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3107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 Face Samuel Jr
Original Assignee
A Face Samuel J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 Face Samuel Jr filed Critical A Face Samuel Jr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93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9306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44Constructions for the positioning of wipers
    • B41J2/16547Constructions for the positioning of wipers the wipers and caps or spittoons being on the same movable sup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293061 A7 B7 五、發明説明() .. 本發明概略係關於於連續階段或增量,引進振動能至 概略水平取向的塑性混凝土構造(如混凝土板,舖板,路 面,及類似或相關混凝土構造 > 之方法及裝置。 此處所用“分段振動”一詞意指於傾倒混凝土質後, 引進振動至混凝土質因而使混凝土質下部先壓密,依序修 改振動特性而造成混凝土質依續較高部變壓密至全部或幾 乎全部混凝土質壓密成密度均勻的單一質塊時為止。 隨混凝土質之壓密成均匀密度,“分段振動”也產生 終(暴露頂面)表面均勻且可以均勻速率生產的混凝土構造 Ο 要言之,本發明為利用分段振動混凝土澆注混凝土之 方法,係經由使用振動產生裝置Μ分段、分步或分期順序 與混凝土質接觸(藉埋設裝置,或藉裝置接觸混凝土質表 面,或二者)。本發明中振動以依序“階段”引進混凝土 質,階段數目,振動幅度及頻率,及振動產生装置的相對 取向可依據混凝土質物理恃性改變。相關混凝土質物理待 性包含:所用混凝土的物理特性,澆注混凝土板(或其它 構造)厚度,及混凝土質生成期間摻混於混凝土的恃定材 料。 決定改變嗍個變數,改變量,及執行所需改變係由感 测器及相開控制糸統完成並監測,決定介於由振動滿意地 壓密之混凝土質該部分與未滿意地壓密該部分間之邊界層 > 位置。 構成混凝土構造,如'混凝土板等時,某些習知程序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说格(210Χ297公釐) -4 - —.H 裝 1 I I 訂— . I 1 :線 ( < (諸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 - Α7 Β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五、發明説明() · 渉及澆注混凝土質於模型並Μ多種周知方式光整頂面,任 由混凝土硬化而未振動。其它程序涉及使用搌動器暫時置 於混凝土質各位置内或上,表面使用刮平表面及/或抹平 作樂之多種組合(含使用平抹刀,動力旋轉抹刀等〉光整。 先前使用振動器澆注混凝土方法之一間題是無法控制 振動器。當任一段傾倒混凝土板振動過度時,約略在混凝 土板接梅振動器位置引起硬點。此外,過度振動混凝土也 會引起振動器附近骨材分離。骨材分離和“硬點”二者皆 導致不均勻且脆弱的板成品。因此之故先前混凝土澆注作 業典型地小心“不過度振動”混凝土質,或絲毫也未搌動 混凝土質。 另一棰已知程序涉及使用滑動模型,置於模型内的混 凝土質可或可未由連繙移動模型振動,該模型內或其前方 注入混凝土並具特定形狀,可於模型漸進移動後維持該特 定形狀*然後使用習知程序光整混凝土。 此處振動塑性混凝土的主要目的係加速壓密混凝土質 至其最大值,並藉辅助促成水和空氣向上遷移而儘可能壓 密至接近均勻密度,否則水和空氣遷移緩慢或絲毫也不遷 移。捕集空氣和水使混凝土脆弱,而此等材料之缓慢遷移 會延長澆注和光整混凝土質所需時間。現有施加振動至混 凝土質之程序實際上無法控制或修改振動器的搌動待性( 除了手動開關振動器)且無法基於期望最終成果之達成程 度控制或修改振動器作用在混凝土質之時間。因此,現有 程序產生的混凝土質其中ϋ密程度因位置而異,及水由表 褚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半(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A7 ^03061 B7 五、發明説明() .. 面蒸發所需時間因位置而異。 自然(亦即非振動>κ密與固化混凝土之另一現象是水 氣捕集於固化質塊内。傾倒時混凝土混合物常含逮超過真 正進行適當固化及混凝土質強度最大值真正需要量的水。 故意加入過量水Μ便浬送、傾倒、成型,和光整作業。若 靜置(亦即未搌動),則來自混凝土質重量之壓力最初緩慢 迫使若干過量水通過混凝土質向上,如此,最初誘使若干 過量水朝板面遷移*且同時接近板底進行混凝土質之壓密 。隨此混凝土質變乾,混凝土開始固化,即使混凝土質當 未最適當壓密。此種混凝土質固化延遲了水移向板面。同 時,許多例中(尤其於低濕有風日於太陽下傾倒板時更為 如此),水由表面蒸發過速,故頂上混凝土過早乾燥而開 姶固化。如此導致在或接近板面的混凝土固化,其更延遲 過董水由表面下方的混凝土質遷移。最終,此現象造成水 氣捕集於混凝土板内部。隨時間之經過,水泡乾燥,留下 小氣袋遍布實心混凝土板。此氣袋會降低混凝土板終強度。 先前混凝土板澆注作業中,使用袪水技術其中混凝土 質經傾倒並成型為有一上表面的構造,然後於濕混凝土板 面上施加真空抽水条統而袪水。另外,混凝土質表面藉澆 注吸收材(如粗麻布等 > 於濕混凝土面,然後鋪乾燥劑(如 乾膠黏劑)於粗麻布上。袪水程序完成後,表面習知經光 整,移開粗麻布或真空抽水糸統。現有混凝土光整程序勞β t 力壓密集又需大量使用有經驗的勞工並費時長期方能妥為 進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il^ln I 裝 n n n n n n n n u n ^ 4·(先閲背面之注意事^¾寫本頁) ·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6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A7 _B7__ 五、發明説明() .· 努力自動控制機械光整裝置但未臻滿意,因自動控制 光整裝置引進混凝土質時混凝土質之物理待性不均勻*且 因恰在光整作業前無法控制混凝土質之物理特性。如此, 需作業員決定並調整光整設備。因濕度特性變化或混凝土 佈 質來壓密恰在光整作業前及作業期間遍布混凝土表面,且 無任何光整作業機械元件有能力緩和或減少此等變化數目 或強度,故光整作業全部時間一般須連續進行調整。 高速路建造中,表面通常無需光滑光整*僅需振動與 刮平。雖大致上屬機器作業,但因送出來形成混凝土質的 材料不均匀故,終產物(混凝土板)不均勻,振動與刮平設 備無法彌補此棰不均勻。典型地,高速路混凝土僅藉重力 (及蒸發)袪水。因而由高速公路板除水典型地係緩慢,不 均勻而又無法控制的過程。高速路板以所述緩慢,不均勻 又無法控制的方式除去,導致其固化時板收编不均勻,最 終導致裂罅及結構脆弱。 下列美國專利案係關於使用埋設或K其它方式與混凝 土質聯結的振動裝置引進振動入混凝土質之發展:2,015,217 ;2,223,734; 2,269,109;及2,332,687° 雖然前述專利茱係關於混凝土質之振動*但無任一者 提示混凝土板、舖板等之分段或逐步拫動,其中各階段振 動引進混凝土質上或内,影響混凝土質至混凝土質内特定 期望深度;也無任一案敘述混凝土質壓密或須,振動深度的-決定裝置。 據此,本發明之一大目的係提供一種使用機器作業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圉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7 - > n n- i n n I I I I n ^ n I n n n I ϋ ϋ n ϋ n n ^ *(访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f存填寫本頁) - ( 293061 A7 £7_ 五、發明説明() .· 注混凝土板或類似構造之方法及裝置,其中混凝土係使用 分段振動未固化塑性混凝土質澆注。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棰澆注具所述恃性之混凝 土板之方法及裝置,其中於各階段振動中,致使水和空氣 向上移行過未固化的混凝土質,因而生成可界定的大致上 水平邊界層、邊界層下方的混凝土質可定義為充分壓密, 而邊界層上方混凝土質定義為尚未充分壓密。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棰澆注具所述特性的混凝 土板或類似構造之方法及裝置,其中未固化混凝土質由底 向上朝頂面依序壓密,故得由底至(或近)頂具大致上均勻 密度的澆注構造,其中混凝土質各吡鄰水平層之壓密和整 合一體係靠可有利地提供振動給未固化混凝土質之振動器 裝置進行。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澆注具所述特性之混凝 土板或類似構造的方法及裝置,其中與未固化混凝土質接 觸的頻率、幅度和時間等振動特點各別經監测及控制,由 該裝置可密切調節及調整大致上水平邊界層(介於充分壓 密與尚未充分壓密混凝土質間)之升高。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澆注具所述特性之混凝 土板之方法及裝置,其中由搌動有利地賦與未固化混凝土 質之特點係於振動器裝置前進通過混凝土質時由位在振動 器裝置前方、下方及/或後方的感测器控制。,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澆注具所述特性之混凝 土板之方法及裝置,其中感測器測定在振動器裝置前方、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Him >1 ^裝 ! I I I 訂――I ^ ^ I 線 • (請先閎讀背面之注意事t再填寫本頁) -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B7_ 五、發明説明() .. 後方及/或下方的邊界層高度位置舆混凝土質澆注其上之 基層或混凝土質頂面之高度位置之相對關係。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棰使用機器作業澆注混凝 土板或類似構造之方法及裝置,其中混凝土質硬化速率略 由多値“階段’’(或混凝土質之条列振動)控制,而各“階 段”僅影«混凝土質總厚度之一部分。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澆注具所述特性之混凝 土板之方法及裝置,其中末“階段”振動產生就濕度及其 它特點等光整製程關鍵特點之大致上均勻的混凝土質表面 Ο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分段振動混凝土之方法 及裝置,其中Μ可變方式控制的捩動係以連續階段引進或 引至混凝土質上而致使邊界層高度(或特別,充分壓密、 相對較乾的未固化混凝土質高度)於各“階段”升高*施 於特定混凝土質之拫動階段数係由質厚度及其其它物理特 點決定。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澆注具所述特性之混凝 土板之方法及裝置,其中第一振動“階段”致使一層相對 較乾,相對較硬且對更壓密的混凝土生成,其由吡鄰混凝 土質基層延伸至基層上方有限的可界定的高度;其中若有 所裔,第二振動“階段”造成該層相對較乾,相對較硬且 相對較壓密的混凝土厚度增加,藉此向上移動邊界層朝混 凝土質表面移動,並對應地縮小介於遴界層與混凝土質表 面間之相對較不乾》相對較不硬,相對較不壓密的混凝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Χ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 .. 厚度;及其中若有所需,額外振動“階段”使該層充分壓 密的混凝土進一步增厚至全體混凝土質變成實際上壓密且 均質質塊時爲止。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具所述特性之方法及裝置, 其中進行單一壓密均質混凝土質所需振動w階段”數目與 建造的板厚度及物理特點有關,較厚板一般需比較薄板更 多振動“階段”。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係提供一種決定介於於混凝土質下 部相對乾燥、紮實、壓密混凝土與混凝土質上部相對潮濕 、柔軟混凝土間之邊界層位置之方法及裝置,故可調整頻 率、幅度、及時間俾使邊界層在混凝土質表面下方獲致均 勻深度。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係提共一種根據先前目的分段搌動 混凝土之方法及裝置,其中先前目的所述分段、分案或分 期拫動程序導致水移至混凝土質表面,及其中搜聚在混凝 土質表面之水可藉機械手段(如抽真空)去除,因而對板提 供均勻表面,而使表面光整作業有利地Μ機器自動進行。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具所述特性之方法及裝置, 其操作可於多棰條件下有效用於習知厚度之混凝土板,含 建築物内板;在基層上或升高的板;高速路、橋、人行道 等之板;及單一厚度或整合一體舖頂或單晶誧頂之板,因 此獨特方法用於多種混凝土構造。 , 其它目的及優點由後文說明及申請專利的構造及操作 細節變顯然自明,參照附圖羼本發明之一部分,其中類似 (锖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吹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10 - 293061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编號係指類似部件。 匾式之簡萤説明 第1圖為傾倒混凝土質後卽刻建造中的混凝土板之示 意剖面圖; 第2圈爲傾倒混凝土質後不久第1圖所示之混凝土板 之示意剖面圖; 第3圖為使用本發明之第一階段振動期間第1圖所示 混凝土板之示意剖面圖; 第4圖爲使用本發明之第一階段振動後即刻第1圖所 示混凝土板之示意剖面圖; 第5圖為使用本發明之第二階段振動期間第1圖所示 混凝土板之示意剖面圖; 第6圖為使用本發明之最末階段振動期間第1圖所示 混凝土板之示意剖面圖; 第7圖爲顯示本發明所用板形振動器裝置之透視画; 第8圖為顯示本發明之修改例所用機械探針之侧視圖 » 第9圖為顯示本發明之修改例所用橇探針之侧視圖; 第10圖為本發明裝置之透視圖顯示由上方支撐的振動 器裝置; 第11圖為本發明振動器裝置之修改例之側視画顯示埋 設振動板;及 第12圖爲本發明之修改例之側梘圖顯示可調整的振動 器構造。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P -裝— 再填寫本I·) •V*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樣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1 11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 ,. 齡住具艚例:> 説明 附圖第1圖示例說明混凝土質(圖中一般榛示為M), 當混凝土由任何適當來源傾倒成型(未顯示出)等至平板基 層B上而呈平板形。混凝土質Μ典型地包含骨材,膠黏劑 ,水和其它習用於混凝土平板之添加劑。 如第1圖之示例說明,當最初傾倒混凝土質Μ時,骨 材,膠黏劑,水和其它摻混入混凝土的材料,典型地逢機 分布於混凝土質Μ全部厚度介於基層Β與混凝土平板暴露 頂面1間。首先傾倒混凝土質Μ時,實際上並無任何混凝 土質充分壓密,夠乾可供完成平板頂面1。首先傾倒混凝 土質Μ時,典型地於混凝土質Μ全部體積由一點至另一點 ,混凝土質Μ之水含量和壓密度(亦即密度)存在有變化。 此棰傾倒混凝土之稠度變化對本發明之操作而言並無特殊 限制,但如業界人士了解乃逢機混合混凝土的特有性質。 現在參照第2圖:混凝土質Μ傾倒至基層Β上成平板 形後,包括混凝土質的骨材重量自然會向下基層Β。 相當高密度的骨材開始擠壓水和捕捉的空氣凝土質出 Μ外。因近平板底2之壓力比近平板頂1高,故最初近平 板底擠出混凝土質的水和捕捉的空氣比近平板頂多,如此 導致近平板底2的相對較壓密,相對較紮實,相對較乾的 的混凝土 Ml,而近平板頂1的相對較未壓密,相對較不紮 實,相對較不乾的混凝土質M2。
I 混凝土板表面1出現光整區段7 >其較佳不超過士吋 厚。光整區段7中,整個徺注操作期間可收集遷移水。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隼(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少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说明() .· 可使用光整操作(容後詳述)導致光整區段7內比混凝土質 Μ其餘部分具有相對較高濃度“細料”及“超細料”,及 相對較低濃度骨材。 介於近板底2之相對較壓密,相對較紮實與相對較乾 的混凝土Ml與近板頂1之柑對較未壓密,相對較不紮實與 相對較不乾的混凝土 M2間是一層邊界層L。欲求了解本揭 示,邊界層L可解釋爲一線(或區段)於其下方,混凝土質 Ml夠壓密,紮寳和夠乾而可得期望的混凝土固化速率和性 質;而恰在該線上方混凝土質M2不夠壓密,紮實和乾燥俾 獲得期望的混凝土固化速率與性質。又須了解邊界層L表 示通過混凝土質Μ的一線(或區段)其中沿邊界層L沿線各 點的混凝土質皆具有大致上類似的壓密、紮實和乾燥者。 簧際上*邊界層L可為極窄線(例如存在於拫動塑性混凝 土質後),或為具可测垂直寬度之一區段(例如存在於最初 傾倒混凝土板時)。 如業界人士了解,因混凝土混合與傾倒時特有的不一 致性,如第2圖之示例說明,天然出現在新傾倒板的邊界 層L不均勻。邊界層L的不均勻可因傾倒混凝土質Μ中骨 材濃度或水袋等不均勻而異。業界人士又須了解混凝土質 Μ之固化速率(因而其強度與稠度)通常將随邊界層L在板 頂面1下方溁度而異。特別,於混凝土板之特定垂直節段 中,表面1下方至(未充分壓密,未充分紮實t,未充分乾-燥的〉混凝土質M2底的深度愈深,則混凝土板恃定垂直節 段所需固化時間愈長。·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棣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 _ ------------參------iT------^ . (請先閎讀背面之注意事P再填寫本頁) ' -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93061 A7 B7五、發明説明() .· 現在參照第3圖:可引進振動入混凝土質Μ振動器裝 置3沿前進方向(圖中箭頭4所示〉移動横跨板頂面1。當 振動器裝置3作動時,它引進振動入振動器装置下方的混 凝土質Μ,而使混凝土質Μ內部捕集的水和空氣朝板頂面 1向上遷移。 随箸水和空氣因振動而向上遷移,近板底2的(相對 較壓密,相對較紮實,相對較乾的 > 混凝土 Ml深度升高, 對應地,邊界層U水平升高。如第3圍之示例說明,振動 器装置3前方的邊界層L保持大致上未變(亦即,不均勻 且在相對較低水平)。發現因混凝土質Μ之内部摩擦Μ及 振動能的幾何擴散,愈遠離振動器裝置,則感覺振動愈小 ,及振動器裝置的影鬱愈小。據此,bb起遠離振動器裝置 3的混凝土質,振動較深刻影響振動器裝置3下方的混凝 土質。藉有利地調整振動頻率,振動幅度,及/或振動時 間(亦即,藉改變振動器裝置3的前進速度)。俾選擇性影 轡混凝土質的壓密,可對應地調整振動器装置3下方之邊 界層La深度。 與搌動器裝置3連通的感測器5監測振動器裝置3下 方的邊界層L瞬間深度。作業中,感測器5提供反饋資料 給處理單元6,其決定邊界層L深度和輪廓,及其視需要 可調整振動頻率,振動幅度,及/或振動時間(亦即,藉 改變振動器裝置3的前進速度)以獲所需邊界if La輪_。 第4圖示例說明振動器裝置已完成第一回合或第一“ 階段”混凝土質Μ之振動後,混凝土板的情況。與第一階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14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巩再填寫本頁) •裝. -* 線 五、發明説明()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段前板的恃性(如第2圖示例說明〉相反,於第一階段振動 完成後(如第4圖之示例說明)(充分壓密,充分紮實及充 分乾燥的)混凝土質Mi體積較大,邊界層U輪廓較平。 現在參照第5圖:邊界層La已藉第一回或“階段”振 動而升高或略均平後,則振動器裝置3可如第5圖所示用 於第二回或“階段”振動俾進一步升高邊界層Lb。如業界 人士了解,藉前述方式引進經控制的入混凝土質Μ * 混凝土質Μ的壓密和乾燥比較自然靜^混凝土質所得可 更加速。除混凝土質Μ更快速歷密與乾燥外,板的結構完 整性改良。因改良壓密一致(由邊界層Lb之大致上水平取 向表示),及因水由混凝土質加速遷移(及随後去除 >優異 地導致捕捉於混凝土板內的水和空氣袋減少,故板之結構 完整性因使用本發明而改良。 現在參見第6圖:本發明之較佳具體例中,最末“階 段”振搖或末次通過振動器裝置樓跨混凝土板1完成 時,充分壓密又充分紮實且充分乾燥的混凝土 _板底2 伸至(或幾乎伸至)混凝土板頂面1的光整區段7。典型地 ,移向板頂1的水會積聚在光整區段7,隨後單純蒸發, 因重力而流出板外,藉振動器裝置3推出板外,被抽真空 ,或以其它方式去除。 由了解前文可知經由使用根據本發明之澆注混凝土之 方法和裝置,邊界層L (或更特定言之,充分,歷密、紮實 和乾燥混凝土質Ml頂)朝向混凝土板頂面1均勻向上帶。 因邊界層L (或更特定言'之*充分壓密,紮實和乾燥混凝 (諸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少再填寫本頁) 裝 ijr 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隼(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5 - B7 五、發明説明() . 土質Ml頂)朝混凝土板頂面1均勻向上帶,板1的全體頂 面(或更特定言之,光整區段7)處在大致上同時光整操作 情況下。本發明之較佳具體例中,邊界層L相當均勻地朝 混凝土板頂面1向上調整故,於最末階段搌動完成後邊界 層U深度的改變不超1吋。 本發明不僅經由直接施用振動能至相當環的水氣袋及 未壓密混凝土區而加速此區壓密與乾燥,且又藉減少振動 能加諸水氣和未壓密混凝土之相當線區而亦約束此等線區 的過早乾燥及硬化。業界人士了解若恒定振動力同等加諸 非均質混凝土質各區,某些區將比它區,邊界層更早趨近 板表面,因而造成混凝土質內“硬點”的不滿意效應。混 凝土内硬點典型地造成固化不均勻,板裂開,光整操作困 難增加,實際上排除無法使用自動光整設備,並顯著降低 板的結構強度。藉調整加諸混凝土質Μ各區的振動能俥將 邊界層L均勻帶向板頂面1,以本發明方法及裝置製成的 混凝土板較少有(或無)硬點,更易光整,較7有裂皡,且 結構上比使用未經控制的振動或使用無搌動輪入生產的混 凝土板更強靭。 可設真空除水条統(未顯示出),包括抽真空裝置其使 用滾動或仿軌裝置接到振動裝置。此種抽真空裝置較佳包 含可於滾動圓筒内施加真空的裝置,圓筒外表面多孔且由 某種材料製成,水可自由通過該材料,而組成,混凝土的其 它材料則否。包含真空的囫筒外表面藉一刮除器於國筒各 次旋轉的某段時間接觸該'表面而保持不含積聚物料。僅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16 - " 經濟部中央標準扃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293061 Α7 Β7 五、發明説明() 多孔面接嫌混凝土質表面時,真空才施於該表面。滾動圓 筒之表面速度較適合匹配振動器裝置相對於混凝土質表面 的速度。 由了解前文掲示可知根據本發明方法及裝置澆注的混 凝土板產生一個頂面1,及光整區段7而板全區的物理特 點一致。又後,因板表面全區的物理特點一致,故可«機 器自動進行光整作樂。因此此種藉分段振動澆注混凝土之 方法及裝置可獨特地產生均勻表面條件,因此可籍機器自 動進行光整作業而無先前典型會妨礙對藉先前方法及裝置 澆注的混凝土板進行自動光整作業時的問題。 揭示的澆注混凝土之分段振動方法及裝置因混疑土對 振動的反應而有效。振動期間,水,空氣和某些較細較輕 的材料向上移動,而材料的遷移受振動特點含振動幅度、 頻率,和時間影蜜。本發明中振動特點經調整俾Μ經控制 的速率壓密靠板頂1相對較不壓密的、相對較不紮實的* 及相對較不乾的混凝土 M2。 除藉調整振動頻率、幅度和時間而控制邊界層La和Lb 輪廓外,振動效果也與混凝土質Μ接觸的且加諸振動給混 凝土的振動器裝置3之表面形狀、取向和構型有開。 使用本發明,當水平澆注的混凝土質Μ沈積於製妥的 表面(亦即基層Β)上時,混凝土質Μ的壓密分段進行而帶 水至表面去除,而其方式為若有所需,光整作業(若無需 光整作業,固化)可Μ均速率緊跟在混凝土澆注作業之後 裝 I I訂 矣 ί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规格(210Χ297公釐) -17 17 五、發明说明()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因混凝土質Μ的壓密加速,且因板由基層B頂至光整 區段7底具大致上均勻的壓密與乾燥,故使用根據本發明 方法及装置可澆注混凝土板而無箱使用線網(俗埋於混凝 土板内部俥減少介於板頂底間乾燥及固化速率不均勻造成 的非所欲影鎏)。 振動產生介於混凝土質Ml與M2之相對壓密與相對未壓 密部分間之邊界層La和Lb,邊界層較佳儘可能維持在板頂 面1下方均勻深度處。 本發明之較佳具體例所用振動器装置與先前振動器之 差異為包含一種構造(亦即感測器5)其可以相關的反饞控 制糸統(亦即處理單元6)決定邊界層L相對於板表面1之 所在位置。感測器5可安装於振動器裝置3上或吡鄰之。 感測器5感測邊界層L,U或Lb深度,並經由適當反賸資 料處理裝備(亦即處理單元6),視需要可調整振動器裝置 3之可控制特性,而使邊界層La和Lb位在板頂面1下方的 大致上均勻深度。 感測器5可有利地定位在振動器前方、後方或緊鄰下 方俾決定邊界層L,La和Lb垂直位置。感測器5之較佳安 装方式為振動不會對感測器5性能產生不良影堪。又,感 測器5較佳Μ足夠數目和足夠位置提供侔感測有需要的多 個邊界層L相對於振動器裝置3之位置侔獲知所需邊界層 La和Lb之位置與輪廓。 · 控制的振動器裝置3特性含振動能頻率、幅度和焦點 或方向。此外可控制整塍振動器裝置3的前進速度。振動 (诗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ιτ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搮準(CNS ) Α4规格(2!0Χ297公釐) 1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 . 器装置3包括調整振動特性的裝置,侔藉獨立辋整插別振 動器或藉彼此和諧調整多掴振動器而使振動聚焦在某一特 殊深度,如此《振動器裝置對混凝土的壓密溁度提供頟外 控制。 有用的一型振動器裝置是板形振動器3a (如第7圖所 示〉其上安裝有一値或多痼活動活塞或旋轉偏心振動器8 ,各搌動器8由可讓出板9前方情況的自身的感測器5a和 處理單元6a (或由單一個多功能處理單元,未顯示出)個別 控制。當振動器8振動時,振動器8不均衡的動力加諸板 9上,其呈振動將力直接透入混凝土質Μ。額外感測器5b 可安裝於板形振動器3a後方俾感測振動結果。板形振動器 3a可由絞車拉動或移動,絞車移動速度亦受感測器5資料 控制。 感測器5可仰賴機槭探針,埋設橇,或轚波特點,穿 透性雷達或類似技術測定邊界層深度。典型地,機械感測 器比較複雜的探針廉價。 若干替代配置適合供支撐振動器裝置於混凝土板1頂 面上方或頂面上,含唯非僅限於下列各者:由混凝土棋板 支撐,由装設於各型周邊設備的支撐臂支撐;由騎在軌上 的橇支撐;由埋設混凝土質内及騎於介於混凝土頂部與底 部M2和Ml間之邊界層L上的橇支撐;或,振動器裝置3可 由任何將使振動器装置3以可產生所需分段振動方式移動· 的裝置支撐。 本發明有用的一型感姻器是機械探針5c,如第8圖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9 _ II 裝 n i n 線 f <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293061 A7 B7 五、發明説明() .. 示例說明。栝塞11植接至樞臂12,植臂底設有平板13,其 包括探針5c之感測面。平板13決定介於近板底2相對較壓 密、相對較紮實且相對較乾的混凝土 Ml與近板頂1相對較 不壓密、相對較不紮實且相對較不乾的混凝土 M2間之邊界 餍L位置。測量下推平板13至邊界層L所需力。校準违痒 層L所需力較佳基於测定推向充分壓密、充分紮實且充分 乾燥混凝土質所需力,此資料較佳構成反饋控制条統基礎 Ο 本發明有用的另一種探針爲橇形探針5d,如第9圖之 示例說明。槙14設於由樑16伸出的支撐樞臂15上。橇有大 致上平坦底面,其由前進棵16抱曳。決定維持橇14在正確 穿透邊界層L所需力,並構成反膜控制条統的參點。 唯須了解經由使用根據前述發明的分段振動,提供一 棰糸統其誘使水由混凝土質至板表面而表面係Μ均匀速率 乾燥。業界人士將了解板之此種均勻乾燥速率乃邁向自動 化混凝土光整板重要的第一步。 此外,如此可使混凝土澆注依溫度及氣候條件而定, 比起先前混凝土澆注方法遠更快速完成。 綜覽前文揭示内容,本發明提供一種混凝土板澆注方 法及裝置其比起先前混凝土澆注方法及装置典型所需可免 除各種添加劑(如乾燥劑,加速劑,增塑劑等〉的需求;獲 得更均勻的板密度;具有更平坦的光整後表面(,較少收縮〃 ,較少捲曲,及較少裂嘑;需用人力較少。如此揭示的澆 注混凝土板之方法及裝置可與常用型条統或雷射刮板合併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20 ~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Ϋ項再填寫本頁) .装· -*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 . 使用。 振動器裝置3可騎在加強桿,獨立底座,金羼擠型< 如第10圖之示例說明),或其它支撐裝置上。 Λ. 雖本發明之較佳具體例包括一種振動器裝置3,其涘 接施加振動力至混凝土板表面1 (例如由板形振動器3a之 板9,如第7圖所示> ,但若混凝土質Μ太厚,可能需於 混凝土板表面1下方固定距離直接施加振動力至混凝土質 Μ。第11圜示例說明一種修改的振動器裝置3b,其可於混 凝土板表面1下方直接施加振動至混凝土質Μ。修改的振 動器裝置3b設有騎在軌19上的輪18。振動臂20—端樞接至 搞心驅動馬達21,另一端接到搗塞棒22,伸至混凝土板表 面1下方。大致上水平取向振動板23接到搗塞棒22底。偏 心驅動馬逹21作動時,振動板23振動,藉此直接施加振動 力至混凝土板表面1下方的混凝土質Μ。 由了解前文揭示可知無論振動力係直接施於混凝土板 表面1 (如第3,5,6及7圖之示例說明>,或直接施於 混凝土板表面1下方的混凝土質Μ (如第11圖示例說明), 所揭示的旋加振動至混凝土質Μ之方法及裝置須在混凝土 質Μ為塑性(亦即混凝土質Μ未固化)時進行。 本發明之較佳具體例中,最終光整的混凝土板表面之/ 尺寸與參考裝置或糸統有關。此棰參考糸統包括固定軌(f 如第11圖之軌19〉或固定擠型(如第10圖之金靥擠型17), 或與基層B (未顯示出)呈固定關係的雷射糸统,或類似裝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OX297公釐) 21 ----------^-------JT------.41 ί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 , 置0 修改的振動器裝置3c示例說明於第12圖。第12園所示 拫動器裝置3c包括撓性構造30,其相對於其停駐的表面垂 直及/或水平移動,構造典型地由在基層B上滾動的輪81 支撐,或由停靠装置的結構銷或型架31的橇(未顯示出)支 撐。感測器5及振動面32相對於構造30的垂直位置較佳為 固定。整艟構造30藉光電感測器40或其它檢知參考裝置或 条統(例如型相對於構造30之垂直位置,回應於供给 處理單元6的直調整而維持與該裝置或糸統之預定垂 直關係。 處理單元接收來自感測器5有關邊界層L升高資料, Μ及有關得自光電感測器4之參考裝置(亦即型架31)之相 對升高資料,並調整振動器裝置3c之振動特性,構造30的 前進速度,及振動面32之相對位置俾產生一個儘可能接近 平行混凝土板期望表面1之邊界層L。 雖前文說明使用本發明装置及裝置Μ單一次傾倒混凝 土澆注具大致上穩定厚度的水平混凝土板,唯須了解此種 方法及裝置應用於澆注大致上平坦的傾斜頂面,及澆注板 於不均匀或傾倒基層頂上皆靥於本發明之範圍。此外,所 述方法及裝置也可應用於澆注具整合一體黏合頂層的混凝 〆 土板,其中第二次傾倒混凝土(亦即頂層〉可引至第一次傾 倒混凝土頂上。澆注具整合一體黏合的頂層之,混凝土板時〃 ,第二次傾倒混凝土較佳係於初条列分段振動已根據本發 明引進初次傾倒的混凝土 "後,但於邊界層到達太過靠近初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_ 〇2 - ----------&------tr------# f <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293061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五、發明説明() . 次傾倒的混凝土質頂前進行。 前文僅供示例說明本發明原理。多種變化皆屬可能, 例如: 單一振動器裝置3可設有表面振動板(如第7圖之示 例說明〉及埋設振動板(如第11圖之示例說明)二者; 單一搌動器裝置3可設有一個感測器5或多個感測器 5 ; 振動面9或23可包括任何形狀的平板,其係接觸混凝 土質表面或埋設其中; 搌動面9或23可包括一片有單面接觸混凝土質表面之 板,或包括埋設混凝土質内之任何形狀的物件; 當於單一振動器装置3使用多個振動面9或^3時,其 可構型成可相對於彼此獨立調整; 振動器裝置3可屬任一型,其限制條件爲振動幅度、 頻率或時間持點或其任何組合可控制於適當控制混凝土壓 密所需範圍: 振動器裝置3可為電、液壓或空氣供應動力; 採用活塞型感測器5c時,感測板13可為平面或曲面, 而活塞可由電、機槭、空氣、或液壓供應動力; 採用橇形感測器5d時,探針可由電、機械、空氣或液 壓作動; 可用超音波、聲波或地面穿透式雷達或其它類似電子-条統作為感測器5 ; 振動器裝置3可由輪支撐於路基、型架或刮板上;或 (請先Mtl背面之注意事領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 . 可直接由型架或刮板支撐及滑動;及 參考裝置或条統可為任何可對振動器裝置提供決定混 凝土板期望表面的垂直位置之裝置或糸統;此棰參考裝置 或条統包括張緊的绳,雷射光束*木或金屬擠型,或管形 刮板或任何其它可提供類似訊息的裝置或糸統。 又因無數修改及變化對業界人士而言顯然自明,故不 希望囿限本發明於所示及所述的確切構造與作業,因此任 何適當修改例及相當例皆視同落入本發明之範圍。據此, 本發明範圍非由示例說明的具體例決定,反由附隨之申請 專利範圍及其法定相當範圍決定。 丨—丨I丨丨裝丨丨丨丨|訂丨線 r r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Claims (1)

  1. ABCD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tV、申請專利範園 « 1. 一種分段壓密有一底面和一大致上平坦頂面之塑性混 凝土質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a>混凝土質接受多個連繙振動階段,其中各階段振 動之特擞包括頻率》幅度和時間等參數,及其中 初期振動引起塑性混凝土質第一段比其上方的其 餘塑性混凝土質更緻密及壓密,第一段藉於底面 上方生成的邊界層而與其餘部分分開; .(M決定邊界層所在位置:及 (c)回應於決定步驟,改變一個或多個與至少一値搌 動階段相關的參數;及 U〉其中隨後各振動階段經由向上移動邊界層而依序 增加第一段混凝土質垂直厚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改變一痼或多 値與至少一値振動階段相關參數之步驟可使邊界層隨 其向上移動而更靠近平行頂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各振動階段係藉 振動與在可界定邊界層垂直上方的塑性混凝土質直接 接觸的搗塞件進行;及該搗塞件於施用各該隨後振動 階段時水平移動。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搗塞件係埋設 在當時已確立的邊界層上方塑性混凝土質之其餘部分 內。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決定步驟包括 產生反賸資料之步驟,及其中該改變步驟包括處理反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現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I) 訂 -25,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93061 六、申請專利範圍 « 饋資料及回應於反饋資料調整一傾或多傾建纊階段之 搌動參數等各步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其中各拫動階段係藉 振動與在可界定邊界層垂直上方的塑性混凝土質直接 接觸的搗塞件進行;及該搗塞件於施用各該随後振動 階段時水平移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該決定步躱及改 變步驟各自係與水平移動搗塞件步驟同時完成。 8. —種分段壓密有一底面和一大致上平坦頂面之塑性混 凝土質之方法 > 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U)混凝土質接受多個連績振動階段,其中各階段振 動之特徴包括頻率,幅度和時間等參數,及其中 初期振動引起塑性混凝土質第一段bb其上方的其 餘塑性混凝土質更緻密及壓密,第一段藉於底面 上方生成的邊界層而與其餘部分分開; (b〉感測邊界層所在位置之相關性質;及 (c)回應於感測步驟,改變一値或多個與至少一個振 動階段相關的參數;及 (d>其中隨後各振動階段經由向上移動邊界層而依序 增加第一段混凝土質垂直厚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該改變一個或多 艏與至少一値振動階段相關參數之步驟可使邊界層隨 其向上移動而更靠近平行頂面。 ,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各振動階段係藉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請先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6 - A8 Βδ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振動與在可界定邊界層垂直上方的塑性混凝土質直接 接觸的搗塞件進行;及該搗塞件於施用各該随後振動 階段時水平移動。 11.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0項之方法,其中該搗塞件係埋設 在邊界層上方塑性混凝土質之其餘部分。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該感測步驟包括 產生反饋資料之步驟,及其中該改變步驟包括處理反 嬪資料及回應於反縝資料調整一個或多傾連續階段之 振動參數等各步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各振動階段係藉 振動與在可界定邊界層垂直上方的塑性混凝土質直接 接觸的搗塞件進行;及該搗塞件於施用各該隨後振動 階段時水平移動。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方法,其中該決定步驟及改 變步驟各自係與水平移動搗塞件步驟同時完成。 15. —種壓密具一底面和一大致上平坦頂面之塑性混凝土 質之裝置,該裝置包括: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振動器裝置,包括可引進笫一階段振動至混凝土 質之裝置; 中該第一階段振動引起混凝土質下段比上 對更緻密;及 β中該第一階段振動使下段及上段由頂面下 方之可操縱可界定邊界層分開,上段由可操縱可 界定邊界層垂直延伸至混凝土質頂面;及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榇準(CNS ) Α4規格(2丨0乂297公釐>- ®33〇6ΐ Α8 Β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該振動器装置4又包括至少一値隨後階段拫動之 裝置於第一階段後引進混凝土質,該振動具包括 頻率、幅度和時間等參數特擻;其中各該隨後拫 動階段使邊界屬向上移至全體混凝土質大致上壓 密時爲止。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裝置,又包括: (幻決定可操縱可界定之邊界層所在位置之裝置;及 (b)改變至少一锢隨後振動階段之至少一櫥參數而使 邊界層比較在該至少一値隨後振動階段之前更靠 近平行頂面之裝置。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裝置,其中該引進初振動階 段之裝置及該引進隨後振動階段之裝置包括與混凝土 質直接接觸且位在可操縱可界定邊界層垂直上方之搗 塞件。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裝置,又包括與施用各該拫 動階段同時水平移動搗塞件之裝置。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裝置,其中: 該決定邊界層所在位置之裝置包括根據邊界層所 在位置產生反饋資料之裝置;及 該改變一値或多値随後拫動階段參數之裝置,包 括處理反饋資料及回應於反饋資料調整一個或多個隨 後階段之振動參數等裝置。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裝置,其中該振動器裝置包 括一搗塞件,及又包括水平移動搗塞件及同時改變一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请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28 申請專利範圍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策 嫡或多値參數之裝置。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裝置,又包栝: 感測邊界層所在位置相關性質之裝置;及 回應於該性質改變一個或多個參數之裝置。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裝置,其中: 該感測裝置包括根據該性質產生反饋資料之裝置 ;及 該改變裝置包括處理反饋資料之裝置,及回應於 反饋資料調整一値或多個參數之裝置。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裝置,其中該引進隨後各階 段振動之裝置包括一搗塞件;及其中該改變一個或多 個參數之裝置包括於搗塞件相對於混凝土質水平移動 之同時處理反饋資料之裝置;及於搗塞件相對於混凝 土質水平移動之同時回應於反賸資料同時調整參數之 裝置。 24 . —種澆注混凝土之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U〉沈積最初大致上均質塑性混凝土質而生成混凝土 構造,該混凝土構造有一底面和一大致上平坦的 頂面; (b)引進混凝土構造内第一階段振動,其中: 第一階段振動使第一段最初大致上均質的塑 性混凝土質變成比第二段最初大致上均質的塑性 混凝土質相對更緻密; 第一段最初大致上均質的塑性混凝土質由混 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9 - (請先¾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六、申請專利範圍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凝土構造底面垂直延伸至可操縱可界定的邊界層 ,該可操縱可界定的邊界層係在混凝土構造之頂 面下方; 第二段最初大致上均質塑性混凝土質由可操 縱可界定的邊界層垂直延伸至混凝土構造頂面; 及 第一階段振動使可操縱可界定的邊界層位在 第一位置,該第一位置係介於第一段最初大致上 均質塑性混凝土質與第二段塑性混凝土質間; (c>於第一階段振動後將至少一階段振動引進混凝土 構造,其中該至少一随後階段振動可將可操縱且 可界定的邊界層升高至連續較高位置; (c〇感測可操縱可界定的邊界層所在位置;及 (e)回應於感測步驟控制隨後振動階段之至少一棰物 理特性而使可操縱可界定邊界層在稍後位置比較 較早位置更接近平行混凝土構造頂面。 25.—種壓密塑性混凝土質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U)使混凝土質接受一個或多個階段振動,其特徵包 括頻率、幅度和時間等參數,其中: 各該振動階段使下段混凝土質變成比上方其 餘混凝土質相對更緻密及壓密,該段由介於水平 隔開各點間連續的可操縱可界定的不規則形狀邊 界層與餘者隔開;及 --- n n nnn —^農—1 "請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d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_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0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 介於各點間在混凝土質頂面下方之邊界層深 在最大深度與最小深度間改變,最大深度與最小 深度之差包括測量邊界層之均勻度;及 (M改變一個或多値參數而藉縮小最大與最小深度之 差升高邊界層及增加邊界層均勻度。 26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又包括下列步驟: (c) 決定邊界層所在位置;及 (d) 回應於決定步驟,進行該改變步驟。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方法,其中該決定步驟包括 產生反饋資料步驟,及其中該改變步驟包括處理該反 饋資料及回應於反饋資料調整至少一個振動參數等步 驟。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方法,其中各該振動階段係 藉振動與混凝土質直接接觸的搗塞件進行,其中該搗 塞件沿水平移動;及其中該決定步驟係與搗塞件的水 平移動同時;及其中該改變步驟係與搗塞件之水平移 動同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士表— 請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又包括下列步驟: (c>感測违界層所在位置相關性質;及 ((〇回應於感測步驟改變一個或多値參數。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之方法,其中該感測步驟包括 產生反饋資料步驟,及其中該改變步驟包括處理該反 饋資料及回應於反賸資料調整至少一個振動參數等步 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93061 A8 &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方法,其中各該振動階段係 藉振動與混凝土質直接接觸的水平移動中的搗塞件進 行;及其中該決定步驟係與搗塞件的水平移動同時; 及其中該改變步驟係與搗塞件之水平移動同時。 32· —種壓密塑性混凝土質之^該裝置包括: U)使混凝土質接受至少一個階段搌動之裝置,其振 動特徴包括頻率、幅度和時間等參數*其中: 各該振動階段使一段混凝土質變成tb上方其 餘混凝土質相對更组密及壓密,該段由介於水平 隔開各點間連績的可搡縱可界定的不規則形狀邊 界層與餘者隔開;及 介於各點間在混凝土質頂面下方之邊界層深 在最大深度與最小深度間改變,最大深度與最小 深度之差包括測量邊界層之均勻度;及 (b)改變一値或多個參數而藉縮小最大與最小深度之 差升高邊界層及增彳#^層均匀度。 3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又包括: 產生邊界層相關反饋置;及 處理反饋資料及回應於膜資料調整一個或多個 振動參數之裝置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pi又包括: 感測邊界層所在位置相之装置;及 回應於該性質改或多値振動參數之裝置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ϋ 、、其中該感測裝置包括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2 - 請 先 閲,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t 訂 々、申請專利範圍 A8 B8 C8 D8 產生反饋資料裝置,及其中該改變装置包括處理該反 饋資料及回應於反饋資料調整至少一値振動參數裝置 (请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阍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3 -
TW083107883A 1993-04-28 1994-08-27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taged vibration of concrete TW29306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504493A 1993-04-28 1993-04-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93061B true TW293061B (en) 1996-12-11

Family

ID=21995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3107883A TW293061B (en) 1993-04-28 1994-08-27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taged vibration of concret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5821955A (zh)
JP (1) JP3339963B2 (zh)
TW (1) TW2930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7575A (ja) * 1997-02-05 1998-08-18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003641B2 (ja) * 1997-08-25 2000-01-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インク吸収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6357853B1 (en) 2000-02-14 2002-03-1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Waste ink management
US6416161B1 (en) * 2000-06-16 2002-07-09 Xerox Corporation Wiper blade mechanism for ink jet printers
US6491371B1 (en) * 2000-06-16 2002-12-10 Xerox Corporation Ink blotter for an ink jet printer maintenance station providing increased ink carrying capacity
US6454386B1 (en) * 2000-11-14 2002-09-24 Xerox Corporation Cleaning system for ink jet print heads that maintain ink/cleaning fluid concentration levels
US6533388B2 (en) * 2001-03-09 2003-03-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ervice station for an inkjet printer
IT201600098327A1 (it) * 2016-09-30 2018-03-30 Omso Officina Macchine Per Stampa Su Oggetti Spa Macchina per la stampa a getto d'inchiostro di oggetti tridimensionali, in particolare di oggetti tubolari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41950A (en) * 1967-08-15 1969-04-29 Honeywell Inc Recorder ink reservoir containing antibubble material
US4017871A (en) * 1976-02-09 1977-04-12 Graphic Controls Corporation Marker with three phase ink circuit
JPS5896946U (ja) * 1981-12-23 1983-07-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S60262656A (ja) * 1984-06-12 1985-12-2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JP2510083B2 (ja) * 1984-07-09 1996-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US4872026A (en) * 1987-03-11 1989-10-0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jet printer with printhead carriage alignment mechanism
DE68916279T2 (de) * 1988-03-02 1994-11-17 Canon Kk Registriervorrichtung mit einer Vielzahl von zu verkettenden Druckwagen.
JPH01275050A (ja) * 1988-04-26 1989-11-02 Canon Inc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WO1991004861A1 (de) * 1989-10-03 1991-04-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ruckmodul für eine tintendruckeinrichtung mit einem tintenvorratsbehälter mit integriertem tintendruckkopf
US5221935A (en) * 1990-02-15 1993-06-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Waste ink receiving cartridge and ink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said cartridge
JP2709524B2 (ja) * 1990-04-11 1998-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490361A (ja) * 1990-08-02 1992-03-24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4286655A (ja) * 1991-03-15 1992-10-1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4320853A (ja) * 1991-04-19 1992-11-11 Canon Inc 記録装置のインク漏れ検出装置
US5430471A (en) * 1991-08-30 1995-07-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ntainer, recording head using sam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339963B2 (ja) 2002-10-28
US5821955A (en) 1998-10-13
JPH06320756A (ja) 1994-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20862A (en) Method of staged resonant frequency vibration of concrete
TW293061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taged vibration of concrete
JPH09184107A (ja) 道路舗装用スリップフォームペーバ
US5527175A (en) Apparatus of staged resonant frequency vibration of concrete
EP069815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ged vibration of concrete
NL1005862C1 (nl) Werkwijze alsmede inrichting voor het verdichten van korrelvormige massa zoals betonspecie.
US9808959B2 (en) Concrete slab forming method
US3359875A (en) Methods for laying soil cement
US349758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faced concrete blocks
Gourc et al. Friction measurement by direct shearing or tilting process: development of a European standard
CN211306700U (zh) 一种混凝土板面振动收面工具
US2170330A (en) Asphalt laying apparatus
US5814232A (en) Method of separating constitutent ingredients of mixtures by staged resonant frequency vibration
EP0191081B1 (fr) Dispositif de vibration dans la masse des materiaux de chaussees lors de leurs repandage et compactage
BE1008495A3 (nl)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aanbrengen van een toplaag op een betonlaag.
US4508471A (en) Method and machine for the layered placing of core material and of the adjacent transitional material for dams
JP4061232B2 (ja) 振動ローラー
SU1491944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отделки откосов гидротехнических сооружений
JP2588155B2 (ja) ち密で平滑なコンクリート表面の形成方法
JPH07252842A (ja) 土工事工法
JP2517864B2 (ja) 2層締固め機構
JPS6145007A (ja) 沈殿池底の締固装置
DE2021457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dichtung des Einbaumaterials beim Strassenbau
JP2782317B2 (ja) 自然石或はプラスチック擬石を表面に有するコンクリート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SU297483A1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