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4175A - 新穎寡糖、該寡糖之製造中間體及其等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新穎寡糖、該寡糖之製造中間體及其等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4175A
TW202334175A TW111141137A TW111141137A TW202334175A TW 202334175 A TW202334175 A TW 202334175A TW 111141137 A TW111141137 A TW 111141137A TW 111141137 A TW111141137 A TW 111141137A TW 202334175 A TW202334175 A TW 2023341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represented
formula
chemical
mentioned
wa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1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田剛
伊東龍生
中村竜也
鈴木恵介
中根智志
杨泽堃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第一三共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第一三共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第一三共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4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417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00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gar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5/00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hetero atoms of saccharide radicals
    • C07H15/20Carbocyclic rings
    • C07H15/203Monocyclic carbocyclic rings other than cyclohexane rings; Bicyclic carbocyclic ring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9/00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sharing one ring hetero atom with a saccharide radical; Nucleosides; Mononucleotides; Anhydro-derivatives thereof
    • C07H19/02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sharing one ring hetero atom with a saccharide radical; Nucleosides; Mononucleotides; Anhydro-derivatives thereof sharing nitrogen
    • C07H19/04Heterocyclic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nitrogen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Prepar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B1/00 - C08B35/00; Derivative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用於製造於非還原末端具有α2,6-唾液酸結構之二分支型聚糖的新穎寡糖及其製造方法、及其製造中間體及其中間體之製造方法、以及作為於非還原末端具有α2,6-唾液酸結構之二分支型聚糖之新穎寡糖及該寡糖之製造方法、以及其中間體及其中間體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提供以下之式A-13及D-13:

Description

新穎寡糖、該寡糖之製造中間體及其等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作為於非還原末端具有α2,6-唾液酸結構之二分支型聚糖之新穎寡糖及該寡糖之製造方法、以及其中間體及其中間體之製造方法。
已知蛋白質之醣基化(glycosylation)會對蛋白質之功能及結構造成較大影響。其中,據報告,N-結合型糖鏈與蛋白質之生理活性密切相關,尤其是於非還原末端具有α2,6-唾液酸結構之二分支型N-聚糖係對於提高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殺活性(ADCC活性)、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殺活性(CDC活性)而言最佳之結構(非專利文獻1)。
於利用了糖鏈之醫藥品之開發、商用化中,期望能夠以產業上可利用之價格穩定並大量地製造高純度之糖鏈。迄今為止報告之α2,6-唾液酸糖鏈之合成大致分為如下2種方法:1)天然提取物之分離純化、或者將主骨架前驅體之化學合成與酶化學轉化組合而成之半化學合成法;2)純化學合成法。
例如作為半化學合成法,報告有可藉由將使用酶之手法與化學手法組合而自雞蛋之蛋黃取得N結合型糖鏈(非專利文獻2)。該等手法相較於純化學合成,可以較少之步驟數合成目標糖鏈,另一方面,大多情況下需要籌措大量蛋黃,且其後自蛋黃進行單離純化、在化學轉化後純化水溶性無保護糖鏈時亦需要特殊之技術、純化裝置(專利文獻1~4)。
另一方面,作為α2,6-唾液酸糖鏈之純化學合成法,有下述報告例。 (1)具有α2,6-唾液酸部位之複合型11糖聚糖之全合成(非專利文獻3) (2)具有α2,6-唾液酸部位之免疫球蛋白G13糖肽之全合成(非專利文獻4) (3)包含核心岩藻糖之α2,6-唾液酸12糖N結合型糖鏈之全合成(非專利文獻5) (4)3位經氟化之α2,6-唾液酸10糖寡糖鏈之全合成(非專利文獻6) (5)不對稱氘代之α2,6-唾液酸二分支型11糖寡糖鏈以及四分支型17糖寡糖鏈之全合成(非專利文獻7)
關於糖鏈之純化學合成,認為於建立了穩固之製造法之情形時,能夠與通常之低分子化合物同樣地自單糖進行衍生,製造數量之自由度極高。又,為了進行經保護基修飾之糖之轉化,大部分純化操作會涉及非水溶性化合物之處理,而可期待相較於半化學合成法,作業之繁雜程度、作業步驟數得到顯著降低。藉由應用得到進一步建立之化學合成手法,可容易地合成多種非天然型糖鏈。
另一方面,於上文中所記載之過往報告例中,合成上之大課題可例舉以下兩點:1)於β-甘露糖苷部、α-唾液部之構建等高難度之糖部分之轉化、及其等之連結步驟中存在低選擇性、低產率之步驟;2)於糖部分轉化及連結步驟中每個步驟中均經常使用不適合規模放大之矽膠管柱層析純化,且於多個步驟中需要層析精密分取純化操作,以去除反應中副生成之異構體、雜質。
如上所述,糖鏈之純化學合成法在意向大量合成之方面上,相較於半化學合成法具有潛在優勢,但就產率、選擇性、效率性、成本之觀點而言,很難說技術開發已經得到充分發展,實際被採用為大量合成法之例子極少。進而關於在分支點之甘露糖3,6位處連結有不同之糖鏈單元之二分支型糖鏈(α2,6-唾液酸糖鏈),從結構上看,自天然提取物誘導、半化學合成、全化學合成均很難大量合成上述二分支型糖鏈(α2,6-唾液酸糖鏈)。
又,由鄰苯二甲醯亞胺基保護之糖衍生物有時需要同時使複數個羥基進行苄化。於該情形時,需要在抑制鄰苯二甲醯亞胺基之開環之同時進行反應,但鄰苯二甲醯亞胺基在強鹼性條件下會因微量氫氧離子之存在而容易進行開環反應,因此於先前之苄化反應所使用之NaH/DMAc條件下,取決於NaH中之氫氧化鈉量而產率會大幅變動。進而,NaH/DMAc由於其混觸危險性、爆炸擔憂而不易適用作大量合成法。因此,需要於抑制鄰苯二甲醯亞胺基之開環之同時,於更溫和之條件下同時使複數個羥基進行苄化之手法。
又,由鄰苯二甲醯亞胺基保護之糖衍生物有時需要脫醯化。然而,於在系統內存在微量水分之情形時,由於鄰苯二甲醯亞胺基於鹼性條件下容易進行開環反應,故而有必要嚴格地控制系統內之水分量,即便為ppm級之水分值,亦難以完全抑制開環。因此,需要於抑制鄰苯二甲醯亞胺基開環之同時,可以高產率進行脫醯化之手法。
又,於具有羥基(可以為複數個)之寡糖鏈等之化學合成中,為了有效率地獲得目標化合物,有必要合理地利用該等羥基之選擇性保護及去保護之手法,尤其是2-萘基甲基已被廣泛地用作羥基之一般保護基。另一方面,作為2-萘基甲基之去保護法,已知有於二氯甲烷-水中利用2,3-二氯-5,6-二氰基-對苯醌之方法,該手法以中等至高產率對廣泛基質提供目標去保護體,但一般情況下二氯甲烷與水不溶混、及2,3-二氯-5,6-二氰基-對苯醌及作為其副產物之2,3-二氯-5,6-二氰基-對二羥基苯醌幾乎不溶解於二氯甲烷-水中,因此會對攪拌性狀造成影響,故而在應用於大量合成時存在課題。又,據報告,根據應用之基質不同,而有時未必可以足夠之產率獲得目標之去保護體(非專利文獻8)。又,由於基質中之苄基增加,反應產率有降低之傾向(非專利文獻9),從而期望開發出能夠應用於複雜基質之更溫和且更有效率之手法。作為達成上述目的之方法,有使用β-蒎烯作為添加劑之改良條件之報告(非專利文獻10),但即便使用該手法,對於具有複數個苄基之複雜基質而言,產率仍停留在中等程度(非專利文獻11)。根據如上述之背景,期望開發出於更溫和之條件下對2-萘基甲基之保護基進行去保護,並可以高產率取得去保護體之脫2-萘基甲基化反應。
進而,作為寡糖鏈之化學合成方法,已知有液相合成法及固相合成法。然而,液相合成法由於可使用通常之有機合成手法,故在追蹤反應及規模放大上較為容易,但由於需要一步一步地進行後處理及純化,故存在費時費力之缺點,又,固相合成法可實現自動合成化,於可迅速製造之方面上較為有利,但由於設備上之限制而規模放大有限制,又,由於反應性較低,故需要過量地使用於糖延伸反應中所使用之糖供體,而不適合工業上大量合成,又,有於中途階段中難以確認反應之進行狀況之缺點(專利文獻5)。為了解決該等課題,已經開發出若干製造寡糖之手法,該等手法係使用附加有對某一環境特異性地引起沈澱、分配、吸附等之分子結構(標籤)的基質來製造寡糖(專利文獻6、非專利文獻12、13、及14)。該等手法結合了液相及固相合成法之優點,即,由於可以均相進行反應,故而分析較為容易,並且藉由利用標籤之特徵而能夠與試劑殘渣等分離。例如已知有使用分支長鏈烷烴作為疏水性標籤,並利用經十八烷基修飾之矽膠對反應後之溶液進行吸附,藉此分離未附上標籤之化合物的手法(非專利文獻14)。然而,所有手法中均需要使用標籤,且存在如下缺點:需要其解吸步驟;及隨著進行低分子化而基質部位變得大於標籤,因此基質之物性逐漸成為主導,標籤之功能變弱。因此,於寡糖鏈之製造方法中,需要可更有效率地純化寡糖之手法。
於醣基化反應中,於-NHAc基存在於反應基質內之情形時,由於與路易斯酸之相互作用,而可見目標醣基化反應之反應性顯著降低,大多情況下反應之完成需要過量之糖供體。因此,於合成包含乙醯葡萄糖胺之寡糖鏈之情形時,採用了於醣基化反應時使用Troc基(非專利文獻5、6及7)、鄰苯二甲醯亞胺基、或磺醯基(非專利文獻4)作為葡萄糖胺之氮上之暫時性保護基,其後進行去保護,之後進行N-Ac化的方法。然而,若為Troc基,則需要鋅/AcOH之去保護反應條件、或者過量之氫氧化鋰之長時間反應,而複雜之糖鏈在去保護反應條件下伴隨基質之分解。又,於鄰苯二甲醯亞胺基之去保護過程中,存在因使用過量之乙二胺,而唾液酸酯部位之醯胺化以副反應之形式進行之問題點,為了避免此問題點,需要於事前選擇性地使酯部位水解後,實施去保護之2個步驟之處理。進而,若為磺醯基,則於使用金屬鈉之規模放大困難之反應條件下進行去保護。因此,於包含乙醯葡萄糖胺之寡糖鏈之製造方法中,需要開發出不會降低醣基化反應之反應性,又能簡便地替代乙醯基之保護基。
又,聚乙二醇作為生物相容性之水溶性部分結構,近年來被廣泛地應用於醫藥品等之開發。於相關醫藥品之開發中,期望該等聚乙二醇結構更加均勻且為高純度,但於市售之試劑中混入了較多雜質,又,其等之純化時需要實施嚴格之蒸餾純化、或者繁雜之管柱純化。又,於具有聚乙二醇結構之化合物包含疊氮結構之情形時,由於擔憂其爆炸,故不能適用如需要加熱之蒸餾操作。最近報告了使用MgCl 2之金屬錯合物進行純化之手法(非專利文獻15),但由於為使目標物吸附於過量之MgCl 2之手法,故於濾液中之損耗較多,推測相較於利用結晶化之單離,其純化效果較小。因此,期望具有上述聚乙二醇結構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
於寡糖鏈之合成中,隨著分子量增大而變得難以將中間體以結晶之形式單離純化。尤其是關於如分子量超過1000之經保護之3糖以上之中間體之結晶化,並無報告例。因此,如何自目標物中去除反應中微量副生成之異構體或殘存之源自原料之雜質等具有類似結構之相關物係一大課題。先前,為了去除該等相關物,而採用了於合成之各步驟中實施矽膠管柱純化之手法,此在達成有效率之大量合成之方面上成為一大障礙。根據如上述之背景,期望開發出可有效率地去除於寡糖鏈合成中間體中具有類似結構之雜質的結晶化、純化手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1/027868號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96/02255號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第2014/208742號 專利文獻4:國際公開第2017/110984號 專利文獻5:國際公開第2002/16384號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第6001267號說明書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5, 112, 10611-10616 非專利文獻2:BeilsteinJ. Org. Chem. 2018, 14, 416 - 429 非專利文獻3:TetrahedronLett. 1986, 27, 5739-5742 非專利文獻4:J. Am. Chem. Soc. 2009, 131, 16669-16671 非專利文獻5:J. Org. Chem. 2016, 81, 10600 - 10616 非專利文獻6:J. Am. Chem. Soc. 2019, 141, 6484 - 6488 非專利文獻7: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24686 -24693 非專利文獻8:Org. Lett. 2002, 4, 4551 - 4554 非專利文獻9:J. Am. Chem. Soc. 2018, 140, 4632-4638 非專利文獻10:J. Org. Chem., 2017, 82, 3926-3934 非專利文獻11: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19287-19296 非專利文獻12:有機合成協會誌、2002年60卷5號p.494-495 非專利文獻13:Org. Bio mol. Chem. 2018, 16, 4720-4727 非專利文獻14:J. AM. CHEM. SOC. 2005, 127, 7296-7297 非專利文獻15:Org. Process. Res. Dev. 2021, 25, 10, 2270-2276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之一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用於製造於非還原末端具有α2,6-唾液酸結構之二分支型聚糖之新穎寡糖及該寡糖之製造方法、以及其中間體及其中間體之製造方法。本發明之又一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作為於非還原末端具有α2,6-唾液酸結構之二分支型聚糖之新穎寡糖及該寡糖之製造方法、以及其中間體及其中間體之製造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人等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進行了銳意研究,結果發現,下述A-13所表示之新穎寡糖及可有效率地製造該寡糖之新穎方法、及其中間體及其中間體之製造方法、以及作為於非還原末端具有α2,6-唾液酸結構之二分支型聚糖之下述D-13所表示之新穎寡糖、及可有效率地製造該寡糖之新穎方法、及其中間體及其中間體之製造方法,藉此完成本發明。
即,本案發明係關於以下,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1] 一種製造以下之式A-13所表示之寡糖之方法,其包括: [化1] (步驟I-1)生成以下之式A-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α-1,6-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2] [化3] [化4] [化5] (步驟I-2)生成以下之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上述式A-7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4-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6] [化7] [化8] (步驟I-3)生成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寡糖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上述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2-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9] [化10] [2] 如[1]記載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2中包括:藉由使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於全氟羧酸之烷基酯之存在下與強鹼反應而生成上述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 [3] 如[2]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全氟羧酸之烷基酯為三氟乙酸甲酯、三氟乙酸乙酯、三氟乙酸丙酯、三氟乙酸異丙酯、三氟乙酸丁酯、五氟丙酸甲酯、五氟丙酸乙酯、五氟丙酸丙酯、五氟丙酸異丙酯、七氟丁酸甲酯、七氟丁酸乙酯、七氟丁酸丙酯、七氟丁酸異丙酯、七氟丁酸丁酯、九氟戊酸甲酯、九氟戊酸乙酯、九氟戊酸丙酯、九氟戊酸異丙酯、九氟戊酸丁酯、十一氟己酸甲酯、十一氟己酸乙酯、十一氟己酸丙酯、十一氟己酸異丙酯、或十一氟己酸丁酯。 [4] 如[2]或[3]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強鹼為選自由金屬醯胺之鈉鹽、鋰鹽、及鉀鹽;C1~C20烷氧化物之鈉鹽、鋰鹽、鉀鹽、銫鹽、及鋇鹽;氫化鈉、氫化鉀、氫化鋰、丁基鋰、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碳酸鋰、磷酸鉀、磷酸鈉、磷酸銫、磷酸鋰、二氮雜雙環十一烯(DBU)、二氮雜雙環壬烯(DBN)、及1,1,3,3-四甲基胍(TMG);以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5] 如[2]或[3]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強鹼為第三丁醇鉀、第三丁醇鈉、第三丁醇鋰、或LHMDS(雙(三甲基矽烷)胺基鋰)。 [6] 如[2]至[5]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步驟I-2之反應係於C1~C10醇溶劑單獨存在下進行或於C1~C10醇溶劑與醯胺系溶劑、醚系溶劑、酯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鹵素系溶劑、烴系溶劑、或腈系溶劑之混合溶劑中進行。 [7] 如[1]至[6]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3中包括: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於氟醇及水之混合溶劑中與DDQ(2,3-二氯-5,6-二氰基-對苯醌)反應,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2-萘基甲基脫離,藉此生成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寡糖。 [8] 如[7]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氟醇為選自由六氟-2-丙醇(HFIP)、2,2,2-三氟乙醇(TFE)、2,2,3,3,4,4,5,5-八氟-1-戊醇、九氟-第三丁醇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9] 如[7]或[8]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步驟I-3之反應係於-35℃~70℃下進行。 [10] 如[7]或[8]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步驟I-3之反應係於-30℃~-10℃下進行。 [11] 如[1]至[10]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1中包括:使上述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 [12] 如[1]至[11]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2中包括:使上述式A-7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 [13] 如[1]至[12]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1-3中包括:使上述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 [14] 如[11]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的化合物。 [15] 如[12]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的化合物。 [16] 如[13]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的化合物。 [17] 如[11]至[16]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疏水性載體為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 [18] 如[17]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為選自由聚(苯乙烯/二乙烯苯)高分子凝膠樹脂、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樹脂、聚羥基甲基丙烯酸酯樹脂、苯乙烯-乙烯苯共聚物樹脂、聚乙烯醇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樹脂、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19] 如[18]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為選自由(1)使矽膠與矽烷偶合劑反應所獲得之樹脂;(2)使二甲基十八烷基、十八烷基、三甲基十八烷基、二甲基辛基、辛基、丁基、乙基、甲基、苯基、氰基丙基、或胺基丙基化學鍵結於矽膠所獲得之樹脂;(3)使二十二烷基或三十烷基化學鍵結於矽膠所獲得之樹脂;及(4)上述(1)~(3)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20] 如[18]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為鍵結有十八烷基之矽膠樹脂(ODS樹脂)。 [21] 如[11]至[20]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為水溶性醇系溶劑、水溶性腈系溶劑、水溶性醚系溶劑、水溶性酮系溶劑、水溶性醯胺系溶劑、或水溶性亞碸系溶劑、或者包含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系之混合溶劑。 [22] 如[21]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水溶性腈系溶劑為乙腈。 [23] 如[11]至[21]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目標物之溶出步驟中所使用之上述有機溶劑為腈系溶劑、醚系溶劑、酯系溶劑、酮系溶劑、鹵素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或包含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溶劑系之混合溶劑。 [24] 如[1]至[23]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係藉由包括以下步驟之步驟製造: (步驟Y-1)生成以下之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以下之式B-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B-2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4-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B-3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11] [化12] [化13] [化14] (步驟Y-2)藉由向包含上述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及苄基鹵或磺酸苄酯之溶劑中添加第三丁醇鋰或第三戊醇鋰,利用苄基對上述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中所存在之羥基進行保護,而生成以下之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15] 。 [25] 如[24]記載之方法,其中包含上述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及苄基鹵或磺酸苄酯之溶劑為醯胺系溶劑、醚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或烴系溶劑、脲系溶劑、或者包含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溶劑系之混合溶劑。 [26] 如[24]或[25]記載之方法,其進而包括以如下方式純化上述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將上述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鄰苯二甲醯亞胺基開環,繼而使之與辛可尼丁形成鹽,藉此生成結晶性之以下之式B-6: [化16] 所表示之化合物,將結晶性之上述式B-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非結晶性物質分離後,添加酸性水溶液及溶劑,藉此去除上述式B-6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辛可尼丁,而生成以下之式B-7: [化17] 所表示之化合物,繼而使上述式B-7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上述開環之鄰苯二甲醯亞胺基閉環,藉此純化上述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 [27] 如[1]至[26]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進而包括以如下方式純化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將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鄰苯二甲醯亞胺基開環,繼而使之與(R)-(+)-1-(1-萘基)乙基胺形成鹽,藉此生成結晶性之以下之式A-14: [化18] 所表示之化合物,將結晶性之上述式A-14所表示之化合物與非結晶性物質分離後,添加酸性水溶液及溶劑,藉此去除上述式A-14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R)-(+)-1-(1-萘基)乙基胺,而生成以下之式A-15: [化19] 所表示之化合物,繼而,使上述式A-1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上述開環之鄰苯二甲醯亞胺基閉環,藉此純化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 [28] 一種製造以下之式D-13所表示之寡糖之方法,其包括: [化20] (步驟II-1)生成以下之式D-2所表示之化合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以下之式A-13所表示之寡糖與以下之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α-1,3-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21] [化22] [化23] [化24] (步驟II-2)生成以下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該生成以下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包括藉由使上述式D-2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D-3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2-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生成以下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後,藉由選自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及鄰苯二甲醯亞胺基(Pht)中之保護基對以下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胺基進行保護,而生成以下之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且R 6為氫原子,或者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或者藉由去除以下之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上之乙醯基(Ac)而生成以下之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的步驟; [化25] [化26] [化27] [化28] (步驟II-3)生成以下之式D-11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M +為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上述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D-7: [化29] 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4-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D-8: [化30]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且R 6為氫原子,或者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繼而將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上之上述胺基及醇之醯基系保護基之保護基去除,而生成以下之式D-9: [化31]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M +為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的步驟; [化32] (步驟II-4)藉由使上述式D-1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D-12: [化33] 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反應,而生成上述式D-13所表示之寡糖的步驟。 [29] 如[28]記載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I-1中包括:藉由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於全氟羧酸之烷基酯之存在下與強鹼反應而生成上述式D-2所表示之化合物。 [30] 如[29]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全氟羧酸之烷基酯為三氟乙酸甲酯、三氟乙酸乙酯、三氟乙酸丙酯、三氟乙酸異丙酯、三氟乙酸丁酯、五氟丙酸甲酯、五氟丙酸乙酯、五氟丙酸丙酯、五氟丙酸異丙酯、七氟丁酸甲酯、七氟丁酸乙酯、七氟丁酸丙酯、七氟丁酸異丙酯、七氟丁酸丁酯、九氟戊酸甲酯、九氟戊酸乙酯、九氟戊酸丙酯、九氟戊酸異丙酯、九氟戊酸丁酯、十一氟己酸甲酯、十一氟己酸乙酯、十一氟己酸丙酯、十一氟己酸異丙酯、或十一氟己酸丁酯。 [31] 如[29]或[30]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強鹼為選自由金屬醯胺之鈉鹽、鋰鹽、及鉀鹽;C1~C20烷氧化物之鈉鹽、鋰鹽、鉀鹽、銫鹽、及鋇鹽;氫化鈉、氫化鉀、氫化鋰、丁基鋰、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碳酸鋰、磷酸鉀、磷酸鈉、磷酸銫、磷酸鋰、二氮雜雙環十一烯(DBU)、二氮雜雙環壬烯(DBN)、及1,1,3,3-四甲基胍(TMG);以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32] 如[29]或[30]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強鹼為第三丁醇鉀、第三丁醇鈉、第三丁醇鋰、或LHMDS(雙(三甲基矽烷)胺基鋰)。 [33] 如[29]至[32]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藉由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於三氟乙酸酯之存在下與強鹼反應而生成上述式D-2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係於C1~C10醇溶劑單獨存在下進行或於C1~C10醇溶劑與醯胺系溶劑、醚系溶劑、酯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鹵素系溶劑、烴系溶劑、或腈系溶劑之混合溶劑中進行。 [34] 如[28]至[33]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I-3中,藉由利用芳氧基羰基(COOAr)對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胺基進行保護而生成上述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 [35] 如[28]至[34]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I-3中,由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生成上述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係於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磷酸氫二鈉、或磷酸氫二鉀之水溶液中進行。 [36] 如[28]至[35]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係藉由包括以下之步驟之純化方法獲得: 向包含粗製之上述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中添加以下之式E-1: [化34]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7為氫原子、甲基、或甲氧基),而生成以下之式E-2: [化35] 所表示之結晶性化合物(式中,R 7為氫原子、甲基、或甲氧基)之步驟;及將該結晶性化合物進行單離,繼而自該單離之結晶性化合物萃取上述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37] 如[36]記載之方法,其中純化後之上述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於利用HPLC測定時具有95%以上之純度。 [38] 如[37]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純度為98%以上。 [39] 如[28]至[38]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I-1中包括:使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 [40] 如[28]至[39]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I-2中包括:使上述式D-3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 [41] 如[28]至[40]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I-3中包括:使上述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 [42] 如[28]至[41]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I-3中包括:藉由利用乙醯基對上述式D-9上之胺基進行保護,而生成以下之式D-10: [化36] 所表示之化合物,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 [43] 如[39]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之化合物。 [44] 如[40]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之化合物。 [45] 如[41]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之化合物。 [46] 如[42]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C-10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之化合物。 [47] 如[39]至[46]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疏水性載體為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 [48] 如[47]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為選自由聚(苯乙烯/二乙烯苯)高分子凝膠樹脂、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樹脂、聚羥基甲基丙烯酸酯樹脂、苯乙烯-乙烯苯共聚物樹脂、聚乙烯醇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樹脂、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49] 如[48]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為選自由(1)使矽膠與矽烷偶合劑反應所獲得之樹脂;(2)使二甲基十八烷基、十八烷基、三甲基十八烷基、二甲基辛基、辛基、丁基、乙基、甲基、苯基、氰基丙基、或胺基丙基化學鍵結於矽膠所獲得之樹脂;(3)使二十二烷基或三十烷基化學鍵結於矽膠所獲得之樹脂;及(4)上述(1)~(3)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50] 如[48]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為鍵結有十八烷基之矽膠樹脂(ODS樹脂)。 [51] 如[39]至50]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為水溶性醇系溶劑、水溶性腈系溶劑、水溶性醚系溶劑、水溶性酮系溶劑、水溶性醯胺系溶劑、或水溶性亞碸系溶劑、或者包含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系之混合溶劑。 [52] 如[51]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水溶性腈系溶劑為乙腈。 [53] 如[39]至[52]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自上述疏水性載體溶出目標物之溶出步驟中所使用之上述有機溶劑為腈系溶劑、醚系溶劑、酯系溶劑、酮系溶劑、鹵素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或包含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溶劑系之混合溶劑。 [54] 如[28]至[53]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進而包括如下步驟:藉由使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反丁烯二酸形成鹽而生成結晶性之以下之式D-5-FMA: [化37] 所表示之化合物,繼而將結晶性之上述式D-5-FMA所表示之化合物自非結晶性物質進行分離純化。 [55] 一種製造以下之式B-5: [化38] 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向包含以下之式B-4: [化39] 所表示之化合物及苄基鹵或磺酸苄酯之溶劑中添加第三丁醇鋰或第三戊醇鋰,利用苄基對上述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中所存在之羥基進行保護。 [56] 如[55]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溶劑為醯胺系溶劑、醚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脲系溶劑、烴系溶劑、或包含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溶劑系之混合溶劑。 [57] 一種製造以下之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化40] 使以下之式A-9: [化41] 所表示之化合物於全氟羧酸之烷基酯之存在下與強鹼反應。 [58] 如[57]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全氟羧酸之烷基酯為三氟乙酸甲酯、三氟乙酸乙酯、三氟乙酸丙酯、三氟乙酸異丙酯、三氟乙酸丁酯、五氟丙酸甲酯、五氟丙酸乙酯、五氟丙酸丙酯、五氟丙酸異丙酯、七氟丁酸甲酯、七氟丁酸乙酯、七氟丁酸丙酯、七氟丁酸異丙酯、七氟丁酸丁酯、九氟戊酸甲酯、九氟戊酸乙酯、九氟戊酸丙酯、九氟戊酸異丙酯、九氟戊酸丁酯、十一氟己酸甲酯、十一氟己酸乙酯、十一氟己酸丙酯、十一氟己酸異丙酯、或十一氟己酸丁酯。 [59] 如[57]或[58]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強鹼係選自金屬醯胺之鈉鹽、鋰鹽、鉀鹽;C1~C20烷氧化物之鈉鹽、鋰鹽、鉀鹽、銫鹽、及鋇鹽;氫化鈉、氫化鉀、氫化鋰、丁基鋰、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碳酸鋰、磷酸鉀、磷酸鈉、磷酸銫、磷酸鋰、二氮雜雙環十一烯(DBU)、二氮雜雙環壬烯(DBN)、及1,1,3,3-四甲基胍(TMG);以及其等之組合。 [60] 如[57]或[58]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強鹼為第三丁醇鉀、第三丁醇鈉、第三丁醇鋰、或LHMDS(雙(三甲基矽烷)胺基鋰)。 [61] 如[57]至[60]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反應係於C1~C10醇溶劑單獨存在下進行或於C1~C10醇溶劑與醯胺系溶劑、醚系溶劑、酯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鹵素系溶劑、烴系溶劑、或腈系溶劑之混合溶劑中進行。 [62] 一種製造以下之式A-13所表示之寡糖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化42] 使以下之式A-12: [化43] 所表示之化合物於氟醇及水之混合溶劑中與DDQ(2,3-二氯-5,6-二氰基-對苯醌)反應,而使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2-萘基甲基脫離。 [63] 如[62]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氟醇為選自由六氟-2-丙醇(HFIP)、2,2,2-三氟乙醇(TFE)、2,2,3,3,4,4,5,5-八氟-1-戊醇、九氟-第三丁醇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64] 如[62]或[63]記載之方法,其係於-35℃~70℃下進行。 [65] 如[62]或[63]記載之方法,其係於-30℃~-10℃下進行。 [66] 一種下述之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其包括: [化44] 向包含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 [67] 一種下述之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其包括: [化45] 向包含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 [68] 一種下述之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其包括: [化46] 向包含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 [69] 一種下述之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其包括: [化47] 向包含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 [70] 一種下述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其包括: [化48] 向包含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 [71] 一種下述之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 [化49] (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且R 6為氫原子,或者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其包括:向包含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 [72] 一種下述之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其包括: [化50] 向包含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 [73] 如[69]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之化合物。 [74] 如[70]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D-5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之化合物。 [75] 如[71]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D-8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之化合物。 [76] 如[72]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之化合物。 [77] 如[69]至[76]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疏水性載體為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 [78] 如[77]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為選自由聚(苯乙烯/二乙烯苯)高分子凝膠樹脂、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樹脂、聚羥基甲基丙烯酸酯樹脂、苯乙烯-乙烯苯共聚物樹脂、聚乙烯醇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樹脂、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79] 如[78]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為選自由(1)使矽膠與矽烷偶合劑反應所獲得之樹脂;(2)使二甲基十八烷基、十八烷基、三甲基十八烷基、二甲基辛基、辛基、丁基、乙基、甲基、苯基、氰基丙基、或胺基丙基化學鍵結於矽膠所獲得之樹脂;(3)使二十二烷基或三十烷基化學鍵結於矽膠所獲得之樹脂;及(4)上述(1)~(3)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80] 如[79]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為鍵結有十八烷基之矽膠樹脂(ODS樹脂)。 [81] 如[69]至[80]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為水溶性醇系溶劑、水溶性腈系溶劑、水溶性醚系溶劑、水溶性酮系溶劑、水溶性醯胺系溶劑、水溶性亞碸系溶劑、或包含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系之混合溶劑。 [82] 如[81]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水溶性腈系溶劑為乙腈。 [83] 如[69]至[82]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自上述疏水性載體溶出目標物之溶出步驟中所使用之上述有機溶劑為腈系溶劑、醚系溶劑、酯系溶劑、酮系溶劑、鹵素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或包含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溶劑系之混合溶劑。 [84] 一種生成以下之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方法: [化51] (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且R 6為氫原子,或者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其包括如下步驟:生成以下之式D-6: [化52]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且R 6為氫原子,或者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繼而,使上述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D-7: [化53] 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4-糖苷鍵結,藉此生成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 [85] 如[84]記載之方法,其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 [86] 如[84]或[85]記載之方法,其包括:藉由將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胺基之保護基及醇之醯基系保護基去除,而生成式D-9: [化54]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M +為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 [87] 一種純化以下之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化55] 向包含粗製之上述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中添加以下之式E-1: [化56]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7為氫原子、甲基、或甲氧基),而生成以下之式E-2: [化57] 所表示之結晶性化合物(式中,R 7為氫原子、甲基、或甲氧基)之步驟;及將該結晶性化合物單離,繼而自該單離之結晶性化合物萃取上述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88] 一種寡糖,其由以下之式A-13表示: [化58] 。 [89]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5表示: [化59] 。 [90]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6表示: [化60] 。 [91]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7表示: [化61] 。 [92]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9表示: [化62] 。 [93]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10表示: [化63] 。 [94]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11表示: [化64] 。 [95]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12表示: [化65] 。 [96]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14表示: [化66] 。 [97]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15表示: [化67] 。 [98]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B-4表示: [化68] 。 [99]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B-5表示: [化69] 。 [100]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B-6表示: [化70] 。 [101]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B-7表示: [化71] 。 [102]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B-8表示: [化72] 。 [103]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1表示: [化73] 。 [104]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2表示: [化74] 。 [105]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4表示: [化75] 。 [106]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5表示: [化76] 。 [107]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5-FMA表示: [化77] 。 [108]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6表示: [化78] (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且R 6為氫原子,或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 [109]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8表示: [化79] (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且R 6為氫原子,或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 [110]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9表示: [化80] (式中,M +為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 [111]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10表示: [化81] (式中,M +為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 [112]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11表示: [化82] (式中,M +為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 [113]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E-2表示: [化83] (式中,R 7為氫原子、甲基、或甲氧基)。 [114]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12表示且利用HPLC測定時具有90%以上之純度: [化84] 。 [115] 如請求項109記載之化合物,其中上述純度為95%以上。 [116] 一種寡糖,其由以下之式D-13表示: [化85] 。 [發明之效果]
藉由本發明,提供一種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寡糖及其新穎製造方法、以及該寡糖之製造中間體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上述式D-13所表示之寡糖及其新穎製造方法、以及該寡糖之製造中間體及其製造方法。
以下,對用以實施本發明之適宜形態進行說明。再者,以下所說明之實施方式係表示本發明之代表性實施方式之一例者,並非藉此縮小本發明之範圍來解釋。
<1.式A-13所表示之寡糖之製造方法>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一種新穎之式A-13所表示之寡糖及其新穎製造方法。本發明中,式A-13所表示之寡糖意指以下之寡糖。 [化86]
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寡糖之新穎合成流程包括以下之步驟I-1~步驟I-3。
<步驟I-1> 步驟I-1係生成以下之式A-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α-1,6-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87] [化88] [化89] [化90] 該步驟I-1包括以下之步驟I-1-1~步驟I-1-3。
<步驟I-1-1> 步驟I-1-1係藉由使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α-1,6-糖苷鍵結而製造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但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22所示之方法來進行,例如於有機溶劑(甲苯等)中依序添加分子篩4A粉末、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烷(TMSOTf),使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α-1,6-糖苷鍵結,藉此可生成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又,作為起始材料之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可以如下方式進行製造。
<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可藉由以下之步驟進行製造,但並不限定於該製造方法。
首先,對於以下之式A-1: [化91] 所表示之化合物(3,4,6-三-O-苄基-1,2-O-(1-甲氧基亞乙基)-β-D-甘露糖),例如添加水及對TsOH・H 2O,繼而與三乙胺反應,藉此生成以下之式A-2: [化92] 所表示之化合物。本步驟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1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繼而,向式A-2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添加三氯乙腈及二氮雜雙環十一烯(DBU),藉此製造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本步驟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2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係藉由以下之步驟X-1~步驟X-14、或以下之步驟X-1~X-8+X-15~X-16來製造。以下例示各步驟之詳情,但各步驟可使用單糖或寡糖製造中之常規方法或者藉由應用此種常法來實施。 [化93] [化94]
<步驟X-1> 步驟X-1係藉由利用2-萘基甲基(Nap),對以下之式C-1: [化95] 所表示之化合物之3位碳上所鍵結之羥基進行保護,而製造以下之式C-2: [化96]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作為本步驟之起始物質之式C-1所表示之化合物可藉由既知之方法來製造,或者可使用市售品。作為式C-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市售品,例如可例舉:Sigma-Aldrich公司製造之1,2:5,6-二-O-亞異丙基-α-D-呋喃葡萄糖。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10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步驟X-2> 步驟X-2係藉由對式C-2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兩處之亞異丙基之酸水解及吡喃糖環形成而製造以下之式C-3: [化97]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11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步驟X-3> 步驟X-3係藉由利用乙醯基對式C-3所表示之化合物上之羥基進行保護而製造以下之式C-4: [化98]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12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步驟X-4> 步驟X-4係藉由僅使式C-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1位碳上所鍵結之乙醯氧基中之乙醯基選擇性地脫離,而製造以下之式C-5: [化99]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12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由上述式C-3所表示之化合物製造式C-5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例如可如實施例12所示,藉由單槽法來進行。
<步驟X-5> 步驟X-5係藉由使式C-5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三氯乙腈進行反應而製造以下之式C-6: [化100]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13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步驟X-6> 步驟X-6係藉由使式C-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C-7: [化101] 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反應而製造以下之式C-8: [化102]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式C-7所表示之化合物可藉由既知之方法來製造,或可使用市售品。作為式C-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市售品,例如可例舉:東京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鄰苯二甲醯亞胺-β-D-吡喃葡萄糖苷。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14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步驟X-7> 步驟X-7係藉由使乙醯基自式C-8所表示之化合物脫離,而製造以下之式C-9: [化103]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15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步驟X-7係藉由使式C-8所表示之化合物於三氟乙酸酯之存在下與強鹼反應,使乙醯基脫離而生成式C-9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報告了使用甲醇中甲醇鈉來進行該乙醯基之脫離反應(Org. Bio mol.Chem., 2018, 16, 4720-4727),但於該情形時,亦可能同時產生鄰苯二甲醯亞胺基之開環這一不期望的副反應。另一方面,藉由使用於全氟羧酸之烷基酯之存在下與烷氧化物系之強鹼進行反應之手法,可一面抑制鄰苯二甲醯亞胺基之開環,一面進行乙醯基之脫離。
上述步驟中所使用之「全氟羧酸之烷基酯」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為三氟乙酸甲酯、三氟乙酸乙酯、三氟乙酸丙酯、三氟乙酸異丙酯、三氟乙酸丁酯、五氟丙酸甲酯、五氟丙酸乙酯、五氟丙酸丙酯、五氟丙酸異丙酯、七氟丁酸甲酯、七氟丁酸乙酯、七氟丁酸丙酯、七氟丁酸異丙酯、七氟丁酸丁酯、九氟戊酸甲酯、九氟戊酸乙酯、九氟戊酸丙酯、九氟戊酸異丙酯、九氟戊酸丁酯、十一氟己酸甲酯、十一氟己酸乙酯、十一氟己酸丙酯、十一氟己酸異丙酯、及十一氟己酸丁酯,較佳為使用三氟乙酸甲酯。
作為上述「強鹼」,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選自由金屬醯胺之鈉鹽、鋰鹽、及鉀鹽;C1~C20烷氧化物之鈉鹽、鋰鹽、鉀鹽、銫鹽、及鋇鹽;氫化鈉、氫化鉀、氫化鋰、丁基鋰、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碳酸鋰、磷酸鉀、磷酸鈉、磷酸銫、磷酸鋰、二氮雜雙環十一烯(DBU)、二氮雜雙環壬烯(DBN)、及1,1,3,3-四甲基胍(TMG);以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例如作為C1~C20烷氧化物之鈉鹽、鋰鹽、鉀鹽,可例舉:甲醇鋰、甲醇鈉、甲醇鉀、乙醇鋰、乙醇鈉、乙醇鉀、異丙醇鋰、異丙醇鋰、異丙醇鉀、第三丁醇鋰、第三丁醇鈉、第三丁醇鉀、第三戊醇鋰、第三戊醇鈉、或第三戊醇鉀,尤其較佳者可例舉第三丁醇鈉、第三丁醇鋰、第三丁醇鉀、LHMDS(雙(三甲基矽烷)胺基鋰)。
作為本步驟中之溶劑,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單獨使用C1~C10醇溶劑或C1~C10醇溶劑與醯胺系溶劑(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等)、醚系溶劑(四氫呋喃、二甲氧基乙烷、環戊基甲醚等)、酯系溶劑(乙酸乙酯等)、芳香族系溶劑(甲苯等)、鹵素系溶劑(二氯甲烷等)、烴系溶劑(己烷等)或者腈系溶劑(乙腈等)之混合溶劑,較佳為可使用甲醇、或甲醇與四氫呋喃之混合溶劑系,但並不限定於其等。再者,上述「C1~C10醇溶劑」亦可用具有更多碳數之醇代替,另一方面,就獲取容易性或方便性而言,可較佳地利用C1~C5醇(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等)。
本步驟之反應溫度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20℃~80℃,較佳可例舉0℃~70℃,更佳可例舉20℃~65℃,尤佳可例舉40℃~60℃。
<步驟X-8> 步驟X-8係使用苯甲醛二甲基縮醛,選擇性地保護式C-9所表示之化合物中在D-吡喃葡萄糖苷之4位及6位之碳上所鍵結之羥基,藉此製造以下之式C-10: [化104]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16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步驟X-9> 步驟X-9係藉由使式C-10所表示之化合物與賦予選自由三氟甲磺醯氧基、九氟丁磺醯氧基、2-硝基苯磺醯氧基及4-硝基苯磺醯氧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脫離基之化合物反應,而製造以下之式C-11: [化105]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X 1表示選自由三氟甲磺醯基、九氟丁磺醯基、2-硝基苯磺醯基及4-硝基苯磺醯基所組成之群中之取代基)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脫離基賦予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17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本步驟中,「賦予選自由三氟甲磺醯氧基、九氟丁磺醯氧基、2-硝基苯磺醯氧基及4-硝基苯磺醯氧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脫離基之化合物」,例如可例舉:三氟甲磺酸酐、九氟-1-丁磺醯基=氟、雙(九氟-1-丁磺酸)酐、2-硝基苯磺醯氯、或4-硝基苯磺醯氯,較佳者可例舉三氟甲磺酸酐。
作為本步驟中之溶劑,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乙酸乙酯、甲苯、二氯甲烷、乙腈、環戊基甲醚、或第三丁基甲基醚,較佳者可例舉乙酸乙酯、甲苯或二氯甲烷。
本步驟之反應溫度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40℃~60℃,較佳為可例舉-30℃~40℃,更佳為可例舉-20℃~10℃。
本步驟較佳為可於鹼之存在下進行。作為本步驟中所使用之鹼,並無特別限定,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1-甲基咪唑、吡啶、4-二甲基胺基吡啶、甲基吡啶、二甲吡啶或三甲基吡啶,較佳者可例舉1-甲基咪唑。
<步驟X-10> 步驟X-10係藉由使式C-1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乙酸銫或乙酸四丁基銨反應而製造以下之式C-12: [化106]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X 2為乙醯基),或藉由使式C-1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苯甲酸四丁基銨反應而製造以下之式C-12: [化107]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X 2為苯甲醯基)的步驟。葡萄糖→甘露糖之立體反轉係公知之轉化反應,與以β-糖苷鍵連結之葡萄糖-葡萄糖胺2糖之D-吡喃葡萄糖苷3位之碳鍵結之羥基的保護基為2-萘基甲基(Nap)之情形時之轉化並無報告。藉由採用該方法,可達成葡萄糖→甘露糖之立體反轉,而可高產率且高選擇性地構建以β-糖苷鍵連結之甘露糖-葡萄糖胺2糖骨架。
作為本步驟中之溶劑,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二甲基亞碸、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N,N-二甲基咪唑啶酮、環丁碸、四氫呋喃或乙腈,較佳者可例舉二甲基亞碸。
本步驟之反應溫度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20℃~80℃,較佳可例舉23℃~70℃,更佳可例舉26℃~60℃,尤佳可例舉30℃~50℃。
<步驟X-11> 步驟X-11係藉由於式C-12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使X 2基脫離,同時使鄰苯二甲醯亞胺基開環而製造以下之式C-13: [化108]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水解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18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本步驟中,所生成之式C-13所表示之化合物可溶解於溶劑中而直接用於下一步驟,或亦可藉由再結晶化而進行單離、純化。式C-1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一大優點在於可藉由結晶化進行單離、純化,藉由結晶化,幾乎可以完全去除管柱純化難以去除之具有類似結構之雜質。於該情形時,可取得HPLC純度為99%以上之式C-13所表示之化合物。
本步驟中之利用再結晶化之單離、純化例如可例舉如下方法:藉由減壓乾燥操作,自溶解於溶劑中之狀態完全去除溶劑之方法;或者使用四氫呋喃作為良溶劑,於微量之水存在下滴加異丙醇作為不良溶劑之方法。
本步驟中之再結晶化亦可使用式C-1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種晶來進行。於使用種晶之情形時,例如可藉由如下方法進行結晶化:使用四氫呋喃作為良溶劑,於微量之水存在下滴加一部分異丙醇作為不良溶劑,添加種晶後,確認結晶析出,滴加剩餘之異丙醇。
由上述式C-11所表示之化合物製造式C-1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例如可如實施例18所示利用單槽法來進行。
<步驟X-12> 步驟X-12係藉由將式C-13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開環之鄰苯二甲醯亞胺基利用脫水縮合進行閉環,而製造以下之式C-14: [化109]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19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步驟X-13> 步驟X-13係藉由利用苄基對式C-14所表示之化合物中在D-吡喃甘露糖苷之2位之碳上所鍵結之羥基進行保護,而製造以下之式C-15: [化110]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20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步驟X-13包括如下步驟:於第三丁醇鋰或第三戊醇鋰之存在下,利用苄基對式C-14所表示之化合物中D-吡喃甘露糖苷之2位之碳上所鍵結之羥基進行保護,藉此製造式C-15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藉由於第三丁醇鋰或第三戊醇鋰之存在下進行步驟X-15,可抑制鄰苯二甲醯亞胺之開環。又,與使用氫化鈉之一般條件相比,可安全地實施,亦容易規模放大。
作為本步驟中之溶劑,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二甲基乙醯胺、二甲基甲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N,N-二甲基咪唑啶酮,較佳者可例舉二甲基乙醯胺。
本步驟之反應溫度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20℃~100℃,較佳可例舉-15℃~70℃,尤佳可例舉-10℃~50℃。
<步驟X-14> 步驟X-14係藉由於式C-1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選擇性地還原亞苄基保護基(更詳細而言,參照Angew. Chem. Int. Ed. 2005, 44, 1665-1668),而製造僅D-吡喃甘露糖苷之6位之碳上所鍵結之羥基得到去保護的以下之式A-4: [化111] 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21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本步驟中,所生成之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可溶解於溶劑中而直接用於下一步驟,或亦可藉由管柱純化等進行單離、純化。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代替包括用以利用S N2反應實行葡萄糖→甘露糖之立體反轉之步驟的步驟X-9~X-12,包括用以利用氧化還原反應實現葡萄糖→甘露糖之立體反轉之以下所示之步驟X-15及X-16。 [化112]
<步驟X-15> 步驟X-15係藉由於式C-10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使D-吡喃葡萄糖苷之2位氧化而製造以下之式C-16: [化113]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
<步驟X-16> 步驟X-16係藉由於式C-16所表示之化合物中將2-酮-D-吡喃葡萄糖苷之2位之碳上所鍵結之酮基進行還原而製造以下之式C-14: [化114]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
作為本步驟中之溶劑,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二乙基醚、環戊基甲醚、第三丁基甲基醚、二異丙基醚、二丙基醚、二丁基醚、1,4-二㗁烷,較佳者可例舉四氫呋喃。
本步驟之反應溫度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80℃~20℃。再者,如以下所記載,根據所使用之還原劑,最佳反應溫度有所不同。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C-16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2-酮-D-吡喃葡萄糖苷之2位之碳上所鍵結的側氧基係於選自由L-三第二丁基硼氫化鋰、LS-三第二丁基硼氫化鋰、二異丁基-第三丁氧基氫化鋁鋰(LDBBA)、以下之式W: [化115]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3為以下之式: [化116] 所表示之二-第三丁基甲基苯氧化物或氫化物,但至少2個R 3為二第三丁基甲基苯氧化物)、及其等之組合所組合之群中之還原劑的存在下被還原。於該還原步驟中,例如於使用NaBH 4之情形時,立體選擇性較低(7:3左右),難以高效率地獲得所需之Gln→Man之立體反轉(Org. Biomol. Chem., 2018, 16, 4720 - 4727)。另一方面,於使用以上所例舉之還原劑之情形時,與使用NaBH 4之情形相比,Gln→Man之立體反轉之選擇性得到大幅改善(93.6:6.4~98.1:1.9)。
式W所表示之化合物中3個R 3為二第三丁基甲基苯氧化物之化合物例如可藉由於氫化鋰鋁(50.0 mg,1.32 mmol)之四氫呋喃懸浮液(2 mL)中在0℃下添加二丁基羥基甲苯(885.41 mg,4.02 mmol)後,於25℃下進行攪拌而獲得。式W所表示之化合物中2個R 3為二第三丁基甲基苯氧化物之化合物可藉由於同樣之手法中相對於1莫耳當量之氫化鋰鋁使用2莫耳當量之二丁基羥基甲苯而獲得。
如上所述,本步驟之反應溫度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於使用L-三第二丁基硼氫化鋰、LS-三第二丁基硼氫化鋰或LDBBA作為還原劑之情形時,反應溫度較佳為-80℃~-20℃,更佳可例舉-80℃~-30℃,進而較佳可例舉-80℃~-40℃,尤佳可例舉-80℃~-50℃,於使用式A所表示之化合物作為還原劑之情形時,反應溫度較佳為-20℃~20℃,更佳為-15℃~15℃,尤佳可例舉-10℃~10℃。因此,就於更易操作之溫度下反應進行之方面而言,作為本步驟中所使用之還原劑,尤佳者係式W所表示之化合物。
<A-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 於本步驟I-1-1中,藉由以下之純化方法而可以得到純化之形態獲得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作為該純化方法,包括:使上述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自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該純化方法後,於寡糖鏈之液相合成中,使用少量之疏水性載體,對醣基化反應後殘留之試劑殘渣或源自糖供體及糖受體之雜質進行洗淨操作,藉此可簡便地去除,亦可抑制由該等雜質引起之反應抑制及副反應,因此能夠大量且有效率地製造高品質之寡糖。又,與先前開發出之手法相比,本案發明藉由利用基質自身所具有之疏水性,可減少標籤解吸之步驟數及防止低分子化時之標籤之功能性降低,可更有效率地製造寡糖。尤其是於本步驟中,藉由上述純化方法,可將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自源自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分解物容易地分離純化。
再者,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並不限於本步驟I-1-1中之純化。因此,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亦提供一種方法,其包括:向包含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自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而,上述純化方法亦可適用於糖化合物以外之有機化合物之純化。又,於供純化之有機化合物為糖化合物之情形時,可較佳地純化糖中之羥基之一部分或全部得到保護之具有包含3~15個糖殘基之糖鏈結構之受保護寡糖,作為此時之糖鏈之保護基,包含烷基醚、苄醚、矽烷基醚、酯、碳酸酯,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上述「夾雜物」係指受保護寡糖(本步驟中,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化合物或試劑,主要意指受保護寡糖之合成反應所使用之試劑或其殘渣、受保護寡糖之延伸反應所使用之單糖或2糖化合物等受保護寡糖以外之糖、或因受保護寡糖之去保護反應而產生之副產物。
上述「疏水性載體」係指吸附於包含糖化合物之特定化合物之疏水性吸附材料,例如可例舉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係選自由聚(苯乙烯/二乙烯苯)高分子凝膠樹脂、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樹脂、聚羥基甲基丙烯酸酯樹脂、苯乙烯-乙烯苯共聚物樹脂、聚乙烯醇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樹脂、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上述「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係選自由(1)使矽膠與矽烷偶合劑反應所獲得之樹脂;(2)使二甲基十八烷基、十八烷基、三甲基十八烷基、二甲基辛基、辛基、丁基、乙基、甲基、苯基、氰基丙基、或胺基丙基化學鍵結於矽膠所獲得之樹脂;(3)使二十二烷基或三十烷基化學鍵結於矽膠所獲得之樹脂;及(4)上述(1)~(3)之組合所組成之群,較佳為使用鍵結有十八烷基之矽膠樹脂(ODS樹脂),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水溶性醇系溶劑(較佳為C1~C4)、水溶性腈系溶劑(乙腈等)、水溶性醚系溶劑(四氫呋喃等)、水溶性酮系溶劑(丙酮等)、水溶性醯胺系溶劑(二甲基甲醯胺等)、或水溶性亞碸系溶劑(二甲基亞碸等),可較佳地使用乙腈。
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目標物之溶出步驟中所使用之「有機溶劑」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腈系溶劑(乙腈等)、醚系溶劑(四氫呋喃等)、酯系溶劑(乙酸乙酯等)、酮系溶劑(丙酮等)、鹵素系溶劑(二氯甲烷等)、或芳香族系溶劑(甲苯等)、或包含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溶劑系之混合溶劑,可較佳地使用乙腈、乙酸乙酯、四氫呋喃、甲苯。
上述之純化步驟並無特別限定,可於0℃~50℃之溫度下進行。
上述I-1-1步驟後,可藉由以下之步驟I-1-2~I-1-3,由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製造上述式A-7所表示之化合物,但並不限定於該等製造步驟。
<步驟I-1-2> 步驟I-1-2係藉由自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對4-甲氧基苯基進行去保護,而生成上述式A-6 [化117]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本步驟係藉由使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於氟醇及水中與λ3-碘反應,對4-甲氧基苯基去保護,而生成上述式A-6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23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上述「λ3-碘」意指三價之超原子價碘化合物。於一實施方式中,為式R 4-I(OR 5) 2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4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苯基,R 5係選自由H、乙醯氧基、三氟乙醯氧基、甲苯磺醯氧基、甲磺醯氧基、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如上述式之定義所述,R 4亦可為「經取代之苯基」,作為該取代基,例如可例舉:直鏈或分枝狀飽和或不飽和烴基、含氧基(烷氧基、酯等)、含氮基(氰基、疊氮等)、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更佳為烴基、含氧取代基、鹵素原子。於該等取代基包含碳之情形時,例如可較佳地使用具有1~5個碳者、或具有1~3個碳者。λ3-碘之具體例可例舉:[雙(三氟乙醯氧基)碘]苯(PIFA)、[羥基(甲苯磺醯氧基)碘]苯(HTIB)、(二乙醯氧基碘)苯(PIDA)、[雙(三氟乙醯氧基)碘]五氟苯、及[羥基(甲磺醯氧基)碘]苯,但並不限定於此。
上述步驟中所使用之「氟醇」意指除結合於醇之碳以外之全部碳具有氟的含氟醇化合物。只要容許經氟取代,則氟醇較佳為具有更多之氟。氟醇包含氟脂肪族醇,但並不限定於此。氟脂肪族醇中之烴部分可為飽和或不飽和,亦可為直鏈狀或分枝狀,還可為環式。氟脂肪族醇例如為氟C 2~C 8脂肪族醇,較佳為氟C 2~C 5脂肪族醇,更佳為氟C 2~C 3脂肪族醇。作為氟醇之具體例,可例舉選自由六氟-2-丙醇(HFIP)、2,2,2-三氟乙醇(TFE)、2,2,3,3,4,4,5,5-八氟-1-戊醇、九氟-第三丁醇、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本步驟係於上述氟醇與「水」之共存下進行。水之量就用以達成產物之高產率之觀點等而言可適當設定,例如相對於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以莫耳比計可為約1.0當量以上、約1.5當量以上、約2.0當量以上、或約2.5當量以上,又,相對於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以體積比計可為約10以下、約8以下、約5以下、或約3以下。
本步驟中,於氟醇及水中可進而添加「添加劑」。添加劑較佳為選自由磷酸二氫鈉、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鈉、三氟乙酸、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添加劑之量可適當設定,例如相對於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可為約0.5~8當量、約1~6當量、或約1.5~5當量。
<步驟I-1-3> 步驟I-1-3係由上述式A-6所表示之化合物生成上述式A-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24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本步驟係藉由使上述式A-6所表示之化合物於DBU之存在下與2,2,2-三氟-N-苯基亞胺代乙醯氯(TFPC)反應而生成上述式A-7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藉由使用上述DBU作為要使用之鹼,而與使用例如碳酸鉀之情形相比,可減小TFPC之當量,而可以高產率獲得目標物。TFPC係高價值之試劑,因此該步驟之產率提昇在商業生產上非常有益。
作為本步驟中之溶劑,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二氯甲烷、甲苯、乙酸乙酯、乙腈、或四氫呋喃,較佳為可例舉二氯甲烷。
本步驟之反應溫度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較佳為-20℃~40℃,更佳可例舉-10℃~35℃,尤佳可例舉0℃~30℃。
本步驟較佳為於脫水劑之存在下進行。作為本步驟中之脫水劑,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分子篩,較佳者可例舉粉末粒徑10 μm以下之分子篩4A粉末。
本步驟中,所生成之A-7所表示之化合物可溶解於溶劑中而直接用於下一步驟,或亦可藉由管柱純化等進行單離、純化,只要在進行將反應中使用之鹼去除之操作後即可。作為使用管柱之單離、純化,例如可例舉:使用矽膠作為固定相,使用二氯甲烷或甲苯-乙酸乙酯混合溶劑系作為流動相之單離、純化。
<步驟I-2> 步驟I-2係生成以下之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上述式A-7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A-8: [化118] 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4-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A-9: [化119]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120] 。 步驟I-2包括以下之步驟I-2-1~步驟I-2-2。
<步驟I-2-1> 步驟I-2-1係藉由使式A-7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4-糖苷鍵結而生成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可藉由既知之方法來製造,或者可使用市售品。作為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市售品,例如可例舉:東京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鄰苯二甲醯亞胺-β-D-吡喃葡萄糖苷。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25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 本步驟I-2-1中,藉由以下之純化方法而可以得到純化之形態獲得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作為該純化方法,包括:使上述式A-7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自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中所述同樣地,於該純化方法中,藉由使用少量之疏水性載體,可於寡糖鏈之液相合成中,大量且有效率地製造高品質之寡糖。尤其是作為單糖之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及作為4糖之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於順相矽膠管柱層析法中極性極為接近,例如於典型之管柱溶劑系之己烷-乙酸乙酯條件下Rf值相同且分離困難,但藉由利用本發明之純化方法,可容易地分離極性極為接近之單糖及4糖。
再者,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並不限於本步驟I-2-1中之純化。因此,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一種方法,其包括:向包含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自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
上述「夾雜物」係指受保護寡糖(本步驟中,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化合物或試劑,主要意指受保護寡糖之合成反應所使用之試劑或其殘渣、受保護寡糖之延伸反應所使用之單糖或2糖化合物等受保護寡糖以外之糖、或因受保護寡糖之去保護反應而產生之副產物。再者,本步驟中所使用之「疏水性載體」(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等)、「水溶性有機溶劑」、「有機溶劑」、及純化之實施溫度係與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中所記載者相同。
<步驟I-2-2> 步驟I-2-2係自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生成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本步驟I-2-2係藉由於溶劑中在全氟羧酸之烷基酯之存在下使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強鹼反應,使乙醯基脫離(脫乙醯化反應)而生成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26所示之方法來進行。該脫乙醯化反應除基質不同以外,可與步驟X-7中記載之脫乙醯化反應之情形同樣地進行,藉由使用於全氟羧酸之烷基酯之存在下與強鹼反應之手法,可抑制鄰苯二甲醯亞胺基之開環,同時進行脫乙醯化反應。
再者,上述脫乙醯化反應並不限定於本步驟I-2-2中之使用。因此,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一種製造上述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方法,其包括使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於全氟羧酸之烷基酯之存在下與強鹼反應之步驟。
該步驟中所使用之全氟羧酸之烷基酯、強鹼、溶劑、及該步驟之反應溫度如上述步驟X-7中所記載。
<步驟I-3> 步驟I-3係生成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寡糖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上述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2-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121] [化122]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步驟I-3包括以下之步驟I-3-1~步驟I-3-2。
<步驟I-3-1> 步驟I-3-1係藉由使上述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2-糖苷鍵結而生成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上述之糖苷鍵結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27所示之方法來進行。又,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可以如下方式進行製造。繼而,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以下述方式純化。
<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 於一實施方式中,上述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係藉由包括如下步驟之步驟來製造: (步驟Y-1)生成以下之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以下之式B-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B-2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4-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B-3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123] [化124] [化125] [化126] (步驟Y-2)藉由向包含上述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及苄基鹵或磺酸苄酯之溶劑中添加第三丁醇鋰或第三戊醇鋰,利用苄基對上述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中所存在之羥基進行保護而生成以下之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127] 上述步驟Y-1包括步驟Y-1-1及步驟Y-1-2,上述步驟Y-2包括步驟Y-2-1~步驟Y-2-3。
<步驟Y-1-1> 步驟Y-1-1係藉由使上述式B-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B-2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4-糖苷鍵結,而生成上述式B-3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作為式B-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市售品,可例舉東京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之2,3,4,6-四-O-乙醯基-α-D-吡喃半乳糖基2,2,2-三氯乙醯亞胺酯(86520-63-0)。又,作為式B-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市售品,例如可例舉東京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鄰苯二甲醯亞胺-β-D-吡喃葡萄糖苷。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3所示之方法來進行,例如藉由向包含上述式B-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中依序添加包含上述式B-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分子篩4A粉末、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烷(TMSOTf),可生成以下之式B-3所表示之化合物。
<步驟Y-1-2> 步驟Y-1-2係藉由使乙醯基自B-3所表示之化合物脫離而生成以下之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128] 上述乙醯基(AcO)之去保護可藉由利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4所示之方法來進行,例如可藉由於甲苯等溶劑中在三氟乙酸酯之存在下使式B-3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強鹼反應,使乙醯基脫離而生成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
<步驟Y-2-1> 步驟Y-2-1係藉由利用苄基對上述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中所存在之複數個羥基進行保護而生成上述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於一實施態樣中,本步驟Y-2-1係如下步驟:藉由向包含上述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及苄基鹵(苄基溴、苄基氯、苄基氟、或苄基碘)或磺酸苄酯之溶劑中添加第三丁醇鋰或第三戊醇鋰,利用苄基對上述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中所存在之複數個羥基進行保護,而生成上述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於需要將由如上述B-4所表示之化合物N-2)之鄰苯二甲醯亞胺基保護之糖衍生物中之複數個羥基同時苄化之情形時,需要抑制鄰苯二甲醯亞胺基之開環,同時進行反應。然而,鄰苯二甲醯亞胺基由於在強鹼性條件下會因微量氫氧離子之存在而使開環反應容易進行,故於先前之苄化反應所使用之NaH/DMAc條件下,取決於NaH中之氫氧化鈉量而產率大幅變動,進而具有NaH/DMAc因其混觸危險性、擔憂爆炸而不易用作大量合成法的缺點。本發明人等發現了如下方法:藉由進行上述苄化反應,可抑制鄰苯二甲醯亞胺基之開環,並且於更溫和之條件同時將複數個羥基苄化。
再者,上述苄化反應並不限定於本步驟Y-2-1中之使用。因此,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一種製造上述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向包含上述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包含苄基鹵(苄基溴、苄基氯、苄基氟、或苄基碘)或磺酸苄酯之溶劑之溶液中添加第三丁醇鋰或第三戊醇鋰,利用苄基對上述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中所存在之羥基進行保護。
本步驟中所使用之溶劑並無特別限定,只要反應進行即可,可使用醯胺系溶劑(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等)、醚系溶劑(四氫呋喃、二甲氧基乙烷等)、芳香族系溶劑(甲苯等)、烴系溶劑(己烷等)、脲系溶劑、或包含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溶劑系之混合溶劑,更佳可使用醯胺系溶劑(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等)。
又,本步驟之反應較佳為於0℃~60℃下進行,更佳為於30℃~50℃下進行。
<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 上述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可藉由以下之步驟進行純化。該步驟中,將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鄰苯二甲醯亞胺基開環,繼而與辛可尼丁形成鹽,藉此生成作為辛可尼丁鹽之結晶性之以下之式B-6: [化129] 所表示之化合物,將結晶性之該式B-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非結晶性物質分離後,添加溶劑,藉此去除式B-6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辛可尼丁,生成以下之式B-7: [化130] 所表示之化合物,繼而,使式B-7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上述開環之鄰苯二甲醯亞胺基閉環,可再生成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式B-6所表示之化合物(式B-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辛可尼丁鹽)呈結晶性,另一方面,上述式B-3、B-4、及B-5所表示之化合物係未結晶化之化合物,因此將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鄰苯二甲醯亞胺暫時開環,藉由所生成之鄰苯二甲醯亞胺基中之羧酸部位與辛可尼丁形成鹽,藉此可使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結晶化,將該結晶性物質與非結晶性物質分離後,添加例如酸性水溶液及溶劑,藉此去除上述式B-6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辛可尼丁,繼而再次使鄰苯二甲醯亞胺閉環,藉此可獲得高純度化之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再者,鄰苯二甲醯亞胺之開環及閉環可使用公知之方法來進行,鄰苯二甲醯亞胺之開環例如可藉由於甲醇-四氫呋喃中添加氫氧化鈉來進行,鄰苯二甲醯亞胺閉環例如可藉由於四氫呋喃溶劑中添加羰基二咪唑(CDI)來進行。本步驟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6及7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步驟Y-2-2> 步驟Y-2-2係藉由使4-甲氧基苯基自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脫離而生成以下之式B-8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131]
於一實施態樣中,本步驟Y-2-2係藉由使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於氟醇及水中與λ3-碘反應,使4-甲氧基苯基脫離,而生成上述式B-8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8所示之方法來進行。該步驟可依據上述步驟I-1-2來進行,該步驟中所使用之氟醇及λ3-碘可使用與上述步驟I-1-2中所使用者相同者。
<步驟Y-2-3> 步驟Y-2-3係由上述式B-8所表示之化合物生成上述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本步驟Y-2-3係如下步驟:藉由使上述式B-8所表示之化合物於N-甲基咪唑之存在下與2,2,2-三氟-N-苯基亞胺代乙醯氯(TFPC)反應而生成上述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9所示之方法來進行。如關於步驟I-1-3中之相同反應所述,藉由使用上述N-甲基咪唑作為要使用之鹼,而與使用例如碳酸鉀之情形相比,可減小TFPC之當量,而可以高產率獲得目標物。再者,所使用之溶劑及反應溫度;又,較佳為於脫水劑之存在下進行;及可藉由管柱純化等進行單離、純化亦與上述步驟I-1-3中者相同。
<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 上述步驟I-3-1中,可藉由以下之純化方法而獲得得到純化之形態的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作為該純化方法,包括:使上述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的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自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中所述同樣地,根據上述純化方法,可藉由使用少量之疏水性載體,而於寡糖鏈之液相合成中,大量且有效率地製造高品質之寡糖。
再者,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並不限於本步驟I-3-1中之純化。因此,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亦提供一種包括如下步驟之方法:向包含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溶性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自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
上述「夾雜物」係指受保護寡糖(本步驟中,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化合物或試劑,主要意指受保護寡糖之合成反應所使用之試劑或其殘渣、受保護寡糖之延伸反應所使用之單糖或2糖化合物等受保護寡糖以外之糖、或因受保護寡糖之去保護反應而產生之副產物。
上述步驟中所使用之「疏水性載體」(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等)、「水溶性有機溶劑」、「有機溶劑」、及純化之實施溫度係與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中所記載者相同。
<步驟I-3-2> 步驟I-3-2係由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生成式A-13所表示之寡糖之步驟。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本步驟I-3-2係藉由使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於氟醇及水之混合溶劑中與DDQ(2,3-二氯-5,6-二氰基-對苯醌)反應,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2-萘基甲基脫離(脫2-萘基甲基化反應),而生成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寡糖的步驟,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28-1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關於上述脫2-萘基甲基化反應,本發明人等發現,藉由於氟醇及水中使經由氧原子鍵結有2-萘基甲基之基質與2,3-二氯-5,6-二氰基-對苯醌反應(作用),而可於溫和條件下以良好之攪拌性狀狀態實施反應,且可以高產率取得脫2-萘基甲基化產物。以下,對該脫2-萘基甲基化反應之優點進一步詳細地進行說明。於上述本發明之脫2-萘基甲基化反應中,可自經由氧原子鍵結有2-萘基甲基之糖等基質,於溫和條件下以高產率取得脫2-萘基甲基化產物。未發現由作為副產物之2,3-二氯-5,6-二氰基-對二羥基苯醌引起之攪拌性狀變差或附著於容器壁面等,可再現性良好地實施反應,且亦適合該產物之大量合成。又,由於HFIP-H 2O之異常凝固點降低,故即便將反應溫度降低至-30℃,亦未確認到溶劑之凝固,根據反應基質之反應性,可適用較廣之溫度範圍(熔點HFIP:-3.3℃、H 2O:0℃)。又發現,於進行具有多個苄基之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脫萘基甲基化反應時,藉由使用DDQ作為氧化劑,使用HFIP-H 2O作為溶劑,而以較先前條件優異之選擇性進行反應。針對本轉化反應,於多個報告例中,適用二氯甲烷-水系之二層系反應條件,於該情形時,存在複數個之苄基之脫苄化以一定速度進行,產率停留在中等程度。儘管有使用β-蒎烯作為添加劑之改良條件之報告例(參照J. Org. Chem., 2017, 82, 3926等),但對於複數個部位具有Bn基之化合物而言,產率停留在中等程度(參照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19287.等)。進而,尤其是關於對於如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10個部位以上具有苄基的基質之選擇性,理解並不充分。又,於二氯甲烷-水系中,有DDQ及源自DDQ之副產物引起攪拌性狀變差之課題,不可謂適合大量合成之反應條件。另一方面,於本法之DDQ/HFIP-H 2O系中,15個部位具有苄基之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實現了85%以上之高選擇性。本法未確認到如上述之源自DDQ之攪拌性狀變差。進而,由於HFIP-H 2O之異常凝固點降低,故即便將反應溫度降低至-30℃,亦未確認到溶劑之凝固,根據反應基質之反應性,可適用廣泛之溫度範圍(熔點HFIP:-3.3℃、H 2O:0℃)。
再者,上述脫2-萘基甲基化反應並不限於本步驟I-3-1中之反應。因此,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亦提供一種製造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寡糖之方法,其包括:使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於氟醇及水之混合溶劑中與DDQ(2,3-二氯-5,6-二氰基-對苯醌)反應,而使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2-萘基甲基脫離的步驟。
上述「氟醇」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較佳為選自由六氟-2-丙醇(HFIP)、2,2,2-三氟乙醇(TFE)、2,2,3,3,4,4,5,5-八氟-1-戊醇、九氟-第三丁醇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上述脫2-萘基甲基化反應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較佳為於-35℃~70℃下進行,更佳為於-30℃~-10℃下進行。
藉由上述之製造法,提供以下之式A-13: [化132] 所表示之寡糖。式A-13所表示之寡糖亦包含其變形物、例如具有苄基氯等類似之保護基代替式A-13所表示之寡糖中之苄基者,只要具有與該寡糖相同之功能或作用即可。
<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 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亦可藉由以下之步驟進行純化。該步驟中,將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鄰苯二甲醯亞胺基開環,繼而與(R)-(+)-1-(1-萘基)乙基胺形成鹽,藉此生成結晶性之以下之式A-14: [化133] 所表示之化合物,將結晶性之式A-14所表示之化合物與非結晶性物質分離後,添加酸性水溶液及溶劑,藉此將式A-14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R)-(+)-1-(1-萘基)乙基胺去除,而生成以下之式A-15: [化134] 所表示之化合物,繼而,使式A-1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開環之鄰苯二甲醯亞胺基閉環,藉此可再生成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式A-14所表示之化合物(式A-1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R)-(+)-1-(1-萘基)乙基胺鹽)為結晶性,另一方面,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為未結晶化之化合物,因此將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鄰苯二甲醯亞胺暫時開環,藉此所生成之鄰苯二甲醯亞胺基中之羧酸部位與(R)-(+)-1-(1-萘基)乙基胺形成鹽,藉此將所獲得之結晶性物質與非結晶性物質分離後,添加酸性水溶液及溶劑,藉此將式A-14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R)-(+)-1-(1-萘基)乙基胺去除,而獲得式A-15所表示之化合物,繼而,再次使鄰苯二甲醯亞胺閉環,藉此可獲得高純度化之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再者,鄰苯二甲醯亞胺之開環及閉環可使用公知之方法來進行,鄰苯二甲醯亞胺之開環例如可藉由於甲醇-四氫呋喃中添加氫氧化鈉來進行,鄰苯二甲醯亞胺閉環例如可藉由於四氫呋喃溶劑中添加羰基二咪唑(CDI)來進行。本步驟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28-2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2.式D-13所表示之寡糖之製造方法>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新穎式D-13所表示之寡糖及其新穎製造方法。於本發明中,式D-13所表示之寡糖意指以下之寡糖。 [化135]
上述式D-13所表示之寡糖之新穎合成流程包括以下之步驟II-1~步驟II-4。
<步驟II-1> 步驟I-1係生成以下之式D-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以下之式A-13所表示之寡糖與以下之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α-1,3-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136] [化137] [化138] [化139]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該步驟II-1包括以下之步驟II-1-1~步驟II-1-2。
<步驟II-1-1> 步驟II-1-1係藉由使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α-1,3-糖苷鍵結而製造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52所示之方法來進行,例如於有機溶劑(甲苯等)中依序添加分子篩4A粉末、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烷(TMSOTf),使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α-1,3-糖苷鍵結,藉此可生成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 於本步驟II-1-1中,藉由以下之純化方法而可以得到純化之形態獲得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該純化方法包括:使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自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步驟I-1-1中之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中所述同樣地,於該純化方法中,藉由使用少量之疏水性載體,而可於寡糖鏈之液相合成中大量且有效率地製造高品質之寡糖。
再者,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並不限於本步驟中之純化。因此,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亦提供一種方法,其包括:向包含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自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
上述「夾雜物」係指受保護寡糖(本步驟中為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化合物或試劑,主要意指受保護寡糖之合成反應所使用之試劑或其殘渣、受保護寡糖之延伸反應所使用之單糖或2糖化合物等受保護寡糖以外之糖、或因受保護寡糖之去保護反應而產生之副產物。再者,本步驟中所使用之「疏水性載體」(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等)、「水溶性有機溶劑」、「有機溶劑」、及純化之實施溫度係與上述步驟I-1-1中之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中所記載者相同。
<步驟II-1-2> 步驟II-1-2係藉由使乙醯基自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脫離而生成式D-2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53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步驟II-1-2係藉由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於全氟羧酸之烷基酯之存在下與強鹼反應,使乙醯基脫離而生成式D-2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該脫乙醯化反應除基質不同以外,與上述步驟X-7中所記載之脫乙醯化反應之情形同樣地進行,藉由該方法,而可利用於全氟羧酸之烷基酯之存在下與強鹼進行反應這一手法,在抑制鄰苯二甲醯亞胺基之開環之同時,進行脫乙醯化反應。
再者,上述脫乙醯化反應並不限於本步驟II-1-2中之使用。因此,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亦提供一種製造上述式D-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方法,其包括: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於全氟羧酸之烷基酯之存在下與強鹼反應之步驟。
<步驟II-2> 步驟II-2係如下步驟:生成以下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該生成以下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包括藉由使上述式D-2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D-3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2-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生成以下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後,藉由選自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及鄰苯二甲醯亞胺基(Pht)中之保護基對以下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胺基進行保護,而生成以下之式D-6: [化140] [化141] [化142] [化143]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R 6為氫原子,或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或藉由自上述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去除乙醯基(Ac),而生成上述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步驟II-2包括以下之步驟II-2-1~步驟II-2-3。
<步驟II-2-1> 步驟II-2-1係藉由使上述式D-2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D-3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2-糖苷鍵結,而生成上述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上述糖苷鍵結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54所示之方法來進行,例如使式D-2所表示之化合物於在有機溶劑(甲苯等)中依序添加分子篩4A粉末、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烷(TMSOTf)後,與上述式D-3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2-糖苷鍵結,藉此可生成上述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D-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 上述式D-3所表示之化合物可以如下小步驟Z-1~Z-3之方式進行製造。
<小步驟Z-1> 首先,藉由利用乙醯基對上述步驟Y-1中亦使用之式A-8: [化144] 所表示之化合物上之羥基進行保護,而生成以下之式F-1: [化145] 所表示之化合物。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34所示之方法來進行,可藉由向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乙酸乙酯溶液中添加三乙胺、二甲基胺基吡啶及乙酸酐來進行,但並不限定於該方法。
<小步驟Z-2> 繼而,藉由使4-甲氧基苯基自式F-1所表示之化合物脫離,而生成以下之式F-2: [化146] 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小步驟Z-2係藉由使式F-1所表示之化合物於氟醇及水中與λ3-碘反應,使4-甲氧基苯基脫離而製造式F-2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35所示之方法來進行。該步驟可依據上述步驟I-1-2來進行,該步驟中所使用之氟醇及λ3-碘可使用與上述步驟I-1-2中所使用之氟醇及λ3-碘相同者。
<小步驟Z-3> 小步驟Z-3係繼而使式F-2所表示之化合物與2,2,2-三氟-N-苯基亞胺代乙醯氯(TFPC)反應而製造式D-3: [化147]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小步驟Z-3係於N-甲基咪唑之存在下與2,2,2-三氟-N-苯基亞胺代乙醯氯(TFPC)反應,藉此生成上述式D-3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36所示之方法來進行。如關於在步驟I-1-3中之相同反應所述,藉由使用上述N-甲基咪唑作為要使用之鹼,而與使用例如碳酸鉀之情形相比,可減小TFPC之當量,而可以高產率獲得目標物。再者,所使用之溶劑及反應溫度;又,較佳為於脫水劑之存在下進行;可藉由管柱純化等進行單離、純化均與上述步驟I-1-3相同。
<步驟II-2-2> 步驟II-2-2係將上述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上之胺基之保護基即鄰苯二甲醯亞胺基去除,而生成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該步驟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55-1所示之方法進行,例如向包含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中添加正丁醇及乙二胺來進行,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1)> 於本步驟II-2-2中,藉由以下之純化方法而可以得到純化之形態獲得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該純化方法包括:使上述式D-3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自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步驟I-1-1中之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中所述同樣地,該純化方法可藉由使用少量之疏水性載體,而於寡糖鏈之液相合成中大量且有效率低製造高品質之寡糖。
再者,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並不限於本步驟中之純化。因此,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亦提供一種方法,其包括:向包含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自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
上述「夾雜物」係指受保護寡糖(本步驟中為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化合物或試劑,主要意指受保護寡糖之合成反應所使用之試劑或其殘渣、受保護寡糖之延伸反應所使用之單糖或2糖化合物等受保護寡糖以外之糖、或因受保護寡糖之去保護反應而產生之副產物。再者,本步驟中所使用之「疏水性載體」(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等)、「水溶性有機溶劑」、「有機溶劑」、及純化之實施溫度係與上述步驟I-1-1中之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中所記載者相同。
<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2)> 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亦可藉由以下之步驟進行純化。再者,該純化可與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1)分開地進行,或一起進行。該步驟中,首先,使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反丁烯二酸反應,藉此可生成作為反丁烯二酸鹽之結晶性之以下之式D-5-FMA: [化148] 所表示之化合物,將結晶性之式D-5-FMA所表示之化合物與非結晶性物質分離。式D-5-FMA所表示之化合物可溶解於溶劑中而直接用於接下來之步驟II-2-3,或者可轉化為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向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轉化可藉由如下方式進行:藉由添加鹼性水溶液及溶劑等,將式D-5-FMA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反丁烯二酸於水層中去除,繼而將有機層進行濃縮,其結果可獲得高純度化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本操作中,亦可容易地去除管柱純化亦難以去除之立體異構體等類似結構雜質。本步驟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55-2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步驟II-2-3> 步驟II-2-3係如下步驟:藉由選自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及鄰苯二甲醯亞胺基(Pht)中之保護基對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胺基進行保護,而生成上述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且R 6為氫原子,或者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導入如上述之胺基之保護基之目的在於:為了製造目標化合物(式D-13所表示之化合物),該胺基之保護基設為乙醯係更線性之路徑而更有效率,但於接下來之步驟II-3中之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醣基化反應中,於由乙醯基保護之胺基(-NHAc基)存在於反應基質內之情形時,因與路易斯酸發生相互作用,而觀察到目標醣基化反應之反應性顯著降低,從而結束反應需要過量之糖供體。因此,上述醣基化反應時藉由葡萄糖胺之氮上之作為暫時性保護基之選自芳氧基羰基(COOAr)、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及鄰苯二甲醯亞胺基(Pht)中之保護基進行保護,於醣基化反應後進行去保護而成為-NHAc基,藉此可避免上述不利情況。又,作為上述保護基,最佳為使用芳氧基羰基(COOAr)。芳氧基羰基中之「芳基(Ar)」意指藉由於芳香族烴中將芳香環上之1個氫原子去除而生成之基,並無限定,但可例舉:苯基、2-萘基、1-萘基、2-吡啶基、3-吡啶基、硝基苯基、氯苯基、氟苯基、溴苯基、碘苯基、甲氧基苯基、及C1~C4烷基苯基,較佳為苯基。發現芳氧基羰基(COOAr)較其他保護基,使醣基化反應更良好地進行,進而於其後之去保護反應中在一般水解條件下,能夠實現於室溫、1小時以內等較佳條件下之去保護。
上述步驟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56~59所示之方法來進行,例如可藉由向四氫呋喃中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中添加使四氫呋喃及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磷酸氫二鈉、或磷酸氫二鉀溶解於水中而成之水溶液來進行,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代替上述步驟II-2-2及步驟II-2-3,將上述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上之乙醯基(Ac)選擇性地去除,藉此可生成上述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該乙醯基之選擇性去除可於三氟乙酸甲酯條件下進行,但並不限定於此。本步驟帶來與在步驟II-2-2及步驟II-2-3中選擇鄰苯二甲醯亞胺基(Pht)作為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胺基之保護基的情形相同之結果。
<步驟II-3> 步驟II-3係生成以下之式D-11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M +為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之步驟,其包括如下步驟:藉由使上述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D-7: [化149] 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4-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D-8: [化150]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R 6為氫原子,或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繼而將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胺基之保護基去除,而生成以下之式D-9: [化151]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M +為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 [化152]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步驟II-3包括以下之步驟II-3-1~步驟II-3-4。
<步驟II-3-1> 本步驟係藉由使上述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4-糖苷鍵結,而生成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上述糖苷鍵結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60~63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上述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可以如下小步驟V-1~V-11之方式進行製造。該步驟包括使2分子之單糖進行α-2,6-糖苷鍵結而合成二糖嵌段之下述小步驟V-7作為必須小步驟,除此以外,可藉由使用單糖或寡糖製造中之常法,或應用此種常法來實施。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步驟V包括以下所示之小步驟。 [化153]
<小步驟V-1> 小步驟V-1係藉由利用苯甲醯基對以下之式G-1: [化154] 所表示之化合物上之羥基進行保護而製造以下之式G-2: [化155]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作為本步驟之起始物質之式G-1所表示之化合物特定為CAS編號100759-10-2之化合物,可藉由既知之方法進行製造,例如可藉由實施例37及38所示之方法來製造。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39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小步驟V-2> 小步驟V-2係藉由使亞苄基保護基自式G-2所表示之化合物脫離而製造以下之式G-3: [化156]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40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本步驟包括如下步驟:藉由使溶解有所生成之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劑與矽膠接觸,而固相萃取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由於未反應之式G-2所表示之化合物、或脫離之苯甲醛不會吸附於矽膠,故藉由該步驟,可高效率地純化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
作為用以使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溶解之溶劑,例如可例舉:甲苯、庚烷、二氯甲烷、氯仿、或其等之組合,較佳者可例舉甲苯、二氯甲烷、氯仿、或其等之組合,尤佳者可例舉甲苯,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作為本步驟中之矽膠,例如可例舉相對於原料為2~5倍量之矽膠,較佳者可例舉相對於原料為2~4倍量之矽膠,更佳者可例舉相對於原料約為3倍量之矽膠。
於本步驟中,作為用以使吸附於矽膠之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溶離之溶劑,只要為不溶解矽膠而可溶出目標物之溶劑,則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例舉:環戊基甲醚、乙酸乙酯、或第三丁基甲基醚。
<小步驟V-3> 小步驟V-3係藉由使以下之式G-4: [化157] 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羧酸酯化,繼而注加水而製造以下之式G-5: [化158]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作為本步驟之起始物質之式G-4所表示之化合物可藉由既知之方法進行製造,或可使用市售品。作為式G-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市售品,例如可例舉東京化成工業製造之N-乙醯基神經胺糖酸。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41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小步驟V-4> 小步驟V-4係藉由利用乙醯基選擇性地保護式G-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1位之碳上所鍵結之羥基以外的羥基,而製造以下之式G-6: [化159]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42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小步驟V-5> 小步驟V-5係藉由使式G-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2,2,2-三氟-N-苯基亞胺代乙醯氯(TFPC)反應而製造以下之式G-7: [化160]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43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本步驟係藉由使式G-6所表示之化合物於N-甲基咪唑之存在下與TFPC反應而製造式G-7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關於本步驟中之鹼,與使用K 2CO 3之情形相比,於使用N-甲基咪唑之情形時,可減小TFPC之當量,於此情形時亦可以高產率獲得目標物。TFPC為高價值之試劑,因此該步驟之產率提昇在商業生產上非常有利。
作為本步驟中之溶劑,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二氯甲烷、甲苯、乙酸乙酯、乙腈、或四氫呋喃,較佳者可例舉二氯甲烷。
本步驟之反應溫度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較佳可例舉20℃~40℃,更佳可例舉10℃~35℃,尤佳可例舉0℃~30℃。
本步驟較佳為於脫水劑之存在下進行。作為本步驟中之脫水劑,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分子篩,較佳者可例舉粉末粒徑10 μm以下之分子篩4A粉末。
<小步驟V-6> 小步驟V-6係藉由利用第三丁氧基羰基對式G-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乙醯胺基中之氮原子進行保護而製造以下之式G-8: [化161]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44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本步驟中,所生成之式G-8所表示之化合物可溶解於溶劑中而直接用於下一步驟,或者亦可藉由再結晶化而進行單離、純化。式G-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一大優點在於可藉由結晶化進行單離、純化,藉由結晶化,可取得HPLC純度為99%以上之式G-8所表示之化合物,由於不包含雜質,故可穩定地實施下一步驟之醣基化反應。利用再結晶化之單離、純化例如可藉由於環戊基甲醚之溶液中加入庚烷進行結晶化之方法來進行。
<小步驟V-7> 小步驟V-7係藉由使式G-8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α-2,6-糖苷鍵結而製造以下之式G-9: [化162]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使N-乙醯基神經胺糖酸衍生物與半乳糖衍生物選擇性地進行α-2,6-糖苷鍵結較為困難,例如報告有藉由使式G-7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合成二糖之方法(J. Org. Chem., 2016, 81, 10600-10616),反應之再現並不容易,無法獲得所需之產率、選擇性。又,關於該反應,亦存在如下課題:規模越提昇,選擇性越降低,反應溫度容許範圍亦變窄,反應熱之影響較大。作為該反應之原料化合物之一的式G-7所表示之化合物由於價值非常高,故該反應中之低再現性、產率、選擇性尤其是於要求規模放大之商業生產上有較大問題。另一方面,若使用加成有第三丁氧基羰基之式G-8所表示之化合物代替式G-7所表示之化合物以作為原料化合物,則再現性良好,可達成對於α-2,6-糖苷鍵結之高選擇性(α:β=93:7),且產率亦提昇。此外,溫度容許範圍亦變廣,又,於規模放大時亦可達成高再現性、高產率、高選擇性。其在商業生產上帶來極為有益之效果。
本步驟可較佳地於路易斯酸之存在下進行。作為本步驟中之路易斯酸,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烷酯、三氟甲磺酸三異丙基矽烷酯、三氟甲磺酸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酯,較佳者可例舉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烷酯。
作為本步驟中之溶劑,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二異丙基醚、第三丁基甲基醚、二乙基醚、二丁基醚、二丙基醚、1,4-二㗁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甲苯、氯苯、三氟甲基苯、丙腈或乙腈,較佳者可例舉環戊基甲醚。
本步驟之反應溫度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例舉-78℃~0℃,較佳可例舉-78℃~-20℃,更佳可例舉-78℃~-30℃,尤佳可例舉-78℃~-40℃。
於本步驟中,較佳為相對於1當量之式G-8所表示之化合物,投入1~3當量之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更佳為相對於1當量之式G-8所表示之化合物,投入1.4~2當量之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
本步驟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可藉由將式G-8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混合溶液(較佳為環戊基甲醚混合溶液)長時間滴加至包含路易斯酸之溶液(較佳為環戊基甲醚溶液)中,或者將式G-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較佳為環戊基甲醚溶液)長時間滴加至包含路易斯酸與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較佳為環戊基甲醚溶液)中來進行,較佳為藉由將式G-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較佳為環戊基甲醚溶液)長時間滴加至包含路易斯酸與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較佳為環戊基甲醚溶液)中來進行。滴下時間並無限制,只要反應進行即可,例如為30分鐘~5小時,較佳為1小時~4小時,更佳為2小時~3.5小時,尤佳為約3小時。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本步驟包括如下步驟:藉由使溶解有式G-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劑與矽膠接觸,而固相萃取式G-9所表示之化合物。由於醣基化反應中所副生成之N-苯基三氟乙醯胺、及甲苯溶劑中未吸附於矽膠之其他微量雜質未吸附於矽膠,故藉由該步驟,可高效率地純化式G-9所表示之化合物。
作為用以使式G-9所表示之化合物溶解之溶劑,例如可例舉:甲苯、庚烷、二氯甲烷、氯仿、或其等之組合,較佳者可例舉甲苯、二氯甲烷、氯仿、或其等之組合,尤佳者可例舉甲苯,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作為本步驟中之矽膠,例如可例舉相對於原料為2~5倍量之矽膠,較佳者可例舉相對於原料為2~4倍量之矽膠,更佳者可例舉相對於原料約為3.5倍量之矽膠。
於本步驟中,作為用以溶離吸附於矽膠之式G-9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溶劑,只要為不會使矽膠溶解而可溶出目標物之溶劑,則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例舉:乙酸乙酯、環戊基甲醚、或第三丁基甲基醚,較佳者可例舉乙酸乙酯。
本步驟例如可藉由實施例45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小步驟V-8> 小步驟V-8係使第三丁氧基羰基自式G-9所表示之化合物脫離而製造以下之式G-10: [化163]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46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小步驟V-9> 小步驟V-9係藉由利用乙醯基對式G-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羥基、以及乙醯胺基中之氮原子進一步保護而製造以下之式G-11: [化164]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47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本步驟包括如下步驟:藉由使溶解有式G-1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劑與矽膠接觸而固相萃取式G-11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於上游之醣基化反應中過量使用之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被乙醯化而生成之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的二乙醯基體等副產物由於不會吸附於矽膠,故藉由該步驟,可高效率地純化式G-11所表示之化合物。
作為用以使式G-11所表示之化合物溶解之溶劑,例如可例舉:甲苯、庚烷、二氯甲烷、氯仿、或其等之組合,較佳者可例舉甲苯、二氯甲烷、氯仿、或其等之組合,尤佳者可例舉甲苯,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作為本步驟中之矽膠,例如可例舉相對於原料為2~5倍量之矽膠,較佳者可例舉相對於原料為2~4倍量之矽膠,更佳者可例舉相對於原料約為3.5倍量之矽膠。
於本步驟中,作為用以溶離吸附於矽膠之式G-1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劑,只要為不會使矽膠溶解而可溶出目標物之溶劑,則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例舉:乙酸乙酯、環戊基甲醚、或第三丁基甲基醚,較佳者可例舉乙酸乙酯。
<小步驟V-10> 小步驟V-10係藉由使式G-11所表示之化合物中D-半乳呋喃糖苷之1位之碳上所鍵結之烯丙基脫離,而製造以下之式G-12: [化165]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48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於本步驟中,所生成之式G-1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溶解於溶劑中而直接用於下一步驟,或者亦可藉由再結晶化進行單離、純化。式G-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一大優點在於可藉由結晶化進行單離、純化,藉由結晶化,可取得HPLC純度為99%以上之式G-12所表示之化合物,由於不包含雜質,故可穩定地實施下一步驟中之反應。利用再結晶化之單離、純化例如可藉由向溶解有式G-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乙酸乙酯之溶液中添加2-丙醇進行結晶化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48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小步驟V-11> 小步驟V-11係藉由使式G-12所表示之化合物與2,2,2-三氟-N-苯基亞胺代乙醯氯(TFPC)反應而製造以下之式D-7: [化166]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本步驟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49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 本步驟II-3-1中,可採取藉由以下之純化方法而純化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的形態。該純化方法包括:使上述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自疏水性載體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步驟I-1-1中之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中所述同樣地,該純化方法可藉由使用少量之疏水性載體,而於寡糖鏈之液相合成中大量且有效率地製造高品質之寡糖。
再者,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並不限於本步驟中之純化。因此,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亦提供一種方法,其包括:向包含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自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
上述「夾雜物」係指受保護寡糖(本步驟中,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化合物或試劑,主要意指受保護寡糖之合成反應所使用之試劑或其殘渣、受保護寡糖之延伸反應所使用之單糖或2糖化合物等受保護寡糖以外之糖、或因受保護寡糖之去保護反應而產生之副產物。再者,本步驟中所使用之「疏水性載體」(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等)、「水溶性有機溶劑」、「有機溶劑」、及純化之實施溫度與上述步驟I-1-1中之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中所記載者相同。
<步驟II-3-2> 本步驟係將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上之胺基之保護基以及醇之醯基系保護基去除,而生成式D-9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上述胺基之保護基之去除(去保護)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64所示之方法來進行,例如可藉由依序添加1,2-二甲氧基乙烷及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鋰水溶液來進行,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以下之步驟II-3-3~步驟II-3-4係用以自式D-9所表示之化合物製造式D-11所表示之化合物的例示性實施態樣,但並不限定於該等製造步驟。
<步驟II-3-3> 本步驟係利用乙醯基對式D-9所表示之化合物上之胺基進行保護,而生成以下之式D-10: [化167]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上述利用乙醯基之胺基之保護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65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 於本步驟II-3-3中,藉由以下之純化方法而可以得到純化之狀態獲得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該純化方法包括: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自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步驟I-1-1中之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中所述同樣地,該純化方法可藉由使用少量之疏水性載體,而於寡糖鏈之液相合成中大量且有效率地製造高品質之寡糖。
再者,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並不限於本步驟中之純化。因此,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亦提供一種方法,其包括:向包含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自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
上述「夾雜物」係指受保護寡糖(本步驟中,為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化合物或試劑,主要意指受保護寡糖之合成反應所使用之試劑或其殘渣、受保護寡糖之延伸反應所使用之單糖或2糖化合物等受保護寡糖以外之糖、或因受保護寡糖之去保護反應而產生之副產物。再者,本步驟中所使用之「疏水性載體」(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等)、「水溶性有機溶劑」、「有機溶劑」、及純化之實施溫度係與上述步驟I-1-1中之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中所記載者相同。
<步驟II-3-4> 本步驟係自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上之苄氧基去除苄基而生成上述之式D-11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上述苄基之去除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66所示之方法來進行,例如可藉由向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中添加N-甲基吡咯啶酮、Pd/C並進行減壓→氮氣置換及氫氣加壓→解壓來進行,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步驟II-4> 步驟II-4係包括如下步驟之步驟:藉由使上述式D-1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作為疊氮PEG連接子之以下之式D-12: [化168] 所表示之化合物(11-疊氮-3,6,9-三氧雜十一烷-1-胺)反應,而生成上述式D-13所表示之寡糖。上述式D-1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鍵結可藉由利用或應用既知之方法來進行,較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72所示之方法來進行,例如可藉由向包含式D-1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中依序添加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N-乙基二異丙基胺、及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鏻、溴三吡咯烷基鏻=六氟磷酸鹽、或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嗎啉鹽酸鹽後進行攪拌來進行,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上述之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係藉由包括如下步驟之純化方法獲得:向包含粗製之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中添加以下之式E-1: [化169]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7為氫原子、甲基、或甲氧基),而生成以下之式E-2: [化170] 所表示之結晶性化合物(式中,R 7為氫原子、甲基、或甲氧基)的步驟;及將該結晶性化合物進行單離,繼而自該單離之結晶性化合物萃取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藉由該純化方法,可獲得純度較高之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該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利用HPLC測定時之純度(本說明書中亦稱為「HPLC純度」)具有較佳為95%以上、更佳為96%以上或97%以上、進而更佳為98%以上或99%以上之純度。如上所述,純化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原因在於:於該化合物之市售試劑中混入有以二聚物為代表之其他複數種雜質,又,先前技術中,其等之純化需要實施嚴格之蒸餾純化或繁雜之管柱純化,於進而包含疊氮結構之情形時,因擔憂爆炸,故有無法適用如需要加熱之蒸餾操作之缺陷。本發明人等對用以獲得純度較高之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於使用上述式E-1所示之3種酒石酸衍生物(式中,R 7為氫原子、甲基、或甲氧基者)時,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與該等酒石酸衍生物形成1對1之鹽,而可以結晶之形式單離。所獲得之上述式E-2所表示之化合物係新穎之結晶性化合物,單離後利用乙酸乙酯/鹽酸水溶液等進行分液,其後進行游離化、萃取,藉此可取得具有較純化前高之HPLC純度(較佳為95%以上之HPLC純度)的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
作為上述純化方法之例示方法,如以下所示。首先,向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乙腈等溶劑及水之溶液中加入式E-1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攪拌,確認溶解後,添加乙腈等溶劑。將所獲得之漿料液於減壓下進行濃縮,攪拌漿料液,藉此過濾所析出之結晶。將過濾分離之結晶利用乙腈洗淨,於減壓下進行乾燥,藉此獲得式E-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結晶(結晶生成步驟)。繼而,向所獲得之結晶性化合物之乙酸乙酯及水之溶液中加入濃鹽酸,攪拌後進行分液,將所獲得之水層利用乙酸乙酯等洗淨,利用氫氧化鈉水溶液等調整至鹼性後,加入氯化鈉等進行溶解。加入二氯甲烷等溶劑,攪拌後進行分液,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於減壓下進行濃縮。加入乙腈等溶劑,於減壓下濃縮後,將所獲得之溶液進行過濾,利用乙腈等溶劑洗淨,將所獲得之溶液於減壓下進行濃縮(萃取步驟),可獲得HPLC高純度之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更佳為可藉由例如實施例67~71所示之方法來進行。
再者,上述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並不限於本步驟中之純化。因此,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亦提供一種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其包括:向包含粗製之上述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中添加上述式E-1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7為氫原子、甲基、或甲氧基),而生成上述式E-2所表示之結晶性化合物(式中,R 7為氫原子、甲基、或甲氧基)的步驟;及將該結晶性化合物單離,繼而自該單離之結晶性化合物萃取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新穎化合物> 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寡糖之中間體可用於製造該寡糖,但並不限定於該寡糖之製造,可適用於所有用途。因此,藉由本發明,而提供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寡糖及其中間體。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A-13所表示之寡糖。 [化171]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72]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A-6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73]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A-7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74]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75]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76]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77]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78]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A-14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79]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A-15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80]
進而,上述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中間體可用於製造該化合物,但並不限定於該化合物之製造,可適用於所有用途。因此,藉由本發明,亦提供上述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中間體。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81]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82]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B-6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83]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B-7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84]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B-8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85]
進而,上述式D-13所表示之寡糖之中間體可用於該寡糖之製造,但並不限定於該寡糖之製造,可適用於所有用途。如以下所示,藉由本發明,提供上述式D-13所表示之寡糖及其中間體(亦包含上述式A-13所示之化合物及其中間體)。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D-13所表示之寡糖。 [化186]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87]
提供以下之式D-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88]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89]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90]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D-5-FMA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91]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92] (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R 6為氫原子,或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93] (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R 6為氫原子,或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D-9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94] (式中,M +係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95] (式中、M +係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D-11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96] (式中,M +係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E-2所表示之結晶性化合物。 [化197] (式中,R 7為氫原子、甲基、或甲氧基)。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以下之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其於利用HPLC測定時具有95%以上之純度。 [化198]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上述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其於利用HPLC測定時具有95%以上之純度。
<糖蛋白質等及其製造方法>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一種利用於非還原末端具有α2,6-唾液酸結構之二分支型聚糖(即,式D-13所表示之寡糖)作為合成糖蛋白質等(尤其是糖鏈重塑抗體或者含有其FC區域之分子、或抗體藥物偶聯物)時之供體分子的新穎之糖蛋白質等及其新穎製造方法。如以下所詳述,藉由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獲得之式D-13所表示之寡糖可用以製造糖蛋白質(尤其是糖鏈重塑抗體或含有Fc區域之分子、或抗體藥物偶聯物)(WO2019/065964、WO2020/050406等)並不限定此,亦可用於其他用途。
近年來,報告有將不均一抗體之糖鏈藉由酶反應進行重塑,而將具有官能基之糖鏈均一導入之方法(ACS Chem. Biol. 2012, 7, 110-122, ACS Med. Chem. Lett. 2016, 7, 1005-1008)。嘗試了使用該糖鏈重塑技術,部位特異性地導入藥物,而合成均一之抗體藥物偶聯物(ADC)(Bioconjugate Chem. 2015, 26, 2233-2242,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2361-2367, US2016361436)。
糖鏈之重塑中,首先利用水解酶,僅使末端之N-乙醯葡萄糖胺(GlcNAc)殘留地切除附加於蛋白質(抗體等)之不均一糖鏈,而製備附加有GlcNAc之均一蛋白質部分(以下,稱為「受體分子」)。繼而,準備另外製備之任意糖鏈(以下,稱為「供體分子」),將該受體分子與供體分子使用糖基轉移酶進行連結。藉此,可合成具有任意之糖鏈結構之均一糖蛋白質。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利用本發明中之新穎製造方法所製造之式D-13所表示之寡糖藉由使其末端結構活化,而可用作合成上述均一糖蛋白質(尤其是糖鏈重塑抗體或含有其Fc區域之分子)時之供體分子。 [實施例]
於以下之實施例中,室溫顯示15℃~35℃。矽膠層析係使用Biotage Sfar HC D(20 μm,Biotage製造)實施,逆相管柱層析係使用Universal Column ODS Premium 30 μm L尺寸(山善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Inject column ODS L尺寸(山善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分取HPLC係使用Agilent Preparative HPLC System(Agilent Technology製造)實施。分取管柱係使用XBridge Prep OBD(5 μm,C18,130 Å,250×30 mm,Waters製造)。
各種圖譜資料之測定時使用以下之機器。 1H-NMR及 13C-NMR圖譜係使用JEOL製造之ECZ500R以及ECX400P進行測定。質譜係使用Shimadzu LCMS-2010及LCMS-2020(島津製作所製造)、XEVO Q-Tof MS(Waters)、Q-Exactive(Thermo Fisher)測定。
<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合成> 依據以下之合成流程1而合成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 [合成流程1] [化199]
實施例1 2-O-乙醯基-3,4,6-三-O-苄基-D-甘露糖(式A-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00] 將3,4,6-三-O-苄基-1,2-O-(1-甲氧基亞乙基)-β-D-甘露糖(式A-1所表示之化合物)(40.0 g,78.9 mmol)添加至1L4徑燒瓶中後,加入乙酸乙酯(400 mL)。於氮氣氛圍下在室溫下添加水(2 mL)及對TsOH・H 2O(45 mg,0.237 mmo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6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三乙胺(7.99 g,78.9 mmol),於相同溫度下徹夜攪拌。藉由HPLC確認乙醯基之重排結束後,向反應液中加入5%碳酸氫鈉水(400 mL)並進行分液。向有機層中加入20%食鹽水(200 mL)並進行分液。將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80 mL,加入甲苯(400 mL),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80 mL。再次加入甲苯(400 mL),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80 mL。加入脫水甲苯(120 mL),取得作為無色溶液之2-O-乙醯基-3,4,6-三-O-苄基-D-甘露糖(式A-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
實施例2 2-O-乙醯基-3,4,6-三-O-苄基-1-O-(2,2,2-三氯乙醯亞胺基)-D-甘露糖(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01]
將2-O-乙醯基-3,4,6-三-O-苄基-D-甘露糖(式A-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78.9 mmol)加入至1 L燒瓶中,加入三氯乙腈(12 mL,118 mmol)及DBU(119 μL,0.789 mmol)。於氮氣下在0℃下攪拌2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於0℃下向反應液中加入乙酸(45 μL,0.789 mmol),取得作為褐色溶液之2-O-乙醯基-3,4,6-三-O-苄基-1-O-(2,2,2-三氯乙醯亞胺基)-D-甘露糖之甲苯溶液(78.9 mmol)。將本溶液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合成> 依據以下之合成流程2而合成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 [合成流程2] [化202]
實施例3 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3,4,6-四-O-乙醯基-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B-3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03]
向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鄰苯二甲醯亞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B-2所表示之化合物)(2.508 kg,4.211 mol)之二氯甲烷(17.5 L)溶液中添加2,3,4,6-四-O-乙醯基-1-O(2,2,2-三氯乙醯亞胺基)-α-D-半乳呋喃糖(式B-1所表示之化合物)(2.275 kg,4.618 mol)及分子篩4A粉末(10 μm以下,375 g),於20℃~30℃下攪拌20分鐘後,冷卻至-20℃~-10℃,歷時3分鐘滴加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烷(140 g,0.630 mol)。於-5℃~-10℃下攪拌3小時後,添加三乙胺(106 g,1.05 mol),升溫至0℃~5℃,將分子篩4A過濾後,利用甲苯(5 L)洗淨。將所獲得之溶液於減壓下濃縮至12.5 L後,添加甲苯(12.5 L),將利用甲醇(6.5 L)-水(18.5 L)混合溶液之分液洗浄實施4次。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9 L,添加甲苯(25 L)後,於減壓下濃縮至7.5 L,藉此獲得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3,4,6-四-O-乙醯基-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B-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7.5 L)。
實施例4 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04]
向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3,4,6-四-O-乙醯基-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B-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7.5 L)中分別添加四氫呋喃(10 L)、甲醇(5 L)及三氟乙酸甲酯(538 g,4.20 mol)後,添加第三丁醇鉀-四氫呋喃溶液(1 M、2.1 L、2.1 mol),於40℃~45℃下攪拌2小時。冷卻至20℃~25℃後,分別添加乙酸(151 g)及乙酸乙酯(25 L),將利用碳酸氫鈉(750 g)-氯化鈉(750 g)-水(20 L)溶液之分液洗淨進行3次,及將利用氯化鈉(2.5 kg)-水(10 L)溶液之分液洗淨進行1次。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7.5 L,分別添加N,N-二甲基乙醯胺(25 L)及環戊基甲醚(37.5 L),於減壓下濃縮至27.5 L後,添加環戊基甲醚(12.5 L),於減壓下濃縮至27.5 L,藉此獲得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N,N-二甲基乙醯胺溶液(27.5 L)。
實施例5 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05]
向第三丁醇(1.56 kg,21.0 mol)之己烷(3.28 kg)溶液中,於-15℃~0℃下歷時4小時滴加正丁基鋰-己烷溶液(15.2%,8.88 kg,21.0 mol)。添加三氟乙酸甲酯(26.9 g,0.170 mol)而獲得第三丁醇鋰-己烷溶液。向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N,N-二甲基乙醯胺溶液(27.5 L)中添加苄基溴(5.03 kg,29.4 mol)及分子篩4A粉末(10 μm以下,750 g),於35℃~45℃下歷時3小時滴加第三丁醇鋰-己烷溶液(12.1 kg)。冷卻至20℃~25℃後,添加乙酸(378 g,6.29 mol),過濾分子篩4A後,利用N,N-二甲基乙醯胺(7.5 L)洗淨。添加庚烷(12.5 L),進行分液洗淨後,向所獲得之N,N-二甲基乙醯胺層中添加第三丁基甲醚(25 L),將利用水(20 L)之分液洗淨進行3次。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7.5 L,而獲得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第三丁基甲醚溶液(7.5 L)。
實施例6 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2-羧基苯甲醯胺)-2-去氧-4-O-(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辛可尼丁鹽(式B-6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06]
向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第三丁基甲醚溶液(7.5 L)中分別添加四氫呋喃(12.5 L)、甲醇(5 L)及水(1 L),冷卻至0℃~10℃後,歷時5分鐘滴加4當量濃度之氫氧化鈉水溶液(2.6 L,10.4 mol)。於0℃~10℃下攪拌6小時後,添加三乙胺(1.70 kg,16.8 mol),於20℃~30℃下攪拌16小時。冷卻至0℃~10℃後,歷時20分鐘滴加6 M鹽酸(3.0 L,18.0 mol),升溫至20℃~25℃。添加乙酸乙酯(20 L),利用水(17.5 L)進行分液洗淨後,利用氯化鈉(2.5 kg)-水(10 L)溶液進行分液洗淨。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7.5 L後,添加乙酸乙酯(17.5 L),於減壓下濃縮至7.5 L。向所獲得之溶液中分別添加乙酸乙酯(30 L)及辛可尼丁(1.36 kg,4.62 mol),於20℃~25℃下攪拌18小時後,歷時1小時冷卻至0℃~5℃,歷時1小時滴加庚烷(20 L)。直接於此溫度下攪拌1.5小時後,過濾所產生之結晶,將所獲得之結晶利用冷卻至0℃~5℃之乙酸乙酯(7.5 L)-庚烷(5.6 L)混合溶劑洗淨。將所獲得之結晶於40℃下在減壓下進行乾燥,而獲得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2-羧基苯甲醯胺)-2-去氧-4-O-(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辛可尼丁鹽(式B-6所表示之化合物)(5.10 kg,4步驟通算產率85.0%)。
1H-NMR(500 MHz, CDCl 3) δ 8.78 (d, 4.6 Hz, 1H), 8.75 (d, J = 8.0 Hz, 1H), 8.07 (d, J = 8.5 Hz, 1H), 8.06 (d, J = 8.0 Hz, 2H), 7.65 - 7.68 (m, 3H), 7.61  (dd, 3.9,7.7 Hz, 1H), 7.55 (d, J = 4.6 Hz, 1H), 7.43 (dd, 3.7, 7.4 Hz, 2H), 7.19 - 7.33 (m, 28H), 6.98 - 7.04 (m, 5H), 6.68 - 6.70 (m, 2H), 6.32 (brd, 1H), 5.39 - 5.46 (m, 1H), 5.35 (d, J = 6.9 Hz, 1H), 4.97 (d, J = 11 Hz, 1H), 4.83 - 4.91 (m, 3H), 4.66 - 4.73 (m, 5H), 4.55 (d, J = 12 Hz, 1H), 4.46 (s, 1H), 4.43 (d, J = 4.0 Hz, 1H), 4.35 (dd, J = 5.7, 12 Hz, 2H), 4.26 (d, J = 12 Hz, 1H), 4.22 (dd, J = 4.2,8.4 Hz, 1H), 4.03 - 4.09 (m, 3H), 3.92 (d, J = 2.6 Hz, 1H), 3.74 (d, J = 3.7 Hz, 2H), 3.67 - 3.70 (m, 4H), 3.57 - 3.60 (m, 1H), 3.54 (t, J = 7.9 Hz, 1H), 3.36 - 3.44 (m, 3H), 3.31 (t, J = 9.2 Hz, 1H), 3.12 (dd, 10, 14 Hz, 1H), 3.02 (d, J = 13 Hz, 1H), 2.93 (m, 1H), 2.36 (s, 1H), 1.86 - 1.89 (m, 2H), 1.81 (dd, J = 9.0, 13 Hz, 1H), 1.53 (dd, J = 4.7, 9.5 Hz, 1H), 1.09 (dd, J = 5.7, 11 Hz, 1H). 13C-NMR (125 MHz, CDCl 3) δ 176.2, 169.5, 155.3, 151.6, 150.1, 148.0, 146.4, 138.88, 138.7, 138.53, 138.48, 138.39, 138.35, 138.26, 137.8, 133.4, 130.15, 130.07, 129.11, 128.73, 128.70, 128.51, 128.4, 128.34, 128.22, 128.2, 128.16, 127.95, 127.92, 127.83, 127.75, 127.57, 127.55, 127.43, 127.41, 127.19, 127.12, 124.9, 122.8, 119.5, 118.7, 116.2, 114.3, 103.2, 100.3, 82.4, 79.8, 78.7, 76.2, 75.2, 75.1, 74.8, 73.7, 73.4, 73.03, 72.99, 72.7, 68.7, 68.1, 59.8, 55.5, 55.3, 54.1, 43.4, 37.6, 27.0, 25.0, 19.1 HRMS(ESI +)[M+HNEt 3] +C 75H 85N 2O 14之計算值:1237.5995;實驗值:1237.5977. [α] D 20=-21.889(c 1.003, DCl 3).
實施例7 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07]
向-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2-羧基苯甲醯胺)-2-去氧-4-O-(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辛可尼丁鹽(式B-6所表示之化合物)(4.50 kg,3.15 mol)之乙酸乙酯(33.8 L)懸浮液中於15℃~25℃下添加0.5 M鹽酸(33.8 L,16.9 mol),進行攪拌並溶解。將水層去除後,利用氯化鈉(4.5 kg)-水(18 L)溶液進行分液洗浄,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6.8 L。添加乙酸乙酯(33.8 L)後,於減壓下濃縮至6.8 L,而獲得式B-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乙酸乙酯溶液。 [化208] 繼而,向所獲得之溶液中添加四氫呋喃(18 L)。冷卻至0℃~5℃後,添加1,1'-羰基二咪唑(765 g,4.12 mol)並攪拌17小時。分別添加乙酸乙酯(22.5 L)、水(22.5 L)及6 M鹽酸(1.57 L,9.42 mol)後,將水層去除。將所獲得之有機層利用水(22.5 L)、及氯化鈉(4.5 kg)-水(18 L)溶液依序進行分液洗淨。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4.5 L後,添加甲苯(22.5 L),於減壓下濃縮至4.5 L,藉此獲得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4.5 L)。
實施例8 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式B-8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09]
向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4.5 L)中於15℃~25℃下分別添加二氯甲烷(6.75 L)、1,1,1,3,3,3-六氟-2-丙醇(6.75 L)及水(675 mL)。將雙(三氟乙醯氧基)碘苯(2.16 kg,5.02 mol)之二氯甲烷(6.75 L)懸浮液分割成10個部份進行添加,於15℃~25℃下攪拌20小時。冷卻至0℃~5℃,添加甲苯(31.5 L)後,利用碳酸氫鈉(900 g)-亞硫酸鈉(900 g)-水(22.5 L)溶液進行分液洗淨2次,於0℃~20℃下進行。將所獲得之有機層利用氯化鈉(4.5 kg)-水(18 L)溶液進行分液洗淨後,於減壓下濃縮至9 L,添加甲苯(22.5 L),於減壓下濃縮至9 L。向所獲得之溶液中添加甲苯(36 L)並分割成2個部份。對分割開之溶液分別添加矽膠(4.5 kg),於20℃~25℃下攪拌3小時後,將矽膠進行過濾,利用甲苯(45 L)洗淨。利用乙酸乙酯(7.5 L)-甲苯(22.5 L)-混合溶液對所獲得之矽膠進行洗淨,自矽膠進行解吸。將所獲得之有機層進行混合後,於減壓下濃縮至9 L,而獲得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式B-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9 L)。
1H-NMR(500 MHz, CDCl 3) δ 7.60 - 7.87 (m, 4H), 7.18 - 7.36 (m, 25H), 6.96 (d, J = 6.9 Hz, 2H), 6.89 (m, 1H), 6.83 (dd, J = 7.4,10 Hz, 2H), 5.33 (dd, J = 1.9, 3.7 Hz, 0.2H), 5.30 (dd, J = 4.3, 8.6 Hz, 0.8H), 4.92 (dd, J = 9.9, 12 Hz, 2H), 4.78 - 4.86 (m, 2H), 4.71 (d, J = 2.3 Hz, 2H), 4.44 - 4.61 (m, 3H), 4.36 - 4.14 (m, 3H), 4.34 (d, J = 4.6 Hz, 1H), 4.26 (d, J = 12 Hz, 1H), 4.03 - 4.12 (m, 2H), 3.89 (d, J = 2.8 Hz, 1H), 3.85 (dd, J = 4.0, 11 Hz, 1H), 3.77 (dd, J = 7.7, 9.7 Hz, 1H), 3.67 (dd, J = 1.6, 11 Hz, 1H), 3.56 - 3.60 (m, 1H), 3.35 - 3.49 (m, 4H), 2.88 (d, J = 8.6 Hz, 1H). 13C-NMR (125 MHz, CDCl 3) δ 168.2, 139.06, 139.04, 138.98, 138.91, 138.7, 138.6, 138.5, 138.10, 138.06, 133.8, 131.7, 128.40, 128.38, 128.32, 128.27, 128.24, 128.10, 127.99, 127.96, 127.90, 127.84, 127.78, 127.76, 127.72, 127.68, 127.65, 127.63, 127.55, 127.51, 127.49, 127.44, 127.42, 127.3, 126.8, 123.6, 123.3, 102.9, 102.8, 93.1, 92.8, 82.34, 82.32, 80.02, 79.99, 77.8, 77.7, 76.6, 75.43, 75.39, 75.31, 74.53, 74.49, 74.33, 73.98, 73.72, 73.63, 73.41, 73.24, 73.20, 73.07, 72.63, 72.59, 70.6, 68.3, 68.0, 67.8, 57.7, 55.8, HRMS(ESI +)[M+Na] +C 62H 61NNaO 12之計算值:1034.4092;實驗值:1034.4071. [α] D 20=+33.243(c 1.002, CDCl 3).
實施例9 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β-D-吡喃葡萄糖(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10]
於20℃~30℃下向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式B-8所表示之化合物)(自由式B-6所表示之化合物500 g、0.349 mol誘導之實施例7、8取得之溶液)之甲苯溶液(總量:1002 g)添加二氯甲烷(2.0 L)、分子篩4A粉末(10 μm以下,250 g)及N-甲基咪唑(34.4 g,0.419 mol)。其後,添加2,2,2-三氟-N-苯基亞胺代乙醯氯(79.8 g,0.384 mol),於20℃~30℃下攪拌17小時。將分子篩4A過濾後,利用甲苯(500 mL)洗淨,將所獲得之溶液冷卻至0℃~10℃。使溶液通過填滿有由冷卻至0℃~5℃之二氯甲烷濕潤之矽膠(1.5 kg)的管柱,利用冷卻至0℃~5℃之二氯甲烷(15 L)洗淨,每次分餾2.5 L~3 L而獲得餾分。繼而,將含有3%乙酸乙酯之二氯甲烷(10 L)混合液洗淨,每次分餾2.5 L~3 L而獲得餾分。合併所獲得之餾分之第1次~第7次,於減壓下濃縮至1 L,而獲得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β-D-吡喃葡萄糖(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將本溶液直接用於實施例27。
1H-NMR(500 MHz, CDCl 3) δ 7.62 - 7.82 (m, 4H), 7.01 - 7.53 (m, 31H), 6.98 - 7.01 (m, 1H), 6.95 (d, J = 7.2 Hz, 2H), 6.80 - 6.88 (m, 3H), 6.64 (brd, 2H), 4.93 (d, J = 12 Hz, 1H), 4.89 (d, J = 12 Hz, 1H), 4.83 (d, J = 11 Hz, 1H), 4.77 (d, J = 11 Hz, 1H), 4.67 - 4.72 (m, 2H), 4.56 (d, J = 12 Hz, 1H), 4.53 (d, J = 12 Hz, 1H), 4.36 - 4.48 (m, 5H), 4.28 (d, J = 12 Hz, 1H), 4.14 (t, J = 8.7 Hz, 1H), 3.89 (d, J = 2.6 Hz, 1H), 3.85 (d, J = 7.7 Hz, 1H), 3.76 (t, J = 8.4 Hz, 1H), 3.38 - 3.50 (m, 4H). 13C-NMR (125 MHz, CDCl 3) δ 167.6, 143.4, 143.1, 139.0, 138.68, 138.66, 138.5, 137.08, 137.06, 135.2, 133.92, 131.5, 129.3, 129.1, 129.0, 128.5, 128.41, 128.37, 128.31, 128.27, 128.22, 128.90, 127.86, 127.69, 127.56, 127.45, 127.44, 127.2, 126.9, 126.2, 124.3, 123.4, 120.6, 120.5, 119.3, 116.3 (q, J = 148.5 Hz), 102.9, 93.5, 82.3, 79.9, 76.6, 76.0, 75.4, 74.5, 73.61, 73.41, 73.08, 73.05, 72.6, 68.3, 67.2, 54.8. HRMS(ESI +)[M+Na] +C 70H 65F 3N 2NaO 12之計算值:1205.4387;實驗值:1205.43835. [α] D 20=+66.645(c 1.099,CDCl 3).
<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合成> 依據以下之合成流程3合成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 [合成流程3] [化211]
實施例10 1,2:5,6-雙-O-(1-甲基亞乙基)-3-O-(2-萘基甲基)-α-D-呋喃葡萄糖(式C-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12]
將氫化鈉(55.32 g,1.38 mol,含量:50-72%)之四氫呋喃(900 mL)溶液冷卻至0℃後,歷時1小時滴加1,2:5,6-雙-O-(1-甲基亞乙基)-α-D-呋喃葡萄糖(式C-1所表示之化合物)(300.00 g,1.15 mol)之四氫呋喃(1.05 L)溶液。其後,升溫至25℃,加入1,3-二甲基-2-咪唑啶酮(150 mL)及2-溴甲基萘(280.31 g,1.27 mol)。於25℃下攪拌6小時後,利用HPLC確認反應之結束,加入乙二胺(無水)(13.85 g,230.52 mmol),進而攪拌1小時。將該溶液冷卻至0℃,歷時1小時加入10%檸檬酸水溶液(1.2 L)。將反應液利用庚烷(3 L)進行稀釋,分離為有機層與水層。將有機層利用水(900 mL)洗淨後,於減壓條件下濃縮至液量達到900 mL。進而加入乙腈(3 L),再次濃縮至液量達到900 mL,而獲得粗產物之1,2:5,6-雙-O-(1-甲基亞乙基)-3-O-(2-萘基甲基)-α-D-呋喃葡萄糖(式C-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乙腈溶液。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實施例11 3-O-(2-萘基甲基)-D-吡喃葡萄糖(式C-3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13]
向實施例10中所獲得之粗產物之式C-2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溶液(900 mL)中加入乙腈(1.5 L)、水(600 mL)及濃鹽酸(17.51 g,172.89 mmol),於55℃下攪拌18.5小時。利用HPLC確認反應之結束後,將反應液冷卻至0℃,於4當量濃度之氫氧化鈉水溶液(43.22 mL)將系內之pH值調整至6.25。將反應液利用庚烷(900 mL)進行稀釋,分離為乙腈層與庚烷層。向乙腈層加入乙酸乙酯(2.4 L)及水(600 mL)進行分液,獲得有機層A與水層。向水層再次加入乙酸乙酯(1.5 L)及四氫呋喃(1.5 L)之混合溶液並進行分液,而獲得有機層B與水層。將有機層A與B進行混合,利用飽和食鹽水(600 mL)洗淨後,於減壓條件下濃縮至液量達到1.5 L(於濃縮階段中確認結晶之析出)。進而加入乙酸乙酯(4.5 L),再次濃縮至液量達到3 L。向該懸浮液中加入乙酸乙酯(1.5 L)及環戊基甲醚(1.5 L),於55℃下攪拌1小時。歷時1.5小時滴加庚烷(3 L),攪拌1小時後,冷卻至0℃。其後,將所析出之結晶進行過濾,將結晶利用冷卻至0℃之乙酸乙酯(1.2 L)及庚烷(600 mL)之混合溶液洗淨。將所獲得之結晶於減壓下以40℃進行乾燥,而獲得3-O-(2-萘基甲基)-D-吡喃葡萄糖(式C-3所表示之化合物)(356.95 g,產率96.7%)。
1H-NMR(500 MHz, DMSO-d 6) δ 7.85 - 7.90 (m, 4H), 7.59 (dd, J = 8.0, 1.5 Hz, 1H), 7.46 - 7.51 (m, 2H), 6.69 (d, J = 6.0 Hz, 1H), 5.12 (dd, J = 5.0, 3.0 Hz, 2H), 4.94 - 5.00 (m, 2H), 4.53 (t, J = 6.0 Hz, 1H), 4.35 (dd, J = 8.0, 6.5 Hz, 1H), 3.70 (ddd, J = 11.5, 5.0, 2.0 Hz, 1H), 3.45 - 3.50 (m, 1H), 3.25 - 3.31 (m, 2H), 3.11 - 3.16 (m, 2H). 13C-NMR (125 MHz, DMSO-d 6) δ 137.3, 132.8, 132.3, 127.6, 127.5, 127.4, 126.1, 126.0, 125.6, 125.5, 96.9, 85.4, 76.7, 74.8, 73.7, 69.9, 61.1. HRMS(ESI -)[M-H] -C 17H 20O 6:320.1260之計算值;實驗值:319.1175.
實施例12 2,4,6-三-O-乙醯基-3-O-(2-萘基甲基)-D-吡喃葡萄糖(式C-5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14]
向3-O-(2-萘基甲基)-D-吡喃葡萄糖(式C-3所表示之化合物)(150.00 g,468.25 mmol)之四氫呋喃(675 mL)溶液中加入三乙胺(236.92 g,2.34 mol)及4-二甲基胺基吡啶(0.29 g,2.34 mmol)並冷卻至0℃後,歷時30分鐘滴加乙酸酐(195.99 g,1.92 mol)。其後,升溫至25℃,攪拌3小時後,利用HPLC確認反應之結束。將反應液冷卻至10℃,加入1-甲基哌嗪(60.97 g,608.73 mmol)。於35℃下攪拌18小時後,利用HPLC確認反應之結束,冷卻至0℃。利用6當量濃度之鹽酸(480 mL)將pH值調整至6.36後,利用庚烷(375 mL)進行稀釋,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將有機層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450 mL)及水(450 mL)洗淨後,於減壓條件下濃縮至液量達到450 mL。加入乙酸乙酯(2.25 L),再次濃縮至液量達到450 mL,進而再重複一次同樣之操作。向該溶液中加入二氯甲烷(2.25 L),濃縮至液量達到450 mL,進而再反覆一次同樣之操作,而獲得粗產物之2,4,6-三-O-乙醯基-3-O-(2-萘基甲基)-D-吡喃葡萄糖(式C-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二氯甲烷溶液。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再者,式C-3所表示之化合物→式C-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係利用單槽法來實施。
實施例13 2,4,6-三-O-乙醯基-3-O-[(萘-2-基)甲基]-1-O-(2,2,2-三氯乙醯亞胺基)-D-甘油-吡喃己糖(式C-6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15]
向實施例12中所獲得之粗產物之2,4,6-三-O-乙醯基-3-O-(2-萘基甲基)-D-吡喃葡萄糖(式C-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450 mL)中加入二氯甲烷(450 mL)及三氯乙腈(338.03 g,2.34 mol)並冷卻至0℃後,滴加1,8-二氮雜雙環[5.4.0]-7-十一烯(5.70 g,37.46 mmol)。於0℃下攪拌14.5小時後,利用HPLC確認反應之結束,加入乙酸(2.25 g,37.46 mmol)。向該溶液加入矽膠60N(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150 g)並攪拌1.5小時後進行過濾。將矽膠利用二氯甲烷(1.5 L)洗淨,將濾液於減壓條件下濃縮至液量達到450 mL。進而加入二氯甲烷(1.5 L),濃縮至液量達到450 mL,獲得2,4,6-三-O-乙醯基-3-O-[(萘-2-基)甲基]-1-O-(2,2,2-三氯乙醯亞胺基)-D-甘油-吡喃己糖(式C-6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二氯甲烷溶液。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實施例14 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4,6-三-O-乙醯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8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16]
向實施例13中所獲得之2,4,6-三-O-乙醯基-3-O-[(萘-2-基)甲基]-1-O-(2,2,2-三氯乙醯亞胺基)-D-甘油-吡喃己糖(式C-6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450 mL)中加入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7所表示之化合物)(276.66 g,468.25 mmol)、二氯甲烷(4.2 L)及分子篩4A粉末(10 μm以下,83.00 g)並冷卻至-5℃。歷時20分鐘向該懸浮液滴加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烷(10.41 g,46.83 mmol)後,並攪拌3小時。利用HPLC確認反應之結束後,加入三乙胺(23.69 g,234.13 mmol)。將懸浮液過濾後,利用乙酸乙酯(2.8 L)洗淨,將濾液於減壓條件下濃縮至液量達到1.4 L。進而加入乙酸乙酯(4.2 L),濃縮液量達到1.4 L,進而再重複一次同樣之操作。向該溶液中加入乙酸乙酯(2.8 L),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830 mL)及水(830 mL)洗淨,將有機層於減壓條件下濃縮至液量達到830 mL。進而加入2-丙醇(4.2 L),濃縮至液量達到1.4 L後,將懸浮液調溫至65℃。加入乙酸乙酯(830 mL)並於65℃下攪拌2小時後,歷時2小時滴加2-丙醇(5.53 L)。將該懸浮液冷卻至0℃後,將結晶進行過濾,將結晶利用冷卻至0℃之2-丙醇(1.4 L)洗淨。將所獲得之結晶於減壓下以40℃進行乾燥,而獲得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4,6-三-O-乙醯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8所表示之化合物)(355.34 g,產率90.5%,式C-3所表示之化合物基準)之粗產物。 向所獲得之粗產物之式C-8所表示之化合物(350.00 g)中加入甲基異丁基酮(2.1 L),於50℃下溶解後,歷時1小時滴加乙基環己烷(1.4 L)。加入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4,6-三-O-乙醯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8所表示之化合物)(70.00 mg)並攪拌1小時,確認結晶之析出後,歷時2小時滴加乙基環己烷(4.9 L)。將懸浮液冷卻至室溫,攪拌14.5小時後,將析出之結晶進行過濾,將結晶利用甲基異丁基酮(350 mL)及乙基環己烷(1.4 L)之混合溶液洗淨。將所獲得之結晶於減壓下以40℃進行乾燥,而獲得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4,6-三-O-乙醯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8所表示之化合物)(331.74 g,產率94.8%)。
1H-NMR(500 MHz, CDCl 3) δ 7.81 - 7.84 (m, 4H), 7.69 (br, 1H), 7.65 (br, 3H), 7.46 - 7.51 (m, 2H), 7.28 - 7.36 (m, 6H), 7.00 (dd, J = 7.0, 1.5 Hz, 2H), 6.77 - 6.84 (m, 5H), 6.66 - 6.69 (m, 2H), 5.59, (d, J = 9.0 Hz, 1H), 5.09 - 5.15 (m, 2H), 4.82 (d, J = 12.5 Hz, 1H), 4.77 (d, J = 12.0 Hz, 1H), 4.71 - 4.77 (m, 2H), 4.60 (d, J = 8.0 Hz, 1H), 4.50 (d, J = 12.5 Hz, 1H), 4.45 (d, J = 13.0 Hz, 1H), 4.36 (dd, J = 11.0, 8.5 Hz, 1H), 4.28 (dd, J = 11.0, 8.5 Hz, 1H), 4.20 (dd, J = 12.5, 5.0 Hz, 1H), 4.10 (dd, J = 10.0, 8.5 Hz, 1H), 3.99 (dd, J = 12.0, 2.0 Hz, 1H), 3.80 (br, 2H), 3.69 (s, 3H), 3.58 - 3.62 (m, 2H), 3.44 (ddd, J = 10.0, 4.5, 2.5 Hz, 1H), 1.98 (s, 3H), 1.938 (s, 3H), 1.937 (s, 3H). 13C-NMR(125 MHz, CDCl 3) δ 171.0, 169.5, 169.1, 155.6, 151.0, 138.7, 138.2, 135.5, 133.9, 133.4, 133.2, 128.7, 128.4, 128.23, 128.20, 128.06, 128.05, 127.9, 127.2, 126.5, 126.2, 125.7, 123.5, 118.9, 114.5, 100.7, 97.8, 80.6, 78.5, 76.8, 75.2, 74.8, 74.1, 73.8, 73.1, 72.1, 69.9, 67.8, 62.2, 55.78, 55.75, 21.1, 20.94, 20.85. HRMS(ESI +)[M+H] +C 58H 58NO 16之計算值:1024.3750;實驗值:1024.3706. 確認圖譜與下述文獻一致: Org. Bio mol. Chem., 2018, 16, 4720-4727。
實施例15 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3-O-[(萘-2-基)甲基]-β-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9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17]
向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4,6-三-O-乙醯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8所表示之化合物)(30.00 g,29.29 mmol)之四氫呋喃(150 mL)溶液中加入甲醇(90 mL)及三氟乙酸甲酯(3.75 g,29.29 mmol)並於25℃下攪拌10分鐘後,加入第三丁醇鉀(1 mol/L之四氫呋喃溶液)(14.7 mL,14.65 mmol)。其後,升溫至55℃並攪拌2小時後,利用HPLC確認反應之結束。將反應液冷卻至25℃,依序加入乙酸(1.76 g,29.29 mmol)及乙酸乙酯(300 mL)。將該溶液利用1%氯化鈉水溶液(300 mL)洗淨2次後,於減壓條件下濃縮至液量達到90 mL。加入乙酸乙酯(450 mL),再次濃縮至液量達到90 mL,進而加入乙腈(450 mL),濃縮至液量達到90 mL,獲得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3-O-[(萘-2-基)甲基]-β-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乙腈溶液。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實施例16 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4-O-{4,6-O-亞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葡萄糖}-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10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18]
向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3-O-[(萘-2-基)甲基]-β-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90 mL)中加入乙腈(210 mL)、苯甲醛二甲基縮醛(5.13 g,33.69 mmol)及對甲苯磺酸一水合物(0.17 g,0.88 mmol),於25℃下攪拌30分鐘。向該溶液中加入甲苯(600 mL),濃縮至液量達到300 mL,於該時點藉由HPLC確認反應之結束。進而加入1-甲基咪唑(12.03 g,146.47 mmol),濃縮至液量達到90 mL,而獲得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4-O-{4,6-O-亞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葡萄糖}-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含1-甲基咪唑之甲苯溶液。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實施例17 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4-O-{4,6-O-亞苄基-3-O-[(萘-2-基)甲基]-2-O-(三氟甲磺醯基)-β-D-吡喃葡萄糖}-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11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X 1為Tf基)) [化219]
向實施例16中所獲得之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4-O-{4,6-O-亞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葡萄糖}-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90 mL,含1-甲基咪唑)中加入乙酸乙酯(210 mL),冷卻至0℃。向該溶液中歷時1小時滴加三氟甲磺酸酐(16.53 g,58.59 mmol),其後攪拌30分鐘。藉由HPLC確認反應之結束後,加入水(300 mL),分離為有機層與水層。將有機層利用水(300 mL)洗淨2次,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150 mL)洗淨1次後,於減壓條件下濃縮至液量達到90 mL。加入乙酸乙酯(300 mL),再次濃縮至液量達到90 mL,獲得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4-O-{4,6-O-亞苄基-3-O-[(萘-2-基)甲基]-2-O-(三氟甲磺醯基)-β-D-吡喃葡萄糖}-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11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X 1為Tf基))之乙酸乙酯溶液。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實施例18 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4-O-{4,6-O-亞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2-(2-羧基苯甲醯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13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20]
向實施例17中所獲得之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4-O-{4,6-O-亞苄基-3-O-[(萘-2-基)甲基]-2-O-(三氟甲磺醯基)-β-D-吡喃葡萄糖}-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11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X 1為Tf基))之溶液(90 mL)中加入二甲基亞碸(150 mL)及乙酸四丁基銨(17.67 g,58.59 mmol)並升溫至30℃,攪拌17小時後,藉由HPLC確認反應之結束。向該反應液加入甲苯(150 mL),於減壓條件下濃縮至液量達到165 mL。加入甲醇(45 mL)及50%氫氧化鈉水溶液(3.52 g,87.88 mmol),於25℃下攪拌1.5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之結束後,加入乙酸乙酯(450 mL)及水(300 mL)進行分液。向有機層中加入水(300 mL),冷卻至0℃,於充分攪拌下利用6當量濃度之鹽酸將pH值調整至2.73。向分液之有機層中加入四氫呋喃(300 mL),於減壓條件下濃縮至液量達到150 mL。加入四氫呋喃(300 mL),再次濃縮至液量達到90 mL,將內溫調整至45℃。加入四氫呋喃(60 mL)後,冷卻至25℃,加入2-丙醇(150 mL)及水(15 mL),添加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4-O-{4,6-O-亞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2-(2-羧基苯甲醯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13所表示之化合物)(30 mg)。於25℃下攪拌14小時,確認結晶之析出後,歷時1小時滴加2-丙醇(210 mL),冷卻至0℃。攪拌2小時後,將所析出之結晶進行過濾,將結晶利用冷卻至0℃之2-丙醇(150 mL)洗淨。將所獲得之結晶於減壓下以40℃進行乾燥,而獲得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4-O-{4,6-O-亞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2-(2-羧基苯甲醯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13所表示之化合物)(27.74 g,產率94.3%,式C-8所表示之化合物基準)。 ※式C-12所表示之化合物→式C-1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係藉由單槽法來實施。 ※關於種晶,使用將反應液分開一部分,進行濃縮而使固體析出後所得者。 ※關於本反應,若使用東京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製品碼:T2694、純度:>90.0%)及Sigma-Aldrich公司製造(製品碼:86849、純度:>90%)之乙酸四丁基銨,則反應良好地進行。再者,其他製造商有於乙酸四丁基銨中包含過量乙酸之情形,於此種情形時,反應有大幅延遲之傾向。作為替代方法,可使用乙酸銫進行同樣之轉化反應(於以下記載詳情)。 ※式C-11所表示之化合物→式C-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轉化亦可於乙酸銫(3當量)、二甲基亞碸、50℃、24小時之條件下實施。其後,藉由進行同樣之反應(式C-12所表示之化合物→式C-13所表示之化合物)、後處理而取得了式C-13所表示之化合物。
1H-NMR(500 MHz, CDCl 3) δ 8.02 (dd, J = 6.0,2.0 Hz, 1H), 7.69 - 7.83 (m, 4H), 7.38 - 7.49 (m, 12H), 7.32 - 7.34 (m, 2H), 7.16 - 7.29 (m, 8H), 6.97 (ddd, J = 9.0, 4.0, 2.5 Hz, 2H), 6.76 (ddd, J = 9.5, 3.5, 2.5 Hz, 2H), 5.51 (s, 1H), 5.40 (d, J = 6.0 Hz, 1H), 4.83 - 4.91 (m, 3H), 4.76 (d, J = 11.5 Hz, 1H), 4.55 (d, J = 0.5 Hz, 1H), 4.49 (d, J = 12.0 Hz, 1H), 4.36 (d, J = 12.0 Hz, 1H), 4.26 - 4.30 (m, 1H), 4.16 (t, J = 6.5 Hz, 1H), 4.05 - 4.09 (m, 2H), 3.99 (dd, J = 3.0, 0.5 Hz, 1H), 3.93 (t, J = 9.5 Hz, 1H), 3.80 - 3.86 (m, 2H), 3.71 (s, 3H), 3.65 - 3.69 (m, 1H), 3.56(t, J = 10.0 Hz, 1H), 3.51 (dd, J = 10.0, 3.5 Hz, 1H), 3.13(td, J = 9.5, 5.0 Hz, 1H). 13C-NMR(125 MHz, CDCl 3) δ 170.9, 168.4, 155.3, 151.4, 138.7, 138.0, 137.6, 136.2, 135.4, 133.4, 133.3., 132.2, 132.1, 130.7, 130.3, 129.2, 128.6, 128.49, 128.45, 128.11, 128.07, 128.0, 127.89, 127.87, 127.8, 126.8, 126.4, 126.3, 126.2, 125.8, 118.6, 114.7, 101.7, 100.4, 99.1, 78.3, 76.7, 76.4, 75.1, 73.7, 73.3, 72.5, 69.9, 69.4, 68.5, 67.0, 55.8, 54.4. HRMS(ESI +)[M+H] +C 59H 58NO 14之計算值:1004.3852;實驗值:1004.3873.
實施例19 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4-O-{4,6-O-亞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14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21]
向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4-O-{4,6-O-亞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2-(2-羧基苯甲醯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13所表示之化合物)(6.00 g,5.98 mmol)之二氯甲烷(30 mL)溶液中加入1-羥基苯并三唑一水合物(0.18 g,1.20 mmol)、N,N-二異丙基乙基胺(0.85 g,6.57 mmol)及1-(3-二甲基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醯亞胺鹽酸鹽(1.26 g,6.57 mmol)並升溫至40℃,攪拌31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之結束後,將反應溶液冷卻至0℃後,加入乙酸乙酯(90 mL)及水(60 mL),於充分攪拌下添加6當量濃度之鹽酸至pH值7。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後,將有機層利用水(60 mL)及飽和食鹽水(30 mL)洗淨。將該溶液於減壓條件下濃縮至液量達到12 mL。加入四氫呋喃(60 mL),再次濃縮至液量達到9 mL,而獲得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4-O-{4,6-O-亞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1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四氫呋喃溶液。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實施例20 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4-O-{2-O-苄基-4,6-O-亞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15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22]
向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4-O-{4,6-O-亞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1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乙醯胺(60 mL)、苄基溴(1.53 g,8.96 mmol)、三氟乙酸甲酯(0.15 g,1.20 mmol)及分子篩4A(1.8 g)並冷卻至0℃,添加第三丁醇鋰之四氫呋喃溶液(註:本溶液使用將2-甲基-2-丙醇(0.66 g,8.96 mmol)及四氫呋喃(2.4 mL)之混合溶液冷卻至0℃,添加正丁基鋰之己烷溶液(1.55 mol/L)(5.78 mL,8.96 mmol)並攪拌30分鐘所得者)並攪拌3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之結束後,加入乙二胺(無水)(0.18 g,2.99 mmol),進而攪拌1小時。向該溶液中加入乙酸(0.72 g,11.95 mmol)並進行過濾。利用乙酸乙酯(90 mL)將分子篩4A洗淨後,加入水(60 mL)進行分液。將有機層利用水(60 mL)洗淨2次後,於減壓條件下濃縮至液量達到12 mL。加入甲苯(30 mL),再次濃縮至液量達到12 mL,加入甲苯(18 mL)及矽膠60N(球狀,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9 g),於25℃下攪拌30分鐘。將懸浮液進行過濾,將矽膠利用甲苯(191 mL)及乙酸乙酯(19 mL)之混合溶液進行洗淨。將濾液於減壓條件下濃縮至液量達到9 mL,而獲得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4-O-{2-O-苄基-4,6-O-亞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1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
實施例21 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4-O-{2,4-二-O-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23]
向所獲得之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4-O-{2-O-苄基-4,6-O-亞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C-1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以式C-14所表示之化合物基準計使用5.50 g(5.48 mmol)量)中加入二氯甲烷(16.5 mL)及分子篩4A(550 mg),冷卻至0℃,添加硼烷-四氫呋喃錯合物(0.91 mol/L之四氫呋喃溶液)(18.06 mL,16.43 mmol)及三氟乙酸銅(II)(0.59 g,1.64 mmol)並攪拌3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之結束後,加入甲醇(5.5 mL),進而攪拌30分鐘。將該溶液進行過濾,利用乙酸乙酯(110 mL)將分子篩4A洗淨後,加入0.5當量濃度之鹽酸(55 mL)並攪拌30分鐘。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後,將有機層利用0.5當量濃度之鹽酸(55 mL)及飽和食鹽水(27.5 mL)洗淨,將該溶液於減壓下濃縮乾燥。對其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矽膠300 g,己烷:乙酸乙酯=55:45→30:70)進行純化,而獲得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4-O-{2,4-二-O-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4.94 g,產率83.6%,HPLC面積:98.54%)。
1H-NMR (500 MHz, CDCl 3) δ 7.67 - 7.84 (m, 8H), 7.44 - 7.49 (m, 4H), 7.40 (dd, J = 8.0, 1.5 Hz, 1H), 7.21 - 7.33 (m, 13H), 6.87 - 6.93 (m, 5H), 6.82 (ddd, J = 9.5, 4.0, 2.5 Hz, 2H), 6.70 (ddd, J = 9.0, 4.0, 2.0 Hz, 2H), 5.64 (d, J = 8.5 Hz, 1H), 4.94 (d, J = 12.5 Hz, 1H), 4.91 (d, J = 10.0 Hz, 1H), 4.90 (s, 2H), 4.66 (s, 2H), 4.60 (d, J = 11.0 Hz, 1H), 4.59 (d, J = 12.0 Hz, 1H), 4.55 (s, 1H), 4.40 - 4.46 (m, 3H), 4.33 (dd, J = 11.0, 9.0 Hz, 1H), 4.06 (dd, J = 9.5, 8.5 Hz, 1H), 3.80 - 3.85 (m, 2H), 3.70 - 3.76 (m, 2H), 3.71 (s, 3H), 3.61 - 3.68 (m, 2H), 3.45 - 3.48 (m, 1H), 3.44 (dd, J = 9.5, 3.0 Hz, 1H), 3.23 (ddd, J = 9.5, 5.5, 2.5 Hz, 1H), 1.97 (br-t, 1H). 13C-NMR(125 MHz, CDCl 3) δ 155.6, 151.1, 138.9, 138.64, 138.56, 138.0, 135.9, 134.0, 133.5, 133.2, 131.8, 128.7, 128.6, 128.4, 128.3, 128.20, 128.19, 128.15, 128.1, 120.04, 128.01, 127.9, 127.7, 127.6, 127.3, 126.4, 126.3, 126.1, 125.8, 123.6, 119.0, 114.6, 101.2, 98.0, 82.6, 79.0, 77.2, 75.9, 75.4, 75.3, 75.2, 75.1, 74.8, 74.7, 73.8, 72.1, 68.7, 62.6, 55.82, 55.78, 34.4, 30.5. HRMS(ESI -)[M+HCO 2] -C 67H 64NO 15之計算值:1122.4281;實驗值:1122.4285.
實施例22 [化224]
將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4-O-{2,4-二-O-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65.0 g,60.3 mmol)及2-O-乙醯基-3,4,6-三-O-苄基-1-O-(2,2,2-三氯乙醯亞胺基)-D-甘露糖(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相當於78.4 mmol)加入至1L 4徑燒瓶中並使之溶解於甲苯650 mL中,加入分子篩4A粉末(10 μm以下,13.0 g)。於氮氣下以-15℃歷時15分鐘滴加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烷(2.7 mL,15.1 mmo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30分鐘。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三乙胺(4.2 mL,30.2 mmol),升溫至室溫。將反應液進行矽藻土過濾後,利用乙腈(195 mL)洗淨。將濾液於減壓下進行濃縮,向濃縮殘渣中添加乙腈(650 mL),添加逆相用矽膠120RP-18(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97.5 g)。歷時30分鐘滴加水(130 mL),使目標物吸附於固相後進行過濾。利用乙腈/水(3/1,326 mL)將固相洗淨後(濾液係廢棄),利用乙腈(585 mL)-乙酸乙酯(65 mL)溶液使目標物解吸。將濾液於減壓下進行濃縮,藉此獲得作為白色非晶之4-甲氧基苯基2-O-乙醯基-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70.5 g),單離產率94%)。
1H-NMR(CDCl 3) σ 7.85 - 7.80 (m, 1H), 7.78 (d, J = 8.6 Hz, 1H), 7.74 - 7.58 (m, 5H), 7.50 - 7.43 (m, 5H), 7.39 (dd, J = 8.6, 1.7 Hz, 1H), 7.32 - 7.02 (m, 30H), 6.92 - 6.89 (m, 2H), 6.78 - 6.76 (m, 2H), 6.71 - 6.62 (m, 5H), 5.59 (d, J = 8.6 Hz, 1H), 5.36 (dd, J = 2.9, 2.3 Hz, 1H), 5.00 - 4.90 (m, 4H), 4.87 (d, J = 12.6 Hz, 1H), 4.79 (d, J = 11.5 Hz, 1H), 4.66 - 4.50 (m, 7H), 4.43 (dd, J = 11.5, 2.3 Hz, 1H), 4.40 - 4.34 (m, 3H), 4.28 (dd, J = 10.3, 8.6 Hz, 1H), 4.22 (d, J = 11.5 Hz, 1H), 4.08 (dd, J = 9.7, 9.2 Hz, 1H), 3.94 (dd, J = 9.2, 9.2 Hz, 1H), 3.89 - 3.83 (m, 3H), 3.83 - 3.58 (m, 10H), 3.55 - 3.50 (m, 1H), 3.42 (dd, J = 9.2, 2.9 Hz, 1H), 3.37 - 3.31 (m, 1H), 1.90 (s, 3H). 13C-NMR(CDCl 3) σ 167.0, 155.3, 150.8, 138.8, 138.7, 138.51, 138.49, 138.4, 138.0, 137.9, 135.6, 133.6, 133.2, 132.9, 131.6, 128.44, 128.41, 128.32, 128.26, 128.22, 128.19, 128.12, 127.86, 127.81, 127.75, 127.71, 127.69, 127.63, 127.56, 127.44, 127.37, 127.27, 127.0, 126.3, 126.2, 125.9, 125.7, 123.2, 118.7, 114.3, 101.9, 98.3, 97.6, 82.7, 79.6, 77.8, 76.6, 75.04, 74.98, 74.91, 74.89, 74.75, 74.4, 74.3, 74.1, 74.0, 73.4, 73.3, 71.70, 71.65, 71.3, 68.8, 68.6, 68.3, 67.1, 55.6, 55.5, 20.9. HRMS(ESI +)[M+HNEt 3] +C 101H 109N 2O 19 +之計算值:1654.7653;實驗值:1654.7618. [α] D 20=+31.589(c 1.002, CDCl 3).
實施例23 [化225]
將4-甲氧基苯基2-O-乙醯基-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44.0 g,28.3 mmol)加入至1L4徑燒瓶中,加入二氯甲烷(228 mL)、1,1,1,3,3,3-六氟-2-丙醇(163 mL)及水(14 mL)。於氮氣下以2℃添加[雙(三氟乙醯氧基)碘]苯(25.9 g,56.6 mmol)之二氯甲烷(80 mL)溶液及三氟乙酸(6.9 mL,84.9 mmo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8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碳酸氫鈉(18.7 g)-水(228 mL)溶液後進行5分鐘攪拌,加入亞硫酸鈉(11.7 g)-水(228 mL)溶液。攪拌5分鐘後進行靜置,將二氯甲烷層分液。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97.5 mL後,分別加入乙酸乙酯(325 mL)及氯化鈉(23.4 g)-水(211 mL)溶液。於攪拌5分鐘後進行靜置,將有機層分液。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97.5 mL後,加入甲苯(890 mL),再次減壓濃縮至97.5 mL。加入甲苯(164 mL)及二氯甲烷(65 mL),添加矽膠60N(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130 g),使目標物吸附於矽膠後進行過濾。利用二氯甲烷(130 mL)-甲苯(520 mL)溶液進行洗淨(濾液係廢棄),利用乙酸乙酯(220 mL)-二氯甲烷(455 mL)溶液使目標物自固相解吸。將濾液於減壓下濃縮後,加入甲苯(228 mL),於減壓下濃縮至97.5 mL,而獲得2-O-乙醯基-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D-吡喃葡萄糖(式A-6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將本溶液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1H-NMR(CDCl 3) σ 7.85 - 7.80 (m, 1H), 7.78 (d, J = 8.6 Hz, 1H), 7.72 (s, 1H), 7.70 - 7.64 (m, 1H), 7.63 (brs, 2H), 7.48 - 7.43 (m, 4H), 7.39 (dd, J = 8.6, 1.7 Hz, 1H), 7.33 - 7.10 (m, 30H), 6.92 - 6.87 (m, 2H), 6.77 - 6.66 (m, 3H), 5.38 (dd, J = 3.4, 1.7 Hz, 1H), 5.23 (dd, J = 8.6, 8.6 Hz, 1H), 4.97 - 4.86 (m, 4H), 4.84 (d, J = 12.6 Hz, 1H), 4.79 (d, J = 10.9 Hz, 1H), 4.63 (d, J = 11.5 Hz, 1H), 4.60 - 4.48 (m, 7H), 4.46 (d, J = 11.5 Hz, 1H), 4.37 (dd, J = 12.0, 3.4 Hz, 1H), 4.32 (dd, J = 10.9, 8.6 Hz, 1H), 4.23 (d, J = 10.9 Hz, 1H), 4.06 (dd, J = 9.2, 9.2 Hz, 1H), 4.01 (dd, J = 10.9, 9.2 Hz, 1H), 3.92 (dd, J = 9.2, 3.4 Hz, 1H), 3.89 - 3.74 (m, 6H), 3.72 - 3.65 (m, 2H), 3.64 - 3.57 (m, 2H), 3.48 (dd, J = 10.9, 1.1 Hz, 1H), 3.42 - 3.34 (m, 2H), 2.68 (dd, J = 9.2, 1.1 Hz, 1H), 1.95 (s, 3H). 13C-NMR(CDCl 3) σ 170.2, 167.9, 138.85, 138.79, 138.6, 138.5, 138.4, 138.0, 137.8, 135.6, 133.6, 133.2, 132.9, 131.6, 128.55, 128.50, 128.33, 128.24, 128.20, 128.16, 127.9, 127.80, 127.75, 127.69, 127.66, 127.62, 127.54, 127.45, 127.36, 127.33, 126.97, 126.22, 126.17, 125.9, 125.6, 123.2, 101.1, 97.9, 92.9, 82.6, 78.6, 78.0, 76.1, 74.9, 74.8, 74.4, 74.15, 74.13, 74.0, 73.5, 73.2, 71.7, 71.6, 71.3, 68.8, 68.7, 68.4, 67.0, 57.6, 20.9. HRMS(ESI +)[M+HNEt 3] +C 94H 103N 2O 18 +之計算值:1548.7234;實驗值:1548.7237. [α] D 20=+32.528(c 1.006, CDCl 3).
實施例24 [化226]
將實施例23中所獲得之2-O-乙醯基-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D-吡喃葡萄糖(式A-6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加入至1L4徑燒瓶中,加入二氯甲烷(260 mL)及分子篩4A粉末(10 μm以下,21.8 g)並冷卻至0℃。於氮氣下以相同溫度加入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碳-7-烯(5.08 mL,34.0 mmol)及2,2,2-三氟-N-苯基亞胺代乙醯氯(5.25 mL,31.1 mmol)並攪拌5小時。將反應液利用由二氯甲烷填充之中性矽膠墊(矽膠60N,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130 g)進行過濾。將矽膠墊利用10%乙酸乙酯/二氯甲烷(1760 mL,每次分取220 mL)進行洗淨,將主餾分於減壓下進行濃縮後,加入甲苯(228 mL)並於減壓下濃縮至97.5 mL,藉此獲得2-O-乙醯基-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1-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吡喃葡萄糖(式A-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將本溶液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1H-NMR(CDCl 3) σ 7.85 - 7.80 (m, 1H), 7.78 (d, J = 8.6 Hz, 1H), 7.72 (s, 1H), 7.70 - 7.64 (m, 3H), 7.50 - 7.43 (m, 4H), 7.39 (dd, J = 8.6, 1.7 Hz, 1H), 7.33 - 7.08 (m, 30H), 7.06 - 7.01 (m, 1H), 6.88 (d, J = 6.9 Hz, 2H), 6.70 - 6.60 (m, 4H), 5.35 (dd, J = 2.9, 1.7 Hz, 1H), 4.97 - 4.88 (m, 4H), 4.84 (d, J = 13.2 Hz, 1H), 4.79 (d, J = 10.9 Hz, 1H), 4.65 - 4.49 (m, 7H), 4.43 (dd, J = 11.5, 4.0 Hz, 1H), 4.36 (dd, J = 12.0, 7.4 Hz, 1H), 4.22 (d, J = 11.5 Hz, 1H), 4.11 - 4.04 (m, 1H), 3.93 (dd, J = 9.7, 9.7 Hz, 1H), 3.89 - 3.83 (m, 2H), 3.82 - 3.69 (m, 4H), 3.64 (dd, J = 10.9, 4.0 Hz, 1H), 3.52 (dd, J = 10.9, 1.1 Hz, 1H), 3.39 (dd, J = 9.7, 2.9 Hz, 1H), 3.33 - 3.28 (m, 1H), 1.89 (s, 3H). 13C-NMR (CDCl 3) σ 170.0, 167.4, 143.0, 138.8, 138.7, 138.5, 138.4, 138.0, 137.6, 135.6, 133.7, 133.2, 133.0, 131.5, 128.56, 128.53, 128.4, 128.32, 128.30, 128.26, 128.22, 128.19, 128.14, 128.12, 127.90, 127.86, 127.81, 127.74, 127.72, 127.69, 127.54, 127.46, 127.38, 127.28, 127.0, 126.3, 126.2, 126.0, 125.6, 124.3, 123.3, 119.3, 101.8, 98.2, 82.6, 79.0, 77.8, 76.2, 75.5, 75.0, 74.91, 74.89, 74.7, 74.5, 74.3, 74.1, 74.0, 73.4, 73.3, 71.7, 71.7, 71.3, 68.8, 68.3, 68.0, 67.0, 54.7, 20.8. HRMS(ESI +)[M+HNH 3] +C 96H 91F 3N 3O 18 +之計算值:1635.6591;實驗值:1635.6549. [α] D 20=+62.169(c 1.002,CDCl 3).
實施例25 [化227]
將實施例24中所獲得之2-O-乙醯基-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1-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吡喃葡萄糖(式A-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甲苯(488 mL)及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21.55 g,36.2 mmol)加入至1L4徑燒瓶中,添加分子篩4A粉末(14.6 g)。於氮氣下以-15℃歷時5分鐘滴加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烷(545 μL,2.83 mmo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1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三乙胺(1.67 mL,11.32 mmol),升溫至室溫。將反應液進行過濾,利用乙腈(160 mL)洗淨。將濾液於減壓下濃縮至97.5 mL,加入乙腈(650 mL),再次於減壓下濃縮至97.5 mL。加入乙腈(488 mL)及逆相用矽膠120RP-18(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130 g)。歷時30分鐘滴加水(146 mL),使目標物吸附於固相,進行過濾。利用乙腈(536 mL)-水(146 mL)進行洗淨(濾液係廢棄),利用乙腈(975 mL)-乙酸乙酯(244 mL)對目標物解吸。將濾液於減壓下進行濃縮,利用甲苯(325 mL)進行2次共沸,使最終液量達到97.5 mL,藉此獲得4-甲氧基苯基2-O-乙醯基-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取一部分本溶液(90 mL,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基準:26.1 mmol)而用於下一步驟。
1H-NMR(CDCl 3) σ 7.86 - 7.81 (m, 1H), 7.81 - 7.75 (m, 2H), 7.74 - 7.60 (m, 7H), 7.56 - 7.44 (m, 5H), 7.40 (dd, J = 8.6, 1.1 Hz, 1H), 7.28 - 7.05 (m, 35H), 6.95 - 6.91 (m, 2H), 6.91 - 6.88 (m, 2H), 6.78 - 6.62 (m, 8H), 6.61 - 6.55 (m, 2H), 5.42 (d, J = 8.6 Hz, 1H), 5.33 (dd, J = 2.9, 1.7 Hz, 1H), 5.23 (d, J = 8.0 Hz, 1H), 4.98 (d, J = 12.6 Hz, 1H), 4.94 - 4.85 (m, 4H), 4.82 (d, J = 13.2 Hz, 1H), 4.76 (d, J = 10.9 Hz, 1H), 4.65 - 4.29 (m, 16H), 4.25 - 4.12 (m, 5H), 4.04 (dd, J = 10.3, 8.0 Hz, 1H), 3.95 (dd, J = 9.2, 9.2 Hz, 1H), 3.89 - 3.80 (m, 3H), 3.77 (d, J = 9.2 Hz, 1H), 3.73 (d, J = 10.9 Hz, 1H), 3.70 - 3.65 (m, 1H), 3.64 (s, 3H), 3.63 - 3.57 (m, 2H), 3.53 - 3.46 (m, 2H), 3.44 - 3.35 (m, 4H), 3.30 - 3.23 (m, 2H), 1.83 (s, 3H). 13C-NMR (CDCl 3) σ 169.8, 168.1, 167.4, 155.2, 150.8, 138.9, 138.71, 138.68, 138.55, 138.48, 138.36, 137.9, 135.6, 133.8, 133.6, 133.2, 133.0, 131.8, 131.6, 131.5, 128.5, 128.34, 128.32, 128.29, 128.26, 128.20, 128.17, 128.12, 128.10, 127.89, 127.85, 127.80, 127.77, 127.69, 127.65, 127.52, 127.47, 127.44, 127.36, 127.29, 127.28, 126.90, 126.87, 126.3, 126.2, 126.0, 125.7, 123.5, 123.2, 123.1, 118.5, 114.2, 102.1, 98.2, 97.4, 97.1, 82.7, 80.0, 77.8, 76.6, 75.9, 74.9, 74.8, 74.63, 74.61, 74.56, 74.49, 74.3, 74.06, 74.03, 73.3, 73.2, 72.6, 71.7, 71.6, 71.2, 68.7, 68.3, 68.11, 68.06, 68.8, 56.5, 55.6, 55.5, 20.8. HRMS(ESI +)[M+HNEt 3] +C 129H 134N 3O 25 +之計算值:2125.9334;實驗值:2125.9267. [α] D 20=+30.098(c 1.008, CDCl 3).
實施例26 [化228]
將實施例25中所獲得之4-甲氧基苯基2-O-乙醯基-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90 mL,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基準:26.1 mmol)加入至1L4徑燒瓶中,加入四氫呋喃(165 mL)、甲醇(75 mL)及三氟乙酸甲酯(2.76 mL,27.8 mmol)。於氮氣下以室溫攪拌5分鐘後,加入1 M第三丁醇鉀之四氫呋喃溶液(13.9 mL,13.9 mmol),於40℃下攪拌1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冷卻至室溫。加入乙酸(1.11 mL,19.4 mmol)後,加入乙酸乙酯(330 mL)及水(270 mL)。加入三乙胺至pH值7後,加入氯化鈉(2.7 g)並攪拌5分鐘。靜置後,進行分液,將所獲得之有機層利用水(270 mL)洗淨2次。將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90 mL,加入甲苯(300 mL),於減壓下濃縮至90 mL,加入甲苯(300 mL),再次於減壓下濃縮至90 mL,藉此獲得4-甲氧基苯基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將溶液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1H-NMR(CDCl 3) σ 7.85 - 7.81 (m, 1H), 7.79 (d, J = 8.6 Hz, 1H), 7.78 - 7.72 (m, 2H), 7.72 - 7.60 (m, 6H), 7.59 - 7.54 (m, 1H), 7.50 - 7.44 (m, 4H), 7.41 (dd, J = 8.6, 1.1 Hz, 1H), 7.31 - 7.13 (m, 32H), 7.10 - 7.05 (m, 2H), 6.97 - 6.93 (m, 2H), 6.90 - 6.86 (m, 2H), 6.78 - 6.67 (m, 8H), 6.61 - 6.56 (m, 2H), 5.43 (d, J = 8.6 Hz, 1H), 5.25 (d, J = 8.0 Hz, 1H), 4.99 - 4.86 (m, 4H), 4.83 (d, J = 12.6 Hz, 1H), 4.71 (d, J = 10.9 Hz, 1H), 4.64 (d, J = 12.0 Hz, 1H), 4.61 (d, J = 12.0 Hz, 1H), 4.56 (d, J = 6.9 Hz, 1H), 4.53 - 4.39 (m, 7H), 4.39 - 4.31 (m, 5H), 4.30 (d, J = 11.5 Hz, 1H), 4.25 - 4.14 (m, 4H), 4.05 (dd, J = 9.7, 8.6 Hz, 1H), 3.94 - 3.88 (m, 2H), 3.86 - 3.80 (m, 2H), 3.76 - 3.68 (m, 3H), 3.68 - 3.59 (m, 5H), 3.57 - 3.35 (m, 7H), 3.31 - 3.25 (m, 2H), 2.15 (d, J = 4.0 Hz, 1H). 13C-NMR (CDCl 3) σ 168.2, 167.5, 155.2, 150.8, 138.91, 138.88, 138.6, 138.52, 138.47, 138.38, 128.32, 128.0, 137.9, 135.7, 133.9, 133.6, 133.3, 133.0, 131.8, 131.6, 131.4, 128.5, 128.29, 128.23, 128.19, 128.13, 128.0, 127.92, 127.87, 127.82, 127.79, 127.76, 127.70, 127.56, 127.53, 127.46, 127.36, 127.31, 127.28, 126.9, 126.3, 126.2, 126.0, 125.7, 123.5, 123.2, 123.1, 118.6, 114.2, 101.9, 99.7, 97.4, 97.1, 82.7, 79.7, 79.6, 76.7, 75.9, 75.3, 74.9, 74.8, 74.73, 74.68, 74.63, 74.5, 74.4, 74.2, 74.1, 73.2, 73.2, 72.6, 71.8, 71.3, 71.2, 68.9, 68.13, 68.07, 67.8, 66.6, 56.5, 55.6, 55.5. HRMS(ESI +)[M+HNEt 3] +C 127H 132N 3O 24 +之計算值:2083.9229;實驗值:2083.9150. [α] D 20=+27.776(c 1.007, CDCl 3).
實施例27 [化229]
於實施例26中所獲得之4-甲氧基苯基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中,將二氯甲烷(450 mL)及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4-O-(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β-D-吡喃葡萄糖(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118.2 g,36.2 mmol)加入至1L4徑燒瓶中,加入分子篩4A粉末(10 μm以下,15.0 g)。於氮氣下以-78℃歷時5分鐘滴加三氟甲磺酸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酯(2.4 mL,10.4 mmo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10小時。加入三乙胺(4.6 mL,33.2 mmol),於室溫下進行升溫。將反應液進行矽藻土過濾,利用乙腈(150 mL)洗淨。將濾液於減壓下濃縮至150 mL,加入乙腈(600 mL)後,於減壓下濃縮至150 mL。加入乙腈(600 mL)及逆相用矽膠120RP-18(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135 g)。歷時30分鐘滴加水(120 mL),使固相吸附目標物後進行過濾。利用乙腈(900 mL)-水(135 mL)將固相洗淨後(洗浄液係廢棄),利用乙腈(840 mL)-乙酸乙酯(210 mL)溶液使目標物自固相解吸。將解吸液於減壓下濃縮後,加入甲苯(300 mL),於減壓下濃縮至90 mL,藉此獲得4-甲氧基苯基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將溶液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1H-NMR(CDCl 3) σ 7.84 - 7.73 (m, 4H), 7.70 - 7.57 (7H), 7.55 - 7.03 (m, 68H), 6.99 - 6.89 (m, 11H), 6.88 - 6.83 (m, 1H), 6.82 - 6.67 (m, 7H), 6.67 - 6.62 (m, 2H), 6.62 - 6.56 (m, 3H), 5.42 (d, J = 8.6 Hz, 1H), 5.23 (d, J = 8.6 Hz, 1H), 5.02 (d, J = 8.6 Hz, 1H), 4.95 - 4.89 (m, 3H), 4.86 - 4.79 (m, 5H), 4.77 - 4.66 (m, 4H), 4.64 - 4.08 (m, 30H), 4.06 - 3.98 (m, 3H), 3.91 - 3.68 (m, 9H), 3.65 (s, 3H), 3.58 (d, J = Hz, 1H), 3.54 - 3.32 (m, 13H), 3.32 - 3.27 (m, 1H), 3.22 - 3.16 (m, 3H), 2.84 (dd, J = 10.9, 5.7 Hz, 1H). 13C-NMR(CDCl 3) σ 168.4, 168.2, 167.4, 155.2, 150.8, 139.1, 139.02, 139.99, 138.93, 138.8, 138.7, 138.52, 138.48, 138.38, 138.32, 138.06, 138.01, 135.6, 133.7, 133.61, 133.56, 133.3, 133.2, 132.9, 131.8, 131.6, 131.4, 128.54, 128.50, 128.39, 128.34, 128.17, 128.13, 128.10, 128.00, 127.96, 127.89, 127.82, 127.78, 127.67, 127.64, 127.62, 127.59, 127.51, 127.48, 127.46, 127.41, 127.39, 127.29, 127.20, 127.05, 127.01, 126.9, 126.7, 126.3, 126.2, 125.9, 125.7, 123.5, 123.2, 123.1, 123.0, 118.6, 114.2, 102.9, 102.7, 97.8, 97.4, 97.0, 96.9, 83.1, 82.5, 80.4, 79.9, 77.7, 77.4, 76.9, 76.6, 75.7, 75.3, 75.1, 75.0, 74.8, 74.7, 74.6, 74.52, 74.46, 74.0, 73.95, 73.85, 73.7, 73.4, 73.2, 73.0, 72.9, 72.58, 72.55, 72.52, 72.48, 72.0, 71.9, 69.8, 69.7, 68.2, 3, 68.20, 68.06, 68.03, 67.0, 56.6, 55.6, 55.5 HRMS(ESI +)[M+HNEt 3] +C 191H 175N 4O 35 +之計算值:3078.3350;實驗值:3078.3200. [α] D 20=+9.276(c 1.002,CDCl 3).
實施例28-1 [化230]
將實施例27中所獲得之4-甲氧基苯基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3-O-[(萘-2-基)甲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相當於64.2 mmol)加入至3L4徑燒瓶中,加入1,1,1,3,3,3-六氟-2-丙醇(1337 mL)及水(133.7 mL)。將反應溶液冷卻至約-30℃後,加入2,3-二氯-5,6-二氰基-對苯醌(17.48 g,77.0 mmol)並攪拌38小時。確認反應充分進行後,加入亞硫酸鈉(4.04 g,32.1 mmol)-水(95.6 mL)溶液而使反應終止,歷時1小時升溫至室溫。分別加入二氯甲烷(1910 mL)及碳酸氫鈉(38.2 g)-亞硫酸鈉(38.2 g)-水(1910 mL)溶液並攪拌5分鐘。靜置後進行分液,將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573 mL。向殘渣中加入甲苯(955 mL),於減壓下濃縮至573 mL,加入乙酸乙酯(955 mL)及氯化鈉(95.5 g)-水(860 mL)溶液並攪拌5分鐘。靜置後進行分液,將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382 mL後,加入乙腈(1910 mL),再次於減壓下濃縮至382 mL。向殘渣中加入乙腈(1528 mL)及逆相用矽膠120RP-18(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573 g)。歷時30分鐘滴加水(1242 mL),使固相吸附目標物後,進行過濾。利用乙腈(1337 mL)-水(573 mL)將固相洗淨後(洗淨液係廢棄),利用甲醇(955 mL)將固相洗淨。其後,利用乙腈(6876 mL)-四氫呋喃(764 mL)溶液使目標物自固相解吸。將解吸液於減壓下濃縮後,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167 g。 將所獲得之粗產物利用分取HPLC進行純化,藉此獲得作為純化品之4-甲氧基苯基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96 g(自式C-1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通算產率為36.1%)。
1H-NMR(CDCl 3) σ 7.75 (d, J = 8.0 Hz, 1H), 7.69 - 7.40 (10H), 7.55 - 7.10 (m, 54H), 7.06 - 6.97(5H), 6.97 - 6.89 (m, 8H), 6.88 - 6.84 (m, 1H), 6.82 - 6.73 (m, 5H), 6.72 - 6.67 (m, 2H), 6.62 - 6.56 (m, 5H), 5.42 (d, J = 8.6 Hz, 1H), 5.22 (d, J = 8.0 Hz, 1H), 5.03 (d, J = 12.0 Hz, 1H), 4.99 (d, J = 8.6 Hz, 1H), 4.92 (d, J = 10.9 Hz, 1H), 4.87 - 4.79 (m, 5H), 4.75 (d, J = 11.5 Hz, 1H), 4.70 (d, J = 12.0 Hz, 1H), 4.67 (d, J = 12.0 Hz, 1H), 4.63 (d, J = 6.3 Hz, 1H), 4.61 (d, J = 6.9 Hz, 1H), 4.60 - 3.97 (m, 30H), 3.88 (d, J = 2.9 Hz, 1H), 3.84 (d, J = 12.0 Hz, 1H), 3.82 - 3.67 (m, 5H), 3.66 - 3.60 (m, 5H), 3.54 - 3.33 (m, 14H), 3.27 - 3.23 (m, 1H), 3.20 (d, J = 10.9 Hz, 1H), 3.15 - 3.09 (m, 2H), 2.83 - 2.78 (m, 1H), 2.27 - 2.21 (m, 1H). 13C-NMR(CDCl 3) σ 168.4, 168.2, 167.4, 167.3, 155.2, 150.8, 139.1, 139.0, 138.9, 138.8, 138.7, 138.51, 138.49, 138.44, 138.38, 138.37, 138.35, 138.26, 138.0, 137.7, 133.8, 133.6, 122.49, 133.41, 133.36, 131.8, 131.4, 128.6, 128.52, 128.49, 128.39, 128.34, 128.30, 128.2, 128.14, 128.10, 128.06, 128.0, 127.85, 127.82, 127.7, 127.69, 127.65, 127.56, 127.53, 127.48, 127.38, 127.33, 127.26, 127.1, 127.0, 126.9, 126.7, 123.5, 123.2, 123.09, 123.05, 122.98, 118.5, 114.2, 102.9, 102.6, 97.8, 97.4, 97.0, 96.9, 82.5, 80.5, 79.9, 78.5, 77.8, 77.4, 76.9, 76.7, 75.87, 75.80, 75.2, 75.0, 74.79, 74.77, 74.62, 74.59, 74.48, 74.41, 74.2, 74.0, 73.9, 73.6, 73.4, 73.0, 72.9, 72.7, 72.62, 72.56, 72.0, 69.8, 68.24, 68.20, 68.1, 67.8, 67.2, 56.6, 55.6, 55.5, 53.4. HRMS(ESI +)[M+HNEt 3] +C 172H 183N 4O 35 +之計算值:2938.2725;實驗值:2938.2516. [α] D 20=+14.385(c 1.005, CDCl 3).
實施例28-2 藉由使用基於下述流程之手法而純化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如以下所示,藉由該純化方法,可不進行HPLC分取純化而取得高純度之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31]
甲氧基苯基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2-羧基苯甲醯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2-羧基苯甲醯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0-苄基-2-去氧-2-(2-羧基苯甲醯胺)-β-D-吡喃葡萄糖苷三(R)-(+)-1-(1-萘基)乙基胺鹽(式A-1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合成 [化232]
使4-甲氧基苯基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25.00 g,8.82 mmol,純度72.2PA%)溶解於二氯甲烷(250 mL)中後,對矽膠(62.5 g、Fuji Silysia製造之Chromatorex SMB100-20/45)進行通液,利用二異丙基醚/二氯甲烷混合溶劑(7/93,1000 mL)進行溶出操作(於通液及溶出操作中分別進行125 mL之分餾,回收溶液)。利用HPLC實施純度測定而選定餾分,將所選定之餾分混合後,濃縮至38 mL。向濃縮液中加入四氫呋喃(125 mL),濃縮至38 mL後,滴加四氫呋喃(100 mL)、甲醇(38 mL)、氫氧化鈉水溶液(4 M,16.5 mL,7.5當量),升溫至45℃並攪拌1小時。確認反應結束後,冷卻至0℃,於10℃以下滴加鹽酸(6 M,11 mL,7.5當量)以中和。加入乙酸乙酯(250 mL)與3%食鹽水(250 mL),於攪拌下利用鹽酸(6 M)將水層之pH值調整至2.0以下。利用分液將水層去除,將所獲得之有機層利用3%食鹽水(250 mL)洗淨。將有機層濃縮至38 mL,加入乙酸乙酯(250 mL)並濃縮至38 mL。向濃縮液中加入乙酸乙酯(138 mL)、(R)-(+)-1-(1-萘基)乙基胺(5.28 g,3.5當量)及種晶(0.03 g),於25℃下攪拌12小時以上後,冷卻至0℃。歷時1小時滴加庚烷(88 mL),攪拌2小時後,將所析出之結晶進行過濾,獲得濕品結晶(純度92.9PA%)。向所獲得之濕品結晶加入乙酸乙酯(125 mL),於35℃下攪拌30分鐘後,冷卻至25℃並攪拌12小時。歷時1小時將漿料液冷卻至0℃,歷時1小時以上滴加庚烷(75 mL)。於0℃下攪拌2小時後,將所析出之結晶進行過濾,於減壓下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白色結晶之4-甲氧基苯基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2-羧基苯甲醯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2-羧基苯甲醯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0-苄基-2-去氧-2-(2-羧基苯甲醯胺)-β-D-吡喃葡萄糖苷三(R)-(+)-1-(1-萘基)乙基胺鹽(式A-14所表示之化合物)(18.93 g,產率63.1%,純度97.2PA%)。將所獲得之結晶之粉末X射線結晶分析示於以下。
<測定機器> 粉末X射線結晶分析測定裝置:Rigaku <測定條件> 波長           :Cuka/1.541862 Å 測角計       :MiniFlex 300/600 掃描速度    :CONTINUOUS 掃描速度/計數時間:10.00 步幅           :0.02 deg 掃描軸        :2θ/θ 掃描範圍     :3.00~40.00 deg 過濾器        :K-beta(×1) 旋轉           :有 <式A-14之化合物之粉末X射線結晶分析測定線圖> [化233]
自式A-14所表示之化合物向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轉化 [化234]
向4-甲氧基苯基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2-羧基苯甲醯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2-羧基苯甲醯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0-苄基-2-去氧-2-(2-羧基苯甲醯胺)-β-D-吡喃葡萄糖苷三(R)-(+)-1-(1-萘基)乙基胺鹽(式A-14所表示之化合物)(18.00 g,純度97.2PA%)中加入環戊基甲醚(90 mL),依序利用1 M鹽酸水溶液(180 mL)洗淨3次,利用5%食鹽水(90 mL)洗淨。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濃縮至18 mL,加入環戊基甲醚(90 mL),於減壓下濃縮至18 mL。向濃縮液中加入四氫呋喃(90 mL),添加羰基二咪唑(6.86 g,8當量)。於35℃下攪拌1小時,確認反應結束後(除鄰苯二甲醯亞胺之閉環反應外,確認到羥基之咪唑羰基化進行後之產物),添加水(9 mL)、三氟乙酸(12.1 g,20當量)。加熱至60℃,攪拌20小時,確認脫咪唑羰基化之進行後,冷卻至室溫。加入乙酸乙酯(90 mL)及水(90 mL)並進行分液後,將有機層利用5%碳酸氫鈉水(90 mL)、水(90 mL)依序洗淨,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18 mL。加入甲苯(90 mL),濃縮至18 mL後,加入二氯甲烷(162 mL)。使本二氯甲烷溶液通液於矽膠(36 g,Fuji Silysia製造之Chromatorex SMB100-20/45),利用二異丙基醚/二氯甲烷混合溶劑(7/93,720 mL)進行溶出操作(於通液及溶出操作中分別進行90 mL之分餾,回收溶液)。利用HPLC實施純度測定而選定餾分,將所選定之餾分混合後,濃縮至18 mL。向濃縮液中加入環戊基甲醚(90 mL),濃縮至36 mL後,將本溶液於攪拌下歷時30分鐘以上滴加至冷卻至0℃之異丙醇(630 mL)。於0℃下攪拌2小時後,將漿料液進行過濾,利用0℃之異丙醇(180 mL)洗淨後,將所獲得之粉末於減壓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白色粉末之4-甲氧基苯基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14.1 g,產率93%,純度97.0PA%)。
[分析條件] 管柱:Xbridge苯基3.5 μm,4.6 ×150 mm(Waters) 波長:220 nm 烘箱:40℃ 溶離液:(A)10 mM AcONH 4水溶液、(B)乙腈 梯度:0分鐘           (B)濃度85% 30分鐘             (B)濃度100% 30.01分鐘         (B)濃度85% 35分鐘             (B)濃度85% 流速:1 mL/分鐘 射出:5 μL
HRMS(ESI +)[M+NH 4] +C 172H 168N 3O 35之計算值:2852.1718;實驗值:2852.1694 1H-NMR (500 MHz, CDCl 3) δ σ 7.75 (d, J = 8.0 Hz, 1H), 7.69 - 7.40 (10H), 7.55 - 7.10 (m, 54H), 7.06 - 6.97 (5H), 6.97 - 6.89 (m, 8H), 6.88 - 6.84 (m, 1H), 6.82 - 6.73 (m, 5H), 6.72 - 6.67 (m, 2H), 6.62 - 6.56 (m, 5H), 5.42 (d, J = 8.6 Hz, 1H), 5.22 (d, J = 8.0 Hz, 1H), 5.03 (d, J = 12.0 Hz, 1H), 4.99 (d, J = 8.6 Hz, 1H), 4.92 (d, J = 10.9 Hz, 1H), 4.87 - 4.79 (m, 5H), 4.75 (d, J = 11.5 Hz, 1H), 4.70 (d, J = 12.0 Hz, 1H), 4.67 (d, J = 12.0 Hz, 1H), 4.63 (d, J = 6.3 Hz, 1H), 4.61 (d, J = 6.9 Hz, 1H), 4.60 - 3.97 (m, 30H), 3.88 (d, J = 2.9 Hz, 1H), 3.84 (d, J = 12.0 Hz, 1H), 3.82 - 3.67 (m, 5H), 3.66 - 3.60 (m, 5H), 3.54 - 3.33 (m, 14H), 3.27 - 3.23 (m, 1H), 3.20 (d, J = 10.9 Hz, 1H), 3.15 - 3.09 (m, 2H), 2.83 - 2.78 (m, 1H), 2.27 - 2.21 (m, 1H) 13C-NMR (125 MHz, CDCl 3) δ 168.4, 168.2, 167.4, 167.3, 155.2, 150.8, 139.1, 139.0, 138.9, 138.8, 138.7, 138.51, 138.49, 138.44, 138.38, 138.37, 138.35, 138.26, 138.0, 137.7, 133.8, 133.6, 122.49, 133.41, 133.36, 131.8, 131.4, 128.6, 128.52, 128.49, 128.39, 128.34, 128.30, 128.2, 128.14, 128.10, 128.06, 128.0, 127.85, 127.82, 127.7, 127.69, 127.65, 127.56, 127.53, 127.48, 127.38, 127.33, 127.26, 127.1, 127.0, 126.9, 126.7, 123.5, 123.2, 123.09, 123.05, 122.98, 118.5, 114.2, 102.9, 102.6, 97.8, 97.4, 97.0, 96.9, 82.5, 80.5, 79.9, 78.5, 77.8, 77.4, 76.9, 76.7, 75.87, 75.80, 75.2, 75.0, 74.79, 74.77, 74.62, 74.59, 74.48, 74.41, 74.2, 74.0, 73.9, 73.6, 73.4, 73.0, 72.9, 72.7, 72.62, 72.56, 72.0, 69.8, 68.24, 68.20, 68.1, 67.8, 67.2, 56.6, 55.6, 55.5, 53.4
實施例29 關於由上述實施例15中之式C-8所表示之化合物生成式C-9所表示之化合物的脫醯化反應,使用以下之表中所示之反應條件,進行脫醯化反應之比較實驗。項目1~3為比較例,項目4及5為本發明之實施例。
[化235] [表1]
項目 條件 HPLC PAR(C-9/C-9')(%)
1 NaOMe, DCM, r.t., 1h N.D./98.8%
2 2M HCl/MeOH, THF,r.t.〜50℃, 14.5 h N.D./47.7%(觀察到分解)
3 t-BuOK, THF-MeOH, 60℃, 5h 84.5%/7.8%
4 t-BuOK ,CF 3CO 2Me, THF-MeOH, 60℃, 2 h 98.9%/N.D.
5 LHMDS, CF 3CO 2Me, THF-MeOH, 60℃, 2 h 98.4%/N.D.
・若為NaOMe,則因試劑中之水分影響而開環反應完全地進行(項目1)。 ・於酸性條件下,雖可抑制鄰苯二甲醯亞胺基之開環,但反應速度較慢而分解進行(項目2)。 ・使用t-BuOK時,85%左右生成了目標物,但因試劑、溶劑中之水分影響而8%左右副生成開環體(項目3)。 ・添加了CF 3CO 2Me時,幾乎完全抑制開環體而反應結束。作為鹼之t-BuOK及LHMDS給出了同等結果(項目4、5)。
實施例30 將包含15個苄基與1個2-萘基甲基之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脫2-萘基甲基化反應如以下之表中所示,藉由先前條件(CH 2Cl 2-H 2O)(項目1)及本發明方法(HFIP-H 2O)(項目2、3)來進行,利用HPLC進行分析,而算出目標物(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及作為過量反應體之脫苄基體之面積峰比。將結果示於以下之表中。
[化236] [表2]
項目 條件 HPLC PAR (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脫苄化副產物)(%)
1 DDQ, CH 2Cl 2, H 2O, 0℃ 55.5./25.8%
2 DDQ, HFIP, H 2O, 0℃ 71.7/10.8%
3 DDQ, HFIP, H 2O, -30℃ 87.4%/6.6%
・項目1 於先前方法之條件下與脫苄基體之選擇性為中等程度。 ・項目2 藉由使用HFIP而改善了選擇性。 ・項目3 藉由使用HFIP於進一步低溫下進行反應而成為最好之結果。
實施例31 關於包含4個苄基及1個2-萘基甲基之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脫2-萘基甲基化反應,如以下之表中所示,基於先前條件(CH 2Cl 2-H 2O)(項目1)、本發明方法(HFIP-H 2O)(項目2)、酸性條件(項目3)、及氫化條件(項目4)進行反應,藉由使用HPLC之分析,而算出目標物(以下之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面積峰比。將結果示於以下之表中。
[化237] [表3]
項目 條件 HPLCPAR (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
1 DDQ, KH 2PO 4, CH 2Cl 2, H 2O, 室溫 85.5
2 DDQ, HFIP, H 2O, 0℃ 94.0
3 4MHCl/EtOAc, HFIP, CH 2Cl 2, 室溫 19.2
4 H 2, Pd/C, EtOH, THF, 50c 43.7
・項目1 於先前方法之條件下以中等程度至高產率進行反應 ・項目2 藉由使用HFIP而更加改善了反應。 ・項目3 適用了論文(J. Org. Chem. 2015, 80, 8796-8806 )中所報告之HCl/HFIP條件,但反應複雜化,結果為低產率。 ・項目4 若使用氫化條件,則亦觀測到苄基之脫離,結果為低產率。
實施例32 關於包含9個苄基及1個2-萘基甲基之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脫2-萘基甲基化反應,如以下之表中所示,基於先前條件(CH 2Cl 2-H 2O)(項目1)及本發明方法(HFIP-H 2O)(項目2)進行反應,藉由使用HPLC之分析,而算出目標物(以下之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面積峰比。將結果示於以下之表中。
[化238] [表4]
項目 條件 HPLC PAR(TM)(%)
1 DDQ, CH 2Cl 2, H 2O, 0℃ 66.9
2 DDQ, HFIP, H 2O, 0℃ 82.2
實施例33 <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分離純化> 於以下表示4糖合成時所使用之糖受體即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分離純化的實施例。作為糖受體之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及作為4糖之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於順相矽膠管柱層析法中極性極為接近,例如於作為典型之管柱溶劑系之己烷-乙酸乙酯條件下Rf值相同且分離較為困難。藉由利用本案發明,可於矽膠中容易地分離極性極為接近之單糖及4糖。
實驗操作如以下所示。首先,於反應後向溶液中加入三乙胺而使反應終止後,進行分子篩之過濾,濃縮後加入乙腈。向溶液中加入十八烷基修飾矽膠後,加入水而吸附作為4糖之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可知若藉由HPLC對此時之濾液進行分析,則作為4糖之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被吸附,從而作為單糖之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於濾液中。藉由添加任意之乙腈-水,將作為單糖之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洗淨後,利用乙腈及甲苯來萃取作為4糖之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於以下之表1及表2中表示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的純化結果。
[化239] [表5]
<式D-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合成> 依據以下之合成流程Z而合成式D-3所表示之化合物。 [合成流程Z] [化240]
實施例34 4-甲氧基苯基4-O-乙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F-1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41]
(小步驟Z-1) 向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50.0 g,83.94 mmol)之乙酸乙酯(200 mL)溶液中加入三乙胺(11.04 g,109.12 mmol)、二甲基胺基吡啶(0.31 g,2.52 mmol)及乙酸酐(11.10 g,109.12 mmol),於20℃下攪拌4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滴加乙醇(500 mL)及水(150 mL)。將漿料液攪拌1小時,將所析出之結晶進行過濾,將過濾分離之結晶利用乙醇與水之混合液(150/50 mL)洗淨,於40℃下進行減壓乾燥,獲得作為白色結晶之4-甲氧基苯基4-O-乙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F-1所表示之化合物)(49.0 g,產率91%)。
1H-NMR(500 MHz, CDCl 3) δ 7.85 - 7.60 (m, 4H), 7.24 - 7.34 (m, 5H), 7.04 - 7.00 (m, 2H), 6.96 - 6.87 (m, 3H), 6.84 (dt, J = 9.0, 3.0 Hz, 2H), 6.67 (dt, J = 8.5, 2.5 Hz, 2H), 5.66 (t, J = 4.0 Hz, 1H), 5.22 - 5.18 (m, 1H), 4.64 (d, J = 12.0 Hz, 1H), 4.55 - 4.48 (m, 4H), 4.36 (d, J = 12.0 Hz, 1H), 3.90 - 3.84 (m, 1H), 3.68 (s, 3H), 3.68 - 3.64 (m, 2H), 1.98 (s, 3H). 13C-NMR(125 MHz, CDCl 3) δ 169.6, 155.3, 150.6, 137.8, 137.5, 133.9, 128.2, 128.0, 127.7, 127.7, 127.5, 127.4, 123.3, 118.4, 114.3, 97.4, 76.8, 73.9, 73.7, 73.5, 72.2, 69.4, 55.4, 55.3, 20.8. HRMS(ESI +)[M+H] +C 37H 36NO 9之計算值:638.2385;實驗值:638.2401.
實施例35 4-O-乙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D-吡喃葡萄糖苷(式F-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42]
(小步驟Z-2) 於25℃以下向4-甲氧基苯基4-O-乙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F-1所表示之化合物)(49.0 g,76.84 mmol)之二氯甲烷(392 mL)、六氟-2-丙醇(245 mL)及水(25 mL)之溶液中加入[雙(三氟乙醯氧基)碘]苯(46.3 g,107.58 mmo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4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乙酸乙酯(1225 mL),進行冰浴冷卻後,注加溶解有碳酸氫鈉(24.5 g)及亞硫酸鈉(24.5 g)之水(490 mL),進行分液而獲得有機層。將所獲得之有機層利用溶解有碳酸氫鈉(24.5 g)及亞硫酸鈉(24.5 g)之水(490 mL)再次洗淨,進而利用20%食鹽水(245 g)洗淨。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490 mL(於濃縮中確認到結晶之析出),滴加庚烷(735 mL)。將所獲得之漿料液冷卻至0℃~5℃後,於相同溫度下攪拌1小時,將析出之結晶過濾。將過濾分離之結晶利用0℃~5℃之乙酸乙酯與庚烷之混合液(39/118 mL)洗淨,於40℃下於減壓下進行乾燥,獲得作為白色結晶之4-O-乙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D-吡喃葡萄糖苷(式F-2所表示之化合物)(37.5 g,產率92%)。
1H-NMR(400 MHz, CDCl 3) δ 7.71 - 7.65 (m, 4H), 7.34 - 7.26 (m, 5H), 7.01 - 6.87 (m, 5H), 5.36 (dd, J = 8.0, 8.0 Hz, 1H), 5.13 (dd, J = 8.4, 10.0 Hz, 1H), 4.59 (d, J = 12.4 Hz, 1H), 4.54 (s, 2H), 4.50 (dd, J = 8.4, 10.4 Hz, 1H), 4.33 (d, J = 12.4 Hz, 1H), 4.17 (dd, J = 8.4, 10.4 Hz, 1H), 3.79 (ddd, J = 8.4, 5.2, 4.8 Hz, 1H), 3.61 - 3.53 (m, 2H), 3.41 (d, J = 8.0 Hz, 1H), 1.93 (s, 3H). 13C-NMR(100 MHz, CDCl 3) δ 169.8, 168.1, 137.7, 137.7, 134.0, 131.6, 128.4, 128.2, 128.0, 127.8, 127.7, 127.5, 123.4, 116.2, 92.9, 73.9, 73.7, 73.5, 72.2, 69.3, 57.1, 20.9. HRMS(ESI -)[M-H] -C 30H 28NO 8之計算值:530.1820;實驗值:530.1841.
實施例36 4-O-乙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3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43]
(小步驟Z-3) 將4-O-乙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D-吡喃葡萄糖苷(式F-2所表示之化合物)(20.0 g,37.63 mmol)加入至500 mL茄形燒瓶中,加入二氯甲烷(200 mL)及分子篩4A粉末(10 μm以下,10.0 g)。於氮氣下以0℃依序加入N-甲基咪唑(3.40 g,41.39 mmol)及2,2,2-三氟-N-苯基亞胺代乙醯氯(8.20 g,39.51 mmo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18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進行過濾器過濾,利用二氯甲烷(100 mL)洗淨。將濾液利用由二氯甲烷填充之中性矽膠墊(矽膠60N,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60 g)進行過濾,每次分取100 mL。將矽膠墊利用二氯甲烷(400 mL,每次分取100 mL)及乙酸乙酯/二氯甲烷(1:4,400 mL,每次分取100 mL)洗淨,將選定餾分濃縮至液量達到40 mL。加入甲苯(200 mL),再次濃縮至液量達到40 mL,進而加入甲苯(200 mL),濃縮至液量達到40 mL,而獲得粗產物之4-O-乙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合成> 依據以下之合成流程V而合成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 [合成流程V] [化244]
首先,依據以下之合成流程W而合成式G-1所表示之化合物。 [合成流程W] [化245]
實施例37 烯丙基α-D-半乳呋喃糖苷(G-0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46]
將D-半乳呋喃糖(20.00 g,111.01 mmol)添加至500 mL四徑燒瓶中後,加入烯丙基醇(200.0 mL)。於氮氣氛圍下以室溫添加對TsOH・H 2O(2.11 g,11.10 mmol),升溫至70℃而攪拌24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40℃,添加三乙胺(1.69 g,16.65 mmol)而攪拌5分鐘後,將反應液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達到100 mL。歷時30分鐘將nBuOH(200 mL)滴加至該濃縮液中,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其後,將反應液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80 mL,於室溫下徹夜攪拌。將懸浮液進行過濾,將結晶利用0℃之nBuOH(40 mL)洗淨,於40℃下於減壓下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白色結晶之烯丙基α-D-半乳呋喃糖苷(G-0所表示之化合物)(8.41 g,產率34.4%)。
1H-NMR(500 MHz, METHANOL-D4) δ 5.97 (qd, J = 11.2, 5.7 Hz, 1H), 5.33 (dd, J = 17.2, 1.7 Hz, 1H), 5.17 (dd, J = 10.6, 1.4 Hz, 1H), 4.22 (dd, J = 13.2, 5.2 Hz, 1H), 4.04 (dd, J = 13.0, 6.0 Hz, 1H), 3.88 (d, J = 1.7 Hz, 1H), 3.82 - 3.66 (m, 5H). 13C-NMR(125 MHz,  METHANOL-D4) δ 62.74, 69.36, 70.21, 71.08, 71.51, 72.49, 99.46, 117.47, 135.69. MS(ESI)m/z:221(M+H) +,219(M-H) -.
實施例38 丙-2-烯-1-基4.6-O-亞苄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1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47]
於氮氣氛圍下將乙腈(5.0 mL)、苯甲醛二甲基縮醛(5.18 g,34.1 mmol)及對TsOH・H 2O(431.9 mg,2.27 mmol)添加至100 mL茄形燒瓶中後,一點一點地加入烯丙基α-D-半乳呋喃糖苷(5.00 g,22.7 mmol)。將溶液升溫至40℃並攪拌30分鐘。繼而,添加三乙胺(344.6 mg,3.41 mmol)並攪拌5分鐘後,於40℃下滴加異丙醇(75 mL)。將反應液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25 mL,於0℃下進行徹夜攪拌。繼而,將懸浮液過濾後,將所獲得之結晶利用冷卻至0℃之異丙醇(5 mL)洗淨,於40℃下在減壓下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白色結晶之丙-2-烯-1-基4.6-O-亞苄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1所表示之化合物)(5.35 g,產率76.3%)。
1H-NMR(500 MHz, METHANOL-D4) δ 7.53 - 7.52 (dd, J = 7.5, 2.0 Hz, 2H), 7.34 (m, 3H), 5.98 (qd, J = 11.1, 5.4 Hz, 1H), 5.59 (s, 1H), 5.35 (d, J = 18.9 Hz, 1H), 5.19 (d, J = 10.3 Hz, 1H), 4.95 (d, J = 4.0 Hz, 1H), 4.26 (d, J = 3.4 Hz, 1H), 4.22 (dd, J = 13.2,5.2 Hz, 1H), 4.13 (s, 2H), 4.08(q, J = 6.5 Hz, 1H), 3.92 (ddd, J = 24.1, 10.3, 3.4 Hz, 2H), 3.74 (s, 1H). 13C-NMR(125 MHz, METHANOL-D4) δ 64.60, 69.70, 70.03, 70.08, 70.34, 78.07, 100.22, 102.28, 117.58, 127.54, 129.02, 129.86, 135.59, 139.77. MS(ESI)m/z:309 (M+H) +,307 (M-H) -.
實施例39 丙-2-烯-1-基2,3-二-O-苯甲醯基-4,6-O-亞苄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48]
(小步驟V-1) 於40℃以下向丙-2-烯-1-基4,6-O-亞苄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1所表示之化合物)(30.0 g,97.30 mmol)之吡啶(150 mL)溶液中滴加苯甲醯氯(47.87 g,340.54 mmo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2小時。利用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冷卻至20℃-30℃,注加乙醇(450 mL)後,歷時30分鐘滴加水(300 mL)。將漿料液於20℃-30℃下攪拌1小時後,將所析出之結晶進行過濾,將過濾分離之結晶利用乙醇與水之混合液(75/75 mL)洗淨,於40℃下在減壓下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白色結晶之丙-2-烯-1-基2,3-二-O-苯甲醯基-4,6-O-亞苄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2所表示之化合物)(47.9 g,產率95%)。
1H-NMR(500 MHz, CDCl 3) δ 8.03 - 7.98 (m, 4H), 7.55 - 7.46 (m, 4H), 7.40 - 7.30 (m, 7H), 5.90 - 5.78 (m, 2H), 5.82 (s, 1H), 5.57 (s, 1H), 5.42 (d, J = 1.7 Hz, 1H), 5.31 (dd, J = 17.2, 1.7 Hz, 1H), 5.15 (dd, J = 1.7, 10.5 Hz, 1H), 4.66 (s, 2H), 4.33 (d, J = 12.5 Hz, 1H), 4.26 (dd, J = 12.5, 4.5 Hz, 1H), 4.12 (dd, J = 12.5, 1.0 Hz, 1H), 4.08 (dd, J = 6.5, 13.5 Hz, 1H), 3.95 (s, 1H). 13C-NMR(125 MHz, CDCl 3) δ 166.1, 165.8, 137.5, 133.4, 133.2, 133.1, 129.8, 129.7, 129.5, 129.4, 128.8, 128.3, 128.1, 126.1, 117.5, 100.6, 96.2, 74.2, 69.3, 69.1, 68.7, 68.6, 62.4. HRMS(ESI +)[M+H] +C 30H 29O 8:517.1857之計算值;實驗值:517.1880.
實施例40 丙-2-烯-1-基2,3-二-O-苯甲醯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49]
(小步驟V-2) 將丙-2-烯-1-基2,3-二-O-苯甲醯基-4,6-O-亞苄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2所表示之化合物)(47.1 g,91.18 mmol)之乙腈(377 mL)溶液加溫至45℃,加入水(24 mL)及濃鹽酸(9.2 g,91.18 mmo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30分鐘。將水(353 mL)於45℃~50℃下歷時3小時滴加後,進而攪拌30分鐘。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乙酸鈉(11.22 g,136.78 mmol),注加乙酸乙酯(942 mL)及水(471 mL),冷卻至25℃以下後,進行分液而獲得有機層。將所獲得之有機層利用水(471 mL)洗淨兩次後,利用20%食鹽水(236 mL)進一步洗淨。將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141 mL,加入甲苯(707 mL),再次於減壓下濃縮至141 mL。向所獲得之濃縮液中加入甲苯(236 mL),於減壓下濃縮至141 mL。將濃縮液冷卻至0℃~5℃後,注加冷卻至0℃~5℃之包含中性矽膠(矽膠60N,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141 g)之甲苯(330 mL)漿料液,於相同溫度下攪拌15分鐘,使產物吸附於矽膠後,進行過濾。將包含產物之矽膠固相利用0℃~5℃之甲苯(942 mL)洗淨後(甲苯洗淨時之濾液係廢棄),利用環戊基甲醚(707 mL)使目標物自矽膠解吸,而獲得丙-2-烯-1-基2,3-二-О-苯甲醯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環戊基甲醚溶液(定量值36.2 g,定量產率93%)。將本溶液用於下一步驟。
實施例41 5-乙醯胺-3,5-二去氧-D-甘油-D-半乳-2-吡喃壬酮糖酸甲酯一水合物(式G-5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50]
(小步驟V-3) 向5-乙醯胺-3,5-二去氧-D-甘油-D-半乳-2-吡喃壬酮糖酸(式G-4所表示之化合物)(40.1 g,129.66 mmol)及原甲酸甲酯(15.60 mL,142.59 mmol)之甲醇(321 mL)溶液中加入硫酸(1.0 g,10.20 mmol),加溫至40℃並攪拌3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冷卻至25℃,加入二甲基乙醯胺(40 mL),於減壓下濃縮至160 mL。將所獲得之濃縮液之溫度調整至15℃,注加水(20 mL)及乙酸乙酯(722 mL),於25℃下攪拌1小時後,將漿料液冷卻至0℃~5℃,於相同溫度下攪拌2小時。將所析出之結晶進行過濾,將過濾分離之結晶利用0℃~5℃之乙酸乙酯(80 mL)洗淨,於40℃下在減壓下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白色結晶之5-乙醯胺-3,5-二去氧-D-甘油-D-半乳-2-吡喃壬酮糖酸甲酯一水合物(式G-5所表示之化合物)(41.1 g,產率93%)。
1H-NMR(500 MHz, CD 3OD) δ 4.07 - 3.98 (m, 2H), 3.85 - 3.77 (m, 2H), 3.78 (s, 3H), 3.72 - 3.68 (m, 1H), 3.62 (dd, J = 10.9, 5.7 Hz, 1H), 3.48 (dd, J = 9.2, 1.1 Hz, 1H), 2.22 (dd, J = 12.9, 4.9 Hz, 1H), 2.02 (s, 3H), 1.89 (dd, J = 12.6, 11.5 Hz, 1H). 13C-NMR (125 MHz, CD 3OD) δ 175.2, 175.1, 171.8, 96.6, 72.1, 72.0, 71.6, 70.1, 67.9, 64.8, 54.4, 54.3, 53.2, 40.7, 22.7, 22.7. HRMS(ESI +)[M+H] +C 12H 22NO 9之計算值:324.1289;實驗值:324.1288.
實施例42 5-乙醯胺-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D-甘油-D-半乳-2-吡喃壬酮糖酸甲酯(式G-6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51]
(小步驟V-4) 將5-乙醯胺-3,5-二去氧-D-甘油-D-半乳-2-吡喃壬酮糖酸甲酯一水合物(式G-5所表示之化合物)(40.3 g,118.07 mmol)之乙腈(403 mL)漿料液的溫度調整至25℃,加入乙酸酐(60.27 g,590.36 mmol)及對甲苯磺酸一水合物(1.12 g,5.89 mmol),於25℃下攪拌24小時。其後,將反應液冷卻至15℃,加入乙酸酐(12.05 g,118.03 mmo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47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甲醇(40 mL),將溫度調整至25℃,於相同溫度下攪拌2小時。繼而,加入乙酸鈉(0.97 g,11.82 mmol),進而於相同溫度下攪拌1小時。將反應液於減壓下濃縮至120 mL,冷卻至0℃~5℃後,注加乙酸乙酯(403 mL)及水(161 mL),於0℃~5℃攪拌下加入三乙胺,將pH值調整至7.0。將藉由分液所獲得之有機層利用10%食鹽水(121 mL)洗淨2次,於減壓下濃縮至200 mL。向濃縮液中加入乙酸乙酯(605 mL),再次於減壓下濃縮至200 mL。向濃縮液中加入乙酸乙酯(40 mL),接種種晶,於25℃下攪拌4小時後,歷時30分鐘滴加庚烷(302 mL)。將漿料液於25℃下攪拌2小時後,將所析出之結晶進行過濾,將過濾分離之結晶利用乙酸乙酯與庚烷之混合液(67/135 mL)洗淨,於35℃下在減壓下進行乾燥,獲得作為白色結晶之5-乙醯胺-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D-甘油-D-半乳-2-吡喃壬酮糖酸甲酯(式G-6所表示之化合物)(44.1 g,產率76%)。
1H-NMR(500 MHz, CDCl 3) δ 6.28 (d, J = 10.3 Hz, 1H), 5.41 (dd, J = 4.6, 2.3 Hz, 1H), 5.28 - 5.23 (m, 1H), 5.21 - 5.14 (m, 1H), 5.09 (s, 1H), 4.62 (dd, J = 12.3, 2.6 Hz, 1H), 4.28 (dd, J = 10.3, 2.3 Hz, 1H), 4.21 - 4.11 (m, 1H), 4.04 (dd, J = 12.3, 8.3 Hz, 1H), 3.85 (s, 3H), 2.24 - 2.20 (m, 2H), 2.16 (s, 3H), 2.12 (s, 3H), 2.03 (s, 3H), 2.01 (s, 3H), 1.91 (s, 3H). 13C-NMR(125 MHz, CDCl 3) δ 171.5, 171.1, 170.8, 170.3, 170.2, 168.9, 94.9, 72.1, 71.4, 69.1, 68.3, 62.5, 53.2, 49.1, 36.1, 23.0, 21.0, 20.8, 20.7, 20.7. HRMS(ESI +)[M+H] +C 20H 30NO 13之計算值:492.1712;實驗值:492.1712.
實施例43 5-乙醯胺-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2-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甘油-β-D-半乳-2-吡喃壬酮糖酸甲酯(式G-7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52]
(小步驟V-5) 將5-乙醯胺-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D-甘油-D-半乳-2-吡喃壬酮糖酸甲酯(式G-6所表示之化合物)(44.0 g,89.53 mmol)及分子篩4A粉末(粉末粒徑10 μm以下)(22 g)之二氯甲烷(352 mL)漿料液之溫度調整至20℃,於相同溫度下攪拌30分鐘後,加入2,2,2-三氟-N-苯基亞胺代乙醯氯(26.02 g,125.35 mmol)。繼而,滴加N-甲基咪唑(11.03 g,134.33 mmol),於20℃下攪拌7.5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進行過濾,利用二氯甲烷(88 mL)洗淨,而獲得濾液。將所獲得之濾液冷卻至0℃,加入冷水(440 mL),於0℃~5℃攪拌下加入三乙胺,將pH值調整至7.5。於0℃~5℃下攪拌30分鐘後,進行分液,將所獲得之有機層利用冷水(440 mL)洗淨2次,將經冷卻之20%食鹽水(220 mL)洗淨,於減壓下濃縮至88 mL。向濃縮液中加入乙酸乙酯(440 mL),再次於減壓下濃縮至88 mL。向濃縮液中加入第三丁基甲醚(308 mL),接種種晶,於20℃下攪拌4小時。向所獲得之漿料液中歷時1小時滴加庚烷(264 m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2小時後,將所析出之結晶進行過濾,將過濾分離之結晶利用第三丁基甲醚與庚烷之混合液(132/88 mL)洗淨,於35℃下在減壓下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白色結晶之5-乙醯胺-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2-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甘油-β-D-半乳-2-吡喃壬酮糖酸甲酯(式G-7所表示之化合物)(39.5 g,產率67%)。
1H-NMR(500 MHz, CDCl 3) δ 7.30 - 7.24 (m, 2H), 7.09 (t, J = 7.4 Hz, 1H), 6.72 (d, J = 8.0 Hz, 2H), 5.76 (d, J = 9.7 Hz, 1H), 5.48 - 5.45 (m, 1H), 5.30 (td, J = 10.9, 4.8 Hz, 1H), 5.15 - 5.10 (m, 1H), 4.60 (dd, J = 12.6, 2.3 Hz, 1H), 4.30 (q, J = 10.3 Hz, 1H), 4.23 (dd, J = 10.3,2.3 Hz, 1H), 4.11 (dd, J = 12.3 Hz, 7.7 Hz, 1H), 3.81 (s, 3H), 2.79 (dd, J = 13.5, 4.9 Hz, 1H), 2.21 - 2.15 (m, 1H), 2.16 (s, 3H), 2.10 (s, 3H), 2.07 (s, 3H), 1.90 (s, 3H), 1.75 (s, 3H). 13C-NMR(125 MHz, CDCl 3) δ 171.0, 170.7, 170.4, 170.2, 170.1, 165.3, 142.6, 141.0(q, 2J C-F=36.0 Hz), 128.8, 124.6, 119.0, 115.1(q, 1J C-F=284.4 Hz), 99.7, 73.6, 71.9, 68.3, 68.0, 62.4, 53.1, 48.6, 35.6, 23.0, 20.8, 20.8, 20.7, 20.3. HRMS(ESI +)[M+NH 4] +C 28H 37F 3N 3O 13之計算值:680.2273;實驗值:680.2314.
實施例44 4,7,8,9-四-O-乙醯基-5-[乙醯基(第三丁氧基羰基)胺基]-3,5-二去氧-2-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甘油-β-D-半乳-2-吡喃壬酮糖酸甲酯(式G-8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53]
(小步驟V-6) 向5-乙醯胺-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2-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甘油-β-D-半乳-2-吡喃壬酮糖酸甲酯(式G-7所表示之化合物)(39.0 g,58.86 mmol)之四氫呋喃(390 mL)溶液中加入二碳酸二第三丁酯(27.05 g,123.94 mmol)及二甲基胺基吡啶(1.80 g,14.73 mmol),加溫至回流溫度。於回流下攪拌30分鐘後,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將反應液於減壓下濃縮至117 mL。向濃縮液中加入甲苯(195 mL),再次於減壓下濃縮至117 mL。使用填充有矽膠之漏斗(矽膠60N,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117 g,甲苯濕式填充)將濃縮液進行過濾,利用甲苯-乙酸乙酯混液(8/2)(975 mL)洗淨,而獲得濾液。將所獲得之濾液於減壓下進行濃縮(直至重量達到59 g),加入環戊基甲醚(23 mL)。將溶液之溫度調整至20℃,歷時15分鐘滴加庚烷(156 m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1小時。確認結晶之析出後,歷時1小時滴加庚烷(312 mL),將析出之結晶進行過濾,將過濾分離之結晶利用庚烷(78 mL)洗淨,於35℃下在減壓下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白色結晶之4,7,8,9-四-O-乙醯基-5-[乙醯基(第三丁氧基羰基)胺基]-3,5-二去氧-2-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甘油-β-D-半乳-2-吡喃壬酮糖酸甲酯(式G-8所表示之化合物)(37.0 g,產率82%)。
1H-NMR(500 MHz, CDCl 3) 註)以ca.1/4異構體混合物之形式被檢測到。主要異構體:δ 7.27(t, J = 8.9 Hz, 2H), 7.09(t, J = 7.2 Hz, 1H), 6.73 (d, J = 8.0 Hz, 2H), 5.75 - 5.65 (m, 1H), 5.31 (d, J = 4.6 Hz, 1H), 5.18 - 5.14 (m, 1H), 5.15 (d, J = 6.0 Hz, 2H), 4.54 (dd, J = 12.0, 2.0 Hz, 1H), 4.08 (dd, J = 12.6, 6.9 Hz, 1H), 3.84 (s, 3H), 2.90 (dd, J = 13.7, 5.2 Hz, 1H), 2.39 (s, 3H), 2.25 (dd, J = 13.7, 11.2 Hz, 1H), 2.09 (s, 3H), 2.07 (s, 3H), 1.99 (s, 3H), 1.77 (s, 3H), 1.62 (s, 9H).次要異構體:δ 6.76 (d, J = 8.0 Hz, 2H), 5.85 - 5.80 (m, 1H), 5.29 - 5.25 (m, 1H), 5.22 - 5.19 (m, 1H), 4.44 (d, J = 11.0 Hz, 1H), 4.15 - 4.11 (m, 1H), 3.03 (dd, J = 14.0, 5.0 Hz, 1H), 2.41 (s, 3H), 2.12 (s, 3H), 2.00 (s, 3H), 1.88 (s, 3H), 1.74 (s, 3H), 1.54 (s, 9H). 13C-NMR(125 MHz, CDCl 3) Mixture:δ 173.7, 170.4, 170.2, 170.0, 169.9, 165.4, 151.7, 142.8, 128.7, 124.5, 119.1, 100.6, 85.2, 72.8, 71.3, 67.7, 65.9, 62.0, 53.1, 52.0, 36.7, 27.9, 27.7, 26.6, 20.8, 20.7, 20.6, 20.3. HRMS(ESI +)[M+NH 4] +C 33H 45F 3N 3O 15之計算值:780.2797;實驗值:780.2801.
實施例45 丙-2-烯-1-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5-[乙醯基(第三丁氧基羰基)胺基]-3,5-二去氧-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9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54]
(小步驟V-7) 將丙-2-烯-1-基2,3-二-О-苯甲醯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環戊基甲醚溶液(定量值31.46 g,73.43 mmol)於減壓下濃縮至105 mL後,加入至4,7,8,9-四-O-乙醯基-5-[乙醯基(第三丁氧基羰基)胺基]-3,5-二去氧-2-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甘油-β-D-半乳-2-吡喃壬酮糖酸甲酯(式G-8所表示之化合物)(35.0 g,45.89 mmol)之環戊基甲醚(175 mL)溶液中。繼而,向所獲得之混合溶液中加入環戊基甲醚,將總量調整至350 mL(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式G-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環戊基甲醚混合溶液)。向另一容器中加入環戊基甲醚(525 mL)及分子篩4A粉末(粉末粒徑10 μm以下)(17.5 g),冷卻至-60℃後,加入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烷(4.2 mL,23.24 mmol)。對於該溶液,於-60℃下在充分攪拌下歷時4.5小時滴加式G-3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式G-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環戊基甲醚混合溶液,於相同溫度下攪拌2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三乙胺(4.5 mL,32.12 mmol),將反應液升溫至0℃。其後,加入矽藻土545(35.00 g)後,將反應液進行過濾,利用環戊基甲醚(175 mL)洗淨。向濾液中加入水(350 mL),進行分液。繼而,向有機層加入0.5 N鹽酸水(350 mL),於20℃下攪拌2小時。藉由HPLC確認副產物之分解後,進行分液而獲得有機層。將有機層利用水(350 mL)及20%食鹽水(175 mL)洗淨後,於減壓下濃縮至70 mL。向濃縮液中加入甲苯(700 mL),於減壓下濃縮至70 mL。再次向濃縮液中加入甲苯(700 mL)及中性矽膠(矽膠60N,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158 g),於20℃下攪拌30分鐘。使產物吸附於矽膠後,進行過濾,將包含產物之矽膠固相利用甲苯(1575 mL)洗淨後(甲苯洗淨時之濾液係廢棄),利用乙酸乙酯(875 mL)使目標物自矽膠解吸。將所獲得之乙酸乙酯溶液於減壓下濃縮至70 mL,加入甲苯(175 mL),再次於減壓下濃縮至70 mL,而獲得丙-2-烯-1-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5-[乙醯基(第三丁氧基羰基)胺基]-3,5-二去氧-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將本溶液用於下一步驟。
實施例46 丙-2-烯-1-基6-O-{5-乙醯胺-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2,3-二-O-苯甲醯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10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55]
(小步驟V-8) 向實施例45中所取得之丙-2-烯-1-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5-[乙醯基(第三丁氧基羰基)胺基]-3,5-二去氧-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中加入二氯甲烷(525 mL)及三氟甲磺酸銅(II)(8.30 g,22.95 mmol),升溫至40℃,於相同溫度下攪拌2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冷卻至25℃,於減壓下濃縮至70 mL。向濃縮液中加入乙酸乙酯(525 mL),利用5%食鹽水(350 mL)洗淨3次後,向有機層中加入庚烷(263 mL),利用20%甲醇水(525 mL)洗淨4次。藉由HPLC確認源自醣基化反應中所副生成之化合物8之β脫離體之雜質被水層去除後,將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70 mL。向濃縮液中加入乙酸異丙烯酯(525 mL),於減壓下濃縮至350 mL,而獲得丙-2-烯-1-基6-O-{5-乙醯胺-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2,3-二-O-苯甲醯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乙酸異丙烯酯溶液。將本溶液用於下一步驟。
實施例47 丙-2-烯-1-基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11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56]
(小步驟V-9) 向實施例46中所取得之丙-2-烯-1-基6-O-{5-乙醯胺-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2,3-二-O-苯甲醯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乙酸異丙烯酯溶液中加入對甲苯磺酸一水合物(0.88 g,4.62 mmol),升溫至回流溫度(內溫90℃附近),於相同溫度下攪拌3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冷卻至25℃,加入三乙胺(0.95 mL,6.85 mmol),於減壓下濃縮至70 mL。向濃縮液中加入甲苯(350 mL),再次於減壓下濃縮至70 mL。向濃縮液中加入甲苯(630 mL),加入中性矽膠(矽膠60N,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123 g),於相同溫度下攪拌30分鐘,使產物吸附於矽膠後進行過濾。將包含產物之矽膠固相利用甲苯(1925 mL)及甲苯/乙酸乙酯混液(97/3,1400 mL)洗淨後(洗浄時之濾液係廢棄),利用乙酸乙酯(1050 mL)使目標物自包含產物之矽膠固相解吸,將所獲得之乙酸乙酯溶液於減壓下進行濃縮,藉此獲得作為白色泡沫固體之丙-2-烯-1-基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11所表示之化合物)(30.1 g,產率67%(式G-8所表示之化合物基準))(包含0.42當量之甲苯(約4重量%))。
1H-NMR(500 MHz, CDCl 3) δ 7.99 (d, J = 8.4 Hz, 2H), 7.88 (dd, J = 8.4, 1.4 Hz, 2H), 7.53 - 7.47 (m, 2H), 7.37 (dt, J = 14.7, 6.9 Hz, 4H), 5.90 - 5.82 (m, 1H), 5.82 (dd, J = 10.9, 3.4 Hz, 1H), 5.73 (d, J = 2.9 Hz, 1H), 5.58 (dd, J = 10.9, 4.0 Hz, 1H), 5.51 (td, J = 10.6, 5.0 Hz, 1H), 5.35 - 5.30 (m, 3H), 5.17 - 5.15 (m, 2H), 4.94 (dd, J = 10.3, 1.7 Hz, 1H), 4.38 - 4.27 (m, 3H), 4.20 - 4.13 (m, 2H), 4.08 (dd, J = 13.2, 5.7 Hz, 1H), 3.94 (dd, J = 10.3, 6.3 Hz, 1H), 3.82 (s, 3H), 3.50 (dd, J = 9.7, 7.4 Hz, 1H), 2.73 (dd, J = 13.2, 5.2 Hz, 1H), 2.37 (s, 3H), 2.31 (s, 3H), 2.19 (s, 3H), 2.15 (s, 3H), 2.14 (s, 3H), 2.03 (s, 3H), 1.97 (s, 3H), 1.86 (dd, J = 13.2, 10.9 Hz, 1H). 13C-NMR(125 MHz, CDCl 3) δ 174.5, 173.6, 170.5, 170.1, 169.9, 169.8, 169.6, 167.3, 166.0, 165.5, 133.5, 133.3, 133.1, 129.8, 129.5, 129.4, 128.4, 128.3, 117.5, 98.6, 95.5, 77.2, 69.8, 68.9, 68.6, 68.6, 68.3, 68.3, 67.5, 67.0, 66.7, 62.4, 61.8, 57.0, 52.9, 38.7, 27.9, 25.9, 21.0, 20.9, 20.7, 20.7, 20.6. HRMS(ESI +)[M+H] +C 47H 56NO 22之計算值:986.3288;實驗值:986.3277. 關於所獲得之化合物,確認圖譜與下述文獻一致: J. Org. Chem. 2016, 81, 10600-10616。
實施例48 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D-半乳呋喃糖(式G-1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57]
(小步驟V-10) 將丙-2-烯-1-基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α-D-半乳呋喃糖苷(式G-11所表示之化合物)(29.00 g,29.41 mmol)、1,3-二甲基巴比妥酸(9.19 g,58.86 mmol)、及三苯基膦(2.31 g,8.81 mmol)之甲醇溶液(290 mL)於減壓下反覆進行5次氮氣置換,進行脫氣操作後,加入乙酸鈀(II)(0.66 g,2.94 mmol),於40℃下攪拌12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甲苯(580 mL)及水(1015 mL),進行分液,而獲得有機層。將有機層利用20%甲醇水(580 mL)洗淨4次,於水層中去除1,3-二甲基巴比妥酸後,於減壓下濃縮至58 mL,加入甲苯(435 mL),再次於減壓下濃縮至58 mL。向濃縮液中加入甲苯(383 mL)、氯仿(197 mL)、及中性矽膠(矽膠60N,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145 g),攪拌30分鐘,使產物吸附於矽膠後進行過濾。將包含產物之矽膠固相利用甲苯、氯仿混液(2/1,4350 mL)洗淨洗後(洗淨時之濾液係廢棄),利用乙酸乙酯(870 mL)使目標物自包含產物之矽膠固相解吸。向所獲得之乙酸乙酯溶液中加入SH矽膠(29.00 g),攪拌30分鐘後,進行過濾,利用乙酸乙酯(145 mL)洗淨,獲得包含目標物之乙酸乙酯溶液。將所獲得之溶液於減壓下濃縮至58 mL,加入甲苯(145 mL),再次於減壓下濃縮至58 mL。將濃縮液進行矽膠管柱純化(矽膠60N,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290 g,流動相 己烷/乙酸乙酯 50/50~30/70),將所選定之餾分於減壓下濃縮至29 mL。向濃縮液中加入乙酸乙酯(290 mL)及活性碳(白鷺A,14.5 g),攪拌30分鐘後進行過濾,利用乙酸乙酯(87 mL)洗淨,而獲得包含目標物之純化乙酸乙酯溶液。將所獲得之溶液於減壓下進行濃縮,而獲得作為白色泡沫固體之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D-半乳呋喃糖(式G-12所表示之化合物)(18.70 g,產率67%)。
1H-NMR(500 MHz, CDCl 3)主要異構體:δ 7.98 - 8.03 (m, 2H), 7.89 (t, 2H, J = 8.9 Hz), 7.52 - 7.48 (m, 2H), 7.39 - 7.34 (m, 4H), 5.92 (dd, 1H, J = 10.3, 2.9 Hz), 5.82 (d, 1H, J = 3.4 Hz), 5.68 (t, 1H, J = 2.3 Hz), 5.59 - 5.48 (m, 2H), 5.37 (td, 1H, J = 7.5, 2.5 Hz), 5.17 (d, 1H, J = 7.5 Hz), 5.02 (d, 1H, J = 10.5 Hz), 4.74 - 4.71 (m, 1H), 4.44 - 4.38 (m, 1H), 4.16 - 4.08 (m, 2H), 3.85 (s, 3H), 3.80 (m, 1H), 3.60 - 3.54 (m, 1H), 2.76 (dd, 1H, J = 13.0, 6.0 Hz), 2.38 (s, 3H), 2.33 (s, 3H), 2.31 (s, 3H), 2.15 (s, 3H), 2.12 (s, 3H), 2.04 (s, 3H), 1.98 (s, 3H), 1.93 - 1.87 (m, 1H). 13C-NMR(125 MHz, CDCl 3) α/β混合物:174.5, 173.8, 173.6, 171.7, 171.0, 170.5, 170.3, 170.3, 169.9, 169.8, 169.8, 169.6, 167.6, 167.3, 166.3, 166.0, 165.6, 165.4, 133.3, 133.2, 133.2, 133.1, 129.8, 129.7, 129.5, 129.4, 129.4, 129.3, 129.0, 128.4, 128.3, 99.1, 98.8, 95.9, 91.0, 72.2, 71.6, 71.5, 69.9, 69.9, 69.3, 69.3, 68.8, 68.5, 68.1, 67.5, 67.5, 67.3, 67.0, 66.6, 62.9, 62.6, 62.4, 60.3, 57.2, 56.8, 53.0, 52.9, 38.6, 38.3, 27.9, 27.8, 26.1, 25.7, 21.0, 20.9, 20.8, 20.7, 20.7, 20.6, 20.5. HRMS(ESI -)[M+HCOO] -C 45H 52NO 24之計算值:990.2885;實驗值:990.2873.
利用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D-半乳呋喃糖(式G-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結晶化之純化法 [化258]
使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D-半乳呋喃糖(式G-12所表示之化合物)(3.00 g,3.17 mmol,唾液部α/β比=95.7/4.3)溶解於乙酸乙酯(4 mL)中後,加入2-丙醇(60 mL),於25℃下攪拌後,於減壓下濃縮至18 mL。將漿料液於0℃下攪拌3小時,將所析出之結晶進行過濾。將過濾分離之結晶利用冷2-丙醇(9 mL)洗淨,於40℃下在減壓下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白色結晶之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D-半乳呋喃糖(式G-12所表示之化合物)(2.66 g,產率88.7%,唾液部α/β比=>99.9/N.D.)。
[分析條件] 管柱:CAPCELL PAK ADME 4.6×150 mm,膜厚3 μm 波長:220 nm 烘箱:40℃ 溶離液:(A)0.1%三氟乙酸水溶液、(B)乙腈 梯度:0~150 m分鐘         (B)濃度40% 150.1分鐘         (B)濃度95% 155分鐘           (B)濃度95% 155.1分鐘         (B)濃度40% 160分鐘           (B)濃度40% 流速:1 mL/分鐘 射出:5 μL
實施例49 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1-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半乳呋喃糖(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59]
(小步驟V-11) 將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D-半乳呋喃糖(式G-12所表示之化合物)(20.0 g,21.1 mmol)加入至500 mL茄形燒瓶中,加入二氯甲烷(200 mL)及分子篩4A粉末(10 μm以下,10.0 g),冷卻至0℃。於氮氣下以相同溫度加入N-甲基咪唑(1.91 g,23.3 mmol)及2,2,2-三氟-N-苯基亞胺代乙醯氯(4.39 g,21.1 mmol),升溫至室溫並攪拌24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進行過濾器過濾,利用二氯甲烷(100 mL)進行洗淨。將濾液利用填充有二氯甲烷之中性矽膠墊(矽膠60N,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60 g)進行過濾,每次分取100 mL。將矽膠墊利用乙酸乙酯/二氯甲烷(1:9,1000 mL,每次分取200 mL)洗淨,將選定餾分於減壓下進行濃縮,藉此獲得作為白色非晶之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1-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半乳呋喃糖(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20.1 g,產率85%)。
1H-NMR(500 MHz, CDCl 3) δ 7.99 (dd, 2H, J = 8.3, 1.4 Hz), 7.91 - 7.88 (m, 2H), 7.59 - 7.56 (m, 1H), 7.51 (tt, 1H, J = 9.7, 2.4 Hz), 7.44 - 7.34 (m, 4H), 7.12 (t, 2H, J = 7.7 Hz), 7.01 (t, 1H, J = 7.4 Hz), 6.82 (brs, 1H), 6.43 (brs, 2H), 5.87 - 5.77 (m, 3H), 5.52 (td, 1H, J = 11.0, 5.0 Hz), 5.38 - 5.34 (m, 1H), 5.18 (dd, 1H, J = 8.6, 1.7 Hz), 4.95 (dd, 1H, J = 10.0, 2.0 Hz), 4.53 (brs, 1H), 4.29 (dd, 1H, J = 12.6, 2.9 Hz), 4.21 - 4.09 (m, 3H), 4.04 (dd, 1H, J = 10.0, 6.0 Hz), 3.84 (s, 3H), 3.53 (dd, 1H, J = 10.3, 7.4 Hz), 2.76 (dd, 1H, J = 12.9, 5.4 Hz), 2.39 (s, 3H), 2.31 (s, 3H), 2.18 (s, 3H), 2.17 (s, 3H), 2.14 (s, 3H), 2.02 (s, 3H), 1.98 (s, 3H), 1.86 (dd, 1H, J = 13.0, 11.0 Hz). 13C-NMR(125 MHz, CDCl 3) δ 174.5, 173.5, 170.5, 170.1, 169.8, 169.7, 169.6, 167.2, 165.5, 165.4, 165.3, 142.9, 133.6, 133.3, 129.8, 129.7, 129.6, 129.5, 129.0, 128.7, 128.6, 128.5, 128.4, 124.2, 119.0, 98.7, 98.5, 70.4, 69.8, 68.3, 68.2, 67.5, 67.5, 66.9, 66.7, 62.0, 61.7, 60.3, 56.9, 53.7, 52.9, 38.7, 31.7, 29.2, 27.9, 26.0, 25.8, 21.0, 21.0, 20.9, 20.8, 20.7, 20.6, 20.5. HRMS(ESI +)[M+NH 4] +C 52H 59F 3N 3O 22之計算值:1134.3537;實驗值:1134.3564. 確認圖譜與下述文獻一致: J. Org. Chem. 2016, 81, 10600-10616。
<式D-1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合成> 依據以下之合成流程4而合成式D-13所表示之化合物。 [合成流程4] [化260]
實施例50 [化261]
將3,4,6-三-O-苄基-1,2-O-(1-甲氧基亞乙基)-β-D-甘露糖(式A-1所表示之化合物)(4.56 g,9.00 mmol)添加至200 mL茄形燒瓶中後,加入乙酸乙酯(45.6 mL)。於氮氣氛圍下在室溫下添加水(0.23 mL)及對TsOH・H 2O(5.1 mg,0.027 mmo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8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三乙胺(1.25 mL,9.00 mmol),於相同溫度下徹夜攪拌。藉由HPLC確認乙醯基之重排結束後,向反應液中加入5%碳酸氫鈉水(45 mL)並分液。向有機層中加入20%食鹽水(22.8 mL)並分液。將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9 mL,加入甲苯(45.6 mL),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9 mL。再次加入甲苯(45.6 mL),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9 mL。加入脫水甲苯(13.7 mL),取得作為無色溶液之2-O-乙醯基-3,4,6-三-O-苄基-D-甘露糖(式A-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
實施例51 [化262]
將2-O-乙醯基-3,4,6-三-O-苄基-D-甘露糖(式A-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9.00 mmol)加入至100 mL茄形燒瓶中,冷卻至0℃後,加入三氯乙腈(1.95 g,13.5 mmol)及DBU(13.5 μL,8.96 μmol)。於氮氣下在0℃下攪拌4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在0℃下向反應液中加入乙酸(5.2 μL,8.96 μmol),取得作為褐色溶液之2-O-乙醯基-3,4,6-三-O-苄基-1-O-(2,2,2-三氯乙醯亞胺基)-D-甘露糖(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9.00 mmol)。將本溶液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實施例52 [化263]
將4-甲氧基苯基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3.0 g,1.06 mmol)及2-O-乙醯基-3,4,6-三-O-苄基-1-O-(2,2,2-三氯乙醯亞胺基)-D-甘露糖(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相當於1.27 mmol)加入至100 mL茄形燒瓶中,加入甲苯(30 mL)及分子篩4A粉末(10 μm以下,600 mg)。於氮氣下以-15℃歷時15分鐘滴加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烷(38.5 μL,0.212 mmo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1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三乙胺(0.19 mL,1.06 mmol),於室溫下攪拌30分鐘。將反應液進行過濾器過濾後,利用乙腈(30 mL)洗淨,將所獲得之濾液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6 mL。再次加入乙腈(30 mL),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6 mL。向該濃縮液中加入乙腈(30 mL),添加逆相用矽膠120RP-18(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9.0 g)。歷時30分鐘滴加水(20 mL),使目標物吸附於固相後進行過濾。利用乙腈/水(5:4,90 mL)將固相洗淨後(濾液係廢棄),利用乙腈/四氫呋喃(9:1,180 mL)使目標物解吸。將所獲得之濾液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6 mL。向所獲得之溶液中加入甲苯(30 mL),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6 mL。再次加入甲苯(30 mL),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6 mL,藉此獲得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2-O-乙醯基-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實施例53 [化264]
將4-甲氧基苯基2-O-乙醯基-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相當於1.06 mmol)加入至100 mL茄形燒瓶中,加入四氫呋喃(17.6 mL)、甲醇(10.5 mL)及三氟乙酸甲酯(0.11 mL,1.06 mmol)並於25℃下攪拌10分鐘後,加入第三丁醇鉀(1 mol/L之四氫呋喃溶液)(0.53 mL,0.53 mmol)。其後升溫至40℃,攪拌2小時後,利用HPLC確認反應之結束。將反應液冷卻至25℃,依序加入乙酸(0.06 mL,1.03 mmol)及乙酸乙酯(35 mL)。將該溶液利用3%食鹽水(35 mL)洗淨2次,及利用20%食鹽水(17.5 mL)洗淨1次後,於減壓條件下濃縮至液量達到6 mL。加入甲苯(35 mL),再度濃縮至液量達到6 mL,進而加入甲苯(35 mL),濃縮至液量達到6 mL,而獲得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實施例54 [化265]
將4-甲氧基苯基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相當於1.06 mmol)及4-O-乙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定量實施例39中所獲得之甲苯溶液,加入1.38 mmol相當量)加入至100 mL茄形燒瓶中,加入二氯甲烷(34.7 mL)及分子篩4A粉末(700 mg)。於氮氣下以-78℃歷時5分鐘滴加三氟甲磺酸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酯(0.12 mL,0.53 mmo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9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三乙胺(0.15 mL,1.06 mmol),於室溫下攪拌30分鐘。將反應液進行過濾器過濾,利用甲苯(30 mL)洗淨。將所獲得之濾液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6 mL,藉此獲得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4-乙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實施例55-1 [化266]
將4-甲氧基苯基4-乙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相當於1.06 mmol)加入至200 mL茄形燒瓶中,加入正丁醇(12 mL)及乙二胺(12 mL)。於氮氣下以95℃攪拌12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冷卻至室溫,將反應液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6 mL。向該濃縮液中加入乙腈(40 mL),添加逆相用矽膠120RP-18(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12.0 g)。歷時30分鐘滴加水(40 mL),使目標物吸附於固相後進行過濾。利用乙腈/水(3:2,120 mL)將固相洗淨後(濾液係廢棄),利用乙腈/四氫呋喃(9:1,180 mL)使目標物解吸。將所獲得之濾液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6 mL。進而加入四氫呋喃(40 mL),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6 mL,藉此獲得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四氫呋喃溶液。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實施例56)。
實施例55-2 將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藉由包括取得該化合物之反丁烯二酸鹽結晶之步驟的下述方法來純化。藉由該純化方法,達成式D-5-FMA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度之大幅提昇,又,可於濾液中去除以變旋異構體為代表之複數個雜質。
利用4-甲氧基苯基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五反丁烯二酸鹽(式D-5-FMA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結晶化之純化法 [化267]
向4-甲氧基苯基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乙腈-乙酸乙酯混合溶劑(2.5 mL,自6糖中間體歷經4個步驟非單離地誘導之溶液,以理論量計包含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1.14 g之溶液)中注加反丁烯二酸(143 mg)之四氫呋喃溶液(3.5 mL),於25℃下進行攪拌,同時歷時30分鐘以上滴加乙酸異丙酯(10 mL)。接種種晶(1 mg)並攪拌1小時以上後,歷時1小時以上滴加反丁烯二酸(82 mg)之四氫呋喃溶液(2 mL),於25℃下攪拌30分鐘。歷時1小時以上滴加庚烷(10 mL)並攪拌30分鐘以上,將漿料液進行過濾,將所獲得之結晶於25℃下在減壓下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白色結晶之4-甲氧基苯基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五反丁烯二酸鹽(式D-5-FMA所表示之化合物)(1.15 g,產率86%(自6糖中間體之4步驟通算產率),HPLC純度97.0%PA%)。
[分析條件] 管柱:Xselect 氟苯基3.5 μm,4.6 ×150 mm(Waters) 波長:220 nm 烘箱:40℃ 溶離液:(A)10 mM NH 4HCO 3水溶液、(B)乙腈 梯度:0分鐘           (B)濃度.75% 25分鐘             (B)濃度80% 30分鐘             (B)濃度100% 30.01分鐘         (B)濃度75% 35分鐘             (B)濃度75% 流速:1 mL/分鐘 射出:5 μL
HRMS(ESI +)[M+H] +C 195H 213N 4O 38 +之計算值:3218.4852;實驗值:3218.4861 1H-NMR(500 MHz, CD 3OD) δ 7.54 (d, J = 7.0 Hz, 2H), 7.48 - 7.15 (m, 100H), 6.94 (d, J = 9.5 Hz, 2H), 6.84 (s, 10H), 5.43 (s, 1H), 5.34 (d, J = 9.5 Hz, 1H), 5.25 - 5.01 (m, 6H), 4.93 - 4.29 (m, 40H), 4.21 - 3.43 (m, 41H), 3.42 - 3.40 (m, 24H), 3.23 - 2.93 (m, 6H), 13C-NMR(125 MHz, CD 3OD) δ 155.3, 151.4, 139.3, 139.2, 139.06, 139.02, 138.85, 138.83, 138.78, 138.69, 138.5, 138.34, 133.31, 138.19, 138.16, 138.14, 138.07, 137.5, 128.5, 128.45, 128.43, 128.37, 128.34, 128.31, 128.28, 128.26, 128.20, 128.15, 128.10, 128.04, 127.95, 127.86, 127.80, 127.75, 127.72, 127.65, 127.62, 127.59, 127.52, 127.50, 127.4, 127.36, 127.33, 127.31, 127.2, 126.0, 118.6, 114.4, 103.40, 103.36, 102.7, 102.63, 102.59, 101.2, 99.8, 97.9, 84.3, 83.2, 83.1, 82.8, 82.4, 81.6, 79.9, 78.4, 78.2, 77.9, 77.5, 76.1, 76.0, 75.6, 75.5, 75.2, 75.2, 75.1, 74.91, 74.89, 74.8, 74.7, 74.58, 74.55, 74.5, 74.4, 74.3, 74.2, 74.1, 73.9, 73.84, 73.77, 73.4, 73.26, 73.23, 73.1, 73.06, 72.98, 72.93, 72.8, 72.6, 72.5, 71.6, 71.5, 71.3, 70.5, 69.4, 68.79, 68.75, 68.3, 68.2, 67.1, 57.1, 56.4, 55.6, 55.4.
實施例56 [化268]
將4-甲氧基苯基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四氫呋喃溶液(相當於1.06 mmol)加入至100 mL茄形燒瓶中,加入使四氫呋喃(17.1 mL)及碳酸氫鈉(0.58 g,6.89 mmol)溶解於水(10.2 mL)中而成之水溶液。添加氯甲酸苯酯(0.83 g,5.30 mmol)後,進行1小時攪拌。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乙酸乙酯(34 mL)及水(34 mL),進行分液操作。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6 mL,加入乙腈(34 mL),添加逆相用矽膠120RP-18(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10.2 g)。歷時30分鐘滴加水(34 mL),使目標物吸附於固相後進行過濾。利用乙腈/水(3:2,90 mL)將固相洗淨後(濾液係廢棄),利用乙腈/四氫呋喃(9:1,180 mL)使目標物解吸。將所獲得之濾液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6 mL。進而加入甲苯(34 mL),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6 mL,將此操作進行2次,藉此獲得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苯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苯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苯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苯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6-PHCB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實施例57 [化269]
於氮氣氛圍下向4-甲氧基苯基4-乙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2.44 g)中加入正丁醇(12 mL)及乙二胺(12 mL)。於氮氣下以90℃攪拌12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冷卻至室溫,將反應液於減壓下進行濃縮。向殘渣中加入乙腈(50 mL),添加逆相用矽膠120RP-18(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7.5 g)。滴加水(50 mL)後進行過濾,將過濾物利用乙腈/水(1:1,200 mL)洗淨。其後,為了使目標物自過濾物中溶出,利用乙腈(25 mL)及甲苯(200 mL)分別洗淨。將包含目標物之濾液於減壓下濃縮。向所獲得之殘渣中加入使四氫呋喃(25 mL)及碳酸氫鈉(0.36 g)溶解於水(12.5 mL)中而成之水溶液。添加氯甲酸2,2,2-三乙酯(0.43 mL)後,攪拌1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乙酸乙酯(25 mL)及水(25 mL),進行分液操作。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於減壓下進行濃縮,向殘渣中加入乙腈(25 mL),添加逆相用矽膠120RP-18(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7.5 g)。滴加水(10 mL),使目標物吸附於固相後進行過濾。將過濾物利用乙腈/水(5:1,60 mL)洗淨後,為了使目標物自過濾物溶出而利用甲苯(200 mL)進行洗淨。將包含目標物之濾液於減壓下進行濃縮,其後進行乾燥,藉此獲得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2,2,2-三氯乙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2,2,2-三氯乙氧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2,2,2-三氯乙氧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2,2,2-三氯乙氧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6-TROC所表示之化合物)2.39 g。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實施例58 [化270]
將4-甲氧基苯基4-乙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330 mg,0.088 mmol)之正丁醇(1.65 mL)/乙二胺(3.3 mL)溶液於90℃下攪拌44小時。加入2-甲基四氫呋喃(5.0 mL)後冷卻至室溫,添加水(3 mL)。去除水層後,將所獲得之有機層利用10%甲醇水(3 mL)洗淨3次後,進行濃縮乾燥而取得作為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 向所獲得之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依序添加2-甲基四氫呋喃(6.6 mL)、甲醇(3.3 mL)、乙酸酐(124.1 μL,1.31 mmol)及三乙胺(145 μL,1.56 mmol)。攪拌6小時後,利用分取HPLC(乙腈/水93%→100%)對將反應液進行濃縮乾燥而獲得之粗產物進行純化,而獲得4-甲氧基苯基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6-AC所表示之化合物)(295.60 mg,產率80%)。
實施例59 [化271]
於氮氣氛圍下向4-甲氧基苯基4-乙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0.24 g)中加入四氫呋喃(2 mL)、甲醇(1 mL)、三氟乙酸甲酯(0.04 mL)及1 M第三丁醇鉀四氫呋喃溶液(0.25 mL)。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乙酸(0.02 mL),將反應液於減壓下進行濃縮。向殘渣加入乙酸乙酯(2 mL)及水(1 mL),進行分液,將有機層濃縮後,將殘渣利用矽膠管柱層析法進行純化,而獲得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6-PHTH所表示之化合物)0.14 g。
實施例60 [化272]
將上述實施例56中所獲得之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苯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苯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苯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苯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6-PHCB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甲苯溶液(相當於1.06 mmol)及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1-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半乳呋喃糖(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1.78 g,1.59 mmol)加入至100 mL茄形燒瓶中,添加二氯甲烷(39.2 mL)及分子篩4A粉末(10 μm以下,0.78 g)。於氮氣下以-15℃歷時5分鐘滴加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烷酯(24.4 μL,0.11 mmo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1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三乙胺(0.15 mL,1.06 mmol),於室溫下攪拌30分鐘。將反應液進行過濾器過濾後,利用乙腈(40 mL)洗淨,將所獲得之濾液於減壓下濃縮至液量6 mL。向該溶液中加入乙腈(40 mL),添加逆相用矽膠120RP-18(關東化學製造,粒徑40~50 μm,12.0 g)。歷時30分鐘滴加水(40 mL),使目標物吸附於固相後進行過濾。利用乙腈/水(3:2,90 mL)將固相洗淨後(濾液係廢棄),利用乙腈/四氫呋喃(9:1,180 mL)使目標物解吸。將所獲得之濾液進行濃縮乾燥,藉此獲得作為白色非晶之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O-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2→6)-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苯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苯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苯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苯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8-PHCB所表示之化合物)(4.53 g,92.3%(自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通算產率))。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實施例61 [化273]
於氮氣氛圍下向上述實施例57中所獲得之3,6-二-O-苄基-2-去氧-2-[(2,2,2-三氯乙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2,2,2-三氯乙氧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2,2,2-三氯乙氧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2,2,2-三氯乙氧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6-TROC所表示之化合物)(2.37 g)之二氯甲烷(25 mL)溶液中添加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1-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半乳呋喃糖(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1.01 g)及分子篩4A粉末(10 μm以下,0.50 g)。於-15℃下滴加三氟甲磺酸三異丙基矽烷酯(50 μ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1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三乙胺(84 μL),升溫至室溫。將反應液進行過濾器過濾後,利用乙腈(50 mL)洗淨,將所獲得之濾液於減壓下濃縮。將殘渣利用逆相矽膠層析(Biotage SfarBio C4 D 50 g,95%MeCNaq.)進行純化,而獲得作為白色非晶之4-甲氧基苯基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O-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2→6)-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2,2,2-三氯乙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2,2,2-三氯乙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2,2,2-三氯乙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2,2,2-三氯乙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8-TROC所表示之化合物)1.38 g。
實施例62 [化274]
向上述實施例58中所獲得之4-甲氧基苯基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6-AC所表示之化合物)(30 mg,8.85 μmol)與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1-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半乳呋喃糖(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29.7 mg,0.03 mmol)之二氯甲烷溶液(0.9 mL)中添加分子篩4A粉末(6 mg,0.2 wt)後,冷卻至0℃。攪拌10分鐘後,添加三氟甲磺酸三異丙基矽烷酯(0.95 μL,3.54 μmol)。攪拌1小時後,加入三氟甲磺酸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酯(0.81 μL,3.54 μmol),進而在1小時後添加三氟甲磺酸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酯(0.81 μL,3.54 μmol)。2小時後加入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1-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半乳呋喃糖(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10.0 mg,0.01 mmol),進而攪拌15小時後,添加三乙胺(10 μL)。於室溫下自所獲得之反應懸浮液濾去分子篩,利用二氯甲烷(3 mL)洗淨。將所取得之溶液進行濃縮乾燥,依序添加乙腈(1 mL)、甲醇(0.1 mL)及三氟乙酸(5 μL)。攪拌1小時後,加入三乙胺(10 μL)(反應液1)。
向4-甲氧基苯基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6-AC所表示之化合物)(206.5 mg,0.06 mmol)與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1-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半乳呋喃糖(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238.3 mg,0.21 mmol)之二氯甲烷溶液(6.3 mL)中添加分子篩4A粉末(20 mg,0.2 wt)後冷卻至0℃。攪拌10分鐘後,加入三氟甲磺酸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酯(7.0 μL,0.03 mmol)。攪拌24小時候,依序添加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1-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半乳呋喃糖(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68 mg,0.06 mmol)及三氟甲磺酸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酯(7.0 μL,0.03 mmol),進而於7小時後加入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1-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半乳呋喃糖(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68 mg,0.06 mmol)及三氟甲磺酸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酯(7.0 μL,0.03 mmol)。14小時後,添加三乙胺(20 μL),於室溫下自所獲得之反應懸浮液中濾去分子篩後,利用二氯甲烷(3 mL)洗淨。將所取得之溶液濃縮乾燥,依序添加乙腈(4 mL)、甲醇(0.1 mL)及三氟乙酸(10 μL)。於0℃下攪拌1小時後,加入三乙胺(25 μL)(反應液2)。
將兩溶液混合後,將經濃縮乾燥之粗產物利用逆相層析法(乙腈/水90%→100%)進行純化。利用矽膠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50%→85%)對將包含目標物之餾分進行濃縮乾燥後所得之混合物進行純化,而獲得4-甲氧基苯基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O-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2→6)-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8-AC所表示之化合物)(210.5 mg,產率70%)。
實施例63 [化275]
於氮氣氛圍下向上述實施例59中所獲得之4-甲氧基苯基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6-PHTH所表示之化合物)(14.8 mg)之二氯甲烷(0.15 mL)溶液中添加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6-O-[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1-O-(2,2,2-三氟-N-苯基乙醯亞胺基)-D-半乳呋喃糖(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9.1 mg)及分子篩4A粉末(10 μm以下,3.6 mg)。於-15℃下滴加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烷(0.25 μL),於相同溫度下攪拌1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三乙胺,升溫至室溫。將反應液利用分取TLC(甲苯-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而獲得作為白色非晶之4-甲氧基苯基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O-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2→6)-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1,3-二側氧-1,3-二氫-2H-異吲哚-2-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8-PHTH所表示之化合物)7.9 mg。
實施例64 [化276]
將上述實施例60中所獲得之4-甲氧基苯基4,7,8,9-四-O-乙醯基-3,5-二去氧-5-(二乙醯基胺基)-1-O-甲基-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2→6)-4-O-乙醯基-2,3-二-O-苯甲醯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苯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3,6-二-O-苄基-2-去氧-2-[(苯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苯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4)-3,6-二-O-苄基-2-去氧-2-[(苯氧基羰基)胺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8-PHCB所表示之化合物)(3.14 g,0.678 mmol)加入至100 mL茄形燒瓶中,依序添加1,2-二甲氧基乙烷(28.3 mL)、水(9.4 mL)及氫氧化鋰水溶液(4 M,3.39 mL,13.6 mmol)後,攪拌1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加入乙酸(0.19 mL,4.89 mmol)。繼而若加入水(31 mL),則凝膠狀之固體析出。將所產生之固體進行過濾,利用1,2-二甲氧基乙烷/水(9:10,31 mL)將固相洗淨,而獲得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5-乙醯胺-3,5-二去氧-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2→6)-β-D-吡喃半乳糖基-(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濕品狀固體。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針對上述實施例61~63中所獲得之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於以下之表中所示之去保護反應條件下去除胺基之保護基,將所獲得之式D-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HPLC純度亦示於同一表中。如表中所示,尤其是於利用苯氧基羰基(COOPh)作為胺基之保護基之情形時,能夠於一般之水解條件下實現在室溫、1小時以內之去保護,可不分解基質而以最良好之產率實施醣基化、去保護、進而其後之胺基之乙醯化之一連串步驟。 [表6]
N-保護基 糖供體(NEGA-4)必需量 去保護反應條件 產物之HPLC純度
Ac >5當量 - 84%
Troc <1.5當量 LiOH水溶液、THF-二㗁烷、室溫、10小時 79%
Phth <1.5當量 1)LiCl、吡啶、100℃、一晩 2)乙二胺、BuOH、90℃、一晩 72%
CO 2Ph <1.5當量 LiOH水溶液、DME-H 2O、室溫、1小時 93%
實施例65 [化277]
將4-甲氧基苯基5-乙醯胺-3,5-二去氧-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2→6)-β-D-吡喃半乳糖基-(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胺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濕品狀固體(相當於0.678 mmol)加入至100 mL茄形燒瓶中,依序加入四氫呋喃(18.8 mL)、甲醇(9.4 mL)及三乙胺(3.31 mL,23.7 mmol)。其後,添加乙酸酐(1.59 mL,17.0 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向反應液中加入水(31.4 mL)、乙酸乙酯(62.8 mL),進行分液,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濃縮乾燥,藉此獲得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5-乙醯胺-3,5-二去氧-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2→6)-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
實施例66 [化278]
向4-甲氧基苯基5-乙醯胺-3,5-二去氧-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2→6)-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3)-[2,3,4,6-四-O-苄基-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3,4,6-三-O-苄基-α-D-吡喃甘露糖-(1→6)]-2,4-二-O-苄基-β-D-吡喃甘露糖-(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乙醯胺-3,6-二-O-苄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相當於0.678 mmol)加入N-甲基吡咯啶酮(26.1 mL)及5%Pd/C(川研製造,EA型,54.9%含水品,3.92 g),反覆3次減壓→氮氣置換。其後,反覆3次氫氣加壓→解壓。於外溫50℃、氫氣壓0.5 MPa下攪拌48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於經氮氣置換之手套式操作箱內進行減壓過濾,將過濾物利用N-甲基吡咯啶酮(35 mL)洗淨。向濾液中加入甲苯(45 mL),濃縮至55 mL。將該操作反覆3次,進行脫水操作,藉此獲得粗產物之4-甲氧基苯基5-乙醯胺-3,5-二去氧-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2→6)-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醯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α-D-吡喃甘露糖-(1→3)-[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醯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α-D-吡喃甘露糖-(1→6)]-β-D-吡喃甘露糖-(1→4)-2-乙醯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乙醯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1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N-甲基吡咯啶酮溶液。將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再者,關於觸媒,即便使用5%Pd/C(川研製造,PE型)或ASCA-2(N.E. CHEMCAT製造)代替上述5%Pd/C(川研製造,EA型),亦可獲得大致同等之反應性。
實施例67 依據以下之合成流程W純化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下述左下所示之化合物係式E1中之「R 7」為甲基之化合物的例示。 [合成流程W] [化279]
實施例68 11-疊氮-3,6,9-三氧雜十一烷-1-胺(-)-二-對甲苯醯-L-酒石酸鹽(式E-2所表示之化合物(R 7=Me)) [化280]
向11-疊氮-3,6,9-三氧雜十一烷-1-胺(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10.0 g,45.82 mmol,94.3%HPLC純度)之乙腈(24 mL)及水(6 mL)之溶液中加入(-)-二-對甲苯醯-L-酒石酸(17.70 g,45.82 mmol),於35℃下進行攪拌,確認溶解後,於相同溫度下歷時1小時滴加乙腈(300 mL)。將所獲得之漿料液於減壓下濃縮至200 mL,將漿料液於25℃下攪拌30分鐘,將所析出之結晶進行過濾。將經過濾分離之結晶利用乙腈(30 mL)洗淨,於40℃下在減壓下進行乾燥,獲得作為白色結晶之11-疊氮-3,6,9-三氧雜十一烷-1-胺(-)-二-對甲苯醯-L-酒石酸鹽(式E-2-PTTA所表示之化合物)(24.40 g,產率88.0%,99.2%HPLC純度)(熔點152℃)。
1H-NMR(500 MHz, DMSO) δ 7.82 (d, J = 9.0 Hz, 4H),  7.30 (d, J = 9.0 Hz, 4H), 5.61 (s, 2H), 3.59(t, J = 5.0 Hz, 2H), 3.56 - 3.47 (m, 10H), 3.39 (t, J = 5.5 Hz, 2H), 2.91 (t, J = 6.0 Hz, 2H), 2.36 (s, 6H). 13C-NMR (125 MHz, DMSO) δ 168.06, 164.80, 143.63, 129.25, 129.18, 126.93, 71.68, 69.72, 69.63, 69.59, 69.57, 69.20, 66.68, 49.96, 38.40, 21.14. 再者,即便使用(+)-二-對甲苯醯-D-酒石酸代替(-)-二-對甲苯醯-L-酒石酸,亦可進行同樣之操作。
實施例69 11-疊氮-3,6,9-三氧雜十一烷-1-胺(-)-二苯甲醯基-L-酒石酸鹽(式E-2-BZTA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81]
向11-疊氮-3,6,9-三氧雜十一烷-1-胺(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5.0 g,22.91 mmol)之乙腈(12 mL)及水(3 mL)之溶液中加入(-)-二苯甲醯基-L-酒石酸(8.21 g,22.91 mmol),於35℃下進行攪拌,確認溶解後,於相同溫度下歷時1小時滴加乙腈(150 mL)。將所獲得之漿料液於減壓下濃縮至125 mL,加入乙腈(100 mL),再次於減壓下濃縮至125 mL。將漿料液於25℃下攪拌30分鐘,將所析出之結晶進行過濾。將過濾分離之結晶利用乙腈(15 mL)洗淨,於40℃下在減壓下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白色結晶之11-疊氮-3,6,9-三氧雜十一烷-1-胺(-)-二苯甲醯基-L-酒石酸鹽(式E-2-BZTA所表示之化合物)(10.6 g,產率80%)(熔點131℃)。
1H-NMR(500 MHz, DMSO) δ 7.94 (d, J = 8.5 Hz, 4H), 7.64(t, J = 7.5 Hz, 2H), 7.51(t, J = 7.5 Hz, 4H), 5.65 (s, 2H), 3.59 (t, J = 5.0 Hz, 2H), 3.56 - 3.47 (m, 10H), 3.39 (t, J = 5.5 Hz, 2H), 2.90 (t, J = 5.0 Hz, 2H). 13C-NMR(125 MHz, DMSO) δ 167.98, 164.86, 133.38, 129.63, 129.22, 128.66, 72.10, 69.73, 69.63, 69.59, 69.57, 69.21, 66.69, 49.97, 38.38. 再者,即便使用(+)-二苯甲醯基-D-酒石酸代替(-)-二苯甲醯基-L-酒石酸,亦可進行同樣之操作。
實施例70 11-疊氮-3,6,9-三氧雜十一烷-1-胺(-)-二-對甲氧苯甲醯基-L-酒石酸鹽(式E-2所表示之化合物(R 7=OMe)) [化282]
向11-疊氮-3,6,9-三氧雜十一烷-1-胺(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5.0 g,22.91 mmol)之乙腈(12 mL)及水(3 mL)之溶液中加入(-)-二-對甲氧苯甲醯基-L-酒石酸(9.58 g,22.91 mmol),於35℃下進行攪拌,確認溶解後,於相同溫度下歷時1小時滴加乙腈(150 mL)。將所獲得之漿料液於減壓下濃縮至100 mL,將漿料液於25℃下攪拌30分鐘,將所析出之結晶進行過濾。將過濾分離之結晶利用乙腈(15 mL)洗淨,於40℃下在減壓下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白色結晶之11-疊氮-3,6,9-三氧雜十一烷-1-胺(-)-二-對甲氧苯甲醯基-L-酒石酸鹽(式E-2-PATA所表示之化合物(R 7=OMe))(11.4 g,產率78%)(熔點153℃)。
1H-NMR(500 MHz, DMSO) δ 7.89 (d, J = 9.0 Hz, 4H), 7.02 (d, J = 9.0 Hz, 4H), 5.59 (s, 2H), 3.82 (s, 6H), 3.59 (t, J = 5.0 Hz, 2H), 3.56 - 3.47 (m, 10H), 3.39 (t, J = 5.5 Hz, 2H), 2.91 (t, J = 5.5 Hz, 2H). 13C-NMR (125 MHz, DMSO) δ 168.25, 164.50, 163.14, 131.34, 121.88, 113.92, 71.64, 69.73, 69.63, 69.59, 69.21, 66.70, 55.48, 49.97, 38.38. 即便使用(+)-二-對甲氧苯甲醯基-D-酒石酸代替(-)-二-對甲氧苯甲醯基-L-酒石酸,亦可進行同樣之操作。
實施例71 11-疊氮-3,6,9-三氧雜十一烷-1-胺(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83]
向實施例68中所獲得之11-疊氮-3,6,9-三氧雜十一烷-1-胺(-)-二-對甲苯醯-L-酒石酸鹽(式E-2-PTTA所表示之化合物)(12.0 g,19.85 mmol)之乙酸乙酯(120 mL)及水(18 mL)之溶液中加入濃鹽酸(2.41 g,23.82 mmol),於25℃下攪拌後進行分液。將所獲得之水層利用乙酸乙酯(120 mL)洗淨兩次,利用10當量濃度之氫氧化鈉水溶液(2.15 mL,21.50 mmol)將pH值調整至11後,加入氯化鈉(0.6 g)來進行溶解。加入二氯甲烷(120 mL),攪拌後進行分液,而獲得有機層。進而,向水層中加入二氯甲烷(120 mL),攪拌後進行分液,合併所獲得之有機層。將合併之有機層於減壓下濃縮至12 mL,加入乙腈(120 mL),於減壓下濃縮至12 mL。將所獲得之溶液進行過濾,將無機鹽去除後,利用乙腈(6 mL)洗淨,將所獲得之溶液於減壓下進行濃縮,而獲得作為淡黃色油狀化合物之HPLC純度99.2%之11-疊氮-3,6,9-三氧雜十一烷-1-胺(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3.7 g,產率85%)。 1H-NMR(500 MHz, CDCl 3) δ 3.69 - 3.62 (m, 10H), 3.51 (t, J = 5.5 Hz, 2H), 3.39 (t, J = 5.5 Hz, 2H), 2.87 (t, J = 5.5 Hz, 2H).
<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度分析條件> 於下述HPLC分析條件下,實施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度之測定。測定樣品溶液後,測定空白溶液,將空白峰削除,藉此算出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HPLC純度。
<樣品溶液之製備> 於10 mL量瓶中稱量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50 mg,加入乙腈2 mL、三乙胺100 μL並加以混合。添加乙酸酐50 μL並混合後,靜置15分鐘而使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乙醯基衍生物化。加入4當量濃度之氫氧化鈉水溶液150 μL,混合後利用50%乙腈水進行定容而製備樣品溶液。 <空白溶液之製備> 向10 mL量瓶中加入乙腈2 mL、三乙胺100 μL並進行混合。添加乙酸酐50 μL並混合後,靜置15分鐘。加入4當量濃度之氫氧化鈉水溶液150 μL,混合後利用50%乙腈水進行定容而製備樣品溶液。 <HPLC分析條件> 使用機器:SHIMAZU HPLC(LC-20AD) 管柱:Xbrige C18 3.5 μm,4.6×150 mm(Waters) 流動相A:10 mM AcONH 4水溶液 流動相B:CH 3CN [表7]
梯度條件:
時間/溶劑 10 mM AcONH 4水溶液 CH 3CN
0分鐘 90% 10%
13分鐘 35% 65%
15分鐘 35% 65%
流速:1 mL/分鐘 檢測波長:210 nm 管柱溫度:40℃ 注入量:5 μL 保持時間:7.3分鐘(經乙醯化之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9.0分鐘(經乙醯化之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二聚物)
實施例72 [化284]
將4-甲氧基苯基5-乙醯胺-3,5-二去氧-D-甘油-α-D-半乳-2-吡喃壬酮糖基-(2→6)-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醯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α-D-吡喃甘露糖-(1→3)-[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醯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α-D-吡喃甘露糖-(1→6)]-β-D-吡喃甘露糖-(1→4)-2-乙醯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乙醯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11所表示之化合物)(相當於0.678 mmol)之N-甲基吡咯啶酮溶液加入至100 mL茄形燒瓶中,依序加入11-疊氮-3,6,9-三氧雜十一烷-1-胺(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0.45 g,2.03 mmol)、N-乙基二異丙基胺(0.36 mL,2.03 mmol)、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鏻(1.06 g,2.03 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藉由HPLC確認反應結束後,若向反應液滴加乙腈(300 mL),則凝膠狀固體析出。將其懸浮液進行離心分離。將白色凝膠狀固體利用乙腈(30 mL)洗淨2次,向所獲得之白色凝膠狀固體加入水(10 mL),利用膜濾器進行過濾,將濾液利用HPLC進行分取純化(每次之添加量:2 mL)。將包含目標物之餾分於減壓下濃縮後,進行冷凍乾燥,藉此取得作為白色固體之4-甲氧基苯基N-(2-{2-[2-(2-疊氮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5-乙醯基-神經醯胺-(2→6)-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醯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α-D-吡喃甘露糖-(1→3)-[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醯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2)-α-D-吡喃甘露糖-(1→6)]-β-D-吡喃甘露糖-(1→4)-2-乙醯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1→4)-2-乙醯胺-2-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式D-13所表示之化合物)(1.01 g,產率66%(自D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通算產率))(HPLC純度98.2%(檢測波長220 nm))。
1H-NMR(500 MHz, D 2O) δ 1.73 (t, J = 12.0 Hz, 1H), 1.87 - 2.07 (brs, 15H), 2.59 (dd, J = 4,12.0 Hz, 1H), 3.26 - 3.90 (m, 77H), 4.00 (brs, 1H), 4.08 (brs, 1H), 4.14(brs, 1H), 4.30 - 4.38 (m, 2H), 4.50 - 4.54 (m, 3H), 4.65 (brs, 1H), 4.78 (d, J = 5.5 Hz, 1H), 4.83 (brs, 1H), 4.93 (d, J = 8.5 Hz, 1H), 5.03 (brs, 1H), 6.86 (d, J = 9.5 Hz, 2H), 6.93 (d, J = 9.5 Hz, 2H). 13C-NMR(125 MHz, D 2O) δ 22.71, 22.76, 22.89, 22.99, 23.06, 23.91, 38.85, 39.41, 50.80, 52.35, 55.22, 55.50, 55.62, 56.45, 60.58, 60.62, 60.84, 61.64, 62.28, 62.34, 63.29, 63.68, 66.31, 66.43, 67.63, 67.91, 67.92, 67.99, 68.45, 68.97, 69.14, 69.18, 69.80, 69.85, 70.06, 70.10, 70.16, 70.28, 70.83, 71.29, 71.62, 71.73, 72.66, 72.71, 72.73, 73.09, 73.16, 73.50, 74.12, 74.16, 74.19, 75.02, 75.05, 75.34, 75.36, 75.99, 76.98, 77.06, 79.19, 79.65, 80.10, 81.11, 81.48, 97.67, 100.02, 100.10, 100.18, 101.07, 102.03, 103.60, 104.29, 115.72, 118.92, 151.66, 155.49, 163.48, 169.72, 175.26, 175.28, 175.39, 175.46, 175.64. HRMS(ESI)[M+H] +(m/z):C 88H 144N 9O 57之計算值:2238.8641;實驗值:2238.8604[M+H] +).
圖1係簡略地表示本發明中所提供之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寡糖之新穎製造方法之一例者。 圖2係簡略地表示本發明中所提供之上述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新穎製造方法一例者。 圖3係簡略地表示本發明中所提供之上述式D-13所表示之寡糖之新穎製造方法之一例者。

Claims (116)

  1. 一種製造寡糖之方法,該寡糖由以下式A-13表示, [化1] 該寡糖之製造方法包括: (步驟I-1)生成以下之式A-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α-1,6-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2] [化3] [化4] [化5] (步驟I-2)生成以下之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上述式A-7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4-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6] [化7] [化8] ; (步驟I-3)生成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寡糖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上述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2-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9] [化10]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2中包括:藉由使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於全氟羧酸之烷基酯之存在下與強鹼進行反應而生成上述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上述全氟羧酸之烷基酯為三氟乙酸甲酯、三氟乙酸乙酯、三氟乙酸丙酯、三氟乙酸異丙酯、三氟乙酸丁酯、五氟丙酸甲酯、五氟丙酸乙酯、五氟丙酸丙酯、五氟丙酸異丙酯、七氟丁酸甲酯、七氟丁酸乙酯、七氟丁酸丙酯、七氟丁酸異丙酯、七氟丁酸丁酯、九氟戊酸甲酯、九氟戊酸乙酯、九氟戊酸丙酯、九氟戊酸異丙酯、九氟戊酸丁酯、十一氟己酸甲酯、十一氟己酸乙酯、十一氟己酸丙酯、十一氟己酸異丙酯、或十一氟己酸丁酯。
  4. 如請求項2或3之方法,其中上述強鹼為選自由金屬醯胺之鈉鹽、鋰鹽、及鉀鹽;C1~C20烷氧化物之鈉鹽、鋰鹽、鉀鹽、銫鹽、及鋇鹽;氫化鈉、氫化鉀、氫化鋰、丁基鋰、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碳酸鋰、磷酸鉀、磷酸鈉、磷酸銫、磷酸鋰、二氮雜雙環十一烯(DBU)、二氮雜雙環壬烯(DBN)、及1,1,3,3-四甲基胍(TMG);以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5. 如請求項2或3之方法,其中上述強鹼為第三丁醇鉀、第三丁醇鈉、第三丁醇鋰、或LHMDS(雙(三甲基矽烷)胺基鋰)。
  6. 如請求項2或3之方法,其中上述步驟I-2之反應係於C1~C10醇溶劑單獨情況下進行或於C1~C10醇溶劑與醯胺系溶劑、醚系溶劑、酯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鹵素系溶劑、烴系溶劑、或腈系溶劑之混合溶劑中進行。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3中包括:藉由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於氟醇及水之混合溶劑中與DDQ(2,3-二氯-5,6-二氰基-對苯醌)反應,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2-萘基甲基脫離,而生成上述式A-13所示之寡糖。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上述氟醇為選自由六氟-2-丙醇(HFIP)、2,2,2-三氟乙醇(TFE)、2,2,3,3,4,4,5,5-八氟-1-戊醇、九氟-第三丁醇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9.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上述步驟I-3之反應係於-35℃~70℃下進行。
  10.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上述步驟I-3之反應係於-30℃~-10℃下進行。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1中包括:使上述式A-4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
  1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2中包括:使上述式A-7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
  1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1-3中包括:使上述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
  14.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之化合物。
  15.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之化合物。
  16.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之化合物。
  17. 如請求項11至1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上述疏水性載體為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
  18.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上述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為選自由聚(苯乙烯/二乙烯苯)高分子凝膠樹脂、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樹脂、聚羥基甲基丙烯酸酯樹脂、苯乙烯-乙烯苯共聚物樹脂、聚乙烯醇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樹脂、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上述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為選自由(1)使矽膠與矽烷偶合劑反應所獲得之樹脂;(2)使二甲基十八烷基、十八烷基、三甲基十八烷基、二甲基辛基、辛基、丁基、乙基、甲基、苯基、氰基丙基、或胺基丙基化學鍵結於矽膠所獲得之樹脂;(3)使二十二烷基或三十烷基化學鍵結於矽膠所獲得之樹脂;及(4)上述(1)~(3)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20.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上述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為鍵結有十八烷基之矽膠樹脂(ODS樹脂)。
  21. 如請求項11至1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為包含水溶性醇系溶劑、水溶性腈系溶劑、水溶性醚系溶劑、水溶性酮系溶劑、水溶性醯胺系溶劑、或水溶性亞碸系溶劑、或者包含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系之混合溶劑。
  22. 如請求項21之方法,其中上述水溶性腈系溶劑為乙腈。
  23. 如請求項11至1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目標物之溶出步驟中所使用之上述有機溶劑為腈系溶劑、醚系溶劑、酯系溶劑、酮系溶劑、鹵素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或包含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溶劑系之混合溶劑。
  2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上述式A-11所表示之化合物係藉由包括以下步驟Y-1及步驟Y-2的步驟來製造: (步驟Y-1)生成以下之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以下之式B-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B-2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4-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B-3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11] [化12] [化13] [化14] (步驟Y-2)藉由向包含上述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及苄基鹵或磺酸苄酯之溶劑中添加第三丁醇鋰或第三戊醇鋰,利用苄基對上述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中所存在之羥基進行保護,而生成以下之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15]
  25. 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中包含上述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及苄基鹵或磺酸苄酯之溶劑為醯胺系溶劑、醚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或烴系溶劑、脲系溶劑、或者包含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溶劑系之混合溶劑。
  26. 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進而包括以如下方式純化上述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將上述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鄰苯二甲醯亞胺基開環,繼而與辛可尼丁反應,藉此生成結晶性之以下之式B-6: [化16] 所表示之化合物,將結晶性之上述式B-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非結晶性物質分離後,添加酸性水溶液及溶劑,藉此將上述式B-6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辛可尼丁去除,而生成以下之式B-7: [化17] 所表示之化合物,繼而,使上述式B-7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上述開環之鄰苯二甲醯亞胺基閉環,藉此純化上述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
  2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而包括以如下方式純化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將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鄰苯二甲醯亞胺基開環,繼而與(R)-(+)-1-(1-萘基)乙基胺形成鹽,藉此生成結晶性之以下之式A-14: [化18] 所表示之化合物,將結晶性之上述式A-14所表示之化合物與非結晶性物質分離後,添加酸性水溶液及溶劑,藉此去除上述式A-14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R)-(+)-1-(1-萘基)乙基胺,而生成以下之式A-15: [化19] 所表示之化合物,繼而使上述式A-1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上述開環之鄰苯二甲醯亞胺基閉環,藉此純化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
  28. 一種製造寡糖之方法,該寡糖由以下之式D-13表示, [化20] 該寡糖之製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II-1)生成以下之式D-2所表示化合物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以下之式A-13所表示之寡糖與以下之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α-1,3-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化21] [化22] [化23] [化24] (步驟II-2)生成以下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該生成以下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包括藉由使上述式D-2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D-3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2-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生成以下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後,藉由選自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及鄰苯二甲醯亞胺基(Pht)中之保護基對以下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胺基進行保護,而生成以下之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者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且R 6為氫原子,或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或者藉由將以下之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上之乙醯基(Ac)去除,而生成以下之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 [化25] [化26] [化27] [化28] (步驟II-3)生成以下之式D-11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M +為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之步驟,其包括藉由使上述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D-7: [化29] 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4-糖苷鍵結而生成以下之式D-8: [化30]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者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且R 6為氫原子,或者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繼而,將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上之上述胺基及醇之醯基系保護基之保護基去除,而生成以下之式D-9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M +為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 [化31] [化32] (步驟II-4)藉由使上述式D-1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生成上述式D-13所表示之寡糖之步驟, [化33]
  29.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I-1中包括:藉由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於全氟羧酸之烷基酯之存在下與強鹼反應而生成上述式D-2所表示之化合物。
  30.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上述全氟羧酸之烷基酯為三氟乙酸甲酯、三氟乙酸乙酯、三氟乙酸丙酯、三氟乙酸異丙酯、三氟乙酸丁酯、五氟丙酸甲酯、五氟丙酸乙酯、五氟丙酸丙酯、五氟丙酸異丙酯、七氟丁酸甲酯、七氟丁酸乙酯、七氟丁酸丙酯、七氟丁酸異丙酯、七氟丁酸丁酯、九氟戊酸甲酯、九氟戊酸乙酯、九氟戊酸丙酯、九氟戊酸異丙酯、九氟戊酸丁酯、十一氟己酸甲酯、十一氟己酸乙酯、十一氟己酸丙酯、十一氟己酸異丙酯、或十一氟己酸丁酯。
  31. 如請求項29或30之方法,其中上述強鹼為選自由金屬醯胺之鈉鹽、鋰鹽、及鉀鹽;C1~C20烷氧化物之鈉鹽、鋰鹽、鉀鹽、銫鹽、及鋇鹽;氫化鈉、氫化鉀、氫化鋰、丁基鋰、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碳酸鋰、磷酸鉀、磷酸鈉、磷酸銫、磷酸鋰、二氮雜雙環十一烯(DBU)、二氮雜雙環壬烯(DBN)、及1,1,3,3-四甲基胍(TMG);以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32. 如請求項29或30之方法,其中上述強鹼為第三丁醇鉀、第三丁醇鈉、第三丁醇鋰、或LHMDS(雙(三甲基矽烷)胺基鋰)。
  33. 如請求項29或30之方法,其中藉由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於三氟乙酸酯之存在下與強鹼反應而生成上述式D-2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係於C1~C10醇溶劑單獨存在下進行或於C1~C10醇溶劑與醯胺系溶劑、醚系溶劑、酯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鹵素系溶劑、烴系溶劑、或腈系溶劑之混合溶劑中進行。
  34. 如請求項28至3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I-3中包括:藉由利用芳氧基羰基(COOAr)對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胺基進行保護而生成上述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
  35. 如請求項28至3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I-3中,由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生成上述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係於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磷酸氫二鈉、或磷酸氫二鉀之水溶液中進行。
  36. 如請求項28至3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上述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係藉由包括以下步驟之純化方法獲得: 向包含粗製之上述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中添加以下之式E-1: [化34]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7為氫原子、甲基、或甲氧基),而生成以下之式E-2: [化35] 所表示之結晶性化合物(式中,R 7為氫原子、甲基、或甲氧基)之步驟;及將該結晶性化合物單離,繼而自該單離之結晶性化合物萃取上述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步驟。
  37. 如請求項36之方法,其中純化後之上述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於藉由HPLC測定時具有95%以上之純度。
  38. 如請求項37之方法,其中上述純度為98%以上。
  39.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I-1中包括:使上述式A-13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A-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
  40.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I-2中包括:使上述式D-3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D-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
  41.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I-3中包括:使上述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上述式D-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反應終止後,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
  42.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II-3中包括:藉由利用乙醯基對上述式D-9上之胺基進行保護,而生成以下之式D-10: [化36] 所表示之化合物,向包含所生成之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
  43.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的化合物。
  44. 如請求項40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的化合物。
  45. 如請求項41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的化合物。
  46. 如請求項42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的化合物。
  47. 如請求項39至4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上述疏水性載體為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
  48. 如請求項47之方法,其中上述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為選自由聚(苯乙烯/二乙烯苯)高分子凝膠樹脂、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樹脂、聚羥基甲基丙烯酸酯樹脂、苯乙烯-乙烯苯共聚物樹脂、聚乙烯醇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樹脂、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49.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上述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為選自由(1)使矽膠與矽烷偶合劑反應所獲得之樹脂;(2)使二甲基十八烷基、十八烷基、三甲基十八烷基、二甲基辛基、辛基、丁基、乙基、甲基、苯基、氰基丙基、或胺基丙基化學鍵結於矽膠所獲得之樹脂;(3)使二十二烷基或三十烷基化學鍵結於矽膠所獲得之樹脂;及(4)上述(1)~(3)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50.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上述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為鍵結有十八烷基之矽膠樹脂(ODS樹脂)。
  51. 如請求項39至4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為水溶性醇系溶劑、水溶性腈系溶劑、水溶性醚系溶劑、水溶性酮系溶劑、水溶性醯胺系溶劑、或水溶性亞碸系溶劑、或者含有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系之混合溶劑。
  52. 如請求項51之方法,其中上述水溶性腈系溶劑為乙腈。
  53. 如請求項39至4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目標物之溶出步驟中所使用之上述有機溶劑為腈系溶劑、醚系溶劑、酯系溶劑、酮系溶劑、鹵素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或者含有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溶劑系之混合溶劑。
  54. 如請求項28至3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而包括如下步驟:藉由使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反丁烯二酸形成鹽,而生成結晶性之以下之式D-5-FMA: [化37] 所表示之化合物,繼而,將結晶性之上述式D-5-FMA所表示之化合物自非結晶性物質分離純化。
  55. 一種製造以下之式B-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向包含以下之式B-4: [化38] [化39] 所表示之化合物及苄基鹵或磺酸苄酯之溶劑中添加第三丁醇鋰或第三戊醇鋰,利用苄基對上述式B-4所表示之化合物中所存在之羥基進行保護。
  56. 如請求項55之方法,其中上述溶劑為醯胺系溶劑、醚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脲系溶劑、烴系溶劑、或包含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之溶劑系之混合溶劑。
  57. 一種製造以下之式A-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使以下之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於全氟羧酸之烷基酯之存在下與強鹼反應, [化40] [化41]
  58. 如請求項57之方法,其中上述全氟羧酸之烷基酯為三氟乙酸甲酯、三氟乙酸乙酯、三氟乙酸丙酯、三氟乙酸異丙酯、三氟乙酸丁酯、五氟丙酸甲酯、五氟丙酸乙酯、五氟丙酸丙酯、五氟丙酸異丙酯、七氟丁酸甲酯、七氟丁酸乙酯、七氟丁酸丙酯、七氟丁酸異丙酯、七氟丁酸丁酯、九氟戊酸甲酯、九氟戊酸乙酯、九氟戊酸丙酯、九氟戊酸異丙酯、九氟戊酸丁酯、十一氟己酸甲酯、十一氟己酸乙酯、十一氟己酸丙酯、十一氟己酸異丙酯、或十一氟己酸丁酯。
  59. 如請求項57或58之方法,其中上述強鹼為選自金屬醯胺之鈉鹽、鋰鹽、鉀鹽;C1~C20烷氧化物之鈉鹽、鋰鹽、鉀鹽、銫鹽、及鋇鹽;氫化鈉、氫化鉀、氫化鋰、丁基鋰、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碳酸鋰、磷酸鉀、磷酸鈉、磷酸銫、磷酸鋰、二氮雜雙環十一烯(DBU)、二氮雜雙環壬烯(DBN)、及1,1,3,3-四甲基胍(TMG);以及其等之組合。
  60. 如請求項57或58之方法,其中上述強鹼為第三丁醇鉀、第三丁醇鈉、第三丁醇鋰、或LHMDS(雙(三甲基矽烷)胺基鋰)。
  61. 如請求項57或58之方法,其中上述反應係於C1~C10醇溶劑單獨存在下進行或於C1~C10醇溶劑與醯胺系溶劑、醚系溶劑、酯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鹵素系溶劑、烴系溶劑、或腈系溶劑之混合溶劑中進行。
  62. 一種製造以下之式A-13所示之寡糖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使以下之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於氟醇及水之混合溶劑中與DDQ(2,3-二氯-5,6-二氰基-對苯醌)反應,而使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2-萘基甲基脫離, [化42] [化43]
  63. 如請求項62之方法,其中上述氟醇為選自由六氟-2-丙醇(HFIP)、2,2,2-三氟乙醇(TFE)、2,2,3,3,4,4,5,5-八氟-1-戊醇、九氟-第三丁醇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64. 如請求項62或63之方法,其係於-35℃~70℃下進行。
  65. 如請求項62或63之方法,其係於-30℃~-10℃下進行。
  66. 一種下述之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其包括: [化44] 向包含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5所表示之化合物。
  67. 一種下述之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其包括: [化45] 向包含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9所表示之化合物。
  68. 一種下述之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其包括: [化46] 向包含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A-12所表示之化合物。
  69. 一種下述之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其包括: [化47] 向包含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
  70. 一種下述之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其包括: [化48] 向包含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5所表示之化合物。
  71. 一種下述之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 [化49] (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且R 6為氫原子,或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其包括: 向包含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
  72. 一種下述之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純化方法,其包括: [化50] 向包含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夾雜物之水溶性有機溶劑中添加疏水性載體及水,使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吸附於該疏水性載體中,繼而進行過濾,及將該疏水性載體利用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與上述水之混合溶液洗淨,藉此去除上述夾雜物,繼而使用有機溶劑,使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藉此純化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
  73. 如請求項69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D-1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之化合物。
  74. 如請求項70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D-5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之化合物。
  75. 如請求項71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D-8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之化合物。
  76. 如請求項72之方法,其中上述夾雜物包含上述式D-10所表示之化合物以外之糖化合物、及/或源自用以獲得上述純化之化合物之反應試劑之化合物。
  77. 如請求項69至7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上述疏水性載體為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
  78. 如請求項77之方法,其中上述逆相分配層析法填充用樹脂為選自由聚(苯乙烯/二乙烯苯)高分子凝膠樹脂、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樹脂、聚羥基甲基丙烯酸酯樹脂、苯乙烯-乙烯苯共聚物樹脂、聚乙烯醇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樹脂、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及其等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79. 如請求項78之方法,其中上述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為選自由(1)使矽膠與矽烷偶合劑反應所獲得之樹脂;(2)使二甲基十八烷基、十八烷基、三甲基十八烷基、二甲基辛基、辛基、丁基、乙基、甲基、苯基、氰基丙基、或胺基丙基化學鍵結於矽膠所獲得之樹脂;(3)使二十二烷基或三十烷基化學鍵結於矽膠所獲得之樹脂;及(4)上述(1)~(3)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80. 如請求項79之方法,其中上述化學鍵結型矽膠樹脂為鍵結有十八烷基之矽膠樹脂(ODS樹脂)。
  81. 如請求項69至7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為水溶性醇系溶劑、水溶性腈系溶劑、水溶性醚系溶劑、水溶性酮系溶劑、水溶性醯胺系溶劑、水溶性亞碸系溶劑、或包含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水溶性有機溶劑系之混合溶劑。
  82. 如請求項81之方法,其中上述水溶性腈系溶劑為乙腈。
  83. 如請求項69至7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自上述疏水性載體中溶出目標物之溶出步驟中所使用之上述有機溶劑為腈系溶劑、醚系溶劑、酯系溶劑、酮系溶劑、鹵素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或包含至少1種以上之上述溶劑系之混合溶劑。
  84. 一種生成以下之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方法, [化51] (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且R 6為氫原子,或者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其包括如下步驟:生成以下之式D-6: [化52]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且R 6為氫原子,或者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繼而使上述式D-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以下之D-7: [化53] 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β-1,4-糖苷鍵結,藉此生成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
  85. 如請求項84之方法,其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
  86. 如請求項84或85之方法,其包括:藉由將上述式D-8所表示之化合物中之胺基之保護基及醇之醯基系保護基去除,而生成式D-9: [化54]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M +為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
  87. 一種純化以下之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化55] 向包含粗製之上述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溶液中添加以下之式E-1: [化56] 所表示之化合物(式中,R 7為氫原子、甲基、或甲氧基),而生成以下之式E-2: [化57] 所表示之結晶性化合物(式中,R 7為氫原子、甲基、或甲氧基)之步驟;及將該結晶性化合物單離,繼而自該單離之結晶性化合物萃取上述式D-12所表示之化合物。
  88. 一種寡糖,其由以下之式A-13表示: [化58]
  89.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5表示: [化59]
  90.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6表示: [化60]
  91.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7表示: [化61]
  92.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9表示: [化62]
  93.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10表示: [化63]
  94.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11表示: [化64]
  95.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12表示: [化65]
  96.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14表示: [化66]
  97.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A-15表示: [化67]
  98.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B-4表示: [化68]
  99.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B-5表示: [化69]
  100.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B-6表示: [化70]
  101.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B-7表示: [化71]
  102.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B-8表示: [化72]
  103.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1表示: [化73]
  104.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2表示: [化74]
  105.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4表示: [化75]
  106.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5表示: [化76]
  107.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5-FMA表示: [化77]
  108.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6表示: [化78] (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且R 6為氫原子,或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
  109.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8表示: [化79] (式中,R 5為芳氧基羰基(COOAr)、乙醯基(Ac)、或2,2,2-三氯乙氧基羰基(Troc),且R 6為氫原子,或R 5及R 6與其等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鄰苯二甲醯亞胺基)。
  110.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9表示: [化80] (式中,M +為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
  111.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10表示: [化81] (式中,M +為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
  112.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11表示: [化82] (式中,M +為鈉離子、鋰離子、鉀離子、或經質子化之三乙胺陽離子)。
  113. 一種結晶性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E-2表示: [化83] (式中,R 7為氫原子、甲基、或甲氧基)。
  114. 一種化合物,其由以下之式D-12表示,且於利用HPLC測定時具有90%以上之純度: [化84]
  115. 如請求項109之化合物,其中上述純度為95%以上。
  116. 一種寡糖,其由以下之式D-13表示: [化85]
TW111141137A 2021-10-29 2022-10-28 新穎寡糖、該寡糖之製造中間體及其等之製造方法 TW2023341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78383 2021-10-29
JP2021178383 2021-10-29
JP2022005353 2022-01-17
JP2022-005353 2022-01-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4175A true TW202334175A (zh) 2023-09-01

Family

ID=86160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1137A TW202334175A (zh) 2021-10-29 2022-10-28 新穎寡糖、該寡糖之製造中間體及其等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A (1) CA3236388A1 (zh)
IL (1) IL312410A (zh)
TW (1) TW202334175A (zh)
WO (1) WO20230748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3574A1 (ja) * 2022-09-09 2024-03-14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新規なオリゴ糖、該オリゴ糖の製造中間体、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4423A (en) 1994-07-15 1998-11-10 Taiyo Kagaku Co., Lt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ialic acid derivatives
EP1315559B1 (en) 2000-08-18 2006-03-2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he automated synthesis of oligosaccharides
ES2402089T3 (es) * 2001-06-19 2013-04-26 Glytech, Inc. Procedimiento para producir derivado de asparagina de la cadena de azúcar
JP5566226B2 (ja) 2009-09-03 2014-08-06 旭化成株式会社 11糖シアリルオリゴ糖ペプチドの製造方法
JP6001267B2 (ja) 2011-12-31 2016-10-05 公益財団法人野口研究所 炭素−炭素結合型ヘビーフルオラスタグ
TW201534613A (zh) 2013-06-28 2015-09-16 Daiichi Sankyo Co Ltd 寡糖胜肽之純化方法
US11559581B2 (en) 2015-01-09 2023-01-24 Oxford University Innovation Limited Antibody conjugat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antibody conjugates
WO2017110984A1 (ja) 2015-12-25 2017-06-29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限外ろ過膜を用いたオリゴ糖ペプチドの精製法
WO2017156192A1 (en) * 2016-03-08 2017-09-14 Academia Sinica Methods for modular synthesis of n-glycans and arrays thereof
TWI820044B (zh) 2017-09-29 2023-11-01 日商第一三共股份有限公司 抗體-吡咯并苯二氮呯衍生物複合體
EP3492482A1 (en) * 2017-11-30 2019-06-05 Vaxxilon AG Vaccine against klebsiella pneumoniae
JP7254818B2 (ja) 2018-09-06 2023-04-10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新規環状ジヌクレオチド誘導体及びその抗体薬物コンジュゲ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312410A (en) 2024-06-01
WO2023074843A1 (ja) 2023-05-04
CA3236388A1 (en)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82226B1 (en)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l-fucosyl di- or oligosaccharides and novel 2,3,4 tribenzyl-fucosyl derivatives intermediates thereof
JP2004509902A5 (zh)
WO2005061523A1 (en) Glycosaminoglycan (gag) mimetics
TW202334175A (zh) 新穎寡糖、該寡糖之製造中間體及其等之製造方法
Wang et al. Expedient synthesis of an α-S-(1→ 6)-linked pentaglucosyl thiol
WO2015070571A1 (zh) 一种二糖中间体及其合成方法
Nishiyama et al. Synthesis of fluorescence-labeled Galβ1-3Fuc and Galβ1-4Fuc as probes for the endogenous glyco-epitope recognized by galectins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WO2022191313A1 (ja) 糖鎖及び糖鎖を含む医薬品の製造方法
JP5657567B2 (ja) 配糖体の2−硫酸化方法
CN115215910B (zh) 一种聚合度可控的壳寡糖化学合成方法
EP1829884B1 (en) Sugar donor
WO2024053574A1 (ja) 新規なオリゴ糖、該オリゴ糖の製造中間体、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AU2013340901A1 (en) Method of preparation of alpha-galactosyl ceramides compounds
KR20240097876A (ko) 신규한 올리고당, 그 올리고당의 제조 중간체, 및 그들의 제조 방법
CN118302451A (zh) 新型寡糖、该寡糖的制造中间体、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Gening et al. The study of the reaction of terminated oligomerization in the synthesis of oligo-(β1-6)-glucosamines
WO2007048974A2 (fr) Heterooligomeres de d-glucosamine et n-acetyl-d-glucosamine, leu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leur utilisation
JP6198207B2 (ja) 新規糖供与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糖鎖の合成方法
Murakami et al. Convenient stereocontrolled amidoglycosylation of alcohols with acetylated glycals and trichloroethoxysulfonamide
CN110041377B (zh) 一种o-甘露聚糖核心结构的合成方法
US20140303363A1 (en) Preparation and Use of Isolactosamine and Intermediates therefor
TW202419107A (zh) 新穎寡醣、該寡醣之製造中間體、及彼等之製造方法
JP2018534313A (ja) 6−アジド−2,4−ジアセトアミド−2,4,6−トリデオキシ−d−マンノースの調製方法
JP4813838B2 (ja) コア6型構造を有するo−結合型糖アミノ酸誘導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 Guen et al. Allyl 4, 6-O-benzylidene-2-deoxy-2-trichloroacetamido-β-d-glucopyrano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