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1124A - 罐的製造方法及罐的製造系統 - Google Patents

罐的製造方法及罐的製造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1124A
TW202311124A TW111132479A TW111132479A TW202311124A TW 202311124 A TW202311124 A TW 202311124A TW 111132479 A TW111132479 A TW 111132479A TW 111132479 A TW111132479 A TW 111132479A TW 202311124 A TW202311124 A TW 2023111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aforementioned
data
printing machine
i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2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坂卷美由紀
長塚良太
齋藤由樹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洋製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洋製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洋製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1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112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F17/08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 B41F17/14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 B41F17/2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on articles of uniform cross-section, e.g. pencils, rulers, resistors
    • B41F17/22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on articles of uniform cross-section, e.g. pencils, rulers, resistors by rolling cont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525Arrangemen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not covered by group B41J2/21, e.g. applicable to two or more kinds of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解決手段提供一種罐的製造方法,具備以下階段:分色資料製作階段,其自製版編輯資料製作分色資料,該分色資料針對要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的印刷本機的各墨水顏色加以分色;及校正罐製造階段,其製造將圖像配置於罐表面上的校正罐,且該圖像是基於製版編輯資料或分色資料與預先決定的轉換規則而以噴墨印刷機將與製版編輯資料對應的圖像加以輸出的圖像;其中,轉換規則具有用於以噴墨印刷機的墨水來重現基於分色資料而印刷之印刷本機的墨水顏色之規則。

Description

罐的製造方法及罐的製造系統
本發明關於罐的製造方法及罐的製造系統。
已知有一種罐的製造方法,在罐的筒壁表面上印刷規定的圖像(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9-8155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2-106758號公報
本發明的第1態樣中,提供一種罐的製造方法,具備以下階段:分色資料製作階段,其自製版編輯資料製作分色資料,該分色資料針對要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的印刷本機的各墨水顏色加以分色;及校正罐製造階段,其製造將圖像配置於罐表面上的校正罐,且該圖像是基於製版編輯資料或分色資料與預先決定的轉換規則而以噴墨印刷機將與製版編輯資料對應的圖像加以輸出的圖像;其中,轉換規則具有用於以噴墨印刷機的墨水來重現基於分色資料而印刷之印刷本機的墨水顏色之規則。
本發明的第2態樣中,提供一種罐的製造系統,具備:印刷本機,其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分色資料製作部,其自製版編輯資料製作分色資料,該分色資料針對印刷本機的各墨水顏色加以分色;及噴墨印刷機,其基於製版編輯資料或分色資料與預先決定的轉換規則,輸出與製版編輯資料對應的圖像,並製造將圖像配置於罐表面上的校正罐;其中,轉換規則具有用於以噴墨印刷機的墨水來重現基於分色資料而印刷之印刷本機的墨水顏色之規則。
此外,上述發明內容並未列舉出本發明的全部特徵。又,該等特徵群的子組合也可成為發明。
以下,透過發明的實施型態來說明本發明,但以下的實施型態並不對申請專利範圍之發明加以限定。又,發明的解決手段中並不一定需要實施型態中所說明的特徵的全部組合。
第1圖表示本實施型態中的罐的製造系統100之一例。罐的製造系統100,製造表面施加有圖像之印刷的罐。罐的製造系統100可具備:印刷本機200、噴墨印刷機300、電腦400。
印刷本機200,對罐的表面施加圖像之印刷。印刷本機200可為使用印刷版來進行印刷的版式印刷機,且可為凹版印刷機、柔版印刷機、膠版印刷機等。印刷本機200可使用青色(C)、洋紅色(M)、黃色(Y)、黑色(K)等的四原色墨水以及/或是四原色以外的特殊色墨水來進行印刷。
罐的製造系統100可更具備製版裝置210。製版裝置210,製作印刷本機200中使用的印刷版。製版裝置210,可為藉由DTP(桌上出版)、CTP(電腦直接製版)等方式來進行製版的裝置。
本實施型態中藉由罐的製造系統100所製造出的罐的罐體,可為鋁製亦可為鋼製。又,罐可為雙件式罐、三件式罐、寶特瓶罐。罐的形狀可為圓筒型,亦可為角柱型。填充於罐內的內容物,可為飲料、食品、化粧品、清潔劑、藥品等。
噴墨印刷機300,藉由噴墨方式來印刷要被形成在校正罐的表面上之圖像。噴墨印刷機300,例如噴出青色、洋紅色、黃色、黑色等的墨水來輸出圖像。噴墨印刷機300亦可使用該等以外的墨水顏色,例如亦可更使用白色、亮青色(light cyan)、靚紅色(vivid magenta)、淡靚紅色(vivid light magenta)、橘色、綠色等的墨水顏色。
噴墨印刷機300,可將圖像直接印刷至罐表面。此時,能夠將在表面具有以噴墨印刷機300印刷上去的圖像之罐,作為用於印刷本機200的印刷之校正的校正罐。又,噴墨印刷機300,可將圖像印刷至薄膜上。此時,能夠將形成有以噴墨印刷機300印刷出的圖像之薄膜配置於罐表面,來製造校正罐。
校正罐的罐體,可為鋁製亦可為鋼製。又,可為雙件式罐、三件式罐、寶特瓶罐。罐的形狀可為圓筒型,亦可為角柱型。校正罐的材質及形狀,可與本實施型態之罐的製造系統所製造的罐相同。
薄膜可為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等的聚酯薄膜、氯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聚偏二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薄膜的厚度,可為10μm至500μm。
電腦400,產生用於以製版裝置210來進行製版的資料與用於使噴墨印刷機300進行印刷的資料,並將該等資料提供至製版裝置210及噴墨印刷機300。電腦400具有:製版編輯資料製作部10、分色資料製作部20、轉換部30、轉換規則產生部40及轉換規則修正部50。
製版編輯資料製作部10,自圖像資料12製作製版編輯資料14。圖像資料12,是要藉由印刷本機200印刷至罐上之圖像的原稿資料。製版編輯資料製作部10,可針對圖像資料12進行版面及色調的補正等的編輯,而製作製版編輯資料14。
分色資料製作部20,自製版編輯資料14製作針對印刷本機200的各墨水顏色來分色後的分色資料22。分色資料製作部20,可將製版編輯資料14針對印刷本機200所使用的各刷版(亦即墨水顏色)來加以分解,而製作表示各刷版的墨水樣式的分色資料22。又,此時可針對各刷版的墨水樣式進行網點化處理來製作分色資料22,該網點化處理以網點的集合來表示各墨水顏色的濃淡。
分色資料22,可具有特殊色印刷方式的特殊色版的資料。分色資料22,可具有四原色印刷方式的四原色版的資料。又,分色資料22,亦可具有特殊色版的資料與四原色版的資料。
轉換部30進行以下的處理:將印刷本機200中的製作來用於圖像印刷的製版編輯資料14及/或分色資料22,轉換成能夠以噴墨印刷機300輸出的資料。轉換部30,可基於轉換規則32來進行製版編輯資料14及/或分色資料22的轉換處理。
轉換規則32,可具有用於以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來重現要基於分色資料22來印刷之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的規則。藉此,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系統100,在配置於校正罐的表面上的圖像中,能夠重現使用印刷本機200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後之圖像的墨水顏色。
轉換規則產生部40,進行產生轉換規則32的處理。又,轉換規則修正部50,進行對已產生的轉換規則32加以修正的處理。
製版編輯資料製作部10、分色資料製作部20、轉換部30、轉換規則產生部40及轉換規則修正部50,可由一台電腦400所具備,亦可使各功能分散由複數台電腦400所具備。
藉由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系統100,能夠使用噴墨印刷機300製造校正罐,該校正罐重現以印刷本機200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後之圖像的墨水顏色。又,藉由使用噴墨印刷機300的校正,相對於藉由使用印刷版的印刷機來製造校正罐的先前技術之罐的製造方法,能夠大幅縮短印刷罐的校正所需的時間。藉此,能夠大幅縮短從印刷罐的接單至交貨為止的期間,且能夠對應小批次、多種類的印刷罐的製造。
罐的製造系統100,可更具備表示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的顏色樣本60。顏色樣本60可為在用於罐的金屬板上施加過印刷的樣本。圖像資料12,可具有自顏色樣本60中選擇的顏色。
第2圖表示根據本實施型態中的罐的製造系統100所進行的資料處理之一例。
第2圖所示的罐的製造系統100中,首先圖像資料12被輸入至製版編輯資料製作部10。製版編輯資料製作部10,自圖像資料12製作製版編輯資料14。
接著,製版編輯資料製作部10,將製版編輯資料14輸入至分色資料製作部20。分色資料製作部20,自製版編輯資料14製作分色資料22。
分色資料製作部20,將分色資料22輸入至轉換部30。轉換部30,對應於分色資料22取得分色顏色資料24(例如預先自記憶有分色顏色資料24的記憶中讀出),該分色顏色資料24為印刷本機200所使用的墨水顏色的顏色資料。轉換部30,進行將分色資料22轉換成能夠以噴墨印刷機300輸出之資料(亦稱為「IJ印刷資料」)的處理。又,轉換部30,藉由預先決定的轉換規則32,進行將分色顏色資料24轉換成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的顏色資料也就是IJ顏色資料34的轉換。
轉換部30,將IJ印刷資料及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輸出至噴墨印刷機300。噴墨印刷機300,基於分色資料22與轉換規則32,輸出與製版編輯資料14對應的圖像。將被輸出的圖像配置於校正罐,並使用校正罐進行製版編輯資料14的校正。
分色資料製作部20,將分色資料22及分色顏色資料24的顏色輸入至製版裝置210。製版裝置210,基於分色資料22製造刷版。將被製造出的刷版安裝於印刷本機200,印刷出與製版編輯資料14對應的圖像。
藉由根據第2圖所示的罐的製造系統100所進行的資料處理,能夠製造校正罐,該校正罐在罐的表面重現了以印刷本機200來施加印刷之圖像的墨水顏色。又,因為對分色資料22進行轉換處理而輸出要配置於校正罐的罐表面上的圖像,所以能夠製造重現了要以印刷本機200的刷版來表現的網點的形狀或配置之校正罐。
第3圖表示第2圖所示的實施型態中,根據轉換規則產生部40及轉換規則修正部50所進行的資料處理之具體例。
首先,印刷本機200以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來印刷出印刷物220。繼而,測色計取得印刷物22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又,噴墨印刷機300以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來印刷出印刷物320。繼而,測色計取得印刷物32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色座標可使用JISZ8781-4:2013所規定的CIE1976Lab表色系的數值,亦可使用JISZ8781-5:2013所規定的CIE1976Luv表色系的數值。
此處,印刷物220,可為在金屬素材上以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加以印刷的印刷物220。印刷物220,亦可為藉由印刷本機200將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印刷在金屬素材上之色標(color patch)所構成的顏色樣本240(有時會將藉由印刷本機將印刷本機的墨水顏色印刷在金屬素材上之色標所構成的印刷物稱為「顏色樣本」)。金屬素材可為鋁、鋼,亦可為與利用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系統所製造的罐相同材質的金屬素材。
又,印刷物320,可為將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印刷在透明薄膜上,並將印刷後的透明薄膜疊合至金屬素材的IJP色表340(有時會將藉由噴墨印刷機將噴墨印刷機的墨水顏色印刷在透明薄膜上並將印刷後的透明薄膜疊合至金屬素材的印刷物稱為「IJP色表」)。透明薄膜可為PET膜等的聚酯薄膜、氯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聚偏二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亦可為與用於校正罐的製造之薄膜相同材質的薄膜。又,印刷物320,可為將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印刷在金屬素材上的印刷物320,金屬素材可直接套用前述說明。
印刷物22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以及印刷物32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可利用測色計對印刷計進行測色而取得。顏色樣本240的測色時,亦可將罐割開作成平面狀來進行測色。IJP色表340的測色時,亦可對將印刷後的透明薄膜疊合至將罐割開作成平面狀的金屬素材後的對象進行測色。
接著,轉換規則產生部40,將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與印刷物22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附加上對應關係,並取得分色顏色資料24,該分色顏色資料24具有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與印刷物22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的第1對應附加42。又,轉換規則產生部40,將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與印刷物32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附加上對應關係,並取得IJ顏色資料34,該IJ顏色資料34具有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與印刷物32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的第2對應附加44。
轉換規則產生部40,基於分色顏色資料24及IJ顏色資料34產生轉換規則32。轉換規則32,能夠以使印刷物220的顏色值與印刷物320的顏色值的差成為預先決定的範圍的方式來產生。例如,能夠以使印刷物220的顏色值與印刷物320的顏色值的顏色差ΔE 00=4以下的方式來產生轉換規則32。又,能夠以使ΔE 00=3以下的方式來產生轉換規則32。此處,ΔE 00為JISZ8781-6:2017及ISO/CIE 11664-6:2014(E)所規定的顏色差的指標。
轉換規則產生部40,將已產生的轉換規則32輸入至轉換部30。
印刷本機200,將根據分色顏色資料24之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印刷至金屬素材上,並製造由色標構成的顏色樣本240。金屬素材可為鋁、鋼,亦可為與利用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系統100所製造的罐相同材質的金屬素材。又,金屬素材亦可為罐本身。
又,轉換部30取得分色顏色資料24,並藉由轉換規則32將分色顏色資料24的顏色轉換成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轉換部30,將已轉換過的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輸出至噴墨印刷機300。
噴墨印刷機300,將與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對應的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印刷至透明薄膜上,製造出將印刷後的透明薄膜疊合至金屬素材上的IJP色表340。透明薄膜可為PET膜等的聚酯薄膜、氯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聚偏二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亦可為與用於校正罐的製造之薄膜相同材質的薄膜。透明薄膜的厚度可為10μm至500μm。又,金屬素材可為鋁、鋼,亦可為與用於校正罐的製造之金屬材質相同材質的金屬素材。又,金屬素材亦可為罐本身。
此外,IJP色表340,亦可為藉由噴墨印刷機300將與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對應之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印刷至金屬素材上的IJP色表340。金屬素材可直接套用前述說明。
轉換規則修正部50,取得以測色計測量到之顏色樣本240的顏色值與IJP色表340的顏色值的差52。
轉換規則修正部50,當顏色值的差52大於預先決定的值時,修正轉換規則32以使顏色值的差52成為預先決定的值以下。
藉由第3圖所示的罐的製造系統100所進行的資料處理,即便在各印刷本機200及噴墨印刷機300之間的墨水顏色或輸出特性有所不同,或是因印刷罐、校正罐的金屬素材或薄膜的材質而使表現出的墨水顏色有所不同的情況下,也能夠基於實測值而取得重現性高的轉換規則32。藉此,能夠製造出校正罐,該校正罐以高重現性來表現藉由印刷本機200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之圖像的墨水顏色。
第4圖表示根據本實施型態中的罐的製造系統100所進行的資料處理之一例。第4~5圖所示的例子是與第2~3圖所示的例子不同的實施型態,但亦可取出各個實施型態的一部分構成並加以組合。
第4圖所示的罐的製造系統100中,首先圖像資料12被輸入至製版編輯資料製作部10。製版編輯資料製作部10,自圖像資料12製作製版編輯資料14。
接著,製版編輯資料製作部10,將製版編輯資料14輸入至轉換部30。轉換部30,自製版編輯資料14取得製版編輯資料14的墨水顏色的顏色資料也就是製版編輯顏色資料16。轉換部30,進行將製版編輯資料14轉換成IJ印刷資料的處理。又,轉換部30,藉由預先決定的轉換規則32來進行將製版編輯顏色資料16的顏色轉換成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的顏色資料也就是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之轉換。
轉換部30,將IJ印刷資料及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輸出至噴墨印刷機300。噴墨印刷機300基於製版編輯資料14與轉換規則32,輸出與製版編輯資料14對應的圖像。將被輸出的圖像配置於校正罐,並使用校正罐進行製版編輯資料14的校正。
製版編輯資料製作部10,將製版編輯資料14輸入至分色資料製作部20。分色資料製作部20,自製版編輯資料14製作分色資料22。
分色資料製作部20,將分色資料22輸入至製版裝置210。製版裝置210,基於分色資料22製造刷版。將被製造的刷版安裝於印刷本機200,印刷出與製版編輯資料14對應的圖像。
藉由根據第4圖所示的罐的製造系統100,能夠製造校正罐,該校正罐在罐的表面重現了以印刷本機200來施加印刷之圖像的墨水顏色。又,因為對製版編輯資料14進行轉換處理而輸出要配置於校正罐的罐表面上的圖像,所以能夠製造針對製版編輯資料14的墨水顏色具有高重現性的校正罐。
第5圖表示第4圖所示的實施型態中,根據轉換規則產生部40及轉換規則修正部50所進行的資料處理之具體例。
首先,印刷本機200基於分色資料22以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來印刷出印刷物260。繼而,利用測色計取得印刷物26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又,以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來印刷出印刷物360。繼而,利用測色計取得印刷物36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此處,印刷物260,亦可為藉由印刷本機200將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印刷在金屬素材上之色標所構成的顏色樣本280。印刷物360,可為將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印刷在透明薄膜上,並將印刷後的透明薄膜疊合至金屬素材的IJP色表380。印刷物的素材或色座標,可直接套用前述說明。
接著,轉換規則產生部40,將製版編輯資料14的墨水顏色與印刷物26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附加上對應關係,並取得製版編輯顏色資料16,該製版編輯顏色資料16具有製版編輯資料14的墨水顏色與印刷物26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的第3對應附加46。又,轉換規則產生部40,將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與印刷物36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附加上對應關係,並取得IJ顏色資料34,該IJ顏色資料34具有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與印刷物36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的第4對應附加48。
轉換規則產生部40,基於製版編輯顏色資料16及IJ顏色資料34產生轉換規則32。
轉換規則產生部40,將已產生的轉換規則32輸入至轉換部30。
分色資料製作部20,自製版編輯資料14製作分色資料22。印刷本機200取得分色資料22,並製造將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印刷至金屬素材上而成的色標所構成的顏色樣本280。
又,轉換部30取得製版編輯顏色資料16的顏色,並藉由轉換規則32轉換成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轉換部30,將已轉換過的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輸出至噴墨印刷機300。
噴墨印刷機300,將與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對應的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印刷至透明薄膜上,並製造將印刷後的透明薄膜疊合至金屬素材上的IJP色表380。
此外,IJP色表380,亦可為藉由噴墨印刷機300將與IJ顏色資料34對應的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印刷至金屬素材上的IJP色表380。
此外,金屬素材或薄膜的說明,可直接套用前述說明。
接著,以測色計對顏色樣本280與IJP色表380的顏色值進行測色。轉換規則修正部50,取得顏色樣本280與IJP色表380的顏色值的差54。
轉換規則修正部50,當顏色值的差54大於預先決定的值時,修正轉換規則32以使顏色值的差54成為預先決定的值以下。
藉由第5圖所示的罐的製造系統100所進行的資料處理,即便在各印刷本機200及噴墨印刷機300之間的墨水顏色或輸出特性有所不同,或是因印刷罐、校正罐的金屬素材或薄膜的材質而使表現出的墨水顏色有所不同的情況下,也能夠基於實測值而取得重現性高的轉換規則32。藉此,能夠製造出校正罐,該校正罐以高重現性來表現藉由印刷本機200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之圖像的墨水顏色。
接著,針對罐的製造方法加以說明。罐的製造方法可至少具備:分色資料製作階段、校正罐製造階段。
第6圖表示本實施型態中的罐的製造方法的製造流程之一例。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能夠進行第6圖的S10~S60的處理來製造罐。此外,為了方便說明而依序說明S10~S60的處理,但該等處理可有至少一部分並列執行,且亦可在不脫離本發明要旨的範圍內將各步驟交換順序來執行。又,亦可省略一部分步驟。例如,S30屬於分色資料製作階段,S44屬於校正罐製造階段。
首先,在S10中,對圖像資料12進行交稿。圖像資料12可具有以電腦400製作的圖像資料12,亦可具有以照相機或掃瞄機等的裝置讀取的圖像資料12。又,圖像資料12,可經由能夠以電腦400讀取的電子記憶媒體、磁性記憶媒體、光記憶媒體、電磁記憶媒體、半導體記憶媒體等的記憶媒體來進行交稿,亦可經由網際網路等的通訊線路來進行交稿。例如,圖像資料12可為PDF資料、BMP資料或JPG資料等。
圖像資料12,可具有自表示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的顏色樣本60中選擇的顏色。顏色樣本60,可為對要用於罐的金屬板施加過印刷的樣本。又,亦可為對罐本身施加印刷,並割開來製作而成的樣本。
接著,在S20中,自圖像資料12製作製版編輯資料14。製版編輯資料14,可藉由對圖像資料12進行版面及色調的補正等編輯而製作。製版編輯資料14,可包含用於對象的編輯所必需的資料,該編輯為圖形及文字等的物件配置、文字的字型、顏色的指定等。
製版編輯資料14,可由人力操作既有的編輯軟體來製作。作為既有的編輯軟體,較佳為包裝產業用的軟體,例如可舉出PackEdge(Esko公司)。或者亦可藉由電腦自動自圖像資料12製作製版編輯資料14。
接著,在S30中,自製版編輯資料14製作分色資料22,該分色資料22針對要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的印刷本機200的各墨水顏色進行分色。在S30中,可將製版編輯資料14針對印刷本機200所使用的各刷版加以分解,並製作表示各刷版的墨水樣式的分色資料22。又,此時可針對各刷版的墨水樣式進行以網點的集合來表現各墨水顏色的濃淡之網點化處理,來製作分色資料22。
分色資料22,可為針對印刷本機200的各墨水顏色製作的1bit(位元)TIFF(帶標影像檔案格式)的資料。
分色資料22,可由人力操作既有的編輯軟體來製作。作為既有的編輯軟體,例如可舉出Imaging engine(Esko公司)等的軟體RIP(光柵影像處理器)。或者亦可藉由電腦自動自製版編輯資料14製作分色資料22。
接著,在S42中,進行將分色資料22轉換成可能以噴墨印刷機300輸出的資料(亦稱為「IJ印刷資料」)的處理。在S42中,可將各刷版的分色資料22合成而製作IJ印刷資料。
具體而言,首先可藉由轉換規則32,將各個分色顏色資料24的顏色轉換成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一旦將複數個顏色已轉換的分色資料22疊合,便產生出顏色有產生重疊的像素與顏色沒有重疊的像素。例如會有以下的情況:針對特定像素產生特殊色1之墨水與特殊色2之墨水造成的顏色重疊,並針對另外的特定像素僅以特殊色1的墨水來附加顏色。
在印刷本機200中,針對具有藉由2個以上的版之重疊來表現之顏色的像素,是針對藉由重疊來表現的2個以上的顏色的各者,藉由轉換規則32轉換成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並進行將已轉換的2個以上的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混合的處理,而產生重疊的顏色。
例如,針對藉由2個以上的版之重疊來表現的顏色,可將以轉換規則32來對該2個以上的版的分色顏色資料24的顏色進行轉換後的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加以平均化,藉此產生重疊的顏色。作為一例,作為C77、M10、Y6、K8之配方的墨水顏色與C81、M44、Y0、K0之配方的墨水顏色的重疊顏色,可作成墨水比例為平均值的C79、M27、Y3、K4。又,可基於預先決定的混合規則,來產生將2個以上的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混合的混合墨水顏色。混合規則,可為使用者預先給定的查詢表,或者可為數學式。
印刷本機200中,針對沒有藉由2個以上的版之重疊來表現的顏色的像素,可直接使用已轉換過的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產生已混合的顏色後,針對分色資料22,可進行網點或文字的粗細的調整等之補正而製作IJ印刷資料。
藉此,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在配置於校正罐的表面上的圖像中,能夠重現使用印刷本機200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之圖像的墨水顏色。
IJ印刷資料,可由人力操作既有的編輯軟體來製作。作為既有的編輯軟體,例如可舉出Rosette Star Proof (UENO股份有限公司)。或者亦可藉由電腦自動自分色資料22製作IJ印刷資料。
接著,在S44中,基於IJ印刷資料,利用噴墨印刷機300輸出圖像,並將輸出的圖像配置於罐表面上而製造校正罐。藉此,基於分色資料22與預先決定的轉換規則32,以噴墨印刷機300來印刷與製版編輯資料14對應的圖像,得到配置有該圖像的校正罐。
接著,在S50中,使用已製造出的校正罐進行製版編輯資料14的校正。校正可藉由將圖像資料12中選擇的顏色的顏色樣本60與校正罐的顏色加以比較來進行。在S50中,當判斷需要製版編輯資料14的修正時,對製版編輯資料14進行修正,並執行S30之後的步驟。在S50中,當判斷不需要對製版編輯資料14進行修正時,前進至S60。
接著,在S60中,藉由製版裝置210基於分色資料22製造印刷版,並藉由印刷本機200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藉由進行第6圖的製造流程,能夠製造表面已施加印刷的罐。
藉由第6圖所示的罐的製造方法的流程,能夠製造出對利用印刷本機200施加印刷於罐的表面上之圖像的墨水顏色加以重現的校正罐。又,因為是對分色資料22進行轉換處理,並輸出要配置於校正罐的表面上的圖像,所以能夠製造出對要以印刷本機200的刷版來表現的網點形狀或配置加以重現的校正罐。
又,藉由使用噴墨印刷機300的校正,相對於藉由使用印刷版的印刷機來製造校正罐的先前技術之罐的製造方法,能夠大幅縮短印刷罐的校正所需的時間。藉此,能夠大幅縮短從印刷罐的接單至交貨為止的期間,且能夠對應小批次、多種類的印刷罐的製造。
第7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罐的校正階段S44之具體例。第6圖所示的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作為S44的步驟,在S44-1中可利用噴墨印刷機300直接印刷於罐表面。藉此,製造出在罐表面具有直接利用噴墨印刷機300來印刷的圖像之校正罐。
第8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罐的校正階段S44之另一具體例。第6圖所示的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作為S44的步驟,首先在S44-2中利用噴墨印刷機300將圖像印刷於薄膜。薄膜的說明,可直接套用前述說明。
接著,在S44-3中,將形成有以噴墨印刷機300來印刷的圖像的薄膜配置於罐表面以製造校正罐。藉此,製造出以下的校正罐:在罐表面配置有薄膜,且在薄膜上形成有以噴墨印刷機300來印刷之與製版編輯資料14對應的圖像。薄膜,可利用黏著劑貼附於罐來加以配置。又,可將薄膜捲繞於罐上並用膠帶固定兩端。亦可使薄膜熱收縮來固定於罐上。
第9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轉換規則32的產生流程之一例。第6圖所示的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轉換規則32,可藉由進行第9圖的產生流程而產生。此外,為了方便說明而依序說明S100-1~S300的處理,但該等處理可有至少一部分並列執行,且亦可在不脫離本發明要旨的範圍內將各步驟交換順序來執行。又,亦可省略一部分步驟。
首先,在S100-1中,以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印刷出印刷物220,並取得印刷物22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印刷物的素材或色座標的說明,可直接套用前述說明。
接著,在S100-2中,將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與印刷物22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附加上對應關係,並取得分色顏色資料24,該分色顏色資料24具有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與印刷物22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的第1對應附加42。
又,在S200-1中,以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來印刷出印刷物320,並取得印刷物32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印刷物的素材或色座標的說明,可直接套用前述說明。
接著,在S200-2中,將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與印刷物32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附加上對應關係,並取得IJ顏色資料34,該IJ顏色資料34具有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與印刷物32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的第2對應附加44。
接著,在S300中,基於分色顏色資料24及IJ顏色資料34產生轉換規則32。轉換規則32,能夠以使印刷物220的顏色值與印刷物320的顏色值的差成為預先決定的範圍的方式來產生。例如,能夠以使印刷物220的顏色值與印刷物320的顏色值的顏色差ΔE 00=4以下的方式來產生轉換規則32。又,能夠以使ΔE 00=3以下的方式來產生轉換規則32。此處,ΔE 00為JISZ8781-6:2017及ISO/CIE 11664-6:2014(E)所規定的顏色差的指標。
藉由第9圖所示的轉換規則32的產生流程,即便在各印刷本機200及噴墨印刷機300之間的墨水顏色或輸出特性有所不同,或是因印刷罐、校正罐的金屬素材或薄膜的材質而使表現出的墨水顏色有所不同的情況下,也能夠基於實測值而取得重現性高的轉換規則32。藉此,能夠製造出校正罐,該校正罐以高重現性來表現藉由印刷本機200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之圖像的墨水顏色。
第10A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第1對應附加42之具體例。又,第10B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第2對應附加44之具體例。
分色顏色資料24,作為印刷本機200所使用的墨水顏色的顏色資料,可具有墨水顏色的名稱、墨水顏色的配方比例等用以特定墨水顏色的資料(亦即、分色顏色資料24的顏色)。第1對應附加42,可為針對印刷本機200所使用的各墨水顏色,將用以特定墨水顏色的資料與印刷物22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附加上對應者。
IJ顏色資料34,作為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的顏色資料,可具有墨水顏色的名稱、墨水顏色的配方比例等用以特定墨水顏色的資料(亦即、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第2對應附加44,可為針對噴墨印刷機300所使用的各墨水顏色,將用以特定墨水顏色的資料與印刷物32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附加上對應者。
此外,印刷物220及印刷物320的色座標,可直接套用前述色座標的說明。
例如,可在第9圖的S100-2中,如第10A圖所示,進行特殊色1與色座標(L58.17, a-30.75, b-20.73)的第1對應附加,並在S200-2中,如第10B圖所示,進行C1與色座標(L57.58, a-27.38, b-15.23)的第2對應附加。此時,可響應S300中特殊色1與C1的顏色差ΔE 00為2.92的情形,而產生自特殊色1轉換成C1的轉換規則。
第11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轉換規則32的修正流程之一例。第6圖所示的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的轉換規則32,可藉由進行第11圖的修正流程來加以修正。此外,為了方便說明而依序說明S400~S900的處理,但該等處理可有至少一部分並列執行,且亦可在不脫離本發明要旨的範圍內將各步驟交換順序來執行。又,亦可省略一部分步驟。
首先,在S400中,藉由轉換規則32將分色顏色資料24的顏色轉換成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例如,將特殊色1轉換成C1。
接著,在S500中,藉由噴墨印刷機300,將與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例如C1)對應的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例如L57.58, a-27.38, b-15.23之配方的墨水顏色)印刷於透明薄膜上。
接著,在S600中,將印刷後的透明薄膜疊合至金屬素材上而製作IJP色表340,並對其顏色值進行測色。
在S700中,製作由色標所構成的顏色樣本240並對其顏色值進行測色,該色標是藉由印刷本機200將根據分色顏色資料24的顏色之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例如特殊色1)印刷至金屬素材上而成。
接著,在S800中,將顏色樣本240的顏色值與IJG色表340的顏色值加以比較。當顏色值的差大於預先決定的值時,以使顏色值的差成為預先決定的值以下的方式對轉換規則32加以修正,並使用修正過的轉換規則32執行S400之後的步驟。例如,可將預先決定的顏色值的差設為ΔE 00=4,亦可設為ΔE 00=3。當顏色值的差為預先決定的值以下時,可結束轉換規則32的修正。
第11圖的修正流程,可針對以下時間點的轉換規則32進行:在藉由第9圖所示的轉換規則32的產生流程來產生之後,且在被使用於第6圖的罐的製造方法之前。藉此,能夠對應於罐的製造方法中製造的印刷罐、校正罐的金屬素材或薄膜材質等,提高轉換規則32的重現性。
第11圖的修正流程,可針對開始被使用於第6圖所示的罐的製造方法後的轉換規則32來進行。例如,第6圖的罐的製造方法中,當S44所製造出的校正罐的顏色,與顏色樣本60的顏色或者S60中藉由印刷本機200對表面施加印刷之罐的顏色之間的顏色差變大時,可對轉換規則32進行修正流程。又,針對轉換規則32,可定期進行第11圖的修正流程,亦可在印刷本機200或噴墨印刷機300的修理、維修、墨水的批次有變更時等,對轉換規則32進行第11圖的修正流程。藉此,能夠維持轉換規則32的重現性。
藉由第11圖所示的轉換規則32的修正流程,在校正罐中能夠以高重現性表示利用印刷本機200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之圖像的墨水顏色。
第12圖表示本實施型態中的罐的製造方法的製造流程之變化例。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能夠進行第12圖的S10′~S60′的處理來製造罐。此外,為了方便說明而依序說明S10′~S60′的處理,但該等處理可有至少一部分並列執行,且亦可在不脫離本發明要旨的範圍內將各步驟交換順序來執行。又,亦可省略一部分步驟。例如,S30′屬於分色資料製作階段,S44′屬於校正罐製造階段。
首先,在S10′中,對圖像資料12進行交稿。關於圖像資料12的說明,可直接套用前述說明。
接著,在S20′中,自圖像資料12製作製版編輯資料14。關於製版編輯資料14的說明,可直接套用前述說明。
接著,在S42′中,進行製版編輯資料14轉換成IJ印刷資料的處理。
具體而言,在S42′中,可藉由轉換規則32將製版編輯顏色資料16的顏色轉換成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又,製版編輯顏色資料16的顏色中,成為製版編輯顏色資料16的其他顏色之中間色的顏色,亦可對製版編輯資料14進行誤差擴散處理等的處理而轉換成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
藉此,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在配置於校正罐的表面上的圖像中,能夠重現使用印刷本機200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之圖像的墨水顏色。
IJ印刷資料,可由人力操作既有的編輯軟體來製作。作為既有的編輯軟體,例如可舉出軟體RIP(光柵影像處理器)。或者亦可藉由電腦自動自製版編輯資料14製作IJ印刷資料。
接著,在S44′中,基於IJ印刷資料以噴墨印刷機300輸出圖像,並將已輸出的圖像配置於罐表面上而製造校正罐。關於罐的校正階段S44′的說明,可直接套用針對第7圖及第8圖的說明。藉此,基於製版編輯資料14與預先決定的轉換規則32,以噴墨印刷機300印刷出與製版編輯資料14對應的圖像,並得到配置有該圖像的校正罐。
接著,在S50′中,使用已製造出的校正罐進行製版編輯資料14的校正。校正階段的說明,可直接套用前述說明。在S50′中,當判斷需要製版編輯資料14的修正時,對製版編輯資料14加以修正並執行S42′之後的步驟。在S50′中,當判斷不需要對製版編輯資料14進行修正時,前進至S30′。
接著,在S30′中,自製版編輯資料14製作分色資料22。在S30′中,可將製版編輯資料14針對印刷本機200所使用的各刷版來加以分解,而製作表示各刷版的墨水樣式的分色資料22。又,此時可針對各刷版的墨水樣式進行網點化處理來製作分色資料22,該網點化處理以網點的集合來表示各墨水顏色的濃淡。關於分色資料22的說明,可直接套用前述說明。
接著,在S60′中,藉由製版裝置210基於分色資料22製造印刷版,並藉由印刷本機200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藉由進行第12圖的製造流程,能夠製造表面已施加印刷的罐。
藉由第12圖所示的罐的製造流程,即便在各印刷本機200及噴墨印刷機300之間的墨水顏色或輸出特性有所不同,或是因印刷罐、校正罐的金屬素材或薄膜的材質而使表現出的墨水顏色有所不同的情況下,也能夠基於實測值而取得重現性高的轉換規則32。藉此,能夠製造出校正罐,該校正罐以高重現性來表現藉由印刷本機200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之圖像的墨水顏色。
又,藉由使用噴墨印刷機300的校正,相對於藉由使用印刷版的印刷機來製造校正罐的先前技術之罐的製造方法,能夠大幅縮短印刷罐的校正所需的時間。藉此,能夠大幅縮短從印刷罐的接單至交貨為止的期間,且能夠對應小批次、多種類的印刷罐的製造。
第13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轉換規則32的產生流程之一例。第12圖所示的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轉換規則32,可藉由進行第13圖的產生流程而產生。此外,為了方便說明而依序說明S100′-1~S300′的處理,但該等處理可有至少一部分並列執行,且亦可在不脫離本發明要旨的範圍內將各步驟交換順序來執行。又,亦可省略一部分步驟。
首先,在S100′-1中,基於分色資料22以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印刷出印刷物260,並取得印刷物26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印刷物的素材或色座標的說明,可直接套用前述說明。
接著,在S100′-2中,將製版編輯資料14的墨水顏色與印刷物26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附加上對應關係,並取得製版編輯顏色資料16,該製版編輯顏色資料16具有製版編輯資料14的墨水顏色與印刷物26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的第3對應附加46。
又,在S200′-1中,以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來印刷出印刷物360,並取得印刷物36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印刷物的素材或色座標的說明,可直接套用前述說明。
接著,在S200′-2中,將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與印刷物36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附加上對應關係,並取得IJ顏色資料34,該IJ顏色資料34具有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與印刷物36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的第4對應附加48。
接著,在S300′中,基於製版編輯顏色資料16及IJ顏色資料34產生轉換規則32。轉換規則32,能夠以使印刷物260的顏色值與印刷物360的顏色值的差成為預先決定的範圍的方式來產生。例如,能夠以使印刷物260的顏色值與印刷物360的顏色值的顏色差ΔE 00=4以下的方式來產生轉換規則32。又,能夠以使ΔE 00=3以下的方式來產生轉換規則32。
藉由第13圖所示的轉換規則32的產生流程,能夠取得與印刷本機200及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或輸出特性以及印刷罐、校正罐的金屬素材或薄膜的材質對應的墨水顏色的轉換規則,並能夠製造以高重現性表現以印刷本機200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之圖像的墨水顏色的校正罐。
第14A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第3對應附加46之具體例。又,第14B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第4對應附加48之具體例。
製版編輯顏色資料16,作為製版編輯資料14的墨水顏色的顏色資料,可具有墨水顏色的名稱等用以特定墨水顏色的資料(亦即、製版編輯顏色資料16的顏色)。第3對應附加46,可為針對製版編輯資料14的各墨水顏色,將用以特定墨水顏色的資料與印刷物26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附加上對應者。
IJ顏色資料34,作為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的顏色資料,可具有墨水顏色的名稱、墨水顏色的配方比例等用以特定墨水顏色的資料(亦即、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第4對應附加48,可為針對噴墨印刷機300所使用的各墨水顏色,將用以特定墨水顏色的資料與印刷物360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附加上對應者。
此外,印刷物260及印刷物360的色座標,可直接套用前述說明。
例如,可在第13圖的S100′-2中,如第14A圖所示,進行特殊色2與色座標(L55.82, a-25.28, b-27.08)的第3對應附加,並在S200′-2中,如第14B圖所示,進行C2與色座標(L55.84, a-21.80, b-24.34)的第4對應附加。此時,可響應S300′中特殊色2與C2的顏色差ΔE 00為1.77的情形,而產生自特殊色2轉換成C2的轉換規則。
第15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轉換規則32的修正流程之一例。第12圖所示的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的轉換規則32,可藉由進行第15圖的修正流程來加以修正。此外,為了方便說明而依序說明S400′~S900′的處理,但該等處理可有至少一部分並列執行,且亦可在不脫離本發明要旨的範圍內將各步驟交換順序來執行。又,亦可省略一部分步驟。
首先,在S400′中,藉由轉換規則32將製版編輯顏色資料16的顏色轉換成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例如,將特殊色1轉換成C1。
接著,在S500′中,藉由噴墨印刷機300,將與IJ顏色資料34的顏色(例如C2)對應的噴墨印刷機300的墨水顏色(例如L55.84, a-21.80, b-24.34之配方的墨水顏色)印刷於透明薄膜上。
接著,在S600′中,將印刷後的透明薄膜疊合至金屬素材上而製作IJP色表380,並對其顏色值進行測色。
在S700′中,製作由色標所構成的顏色樣本280並對其顏色值進行測色,該色標是藉由印刷本機200將根據分色顏色資料24的顏色之印刷本機200的墨水顏色(例如特殊色2)印刷至金屬素材上而成。
接著,在S800′中,將顏色樣本280的顏色值與IJP色表380的顏色值加以比較。當顏色值的差大於預先決定的值時,以使顏色值的差成為預先決定的值以下的方式對轉換規則32加以修正,並使用修正過的轉換規則32執行S400′之後的步驟。例如,可將預先決定的顏色值的差設為ΔE 00=4,亦可設為ΔE 00=3。當顏色值的差為預先決定的值以下時,可結束轉換規則32的修正。
第15圖的修正流程,可針對以下時間點的轉換規則32進行:在藉由第13圖所示的轉換規則32的產生流程來產生之後,且在被使用於第12圖的罐的製造方法之前。藉此,能夠對應於罐的製造方法中製造的印刷罐、校正罐的金屬素材或薄膜材質等,提高轉換規則32的重現性。
第15圖的修正流程,可針對開始被使用於第12圖所示的罐的製造方法後的轉換規則32來進行。例如,第12圖的罐的製造方法中,當S44′所製造出的校正罐的顏色,與顏色樣本60的顏色或者S60′中藉由印刷本機200對表面施加印刷的罐的顏色之間的顏色差變大時,可對轉換規則32進行修正流程。又,針對轉換規則32,可定期進行第15圖的修正流程,亦可在印刷本機200或噴墨印刷機300的修理、維修、墨水的批次有變更時等,對轉換規則32進行第15圖的修正流程。藉此,能夠維持轉換規則32的重現性。
藉由第15圖所示的轉換規則32的修正流程,在校正罐中能夠以高重現性表示要利用印刷本機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之圖像的墨水顏色。
本發明的各種實施方式,可參照流程圖及方塊圖來記載,於此處,方塊可表示:(1)操作被執行之製程的階段、或(2)具有執行操作的作用之裝置的部件。特定的階段及部件,可藉由專用電路、與儲存於電腦可讀取媒體上之電腦可讀取指令一同供給之可程式電路、及/或與儲存於電腦可讀取媒體上之電腦可讀取指令一同供給之處理器來構裝。專用電路可包括數位及/或類比硬體電路,可包括積體電路(IC)及/或分立電路(discrete circuit)。可程式電路可包括可重構之硬體電路,所述可重構之硬體電路包括:邏輯AND、邏輯OR、邏輯XOR、邏輯NAND、邏輯NOR、及其他邏輯操作;及,正反器、電阻器、場可程式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及可程式邏輯陣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等之記憶體元件等。
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包含能夠儲存藉由適當設備所執行的指令之任意有形的元件(device),其結果為,具有儲存於此處之指令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具備一產品,所述產品包括下述指令,所述指令可作成用於執行流程圖或方塊圖所指定的操作之手段並執行。作為電腦可讀取媒體的一例,可包括電子記憶媒體、磁性記憶媒體、光記憶媒體、電磁記憶媒體及半導體記憶媒體等。作為電腦可讀取媒體的更具體的一例,亦可包括:軟性(註冊商標)磁碟(floppy disk)、磁片、硬碟、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y;RAM)、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可抹除可程式唯讀記憶體(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或快閃記憶體)、電子可抹除可程式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光碟唯讀記憶體(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數位多用途光碟(digital video disc;DVD)、藍光(註冊商標)光碟、記憶棒(memory stick)、積體電路卡等。
電腦可讀取指令可包含一或複數個程式語言之任意組合所記述之原始碼或目標碼中的任一個,包括組譯器指令、指令集架構(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指令、機器指令、機器相關指令、微指令、韌體指令、狀態設定資料、或Smalltalk(註冊商標)、JAVA(註冊商標)、C++等物件導向程式語言、及「C」程式語言或同樣的程式語言般之以往的程序型程式語言。
電腦可讀取指令可對通用電腦、特殊目的之電腦、或者其他可程式資料處理裝置之處理器、或可程式電路,於本地或經由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LAN)、網際網路等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WAN)提供,執行電腦可讀取指令,以作成用於執行流程圖或方塊圖所指定之操作之手段。作為處理器的一例,包括電腦處理器、處理單元、微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控制器及微控制器等。
第16圖示出本發明的複數個態樣可全體或部分地具體化之電腦2200的一例。安裝於電腦2200之程式,可使電腦2200作為與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裝置相關聯的操作或該裝置的一或複數個「部分(section)」發揮功能、或執行該操作或該一或複數個「部分」、及/或可使電腦2200執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製程或該製程的階段。這樣的程式可藉由CPU 2212執行,以使電腦2200執行與本說明書所述之流程圖及方塊圖中的一些或全部方塊相關聯的特定操作。
依據本實施方式之電腦2200,包括CPU 2212、RAM 2214、圖形控制器(graphic controller)2216、及顯示設備2218,這些藉由主機控制器2210相互連接。電腦2200進而包括通訊介面2222、硬碟驅動器(hard disk drive)2224、DVD-ROM驅動器2226、及IC卡驅動器般的輸入輸出單元,這些經由輸入輸出控制器2220連接至主機控制器2210。電腦進而包括ROM 2230及鍵盤2242般的傳統的輸入輸出單元,經由這些輸入輸出晶片2240連接至輸入輸出控制器2220。
CPU 2212依據儲存於ROM 2230及RAM 2214內之程式而動作,並藉此控制各單元。圖形控制器2216,於提供至RAM 2214內之碼框緩衝器等或該圖形控制器2216本身之中,獲得CPU 2212所生成之影像資料,並使影像資料顯示於顯示設備2218上。
通訊介面2222經由網路與其他電子設備進行通訊。硬碟驅動器2224儲存電腦2200內的CPU 2212所使用之程式及資料。DVD-ROM驅動器2226自DVD-ROM 2201讀取程式或資料,並經由RAM 2214將程式或資料提供至硬碟驅動器2224。IC卡驅動器自IC卡讀取程式及資料、及/或將程式及資料寫入IC卡。
ROM 2230,於內部儲存啟動時電腦2200所執行的開機程式(boot program)等、及/或與電腦2200的硬體相關之程式。輸入輸出晶片2240進而可經由平行埠、序列埠、鍵盤埠、及滑鼠埠等,將各種輸入輸出單元連接至輸入輸出控制器2220。
程式是藉由DVD-ROM 2201或IC卡般的電腦可讀取記憶媒體所提供。程式自電腦可讀取記憶媒體中讀取出來,安裝於亦為電腦可讀取記憶媒體的一例之硬碟驅動器2224、RAM 2214、或ROM 2230中,並由CPU 2212所執行。這些程式內撰寫之資訊處理,被讀取至電腦2200,使程式與上述各種類型的硬體資源之間協作。裝置或方法可藉由隨著電腦2200的使用以實現資訊的操作或處理而構成。
例如,當在電腦2200及外部設備之間執行通訊時,CPU 2212可執行被載入至RAM 2214中的通訊程式,並基於通訊程式中撰寫之處理,對通訊介面2222指令通訊處理。通訊介面2222,於CPU 2212之控制下,讀取已儲存於RAM 2214、硬碟驅動器2224、DVD-ROM 2201、或IC卡般的記錄媒體內所提供的發送緩衝處理區域內之發送資料,並將所讀取的發送資料發送至網路、或將自網路上接收的接收資料寫入記錄媒體上所提供的接收緩衝處理區域等。
又,CPU 2212可對RAM 2214上的資料執行各種類型的處理,以使儲存於硬碟驅動器2224、DVD-ROM驅動器2226(DVD-ROM 2201)、IC卡等外部記錄媒體中之檔案或資料庫的全部或所需部分被讀取至RAM 2214。CPU 2212可繼而將處理後的資料回寫至外部記錄媒體。
各種類型的程式、資料、表格、及資料庫般的各種類型的資訊可儲存於記錄媒體,以接受資訊處理。CPU 2212可對自RAM 2214讀取出的資料,執行本揭示隨處記載之各種類型的處理,包括程式的指令序列所指定之各種類型的操作、資訊處理、條件判斷、條件分岐、無條件分岐、資訊之檢索/替換等,並將結果回寫至RAM 2214。又,CPU 2212可檢索記錄媒體內的檔案、資料庫等之中的資訊。例如,當分別具有與第二屬性的屬性值相關聯的第一屬性的屬性值之複數個條目被儲存於記錄媒體內時,CPU 2212可自該複數個條目之中,檢索與指定第一屬性的屬性值的條件一致之條目,並讀取被儲存於該條目內之第二屬性的屬性值,藉此,獲得與滿足預定條件之第一屬性相關聯之第二屬性的屬性值。
以上所說明之程式或軟體模組,可儲存於電腦2200上或電腦2200附近的電腦可讀取記憶媒體。又,連接至專用通訊網路或網際網路上之伺服器系統內所提供之硬碟或RAM般的記錄媒體,可作為電腦可讀取記憶媒體來使用,藉此,經由網路將程式提供至電腦2200。
以上,使用實施方式來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所述之範圍。該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清楚,可對上述實施方式施加各種更改或改善。由申請專利範圍的記載可了解,施加該種更改或改善的方式亦可包含於本發明的技術範圍。
應注意,申請專利範圍、說明書、及圖式中所示之裝置、系統、程式及方法中的動作、次序、步驟及階段等各處理的執行順序,只要未特別明示「在……之前」、「事先」等,並且,只要未將前一處理的輸出用於後續處理,能以任意的順序實現。關於申請專利範圍、說明書及圖式中的動作流程,即便為方便起見而使用「首先,」、「繼而,」等加以說明,並非意指必須以該順序實施。
10:製版編輯資料製作部 12:圖像資料 14:製版編輯資料 16:製版編輯顏色資料 20:分色資料製作部 22:分色資料 24:分色顏色資料 30:轉換部 32:轉換規則 34:IJ顏色資料 40:轉換規則產生部 42:第1對應附加 44:第2對應附加 46:第3對應附加 48:第4對應附加 50:轉換規則修正部 52:顏色值的差 54:顏色值的差 60:顏色樣本 100:罐的製造系統 200:印刷本機 210:製版裝置 220:印刷物 240:顏色樣本 260:印刷物 280:顏色樣本 300:噴墨印刷機 320:印刷物 340:IJP色表 360:印刷物 380:IJP色表 400:電腦 2200:電腦 2201:DVD-ROM 2210:主機控制器 2212:CPU 2214:RAM 2216:圖像控制器 2218:顯示設備 2220:輸入輸出控制器 2222:通訊介面 2224:硬碟驅動器 2226:DVD-ROM驅動器 2230:ROM 2240:輸入輸出晶片 2242:鍵盤
第1圖表示本實施型態中的罐的製造系統100之一例。 第2圖表示根據本實施型態中的罐的製造系統100所進行的資料處理之一例。 第3圖表示第2圖所示的實施型態中,根據轉換規則產生部40及轉換規則修正部50所進行的資料處理之具體例。 第4圖表示根據本實施型態中的罐的製造系統100所進行的資料處理之一例。 第5圖表示第4圖所示的實施型態中,根據轉換規則產生部40及轉換規則修正部50所進行的資料處理之具體例。 第6圖表示本實施型態中的罐的製造方法的製造流程之一例。 第7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罐的校正階段之具體例。 第8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罐的校正階段之具體例。 第9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轉換規則的產生流程之一例。 第10A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第1對應附加之具體例。 第10B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第2對應附加之具體例。 第11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轉換規則的修正流程之一例。 第12圖表示本實施型態中的罐的製造方法的製造流程之變化例。 第13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轉換規則的產生流程之一例。 第14A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第3對應附加之具體例。 第14B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第4對應附加之具體例。 第15圖表示本實施型態的罐的製造方法中,轉換規則的修正流程之一例。 第16圖表示可將本發明的複數個態樣可全體或部分地具體化之電腦2200之示例。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Claims (32)

  1. 一種罐的製造方法,具備以下階段: 分色資料製作階段,其自製版編輯資料製作分色資料,該分色資料針對要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的印刷本機的各墨水顏色加以分色;及 校正罐製造階段,其製造將圖像配置於罐表面上的校正罐,且該圖像是基於前述製版編輯資料或前述分色資料與預先決定的轉換規則而以噴墨印刷機將與前述製版編輯資料對應的圖像加以輸出的圖像; 其中,前述轉換規則具有用於以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墨水來重現基於前述分色資料而印刷之前述印刷本機的前述墨水顏色之規則。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罐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校正罐製造階段是以下的階段:製造將圖像配置於罐表面上的校正罐,且該圖像是基於前述分色資料與前述轉換規則而以噴墨印刷機將與前述製版編輯資料對應的圖像加以輸出的圖像。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罐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轉換規則是進行以下轉換的規則:將前述印刷本機的前述墨水顏色的顏色資料也就是分色顏色資料的顏色,轉換成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墨水顏色的顏色資料也就是IJ顏色資料的顏色。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罐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分色顏色資料,具有前述印刷本機的前述墨水顏色與利用前述印刷本機的前述墨水顏色所印刷出的印刷物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之第1對應附加; 前述IJ顏色資料,具有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前述墨水顏色與利用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前述墨水顏色所印刷出的印刷物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之第2對應附加; 並且前述罐的製造方法更具備:轉換規則產生階段,其基於前述分色顏色資料及前述IJ顏色資料產生前述轉換規則。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罐的製造方法,其中, 對色標所構成的顏色樣本的顏色值進行測色,該色標是藉由前述印刷本機將根據前述分色顏色資料的顏色之前述印刷本機的前述墨水顏色印刷於金屬素材上而成; 對IJP色表的顏色值進行測色,該IJP色表是藉由前述轉換規則將前述分色顏色資料的顏色轉換成IJ顏色資料的顏色,藉由前述噴墨印刷機將與前述IJ顏色資料的顏色對應的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前述墨水顏色印刷至透明薄膜上,並將印刷後的前述透明薄膜疊合至金屬素材上而成; 並且前述罐的製造方法更具備:轉換規則修正階段,其當前述顏色樣本的顏色值與前述IJP色表的顏色值的差大於預先決定的值時,以使前述顏色值的差成為前述預先決定的值以下的方式修正前述轉換規則。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罐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校正罐製造階段是以下的階段:製造將圖像配置於罐表面上的校正罐,且該圖像是基於前述製版編輯資料與前述轉換規則而以噴墨印刷機將與前述製版編輯資料對應的圖像加以輸出的圖像。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罐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轉換規則是進行以下轉換的規則:將前述製版編輯資料的墨水顏色的顏色資料也就是製版編輯顏色資料的顏色,轉換成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墨水顏色的顏色資料也就是IJ顏色資料的顏色。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罐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製版編輯顏色資料,具有前述製版編輯資料的前述墨水顏色與基於前述分色資料利用前述印刷本機的前述墨水顏色所印刷出的印刷物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之第3對應附加; 前述IJ顏色資料具有,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前述墨水顏色與利用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前述墨水顏色所印刷出的印刷物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之第4對應附加; 並且前述罐的製造方法更具備:轉換規則產生階段,其基於前述製版編輯顏色資料及前述IJ顏色資料產生前述轉換規則。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罐的製造方法,其中, 對色標所構成的顏色樣本的顏色值進行測色,該色標是藉由前述印刷本機將前述印刷本機的前述墨水顏色印刷於金屬素材上而成; 對IJP色表的顏色值進行測色,該IJP色表是藉由前述轉換規則將前述製版編輯顏色資料的顏色轉換成IJ顏色資料的顏色,藉由前述噴墨印刷機將與前述IJ顏色資料的顏色對應的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前述墨水顏色印刷至透明薄膜上,並將印刷後的前述透明薄膜疊合至金屬素材上而成; 並且前述罐的製造方法更具備:轉換規則修正階段,其當前述顏色樣本的顏色值與前述IJP色表的顏色值的差大於預先決定的值時,以使前述顏色值的差成為前述預先決定的值以下的方式修正前述轉換規則。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罐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分色資料具有特殊色印刷方式的特殊色版的資料。
  11.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罐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分色資料具有四原色印刷方式的四原色版的資料。
  12.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罐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校正罐具有利用前述噴墨印刷機直接印刷於罐表面之與前述製版編輯資料對應的圖像。
  13.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罐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校正罐具有配置於罐表面的薄膜,在前述薄膜形成有利用前述噴墨印刷機所印刷出之與前述製版編輯資料對應的圖像。
  14.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罐的製造方法,其中更具備: 製版編輯資料製作階段,其自圖像資料製作前述製版編輯資料。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罐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圖像資料具有自表示前述印刷本機的前述墨水顏色之顏色樣本中選擇的顏色; 前述顏色樣本是在用於罐的金屬板上施加印刷而成。
  16.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罐的製造方法,其中更具備: 校正階段,其使用前述校正罐,進行前述製版編輯資料的校正。
  1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罐的製造方法,其中更具備: 校正階段,其使用前述校正罐,進行前述製版編輯資料的校正; 並且,前述校正階段具有將前述圖像中選擇的顏色的顏色樣本與前述校正罐的顏色加以比較的步驟。
  18. 一種罐的製造系統,具備: 印刷本機,其對罐的表面施加印刷; 分色資料製作部,其自製版編輯資料製作分色資料,該分色資料針對前述印刷本機的各墨水顏色加以分色;及 噴墨印刷機,其基於前述製版編輯資料或前述分色資料與預先決定的轉換規則,輸出與前述製版編輯資料對應的圖像,並製造將前述圖像配置於罐表面上的校正罐; 其中,前述轉換規則具有用於以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墨水來重現基於前述分色資料而印刷之前述印刷本機的前述墨水顏色之規則。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罐的製造系統,其中, 前述噴墨印刷機基於前述分色資料與前述轉換規則,輸出與前述製版編輯資料對應的圖像。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罐的製造系統,其中, 前述轉換規則是進行以下轉換的規則:將前述印刷本機的前述墨水顏色的顏色資料也就是分色顏色資料的顏色,轉換成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墨水顏色的顏色資料也就是IJ顏色資料的顏色。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罐的製造系統,其中, 前述分色顏色資料,具有前述印刷本機的前述墨水顏色與利用前述印刷本機的前述墨水顏色所印刷出的印刷物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之第1對應附加; 前述IJ顏色資料,具有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前述墨水顏色與利用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前述墨水顏色所印刷出的印刷物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之第2對應附加; 並且前述罐的製造系統更具備:轉換規則產生部,其基於前述分色顏色資料及前述IJ顏色資料產生前述轉換規則。
  22. 如請求項21所述之罐的製造系統,更具備: 顏色樣本,其由色標所構成,該色標是藉由前述印刷本機將根據前述分色顏色資料的顏色之前述印刷本機的前述墨水顏色印刷於金屬素材上而成; IJP色表,其是藉由前述轉換規則將前述分色顏色資料的顏色轉換成IJ顏色資料的顏色,藉由前述噴墨印刷機將與前述IJ顏色資料的顏色對應的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前述墨水顏色印刷至透明薄膜上,並將印刷後的前述透明薄膜疊合至金屬素材上而成;及, 轉換規則修正部,其對前述顏色樣本與前述IJP色表的顏色進行測色,當前述顏色樣本的顏色值與前述IJP色表的顏色值的差大於預先決定的值時,以使前述顏色值的差成為前述預先決定的值以下的方式修正前述轉換規則。
  23. 如請求項18所述之罐的製造系統,其中, 前述噴墨印刷機基於前述製版編輯資料與前述轉換規則,輸出與前述製版編輯資料對應的圖像。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罐的製造系統,其中, 前述轉換規則是進行以下轉換的規則:將前述製版編輯資料的墨水顏色的顏色資料也就是製版編輯顏色資料的顏色,轉換成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墨水顏色的顏色資料也就是IJ顏色資料的顏色。
  25. 如請求項24所述之罐的製造系統,其中, 前述製版編輯顏色資料,具有前述製版編輯資料的前述墨水顏色與基於前述分色資料利用前述印刷本機的前述墨水顏色所印刷出的印刷物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之第3對應附加; 前述IJ顏色資料,具有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前述墨水顏色與利用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前述墨水顏色所印刷出的印刷物的顏色在色空間上的色座標之第4對應附加; 並且前述罐的製造系統更具備:轉換規則產生部,其基於前述製版編輯顏色資料及前述IJ顏色資料產生前述轉換規則。
  26. 如請求項25所述之罐的製造系統,更具備: 顏色樣本,其由色標所構成,該色標是藉由前述印刷本機將前述印刷本機的前述墨水顏色印刷於金屬素材上而成; IJP色表,其藉由前述轉換規則將前述製版編輯顏色資料的顏色轉換成IJ顏色資料的顏色,藉由前述噴墨印刷機將與前述IJ顏色資料的顏色對應的前述噴墨印刷機的前述墨水顏色印刷至透明薄膜上,並將印刷後的前述透明薄膜疊合至金屬素材上而成;及, 轉換規則修正部,其對前述顏色樣本與前述IJP色表的顏色進行測色,當前述顏色樣本的顏色值與前述IJP色表的顏色值的差大於預先決定的值時,以使前述顏色值的差成為前述預先決定的值以下的方式修正前述轉換規則。
  27. 如請求項18至26中任一項所述之罐的製造系統,其中, 前述分色資料具有特殊色印刷方式的特殊色版的資料。
  28. 如請求項18至26中任一項所述之罐的製造系統,其中, 前述分色資料具有四原色印刷方式的四原色版的資料。
  29. 如請求項18至26中任一項所述之罐的製造系統,其中, 前述噴墨印刷機將與前述製版編輯資料對應的圖像直接印刷於罐表面。
  30. 如請求項18至26中任一項所述之罐的製造系統,其中, 前述噴墨印刷機將與前述製版編輯資料對應的圖像印刷於薄膜上。
  31. 如請求項18至26中任一項所述之罐的製造系統,更具備: 製版編輯資料製作部,其自前述圖像資料製作前述製版編輯資料。
  32. 如請求項31所述之罐的製造系統,更具備: 顏色樣本,其表示前述印刷本機的前述墨水顏色; 其中,前述顏色樣本是在用於罐的金屬板上施加印刷而成; 前述圖像資料具有自前述顏色樣本中選擇的顏色。
TW111132479A 2021-08-31 2022-08-29 罐的製造方法及罐的製造系統 TW2023111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41748 2021-08-31
JP2021141748 2021-08-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1124A true TW202311124A (zh) 2023-03-16

Family

ID=85411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2479A TW202311124A (zh) 2021-08-31 2022-08-29 罐的製造方法及罐的製造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32572A1 (zh)
CN (1) CN117677504A (zh)
TW (1) TW202311124A (zh)
WO (1) WO202303257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72276A (ja) * 2000-03-23 2001-10-05 Takemoto Yoki Kk 色見本帖システム
JP5601467B2 (ja) 2010-11-16 2014-10-08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金属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236434A (ja) * 2013-06-04 2014-1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DE102018202453A1 (de) * 2017-03-22 2018-09-27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r Durchführung eines Druckprozesses in einer Inkjet-Druckmaschine
JP7086455B2 (ja) 2017-10-27 2022-06-20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缶、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缶詰
JP7018789B2 (ja) * 2018-03-14 2022-02-14 ユニバーサル製缶株式会社 印刷缶の校正方法
JP7159641B2 (ja) * 2018-06-26 2022-10-25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金属缶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7504A (zh) 2024-03-08
WO2023032572A1 (ja) 2023-03-09
JPWO2023032572A1 (zh) 2023-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72129B2 (ja) 白いアンダーベースの生成及び白以外の有色の背景上に印刷するために適切に変更した分解の生成を行う方法と装置
US7379209B1 (en) Color separation of pattern color spaces and form XObjects
JPH08307689A (ja) 装置の出力モードに基づく出力装置に対する自動較正法
JPH07181673A (ja) 大きさの変化する原色のハーフトーン・ドットを重ねて得られるハーフトーン・カラー画像に追加色を生成する方法
US20130222817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7209649A (zh) 基于打印就绪数据的软校样文件生成
JP2009267927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511854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US20080180727A1 (en) Print workflow methods and printing system apparatuses
US20050151981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intaining color consistency in a print-on-demand workflow
US2007023673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gray for CIE color conversion using chromaticity
US7518748B2 (en) Printable file repurposing method remapping image data to a primary resolution and assinging values to a macro pixel
TW202311124A (zh) 罐的製造方法及罐的製造系統
JP2005182607A (ja) 画像処理方法
US20070000402A1 (en) Digital workflow processes for generating product proofs
US6792864B2 (en) Image file data equivalence algorithms respective to output devices
US20050213127A1 (en) Color adjusting method, color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color image forming device
JP4732957B2 (ja) 色変換システム
US7251030B2 (en) Digital workflow independent output matching
JP2004274546A (ja) 出力色の調整方法、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509190B2 (ja) カラー画像処理装置、カラー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24026054A (ja) 色空間変換を実行する方法
JP2011137972A (ja) ページ記述データ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フォーマット
JP2002223363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24026055A (ja) 色データの変換を実行す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