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0524A - 旋轉式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旋轉式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0524A
TW202310524A TW111128790A TW111128790A TW202310524A TW 202310524 A TW202310524 A TW 202310524A TW 111128790 A TW111128790 A TW 111128790A TW 111128790 A TW111128790 A TW 111128790A TW 202310524 A TW202310524 A TW 2023105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electrode
bearing
protrusion
rotary connector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8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田寛
沢田博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伊格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伊格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伊格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0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052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44Free-space packings
    • F16J15/447Labyrinth pack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9/00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9/02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 F16C19/04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radial load mainly
    • F16C19/06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radial load mainly with a single row or b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72Sealings
    • F16C33/76Sealing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78Sealing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with a diaphragm, disc, or ring, with or without resilient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72Sealings
    • F16C33/76Sealing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80Labyrinth seal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9/00Rotary current collectors, distributors or interrupters
    • H01R39/02Details for dynamo electric machines
    • H01R39/18Contacts for co-operation with commutator or slip-ring, e.g. contact brush
    • H01R39/28Roller contacts; Ball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9/00Rotary current collectors, distributors or interrupters
    • H01R39/64Devices for uninterrupted current collection
    • H01R39/643Devices for uninterrupted current collection through ball or roller be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Sealing Of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提供可長期間地穩定發揮功能之旋轉式連接器。 具備:外周電極30;內周電極20,插穿外周電極30且配置成可旋動;複數個輥集電元件40,配置成可在外周電極30與內周電極20之間進行行星運動;軸承33,將內周電極20支撐成可繞軸旋動;及軸承保持器31,保持軸承33,在從內周電極20與輥集電元件40之接觸部延伸至軸承33為止的通路5有彎曲部50~54。

Description

旋轉式連接器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用於將旋動機構中之旋動側要件與靜止側要件電連接之旋轉式連接器。
發明背景
在各式各樣之產業領域,為了將旋動機構中之旋動側要件與靜止側要件電連接而採用之旋轉式連接器,是可透過配置在連結於旋動側要件之具有導電性之內周電極、與連結於靜止側要件之具有導電性之外周電極之間的集電要件,將該等內周電極及外周電極電連接。
關於如此之旋轉式連接器,已知之集電要件有填充了水銀、鎵合金等液體金屬之物體,及配置了具有通電性之複數個輥集電元件之物體。近年來,從因為漏液而造成之環境負荷、漏電風險等之觀點,套用輥集電元件之旋轉式連接器正受到矚目。
例如,專利文獻1所示之旋轉式連接器是令內周電極插穿圓筒狀之外周電極,在外周電極與內周電極之間等分地配置圓筒狀之輥集電元件。又,在外周電極之軸方向兩端分別固定有保持軸承之軸承保持器。內周電極是被該等軸承支撐成可繞軸旋動。藉此,若旋動機構中之旋動側要件旋動,則內周電極是從動於此而旋動。而且,與內周電極之外周面接觸之各輥集電元件亦對內周電極相對地轉動。此時,由於各輥集電元件是亦與外周電極之內周面接觸,故對外周電極相對地轉動。亦即,各輥集電元件是可一面進行一邊自轉一邊以內周電極作為軸而公轉之行星運動,一面將內周電極與外周電極電連接。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222463號公報(第6頁,第2圖)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就如專利文獻1般之旋轉式連接器而言,輥集電元件是可彈性變形,輥集電元件之外徑是比內周電極之外周面與外周電極之內周面之間的徑方向尺寸還要稍微大,故輥集電元件之外周面是與內周電極之外周面及外周電極之內周面分別面接觸,因此,通電效率提升。
然而,由於相較於位於內徑側之內周電極之外周面的周方向尺寸,位於其外徑側之外周電極之內周面的周方向尺寸是較長,故輥集電元件一方面是循著內周電極之外周面而轉動,另一方面是易於對外周電極滑動。
如此,由於在使用時,輥集電元件發生彈性變形且易於對外周電極滑動,故易於導致在內周電極、外周電極、輥集電元件之接觸部位發生磨耗粉、剝離粉等之夾雜物。尤其,若在接觸部位有披覆鍍敷,則易於產生夾雜物。由此,令其軸方向沿著上下方向(鉛直方向)而配置之如專利文獻1般之輥集電元件,是夾雜物易於進入下方側之軸承而成為妨礙內周電極之流暢旋動之因素,故有著旋轉式連接器之壽命縮短之情形。
本發明是著眼於如此之問題點而建構之發明,以提供可長期間地穩定發揮功能之旋轉式連接器作為目的。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前述課題,本發明之旋轉式連接器具備: 外周電極;內周電極,插穿前述外周電極且配置成可旋動;複數個輥集電元件,配置成可在前述外周電極與前述內周電極之間進行行星運動;軸承,將前述內周電極支撐成可繞軸旋動;及軸承保持器,保持前述軸承, 在從前述內周電極與前述輥集電元件之接觸部延伸至前述軸承為止的通路有彎曲部。 根據此,夾雜物是因為彎曲部而被阻擋,故從輥集電元件進入軸承之情形受到抑止。藉此,軸承不易咬入夾雜物。因此,旋轉式連接器可長期間地穩定發揮功能。
亦可以令前述旋轉式連接器是縱向型,在前述輥集電元件之鉛直方向下側設有前述彎曲部。 根據此,依循重力下降之夾雜物是因為彎曲部而被阻擋,故可防止往軸承直線狀地移動之情形。
亦可以令前述軸承是至少在上方設有護罩(shield)要素之帶有護罩之軸承。 根據此,帶有護罩之軸承是不易咬入已穿過通路之夾雜物。因此,旋轉式連接器可更長期間地穩定發揮功能。
亦可以令前述彎曲部是藉由朝徑方向延伸之突起而形成。 根據此,夾雜物是在朝徑方向延伸之突起被阻擋,故可防止往軸承直線狀地移動之情形。
亦可以令前述突起具有內徑方向突起與外徑方向突起, 前述內徑方向突起與前述外徑方向突起是在鉛直方向上重疊。 根據此,由於內徑方向突起與外徑方向突起在鉛直方向上重疊而形成複數個彎曲部,故通路是鋸齒狀地延伸形成,故夾雜物不易到達軸承。宜令通路之鋸齒之一部分是與其延伸方向正交之長度為軸承之徑方向之一半以下,藉此,夾雜物更不易到達軸承。
亦可以令前述彎曲部具備朝鉛直方向上方開放之凹坑。 根據此,設在彎曲部之凹坑之保持已阻擋之夾雜物之能力高。
亦可以令前述凹坑是環狀。 根據此,環狀之凹部是阻擋夾雜物之效率高。
亦可以令前述凹坑是形成於前述軸承保持器。 根據此,由於軸承保持器是不旋轉之靜止零件,故旋動力是不作用於被凹坑阻擋之夾雜物。因此,凹坑可確實地保持夾雜物。
亦可以更具備往前述凹坑延伸之突部。 根據此,突部不但防止夾雜物往軸承直線狀地移動之情形,還易於將夾雜物誘導至凹坑。
亦可以令前述突部是一部分進入前述凹坑。 根據此,突部可與凹坑一起構成迷宮構造。藉此,突部及凹坑可更有效地防止往軸承側之夾雜物之移動。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是基於實施例來說明用以實施本發明之旋轉式連接器之形態。 [實施例1]
參考圖1至圖3來說明實施例1之旋轉式連接器。以下,以從圖1之正面觀看之上下作為旋轉式連接器之上下而進行說明。詳細而言,以配置插座之紙面上側作為旋轉式連接器之上側,以配置蓋子之紙面下側作為旋轉式連接器之下側而進行說明。
本實施例之旋轉式連接器1是縱向型,例如使用在作為旋動機構之半導體製造機的旋動部位。旋轉式連接器1是將從作為半導體製造機之靜止側要件之外部電源供給之高頻電朝作為半導體製造機之旋動側要件之旋動軸通電。
如圖1所示,旋轉式連接器1主要是由旋動側要件2、靜止側要件3、集電要件4構成。與半導體製造機之旋動軸連結之旋動側要件2是設置成可藉由從動於旋動軸而對靜止側要件3相對旋動。集電要件4之輥集電元件40是設置成可隨著旋動側要件2之旋動而一面與旋動側要件2及靜止側要件3電接觸,一面進行繞旋動側要件2之行星運動。又,靜止側要件3具備可與外部電源連結之連接器39。
首先,針對旋動側要件2進行說明。旋動側要件2是由內周電極20、插座21、鍵22構成。
內周電極20是由金屬等形成,具有導電性。如圖1、圖3所示,內周電極20是從軸方向上方側而依序具備上軸20a、大直徑體20b、中直徑體20c(參考圖3)、小直徑體20d(參考圖3)、下軸20e。這些是配置成令各軸心為同一直線狀。
插座21是藉由螺固而固定在上軸20a。又,鍵22是外嵌而固定在上軸20a之外周面。
大直徑體20b是以比上軸20a大之直徑而形成。又,在大直徑體20b形成有令其外周面往軸方向中心縮減直徑之環狀溝20f。又,在大直徑體20b之外周面有施加導電性高之例如銀等之鍍敷。
另,關於鍍敷,由於很薄且會造成圖面變複雜,故圖示是予以省略。以下之說明之鍍敷亦同樣。
中直徑體20c(參考圖3)是以比大直徑體20b小之直徑而形成。小直徑體20d(參考圖3)是以比中直徑體20c小之直徑而形成。下軸20e是直徑大略與上軸20a相同,詳細而言,是以與軸承34內嵌之部分大略相同之直徑而形成。
插座21是由導電性高之材料來形成。半導體製造機之旋動軸是以止旋之狀態而連結於插座21。在此狀態下,旋動軸亦因為與鍵22鍵聯結而構成止旋。
接著,針對靜止側要件3進行說明。靜止側要件3主要是由外周電極30、下方側軸承保持器31、上方側軸承保持器32、2個軸承33、34、殼體35、蓋子36構成。為了方便說明,令軸承33、34為靜止側要件3。
外周電極30是由導電性高之材料形成帶有凸緣之圓筒狀。外周電極30具備筒狀部30a、外凸緣部30b、作為突起及內徑方向突起之內凸緣部30k。
筒狀部30a是形成在下方帶有朝內徑方向延伸之段差之圓筒狀。外周電極30之內徑側是從軸方向上方側而依序形成有大直徑孔部30c、小直徑孔部30d、中直徑孔部30e。
在大直徑孔部30c之軸方向中央形成有往軸方向中心擴張直徑之環狀溝30f。此環狀溝30f是與內周電極20之環狀溝20f對向配置。再者,在大直徑孔部30c之內周面有施加導電性高之例如銀等之鍍敷。
小直徑孔部30d是內凸緣部30k之內徑側之部位,與大直徑孔部30c連通,直徑比大直徑孔部30c小。中直徑孔部30e是與小直徑孔部30d連通,且直徑比大直徑孔部30c小且比小直徑孔部30d大。
外凸緣部30b是形成在比筒狀部30a之上端緣還下方,朝外徑方向延伸之圓環狀且平板狀。內凸緣部30k是形成在筒狀部30a之軸方向稍微下方,朝內徑方向延伸之圓環狀且平板狀。
下方側軸承保持器31是藉由樹脂成型品等形成而絕緣性高,形成帶有凸緣之圓筒狀。下方側軸承保持器31是從軸方向上方側而依序具備筒狀部31a、外凸緣部31b、作為突起及內徑方向突起之環狀突起37。
筒狀部31a是形成在上方帶有朝內徑方向延伸之段差之圓筒狀。下方側軸承保持器31之內徑側是從軸方向上方側而依序形成有中直徑孔部31c、小直徑孔部31d、大直徑孔部31e。
中直徑孔部31c是朝軸方向上方開放。小直徑孔部31d是環狀突起37之內徑側之部位,與中直徑孔部31c連通,直徑比中直徑孔部31c小。大直徑孔部31e是與小直徑孔部31d連通,且朝下方開放,直徑比中直徑孔部31c大。
外凸緣部31b是形成與筒狀部31a之下端略正交而朝外徑方向延伸之圓環狀且平板狀。
如圖3所示,環狀突起37具備底部37a、內徑側筒狀部37b。在環狀突起37形成有朝軸方向上方側亦即鉛直方向上方開放之作為環狀之凹坑之環狀凹坑38。
底部37a是形成與中直徑孔部31c之內周面略正交而朝內徑方向延伸之圓環狀且平板狀。內徑側筒狀部37b是形成與底部37a之內徑端略正交而朝軸方向上方側延伸之圓筒狀。
軸承33是內嵌於大直徑孔部31e。又,如後述,軸承33之外輪33c是與大直徑孔部31e之上端面抵接。
下方側軸承保持器31是令其筒狀部31a內嵌於外周電極30之中直徑孔部30e而獲得固定。又,下方側軸承保持器31是令其外凸緣部31b抵接外周電極30之下端緣而獲得位置上之限制。藉此,達成軸承33之外輪33c之定位。
上方側軸承保持器32是藉由樹脂成型品等形成而絕緣性高,形成在上方帶有朝內徑方向延伸之段差之圓筒狀。
軸承34是內嵌於上方側軸承保持器32之中直徑孔部32a。另,由於軸承33、34是同一形狀,故在以後之說明中,只要沒有特別聲明,則針對軸承33進行說明而省略軸承34之說明。
外周電極30是內嵌於上方側軸承保持器32之大直徑孔部32c。又,外周電極30之筒狀部30a之上端是嵌入上方側軸承保持器32之環狀凹部32d。藉此,達成外周電極30之相對於上方側軸承保持器32之徑方向及軸方向之定位。
又,在上方側軸承保持器32之上端部形成有朝軸方向上方側開放且朝軸方向下方側凹陷而設之環狀之溝32e。藉由此溝32e,上方側軸承保持器32之爬電距離變長。
如圖3所示,軸承33是由內輪33a、複數個滾珠33b、外輪33c、作為護罩要素之唇形密封件33d、33e構成之帶有護罩之軸承。亦即,軸承33是在鉛直方向上方及鉛直方向下方設有作為護罩要素之唇形密封件33d、33e之帶有護罩之軸承。
唇形密封件33d、33e是環狀地構成,其一端固定於內輪33a,唇部滑接外輪33c。藉此,夾雜物不易侵入內輪33a、滾珠33b、外輪33c之轉動部位。
內周電極20之下軸20e是插嵌於軸承33,更詳細而言是插嵌於其內輪33a。又,內輪33a之上端抵接小直徑體20d之下端面。
內周電極20之上軸20a是插入軸承34。
藉由該等軸承33、34,內周電極20是可繞軸旋動地支撐於被靜止側要件3。
回到圖1,殼體35具有絕緣性,形成帶有段差之圓筒狀。又,蓋子36具有絕緣性,形成薄板狀。
上方側軸承保持器32是內嵌於殼體35。插入殼體35之連通孔之螺栓是與上方側軸承保持器32之上端部之內螺紋螺合,藉此,外周電極30及上方側軸承保持器32是一體地安裝。
又,蓋子36是藉由螺栓而固定在殼體35之筒狀部之下端。
連接器39是固定在殼體35之側壁。外周電極30與連接器39是藉由電線而可通電地連接。在連接器39,可由未圖示之外部電源供給電力。
接著,針對集電要件4進行說明。如圖1、圖2所示,集電要件4是由6個輥集電元件40(參考圖2)與集電元件保持器41構成。另,在圖2中,於環狀溝20f、30f加上了陰影線。
輥集電元件40是藉由金屬等而形成,導電性高且可彈性變形,形成從軸方向兩端往軸方向中心擴張直徑之樽狀外觀之筒狀。又,在其外周面有施加導電性高之例如銀等之鍍敷。
集電元件保持器41是由上方側板材41a、6個銷41b、下方側板材41c構成。上方側板材41a及下方側板材41c是形成環狀且薄板狀。
銷41b是導電性高且可彈性變形。6個銷41b是6等分地配置(參考圖2),各個銷之上端是固定於上方側板材41a。
集電要件4是藉由將6個輥集電元件40配置在內周電極20之環狀溝20f,將6個銷41b從軸方向上方側插穿對應之輥集電元件40,將銷41b之下端壓入對應之下方側板材41c之連通孔而安裝。
又,集電要件4是當內周電極20插入外周電極30之內徑側時,一方面集電元件保持器41及銷41b彈性變形,一方面被壓入外周電極30之環狀溝30f。另,安裝方法是可適宜地變更,例如,亦可以在外周電極30形成有配合各輥集電元件40而設定位置之朝軸方向延伸之導入溝,藉由令輥集電元件40沿著此導入溝插穿,而令輥集電元件40插入環狀溝30f。
又,在內周電極20之環狀溝20f與外周電極30之環狀溝30f之間之間隙中,軸方向各位置之徑方向尺寸是比同位置之輥集電元件40之徑方向尺寸稍微短。
藉此,被內周電極20之環狀溝20f與外周電極30之環狀溝30f夾壓而彈性變形之輥集電元件40,對於內周電極20之環狀溝20f與外周電極30之環狀溝30f是面接觸而不是線接觸。由此,使用時,內周電極20、輥集電元件40、外周電極30是確實地電接觸。
如圖3所示,在旋動側要件2與靜止側要件3之間形成有從輥集電元件40連通至下方之軸承33為止之通路5。
從輥集電元件40側依序而言,通路5是由上側軸方向部50、上側徑方向部51、中側軸方向部52、下側徑方向部53、下側軸方向部54構成。又,通路5是藉由令上側軸方向部50及上側徑方向部51、上側徑方向部51及中側軸方向部52、中側軸方向部52及下側徑方向部53、下側徑方向部53及下側軸方向部54分別略正交,而形成有複數個彎曲部。亦即,通路5是藉由複數個彎曲部而形成為鋸齒形狀。
詳細而言,上側軸方向部50主要是由內周電極20之大直徑體20b之外周面與對此外周面略平行且在徑方向上間隔配置之集電元件保持器41之下方側板材41c之內周面來劃分。藉此,上側軸方向部50是朝位於軸方向上方側之輥集電元件40側開放,朝軸方向下方側延伸。
上側徑方向部51是由內周電極20之大直徑體20b之下端面與對此下端面略平行且在軸方向上間隔配置之外周電極30之內凸緣部30k之上端面來劃分。藉此,上側徑方向部51是與上側軸方向部50之下端連通,與該下端略正交而朝徑方向內徑側延伸。
亦即,藉由上側軸方向部50及上側徑方向部51正交而形成之通路5之彎曲部,是藉由外周電極30之從筒狀部30a朝內徑方向延伸之突起亦即內凸緣部30k而形成。
中側軸方向部52主要是由內周電極20之中直徑體20c之外周面、對此外周面略平行且在徑方向上間隔配置之外周電極30之小直徑孔部30d之內周面、及下方側軸承保持器31之中直徑孔部31c之內周面來劃分。該等小直徑孔部30d之內周面、及中直徑孔部31c之內周面是配置成同一直線狀。藉此,中側軸方向部52是與上側徑方向部51之內徑端連通,與該內徑端略正交而朝軸方向下方側延伸。
又,中側軸方向部52是與配置在其延伸方向之環狀凹坑38連通。
下側徑方向部53是由內周電極20之中直徑體20c之下端面、對此下端面略平行且在軸方向上間隔配置之環狀突起37之內徑側筒狀部37b之上端面來劃分。藉此,上側徑方向部51是與中側軸方向部52之下端連通,與該下端略正交而朝徑方向內徑側延伸。
亦即,藉由中側軸方向部52及下側徑方向部53正交而形成之通路5之彎曲部,是藉由下方側軸承保持器31之從筒狀部31a朝內徑方向延伸之突起亦即環狀突起37而形成。
下側軸方向部54主要是由內周電極20之小直徑體20d之外周面、對此外周面略平行且在徑方向上間隔配置之環狀突起37之內徑側筒狀部37b之內周面來劃分。藉此,與下側徑方向部53之內徑端連通,與該內徑端略正交而朝軸方向下方側延伸,朝位於軸方向下方側之軸承33側開放。
如以上說明般地構成之本實施例之旋轉式連接器1,是藉由從動於半導體製造機之旋動軸而令內周電極20對外周電極30相對旋動。
又,在此旋動中,各輥集電元件40是一面對內周電極20之大直徑體20b之外周面相對地轉動,一面以內周電極20作為軸而與集電元件保持器41一起公轉。
此時,各輥集電元件40是亦對外周電極30之大直徑孔部30c之內周面相對地轉動。
藉此,在內周電極20對外周電極30相對旋動之狀態下,各輥集電元件40是確保著可通電之區域。因此,旋轉式連接器1可將從外部電源供給之電朝半導體製造機之旋動軸導電。
又,各輥集電元件40是外觀為樽狀。而且,環狀溝20f、30f是以沿著輥集電元件40之外周面的方式而形成。藉此,即便輥集電元件40要朝軸方向上方側移動,亦會被劃分環狀溝20f、30f之周面限制其移動。
再者,當內周電極20要對外周電極30之軸心相對地傾動的情況下,輥集電元件40是易於循著劃分環狀溝20f、30f之周面。
因此,在旋轉式連接器1,輥集電元件40與劃分環狀溝20f、30f之周面的接觸區域不易改變。藉此,在旋轉式連接器1,易於令從外部電源供給之朝半導體製造機之旋動軸導電之電的量保持略一定。
又,各輥集電元件40是被導電性高之銷41b支撐成可繞軸旋動。藉此,由於在源自輥集電元件40之容許電流值加上源自銷41b之容許電流值,故可導電之電的最大量變高。
又,被集電元件保持器41保持之各輥集電元件40是在周方向上相對地靠接之行為受到限制。亦即,集電元件保持器41防止了輥集電元件40互相接觸而發生破損之情形。
又,軸承33是金屬製且具有導電性,另一方面,軸承保持器31、32是絕緣性。因此,軸承保持器31、32可防止從內周電極20朝軸承33導電之電發生漏電之情形。
又,旋轉式連接器1是被絕緣性高之殼體35及蓋子36包裝。因此,旋轉式連接器1防止了非意圖之漏電、由接觸造成之感電等。
在各輥集電元件40進行行星運動時,因為摩擦、老化等而發生磨耗粉、鍍敷之剝離粉等之夾雜物。夾雜物可能會依循重力下降而掉進通路5。
如上述,通路5是藉由令上側軸方向部50及上側徑方向部51、上側徑方向部51及中側軸方向部52、中側軸方向部52及下側徑方向部53、下側徑方向部53及下側軸方向部54分別略正交而形成有複數個彎曲部,藉此形成鋸齒形狀。
更詳細而言,藉由令上側軸方向部50及上側徑方向部51略正交而形成之彎曲部是設在輥集電元件40之鉛直方向下側,防止了夾雜物依循重力下降而往鉛直方向下方直線狀地移動之情形。又,藉由令中側軸方向部52及下側徑方向部53略正交而形成之彎曲部亦設在輥集電元件40之鉛直方向下側,防止了夾雜物依循重力下降而往鉛直方向下方直線狀地移動之情形。在此,在說明書中,輥集電元件40之鉛直方向下側是只要是下方即可,並非限定於正下面。藉此,與通路是形成直線狀之構成相比,夾雜物不易到達軸承33。如此,通路5是藉由複數個彎曲部而形成鋸齒形狀,藉此抑制夾雜物之移動。
又,由於通路5是狹窄,故夾雜物不易往軸承33移動。另,關於狹窄之程度,從阻止移動的觀點,亦可以令通路5之與延伸方向(亦即夾雜物往軸承33之方向)正交之長度為軸承之徑方向之一半以下,宜為滾珠33b之直徑以下。又,雖然本實施例令構成通路5之上側軸方向部50、上側徑方向部51、中側軸方向部52、下側徑方向部53、下側軸方向部54全都狹窄,但亦可以是一部分狹窄。
又,一面被上側軸方向部50引導一面下降之夾雜物是落下至外周電極30之內凸緣部30k。亦即,在藉由令上側軸方向部50及上側徑方向部51略正交而形成之彎曲部,夾雜物是落下至朝內徑方向延伸之內凸緣部30k之上端面而被阻擋,因此,可限制在通路5中之夾雜物之移動。
又,通過上側徑方向部51,一面被中側軸方向部52引導一面下降之夾雜物是落下至在下方側軸承保持器31之環狀突起37形成之環狀凹坑38。亦即,在藉由令中側軸方向部52及下側徑方向部53略正交而形成之彎曲部,夾雜物是落下至在朝內徑方向延伸之環狀突起37形成之環狀凹坑38而被阻擋,因此,可限制在通路5中之夾雜物之移動。再者,由於環狀突起37是在軸承33之上方配置成屋簷狀,故防止了夾雜物往軸承33直線狀地移動之情形。另,環狀突起37亦可以是未形成有環狀凹坑38,此情況下,在彎曲部,夾雜物是落下至朝內徑方向延伸之環狀突起37之平坦之上端面而被阻擋。
如以上這些所述,夾雜物是因為在通路5形成之各彎曲部而被阻擋,故從輥集電元件40進入軸承33側之情形受到抑止。藉此,軸承33不易咬入夾雜物。因此,旋轉式連接器1可長期間地穩定發揮功能。
又,本實施例之旋轉式連接器1是縱向型,在輥集電元件40之鉛直方向下側設有彎曲部,故依循重力下降之夾雜物是因為彎曲部而被阻擋,故可防止往軸承直線狀地移動之情形。
又,由於在通路5形成之彎曲部是藉由朝內徑方向延伸之內凸緣部30k及環狀突起37而形成,故可防止夾雜物往軸承33直線狀地移動之情形。又,由於通路5是藉由形成複數個彎曲部而令通路5鋸齒狀地延伸形成,故夾雜物不易到達軸承33。
又,在形成於通路5之彎曲部,形成於環狀突起37之環狀凹坑38是以朝軸方向上方開放之溝狀而形成。因此,環狀凹坑38之保持已阻擋之夾雜物之能力高。
又,形成環狀之環狀凹坑38是不論周方向之任一位置皆可阻擋落下之夾雜物。因此,環狀凹坑38之阻擋夾雜物之效率高。
又,內周電極20之旋動力是不作用於在身為靜止構件之下方側軸承保持器31形成之環狀凹坑38。藉此,內周電極20之旋動力是不作用於被環狀凹坑38阻擋之夾雜物。因此,環狀凹坑38可確實地保持夾雜物。
又,身為帶有護罩之軸承之軸承33是不易咬入已穿過通路5之夾雜物。因此,旋轉式連接器1可更長期間地穩定發揮功能。
另,在內周電極20,大直徑體20b與小直徑體20d是連續,換句話說,即便是中直徑體20c形成與小直徑體20d相同之直徑的情況,亦因為在通路5利用環狀突起37而形成彎曲部,故可防止夾雜物依循重力下降而往鉛直方向下方直線狀地移動之情形。 [實施例2]
接著,參考圖4來說明實施例2之旋轉式連接器。另,與在前述實施例1顯示之構成部分同一之構成部分是賦予同一符號而省略重複之說明。
如圖4所示,外徑側朝下方延伸之突起構件23與內徑側朝下方延伸之推擠構件24固定於內周電極120。
突起構件23是形成帶有凸緣之圓筒狀,具備作為往環狀凹坑38延伸之突部之筒狀部23a、作為突起及外徑方向突起之內凸緣部23b。筒狀部23a是形成朝軸方向延伸之圓筒狀。內凸緣部23b是形成與筒狀部23a之上端略正交而朝內徑方向延伸之圓環狀且平板狀。
突起構件23是外嵌於內周電極120之小直徑體120d之外周面。又,突起構件23是內凸緣部23b之上端面抵接內周電極120之中直徑體120c之下端面。再者,內凸緣部23b之下端面是配置成與小直徑體120d之下端面略同一平面狀。亦即,突起構件23之內凸緣部23b是從內周電極120之小直徑體120d朝外徑方向延伸,內凸緣部23b之外徑端部是比中直徑體120c之外周面還突出於外徑方向。亦即,內凸緣部23b之外徑端部構成了從內周電極120朝外徑方向延伸之突起。
推擠構件24是形成帶有凸緣之圓筒狀,具備筒狀部24a與外凸緣部24b。筒狀部24a是形成朝軸方向延伸之圓筒狀。外凸緣部24b是形成與筒狀部24a之上端略正交而朝外徑方向延伸之圓環狀且平板狀。
推擠構件24是外嵌於內周電極120之下軸120e之外周面。又,推擠構件24是外凸緣部24b之上端面橫跨抵接內周電極120之小直徑體120d之下端面及突起構件23之內凸緣部23b之下端面。
又,推擠構件24是筒狀部24a之下端緣抵接軸承33之內輪33a,限制了軸承33之位置。
在此,突起構件23是令其筒狀部23a之下端部,更詳細而言是令筒狀部23a之從軸方向中央至下端緣為止插入環狀凹坑38。
藉此,突起構件23是在環狀凹坑38之軸方向上方配置成屋簷狀。因此,突起構件23不但防止夾雜物往軸承33直線狀地移動之情形,還易於將夾雜物誘導至環狀凹坑38。
進一步詳細而言,筒狀部23a之內周面是與環狀突起37之內徑側筒狀部37b之內周面略平行且在徑方向上間隔配置。筒狀部23a之下端面是與環狀突起37之底部37a之上端面間隔配置。筒狀部23a之外周面是與下方側軸承保持器31之中直徑孔部31c之內周面略平行且在徑方向上間隔配置。亦即,藉由突起構件23之筒狀部23a與在環狀突起37形成之環狀凹坑38而構成了迷宮構造。
藉此,在形成於通路5之彎曲部,夾雜物是落下至朝外徑方向延伸之突起構件23之內凸緣部23b與在朝內徑方向延伸之環狀突起37形成之環狀凹坑38而被阻擋,因此,可限制在通路5中之夾雜物之移動。又,由於朝外徑方向延伸之內凸緣部23b與朝內徑方向延伸之環狀突起37在鉛直方向上重疊而形成複數個彎曲部,故通路5是鋸齒狀地延伸形成,故夾雜物不易到達軸承。
再者,由於藉由令從內凸緣部23b朝下方延伸之筒狀部23a之下端部進入在環狀突起37形成之環狀凹坑38而構成迷宮構造,故可更有效地防止往軸承33側之夾雜物之移動。 [實施例3]
接著,參考圖5來說明實施例3之旋轉式連接器。另,與在前述實施例1、2顯示之構成部分同一之構成部分是賦予同一符號而省略重複之說明。
如圖5所示,內周電極220是大直徑體220b與小直徑體220d連續。又,在小直徑體220d形成有從其外周面朝外徑方向突出之橫截面為T字狀且環狀之環狀突起25。
環狀突起25具備作為突起及外徑方向突起之環狀板部25a、作為往環狀凹坑38延伸之突部之筒狀部25b。環狀板部25a是與小直徑體220d之外周面略正交而朝外徑方向延伸。筒狀部25b是與環狀板部25a之外徑端略正交而朝軸方向上方及下方延伸。
環狀突起25是在環狀凹坑38之軸方向上方配置成屋簷狀。筒狀部25b是與在環狀突起37形成之環狀凹坑38一起構成了迷宮構造。
藉此,在本實施例,由於環狀突起25之環狀板部25a藉由環狀突起37而在通路5形成複數個彎曲部,故通路5是鋸齒狀地延伸形成,故夾雜物不易到達軸承33。
再者,由於藉由令從環狀板部25a朝下方延伸之筒狀部25b之下端部進入在環狀突起37形成之環狀凹坑38而構成迷宮構造,故可更有效地防止往軸承33側之夾雜物之移動。
又,在環狀突起25之上方,藉由筒狀部25b之上端部與小直徑體220d之外周面而形成有朝軸方向上方側開放之作為環狀之凹坑之環狀凹坑26。如此,除了靜止側要件3之環狀凹坑38之外,還可利用旋動側要件2之環狀凹坑26來阻擋夾雜物。
又,徑方向長度是環狀凹坑26比在環狀突起25與外周電極30之間之通路5還長,夾雜物易於流入環狀凹坑26。 [實施例4]
接著,參考圖6來說明實施例4之旋轉式連接器。另,與在前述實施例1~3顯示之構成部分同一之構成部分是賦予同一符號而省略重複之說明。
如圖6所示,在內周電極320之小直徑體320d形成有與其外周面略正交而朝外徑方向突出之作為突起及外徑方向突起之環狀突起27。環狀突起27是在形成於環狀突起37之環狀凹坑38之軸方向上方配置成屋簷狀。
藉此,在本實施例,由於藉由環狀突起27與環狀突起37而在通路5形成複數個彎曲部,故通路5是鋸齒狀地延伸形成,故夾雜物不易到達軸承33。
又,環狀突起27是與大直徑體220b之下端面、小直徑體320d之外周面一起劃分出徑方向環狀凹部28。如此,除了靜止側要件3之環狀凹坑38之外,還可利用旋動側要件2之徑方向環狀凹部28,詳細而言是利用環狀突起27之上端面來阻擋夾雜物。又,徑方向長度是徑方向環狀凹部28比在環狀突起27與外周電極30之間之通路5還長,夾雜物易於被環狀突起27之上端面阻擋。 [實施例5]
接著,參考圖7來說明實施例5之旋轉式連接器。另,與在前述實施例1~4顯示之構成部分同一之構成部分是賦予同一符號而省略重複之說明。
如圖7所示,在內周電極420之小直徑體420d形成有從其外周面朝徑方向突出之作為突起及外徑方向突起之橫截面為L字狀之環狀突起29。
環狀突起29具備環狀板部29a與筒狀部29b。環狀板部29a是與小直徑體420d之外周面略正交而朝外徑方向延伸。筒狀部29b是與環狀板部25a之外徑端略正交而朝軸方向上方延伸。
藉此,環狀突起29是在環狀凹坑38之軸方向上方配置成屋簷狀。又,環狀突起29是與小直徑體420d之外周面一起構成了環狀凹坑426。
在該等前述實施例2~5所說明之突起可以是與內周電極為分立,亦可以是與內周電極為一體。 [實施例6]
接著,參考圖8來說明實施例6之旋轉式連接器。另,與在前述實施例1~5顯示之構成部分同一之構成部分是賦予同一符號而省略重複之說明。
如圖8所示,與前述實施例1~5不同之處是外周電極530不具備內凸緣部30k。亦即,在外周電極530之內徑側,大直徑孔部530c與中直徑孔部530e是連續。又,相較於前述實施例1~5,外周電極530之比大直徑孔部530c還下方側的軸方向尺寸是較短。
下方側軸承保持器531是形成帶有凸緣之圓筒狀。下方側軸承保持器531具備筒狀部531a、外凸緣部531b、作為突起及內徑方向突起之環狀突起537。
內周電極520是大直徑體520b與下軸520e連續,相較於前述實施例1~5,比大直徑體520b還下方側的軸方向尺寸是較短。又,突起構件523固定於內周電極520。
突起構件523是形成帶有凸緣之圓筒狀,具備筒狀部523a與作為突起及外徑方向突起之外凸緣部523b。筒狀部523a是形成朝軸方向延伸之圓筒狀。外凸緣部523b是形成與筒狀部523a之上端略正交而朝外徑方向延伸之圓環狀且平板狀。
突起構件523是當外嵌於內周電極520之下軸520e之外周面之狀態下,外凸緣部523b之外徑端部比大直徑體520b之外周面還突出於外徑方向。亦即,外凸緣部523b之外徑端部構成了從內周電極520朝外徑方向延伸之突起。
更詳細而言,外凸緣部523b是對下方側軸承保持器531之作為突起及內徑方向突起之環狀突起537之上端面在軸方向上有間隔且略平行地延伸。又,外凸緣部523b之外徑端緣是配置成對外周電極530之中直徑孔部530e之內周面在徑方向上有間隔。
又,突起構件523是與軸承33之上端面一起劃分出徑方向環狀凹部528。下方側軸承保持器531之環狀突起537是以插入之狀態而配置於徑方向環狀凹部528內,環狀突起537之內徑端緣是配置成對突起構件523之筒狀部523a之外周面在徑方向上有間隔。亦即,突起構件523及下方側軸承保持器531之環狀突起537構成了迷宮構造。
藉此,在本實施例,由於藉由突起構件523之外凸緣部523b與環狀突起537而在通路5形成複數個彎曲部,故通路5是鋸齒狀地延伸形成,故夾雜物不易到達軸承33。
再者,由於環狀突起537是在軸承33之上方配置成屋簷狀,故可防止夾雜物往軸承33直線狀地移動之情形。
又,由於可藉由從內周電極520朝外徑方向延伸之突起構件523之外凸緣部523b與從下方側軸承保持器531朝內徑方向延伸之環狀突起537,而以簡潔之構造形成複數個彎曲部,因此,從輥集電元件40連通至下方之軸承33為止之通路5是當軸方向小的情況下亦可構成彎曲部。
又,由於突起構件523是與內周電極520為分立,故可令突起構件523是以與內周電極不同之材料來形成,例如,藉由選擇易於吸附夾雜物之素材來令夾雜物易於被外凸緣部523b之外徑端部阻擋,可更有效地防止往軸承33側之夾雜物之移動。
另,本實施例所說明之突起並非一定要以與內周電極分立之突起構件來構成,亦可以是與內周電極一體地形成而令製造變容易。
又,亦可以在外凸緣部523b之上端面或下方側軸承保持器531之上端面形成朝軸方向上方開放之環狀凹坑,藉此,可利用該環狀凹坑來阻擋夾雜物。
雖然以上是藉由圖面來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1~6,但具體之構成並非限定於該等實施例1~6,即便有未超脫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之變更或追加,亦包含於本發明。
例如,雖然前述實施例1~6是以內周電極、外周電極被殼體及蓋子包裝之構成來進行說明,但並非限定於此,亦可以為露出。
又,雖然前述實施例1~6是以輥集電元件為樽狀之構成來進行說明,但並非限定於此,亦可以為圓筒狀,亦可以為從軸方向兩端往軸方向中央縮減直徑之形狀,其形狀亦可以適宜變更。因應於此,用來配置輥集電元件之環狀溝之形狀亦可以適宜變更。再者,環狀溝亦可以為非沿著輥集電元件之形狀。
又,雖然前述實施例1~6是以由導電性高之材料來形成保持器之銷之構成來進行說明,但並非限定於此,亦可以由絕緣性高之材料來形成。
又,雖然前述實施例1~6是以保持器之銷可彈性變形之情況來進行說明,但並非限定於此,亦可以為剛體。若為如此之構成,可藉由令銷變細來縮小銷與輥集電元件的接觸面積。
又,雖然前述實施例1~6是以凹坑為環狀之構成來進行說明,但並非限定於此,亦可以形成有一個或複數個非環狀地連續之凹坑。
又,雖然前述實施例1~6是以在靜止側要件只形成有一個環狀凹部之構成來進行說明,但並非限定於此,亦可以在徑方向上有間隔地形成有複數個凹坑。關於這點,在旋動側要件亦同樣。
又,雖然前述實施例1~6是以環狀突起及環狀凹部在靜止側要件是形成於下方側軸承保持器之構成來進行說明,但在靜止側要件亦可以是形成於其他之要件例如外周電極。
又,雖然前述實施例1~6是以在內周電極、外周電極、輥集電元件分別施加了鍍敷之構成來進行說明,但並非限定於此,亦可以是以導電性高之材料來形成,亦可以是未施加鍍敷。
又,雖然前述實施例1~6是以軸承為上下分別配置有唇形密封件之構成來進行說明,但並非限定於此,至少上方側有即可,亦可以將下方側之唇形密封件予以省略。
1:旋轉式連接器 2:旋動側要件 3:靜止側要件 4:集電要件 5:通路 20,120,220,320,420,520:內周電極 20a:上軸 20b,220b,520b:大直徑體 20c,120c:中直徑體 20d,120d,220d,320d,420d:小直徑體 20e,120e,520e:下軸 20f,30f:環狀溝 21:插座 22:鍵 23,523:突起構件 23a,25b:筒狀部(突部) 23b:內凸緣部(突起,外徑方向突起) 24:推擠構件 24a,29b,30a,31a,523a,531a:筒狀部 24b,30b,31b,531b:外凸緣部 25:環狀突起 25a:環狀板部(突起,外徑方向突起) 26,38,426:環狀凹坑(凹坑) 27,29:環狀突起(突起,外徑方向突起) 28:徑方向環狀凹部 29a:環狀板部 30,530:外周電極 30c,31e,32c,530c:大直徑孔部 30d,31d:小直徑孔部 30e,31c,32a,530e:中直徑孔部 30k:內凸緣部(突起,內徑方向突起) 31,531:下方側軸承保持器 32:上方側軸承保持器 32d:環狀凹部 32e:溝 33,34:軸承(帶有護罩之軸承) 33a:內輪 33b:滾珠 33c:外輪 33d,33e:唇形密封件 35:殼體 36:蓋子 37,537:環狀突起(突起,內徑方向突起) 37a:底部 37b:內徑側筒狀部 39:連接器 40:輥集電元件 41:集電元件保持器 41a:上方側板材 41b:銷 41c:下方側板材 50:上側軸方向部(彎曲部) 51:上側徑方向部(彎曲部) 52:中側軸方向部(彎曲部) 53:下側徑方向部(彎曲部) 54:下側軸方向部(彎曲部) 523b:外凸緣部(突起,外徑方向突起) 528:徑方向環狀凹部
圖1是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旋轉式連接器的截面圖。 圖2是實施例1之旋轉式連接器的軸方向截面圖。 圖3是實施例1之旋轉式連接器的重要部位擴大圖。 圖4是本發明之實施例2之旋轉式連接器的重要部位擴大圖。 圖5是本發明之實施例3之旋轉式連接器的重要部位擴大圖。 圖6是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旋轉式連接器的重要部位擴大圖。 圖7是本發明之實施例5之旋轉式連接器的重要部位擴大圖。 圖8是本發明之實施例6之旋轉式連接器的重要部位擴大圖。
5:通路
20:內周電極
20b:大直徑體
20c:中直徑體
20d:小直徑體
20e:下軸
20f,30f:環狀溝
30:外周電極
30c,31e:大直徑孔部
30d,31d:小直徑孔部
30e,31c:中直徑孔部
30k:內凸緣部(突起,內徑方向突起)
31:下方側軸承保持器
31a:筒狀部
31b:外凸緣部
33:軸承(帶有護罩之軸承)
33a:內輪
33b:滾珠
33c:外輪
33d,33e:唇形密封件
37:環狀突起(突起,內徑方向突起)
37a:底部
37b:內徑側筒狀部
38:環狀凹坑(凹坑)
40:輥集電元件
41b:銷
41c:下方側板材
50:上側軸方向部(彎曲部)
51:上側徑方向部(彎曲部)
52:中側軸方向部(彎曲部)
53:下側徑方向部(彎曲部)
54:下側軸方向部(彎曲部)

Claims (10)

  1. 一種旋轉式連接器,具備:外周電極;內周電極,插穿前述外周電極且配置成可旋動;複數個輥集電元件,配置成可在前述外周電極與前述內周電極之間進行行星運動;軸承,將前述內周電極支撐成可繞軸旋動;及軸承保持器,保持前述軸承, 在從前述內周電極與前述輥集電元件之接觸部延伸至前述軸承為止的通路有彎曲部。
  2. 如請求項1之旋轉式連接器,其中前述旋轉式連接器是縱向型,在前述輥集電元件之鉛直方向下側設有前述彎曲部。
  3. 如請求項2之旋轉式連接器,其中前述軸承是至少在鉛直方向上方設有護罩要素之帶有護罩之軸承。
  4. 如請求項2之旋轉式連接器,其中前述彎曲部是藉由朝徑方向延伸之突起而形成。
  5. 如請求項4之旋轉式連接器,其中前述突起具有內徑方向突起與外徑方向突起, 前述內徑方向突起與前述外徑方向突起是在鉛直方向上重疊。
  6. 如請求項4或5之旋轉式連接器,其中前述彎曲部具備朝鉛直方向上方開放之凹坑。
  7. 如請求項6之旋轉式連接器,其中前述凹坑是環狀。
  8. 如請求項7之旋轉式連接器,其中前述凹坑是形成於前述軸承保持器。
  9. 如請求項8之旋轉式連接器,其中更具備往前述凹坑延伸之突部。
  10. 如請求項9之旋轉式連接器,其中前述突部是一部分進入前述凹坑。
TW111128790A 2021-08-19 2022-08-01 旋轉式連接器 TW2023105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34093 2021-08-19
JP2021-134093 2021-08-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0524A true TW202310524A (zh) 2023-03-01

Family

ID=85240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8790A TW202310524A (zh) 2021-08-19 2022-08-01 旋轉式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4390162A1 (zh)
JP (1) JP2023029242A (zh)
KR (1) KR20240027806A (zh)
CN (1) CN117837031A (zh)
TW (1) TW202310524A (zh)
WO (1) WO202302192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5165B1 (zh) * 1970-12-11 1976-05-14
JPS5310040U (zh) * 1976-07-09 1978-01-27
JPS60172725A (ja) * 1984-02-15 1985-09-06 Ricoh Co Ltd 軸受の潤滑剤飛散防止装置
JPH09210071A (ja) * 1996-02-02 1997-08-12 Nippon Seiko Kk シールド付転がり軸受
JP2011222463A (ja) 2010-04-07 2011-11-04 Yamaguchi Seisakusho Co Ltd 回転電気コネクタ
JP2012169155A (ja) * 2011-02-15 2012-09-06 Hisawa Giken Co Ltd 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ローラ接触子
JP2017037828A (ja) * 2015-08-10 2017-02-16 株式会社ヒサワ技研 ロータリー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21923A1 (ja) 2023-02-23
KR20240027806A (ko) 2024-03-04
EP4390162A1 (en) 2024-06-26
CN117837031A (zh) 2024-04-05
JP2023029242A (ja) 2023-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8219B (zh) 电流分流环
JP5422609B2 (ja)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CA2545661C (en) Shaft sealing assembly
US10431948B2 (en) Rotary connector
KR20020048999A (ko) 회전베어링
CN112994363A (zh) 电机、动力总成和电动车
TW202310524A (zh) 旋轉式連接器
KR20180103802A (ko) 베어링용 통전 시일 및 이를 구비한 베어링
JP2023553742A (ja) 基板保持装置のカップ型チャックおよび基板保持装置
EP2740958B1 (en) Ball bearing
CN113431843B (zh) 轴承结构和电机
CN107806500B (zh) 齿轮机构以及具有该齿轮机构的马达和电气设备
JP2004108547A (ja) 電動シリンダ
JP2008208928A (ja) 転がり軸受
JP4334502B2 (ja) モータ用密封型転がり軸受
CN108006078A (zh) 一种用于海洋工程输电滑环的动密封装置
KR20200099926A (ko) 씰링 기능이 향상된 차량용 휠베어링
CN104343821B (zh) 套筒、流体动压轴承、主轴马达以及电子设备
CN209730413U (zh) 一种大电流旋转式导电装置
CN220566284U (zh) 一种非金属齿疏密封装置
KR102580857B1 (ko) 씰링성이 향상된 구름 베어링
KR20080002040U (ko) 전기 로터리 조인트
JP2023054514A (ja) メカニカルシール
CN114172325A (zh) 电机以及汽车
JP2018003963A (ja) 回転装置の軸受潤滑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