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1566A - 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1566A
TW202301566A TW111115942A TW111115942A TW202301566A TW 202301566 A TW202301566 A TW 202301566A TW 111115942 A TW111115942 A TW 111115942A TW 111115942 A TW111115942 A TW 111115942A TW 202301566 A TW202301566 A TW 20230156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semiconductor memory
gat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5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31191B (zh
Inventor
李炅奐
金容錫
金炫哲
禹東秀
柳成原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1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1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1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119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50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1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view layo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1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 H01L29/423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not carrying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42312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 H01L29/42316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f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4232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f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 H01L29/4234Gate electrodes for transistors with charge trapping gate insula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075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9/6622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the devices being controllable only b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e.g. three-terminal devices
    • H01L29/66409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66477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 H01L29/66833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with a charge trapping gate insulator, e.g. MNOS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9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with charge trapping gate insulator, e.g. MNOS-memory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9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with charge trapping gate insulator, e.g. MNOS-memory transistors
    • H01L29/7926Vertical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having source and drain not in the same horizontal pla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2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3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4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Abstract

一種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包括:半導體基板;閘極結構,在半導體基板上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多個電荷陷獲層,在垂直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且各自具有為環繞閘極結構的第一環形狀的水平橫截面;多個半導體圖案,在垂直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且各自具有為環繞所述多個電荷陷獲層的第二環形狀的水平橫截面;源極區及源極線,在水平方向上位於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中的每一者的一端處;以及汲極區及汲極線,在水平方向上位於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中的每一者的另一端處。所述閘極結構可包括閘極絕緣層及閘極電極層。

Description

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是基於在2021年5月11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提出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21-0060737號且主張優先於所述韓國專利申請案,所述韓國專利申請案的揭露內容全文併入本案供參考。
本發明概念是有關於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且更具體而言是有關於無電容器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根據對小型化、多功能及高效能的電子產品的需求,可能需要高容量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此外,可能需要增大的積體度來提供此種高容量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因此,可能需要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中的高積體度及大容量。在此種半導體記憶提裝置之中,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一般包括電容器;然而,由於記憶體功能,可能難以減小電容器的容量,此可能會限制高積體化。
本發明概念提供一種能夠達成高效能及高積體化的無電容器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在以下說明中將部分地對附加態樣進行陳述,且該些附加態樣根據本說明將部分地顯而易見,或者可藉由實踐本揭露的所呈現實施例而得知。
根據本發明概念的實施例,一種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可包括:半導體基板;閘極結構,在所述半導體基板上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多個電荷陷獲層,各自具有為環繞所述閘極結構的第一環形狀的水平橫截面;多個半導體圖案,各自具有為環繞所述多個電荷陷獲層的第二環形狀的水平橫截面;源極區及源極線,在水平方向上位於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中的每一者的一端處;以及汲極區及汲極線,在所述水平方向上位於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中的每一者的另一端處。所述閘極結構可包括閘極絕緣層及閘極電極層。所述多個電荷陷獲層可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彼此間隔開。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可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彼此間隔開。所述源極區可經第一導電類型雜質摻雜。所述汲極區可經第二導電類型雜質摻雜。所述第二導電類型雜質可與所述第一導電類型雜質相反。
根據本發明概念的實施例,一種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可包括:半導體基板;閘極結構,在所述半導體基板上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多個電荷陷獲層,各自具有為環繞所述閘極結構的第一環形狀的水平橫截面;多個半導體圖案,各自具有為環繞所述多個電荷陷獲層的第二環形狀的水平橫截面;源極線,在所述半導體基板上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延伸;源極區,位於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中的每一者的一端與所述源極線之間;汲極區及汲極線,在水平方向上位於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中的每一者的另一端處。所述閘極結構可包括閘極絕緣層及閘極電極層。所述多個電荷陷獲層可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彼此間隔開。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可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彼此間隔開。所述源極區可經第一導電類型雜質摻雜。所述汲極區可經第二導電類型雜質摻雜。所述第二導電類型雜質可與所述第一導電類型雜質相反。
根據本發明概念的實施例,一種無電容器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可包括:半導體基板;蝕刻停止層,位於所述半導體基板上;多個模製絕緣層與多個犧牲絕緣層,交替堆疊於所述蝕刻停止層上;閘極結構,具有為圓形狀的水平橫截面;多個電荷陷獲層,各自具有為環繞所述閘極結構的第一環形狀的水平橫截面;多個通道區,各自具有為環繞所述多個電荷陷獲層的第二環形狀的水平橫截面;源極區及源極線,所述源極區位於所述多個通道區中的每一者的一端處,所述源極線電性連接至所述源極區;以及汲極區及汲極線,所述汲極區位於所述多個通道區中的每一者的另一端處,所述汲極線電性連接至所述汲極區。所述閘極結構可藉由在垂直方向上穿透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及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而延伸至所述蝕刻停止層中。所述閘極結構可包括閘極絕緣層及閘極電極層。所述多個電荷陷獲層可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彼此間隔開。所述多個通道區可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彼此間隔開。所述源極區可經第一導電類型雜質摻雜。所述汲極區可經第二導電類型雜質摻雜。所述第二導電類型雜質可與所述第一導電類型雜質相反。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詳細闡述本發明概念的實施例。
圖1A是根據本發明概念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的平面圖,且圖1B是沿著圖1A所示線B-B’截取的剖視圖。
參照圖1A及圖1B,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0可包括半導體基板101、閘極結構GS、電荷陷獲層150、半導體圖案140、源極區142、源極線180、汲極區144及汲極線190。
半導體基板101可包含例如矽(Si)。作為另外一種選擇,半導體基板101可包含元素半導體(例如鍺(Ge))或化合物半導體(例如碳化矽(SiC)、砷化鎵(GaAs)、砷化銦(InAs)及磷化銦(InP))。作為另外一種選擇,半導體基板101可具有絕緣體上矽(silicon-on-insulator,SOI)結構。舉例而言,半導體基板101可包括隱埋氧化物(buried oxide,BOX)層。
在半導體基板101上可形成有基底絕緣層103。基底絕緣層103可包含例如包括氧化矽、氮化矽及氮氧化矽中的至少一者的材料。基底絕緣層103可包括由一種類型的絕緣層組成的單層、由兩種類型的絕緣層組成的雙層或者由至少三種類型的絕緣層組成的多層。
在基底絕緣層103上可形成有蝕刻停止層105。蝕刻停止層105的頂表面可為不平整的表面,且蝕刻停止層105的底表面可為平的表面。蝕刻停止層105可包含例如氮化矽或氧化矽。
多個模製絕緣層110可在蝕刻停止層105上被佈置成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一定距離。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可包含氧化矽、氮化矽及氮氧化矽中的至少一者。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與蝕刻停止層105可分別包含相對於彼此具有蝕刻選擇性的材料。舉例而言,當模製絕緣層110包含氧化矽時,蝕刻停止層105可包含氮化矽。
第一隱埋絕緣層130及第二隱埋絕緣層132可穿透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第一隱埋絕緣層130及第二隱埋絕緣層132可佈置於所述多個閘極結構GS之間。舉例而言,蝕刻停止層105可佈置於第一隱埋絕緣層130的底部及第二隱埋絕緣層132的底部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隱埋絕緣層130與第二隱埋絕緣層132可在第一水平方向(X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且在第二水平方向(Y方向)上延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隱埋絕緣層130可被佈置成與所述多個閘極結構GS接觸,且第二隱埋絕緣層132可被佈置成與所述多個閘極結構GS間隔開。第一隱埋絕緣層130及第二隱埋絕緣層132可包含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或其組合。
所述多個閘極結構GS可被佈置成在半導體基板101上在第一水平方向(X方向)及第二水平方向(Y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且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延伸。所述多個閘極結構GS可佈置於穿透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的垂直開口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圖式的說明不同,所述多個閘極結構GS中的每一者在水平方向(X方向及Y方向)上的寬度可朝向半導體基板101漸縮。
所述多個閘極結構GS可包括佈置於垂直開口的內壁上的閘極絕緣層160以及在閘極絕緣層160上對垂直開口的內部進行填充的閘極電極層170。圖式示出所述多個閘極結構GS具有圓狀水平橫截面,但本發明概念並非僅限於此。
閘極絕緣層160可包含例如氧化矽。相較於電荷陷獲層150,閘極絕緣層160可包含具有相對低的陷獲位點密度(trap site density)的材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閘極絕緣層160與閘極電極層170之間可形成有閘極障壁層172。舉例而言,閘極電極層170及閘極障壁層172可包含經摻雜半導體材料(例如,經摻雜的矽、經摻雜的鍺等)、導電金屬氮化物(例如,氮化鈦、氮化鉭等)、金屬(例如,鎢、鈦、鉭等)及金屬半導體化合物(例如,矽化鎢、矽化鈷、矽化鈦等)中的至少一者。
電荷陷獲層150可被佈置成在所述多個閘極結構GS中的每一者的側壁上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彼此間隔開。電荷陷獲層150可具有環繞所述多個閘極結構GS的側壁的環狀水平橫截面。所述多個電荷陷獲層150與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可交替佈置於閘極結構GS的側壁上。亦即,模製絕緣層110可環繞閘極結構GS的側壁的未被電荷陷獲層150覆蓋的部分。
相較於閘極絕緣層160,電荷陷獲層150可包含具有相對高的介電常數的高介電常數(high-k)介電材料。此外,相較於閘極絕緣層160,電荷陷獲層150可包含具有相對高的陷獲位點密度的材料。舉例而言,電荷陷獲層150可包含選自HfO 2、Al 2O 3、ZrO 2、Y 2O 3、HfSON、HfON及HfAlO或氮化矽中的至少一者。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荷陷獲層150可為經過渡金屬摻雜的介電層。舉例而言,電荷陷獲層150可包含經過渡金屬(例如Ta、V、Ru、Nb、Mn、Pd、Ir、Sb等)摻雜的HfO 2或經過渡金屬(例如Zn、W、Mo、Ru、Si、Hf、Ni、Pt等)摻雜的Al 2O 3
半導體圖案140可被佈置成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且覆蓋電荷陷獲層150。半導體圖案140可具有環繞電荷陷獲層150的環狀水平橫截面。半導體圖案140的直徑140D可大於電荷陷獲層150的直徑150D。
半導體圖案140可包含未經摻雜的半導體材料或經摻雜的半導體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圖案140可包含本征複晶矽或經摻雜複晶矽。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圖案140可包含非晶金屬氧化物、多晶金屬氧化物、其組合等。舉例而言,半導體圖案140可包含In-Ga基氧化物(In-Ga based oxide,IGO)、In-Zn基氧化物(In-Zn based oxide,IZO)及In-Ga-Zn基氧化物(In-Ga-Zn based oxide,IGZO)中的至少一者。在其他實施例中,半導體圖案140可包含二維(two-dimensional,2D)材料半導體,且2D材料半導體可包括例如MoS 2、WSe 2、石墨烯、碳奈米管或其組合。
多條源極線180與多條汲極線190可被佈置成在半導體圖案140的任一側上面對彼此。
所述多條源極線180可在第一水平方向(X方向)上與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140的一端相鄰地延伸且被佈置成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彼此間隔開。模製絕緣層110可佈置於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相鄰的兩條源極線180之間。所述多條源極線180可包含經摻雜半導體材料、導電金屬氮化物、金屬及金屬半導體化合物中的任一者。
源極區142可佈置於所述多條源極線180與連接至所述多條源極線180的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140之間。源極區142可包含經第一導電類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進行摻雜的半導體材料。此處,第一導電類型可為n型,且舉例而言,源極區142可為經n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進行摻雜的n+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藉由穿透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而在第一水平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側開口中可佈置有源極障壁層182。源極障壁層182可與模製絕緣層110及源極區142接觸,且源極障壁層182的內部可被源極線180填充。
所述多條汲極線190可在第一水平方向(X方向)上與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140的另一端相鄰地延伸且被佈置成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彼此間隔開。模製絕緣層110可佈置於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相鄰的兩條汲極線190之間。所述多條汲極線190可包含經摻雜半導體材料、導電金屬氮化物、金屬及金屬半導體化合物中的任一者。
汲極區144可佈置於所述多條汲極線190與連接至所述多條汲極線190的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140之間。汲極區144可包含經第二導電類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進行摻雜的半導體材料,第二導電類型雜質與第一導電類型雜質相反。此處,第二導電類型可為p型,且舉例而言,汲極區144可為經p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進行摻雜的p+區。亦即,在本發明概念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0中,源極區142可具有與汲極區144的導電類型相反的導電類型。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藉由穿透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而在第一水平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側開口中可佈置有汲極障壁層192。汲極障壁層192可與模製絕緣層110及汲極區144接觸,且汲極障壁層192的內部可被汲極線190填充。
在一些實施例中,儘管在圖式中未示出,然而選擇電晶體可佈置於記憶體胞元電晶體周圍。
在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0中,半導體圖案140可作為記憶體胞元的通道區進行操作。在電荷陷獲層150的與源極區142相鄰的一部分處,可對源極區142中的多個載流子(例如,電子)進行陷獲。另外,在電荷陷獲層150的與汲極區144相鄰的另一部分處,可對汲極區144中的多個載流子(例如,空穴(hole))進行陷獲。因此,藉由在電荷陷獲層150中陷獲的所述多個載流子,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0可以與在記憶體胞元中儲存資料的穿遂場效電晶體(tunnel field effect transistor,TFET)進行操作的方式相似的方式進行操作。亦即,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0可用作能夠在不使用電容器的情況下對所儲存的1個位元的資料執行讀取/寫入操作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以此種方式,可實施無電容器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對於使用TFET的此種半導體記憶體裝置的驅動方法,所述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使用穿遂方法來對電子及空穴的流動進行控制,此與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所使用的熱離子發射方法不同,且因此輸入電壓的微小改變可能會導致輸出電流的顯著改變。僅在一般的TFET中源極區及汲極區二者皆包含相同的n型雜質,此導致相對長的空穴累積時間且進一步導致緩慢的抹除操作。
因此,為解決此種問題,根據本申請案中的本發明概念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0的發明者已設計出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0來使得能夠在抹除操作中自經p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進行摻雜的汲極區144直接提供空穴。因此,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0的空穴累積時間相對短,此可使抹除速度顯著提高。
最終,由於根據本發明概念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0可在藉由記憶體胞元結構而具有高積體化及高可擴縮性的特性的同時顯著提高抹除速度,且因此可達成高效能,此可達成優異的競爭力及可靠性。
圖2A是根據本發明概念另一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的平面圖,且圖2B是沿著圖2A所示線B-B’截取的剖視圖。
構成半導體記憶體裝置20的大多數組件及以下闡述的組件中所包含的材料可與以上參照圖1A及圖1B闡述的組件及材料實質上相同或者相似。因此,為便於闡釋,對半導體記憶體裝置20的說明將集中於與上述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0的不同之處。
參照圖2A及圖2B,半導體記憶體裝置20可包括半導體基板101、閘極結構GS、電荷陷獲層150、半導體圖案140、源極區142、源極線280、汲極區144及汲極線190。
在蝕刻停止層105上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可交替佈置有多個模製絕緣層110與多個犧牲絕緣層120。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及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可包含氧化矽、氮化矽及氮氧化矽中的至少一者。在一些實施例中,模製絕緣層110與犧牲絕緣層120可分別包含相對於彼此具有蝕刻選擇性的材料。舉例而言,當模製絕緣層110包含氧化矽時,犧牲絕緣層120可包含氮化矽。
隱埋絕緣層134可穿透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及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隱埋絕緣層134可被佈置成與所述多個閘極結構GS間隔開。蝕刻停止層105可佈置於隱埋絕緣層134的底表面處。在一些實施例中,隱埋絕緣層134可在第二水平方向(Y方向)上延伸。隱埋絕緣層134可包含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或其組合。
在半導體圖案140的任一側上可佈置有多條源極線280及多條汲極線190。
所述多條源極線280可藉由穿透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及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而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延伸且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X方向)上突出以與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140的一端接觸的不平整表面。所述多條源極線280可包含經摻雜半導體材料、導電金屬氮化物及金屬半導體化合物中的任一者。
源極區142可佈置於一條源極線280與連接至所述一條源極線280的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140之間。源極區142可包含經第一導電類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進行摻雜的半導體材料。此處,第一導電類型可為n型,且舉例而言,源極區142可為經n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進行摻雜的n+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藉由穿透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及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而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延伸的垂直開口的內壁上可佈置有源極障壁層282。源極障壁層282可與模製絕緣層110、犧牲絕緣層120及源極區142接觸,且源極障壁層282的內部可被源極線280填充。
所述多條汲極線190可在第一水平方向(X方向)上與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140的另一端相鄰地延伸且被佈置成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彼此間隔開。模製絕緣層110可佈置於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相鄰的兩條汲極線190之間。所述多條汲極線190可包含經摻雜半導體材料、導電金屬氮化物、金屬及金屬半導體化合物。
汲極區144可佈置於所述多條汲極線190與連接至所述多條汲極線190的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140之間。汲極區144可包含經第二導電類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進行摻雜的半導體材料,第二導電類型雜質與第一導電類型雜質相反。此處,第二導電類型可為p型,且舉例而言,汲極區144可為經p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進行摻雜的p+區。亦即,在本發明概念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20中,源極區142可具有與汲極區144的導電類型相反的導電類型。
在一些實施例中,儘管在圖式中未示出,然而所述多條源極線280可作為共用源極線(common source line,CSL)進行操作。
根據本發明概念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20已設計出半導體記憶體裝置20來使得能夠在抹除操作中自經p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進行摻雜的汲極區144直接提供空穴。因此,半導體記憶體裝置20的空穴累積時間相對短,此可使抹除速度顯著提高。
最終,由於根據本發明概念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20可在藉由記憶體胞元結構而具有高積體化及高可擴縮性的特性的同時顯著提高抹除速度,因此可達成高效能,此可達成優異的競爭力及可靠性。
圖3A是根據本發明概念另一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的平面圖,且圖3B是沿著圖3A所示線B-B’截取的剖視圖。
構成半導體記憶體裝置30的大多數組件及以下闡述的組件中所包含的材料可與以上參照圖1A及圖1B闡述的組件及材料實質上相同或者相似。因此,為便於闡釋,對半導體記憶體裝置30的說明將集中於與上述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0的不同之處。
參照圖3A及圖3B,半導體記憶體裝置30可包括周邊電路結構PS及佈置於較周邊電路結構PS高的垂直水準處的胞元陣列結構CS。
所述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30可具有其中胞元陣列結構CS佈置於周邊電路結構PS上的周邊上胞元(cell-on-periphery,COP)結構。在周邊電路結構PS與胞元陣列結構CS之間可佈置有基底絕緣層103。
周邊電路結構PS可包括佈置於半導體基板101上的周邊電路電晶體310TR及周邊電路配線320。在半導體基板101中,主動區AC可由裝置分隔件102界定,且在主動區AC上可形成有多個周邊電路電晶體310TR。所述多個周邊電路電晶體310TR可包括周邊電路閘極310G以及在周邊電路閘極310G的任一側處佈置於半導體基板101的一些部分上的源極區及汲極區。
周邊電路配線320可包括多個周邊電路接觸件322及多個周邊電路金屬層324。在半導體基板101上可佈置有覆蓋周邊電路電晶體310TR及周邊電路配線320的層間絕緣膜330。所述多個周邊電路金屬層324可具有包括佈置於不同垂直水準處的多個金屬配線層的多層式結構。圖式將所述多個周邊電路金屬層324示出為具有相同的厚度;然而,與圖式中的說明不同,佈置於一些水準處(例如,最高水準處)的周邊電路金屬層324可具有較佈置於其餘水準處的周邊電路金屬層324大的厚度。
圖4A、圖5A、圖6A、圖7A、圖8A、圖9A、圖10A及圖11A是以製程次序示出根據本發明概念實施例的製造半導體記憶體裝置的方法的平面圖,且圖4B、圖5B、圖6B、圖7B、圖8B、圖9B、圖10B及圖11B分別是沿著圖4A、圖5A、圖6A、圖7A、圖8A、圖9A、圖10A、圖11A所示線B-B’截取的剖視圖。
參照圖4A及圖4B,可在半導體基板101上形成基底絕緣層103及蝕刻停止層105。可在蝕刻停止層105上交替且依序形成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與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
可藉由化學氣相沈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電漿增強型CVD(plasma enhanced CVD,PECVD)或原子層沈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來形成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及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與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可分別由相對於彼此具有蝕刻選擇性的材料形成。舉例而言,可使用氧化矽形成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且可使用氮化矽形成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及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可各自具有幾十奈米的厚度。
參照圖5A及圖5B,可在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及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上形成罩幕圖案(未示出),且藉由使用罩幕圖案作為蝕刻罩幕來移除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的一些部分及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的一些部分,可形成第一線開口130L。
第一線開口130L可暴露出蝕刻停止層105的頂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線開口130L可在第一水平方向(X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且在第二水平方向(Y方向)上延伸。
在圖式中,舉例而言,第一線開口130L被闡述為對於所有高度而言具有相同的水平寬度;然而,與圖式中的說明不同,水平寬度可朝向半導體基板101漸縮。
然後,可形成對第一線開口130L進行填充的第一隱埋絕緣層130。舉例而言,第一隱埋絕緣層130可包含對模製絕緣層110及犧牲絕緣層120具有蝕刻選擇性的材料。舉例而言,第一隱埋絕緣層130可包含含有複晶矽或碳的材料。
參照圖6A及圖6B,可在第一隱埋絕緣層130上形成罩幕圖案(未示出),且藉由使用所述罩幕圖案作為蝕刻罩幕來移除第一隱埋絕緣層130的一些部分,可形成第一閘極開口160H。
第一閘極開口160H可暴露出蝕刻停止層105的頂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閘極開口160H可在第一水平方向(X方向及Y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且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延伸。
在圖式中,舉例而言,第一閘極開口160H被闡述為對於所有高度而言具有相同的水平寬度;然而,與圖式中的說明不同,水平寬度可朝向半導體基板101漸縮。另外,第一閘極開口160H在圖式中被闡述為具有圓狀水平橫截面,但本發明概念並非僅限於此。
參照圖7A及圖7B,可藉由移除犧牲絕緣層120的經由第一閘極開口160H暴露出的部分來形成與第一閘極開口160H連接的延伸空間140EX。
由於延伸空間140EX可藉由移除犧牲絕緣層120的經由第一閘極開口160H暴露出的部分來形成,因此延伸空間140EX可具有在水平方向(X方向及Y方向)上距第一閘極開口160H的恆定寬度。在一些實施例中,延伸空間140EX可具有在水平方向(X方向及Y方向)上距第一閘極開口160H幾十奈米的寬度。延伸空間140EX所佔據的厚度可與犧牲絕緣層120的厚度實質上相同。
參照圖8A及圖8B,可在延伸空間140EX的內壁上形成半導體圖案140。可藉由CVD、PECVD或ALD形成半導體圖案140。
然後,可在半導體圖案140的內壁上形成電荷陷獲層150。可使用熱氧化、CVD、PECVD及ALD中的至少一者形成電荷陷獲層150。
然後,可在第一閘極開口160H(參見圖6B)的內壁上形成閘極絕緣層160。可使用熱氧化、CVD、PECVD或ALD中的至少一者形成閘極絕緣層160。閘極絕緣層160可被形成為覆蓋電荷陷獲層150的內壁及模製絕緣層110的內壁二者。
然後,可形成對第一閘極開口160H(參見圖6B)進行填充的犧牲隱埋層122。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氮化矽形成犧牲隱埋層122。
參照圖9A及圖9B,可藉由移除佈置於邊緣部分處的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來形成暴露出半導體圖案140的一個側壁的一些部分的源極延伸空間180EX。
由於源極延伸空間180EX可藉由移除犧牲絕緣層120的佈置於邊緣處的部分來形成,因此源極延伸空間180EX可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X方向)上距半導體圖案140的恆定寬度。
然後,可藉由使用第一導電類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對半導體圖案140的一個側壁的被源極延伸空間180EX暴露出的部分進行摻雜而在所述部分上形成源極區142。此處,第一導電類型可為n型,且舉例而言,源極區142可為經n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進行摻雜的n+區。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擴散製程或磊晶生長製程來執行使用第一導電類型雜質進行摻雜的製程。
參照圖10A及圖10B,可藉由移除佈置於中心部分處的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來形成暴露出半導體圖案140的另一側壁的一些部分的汲極延伸空間190EX。
由於汲極延伸空間190EX可藉由移除犧牲絕緣層120的佈置於中心處的部分來形成,因此汲極延伸空間190EX可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X方向)上距半導體圖案140的恆定寬度。
然後,可藉由使用第二導電類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對半導體圖案140的另一側壁的被汲極延伸空間190EX暴露出的部分進行摻雜而在所述部分上形成汲極區144。此處,第二導電類型可為p型,且舉例而言,汲極區144可為經p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進行摻雜的p+區。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擴散製程或磊晶生長製程來執行使用第二導電類型雜質進行摻雜的製程。
然後,可移除犧牲隱埋層122以暴露出閘極絕緣層160的內壁。以此種方式,可形成第二閘極開口170H。
參照圖11A及圖11B,可形成對第二閘極開口170H(參見圖10B)、源極延伸空間180EX(參見圖10B)及汲極延伸空間190EX(參見圖10B)進行填充的多個導電層。
所述多個導電層可包括閘極電極層170、源極線180及汲極線190。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閘極絕緣層160與閘極電極層170之間形成閘極障壁層172。具體而言,閘極障壁層172可共形地形成於第二閘極開口170H(參見圖10B)的內壁上,且閘極電極層170可被形成為完全填充第二閘極開口170H(參見圖10B)的內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源極區142與源極線180之間形成源極障壁層182。具體而言,源極障壁層182可共形地形成於源極延伸空間180EX(參見圖10B)的內壁上,且源極線180可被形成為完全填充源極延伸空間180EX(參見圖10B)的內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汲極區144與汲極線190之間形成汲極障壁層192。具體而言,汲極障壁層192可共形地形成於汲極延伸空間190EX(參見圖10B)的內壁上,且汲極線190可被形成為完全填充汲極延伸空間190EX(參見圖10B)的內部。
參照圖1B,第二隱埋絕緣層132可被形成為對第二線開口132L進行填充。第二隱埋絕緣層132可包含氧化矽、氮化矽或其組合。第二隱埋絕緣層132可佈置於所述多個閘極結構GS之間。
藉由上述製造製程,可完成根據本發明概念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10。
圖12A、圖13A、圖14A、圖15A、圖16A、圖17A、圖18A、圖19A及圖20A是以製程次序示出根據本發明概念另一實施例的製造半導體記憶體裝置的方法的平面圖,且圖12B、圖13B、圖14B、圖15B、圖16B、圖17B、圖18B、圖19B及圖20B分別是沿著圖12A、圖13A、圖14A、圖15A、圖16A、圖17A、圖18A、圖19A、圖20A所示線B-B’截取的剖視圖。
參照圖12A及圖12B,可在半導體基板101上形成基底絕緣層103及蝕刻停止層105。可在蝕刻停止層105上交替且依序形成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與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
可藉由CVD、PECVD或ALD形成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及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與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可分別包含相對於彼此具有蝕刻選擇性的材料。舉例而言,可使用氧化矽形成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且可使用氮化矽形成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及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可各自具有幾十奈米的厚度。
參照圖13A及圖13B,可藉由以下方式形成第一線開口130L、第一閘極開口160H及第一源極開口280H:在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及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上形成罩幕圖案(未示出)且然後使用所述罩幕圖案作為蝕刻罩幕來移除所述多個模製絕緣層110的一些部分及犧牲絕緣層120的一些部分。
蝕刻停止層105的頂表面可在第一線開口130L的底部、第一閘極開口160H的底部及第一源極開口280H的底部處被暴露出。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線開口130L可被形成為在第一水平方向(X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且具有在第二水平方向(Y方向)上延伸的線形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閘極開口160H及第一源極開口280H可被形成為具有圓狀水平橫截面或橢圓狀水平橫截面。所述多個第一閘極開口160H可在第二水平方向(Y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且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延伸。所述多個第一源極開口280H可在第二水平方向(Y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且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延伸。
儘管第一線開口130L、第一閘極開口160H及第一源極開口280H被示出為對於所有高度而言具有相同的水平寬度,然而與此不同,第一線開口130L、第一閘極開口160H及第一源極開口280H可具有朝向半導體基板101漸縮的水平寬度。
參照圖14A及圖14B,可形成對第一線開口130L進行填充的第一隱埋絕緣層130及對第一源極開口280H進行填充的第二隱埋絕緣層132。
第一隱埋絕緣層130及第二隱埋絕緣層132可包含對模製絕緣層110及犧牲絕緣層120具有蝕刻選擇性的材料。舉例而言,第一隱埋絕緣層130及第二隱埋絕緣層132可包含含有複晶矽或碳的材料。
參照圖15A及圖15B,可藉由移除犧牲絕緣層120的經由第一閘極開口160H暴露出的部分來形成與第一閘極開口160H連接的延伸空間140EX。
由於延伸空間140EX可藉由移除犧牲絕緣層120的經由第一閘極開口160H暴露出的部分來形成,因此延伸空間140EX可具有在水平方向(X方向及Y方向)上距第一閘極開口160H的恆定寬度。在一些實施例中,延伸空間140EX可具有在水平方向(X方向及Y方向)上距第一閘極開口160H幾十奈米的寬度。延伸空間140EX所佔據的厚度可與犧牲絕緣層120的厚度實質上相同。
參照圖16A及圖16B,可在延伸空間140EX的內壁上形成半導體圖案140。可藉由CVD、PECVD或ALD形成半導體圖案140。
然後,可在半導體圖案140的內壁上形成電荷陷獲層150。可使用熱氧化、CVD、PECVD或ALD中的至少一者來形成電荷陷獲層150。
然後,可在第一閘極開口160H(參見圖14B)的內壁上形成閘極絕緣層160。可使用熱氧化、CVD、PECVD或ALD中的至少一者來形成閘極絕緣層160。閘極絕緣層160可被形成為覆蓋電荷陷獲層150的內壁及模製絕緣層110的內壁二者。
然後,可形成對第一閘極開口160H(參見圖14B)進行填充的犧牲隱埋層122。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氮化矽形成犧牲隱埋層122。
參照圖17A及圖17B,可藉由移除第一隱埋絕緣層130(參見圖16B)及連接至第一隱埋絕緣層130的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來形成暴露出半導體圖案140的一個側壁的一些部分的汲極延伸空間190EX。
由於汲極延伸空間190EX可藉由移除連接至第一隱埋絕緣層130(參見圖16B)的犧牲絕緣層120的一些部分來形成,因此汲極延伸空間190EX可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X方向)上距半導體圖案140的恆定寬度。以此種方式,可形成切割線開口134L。
然後,可藉由使用第二導電類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對半導體圖案140的另一側壁的被汲極延伸空間190EX暴露出的部分進行摻雜而在所述部分上形成汲極區144。此處,第二導電類型可為p型,且舉例而言,汲極區144可為經p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進行摻雜的p+區。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擴散製程或磊晶生長製程來執行使用第二導電類型雜質進行摻雜的製程。
參照圖18A及圖18B,可藉由移除第二隱埋絕緣層132(參見圖17B)及連接至第二隱埋絕緣層132的所述多個犧牲絕緣層120來形成暴露出半導體圖案140的另一側壁的一些部分的源極延伸空間280EX。
由於源極延伸空間280EX可藉由移除連接至第二隱埋絕緣層132(參見圖17B)的犧牲絕緣層120的一些部分來形成,因此源極延伸空間280EX可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X方向)上距半導體圖案140的恆定寬度。
然後,可藉由使用第一導電類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對半導體圖案140的另一側壁的被源極延伸空間280EX暴露出的部分進行摻雜而在所述一些部分上形成源極區142。此處,第一導電類型可為n型,且舉例而言,源極區142可為經n型雜質以高濃度水平進行摻雜的n+區。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擴散製程或磊晶生長製程來執行使用第一導電類型雜質進行摻雜的製程。
參照圖19A及圖19B,可移除犧牲隱埋層122以暴露出閘極絕緣層160的內壁。以此種方式,可形成第二閘極開口170H。
參照圖20A及圖20B,可形成對第二閘極開口170H(參見圖10B)、源極延伸空間280EX(參見圖10B)及汲極延伸空間190EX(參見圖10B)進行填充的多個導電層。
所述多個導電層可包括閘極電極層170、汲極線190及源極線280。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閘極絕緣層160與閘極電極層170之間形成閘極障壁層172。具體而言,閘極障壁層172可共形地形成於第二閘極開口170H(參見圖10B)的內壁上,且閘極電極層170可被形成為完全填充第二閘極開口170H(參見圖10B)的內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汲極區144與汲極線190之間形成汲極障壁層192。具體而言,汲極障壁層192可共形地形成於汲極延伸空間190EX(參見圖10B)的內壁上,且汲極線190可被形成為完全填充汲極延伸空間190EX(參見圖10B)的內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源極區142與源極線280之間形成源極障壁層282。具體而言,源極障壁層282可共形地形成於源極延伸空間280EX(參見圖10B)的內壁上,且源極線280可被形成為完全填充源極延伸空間280EX(參見圖10B)以及第一源極開口280H(參見圖10B)的內部。
參照圖20B,隱埋絕緣層134可被形成為對切割線開口134L進行填充。隱埋絕緣層134可包含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或其組合。隱埋絕緣層134可被佈置成與所述多個閘極結構GS間隔開。
藉由上述製造製程,可完成根據本發明概念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20。
儘管已參照本發明概念的實施例具體示出並闡述了本發明概念的實施例,然而應理解,可在不背離以下申請專利範圍的精神及範圍的條件下對其做出形式及細節上的各種改變。
10、20、30: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101:半導體基板 102:裝置分隔件 103:基底絕緣層 105:蝕刻停止層 110:模製絕緣層 120:犧牲絕緣層 122:犧牲隱埋層 130:第一隱埋絕緣層 130L:第一線開口 132:第二隱埋絕緣層 132L:第二線開口 134:隱埋絕緣層 134L:切割線開口 140:半導體圖案 140D、150D:直徑 140EX:延伸空間 142:源極區 144:汲極區 150:電荷陷獲層 160:閘極絕緣層 160H:第一閘極開口 170:閘極電極層 170H:第二閘極開口 172:閘極障壁層 180、280:源極線 180EX、280EX:源極延伸空間 182、282:源極障壁層 190:汲極線 190EX:汲極延伸空間 192:汲極障壁層 280H:第一源極開口 310G:周邊電路閘極 310TR:周邊電路電晶體 320:周邊電路配線 322:周邊電路接觸件 324:周邊電路金屬層 330:層間絕緣膜 AC:主動區 B-B’:線 CS:胞元陣列結構 GS:閘極結構 PS:周邊電路結構 X、Y、Z:方向
藉由結合附圖閱讀以下詳細說明中,將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概念的實施例,在附圖中: 圖1A是根據本發明概念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的平面圖,且圖1B是沿著圖1A所示線B-B’截取的剖視圖。 圖2A是根據本發明概念另一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的平面圖,且圖2B是沿著圖2A所示線B-B’截取的剖視圖。 圖3A是根據本發明概念另一實施例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的平面圖,且圖3B是沿著圖3A所示線B-B’截取的剖視圖。 圖4A至圖11A是以製程次序示出根據本發明概念實施例的製造半導體記憶體裝置的方法的平面圖,且圖4B至圖11B分別是沿著圖4A至圖11A所示線B-B’截取的剖視圖。 圖12A至圖20A是以製程次序示出根據本發明概念另一實施例的製造半導體記憶體裝置的方法的平面圖,且圖12B至圖20B分別是沿著圖12A至圖20A所示線B-B’截取的剖視圖。
10: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101:半導體基板
103:基底絕緣層
105:蝕刻停止層
110:模製絕緣層
132:第二隱埋絕緣層
140:半導體圖案
140D、150D:直徑
142:源極區
144:汲極區
150:電荷陷獲層
160:閘極絕緣層
170:閘極電極層
172:閘極障壁層
180:源極線
182:源極障壁層
190:汲極線
192:汲極障壁層
GS:閘極結構
X、Y、Z: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包括: 半導體基板; 閘極結構,在所述半導體基板上在垂直方向上延伸,所述閘極結構包括閘極絕緣層及閘極電極層; 多個電荷陷獲層,各自具有為環繞所述閘極結構的第一環形狀的水平橫截面,且所述多個電荷陷獲層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彼此間隔開; 多個半導體圖案,各自具有為環繞所述多個電荷陷獲層的第二環形狀的水平橫截面,且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彼此間隔開; 源極區及源極線,在水平方向上位於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中的每一者的一端處,所述源極區經第一導電類型雜質摻雜;以及 汲極區及汲極線,在所述水平方向上位於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中的每一者的另一端處,且 所述汲極區經第二導電類型雜質摻雜, 所述第二導電類型雜質與所述第一導電類型雜質相反。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相較於所述閘極絕緣層的材料,所述多個電荷陷獲層的材料具有更高的陷獲位點密度及更高的介電常數。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所述多個電荷陷獲層包含氮化矽(SiN)、氧化鋁(AlO)、氧化鉿(HfO)及氧化釔(YO)中的至少一者。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 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被配置成作為通道區進行操作,且 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包含經摻雜的矽、複晶矽、矽鍺、二維材料半導體、非晶金屬氧化物及多晶金屬氧化物中的至少一者。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所述多個半導體圖案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水平橫截面的直徑大於所述多個電荷陷獲層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水平橫截面的直徑。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 所述源極區包含高濃度的n型雜質以提供n+區,且 所述汲極區包含高濃度的p型雜質以提供p+區。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更包括: 多個絕緣層與多個導電層,交替堆疊於所述半導體基板上, 其中所述多個導電層中的每一者包括所述源極線及所述汲極線。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 在所述多個導電層中的每一者中,所述源極線與所述汲極線彼此平行。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所述半導體記憶體裝置是無電容器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記憶體裝置,更包括: 周邊電路結構,位於所述半導體基板與所述閘極結構之間。
TW111115942A 2021-05-11 2022-04-27 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TWI8311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60737A KR20220153308A (ko) 2021-05-11 2021-05-11 반도체 메모리 소자
KR10-2021-0060737 2021-05-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1566A true TW202301566A (zh) 2023-01-01
TWI831191B TWI831191B (zh) 2024-02-01

Family

ID=83915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5942A TWI831191B (zh) 2021-05-11 2022-04-27 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67479A1 (zh)
KR (1) KR20220153308A (zh)
CN (1) CN115332264A (zh)
TW (1) TWI8311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5626B (zh) * 2022-12-22 2024-04-09 北京超弦存储器研究院 3d堆叠的半导体器件、3d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6347889B (zh) * 2023-03-14 2024-01-12 北京超弦存储器研究院 存储单元、存储器、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709776B (zh) * 2023-08-08 2023-10-27 北京超弦存储器研究院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45507B1 (ko) * 2011-05-03 2018-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수직 구조의 비휘발성 메모리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826221B1 (ko) * 2011-05-24 2018-0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메모리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9478550B2 (en) * 2012-08-27 2016-10-25 Micron Technology, Inc. Arrays of vertically-oriented transistors, and memory arrays including vertically-oriented transistors
KR20210002376A (ko) * 2019-06-28 2021-0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집적회로 소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2264A (zh) 2022-11-11
TWI831191B (zh) 2024-02-01
US20220367479A1 (en) 2022-11-17
KR20220153308A (ko)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5838B (zh) 半导体存储设备及其制造方法及包括存储设备的电子设备
US11943912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buried gat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9285836B (zh) 半导体存储设备及其制造方法及包括存储设备的电子设备
KR102429608B1 (ko)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831191B (zh) 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US20190103302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air gap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0600806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9679965B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gate all around structure and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0276442B1 (en) Wrap-around contacts formed with multiple silicide layers
CN106611791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209807A1 (en) Memory cell, memo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mory
TW202145440A (zh) 半導體裝置
TWI822847B (zh) 半導體裝置
US20220085183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20230107960A (ko) 반도체 소자
KR20220046283A (ko) 반도체 메모리 소자
TWI785706B (zh) 半導體元件
TWI818714B (zh) 積體電路裝置
KR102554708B1 (ko) 반도체 소자
US20230413526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220406797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s
TWI823360B (zh) 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US20240063277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230276619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cell array and peripheral regions therein
US20230215930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