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3636A - 電氣設備 - Google Patents

電氣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3636A
TW202243636A TW111115825A TW111115825A TW202243636A TW 202243636 A TW202243636 A TW 202243636A TW 111115825 A TW111115825 A TW 111115825A TW 111115825 A TW111115825 A TW 111115825A TW 202243636 A TW202243636 A TW 2022436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engaged
engaging portion
mentioned
ca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5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尾崎友亮
白橋佑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3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363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80Self-contained air purifi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90Cleaning of purification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能夠容易地將面板安裝於殼體的電氣設備。電氣設備包括殼體和麵板。殼體具有開口部。面板以覆蓋開口部的方式可裝卸地安裝於殼體。殼體具有載置面和被卡合部。載置面配置於開口部的邊緣部,且載置有面板。被卡合部被配置於載置面。面板具有面板主體、以及配置在面板主體的下部,並與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被卡合部具有階梯面和凹部。階梯面相對於載置面配置於下方。凹部相對於階梯面配置於殼體的內側,能夠供卡合部的一部分拔插。在卡合部的一部分配置於凹部內的狀態下,卡合部與被卡合部卡合。

Description

電氣設備
本發明關於一種電氣設備。
已知一種電氣設備,其具備具有開口部的殼體;以及以覆蓋開口部的方式可裝卸地安裝於殼體的面板(例如,參照國際公開W02018/073989號)。國際公開W02018/073989號所記載的空氣淨化器具備主體部和以覆蓋主體部的背面的方式可裝卸地安裝於主體部的罩部。在罩部的內表面設有預過濾器和清掃預過濾器的清掃裝置。清掃裝置具有齒輪單元、刷體以及集塵部等。
另,在將面板安裝於殼體的情況下,例如使面板的爪(凸部)與殼體的凹部卡合。然而,由於爪形成於面板的內表面,因此作業者難以視覺辨認到爪。故,難以使面板的爪容易地卡合於殼體的凹部。尤其係,在將預過濾器及清掃裝置等部件安裝於面板的內表面的情況下,作業者更難以視覺辨認爪。故,更加難以使面板的爪容易卡合於殼體的凹部。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容易地將面板安裝於殼體的電氣設備。
本發明的一方面的電氣設備包括殼體和麵板。上述殼體具有開口部。上述面板以覆蓋上述開口部的方式可裝卸地安裝於上述殼體。上述殼體具有載置面和被卡合部。上述載置面配置於上述開口部的邊緣部,且載置有上述面板。上述被卡合部被配置於上述載置面。上述面板具有面板主體、以及配置在上述面板主體的下部,並與上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上述被卡合部具有階梯面和凹部。上述階梯面相對於上述載置面配置於下方。上述凹部相對於上述階梯面配置於上述殼體的內側,能夠供上述卡合部的一部分拔插。在上述卡合部的一部分配置於上述凹部內的狀態下,上述卡合部與上述被卡合部卡合。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能夠容易地將面板安裝於殼體的電氣設備。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此外,對圖中相同或相當的部分標注同一符號,並且不重複其說明。另,為了便於說明,在圖中適當地記載三維正交坐標系的X軸、Y軸以及Z軸。X軸及Y軸與水準方向平行,Z軸與鉛垂方向平行。Z軸的正方向表示上方向,Z軸負方向表示下方向。X軸之正方向表示電氣設備的正面側,X軸之負方向表示電氣設備的背面側。另,在本說明書中,有時將電氣設備的正面側作為電氣設備的前側,將電氣設備的背面側作為電氣設備的後側進行說明。
參照圖1至圖13,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氣設備100。首先,參照圖1來說明電氣設備100的整體構成。電氣設備100例如設置於建築物的室內。電氣設備100例如為家電設備。家電設備例如為空氣調節機、烹調器或者吸塵器。空氣調節機例如為空氣淨化器、加濕器、除濕器、製暖設備或空調。在本實施方式中,電氣設備100為空氣淨化器。
圖1係自斜後方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氣設備100的的立體圖。如圖1所示,電氣設備100具備設備主體1和麵板20。設備主體1包括殼體10、操作部2、百葉窗3以及執行規定功能的功能部(未圖示)。操作部2配置於殼體10的上部。操作部2受理來自外部的指示。操作部2例如具有使用者操作的操作按鈕(未圖示)和顯示運轉狀況等的顯示部(未圖示)。
百葉窗3以能夠旋轉的方式安裝於殼體10。百葉窗3變更排出殼體10的內部空氣的方向。具體而言,殼體10具有送出空氣的送風口10a。送風口10a配置於殼體10的上部。百葉窗3配置於送風口10a,能夠變更自送風口10a排出的空氣的朝向。
殼體10為中空的部件。殼體10收納功能部。功能部例如執行空氣淨化功能。殼體10的材質例如包含合成樹脂或金屬板。面板20相對於殼體10可裝卸。面板20的材質例如包含合成樹脂或金屬板。在本實施方式中,殼體10和麵板20為合成樹脂製。
另,電氣設備100具備風扇(未圖示)。風扇配置於殼體10的內部。風扇經由面板20的後述的通氣口21a,吸引電氣設備100的外部的空氣。另,風扇將吸引的空氣經由送風口10a送出到電氣設備100的外部。
接著,參考圖2對殼體10的背面側的部分進行說明。圖2係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100的殼體10的背面側的部分的立體圖。如圖2所示,殼體10具有開口部10b。開口部10b朝向後方開放。另,殼體10具有收納部11。收納部11配置於開口部10b的內側。收納部11例如收納除臭過濾器(未圖示)和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高效空氣微粒)過濾器。除臭過濾器吸附空氣中的臭氣成分而對空氣進行除臭。HEPA過濾器收集空氣中的塵埃。
另,殼體10包括上側被安裝部12和下側被安裝部(以下,記載為被卡合部13)。上側被安裝部12配置於開口部10b的上部的邊緣部。上側被安裝部12例如沿著Y軸方向相互隔開間隔地配置有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上側被安裝部12設有2個。被卡合部13配置於開口部10b的下部的邊緣部。被卡合部13例如沿著Y軸方向相互隔開間隔地配置多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被卡合部13設有2個。
接著,參考圖3對面板20的結構進行說明。圖3係自前側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100的面板20的結構的立體圖。面板20以覆蓋開口部10b(參照圖2)的方式可裝卸地安裝於殼體10。
如圖3所示,面板20具有面板主體21。面板主體21覆蓋開口部10b的後方。另,面板20具有通氣口21a。通氣口21a被配置於面板主體21。通氣口21a具有多個通氣孔。通氣口21a使空氣藉由。在本實施方式中,通氣口21a為吸入空氣的吸入口。
另,面板20包括上側安裝部22和下側安裝部(以下,記載為卡合部23)。上側安裝部22配置於面板主體21的上端部。上側安裝部22例如沿著Y軸方向相互隔開間隔地配置有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上側安裝部22設有2個。卡合部23配置於面板主體21的下端部。卡合部23例如沿著Y軸方向相互隔開間隔地配置有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卡合部23設有2個。
上側安裝部22安裝於殼體10的上側被安裝部12(參照圖2)。上側安裝部22相對於上側被安裝部12的安裝結構沒有特別限定。例如,上側安裝部22也可以構成為卡止於上側被安裝部12。在該情況下,例如,上側安裝部22也可以構成為能夠彈性變形,且藉由卡扣配合與上側被安裝部12卡合。另,例如,上側安裝部22也可以藉由磁力被吸附於上側被安裝部12。在該情況下,例如,上側被安裝部12也可以包含磁鐵,上側安裝部22也可以包含磁性部件。卡合部23與殼體10的被卡合部13(參照圖2)卡合。
接著,參照圖4至圖11對被卡合部13和卡合部23的詳細結構進行說明。首先,參照圖4至圖7,對被卡合部13的詳細結構進行說明。圖4係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100的殼體10的被卡合部13周邊的結構的立體圖。圖5係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100的殼體10的被卡合部13的結構的放大立體圖。圖6係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100的殼體10的被卡合部13的結構的剖面立體圖。圖7係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100的殼體10的被卡合部13周邊的結構的放大剖面圖。
如圖4所示,殼體10包括載置有面板20的載置面10c。載置面10c配置於開口部10b的邊緣部。載置面10c例如大致水準方向平行地配置。另,被卡合部13配置於殼體10的載置面10c上。
此處,將Y軸方向的正方向設為Y軸方向的一側Y1,將Y軸方向的負方向設為Y軸方向的另一側Y2。此外,將配置於Y軸方向的一側Y1的被卡合部13設為被卡合部13a,將配置於Y軸方向的另一側Y2的被卡合部13設為被卡合部13b。
被卡合部13a和被卡合部13b具有相互共同的部分和相互不同的部分。首先,對被卡合部13a和被卡合部13b的相互共同的部分進行說明。關於被卡合部13a和被卡合部13b的相互不同的部分,將在後面說明。
如圖5至圖7所示,被卡合部13具有階梯面131a。具體而言,被卡合部13具有階梯面部131。階梯面部131具有階梯面131a。階梯面131a構成階梯面部131的上表面。階梯面131a相對於載置面10c配置於下方。
被卡合部13還具有凹部132。凹部132相對於階梯面131a配置於殼體10的內側(X軸之正方向)。凹部132形成為能夠供面板20的卡合部23的一部分拔插。
此處,對作業者將面板20安裝於殼體10的方法的一例進行簡單說明。在將面板20安裝於殼體10的情況下,作業者在將面板20的卡合部23載置於載置面10c的狀態下,使面板20在載置面10c上例如沿Y軸方向滑動。當卡合部23位於階梯面131a的上方時,卡合部23自載置面10c上移動到階梯面131a上。即,卡合部23下降一階。此時,保持面板20的作業者藉由觸感可知曉卡合部23自載置面10c上移動至階梯面131a上。換言之,作業者可知曉在滑動方向上面板20被定位於安裝位置,而無需目視卡合部23及階梯面131a。接著,作業者藉由使卡合部23向殼體10的內側移動,卡合部23的一部分被插入到凹部132內。由此,卡合部23卡合於被卡合部13。即,可以將面板20安裝於殼體10。
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被卡合部13具有相對於載置面10c配置於下方的階梯面131a和相對於階梯面131a配置於殼體10的內側且能夠供卡合部23的一部分拔插的凹部132。並且,在卡合部23的一部分被配置於凹部132內的狀態下,卡合部23與被卡合部13卡合。故,在將面板20安裝於殼體10時,卡合部23自載置面10c上到階梯面131a上下降一階,由此,作業者可知曉在滑動方向上面板20被配置於安裝位置,而無需目視卡合部23及階梯面131a。並且,作業者藉由使卡合部23向殼體10的內側移動,卡合部23與被卡合部13卡合。故,能夠將面板20容易地安裝於殼體10。
另,卡合部23能夠在階梯面131a上沿X軸方向移動。具體而言,階梯面131a的X軸方向上的長度大於卡合部23的後述的前端部233的X軸方向上的長度。即,由於階梯面131a不固定卡合部23,因此能夠在X軸方向上形成得較大。故,卡合部23容易自載置面10c上落到階梯面131a上。換言之,能夠在滑動方向上容易地將面板20定位到安裝位置。
更具體而言,自階梯面131a的X軸之負方向的端部131d到後述的引導面14a為止的X軸方向上的距離L1(參照圖7)比卡合部23的後述的前端部233的X軸方向上的長度L2(參照圖10)大。故,卡合部23容易自載置面10c上落到階梯面131a上。
凹部132具有一對側面132a、和裡表面132b。一對側面132a沿Y軸方向彼此相對。一對側面132a彼此之間的距離比卡合部23的Y軸方向上的長度稍大。裡表面132b與面板20的內表面相對。裡表面132b將一對側面132a彼此連接。另,階梯面131a將一對側面132a彼此連接。
另,凹部132還具有貫通孔132c。貫通孔132c將殼體10的內側與外側連通。貫通孔132c由階梯面131a、一對側面132a以及裡表面132b形成。
接著,參照圖3、圖8至圖11,對卡合部23的詳細結構進行說明。圖8係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100的面板20的卡合部23周邊的結構的立體圖。圖9係自下側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100的面板20的卡合部23周邊的結構的立體圖。圖10係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100的面板20的卡合部23接觸到階梯面131a的狀態的放大立體圖。圖11係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100的面板20的卡合部23的前端部233被配置於被卡合部13的凹部132內的狀態的放大剖面圖。
如圖3所示,面板主體21具有與殼體10相對的內表面21b。另,面板主體21還具有上表面部21c和下表面部21d。上表面部21c和下表面部21d配置於內表面21b。上表面部21c和下表面部21d沿著Y軸方向延伸。上表面部21c配置於內表面21b的上部,並朝向殼體10突出。下表面部21d配置於內表面21b的下部,並朝向殼體10突出。上表面部21c和下表面部21d堵塞面板主體21與殼體10之間的間隙。
卡合部23包括配置於Y軸方向的一側Y1的卡合部23a和配置於Y軸方向的另一側Y2的卡合部23b。卡合部23a與被卡合部13a(參照圖4)對應,卡合部23b與被卡合部13b對應。卡合部23a及卡合部23b具有彼此大致相同的形狀。
如圖8和圖9所示,卡合部23朝向殼體10的內側(X軸之正方向)延伸。另,卡合部23隨著遠離面板主體21而向下方延伸。具體而言,卡合部23具有與面板主體21連接的基部231和相對於基部231配置於殼體10的內側的前端部233。另,卡合部23還具有配置於基部231與前端部233之間的中間部232。在本實施方式中,基部231與板主體21的下表面部21d連接。另,中間部232連接基部231和前端部233。
基部231自面板主體21朝向殼體10的內側突出。中間部232比基部231更向下方突出。前端部233比中間部232更向下方突出。換言之,中間部232的下表面232a配置於比基部231的下表面231a更靠下方的位置。前端部233的下表面233a配置於比中間部232的下表面232a更靠下方的位置。
如圖10所示,前端部233能夠與被卡合部13的階梯面131a接觸。此外,在前端部233與被卡合部13的階梯面131a接觸的狀態下,面板20相對於殼體10的安裝未完成。
另,如圖11所示,前端部233配置於被卡合部13的凹部132內。在前端部233配置於凹部132內的狀態下,前端部233與凹部132的邊緣卡合。故,在前端部233配置於階梯面131a上之後,藉由使面板20向殼體10的內側移動並將前端部233配置於凹部132內,自而能夠將卡合部23卡合於被卡合部13。具體而言,前端部233還具有連接中間部232的下表面232a與前端部233的下表面233a的連接面233b。連接面233b朝向與殼體10相反的一側(X軸之負方向)。另,階梯面部131構成凹部132的邊緣的一部分。並且,在前端部233配置於凹部132內的狀態下,連接面233b與階梯面部131卡合。在本實施方式中,連接面233b與階梯面部131的端面131b卡合。端面131b為階梯面部131中的殼體10的內側的面。
接著,參照圖4、圖10及圖11,對被卡合部13和卡合部23的詳細結構進行說明。
如圖4所示,殼體10還具有引導部14。引導部14相對於載置面10c配置於殼體10的內側。引導部14沿著開口部10b的邊緣部配置。引導部14將面板20的卡合部23向被卡合部13引導。故,作業者藉由使面板20的卡合部23沿著引導部14移動,能夠將卡合部23容易地向被卡合部13引導。其結果,能夠提高面板20相對於殼體10的安裝作業性。
具體而言,引導部14與載置面10c相鄰,並且沿Y軸方向延伸。引導部14具有與載置面10c交叉的引導面14a。引導面14a朝向面板20側。一對被卡合部13配置於包括引導面14a的同一平面上。
如圖10所示,階梯面131a朝向殼體10的內側並向下方傾斜。故,在卡合部23的前端部233與被卡合部13的階梯面131a接觸的狀態下,力作用於面板20,使其向X軸之正方向移動。故,作業者能夠減輕將面板20推入殼體10側(前側)時的力。
另,如圖11所示,階梯面部131具有傾斜面131c。傾斜面131c連接階梯面131a的殼體10的外側(X軸之負方向)的端部131d和載置面10c。故,在作業者取下面板20時,能夠抑製卡合部23的前端部233卡在階梯面131a與載置面10c之間的邊界部分。
另,載置面10c朝向殼體10的外側(X軸之負方向)並向下方傾斜。具體而言,載置面10c相對於水平面的傾斜角度小於階梯面131a相對於水平面的傾斜角度。此外,在卡合部23的前端部233配置於被卡合部13的凹部132內的狀態下,基部231的下表面231a與載置面10c接觸。下表面231a與載置面10c同樣地朝向殼體10的外側(X軸之負方向)並向下方傾斜。下表面231a與載置面10c大致平行。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載置面10c以及下表面231a兩者相對於水平面傾斜,但也可以僅載置面10c以及下表面231a中的一者相對於水平面傾斜。此外,載置面10c及下表面231a也可以不相對於水平面傾斜。
藉由使載置面10c以及下表面231a中的至少一者朝向殼體10的外側並向下方傾斜,在卡合部23的前端部233被配置於被卡合部13的凹部132內的狀態下,力作用於面板20,使其向X軸之負方向移動。故,維持卡合部23的前端部233與階梯面部131接觸的狀態。即,能夠抑製面板20相對於殼體10在前後方向(Y軸方向)上晃動。
面板20的卡合部23的中間部232在前端部233配置於凹部132內的狀態下與階梯面131a接觸。故,能夠使卡合部23相對於被卡合部13的接觸狀態更穩定。
另,前端部233在上部具有倒角部233c。故,當將卡合部23相對於被卡合部13拔插時,能夠抑製卡合部23的前端部233卡在凹部132的邊緣(裡表面132b的下端)。具體而言,倒角部233c設於前端部233的上部中的殼體10的內側的端部。倒角部233c在側視觀察時具有R形狀。
接著,參照圖4,對被卡合部13a和被卡合部13b的相互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如圖4至圖6所示,被卡合部13b還具有一對側面133。一對側面133配置於凹部132的上方。一對側面133在Y軸方向上相對。另,一對側面133係以隨著朝向下方而彼此的距離變小的方式形成的傾斜面。另,一對側面133分別與凹部132的一對側面132a的上端相連。
藉由設置一對側面133,能得到以下的效果。具體而言,在將面板20安裝於殼體10時,在卡合部23b自載置面10c離開(浮起)的狀態下,當推入面板20的卡合部23b側(Y軸之負方向)的部分時,卡合部23b容易進入一對側面133之間。在該情況下,藉由利用自重將面板20載置在載置面10c上,卡合部23b藉由一對側面133被引導到凹部132,與被卡合部13b卡合。故,能夠容易地將面板20安裝於殼體10。
接著,參考圖12和圖13,對安裝於面板20的裝卸部件進行說明。圖12係自前側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100的面板20的結構的立體圖。圖13係沿著圖12的線XIII-XIII線截取的剖面圖。如圖12所示,電氣設備100還具備預過濾器51、輥53、輥驅動機構54、清掃機構55以及集塵箱57。此外,預過濾器51為本發明的“裝卸部件”以及“過濾器”的一例。另,輥53、輥驅動機構54、清掃機構55以及集塵箱57為本發明的“裝卸部件”的一例。
預過濾器51可裝卸地安裝在面板20的內表面21b。具體而言,輥53包括供給輥53a和卷取輥53b。預過濾器51的兩端被保持於供給輥53a和卷取輥53b。藉由將供給輥53a及卷取輥53b可裝卸地安裝於面板20的內表面21b,自而將預過濾器51可裝卸地安裝於面板20的內表面21b。供給輥53a和卷取輥53b例如安裝於設於面板20的內表面21b的安裝片(未圖示)。
預過濾器51被配置於面板20的通氣口21a。具體而言,預過濾器51以覆蓋通氣口21a的方式配置。預過濾器51對自電氣設備100的外部吸引來的空氣中的塵埃進行集塵。預過濾器51雖沒有特別限定,但例如由聚丙烯等片狀的濾網形成。
供給輥53a配置於通氣口21a的上端的邊緣部。卷取輥53b配置於通氣口21a的下端的邊緣部。
輥驅動機構54使卷取輥53b旋轉。具體而言,輥驅動機構54連接到卷取輥53b的一端。輥驅動機構54例如包括多個齒輪(未圖示)。輥驅動機構54與設於設備主體1的驅動電機(未圖示)連接。藉由自驅動電機向輥驅動機構54傳遞驅動力,捲繞輥53b旋轉。藉由卷取輥53b旋轉,預過濾器51自供給輥53a送出而被卷取輥53b卷取。
清掃機構55能夠裝卸地安裝於面板20的內表面21b。清掃機構55例如安裝在設於面板20的內表面21b的安裝片(未圖示)上。
清掃機構55對預過濾器51進行清掃。具體而言,清掃機構55配置於卷取輥53b的下方。清掃機構55包括刷55a和旋轉機構55b。刷55a沿著卷取輥53b配置。刷55a與預過濾器51接觸。旋轉機構55b連接到設於設備主體1的驅動電機(未圖示)、或輥驅動機構54。自驅動電機或輥驅動機構54向旋轉機構55b傳遞驅動力,自而刷55a進行旋轉。藉由刷55a旋轉,附著於預過濾器51的塵埃被刷55a刮落。
集塵箱57可裝卸地安裝於面板20的內表面21b。集塵箱57例如安裝在設於面板20的內表面21b的安裝片(未圖示)上。
集塵箱收納由清掃機構55自預過濾器51去除的塵埃。具體而言,集塵箱57例如具有上部開口的箱形狀。集塵箱57配置於清掃機構55的刷55a的下方。被刷55a自預過濾器51刮落的塵埃落下到集塵箱57內。
如圖13所示,自上方觀察,預過濾器51、清掃機構55以及集塵箱57中的至少一個與卡合部23至少一部分重疊地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自上方觀察,預過濾器51、清掃機構55以及集塵箱57全部與卡合部23至少一部分重疊地配置。另,在本實施方式中,自上方觀察,供給輥53a和卷取輥53b也配置為至少一部分與卡合部23重疊。
以上,如參照圖12和圖13所說明的,自上方觀察,卡合部23和能夠裝卸地安裝於面板20的內表面21b的裝卸部件(預過濾器51、輥53、輥驅動機構54、清掃機構55或集塵箱57)的至少一部分重疊地配置。在該情況下,作業者難以目視面板20的卡合部23的位置,但在本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藉由在被卡合部13設置階梯面131a和凹部132,能夠容易地將面板20安裝於殼體10。即,在卡合部23和裝卸部件自上方觀察時至少一部分重疊地配置的情況下,應用本發明係尤其有效的。
另,上述裝卸部件包括預過濾器51、清掃機構55和集塵箱57中的至少一個。在電氣設備100為空氣調節機的情況下,預過濾器51、清掃機構55及集塵箱57等易於安裝在面板20的內表面21b上。在電氣設備100為空氣調節機的情況下應用本發明係尤其有效的。
(變形例) 接著,參考圖14對本發明的變形例的電氣設備100進行說明。在該變形例中,對設置檢測卡合部23是否與被卡合部13卡合的檢測部60之示例進行說明。圖14係示出本發明的變形例的電子設備100的被卡合部13周邊的結構的放大剖面圖。
如圖14所示,本發明的變形例的電子設備100還具備檢測卡合部23是否與被卡合部13卡合的檢測部60。故,能夠檢測面板20是否正常安裝於殼體10。其結果,能夠抑製面板20以不充分的狀態安裝於殼體10的情況。
具體而言,檢測部60配置於凹部132內或凹部132的附近。檢測部60的檢測方法並無特別限定,檢測部60例如為接觸開關等接觸型的開關、或者為光電感測器等非接觸型的感測器。在圖14中,示出關於檢測部60為觸動開關之示例。在該情況下,檢測部60在卡合部23被配置於被卡合部13的凹部132內的狀態下,配置於與卡合部23的前端部233接觸的位置。
另,檢測部60電連接到未圖示的控製部。檢測部60將檢測結果發送至控製部。控製部將與檢測結果對應的資訊顯示於顯示部,或者藉由聲音進行通知。故,作業者能夠知曉面板20是否正常地安裝於殼體10。
以上,參照附圖說明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然而,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其主旨的範圍內能夠以各種方式實施。另,藉由適當地組合上述實施方式中公開的多個構成要素,可以形成各種發明。例如,可以自實施方式中示出的所有構成要素中刪除一些構成要素。進一步地,也可以適當地組合不同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附圖中,為了容易理解,作為主體而示意性地示出了每個構成要素,且為了方便繪圖,圖中所示的每個構成要素的厚度、長度、數量、間隔等可能與實際不同。另,上述實施方式所示的各構成要素的材質,形狀,尺寸等僅為一例,沒有特別限定,可以在實質上不脫離本發明的效果的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雖然示出了電氣設備100為家電設備之示例,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也能夠應用於家電設備以外的電氣設備。
另,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雖然示出了階梯面131a朝向殼體10的內側並向下方傾斜之示例,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階梯面131a也可以不相對於水平面傾斜。
另,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雖然示出了在階梯面131a的X軸之負方向上的端部131d和載置面10c之間設置傾斜面131c之示例,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也可以在階梯面131a的X軸之負方向上的端部131d和載置面10c之間設置沿鉛垂方向延伸的鉛垂面。另,例如,階梯面131a的X軸之負方向上的端部131d和載置面10c也可以直接連接。
另,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雖然示出了凹部132具有貫通孔132c之示例,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凹部132也可以不具有貫通孔132c。即,凹部132也可以不使殼體10的內側與外側連通。
另,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雖然示出了在卡合部23的前端部233配置在凹部132內的狀態下,中間部232與階梯面131a接觸之示例,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中間部232也可以不與階梯面131a接觸。
另,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雖然示出了卡合部23具有配置於基部231與前端部233之間的中間部232之示例,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基部231與前端部233也可以直接連接。即,例如,卡合部23在側視觀察時可以具有大致L字形狀。
另,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雖然示出了殼體10具有引導部14之示例,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殼體10也可以不具有引導部14。 產業上的實用性
本發明提供電氣設備,具有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10:殼體 10b:開口部 10c:載置面 13、13a、13b:被卡合部 14:引導部 20:面板 21:面板主體 21a:通氣口 21b:內表面 23、23a、23b:卡合部 51:預過濾器(裝卸部件、過濾器) 53:輥(裝卸部件) 54:輥驅動機構(裝卸部件) 55:清掃機構(裝卸部件) 57:集塵箱(裝卸部件) 100:電氣設備 131a:階梯面 132:凹部 231:基部 232:中間部 233:前端部 233c:倒角部
圖1係自斜後方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氣設備的的立體圖。 圖2係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的殼體的背面側的部分的立體圖。 圖3係自前側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的面板的結構的立體圖。 圖4係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的殼體的被卡合部周邊的結構的立體圖。 圖5係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的殼體的被卡合部的結構的放大立體圖。 圖6係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的殼體的被卡合部的結構的剖面立體圖。 圖7係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的殼體的被卡合部的結構的放大剖面圖。 圖8係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的面板的卡合部周邊的結構的立體圖。 圖9係自下側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的面板的卡合部周邊的結構的立體圖。 圖10係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的面板的卡合部接觸到階梯面的狀態的放大立體圖。 圖11係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的面板的卡合部的前端部被配置於被卡合部的凹部內的狀態的放大剖面圖。 圖12係自前側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的面板的結構的主視圖。 圖13係沿著圖12的線XIII-XIII線截取的剖面圖。。 圖14係示出本發明的變形例的電子設備的被卡合部周邊的結構的放大剖面圖。
10:殼體
10b:開口部
10c:載置面
13、13a、13b:被卡合部
14:引導部
14a:引導面
132:凹部
133:一對側面
X、Y、Y1、Y2、Z:方向

Claims (8)

  1. 一種電氣設備,其中,包括: 殼體,其具有開口部;以及 面板,其以覆蓋上述開口部的方式可裝卸地安裝於上述殼體, 上述殼體具有: 載置面,其配置於上述開口部的邊緣部,且載置有上述面板;以及 被卡合部,其被配置於上述載置面, 上述面板具有: 面板主體;以及 卡合部,其配置在上述面板主體的下部,並與上述被卡合部卡合, 上述被卡合部具有: 階梯面,其相對於上述載置面配置於下方;以及 凹部,其相對於上述階梯面配置於上述殼體的內側,並能夠供上述卡合部的一部分拔插, 在上述卡合部的一部分被配置於上述凹部內的狀態下,上述卡合部與上述被卡合部卡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氣設備,其中, 上述被卡合部具有: 基部,其連接到上述面板主體;以及 前端部,其相對於上述基部配置於上述殼體的內側,並向下方延伸, 上述前端部能與上述被卡合部的上述階梯面接觸,並且在被配置於上述凹部內的狀態下與上述凹部的邊緣卡合。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氣設備,其中, 上述卡合部還具有被配置於上述基部與上述前端部之間的中間部, 在上述前端部被配置於上述凹部內的狀態下,上述中間部與上述階梯面接觸。
  4.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電氣設備,其中, 上述前端部在上部具有倒角部。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電氣設備,其中, 上述階梯面朝向上述殼體的內側並向下方傾斜。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電氣設備,其中, 上述殼體還具有引導部,上述引導部相對於上述載置面被配置於上述殼體的內側, 上述引導部沿著上述開口部的上述邊緣部配置,並將上述卡合部向上述被卡合部引導。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電氣設備,其中, 上述電氣設備還包括可裝卸地安裝於上述面板的內表面的裝卸部件, 上述裝卸部件和上述卡合部在自上方觀察時,至少一部分重疊配置。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氣設備,其中, 上述面板還具有供空氣藉由的通氣口, 上述裝卸部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個: 過濾器,其配置於上述通氣口,並對空氣中的塵埃進行集塵; 清掃機構,其對上述過濾器進行清掃;以及 集塵箱,其收納藉由上述清掃機構自上述過濾器去除的塵埃。
TW111115825A 2021-05-07 2022-04-26 電氣設備 TW2022436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79233 2021-05-07
JP2021079233 2021-05-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3636A true TW202243636A (zh) 2022-11-16

Family

ID=83932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5825A TW202243636A (zh) 2021-05-07 2022-04-26 電氣設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234735A1 (zh)
CN (1) CN117203473A (zh)
TW (1) TW202243636A (zh)
WO (1) WO202223473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1150A (ja) * 1992-06-29 1994-01-21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の据付装置
JP4813921B2 (ja) * 2006-02-22 2011-11-0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室内機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11064353A (ja) * 2009-09-15 2011-03-31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2885111U (zh) * 2012-10-19 2013-04-17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04535015U (zh) * 2015-02-15 2015-08-05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
JP6827228B2 (ja) * 2017-02-28 2021-02-10 株式会社コーワ フィルター清掃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11575484U (zh) * 2020-01-08 2020-09-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34735A1 (ja) 2022-11-10
JPWO2022234735A1 (zh) 2022-11-10
CN117203473A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49072B2 (ja) 自走式掃除機
JP6633345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5083612A (ja) 空気調和機
JP4668873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1600701B1 (ko) 에어 워셔
TW202243636A (zh) 電氣設備
JP3979341B2 (ja) 換気装置
JP3620934B2 (ja) フィルタ装置
JP2019056515A (ja) 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JP2006296683A (ja) 自走式電気掃除機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2016217602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3202141A (ja) 空調換気扇
WO2019224964A1 (ja) 電子機器
JP5616843B2 (ja) 換気装置
JP2000055434A (ja) 換気装置
JP2015205224A (ja) 空気清浄機
JP2007029792A (ja) 空気調節装置
WO2023119472A1 (ja) 空気清浄機
WO2023062699A1 (ja) 空気清浄機
WO2023062700A1 (ja) 空気清浄機
WO2023062701A1 (ja) 空気清浄機および空気清浄機の据付方法
WO2023119473A1 (ja) 空気清浄機
WO2023062698A1 (ja) 空気清浄機
WO2023062702A1 (ja) 空気清浄機
WO2023119471A1 (ja) 空気清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