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2497A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2497A
TW202242497A TW110132343A TW110132343A TW202242497A TW 202242497 A TW202242497 A TW 202242497A TW 110132343 A TW110132343 A TW 110132343A TW 110132343 A TW110132343 A TW 110132343A TW 202242497 A TW202242497 A TW 20224249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substrate
flexible substrate
layer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2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73504B (zh
Inventor
林宜欣
陳文龍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2100331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867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3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350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2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2497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導電元件、封裝層、軟性基板以及側邊密封膠。導電元件配置於顯示面板的基板上,由基板的第一表面經過第三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封裝層配置於第一表面且突出於第三表面,且具有遠離於第一表面的一頂面以及朝向第二表面延伸且遠離於頂面的一端部。在第一表面的法線方向上,頂面與第一表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長度,頂面與端部之間具有一第二最大長度,第二最大長度大於或等於第一長度。軟性基板配置於第二表面且電性連接於這些導電元件。側邊密封膠配置於基板上,且至少從第三表面延伸到第二表面,以連接於封裝層與軟性基板。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
隨著顯示裝置的應用逐漸多元化,用以顯示公共訊息或廣告的大型顯示看板在各大展場或百貨商場的運用也日益普及。為了降低大型顯示看板的設置與維護成本,採用多片顯示面板拼接而成的拼接顯示裝置已成為這類大型顯示看板常見的架設方式之一。一般而言,拼接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都具有位於顯示區周邊的非顯示區,而鄰近於兩顯示面板之拼接處的這些非顯示區又容易在拼接顯示器的顯示畫面中形成視覺上的影像不連續感。在拼接多個裝置的設計中,為了降低拼接接縫的存在感,這類裝置需要盡可能的縮減邊框寬度。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可具有縮減的邊框寬度。
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多個導電元件、一封裝層、一軟性基板以及一側邊密封膠。顯示面板包括一基板。基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及位於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的一第三表面。導電元件配置於基板上,由第一表面經過第三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封裝層配置於第一表面且突出於第三表面,且具有遠離於第一表面的一頂面以及朝向第二表面延伸且遠離於頂面的一端部。在第一表面的法線方向上,頂面與第一表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長度,頂面與端部之間具有一第二最大長度,第二最大長度大於或等於第一長度。軟性基板配置於第二表面且電性連接於這些導電元件。側邊密封膠配置於基板上,且至少從第三表面延伸到第二表面,以連接於封裝層與軟性基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頂面平行於第一表面,第一長度垂直於第一表面且平行於第三表面,第二最大長度平行於第一長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絕緣層,覆蓋於這些導電元件的局部,且由第一表面延伸至至少部分的第三表面,絕緣層部分介於這些導電元件與封裝層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電性連接層,介於軟性基板與基板的第二表面之間,基板具有位於第三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的一截角面,電性連接層至少從第二表面延伸到截角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性連接層覆蓋絕緣層的局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封裝層遠離於第三表面的一第一外側切齊於側邊密封膠遠離於第三表面的一第二外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軟性基板具有面對於第二表面的一正面,以及連接於正面的一側面,側面連接於側邊密封膠,且側面不突出於側邊密封膠的第二外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軟性基板具有相對於正面的一背面,側邊密封膠延伸至背面的局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面板具有一顯示區以及一周邊區,周邊區相較於顯示區更接近第三表面,軟性基板具有多個接墊,這些接墊具有在第一表面的法線方向上疊置於這些導電元件的區域,區域在第一表面的法線方向上重疊於顯示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區域在第一表面的法線方向上不重疊於顯示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各導電元件為單層的金屬層。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中,軟性基板是位於基板的第二表面而可以使顯示裝置可以具有縮減的邊框寬度,進而提升顯示裝置的屏佔比以及可進行模組化拼接。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更全面地描述本發明,在附圖中示出了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如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的,可以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實施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
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放大了層、膜、面板、區域等的厚度。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元件。應當理解,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或「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與另一元件連接,或者中間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中間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連接」可以指物理及/或電性連接。再者,「電性連接」或「耦合」係可為二元件間存在其它元件。
此外,諸如「下」或「底部」和「上」或「頂部」的相對術語可在本文中用於描述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的關係,如圖所示。應當理解,相對術語旨在包括除了圖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裝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他元件的「下」側的元件將被定向在其他元件的「上」側。因此,示例性術語「下」可以包括「下」和「上」的取向,取決於附圖的特定取向。類似地,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它元件「下方」或「下方」的元件將被定向為在其它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術語「上面」或「下面」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的取向。
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或「實質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確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範圍內的平均值,考慮到所討論的測量和與測量相關的誤差的特定數量(即,測量系統的限制)。例如,「約」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個或多個標準偏差內,或±30%、±20%、±10%、±5%內。再者,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或「實質上」可依光學性質、蝕刻性質或其它性質,來選擇較可接受的偏差範圍或標準偏差,而可不用一個標準偏差適用全部性質。
本文參考作為理想化實施例的示意圖的截面圖來描述示例性實施例。因此,可以預期到作為例如製造技術及/或(and/or)公差的結果的圖示的形狀變化。因此,本文所述的實施例不應被解釋為限於如本文所示的區域的特定形狀,而是包括例如由製造導致的形狀偏差。例如,示出或描述為平坦的區域通常可以具有粗糙及/或非線性特徵。此外,所示的銳角可以是圓的。因此,圖中所示的區域本質上是示意性的,並且它們的形狀不是旨在示出區域的精確形狀,並且不是旨在限制請求項的範圍。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義。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當被解釋為具有與它們在相關技術和本發明的上下文中的含義一致的含義,並且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的或過度正式的意義,除非本文中明確地這樣定義。
本案圖式中標註了X方向、Y方向、Z方向以呈現圖面中各構件的配置關係,X方向、Y方向、Z方向彼此相交,但不限定彼此正交。圖1A呈現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1B至圖4呈現本發明其他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多個局部剖面示意圖。
請先參考圖1A,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A包括一顯示面板100、一導電元件200、一軟性基板400、一封裝層500以及一側邊密封膠600。顯示面板具有一顯示區140以及一周邊區150,且包括一基板110,基板110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112與一第二表面114及位於第一表面112與第二表面114之間的一第三表面116。周邊區150相較於顯示區140更接近第三表面116。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10例如為硬質基板(rigid substrate)。然而,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它實施例中,基板110也可以是可撓式基板(flexible substrate)。舉例而言,上述之硬質基板的材質可為玻璃、石英或其它適當材料;上述之可撓式基板的材質可以是塑膠或其它適當材料。
在本實施例中,導電元件200例如是單層的金屬層線路,配置於基板110上,由第一表面112經過第三表面116延伸至第二表面114。也就是說,本實施例的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上可以省去多層的結構配置(例如是導電接墊加上走線或是多個走線堆疊以形成多層的結構)。換言之,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與軟性基板400之間具有單一金屬層。導電元件200在本實施例中可沿著近似U型的軌跡分布而包覆基板110的邊緣。需注意的是,導電元件200的數量可以為多個,並沿Y方向排列,其數量視實際需求而定,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軟性基板400配置於第二表面114且電性連接於些導電元件200。軟性基板400具有面對於第二表面114的一正面420,相對於正面420的一背面440,以及連接於正面420與背面440的一側面430,正面420連接於第二表面114。詳細來說,顯示裝置10A還包括一電性連接層700,介於軟性基板400的正面420與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之間。軟性基板400包括多個接墊410,透過電性連接層700與導電元件200電性連接。此處,電性連接層700例如是異方性導電膠或是其他可提供導電接合作用的材料,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軟性基板400的接墊410在第一表面112的法線方向(例如是Z方向)上疊置於導電元件200的區域A1,區域A1在第一表面112的法線方向上不重疊於顯示區140。具體來說,本實施例的導電元件200不會延伸到顯示介質120下方,因此,導電元件200與軟性基板400接合(bonding)的部分是對應於周邊區150。由於導電元件200與軟性基板400 bonding的部分會與顯示介質120在Z方向上錯開,在bonding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下壓力不會造成顯示介質120的損傷,且不易傷到封裝層500。
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10具有位於第三表面116與第一表面112之間的一截角面117,以及位於第三表面116與第二表面114之間的一截角面118。電性連接層700至少從第二表面114延伸到截角面118。具體來說,截角面117、118可以防止過於銳利的邊角(例如90°的邊角)使得導電元件200斷路或損傷。此外,還可藉由截角面118的設計而達到引流讓位的效果,用以容納電性連接層700,以避免電性連接層700在接合的過程中容易過度溢出。在本實施例中,電性連接層700覆蓋絕緣層300的局部,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封裝層500配置於第一表面112且突出於第三表面116。封裝層500具有遠離於第一表面112的一頂面530以及朝向第二表面114延伸且遠離於頂面530的一端部540。具體來說,在第一表面112的法線方向上(例如是Z方向),頂面530與第一表面112之間具有一第一長度L1,頂面530與端部540之間具有一第二最大長度L2,第二最大長度L2是指頂面530與端部540之間的最長的直線長度。特別的是,第二最大長度L2大於第一長度L1。在本實施例中,頂面530平行於第一表面112,第一長度L1垂直於第一表面112且平行於第三表面116,第二最大長度L2平行於第一長度L1。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最大長度也可以等於第一長度,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此處,封裝層500例如是光固化膠、熱固化膠、光學膠或其他封裝膠,封裝層500可以為單層或是多層堆疊。
在本實施例中,側邊密封膠600配置於基板110上,且至少從基板110的第三表面116延伸到第二表面114,以連接於封裝層500的端部540與軟性基板400的側面430,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此處,側邊密封膠600例如是光吸收膠,而可以達到吸收外在的非預期的光線的效果,以降低後續拼接面板之間的接縫的可視性。在本實施例中,側邊密封膠600止於側面430,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B所示,顯示裝置10A’的側邊密封膠600A’也可以是延伸至軟性基板400的背面440的局部,以增加黏著力。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C所示,在顯示裝置10A’’中,省去了電性連接層700,軟性基板400的接墊410是直接與導電元件200共晶連接,而側邊密封膠600A’’連接於封裝層500與絕緣層300的局部,並覆蓋截角面118上的導電元件200的局部以連接軟性基板400。
請繼續參考圖1A,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A還包括一絕緣層300,覆蓋於導電元件200的局部,且由第一表面112延伸至至少部分的第三表面116。絕緣層300部分介於導電元件200與封裝層500之間,且側邊密封膠600連接於絕緣層300的局部以及電性連接層700的局部,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在顯示裝置10B中,也可以省略絕緣層300。也就是說,封裝層500B是直接覆蓋於導電元件200上,而電性連接層700B是直接連接於導電元件200對應於第三表面116的一側的至少局部,且藉由側邊密封膠600B與封裝層500B即可達到絕緣保護的效果,以簡化製程步驟。
請繼續參考圖1A,在本實施例中,封裝層500具有遠離於第三表面116的一第一外側510,側邊密封膠600具有遠離於第三表面116的一第二外側610,第一外側510是切齊於第二外側610。本實施例的軟性基板400的側面430不突出於第二外側610。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00還包括驅動線路層,例如用以驅動畫素的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 TFT),顯示介質120電性連接於驅動線路層,驅動線路層與第一表面112上的多個導電接墊(未繪示)電性連接,第一表面112上的導電接墊(未繪示)與導電元件200電性連接,導電元件200與軟性基板400電性連接。此處,軟性基板400例如包括驅動晶片,可用於提供顯示面板100上的顯示介質120所需要的電訊號。此處,顯示介質120例如是微發光二極體(Micro LED),但不限於此。
在上述配置方式之下,軟性基板400是位於第二表面114且側面430不突出於側邊密封膠600的第二外側610,以使顯示裝置10A可以具有縮減的邊框寬度,進而提升顯示裝置10A的屏佔比。如此一來,還可降低多個顯示面板100之間的拼接縫的可視性(visibility),有助於提升拼接顯示裝置的顯示品質。
以下將列舉其他實施例以作為說明。在此必須說明的是,下述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不再重複贅述。
請參考圖3,圖3與圖1A的主要差異在於,在顯示裝置10C中,軟性基板400的接墊410在第一表面112的法線方向(例如是Z方向)上疊置於些導電元件200C的區域A2重疊於顯示區140,且側邊密封膠600C會延伸至電性連接層700C的下側710C,以包覆電性連接層700C。此處,電性連接層700C的下側710C對應於第二表面114。
具體來說,本實施例的導電元件200C於第二表面114上的部分是會延伸至顯示介質120下方,且導電元件200C於第二表面114上的長度大於圖1A所示的導電元件200於第二表面114上的長度。因此,本實施例的導電元件200C與軟性基板400 bonding的面積較大,可靠度佳。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將圖1B所示的側邊密封膠延伸至軟性基板的背面的實施態樣應用於圖3所示的顯示裝置中,以增加黏著力。或是,將圖1C所示的軟性基板的接墊直接與導電元件共晶連接的實施態樣應用於圖3所示的顯示裝置中。關於上述實施態樣的組合方式,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參考圖4,圖4與圖3的主要差異在於,在顯示裝置10D中,也可以省略絕緣層300。也就是說,封裝層500D是直接覆蓋於導電元件200D上,而電性連接層700D是直接連接接於導電元件200D對應於第三表面116的一側的至少局部,且藉由側邊密封膠600D與封裝層500D即可達到絕緣保護的效果,以簡化製程步驟。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將圖1B所示的側邊密封膠延伸至背面的實施態樣應用於圖4所示的顯示裝置中,以增加黏著力。或是,將圖1C所示的軟性基板的接墊直接與導電元件共晶連接的實施態樣應用於圖4所示的顯示裝置中。關於上述實施態樣的組合方式,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以下將介紹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舉例來說,圖1A所示的顯示裝置10A的製造方法例如是採用單面製程。首先,提供基板110,基板110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112與一第二表面114及位於第一表面112與第二表面114之間的一第三表面116。接著,於基板110上形成多個導電元件200,並沿Y方向排列。各導電元件200由第一表面112經過第三表面116延伸至第二表面114。多個導電元件200連接於第一表面112上對應的導電接墊(未繪示)。
接著,於基板110上形成絕緣層300。在一些實施例中,絕緣層300沿Z方向在第一表面112上的正投影可以完全覆蓋導電接墊與導電元件200沿Z方向在第一表面112上的正投影,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接著,配置驅動線路層於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2上,再配置顯示介質120於驅動線路層上,以使顯示介質120與驅動線路層電性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導電元件200與絕緣層300的步驟可與驅動線路層的製程一起進行,但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絕緣層300的材質例如是氮化矽(SiNx)或矽氧化物(SiOx),但不以此為限。
然後,於基板110上形成封裝層500,用以支撐第一表面112上的顯示介質120,並保護第一表面112上的元件。在本實施例中,封裝層500塗佈於第一表面112且突出於第三表面116,並至少蓋過截角面117。也就是說,封裝層500的第二最大長度L2大於第一長度L1。這樣的好處在於,可以避免後續塗佈側邊密封膠600時,因填補縫隙不易的問題而產生氣泡。
接著,將軟性基板400透過電性連接層700接合於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以使軟性基板400與第二表面114上的導電元件200電性連接。電性連接層700例如是異方性導電膠或是其他可提供導電接合作用的材料。需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絕緣層300不延伸至第二表面114,以避免影響軟性基板400與導電元件200之間的電性連接。
然後,塗佈側邊密封膠600於基板110上,側邊密封膠600至少從基板110的第三表面116延伸到第二表面114,以連接於封裝層500的端部540、絕緣層300的的局部、電性連接層700的局部與軟性基板400。在一些實施例中,側邊密封膠600是連接於軟性基板400的側面430。在一些實施例中,側邊密封膠600是會覆蓋到軟性基板400的背面440,以增加黏著力。
最後,進行切割步驟,例如沿著Z方向切割,使封裝層500的邊緣形成第一外側510,側邊密封膠600的邊緣形成第二外側610。封裝層500的第一外側510與側邊密封膠600的第二外側610為齊平且呈一平面,而封裝層500的第一外側510與側邊密封膠600的第二外側610具有可視的切割痕跡。本實施例的軟性基板400的側面430會位於顯示區140在Z方向上對基板110的正投影之外以及側邊密封膠600的第二外側610之間,以避免在切割的過程中導致軟性基板400的損傷或脫落。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可以其他適當的方式製作出顯示裝置10A,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中,軟性基板是位於基板的第二表面且軟性基板的側面不突出於側邊密封膠對應於第三表面的第二外側,可以使顯示裝置可以具有縮減的邊框寬度,進而提升顯示裝置的屏佔比以及可進行模組化拼接。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元件與軟性基板接合的部分是對應於周邊區,因此,在接合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下壓力不會造成顯示區上的顯示介質的損傷。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元件於第二表面上的部分是會延伸至顯示介質下方,使其接合面積大,可靠度佳。在一些實施例中,側邊密封膠延伸至軟性基板的背面,而可以增加黏著力。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A、10A’、10A’’、10B、10C、10D:顯示裝置 100:顯示面板 110:基板 112:第一表面 114:第二表面 116:第三表面 117、118:截角面 120:顯示介質 140:顯示區 150:周邊區 200、200C、200D:導電元件 300:絕緣層 400:軟性基板 410:接墊 420:正面 440:背面 430:側面 500、500B、500D:封裝層 510:第一外側 530:頂面 540:端部 600、600A’、600A’’、600B、600C、600D:側邊密封膠 610:第二外側 700、700B、700C、700D:電性連接層 710C:下側 A1、A2:區域 L1:第一長度 L2:第二最大長度 X-Y-Z:方向
圖1A呈現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1B至圖4呈現本發明其他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多個局部剖面示意圖。
10A:顯示裝置
100:顯示面板
110:基板
112:第一表面
114:第二表面
116:第三表面
117、118:截角面
120:顯示介質
140:顯示區
150:周邊區
200:導電元件
300:絕緣層
400:軟性基板
410:接墊
420:正面
440:背面
430:側面
500:封裝層
510:第一外側
530:頂面
540:端部
600:側邊密封膠
610:第二外側
700:電性連接層
A1:區域
L1:第一長度
L2:第二最大長度
X-Y-Z:方向

Claims (11)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一顯示面板,包括一基板,該基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及位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第三表面; 多個導電元件,配置於該基板上,由該第一表面經過該第三表面延伸至該第二表面; 一封裝層,配置於該第一表面且突出於該第三表面,且具有遠離於該第一表面的一頂面以及朝向該第二表面延伸且遠離於該頂面的一端部,其中 在該第一表面的法線方向上,該頂面與該第一表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長度,該頂面與該端部之間具有一第二最大長度,該第二最大長度大於或等於該第一長度; 一軟性基板,配置於該第二表面且電性連接於該些導電元件;以及 一側邊密封膠,配置於該基板上,且至少從該第三表面延伸到該第二表面,以連接於該封裝層與該軟性基板。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頂面平行於該第一表面,該第一長度垂直於該第一表面且平行於該第三表面,該第二最大長度平行於該第一長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絕緣層,覆蓋於該些導電元件的局部,且由該第一表面延伸至至少部分的該第三表面,該絕緣層部分介於該些導電元件與該封裝層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電性連接層,介於該軟性基板與該基板的該第二表面之間,該基板具有位於該第三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截角面,該電性連接層至少從該第二表面延伸到該截角面。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電性連接層覆蓋該絕緣層的局部。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該封裝層遠離於該第三表面的一第一外側切齊於該側邊密封膠遠離於該第三表面的一第二外側。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軟性基板具有面對於該第二表面的一正面,以及連接於該正面的一側面,該側面連接於該側邊密封膠,且該側面不突出於該側邊密封膠的該第二外側。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軟性基板具有相對於該正面的一背面,該側邊密封膠延伸至該背面的局部。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具有一顯示區以及一周邊區,該周邊區相較於該顯示區更接近該第三表面,該軟性基板具有多個接墊,該些接墊具有在該第一表面的該法線方向上疊置於該些導電元件的區域,該區域在該第一表面的該法線方向上重疊於該顯示區。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具有一顯示區以及一周邊區,該周邊區相較於該顯示區更接近該第三表面,該軟性基板具有多個接墊,該些接墊具有在該第一表面的該法線方向上疊置於該些導電元件的區域,該區域在該第一表面的該法線方向上不重疊於該顯示區。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各該導電元件為單層的金屬層。
TW110132343A 2021-04-16 2021-08-31 顯示裝置 TWI7735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3198.8A CN114388679B (zh) 2021-04-16 2022-01-12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75672P 2021-04-16 2021-04-16
US63/175,672 2021-04-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3504B TWI773504B (zh) 2022-08-01
TW202242497A true TW202242497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807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2343A TWI773504B (zh) 2021-04-16 2021-08-31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35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7805B (zh) * 2022-11-02 2023-10-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以及顯示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1308B (zh) * 2012-07-02 2015-07-08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带该显示面板的oled拼接显示屏
CN108089382A (zh) * 2017-12-28 2018-05-29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58138A (zh) * 2020-02-18 2020-06-09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和拼接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3504B (zh) 202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7642B (zh) 顯示面板
WO2019085493A1 (zh) 一种显示器件
CN103135267B (zh) 驱动印刷电路板和包括该驱动印刷电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WO2021007998A1 (zh)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4820372B2 (ja) 回路部材、電極接続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523249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90361281A1 (en)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anel with minimal border area
JP2009300854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電子機器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TWI773504B (zh) 顯示裝置
KR20160043190A (ko) 칩-온-필름 회로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JP2010107935A (ja) 平板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95215B (zh) 元件基板及拼接電子裝置
WO2021184446A1 (zh) 一种微型显示面板、制程方法及拼接显示面板
WO2021120351A1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装置
WO2014180082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256770A (ja) 液晶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4388679B (zh) 显示装置
TWI817805B (zh) 顯示面板以及顯示裝置
TWI791385B (zh) 顯示面板、包含其之拼接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WO2019127161A1 (zh) 触控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JP2009008711A (ja) 液晶表示素子
JP5332219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6284625A (ja) 表示パネル
TWI819896B (zh) 顯示裝置
WO2020199333A1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