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1576A - 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1576A
TW202241576A TW110126334A TW110126334A TW202241576A TW 202241576 A TW202241576 A TW 202241576A TW 110126334 A TW110126334 A TW 110126334A TW 110126334 A TW110126334 A TW 110126334A TW 202241576 A TW202241576 A TW 20224157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pture
reaction
plate
gas
produc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6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89831B (zh
Inventor
趙宰孝
李妍周
金真雄
韓智銀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未來寶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未來寶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未來寶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1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1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9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983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798Further details of plasma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J37/3244 - H01J37/32788; special provisions for cleaning or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 H01J37/32853Hygiene
    • H01J37/32871Means for trapping or directing unwanted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412Details relating to the exhausts, e.g. pumps, filters, scrubbers, particle tr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5/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04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utilising inerti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5/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04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utilising inertia
    • B01D45/08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utilising inertia by impingement against baffle separ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22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 other than metallic material
    • C23C16/30Deposition of compounds, mixtures or solid solutions, e.g. borides, carbides, nitrides
    • C23C16/40Oxides
    • C23C16/403Oxides of aluminium, magnesium or beryll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22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 other than metallic material
    • C23C16/30Deposition of compounds, mixtures or solid solutions, e.g. borides, carbides, nitrides
    • C23C16/40Oxides
    • C23C16/405Oxides of refractory metals or yttr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401Means for minimising impurities, e.g. dust, moisture or residual gas, in the reaction cham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411Cooling of the reaction chamber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2Other waste gases
    • B01D2258/0216Other waste gases from CVD treatment o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該裝置用於對在半導體製程中的製程腔體內執行多層薄膜沉積過程之後包含在排出的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該裝置通過配備對在半導體製程中的製程腔體內執行多重沉積形成不同薄膜層的製程之後排出的未反應氣體的移動方向流進行控制的同時對熱的分佈區域進行分離的捕獲區域分離部,可以以此為基準在前側區域通過第一內部捕獲塔對在相對高溫區域以薄膜形態發生凝聚的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而在後側區域通過第二內部捕獲塔對在相對低溫區域以粉末形態發生凝聚的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

Description

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對於在半導體製程中的製程腔體內執行多層薄膜沉積製程之後排出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可以利用一個捕獲裝置按照不同的捕獲溫度區域以薄膜或粉末形態進行捕獲的多重捕獲裝置。
通常來講,半導體製程大體上包括前段製程(Fabrication(製造製程))以及後段製程(Assembly(組裝製程)),前段製程是指通過在各種製程腔體(Chamber)內重複執行在晶圓(Wafer)上沉積形成薄膜之後對沉積形成的薄膜進行選擇性蝕刻的過程而加工出特定圖案並藉此製造出半導體晶片(Chip)的製程,而後段製程是指通過將在所述前段製程中製造出的晶片單獨分離之後與引線框架進行結合而組裝出成品的製程。
此時,在所述的晶圓上沉積形成薄膜或對在晶圓上沉積形成的薄膜進行蝕刻的製程中,將通過氣體注入系統向製程腔體內注入如矽烷(Silane)、砷化氫(Arsine)、氯化硼、氫氣、氮氣、氣體狀態的水等所需要的製程氣體或用於薄膜沉積的如前驅體氣體等所需要的製程氣體,並在高溫條件下執行。此時,在製程腔體的內部將產生大量的含有各種未沉積的反應副產物、未反應的易燃氣體和腐蝕性異物以及有毒成分的有害氣體等。
為此,在半導體製造裝置中為了可以在對從製程腔體排出的未反應氣體進行淨化之後排出,在用於將製程腔體轉換成真空狀態的真空泵的後端,配備有用於在對從製程腔體排出的排出氣體進行淨化之後再排出到大氣的洗滌器(Scrubber)。
但是,如上所述的洗滌器只是對氣體形態的反應副產物進行淨化處理,因此如果不事先對從製程腔體排出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顆粒形態的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會因為沒有在製程腔體中用於沉積而直接排出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反應副產物固著在管道中而導致排氣壓力上升的問題,或者因為流入到真空泵中而導致泵發生故障的問題,或者因為逆流到製程腔體而導致對晶圓造成污染的問題等。
因此,在半導體製造裝置的製程腔體與真空泵之間安裝有用於對從所述製程腔體排出的未反應氣體進行凝聚的多種結構的反應副產物捕獲裝置。
但是,對於現有的反應副產物捕獲裝置,當在製程腔體內執行對不同的薄膜進行沉積的多重沉積製程時,因為排出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反應副產物會形成混合反應副產物形態,因此具有因為各個反應副產物的凝聚溫度彼此不同而難以利用單一的捕獲裝置有效地進行捕獲的結構性問題。
因此,為了分別對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需要分別配備具有不同溫度區域的捕獲構成的捕獲裝置,因為如上所述的原因,需要追加配備捕獲裝置,而且還需要通過溫度控制來匹配各個捕獲物件反應副產物所需要的捕獲溫度區域,從而導致整體的製程裝置以及製程控制變得複雜的問題。
所以,急需開發出一種可以解決如上所述的現有問題的反應副產物捕獲裝置。
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其利用一個捕獲裝置對在半導體製程中的製程腔體內執行多重沉積形成不同薄膜層的製程之後排出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進行分離,通過配備可以為了對各個反應副產物的捕獲區域進行分離而在對流入的未反應氣體的移動方向流進行控制的同時對熱的分佈區域進行分離的捕獲區域分離部,從而以此為基準在前側區域通過第一內部捕獲塔對在相對高溫區域以薄膜形態發生凝聚的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而在後側區域通過第二內部捕獲塔對在相對低溫區域以粉末形態發生凝聚的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
為了達成如上所述的目的並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作為用於對在半導體製程中的製程腔體內執行多層薄膜沉積過程之後排出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的裝置,包括:捕獲區域分離部,配置在外殼的內部,通過利用冷熱型加熱器進行加熱而對流入的未反應氣體的流動進行控制並藉此對熱的分佈區域進行分離;第一內部捕獲塔,配置在所述捕獲區域分離部的前側區域,用於對流入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中在相對高溫下發生反應的反應副產物以薄膜形態進行捕獲;以及第二內部捕獲塔,配置在所述捕獲區域分離部的後側區域,用於在與前側區域相比維持較低溫度的空間區域對流入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中在相對低溫下發生反應的反應副產物以粉末形態進行捕獲,從而在一個裝置中分離不同的區域對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
作為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外殼包括:外殼主體,在側方形成氣體流入口,用於對流入的未反應氣體進行收容;上板,在上方形成氣體排出口,在下部凸出形成打孔型氣體誘導部;下板,可供捕獲區域分離部、第一內部捕獲塔以及第二內部捕獲塔緊固結合並提供支撐;以及冷卻水流路部,通過安裝在所述上板上而對上板以及外殼外部表面溫度進行冷卻調節。
作為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冷熱型加熱器使得圍繞與電源供應部連接的電源管路周圍的下部冷卻水流路與冷卻水流路部的冷卻水外部管路連接,從而在冷卻水迴圈的過程中進行熱傳導並藉此對外殼外部表面溫度進行調節。
作為較佳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流路轉換板,配置在所述捕獲區域分離部的上部,在對經過第二內部捕獲塔之後的氣體的流路方向進行轉換和延長,從而對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剩餘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
作為較佳實施例,進一步包括:網格型捕獲部,對通過所述流路轉換板的某一位置區域向上部排出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剩餘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然後僅將未反應氣體通過上板的氣體排出口進行排出。
作為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捕獲區域分離部包括:前側阻隔板,通過對加熱後流入的未反應氣體的熱量進行封閉並對其移動方向流進行控制而對反應副產物捕獲空間進行分離;上部阻隔板,通過對前側阻隔板的上部進行阻擋而對流入之未反應氣體的上部方向移動流進行阻隔;以及氣體移動部,通過在所述前側阻隔板的下部形成而將未反應氣體的流動誘導到下部進行排出。
作為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第一內部捕獲塔由位於前方的第一捕獲板以及位於與其相距一定間隔的位置上的第二捕獲板構成,所述第一捕獲板以及第二捕獲板分別通過在某一位置區域以上形成在面上穿孔形成多個孔的氣體移動部而向上下方向對未反應氣體的流動進行導向,在所述第一捕獲板以及第二捕獲板上分別形成向面上的前側方向凸出的多個結構型捕獲板。
作為較佳實施例,其中,在所述第一捕獲板上形成的氣體移動部是在上部、中央以及下部形成,在所述第二捕獲板上形成的氣體移動部僅在上部形成,從而對未反應氣體的流動進行導向。
作為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捕獲板進一步包括:多個結構型捕獲板,向面上的後側方向凸出。
作為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結構型捕獲板以具有十字形截面或雙十字形截面的方式形成。
作為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第二內部捕獲塔包括:第一捕獲板,為半圓盤形狀,配備在後端的某一位置區域穿孔形成多個孔的氣體移動部;第二捕獲板,為半圓盤形狀,配備在前端的某一位置區域穿孔形成多個孔的氣體移動部;以及平面捕獲板,通過安裝在沿著上部方向層疊多個的所述第一捕獲板與第二捕獲板之間而使其在上下方向上相距一定間隔,在面上穿孔形成多個孔,從而在將未反應氣體的流動沿著上部方向交錯轉換的同時進行捕獲。
作為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第二內部捕獲塔通過使第一捕獲板位於最下端並使第二捕獲板位於最上端而對流入的未反應氣體的流路進行延長,而所述平面捕獲板以在各個第一捕獲板以及各個第二捕獲板的中央部橫跨寬度方向的方式安裝,且位於最上端的平面捕獲板由多個平面捕獲板構成。
作為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流路轉換板包括:板主體,為圓盤形狀,將外殼主體的內部空間分離成上部以及下部;以及氣體移動部,在板主體的一部分區域形成,且穿孔形成作為未反應氣體的通路使用的多個孔。
作為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網格型捕獲部包括:主體,下部面封閉且側面以可供未反應氣體流入的網狀形態構成,上部面僅在中央部形成一定深度的網狀形態插入部,從而可供向外殼上板的下部凸出形成的打孔型氣體誘導部插入;以及網格型過濾器,通過收納到所述主體內部而將流入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剩餘反應副產物在低溫條件下以粉末形態進行捕獲。
如上所述特徵的適用本發明的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通過配備對在半導體製程中的製程腔體內執行多重沉積形成不同薄膜層的製程之後排出的未反應氣體的移動方向流進行控制的同時對熱的分佈區域進行分離的捕獲區域分離部,可以以此為基準在前側區域通過第一內部捕獲塔對在相對高溫區域以薄膜形態發生凝聚的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而在後側區域通過第二內部捕獲塔對在相對低溫區域以粉末形態發生凝聚的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從而在一個捕獲裝置中對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進行分離捕獲。
本發明通過配備如上所述的多重捕獲裝置,可以在簡化半導體製程用的裝置構成以及製程控制的同時將其耐久性增加至可以連續使用六個月以上的程度,從而減少真空泵的維護管理週期。
如上所述,本發明是具有多種優點的有用的發明,具有良好的產業應用前景。
接下來,將結合附圖對適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構成及其作用進行詳細的說明如下。此外,在對本發明進行說明的過程中,當判定對相關的公知功能或構成的具體說明可能會導致本發明的要旨變得不清晰時,將省略與其相關的詳細說明。
圖1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的構成進行圖示的斜視圖;圖2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的內部構成進行圖示的截面圖;以及圖3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的構成進行圖示的分解斜視圖。
如圖所示,適用本發明的多重捕獲裝置,是用於將在製程腔體(未圖示)中執行多重薄膜沉積製程之後排出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分離成不同的溫度區域並以薄膜或粉末形態進行捕獲之後僅對剩餘氣體進行真空泵排出的裝置,多重捕獲裝置包括外殼1、冷熱型(Hot & Cold Type)加熱器2、捕獲區域分離部3、第一內部捕獲塔4、第二內部捕獲塔5、流路轉換板6、以及網格型捕獲部7。
接下來,在本發明中提及的高溫或低溫是指當混合反應副產物中的凝聚溫度不同時的捕獲溫度的相對溫度。作為一實例,本發明中的高溫是指150°C以上的溫度,而低溫是指不足150°C的溫度。
外殼1可供從製程腔體排出的未反應氣體通過側向流入並在對其進行收容之後通過上向排出。
冷熱型加熱器2可以對流入到外殼內部的未反應氣體的溫度進行調節。
捕獲區域分離部3配置在外殼1的內部,可以在對流入的未反應氣體的移動方向流進行控制的同時對熱的分佈區域進行分離。
第一內部捕獲塔4配置在所述捕獲區域分離部3的前側區域,用於在與後側區域相比維持較高溫度的空間區域對流入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中在相對高溫下發生反應並凝聚成薄膜形態的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
第二內部捕獲塔5配置在所述捕獲區域分離部3的後側區域,用於在與前側區域相比維持較低溫度的空間區域對流入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中在相對低溫下發生反應並凝聚成粉末形態的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
流路轉換板6配置在所述捕獲區域分離部3的上部,在對經過第二內部捕獲塔5之後的氣體的流路方向進行轉換和延長,從而對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中在低溫下發生反應並凝聚成粉末形態的剩餘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
網格型捕獲部7對通過流路轉換板6的某一位置區域向上部排出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中在低溫下發生反應並凝聚成粉末形態的剩餘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然後僅將未反應氣體通過上板的氣體排出口進行排出。
為了在所述各個構成中防止因為從製程腔體排出的未反應氣體而導致的腐蝕等現象,其大部分構成要素均利用可以防止腐蝕發生的不銹鋼或鋁等原材料進行製造為宜。
作為利用如上所述構成的適用本發明的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進行捕獲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的一實施例,在用於製造半導體的製程腔體中執行氧化物(Oxide)沉積製程,即Al 2O 3、TiO 2薄膜反復沉積製程,之後排出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可以是Al 2O 3反應副產物以及TiO 2反應副產物。
如果作為參考對適用製程進行說明,在Al 2O 3沉積製程中使用的氣體包括三甲基鋁(TMA)、N 2、H 2O,在TiO 2沉積製程中使用的氣體包括TiCl 4、N 2、H 2O。
在使用如上所述的製程氣體以及前驅體在製程腔體內執行Al 2O 3、TiO 2沉積製程時,將形成非揮發性反應副產物。薄膜沉積過程的反應式如下。 (a)2Al(CH 3) 3+H 2O/O 3→ Al 2O 3(s)+3C 2H 6(g)↑ (b)TiCl 4(g)+H 2O(g) → TiO 2(s)+HCl(g)↑
因此,多重捕獲裝置需要配備可以利用一個捕獲裝置對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Al 2O 3以及TiO 2混合反應副產物進行凝聚並形成薄膜或粉末形態的構成。
但是,因為可以使Al 2O 3以及TiO 2混合反應副產物發生凝聚並被捕獲的溫度區域彼此不同,因此適用本發明的多重捕獲裝置採用對薄膜以及粉末(Powder)形態的反應副產物捕獲空間進行分離並對利用加熱器加熱的未反應氣體的熱量進行封閉的構成,從而可以在一個捕獲裝置中同時對Al 2O 3以及TiO 2進行捕獲。
為此,在通過加熱器提供相對高溫的前側高溫區域以薄膜形態對Al 2O 3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並在後側低溫區域以粉末(Powder)形態對TiO 2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
此外,通過對流路進行擴展而包括可以在排出之前盡可能地對殘留的混合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之有效的捕獲構成。
接下來,將對各個構成進行詳細的說明。
圖4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外殼以及加熱器的構成進行圖示的斜視圖。
如圖所示,外殼1包括:外殼主體11,在側方形成氣體流入口11a,用於對流入的未反應氣體進行收容;上板12,在上方形成氣體排出口12a,在下部凸出形成打孔型氣體誘導部12b;下板13,可供捕獲區域分離部3、第一內部捕獲塔4以及第二內部捕獲塔5緊固結合並提供支撐;以及冷卻水流路部14,通過安裝在所述上板12上而對上板12以及外殼外部表面溫度進行冷卻調節。
此外,冷熱型加熱器2以從所述外殼主體11的內側向側方向提供熱源的方式安裝,且安裝在外殼1的上板12上的冷卻水流路部14的冷卻水外部管路14a與以安裝在外殼主體11外部的冷熱型加熱器2的凹槽結構流路迴圈的方式形成的下部冷卻水流路14b連接迴圈,從而對外殼主體外部表面溫度進行調節。
作為一實施例圖示的外殼主體11、上板12以及下板13為圓筒形,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如上所述的形狀,也可以以如方筒形或多邊筒形等所需要的形狀構成。但是,在接下來的本發明中將為了說明的便利而以圓筒形形狀為基準進行說明。
所述外殼主體11為中空的箱體形狀,可以起到為了通過安裝在其內部的捕獲區域分離部3、第一內部捕獲塔4、第二內部捕獲塔5、流路轉換板6以及網格型捕獲部7將流入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以薄膜或粉末形態進行凝聚捕獲而對流入的未反應氣體進行儲存的作用。
安裝在外殼主體11的側方向的氣體流入口11a通過將流入之未反應氣體的流動向水平方向進行供應而形成通過在上板12的上方形成的氣體排出口12a排出的氣體流。氣體流入口根據以一定曲率形成的外殼主體的側面形狀將接合部通過加工後焊接或其他公知的結合方法進行固定即可。作為安裝位置可以安裝在多種位置,較佳地根據安裝在外殼主體內部的第一內部捕獲塔4的捕獲板以及氣體流路進行安裝即可。
此外,在外殼主體11的外部安裝有用於向冷熱型加熱器2供應電源的電源供應部21,從而通過供應電源而對溫度進行控制。此時,冷卻水流路部14的冷卻水外部管路14a在外殼主體11的外部與在冷熱型加熱器2的電源供應部21以凹槽結構迴圈流路形態形成的冷卻水流路14b連接迴圈的構成,從而對外殼主體外部表面溫度進行調節。
此外,在外殼主體11的內壁沿著內壁周圍形成用於對流路轉換板6進行擱置以及固定的多個支撐片11b。在圖示的一實施例中,是對通過沿著流路轉換板6的周圍形成的多個結合槽將螺栓結合到支撐片11b中的方式進行了圖示。但是除了如上所述的方式之外,還可以通過包含焊接在內的多種公知的結合方式進行結合。
所述上板12不僅可以起到對上部開放的外殼主體11的上部進行覆蓋的蓋子作用,還可以通過氣體排出口12a將完成對混合反應副產物的捕獲的未反應氣體排出到真空泵一側,此時,安裝在下部的打孔型氣體誘導部12b凸出並插入到網格型捕獲部7的中央部,從而起到將通過位於周圍的網格型捕獲部的未反應氣體在中央部誘導到在上板的上部凸出的氣體排出口的作用。
此外,在上板12的上部面以凹槽形態加工形成用於在對外殼主體11內部空間進行加熱時防止安裝在上板下部的未圖示的O型環(O-Ring)發生變形並在外殼主體上部區域對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時提供適當的溫度區域的冷卻水流路部14。此時,利用流路蓋對形成有凹槽的冷卻水流路部的上部進行覆蓋。雖未圖示,流路蓋可以為了實現水密性而以包括密封處理的方式結合,而作為其結合方式採用如嵌入式、焊接式、螺栓結合方式等公知技術進行結合即可。
所述下板13可以在起到對外殼主體11的開放下部進行覆蓋的蓋子作用的同時在上部面凸出形成支撐部13a,從而對位於其上部的第一內部捕獲塔4、第二內部捕獲塔5以及流路轉換板6進行固定。作為固定方法,可以採用通過向分別在第一內部捕獲塔4、第二內部捕獲塔5以及捕獲區域分離部3形成的結合部或結合孔插入結合棒並與支撐部螺絲結合的方式進行結合。但是,如上所述的結合方式僅為較佳的一實施例,也可以通過如嵌入方式、焊接方式等多種公知的結合方式進行結合。
在下板的下部面可以安裝移動型輪子等,從而可以方便地將捕獲裝置移動到所需要的位置。此外,也可以採用將下板固定到工廠的地面或框架上的固定型構成。
所述冷卻水流路部14形成於上板12上且配備冷卻水流入口以及冷卻水排出口,從而可以將從外部的冷卻水罐(省略圖示)供應的冷卻水通過形成於上板上的冷卻水流路進行迴圈供應以及排出。
此外,冷卻水流路部14採用通過使冷卻水外部管路14a連接到為了對用於向所述冷熱型加熱器2供應電源的電線進行保護而在電源供應部21下部以凹槽結構形態迴圈形成的冷卻水流路14b迴圈之後通過冷卻水排出口排出的方式構成。為了防止在冷卻水迴圈的過程中發生洩漏,冷卻水流路14b的凹槽結構將利用蓋子進行密封處理。
通過採用將如上所述的冷卻水的流路與冷熱型加熱器有機連接的迴圈構成,可以防止外殼表面被高溫的加熱器加熱。
此外,當在形成於上板上的冷卻水流路部14中採用冷卻水通過冷卻水流入口流入之後再通過冷卻水排出口排出的結構時,為了防止流入的冷卻水與排出的冷卻水彼此混合而以具有邊界部的方式形成。
作為在冷卻水流路部中使用的冷卻水,可以使用水或冷媒。
所述冷熱型加熱器2可以在從電源供應部21載入電源時發熱,並利用配備於加熱器中的擴散器結構(擴散結構),通過在外殼主體11的側方向安裝的氣體流入口11a對流入的未反應氣體的溫度進行加熱。
此外,冷熱型加熱器2使得圍繞與電源供應部21連接的電源管路22周圍的下部冷卻水流路14b與冷卻水流路部14的冷卻水外部管路14a連接,從而在冷卻水迴圈的過程中進行熱傳導並藉此對外殼外部表面溫度進行調節。
所述冷熱型加熱器2以平行於與外殼主體11連通安裝的氣體流入口11a的狀態通過螺栓或焊接等結合方式貼合安裝在外殼主體的內壁一側。冷熱型加熱器2的熱源可以在電源被載入到電熱管路內部的電源線上時以所設定的溫度發熱。作為冷熱型加熱器2的材料,可以為了防止因為流入的氣體所導致的腐蝕而使用如陶瓷或英高鎳合金(Inconel)等原材料。
如上所述構成的冷熱型加熱器2可以防止從製程腔體排出的未反應氣體通過氣體流入口11a流入時發生凝聚堵塞並在達到第一內部捕獲塔4時將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中在相對高溫下發生反應並凝聚的固態反應副產物以薄膜形態進行捕獲。
圖5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捕獲區域分離部的構成進行圖示的斜視圖。
如圖所示,捕獲區域分離部3,包括:前側阻隔板31,通過對利用冷熱型加熱器2加熱後流入的未反應氣體的熱量進行封閉並對其移動方向流進行控制而對反應副產物捕獲空間進行分離;上部阻隔板32,通過對前側阻隔板的上部進行阻擋而對流入之未反應氣體的上部方向移動流進行阻隔;以及氣體移動部33,通過在所述前側阻隔板31的下部形成而將未反應氣體的流動誘導到下部進行排出。
所述前側阻隔板31通過以四角板形態構成並使左右寬度以相當於外殼主體的內徑的大小形成而起到密封作用為宜。
上部阻隔板32以具有相當於外殼主體的內徑大小的直徑的半圓形態形成,從而對利用前側阻隔板31對捕獲空間進行分離的前側區域的上部進行密封。
此外,在所述上部阻隔板中可以形成結合孔34,從而通過將結合棒插入到在下板13上形成的支撐部13a中並與支撐部螺絲結合的方式進行結合。但是,如上所述的結合方式僅為較佳的一實施例,也可以通過如嵌入方式、焊接方式等多種公知的結合方式進行結合。
所述氣體移動部33用於將在通過安裝於所述前側阻隔板的前側區域的第一內部捕獲塔4進行移動的過程中對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中在相對高溫的環境下可以以薄膜形態捕獲的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之後之包含剩餘反應副產物的未反應氣體向下部進行排出。此時,氣體移動部為了可以在降低因為流入到氣體流入口中的氣體的風力所導致的阻力的同時順利地進行排出而以開口形態構成為宜。但是,也可以多個孔構成。
圖6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一內部捕獲塔的一側方向構成進行圖示的斜視圖;以及圖7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一內部捕獲塔的另一側方向構成進行圖示的斜視圖。
如圖所示,第一內部捕獲塔4由位於通過捕獲區域分離部3按照溫度對捕獲區域進行分離的前側區域並通過與流入的未反應氣體相向而將氣體的流動向上下進行導向,同時將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中在高溫區域以薄膜形態對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的沿著水平方向形成的一個以上的捕獲板構成。
作為一實施例,本發明由位於前方的第一捕獲板41以及位於與其相距一定間隔的位置上的第二捕獲板42構成,從而在面上進行捕獲。
所述第一捕獲板41以及第二捕獲板42分別通過在某一位置區域以上形成在面上穿孔形成多個孔411a、421a的氣體移動部411、421而向上下方向對未反應氣體的流動進行導向,從而在延長滯留時間並提供較長的反應時間的同時以薄膜形態對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
作為在第一捕獲板41上形成的氣體移動部411的一實施例,可以在上部、中央以及下部形成,而且在下部一側形成更多的孔411a為宜。因為第二捕獲板42的上部孔,氣體的流動可能會集中在上部一側。在如上所述的情況下,可能會因為氣體流路的不均衡而導致基於流速差異的渦流形成較少且因為溫度下降偏差較大而導致捕獲性能下降的問題,因此在上部、中央以及下部形成為宜。
此外,作為在第二捕獲板42上形成的氣體移動部421的一實施例,僅在上部形成為宜。通過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形成,可以通過在第一捕獲板41的下部形成的主流動流誘導未反應氣體向上部移動的氣體流,而且可以通過增加氣體流路長度而延長氣體滯留時間,還可以通過提升基於流速差異的渦流形成效率而提升捕獲效率。通過使在第二捕獲板42的上部氣體移動部421中形成的孔421a與在第一捕獲板41上形成的孔相比以相對較大的大小形成而減小未反應氣體的阻力為宜。
在所述第一捕獲板41以及第二捕獲板42上分別形成向面上的前側方向凸出的多個結構型捕獲板412、422。
此外,第一捕獲板41還可以包括:多個結構型捕獲板412,向面上的後側方向凸出。通過採用如上所述的構成,可以增加在第一捕獲板41的後側形成的結構型捕獲板412與在第二捕獲板42的前側形成的結構型捕獲板422之間的渦流形成,從而提升反應副產物捕獲效率。
為了可以高效率地對流入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如上所述的結構型捕獲板412、422以具有渦流形成結構的十字截面或雙十字截面形成,從而增加單位面積下的表面積以及捕獲時間為宜。
此外,與在後側形成的結構型捕獲板412相比可以形成較多的在前側形成的結構型捕獲板422,從而起到主要捕獲作用。
在第一內部捕獲塔4中的捕獲,是在第一捕獲板41和第二捕獲板42的前側和後側以及所述結構性捕獲板412、422中進行捕獲。
在所述第一捕獲板41以及第二捕獲板42的後側形成結合部413、423,從而與形成於外殼的下板上的支撐部13a結合。作為結合方法,可以採用通過將結合棒插入到結合部413、423並與支撐部螺絲結合的方式進行結合。但是,如上所述的結合方式僅為較佳的一實施例,也可以通過如嵌入方式、焊接方式等多種公知的結合方式進行結合。
如上所述構成的第一內部捕獲塔4位於所述捕獲區域分離部3的前側區域,從而在與後側區域相比維持相對高溫的空間區域使流入的未反應氣體的移動流上下移動,從而將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中在高溫下發生反應並以薄膜形態發生凝聚的反應副產物在第一內部捕獲塔4的第一捕獲板41和第二捕獲板42的前側和後側平面以及所述結構型捕獲板412、422中高效率地進行捕獲。
圖8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二內部捕獲塔的一側方向構成進行圖示的斜視圖;以及圖9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二內部捕獲塔的另一側方向構成進行圖示的斜視圖。
如圖所示,第二內部捕獲塔5由位於通過捕獲區域分離部3按照溫度對捕獲區域進行分離的後側區域並通過與流入的未反應氣體相向而將氣體的流動沿著上部方向交錯轉換導向,同時將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中在低溫區域以粉末形態對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之沿著垂直方向通過多個平面捕獲板相距一定間隔層疊配置多個半圓盤形狀捕獲盤的捕獲盤構成。
作為一實施例,在本發明中以前端為線段而後端為弧形形狀的半圓盤形狀為基準時,第二內部捕獲塔5包括:第一捕獲板51,半圓盤形狀,配備在後端的某一位置區域穿孔形成多個孔511a的氣體移動部511;第二捕獲板52,半圓盤形狀,配備在前端的某一位置區域穿孔形成多個孔521a的氣體移動部521;以及平面捕獲板53,通過安裝在沿著上部方向層疊多個的所述第一捕獲板51與第二捕獲板之間52而使其在上下方向上相距一定間隔,在面上穿孔形成多個孔53a。
通過採用如上所述的構成,可以使得位於上下部的氣體移動部511以及氣體移動部521交替形成,從而沿著交錯方向對未反應氣體的流動進行導向。
較佳地,可以使配備在後端的某一位置區域穿孔形成多個孔511a的氣體移動部511的半圓盤形狀的第一捕獲板51位於最下端,並使配備在前端的某一位置區域穿孔形成多個孔521a的氣體移動部521的半圓盤形狀的第一捕獲板52位於最上端。通過採用如上所述的構成,可以使得通過捕獲區域分離部3的下部氣體移動部33流入到下部之未反應氣體的流路延長移動到盡可能遠的位置之後再向上部移動,從而提升滯留時間以及捕獲效率。
所述平面捕獲板53以在各個第一捕獲板51以及各個第二捕獲板52的中央部橫跨寬度方向的方式安裝,從而在通過各個氣體移動部511以及氣體移動部421並向上部移動的未反應氣體在向水平方向移動時再次形成渦流,並在被延長的面上的流路進行移動的過程中將更多的反應副產物在低溫環境下以粉末形態進行捕獲並以交錯方式移動和上升。
此外,位於最上端的平面捕獲板53可以由附加的多個平面捕獲板53構成,從而在通過形成多重渦流而提升補獲效率之後再移動到流路轉換板6。
上述在上下方向上相距移動間隔層疊的第一捕獲板51以及第二捕獲板52的多個位置形成結合孔54以及上下貫通上述結合孔54的棒狀形狀的結合部55,並藉此結合到在外殼的下板上形成的支撐部13a中。
作為結合方法,可以採用通過將位於各個位置上的結合部55的下部插入到支撐部並螺絲結合的方式進行結合。但是,如上所述的結合方式僅為較佳的一實施例,也可以通過如嵌入方式、焊接方式等多種公知的結合方式進行結合。
如上所述構成的第二內部捕獲塔5配置在所述捕獲區域分離部3的後側區域,用於在與前側區域相比維持較低溫度的空間區域對流入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中在相對低溫下發生反應並凝聚成粉末形態的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
圖10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流路轉換板進行圖示的斜視圖。
如圖所示,流路轉換板6包括:板主體61,圓盤形狀,將外殼主體的內部空間最大限度地進行密閉並分離成上部以及下部;以及氣體移動部62,在板主體的一部分區域形成,且穿孔形成作為未反應氣體的通路使用的多個孔62a。
上述板主體61的外徑大小較佳地與外殼主體的內徑對應為宜,但是為了完成組裝而以最接近的大小製造即可。
在對板主體進行固定時,在將其安置在沿著外殼主體11的內壁周圍設置的多個支撐片11b上之後,再將螺栓插入到對應地沿著板主體的周圍形成的結合槽61a中進行結合即可。但是除了如上所述的方式之外,還可以通過包含焊接在內的多種公知的結合方式進行結合。
此外,在將上述板主體61插入到外殼內部時,使用在其上側面形成的把手61b即可。
如上所述構成的流路轉換板6位於上述捕獲區域分離部3的上部,從而在通過利用沒有形成氣體移動部62的板主體61對經由第二內部捕獲塔5向上部方向移動的未反應氣體的流路進行阻擋而轉換氣體流動的流路方向並延長之後,引導其通過穿孔形成多個孔62a的氣體移動部62向上部排出。
此時,流路轉換板不僅可以起到未反應氣體的方向轉換以及流路延長作用,還可以起到對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中在低溫下發生反應並以粉末形態發生凝聚的剩餘反應副產物再次進行捕獲的作用。
圖11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網格型捕獲部進行圖示的斜視圖。
如圖所示,網格型捕獲部7包括:主體71,下部面封閉且側面以可供未反應氣體流入的網狀形態構成,上部面僅在中央部形成一定深度的網狀形態插入部71a,從而可供向外殼上板12的下部凸出形成的打孔型氣體誘導部12b插入;以及網格型過濾器72,通過收納到所述主體內部而將流入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剩餘反應副產物在低溫條件下以粉末形態進行捕獲。
關於主體71,將在其上側面的周圍形成的多個結合件與外殼的上板下部結合即可。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如上所述的方式,還可以通過如嵌入、焊接等多種公知的結合方法中的某一種進行結合。
網格型過濾器72可以以如網格型纖維等形態構成,從而使得未反應氣體通過複雜交錯的內部氣孔發生移動並藉此再次仔細地對剩餘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
如上所述構成的網格型捕獲部7,可以使得通過流路轉換板6的某一位置區域排出到上部的未反應氣體通過側面流入,並通過收納於內部的網格型過濾器72對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中在低溫下發生反應並以粉末形態發生凝聚的剩餘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接下來僅將未反應氣體通過在中央部形成的網狀形態插入部71a從側面流入到打孔型氣體誘導部12b,然後通過位於上部的上板12的氣體排出口12a進行排出。
在如上所述構成的適用本發明的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中,在將從製程腔體排出的未反應氣體通過外殼1的側方向供應到外殼主體11內側時,可以通過為了對被加熱器2加熱的未反應氣體的捕獲區域進行分離而在對未反應氣體的移動方向流進行控制的同時對熱的分佈區域進行分離的捕獲區域分離部3,在前側區域通過第一內部捕獲塔4在上下移動的同時對在相對高溫區域以薄膜形態發生凝聚的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而在後側區域通過第二內部捕獲塔5在下部沿著上部方向交錯移動的同時對在相對低溫區域以粉末形態發生凝聚的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
然後在再次經過流路轉換板6的過程中通過延長的流路以及網格型捕獲部7的網格型過濾器仔細地對剩餘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之後排出。
圖12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反應副產物捕獲裝置內部的捕獲傾向進行圖示的示意圖;以及圖13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反應副產物捕獲裝置內部的氣體流進行圖示的示意圖。
圖12中的(A)為反應副產物的捕獲區域,(B)為主要對混合反應副產物中的Al 2O 3進行捕獲的區域,而(C)為主要對混合反應副產物中的TiO 2進行捕獲的區域。此外,圖13中的(D)表示氣體流路。此外,在下述說明中沒有提及的構成請參閱對圖1至圖11的說明。
如圖所示,可以發現在如上所述構成的適用本發明的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中,通過配備為了對流入到內部的未反應氣體的捕獲區域進行分離而在對未反應氣體的移動方向流進行控制的同時對熱的分佈區域進行分離的捕獲區域分離部3,呈現出在前側區域通過第一內部捕獲塔4在上下移動的同時對在相對高溫區域以薄膜形態發生凝聚的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而在後側區域通過第二內部捕獲塔5在下部沿著上部方向交錯移動的同時對在相對低溫區域以粉末形態發生凝聚的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的捕獲傾向以及氣體流動。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如上所述的特定較佳實施例,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要求的本發明之要旨的範圍內,具有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之一般知識的人員可以進行各種變形實施,且所述變更包含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的範圍之內。
1:外殼 2:冷熱型加熱器 3:捕獲區域分離部 4:第一內部捕獲塔 5:第二內部捕獲塔 6:流路轉換板 7:網格型捕獲部 11:外殼主體 11a:氣體流入口 11b:支撐片 12:上板 12a:氣體排出口 12b:打孔型氣體誘導部 13:下板 13a:支撐部 14:冷卻水流路部 14a:冷卻水外部管路 14b:下部冷卻水流路 21:電源供應部 22:電源管路 31:前側阻隔板 32:上部阻隔板 33,62,411,421,511,521:氣體移動部 34, 54:結合孔 41,51:第一捕獲板 42,52:第二捕獲板 53:平面捕獲板 53a,62a,411a,421a,511a,521a:孔 55,413,423:結合部 61:板主體 61a:結合槽 61b:把手 71:主體 71a:插入部 72:網格型過濾器 412,422:結構型捕獲板
圖1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的構成進行圖示的斜視圖; 圖2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的內部構成進行圖示的截面圖; 圖3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的構成進行圖示的分解斜視圖; 圖4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外殼以及加熱器的構成進行圖示的斜視圖; 圖5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捕獲區域分離部的構成進行圖示的斜視圖; 圖6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一內部捕獲塔的一側方向構成進行圖示的斜視圖; 圖7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一內部捕獲塔的另一側方向構成進行圖示的斜視圖; 圖8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二內部捕獲塔的一側方向構成進行圖示的斜視圖; 圖9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二內部捕獲塔的另一側方向構成進行圖示的斜視圖; 圖10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流路轉換板進行圖示的斜視圖; 圖11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網格型捕獲部進行圖示的斜視圖; 圖12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反應副產物捕獲裝置內部的捕獲傾向進行圖示的示意圖;以及 圖13是對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反應副產物捕獲裝置內部的氣體流進行圖示的示意圖。
2:冷熱型加熱器
4:第一內部捕獲塔
11a:氣體流入口
12:上板
12a:氣體排出口
12b:打孔型氣體誘導部
13:下板
13a:支撐部
14a:冷卻水外部管路
14b:下部冷卻水流路
21:電源供應部
22:電源管路
31:前側阻隔板
32:上部阻隔板
41:第一捕獲板
42:第二捕獲板
51:第一捕獲板
52:第二捕獲板
53:平面捕獲板
55:結合部
412,422:結構型捕獲板

Claims (14)

  1. 一種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所述裝置用於對在一半導體製程中的一製程腔體內執行一多層薄膜沉積過程之後包含在排出的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所述裝置包括: 一捕獲區域分離部(3),配置在一外殼(1)的內部,通過利用一冷熱型加熱器(2)進行加熱而對流入之未反應氣體的流動進行控制並藉此對熱的分佈區域進行分離; 一第一內部捕獲塔(4),配置在所述捕獲區域分離部(3)的一前側區域,用於對包含在流入的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中在相對高溫下發生反應的反應副產物以薄膜形態進行捕獲;以及 一第二內部捕獲塔(5),配置在所述捕獲區域分離部(3)的一後側區域,用於在與所述前側區域相比維持較低溫度的空間區域對包含在流入的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中在相對低溫下發生反應的反應副產物以粉末形態進行捕獲,從而在一個裝置中分離不同的區域對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混合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其中,所述外殼(1)包括: 一外殼主體(11),在側方形成一氣體流入口(11a),用於對所流入的未反應氣體進行收容; 一上板(12),在上方形成一氣體排出口(12a),在下部凸出形成一打孔型氣體誘導部(12b); 一下板(13),可供所述捕獲區域分離部(3)、所述第一內部捕獲塔(4)以及所述第二內部捕獲塔(5)緊固結合並提供支撐;以及 一冷卻水流路部(14),通過安裝在所述上板(12)上而對上板以及外殼外部表面溫度進行冷卻調節。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其中,所述冷熱型加熱器(2)使得圍繞與一電源供應部(21)連接的一電源管路(22)周圍的一下部冷卻水流路(14b)與所述冷卻水流路部(14)的一冷卻水外部管路(14a)連接,從而在冷卻水迴圈的過程中進行熱傳導並藉此對外殼外部表面溫度進行調節。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進一步包括: 一流路轉換板(6),配置在所述捕獲區域分離部(3)的上部,在對經過所述第二內部捕獲塔(5)之後的氣體的流路方向進行轉換和延長,從而對包在未反應氣體中的剩餘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進一步包括: 一網格型捕獲部(7),對通過所述流路轉換板(6)的某一位置區域向上部排出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剩餘反應副產物進行捕獲,然後僅將未反應氣體通過所述上板的所述氣體排出口進行排出。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其中,所述捕獲區域分離部(3)包括: 一前側阻隔板(31),通過對加熱後流入的未反應氣體的熱量進行封閉並對其移動方向流進行控制而對反應副產物捕獲空間進行分離; 一上部阻隔板(32),通過對所述前側阻隔板的上部進行阻擋而對流入的未反應氣體的上部方向移動流進行阻隔;以及 一氣體移動部(33),通過形成在所述前側阻隔板(31)的下部而將未反應氣體的流動誘導到下部進行排出。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其中, 所述第一內部捕獲塔(4)由位於前方的一第一捕獲板(41)以及位於與其相距一定間隔的位置上的一第二捕獲板(42)構成, 所述第一捕獲板(41)以及所述第二捕獲板(42)分別通過在某一位置區域以上形成在面上穿孔形成多個孔(411a、421a)的一氣體移動部(411、421)而向上下方向對未反應氣體的流動進行導向,以及 在所述第一捕獲板(41)以及所述第二捕獲板(42)上分別形成向面上的前側方向凸出的多個結構型捕獲板(412、422)。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捕獲板(41)上形成的所述氣體移動部(411)是在上部、中央以及下部形成,在所述第二捕獲板(42)上形成的所述氣體移動部(421)僅在上部形成,從而對未反應氣體的流動進行導向。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捕獲板(41)進一步包括:多個結構型捕獲板(412),向面上的後側方向凸出。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其中,所述結構型捕獲板(412、422)以具有十字形截面或雙十字形截面的方式形成。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其中,所述第二內部捕獲塔(5)包括: 一第一捕獲板(51),為半圓盤形狀,配備在後端的某一位置區域穿孔形成多個孔(511a)的一氣體移動部(511); 一第二捕獲板(52),為半圓盤形狀,配備在前端的某一位置區域穿孔形成多個孔(521a)的一氣體移動部(521);以及 一平面捕獲板(53),通過安裝在沿著上部方向層疊多個的所述第一捕獲板(51)與所述第二捕獲板之間(52)而使其在上下方向上相距一定間隔,在面上穿孔形成多個孔(53a),從而在將未反應氣體的流動沿著上部方向交錯轉換的同時進行捕獲。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其中, 所述第二內部捕獲塔(5)通過使所述第一捕獲板(51)位於最下端並使所述第二捕獲板(52)位於最上端而對流入的未反應氣體的流路進行延長,以及 所述平面捕獲板(53)以在各個所述第一捕獲板(51)以及各個所述第二捕獲板(52)的中央部橫跨寬度方向的方式安裝,且位於最上端的所述平面捕獲板(53)由多個平面捕獲板(53)構成。
  13. 如請求項4所述的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其中,所述流路轉換板(6)包括: 一板主體(61),為圓盤形狀,將所述外殼主體的內部空間分離成上部以及下部;以及 一氣體移動部(62),在所述板主體的一部分區域形成,且穿孔形成作為未反應氣體的通路使用的多個孔(62a)。
  14. 如請求項5所述的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其中,所述網格型捕獲部(7)包括: 一主體(71),下部面封閉且側面以可供未反應氣體流入的網狀形態構成,上部面在中央部形成一定深度的一網狀形態插入部(71a),從而可供向所述外殼的所述上板(12)的下部凸出形成的一打孔型氣體誘導部(12b)插入;以及 一網格型過濾器(72),通過收納到所述主體內部而將流入之包含在未反應氣體中的剩餘反應副產物在低溫條件下以粉末形態進行捕獲。
TW110126334A 2021-04-28 2021-07-16 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 TWI7898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55004 2021-04-28
KR1020210055004A KR102311930B1 (ko) 2021-04-28 2021-04-28 반도체 공정용 반응부산물 다중 포집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1576A true TW202241576A (zh) 2022-11-01
TWI789831B TWI789831B (zh) 2023-01-11

Family

ID=78150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6334A TWI789831B (zh) 2021-04-28 2021-07-16 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2104247B2 (zh)
JP (1) JP7200304B2 (zh)
KR (1) KR102311930B1 (zh)
CN (1) CN115249607A (zh)
TW (1) TWI7898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17847B2 (en) * 2020-12-31 2022-12-06 J-Solution Co., Ltd. Cobalt-carbon gas collection apparatus
KR102508977B1 (ko) * 2021-06-24 2023-03-14 주식회사 미래보 에칭 공정 시 발생하는 반응부산물 포집장치
KR20230130785A (ko) * 2022-03-04 2023-09-12 주식회사 미래보 가스 흐름 유도를 통해 포집가용 영역 확장이 가능한 반응부산물 포집장치
KR102439402B1 (ko) * 2022-03-29 2022-09-02 주식회사 미래보 포집 가용 영역이 확장된 반응부산물 포집장치
KR102622343B1 (ko) 2023-06-21 2024-01-08 주식회사 미래보 고온 영역에서의 열분해와 저온 영역에서의 산화 반응 유도를 통한 반도체 공정용 반응부산물 포집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51140B2 (ja) * 1996-09-18 2005-05-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トラップ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半導体成長装置
JP3567070B2 (ja) * 1997-12-27 2004-09-1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熱処理装置及び熱処理方法
KR200211274Y1 (ko) * 1998-03-31 2001-03-02 김영환 반도체웨이퍼증착장비의잔류부산물포집장치
KR100631924B1 (ko) * 2005-01-24 2006-10-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설비의 잔류부산물 포집장치
JP5036354B2 (ja) * 2006-04-04 2012-09-26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成膜装置の排気系構造、成膜装置、および排ガスの処理方法
KR100717837B1 (ko) 2006-11-21 2007-05-14 주식회사 이노시스템 반도체 공정의 반응부산물 포집장치
KR100858046B1 (ko) * 2007-06-11 2008-09-10 주식회사 엠아이 반도체 제조장비용 트랩
KR100862684B1 (ko) 2008-02-19 2008-10-10 (주)화인 반도체공정의 부산물 포집장치
KR100937160B1 (ko) * 2009-05-15 2010-01-15 우주쎄미텍 주식회사 반도체 부산물 트랩 장치
KR20110006874U (ko) * 2009-12-31 2011-07-07 주식회사 케이씨텍 다중막의 증착을 위한 원자층 증착장치
KR101280541B1 (ko) * 2011-10-04 2013-07-01 주식회사 지앤비에스엔지니어링 반도체 제조장치용 부산물 포집 장치
KR101447629B1 (ko) 2014-01-10 2014-10-08 (주) 엠엠티케이 반도체 부산물 포집차단수단을 구비한 반도체 부산물 포집장치
KR101806480B1 (ko) 2016-03-28 2018-01-10 주식회사 미래보 반도체 제조 공정 중 발생하는 부산물 포집장치
KR101840332B1 (ko) * 2017-01-17 2018-05-04 주식회사 미래보 반도체 공정 부산물 포집장치
KR102154196B1 (ko) * 2018-11-27 2020-09-09 주식회사 미래보 반도체 공정의 반응부산물 포집장치
KR102188604B1 (ko) * 2019-04-02 2020-12-09 주식회사 미래보 반도체 공정의 반응부산물 포집장치
CN112546799B (zh) * 2019-09-25 2023-01-17 未来宝株式会社 配备冷却流路的半导体工程反应副产物收集装置
TWI721595B (zh) * 2019-10-09 2021-03-11 南韓商未來寶股份有限公司 配備冷卻流路的半導體工程反應副產物收集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9831B (zh) 2023-01-11
US12104247B2 (en) 2024-10-01
CN115249607A (zh) 2022-10-28
KR102311930B1 (ko) 2021-10-13
US20220349052A1 (en) 2022-11-03
JP7200304B2 (ja) 2023-01-06
JP2022170635A (ja) 2022-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89831B (zh) 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
JP6650021B2 (ja) 半導体工程における副産物取込装置
CN111223790B (zh) 半导体工艺的反应副产物收集装置
KR100595010B1 (ko) 반도체 공정의 반응부산물 포집장치
KR100676927B1 (ko) 반도체 장치의 부산물 포집장치
TWI789832B (zh) 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多重捕獲裝置
JP2009535194A (ja) 半導体装置の副産物捕集装置
KR101840332B1 (ko) 반도체 공정 부산물 포집장치
JP4642379B2 (ja) 排気捕集装置
KR100647725B1 (ko) 반도체 장치의 부산물 포집장치
CN112546799B (zh) 配备冷却流路的半导体工程反应副产物收集装置
JP7295590B1 (ja) ガス流れ誘導によって捕集可用領域の拡張が可能な反応副産物捕集装置
KR100605389B1 (ko) 반도체장비의 부산물 급속 포집장치
TWI721595B (zh) 配備冷卻流路的半導體工程反應副產物收集裝置
KR100698379B1 (ko) 반도체 제작 시스템의 반응부산물 포집장치
CN112546798B (zh) 配备冷却流路的半导体工程反应副产物收集装置
TWI721594B (zh) 配備冷卻流路的半導體工程反應副產物收集裝置
TWI854812B (zh) 半導體製程用反應副產物捕獲裝置
JP7560171B1 (ja) 高温領域での熱分解と低温領域での酸化反応誘導による半導体工程用反応副産物捕集装置
KR102720619B1 (ko) 반도체 공정 부산물 포집장치
KR102720620B1 (ko) 반도체 공정 시스템
KR101120604B1 (ko) 포집장치
KR200368398Y1 (ko) 반도체장비의 부산물 급속 포집장치
CN100537428C (zh) 氯化铵和四氯化钛络合物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