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9504A - 工具機 - Google Patents

工具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9504A
TW202239504A TW111112785A TW111112785A TW202239504A TW 202239504 A TW202239504 A TW 202239504A TW 111112785 A TW111112785 A TW 111112785A TW 111112785 A TW111112785 A TW 111112785A TW 202239504 A TW202239504 A TW 2022395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ejector pin
workpiece
spindle
main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2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出野真敏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星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星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星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9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950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31/00Chucks; Expansion mandrels; Adaptations thereof for remot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高將與工件之形狀相應之頂出銷安裝於推桿前端之作業性。 本發明之工具機(1)具備:主軸(21)、固持機構22、推桿23、頂出銷30、保持構件24、及推出機構(25)。保持構件24以主軸中心線(AX2)為中心配置於推桿23之外側,將推桿23保持於以主軸中心線(AX2)為中心之軸心位置。推出機構(25)藉由對穿過保持構件24之推桿23施加朝前進方向D1之力,而將自固持機構22放開之工件W1以頂出銷30推出。將集合體31作為頂出銷30安裝於推桿23之前端23a,該集合體31包含:頂出銷本體40,其可通過保持構件24,且可拆下地安裝於推桿23之前端23a;及抵接構件45,其可拆下地安裝於該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40a。

Description

工具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於主軸設置有工件排出裝置之工具機。
作為工具機,已知一種將已於正面主軸台與刀具台進行過正面加工之工件於背面主軸台與刀具台進行背面加工之車床。於背面主軸台設置有用以排出進行背面加工後之工件之工件排出裝置。
於專利文獻1揭示有一種於背面主軸具備工件排出裝置之自動車床。該自動車床於背面主軸之前端部具備可放開地固持工件之固持機構。固持機構具備:前端側筒夾套筒(夾頭套筒)及後端側筒夾套筒(推出套筒),其等插入背面主軸;筒夾,其配置於前端側筒夾套筒之內側;壓縮線圈彈簧,其位於該筒夾之後端與前端側筒夾套筒之後端附近之間;帽蓋,其安裝於背面主軸之前端部;旋動構件(爪構件),其具有卡合於後端側筒夾套筒之後端之卡合部;及作用套筒(移位器),其藉由朝主軸中心線方向移動而使旋動構件旋動;等。固持機構藉由使前端側筒夾套筒前進而以筒夾固持工件,藉由使前端側筒夾套筒後退而自筒夾放開工件。於背面主軸插入有安裝了頂出銷之推桿。推桿係與背面主軸一起旋轉之旋轉體。於背面主軸之內部,設置有配置於推桿之外側並將推桿保持於軸心位置之大致圓筒狀前側保持構件及環狀後側保持構件。前側保持構件配置於前端側筒夾套筒及後端側筒夾套筒之內側。後側保持構件安裝於背面主軸之內側。自動車床具備對穿過前側保持構件及後側保持構件之推桿施加朝前進方向之力之推出機構,將自筒夾放開之工件以頂出銷推出。
筒夾、前端側筒夾套筒、及頂出銷根據工件之大小或形狀等更換。於可將頂出銷通過保持推桿之大致圓筒狀前側保持構件之情形時,可於未插入背面主軸之狀態之推桿之前端安裝頂出銷,自後側保持構件存在之背面主軸之前端插入頂出銷及推桿後,將安裝有前側保持構件之前端側筒夾套筒自背面主軸之前端插入背面主軸。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8-3014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例如,於工件具有沿著主軸中心線貫通之貫通孔之情形時,為了將該工件自背面主軸推出,必須使頂出銷之前端部之外徑大於工件之孔之內徑。於為了推出具有貫通孔之工件,必須使頂出銷之前端部之外徑大於大致圓筒狀前側保持構件之內徑之情形時,於將頂出銷及推桿自背面主軸之前端插入背面主軸時,無法將安裝有前側保持構件之前端側筒夾套筒自背面主軸之前端插入背面主軸。為了能盡量增大頂出銷之前端部之外徑,進行將推桿設計得盡量粗、將前側保持構件之內徑設計得盡量大。 此處,設想於自背面主軸拆下帽蓋與筒夾,將推桿插入背面主軸內之狀態下,將前端側筒夾套筒及圓筒狀前側保持構件自背面主軸之前端插入背面主軸,於穿過前側保持構件之推桿之前端安裝頂出銷之情形。於該情形時,即使推桿前進到底,推桿之前端亦位於前端側筒夾套筒內,故作業者必須於前端側筒夾套筒內進行將頂出銷安裝於推桿之前端之作業。於該情形時,安裝頂出銷之作業性不佳。 另一方面,必須將大小或形狀等各異之工件自主軸以頂出銷推出。
另,如上所述之問題亦存在於將工件自正面主軸推出之車床,或車床以外之工具機。 本發明係揭示一種可提高將與工件之形狀相應之頂出銷安裝於推桿之前端之作業性的工具機者。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工具機具有以下態樣,其具備: 主軸,其能以主軸中心線為中心旋轉; 固持機構,其於該主軸之前端部將工件可放開地固持; 推桿,其插入上述主軸內,可朝將上述工件推出之前進方向、及與該前進方向相反之後退方向移動; 頂出銷,其可更換地安裝於該推桿之前端; 保持構件,其以上述主軸中心線為中心配置於上述推桿之外側,將上述推桿保持於以上述主軸中心線為中心之軸心位置;及 推出機構,其藉由對穿過該保持構件之上述推桿施加朝上述前進方向之力,而將自上述保持機構放開之上述工件以上述頂出銷推出;且 將集合體作為上述頂出銷而安裝於上述推桿之前端,該集合體包含:頂出銷本體,其可通過上述保持構件,且可拆下地安裝於上述推桿之前端;及抵接構件,其可拆下地安裝於該頂出銷本體之前端。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提高將與工件之形狀相應之頂出銷安裝於推桿之前端之作業性之工具機。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當然,以下之實施形態僅為例示本發明者,實施形態所示之所有特徵未必為發明之解決方法所必須。
(1)本發明所包含之技術之內容: 首先,參照於圖1~19所示之例,說明本發明所包含之技術之內容。另,本申請案之圖係模式性顯示例之圖,有時該等圖所示之各方向之放大率不同,有時各圖不一致。當然,本技術之各要素並未限定於以符號所示之具體例。
[態樣1] 如圖6、7等所例示,本技術之一態樣之工具機(例如車床1)具備:主軸(例如背面主軸21)、固持機構22、推桿23、頂出銷30、保持構件24、及推出機構(例如線圈彈簧25)。上述主軸(21)可以主軸中心線(例如主軸中心線AX2)為中心旋轉。上述固持機構22於上述主軸(21)之前端部21a可放開地固持工件W1。上述推桿23插入上述主軸(21)內,可朝推出上述工件W1之前進方向D1、及與該前進方向D1相反之後退方向D2移動。上述頂出銷30可更換地安裝於上述推桿23之前端23a。上述保持構件24以上述主軸中心線(AX2)為中心配置於上述推桿23之外側,將上述推桿23保持於以上述主軸中心線(AX2)為中心之軸心位置(例如圖6、7所示之位置)。上述推出機構(25)藉由對穿過上述保持構件24之上述推桿23施加朝上述前進方向D1之力,而將自上述固持機構22放開之上述工件W1以上述頂出銷30推出。集合體31作為上述頂出銷30安裝於上述推桿23之前端23a,該集合體31包含:頂出銷本體40,其可通過上述保持構件24,且可拆下地安裝於上述推桿23之前端23a;及抵接構件45,其可拆下地安裝於該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40a。
於上述態樣1中,因可使頂出銷本體40通過推桿23之保持構件24,故可於未插入主軸(21)之狀態之推桿23之前端23a安裝頂出銷本體40,將頂出銷本體40及推桿23自主軸(21)之前端插入主軸(21)後,將保持構件24等自主軸(21)之前端插入主軸(21)。例如,如圖6、7等所示,於固持機構22具有夾頭套筒209之情形時,可將頂出銷本體40及推桿23自主軸(21)之前端插入主軸(21)後,將安裝有保持構件24之夾頭套筒209自主軸(21)之前端插入主軸(21)。因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40a位於較推桿23之前端23a更前側,故於推桿23前進之狀態下,可容易將抵接構件45安裝於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40a。於圖6、7等所示之例中,因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40a位於較夾頭套筒209更前側,故於推桿23前進之狀態下,可容易將抵接構件45安裝於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40a。尤其,即使無法使抵接構件45通過推桿23之保持構件24,藉由將頂出銷本體40及推桿23通過保持構件24後,將抵接構件45安裝於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40a,亦可將無法通過保持構件24之抵接構件45配置於保持構件24之前側。因此,上述態樣1可提供一種提高將與工件之形狀相應之頂出銷安裝於推桿之前端之作業性之工具機。其結果,例如,可將作為旋轉體之推桿設計得較先前細,藉由輕量化可減少旋轉體之振動,再者,可減少推桿之製造成本。又,即使頂出銷之前端磨耗,只要更換抵接構件即可,故可減少運轉成本。
此處,主軸包含背面主軸、正面主軸等。 工件包含加工完成之工件即製品。 於固持機構中,固持工件之固持具包含筒夾、爪等。 推出機構包含壓縮線圈彈簧等彈簧、氣缸或電動缸體等缸體等。 頂出銷本體可分割為2個以上。抵接構件亦可分割為2個以上。 另,上述之附言亦可應用於以下之態樣。
[態樣2] 如圖8等所例示,亦可於上述推桿23之前端23a,可更換地安裝集合體31與一體型頂出銷32作為上述頂出銷30,且上述一體型頂出銷32之自對上述推桿23之安裝部位(例如外螺紋部33)至抵接於上述工件W1之部位(例如抵接部34)可通過上述保持構件24。例如,於工件W1較細之情形時,因必須將固持工件W1之固持具(例如筒夾213)之內徑減小,故將頂出銷30設為一體型頂出銷32之設計更為容易。於可使一體型頂出銷32通過推桿23之保持構件24之情形時,可將一體型頂出銷32安裝於未插入主軸(21)之狀態之推桿23之前端23a,將一體型頂出銷32及推桿23自主軸(21)之前端插入主軸(21)後,將保持構件24等自主軸(21)之前端插入主軸(21)。於該情形時,無需將抵接構件45安裝於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側40a。例如,如圖6、7等所示,於固持機構22有夾頭套筒209之情形時,可將一體型頂出銷32及推桿23自主軸(21)之前端插入主軸(21)後,將安裝有保持構件24之夾頭套筒209自主軸(21)之前端插入主軸(21)。因除包含頂出銷本體40與抵接構件45之集合體31外,亦可將一體型頂出銷32亦可安裝於推桿23之前端23a,故本態樣可提供一種提高將與工件之形狀相應之頂出銷安裝於推桿之前端之作業性之工具機。
(2)工具機之構成之具體例: 圖1~5模式性例示車床1作為工具機之例。圖1係模式性例示加工室C1之門3關閉之狀態之車床1之前視圖。圖2係模式性顯示加工室C1之門3打開之狀態之車床1之前視圖。於圖1、2中以虛線顯示加工室C1及主軸台室C2之範圍。圖3係模式性例示車床1之門裝置300之圖,省略覆蓋加工室C1之外裝2之一部分之圖示,且係自右側觀察車床1之圖。圖4係模式性例示車床1之加工部之立體圖。圖4中模式性顯示之刀具台平台51省略圖11所例示之延伸部51e及引導安裝部51g。圖5係模式性例示車床1之電路構成之方塊圖。
於圖1~4等符號D81顯示上方向,符號D82顯示下方向,符號D83顯示左方向,符號D84顯示右方向,符號D85顯示近前方向,符號D86顯示遠方向。另,該等方向以觀察圖1所示之車床1為基準。符號X1、Y1、Z1、X2、Z2顯示控制軸。 另,本說明書中參照之圖式僅顯示用以說明本技術之例,並未限定本技術者。各部之位置關係之說明僅為例示。因此,左右反向或旋轉方向反向等亦包含於本技術。方向或位置等之相同並未限定於嚴格一致,包含因誤差而偏離嚴格一致。
於圖1~5所示之車床1係具備進行加工室C1中工件W1之加工之數值控制之NC(數值控制)裝置70的NC車床。如圖1、2所示,於車床1之正面具備具有輸入部81與顯示部82之操作部80、及位於該操作部80之右側之可開閉的門3。覆蓋加工室C1之外裝2具有與門3之形狀匹配之開口2op。於車床1之內部,設置有門3打開時開放之加工室C1、及位於加工室C1之左側之主軸台室C2。門3由圖3所示之門導軌4引導而開閉。包含門3與門導軌4之門裝置300之細節予以後述。於圖2顯示將冷卻液供給至加工中之工件W1之冷卻液供給部5。對於冷卻液可使用油等之液體。
車床1如圖4所示,係具備正面主軸台10、背面主軸台20、梳形刀具台50等之主軸移動型車床。 正面主軸台10組入有可以主軸中心線AX1為中心旋轉之正面主軸11,可朝Z1軸方向移動。圖4所示之Z1軸方向係沿著主軸中心線AX1之水平方向。正面主軸11亦稱為主轉軸。正面主軸11於前端部具備筒夾12作為固持具,藉由該筒夾12可放開地固持工件W1,而可與工件W1一起以主軸中心線AX1為中心旋轉。於加工前之工件W1係例如圓柱狀(桿狀)之長形材料之情形時,亦可將工件W1自正面主軸11之後端供給至筒夾12。於該情形時,亦可將導引套管15配置於正面主軸11之前側,且該導引套管15將工件W1可朝Z1軸方向滑動地支持。當然,即使車床1無導引套管15,亦可應用本技術。
正面加工後之工件W1自正面主軸11交接至背面主軸21。背面主軸台20被組入可以主軸中心線AX2為中心旋轉之背面主軸21,可朝Z2軸方向及X2軸方向移動。圖4所示之Z2軸方向係沿著主軸中心線AX2之水平方向。圖4所示之X2軸方向係與主軸中心線AX2正交之水平方向。於主軸中心線AX2與主軸中心線AX1一致時,背面主軸21位於與正面主軸11對向之位置。背面主軸21亦稱為副轉軸或對向主軸。背面主軸21於前端部具備筒夾213作為固持具,藉由該筒夾213可放開地固持工件W1,而可與正面加工後之工件W1一起以主軸中心線AX2為中心旋轉。正面加工後之工件W1藉由背面加工而成為製品,藉由於圖6等所例示之工件排出裝置100自背面主軸21被推出並排出。背面主軸21係組入工件排出裝置100之主軸之例。
梳形刀具台50具備安裝有用以加工工件W1之複數個工具T1的金屬製刀具台平台51,可朝X1軸方向及Y1軸方向移動。圖4所示之X1軸方向係與主軸中心線AX1、AX2正交之水平方向。圖4所示之Y1軸方向係與主軸中心線AX1、AX2正交之鉛直方向。 另,「正交」並未限定於嚴格之90°,包含因誤差而偏離嚴格之90°。又,X1軸與Y1軸只要為交叉,則亦可不正交,Y1軸與Z1軸只要為交叉,則亦可不正交,Z1軸與X1軸只要為交叉,則亦可不正交。再者,X2軸與Y1軸只要為交叉,則亦可不正交,Y1軸與Z2軸只要為交叉,則亦可不正交,Z2軸與X2軸只要為交叉,則亦可不正交。X2軸方向亦可為偏離X1軸方向之方向。
刀具台平台51具有朝Z1軸方向貫通之開口OP1,使工件W1朝Z1軸方向通過。刀具台平台51具備:上部51a,其於朝向背面主軸台20之面51z安裝有金屬製之套筒保持器60;近前側鉛直部51c,其安裝有複數個朝遠方向D86突出之工具T1;遠側鉛直部51d,其安裝有複數個朝近前方向D85突出之工具T1;及下部51b,其連接近前側鉛直部51c之下部與遠側鉛直部51d之下部。梳形刀具台50係以複數個工具T1包圍工件W1之方式構成之刀具台。套筒保持器60具備對刀具台平台51之安裝部61、工具單元U1之保持部62、及自安裝部61連接至保持部62之銜接部63。複數個工具T1包含含有切斷車刀T2之車刀、鑽孔器T3、旋轉工具T4等。於安裝於刀具台平台51之上部51a之套筒保持器60,安裝有複數個工具單元U1。圖4所示之工具單元U1為具備鑽孔器T3之鑽孔器單元,但工具單元U1不限定於鑽孔器單元。套筒保持器60與刀具台平台51之細節如後述。梳形刀具台50於加工室C1中,以工具T1對固持於正面主軸11之筒夾12之工件W1進行正面加工,以切斷車刀T2對固持於正面主軸11之筒夾12與背面主軸21之筒夾213之工件W1進行切斷加工,以工具T1對固持於背面主軸21之筒夾213之工件W1進行背面加工。
車床1亦可具備對固持於背面主軸21之筒夾213之工件W1進行背面加工之背面加工用刀具台59。於圖4所示之背面加工刀具台59,安裝有朝X2軸方向排列之複數個工具T1(例如鑽孔器T3)。藉由背面主軸台20朝X2軸方向移動,即使背面加工用刀具台59不移動,亦可切換使用於背面加工之工件T1。再者,車床1亦可具備轉塔刀具台等之刀具台。
正面主軸台10、背面主軸台20、及梳形刀具台50之移動乃由圖5所示之NC裝置70控制。圖5所示之NC裝置70具備:處理器之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71、半導體記憶體之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72、半導體記憶體之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73、時鐘電路74、及I/F(介面)75等。於圖5中,將操作部80、正面主軸台驅動部DR1、正面主軸旋轉驅動部DR2、筒夾驅動部DR3、梳形刀具台驅動部DR4、背面主軸台驅動部DR5、背面主軸旋轉驅動部DR6、筒夾驅動部DR7等之I/F匯總顯示為I/F75。於ROM72寫入有用以解釋並執行加工程式PR2之控制程式PR1。ROM72亦可為能改寫資料之半導體記憶體。於RAM73可改寫地記憶藉由操作者製作之加工程式PR2。加工程式亦稱為NC程式。CPU71將RAM73作為工作區域使用,且藉由執行記錄於ROM72之控制程式PR1,而控制各部之動作。操作部80具備輸入部81及顯示部82,且作為NC裝置70之使用者介面發揮功能。輸入部81例如由用以自操作者受理操作輸入之按鈕或觸控面板構成。顯示部82例如由顯示自操作者受理操作輸入之各種設定之內容或車床1相關之各種資訊之顯示器構成。操作者可使用操作部80或外部之電腦(未圖示),使RAM73記憶加工程式PR2。
正面主軸台驅動部DR1根據來自NC裝置70之指令,使正面主軸台10朝Z1軸方向移動。正面主軸旋轉驅動部DR2根據來自NC裝置70之指令,使正面主軸11繞主軸中心線AX1旋轉。筒夾驅動部DR3根據來自NC裝置70之指令,驅動正面主軸11之固持機構(包含筒夾12)。梳形刀具台驅動部DR4根據來自NC裝置70之指令,將梳形刀具台50朝X1軸方向及Y1軸方向移動。背面主軸台驅動部DR5根據來自NC裝置70之指令,使背面主軸台20朝Z2軸方向及X2軸方向移動。背面主軸旋轉驅動部DR6根據來自NC裝置70之指令,使背面主軸21繞主軸中心線AX2旋轉。筒夾驅動部DR7根據來自NC裝置70之指令,驅動背面主軸21之固持機構22(參照圖6)。
(3)工件排出裝置之具體例: 如圖6、7所例示,於背面主軸21組入有將背面加工後之工件W1,即,製品自背面主軸21推出而予以排出之工件排出裝置100。圖6係模式性例示設置有工件排出裝置100之背面主軸台20之縱剖視圖。圖7係放大圖6所示之背面主軸台20之前側之模式性之縱剖視圖。 於圖6、7所示之排出裝置100中,將工件W1推出之前進方向D1係左方向D83,與前進方向D1相反之後退方向D2係右方向D84。另,於工件排出裝置100之說明中,有時將左方向D83之側說明為前側,將右方向D84之側說明為後側。
圖6、7所示之背面主軸台20具備於背面主軸21可旋轉之狀態下設置之外殼201。於作為非旋轉體之外殼201與作為旋轉體之背面主軸21之間,設置有軸承205、206(例如球軸承)。背面主軸21具有沿著主軸中心線AX2貫通之貫通孔21h。 於背面主軸21組入有於該背面主軸21之前端部21a可放開地固持工件W1之固持機構22、及工件排出裝置100。固持機構22具備:夾頭套筒209、推出套筒211、筒夾213、線圈彈簧215、帽蓋216、爪構件219、移位器221、搖桿223、致動器225等。圖5所示之筒夾驅動部DR7係以致動器225為中心使筒夾213動作之驅動部。工件排出裝置100具備推桿23、頂出銷30、大致圓筒狀之保持構件24、環狀之後側保持構件26、線圈彈簧25等。保持構件24位於較後側保持構件26更前側,亦可稱為前側保持構件。線圈彈簧25係推出機構之例。
於背面主軸21之貫通孔21h,夾頭套筒209及推出套筒211以可朝前進方向D1及後退方向D2移動之狀態配置。夾頭套筒209之後端抵接於推出套筒211之前端。夾頭套筒209及推出套筒211係具有沿著主軸中心線AX2貫通之貫通孔之筒形狀,可於該貫通孔配置推桿23之保持構件24並使推桿23通過。於夾頭套筒209之貫通孔配置有筒夾213及線圈彈簧215。於夾頭套筒209之內側面,於前端部設置有與筒夾213之外側面之錐形部213b匹配之錐形部209a,於後端附近設置有與線圈彈簧215之後端卡合之卡合部209b。於背面主軸21之前端部21a安裝有保持被線圈彈簧215推壓之筒夾213之帽蓋216。
筒夾213自前端至錐形部213b,於複數個部位(例如3處)具有開槽。若將筒夾213之錐形部213b推壓於夾頭套筒209之錐形部209a,則筒夾213固持工件W1。若夾頭套筒209之錐形部209a推壓筒夾套筒213之錐形部213b之力鬆弛,則筒夾213放開工件W1。配置於筒夾213之後端與夾頭套筒209之卡合部209b之間之線圈彈簧215係壓縮線圈彈簧,對筒夾213施加朝前進方向D1之力,對夾頭套筒209施加朝後退方向D2之力。
於背面主軸21之外周,於複數個部位(例如2處)設置有爪構件219,於較該等爪構件219更前側設置有移位器221。各爪構件219具備與大致圓筒狀之推出套筒211之後端抵接之卡合部219a、及以可相對於移位器221之外側面之錐形部221a滑動之狀態相接之滑接部219b。各爪構件219可以自主軸中心線AX2至滑接部219b之距離變化之方式以軸構件220為中心旋動。移位器221可朝前進方向D1及後退方向D2移動。於該移位器221經由軸承222連結有搖桿223。搖桿223可以軸構件227為中心轉動。於移位器223經由軸構件224連結有致動器225。對於致動器225可使用電動缸體、氣缸、油壓缸等。
若圖5所示之NC裝置70以使搖桿223於圖6中逆時針旋動之方式驅動致動器225,則移位器221朝右方向D84移動,使各爪構件219朝滑接部219b離開主軸中心線AX2之方向旋動。藉此,各爪構件219之卡合部219a將推出套筒211及夾頭套筒209朝左方向D83推壓,經由錐形部209a、213b將筒夾213緊固,而使工件W1固持於筒夾213。 另一方面,若NC裝置70以使搖桿223於圖6中順時針旋動之方式驅動致動器225,則移位器221朝左方向D83移動。於是,線圈彈簧215經由夾頭套筒209及推出套筒211將各爪構件219之卡合部219a朝右方向D84推壓。各爪構件219朝滑接部219b靠近主軸中心線AX2之方向旋動,自筒夾213之緊固放開工件W1。
推桿23如圖8所例示,於前端23a可更換地安裝頂出銷30,於夾頭套筒209及推出套筒211之內側插入背面主軸21內,可朝前進方向D1及後退方向D2移動。推桿23於前端具有用以安裝頂出銷30之內螺紋部23d,再者,於沿著主軸中心線AX2之推桿23之長邊方向之中途位置具有無法通過筒狀保持構件24之粗徑部23c。於推桿23中,位於較粗徑部23c更前側之插通部位23e可通過筒狀保持構件24。位於較粗徑部23c更後側之後側部位23f通過安裝於背面主軸21之內側之環狀之後側保持構件26。於後側部位23f之外側,配置有對粗徑部23c施加朝前進方向D1之力之線圈彈簧25。
圖7所示之頂出銷30係頂出銷本體40與抵接構件45之集合體31。可更換之頂出銷30之細節予以後述。
於夾頭套筒209與推出套筒211之內側配置有大致圓筒狀之保持構件24。保持構件24以主軸中心線AX2為中心配置於推桿23之外側,將推桿23保持於以主軸中心線AX2為中心之軸心位置。推桿23之軸心位置如圖6、7所示,為推桿23之中心與主軸中心線AX2一致之位置。於保持構件24之後端,卡有由線圈彈簧25施加朝前進方向D1之力之推桿23之粗徑部23c。保持構件24之外側面於較沿著主軸中心線AX2之保持構件24之長邊方向之中途位置(卡合部24c)更前側插入夾頭套筒209之貫通孔。保持構件24例如藉由螺合安裝於夾頭套筒209。圖6、7所示之卡合部24c係保持部24之外側面中與夾頭套筒209之後端一致之部分。藉由於較卡合部24c更前側,將保持構件24安裝於夾頭套筒209,自線圈彈簧25經由粗徑部23c被施加朝前進方向D1之力之保持構件24停留於夾頭套筒209與推出套筒211之內側。
配置於推桿23之後側部位23f之外側之線圈彈簧25係於Z2軸方向上存在於推桿23之粗徑部23c與背面主軸21之卡合部21c之間之壓縮線圈彈簧。即,線圈彈簧25之前端抵接於粗徑部23c,線圈彈簧25之後端抵接於卡合部21c。線圈彈簧25藉由對具有穿過保持構件24之插通部位23e之推桿23施加朝前進方向D1之力,而將自固持機構22放開之工件W1以頂出銷30推出。
圖8模式性例示可安裝於推桿23之前端23a之各種頂出銷30。 可安裝之頂出銷30包含頂出銷本體40與抵接構件45之集合體31、及一體型頂出銷32。另,集合體31之概念包含集合體31A、31B,頂出銷本體40之概念包含頂出銷本體40A,抵接構件45之概念包含抵接構件45A、45B。本具體例具有將集合體31與一體型頂出銷32可更換地安裝於推桿23之前端23a之特徵。
集合體31之頂出銷本體40可通過筒狀之保持構件24,可拆下地安裝於推桿23之前端23a。頂出銷本體40於後端40b具有與位於推桿23之前端23a之內螺紋部23d螺合之外螺紋部41,於前端40a具有與抵接構件45之外螺紋部46螺合之內螺紋部42。 集合體31之抵接構件45可拆下地安裝於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40a。抵接構件45於後端45b具有與位於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40a之內螺紋部42螺合之外螺紋部46,於前端45a具有與工件W1抵接之抵接部47。圖8所示之抵接部47具有較推桿23之插通部位23e之外徑大之外徑。
一體型頂出銷32之後端32b至前端32a可通過筒狀之保持構件24。一體型頂出銷32於後端32b具有與位於推出桿23之前端23a之內螺紋部23d螺合之外螺紋部33,於前端32a具有與工件W1抵接之抵接部34。即,一體型頂出銷32之對推桿23之安裝部位(外螺紋部33)至與工件W1抵接之部位(抵接部34)可通過保持構件24。
可於推桿23之前端23a,安裝圖8所示之集合體31A。集合體31A包含有於前端40a具有外螺紋部43之頂出銷本體40、及具有與外螺紋部43螺合之內螺紋部48之抵接構件45A。藉由外螺紋部43與內螺紋部48,抵接構件45A可拆下地安裝於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40a。 又,亦可於推桿23之前端23a,安裝圖8所示之集合體31B。集合體31B包含有於前端40a具有與螺釘SC1之外螺紋部螺合之內螺紋部42的頂出銷本體40、及具有供螺釘SC1之外螺紋部通過之螺釘插通孔49之抵接構件45B。抵接構件45B藉由螺釘SC1可拆下地安裝於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40a。
然而,一體型頂出銷32之抵接部34之外徑大於推桿23之插通部位23e之外徑並非易事。參照圖18說明其理由。
圖18模式性例示大致圓筒狀之保持構件24之內徑Dh、一體型頂出銷32之外徑De、工件W1之外徑Dw、及工件孔W1h之內徑dw。工件孔W1h係形成於工件W1之至少後端之孔,於圖18所示之例中為沿著主軸中心線AX2貫通之貫通孔。圖18之下部模式性例示將安裝有一體型頂出銷32之推桿23通過保持構件24之狀況。 於如圖18所示,於工件W1具有工件孔W1h之情形時,為了將工件W1自背面主軸21推出,必須使一體型頂出銷32之抵接部34之外徑De大於工件孔W1h之內徑dw。於為了將具有工件孔W1h之工件W1推出,必須使抵接部34之外徑De大於保持構件24之內徑Dh之情形時,於安裝有一體型頂出銷32之推桿23存在之狀態下,無法將安裝有保持構件24之夾頭套筒209自背面主軸12之前端插入背面主軸21。於使用一體型頂出銷32之情形時,為了盡量增大抵接部34之外徑De,必須將推桿23之插通部位23e設計得盡量大,將保持構件24之內徑Dh設計得盡量大。
此處,如圖19所示之比較例,設想將於前端932a具有大於保持構件24之內徑Dh之外徑De之抵接部934的一體型頂出銷932安裝於推桿23之前端23a。於該情形時,如圖19所示,於將帽蓋216與筒夾213自背面主軸21拆下,推桿23插入夾頭套筒209及保持構件24之狀態下,將一體型頂出銷932安裝於推桿23之前端23a後,必須於背面主軸21安裝筒夾213與帽蓋216。此處,如圖19所示,推桿23僅可前進至粗徑部23c抵接於保持構件24之後端之位置。即使推桿23前進到底,推桿23之前端23a亦位於夾頭套筒209內。因此,作業者必須於夾頭套筒209內進行將一體型頂出銷932安裝於推桿23之前端23a之作業。因此,安裝一體型頂出銷932之作業性不佳。
於本具體例中,如圖9所例示,於外徑小於保持構件24之內徑Dh之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40a,安裝外徑Dp大於保持構件24之內徑Dh之抵接構件45。因包含頂出銷本體40與抵接構件45之集合體31安裝於推桿23之前端23a,故提高將與工件W1之形狀相應之頂出銷30安裝於推桿23之前端23a之作業性。圖9模式性例示大致筒狀之保持構件24之內徑Dh、抵接構件45之外徑Dp、工件W1之外徑Dw、及工件孔W1h之內徑dw。 於如圖9所示,於工件W1具有工件孔W1h之情形時,為了將工件W1自背面主軸21推出,必須使抵接構件45之外徑Dp大於工件孔W1h之內徑dw。於為了將具有工件孔W1h之工件W1推出,必須使抵接構件45之外徑Dp大於保持構件24之內徑Dh之情形時,無法將抵接構件45通過筒狀之保持構件24。本具體例之工件排出裝置100,如圖10所例示,可於自背面主軸21拆下帽蓋216與筒夾213之狀態下,將抵接構件45安裝於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40a。
於圖10所示之例中,可將頂出銷本體40安裝於未插入背面主軸21之狀態之推桿23之前端23a,將頂出銷本體40及推桿23自背面主軸21之前端插入背面主軸21後,將安裝有保持構件24之夾頭套筒209自背面主軸21之前端插入背面主軸21。若推桿23前進到底直至粗徑部23c抵接於保持構件24之後端之位置,則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40a伸出至較夾頭套筒209之前端更前端。藉此,於推桿23前進之狀態下,可容易將抵接構件45安裝於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40a。即使無法將抵接構件45通過筒狀之保持構件24,藉由將頂出銷本體40及推桿23通過保持構件24後,將抵接構件45安裝於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40a,亦可將無法通過保持構件24之抵接構件45配置於保持構件24之前側。因此,本具體例可提高將與工件W1之形狀相應之頂出銷30安裝於推桿23之前端23a之作業性。
又,於工件W1較細之情形時,因必須將固持工件W1之筒夾213之內徑減小,故將頂出銷30設為一體型頂出銷32之設計更為容易。於一體型頂出銷32可通過筒狀之保持構件24之情形時,可將一體型頂出銷32安裝於未插入背面主軸21之狀態之推桿23之前端23a,將一體型頂出銷32及推桿23自主軸(21)之前端插入背面主軸21後,將安裝有保持構件24之夾頭套筒209自背面主軸21之前端插入背面主軸21。於該情形時,無需將抵接構件45安裝於頂出銷本體40之前端側40a之作業。由於除包含頂出銷本體40與抵接構件45之集合體31外,亦可將一體型頂出銷32安裝於推桿23之前端23a,故本具體例可靈活地對應多種工件W1,經濟性良好。
藉由以上,可安裝集合體31之推桿23只要為可將用以安裝頂出銷30之安裝部形成於前端23a之粗細即可。本具體例可將具有大於推桿23之外徑之內徑dw之工件孔W1h的工件W1以抵接構件45推出而予以排出。因可較先前更細地設計作為旋轉體之推桿23,故藉由輕量化可減少旋轉體之振動,再者,可減少推桿23之製造成本。又,因即使頂出銷30之前端磨耗,亦更換抵接構件45即可,故可減少運轉成本。再者,不僅具有工件孔W1h之工件W1,亦可靈活對應各種異徑之零件。
另,抵接構件45對頂出銷本體40之安裝構造並未限定於外螺紋部與內螺紋部之螺合。又,頂出銷本體40可分割為2個以上,抵接構件45亦可分割為2個以上。再者,工件排出裝置100並未限定於組入於背面主軸21,亦可組入於正面主軸11。
(4)門裝置之具體例: 本具體例之車床1於圖1~3所示之門裝置300具有特徵。另,於門裝置300之說明中,將近前方向D85作為前方向,即,將近前側作為前側進行說明,將遠方向D86作為後方向,即,將遠側作為後側進行說明。 圖1~3所示之外裝2具有大致水平之頂板部2a、及自該頂板部2a之前緣下降之前面部2b。外裝2自頂板部2a至前面部2b具有開口2op。包含於門裝置300之門3安裝於外裝2,可變化為如圖1所示般將開口2op閉合之閉位置、與如圖2、3所示般之將開口2op開放之開位置。包含於門裝置300之門導軌4設置於開口2op之左右兩側,如圖3所示,包含大致沿著頂板部2a之上側導軌部340、及大致沿著前面部2b之前側導軌部350。各上側導軌部340包含前側之水平部341與後側之傾斜部342。水平部341自與前側導軌部350之連接部朝遠方向D86延伸,傾斜部342自水平部341之後端較遠方向D86更略微向下地延伸至上側導軌340之後端。各前側導軌部350包含上側之急傾斜部351與下側之鉛直部352。急傾斜部351自與上側門310之連接部較下方向D82更略微向前地延伸,鉛直部352自急傾斜部351之下端朝下方向D82延伸至前側導軌部350之下端。
如圖1、3所示,門3具備:上側門310,其於閉位置合入頂板部2a;下側門320,其於閉位置合入前面部2b;及阻尼器330,其輔助打開門3之操作。
上側門310係合入開口2op中與頂板部2a對應之部分之大致矩形板狀,於設置於後緣部之旋動部311處可旋動地連接於頂板部2a。因旋動部311之旋轉軸朝向左右,故上側門310能夠在其前緣部以旋動部311為中心上下活動地旋轉。 前側門320係合入開口2op中與前面部2b對應之部分之大致矩形板狀,能夠在設置於上緣部之旋動部321旋動地連接於上側門310之前緣部。前側門320具備於下緣部朝左右外側突出之一對滑塊324。各滑塊324插入門導軌4內,可沿著門導軌4滑動。因旋動部321之旋轉軸朝向左右,一對滑塊324作為朝向左右之旋轉軸發揮功能,故門3如圖3所示般可於旋動部321處折疊。前側門320進而具有:透明之窗322,其用以自閉位置之門3觀察加工室C1;及把手323,其用以進行開閉門3之操作。
阻尼器330具有:基端部331,其能夠於較上側門310之旋動部311略微前側且下側之固定位置處旋動;及前端部332,其於上側門310中可旋動地連接於自旋動部311至前緣部之中途位置之部分。若門3從閉位置切換為開位置,則阻尼器330伸展,若門3從開位置切換為閉位置,則阻尼器330收縮。因阻尼器330對上側門310朝阻尼器330伸展之方向施力,故整體朝門3打開之方向施力。
作為比較例,於上側導軌部340之整體為水平之情形時,若前側門320之滑塊324於上側導軌部340中位於與圖3所示之傾斜部342對應之中途位置,則因門3之自重,滑塊324於上側導軌部340內朝近前方向D85移動。藉此,門3為未完全打開之半開之狀態,加工室C1之導引套管15或梳形刀具台50等之加工部之保養之作業性降低。追加將門3保持於開位置之擋止零件則會造成門裝置300之成本增加。
圖1~3所示之門裝置300之上側導軌部340包含自水平部341之後端較遠方向D86略微向下地延伸之傾斜部342。若前側門320之滑塊324位於傾斜部342之中途位置,則滑塊324受傾斜部342引導而朝後側移動。藉此,如圖3所示成為門3完全打開之開位置,提高加工室C1之導引套管15或梳形刀具台50等之加工部之保養之作業性。
(5)套筒保持器與刀具台平台之具體例: 圖11係以未安裝工具T1等之狀態模式性顯示刀具台平台51及套筒保持器6之立體圖。圖12係模式性例示與參考例之套筒保持器860比較之本具體例之套筒保持器60之尺寸之圖。圖13係模式性例示與參考例之套筒保持器860比較之套筒保持器60之內部之縱剖視圖。圖14係圖13之A1-A1之位置處之套筒保持器60之剖視圖。
圖11所示之刀具台平台51於上部51a具有朝上方向D81延伸之延伸部51e。於延伸部51e之上端設置有用以安裝包含於圖5所示之梳形刀具台驅動部DR4之滾珠螺釘之安裝部51f。上述滾珠螺釘係用以使刀具台平台51朝Y1軸方向移動之構成要素。於近前側鉛直部51c及遠側鉛直部51d,於與正面主軸台10對向之面,即,與安裝有套筒保持器60之面51z為相反側之面,分別形成有為了安裝包含於梳形刀具台驅動部DR4之線性導軌而凹陷之引導安裝部51g。上述線性導軌係用以使刀具台平台51朝Y1軸方向移動之構成要素。因此,各引導安裝部51g係沿著Y1軸方向薄於周圍之部位,亦薄於上部51a。 刀具台平台51具有上部51a與下部51b之間隔較近前側鉛直部51c與遠側鉛直部51d之間隔寬之開口OP1。
圖11~14所示之套筒保持器60係金屬製,具備安裝於刀具台平台51之上部51a之安裝部61、保持複數個工具單元U1之保持部62、及自安裝部61連接至保持部62之銜接部63。安裝部61具有複數個供與位於刀具台51之上部51a之螺孔(未圖示)螺合之螺釘(未圖示)通過之螺釘插通孔61a。於圖11、12顯示以包圍銜接部63之方式具有4處螺釘插通孔61a之安裝部61。保持部62具有複數個以朝左方向D83及右方向D84突出之方式,插入工具單元U1之保持孔62a。於圖11、12顯示具有5處保持孔62a之保持部62。若如圖13所示將朝Z1軸方向之力F1施加於工具單元U1,則會對銜接部63施加使之撓曲之力。銜接部63如圖14所示具有橫剖面八角形之外形。如圖13所示,套筒保持器60具有跨及安裝部61與銜接部63之中空部64。安裝部61於安裝於刀具台平台51之面具有與中空部64相連之開口61op。如圖14所示,銜接部63之中空部64之橫剖面之形狀係依循銜接部63之外形之八角形。
為方便起見,將銜接部63之外表面分為與橫剖面八角形之邊匹配之面63a~63h。此處,面63a係上側之面,面63e係下側之面,面63g係近前側之面,面63c係遠側之面,面63b位於面63a與面63c之間,面63d位於面63c與面63e之間,面63f位於面63e與面63g之間,面63h位於面63g與面63a之間。
於圖12、13所示之參考例套筒保持器860係金屬製,安裝於刀具台平台51之遠側鉛直部51d中朝向背面主軸台20之方向之面51z。為了與套筒保持器60比較,於圖12、13中將套筒保持器860之方向變為與套筒保持器60一致。套筒保持器860具備:安裝部861,其具有複數個螺釘插通孔861a;保持部862,其具有複數個保持孔862a;及銜接部863,其自安裝部861連接至保持部862。安裝部861及銜接部863大致實心。 此處,於自工具單元U1之中心軸方向觀察時,將自最靠近保持部62之螺釘插通孔61a至最遠之保持孔62a之中心之距離設為L1,於自工具單元U1之中心軸方向觀察時,將自最靠近保持部862之螺釘插通孔861a至最遠之保持孔862a之中心之距離設為L9。因刀具台平台51之開口OP1之Y1軸方向較X1軸方向寬,故本具體例之套筒保持器60之距離L1長於參考例之套筒保持器860之距離L9。
於必須將套筒保持器60安裝於刀具台平台51之上部51a之情形時,藉由以上之理由,必須設為L1>L9。又,必須設為L1>L9係為了避開與未圖示之冷卻液噴出單元之干涉。若將安裝部61及銜接部63設為大致實心,則套筒保持器60重於參考例之套筒保持器860。於與參考例之套筒保持器860比較時,套筒保持器60之固有振動數降低,於加工時易產生不期望之振動。又,於梳形刀具台50之加減速時,施加於梳形刀具台驅動部DR4之軸進給馬達之負荷增大。
因此,本具體例之套筒保持器60藉由如圖13所示於安裝部61及銜接部63形成中空部64,而設為與參考例之套筒保持器860相同程度之重量。藉此,套筒保持器60之固有振動數提高,於加工時不易產生不期望之振動。又,於梳形刀具台50之加減速時,施加於梳形刀具台驅動部DR4之軸進給馬達之負荷減輕。
又,為了抑制因套筒保持器60之輕量化引起之剛性降低,如圖12所示,本具體例之安裝部61之寬度w1寬於參考例之安裝部861之寬度w9。此處,寬度w1係自工具單元U1之中心軸方向觀察時,與自安裝部61朝向保持部62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上之安裝部61之長度。寬度w9係自工具單元U1之中心軸方向觀察時,與自安裝部861朝向保持部862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上之安裝部861之長度。另,於自工具單元U1之中心軸方向觀察時,自安裝部61朝向保持部62之方向上之安裝部61之長度大致相同。藉由w1>w9,於自工具單元U1之中心軸方向觀察時,本具體例之安裝部61之面積大於參考例之安裝部861。
再者,於刀具台平台51,安裝本具體例之套筒保持器60之上部51a厚於具有引導安裝部51g之遠側鉛直部51d。藉此,將本具體例之套筒保持器60安裝於上部51a之刀具台平台51之剛性高於將參考例之套筒保持器860安裝遠側鉛直部51d之刀具台平台51。
另,於安裝於刀具台平台51之上部51a之套筒保持器60之銜接部63之外形係橫剖面四角形之情形時,有時因銜接部63難以將冷卻液供給至工件W1(參照圖4)。本具體例之銜接部63外形係橫剖面八角形,尤其,具有朝向下側之斜面63d、63f。因此,於將冷卻液供給至工件W1時,銜接部63不會成為阻礙,而易於將冷卻液供給至工件W1。
如以上說明,將套筒保持器60安裝於上部51a之刀具台平台51抑制重量增加,且具有良好之剛性。另,雖上述套筒保持器60由金屬構成,但亦可對套筒保持器使用碳素材或陶瓷等更為輕量且剛性高之素材。
(6)加工室之外罩構造之具體例: 車床1於圖1、2所示之加工室C1中,一面將冷卻液自冷卻液供給部5供給至工件W1一面將工件W1於刀具台例如梳形刀具台50及背面加工用刀具台59加工。另一方面,於主軸台室C2配置有包含於正面主軸台驅動部DR1之軸進給馬達或包含於梳形刀具台驅動部DR4之軸進給馬達。為了抑制冷卻液自加工室C1侵入主軸台室C2,於主軸台室C2配置刀具台外罩等,於加工室C1配置外裝外罩等。
圖15係模式性例示與參考例之外罩裝置700比較之本具體例之外罩構造400之圖。圖16係模式性例示於自外裝構件410拆下外裝外罩420之狀態下之車床1之立體圖。圖17係模式性例示於外裝構件410安裝有外裝外罩420之狀態之車床1之立體圖。
於圖15~17所示之本具體例之外罩構造400包含:外裝構件410,其構成圖1、2所示之外裝2之一部分;外裝外罩420,其配置於加工室C1;及刀具台外罩430,其配置於主軸台室C2。刀具台外罩430於加工室C1與主軸台室C2之邊界部,配置於主軸台室C2側。外裝外罩420以螺釘SC2安裝於外裝構件410,於加工室C1與主軸台室C2之邊界部,配置於主軸台室C2側。於外裝構件410具有作為用以供螺釘SC2通過之螺釘插通孔之長孔411。與螺釘SC2螺合之內螺紋部可位於外裝外罩420自身,亦可位於螺母。
於圖15之下部所示之參考例之外罩裝置700包含與配置於加工室C1之外罩部720一體化之外裝構件710、及配置於主軸台室C2之刀具台外罩730。因外罩構件710構成零件較多,故尺寸誤差較大。因此,不得不增大Z1軸方向上之外罩部720與刀具台外罩730之間之CL9。雖為了抑制冷卻液及工件W1之切屑自加工室C1侵入主軸台室C2,而增大外罩部720與刀具台外罩730之重疊量740,但冷卻液及工件W1之切屑依然會自間隙CL9侵入主軸台室C2。
本具體例之外罩構造400具備使Z1軸方向上之外裝外罩420與刀具台外罩430之間之間隙CL1小於參考例之間隙CL9之實物調整機構。如圖15、17所示,外裝構件410具有作為用以供螺釘SC2通過之螺釘插通孔而於Z1軸方向較長之長孔411作為實物調整機構。藉此,可於Z1軸方向調整外裝外罩420相對於外裝構件410之安裝位置,可使Z1軸方向上之外裝外罩420與刀具台外罩430之間之間隙CL1小於參考例之間隙CL9。因此,本具體例之外罩構造400可抑制冷卻液及工件W1之切屑自間隙CL1侵入主軸台室C2。另,用以供螺釘SC2通過之螺釘插通孔除長孔以外,亦可為橢圓形之孔或較螺釘稍寬之圓孔等,只要為可調整螺釘SC2之固定位置之孔即可。
(7)變化例: 本發明可考慮各種變化例。 例如,車床並未限定於主軸移動型車床,亦可為正面主軸台10不移動之主軸固定型車床,又可為背面主軸20不朝Z2軸方向移動,而正面主軸台10朝Z1軸方向移動之車床。再者,亦可將本技術應用於不具備背面主軸台之車床。 車床之驅動對象之移動方向並未限定於上述之具體例。
(8)總結: 如以上說明,根據本發明,藉由各種態樣,可提供一種能提高將與工件之形狀相應之頂出銷安裝於推桿之前端之作業性的工具機等之技術。當然,即使為僅包含獨立技術方案之構成要件之技術,亦可獲得上述之基本作用、效果。 又,將上述之例中所揭示之各構成相互置換或變更組合之構成,將習知技術及上述之例中所揭示之各構成相互置換或變更組合之構成等亦可實施。本發明亦包含該等構成等。
1:車床(工具機之例) 2:外裝 2a:頂板部 2b:前面部 2op:開口 3:門 4:門導軌 5:冷卻液供給部 10:正面主軸台 11:正面主軸 12:筒夾 15:導引套管 20:背面主軸台 21:背面主軸(主軸之例) 21a:前端部 21c:卡合部 21h:貫通孔 22:固持機構 23:推桿 23a:前端 23c:粗徑部 23d:內螺紋部 23e:插通部位 23f:後側部位 24:保持構件 24c:卡合部 25:線圈彈簧(推出機構之例) 26:後側保持構件 30:頂出銷 31:集合體 31A:集合體 31B:集合體 32:一體型頂出銷 32a:前端 32b:後端 33:外螺紋部(安裝部位之例) 34:抵接部(抵接於工件之部位之例) 40:頂出銷本體 40A:頂出銷本體 40a:前端 40b:後端 41:外螺紋部 42:內螺紋部 43:外螺紋部 45:抵接構件 45A:抵接構件 45B:抵接構件 45a:前端 45b:後端 46:外螺紋部 47:抵接部 48:內螺紋部 49:螺釘插通孔 50:梳形刀具台 51:刀具台平台 51a:上部 51b:下部 51c:近前側鉛直部 51d:遠側鉛直部 51e:延伸部 51f:安裝部 51g:引導安裝部 51z:面 59:背面加工用刀具台 60:套筒保持器 61:安裝部 61a:螺釘插通孔 61op:開口 62:保持部 62a:保持孔 63:銜接部 63a:面 63b:面 63c:面 63d:面 63e:面 63f:面 63g:面 63h:面 64:中空部 70:NC裝置 71:CPU 72:ROM 73:RAM 74:時鐘電路 75:I/F 80:操作部 81:輸入部 82:顯示部 100:工件排出裝置 201:外殼 205:軸承 206:軸承 209:夾頭套筒 209a:錐形部 209b:卡合部 211:推出套筒 213:夾頭 213b:錐形部 215:線圈彈簧 216:帽蓋 219:爪構件 219a:卡合部 219b:滑接部 220:軸構件 221:移位器 221a:錐形部 222:軸承 223:搖桿 224:軸構件 225:致動器 227:軸構件 300:門裝置 310:上側門 311:旋動部 320:前側門 321:旋動部 322:窗 323:把手 324:滑塊 330:阻尼器 331:基端部 332:前端部 340:上側導軌部 341:水平部 342:傾斜部 350:前側導軌部 351:急傾斜部 352:鉛直部 400:外罩構造 410:外裝構件 411:長孔 420:外裝外罩 430:刀具台外罩 700:外罩裝置 710:外罩構件 720:外罩部 730:刀具台外罩 740:重疊量 860:套筒保持器 861:安裝部 861a:螺釘插通孔 862:保持部 862a:保持孔 863:銜接部 932:一體型頂出銷 932a:前端 934:抵接部 AX1:主軸中心線 AX2:主軸中心線 C1:加工室 C2:主軸台室 CL1:間隙 CL9:間隙 D1:前進方向 D2:後退方向 D81:上方向 D82:下方向 D83:左方向 D84:右方向 D85:近前方向 D86:遠方向 De:外徑 Dh:內徑 Dp:外徑 DR1:正面主軸台驅動部 DR2:正面主軸旋轉驅動部 DR3:筒夾驅動部 DR4:梳形刀具台驅動部 DR5:背面主軸台驅動部 DR6:背面主軸旋轉驅動部 DR7:筒夾驅動部 Dw:外徑 dw:內徑 F1:力 L1:距離 L9:距離 OP1:開口 SC1:螺釘 SC2:螺釘 T1:工具 T2:切斷車刀 T3:鑽孔器 T4:旋轉工具 U1:工具單元 W1:工件 w1:寬度 W1h:工件孔 w9:寬度 X1:控制軸 X2:控制軸 Y1:控制軸 Z1:控制軸 Z2:控制軸
圖1係模式性顯示加工室之門關閉之狀態之車床之例之前視圖。 圖2係模式性顯示加工室之門打開之狀態之車床之例之前視圖。 圖3係模式性顯示車床之門裝置之例之圖。 圖4係模式性顯示車床之加工部之例之立體圖。 圖5係模式性顯示車床之電路之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6係模式性顯示設置有工件排出裝置之背面主軸台之例之縱剖視圖。 圖7係模式性例示設置有工件排出裝置之背面主軸台之要部之縱剖視圖。 圖8係模式性顯示可安裝於推桿之前端之各種頂出銷之例之圖。 圖9係模式性例示推桿之保持構件之內徑Dh、抵接構件之外徑Dp、工件之外徑Dw、及工件孔之內徑dw之圖。 圖10係模式性例示於自背面主軸拆下帽蓋與筒夾之狀態下,將抵接構件安裝於頂出銷本體之狀況之圖。 圖11係模式性顯示刀具台平台及套筒保持器之例之立體圖。 圖12係模式性例示與參考例比較之套筒保持器之尺寸之圖。 圖13係模式性例示與參考例比較之套筒保持器之內部之縱剖視圖。 圖14係圖13之A1-A1之位置處之套筒保持器之剖視圖。 圖15係模式性例示與參考例比較之外罩構造之圖。 圖16係模式性顯示於自外裝構件拆下外裝外罩之狀態之車床之例之立體圖。 圖17係模式性顯示於外裝構件安裝有外裝外罩之狀態之車床之例之立體圖。 圖18係模式性例示推桿之保持構件之內徑Dh、一體型頂出銷之外徑De、工件之外徑Dw、及工件孔之內徑dw之圖。 圖19係模式性顯示比較例中於自背面主軸拆下帽蓋與筒夾之狀態下將一體型頂出銷安裝於推桿之狀況之圖。
20:背面主軸台
21:背面主軸(主軸之例)
21a:前端部
21h:貫通孔
22:固持機構
23:推桿
23a:前端
23c:粗徑部
23e:插通部位
23f:後側部位
24:保持構件
24c:卡合部
25:線圈彈簧
30:頂出銷
31:集合體
40:頂出銷本體
40a:前端
45:抵接構件
100:工件排出裝置
201:外殼
205:軸承
209:夾頭套筒
209a:錐形部
209b:卡合部
211:推出套筒
213:夾頭
213b:錐形部
215:線圈彈簧
216:帽蓋
219:爪構件
219a:卡合部
219b:滑接部
220:軸構件
221:移位器
221a:錐形部
222:軸承
AX2:主軸中心線
D1:前進方向
D2:後退方向
D81:上方向
D82:下方向
D83:左方向
D84:右方向
W1:工件
W1h:工件孔
Z2:軸方向

Claims (2)

  1. 一種工具機,其具備: 主軸,其能以主軸中心線為中心旋轉; 固持機構,其於該主軸之前端部將工件可放開地固持; 推桿,其插入上述主軸內,可朝將上述工件推出之前進方向、及與該前進方向相反之後退方向移動; 頂出銷,其可更換地安裝於該推桿之前端; 保持構件,其以上述主軸中心線為中心配置於上述推桿之外側,將上述推桿保持於以上述主軸中心線為中心之軸心位置;及 推出機構,其藉由對穿過該保持構件之上述推桿施加朝上述前進方向之力,而將自上述固持機構放開之上述工件以上述頂出銷推出;且 將集合體作為上述頂出銷而安裝於上述推桿之前端,該集合體包含:頂出銷本體,其可通過上述保持構件,且可拆下地安裝於上述推桿之前端;及抵接構件,其可拆下地安裝於該頂出銷本體之前端。
  2. 如請求項1之工具機,其中 於上述推桿之前端,可更換地安裝上述集合體與一體型頂出銷作為上述頂出銷,且上述一體型頂出銷之自對上述推桿之安裝部位至抵接於上述工件之部位可通過上述保持構件。
TW111112785A 2021-04-06 2022-04-01 工具機 TW2022395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4689A JP2022160131A (ja) 2021-04-06 2021-04-06 工作機械
JP2021-064689 2021-04-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9504A true TW202239504A (zh) 2022-10-16

Family

ID=83545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2785A TW202239504A (zh) 2021-04-06 2022-04-01 工具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60131A (zh)
TW (1) TW202239504A (zh)
WO (1) WO202221539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121Y2 (ja) * 1989-07-19 1995-05-31 中村留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ワーク搬出装置のフィンガの開閉構造
JP2008030140A (ja) * 2006-07-27 2008-02-14 Star Micronics Co Ltd 工作機械
JP2009166165A (ja) * 2008-01-15 2009-07-30 Star Micronics Co Ltd 工作機械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172725A (ja) * 2008-01-25 2009-08-06 Star Micronics Co Ltd 工作機械
JP6403406B2 (ja) * 2014-03-25 2018-10-10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ワーク排出装置およびワーク排出装置を備えた工作機械
JP6892593B2 (ja) * 2017-03-14 2021-06-23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15397A1 (ja) 2022-10-13
JP2022160131A (ja) 2022-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36663B1 (en) Composite working lathe
US10668618B2 (en) Machine tool system and moving method
EP2298494B1 (en) Tool holder with a suction system, an axial knuckle joint and a sensing device
JP4979540B2 (ja) 複合加工旋盤
JP6376440B2 (ja) 工作機械
EP3375563B1 (en) Machine tool
EP1704950B1 (en) Automatic lathe
US20180264610A1 (en) Machine tool
KR101052018B1 (ko) 자동 선반
TWI790373B (zh) 車床
EP3127638A1 (en) Tool mounting portion, tool holder for machine tool provided with said tool mounting portion, and machine tool
US20030223834A1 (en) Spindle assembly for machine tool
TW202239504A (zh) 工具機
JP6956694B2 (ja) 切削加工装置
JP2012223876A (ja) カバーを備えた工作機械
JP6948985B2 (ja) 工作機械のカバー装置
KR101959173B1 (ko) 볼 스터드 가공기
CN115397609A (zh) 机床
TW201945101A (zh) 工作機械
EP2937164A1 (en) Bore-machining attachment for machine tool
US20210276101A1 (en) Lathe
US20210276100A1 (en) Lathe
KR20140018566A (ko) 공구홀더용 척킹장치
KR102408097B1 (ko) 정면 선반 장치
KR20060073720A (ko) 자체 이송 및 위치결정이 가능한 서보 구동 방진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