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5727A - 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及利用其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及利用其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5727A
TW202235727A TW111108895A TW111108895A TW202235727A TW 202235727 A TW202235727 A TW 202235727A TW 111108895 A TW111108895 A TW 111108895A TW 111108895 A TW111108895 A TW 111108895A TW 202235727 A TW202235727 A TW 20223572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gth
fixed
steel bar
mentioned
standardiz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8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96966B (zh
Inventor
金龍根
金泰暻
Original Assignee
金龍根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金龍根 filed Critical 金龍根
Publication of TW202235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5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6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696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04C5/162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 E04C5/163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the reinforcements running in one single direction
    • E04C5/165Coaxial connection by means of slee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04C5/162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1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2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fastening members using screw-thread
    • F16B5/0275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fastening members using screw-thread the screw-threaded element having at least two axially separated threaded por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7/00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 F16B7/18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using screw-thread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7/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a part of or on one member entering a hole in the other and involving plastic deformation
    • F16B17/004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a part of or on one member entering a hole in the other and involv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rods or tubes mutu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5/00Screw-bolts; Stay-bolts; Screw-threaded studs; Screws; Set screws
    • F16B35/005Set screws; Locking mean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5/00Screw-bolts; Stay-bolts; Screw-threaded studs; Screws; Set screws
    • F16B35/02Screw-bolts; Stay-bolts; Screw-threaded studs; Screws; Set screws divided longitudin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如下的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及利用其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確定鋼筋的材質、直徑後規定作為從一端到另一端為止的長度規格的定長標準化長度尺寸並將其賦予到所要切割的鋼筋,根據所賦予的長度尺寸將上述鋼筋切割為定長長度,確定用於對接切割為上述定長的鋼筋的對接裝置的種類後,再在根據上述定長標準化長度切割為定長的鋼筋的一端或者兩端形成上述對接裝置來使對接裝置一體化。

Description

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及利用其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
本發明涉及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及利用其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更詳細地,涉及如下的施工方法,即,可製造定長標準化鋼筋及鋼筋結構物,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以對接裝置一體化的狀態來以預先定長的規格批量製造及完成,上述鋼筋結構物反覆使用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來通過對接連續連接。
鋼筋通常以12m、15m等標準長度來以噸單位標準捆流通,並根據各個建築設計來按柱、梁等的規格截短來使用。
當鋼筋施工時,現場作業的特性上,具有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緊急採購材料來使用的情況偏多。但是,在鋼筋的情況下,實際上對接裝置一體化的標準化鋼筋並未以長度為單位銷售,從而無法即刻購買特定長度的鋼筋來使用。
對此,在現場,按照實際需要的長度,使用切割機等來個別切割成特定長度。
在這種鋼筋加工過程中,通常發生2%至5%的鋼筋損失,從而發生經濟損失。
並且,在鋼筋切割作業工序中,在工序上也有可能增加人工費等施工費。
同時,由於不存在鋼筋與耦合器等對接裝置一體化的標準化鋼筋,在現場主要購買以搬運輕鬆的長度銷售的鋼筋並將其切割成需要的長度來進行搭接施工。
由此,重疊區間的鋼筋越長,會進一步增加不必要的材料費用,負荷有可能不必要地增加重疊區間的鋼筋負荷。
並且,因搭接而導致鋪鋼筋間隔變窄,從而,當填充混凝土時也有可能成為障礙,因而導致混凝土填充性的降低。
並且,若因老化、地震等原因而發生混凝土龜裂等剝離現象,則鋼筋重疊連接的柱由於承載能力的急劇喪失而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危險。
即便如此,進行搭接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不存在與可以輕鬆連接鋼筋的對接裝置一體化的標準化鋼筋。
並且,雖然利用現場緊固用鋼筋耦合器,但具有在連接部發生初始滑移等問題的情況較多,需要製造工序及多個需要部件,因此,耦合器的生產成本上升,從而經濟性也將會下降。
並且,當在鋼筋的端部直接執行螺紋加工的螺紋式連接時,由於是加工專業公司定做的,因此需要等到交貨期,對此,有些部分有可能會導致工序進程的延誤,額外發生工廠物流費用,且還降低經濟性。
並且,由於氣體壓力焊接只能委託專業公司來執行,從而經濟性降低,將在連接部發生熱變形,當委託專業公司進行作業時,因需要單獨預約作業日程等原因而有可能導致工序進程的延誤。
對此,儘管期間存在多種不利的弊端,也只能進行搭接。
此外,在定製方式的情況下,當在現有鋼筋直接形成螺紋時,通過如下步驟進行:步驟a),根據委託人的請求,準備符合鋼筋的材質、直徑的鋼筋;步驟b),根據委託人的要求長度切割鋼筋;步驟c),對所切割的鋼筋端部進行冷鍛型鍛、端部切削加工或吹氣後進行切削加工;步驟d),進行末端部倒角加工;步驟e),進行外螺紋滾螺紋加工或切削螺紋加工;以及步驟f),向委託人需要的施工現場搬運。
此外,在將螺紋部件焊接在鋼筋的端部的方式的情況下,通過如下步驟進行:步驟a),根據委託人的請求,準備符合鋼筋的材質、直徑的鋼筋;步驟b),根據委託人的請求長度切割鋼筋;步驟c),將所準備的規格的內螺紋部件或外螺紋部件焊接接合在鋼筋;步驟d),向委託人指定的施工現場搬運;以及步驟e),在柱鋼筋的情況下,對根據對應建築的層高以相同長度訂購的多個鋼筋進行連接施工。
對此,從鋼筋訂購到搬運施工的工序繁瑣且耗時長,從而工期延誤,且很難應對每個現場所需要的鋼筋的長度或規格。
並且,參照圖35,作為現有日本公開專利公報特開2011-102488號,是連接直徑不同的大口徑鋼筋與小徑的鋼筋的端部之間的鋼筋連接,公開了異徑鋼筋螺紋式鋼筋連接及連接附著鋼筋,其包括:直徑不同的一對螺紋部,在相互連接的大徑的鋼筋及直徑的鋼筋的端部分別以放大形狀形成;兩端異徑外螺紋部件,在兩側分別具有直徑和導程分別與這種大口徑鋼筋的螺紋部和小徑鋼筋螺紋部相同的大徑側螺紋部和小徑側螺紋部;大徑側螺紋套件,在內部面具有內螺紋部,在上述兩端異徑外螺紋部件的上述大徑側螺紋部和上述大口徑鋼筋的螺紋部螺旋合併;以及小徑側螺紋套件,在內部面具有內螺紋部,在上述兩端異徑外螺紋部件的上述小徑側螺紋部和上述小徑的鋼筋螺紋部螺旋合併。
上述現有技術為如下結構,即,準備具有多種不同長度的長度調節用鋼筋接頭4來選擇性地使用,即使上述外螺紋附著鋼筋1、1A的長度恆定,也能夠獲得作為所需總長的鋼筋排列體的主鋼筋12。
但是,以與鋼筋網的總長相匹配的方式通過長度調節用螺紋式鋼筋接頭4連接,而並非管理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連接作業預約區間,通過調節螺紋式鋼筋接頭4與鋼筋網長度相匹配,不是管理標準化鋼筋接頭工作預留段的配置,每個基準長度(假設一個層)需要均將長度比鋼筋極短的長度調節用螺紋式兩端連接到鋼筋,且必須伴隨2次以上的連接作業,最終,如申請發明,無法將每個基準長度(假設一個層)的連接位置數量最小化成一個位置,由此,有可能不必要地增加了連接位置數量,從而連接作業變得複雜,經濟性降低,施工性也降低。
即,每個基準長度最少還需要一個對接裝置及連接工數,從而不必要地增加了材料費用,只能增加連接工數。
並且,長度調節用螺紋式鋼筋接頭4僅簡單連接匹配長度的額外的部件,標準化鋼筋之間的直接連接作業變得艱難,鋼筋結構物需要每次改變長度來使用,從而很難實現部件自身的標準化。
但是,本發明為如下結構,即,可通過定長標準化鋼筋間接連接作業或直接連接作業來實現連續施工,在需要調節連接位置的情況下,以使連接位置間歇性地回到連接作業預約區間的方式對連接位置調節鋼筋進行對接來進行施工並輕鬆完成鋼筋結構物。
由於間歇性地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若排除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的使用區間,則在此外的區間僅進行連續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連接作業。
在這種情況下,連接位置調節鋼筋也可以為定長標準化鋼筋。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高結構物的穩定性並減少鋼筋的需求數量。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使應力從鋼筋傳遞到鋼筋。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可通過對接連續連接鋼筋,而並非重疊連接。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可以通過定長標準化鋼筋間接連接作業或直接連接作業來實現連續施工。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將每基準長度的連接位置最小化。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僅通過被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和連接位置調節鋼筋來連續連接多個基準長度區間。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在使用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過程中成障礙的每個層的連接位置誤差。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通過根據需要即刻向現場供給鋼筋來使得用於連接鋼筋的作業變得簡單。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可以輕鬆識別鋼筋。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包括:步驟a),確定待對接的鋼筋的基準長度;步驟b),確定與上述基準長度相同或者比上述基準長度短或者長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及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材質、直徑來選擇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以及步驟c),反覆使用一個以上的所選擇的用作基準鋼筋的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上述步驟c)包括:步驟(i):設置初始區間鋼筋;步驟(ii):在上述初始區間鋼筋反覆對接用作基準鋼筋的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以及步驟(iii):反覆實施上述步驟(i)至步驟(ii)直至到達完成區間,在各基準長度內,在除分別距離柱兩端150mm的區域以外的區間或者分別距離梁兩端150mm的區域以外的區間中形成各個對接,上述對接裝置為選自由只在一端部形成外螺紋部的情況、只在一端部形成內螺紋部的情況、在兩端部形成外螺紋部的情況、在兩端部形成內螺紋部的情況以及在一端部形成外螺紋部而在另一端部形成內螺紋部的情況組成的組中的任一種,上述外螺紋部與內螺紋部為圓柱形螺紋結合結構、圓錐形螺紋結合結構或者圓柱-圓錐形一體型螺紋結合結構。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上述步驟a)中的基準長度包括對接點的連接操作預留區間,在上述步驟(iii)中,當第n個對接點脫離上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的範圍時,在上述第n個之前的任意連接點對接連接位置調節鋼筋來使第n個連接點回歸到上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範圍內。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上述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為長度與用作基準鋼筋的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不同的定長標準化鋼筋。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為具有不同長度的兩個鋼筋,一個鋼筋為比上述基準長度短的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另一個鋼筋為比上述基準長度長的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在施工步驟中選擇性地實施交替連接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與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情況、連接一次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後連接上述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兩次以上的情況、連接兩次以上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後連接一次上述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情況或者連接兩次以上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後連接兩次以上上述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情況,直至到達完成區間。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上述基準長度為一個層高、兩個層高、三個層高或者四個層高的長度,或者為連接柱之間的梁長度的1倍、2倍、3倍或者4倍。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在上述步驟c)中,反覆使用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相同。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在每個基準長度產生一處連接點。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上述圓柱形螺紋結合結構分為如下情況:在一側鋼筋的端部形成圓柱形內螺紋部,在另一側鋼筋的端部形成圓柱形外螺紋部,以使上述圓柱形內螺紋部和圓柱形外螺紋部螺紋結合;或者在端部相向連接的兩個鋼筋的端部分別形成圓柱形外螺紋部,通過單獨的耦合器使上述圓柱形外螺紋部兩端螺紋結合。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上述圓柱-圓錐形一體型螺紋結合結構包括: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內螺紋部,由在內徑形成圓柱形螺紋的圓柱形內螺紋部與在上述圓柱形內螺紋部的一端內徑變窄的圓錐形內螺紋部形成為一體;以及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外螺紋部,由在外徑形成圓柱形螺紋的圓柱形外螺紋部與在上述圓柱形外螺紋部的一端外徑變窄的圓錐形外螺紋部形成為一體,上述圓柱形內螺紋部的內徑比上述圓錐形內螺紋部的最大內徑大,上述圓柱形外螺紋部的外徑比上述圓錐形外螺紋部的最大外徑大,在上述圓柱形內螺紋部與圓錐形內螺紋部之間以及上述圓柱形外螺紋部與圓錐形外螺紋部之間分別形成螺紋不連續部,上述圓柱形內螺紋部的內徑比上述圓錐形外螺紋部的最大外徑大。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在上述外螺紋部或者內螺紋部結合有螺紋保護蓋,在上述螺紋保護蓋形成有提供與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相關的固有資訊的資訊提供部。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上述對接裝置為選自由只在一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的情況、只在一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況、在兩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的情況、在兩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況以及在一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且在另一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況組成的組中的任一種,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為接合於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的端部並在外部面沿長度方向形成緊固插座結合用外螺紋部的部件,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為如下部件:一側端部形成與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的端部形狀相對應的形狀,另一側端部接合於定長標準化鋼筋的端部,配置有從上述一側端部隔開且使軸方向上的一端部與長度方向呈選自銳角、直角及鈍角中的任一角度的一個或多個臺階部。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在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側結合有緊固插座,上述緊固插座為如下中空形狀的部件:沿長度方向開口,以包裹收容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的外部面與第一接合端部件的外部面的方式沿長度方向延伸形成,在內部面沿長度方向形成與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的緊固插座結合用外螺紋部螺紋結合的緊固插座結合用內螺紋部,配置有卡定於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的臺階部並相對於長度方向呈選自銳角、直角及鈍角中的任一角度的一個或多個卡定部。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在上述外螺紋部結合一個套件或者另一個套件,在上述外螺紋部結合一個套件或者另一個套件的情況為選自由在一端部外螺紋部結合一個套件的情況、在一端部外螺紋部結合另一個套件的情況、在兩端部外螺紋部結合一個套件的情況,在兩端部外螺紋部結合另一個套件的情況以及在一端部外螺紋部結合一個套件並在另一端部外螺紋部結合另一個套件的情況組成的組中的任一種,上述一個套件為在內部面形成內螺紋部並在外部面形成外螺紋部的部件,上述另一個套件為如下部件:在內部面形成內螺紋部,一端部沿軸方向形成第一卡定部,上述卡定部形成與中軸線垂直的平行的面。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在上述另一個套件側臨時結合有結合插座,上述結合插座為如下部件:在內部面形成與上述一個套件的外螺紋部螺紋緊固的內螺紋部,內部面以與上述另一個套件的第一卡定部相向並起到卡定作用的方式在一端部的內部面沿圓心方向突出形成卡定部。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可以將用在柱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用於梁,可以將用在梁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用於柱。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上述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通過預先組裝多個來形成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確定鋼筋的材質、直徑後規定作為從一端到另一端為止的長度規格的定長標準化長度尺寸並將其賦予到所要切割的鋼筋,根據所賦予的長度尺寸將上述鋼筋切割為定長長度,確定用於對接切割為上述定長的鋼筋的對接裝置的種類後,在根據上述定長標準化長度切割為定長的鋼筋的一端或者兩端形成上述對接裝置來使對接裝置一體化。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以能夠應用於一個層高至四個層高或者連接柱之間的梁的長度的1倍至4倍的方式分別形成多個有差別的長度。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上述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通過預先組裝多個來形成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具有可以在需連續連接鋼筋的區間通過非重疊連接的對接方式連續連接鋼筋的效果。
本發明具有使拉伸力受混凝土影響很大的重疊區間最小化的效果。
本發明可以實現減少鋼筋的消耗量的經濟性。
本發明具有從鋼筋向鋼筋形成應力傳遞的效果。
本發明具有可以通過定長標準化鋼筋之間的直接連接操作來連續施工的效果。
本發明具有可以只使用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與連接位置調節鋼筋連續連接基準長度區間的效果。
本發明具有在每個基準長度產生一處連接點的效果。
本發明通過使對接裝置一體化來以預先定長的規格大量製作,以使鋼筋成品化,可以根據需要即時向現場提供,具有便於供應材料並縮短工期的效果。
本發明具有通過大量生產來將具有原材料屬性的鋼筋材料轉換為成品屬性的材料的效果。
本發明在裝拆於規格化鋼筋的螺紋保護蓋直接示出固有資訊,從而具有可以輕鬆識別標準化鋼筋的效果。
本發明具有可以節減切割鋼筋等工序所需的費用和時間並減少鋼筋的邊角料損失的效果。
本發明具有通過使搭接最小化來增加鋼筋連接部的混凝土填充性的效果。
本發明具有可以只使用定長標準化鋼筋網就能夠形成鋼筋結構物的效果。
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在需要調節連接位置的情況下,只使用由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與由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形成預組裝鋼筋網,可以只使用兩種鋼筋就能夠形成鋼筋結構物。
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除了間接性地使用由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而形成由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的使用區域外,在此外的區間只進行由連續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的連接操作。
在本說明書中,所謂「定長標準化鋼筋」,參照如下含義的部件,即,確定鋼筋的材質、直徑後規定作為從一端到另一端為止的長度規格的定長標準化長度尺寸並將其賦予到所要切割的鋼筋,根據所賦予的長度尺寸將上述鋼筋切割為定長長度,確定用於對接切割為上述定長鋼筋的對接裝置的種類後,在根據上述定長標準化長度切割為定長的鋼筋的一端或者兩端形成上述對接裝置來使對接裝置一體化,成品化大量生產後,無論何時發生對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需求,也可以即時供應及使用。
並且,在本說明書中,「在定長標準化鋼筋上使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含義包括在實施例中直接在定長標準化鋼筋上加工形成外螺紋部,或者在定長標準化鋼筋的端部上分別焊接接合外螺紋部件或內螺紋部件的情況。
以下,說明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
通常,需要連續連接作為長度部件的鋼筋的區間可以通過重疊連接或者對接的方式連接。
但是,若以重疊連接的方式連接鋼筋,與對接的方式相比,會增大重疊長度的材料,還會增加重疊長度的重量。
並且,重疊連接只有在保持混凝土凝固的狀態下才能發揮拉伸力,一旦形成混凝土附著的龜裂破壞,則會引起急劇的耐力喪失。
因此,認為重疊連接的方式不適合對橫向力具有耐力的抗震結構。
並且,鋪設鋼筋的間距因搭接而變窄,在填充混凝土時將成為障礙,從而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填充性。
尤其,根據現場的情況,D29或者D35以上的鋼筋禁止重疊連接。在這種情況下,認為對接是必需的。
在增大對接區間的情況下,與重疊連接相比,可以減少材料損失並減少不必要的荷重,具有可以發揮適合抗震結構的耐力的效果。
並且,重疊連接的應力傳遞通過混凝土實現,但對接時可以實現從鋼筋向鋼筋的應力傳遞,因此鋼筋的連接部可以獨立於混凝土的條件或強度來發揮耐力。由此認為可以增進結構物的安全性。
即,具有使拉伸力受混凝土影響很大的重疊區間最小化的效果。
因此,認為鋼筋結構物通過連接性能得到保障的對接方式來實現,可以進一步增大鋼筋混凝土結構物應對地震、強風等其他外力的耐力。
參照圖1,按照步驟說明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
只要是鋼筋結構物,在包括土木建築領域在內的使用鋼筋混凝土的地方都可以多種多樣地使用本方法。
比如,可以在鋪設鋼筋的圖紙上規定水準鋼筋區間或垂直鋼筋區間來任意地選擇,可以應用於通過對接來連接柱鋼筋、梁鋼筋等的多種區間。
也可以應用於橋梁、港口的施工,尤其,可以有效用於橋梁的橋墩施工中。橋墩的施工直至最近仍主要以搭接的方式施工,因此認為本方法的應用迫在眉睫。
首先,在步驟S1中,確定待對接的鋼筋的基準長度。
可以在鋼筋混凝土、土木結構物等多種鋼筋混凝土骨架中設定基準長度來實施本發明。
也可以根據需要按照不同區間設定不同的基準長度,在此情況下,發生各不同基準長度的長度差異。
若如以下實施例般將基準長度設定為相同的長度,則形成以相同的基準長度連續配置的形狀。
以與基準長度相應的方式確定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因此從一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一端到另一端的長度為與基準長度相似的長度。
上述基準長度以各基準長度連續的方式形成,各基準長度內形成一次連接,從而在每個基準長度產生一處連接點。
因此,具有使每個基準長度的連接點最小化的效果。
基準長度的設定方法不受限制,例如,可以參照鋼筋結構物的各層高來設定,或者可以參照連接柱之間的梁的長度來設定。
即,在將定長標準化鋼筋用作柱鋼筋的情況下,基準長度可以確定為一個層或者多個層的層高長度。在此情況下,為在每一層或者多個層的每一層發生一次連接點的結構。
參照圖23至圖25,若基準長度237為一個層高,則定長標準化鋼筋232也以與基準長度237相應的方式設定。
由此,在作為基準長度的每一層(n Floor)使用一個定長標準化鋼筋232,並產生一個位置,即,一個連接點238c。
若基準長度236為兩個層高(n Floor~n+1 Floor),則作為基準長度236的每兩層使用一個定長標準化鋼筋231並產生一個位置,即,一個連接點238b。
若基準長度235為三個層高(n Floor~n+2 Floor),則作為基準長度236的每三層使用一個定長標準化鋼筋230並產生一個位置,即,一個連接點238a。
參照圖31,在基準長度315為四個層高(n Floor~n+3 Floor)的情況下,作為基準長度315的每四層使用一個定長標準化鋼筋310並產生一個位置,即,一個連接點318。此外,四個層高以上的基準長度也參照相同的說明。
優選地,由單根鋼筋形成的定長標準化鋼筋主要連接至一個層高至兩個層高,而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可以在操作時連接至三個層高至四個層高,或者四個層高以上的層高。
參照圖26,若以梁長度為基準設定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基準長度265、266、267,則可以形成連接柱之間的梁長度的倍數,即,1倍(n Girder)、2倍(n Girder~n+1 Girder)或者3倍(n Girder~n+2 Girder)。
並且,參照圖32,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基準長度可以形成連接柱之間的梁長度的4倍(n Girder~n+3 Girder),或者以上的倍數。
因此,定長標準化鋼筋以與各基準長度265、266、267、325相應的方式設定為梁長度的1倍267、2倍266、3倍265或者4倍320,每個基準長度使用一個定長標準化鋼筋,因此在每個基準長度265、266、267、325產生一個位置、即,一個連接點268a、268b、268c、328。
參照圖27至圖30及圖33,優選地,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可以形成由多個帶箍或箍筋等箍成的預組裝鋼筋網270、271、272、330。
在此情況下,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也設定為與各基準長度275、276、277、335相應的一個層高長度的1倍272、2倍271、3倍270或者4倍335,每個基準長度使用一次的定長標準化預組裝鋼筋網270、271、272、330並產生一個位置,即,一個連接點278a、278b、278c、338。
在現場施工時,可以利用由單根鋼筋形成的一個定長標準化鋼筋230、231、232、265、266、267、320製作鋼筋結構物,或者利用通過預先組裝單根鋼筋製作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270、271、272、330來製作鋼筋結構物。
即,可以通過連接單根鋼筋形成的定長標準化鋼筋230、231、232、265、266、267、320,或者通過連續連接將多個定長標準化鋼筋組裝為預組裝鋼筋網的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270、271、272、330來形成鋼筋結構物。
從運輸方面來說,載重量25噸的長軸或超長軸貨車的貨箱長度為10100mm,住商兩用建築物或公寓的層高大部分為2300mm至2400mm,因而四個層高為9600mm左右,因此可以運輸由定長標準化鋼筋以及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
基準長度也可以為五個層高以上,但若鋼筋的長度為五個層高以上,則難以運輸,因此將基準長度設定至四個層高。也可以根據需要考慮具有五個層高以上長度的定長標準化鋼筋以及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的實施例。
此外,雖未圖示,在需要定長標準化鋼筋的異徑鋼筋之間以及異徑鋼筋網之間的連接等異徑連接的情況下,也不脫離上述實施例。
然後,在步驟S2中,確定與上述基準長度相同或者比上述基準長度短或者長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及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材質、直徑來選擇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
以上述基準長度為基準來選擇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
若存在與基準長度相同的長度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則只選擇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材質、直徑。
即,沒有必要技術性地規定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來使用,可以設定操作人員的手易於操作的位置,在柱鋼筋連接操作的情況下,在除分別距離柱兩端150mm的區域以外的區間中設定最方便的位置,或者在梁鋼筋連接操作的情況下,在除分別距離梁的兩端150mm的區域以外的區間中設定最方便的位置。
可以根據需要在上述基準長度內設定上述對接點的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範圍。
參照圖17,即,在上述基準長度內設定上述對接點的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的範圍。
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為可以在基準長度內發生連接位置的區間,在設定這樣的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後,以連接位置不脫離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的方式進行管理。
在需要利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的情況下,因間歇性地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而使只使用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連接操作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可能。
因此,具有在除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的使用區間外的區間中實現連續地只連接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連接操作的效果。
並且,上述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可以通過預先組裝多個來形成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連接位置調節鋼筋也可以通過預先組裝多個來形成由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
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270、271、272的施工方法參照與連接單根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實施例相同的方法。
即,利用由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包括:步驟a),確定由所要對接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的基準長度;步驟b),確定由與上述基準長度相同或者比上述基準長度短或者長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的長度及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的材質、直徑來選擇由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以及步驟c),反覆使用由所選擇的用作基準鋼筋的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上述步驟c)包括:步驟(i),設置初始區間鋼筋網;步驟(ii),在上述初始區間鋼筋網反覆對接由用作基準鋼筋的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以及步驟(iii),反覆實施上述步驟(i)至步驟(ii)直至到達完成區間。
在使用由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形成預組裝鋼筋網的情況下,上述步驟a)的基準長度包括對接點的連接操作預留區間,在上述步驟(iii)中的第n個對接點脫離上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的範圍的情況下,在上述第n個之前的任意連接點對接由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來使第n個連接點回歸到上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範圍內。
在需要調節連接位置的情況下,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的連接點278a、278b、278c、338也可以通過在每個基準長度275、276、277、335設定的各個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來管理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270、271、272、330的連接點278a、278b、278c、338。
在此情況下,因間歇性地使用由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所以,具有除由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的使用區間外的區間實現連續地只連接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的操作的效果。
因此,在需要調節連接位置的情況下,具有可以只使用由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與由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這兩種鋼筋來形成鋼筋結構物的效果。
進而,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也是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情況下,結果為鋼筋結構物只由定長標準化鋼筋以及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構成。
此外,可以有選自由由單根鋼筋形成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由單根鋼筋形成的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及由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組成的組中的任意組合的實施例,例如,可以有在使用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的情況下,調節連接位置時連接有單根鋼筋形成的連接位置調節鋼筋來使用等的實施例。
這樣的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的設定目的基本上是在謀求操作人員的操作便利,欲通過使用與基準長度對應的定長標準化鋼筋來縮短工期,因此,操作人員可以為便於操作而在現場任意的設定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
在其他的設計人員的設計時、畫施工圖時或者施工時,也可以在現場根據各不同現場的情況進行設定。
此外,在抗震設計時,通常柱鋼筋30的連接點要在柱長度的四分之一範圍內避免連接,可以在四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範圍內連接。
或者,在柱長度的下側500mm範圍內避免連接,在柱長度的上側四分之一範圍內避免連接,可以在500mm至四分之三的範圍內連接。
在雙筋梁的情況下,上端筋可以在梁長度中央部四分之二長度範圍內連接,下端筋可以在兩端的四分之一長度範圍內連接。
能夠以使連接點位於這些應力集中得到緩解的區間的方式來設定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的範圍。
由於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本身處於迴避了應力集中的區間的狀態,因此,在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內將連接點變動為高或低等的任意點也可以為優選的連接點。
因此,在施工時選擇性地組合使用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或者連接位置調節鋼筋來避免對接點脫離上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有關這種施工方法,將在以下詳細說明。
然後,使反覆使用一個以上的所選擇的用作基準鋼筋的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施工步驟S3。可以使用一個以上的長度相同或者不同的定長標準化鋼筋來施工。
在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設定為與基準長度相同的情況下,連續反覆地對接定長標準化鋼筋可以自然地完成鋼筋的鋪設。
並且,即使有稍微的誤差,在沒有大問題的情況下,只簡單地連續連接定長標準化鋼筋來完成鋼筋的鋪設。
優選地,可以選擇使用長度非常接近基準長度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在此情況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與基準長度幾乎相同,只存在與定長標準化尺寸的標準化間距相對應的微小的長度差程度的差異。
即,如本實施例所示,若預先以50mm的間距使鋼筋成品化,則可以假設分別成品化2530mm、2580mm、2630mm、2680mm、2730mm的鋼筋。
但是,在基準長度為2600mm的情況下,應在最接近2600mm的2580mm或者2630mm中選擇來使用。在此情況下,基準長度與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差異僅為20mm或者30mm。
並且,反覆使用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可以相同。可以在鋼筋結構物中反覆使用單一長度的定長標準化鋼筋。
即,在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與基準長度不同的情況下,反覆使用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也可以相同。有此認為可以便於管理材料。即,在上述例中雖選擇了2580mm來使用,但也可以選擇2630mm來使用。
並且,可以選擇比定長標準化鋼筋短或者長的鋼筋來與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組合使用。
即,可以通過利用比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短或者長的鋼筋選擇性地連續對接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和長度與用作基準鋼筋的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不同的鋼筋來施工。
比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短或者長的鋼筋不必為定長標準化鋼筋。
若連接比定長標準化鋼筋短的鋼筋,則連接點發生與變短的長度相應的變動。相反,若連接比定長標準化鋼筋長的鋼筋,則連接點發生與變長的長度相應的變動。
利用這樣的特性,與整體上只連接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情況相比,選擇性地組合使用定長標準化鋼筋與比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短或者長的鋼筋來連接時可以更為從容地管理連接點。
若利用這樣的特性,則可以利用定長標準化鋼筋從容地對應所有基準長度。
沒有規定必須使用比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短或者長的鋼筋一次或者每次對接時的使用的次數,可以在施工時通過任意的組合在相關的組合組中使用最優選的實施例來導出最適合的連接點。
例如,假設以50mm的間距預先使鋼筋成品化後,分別成品化2530mm、2580mm、2630mm、2680mm、2730mm的鋼筋。
但在基準長度應為2600mm時出現問題。
在此情況下,將定長標準化鋼筋設定為2630mm規格的產品,在實際對接時,發生基準長度與定長標準化鋼筋之差的+30mm的誤差量。
這樣的誤差量在連續的區間中對接n次時連續積累,使對接點在整個區間以+30mm×n的量延伸。
相反,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可以選擇比基準長度短20mm的長度。
例如,假設以50mm的間距預先使鋼筋成品化後,分別成品化2530mm、2580mm、2630mm、2680mm、2730mm的鋼筋。
但在設計基準長度應為2600mm時出現問題。
在此情況下,將定長標準化鋼筋設定為2580mm規格的產品,在實際對接時,發生基準長度與定長標準化鋼筋之差的-20mm的誤差量。
這樣的誤差量在連續的區間中對接n次時連續積累,使對接點在整個區間以-20mm×n的量向後退。
這樣,脫離了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因此,應當使鋼筋的連接點回歸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
在上述例中,偶爾將短-30mm的鋼筋或者長+20mm的鋼筋與定長標準化鋼筋組合來使用。
以下,將更為詳細地說明反覆使用一個以上的所選擇的用作基準鋼筋的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施工步驟。
首先,參照圖2,在步驟S4中,通過在將要施工鋼筋結構物的位置設置初始區間鋼筋22、25的步驟來開始施工。
在應該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的情況下,在設定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後,在上述初始區間鋼筋22、25進行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連接操作。
如上述例所示,在偶爾將短-30mm的鋼筋或長+20mm的鋼筋與定長標準化鋼筋組合使用的情況下,需要考慮初始連接點21、24應該配置於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的哪個位置。
在需要偶爾連接長+20mm的鋼筋作為柱鋼筋的情況20a下,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比基準長度短。在此情況下,需要將初始區間鋼筋25的高度考慮得高一點,以使初始的連接點24配置於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的上端部。這是因為越往上層,連接點26的高度在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內逐漸變低的緣故。
相反,在需要偶爾連接短-30mm的鋼筋作為柱鋼筋的情況20b下,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比基準長度長。在此情況下,需要將初始區間鋼筋的高度考慮得低一點,以使初始的連接點21配置於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的下端部。這是因為越往上層,連接點23的高度在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內逐漸變高的緣故。
然後,在步驟S5中,在上述初始區間鋼筋反覆對接用作基準鋼筋的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對接裝置處於已預先與定長標準化鋼筋一體化的狀態,因此可以快速進行連接操作。
在設定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並需要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的情況下,如圖18至圖20所示,若第n個區間的對接點脫離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的範圍,則利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60來使連接點回歸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內。
適當考慮脫離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範圍的鋼筋的長度P來選擇連接位置調節鋼筋60的長度。
即,若在第n個連接點脫離上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的範圍,則通過在上述第n個區間之前的任意連接點對接連接位置調節鋼筋60來使第n個連接點回歸到上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以內的步驟S3來在第n個區間使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對接點回歸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的範圍。在本實施例中,利用了第n-1個區間。
即,參照圖20及圖21,使用比上述第n-1個鋼筋短的連接位置調節鋼筋60替代應用於第n-1個區間的定長標準化鋼筋50來在第n-1個區間對接,從而在第n個待連接的區間吸收誤差。從而再次確保允許誤差量D。
通過使連接位置調節鋼筋60的長度形成比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短或長的適當長度來使鋼筋的連接點回歸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內。
優選地,上述連接位置調節鋼筋60也可以為成品化的鋼筋,可以為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
即,上述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可以為長度與用作基準鋼筋的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不同的定長標準化鋼筋。
因此,在上述連接位置調節鋼筋重新反覆對接定長標準化鋼筋來反覆實施上述步驟就可以到達完成區間。
通過利用定長標準化鋼筋來鋪設鋼筋,在施工時可以即時調配預先大量製造並成品化的鋼筋來使用。由此,在現場易於進行即刻的材料應對。由於可以在施工現場進行迅速的材料調配,因此可以縮短工期。
然後,在步驟S6中,反覆實施上述步驟(i)至步驟(ii)直至到達完成區間。
到達完成區間時,通過完成區間操作來對接剩餘區間長度的鋼筋。
將鋼筋切割為剩餘區間長度,或者與標準化鋼筋的長度相同,則採用標準化鋼筋來完成。
如上所述,就可以成為使材料損失最小化、易於應對材料、縮短工期及使重疊連接最小化的施工方法。
以下,以柱鋼筋為例更為詳細地說明設定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後需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的情況的施工步驟。首先,確定連續連接柱鋼筋所需的基準長度。
在連續對接的柱鋼筋中,若確定基準長度,則對接次數及連接操作預留區間也可以確定下來。
例如,若基準長度為一個層高,每層具有一個連接點,側連接點的數量與層數一致。
在選擇定長標準化鋼筋時,若工序以每一層來進行,則可以為與一個層高小或大的與層高非常接近的長度的標準化鋼筋。
在預先步驟中,當在柱鋼筋將要施工的位置設置初始區間鋼筋時,上述初始區間鋼筋可以為埋設於地基中的鋼筋。
在此情況下,為了確保錨定長度,用於埋設在地基的掛鉤部可以形成於下側端部。
尤其,在使用定長標準化鋼筋施工柱鋼筋的情況下,如下更詳細地說明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的實施例。
首先,假設一個層高為2600mm,樓層板厚度為200mm,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全長為2630mm。一層初始連接位置為從樓層板底面向上650mm。
假設從一層連續對接柱鋼筋直至十五層。
為了操作人員的操作便利,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的範圍設定為從各層的底面向上650mm至770mm的範圍。
即,若連接點脫離從各層的樓層板底面向上650mm至770mm的範圍,則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
由於不同建築物的最高設計高度具有細微的差異,因此在使用定長標準化鋼筋時,會因各建築物的不同設計而出現誤差。
在連接區間中的特定連接區間吸收這種長度誤差的鋼筋就是連接位置調節鋼筋。
適當地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具有可以克服給標準化鋼筋的使用帶來妨礙的不同層的連接點誤差的效果。
據此,各層中底面到連接點之間的距離如下。 表1
層數 底面到連接點之間的距離 定長標準化鋼筋長度
1層 650mm +2630mm
2層 680mm +2630mm
3層 710mm +2630mm
4層 740mm +2630mm
5層 770mm +2630mm
6層 800mm 需要調節(脫離)
*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範圍(各層的底面到連接點之間的距離基準):650mm≤連接點≤770mm
如上所示,每上升一層,連接點累積上升30mm。
由於6層脫離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的範圍,因此在5層採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進行連接。
由於需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在6層使連接點回歸到650mm,因此在5層中應使用短800mm-650mm=150mm的鋼筋。
據此,在5層中使用全長為2480mm的鋼筋。
通過上述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在6層使連接點回歸到650mm。 表2
層數 底面到連接點之間的距離 定長標準化鋼筋長度
1層 650mm +2630mm
2層 680mm +2630mm
3層 710mm +2630mm
4層 740mm +2630mm
5層 770mm +2480mm(連接位置調節鋼筋)
6層 650mm (回歸)
在6層以上重新從7層開始反覆對接相同的2630mm的定長標準化鋼筋。 表3
層數 底面到連接點之間的距離 定長標準化鋼筋長度
6層 650mm +2630mm
7層 680mm +2630mm
8層 710mm +2630mm
9層 740mm +2630mm
10層 770mm +2630mm
11層 800mm 需要調節(脫離)
由於11層又脫離了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的範圍,因此在10層採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來連接。
因此,在10層使用全長為2480mm的連接位置調節鋼筋。
通過上述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在11層使連接點再次回歸到650mm。 表4
層數 底面到連接點之間的距離 定長標準化鋼筋長度
6層 650mm +2630mm
7層 680mm +2630mm
8層 710mm +2630mm
9層 740mm +2630mm
10層 770mm +2480mm(連接位置調節鋼筋)
11層 650mm (回歸)
最終,從1層到15層的底面到連接點之間的距離與定長標準化鋼筋長度如下表所示。 表5
層數 底面到連接點之間的距離 定長標準化鋼筋長度
1層 650mm +2630mm
2層 680mm +2630mm
3層 710mm +2630mm
4層 740mm +2630mm
5層 770mm +2480mm(連接位置調節鋼筋)
6層 650mm (回歸)
7層 680mm +2630mm
8層 710mm +2630mm
9層 740mm +2630mm
10層 770mm +2480mm(連接位置調節鋼筋)
11層 650mm (回歸)
12層 680mm +2630mm
13層 710mm +2630mm
14層 740mm +2630mm
15層 770mm (完成區間)
在15層的完成區間,在層高2600mm中考慮連接點高度的770mm,則剩餘部分長度為1830mm。其中,在形成用於最上層錨定的掛鉤的情況下,若掛鉤長度為200mm,則收尾鋼筋的全長為2030mm。最終,在6層脫離時,在5層連接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在11層脫離時,在10層連接連接位置調節鋼筋。
因此,在n層脫離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範圍時,若在n-1層連接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則n層的連接點回歸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範圍內,從而不脫離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範圍。
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的位置不必在n-1層,可以調節為n-2層以下的規定位置。
上述實施例為選擇長度比作為基準長度的一個層高長的定長的標準化鋼筋的實施例。
即,上述實施例為選擇長度比基準長度長30mm左右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實施例。
與上述實施例相反,可以選擇長度比作為基準長度的一個層高短的定長標準化鋼筋。
以下,簡要說明與上述實施例相反的選擇長度比層高短20mm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實施例。
例如,假設以50mm的間距預先使鋼筋成品化後,分別成品化2530mm、2580mm、2630mm、2680mm、2730mm的鋼筋。
但在設計基準長度應為2600mm時出現問題。
在此情況下,將定長標準化鋼筋設定為2580mm規格的產品,在實際對接時,發生基準長度與定長標準化鋼筋差異的-20mm的誤差量。
這樣的誤差量在連續的區間中對接n次時連續積累,使對接點在各區間以-20mm×n的量使連接點的高度下降。
這樣,連接點在n層脫離連接操作預留區間。
若如此,則使用比第n-1個鋼筋長的連接位置調節鋼筋替代應用於第n-1個區間的定長標準化鋼筋來在第n-1個區間對接,從而在第n個連接區間吸收誤差。由此,重新確保允許誤差量。
最終,認為無論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比基準長度短或者長,都能夠吸收誤差。
由此,最終成為每個基準長度發生因一次連接而產生的一處連接點。
因此,在設定的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範圍內形成各個對接,從而使連續連接的各個對接以不脫離在各個基準長度中設定的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的方式形成。
進而,說明確定基準長度為兩個層高的實施例。
首先,假設兩個層高為5200mm,樓層板厚度為200mm,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全長為5230mm。1層初始連接位置為從樓層板底面向上650mm。
假設從1層連續對接柱鋼筋直至15層。
為了操作人員的操作便利,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的範圍設定為從各層的底面向上650mm至770mm的範圍。
即,若連接點脫離從各層的樓層板底面向上650mm至770mm的範圍,則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
例如,假設以50mm的間距預先使鋼筋成品化後,分別成品化5080mm、5130mm、5180mm、5230mm、5280mm的鋼筋。
但基準長度應為5200mm。
在此情況下,將定長標準化鋼筋設定為5230mm規格的產品,在實際對接時,發生基準長度與定長標準化鋼筋差異的+30mm的誤差量。
這樣的誤差量在連續的區間中對接n次時連續積累,使對接點在整個區間以+30mm×n的量延伸。
這樣,脫離了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因此,應當使鋼筋的連接點回歸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 表6
層數 底面到連接點之間的距離 定長標準化鋼筋長度
1層 650mm +5230mm
2層 無連接  
3層 680mm +5230mm
4層 無連接  
5層 710mm +5230mm
6層 無連接無連接  
7層 740mm +5230mm
8層 無連接  
9層 770mm +5180mm(連接位置調節鋼筋)
10層 無連接  
11層 650mm (回歸)
12層 無連接  
13層 680mm +5230mm
14層 無連接  
15層 710mm (完成區間)
如表所示,只在9層使用一次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即,除一次連接以外,都以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連接。全部的連接位置也只有8次。
進而,說明確定基準長度為三個層高的實施例。
首先,假設三個層高為7800mm,樓層板厚度為200mm,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全長為7830mm。1層初始連接位置為從樓層板底面向上650mm。
假設從1層連續對接柱鋼筋直至15層。
為了操作人員的操作便利,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的範圍設定為從各層的底面向上650mm至770mm的範圍。
即,若連接點脫離從各層的樓層板底面向上650mm至770mm的範圍,則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
例如,假設以50mm的間距預先使鋼筋成品化後,分別成品化7680mm、7630mm、7780mm、7830mm、7880mm的鋼筋。
但基準長度應為7800mm。
在此情況下,將定長標準化鋼筋設定為7830mm規格的產品,在實際對接時,發生基準長度與定長標準化鋼筋差異的+30mm的誤差量。
這樣的誤差量在連續的區間中對接n次時連續積累,使對接點在整個區間以+30mm×n的量延伸。
這樣,脫離了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因此,應當使鋼筋的連接點回歸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 表7
層數 底面到連接點之間的距離 定長標準化鋼筋長度
1層 650mm +7830mm
2層 無連接  
3層 無連接  
4層 680mm +7830mm
5層 無連接  
6層 無連接  
7層 710mm +7830mm
8層 無連接  
9層 無連接  
10層 740mm +7830mm
11層 無連接  
12層 無連接  
13層 770mm +7830mm
14層 無連接  
15層 無連接 (完成區間)
如表所示,沒必要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都以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連接。全部的連接位置也只有5次。
進而,說明確定基準長度為四個層高的實施例。
首先,假設四個層高為10400mm,樓層板厚度為200mm,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全長為10430mm。1層初始連接位置為從樓層板底面向上650mm。
假設從1層連續對接柱鋼筋直至15層。
為了操作人員的操作便利,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的範圍設定為從各層的底面向上650mm至770mm的範圍。
即,若連接點脫離從各層的樓層板底面向上650mm至770mm的範圍,則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
例如,假設以50mm的間距預先使鋼筋成品化後,分別成品化10280mm、10330mm、10380mm、10430mm、10480mm的鋼筋。
但基準長度應為10400mm。
在此情況下,將定長標準化鋼筋設定為10430mm規格的產品,在實際對接時,發生基準長度與定長標準化鋼筋差異的+30mm的誤差量。
這樣的誤差量在連續的區間中對接n次時連續積累,使對接點在整個區間以+30mm×n的量延伸。
這樣,脫離了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因此,應當使鋼筋的連接點回歸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T。 表8
層數 底面到連接點之間的距離 定長標準化鋼筋長度
1層 650mm +10430mm
2層 無連接  
3層 無連接  
4層 無連接 +10430mm
5層 680mm  
6層 無連接  
7層 無連接 +10430mm
8層 無連接  
9層 710mm  
10層 無連接 +10430mm
11層 無連接  
12層 無連接  
13層 740mm +10430mm
14層 無連接  
15層 無連接 (完成區間)
如表所示,沒必要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都以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連接。全部的連接位置也只有4次。
在上述實施例中,當基準長度為一個層高時需要兩個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當基準長度為兩個層高時需要一個連接位置調節鋼筋,而當基準長度為三個層高或四個層高時則需要0個連接位置調節鋼筋。
並且,反覆使用的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都相同,用作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的鋼筋也是定長標準化鋼筋。
但用作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為比反覆使用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尺寸階段短一個階段的定長標準化鋼筋。
因此,當基準長度為一個層高時,在5層和10層形成連接位置調節,當基準長度為兩個層高時,在9層形成連接位置調節,這樣在一層內使用長度不同的兩種鋼筋。從而可以在下一層使連接點回歸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範圍內。
即,在形成連接位置調節的基準長度區間,在一個基準長度區間內使用長度不同的兩個鋼筋來連接。
進而,以三個層高以上為基準長度施工時,可以無需連接位置調節而只使用定長標準化鋼筋來完成15層長度的柱鋼筋。
當然,反覆使用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相同。
進而,在用在梁和柱的定長標準化鋼筋中,用在柱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可以用在梁上,用在梁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可以用在柱上。
例如,當用在柱的定長標準化鋼筋與用在梁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規格相同時,可以將用在柱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直接用在梁上,或者可以將用在梁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直接用在柱上。
這樣,可以在無需分別用在梁的定長標準化鋼筋與用在柱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情況下共用來施工。
進而,參照上述實施例,不僅可以從下至上依次對接定長標準化鋼筋,還可以相反地進行從上至下依次對接的向下方式的連接。
因此,即使預先按照不同單位規格大量製造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並使其成品化,也可以利用這樣的成品化鋼筋來製造鋼筋結構物。
因此,可以減少鋼筋邊角料的損失,還可以節減鋼筋切割工序所需的費用和時間。
由此,可以將具有原材料屬性的鋼筋材料轉換為通過大量生產的具有成品屬性的材料。可以根據消耗預測預先生產所需的物量,預先生產出充分的量,以能夠即時使用。
本發明的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可以在應連續連接鋼筋的區間通過非重疊連接的對接連續連接鋼筋。因此可以減少鋼筋的所需物量,從而實現經濟性。
進一步詳細地觀察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首先,確定鋼筋的材質並向將要切割的鋼筋賦予作為從一端到另一端為止的長度規格的定長標準化長度尺寸。
為了預先使鋼筋與對接裝置一體化,向鋼筋的長度賦予定長標準化長度尺寸來標準化是必需的條件。
因為,若鋼筋的長度未被標準化,則需切割鋼筋來使用,這樣很難預先使鋼筋和對接裝置一體化。
即,這是因為切割鋼筋時,在鋼筋上一體化的對接裝置也要被切割的緣故。
上述定長標準化長度尺寸能夠以毫米、釐米、米或者英寸等單位為基礎來確定。這樣,可以通過由規定的長度尺寸形成或者以規定間距的階段形成的長度尺寸系統來製造。
規定定長標準化長度尺寸的方法多種多樣,例如,鋼筋生產人員可以通過任意預測以預測為需要最多的規格來規定,也可以通過土木建築設計團隊或者建設人員等以及此外的相關訂單來規定。
或者,能夠以在相關鋼筋混凝土結構物中普遍頻繁出現的對接點之間的長度為對象來規定與連接點之間的長度接近的短或長的長度。
例如,如上述基準長度的實施例所示,能夠以建築物的一層的長度、兩層的長度、三層的長度或者四層的長度,或者連接柱之間的梁長度的1倍、2倍、3倍或者4倍來形成。
可以利用統計學分析方法(例如標準正態分佈)計算出以最多的頻率出現的層高及梁長度後設定具有最有顯著性的值的長度作為定長標準化鋼筋長度。
然後,根據所賦予的長度尺寸將上述鋼筋切割對定長長度。根據長度尺寸切割為正確的長度,從而成為通過定長標準化長度尺寸切割加工的鋼筋。
或者,能夠以從鋼筋製造步驟開始無需額外的切割加工工序地通過調節鋼筋生產線的卡止位置等賦予長度尺寸的方式來定製鋼筋。
然後,通過在以上述標準化長度切割的鋼筋的一端或者兩端形成上述對接裝置來成品化生產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
由於需根據對接鋼筋的裝置的種類進行螺紋加工、螺紋部件接合、螺紋型套件結合、接合端部件接合等操作,因此要選擇最適合的對接裝置的種類。用於對接鋼筋的裝置的種類有很多種。
然後,通過在以上述標準化長度切割的鋼筋的一端或者兩端形成上述對接裝置來成品化生產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
根據鋼筋的材質、直徑,在長度被標準化的狀態下在一端或者兩端以一體化的方式形成對接裝置。
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中,有多種異型節段的鋼筋等鋼筋種類。
連接方式有很多種,尤其,在機械式連接方法中,應在鋼筋的端部形成單獨的用於對接的部件。
但根據本發明,大量生產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並使其成品化,可以根據需要即時向現場供應,從而可以使用於連接鋼筋的所有操作變得容易並縮短工期。
在定長標準化鋼筋施工時可以使鋼筋切割操作最小化。
這樣的工序為通過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標準化方式,例如,可以通過如下步驟形成鋼筋結構物:步驟a),生產人員與委託人無關地任意規定鋼筋的材質、直徑來準備;步驟b),生產人員規定任意長度後切割鋼筋;步驟c),為使鋼筋成品化而規定材質、直徑及長度尺寸;步驟d),生產人員任意選擇連接耦合器種類在鋼筋上直接加工螺紋或者形成通過焊接螺紋部等的對接裝置來完成定長標準化鋼筋;步驟e),生產人員或出售人員以不同材質、直徑及長度保有或保管定長標準化鋼筋;步驟f),生產人員任意根據材質、直徑的規定長度並形成對接裝置來提供標準化的鋼筋部件的規格化資訊,購買人員根據該資訊購買所需的產品;步驟g),向購買人員所希望的場所運輸;以及步驟h),因現場幾乎沒有與所需的要求一致的長度,因此選擇與所需長度最接近的鋼筋,設定進行連接操作安全且便利的區間來施行連接,若誤差範圍給連接操作帶來不便,則使用長或短的連接位置調節鋼筋來連接。
因此,為了使用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具有柱、梁的鋼筋結構物,優選地,以能夠適用於一個層高至四個層高或者連接柱之間的梁長度的1倍至4倍的方式,根據規定的規格差異按照不同的長度分別形成多個定長標準化鋼筋來與之對應。
可以根據需要預先組裝多個上述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來形成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或者預先組裝多個連接位置調節鋼筋來形成由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
因此,可以使用定長標準化鋼筋或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現場製造或者在工廠製造後運輸到現場來利用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或由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迅速形成鋼筋結構物。
在上述實施例中,雖然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相同,但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
即,根據現場環境及其他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庫存量不足等多種情況,能夠以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在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之間不同的方式來使用。
同樣,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的情況下,也能夠以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的長度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之間不同的方式來使用。
以下,觀察其他實施例。
第一實施例為向上方式的連接方法,首先,將上述說明的一實施例變形為連接至30層的情況,利用2630mm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和2480mm的連接位置調節鋼筋來從連接點650mm開始進行連接,分別在6層、11層、16層、21層、26層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
使用曲線圖表示上述內容如圖34的a)部分所示。即,可以在曲線圖上確認,每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時,連接點都出現急劇的變動。即,這是由於使用向上方式的連接方法而導致連接位置逐漸變高後急劇調節的實施例。
第二實施例為向下方式的連接方法,利用2580mm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和2720mm的連接位置調節鋼筋來從連接點770mm開始進行連接,分別在8層、15層、22層、29層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
使用曲線圖表示上述內容如圖34的b)部分所示。即,可以在曲線圖上確認,每使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時,連接點都出現急劇的變動。即,這是由於使用向下方式的連接方法而導致連接位置逐漸變低後急劇調節的實施例。
用作基準鋼筋的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可以選擇具有長度差的兩個鋼筋。即,一個鋼筋可以為比上述基準長度短的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另一個鋼筋可以為比上述基準長度長的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在此情況下,與基準長度之間的長度規格偏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施工步驟時,可以選擇交替連接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與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情況、連接一次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後連接兩次以上上述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情況、連接兩次以上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後連接一次上述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情況或者連接兩次以上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後再連接兩次以上上述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情況來實施直至到達完成區間。
第三實施例與第四實施例為使用2580mm的產品和2630mm的產品並根據基本的交替模式來連續連接的實施例。
2580mm的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比作為基準長度的2600mm短-20mm,而2630mm的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則長+30mm。由於長度尺寸偏差不同,因此,當單純地以兩種定長標準化鋼筋各一次的方式交替連接時,連接點逐漸上升。
因此,第三實施例為如下實施例:連接點從710mm開始以連接兩次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後連接一次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方式連接,使連接點逐漸向下,當到達650mm點附近時,再以連接一次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後連接一次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方式連接來重新使連接點逐漸向上。
以曲線圖表示上述內容如圖34的c)部分所示。即,可以通過選擇性地組合實施交替使用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模式來管理連接點。
第四實施例為連接兩次以上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後連接兩次以上上述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情況。
以曲線圖表示上述內容如圖34的d)部分所示。
可以在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或者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中選擇來從初始區間鋼筋開始連接,無論從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或者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中的哪種開始連接,鋼筋結構物的結構性能都相同。
第五實施例為以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與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各一次的方式交替連接的情況。
該實施例為基準長度為2600mm並利用2550mm的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和2650mm的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實施例。即,與上述一實施例或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不同,為利用與基準長度相差的長度規格偏差為相同的50mm的兩種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實施例。連接點從710mm開始連接2550mm的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隨著連接的進行,增量交替出現-50mm和+50mm,連接點也在710mm與660mm交替出現。
若基準長度為2610mm,則與2550mm的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偏差為-60mm,而與2650mm的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偏差為+40mm,但由於是以各一次的方式交替連接,因此,與基準長度之間的偏差在連接點的管理上不成問題。
上述第三實施例及第四實施例為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與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具有不同的偏差的情況,而上述第五實施例為具有相同偏差的情況。
在利用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和由連接位置調節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的情況下,上述第一實施例至第五實施例為相同方法的實施例。
進而,用作基準鋼筋的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也可以選擇具有長度差的三種以上的鋼筋。因此,可以根據現場狀況實施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組合,或者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組合等的實施例。
並且,上述第三實施例至第五實施例還可以包括連接位置調節鋼筋來實施。
如上述內容所示,根據本發明,能夠以一種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鋼筋結構物,或者以定長標準化鋼筋與連接位置調節鋼筋這兩種鋼筋形成鋼筋結構物,或者以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及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這兩種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鋼筋結構物,或者通過利用三種以上定長標準化鋼筋或者組合實施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及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等方式組合上述實施例來形成鋼筋結構物。
因此,在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連續對接施工時的交替模式也可以根據需要導出以上述基本模式為基礎的應用模式以滿足不同現場狀況來實施。
另一方面,對接裝置的種類多種多樣,利用螺紋的方法可以選自由只在鋼筋的一端部形成外螺紋部的情況、只在一端部形成內螺紋部的情況、在兩端部形成外螺紋部的情況、在兩端部形成內螺紋部的情況、在一端部形成外螺紋部且在另一端部形成內螺紋部的情況組成的組中。
在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外螺紋部的方法有多種。
例如,可以在將定長標準化鋼筋的端部冷鍛型鍛後,通過滾軋加工或者吹氣後切削加工等方式在鋼筋的端部直接形成螺紋。
參照圖4,可以在定長標準化鋼筋84的一側端部直接形成由圓柱形螺紋85形成的外螺紋部,或者在定長標準化鋼筋86的兩側端部直接形成由圓柱形螺紋87形成的外螺紋部。
參照圖6,可以在定長標準化鋼筋104的一側端部直接形成由圓錐形螺紋105形成的外螺紋部,或者在定長標準化鋼筋106的兩側端部直接形成由圓錐形螺紋107形成的外螺紋部。
或者,如圖4、圖6、圖12所示,可以在定長標準化鋼筋81、101、161的端部以延伸狀的方式一體化焊接從一端向另一端在規定區間形成螺紋的螺紋部件80、100、160。
形成內螺紋部的方法可以通過在定長標準化鋼筋83、103、163的端部以延伸狀的方式一體化焊接一側開口並在內周面形成內螺紋部的部件82、102、162來形成。
但隨著鋼筋逐漸高強度化,在鋼筋上形成螺紋的操作很困難,尤其,對鋼筋的切削螺紋加工會損傷纖維狀組織,因此,很難應用在SD600以上的超高強度鋼筋。
因此,優選地,超高強度鋼筋通過在鋼筋上固態焊接螺紋部件來形成用於機械式連接的外螺紋部。
形成上述外螺紋部與內螺紋部時的焊接方法有多種,包括摩擦焊接、螺柱焊接、電子束焊接、雷射焊接、二氧化碳(CO 2)焊接、氬弧焊接、對焊、閃光焊接等。摩擦焊接時可以根據需要去除焊接加強90。
並且,參照圖16,可以在上述外螺紋部181臨時結合鋼筋耦合器180。
即,在中空圓筒形狀體內臨時結合向兩側方向形成內螺紋的耦合器180,在連接施工時利用臨時結合的鋼筋耦合器進行對接。
內螺紋的螺紋種類可以為圓柱形螺紋、圓錐形螺紋、圓柱-圓錐形一體型螺紋等。
參照圖5,上述外螺紋部可以通過在定長標準化鋼筋93的端部以延伸形狀一體化焊接外周面形成圓柱形外螺紋部91的圓柱形螺紋部件92來形成。
為了提高實施例中圓柱形螺紋部件92的截面面積與所要連接的鋼筋93的截面面積的比例,使螺紋部件的根部直徑相對於鋼筋93的直徑擴張的方式形成,從而可以形成耐力得到提高的連接。
即,上述圓柱形螺紋部件92能夠以根部直徑比鋼筋93的直徑大的方式形成,根部直徑大的圓柱形螺紋部件92能夠以延伸性狀一體化焊接於定長標準化鋼筋93的端部形成。
在切削鋼筋93的情況下,為了不減少根部直徑,應進行吹氣,但在焊接單獨的部件時,無需複雜的吹氣工序。
認為焊接截面面積比鋼筋93大的部件會形成耐力得到提高的連接。
因此,在定長標準化鋼筋93形成對接裝置的實施例可以有只在一端部形成圓柱形外螺紋部91的情況94的實施例、只在一端部形成圓柱形內螺紋部99的情況95的實施例、在兩端部圓柱形外螺紋部的情況96的實施例、在兩端部形成圓柱形內螺紋部的情況98的實施例、在一端部形成圓柱形外螺紋部而在另一端部形成圓柱形內螺紋部的情況97的實施例。
在此情況下,定長標準化鋼筋93通過形成圓柱形螺紋對接裝置來連接。
參照圖3,這種圓柱形螺紋結合結構可以為在一側定長標準化鋼筋的端部形成圓柱形內螺紋部30,在另一側定長標準化鋼筋的端部形成圓柱形外螺紋部31,在沒有單獨的耦合器的情況下通過上述內螺紋部30與外螺紋部31的螺紋結合來使定長標準化鋼筋與定長標準化鋼筋之間直接連接的情況,或者使端部相互面對,在所要連接的連接定長標準化鋼筋的端部分別形成圓柱形外螺紋部33,通過單獨的耦合器32使上述圓柱形外螺紋部33螺紋結合兩端的情況。
參照圖7,在定長標準化鋼筋110形成對接裝置的實施例可以為只在一端部形成圓錐形外螺紋部111的情況113的實施例、只在一端部形成圓錐形內螺紋部112的情況114的實施例、在兩端部形成圓錐形外螺紋部的情況115的實施例、在兩端部形成圓錐形內螺紋部的情況117的實施例、在一端部形成圓錐形外螺紋部而在另一端部形成圓錐形內螺紋部的情況116的實施例。
在此情況下,定長標準化鋼筋110通過形成圓錐形螺紋的對接裝置來連接。
在圓錐形螺紋的情況下,相對於中心軸線可以形成6度至22度的傾斜角。
並且,在圓錐形螺紋的情況下,優選地,能夠以通過三圈半至四圈半左右完成緊固的方式形成螺紋。
並且,上述外螺紋部或者內螺紋部可以形成圓柱-圓錐形一體型螺紋結合結構。
參照圖13,上述圓柱-圓錐形一體型螺紋包括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內螺紋部21、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外螺紋部31。
上述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內螺紋部21在內徑一體成型形成圓柱形螺紋的圓柱形內螺紋部P1以及在上述圓柱形內螺紋部P1的一端內徑變窄的圓錐形內螺紋部T1。
在內徑向內側方向整齊形成圓柱形內螺紋部P1和圓錐形內螺紋部T1,以圓錐形內螺紋部T1位於上述圓柱形內螺紋部P1內側的方式形成。
上述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外螺紋部31在外徑一體成型形成圓柱形螺紋的圓柱形外螺紋部P2以及在上述圓柱形外螺紋部P2的一端外徑變窄的圓錐形外螺紋部T2。
為了螺紋結合,以相互對應的規格形成的圓錐形螺紋部圓錐形螺紋部T1、T2與圓柱形螺紋部P1、P2分別為均通過螺紋結合形成內外嚙合結構的結構。
為此,上述圓柱形內螺紋部P1的內徑DP1(minor diameter)以比上述圓錐形內螺紋部T1的最大內徑DT1大的方式形成。
即,上述圓錐形內螺紋部T1以內徑向圓柱形內螺紋部P1的方向逐漸變大的方式形成,但上述圓錐形內螺紋部T1以最大內徑DT1比上述圓柱形內螺紋部P1的內徑DP1小的方式形成。
並且,上述圓柱形外螺紋部P2的外徑DP2(major diameter)以比上述圓錐形外螺紋部T2的最大外徑DT2大的方式形成。
即,上述圓錐形外螺紋部T2以外徑向上述圓柱形外螺紋部P2的方向逐漸變大的方式形成,但上述圓錐形外螺紋部T2以最大外徑DT2比上述圓柱形外螺紋部P2的外徑DP2小的方式形成。
由此,上述圓錐形螺紋部T1、T2與圓柱形螺紋部P1、P2可以分別實現均形成內外嚙合的螺紋的結構。
進而,在上述圓柱形內螺紋部P1與圓錐形內螺紋部T1之間以及在上述圓柱形外螺紋部P2與圓錐形外螺紋部T2之間分別形成螺紋不連續部23、33。
上述不連續部23、33只要是螺紋不連續,其形狀或方法多種多樣。
例如,可以在圓周方向以帶形狀加工形成凹陷的凹槽部。即,通過上述凹槽部可以具有圓錐形螺紋部-凹槽部-圓柱形螺紋部T1-23-P1、T2-33-P2的一連的結構。因此,圓錐形螺紋部的螺紋線是不連續的。
但螺紋的不連續不必形成凹槽部,形成螺紋不連續的結構包括很多種。
若螺紋不連續,則易於螺紋的加工,而且可以與上述圓錐形內螺紋部T1的最大內徑DT1或者上述圓錐形外螺紋部T2的最大外徑DT2無關地分別以任意的直徑規格形成圓柱形內螺紋部P1或圓柱形外螺紋部P2。
由此,可以通過增加圓錐形螺紋部與圓柱形螺紋部的有效截面面積來對拉伸力等具有耐力。
為了有效迅速的螺紋結合操作,上述圓柱形內螺紋部P1以內徑DP1比上述圓錐形外螺紋部T2的最大外徑DT2大的方式形成。
通過這樣的結構可以從根源上避免螺紋結合操作時不必要的螺紋之間的干涉。
通過這種方式,當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內螺紋部21與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外螺紋部31進行螺紋結合旋轉時,發生內外圓柱形螺紋部與內外圓錐形螺紋部同時結合的作用,利用這種作用具有可以使在減少結合旋轉數的同時使圓柱-圓錐形一體型螺紋無遺漏地全部結合的結構成為可能的效果。
即,由於圓錐形螺紋部T1、T2與圓柱形螺紋部P1、P2均為分別形成內外嚙合的螺紋的結構,因此具有同時結合圓柱形內螺紋部P1、圓柱形外螺紋部P2與圓錐形內螺紋部T1、圓錐形外螺紋部T2的效果。
並且,在結合完畢時,由於圓錐形內螺紋部T1、圓錐形外螺紋部T2與圓柱形內螺紋部P1、圓柱形外螺紋部P2之間相互夾緊,因此,即使沒有額外的鎖緊螺母也可以鎖緊螺紋間的結合。
參照圖14的X1)部分,在單純組合圓錐形螺紋與圓柱形螺紋的以往的實施例的情況下,由於圓錐形螺紋的最大外徑與圓柱形螺紋的外徑相同,插入時內螺紋35與外螺紋34相互干涉36。因此,臨時結合深度D1受限,若無螺紋旋轉,則無法使圓錐形螺紋向深處插入來形成臨時結合。
然而,根據本發明,如圖14的X2)部分所示,內螺紋體與外螺紋體以圓柱形內螺紋部的內徑比圓錐形外螺紋部的最大外徑大的方式形成,當臨時結合完畢時,圓錐形螺紋部可以形成相互接觸37,而圓柱形螺紋部可以形成相互隔開38。最終,形成根據圓錐形螺紋部與圓柱形螺紋部的接觸與否來決定臨時結合深度的結構,因此,與X1)部分相比,X2)部分所示的臨時結合可以形成更深的深度。
即,外螺紋體可以在沒有螺紋旋轉的情況下插入內螺紋體內部直至內外圓錐形螺紋部的圓錐形螺紋之間開始結合的位置、內外圓錐形螺紋部的圓錐形螺紋與內外圓柱形螺紋部的圓柱形螺紋之間同時開始結合的位置或者內外圓柱形螺紋部的圓柱形螺紋之間開始結合的位置來臨時結合。因此,可以增大臨時結合時的結合深度D2(D2>D1)。
結合後,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內螺紋部21與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外螺紋部31形成包括通過圓柱形內螺紋部P1、圓柱形外螺紋部P2結合的結合,可以具有通過圓柱形內螺紋部P1、圓柱形外螺紋部P2的直進度,與只通過圓錐形內螺紋部T1圓錐形外螺紋部T2的結合,可以更為減少直進度的彎曲。
參照圖15,在定長標準化鋼筋181形成對接裝置的實施例可以為只在一端部形成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外螺紋部180的情況183的實施例、只在一端部形成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內螺紋部182的情況184的實施例、在兩端部形成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外螺紋部的情況182的實施例、在兩端部形成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內螺紋部的情況187的實施例、在一端部形成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外螺紋部而在另一端部形成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內螺紋部的情況186的實施例186的實施例。
參照圖22,在上述外螺紋部或者內螺紋部結合有螺紋保護蓋200,在上述螺紋保護蓋200形成提供有關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201的固有資訊的資訊提供部202。
由於在現場難以管理材料,操作人員難以通過肉眼識別各標準化鋼筋的全長為多少毫米,因此,可以通過在裝拆於鋼筋的螺紋保護蓋200直接表示固有資訊來識別鋼筋。
上述資訊提供部202的實施例包括文字表示、條碼方式、射頻識別(RFID)方式、二維碼202方式、近場通信(NFC)方式等。
例如,可以使用終端裝置識別二維碼202來與提供鋼筋資訊表示部203的應用程式204來聯動。
其他提供有關定長規格的固有資訊的方法還可以有在鋼筋生產階段直接在鋼筋上附加陰文或陽文形狀來形成資訊提供部等多種實施例。
在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還可以一體化在韓國授權專利第10-1378723中公開的利用由接合端部件形成的插座緊固型鋼筋連接件的對接裝置。
上述發明已公開,在此將省略有關發明的結構與效果的說明,而以由接合端部件形成的插座緊固型鋼筋連接件作為對接裝置形成於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實施例為中心進行說明。
即,參照圖11,上述對接裝置可以為選自由只在定長標準化鋼筋157的一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150的情況151、只在一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152的情況153、在兩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的情況154、在兩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況156、在一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而在另一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況155組成的組中的任一種。
參照圖10,如上述專利所公開的,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140為接合於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141a的端部並在外部面沿長度方向形成緊固插座結合用外螺紋部142的部件。
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143為如下部件:一側端部形成與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的端部形狀相對應的形狀144,另一側端部接合於定長標準化鋼筋的端部141b,具有與上述一側端部隔開且一端部向側方向以與長度方向呈選自銳角、直角以及鈍角中的任一角度的一個或多個臺階部145。
並且,可以在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側臨時結合緊固插座146。在夾緊緊固前,緊固插座146處於能夠自由移動的狀態。
上述緊固插座146為如下中空形狀的部件:沿長度方向開口,以包裹收容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143的外部面與第一接合端部件140的外部面的方式沿長度方向延伸形成,在內部面沿長度方向形成與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140的緊固插座結合用外螺紋部142螺紋結合的緊固插座結合用內螺紋部147,配置有卡定於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的臺階部145並相對於長度方向呈選自銳角、直角及鈍角中的任一角度的一個或多個卡定部。
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140的結構與第二接合端部件143的結構可以互換來實施,緊固插座146的位置也可以臨時結合於第一接合端部件140側。
並且,可以在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一體化韓國授權專利第10-1014543號的利用由螺紋型套件形成的鋼筋連接件的對接裝置。
即,參照圖8,上述由螺紋型套件形成的鋼筋連接件為利用形成於鋼筋的端部120的外螺紋部121的鋼筋連接件,首先,為在外螺紋部121直接形成於定長標準化鋼筋120的端部的狀態下結合上述螺紋型套件的結構要素的結構。
在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的上述外螺紋部121結合一個套件122或者另一個套件123。
即,參照圖9,可以為選自由只在標準化鋼筋130的一端部外螺紋部結合一個套件131的情況133、只在一端部結合另一個套件132的情況134、在兩端部結合一個套件的情況135、在兩端部結合另一個套件的情況136、在一端部結合一個套件而在另一端部結合另一個套件的情況137組成的組中的任一種。
參照圖8,上述一個套件122為在內部面形成內螺紋部124並在外部面形成外螺紋部125的部件,上述另一個套件123為如下部件:在內部面形成內螺紋部126,一端部沿軸方向形成第一卡定部127,上述第一卡定部127形成與中軸線垂直的平行的面。
可以在上述另一個套件123側臨時結合有結合插座128。在夾緊緊固之前,結合插座128處於能夠自由移動的狀態。
上述結合插座128為如下部件:在內部面形成與上述一個套件122的外螺紋部125螺紋緊固的內螺紋部129,在一端部的內部面沿圓心方向以面對上述另一個套件123的第一卡定部127的方式突出形成起到卡定作用的卡定部129b。
並且,雖未圖示,作為上述列舉的實施例的組合,上述對接裝置可以在上述標準化鋼筋的一端部結合作為由接合端部件形成的插座緊固型鋼筋連接件的結構要素的第一接合端部件或者第二接合端部件,在另一端部結合作為由螺紋型套件形成的鋼筋連接件的結構要素的一個套件或者另一個套件。
即,可以有第一接合端部件-一個套件、第一接合端部件-另一個套件、第二接合端部件-一個套件、第二接合端部件-另一個套件等實施例。還可以有其他上述列舉的對接裝置的組合實施例。 其他與上述內容相關的變形的實施例也包括在本發明的範疇內。
1、1A:鋼筋 1a:外螺紋部 2:普通螺紋式鋼筋接頭 3:異徑螺紋式鋼筋接頭 4:長度調節用螺紋式鋼筋接頭 5:端部 10:柱 11:梁 12:主鋼筋 20a:在需要偶爾連接長+20mm的鋼筋作為柱鋼筋的情況 20b:在需要偶爾連接短-30mm的鋼筋作為柱鋼筋的情況 21、23、24、26、238a、238b、238c、268a、268b、268c、278a、278b、278c、318、328、338:連接點 22、25:初始區間鋼筋 30:圓柱形內螺紋部 31、33:圓柱形外螺紋部 32:大徑側螺紋部 32:耦合器 34:外螺紋 35:內螺紋 36:干涉 37:相互接觸 38:相互隔開 50、81、83、84、86、101、103、104、106、110、120、141a、157、161、163、181、201、230、231、232、265、266、267、310、320:定長標準化鋼筋 60:連接位置調節鋼筋 80、100、160:螺紋部件 82、102、162:內螺紋部的部件 85、87:圓柱形螺紋 90:焊接加強91:圓柱形外螺紋部 92:圓柱形螺紋部件 93:鋼筋 94:只在一端部形成圓柱形外螺紋部的情況 95:只在一端部形成圓柱形內螺紋部的情況 96:在兩端部形成圓柱形外螺紋部的情況 97:在一端部形成圓柱形外螺紋部而在另一端部形成圓柱形內螺紋部的情況 98:在兩端部形成圓柱形內螺紋部的情況 99:圓柱形內螺紋部 105、107:圓錐形螺紋 111:圓錐形外螺紋部 112:圓錐形內螺紋部 113:只在一端部形成圓錐形外螺紋部的情況 114:只在一端部形成圓錐形內螺紋部的情況 115:在兩端部形成圓錐形外螺紋部的情況 116:在一端部形成圓錐形外螺紋部而在另一端部形成圓錐形內螺紋部的情況 117:在兩端部形成圓錐形內螺紋部的情況 121、125、142:外螺紋部 122、123、131、132:套件 124、126、129、147:內螺紋部 127:第一卡定部 128:結合插座 129b:卡定部 130:標準化鋼筋 133:只在一端部結合一個套件的情況 134:只在一端部結合另一個套件的情況 135:在兩端部結合一個套件的情況 136:在一端部結合一個套件而在另一端部結合另一個套件的情況 137:在兩端部結合另一個套件的情況 140、150:第一接合端部件 141b:定長標準化鋼筋的端部 143:第二接合端部件 144:與第一接合端部件的端部形狀相對應的形狀 145:臺階部 146:緊固插座 151:只在一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的情況 152:第二接合端部件 153:只在一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況 154:在兩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的情況 155:在一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而在另一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況 156:在兩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況 180: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外螺紋部 182: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內螺紋部 183:只在一端部形成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外螺紋部的情況 184:只在一端部形成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內螺紋部的情況 185:在兩端部形成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外螺紋部的情況 186:在一端部形成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外螺紋部而在另一端部形成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內螺紋部的情況 187:在兩端部形成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內螺紋部的情況 200:螺紋保護蓋 202:二維碼 203:鋼筋資訊表示部 204:應用程式 235、236、237、265、266、267、275、276、277、315、325、335:基準長度 270、271、272、330:預組裝鋼筋網 D1、D2:深度 DT1:最大內徑 DT2:最大外徑 DP1:内徑 DP2:外徑 T:連接操作預留區間 T1、T2:圓錐形螺紋部圓錐形螺紋部 P:長度 P1:圓柱形內螺紋部 P2:圓柱形外螺紋部
圖1為示出本發明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2為示出與初始區間鋼筋的連接點高度相關的實施例與上層所示的連接操作預留區間中的連接位置變化的圖。 圖3至圖5為示出由圓柱形螺紋結合結構形成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對接裝置實施例的圖。 圖6及圖7為示出由圓錐形螺紋結合結構形成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對接裝置實施例的圖。 圖8及圖9為示出採用由螺紋型套件形成的鋼筋連接件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對接裝置實施例的圖。 圖10及圖11為示出採用由接合端部件形成的插座緊固型鋼筋連接件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對接裝置實施例的圖。 圖12至圖15為示出由圓柱-圓錐形一體型螺紋結合結構形成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對接裝置實施例的圖。 圖16為示出鋼筋耦合器臨時結合於定長標準化鋼筋的狀態的圖。 圖17至圖21為示出在利用定長標準化鋼筋進行鋼筋結構物施工時採用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的實施例的圖。 圖22為示出定長標準化鋼筋的螺紋保護蓋及資訊提供部的實施例的圖。 圖23至圖25及圖31為示出基準長度為一個層高一至四個層高的實施例以及由上述基準長度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柱鋼筋的實施例的圖。 圖26及圖32為示出基準長度為梁長度的1倍至4倍的實施例以及由上述基準長度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梁鋼筋的實施例的圖。 圖27至圖30及圖33為示出多種基準長度的實施例及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的實施例的圖。 圖34為使用曲線圖示出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的連接點隨層數變化而變化的圖。 圖35為示出現有技術的圖。
S1~S6:步驟

Claims (19)

  1. 一種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 包括: 步驟a),確定待對接的鋼筋的基準長度; 步驟b),確定與上述基準長度相同或者比上述基準長度短或者長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及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材質、直徑來選擇用作基準鋼筋的定長標準化鋼筋;以及 步驟c),反覆使用一個以上的所選擇的用作基準鋼筋的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 上述步驟c)包括: 步驟(i):設置初始區間鋼筋; 步驟(ii):在上述初始區間鋼筋反覆對接用作基準鋼筋的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以及 步驟(iii):反覆實施上述步驟(i)至步驟(ii)直至到達完成區間, 在各基準長度內,在除分別距離柱兩端150mm的區域以外的區間或者分別距離梁兩端150mm的區域以外的區間中形成各個對接, 上述對接裝置為選自由只在一端部形成外螺紋部的情況、只在一端部形成內螺紋部的情況、在兩端部形成外螺紋部的情況、在兩端部形成內螺紋部的情況以及在一端部形成外螺紋部而在另一端部形成內螺紋部的情況組成的組中的任一種, 上述外螺紋部與內螺紋部為圓柱形螺紋結合結構、圓錐形螺紋結合結構或者圓柱-圓錐形一體型螺紋結合結構。
  2. 如請求項1之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 上述步驟a)中的基準長度包括對接點的連接操作預留區間, 在上述步驟(iii)中,當第n個對接點脫離上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的範圍時,在上述第n個之前的任意連接點對接連接位置調節鋼筋來使第n個連接點回歸到上述連接操作預留區間範圍內。
  3. 如請求項2之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上述連接位置調節鋼筋為長度與用作基準鋼筋的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不同的定長標準化鋼筋。
  4. 如請求項1之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 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為具有不同長度的兩個鋼筋,一個鋼筋為比上述基準長度短的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另一個鋼筋為比上述基準長度長的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 在施工步驟中選擇性地實施交替連接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與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情況、連接一次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後連接上述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兩次以上的情況、連接兩次以上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後連接一次上述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情況或者連接兩次以上縮短型定長標準化鋼筋後連接兩次以上上述延長型定長標準化鋼筋的情況,直至到達完成區間。
  5. 如請求項1之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上述基準長度為一個層高、兩個層高、三個層高或者四個層高的長度,或者為連接柱之間的梁長度的1倍、2倍、3倍或者4倍。
  6. 如請求項1之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在上述步驟c)中,反覆使用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長度相同。
  7. 如請求項1之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在每個基準長度產生一處連接點。
  8. 如請求項1之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上述圓柱形螺紋結合結構分為如下情況: 在一側鋼筋的端部形成圓柱形內螺紋部,在另一側鋼筋的端部形成圓柱形外螺紋部,以使上述圓柱形內螺紋部和圓柱形外螺紋部螺紋結合;或者 在端部相向連接的兩個鋼筋的端部分別形成圓柱形外螺紋部,通過單獨的耦合器使上述圓柱形外螺紋部兩端螺紋結合。
  9. 如請求項1之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 上述圓柱-圓錐形一體型螺紋結合結構包括: 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內螺紋部,由在內徑形成圓柱形螺紋的圓柱形內螺紋部與在上述圓柱形內螺紋部的一端內徑變窄的圓錐形內螺紋部形成為一體;以及 圓柱-圓錐形一體型外螺紋部,由在外徑形成圓柱形螺紋的圓柱形外螺紋部與在上述圓柱形外螺紋部的一端外徑變窄的圓錐形外螺紋部形成為一體, 上述圓柱形內螺紋部的內徑比上述圓錐形內螺紋部的最大內徑大, 上述圓柱形外螺紋部的外徑比上述圓錐形外螺紋部的最大外徑大, 在上述圓柱形內螺紋部與圓錐形內螺紋部之間以及上述圓柱形外螺紋部與圓錐形外螺紋部之間分別形成螺紋不連續部, 上述圓柱形內螺紋部的內徑比上述圓錐形外螺紋部的最大外徑大。
  10. 如請求項1之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 在上述外螺紋部或者內螺紋部結合有螺紋保護蓋, 在上述螺紋保護蓋形成有提供與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相關的固有資訊的資訊提供部。
  11. 如請求項1之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 上述對接裝置為選自由只在一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的情況、只在一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況、在兩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的情況、在兩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況以及在一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且在另一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況組成的組中的任一種, 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為接合於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的端部並在外部面沿長度方向形成緊固插座結合用外螺紋部的部件, 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為如下部件:一側端部形成與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的端部形狀相對應的形狀,另一側端部接合於定長標準化鋼筋的端部,配置有從上述一側端部隔開且使軸方向上的一端部與長度方向呈選自銳角、直角及鈍角中的任一角度的一個或多個臺階部。
  12. 如請求項11之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 在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側結合有緊固插座, 上述緊固插座為如下中空形狀的部件:沿長度方向開口,以包裹收容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的外部面與第一接合端部件的外部面的方式沿長度方向延伸形成,在內部面沿長度方向形成與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的緊固插座結合用外螺紋部螺紋結合的緊固插座結合用內螺紋部,配置有卡定於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的臺階部並相對於長度方向呈選自銳角、直角及鈍角中的任一角度的一個或多個卡定部。
  13. 如請求項1之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 在上述外螺紋部結合一個套件或者另一個套件, 在上述外螺紋部結合一個套件或者另一個套件的情況為選自由在一端部外螺紋部結合一個套件的情況、在一端部外螺紋部結合另一個套件的情況、在兩端部外螺紋部結合一個套件的情況,在兩端部外螺紋部結合另一個套件的情況以及在一端部外螺紋部結合一個套件並在另一端部外螺紋部結合另一個套件的情況組成的組中的任一種, 上述一個套件為在內部面形成內螺紋部並在外部面形成外螺紋部的部件, 上述另一個套件為如下部件:在內部面形成內螺紋部,一端部沿軸方向形成第一卡定部,上述第一卡定部形成與中軸線垂直的平行的面。
  14. 如請求項13之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 在上述另一個套件側臨時結合有結合插座, 上述結合插座為如下部件:在內部面形成與上述一個套件的外螺紋部螺紋緊固的內螺紋部,內部面以與上述另一個套件的第一卡定部相向並起到卡定作用的方式在一端部的內部面沿圓心方向突出形成卡定部。
  15. 如請求項1之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能夠將用在柱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用於梁,能夠將用在梁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用於柱。
  16. 如請求項1之利用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其中,上述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通過預先組裝多個來形成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
  17. 一種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其中,確定鋼筋的材質、直徑後規定作為從一端到另一端為止的長度規格的定長標準化長度尺寸並將其賦予到所要切割的鋼筋,根據所賦予的長度尺寸將上述鋼筋切割為定長長度,確定用於對接切割為上述定長鋼筋的對接裝置的種類後,在根據上述定長標準化長度切割為定長的鋼筋的一端或者兩端形成上述對接裝置來使對接裝置一體化。
  18. 如請求項17之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其中,上述定長標準化鋼筋以能夠應用於一個層高至四個層高或者連接柱之間的梁的長度的1倍至4倍的方式分別形成多個有差別的長度。
  19. 如請求項17之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其中,上述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通過預先組裝多個來形成由定長標準化鋼筋形成的預組裝鋼筋網。
TW111108895A 2021-03-11 2022-03-11 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及利用其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 TWI7969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32135 2021-03-11
KR1020210032135A KR102254575B1 (ko) 2021-03-11 2021-03-11 맞대기 이음장치가 일체화된 정척 규격화 철근 및 이를 이용한 철근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5727A true TW202235727A (zh) 2022-09-16
TWI796966B TWI796966B (zh) 2023-03-21

Family

ID=76157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8895A TWI796966B (zh) 2021-03-11 2022-03-11 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及利用其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4138A1 (zh)
EP (1) EP4306741A1 (zh)
JP (1) JP7479743B2 (zh)
KR (1) KR102254575B1 (zh)
CN (1) CN116964287A (zh)
AU (1) AU2022233992A1 (zh)
CA (1) CA3212843A1 (zh)
TW (1) TWI796966B (zh)
WO (1) WO20221914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54575B1 (ko) * 2021-03-11 2021-05-21 김용근 맞대기 이음장치가 일체화된 정척 규격화 철근 및 이를 이용한 철근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45520A (en) * 1931-04-08 1936-06-23 Davison Alice Lydia Shepard Cable tool joint
CN1043916C (zh) * 1992-12-31 1999-06-30 华电建设工程接头技术公司 一种钢筋的续接方法
US5729952A (en) * 1995-12-11 1998-03-24 Dahl; Kjell L. Mechanical rebar couplers
NL1012410C2 (nl) * 1999-06-22 2001-01-10 R C M Ankertec B V Betonconstructie met ankerstaven alsmede ankerstaaf.
WO2004098807A1 (en) * 2000-11-21 2004-11-18 Barsplice Products, Inc. Method of making steel couplers for joining concrete reinforcing bars
WO2006054508A1 (ja) * 2004-11-16 2006-05-26 Hanex Co., Ltd. データキャリア装着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014543B1 (ko) 2005-09-05 2011-02-14 김용근 나사형 슬리브에 의한 철근 연결구
TW200811342A (en) * 2006-08-29 2008-03-01 Sqv Internat Inc Method of continuous connection produ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for reinforcing bars
FR2917805B1 (fr) * 2007-06-25 2009-09-04 Vallourec Mannesmann Oil & Gas Element filete de composant a filetage antagonistes, et joint filete tubulaire correspondant
JP2009264045A (ja) 2008-04-28 2009-11-12 Dai Ichi High Frequency Co Ltd コンクリート造梁の配筋施工方法
JP5165997B2 (ja) 2007-11-09 2013-03-21 第一高周波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造梁の配筋構造および配筋施工方法
JP4971201B2 (ja) 2008-01-07 2012-07-11 第一高周波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造梁の配筋施工方法
JP2011102488A (ja) * 2009-11-11 2011-05-26 Dai Ichi High Frequency Co Ltd 異径鉄筋ねじ式鉄筋継手および継手付き鉄筋構造
US8919387B2 (en) * 2009-12-07 2014-12-30 General Plastics & Composites, L.P. High strength thread for tubular composites
JP5420712B2 (ja) * 2012-04-19 2014-02-19 株式会社トーカイ 異形鉄筋のねじ式鉄筋継手およびそのねじ付き異形鉄筋
KR101378723B1 (ko) * 2013-09-09 2014-03-27 김용근 접합단부재에 의한 소켓체결형 철근연결구
KR101541243B1 (ko) * 2014-06-20 2015-08-03 김용근 철근연결구
TWM500127U (zh) * 2014-12-19 2015-05-01 Rong-Zhang Lin 鋼筋續接器
CN104863370A (zh) * 2015-06-01 2015-08-26 刘鑫锦 钢筋网片整体成型及快速拼装技术
CN205530957U (zh) * 2015-10-21 2016-08-31 深圳市华阳国际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 一种非标准剪力墙的标准化预制构件
AU2017341568B2 (en) * 2016-10-13 2022-10-27 Akira Fukuda Screw-type rebar joint structure of deformed reba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6373467B1 (ja) * 2017-09-28 2018-08-15 章 福田 ねじ式鉄筋継手使用配筋・長さ調整用鉄筋・および配筋構築方法
CA2984826A1 (en) * 2017-11-07 2019-05-07 Complete Group Technologies Ltd. Multiple tapered threaded connection
KR20190064240A (ko) * 2017-11-30 2019-06-10 전병수 철근 연결용 커플링 및 그 철근 연결용 커플링을 이용한 연결방법
KR102192741B1 (ko) * 2018-12-24 2020-12-17 김종천 걸쇠 일체형 이형철근 이음장치
TWI701373B (zh) * 2019-01-04 2020-08-1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構築多個層樓之建築物結構之方法
FR3098879B1 (fr) * 2019-07-19 2021-07-30 Vallourec Oil & Gas France Joint fileté à profil hélicoïdal dissymétrique
KR102254575B1 (ko) * 2021-03-11 2021-05-21 김용근 맞대기 이음장치가 일체화된 정척 규격화 철근 및 이를 이용한 철근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44138A1 (en) 2024-02-08
WO2022191442A1 (ko) 2022-09-15
JP7479743B2 (ja) 2024-05-09
AU2022233992A1 (en) 2023-10-12
KR102254575B1 (ko) 2021-05-21
JP2024509870A (ja) 2024-03-05
CA3212843A1 (en) 2022-09-15
EP4306741A1 (en) 2024-01-17
CN116964287A (zh) 2023-10-27
TWI796966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2190B (zh) 复合结构壁及其构造方法
CN104196170A (zh) 建造具有角钢和钢筋的预制钢骨混凝土柱的方法
TWI796966B (zh) 對接裝置一體化的定長標準化鋼筋及利用其的鋼筋結構物施工方法
CN110107016B (zh) 拼装式预制墙板以及干湿工艺结合的墙体建造方法
US20200208395A1 (en) Modular Building Unit and System
US6993881B1 (en) Joist assembly and chord for use in such joist assembly
CN106193402A (zh) 桁架梁集成式楼面模块及其安装方法
JP2011102488A (ja) 異径鉄筋ねじ式鉄筋継手および継手付き鉄筋構造
TW201915277A (zh) 承重柱結構及使用該結構之廠房
JP2009161986A (ja) コンクリート造梁の配筋施工方法
JP2022549812A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部材の補強方法
JP6833263B2 (ja) 柱梁の接合構造および接合部材の製造方法
CN208293903U (zh) 一种反弯点预制柱连接节点
US20130014462A1 (en) Method of reducing the width of cracks in masonry
CN215253427U (zh) 一种预制柱与叠合梁互锚结构
TWM531500U (zh) 預組鋼筋結構及其鋼筋結構體
CN115961719A (zh) 一种预制剪力墙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81616B (zh) 以型钢取代部分钢筋来组立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加劲结构
KR20040096829A (ko) H형강을 이용한 철골 구조물 조립 세트
KR102133449B1 (ko) 초스피드 피씨 시스템을 이용한 라멘조 접합구조의 건축 구조물 시공방법
CN212104538U (zh) 管材和管材模块
KR200371602Y1 (ko) H형강을 이용한 철골 구조물 조립 세트
JP2009264045A (ja) コンクリート造梁の配筋施工方法
JPS58199957A (ja) 複合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建物の施工法
CN104594527B (zh) 组装式保温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