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64287A - 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及利用其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及利用其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64287A
CN116964287A CN202280018715.2A CN202280018715A CN116964287A CN 116964287 A CN116964287 A CN 116964287A CN 202280018715 A CN202280018715 A CN 202280018715A CN 116964287 A CN116964287 A CN 1169642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gth
standardized
reinforcing bar
fixed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87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龙根
金泰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6964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642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04C5/162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 E04C5/163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the reinforcements running in one single direction
    • E04C5/165Coaxial connection by means of slee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04C5/162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1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2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fastening members using screw-thread
    • F16B5/0275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fastening members using screw-thread the screw-threaded element having at least two axially separated threaded por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7/00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 F16B7/18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using screw-thread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7/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a part of or on one member entering a hole in the other and involving plastic deformation
    • F16B17/004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a part of or on one member entering a hole in the other and involv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rods or tubes mutu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5/00Screw-bolts; Stay-bolts; Screw-threaded studs; Screws; Set screws
    • F16B35/005Set screws; Locking mean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5/00Screw-bolts; Stay-bolts; Screw-threaded studs; Screws; Set screws
    • F16B35/02Screw-bolts; Stay-bolts; Screw-threaded studs; Screws; Set screws divided longitudin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如下的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及利用其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钢筋的材质、直径后规定作为从一端到另一端为止的长度规格的定长标准化长度尺寸并将其赋予到所要切割的钢筋,根据所赋予的长度尺寸将上述钢筋切割为定长长度,确定用于对接切割为上述定长的钢筋的对接装置的种类后,再在根据上述定长标准化长度切割为定长的钢筋的一端或者两端形成上述对接装置来使对接装置一体化。

Description

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及利用其的钢筋结构物施 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及利用其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施工方法,即,可制造定长标准化钢筋及钢筋结构物,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以对接装置一体化的状态来以预先定长的规格批量制造及完成,上述钢筋结构物反复使用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来通过对接连续连接。
背景技术
钢筋通常以12m、15m等标准长度来以吨单位标准捆流通,并根据各个建筑设计来按柱、梁等的规格截短来使用。
当钢筋施工时,现场作业的特性上,具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紧急采购材料来使用的情况偏多。但是,在钢筋的情况下,实际上对接装置一体化的标准化钢筋并未以长度为单位销售,从而无法即刻购买特定长度的钢筋来使用。
对此,在现场,按照实际需要的长度,使用切割机等来个别切割成特定长度。
在这种钢筋加工过程中,通常发生2%至5%的钢筋损失,从而发生经济损失。
并且,在钢筋切割作业工序中,在工序上也有可能增加人工费等施工费。
同时,由于不存在钢筋与耦合器等对接装置一体化的标准化钢筋,在现场主要购买以搬运轻松的长度销售的钢筋并将其切割成需要的长度来进行搭接施工。
由此,重叠区间的钢筋越长,会进一步增加不必要的材料费用,负荷有可能不必要地增加重叠区间的钢筋负荷。
并且,因搭接而导致铺钢筋间隔变窄,从而,当填充混凝土时也有可能成为障碍,因而导致混凝土填充性的降低。
并且,若因老化、地震等原因而发生混凝土龟裂等剥离现象,则钢筋重叠连接的柱由于承载能力的急剧丧失而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危险。
即便如此,进行搭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存在与可以轻松连接钢筋的对接装置一体化的标准化钢筋。
并且,虽然利用现场紧固用钢筋耦合器,但具有在连接部发生初始滑移等问题的情况较多,需要制造工序及多个需要部件,因此,耦合器的生产成本上升,从而经济性也将会下降。
并且,当在钢筋的端部直接执行螺纹加工的螺纹式连接时,由于是加工专业公司定做的,因此需要等到交货期,对此,有些部分有可能会导致工序进程的延误,额外发生工厂物流费用,且还降低经济性。
并且,由于气体压力焊接只能委托专业公司来执行,从而经济性降低,将在连接部发生热变形,当委托专业公司进行作业时,因需要单独预约作业日程等原因而有可能导致工序进程的延误。
对此,尽管期间存在多种不利的弊端,也只能进行搭接。
此外,在定制方式的情况下,当在现有钢筋直接形成螺纹时,通过如下步骤进行:步骤a),根据委托人的请求,准备符合钢筋的材质、直径的钢筋;步骤b),根据委托人的要求长度切割钢筋;步骤c),对所切割的钢筋端部进行冷锻型锻、端部切削加工或吹气后进行切削加工;步骤d),进行末端部倒角加工;步骤e),进行外螺纹滚螺纹加工或切削螺纹加工;以及步骤f),向委托人需要的施工现场搬运。
此外,在将螺纹部件焊接在钢筋的端部的方式的情况下,通过如下步骤进行:步骤a),根据委托人的请求,准备符合钢筋的材质、直径的钢筋;步骤b),根据委托人的请求长度切割钢筋;步骤c),将所准备的规格的内螺纹部件或外螺纹部件焊接接合在钢筋;步骤d),向委托人指定的施工现场搬运;以及步骤e),在柱钢筋的情况下,对根据对应建筑的层高以相同长度订购的多个钢筋进行连接施工。
对此,从钢筋订购到搬运施工的工序繁琐且耗时长,从而工期延误,且很难应对每个现场所需要的钢筋的长度或规格。
并且,参照图35,作为现有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102488号,是连接直径不同的大口径钢筋与小径的钢筋的端部之间的钢筋连接,公开了异径钢筋螺纹式钢筋连接及连接附着钢筋,其包括:直径不同的一对螺纹部,在相互连接的大径的钢筋及直径的钢筋的端部分别以放大形状形成;两端异径外螺纹部件,在两侧分别具有直径和导程分别与这种大口径钢筋的螺纹部和小径钢筋螺纹部相同的大径侧螺纹部和小径侧螺纹部;大径侧螺纹套件,在内部面具有内螺纹部,在上述两端异径外螺纹部件的上述大径侧螺纹部和上述大口径钢筋的螺纹部螺旋合并;以及小径侧螺纹套件,在内部面具有内螺纹部,在上述两端异径外螺纹部件的上述小径侧螺纹部和上述小径的钢筋螺纹部螺旋合并。
上述现有技术为如下结构,即,准备具有多种不同长度的长度调节用钢筋接头4来选择性地使用,即使上述外螺纹附着钢筋1、1A的长度恒定,也能够获得作为所需总长的钢筋排列体的主钢筋12。
但是,以与钢筋网的总长相匹配的方式通过长度调节用螺纹式钢筋接头4连接,而并非管理定长标准化钢筋的连接作业预约区间,通过调节螺纹式钢筋接头4与钢筋网长度相匹配,不是管理标准化钢筋接头工作预留段的配置,每个基准长度(假设一个层)需要均将长度比钢筋极短的长度调节用螺纹式两端连接到钢筋,且必须伴随2次以上的连接作业,最终,如申请发明,无法将每个基准长度(假设一个层)的连接位置数量最小化成一个位置,由此,有可能不必要地增加了连接位置数量,从而连接作业变得复杂,经济性降低,施工性也降低。
即,每个基准长度最少还需要一个对接装置及连接工数,从而不必要地增加了材料费用,只能增加连接工数。
并且,长度调节用螺纹式钢筋接头4仅简单连接匹配长度的额外的部件,标准化钢筋之间的直接连接作业变得艰难,钢筋结构物需要每次改变长度来使用,从而很难实现部件自身的标准化。
但是,本发明为如下结构,即,可通过定长标准化钢筋间接连接作业或直接连接作业来实现连续施工,在需要调节连接位置的情况下,以使连接位置间歇性地回到连接作业预约区间的方式对连接位置调节钢筋进行对接来进行施工并轻松完成钢筋结构物。
由于间歇性地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若排除连接位置调节钢筋的使用区间,则在此外的区间仅进行连续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连接作业。
在这种情况下,连接位置调节钢筋也可以为定长标准化钢筋。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结构物的稳定性并减少钢筋的需求数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应力从钢筋传递到钢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通过对接连续连接钢筋,而并非重叠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以通过定长标准化钢筋间接连接作业或直接连接作业来实现连续施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每基准长度的连接位置最小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仅通过被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和连接位置调节钢筋来连续连接多个基准长度区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在使用定长标准化钢筋的过程中成障碍的每个层的连接位置误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根据需要即刻向现场供给钢筋来使得用于连接钢筋的作业变得简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以轻松识别钢筋。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中,包括:步骤a),确定待对接的钢筋的基准长度;步骤b),确定与上述基准长度相同或者比上述基准长度短或者长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及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材质、直径来选择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以及步骤c),反复使用一个以上的所选择的用作基准钢筋的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上述步骤c)包括:步骤(i):设置初始区间钢筋;步骤(ii):在上述初始区间钢筋反复对接用作基准钢筋的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以及步骤(iii):反复实施上述步骤(i)至步骤(ii)直至到达完成区间,在各基准长度内,在除分别距离柱两端150mm的区域以外的区间或者分别距离梁两端150mm的区域以外的区间中形成各个对接,上述对接装置为选自由只在一端部形成外螺纹部的情况、只在一端部形成内螺纹部的情况、在两端部形成外螺纹部的情况、在两端部形成内螺纹部的情况以及在一端部形成外螺纹部而在另一端部形成内螺纹部的情况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上述外螺纹部与内螺纹部为圆柱形螺纹结合结构、圆锥形螺纹结合结构或者圆柱-圆锥形一体型螺纹结合结构。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步骤a)中的基准长度包括对接点的连接操作预留区间,在上述步骤(iii)中,当第n个对接点脱离上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的范围时,在上述第n个之前的任意连接点对接连接位置调节钢筋来使第n个连接点回归到上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范围内。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连接位置调节钢筋为长度与用作基准钢筋的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不同的定长标准化钢筋。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为具有不同长度的两个钢筋,一个钢筋为比上述基准长度短的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另一个钢筋为比上述基准长度长的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在施工步骤中选择性地实施交替连接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与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情况、连接一次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后连接上述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两次以上的情况、连接两次以上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后连接一次上述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情况或者连接两次以上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后连接两次以上上述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情况,直至到达完成区间。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基准长度为一个层高、两个层高、三个层高或者四个层高的长度,或者为连接柱之间的梁长度的1倍、2倍、3倍或者4倍。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c)中,反复使用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相同。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每个基准长度产生一处连接点。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圆柱形螺纹结合结构分为如下情况:在一侧钢筋的端部形成圆柱形内螺纹部,在另一侧钢筋的端部形成圆柱形外螺纹部,以使上述圆柱形内螺纹部和圆柱形外螺纹部螺纹结合;或者在端部相向连接的两个钢筋的端部分别形成圆柱形外螺纹部,通过单独的耦合器使上述圆柱形外螺纹部两端螺纹结合。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圆柱-圆锥形一体型螺纹结合结构包括: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内螺纹部,由在内径形成圆柱形螺纹的圆柱形内螺纹部与在上述圆柱形内螺纹部的一端内径变窄的圆锥形内螺纹部形成为一体;以及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外螺纹部,由在外径形成圆柱形螺纹的圆柱形外螺纹部与在上述圆柱形外螺纹部的一端外径变窄的圆锥形外螺纹部形成为一体,上述圆柱形内螺纹部的内径比上述圆锥形内螺纹部的最大内径大,上述圆柱形外螺纹部的外径比上述圆锥形外螺纹部的最大外径大,在上述圆柱形内螺纹部与圆锥形内螺纹部之间以及上述圆柱形外螺纹部与圆锥形外螺纹部之间分别形成螺纹不连续部,上述圆柱形内螺纹部的内径比上述圆锥形外螺纹部的最大外径大。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外螺纹部或者内螺纹部结合有螺纹保护盖,在上述螺纹保护盖形成有提供与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相关的固有信息的信息提供部。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对接装置为选自由只在一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的情况、只在一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况、在两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的情况、在两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况以及在一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且在另一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况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为接合于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的端部并在外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紧固插座结合用外螺纹部的部件,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为如下部件:一侧端部形成与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的端部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另一侧端部接合于定长标准化钢筋的端部,配置有从上述一侧端部隔开且使轴方向上的一端部与长度方向呈选自锐角、直角及钝角中的任一角度的一个或多个台阶部。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侧结合有紧固插座,上述紧固插座为如下中空形状的部件:沿长度方向开口,以包裹收容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的外部面与第一接合端部件的外部面的方式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在内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与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的紧固插座结合用外螺纹部螺纹结合的紧固插座结合用内螺纹部,配置有卡定于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的台阶部并相对于长度方向呈选自锐角、直角及钝角中的任一角度的一个或多个卡定部。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外螺纹部结合一个套件或者另一个套件,在上述外螺纹部结合一个套件或者另一个套件的情况为选自由在一端部外螺纹部结合一个套件的情况、在一端部外螺纹部结合另一个套件的情况、在两端部外螺纹部结合一个套件的情况,在两端部外螺纹部结合另一个套件的情况以及在一端部外螺纹部结合一个套件并在另一端部外螺纹部结合另一个套件的情况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上述一个套件为在内部面形成内螺纹部并在外部面形成外螺纹部的部件,上述另一个套件为如下部件:在内部面形成内螺纹部,一端部沿轴方向形成第一卡定部,上述卡定部形成与中轴线垂直的平行的面。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另一个套件侧临时结合有结合插座,上述结合插座为如下部件:在内部面形成与上述一个套件的外螺纹部螺纹紧固的内螺纹部,内部面以与上述另一个套件的第一卡定部相向并起到卡定作用的方式在一端部的内部面沿圆心方向突出形成卡定部。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可以将用在柱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用于梁,可以将用在梁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用于柱。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通过预先组装多个来形成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确定钢筋的材质、直径后规定作为从一端到另一端为止的长度规格的定长标准化长度尺寸并将其赋予到所要切割的钢筋,根据所赋予的长度尺寸将上述钢筋切割为定长长度,确定用于对接切割为上述定长的钢筋的对接装置的种类后,在根据上述定长标准化长度切割为定长的钢筋的一端或者两端形成上述对接装置来使对接装置一体化。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以能够应用于一个层高至四个层高或者连接柱之间的梁的长度的1倍至4倍的方式分别形成多个有差别的长度。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通过预先组装多个来形成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
发明的效果
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具有可以在需连续连接钢筋的区间通过非重叠连接的对接方式连续连接钢筋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使拉伸力受混凝土影响很大的重叠区间最小化的效果。
本发明可以实现减少钢筋的消耗量的经济性。
本发明具有从钢筋向钢筋形成应力传递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可以通过定长标准化钢筋之间的直接连接操作来连续施工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可以只使用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与连接位置调节钢筋连续连接基准长度区间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在每个基准长度产生一处连接点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使对接装置一体化来以预先定长的规格大量制作,以使钢筋成品化,可以根据需要实时向现场提供,具有便于供应材料并缩短工期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通过大量生产来将具有原材料属性的钢筋材料转换为成品属性的材料的效果。
本发明在装拆于规格化钢筋的螺纹保护盖直接示出固有信息,从而具有可以轻松识别标准化钢筋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可以节减切割钢筋等工序所需的费用和时间并减少钢筋的边角料损失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通过使搭接最小化来增加钢筋连接部的混凝土填充性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可以只使用定长标准化钢筋网就能够形成钢筋结构物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在需要调节连接位置的情况下,只使用由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与由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形成预组装钢筋网,可以只使用两种钢筋就能够形成钢筋结构物。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除了间接性地使用由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而形成由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的使用区域外,在此外的区间只进行由连续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的连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示出与初始区间钢筋的连接点高度相关的实施例与上层所示的连接操作预留区间中的连接位置变化的图。
图3至图5为示出由圆柱形螺纹结合结构形成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对接装置实施例的图。
图6及图7为示出由圆锥形螺纹结合结构形成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对接装置实施例的图。
图8及图9为示出采用由螺纹型套件形成的钢筋连接件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对接装置实施例的图。
图10及图11为示出采用由接合端部件形成的插座紧固型钢筋连接件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对接装置实施例的图。
图12至图15为示出由圆柱-圆锥形一体型螺纹结合结构形成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对接装置实施例的图。
图16为示出钢筋耦合器临时结合于定长标准化钢筋的状态的图。
图17至图21为示出在利用定长标准化钢筋进行钢筋结构物施工时采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的实施例的图。
图22为示出定长标准化钢筋的螺纹保护盖及信息提供部的实施例的图。
图23至图25及图31为示出基准长度为一个层高一至四个层高的实施例以及由上述基准长度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柱钢筋的实施例的图。
图26及图32为示出基准长度为梁长度的1倍至4倍的实施例以及由上述基准长度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梁钢筋的实施例的图。
图27至图30及图33为示出多种基准长度的实施例及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的实施例的图。
图34为使用曲线图标出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连接点随层数变化而变化的图。
图35为示出现有技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定长标准化钢筋”,参照如下含义的部件,即,确定钢筋的材质、直径后规定作为从一端到另一端为止的长度规格的定长标准化长度尺寸并将其赋予到所要切割的钢筋,根据所赋予的长度尺寸将上述钢筋切割为定长长度,确定用于对接切割为上述定长钢筋的对接装置的种类后,在根据上述定长标准化长度切割为定长的钢筋的一端或者两端形成上述对接装置来使对接装置一体化,成品化大量生产后,无论何时发生对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需求,也可以实时供应及使用。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在定长标准化钢筋上使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含义包括在实施例中直接在定长标准化钢筋上加工形成外螺纹部,或者在定长标准化钢筋的端部上分别焊接接合外螺纹部件或内螺纹部件的情况。
以下,说明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
通常,需要连续连接作为长度部件的钢筋的区间可以通过重叠连接或者对接的方式连接。
但是,若以重叠连接的方式连接钢筋,与对接的方式相比,会增大重叠长度的材料,还会增加重叠长度的重量。
并且,重叠连接只有在保持混凝土凝固的状态下才能发挥拉伸力,一旦形成混凝土附着的龟裂破坏,则会引起急剧的耐力丧失。
因此,认为重叠连接的方式不适合对横向力具有耐力的抗震结构。
并且,铺设钢筋的间距因搭接而变窄,在填充混凝土时将成为障碍,从而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填充性。
尤其,根据现场的情况,D29或者D35以上的钢筋禁止重叠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认为对接是必需的。
在增大对接区间的情况下,与重叠连接相比,可以减少材料损失并减少不必要的荷重,具有可以发挥适合抗震结构的耐力的效果。
并且,重叠连接的应力传递通过混凝土实现,但对接时可以实现从钢筋向钢筋的应力传递,因此钢筋的连接部可以独立于混凝土的条件或强度来发挥耐力。由此认为可以增进结构物的安全性。
即,具有使拉伸力受混凝土影响很大的重叠区间最小化的效果。
因此,认为钢筋结构物通过连接性能得到保障的对接方式来实现,可以进一步增大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应对地震、强风等其他外力的耐力。
参照图1,按照步骤说明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
只要是钢筋结构物,在包括土木建筑领域在内的使用钢筋混凝土的地方都可以多种多样地使用本方法。
比如,可以在铺设钢筋的图纸上规定水平钢筋区间或垂直钢筋区间来任意地选择,可以应用于通过对接来连接柱钢筋、梁钢筋等的多种区间。
也可以应用于桥梁、港口的施工,尤其,可以有效用于桥梁的桥墩施工中。桥墩的施工直至最近仍主要以搭接的方式施工,因此认为本方法的应用迫在眉睫。
首先,在步骤S1中,确定待对接的钢筋的基准长度。
可以在钢筋混凝土、土木结构物等多种钢筋混凝土骨架中设定基准长度来实施本发明。
也可以根据需要按照不同区间设定不同的基准长度,在此情况下,发生各不同基准长度的长度差异。
若如以下实施例般将基准长度设定为相同的长度,则形成以相同的基准长度连续配置的形状。
以与基准长度相应的方式确定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因此从一个定长标准化钢筋的一端到另一端的长度为与基准长度相似的长度。
上述基准长度以各基准长度连续的方式形成,各基准长度内形成一次连接,从而在每个基准长度产生一处连接点。
因此,具有使每个基准长度的连接点最小化的效果。
基准长度的设定方法不受限制,例如,可以参照钢筋结构物的各层高来设定,或者可以参照连接柱之间的梁的长度来设定。
即,在将定长标准化钢筋用作柱钢筋的情况下,基准长度可以确定为一个层或者多个层的层高长度。在此情况下,为在每一层或者多个层的每一层发生一次连接点的结构。
参照图23至图25,若基准长度237为一个层高,则定长标准化钢筋232也以与基准长度237相应的方式设定。
由此,在作为基准长度的每一层(n Floor)使用一个定长标准化钢筋232,并产生一个位置,即,一个连接点238c。
若基准长度236为两个层高(n Floor~n+1Floor),则作为基准长度236的每两层使用一个定长标准化钢筋231并产生一个位置,即,一个连接点238b。
若基准长度235为三个层高(n Floor~n+2Floor),则作为基准长度236的每三层使用一个定长标准化钢筋230并产生一个位置,即,一个连接点238a。
参照图31,在基准长度315为四个层高(n Floor~n+3Floor)的情况下,作为基准长度315的每四层使用一个定长标准化钢筋310并产生一个位置,即,一个连接点318。此外,四个层高以上的基准长度也参照相同的说明。
优选地,由单根钢筋形成的定长标准化钢筋主要连接至一个层高至两个层高,而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可以在操作时连接至三个层高至四个层高,或者四个层高以上的层高。
参照图26,若以梁长度为基准设定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基准长度265、266、267,则可以形成连接柱之间的梁长度的倍数,即,1倍(n Girder)、2倍(n Girder~n+1Girder)或者3倍(n Girder~n+2Girder)。
并且,参照图32,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基准长度可以形成连接柱之间的梁长度的4倍(n Girder~n+3Girder),或者以上的倍数。
因此,定长标准化钢筋以与各基准长度265、266、267、325相应的方式设定为梁长度的1倍267、2倍266、3倍265或者4倍320,每个基准长度使用一个定长标准化钢筋,因此在每个基准长度265、266、267、325产生一个位置、即,一个连接点268a、268b、268c、328。
参照图27至图30及图33,优选地,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可以形成由多个带箍或箍筋等箍成的预组装钢筋网270、271、272、330。
在此情况下,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也设定为与各基准长度275、276、277、335相应的一个层高长度的1倍272、2倍271、3倍270或者4倍335,每个基准长度使用一次的定长标准化预组装钢筋网270、271、272、330并产生一个位置,即,一个连接点278a、278b、278c、338。
在现场施工时,可以利用由单根钢筋形成的一个定长标准化钢筋230、231、232、265、266、267、320制作钢筋结构物,或者利用通过预先组装单根钢筋制作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270、271、272、330来制作钢筋结构物。
即,可以通过连接单根钢筋形成的定长标准化钢筋230、231、232、265、266、267、320,或者通过连续连接将多个定长标准化钢筋组装为预组装钢筋网的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270、271、272、330来形成钢筋结构物。
从运输方面来说,载重量25吨的长轴或超长轴货车的货箱长度为10100mm,住商两用建筑物或公寓的层高大部分为2300mm至2400mm,因而四个层高为9600mm左右,因此可以运输由定长标准化钢筋以及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
基准长度也可以为五个层高以上,但若钢筋的长度为五个层高以上,则难以运输,因此将基准长度设定至四个层高。也可以根据需要考虑具有五个层高以上长度的定长标准化钢筋以及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的实施例。
此外,虽未图示,在需要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异径钢筋之间以及异径钢筋网之间的连接等异径连接的情况下,也不脱离上述实施例。
然后,在步骤S2中,确定与上述基准长度相同或者比上述基准长度短或者长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及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材质、直径来选择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
以上述基准长度为基准来选择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
若存在与基准长度相同的长度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则只选择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材质、直径。
即,没有必要技术性地规定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来使用,可以设定操作人员的手易于操作的位置,在柱钢筋连接操作的情况下,在除分别距离柱两端150mm的区域以外的区间中设定最方便的位置,或者在梁钢筋连接操作的情况下,在除分别距离梁的两端150mm的区域以外的区间中设定最方便的位置。
可以根据需要在上述基准长度内设定上述对接点的连接操作预留区间范围。
参照图17,即,在上述基准长度内设定上述对接点的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的范围。
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为可以在基准长度内发生连接位置的区间,在设定这样的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后,以连接位置不脱离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的方式进行管理。
在需要利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的情况下,因间歇性地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而使只使用定长标准化钢筋的连接操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可能。
因此,具有在除连接位置调节钢筋的使用区间外的区间中实现连续地只连接定长标准化钢筋的连接操作的效果。
并且,上述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可以通过预先组装多个来形成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连接位置调节钢筋也可以通过预先组装多个来形成由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
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270、271、272的施工方法参照与连接单根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实施例相同的方法。
即,利用由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包括:步骤a),确定由所要对接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的基准长度;步骤b),确定由与上述基准长度相同或者比上述基准长度短或者长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的长度及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的材质、直径来选择由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以及步骤c),反复使用由所选择的用作基准钢筋的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上述步骤c)包括:步骤(i),设置初始区间钢筋网;步骤(ii),在上述初始区间钢筋网反复对接由用作基准钢筋的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以及步骤(iii),反复实施上述步骤(i)至步骤(ii)直至到达完成区间。
在使用由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形成预组装钢筋网的情况下,上述步骤a)的基准长度包括对接点的连接操作预留区间,在上述步骤(iii)中的第n个对接点脱离上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的范围的情况下,在上述第n个之前的任意连接点对接由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来使第n个连接点回归到上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范围内。
在需要调节连接位置的情况下,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的连接点278a、278b、278c、338也可以通过在每个基准长度275、276、277、335设定的各个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来管理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270、271、272、330的连接点278a、278b、278c、338。
在此情况下,因间歇性地使用由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所以,具有除由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的使用区间外的区间实现连续地只连接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的操作的效果。
因此,在需要调节连接位置的情况下,具有可以只使用由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与由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这两种钢筋来形成钢筋结构物的效果。
进而,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也是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情况下,结果为钢筋结构物只由定长标准化钢筋以及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构成。
此外,可以有选自由由单根钢筋形成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由单根钢筋形成的连接位置调节钢筋、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及由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组成的组中的任意组合的实施例,例如,可以有在使用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的情况下,调节连接位置时连接有单根钢筋形成的连接位置调节钢筋来使用等的实施例。
这样的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的设定目的基本上是在谋求操作人员的操作便利,欲通过使用与基准长度对应的定长标准化钢筋来缩短工期,因此,操作人员可以为便于操作而在现场任意的设定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
在其他的设计人员的设计时、画施工图时或者施工时,也可以在现场根据各不同现场的情况进行设定。
此外,在抗震设计时,通常柱钢筋30的连接点要在柱长度的四分之一范围内避免连接,可以在四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范围内连接。
或者,在柱长度的下侧500mm范围内避免连接,在柱长度的上侧四分之一范围内避免连接,可以在500mm至四分之三的范围内连接。
在双筋梁的情况下,上端筋可以在梁长度中央部四分之二长度范围内连接,下端筋可以在两端的四分之一长度范围内连接。
能够以使连接点位于这些应力集中得到缓解的区间的方式来设定连接操作预留区间的范围。
由于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本身处于回避了应力集中的区间的状态,因此,在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内将连接点变动为高或低等的任意点也可以为优选的连接点。
因此,在施工时选择性地组合使用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或者连接位置调节钢筋来避免对接点脱离上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有关这种施工方法,将在以下详细说明。
然后,使反复使用一个以上的所选择的用作基准钢筋的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施工步骤S3。可以使用一个以上的长度相同或者不同的定长标准化钢筋来施工。
在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设定为与基准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连续反复地对接定长标准化钢筋可以自然地完成钢筋的铺设。
并且,即使有稍微的误差,在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只简单地连续连接定长标准化钢筋来完成钢筋的铺设。
优选地,可以选择使用长度非常接近基准长度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在此情况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与基准长度几乎相同,只存在与定长标准化尺寸的标准化间距相对应的微小的长度差程度的差异。
即,如本实施例所示,若预先以50mm的间距使钢筋成品化,则可以假设分别成品化2530mm、2580mm、2630mm、2680mm、2730mm的钢筋。
但是,在基准长度为2600mm的情况下,应在最接近2600mm的2580mm或者2630mm中选择来使用。在此情况下,基准长度与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差异仅为20mm或者30mm。
并且,反复使用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可以相同。可以在钢筋结构物中反复使用单一长度的定长标准化钢筋。
即,在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与基准长度不同的情况下,反复使用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也可以相同。有此认为可以便于管理材料。即,在上述例中虽选择了2580mm来使用,但也可以选择2630mm来使用。
并且,可以选择比定长标准化钢筋短或者长的钢筋来与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组合使用。
即,可以通过利用比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短或者长的钢筋选择性地连续对接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和长度与用作基准钢筋的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不同的钢筋来施工。
比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短或者长的钢筋不必为定长标准化钢筋。
若连接比定长标准化钢筋短的钢筋,则连接点发生与变短的长度相应的变动。相反,若连接比定长标准化钢筋长的钢筋,则连接点发生与变长的长度相应的变动。
利用这样的特性,与整体上只连接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情况相比,选择性地组合使用定长标准化钢筋与比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短或者长的钢筋来连接时可以更为从容地管理连接点。
若利用这样的特性,则可以利用定长标准化钢筋从容地对应所有基准长度。
没有规定必须使用比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短或者长的钢筋一次或者每次对接时的使用的次数,可以在施工时通过任意的组合在相关的组合组中使用最优选的实施例来导出最适合的连接点。
例如,假设以50mm的间距预先使钢筋成品化后,分别成品化2530mm、2580mm、2630mm、2680mm、2730mm的钢筋。
但在基准长度应为2600mm时出现问题。
在此情况下,将定长标准化钢筋设定为2630mm规格的产品,在实际对接时,发生基准长度与定长标准化钢筋之差的+30mm的误差量。
这样的误差量在连续的区间中对接n次时连续积累,使对接点在整个区间以+30mm×n的量延伸。
相反,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可以选择比基准长度短20mm的长度。
例如,假设以50mm的间距预先使钢筋成品化后,分别成品化2530mm、2580mm、2630mm、2680mm、2730mm的钢筋。
但在设计基准长度应为2600mm时出现问题。
在此情况下,将定长标准化钢筋设定为2580mm规格的产品,在实际对接时,发生基准长度与定长标准化钢筋之差的-20mm的误差量。
这样的误差量在连续的区间中对接n次时连续积累,使对接点在整个区间以-20mm×n的量向后退。
这样,脱离了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因此,应当使钢筋的连接点回归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
在上述例中,偶尔将短-30mm的钢筋或者长+20mm的钢筋与定长标准化钢筋组合来使用。
以下,将更为详细地说明反复使用一个以上的所选择的用作基准钢筋的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施工步骤。
首先,参照图2,在步骤S4中,通过在将要施工钢筋结构物的位置设置初始区间钢筋22、25的步骤来开始施工。
在应该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的情况下,在设定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后,在上述初始区间钢筋22、25进行定长标准化钢筋的连接操作。
如上述例所示,在偶尔将短-30mm的钢筋或长+20mm的钢筋与定长标准化钢筋组合使用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初始连接点21、24应该配置于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的哪个位置。
在需要偶尔连接长+20mm的钢筋作为柱钢筋的情况20a下,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比基准长度短。在此情况下,需要将初始区间钢筋25的高度考虑得高一点,以使初始的连接点24配置于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的上端部。这是因为越往上层,连接点26的高度在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内逐渐变低的缘故。
相反,在需要偶尔连接短-30mm的钢筋作为柱钢筋的情况20b下,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比基准长度长。在此情况下,需要将初始区间钢筋的高度考虑得低一点,以使初始的连接点21配置于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的下端部。这是因为越往上层,连接点23的高度在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内逐渐变高的缘故。
然后,在步骤S5中,在上述初始区间钢筋反复对接用作基准钢筋的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对接装置处于已预先与定长标准化钢筋一体化的状态,因此可以快速进行连接操作。
在设定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并需要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的情况下,如图18至图20所示,若第n个区间的对接点脱离连接操作预留区间的范围,则利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60来使连接点回归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内。
适当考虑脱离连接操作预留区间范围的钢筋的长度P来选择连接位置调节钢筋60的长度。
即,若在第n个连接点脱离上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的范围,则通过在上述第n个区间之前的任意连接点对接连接位置调节钢筋60来使第n个连接点回归到上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以内的步骤S3来在第n个区间使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对接点回归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了第n-1个区间。
即,参照图20及图21,使用比上述第n-1个钢筋短的连接位置调节钢筋60替代应用于第n-1个区间的定长标准化钢筋50来在第n-1个区间对接,从而在第n个待连接的区间吸收误差。从而再次确保允许误差量D。
通过使连接位置调节钢筋60的长度形成比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短或长的适当长度来使钢筋的连接点回归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内。
优选地,上述连接位置调节钢筋60也可以为成品化的钢筋,可以为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
即,上述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可以为长度与用作基准钢筋的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不同的定长标准化钢筋。
因此,在上述连接位置调节钢筋重新反复对接定长标准化钢筋来反复实施上述步骤就可以到达完成区间。
通过利用定长标准化钢筋来铺设钢筋,在施工时可以实时调配预先大量制造并成品化的钢筋来使用。由此,在现场易于进行即刻的材料应对。由于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迅速的材料调配,因此可以缩短工期。
然后,在步骤S6中,反复实施上述步骤(i)至步骤(ii)直至到达完成区间。
到达完成区间时,通过完成区间操作来对接剩余区间长度的钢筋。
将钢筋切割为剩余区间长度,或者与标准化钢筋的长度相同,则采用标准化钢筋来完成。
如上所述,就可以成为使材料损失最小化、易于应对材料、缩短工期及使重叠连接最小化的施工方法。
以下,以柱钢筋为例更为详细地说明设定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后需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的情况的施工步骤。首先,确定连续连接柱钢筋所需的基准长度。
在连续对接的柱钢筋中,若确定基准长度,则对接次数及连接操作预留区间也可以确定下来。
例如,若基准长度为一个层高,每层具有一个连接点,侧连接点的数量与层数一致。
在选择定长标准化钢筋时,若工序以每一层来进行,则可以为与一个层高小或大的与层高非常接近的长度的标准化钢筋。
在预先步骤中,当在柱钢筋将要施工的位置设置初始区间钢筋时,上述初始区间钢筋可以为埋设于地基中的钢筋。
在此情况下,为了确保锚定长度,用于埋设在地基的挂钩部可以形成于下侧端部。
尤其,在使用定长标准化钢筋施工柱钢筋的情况下,如下更详细地说明连接位置调节钢筋的实施例。
首先,假设一个层高为2600mm,楼层板厚度为200mm,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全长为2630mm。一层初始连接位置为从楼层板底面向上650mm。
假设从一层连续对接柱钢筋直至十五层。
为了操作人员的操作便利,连接操作预留区间的范围设定为从各层的底面向上650mm至770mm的范围。
即,若连接点脱离从各层的楼层板底面向上650mm至770mm的范围,则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
由于不同建筑物的最高设计高度具有细微的差异,因此在使用定长标准化钢筋时,会因各建筑物的不同设计而出现误差。
在连接区间中的特定连接区间吸收这种长度误差的钢筋就是连接位置调节钢筋。
适当地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具有可以克服给标准化钢筋的使用带来妨碍的不同层的连接点误差的效果。
据此,各层中底面到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如下。
表1
*连接操作预留区间范围(各层的底面到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基准):650mm≤连接点≤770mm
如上所示,每上升一层,连接点累积上升30mm。
由于6层脱离连接操作预留区间的范围,因此在5层采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进行连接。
由于需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在6层使连接点回归到650mm,因此在5层中应使用短800mm-650mm=150mm的钢筋。
据此,在5层中使用全长为2480mm的钢筋。
通过上述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在6层使连接点回归到650mm。
表2
层数 底面到连接点之间的距离 定长标准化钢筋长度
1层 650mm +2630mm
2层 680mm +2630mm
3层 710mm +2630mm
4层 740mm +2630mm
5层 770mm +2480mm(连接位置调节钢筋)
6层 650mm (回归)
在6层以上重新从7层开始反复对接相同的2630mm的定长标准化钢筋。
表3
由于11层又脱离了连接操作预留区间的范围,因此在10层采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来连接。因此,在10层使用全长为2480mm的连接位置调节钢筋。
通过上述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在11层使连接点再次回归到650mm。
表4
层数 底面到连接点之间的距离 定长标准化钢筋长度
6层 650mm +2630mm
7层 680mm +2630mm
8层 710mm +2630mm
9层 740mm +2630mm
10层 770mm +2480mm(连接位置调节钢筋)
11层 650mm (回归)
最终,从1层到15层的底面到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与定长标准化钢筋长度如下表所示。
表5
层数 底面到连接点之间的距离 定长标准化钢筋长度
1层 650mm +2630mm
2层 680mm +2630mm
3层 710mm +2630mm
4层 740mm +2630mm
5层 770mm +2480mm(连接位置调节钢筋)
6层 650mm (回归)
7层 680mm +2630mm
8层 710mm +2630mm
9层 740mm +2630mm
10层 770mm +2480mm(连接位置调节钢筋)
11层 650mm (回归)
12层 680mm +2630mm
13层 710mm +2630mm
14层 740mm +2630mm
15层 770mm (完成区间)
在15层的完成区间,在层高2600mm中考虑连接点高度的770mm,则剩余部分长度为1830mm。其中,在形成用于最上层锚定的挂钩的情况下,若挂钩长度为200mm,则收尾钢筋的全长为2030mm。最终,在6层脱离时,在5层连接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在11层脱离时,在10层连接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因此,在n层脱离连接操作预留区间范围时,若在n-1层连接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则n层的连接点回归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范围内,从而不脱离连接操作预留区间范围。
连接位置调节钢筋的位置不必在n-1层,可以调节为n-2层以下的规定位置。
上述实施例为选择长度比作为基准长度的一个层高长的定长的标准化钢筋的实施例。
即,上述实施例为选择长度比基准长度长30mm左右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实施例。
与上述实施例相反,可以选择长度比作为基准长度的一个层高短的定长标准化钢筋。
以下,简要说明与上述实施例相反的选择长度比层高短20mm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实施例。
例如,假设以50mm的间距预先使钢筋成品化后,分别成品化2530mm、2580mm、2630mm、2680mm、2730mm的钢筋。
但在设计基准长度应为2600mm时出现问题。
在此情况下,将定长标准化钢筋设定为2580mm规格的产品,在实际对接时,发生基准长度与定长标准化钢筋差异的-20mm的误差量。
这样的误差量在连续的区间中对接n次时连续积累,使对接点在各区间以-20mm×n的量使连接点的高度下降。
这样,连接点在n层脱离连接操作预留区间。
若如此,则使用比第n-1个钢筋长的连接位置调节钢筋替代应用于第n-1个区间的定长标准化钢筋来在第n-1个区间对接,从而在第n个连接区间吸收误差。由此,重新确保允许误差量。
最终,认为无论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比基准长度短或者长,都能够吸收误差。
由此,最终成为每个基准长度发生因一次连接而产生的一处连接点。
因此,在设定的连接操作预留区间范围内形成各个对接,从而使连续连接的各个对接以不脱离在各个基准长度中设定的连接操作预留区间的方式形成。
进而,说明确定基准长度为两个层高的实施例。
首先,假设两个层高为5200mm,楼层板厚度为200mm,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全长为5230mm。1层初始连接位置为从楼层板底面向上650mm。
假设从1层连续对接柱钢筋直至15层。
为了操作人员的操作便利,连接操作预留区间的范围设定为从各层的底面向上650mm至770mm的范围。
即,若连接点脱离从各层的楼层板底面向上650mm至770mm的范围,则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
例如,假设以50mm的间距预先使钢筋成品化后,分别成品化5080mm、5130mm、5180mm、5230mm、5280mm的钢筋。
但基准长度应为5200mm。
在此情况下,将定长标准化钢筋设定为5230mm规格的产品,在实际对接时,发生基准长度与定长标准化钢筋差异的+30mm的误差量。
这样的误差量在连续的区间中对接n次时连续积累,使对接点在整个区间以+30mm×n的量延伸。
这样,脱离了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因此,应当使钢筋的连接点回归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
表6
层数 底面到连接点之间的距离 定长标准化钢筋长度
1层 650mm +5230mm
2层 无连接
3层 680mm +5230mm
4层 无连接
5层 710mm +5230mm
6层 无连接
7层 740mm +5230mm
8层 无连接
9层 770mm +5180mm(连接位置调节钢筋)
10层 无连接
11层 650mm (回归)
12层 无连接
13层 680mm +5230mm
14层 无连接
15层 710mm (完成区间)
如表所示,只在9层使用一次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即,除一次连接以外,都以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连接。全部的连接位置也只有8次。进而,说明确定基准长度为三个层高的实施例。
首先,假设三个层高为7800mm,楼层板厚度为200mm,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全长为7830mm。1层初始连接位置为从楼层板底面向上650mm。
假设从1层连续对接柱钢筋直至15层。
为了操作人员的操作便利,连接操作预留区间的范围设定为从各层的底面向上650mm至770mm的范围。
即,若连接点脱离从各层的楼层板底面向上650mm至770mm的范围,则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
例如,假设以50mm的间距预先使钢筋成品化后,分别成品化7680mm、7630mm、7780mm、7830mm、7880mm的钢筋。
但基准长度应为7800mm。
在此情况下,将定长标准化钢筋设定为7830mm规格的产品,在实际对接时,发生基准长度与定长标准化钢筋差异的+30mm的误差量。
这样的误差量在连续的区间中对接n次时连续积累,使对接点在整个区间以+30mm×n的量延伸。
这样,脱离了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因此,应当使钢筋的连接点回归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
表7
/>
如表所示,没必要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都以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连接。全部的连接位置也只有5次。进而,说明确定基准长度为四个层高的实施例。
首先,假设四个层高为10400mm,楼层板厚度为200mm,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全长为10430mm。1层初始连接位置为从楼层板底面向上650mm。
假设从1层连续对接柱钢筋直至15层。
为了操作人员的操作便利,连接操作预留区间的范围设定为从各层的底面向上650mm至770mm的范围。
即,若连接点脱离从各层的楼层板底面向上650mm至770mm的范围,则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
例如,假设以50mm的间距预先使钢筋成品化后,分别成品化10280mm、10330mm、10380mm、10430mm、10480mm的钢筋。
但基准长度应为10400mm。
在此情况下,将定长标准化钢筋设定为10430mm规格的产品,在实际对接时,发生基准长度与定长标准化钢筋差异的+30mm的误差量。
这样的误差量在连续的区间中对接n次时连续积累,使对接点在整个区间以+30mm×n的量延伸。
这样,脱离了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因此,应当使钢筋的连接点回归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T。
表8
层数 底面到连接点之间的距离 定长标准化钢筋长度
1层 650mm +10430mm
2层 无连接
3层 无连接
4层 无连接 +10430mm
5层 680mm
6层 无连接
7层 无连接 +10430mm
8层 无连接
9层 710mm
10层 无连接 +10430mm
11层 无连接
12层 无连接
13层 740mm +10430mm
14层 无连接
15层 无连接 (完成区间)
如表所示,没必要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都以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连接。全部的连接位置也只有4次。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基准长度为一个层高时需要两个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当基准长度为两个层高时需要一个连接位置调节钢筋,而当基准长度为三个层高或四个层高时则需要0个连接位置调节钢筋。
并且,反复使用的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都相同,用作连接位置调节钢筋的钢筋也是定长标准化钢筋。
但用作连接位置调节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为比反复使用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尺寸阶段短一个阶段的定长标准化钢筋。
因此,当基准长度为一个层高时,在5层和10层形成连接位置调节,当基准长度为两个层高时,在9层形成连接位置调节,这样在一层内使用长度不同的两种钢筋。从而可以在下一层使连接点回归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范围内。
即,在形成连接位置调节的基准长度区间,在一个基准长度区间内使用长度不同的两个钢筋来连接。
进而,以三个层高以上为基准长度施工时,可以无需连接位置调节而只使用定长标准化钢筋来完成15层长度的柱钢筋。
当然,反复使用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相同。
进而,在用在梁和柱的定长标准化钢筋中,用在柱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可以用在梁上,用在梁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可以用在柱上。
例如,当用在柱的定长标准化钢筋与用在梁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规格相同时,可以将用在柱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直接用在梁上,或者可以将用在梁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直接用在柱上。
这样,可以在无需分别用在梁的定长标准化钢筋与用在柱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情况下共享来施工。
进而,参照上述实施例,不仅可以从下至上依次对接定长标准化钢筋,还可以相反地进行从上至下依次对接的向下方式的连接。
因此,即使预先按照不同单位规格大量制造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并使其成品化,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成品化钢筋来制造钢筋结构物。
因此,可以减少钢筋边角料的损失,还可以节减钢筋切割工序所需的费用和时间。
由此,可以将具有原材料属性的钢筋材料转换为通过大量生产的具有成品属性的材料。可以根据消耗预测预先生产所需的物量,预先生产出充分的量,以能够实时使用。
本发明的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可以在应连续连接钢筋的区间通过非重叠连接的对接连续连接钢筋。因此可以减少钢筋的所需物量,从而实现经济性。
进一步详细地观察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首先,确定钢筋的材质并向将要切割的钢筋赋予作为从一端到另一端为止的长度规格的定长标准化长度尺寸。
为了预先使钢筋与对接装置一体化,向钢筋的长度赋予定长标准化长度尺寸来标准化是必需的条件。
因为,若钢筋的长度未被标准化,则需切割钢筋来使用,这样很难预先使钢筋和对接装置一体化。
即,这是因为切割钢筋时,在钢筋上一体化的对接装置也要被切割的缘故。
上述定长标准化长度尺寸能够以毫米、厘米、米或者英寸等单位为基础来确定。这样,可以通过由规定的长度尺寸形成或者以规定间距的阶段形成的长度尺寸系统来制造。
规定定长标准化长度尺寸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钢筋生产人员可以通过任意预测以预测为需要最多的规格来规定,也可以通过土木建筑设计团队或者建设人员等以及此外的相关订单来规定。
或者,能够以在相关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中普遍频繁出现的对接点之间的长度为对象来规定与连接点之间的长度接近的短或长的长度。
例如,如上述基准长度的实施例所示,能够以建筑物的一层的长度、两层的长度、三层的长度或者四层的长度,或者连接柱之间的梁长度的1倍、2倍、3倍或者4倍来形成。
可以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例如标准正态分布)计算出以最多的频率出现的层高及梁长度后设定具有最有显著性的值的长度作为定长标准化钢筋长度。
然后,根据所赋予的长度尺寸将上述钢筋切割对定长长度。根据长度尺寸切割为正确的长度,从而成为通过定长标准化长度尺寸切割加工的钢筋。
或者,能够以从钢筋制造步骤开始无需额外的切割加工工序地通过调节钢筋生产线的卡止位置等赋予长度尺寸的方式来定制钢筋。
然后,通过在以上述标准化长度切割的钢筋的一端或者两端形成上述对接装置来成品化生产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
由于需根据对接钢筋的装置的种类进行螺纹加工、螺纹部件接合、螺纹型套件结合、接合端部件接合等操作,因此要选择最适合的对接装置的种类。用于对接钢筋的装置的种类有很多种。
然后,通过在以上述标准化长度切割的钢筋的一端或者两端形成上述对接装置来成品化生产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
根据钢筋的材质、直径,在长度被标准化的状态下在一端或者两端以一体化的方式形成对接装置。
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中,有多种异型节段的钢筋等钢筋种类。
连接方式有很多种,尤其,在机械式连接方法中,应在钢筋的端部形成单独的用于对接的部件。
但根据本发明,大量生产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并使其成品化,可以根据需要实时向现场供应,从而可以使用于连接钢筋的所有操作变得容易并缩短工期。
在定长标准化钢筋施工时可以使钢筋切割操作最小化。
这样的工序为通过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标准化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形成钢筋结构物:步骤a),生产人员与委托人无关地任意规定钢筋的材质、直径来准备;步骤b),生产人员规定任意长度后切割钢筋;步骤c),为使钢筋成品化而规定材质、直径及长度尺寸;步骤d),生产人员任意选择连接耦合器种类在钢筋上直接加工螺纹或者形成通过焊接螺纹部等的对接装置来完成定长标准化钢筋;步骤e),生产人员或出售人员以不同材质、直径及长度保有或保管定长标准化钢筋;步骤f),生产人员任意根据材质、直径的规定长度并形成对接装置来提供标准化的钢筋部件的规格化信息,购买人员根据该信息购买所需的产品;步骤g),向购买人员所希望的场所运输;以及步骤h),因现场几乎没有与所需的要求一致的长度,因此选择与所需长度最接近的钢筋,设定进行连接操作安全且便利的区间来施行连接,若误差范围给连接操作带来不便,则使用长或短的连接位置调节钢筋来连接。
因此,为了使用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具有柱、梁的钢筋结构物,优选地,以能够适用于一个层高至四个层高或者连接柱之间的梁长度的1倍至4倍的方式,根据规定的规格差异按照不同的长度分别形成多个定长标准化钢筋来与之对应。
可以根据需要预先组装多个上述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来形成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或者预先组装多个连接位置调节钢筋来形成由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
因此,可以使用定长标准化钢筋或连接位置调节钢筋现场制造或者在工厂制造后运输到现场来利用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或由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迅速形成钢筋结构物。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相同,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
即,根据现场环境及其他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库存量不足等多种情况,能够以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在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之间不同的方式来使用。
同样,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的情况下,也能够以连接位置调节钢筋的长度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之间不同的方式来使用。
以下,观察其他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为向上方式的连接方法,首先,将上述说明的一实施例变形为连接至30层的情况,利用2630mm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和2480mm的连接位置调节钢筋来从连接点650mm开始进行连接,分别在6层、11层、16层、21层、26层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
使用曲线图表示上述内容如图34的a)部分所示。即,可以在曲线图上确认,每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时,连接点都出现急剧的变动。即,这是由于使用向上方式的连接方法而导致连接位置逐渐变高后急剧调节的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为向下方式的连接方法,利用2580mm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和2720mm的连接位置调节钢筋来从连接点770mm开始进行连接,分别在8层、15层、22层、29层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
使用曲线图表示上述内容如图34的b)部分所示。即,可以在曲线图上确认,每使用连接位置调节钢筋时,连接点都出现急剧的变动。即,这是由于使用向下方式的连接方法而导致连接位置逐渐变低后急剧调节的实施例。
用作基准钢筋的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可以选择具有长度差的两个钢筋。即,一个钢筋可以为比上述基准长度短的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另一个钢筋可以为比上述基准长度长的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在此情况下,与基准长度之间的长度规格偏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施工步骤时,可以选择交替连接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与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情况、连接一次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后连接两次以上上述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情况、连接两次以上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后连接一次上述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情况或者连接两次以上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后再连接两次以上上述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情况来实施直至到达完成区间。
第三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为使用2580mm的产品和2630mm的产品并根据基本的交替模式来连续连接的实施例。
2580mm的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比作为基准长度的2600mm短-20mm,而2630mm的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则长+30mm。由于长度尺寸偏差不同,因此,当单纯地以两种定长标准化钢筋各一次的方式交替连接时,连接点逐渐上升。
因此,第三实施例为如下实施例:连接点从710mm开始以连接两次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后连接一次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方式连接,使连接点逐渐向下,当到达650mm点附近时,再以连接一次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后连接一次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方式连接来重新使连接点逐渐向上。
以曲线图表示上述内容如图34的c)部分所示。即,可以通过选择性地组合实施交替使用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模式来管理连接点。
第四实施例为连接两次以上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后连接两次以上上述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情况。
以曲线图表示上述内容如图34的d)部分所示。
可以在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或者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中选择来从初始区间钢筋开始连接,无论从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或者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中的哪种开始连接,钢筋结构物的结构性能都相同。
第五实施例为以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与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各一次的方式交替连接的情况。
该实施例为基准长度为2600mm并利用2550mm的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和2650mm的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实施例。即,与上述一实施例或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不同,为利用与基准长度相差的长度规格偏差为相同的50mm的两种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实施例。连接点从710mm开始连接2550mm的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随着连接的进行,增量交替出现-50mm和+50mm,连接点也在710mm与660mm交替出现。
若基准长度为2610mm,则与2550mm的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偏差为-60mm,而与2650mm的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偏差为+40mm,但由于是以各一次的方式交替连接,因此,与基准长度之间的偏差在连接点的管理上不成问题。
上述第三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为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与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具有不同的偏差的情况,而上述第五实施例为具有相同偏差的情况。
在利用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和由连接位置调节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为相同方法的实施例。
进而,用作基准钢筋的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也可以选择具有长度差的三种以上的钢筋。因此,可以根据现场状况实施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组合,或者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组合等的实施例。
并且,上述第三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还可以包括连接位置调节钢筋来实施。
如上述内容所示,根据本发明,能够以一种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钢筋结构物,或者以定长标准化钢筋与连接位置调节钢筋这两种钢筋形成钢筋结构物,或者以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及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这两种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钢筋结构物,或者通过利用三种以上定长标准化钢筋或者组合实施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及连接位置调节钢筋等方式组合上述实施例来形成钢筋结构物。
因此,在定长标准化钢筋的连续对接施工时的交替模式也可以根据需要导出以上述基本模式为基础的应用模式以满足不同现场状况来实施。
另一方面,对接装置的种类多种多样,利用螺纹的方法可以选自由只在钢筋的一端部形成外螺纹部的情况、只在一端部形成内螺纹部的情况、在两端部形成外螺纹部的情况、在两端部形成内螺纹部的情况、在一端部形成外螺纹部且在另一端部形成内螺纹部的情况组成的组中。
在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外螺纹部的方法有多种。
例如,可以在将定长标准化钢筋的端部冷锻型锻后,通过滚轧加工或者吹气后切削加工等方式在钢筋的端部直接形成螺纹。
参照图4,可以在定长标准化钢筋84的一侧端部直接形成由圆柱形螺纹85形成的外螺纹部,或者在定长标准化钢筋86的两侧端部直接形成由圆柱形螺纹87形成的外螺纹部。
参照图6,可以在定长标准化钢筋104的一侧端部直接形成由圆锥形螺纹105形成的外螺纹部,或者在定长标准化钢筋106的两侧端部直接形成由圆锥形螺纹107形成的外螺纹部。
或者,如图4、图6、图12所示,可以在定长标准化钢筋81、101、161的端部以延伸状的方式一体化焊接从一端向另一端在规定区间形成螺纹的螺纹部件80、100、160。
形成内螺纹部的方法可以通过在定长标准化钢筋83、103、163的端部以延伸状的方式一体化焊接一侧开口并在内周面形成内螺纹部的部件82、102、162来形成。
但随着钢筋逐渐高强度化,在钢筋上形成螺纹的操作很困难,尤其,对钢筋的切削螺纹加工会损伤纤维状组织,因此,很难应用在SD600以上的超高强度钢筋。
因此,优选地,超高强度钢筋通过在钢筋上固态焊接螺纹部件来形成用于机械式连接的外螺纹部。
形成上述外螺纹部与内螺纹部时的焊接方法有多种,包括摩擦焊接、螺柱焊接、电子束焊接、雷射焊接、二氧化碳(CO2)焊接、氩弧焊接、对焊、闪光焊接等。摩擦焊接时可以根据需要去除焊接加强90。
并且,参照图16,可以在上述外螺纹部181临时结合钢筋耦合器180。
即,在中空圆筒形状体内临时结合向两侧方向形成内螺纹的耦合器180,在连接施工时利用临时结合的钢筋耦合器进行对接。
内螺纹的螺纹种类可以为圆柱形螺纹、圆锥形螺纹、圆柱-圆锥形一体型螺纹等。
参照图5,上述外螺纹部可以通过在定长标准化钢筋93的端部以延伸形状一体化焊接外周面形成圆柱形外螺纹部91的圆柱形螺纹部件92来形成。
为了提高实施例中圆柱形螺纹部件92的截面面积与所要连接的钢筋93的截面面积的比例,使螺纹部件的根部直径相对于钢筋93的直径扩张的方式形成,从而可以形成耐力得到提高的连接。
即,上述圆柱形螺纹部件92能够以根部直径比钢筋93的直径大的方式形成,根部直径大的圆柱形螺纹部件92能够以延伸性状一体化焊接于定长标准化钢筋93的端部形成。
在切削钢筋93的情况下,为了不减少根部直径,应进行吹气,但在焊接单独的部件时,无需复杂的吹气工序。
认为焊接截面面积比钢筋93大的部件会形成耐力得到提高的连接。
因此,在定长标准化钢筋93形成对接装置的实施例可以有只在一端部形成圆柱形外螺纹部91的情况94的实施例、只在一端部形成圆柱形内螺纹部99的情况95的实施例、在两端部圆柱形外螺纹部的情况96的实施例、在两端部形成圆柱形内螺纹部的情况98的实施例、在一端部形成圆柱形外螺纹部而在另一端部形成圆柱形内螺纹部的情况97的实施例。
在此情况下,定长标准化钢筋93通过形成圆柱形螺纹对接装置来连接。
参照图3,这种圆柱形螺纹结合结构可以为在一侧定长标准化钢筋的端部形成圆柱形内螺纹部30,在另一侧定长标准化钢筋的端部形成圆柱形外螺纹部31,在没有单独的耦合器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内螺纹部30与外螺纹部31的螺纹结合来使定长标准化钢筋与定长标准化钢筋之间直接连接的情况,或者使端部相互面对,在所要连接的连接定长标准化钢筋的端部分别形成圆柱形外螺纹部33,通过单独的耦合器32使上述圆柱形外螺纹部33螺纹结合两端的情况。
参照图7,在定长标准化钢筋110形成对接装置的实施例可以为只在一端部形成圆锥形外螺纹部111的情况113的实施例、只在一端部形成圆锥形内螺纹部112的情况114的实施例、在两端部形成圆锥形外螺纹部的情况115的实施例、在两端部形成圆锥形内螺纹部的情况117的实施例、在一端部形成圆锥形外螺纹部而在另一端部形成圆锥形内螺纹部的情况116的实施例。
在此情况下,定长标准化钢筋110通过形成圆锥形螺纹的对接装置来连接。
在圆锥形螺纹的情况下,相对于中心轴线可以形成6度至22度的倾斜角。
并且,在圆锥形螺纹的情况下,优选地,能够以通过三圈半至四圈半左右完成紧固的方式形成螺纹。
并且,上述外螺纹部或者内螺纹部可以形成圆柱-圆锥形一体型螺纹结合结构。
参照图13,上述圆柱-圆锥形一体型螺纹包括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内螺纹部21、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外螺纹部31。
上述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内螺纹部21在内径一体成型形成圆柱形螺纹的圆柱形内螺纹部P1以及在上述圆柱形内螺纹部P1的一端内径变窄的圆锥形内螺纹部T1。
在内径向内侧方向整齐形成圆柱形内螺纹部P1和圆锥形内螺纹部T1,以圆锥形内螺纹部T1位于上述圆柱形内螺纹部P1内侧的方式形成。
上述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外螺纹部31在外径一体成型形成圆柱形螺纹的圆柱形外螺纹部P2以及在上述圆柱形外螺纹部P2的一端外径变窄的圆锥形外螺纹部T2。
为了螺纹结合,以相互对应的规格形成的圆锥形螺纹部圆锥形螺纹部T1、T2与圆柱形螺纹部P1、P2分别为均通过螺纹结合形成内外啮合结构的结构。
为此,上述圆柱形内螺纹部P1的内径DP1(minor diameter)以比上述圆锥形内螺纹部T1的最大内径DT1大的方式形成。
即,上述圆锥形内螺纹部T1以内径向圆柱形内螺纹部P1的方向逐渐变大的方式形成,但上述圆锥形内螺纹部T1以最大内径DT1比上述圆柱形内螺纹部P1的内径DP1小的方式形成。
并且,上述圆柱形外螺纹部P2的外径DP2(major diameter)以比上述圆锥形外螺纹部T2的最大外径DT2大的方式形成。
即,上述圆锥形外螺纹部T2以外径向上述圆柱形外螺纹部P2的方向逐渐变大的方式形成,但上述圆锥形外螺纹部T2以最大外径DT2比上述圆柱形外螺纹部P2的外径DP2小的方式形成。
由此,上述圆锥形螺纹部T1、T2与圆柱形螺纹部P1、P2可以分别实现均形成内外啮合的螺纹的结构。
进而,在上述圆柱形内螺纹部P1与圆锥形内螺纹部T1之间以及在上述圆柱形外螺纹部P2与圆锥形外螺纹部T2之间分别形成螺纹不连续部23、33。
上述不连续部23、33只要是螺纹不连续,其形状或方法多种多样。
例如,可以在圆周方向以带形状加工形成凹陷的凹槽部。即,通过上述凹槽部可以具有圆锥形螺纹部-凹槽部-圆柱形螺纹部T1-23-P1、T2-33-P2的一连的结构。因此,圆锥形螺纹部的螺纹线是不连续的。
但螺纹的不连续不必形成凹槽部,形成螺纹不连续的结构包括很多种。
若螺纹不连续,则易于螺纹的加工,而且可以与上述圆锥形内螺纹部T1的最大内径DT1或者上述圆锥形外螺纹部T2的最大外径DT2无关地分别以任意的直径规格形成圆柱形内螺纹部P1或圆柱形外螺纹部P2。
由此,可以通过增加圆锥形螺纹部与圆柱形螺纹部的有效截面面积来对拉伸力等具有耐力。
为了有效迅速的螺纹结合操作,上述圆柱形内螺纹部P1以内径DP1比上述圆锥形外螺纹部T2的最大外径DT2大的方式形成。
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从根源上避免螺纹结合操作时不必要的螺纹之间的干涉。
通过这种方式,当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内螺纹部21与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外螺纹部31进行螺纹结合旋转时,发生内外圆柱形螺纹部与内外圆锥形螺纹部同时结合的作用,利用这种作用具有可以使在减少结合旋转数的同时使圆柱-圆锥形一体型螺纹无遗漏地全部结合的结构成为可能的效果。
即,由于圆锥形螺纹部T1、T2与圆柱形螺纹部P1、P2均为分别形成内外啮合的螺纹的结构,因此具有同时结合圆柱形内螺纹部P1、圆柱形外螺纹部P2与圆锥形内螺纹部T1、圆锥形外螺纹部T2的效果。
并且,在结合完毕时,由于圆锥形内螺纹部T1、圆锥形外螺纹部T2与圆柱形内螺纹部P1、圆柱形外螺纹部P2之间相互夹紧,因此,即使没有额外的锁紧螺母也可以锁紧螺纹间的结合。
参照图14的X1)部分,在单纯组合圆锥形螺纹与圆柱形螺纹的以往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圆锥形螺纹的最大外径与圆柱形螺纹的外径相同,插入时内螺纹35与外螺纹34相互干涉36。因此,临时结合深度D1受限,若无螺纹旋转,则无法使圆锥形螺纹向深处插入来形成临时结合。
然而,根据本发明,如图14的X2)部分所示,内螺纹体与外螺纹体以圆柱形内螺纹部的内径比圆锥形外螺纹部的最大外径大的方式形成,当临时结合完毕时,圆锥形螺纹部可以形成相互接触37,而圆柱形螺纹部可以形成相互隔开38。最终,形成根据圆锥形螺纹部与圆柱形螺纹部的接触与否来决定临时结合深度的结构,因此,与X1)部分相比,X2)部分所示的临时结合可以形成更深的深度。
即,外螺纹体可以在没有螺纹旋转的情况下插入内螺纹体内部直至内外圆锥形螺纹部的圆锥形螺纹之间开始结合的位置、内外圆锥形螺纹部的圆锥形螺纹与内外圆柱形螺纹部的圆柱形螺纹之间同时开始结合的位置或者内外圆柱形螺纹部的圆柱形螺纹之间开始结合的位置来临时结合。因此,可以增大临时结合时的结合深度D2(D2>D1)。
结合后,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内螺纹部21与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外螺纹部31形成包括通过圆柱形内螺纹部P1、圆柱形外螺纹部P2结合的结合,可以具有通过圆柱形内螺纹部P1、圆柱形外螺纹部P2的直进度,与只通过圆锥形内螺纹部T1圆锥形外螺纹部T2的结合,可以更为减少直进度的弯曲。
参照图15,在定长标准化钢筋181形成对接装置的实施例可以为只在一端部形成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外螺纹部180的情况183的实施例、只在一端部形成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内螺纹部182的情况184的实施例、在两端部形成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外螺纹部的情况182的实施例、在两端部形成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内螺纹部的情况187的实施例、在一端部形成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外螺纹部而在另一端部形成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内螺纹部的情况186的实施例186的实施例。
参照图22,在上述外螺纹部或者内螺纹部结合有螺纹保护盖200,在上述螺纹保护盖200形成提供有关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201的固有信息的信息提供部202。
由于在现场难以管理材料,操作人员难以通过肉眼识别各标准化钢筋的全长为多少毫米,因此,可以通过在装拆于钢筋的螺纹保护盖200直接表示固有信息来识别钢筋。
上述信息提供部202的实施例包括文字表示、条形码方式、射频识别(RFID)方式、二维码202方式、近场通信(NFC)方式等。
例如,可以使用终端装置识别二维码202来与提供钢筋信息表示部203的应用程序204来联动。
其他提供有关定长规格的固有信息的方法还可以有在钢筋生产阶段直接在钢筋上附加阴文或阳文形状来形成信息提供部等多种实施例。
在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还可以一体化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1378723中公开的利用由接合端部件形成的插座紧固型钢筋连接件的对接装置。
上述发明已公开,在此将省略有关发明的结构与效果的说明,而以由接合端部件形成的插座紧固型钢筋连接件作为对接装置形成于定长标准化钢筋的实施例为中心进行说明。
即,参照图11,上述对接装置可以为选自由只在定长标准化钢筋157的一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150的情况151、只在一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152的情况153、在两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的情况154、在两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况156、在一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而在另一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况155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
参照图10,如上述专利所公开的,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140为接合于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141a的端部并在外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紧固插座结合用外螺纹部142的部件。
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143为如下部件:一侧端部形成与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的端部形状相对应的形状144,另一侧端部接合于定长标准化钢筋的端部141b,具有与上述一侧端部隔开且一端部向侧方向以与长度方向呈选自锐角、直角以及钝角中的任一角度的一个或多个台阶部145。
并且,可以在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侧临时结合紧固插座146。在夹紧紧固前,紧固插座146处于能够自由移动的状态。
上述紧固插座146为如下中空形状的部件:沿长度方向开口,以包裹收容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143的外部面与第一接合端部件140的外部面的方式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在内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与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140的紧固插座结合用外螺纹部142螺纹结合的紧固插座结合用内螺纹部147,配置有卡定于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的台阶部145并相对于长度方向呈选自锐角、直角及钝角中的任一角度的一个或多个卡定部。
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140的结构与第二接合端部件143的结构可以互换来实施,紧固插座146的位置也可以临时结合于第一接合端部件140侧。
并且,可以在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一体化韩国授权专利第10-1014543号的利用由螺纹型套件形成的钢筋连接件的对接装置。
即,参照图8,上述由螺纹型套件形成的钢筋连接件为利用形成于钢筋的端部120的外螺纹部121的钢筋连接件,首先,为在外螺纹部121直接形成于定长标准化钢筋120的端部的状态下结合上述螺纹型套件的结构要素的结构。
在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的上述外螺纹部121结合一个套件122或者另一个套件123。
即,参照图9,可以为选自由只在标准化钢筋130的一端部外螺纹部结合一个套件131的情况133、只在一端部结合另一个套件132的情况134、在两端部结合一个套件的情况135、在两端部结合另一个套件的情况136、在一端部结合一个套件而在另一端部结合另一个套件的情况137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
参照图8,上述一个套件122为在内部面形成内螺纹部124并在外部面形成外螺纹部125的部件,上述另一个套件123为如下部件:在内部面形成内螺纹部126,一端部沿轴方向形成第一卡定部127,上述第一卡定部127形成与中轴线垂直的平行的面。
可以在上述另一个套件123侧临时结合有结合插座128。在夹紧紧固之前,结合插座128处于能够自由移动的状态。
上述结合插座128为如下部件:在内部面形成与上述一个套件122的外螺纹部125螺纹紧固的内螺纹部129,在一端部的内部面沿圆心方向以面对上述另一个套件123的第一卡定部127的方式突出形成起到卡定作用的卡定部129b。
并且,虽未图示,作为上述列举的实施例的组合,上述对接装置可以在上述标准化钢筋的一端部结合作为由接合端部件形成的插座紧固型钢筋连接件的结构要素的第一接合端部件或者第二接合端部件,在另一端部结合作为由螺纹型套件形成的钢筋连接件的结构要素的一个套件或者另一个套件。
即,可以有第一接合端部件-一个套件、第一接合端部件-另一个套件、第二接合端部件-一个套件、第二接合端部件-另一个套件等实施例。还可以有其他上述列举的对接装置的组合实施例。
其他与上述内容相关的变形的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畴内。

Claims (19)

1.一种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步骤a),确定待对接的钢筋的基准长度;
步骤b),确定与上述基准长度相同或者比上述基准长度短或者长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及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材质、直径来选择用作基准钢筋的定长标准化钢筋;以及
步骤c),反复使用一个以上的所选择的用作基准钢筋的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
上述步骤c)包括:
步骤(i):设置初始区间钢筋;
步骤(ii):在上述初始区间钢筋反复对接用作基准钢筋的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以及
步骤(iii):反复实施上述步骤(i)至步骤(ii)直至到达完成区间,
在各基准长度内,在除分别距离柱两端150mm的区域以外的区间或者分别距离梁两端150mm的区域以外的区间中形成各个对接,
上述对接装置为选自由只在一端部形成外螺纹部的情况、只在一端部形成内螺纹部的情况、在两端部形成外螺纹部的情况、在两端部形成内螺纹部的情况以及在一端部形成外螺纹部而在另一端部形成内螺纹部的情况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
上述外螺纹部与内螺纹部为圆柱形螺纹结合结构、圆锥形螺纹结合结构或者圆柱-圆锥形一体型螺纹结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a)中的基准长度包括对接点的连接操作预留区间,
在上述步骤(iii)中,当第n个对接点脱离上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的范围时,在上述第n个之前的任意连接点对接连接位置调节钢筋来使第n个连接点回归到上述连接操作预留区间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位置调节钢筋为长度与用作基准钢筋的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不同的定长标准化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为具有不同长度的两个钢筋,一个钢筋为比上述基准长度短的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另一个钢筋为比上述基准长度长的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
在施工步骤中选择性地实施交替连接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与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情况、连接一次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后连接上述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两次以上的情况、连接两次以上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后连接一次上述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情况或者连接两次以上缩短型定长标准化钢筋后连接两次以上上述延长型定长标准化钢筋的情况,直至到达完成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准长度为一个层高、两个层高、三个层高或者四个层高的长度,或者为连接柱之间的梁长度的1倍、2倍、3倍或者4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c)中,反复使用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长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基准长度产生一处连接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圆柱形螺纹结合结构分为如下情况:
在一侧钢筋的端部形成圆柱形内螺纹部,在另一侧钢筋的端部形成圆柱形外螺纹部,以使上述圆柱形内螺纹部和圆柱形外螺纹部螺纹结合;或者
在端部相向连接的两个钢筋的端部分别形成圆柱形外螺纹部,通过单独的耦合器使上述圆柱形外螺纹部两端螺纹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圆柱-圆锥形一体型螺纹结合结构包括:
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内螺纹部,由在内径形成圆柱形螺纹的圆柱形内螺纹部与在上述圆柱形内螺纹部的一端内径变窄的圆锥形内螺纹部形成为一体;以及
圆柱-圆锥形一体型外螺纹部,由在外径形成圆柱形螺纹的圆柱形外螺纹部与在上述圆柱形外螺纹部的一端外径变窄的圆锥形外螺纹部形成为一体,
上述圆柱形内螺纹部的内径比上述圆锥形内螺纹部的最大内径大,
上述圆柱形外螺纹部的外径比上述圆锥形外螺纹部的最大外径大,
在上述圆柱形内螺纹部与圆锥形内螺纹部之间以及上述圆柱形外螺纹部与圆锥形外螺纹部之间分别形成螺纹不连续部,
上述圆柱形内螺纹部的内径比上述圆锥形外螺纹部的最大外径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螺纹部或者内螺纹部结合有螺纹保护盖,
在上述螺纹保护盖形成有提供与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相关的固有信息的信息提供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接装置为选自由只在一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的情况、只在一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况、在两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的情况、在两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况以及在一端部形成第一接合端部件且在另一端部形成第二接合端部件的情况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
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为接合于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的端部并在外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紧固插座结合用外螺纹部的部件,
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为如下部件:一侧端部形成与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的端部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另一侧端部接合于定长标准化钢筋的端部,配置有从上述一侧端部隔开且使轴方向上的一端部与长度方向呈选自锐角、直角及钝角中的任一角度的一个或多个台阶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侧结合有紧固插座,
上述紧固插座为如下中空形状的部件:沿长度方向开口,以包裹收容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的外部面与第一接合端部件的外部面的方式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在内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与上述第一接合端部件的紧固插座结合用外螺纹部螺纹结合的紧固插座结合用内螺纹部,配置有卡定于上述第二接合端部件的台阶部并相对于长度方向呈选自锐角、直角及钝角中的任一角度的一个或多个卡定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螺纹部结合一个套件或者另一个套件,
在上述外螺纹部结合一个套件或者另一个套件的情况为选自由在一端部外螺纹部结合一个套件的情况、在一端部外螺纹部结合另一个套件的情况、在两端部外螺纹部结合一个套件的情况,在两端部外螺纹部结合另一个套件的情况以及在一端部外螺纹部结合一个套件并在另一端部外螺纹部结合另一个套件的情况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
上述一个套件为在内部面形成内螺纹部并在外部面形成外螺纹部的部件,
上述另一个套件为如下部件:在内部面形成内螺纹部,一端部沿轴方向形成第一卡定部,上述第一卡定部形成与中轴线垂直的平行的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另一个套件侧临时结合有结合插座,
上述结合插座为如下部件:在内部面形成与上述一个套件的外螺纹部螺纹紧固的内螺纹部,内部面以与上述另一个套件的第一卡定部相向并起到卡定作用的方式在一端部的内部面沿圆心方向突出形成卡定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将用在柱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用于梁,能够将用在梁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用于柱。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通过预先组装多个来形成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
17.一种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其特征在于,确定钢筋的材质、直径后规定作为从一端到另一端为止的长度规格的定长标准化长度尺寸并将其赋予到所要切割的钢筋,根据所赋予的长度尺寸将上述钢筋切割为定长长度,确定用于对接切割为上述定长钢筋的对接装置的种类后,在根据上述定长标准化长度切割为定长的钢筋的一端或者两端形成上述对接装置来使对接装置一体化。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其特征在于,上述定长标准化钢筋以能够应用于一个层高至四个层高或者连接柱之间的梁的长度的1倍至4倍的方式分别形成多个有差别的长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其特征在于,上述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通过预先组装多个来形成由定长标准化钢筋形成的预组装钢筋网。
CN202280018715.2A 2021-03-11 2022-02-07 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及利用其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69642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32135 2021-03-11
KR1020210032135A KR102254575B1 (ko) 2021-03-11 2021-03-11 맞대기 이음장치가 일체화된 정척 규격화 철근 및 이를 이용한 철근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PCT/KR2022/001843 WO2022191442A1 (ko) 2021-03-11 2022-02-07 맞대기 이음장치가 일체화된 정척 규격화 철근 및 이를 이용한 철근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64287A true CN116964287A (zh) 2023-10-27

Family

ID=76157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8715.2A Pending CN116964287A (zh) 2021-03-11 2022-02-07 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及利用其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4138A1 (zh)
EP (1) EP4306741A1 (zh)
JP (1) JP7479743B2 (zh)
KR (1) KR102254575B1 (zh)
CN (1) CN116964287A (zh)
AU (1) AU2022233992A1 (zh)
CA (1) CA3212843A1 (zh)
TW (1) TWI796966B (zh)
WO (1) WO20221914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54575B1 (ko) * 2021-03-11 2021-05-21 김용근 맞대기 이음장치가 일체화된 정척 규격화 철근 및 이를 이용한 철근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58A (zh) * 1992-12-31 1994-07-06 华电建设工程接头技术公司 一种钢筋的续接方法
CN103827412A (zh) * 2012-04-19 2014-05-28 福田章 变形钢筋的螺合式钢筋接头、以及设有螺纹的变形钢筋
KR101541243B1 (ko) * 2014-06-20 2015-08-03 김용근 철근연결구
CN104863370A (zh) * 2015-06-01 2015-08-26 刘鑫锦 钢筋网片整体成型及快速拼装技术
CN205530957U (zh) * 2015-10-21 2016-08-31 深圳市华阳国际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 一种非标准剪力墙的标准化预制构件
CN109563706A (zh) * 2016-10-13 2019-04-02 福田章 异形钢筋的螺纹式钢筋接头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KR20200078815A (ko) * 2018-12-24 2020-07-02 김종천 걸쇠 일체형 이형철근 이음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45520A (en) * 1931-04-08 1936-06-23 Davison Alice Lydia Shepard Cable tool joint
US5729952A (en) * 1995-12-11 1998-03-24 Dahl; Kjell L. Mechanical rebar couplers
NL1012410C2 (nl) * 1999-06-22 2001-01-10 R C M Ankertec B V Betonconstructie met ankerstaven alsmede ankerstaaf.
WO2004098807A1 (en) * 2000-11-21 2004-11-18 Barsplice Products, Inc. Method of making steel couplers for joining concrete reinforcing bars
WO2006054508A1 (ja) * 2004-11-16 2006-05-26 Hanex Co., Ltd. データキャリア装着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014543B1 (ko) 2005-09-05 2011-02-14 김용근 나사형 슬리브에 의한 철근 연결구
TW200811342A (en) * 2006-08-29 2008-03-01 Sqv Internat Inc Method of continuous connection produ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for reinforcing bars
FR2917805B1 (fr) * 2007-06-25 2009-09-04 Vallourec Mannesmann Oil & Gas Element filete de composant a filetage antagonistes, et joint filete tubulaire correspondant
JP2009264045A (ja) 2008-04-28 2009-11-12 Dai Ichi High Frequency Co Ltd コンクリート造梁の配筋施工方法
JP5165997B2 (ja) 2007-11-09 2013-03-21 第一高周波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造梁の配筋構造および配筋施工方法
JP4971201B2 (ja) 2008-01-07 2012-07-11 第一高周波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造梁の配筋施工方法
JP2011102488A (ja) * 2009-11-11 2011-05-26 Dai Ichi High Frequency Co Ltd 異径鉄筋ねじ式鉄筋継手および継手付き鉄筋構造
US8919387B2 (en) * 2009-12-07 2014-12-30 General Plastics & Composites, L.P. High strength thread for tubular composites
KR101378723B1 (ko) * 2013-09-09 2014-03-27 김용근 접합단부재에 의한 소켓체결형 철근연결구
TWM500127U (zh) * 2014-12-19 2015-05-01 Rong-Zhang Lin 鋼筋續接器
JP6373467B1 (ja) * 2017-09-28 2018-08-15 章 福田 ねじ式鉄筋継手使用配筋・長さ調整用鉄筋・および配筋構築方法
CA2984826A1 (en) * 2017-11-07 2019-05-07 Complete Group Technologies Ltd. Multiple tapered threaded connection
KR20190064240A (ko) * 2017-11-30 2019-06-10 전병수 철근 연결용 커플링 및 그 철근 연결용 커플링을 이용한 연결방법
TWI701373B (zh) * 2019-01-04 2020-08-1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構築多個層樓之建築物結構之方法
FR3098879B1 (fr) * 2019-07-19 2021-07-30 Vallourec Oil & Gas France Joint fileté à profil hélicoïdal dissymétrique
KR102254575B1 (ko) * 2021-03-11 2021-05-21 김용근 맞대기 이음장치가 일체화된 정척 규격화 철근 및 이를 이용한 철근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58A (zh) * 1992-12-31 1994-07-06 华电建设工程接头技术公司 一种钢筋的续接方法
CN103827412A (zh) * 2012-04-19 2014-05-28 福田章 变形钢筋的螺合式钢筋接头、以及设有螺纹的变形钢筋
KR101541243B1 (ko) * 2014-06-20 2015-08-03 김용근 철근연결구
CN104863370A (zh) * 2015-06-01 2015-08-26 刘鑫锦 钢筋网片整体成型及快速拼装技术
CN205530957U (zh) * 2015-10-21 2016-08-31 深圳市华阳国际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 一种非标准剪力墙的标准化预制构件
CN109563706A (zh) * 2016-10-13 2019-04-02 福田章 异形钢筋的螺纹式钢筋接头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KR20200078815A (ko) * 2018-12-24 2020-07-02 김종천 걸쇠 일체형 이형철근 이음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5727A (zh) 2022-09-16
US20240044138A1 (en) 2024-02-08
WO2022191442A1 (ko) 2022-09-15
JP7479743B2 (ja) 2024-05-09
AU2022233992A1 (en) 2023-10-12
KR102254575B1 (ko) 2021-05-21
JP2024509870A (ja) 2024-03-05
CA3212843A1 (en) 2022-09-15
EP4306741A1 (en) 2024-01-17
TWI796966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2247B (zh) 用角钢的预制钢骨混凝土柱及其建造方法
CA2867964C (en) Prefabricated modular rebar modul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8474204B2 (en) Architectured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US20160108618A1 (en) Prefabricated modular rebar modul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EP2966236A1 (en) Joining device for precast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with a dry joint
EP2966232A1 (en) Dry joint joining device between columns and beams of precast reinforced concrete
CN116964287A (zh) 对接装置一体化的定长标准化钢筋及利用其的钢筋结构物施工方法
KR101404515B1 (ko) 3조각 하이브리드 빔 및 그 제작방법
JP2011102488A (ja) 異径鉄筋ねじ式鉄筋継手および継手付き鉄筋構造
JP4740029B2 (ja) 床版または覆工板の製造方法
US20150027076A1 (en) Sleeve Device For Increasing Shear Capacity
JP4971201B2 (ja) コンクリート造梁の配筋施工方法
CN211499378U (zh) 一种密拼双向不出筋叠合板节点构造
US20130014462A1 (en) Method of reducing the width of cracks in masonry
JP7082522B2 (ja) プレキャスト合成床版の継手構造
CN215253427U (zh) 一种预制柱与叠合梁互锚结构
CN113846800A (zh) 一种预制型钢卧梁、预制楼板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KR200371602Y1 (ko) H형강을 이용한 철골 구조물 조립 세트
AU2020463617A1 (en)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structure
WO2021014616A1 (ja) 鉄筋継手および鉄筋組立体、並びにプレキャスト鉄筋コンクリート体
WO2009066829A1 (en) Connector for pre-fabricating the reinforced bar and connecting method using the connector
JP2009264045A (ja) コンクリート造梁の配筋施工方法
JP2011174277A (ja) 長さ調整用ねじ式鉄筋継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継手付き鉄筋構造
Bródka et al. Design of hollow section overlap joints with the reinforcing rib plate. Welded connection resistance
JP5364193B2 (ja) コンクリート造梁の配筋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