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3333A - 斷線位置推定裝置及斷線位置推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斷線位置推定裝置及斷線位置推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233333A TW202233333A TW111105900A TW111105900A TW202233333A TW 202233333 A TW202233333 A TW 202233333A TW 111105900 A TW111105900 A TW 111105900A TW 111105900 A TW111105900 A TW 111105900A TW 202233333 A TW202233333 A TW 202233333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wire electrode
- motor
- torque
- dis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67 deionis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641 deionized wat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group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23H7/101—Supply of working media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1/00—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i.e. removing metal with a series of rapidly recurr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between an electrode and a workpiece in the presence of a fluid dielectric
- B23H1/02—Electr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power supply, control, preventing short circuits or other abnormal dischar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23H7/104—Wire tension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2500/00—Holding and positioning of tool electrodes
- B23H2500/20—Methods or devices for detecting wire or workpiece posi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23H7/102—Automatic wire threa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包含:轉矩取得部(70),取得捲取馬達(52)的轉矩(Tq);判定部(72),判定金屬線電極(12)的後端(12a)是否通過捲取滾輪(48);旋轉角度取得部(74),取得捲取馬達(52)的旋轉角度(A
RO);以及斷線位置推定部(76),依據從金屬線電極(12)斷線起至判定為後端(12a)通過捲取滾輪(48)為止的旋轉角度(A
RO),推定金屬線電極(12)的斷線位置(P
BR)。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金屬線放電加工機,特別關於推定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之斷線位置推定裝置及斷線位置推定方法。
於日本特開2019-217559號公報,揭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之先前技術。先前技術,係以算出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為目的。於日本特開2019-217559號公報,揭露先前技術之前端檢測電極。前端檢測電極,設置於金屬線電極的搬運路徑中。前端檢測電極,與金屬線電極接觸。前端檢測電極的電壓,根據前端檢測電極與金屬線電極是否接觸而變化。
先前技術之前端檢測電極,設置於較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更為上游。金屬線電極,在斷線發生時回捲。此處,先前技術,依據前端檢測電極電壓之變化,而檢測回捲之金屬線電極成為與前端檢測電極未接觸之位置。亦即,先前技術,依據前端檢測電極電壓之變化,檢測金屬線電極的前端位置。此外,先前技術,依據金屬線電極的前端位置、與金屬線電極的回捲量,算出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日本特開2019-217559號公報所揭露之技術,至少具有下述問題點。亦即,操作者,必須於金屬線電極的搬運路徑中設置前端檢測電極。亦即,操作者之設定作業的步驟數增加。此外,金屬線電極在較前端檢測電極更為上游中斷線的情況,於回捲開始之時間點中,金屬線電極的前端已位於較前端檢測電極更為上游。因此,回捲之金屬線電極的前端不可能到達前端檢測電極。因此,藉由日本特開2019-217559號公報之技術,無法算出斷線位置。進一步,為了檢測金屬線電極的前端,必須使金屬線電極往與送出時相反之方向回捲(倒退)。一旦使金屬線電極倒退,則於該時點有金屬線電極打結的疑慮。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將前端檢測電極省略,且可靠度良好地推定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之斷線位置推定裝置及斷線位置推定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第1態樣為一種斷線位置推定裝置,推定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之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具備:捲取滾輪,捲取向加工對象物送出而通過該加工對象物之該金屬線電極;捲取馬達,驅動該捲取滾輪;以及感測器,將與該捲取馬達的主軸之驅動相應的檢測訊號輸出;該斷線位置推定裝置,具備:轉矩取得部,依據該檢測訊號,取得該捲取馬達的轉矩;判定部,在該金屬線電極已斷線的情況,依據該轉矩,判定由該捲取滾輪所捲取之該金屬線電極的後端是否已通過該捲取滾輪;旋轉角度取得部,依據該檢測訊號,取得該捲取馬達的旋轉角度;以及斷線位置推定部,依據從該金屬線電極斷線起至判定為該金屬線電極的後端已通過該捲取滾輪為止之該捲取馬達的旋轉角度,推定該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
本發明之第2態樣為一種斷線位置推定方法,推定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之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具備:捲取滾輪,捲取向加工對象物送出而通過該加工對象物之該金屬線電極;捲取馬達,驅動該捲取滾輪;以及感測器,將與該捲取馬達的主軸之驅動相應的檢測訊號輸出;該斷線位置推定方法,包含:旋轉角度取得步驟,依據該感測器的檢測訊號,取得該捲取馬達的旋轉角度;轉矩取得步驟,依據該感測器的檢測訊號,取得該捲取馬達的轉矩;判定步驟,在該金屬線電極已斷線的情況,依據該轉矩,判定由該捲取滾輪所捲取之該金屬線電極的後端是否已通過該捲取滾輪;以及斷線位置推定步驟,依據從該金屬線電極斷線起至判定為該金屬線電極的後端已通過該捲取滾輪為止之該捲取馬達的旋轉角度,推定該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
[本發明之效果]
依本發明之態樣,則提供一種將前端檢測電極省略,且可靠度良好地推定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之斷線位置推定裝置、及斷線位置推定方法。
上述目的、特徵及優點,應可從參考添附圖式而說明之以下實施形態的說明簡單地了解。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斷線位置推定裝置、及斷線位置推定方法,參考添附圖式並詳細地說明較佳實施形態。
[實施形態]
圖1係實施形態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的構成圖。
於圖1,不僅圖示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亦圖示X軸線、Y軸線、Z軸線。X軸線、Y軸線、Z軸線彼此正交。本實施形態中,X軸線與Y軸線為和水平面平行之方向軸線。本實施形態中,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水平方向係指XY方向。此外,本實施形態中,Z軸線為和重力方向平行之方向軸線。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係藉由在形成於金屬線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W之間的極間g(參考圖2)產生放電,而對加工對象物W施行放電加工之工業機械。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具備加工機本體14與控制裝置16。加工機本體14,施行放電加工。控制裝置16,控制加工機本體14。
加工機本體14,具備加工槽18、平台(移動台座)20、進給機構22、及回收箱24。加工槽18為儲存加工液Lq的槽。加工液Lq為具有介電性質的液體。例如,加工液Lq為去離子水。
平台20,係支持加工對象物W之台座。平台20,設置於加工槽18內。平台20,可沿著水平方向移動。另,可移動之平台20,係依據已知技術而實現。
圖2係實施形態之進給機構22的構成圖。
進給機構22,係沿著既定送出路徑將金屬線電極12送出之機構。金屬線電極12的送出路徑,係依金屬線捲筒30、進給滾輪32、上金屬線導件38A、加工對象物W、下金屬線導件38B、捲取滾輪48之順序經過的路徑。另,金屬線捲筒30、進給滾輪32、上金屬線導件38A、加工對象物W、下金屬線導件38B、捲取滾輪48之詳細說明,將於後續詳述。進給機構22,具備供給系統26與回收系統28。供給系統26,對加工對象物W供給金屬線電極12。回收系統28,將通過加工對象物W之金屬線電極12回收。
另,圖2中,將支持加工對象物W之平台20的圖示省略。此外,將圖2之金屬線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W相鄰描繪。然則,一般而言,金屬線電極12,通過貫通加工對象物W的孔(參考圖1)。
供給系統26,具備金屬線捲筒30、進給滾輪32、2個輔助滾輪34A、上管模36A、及上金屬線導件38A。金屬線捲筒30,為可旋轉之捲筒。金屬線電極12,以可拉出的方式捲繞於金屬線捲筒30。進給滾輪32及2個輔助滾輪34A,各自為可旋轉之滾輪。將從金屬線捲筒30拉出之金屬線電極12,架設於進給滾輪32。2個輔助滾輪34A,設置於金屬線捲筒30與進給滾輪32之間。2個輔助滾輪34A,抑制金屬線電極12的撓曲。上管模36A,係設置於較進給滾輪32更下游之筒狀構件。上管模36A,將金屬線電極12往上金屬線導件38A引導。上金屬線導件38A,係將金屬線電極12從進給滾輪32往加工對象物W引導之金屬線導件。上金屬線導件38A,可沿水平方向移動。於上金屬線導件38A(上金屬線導件38A之內部),設置上電極銷40A。上電極銷40A,和未圖示的電源連接。此電源,經由上電極銷40A,而對金屬線電極12施加電壓脈衝(電壓)。
進給滾輪32與輔助滾輪34A,宜夾持金屬線電極12(參考圖2)。藉此,降低金屬線電極12從進給滾輪32脫離的疑慮。另,輔助滾輪34A的數量,並未限定於圖2之例示(2個)。
供給系統26,進一步具備轉矩馬達42及進給馬達44。轉矩馬達42,係對金屬線捲筒30施加旋轉轉矩的馬達。此旋轉轉矩,為妨礙金屬線電極12的送出之方向的轉矩。藉由此一旋轉轉矩,對金屬線電極12施加與送出方向相反方向的力(後向張力)。進給馬達44,例如為伺服馬達。進給馬達44,與進給滾輪32連接。進給馬達44,控制進給滾輪32的旋轉。
進給馬達44,具備主軸44a。此外,於進給馬達44,設置感測器46A。感測器46A,例如為旋轉編碼器。感測器46A,將與主軸44a之驅動相應的檢測訊號Si
A輸出。將檢測訊號Si
A,往控制裝置16輸入(參考圖1)。
回收系統28,具備下金屬線導件38B、輔助滾輪34B、下管模36B、捲取滾輪48、及壓輪50。下金屬線導件38B,係將通過加工對象物W之金屬線電極12往捲取滾輪48引導的金屬線導件。下金屬線導件38B,可沿水平方向移動。於下金屬線導件38B,設置下電極銷40B。下電極銷40B,和未圖示的電源連接。此電源,經由下電極銷40B而對金屬線電極12施加電壓。另,下電極銷40B與上電極銷40A,亦可和同一電源連接。輔助滾輪34B,為可旋轉之滾輪。輔助滾輪34B,設置於下金屬線導件38B與捲取滾輪48之間。輔助滾輪34B,抑制金屬線電極12的撓曲。輔助滾輪34B之數量,並無特別限定。下管模36B,係設置於較下金屬線導件38B更下游之筒狀構件。下管模36B,將金屬線電極12往捲取滾輪48引導。捲取滾輪48及壓輪50,各自為可旋轉之滾輪。將通過下金屬線導件38B之金屬線電極12,架設於捲取滾輪48。壓輪50,與捲取滾輪48一同夾持金屬線電極12。藉此,降低金屬線電極12撓曲的疑慮。
回收系統28,進一步具備捲取馬達52。捲取馬達52,例如為伺服馬達。捲取馬達52,和捲取滾輪48連接。捲取馬達52,控制捲取滾輪48的旋轉。
捲取馬達52,具備主軸52a。此外,於捲取馬達52,設置感測器46B。感測器46B,例如為旋轉編碼器。感測器46B,將與主軸52a之驅動相應的檢測訊號Si
B輸出。將檢測訊號Si
B,往控制裝置16輸入(參考圖1)。
控制裝置16,具備馬達驅動裝置54、馬達指令裝置56、及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參考圖1)。馬達驅動裝置54,將轉矩馬達42、進給馬達44、及捲取馬達52驅動。馬達指令裝置56,向馬達驅動裝置54輸出指令訊號Si
O。
以下,說明馬達驅動裝置54、馬達指令裝置56、及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然則,關於馬達驅動裝置54、馬達指令裝置56,亦可利用與馬達控制相關之已知技術。因此,於以下內容中,簡單地說明陳述馬達驅動裝置54與馬達指令裝置56之說明。
馬達指令裝置56,包含處理器與記憶體。另,馬達指令裝置56之處理器與記憶體,皆未圖示。於馬達指令裝置56之記憶體,輸入既定程式。馬達指令裝置56之處理器,實行既定程式。藉此,馬達指令裝置56,將指令訊號Si
O輸出。指令訊號Si
O,係用於指定轉矩馬達42、進給馬達44、及捲取馬達52的旋轉速度之訊號。馬達指令裝置56,可輸出用於指定轉矩馬達42的旋轉速度之指令訊號Si
O、用於指定進給馬達44的旋轉速度之指令訊號Si
O、及用於指定捲取馬達52的旋轉速度之指令訊號Si
O。
馬達驅動裝置54,適當地包含馬達放大器(馬達驅動器)。馬達驅動裝置54,依據輸入之指令訊號Si
O,對轉矩馬達42、進給馬達44、及捲取馬達52供給驅動電流。轉矩馬達42、進給馬達44、及捲取馬達52,根據供給的驅動電流而驅動。
馬達驅動裝置54,取得檢測訊號Si
A與檢測訊號Si
B。馬達驅動裝置54,依據檢測訊號Si
A與檢測訊號Si
B,施行反饋控制。例如,有以指令訊號Si
O指定之進給馬達44的旋轉速度,與實際之進給馬達44的旋轉速度不同之情況。此一情況,馬達驅動裝置54,依據檢測訊號Si
A,調整對進給馬達44供給的驅動電流。藉此,使實際之進給馬達44的旋轉速度,接近以指令訊號Si
O指定的旋轉速度。此外,例如,有以指令訊號Si
O指定之捲取馬達52的旋轉速度,與實際之捲取馬達52的旋轉速度不同之情況。此一情況,馬達驅動裝置54,依據檢測訊號Si
B,調整對捲取馬達52供給的驅動電流。藉此,使實際之捲取馬達52的旋轉速度,接近以指令訊號Si
O指定的旋轉速度。
上述馬達指令裝置56、馬達驅動裝置54,藉由將進給馬達44與捲取馬達52驅動,而將金屬線電極12從金屬線捲筒30往回收箱24輸送。此外,上述馬達指令裝置56、馬達驅動裝置54,藉由控制轉矩馬達42,而對金屬線電極12施加後向張力。馬達指令裝置56、馬達驅動裝置54,藉由適當地控制進給馬達44、捲取馬達52、及轉矩馬達42,而在進給滾輪32與捲取滾輪48之間中架設金屬線電極12。
於架設的金屬線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W之間,形成極間g(參考圖2)。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經由上電極銷40A與下電極銷40B對金屬線電極12施加電壓,藉以在極間g產生放電。此外,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在極間g產生放電,並使金屬線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W相對移動。藉此,將加工對象物W,加工為加工製品的形狀。與此相關,控制裝置16,實行平台20、上金屬線導件38A、下金屬線導件38B的移動控制,及對金屬線電極12施加之電壓的控制。
圖3係實施形態之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的構成圖。
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具備顯示部60、操作部62、記憶部64、及運算部66(參考圖3)。
顯示部60,係向操作者顯示資訊之顯示器。顯示部60,例如包含顯示畫面。另,顯示部60,不僅顯示和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相關之資訊,例如亦可顯示和馬達指令裝置56相關之資訊。顯示部60的顯示畫面,例如具備液晶面板。然則,顯示部60的顯示畫面之材料,並未限定於液晶。例如,顯示部60的顯示畫面之材料,亦可包含有機EL(OEL: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有機電致發光)。
操作部62,係為了使操作者對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發出指示而設置。操作部62,例如包含鍵盤(複數個操作鍵)、滑鼠、及觸控面板。觸控面板,例如設置於顯示部60。另,操作部62,不僅接受和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相關之操作者的指示,亦可接受和馬達指令裝置56相關之操作者的指示。
記憶部64,包含記憶體。例如記憶部64,包含RAM(Random Access Memory, 隨機存取記憶體)、及ROM(Read Only Memory, 唯讀記憶體)。記憶部64之記憶體與馬達指令裝置56之記憶體(未圖示),亦可重複。
記憶部64,記憶斷線位置推定程式68。斷線位置推定程式68,係用於使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實行可靠度良好地推定金屬線電極12的斷線位置P
BR(參考圖4A)之斷線位置推定方法的程式。
運算部66,包含處理器。例如,運算部66,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處理器)、及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圖形處理器)。運算部66之處理器與馬達指令裝置56之處理器(未圖示),亦可重複。
運算部66,具備轉矩取得部70、判定部72、旋轉角度取得部74、斷線位置推定部76、及顯示控制部78。藉由使運算部66實行斷線位置推定程式68,而實現轉矩取得部70、判定部72、旋轉角度取得部74、斷線位置推定部76、及顯示控制部78。
轉矩取得部70,取得捲取馬達52之主軸52a的旋轉轉矩Tq(以下單稱作轉矩Tq)。轉矩Tq,例如係由馬達驅動裝置54或馬達指令裝置56,依據感測器46B的檢測訊號Si
B而算出。此一情況,轉矩取得部70,從馬達驅動裝置54或馬達指令裝置56,取得轉矩Tq。然則,轉矩取得部70,亦可依據檢測訊號Si
B而算出轉矩Tq。此一情況,轉矩取得部70,取得檢測訊號Si
B。檢測訊號Si
B,例如從馬達驅動裝置54取得。
轉矩取得部70,將取得的轉矩Tq往判定部72輸入。
判定部72,依據轉矩Tq,判定金屬線電極12的後端12a(圖4A)是否通過捲取滾輪48。以下,與此判定相關,說明金屬線電極12的斷線與轉矩Tq之關係性。
圖4A係例示金屬線電極12斷線的情況之進給機構22的圖。
於金屬線電極12的送出進行時,金屬線電極12與捲取滾輪48彼此互相摩擦。因此,摩擦力F作用在金屬線電極12(參考圖2)。摩擦力F,係妨礙主軸52a之旋轉的力(負載)。因此,於摩擦力F作用在金屬線電極12的情況、與未作用的情況中,為了以指定的旋轉速度使捲取滾輪48旋轉所需之捲取馬達52的驅動電流,於摩擦力F作用在金屬線電極12的情況成為較大。馬達驅動裝置54,為了將捲取馬達52如同指令訊號Si
O地驅動,而對捲取馬達52供給較摩擦力F未作用在金屬線電極12的情況更大之驅動電流。亦即,馬達驅動裝置54,為了將捲取馬達52的旋轉速度與轉矩Tq維持在既定範圍內,而對捲取馬達52供給較摩擦力F未作用的情況更大之驅動電流。若為由捲取滾輪48捲取金屬線電極12之間,則即便於金屬線電極12斷線後,仍產生摩擦力F(參考圖4A)。
圖4B係例示從圖4A經過時間,而斷線之金屬線電極12通過捲取滾輪48及壓輪50後的進給機構22之圖。
由於金屬線電極12的後端12a通過捲取滾輪48,而摩擦力F消失(參考圖4B)。因此,對捲取滾輪48施加的負載降低。其後,為了以指定的旋轉速度使捲取滾輪48旋轉所需之捲取馬達52的驅動電流,與負載降低的份相應而變小。因此,馬達驅動裝置54,對捲取馬達52供給的驅動電流減小。此處,從摩擦力F消失起,至捲取馬達52的驅動電流變更為止,具有時間差。於該時間帶中,加上摩擦力F之驅動電流,供給至摩擦力F未作用之捲取馬達52。
圖5係簡單地例示在金屬線電極12的後端12a通過捲取滾輪48前後之捲取馬達52的轉矩Tq之變化的圖表(縱軸:轉矩Tq;橫軸:時間)。圖5中之時間點(下稱金屬線通過時間點)t,顯示金屬線電極12的後端12a通過捲取滾輪48(捲取滾輪48與壓輪50之間)之時間點。
於圖5之圖表,簡單地例示圖4A~圖4B之間的轉矩Tq之變化。轉矩Tq,從金屬線通過時間點t起急遽地上升。此係因加上摩擦力F之巨大驅動電流,供給至摩擦力F未作用之捲取滾輪48的緣故。
根據上述內容,再次說明判定部72。判定部72,在金屬線電極12斷線的情況,依據轉矩Tq之每單位時間的變化率,判定捲取滾輪48所捲取之金屬線電極12的後端12a是否通過捲取滾輪48。例如,判定部72,在斷線發生後,上述變化率超過預先決定之閾值的情況,判定為後端12a通過捲取滾輪48。另,閾值,例如係依據實驗而預先決定。
另,捲取滾輪48所進行之金屬線電極12的捲取,係指根據捲取滾輪48的旋轉而將金屬線電極12往回收箱24送出。無須使金屬線電極12倒退。捲取途中之捲取馬達52的控制,由馬達驅動裝置54與馬達指令裝置56施行。
為了施行上述判定,判定部72,取得金屬線電極12的斷線時序。此處,金屬線電極12的斷線時序,係利用和斷線檢測相關之已知技術而取得。例如利用日本特開2019-217559號公報所揭露之斷線檢測手段(張力感測器)。
旋轉角度取得部74,取得捲取馬達52的旋轉角度A
RO。旋轉角度A
RO,可依據檢測訊號Si
B而算出。另,亦可使馬達驅動裝置54或馬達指令裝置56,依據檢測訊號Si
B,算出旋轉角度A
RO。圖3的旋轉角度取得部74,由馬達驅動裝置54或馬達指令裝置56,取得旋轉角度A
RO。
旋轉角度取得部74,尤其是,取得從金屬線電極12斷線起至判定為後端12a通過捲取滾輪48為止之間的旋轉角度(旋轉量)A
RO。將從金屬線電極12斷線起至判定為後端12a通過捲取滾輪48為止之間的旋轉角度A
RO,往斷線位置推定部76輸入。
斷線位置推定部76,算出從金屬線電極12斷線起至後端12a通過捲取滾輪48為止的通過捲取滾輪48之金屬線電極12的金屬線長度L
W。金屬線長度L
W,可依據從旋轉角度取得部74輸入的旋轉角度A
RO、及捲取滾輪48的徑而算出。此處,捲取滾輪48為已知之資訊。此外,捲取滾輪48的徑,亦可為捲取滾輪48的半徑。接著,斷線位置推定部76,依據金屬線長度L
W,推定送出路徑中之金屬線電極12的斷線位置P
BR。斷線位置推定部76,將金屬線電極12的送出路徑中,從捲取滾輪48的位置算起往上游返回金屬線長度L
W之長度量的位置,推定為斷線位置P
BR(參考圖4A)。
斷線位置推定部76,將推定結果(斷線位置P
BR)往顯示控制部78輸出。
顯示控制部78,控制顯示部60。顯示控制部78,將從斷線位置推定部76輸入的推定結果,顯示在顯示部60。藉此,操作者,通過顯示部60,掌握推定出的斷線位置P
BR。顯示控制部78,例如顯示表示斷線位置P
BR的訊息。然則,顯示控制部78,例如亦可使用表示進給機構22之構成的圖式,於該圖式中之和斷線位置P
BR相當處顯示既定圖像。
本實施形態的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依據從感測器46B獲得之捲取馬達52的驅動資訊,推定金屬線電極12的斷線位置P
BR。因此,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可對送出路徑中之較捲取滾輪48更上游的全部範圍,推定斷線位置P
BR。此外,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依據檢測訊號Si
B而檢測金屬線電極12的後端12a之位置。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皆無須另行設置前端檢測電極、或於斷線後使金屬線電極12倒退。由於不必使金屬線電極12倒退,因而亦不具有因金屬線電極12的倒退而使金屬線電極12打結之疑慮。
圖6係例示實施形態之斷線位置推定方法的流程圖。
於以下說明斷線位置推定方法。斷線位置推定方法,係藉由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實行。斷線位置推定方法,包含旋轉角度取得步驟S1、轉矩取得步驟S2、判定步驟S3、斷線位置推定步驟S4、及顯示步驟S5(參考圖6)。
斷線位置推定方法,例如在金屬線電極12的斷線發生之情況,自動地開始(START)。
在旋轉角度取得步驟S1,旋轉角度取得部74,依據感測器46B的檢測訊號Si
B,取得捲取馬達52的旋轉角度A
RO。此處,捲取馬達52,持續施行用於向回收箱24送出金屬線電極12的旋轉。另,亦可使進給馬達44停止。
在轉矩取得步驟S2,轉矩取得部70,依據感測器46B的檢測訊號Si
B,取得捲取馬達52的轉矩Tq。
在判定步驟S3,判定部72,依據轉矩Tq,判定由捲取滾輪48捲取之金屬線電極12的後端12a是否通過捲取滾輪48。
判定之結果,在判定為後端12a通過捲取滾輪48的情況(S3:YES),前往斷線位置推定步驟S4。另一方面,在判定為後端12a未通過捲取滾輪48的情況(S3:NO),再度實行旋轉角度取得步驟S1及轉矩取得步驟S2。藉此,取得從斷線發生起至金屬線電極12的後端12a通過捲取滾輪48為止之間的旋轉角度A
RO。
在斷線位置推定步驟S4,斷線位置推定部76,推定金屬線電極12的斷線位置P
BR。
在顯示步驟S5,顯示控制部78,依據以斷線位置推定步驟S4施行的斷線位置P
BR之推定結果,將斷線位置P
BR顯示在顯示部60。上述內容為本實施形態的斷線位置推定方法之說明。
[變形例]
以上,作為本發明之一例,說明實施形態。可於上述實施形態,加上多樣化的變更或改良。此外,自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內容可清楚得知,本發明之技術的範圍,可包含此等加上變更或改良之形態。
於下方說明實施形態之變形例。然則,在下述說明中,將與實施形態重複的說明盡可能地省略。下述說明中,對於在實施形態中已完成說明之構成要素,除非另有說明,否則給予和實施形態相同的參考符號。
(變形例1)
圖7係變形例1之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A(58)的構成圖。
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A,進一步具備表格80與原因處理確定部82。
表格80,係將金屬線電極12的斷線位置P
BR,和斷線原因及處理方法加以對應之對應表。將表格80,預先記憶在記憶部64。
圖8係例示在金屬線電極12的送出路徑上規定之複數區間的圖。
將金屬線電極12的送出路徑,區分為複數區間。於圖8,例示區分送出路徑之6個區間[1]~[6]。區間[1],為包含從進給滾輪32至上金屬線導件38A為止之區間。區間[2],為包含上金屬線導件38A之區間。區間[3],為包含加工對象物W的頂面或底面之區間。區間[4],為包含加工對象物W之除了頂面及底面以外的部分(中央部分)之區間。區間[5],為包含下金屬線導件38B之區間。區間[6],為包含較下金屬線導件38B更為下游之區間。另,上述區分係用於說明的例示。因此,送出路徑之區分方式、區間數量,並未限定於圖8的例示。
圖9係例示規定圖8之複數區間、與在該各區間內可能發生之斷線原因及處理方法的對應關係之表格80的圖。
依據斷線位置P
BR,縮小篩選金屬線電極12的可能斷線原因。例如,作為在區間[1]發生的可能斷線原因,可列舉:上金屬線導件38A(上電極銷40A)之磨耗、上管模36A之清潔不良、及進給滾輪32附近之異常。此外,作為在區間[1]發生斷線之情況的處理方法,可列舉:上金屬線導件38A(上電極銷40A)之檢查、上金屬線導件38A之更換、上管模36A之清潔、進給滾輪32之檢查、及進給滾輪32之更換。
於圖9的表格80中,在最左欄規定複數區間[1]~區間[6]。於圖9的表格80中,在中央欄規定和各區間對應之斷線原因。於圖9的表格80中,在最右欄規定和各區間對應之處理方法。然則,圖9的表格80為例示。因此,表格80之具體的內容,並未限定於圖9的例示。
原因處理確定部82,例如與轉矩取得部70同樣地,藉由使運算部66實行既定程式而可虛擬地實現。
原因處理確定部82,判定藉由斷線位置推定部76推定出的斷線位置P
BR,屬於區間[1]~區間[6]中之何者。此外,原因處理確定部82,依據其判定結果,確定和斷線位置P
BR對應之斷線原因及處理方法。此處,原因處理確定部82,因應必要而參考表格80。
本變形例之顯示控制部78,不僅斷線位置P
BR,亦將藉由原因處理確定部82確定出之原因與處理方法,顯示在顯示部60。藉此,操作者,可效率良好地處理金屬線電極12的斷線。
圖10係例示變形例1之斷線位置推定方法的流程圖。
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A,可實現圖10的斷線位置推定方法。圖10的斷線位置推定方法,包含旋轉角度取得步驟S1、轉矩取得步驟S2、判定步驟S3、斷線位置推定步驟S4、原因處理確定步驟S6、及顯示步驟S7。
以下,說明原因處理確定步驟S6及顯示步驟S7。另,將旋轉角度取得步驟S1~斷線位置推定步驟S4的說明省略(參考實施形態)。
原因處理確定步驟S6,於斷線位置推定步驟S4後實行。在原因處理確定步驟S6,原因處理確定部82,依據表格80,確定和在斷線位置推定步驟S4推定出的斷線位置P
BR對應之斷線原因與處理方法。此處,原因處理確定部82,亦可僅確定斷線原因與處理方法中的一方。
顯示步驟S7,於原因處理確定步驟S6後實行。在顯示步驟S7,顯示控制部78,將斷線位置P
BR、斷線原因、及處理方法,顯示在顯示部60。藉由上述方式,結束本變形例的斷線位置推定方法(RETURN)。
另,於表格80,亦可僅包含和斷線位置P
BR對應之斷線原因與處理方法中的任一方。此一場合,原因處理確定部82,確定斷線原因或處理方法。
(變形例2)
判定部72,亦可依據取得的轉矩Tq是否脫離對轉矩Tq預先決定之範圍,而判定金屬線電極12的後端12a是否通過捲取滾輪48。
(變形例3)
轉矩取得部70,亦可藉由取得根據轉矩Tq而變化之物理量,而實質上取得轉矩Tq。根據轉矩Tq而變化之物理量,只要為根據轉矩Tq而變化者則無特別限定,例如為捲取馬達52的驅動電流、或捲取馬達52的旋轉速度。
(變形例4)
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亦可為和控制裝置16(馬達指令裝置56、馬達驅動裝置54)獨立的電子裝置。此一情況,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例如經由網路(無論有線/無線),而從控制裝置16取得轉矩Tq或旋轉角度A
RO。
(變形例5)
前述各變形例,若為不相矛盾之範圍內,亦可適當地組合。
[可從實施形態獲得之發明]
對於可從上述實施形態及變形例掌握之發明,於下方記載。
<第1發明>
第1發明為一種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推定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之金屬線電極(12)的斷線位置(P
BR);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具備:捲取滾輪(48),捲取向加工對象物(W)送出而通過該加工對象物之該金屬線電極;捲取馬達(52),驅動該捲取滾輪;以及感測器(46B),將與該捲取馬達的主軸(52a)之驅動相應的檢測訊號(SiB)輸出;該斷線位置推定裝置,具備:轉矩取得部(70),依據該檢測訊號,取得該捲取馬達的轉矩(Tq);判定部(72),在該金屬線電極已斷線的情況,依據該轉矩,判定由該捲取滾輪所捲取之該金屬線電極的後端(12a)是否已通過該捲取滾輪;旋轉角度取得部(74),依據該檢測訊號,取得該捲取馬達的旋轉角度(A
RO);以及斷線位置推定部(76),依據從該金屬線電極斷線起至判定為該金屬線電極的後端已通過該捲取滾輪為止之該捲取馬達的旋轉角度,推定該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
藉此,提供一種將前端檢測電極省略,且可靠度良好地推定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之斷線位置推定裝置。
該判定部,亦可依據該轉矩之每單位時間的變化率,判定該金屬線電極的後端是否已通過該捲取滾輪。藉此,能夠以不依靠前端檢測電極且無須使金屬線電極倒退的方式,檢測後端。
該判定部,亦可依據取得的該轉矩是否脫離對該轉矩預先決定之範圍,而判定該金屬線電極的後端是否已通過該捲取滾輪。藉此,能夠以不依靠前端檢測電極且無須使金屬線電極倒退的方式,檢測後端。
亦可進一步具備:表格(80),將該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和斷線原因及處理方法中之至少一方加以對應;原因處理確定部(82),依據該表格,確定和該斷線位置推定部所推定出的斷線位置對應之斷線原因與處理方法中的至少一方;以及顯示控制部(78),將確定出之該斷線原因及該處理方法中的至少一方,顯示在顯示部(60)。藉此,操作者,可在金屬線電極斷線的情況有效率地處理。
該斷線位置推定裝置,亦可設置於控制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之控制裝置(16)。
<第2發明>
一種斷線位置推定方法,推定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之金屬線電極(12)的斷線位置(P
BR);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具備:捲取滾輪(48),捲取向加工對象物(W)送出而通過該加工對象物之該金屬線電極;捲取馬達(52),驅動該捲取滾輪;以及感測器(46B),將與該捲取馬達的主軸(52a)之驅動相應的檢測訊號(Si
B)輸出;該斷線位置推定方法,包含:旋轉角度取得步驟(S1),依據該感測器的檢測訊號(Si
B),取得該捲取馬達的旋轉角度(A
RO);轉矩取得步驟(S2),依據該感測器的檢測訊號,取得該捲取馬達的轉矩(Tq);判定步驟(S3),在該金屬線電極已斷線的情況,依據該轉矩,判定由該捲取滾輪所捲取之該金屬線電極的後端(12a)是否已通過該捲取滾輪;以及斷線位置推定步驟(S4),依據從該金屬線電極斷線起至判定為該金屬線電極的後端已通過該捲取滾輪為止之該捲取馬達的旋轉角度,推定該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
藉此,提供一種將前端檢測電極省略,且可靠度良好地推定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之斷線位置推定方法。
10:金屬線放電加工機
12:金屬線電極
12a:後端
14:加工機本體
16:控制裝置
18:加工槽
20:平台(移動台座)
22:進給機構
24:回收箱
26:供給系統
28:回收系統
30:金屬線捲筒
32:進給滾輪
34A,34B:輔助滾輪
36A:上管模
36B:下管模
38A:上金屬線導件
38B:下金屬線導件
40A:上電極銷
40B:下電極銷
42:轉矩馬達
44:進給馬達
44a:主軸
46A,46B:感測器
48:捲取滾輪
50:壓輪
52:捲取馬達
52a:旋轉軸
54:馬達驅動裝置
56:馬達指令裝置
58,58A:斷線位置推定裝置
60:顯示部
62:操作部
64:記憶部
66:運算部
68:斷線位置推定程式
70:轉矩取得部
72:判定部
74:旋轉角度取得部
76:斷線位置推定部
78:顯示控制部
80:表格
82:原因處理確定部
A
RO:旋轉角度
F:摩擦力
g:極間
Lq:加工液
L
W:金屬線長度
P
BR:斷線位置
Si
A,Si
B:檢測訊號
Si
O:指令訊號
Tq:轉矩
W:加工對象物
圖1係實施形態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的構成圖。
圖2係實施形態之進給機構的構成圖。
圖3係實施形態之斷線位置推定裝置的構成圖。
圖4A係例示金屬線電極斷線的情況之進給機構的圖。圖4B係例示從圖4A經過時間而斷線的金屬線電極通過捲取滾輪及壓輪後之進給機構的圖。
圖5係簡單地例示金屬線電極的後端通過捲取滾輪前後之捲取馬達的轉矩之變化的圖表。
圖6係例示實施形態之斷線位置推定方法的流程圖。
圖7係變形例1之斷線位置推定裝置的構成圖。
圖8係例示在金屬線電極的送出路徑上規定之複數區間的圖。
圖9係例示規定圖8之複數區間、與在該各區間內可能發生之斷線原因及處理方法的對應關係之表格的圖。
圖10係例示變形例1之斷線位置推定方法的流程圖。
58:斷線位置推定裝置
60:顯示部
62:操作部
64:記憶部
66:運算部
68:斷線位置推定程式
70:轉矩取得部
72:判定部
74:旋轉角度取得部
76:斷線位置推定部
78:顯示控制部
ARO:旋轉角度
PBR:斷線位置
Tq:轉矩
Claims (6)
- 一種斷線位置推定裝置(58),用以推定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中之金屬線電極(12)的斷線位置(P BR); 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包含: 捲取滾輪(48),捲取向加工對象物(W)送出而通過該加工對象物之該金屬線電極; 捲取馬達(52),驅動該捲取滾輪;以及 感測器(46B),將與該捲取馬達的主軸(52a)之驅動相應的檢測訊號(Si B)輸出; 該斷線位置推定裝置,包含: 轉矩取得部(70),依據該檢測訊號,取得該捲取馬達的轉矩(Tq); 判定部(72),在該金屬線電極已斷線的情況,依據該轉矩,判定由該捲取滾輪所捲取之該金屬線電極的後端(12a)是否已通過該捲取滾輪; 旋轉角度取得部(74),依據該檢測訊號,取得該捲取馬達的旋轉角度(A RO);以及 斷線位置推定部(76),依據從該金屬線電極斷線起至判定為該金屬線電極的後端已通過該捲取滾輪為止之該捲取馬達的旋轉角度,推定該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
- 如請求項1之斷線位置推定裝置,其中, 該判定部,依據該轉矩之每單位時間的變化率,判定該金屬線電極的後端是否已通過該捲取滾輪。
- 如請求項1之斷線位置推定裝置,其中, 該判定部,依據所取得的該轉矩是否脫離對該轉矩預先決定之範圍,而判定該金屬線電極的後端是否已通過該捲取滾輪。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斷線位置推定裝置,其中, 更包含: 表格(80),將該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和斷線原因及處理方法中之至少一方加以對應; 原因處理確定部(82),依據該表格,確定和該斷線位置推定部所推定出的斷線位置相對應之斷線原因及處理方法中的至少一方;以及 顯示控制部(78),將確定出之該斷線原因及該處理方法中的至少一方,顯示在顯示部(60)。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斷線位置推定裝置,其中, 該斷線位置推定裝置,設置於控制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之控制裝置(16)。
- 一種斷線位置推定方法,推定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之金屬線電極(12)的斷線位置(P BR); 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包含: 捲取滾輪(48),捲取向加工對象物(W)送出而通過該加工對象物之該金屬線電極; 捲取馬達(52),驅動該捲取滾輪;以及 感測器(46B),將與該捲取馬達的主軸(52a)之驅動相應的檢測訊號(Si B)輸出; 該斷線位置推定方法,包含: 旋轉角度取得步驟(S1),依據該感測器的檢測訊號,取得該捲取馬達的旋轉角度(A RO); 轉矩取得步驟(S2),依據該感測器的檢測訊號,取得該捲取馬達的轉矩(Tq); 判定步驟(S3),在該金屬線電極已斷線的情況,依據該轉矩,判定由該捲取滾輪所捲取之該金屬線電極的後端(12a)是否已通過該捲取滾輪;以及 斷線位置推定步驟(S4),依據從該金屬線電極斷線起至判定為該金屬線電極的後端已通過該捲取滾輪為止之該捲取馬達的旋轉角度,推定該金屬線電極的斷線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30797 | 2021-02-26 | ||
JP2021-030797 | 2021-02-2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33333A true TW202233333A (zh) | 2022-09-01 |
Family
ID=83049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05900A TW202233333A (zh) | 2021-02-26 | 2022-02-18 | 斷線位置推定裝置及斷線位置推定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051050A1 (zh) |
EP (1) | EP4299226A1 (zh) |
JP (1) | JP7492077B2 (zh) |
KR (1) | KR20230152666A (zh) |
CN (1) | CN116867594A (zh) |
TW (1) | TW202233333A (zh) |
WO (1) | WO2022181368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39833A (en) * | 1980-03-31 | 1981-10-31 | Hitachi Seiko Ltd | Wire cutting electrospark machine |
JPH0645296Y2 (ja) * | 1987-11-06 | 1994-11-24 | 日立精工株式会社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
JP2573514B2 (ja) * | 1988-05-11 | 1997-01-22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ワイヤ断線位置検出装置 |
JP3047536B2 (ja) | 1991-08-12 | 2000-05-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ワイヤ位置決め制御装置 |
JP3079734B2 (ja) | 1992-01-27 | 2000-08-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ワイヤ電極の切断装置 |
JP2705460B2 (ja) * | 1992-06-04 | 1998-01-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
JP2987305B2 (ja) * | 1995-02-17 | 1999-12-06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断線ワイヤの処理方法 |
JP2000172340A (ja) * | 1998-12-03 | 2000-06-23 | Honda Motor Co Ltd | モータ制御の位置補償装置 |
CN103501947B (zh) * | 2011-05-16 | 2016-05-1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线电极放电加工装置 |
JP6263018B2 (ja) | 2013-12-16 | 2018-01-17 | 日新製鋼株式会社 | ベルトコンベアの乗り継ぎ部シュート装置 |
JP6824916B2 (ja) * | 2018-01-31 | 2021-02-03 | 株式会社ソディック |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
JP6760997B2 (ja) | 2018-06-15 | 2020-09-23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加工条件調整方法 |
DE112021000765T5 (de) * | 2020-01-28 | 2022-11-24 | Fanuc Corporation | Einschätzverfahren und Steuervorrichtung für eine Drahtelektroerosionsmaschine |
-
2022
- 2022-02-14 EP EP22759407.4A patent/EP4299226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2-14 KR KR1020237028030A patent/KR20230152666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22-02-14 US US18/277,832 patent/US2024005105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2-14 JP JP2023502287A patent/JP7492077B2/ja active Active
- 2022-02-14 WO PCT/JP2022/005533 patent/WO202218136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2-14 CN CN202280015763.6A patent/CN116867594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2-18 TW TW111105900A patent/TW202233333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22181368A1 (zh) | 2022-09-01 |
JP7492077B2 (ja) | 2024-05-28 |
KR20230152666A (ko) | 2023-11-03 |
US20240051050A1 (en) | 2024-02-15 |
WO2022181368A1 (ja) | 2022-09-01 |
CN116867594A (zh) | 2023-10-10 |
EP4299226A1 (en) | 2024-0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7253211A (ja) | 伸線機と伸線方法 | |
JP4904405B2 (ja) |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断線修復装置 | |
TW201938866A (zh) | 假捻加工機 | |
US20180210889A1 (en) | Controller for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 |
US5019684A (en) | Wire disconnection posi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 |
JP2019130628A (ja) |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 |
TW202233333A (zh) | 斷線位置推定裝置及斷線位置推定方法 | |
JP3330780B2 (ja)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断線修復装置 | |
CN103347634B (zh) | 线电极自动接线装置 | |
JP5875277B2 (ja) | ワイヤソー | |
JP2010260681A (ja) | タッチロール又はニアロールの移動制御方法及びウェブ巻取装置 | |
JP7335363B2 (ja)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制御装置および推定方法 | |
JP4135612B2 (ja)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加工基準位置決定方法 | |
CN110605443B (zh) | 线放电加工机以及加工条件调整方法 | |
JP2019026448A (ja) | 糸巻取装置 | |
TWI853142B (zh) |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之控制裝置及推定方法 | |
US20240316666A1 (en) | Remaining amount estimation device and remaining amount estimation method | |
KR100544384B1 (ko) | 와이어 쏘우 장치의 가동 방법 | |
JPH0847851A (ja) | トラバース装置及び同装置を備えたワイヤソー装置 | |
JP2000108011A (ja) | ワイヤソーにおけるワイヤ駆動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5315333A (zh) | 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装置以及推定方法 | |
JPH02279219A (ja) | ワイヤ電極の残量検出装置 | |
JPH05185133A (ja) | 貯線型連続式伸線機の速度制御方法 | |
CN107530807A (zh) | 线放电加工装置及初始孔加工方法 | |
JPH05337744A (ja) |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