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1740A - 複合材、其製造方法及強化纖維基材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複合材、其製造方法及強化纖維基材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1740A
TW202231740A TW110144698A TW110144698A TW202231740A TW 202231740 A TW202231740 A TW 202231740A TW 110144698 A TW110144698 A TW 110144698A TW 110144698 A TW110144698 A TW 110144698A TW 202231740 A TW202231740 A TW 2022317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cnts
fiber
carbon fiber
composit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4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向拓治
鬼塚麻季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霓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霓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霓塔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1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174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1/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 D06M11/73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with carbon or compounds thereof
    • D06M11/74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with carbon or compounds thereof with carbon or graphite; with carbides; with graphitic acids or their sal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01B32/158Carbon nanotub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405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 C08J5/042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with carbon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6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using pretreated fibrous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24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 C08J5/241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using inorganic fibres
    • C08J5/243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using inorganic fibres using carbon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24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 C08J5/248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using pre-treated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0/00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e.g. ultrasonic, corona discharge, irradiation,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Physic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treatment with chemical compounds or elements
    • D06M10/02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e.g. ultrasonic, corona discharge, irradiation,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Physic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treatment with chemical compounds or elements ultrasonic or sonic; Corona discharg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0/00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e.g. ultrasonic, corona discharge, irradiation,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Physic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treatment with chemical compounds or elements
    • D06M10/04Physic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treatment with chemical compounds or elements
    • D06M10/08Organic compound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3/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3/322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D06M13/402Amides imides, sulfamic acids
    • D06M13/432Urea, thiourea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biurets; Urea-inclusion compounds; Dicyanamides; Carbodiimides; Guanidines, e.g. dicyandiamid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21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32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or esters thereof
    • D06M15/33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or esters thereof of vinyl acetate; Polyvinylalcohol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21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35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f other un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sulfur, silicon or phosphorus atoms
    • D06M15/356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f other un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sulfur, silicon or phosphorus atoms containing nitrogen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3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3/00Treatment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 D06M23/08Processes in which the treating agent is applied in powder or granular for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poxy resins;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101/00Chemical constitution of the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to be treated
    • D06M2101/40Fibres of carbon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101/00Inorganic fibres
    • D10B2101/10Inorganic fibres based on non-oxides other than metals
    • D10B2101/12Carbon; Pitch
    • D10B2101/122Nanocarb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提供可以進一步提高從奈米碳管衍生的特性的複合材、其製造方法及強化纖維基材的製造方法。複合材10,在構成複合材10的碳纖維束12的各碳纖維11的表面形成有以複數個奈米碳管17構成的結構體14。奈米碳管17為彎曲形狀的物體。奈米碳管17對身為曲面的碳纖維11的表面以各種姿態附著而形成結構體14。第一上漿劑經由奈米碳管17的官能基與碳二亞胺基反應而成的碳二亞胺衍生的結構,將直接接觸的奈米碳管17彼此交聯。

Description

複合材、其製造方法及強化纖維基材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複合材、其製造方法及強化纖維基材的製造方法。
作為複合材,已知具有作為母材的碳纖維與以附著於此碳纖維的表面的複數個奈米碳管(以下,稱為CNT)構成的結構體的複合材(例如,專利文獻1)。此複合材的結構體形成複數個CNT相互連接而成的網狀結構,且附著於碳纖維的表面。以這種複合材作為強化纖維而將樹脂強化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藉由包含碳纖維而可以獲得比樹脂單體還高的強度、剛性等,且由CNT衍生而提升電性導電性、導熱性、機械特性。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3-7619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使用如前述的複合材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的用途,其用途擴大至各種領域,伴隨於此而對碳纖維強化成形體有高性能的需求,對於機械特性的要求進一步地愈來愈高。因此,希望有衍生自CNT而特性更佳的複合材。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可以進一步提高從奈米碳管衍生的特性的複合材、其製造方法及強化纖維基材的製造方法。 [用以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複合材具備:母材、結構體及第一上漿劑。前述結構體以具有屈曲部的彎曲形狀的複數個奈米碳管構成,形成網狀結構並設於前述母材的表面,前述網狀結構具有前述奈米碳管彼此直接接觸的接觸部。前述第一上漿劑設於前述接觸部的至少周圍,經由前述奈米碳管的官能基與碳二亞胺基反應而成的碳二亞胺衍生的結構,將直接接觸的前述奈米碳管彼此交聯。
本發明的複合材的製造方法具有:結構體形成步驟以及第一上漿處理步驟。前述結構體形成步驟是將母材浸漬於分散液,其中具有屈曲部的彎曲形狀的複數個奈米碳管分散於前述分散液且在前述分散液施加超音波振動,使複數個前述奈米碳管附著於前述母材,在前述母材的表面形成結構體,前述結構體具備網狀結構,前述網狀結構具有前述奈米碳管彼此直接接觸的接觸部。前述第一上漿處理步驟使前述母材接觸已溶解具有碳二亞胺基的碳二亞胺化合物的第一上漿處理液,賦予將直接接觸的前述奈米碳管彼此交聯的第一上漿劑。
本發明的複合材的製造方法具有:基材製作步驟以及洗淨步驟。前述基材製作步驟是使用纖維束製作強化纖維基材,前述纖維束由複數個纖維構成且具有第一上漿劑以及保護劑,其中分別在前述複數個纖維的表面形成具備網狀結構的結構體,前述網狀結構具有接觸部,具有屈曲部的彎曲形狀的複數個奈米碳管彼此直接接觸而成為前述接觸部,前述第一上漿劑設於前述接觸部的至少周圍,經由前述奈米碳管的官能基與碳二亞胺基反應而成的碳二亞胺衍生的結構,將直接接觸的前述奈米碳管彼此交聯,前述保護劑由水溶性的聚合物構成且以覆蓋前述結構體的表面的方式而附著於前述結構體的表面。前述洗淨步驟以水洗淨前述強化纖維基材,從前述強化纖維基材移除前述保護劑。 [發明功效]
根據本發明,藉由具有碳二亞胺衍生的結構的第一上漿劑將構成結構體的奈米碳管彼此交聯,奈米碳管彼此成為強固附著的狀態,因此結構體變得較難崩壞,可以進一步提高複合材的奈米碳管衍生的特性。
[用以實施發明的形態] [第一實施形態] [複合材]
在圖1中,複合材10包含匯集了複數個連續的碳纖維11的碳纖維束12。在各碳纖維11的表面,各自形成有結構體14,在結構體14賦予第一上漿劑(sizing agent)15(請參考圖2)。
構成碳纖維束12的碳纖維11實質上未相互糾纏,各碳纖維11的纖維軸方向呈對齊。纖維軸方向為碳纖維11的軸向(延伸方向)。在此例,碳纖維束12是由一萬二千條的碳纖維11構成。構成碳纖維束12的碳纖維11的條數未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設為一萬條以上、十萬條以下的範圍內。另外在圖1,為了圖示的方便,僅繪示十餘條的碳纖維11。另外在此例,是以具有如上述的結構體14及第一上漿劑15的複數個碳纖維11作為複合材10,但是複合材10亦可以是具有如上述的結構體14及第一上漿劑15的一條的碳纖維11。另外在以下的說明,會有將在表面形成有結構體14的纖維(在此例為碳纖維11)與其結構體14合稱為CNT複合纖維的情況。
在碳纖維束12中的碳纖維11的相互糾纏,可以根據碳纖維11的散亂程度評價。例如,藉由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以固定倍率觀察碳纖維束12,測定在觀察範圍(碳纖維束12的既定長度的範圍)的既定條數(例如10條)的碳纖維11的長度。基於由此測定結果得到的關於既定條數的碳纖維11的長度的變異、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標準差,可以評價碳纖維11的散亂程度。另外,碳纖維11實質上未相互糾纏的情況,亦可以以例如JIS L1013:2010「人造長絲紗線的試驗方法」的交絡度測定方法為準據測定交絡度來判斷。測定的交絡度愈小,則在碳纖維束12的碳纖維11彼此的相互糾纏愈少。
碳纖維11彼此實質上未相互糾纏或相互糾纏少的碳纖維束12,容易將碳纖維11均一地開纖。藉此容易使CNT 17均一地附著於身為原紗的各碳纖維11,而且在CNT複合纖維,在製造預浸體或碳纖維強化成形體時,樹脂均一地含浸於碳纖維束12,碳纖維11各自對強度有所貢獻。
碳纖維11並未特別限定,可以使用以下等的碳纖維:藉由聚丙烯腈、嫘縈、瀝青等的石油、煤炭、煤焦油衍生的有機纖維的燒成所得的聚丙烯腈類、瀝青類的碳纖維;藉由木材、植物纖維等衍生的有機纖維的燒成所得的碳纖維;也可以是市售的碳纖維。另外,關於碳纖維11的直徑及長度,並未特別限定。碳纖維11可以以使用其直徑為約5μm以上、20μm以下的範圍內的碳纖維為佳,可以以使用其直徑為5μm以上、10μm以下的範圍內的碳纖維為更佳。碳纖維11可以以使用長條的碳纖維為佳,其長度為50m以上為佳、較佳為100m以上100000m以下的範圍內、更佳為100m以上10000m以下的範圍內。另外,作為預浸體、碳纖維強化成形體時,將碳纖維11切斷為較短亦無妨。
如上述在碳纖維11的表面,形成有結構體14。結構體14是複數個奈米碳管(以下稱為CNT)17相互糾纏而得。構成結構體14的CNT 17,在碳纖維11的表面的大致上全體均等分散並相互糾纏,形成以複數個CNT 17交互地相互糾纏的狀態連接的網狀結構。在此處所述的連接,包含物理性連接(單純的連接)與化學性連接。CNT 17彼此在其間未存在界面活性劑等的分散劑、接著劑等的介在物,而是直接接觸──CNT 17彼此直接接觸。
構成結構體14的一部分的CNT 17,是直接附著且固定於碳纖維11的表面。藉此,結構體14直接附著於碳纖維11的表面。CNT 17直接附著於碳纖維11的表面的情況,是指界面活性劑等的分散劑、接著劑等未介於CNT 17與碳纖維11的表面之間,CNT 17直接附著於碳纖維11的情況,其附著(固定)是藉由凡得瓦力的結合。藉由構成結構體14的一部分的CNT 17直接附著於碳纖維11的表面,成為未夾雜分散劑、接著劑等而是結構體14直接接觸碳纖維11的表面的狀態。
另外,關於構成結構體14的CNT 17,亦有未直接接觸碳纖維11的表面而是與其他的CNT 17糾纏下而固定於碳纖維11。進一步,亦有直接附著於碳纖維11的表面且與其他的CNT 17糾纏下而固定於碳纖維11的CNT 17。在以下,將這些CNT 17固定至碳纖維的種類整合而稱為「至碳纖維11的附著」來說明。關於CNT 17的糾纏或相互糾纏的狀態,包含CNT 17的一部分壓住其他的CNT 17的狀態。
構成結構體14的CNT 17,在如上述直接附著於碳纖維11的表面者之外,亦有未直接接觸碳纖維11的表面但與其他的CNT 17相互糾纏等而固定於碳纖維11者。因此,此例的結構體14是以比如習知的複合材的結構體僅以直接附著於碳纖維的表面的CNT構成的情況還多的CNT 17所構成。亦即,CNT 17附著至碳纖維11的條數變得比習知技術者還多。
如上述,由於複數個CNT 17在互相的表面以無介在物的方式相互連接而構成結構體14,複合材10發揮CNT衍生的電性導電性、熱傳導性的性能。另外,由於CNT 17以無介在物的方式附著於碳纖維11的表面,構成結構體14的CNT 17難以從碳纖維11的表面剝離,複合材10及包含複合材10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其機械強度提升。
如後文敘述在碳纖維強化成形體,將基質樹脂含浸於以已形成結構體14的複數個碳纖維11也就是複數個CNT複合纖維構成的碳纖維束12並硬化。由於基質樹脂含浸於結構體14,各碳纖維11的結構體14固定於碳纖維11的表面以及基質樹脂。藉此,各碳纖維11為強固地接著於基質樹脂的狀態,也就是碳纖維11與基質樹脂的介面接著強度變高、碳纖維11與基質樹脂的剝離強度提升。另外,這樣的與基質樹脂的接著是橫跨複合材10的全體,在碳纖維強化成形體的全體可以得到纖維強化的功效。另外,藉由CNT 17介於相鄰的碳纖維11之間的樹脂部分,由於碳纖維間的相互作用變強、由鄰接的其他碳纖維11支撐起因於存在於碳纖維11的缺陷的強度降低,起因於缺陷的強度降低受到抑制。
另外,外力加在碳纖維強化成形體而在其內部產生位移時,在碳纖維強化成形體內部的碳纖維11產生位移。藉由碳纖維11的位移,在結構體14發生伸長,藉由其CNT 17的網狀結構可以獲得拘束效應。藉此,發揮CNT的特性而提高碳纖維強化成形體的彈性率。
還有,在碳纖維強化成形體內的各碳纖維11的周圍,形成基質樹脂含浸於構成結構體14的CNT 17而硬化後的區域(以下,稱為複合區域)18(請參考圖11)。此複合區域18有效率地吸收來自外部的機械能。亦即,在振動等的能量在碳纖維11間傳遞時,藉由各自的碳纖維11的周圍的複合區域18的摩擦,其傳遞的振動的能量被吸收而衰減。其結果,提升碳纖維強化成形體的例如振動衰減特性(制振性)。
分別形成於複數個碳纖維11的結構體14,為相互獨立的結構,一個碳纖維11的結構體14與其他的碳纖維11的結構體14未共享相同的CNT 17。亦即,設於一個碳纖維11所含的CNT 17,未包含於設於其他的碳纖維11的結構體14。
第一上漿劑15如圖2所示,以將CNT 17彼此相互直接接觸的接觸部包覆的狀態,賦予至CNT 17。第一上漿劑15具有藉由碳二亞胺化合物的碳二亞胺基(-N=C=N-)與存在於CNT 17的表面的官能基例如羥基(-OH)、羧基(-COOH)等的親水基反應而產生的碳二亞胺衍生的結構。亦即,第一上漿劑15經由碳二亞胺衍生的結構,將直接接觸的CNT 17彼此交聯。藉此,CNT 17彼此,是以其直接接觸的接觸部與第一上漿劑15而受到固定。
CNT 17的表面的官能基的賦予手法並未特別限定,可以是藉由在製作CNT 17之後進行的各種處理而在結果上受到賦予,亦可以是藉由官能基賦予處理而賦予。官能基賦予處理可以使用例如以濕式進行的陽極電解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等。只要在將第一上漿劑15賦予在結構體14的第一上漿處理時在CNT 17的表面具有官能基,在CNT 17的表面賦予官能基的時間點並無特別限定。
碳二亞胺化合物是包含二個以上的式(1)所示結構的化合物,其中n為1以上的整數。R例如為碳氫化合物。作為碳氫化合物,可列舉脂肪族碳氫化合物、脂環式碳氫化合物、芳香族碳氫化合物。
[化1]
Figure 02_image001
…(1)
作為碳二亞胺化合物,如例如日本特開2007-238753號公報等所記載,可以使用作為水性樹脂用硬化劑等而使用之物,亦可以是市售物。作為碳二亞胺化合物的市售品,可以列舉例如「CARBODILITE V-02」(商品名,Nisshinbo Chemical Inc.製)等。具有親水性鏈段(hydrophilic segment)的碳二亞胺化合物溶解於水,具有作為使CNT 17彼此交聯的水性交聯劑的功能。
在接觸部的CNT 17彼此如圖3所示維持直接接觸,在各CNT 17的表面所近接的接觸部的周圍,CNT 17彼此藉由第一上漿劑15而交聯。
如上述,第一上漿劑15成為交聯劑,藉由將構成結構體14的接觸狀態的CNT 17彼此交聯,將CNT 17彼此附著的狀態變得較為強固,使結構體14較為難以崩壞。
第一上漿劑15又如圖2所示,以將碳纖維11與直接接觸於碳纖維11的CNT 17的接觸部包覆的狀態,附著於碳纖維11與CNT 17。第一上漿劑15與CNT 17彼此的情況同樣,藉由其碳二亞胺基與碳纖維11及CNT 17的表面的官能基反應所生成的碳二亞胺衍生的結構,將碳纖維11與CNT 17交聯。如此,第一上漿劑15藉由將碳纖維11與CNT 17交聯,將CNT 17附著於碳纖維11的狀態變得較為強固,難以從碳纖維11剝離結構體14。
只要是維持CNT 17彼此的直接接觸且在直接接觸狀態的接觸部的周圍藉由第一上漿劑15將CNT 17彼此交聯,可以如上述以第一上漿劑15包覆CNT 17,亦可以如圖4及圖5所示未將CNT 17包覆。同樣,只要是維持碳纖維11與CNT 17的直接接觸且在直接接觸狀態的接觸部的周圍藉由第一上漿劑15將碳纖維11與CNT 17交聯,如圖4所示,第一上漿劑15亦可以未包覆CNT 17。
另外在結構體14,藉由複數條的CNT 17,形成其所圍繞的空隙部(篩孔)19。為了不妨礙基質樹脂含浸至結構體14內,第一上漿劑15是以不將此空隙部19閉塞為佳。為了不將空隙部19閉塞,附著於結構體14的第一上漿劑15的質量相對於碳纖維11的質量的比率──上漿劑質量比率Rm是以設為0.6%以上、1.1%以下的範圍內為佳。
藉由碳纖維11的直徑的大小,增減碳纖維11的每單位長度的質量,亦增減附著於結構體14的適合的第一上漿劑15的質量。然而,在一般用於碳纖維強化成形體的碳纖維11的直徑範圍,相對於碳纖維11的直徑的變化的適合的上漿劑質量比率Rm的變化微小,即使是任何直徑的碳纖維11,只要是在上述的上漿劑質量比率Rm的範圍內,則可以防止空隙部19的閉塞。針對直徑4μm以上、8μm以下的範圍內的碳纖維11,只要是上漿劑質量比率Rm為0.6%以上、1.1%以下,則確認未將空隙部19閉塞。基質樹脂含浸於結構體14內而硬化,基質樹脂會變得難以從結構體14甚至從碳纖維11剝離,而有利於機械強度的提升。
附著於碳纖維11的CNT 17為彎曲形狀。此CNT 17的彎曲形狀,是具有藉由在CNT 17的石墨結構中存在五員環與七員環等而屈曲的部位(屈曲部)所致,為可以在藉由SEM的觀察來評價為CNT 17呈彎曲、呈屈曲等。例如,CNT 17的彎曲形狀,是指在CNT 17的後文敘述的利用範圍的平均長度的每一個至少有一處以上具有屈曲部。這樣的彎曲形狀的CNT 17,即使在其長度長的情況,對於身為曲面的碳纖維11的表面仍以各種姿態附著。又,彎曲形狀的CNT 17,在與其所附著的碳纖維11的表面之間、附著的CNT 17彼此之間等,容易形成空間(空隙) ,其他的CNT 17會進入此空間。因此,藉由使用彎曲形狀的CNT 17,與使用直線性高的CNT的情況比較,對於碳纖維11的CNT 17的附著條數(形成結構體14的CNT 17的條數)變大。
CNT 17的長度是以0.1μm以上、10μm以下的範圍內為佳。CNT 17只要其長度為0.1μm以上,可以較確實地形成CNT 17彼此相互糾纏而直接接觸乃至直接連接而成的結構體14,且可以較確實地形成如前述其他的CNT 17進入的空間。另外,若CNT 17的長度為10μm以下,則不會有如CNT 17在碳纖維11間跨越附著的情況。亦即如前述,不會有如設於一個碳纖維11的結構體14所含的CNT 17包含於設於其他的碳纖維11的結構體14的情況。
CNT 17的形狀較好為0.2μm以上、5μm以下的範圍內。CNT 17的長度若為0.2μm以上,則可以增加CNT 17的附著條數而將結構體14變厚;若為5μm以下,則在使CNT 17附著於碳纖維11時,CNT 17難以凝聚而變得容易較均等地分散。其結果,CNT 17較均一地附著於碳纖維11。
另外,作為附著於碳纖維11的CNT,不會排除混有直線性高的CNT、混有如上述的長度的範圍外的CNT等。即使混有,例如藉由直線性高的CNT進入在CNT 17形成的空間,可以增加對於碳纖維11的CNT的附著條數。
CNT 17是以平均直徑為0.5nm以上、30nm以下的範圍內為佳,較佳為3nm以上、10nm以下的範圍內。CNT 17若其直徑為30nm以下,則富有柔軟性,容易沿著碳纖維11的表面附著,且與容易其他的CNT 17糾纏而固定於碳纖維11,還有變得較確實地形成結構體14。另外,若為10nm以下,則構成結構體14的CNT 17彼此的結合變強固。另外,CNT 17的直徑,是設為使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照片測定的值。CNT 17不拘單層、多層,但以多層為佳。
如上述將CNT 17設為彎曲形狀,與使用直線性高的CNT的情況比較,可以使CNT 17附著至碳纖維11的條數變多,可以增大結構體14的厚度,同時構成將CNT 17如不織布的纖維一般織入的形式的結構體14。其結果,當然使機械強度變得較高,並增大外力加於碳纖維強化成形體而使碳纖維11位移的情況的藉由結構體14的拘束效應,進一步提高彈性率。又,碳纖維11造成的周圍的複合區域18的機械能的吸收功效亦變大,進一步提高碳纖維強化成形體的振動衰減特性。
作為提升的機械強度的一種,可列舉對於重複彎曲的耐久性。如前述,吾人認為,在使用CNT 17附著於碳纖維11的表面的複合材10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藉由夾帶結構體14造成的剝離強度的提升功效及複合區域18造成的機械能的吸收功效,會提高對於重複彎曲的耐久性。此剝離強度的提升及機械能的吸收功效,伴隨著附著於碳纖維11的表面的CNT 17的條數的增加而進一步提高,藉此對於重複彎曲的耐久性變得較高。具有這樣的特性的複合材10,適合作為重複加上荷重的螺旋彈簧(coil spring)、板片彈簧(leaf spring)等的彈簧材料等,可以將包含複合材10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適用於螺旋彈簧、板片彈簧等的各種彈簧。另外,藉由將基質樹脂含浸於結構體14並硬化,由於碳纖維11與基質樹脂的界面接著強度變高,在碳纖維強化成形體提升其拉伸強度。
CNT 17對碳纖維11的附著條數,可以以結構體14的厚度(碳纖維11的徑向的長度)來評價。結構體14的各部的厚度可以以以下而取得:例如將碳纖維11的表面的結構體14的一部分接著於賽璐玢膠帶(cellophane tape)並剝離,以SEM等計測留在碳纖維11的表面的結構體14的剖面。為了大致均等地網羅沿著碳纖維11的纖維軸方向的既定長度的測定範圍,在測定範圍的十處分別測定結構體14的厚度,將其平均設為結構體14的厚度。測定範圍的長度設為例如前述的CNT 17的長度的範圍的上限的五倍的長度。
如上述得到的結構體14的厚度(平均)為10nm以上、300nm以下的範圍內,較佳為15nm以上、200nm以下的範圍內,更佳為50nm以上、200nm以下的範圍內。結構體14的厚度若為200nm以下,碳纖維11間的樹脂的含浸性較為良好。
另外,使用附著於碳纖維11的CNT 17相對於CNT複合纖維的質量比──CNT質量比Rc,可以評價CNT 17對碳纖維11的附著狀態。將既定長度的碳纖維11的唯獨的質量(以下,稱為CF質量)設為Wa、將附著於此碳纖維11的CNT 17的質量(以下,稱為CNT質量)設為Wb時,CNT質量比Rc是以「Rc=Wb/(Wa+Wb)」來得到。
CNT 17以均一地附著於碳纖維11為佳,以覆蓋碳纖維11的表面的方式附著為佳。包含均一性的CNT 17對碳纖維11的附著狀態,可以藉由SEM觀察、藉由目視評價所得影像。此時,為了沿著纖維軸方向大致均等地網羅碳纖維11的既定長度的範圍(例如1cm、10cm、1m的範圍),以針對複數處(例如十處)觀察而評價為佳。
另外,使用前述的CNT質量比Rc,可以評價CNT 17對碳纖維11附著的均一性。CNT質量比Rc是以0.001以上、0.008以下為佳。CNT質量比Rc若為0.001以上,作為碳纖維強化成形體時可以確實地獲得如上述結構體14所致較大的拘束效應、在複合區域18的機械能的較大的吸收功效,而提升CNT衍生的特性。CNT質量比Rc若為0.008以下,則確實完成基質樹脂至結構體14的樹脂含浸。另外,CNT質量比Rc是以0.002以上、0.006以下為較佳。CNT質量比Rc若為0.002以上,結構體14(CNT 17)在大致全部的碳纖維11間會較確實地發揮功能。CNT質量比Rc若為0.006以下,則確實完成基質樹脂至結構體14的樹脂含浸,而且即使在位於碳纖維強化成形體的基質樹脂的比率低的情況,結構體14仍會較確實地發揮功能。還有,即使是基質樹脂的比率低的情況,由於CNT 17是以高濃度存在於碳纖維強化成形體,可以藉由其補強功效而提高韌性強度。
在一條的碳纖維11的長度1m的範圍(以下,稱為評價範圍)內設定的十點的測定部位的各CNT質量比Rc的標準差s是以0.0005以下為佳、0.0002以下為較佳。另外,標準差s相對於CNT質量比Rc的平均的比例是以40%以下為佳、15%以下為較佳。十點的測定部位是以設定為大致均等地網羅評價範圍為佳。標準差s是成為附著於碳纖維11的CNT 17的附著條數(附著量)、結構體14的厚度的變異的指標,變異愈小則標準差s的值愈小。因此,此標準差s愈小愈好。CNT 17的附著條數、結構體14的厚度的變異,是以複合材10及使用此複合材10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的衍生自CNT的特性的不同來顯現。標準差s若為0.0005以下,可以較確實地發揮複合材10及碳纖維強化成形體的衍生自CNT 17的特性;若為0.0002以下,可以充分且確實地發揮衍生自CNT 17的特性。另外,標準差s是藉由式(2)求出。式(2)中的值n是測定部位的數量(在此例為n=10),值Ri是測定部位的CNT質量比Rc,值Ra是CNT質量比Rc的平均。
[數1]
Figure 02_image003
…(2) [CNT質量比的測定]
CNT質量比Rc,是針對欲求出其的測定部位將碳纖維束12(例如12000條左右的CNT複合纖維)切出1m左右作為測定試料,如以下敘述求出。 (1)將測定試料投入成為CNT 17的分散媒的液體(以下,稱為測定液)。作為測定液,例如使用將分散劑放入NMP(N-甲基吡咯酮;N-methyl-2-pyrrolidone;CAS登陸號:872-50-4)後之物。分散劑是為了使CNT 17不會再附著於碳纖維11而添加於測定液,但不添加亦可。測定液的量,例如相對於測定試料10g而為100ml。 (2)計測投入測定試料前的測定液的質量與包含投入後的測定試料的測定液的質量的差值,將其設為測定試料的質量,亦即碳纖維11的CF質量Wa與附著於此碳纖維11的CNT 17的CNT質量Wb之和(Wa+Wb)。 (3)加熱包含測定試料的測定液,從碳纖維11將附著於其的CNT 17完全分離,將CNT 17分散於測定液中。 (4)使用吸光光度計,測定分散著CNT 17的測定液的吸光度(透光率)。從根據吸光光度計的測定結果與預先製作的標準曲線,求出測定液中的CNT 17的濃度(以下,稱為CNT濃度)。CNT濃度為將其值設為C、測定液的質量設為W1、此測定液所含的CNT 17的質量設為W2時,以「C=W2/(W1+W2)」求得的質量百分濃度。 (5)從所得的CNT濃度與投入測定試料前的測定液的質量,求出測定液中的CNT 17的CNT質量Wb。 (6)從在(2)求出的CF質量Wa與CNT質量Wb之和(Wa+Wb)及CNT 17的CNT質量Wb,計算出CNT質量比Rc(=Wb/(Wa+Wb))。
在上述吸光度的測定,可以使用分光光度計(例如,SolidSpec-3700,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等),測定波長可以使用例如500nm等。另外,在測定之時,以將測定液收容於石英製的槽(cell)為佳。還有,測定不含分散劑以外的不純物的分散媒的吸光度作為參考值,CNT 17的濃度C,可以使用分散有CNT 17的測定液的吸光度與參考值的差值來求出。另外,在CNT質量比Rc的測定中,使用從碳纖維束12移除第一上漿劑15之後之物。不過,相對於碳纖維11的質量,第一上漿劑15的質量為其1/100左右的情況,第一上漿劑15的附著之有無也就是第一上漿劑15的質量,對於CNT質量比Rc的較佳範圍未實質上造成影響,因此在此情況,可以將附著有第一上漿劑15的CNT複合纖維的質量視為CF質量Wa與CNT質量Wb之和(Wa+Wb)。
在藉由CNT質量比Rc評價均一性的情況,為了大致均等地網羅評價的碳纖維束12的評價範圍(例如,長1m),設定十處的測定部位。這些十處的測定部位,設為評價範圍的兩端與其間的八處,針對各測定部位的每一個,以前述的順序求出CNT質量比Rc。 [上漿劑質量比的測定]
在上漿劑質量比率Rm的測定,從使第一上漿劑15附著於各碳纖維11的結構體14而製作的碳纖維束12,切出例如三條的CNT複合纖維作為測定試料,如以下敘述求出。將作為測定試料而切出的CNT複合纖維的長度設為例如5m。另外,作為測定試料的CNT複合纖維的條數、長度並未限定於此。
(1)將測定試料投入CNT 17的測定液。測定液及分散媒的條件,是與上述測定CNT質量比Rc的情況相同。 (2)計測投入測定試料前的測定液的質量與包含投入後的測定試料的測定液的質量的差值,將其設為測定試料的質量,亦即碳纖維11的CF質量Wa、附著於碳纖維11的CNT 17的CNT質量Wb及附著於CNT 17的第一上漿劑15的上漿劑質量Wc之和(Wa+Wb+Wc)。 (3)加熱包含測定試料的測定液,從碳纖維11將附著於其的CNT 17完全分離,將CNT 17分散於測定液中。 (4)與測定CNT質量比Rc的情況同樣地使用吸光光度計,測定分散著CNT 17的測定液的吸光度,從此吸光度與預先製作的標準曲線,求出測定液中的CNT 17的CNT濃度。從所得的CNT濃度與投入測定試料前的測定液的質量,求出測定液中的CNT質量Wb。 (5)從使用中的碳纖維11(原紗)的型錄值特定出CF質量Wa。 (6)從測定試料的質量(Wa+Wb+Wc),求出減去在(5)所得的CF質量Wa及在(4)所得的CNT質量Wb的差,將其設為賦予至測定試料的第一上漿劑15的上漿劑質量Wc。 (7)從在(5)所得的CF質量Wa及在(6)所得的上漿劑質量Wc,計算出上漿劑質量比率Rm(=(Wc/Wa)×100%)。
另外,在上述的上漿劑質量比率Rm的測定中,在從碳纖維11(原紗)的型錄值特定出CF質量Wa的情況,特定出尚未附著上漿劑的碳纖維11(原紗)的質量。此處所指上漿劑,是為了防止碳纖維11(原紗)彼此的糾纏而附著於碳纖維11(原紗)的表面之物,而與第一上漿劑15不同。不過,為了防止糾纏的上漿劑的質量,一般而言相對於碳纖維11的CF質量Wa為1/100左右,在這樣的情況,這個上漿劑的附著之有無,對於上漿劑質量比率Rm的較佳範圍未實質上造成影響,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亦可以將附著有上漿劑15的碳纖維11的質量視為求出上漿劑質量比率Rm之時的CF質量Wa。
另外,CF質量Wa的特定,並未限定於從型錄值特定。例如,亦可以實測將CNT 17分離之後的碳纖維11的質量來作為CF質量Wa。還有,亦可以從作為測定試料的CNT複合纖維所使用的碳纖維11為同種且針對尚未附著CNT 17的碳纖維測定質量後之物,來特定CF質量Wa。 [複合材的製造方法]
關於使CNT 17附著於碳纖維束12的各碳纖維11的每一個而形成結構體14,將碳纖維束12浸漬於CNT 17單離分散後的CNT單離分散液(以下,單純稱為分散液)中,對分散液賦予機械能。單離分散,是指CNT 17為一個一個物理性分離而未相互糾纏而分散於分散媒中的狀態,二個以上的CNT 17集合成束狀的集合物的比例為10%以下的狀態。在此,一旦集合物的比例為10%以上,則促進在分散媒中的CNT 17的凝聚,而阻礙CNT 17對碳纖維11的附著。
如在圖6所示一例,附著裝置21是以CNT附著槽22、導輥23~26、超音波產生器27、使碳纖維束12以固定速度移動的移動機構(省略圖示)等構成。在CNT附著槽22收容分散液28。超音波產生器27是從CNT附著槽22的下側對CNT附著槽22內的分散液28施加超音波。
對於附著裝置21,連續性地供應尚未形成有結構體14的長條(例如,100m左右)的碳纖維束12。所供應的碳纖維束12依序捲繞於導輥23~26,藉由移動機構以固定的速度移動。對於附著裝置21,供應上漿劑尚未附著於各碳纖維11的碳纖維束12。另外,此處所指上漿劑,是為了防止前述的碳纖維11的糾纏等的上漿劑。
碳纖維束12,是在已開纖的狀態分別捲繞於導輥23~26。捲繞於導輥23~26的碳纖維束12,在適度的張力作用下減低碳纖維11相互糾纏之虞。碳纖維束12對於導輥23~26的捲繞,以設為較小的捲繞角(90°以下)為佳。
導輥23~26均為平輥。如圖7所示,導輥23的輥長(軸向的長度)L1,與已開纖的碳纖維束12的寬度WL相比,為十分地大。針對導輥24~26,與導輥23同樣,其輥長與已開纖的碳纖維束12的寬度WL相比,為十分地大。例如,導輥23~26全部為相同尺寸,輥長L1為100mm,輥的直徑(外徑)為50mm。已開纖的碳纖維束12在厚度方向(導輥的徑向)並排複數條的碳纖維11。
導輥23~26之中的導輥24、25是配置於CNT附著槽22內。藉此在導輥24、25間,碳纖維束12在固定的深度直線移動於分散液28中。碳纖維束12的移動速度,以設為0.5m/分鐘以上、100m/分鐘以下的範圍內為佳。碳纖維束12的移動速度愈高則愈可以提升產能,移動速度愈低則對CNT 17的均一附著愈有效且對於碳纖維11彼此的相互糾纏的抑制愈有效。又,碳纖維11彼此的相互糾纏愈少,愈可以提高CNT 17對碳纖維11的附著的均一性。碳纖維束12的移動速度若為100m/分鐘以下,則較有效地抑制碳纖維11彼此的相互糾纏,同時可以再提高CNT 17的附著的均一性。另外,碳纖維束12的移動速度,以設為5m/分鐘以上、50m/分鐘以下的範圍內為較佳。
超音波產生器27對分散液28施加作為機械能的超音波振動。藉此,在分散液28中,製造出CNT 17分散的分散狀態與CNT 17凝聚的凝聚狀態交互變化的可逆式反應狀態。一旦使碳纖維束12通過處於此可逆式的反應狀態的分散液28中,在從分散狀態轉變至凝聚狀態時,CNT 17藉由凡得瓦力附著於各碳纖維11。相對於CNT 17,碳纖維11的質量大了十萬倍以上,用於使已附著的CNT 17脫離的能量比來自超音波振動的能量還大。因此,在分散液28中,一度附著於碳纖維11的CNT 17,藉由附著後的超音波振動仍不會從碳纖維11剝離。另外,在CNT 17彼此,由於都是極小的質量,藉由超音波振動而在分散狀態與凝聚狀態交互變化。
在重複進行從分散狀態至凝聚狀態的轉變之下,在各碳纖維11分別附著許多的CNT 17而形成結構體14。如前述,藉由使用彎曲形狀的CNT作為CNT 17,其他的CNT 17進入形成在CNT 17與附著有此CNT 17的碳纖維11的表面之間、附著的CNT 17彼此之間等的空間,而有較多的CNT 17附著於碳纖維11,形成結構體14。
施加於分散液28的超音波振動的頻率,以40kHz以上、950kHz以下為佳。頻率若為40kHz以上,則碳纖維束12中的碳纖維11彼此的相互糾纏受到抑制。又,頻率若為950kHz以下,CNT 17則會良好地附著於碳纖維11。為了再減低碳纖維11的相互糾纏,超音波振動的頻率以100kHz以上為佳。
另外,諸位發明人發現,在從CNT 17的分散狀態至凝聚狀態的轉變次數成為十萬次以上之下,一邊確保CNT 17對於碳纖維11的附著的均一性,一邊使附著於碳纖維11的CNT 17的條數成為幾乎最大。另外,附著條數的最大值,是依分散液28的CNT濃度而變化,分散液28的CNT濃度愈高則附著條數的最大值變得愈大。不過,分散液28的CNT濃度一旦成為在正在施加超音波振動時無法取得CNT 17的分散狀態的程度的高濃度,則變得無法進行CNT 17對於碳纖維11的附著。
因此,較佳為決定碳纖維束12的移動速度、碳纖維束12在分散液28中移動的距離(導輥24、25的間隔)、施加於分散液28的超音波振動的頻率,而使碳纖維束12在分散液28中移動中的期間的長度、也就是在導輥24、25之間移動中的時間(以下,稱為浸漬時間)為對分散液28施加的超音波振動的週期的十萬倍或其以上。亦即,將超音波振動的頻率設為fs(Hz)、浸漬時間設為Ts(秒)時,以滿足「Ts≧100000/fs」為佳。例如,若超音波振動的頻率為100kHz、碳纖維束12在分散液28中的移動距離為0.1m,則將碳纖維束12的移動速度設為6m/分鐘以下即可。又,即使是分成複數次將碳纖維束12浸漬於分散液28的情況,只要是合計的浸漬時間為超音波振動的週期的十萬倍或其以上,可以使CNT 17的附著條數為幾乎最大。
如在圖8的示意性所示,藉由從超音波產生器27施加的超音波振動,在CNT附著槽22內的分散液28產生音壓(振幅)的分布為固定的駐波。在此附著裝置21,在分散液28中,調整導輥24、25的深度方向的位置,而使碳纖維束12在超音波振動的駐波的波節(node)也就是音壓成為極小的深度移動。因此,決定碳纖維束12在分散液28中移動的從分散液28的液面起算的深度,在將此深度設為D、在分散液28中所產生的超音波振動的駐波的波長設為λ、n設為1以上的整數時,滿足「D=n.(λ/2)」。另外,駐波的波長λ,可以基於分散液28中的音速、從超音波產生器27施加的超音波振動的頻率而求得。
如上述,藉由調整在分散液28中移動的碳纖維束12的深度,抑制音壓導致的碳纖維11的振動,而可以防止紗線下垂所致紗線的不整齊,並抑制碳纖維11彼此或是附著於各碳纖維11的表面的CNT 17彼此的摩擦,而可以形成厚度大的結構體14。另外,藉由摩擦受到抑制,即使結構體14的厚度大,CNT質量比Rc的變異仍受到抑制,使前述的標準差s變小。另外,碳纖維束12在分散液28中移動的深度,可以因為駐波的波節而有若干偏移,關於此情況則以設為n.λ/2-λ/8以上、n.λ/2+λ/8以下的範圍內(n.λ/2-λ/8≦D≦n.λ/2+λ/8)為佳。藉此,可以設為可以容許碳纖維11的紗線下垂所致紗線的不整齊的範圍。
分散液28例如是以以下所調製:將長條的CNT(以下,稱為材料CNT)加至分散媒,藉由均質機、剪切力、超音波分散機等,裁切材料CNT而成為所欲長度的CNT 17,同時謀求CNT 17的分散的均一化。
作為分散媒,可以使用水、(乙醇、甲醇、異丙醇等的)醇類、(甲苯、丙酮、四氫呋喃(THF)、甲基乙基酮(MEK)、己烷、正己烷、乙醚、二甲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的)有機溶劑等以及上述的任意比例的混合液。分散液28不含分散劑、接著劑。
成為如上述彎曲形狀的CNT 17的起源的材料CNT,為彎曲形狀之物。這樣的材料CNT,以各個材料CNT的直徑為相同者為佳。材料CNT,以即使藉由裁切生成的各CNT的長度大而仍可以將CNT單離分散為佳。藉此,可以容易獲得將滿足如前述的長度的條件的CNT 17單離分散後的分散液28。
在此例的複合材10中,如上述,由於使彎曲形狀者作為CNT 17而附著,其他的CNT 17進入形成在CNT 17與附著有此CNT 17的碳纖維11的表面之間、附著的CNT 17彼此之間等的空間。藉此,在碳纖維11附著較多的CNT 17。另外,由於將CNT 17強固地附著於碳纖維11而形成結構體14,較難以從碳纖維11剝離CNT 17。而且,使用這樣的複合材10而製作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其衍生自CNT的特性變得較佳。
分散液28的CNT 17的濃度,以0.003wt%以上、3wt%以下的範圍內為佳。分散液28的CNT 17的濃度,以0.005wt%以上、0.5wt%以下的範圍內為較佳。
碳纖維束12是在從分散液28中拉出後進行乾燥。對於乾燥後的碳纖維束12進行第一上漿處理之下,將第一上漿劑15賦予至結構體14。
第一上漿處理,包含對乾燥後的碳纖維束12賦予(接觸)第一上漿處理液的步驟與乾燥步驟。第一上漿處理液可以藉由將碳二亞胺化合物溶解於溶劑而製作。作為溶解碳二亞胺化合物,可以使用水、酒精、酮類及上述之混合物等。
第一上漿處理液的賦予,可以使用將碳纖維束12浸漬於收容第一上漿處理液的液槽的手法、將第一上漿處理液對碳纖維束12噴霧的手法、將第一上漿處理液塗佈於碳纖維束12的手法等的任何的手法。第一上漿處理液是在維持CNT 17彼此的直接接觸的狀態,成為賦予至CNT 17的表面的狀態,黏度愈低,愈容易在CNT 17彼此的接觸部附近及碳纖維11與CNT 17的接觸部附近凝聚。
第一上漿處理液的賦予後的乾燥,是使第一上漿處理液的溶劑(在此例為水)蒸發。乾燥的手法可以使用將賦予第一上漿處理液後的碳纖維束12放置乾燥的手法、對碳纖維束12傳送空氣等的氣體的手法、將碳纖維束12加熱的手法等的公眾知悉的乾燥手法,亦可以將加熱與放置乾燥或傳送氣體的任何手法與併用。
如上述使用複合材10而製作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與使用習知的複合材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比較,提升了振動衰減特性(制震性)、彈性率的變化特性。針對彈性率的變化特性,碳纖維強化成形體的彈性率的增大,對於向著碳纖維強化成形體的撞擊速度的增加予以抑制。 [預浸體]
在圖9中,預浸體31是以碳纖維束12的CNT複合纖維與含浸於此碳纖維束12後的未硬化的基質樹脂32所構成。預浸體31是將基質樹脂32含浸於開纖後的複合材10,而形成為在厚度方向並排複數條碳纖維11的帶狀。含浸於複合材10的基質樹脂32,亦含浸於複合材10中的各CNT複合纖維的結構體14的內部。複合材10由於是實質上未存在碳纖維束12中的碳纖維11彼此的相互糾纏,在製造預浸體31時,容易均一地將碳纖維11擴張。預浸體31的各碳纖維11的纖維軸方向,均對齊為同一方向(圖9的紙面垂直方向)。預浸體31是將複數個開纖後的複合材10在寬度方向(開纖方向)並排而形成,可以設為寬度大之物。
基質樹脂32並未特別限定,可以使用各種的熱固性樹脂、熱塑性樹脂。例如作為熱固性樹脂,可列舉環氧樹脂、苯酚樹脂、三聚氰胺樹脂、尿素樹脂(脲樹脂)、不飽和聚酯、醇酸樹脂(alkyd resin)、熱固性聚醯亞胺、氰酸酯樹脂(cyanate ester resin)、雙馬來亞醯胺樹脂、乙烯酯系樹脂(vinylester resin)等,亦可以是這些樹脂的混合物。另外,作為熱塑性樹脂,可列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AS)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樹脂、甲基丙烯酸樹脂(PMMA等)、熱塑性環氧樹脂等的泛用樹脂、聚醯胺、聚縮醛、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碳酸酯、苯氧基樹脂等的工程塑膠、聚苯硫、聚醚醚酮、聚醚酮酮(polyether ketone ketone)、液晶聚合物、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聚醚醯亞胺、聚芳酯、聚醯亞胺等的超級工程塑膠。 [碳纖維強化成形體]
一邊加壓預浸體31、一邊加熱硬化基質樹脂32,而製作碳纖維強化成形體。亦可以將積層複數張預浸體31後的積層體加壓及加熱,設為將積層體一體化之後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此時,積層體中的碳纖維11的纖維軸方向,可以在相當於預浸體31的層逐一設為任意方向。在示於圖10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34,是形成為:在相當於預浸體31的複數個層34a中,碳纖維11的纖維方向在上下的層34a為相互直交。加熱及加壓的手法,可以使用壓製(pressing)成形法、高壓釜(autoclave)成形法、真空成形法(vacuum molding)、薄片捲取法(sheet-winding)及內壓成形法等。另外,亦可藉由不使用預浸體31的手積法(hand lay up method)、纏繞成型法(filament winding method)、拉擠成形法(pultrusion method)等,從碳纖維束12與基質樹脂直接製作碳纖維強化成形體。基質樹脂32的體積含有率是以25~35%為佳,以15~33%為較佳。
在使用上述的複合材10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如在圖11示意性所示,藉由在碳纖維11間的複合區域18的一部分相互固著的交聯部CL,具有碳纖維11彼此交聯後的交聯結構。如前述,複合區域18是由結構體14與含浸於此結構體14且硬化後的基質樹脂所構成的區域。複合區域18與硬化後的基質樹脂單體比較有較高的硬度,而且是高彈性也就是彈性極限(elastic limit)大。另外,複合區域18與基質樹脂比較,有較高的耐磨耗性。藉由這樣的複合區域18彼此的結合,碳纖維11彼此的結合成為強固的結合,對於使用複合材10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的重複彎曲的耐久性提升。
由於交聯結構是在碳纖維11間的距離接近至結構體14彼此接觸的程度之情況所形成,在結構體14的厚度愈大則交聯愈多的方面為有利。不過,結構體14的厚度,從確保根據均一厚度的品質安定性、防止從碳纖維11脫落等的觀點,以設為最大300nm以下為佳。特別是,將結構體14的厚度設為50nm以上、200nm以下的範圍內即可。另外,在將碳纖維11形成為織物狀的情況,複合區域18彼此相互固著的交聯部CL變多,來自交聯結構的功效變大。
另外,由於複數個CNT 17具有不織布狀的厚度而相互糾纏,以賦予至碳纖維11的基質樹脂為含浸於結構體14內的狀態來保持結構體14。因此,在碳纖維強化成形體中,無論其成形手法為何,在碳纖維11的表面幾乎沒有基質樹脂的偏置,碳纖維彼此的間隔成為均一。因此,在中間有基質樹脂的剪應力的碳纖維間的荷重傳遞均一地進行,有效地增大碳纖維強化成形體的拉伸強度。
使用複合材10,藉由拉擠成形法作為碳纖維強化成形體而製作的圓柱狀的桿體的藉由X光電腦斷層的內部結構的影像示於圖12。在使用複合材10製作的桿體,可以確認並無基質樹脂的大的偏置及空孔、碳纖維間的距離在全體桿體呈大致均一。相對於此,使用未使CNT附著的碳纖維(原紗)而同樣地製作的桿體的內部結構如圖13所示,確認生成基質樹脂的大的偏置及空孔。
亦可在複合材賦予第二上漿劑作為覆蓋結構體的CNT的表面的被覆劑,有別於具有碳二亞胺衍生的結構的第一上漿劑。如圖14所示,第二上漿劑37是以覆蓋結構體14的CNT 17的形式,附著於CNT 17。此第二上漿劑37是由反應固化性樹脂、熱固性樹脂或熱塑性樹脂的硬化物或未硬化物所構成。
第二上漿劑37是在賦予第一上漿劑15的第一上漿處理之後,藉由第二上漿處理賦予至複合材10。第二上漿處理可以藉由一般性的方法進行,將即將成為第二上漿劑37的樹脂(聚合物)溶解於分散媒而為第二上漿處理液,使第二上漿處理液接觸第一上漿處理後的已開纖的碳纖維束12(碳纖維11)而對碳纖維束12賦予第二上漿劑37之後,使分散媒蒸發而同時使第二上漿劑37硬化或半硬化。另外,亦可以使用包含即將成為第二上漿劑37的液滴狀的樹脂的乳劑型的第二上漿處理液。
成為第二上漿劑37的樹脂並未特別限定,可以使用各種的反應性硬化樹脂、熱固性樹脂、熱塑性樹脂等。例如作為熱固性樹脂,可列舉環氧樹脂、苯酚樹脂、三聚氰胺樹脂、尿素樹脂(脲樹脂)、不飽和聚酯、醇酸樹脂、熱固性聚醯亞胺、氰酸酯樹脂、具有反應性基的樹脂等。另外,作為熱塑性樹脂,可列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AS)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樹脂、甲基丙烯酸樹脂(PMMA等)、氯乙烯、熱塑性環氧樹脂等的泛用樹脂、聚醯胺、聚縮醛、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碳酸酯等的工程塑膠、聚苯硫、聚醚醚酮、液晶聚合物、聚四氟乙烯、聚醚醯亞胺、聚芳酯、聚醯亞胺等的超級工程塑膠。
第二上漿劑37覆蓋包含第一上漿劑15的CNT 17的表面。這樣的第二上漿劑37之中,第一上漿劑15的部分與此第一上漿劑15交聯,但是由於在無第一上漿劑15的部分不會產生交聯而具有黏稠性。藉由此第二上漿劑37,提升由形成有結構體14的複數個碳纖維11所構成的纖維束的集束性。第二上漿劑37與第一上漿劑15同樣以不將結構體14的空隙部19閉塞為佳。
在上述,是以使CNT附著於碳纖維的複合材為例作說明,但是作為母材的纖維並未限定於碳纖維,亦可以是(尼龍、聚酯、維尼綸(vinylon)、壓克力等的)樹脂纖維、玻璃纖維、礦物纖維等。在纖維的表面形成有結構體的複合材,可以作為將樹脂等含浸於其的纖維(以下,稱為樹脂含浸纖維)、可以用於構成複絲的單紗、纖維強化成形體的強化纖維等。樹脂含浸纖維、複絲、纖維強化成形體等(以下,將這些稱為二次製品),藉由在纖維的表面具有結構體,與使用碳纖維的複合材同樣地提升機械特性等。
複絲的一例示於圖15。複絲41具有複數條的複合材10A與基質樹脂42。複合材10A包含尼龍樹脂等的纖維43與形成於此纖維43的表面的結構體14。又,關於結構體14,與第一實施形態同樣地賦予第一上漿劑,依需要賦予第二上漿劑。另外,在圖15,是繪示由七條複合材10A構成的複絲41,但複合材10A的條數並未特別限定,例如亦可以以數千條至數十萬條的複合材10A來構成複絲41。另外,亦可以將複數個複合材10A加撚而成為一條複絲41。
針對纖維43,其直徑並未特別限定,可以以使用5μm以上、100μm以下的範圍內的纖維為佳,可以以使用5μm以上、30μm以下的範圍內的纖維為較佳。纖維43,其長度以50m以上為佳,較佳為100m以上、100000m以下的範圍內,更佳為100m以上、10000m以下的範圍內。另外,複合材10A,在使用時將其裁切為較短亦無妨。
作為基質樹脂42者,可以以使用例如聚氨酯等的樹脂、合成橡膠等的彈性體等。基質樹脂42可以介於複合材10A之間而將複合材10A相互結合。此基質樹脂42甚至含浸於各個複合材10的結構體14而硬化。
在上述各例,是針對以纖維為母材的情況作說明,但母材並未限定於纖維。例如,母材亦可以是片狀、薄膜狀等的母材,亦可以是塊狀的母材。又,結構體的CNT亦可以未直接接觸母材的表面。 [第二實施形態]
針對第二實施形態作說明,其進行保護處理以防止CNT複合纖維彼此摩擦造成的CNT複合纖維的損傷。另外,除了以下的詳細說明,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實質相同的元件賦予同一元件符號並省略其詳細說明。另外,雖是針對碳纖維的例子作說明,與第一實施形態同樣地,纖維並未限定為碳纖維,亦可以是(尼龍、聚酯、維尼綸、壓克力等的)樹脂纖維、玻璃纖維、礦物纖維等。
在圖16,例如從紗架(creel)50將尚未附著CNT 17的碳纖維束12拉出,對於此碳纖維束12,在退漿處理步驟51、結構體形成步驟52、第一上漿處理步驟53、保護處理步驟54中依序進行處理。例如,已經經過保護處理步驟54的複合材之碳纖維束12,是作為處理完畢纖維束12P而捲取至紗架55。將紗架55上的處理完畢纖維束12P拉出而提供於基材製作步驟56。另外,亦可以不捲取至紗架55,從乾燥步驟54b直接將處理完畢纖維束12P提供於基材製作步驟56。
基材製作步驟56是使用處理完畢纖維束12P來製作強化纖維基材F,實施將此強化纖維基材F洗淨的洗淨步驟57及將洗淨後的強化纖維基材F乾燥的乾燥步驟58,將此強化纖維基材F捲取至例如紗架59。強化纖維基材F,對其含浸基質樹脂之下,而為設為碳纖維強化成形體的基材。另外,亦可不捲取強化纖維基材F,將其裁切為片狀(枚葉)。
退漿處理步驟51,是將用於防止碳纖維束12中的碳纖維11的糾纏等的上漿劑移除的步驟,包含退漿步驟51a與清洗步驟51b。退漿步驟51a是例如藉由將碳纖維束12通過溶劑中而從碳纖維11的表面溶解上漿劑而將其移除。另外,在退漿步驟51a,亦可以使用例如使其通過已加熱至500℃左右的加熱爐內而移除的手法。清洗步驟51b移除在退漿步驟51a產生的碳纖維11的表面、碳纖維束12等等中的上漿劑的殘渣、碳纖維束12中殘留的溶劑。
結構體形成步驟52是將CNT 17附著於碳纖維11的步驟。結構體形成步驟52包括CNT附著步驟52a與乾燥步驟52b。CNT附著步驟52a中,將碳纖維束12通過在分散媒添加CNT 17後的分散液28,而使CNT附著於碳纖維11的表面;乾燥步驟52b中,使分散媒蒸發而將碳纖維束12乾燥。
第一上漿處理步驟53,是對已經經過結構體形成步驟52的碳纖維束12賦予第一上漿劑15。此第一上漿處理步驟53包括第一上漿處理液賦予步驟53a與乾燥步驟53b。第一上漿處理液賦予步驟53a中,對碳纖維束12賦予(接觸)第一上漿處理液;乾燥步驟53b中,使第一上漿處理液中的溶劑蒸發而將碳纖維束12乾燥。
結構體形成步驟52及第一上漿處理步驟53中的各處理的細節,是與第一實施形態中的將CNT 17附著於碳纖維11而形成結構體14的處理、賦予第一上漿劑15的處理相同。
保護處理步驟54如圖17所示,在CNT複合纖維61(表面形成有結構體14的碳纖維11)的表面、也就是結構體14的表面,以覆蓋的方式附著保護劑P1。由於形成有結構體14,CNT複合纖維61彼此的摩擦變大,而有藉由強化纖維基材F的製作時的CNT複合纖維61彼此摩擦而產生細毛、產生碳纖維11的缺口等的碳纖維束12的損傷的發生的可能性。此碳纖維束12的損傷,有導致碳纖維成形體的強度變低之虞。保護劑P1減低CNT複合纖維61彼此的摩擦,而抑制在強化纖維基材F的製作時的碳纖維束12的損傷。
保護劑P1,只要是附著於結構體14的表面至如上述減低CNT複合纖維61彼此的摩擦的程度即可,沒有完全覆蓋結構體14的表面的必要。因此,暴露出結構體的表面的一部分亦可。另外,保護劑P1的移除,是在基材製作步驟56之後且在含浸基體樹脂前的洗淨步驟57。因此,即使覆蓋結構體14的空隙部19且進入結構體14的內部亦無妨。
在此例,保護劑P1是水溶性也就是可溶於水的聚合物,將處理完畢纖維束12P作為強化纖維基材F之後,藉由使用水作為洗淨液的水洗淨而從強化纖維基材F移除。
在此例是使用水溶性的聚合物作為保護劑P1、使用水作為洗淨液,但是保護劑P1及洗淨液並未限定於此。例如,可以使用可溶於有機溶劑的聚合物作為保護劑P1,同時使用會將保護劑P1溶解的有機溶劑作為洗淨液。如此,用於洗淨液的液體按照用於保護劑P1的聚合物來選定即可,而且可以按照使用的洗淨液來選定用於保護劑P1的聚合物。另外,洗淨液是使用不從強化纖維基材F移除(溶解)第一上漿劑而可以選擇性移除保護劑P1的洗淨液。另外,如此例使用水作為洗淨液,與使用有機溶劑的情況比較,裝置構成較簡單且對環境的負荷小。
作為保護劑P1的水溶性的聚合物,可使用例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基砒硌啶酮等的公眾知悉之物。作為保護劑P1,從對於水的可溶性也就是以水洗淨移除的容易性的觀點,如上述的聚乙烯醇,以在分子中具有許多羥基(-OH)的聚合物為佳,作為這樣的聚合物,在聚乙烯醇以外,可列舉聚乙烯基砒硌啶酮、聚丙烯酸等的聚羧酸等。當然,如上述的聚乙烯基砒硌啶酮,即使是不具羥基的聚合物,只要是可溶於水即可,可列舉例如聚賽璐珞(polycellulose)、蔗糖(sucrose)等,但以分子量為數千以上者為佳。另外,在將具有碳二亞胺衍生的結構的第一上漿劑15賦予至CNT 17的情況,以使用不具羧基(-COOH)的水溶性的聚合物為佳。其原因在於,羧基由於會與第一上漿劑強鍵結,而有難以在水洗淨中移除的傾向。
此一保護處理步驟54,包含保護處理液賦予步驟54a與乾燥步驟54b。在保護處理液賦予步驟54a中,使保護處理液賦予(接觸)至碳纖維束12;在乾燥步驟54b中,使保護處理液的溶劑蒸發而使碳纖維束12乾燥。在保護處理液賦予步驟54a使用的保護處理液,可以依聚合物(保護劑P1)溶解於作為溶劑的水的情況製造。
在保護處理液賦予步驟54a中的保護處理液的賦予,可以使用將碳纖維束12浸漬於已收容保護處理液的液槽的手法、將保護處理液對碳纖維束12噴霧的手法、將保護處理液塗佈於碳纖維束12的手法等的任何的手法。在任何的情況,將碳纖維束12開纖、在碳纖維束12中的各CNT複合纖維61的表面均一且充分地賦予保護處理液即可。保護處理液的濃度,以設為1%以下為佳。
保護處理液的賦予後的乾燥,是使保護處理液的溶劑(在此例為水)蒸發。乾燥的手法可以使用將賦予保護處理液後的碳纖維束12放置乾燥的手法、對碳纖維束12傳送空氣等的氣體的手法、將碳纖維束12加熱的手法等的公眾知悉的乾燥手法,亦可以將加熱與放置乾燥或傳送氣體的任何手法與併用。
基材製作步驟56,如上述從處理完畢纖維束12P製作強化纖維基材F。在基材製作步驟56製作的強化纖維基材F,是以處理完畢纖維束12P織成的平織、斜紋織等的織品;以處理完畢纖維束12P編成的編品;使處理完畢纖維束12P向一個方向排列成纖維層,將複數個此纖維層積層並以縫線縫成的無屈曲織物(non-crimp fabric;NCF);以線帶為代表的以處理完畢纖維束12P組成的線繩或線帶類的物品等。無屈曲織物中的各纖維層的纖維方向可以是相同方向也可以是不同方向。在基材製作步驟56是按照預定製作的強化纖維基材F而實施加工。
在製作強化纖維基材F之時,例如在織織品的步驟、縫無屈曲織物的步驟中會發生CNT複合纖維61彼此的摩擦。然而,處理完畢纖維束12P的CNT複合纖維61附著有保護劑P1,因此減低CNT複合纖維61彼此的摩擦,抑制細毛、碳纖維11的缺口等的損傷。
在洗淨步驟57,以水洗淨強化纖維基材F。藉此,將附著於構成強化纖維基材F的CNT複合纖維61的表面的保護劑P1溶解並移除。在乾燥步驟58,使附著於強化纖維基材F的水蒸發而進行乾燥。洗淨的手法可以使用使其通過水槽內的dip方式、使其通過噴淋器下的噴淋洗淨方式等,使用溫水來取代冷水,則可以高效率地洗淨。另外,乾燥的手法可以使用將強化纖維基材F放置乾燥的手法、對強化纖維基材F傳送空氣等的氣體的手法、將強化纖維基材F加熱的手法等的公眾知悉的乾燥手法,亦可以將加熱與放置乾燥或傳送氣體的任何手法與併用。
圖18的SEM照片,是顯示已經經過保護處理步驟54的CNT複合纖維61的表面的狀態,瞭解到保護劑P1覆蓋於結構體14的表面。另外,圖19的SEM照片,是顯示洗淨步驟57後的CNT複合纖維61的表面的狀態,瞭解到保護劑P1已經從CNT複合纖維61的表面移除。
另外,如圖20的照片所示,在使用處理完畢纖維束12P製作的斜紋織的洗淨後的強化纖維基材F的表面並未產生細毛,瞭解到碳纖維束12的損傷受到抑制。相對於此,使用尚未賦予保護劑P1的碳纖維束12而同樣地製作的強化纖維基材F,則如圖21的照片所示,已產生細毛,瞭解到在碳纖維束12產生損傷。
在上述,是針對使用具有碳二亞胺衍生的結構的第一上漿劑15的例子作說明,但是在使用具有碳二亞胺衍生的結構以外的結構者作為第一上漿劑15的情況,在製作強化纖維基材F時的碳纖維束12的損傷的抑制方面,保護劑P1的賦予亦是有效。 [實施例] <實施例1>
在實施例1,依第一實施形態的順序製作以碳纖維11為母材的複合材10,進行CNT 17的剝離實驗,確認第一上漿劑15的功效。製作複合材10時使用的分散液28,是如前述使用具有彎曲形狀的材料CNT而調製。在圖22顯示用於調製分散液28的材料CNT的SEM照片。此材料CNT為多層,直徑為3nm以上、10nm以下的範圍。材料CNT使用硫酸與硝酸的3:1混酸洗淨而移除觸媒殘渣之後,過濾乾燥。將材料CNT添加至作為分散液28的分散媒的丙酮,使用超音波均質機裁切材料CNT,成為CNT 17。分散液28中的CNT 17的長度為0.2μm以上、5μm以下。另外,分散液28中的CNT 17,是可以評價為彎曲形狀之物。分散液28的CNT 17的濃度設為0.12wt%(=1200wt ppm)。在分散液28,並未添加分散劑、接著劑等。
作為碳纖維束12,是使用TORAYCA(登錄商標) T700SC-12000 (東麗株式會社製)。在此碳纖維束12,包含12000條的碳纖維11。碳纖維11的直徑為7μm左右,長度為500m左右。另外,碳纖維束12在附著CNT 17之前,將用來防止碳纖維11的糾纏等的上漿劑從碳纖維11的表面移除。
在已將碳纖維束12開纖的狀態捲繞於導輥23~26,在CNT附著槽21內的分散液28中移動。碳纖維束12的移動速度設為1m/分鐘,對於分散液28藉由超音波產生器27施以頻率為200kHz的超音波振動。另外,在導輥24、25之間移動中的浸漬時間為6.25秒。此浸漬時間是對於分散液28施以的超音波振動的1250000週期份量。在分散液28中,是使碳纖維束12在滿足「D=n.(λ/2)」的從分散液28的液面起算的深度D移動。
將從分散液28拉出的碳纖維束12乾燥之後,實施第一上漿處理,對構成結構體14的CNT 17賦予第一上漿劑15。在第一上漿處理,是使用將「CARBODILITE V-02」(商品名,Nisshinbo Chemical Inc.製)作為碳二亞胺化合物溶解於水而成的第一上漿處理液。第一上漿處理液的碳二亞胺化合物的濃度,以使上漿劑質量比率Rm成為1.0%而調整。使已施以第一上漿處理的碳纖維束12乾燥,而得到複合材10。
將複數個CNT 17均一地分散並附著於將如上述施以第一上漿處理後的碳纖維束12的一部分切出而取得的複數條的碳纖維11(以下,稱為樣品纖維),以SEM觀察之。其結果,無論在碳纖維11的纖維軸方向的窄範圍(局部性)或寬範圍,都確認有CNT 17均一地附著而形成結構體14。另外,結構體14是形成為具有由多個CNT 17構成的三位元的篩孔結構也就是空隙部19的不織布狀,並確認幾乎全部的空隙部19未被第一上漿劑15所閉塞。
在CNT 17的剝離實驗,將樣品纖維浸漬於混合水與界面活性劑的混合液,從超音波產生器對此混合液施以10分鐘的超音波振動。浸漬於混合液的碳纖維11的長度為1m,混合液中的界面活性劑的濃度為0.2質量%,對混合液施加的超音波振動的頻率為100kHz。
作為比較例1,使用將環氧樹脂溶解於丙酮的上漿處理液取代碳二亞胺化合物進行第一上漿處理而得到碳纖維,對其進行CNT的剝離實驗。在此比較例1,除了上漿處理液不同之外,其他與上述為相同條件。上漿處理液的環氧樹脂的濃度,以使上漿劑質量比率Rm成為1.0%而調整。
比較例1的剝離實驗中,混合液黑且混濁,經在剝離實驗後確認,確認有九成以上的CNT從碳纖維脫落。相對於此,在實施例1中的剝離實驗,混合液僅少許混濁程度,可以確認幾乎沒有CNT 17從碳纖維11脫落。亦即,瞭解到藉由具有碳二亞胺衍生的結構的第一上漿劑15,使CNT 17彼此及CNT 17與碳纖維11的接觸成為強固,而有效地抑制結構體14的崩壞及結構體14從碳纖維11的剝離。 <實施例2>
在實施例2,使用以實施例1的相同條件製作的複合材10,製作碳纖維強化成形體的試驗片A21,進行模式I層間破壞韌性試驗。試驗片A21是製作成為長160mm、寬23mm、厚3mm。在實施例2中,使用已施以第一上漿處理的複合材10。試驗片A21是以如下製作:將裁切成長方形(160mm×23mm)的複數張的預浸體31積層、一邊加壓一邊加熱而使基質樹脂32硬化。各預浸體31裁切成長邊方向與碳纖維11的纖維軸方向一致,試驗片A21中,使全部的碳纖維11的纖維軸方向與其長邊方向一致。
模式I層間破壞韌性試驗是使用Autograph精密萬能試驗機AG5-5kNX((股)島津製作所製),以JIS K7086為準據對上述試驗片A21進行。作為試驗法,使用雙懸臂層間破壞韌性試驗法(DCB法)。亦即,以銳利的刀具等從試驗片A21的前端形成2~5mm的初期龜裂,其後進一步使龜裂進展而從初期龜裂的前端至龜裂進展長度達到60mm的時點終止試驗。試驗機的十字頭速度,按照龜裂進展量而變更。具體而言,龜裂進展量至20mm為止的十字頭速度設為0.5mm/分鐘。龜裂進展量超過20mm時,十字頭速度設為1mm/分鐘。龜裂進展長度使用顯微鏡自試驗片A21的兩側面測定,藉由計測負載及龜裂開口位移,從負載-COD(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曲線求出模式I層間破壞韌性值(G IC)。
作為比較例2,使用將環氧樹脂溶解於丙酮的上漿處理液取代碳二亞胺化合物進行第一上漿處理而得到複合材,使用此複合材而分別製作試驗片B21與試驗片B22而進行模式I層間破壞韌性試驗,試驗片B21是以此複合材作為強化纖維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試驗片B22是以尚未附著CNT的碳纖維(原紗)作為強化纖維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在試驗片B22,未進行上漿處理。在比較例2,除了上述的條件,其他與試驗片A21為相同條件。
在龜裂進展量20mm的模式I層間破壞韌性值(G IC)的模式I層間破壞強度G IR,實施例2的試驗片A21為0.425 kJ/m 2,比較例2的試驗片B21為0.323 kJ/m 2、試驗片B22為0.231 kJ/m 2。根據這個結果,瞭解到實施例2的試驗片(碳纖維強化成形體)A21,其模式I層間破壞強度G IR相對於比較例2的試驗片B21提升約1.32倍,相對於試驗片B22提升約1.84倍。 <實施例3>
在實施例3,製作實心的桿體A31、A32,其為以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的複合材10作為強化纖維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針對這些桿體A31、A32,進行三點彎曲試驗。在實施例3,藉由拉擠成形法從複合材10與基質樹脂直接製作直徑約2.6mm的圓柱狀的成形體。對此成形體進行無心研磨(centerless grinding),製作截面較接近真圓的直徑約2.2mm的桿體A31、A32。因此,桿體A31、A32的軸心方向與碳纖維11的纖維軸方向一致。另外各自地,作為桿體A31的碳纖維11(原紗),是使用TORAYCA T700SC(東麗株式會社製);作為桿體A32的碳纖維11(原紗),是使用TORAYCA T800SC(東麗株式會社製)。桿體A31、A32的其他製作條件與實施例1相同。
分別裁切上述的桿體A31、A32,製作複數個長120mm的試驗片,對於這些試驗片以JIS K 7074:1988「碳纖維強化塑膠的彎曲試驗方法」為準據而進行三點彎曲試驗。支點間距離設為80mm。三點彎曲試驗是進行使壓痕器(indenter)的下降速度為相對低速者(以下,稱為低速彎曲試驗)與高速者(以下,稱為高速彎曲試驗),分別求出破壞荷重(N)。在低速彎曲試驗,將壓痕器的下降速度設為5mm/秒;在高速彎曲試驗,將壓痕器的下降速度設為1m/秒與5m/秒二種。作為破壞荷重(N),分別針對低速彎曲試驗及二種高速彎曲試驗的各結果,求出纖維體積含有率(Vf)為60%換算值。另外,分別針對桿體A31、A32,低速彎曲試驗及二種高速彎曲試驗都使用複數個試驗片進行複數次的試驗。
作為比較例3,製作實心的桿體B31、B32,其為以尚未附著CNT的碳纖維(原紗)作為強化纖維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針對這些桿體B31、B32進行三點彎曲試驗。桿體B31的碳纖維與桿體A31的碳纖維相同,桿體B32的碳纖維與桿體A32的碳纖維相同。桿體B31、B32除了以原紗使用碳纖維外,以與桿體A31、A32的相同條件製作。另外,針對桿體B31、B32的三點彎曲試驗,以與桿體A31、A32的相同條件進行,求出破壞荷重(N)。
上述的試驗結果示於圖23。在低速彎曲試驗,與桿體B31比較,桿體A31的破壞強度提升11%;與桿體B32比較,桿體A32的破壞強度提升23%。另外在高速彎曲試驗,與桿體B31比較,桿體A31的破壞強度提升14%;與桿體B32比較,桿體A32的破壞強度提升11%。 <實施例4>
在實施例4,製作環狀試驗片A41、A42,其為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的複合材10之碳纖維強化成形體,進行諾爾環試驗。亦即,將作為纖維基材的複合材10平行於一方向捲起,成為環狀試驗片A41、A42,使用環狀試驗片A41、A42求出圓周方向的拉伸強度。環狀試驗片A41、A42是使用纏繞成型法而製作。具體而言,在裝設於纏繞成型器的圓筒狀的芯軸(mandrel),將基質樹脂含浸於第一上漿處理後的複合材10(CNT複合纖維)之後捲繞而形成成形體。成形體與芯軸一起加熱而使基質樹脂硬化。基質樹脂硬化後,將拔除芯軸後的成形體裁切為既定寬度,成為環狀試驗片A41、A42。基質樹脂是使用輥塗佈機(roll coater)而塗佈於第一上漿處理後的複合材10。作為碳纖維11(原紗),是使用TORAYCA T1100(東麗株式會社製)。複合材10的其他的製作條件與實施例1相同。
環狀試驗片A41、A42設為內徑35mm、外徑40mm、寬3mm。在諾爾環試驗,是使用5582型萬能材料試驗機(INSTRON公司製),以拉伸速度2mm/min進行。此試驗結果示於圖24。圖24中,橫軸為纖維體積含有率(Vf),縱軸為顯示當纖維體積含有率為100%時的理論強度為100的情況的相對拉伸強度的指標值。另外,在圖24的圖表,一併顯示針對與環狀試驗片A41、A42相同的纖維體積含有率的拉伸強度的理論值。
作為比較例4,製作環狀試驗片B41~B44,其為以尚未附著CNT的碳纖維(原紗)作為強化纖維的碳纖維強化成形體,進行諾爾環試驗。環狀試驗片B41~B44的碳纖維是使用與環狀試驗片A41、A42的碳纖維相同的碳纖維,除了以原紗使用碳纖維外,以與環狀試驗片A41、A42的相同條件製作。這些比較例4的環狀試驗片B41~B44的試驗結果示於圖24。
根據圖24的圖表,瞭解到以已附著CNT 17的碳纖維11作為強化纖維的環狀試驗片A41、A42,與以碳纖維(原紗)作為強化纖維的環狀試驗片B41~B44比較,拉伸強度提伸而接近拉伸強度的理論值。 <實施例5>
在實施例5,藉由片段法評價碳纖維11與基質樹脂的界面接著強度。一起評價根據上漿劑質量比率Rm2的不同之碳纖維11與基質樹脂的界面接著強度。
首先,調整第一上漿處理液的碳二亞胺化合物的濃度,分別製作上漿劑質量比率Rm成為0.6%、0.8%、1.0%、1.1%、1.5的複合材10。分別針對所製作的複合材10,從碳纖維束12取出一條的CNT複合纖維,製作將此CNT複合纖維埋設於軟質環氧樹脂中的試驗片A51~A55。試驗片A51~A55,針對複合材10的複數個製作批號,分別製作三個。作為碳纖維11,是使用TORAYCA T700SC(東麗株式會社製)。另外,此處其他複合材10的製作條件是與實施例1相同。
分別針對試驗片A51~A55,以不切斷碳纖維11為度而施加拉伸負荷,然後針對各個試驗片測定在既定長度的碳纖維11的各切斷片的長度,分別針對試驗片A51~A55,求出每個製作批號的切斷片的長度的平均(切斷纖維長度)。此測定結果示於圖25的圖表。
作為比較例5,製作將尚未附著CNT的一條碳纖維(原紗)埋設於軟質環氧樹脂中的試驗片B51。與試驗片A51~A55同樣地對試驗片B51施加拉伸負荷,求出每個製作批號的切斷片的長度的平均(切斷纖維長度)。此測定結果示於圖25的圖表。另外,試驗片B51的製作條件,除了CNT尚未附著於碳纖維,其他與試驗片A51~A55相同。
瞭解到,試驗片A51~A55的切斷纖維長度比比較例5的試驗片B51的切斷纖維長度還短,而CNT複合纖維與基質樹脂的界面接著強度比尚未附著CNT的碳纖維(原紗)者還高。另外瞭解到,相對於試驗片B51,上漿劑質量比率Rm為0.6%以上、1.1以下的範圍內的試驗片A51~A54的界面接著強度顯著變高。
針對如上述製作的複合材10中的上漿劑質量比率Rm為0.8%、1.1%、1.5%者,以場發射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FE-SEM)觀察結構體14的表面的第一上漿劑15,將所觀察的狀態示於圖26至圖28。已確認:在上漿劑質量比率Rm為0.8%、1.1%的結構體,CNT 17所形成的空隙部19並未被第一上漿劑15所閉塞;但是在上漿劑質量比率Rm為1.5%的結構體,有許多的空隙部19被第一上漿劑15所閉塞。 <實施例6>
藉由片段法,評價根據對於碳纖維11的CNT的附著比例的不同之碳纖維11與基質樹脂的界面接著強度。作為實施例6,製作試驗片A61,其中將CNT 17以均一且充分的附著量附著於碳纖維11的表面而形成結構體14,將形成有上述結構體14的複合纖維埋設於軟質環氧樹脂中而製作試驗片A61。另外,作為比較例6,製作試驗片B61,其中將在碳纖維11的表面形成結構體14但CNT 17的附著量不均的複合纖維埋設於軟質環氧樹脂中而製作試驗片B61。試驗片A61、B61的複合纖維,除了不同點在結構體的附著量有無不均之外,是以相同條件製作,其製作條件與實施例1相同。試驗片A61、B61都是使用第一上漿處理後之物。
在圖29,顯示用於以場發射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的試驗片A61的複合纖維的結構體14的表面的狀態;而且在圖30顯示用於試驗片B61的複合纖維的結構體14的表面的狀態。在將試驗片A61的結構體14的每單位面積的附著量設為100%時,在試驗片B61形成在碳纖維11的表面的每單位面積的附著量成為80%左右的部分(圖中以實線圈起的部分),其他部分則成為100%。
在圖31,顯示藉由片段法測定的試驗片A61、B61的切斷纖維長度。另外在圖31的圖表,一起顯示使用碳纖維(原紗)時的切斷纖維長度。根據此圖表,可以確認藉由CNT而提升界面接著力。
10,10A:複合材 11:碳纖維 12:碳纖維束 12P:處理完畢纖維束 14:結構體 15:第一上漿劑 17:CNT 18:複合區域 19:空隙部 21:附著裝置 22:CNT附著槽 23,24,25,26:導輥 27:超音波產生器 31:預浸體 32,42:基質樹脂 34:碳纖維強化成形體 34a:層 37:第二上漿劑 41:複絲 43:纖維 50,55,59:紗架 51:退漿處理步驟 51a:退漿步驟 51b:清洗步驟 52:結構體形成步驟 52a:CNT附著步驟 52b:乾燥步驟 53:第一上漿處理步驟 53a:第一上漿處理液賦予步驟 53b:乾燥步驟 54:保護處理步驟 54a:保護處理液賦予步驟 54b:乾燥步驟 56:基材製作步驟 57:洗淨步驟 58:乾燥步驟 61:CNT複合纖維 CL:交聯部 F:強化纖維基材 L1:輥長 P1:保護劑 WL:寬度
圖1是說明圖,顯示關於實施形態的複合材的構成。 圖2是說明圖,顯示附著至CNT的第一上漿劑的附著狀態。 圖3是說明圖,顯示在CNT彼此接觸的接觸部的第一上漿劑的附著狀態。 圖4是說明圖,顯示附著至CNT的第一上漿劑的別的附著狀態。 圖5是說明圖,顯示在CNT彼此接觸的接觸部的第一上漿劑的別的附著狀態。 圖6是說明圖,顯示在碳纖維附著CNT的附著裝置的構成。 圖7是說明圖,顯示在導輥(guide roller)上呈開纖狀態的碳纖維束。 圖8是說明圖,顯示在分散液中的碳纖維的通過位置。 圖9是說明圖,示意性顯示預浸體的構成。 圖10是說明圖,示意性顯示碳纖維強化成形體。 圖11是說明圖,顯示碳纖維彼此交聯後的狀態。 圖12是影像,顯示根據使用複合材的桿體的X光電腦斷層的內部結構。 圖13是影像,顯示根據使用碳纖維的原紗的桿體的X光電腦斷層的內部結構。 圖14是說明圖,顯示附著至CNT的第二上漿劑的附著狀態。 圖15是說明圖,顯示以複合材作為單紗(single yarn)的複絲(multifilament)。 圖16是說明圖,顯示在第二實施形態的製造步驟。 圖17是說明圖,顯示賦予保護劑後的CNT複合纖維。 圖18是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照片,顯示附著保護劑後的CNT複合纖維的表面。 圖19是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照片,顯示洗淨後的CNT複合纖維的表面。 圖20是照片,顯示從賦予保護劑後的碳纖維束製作的強化纖維基材的表面。 圖21是照片,顯示從未賦予保護劑的碳纖維束製作的強化纖維基材的表面。 圖22是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照片,顯示用於實施例的材料CNT的彎曲狀態。 圖23是圖表,顯示實施例3的三點彎曲試驗的結果。 圖24是圖表,顯示實施例4的諾爾環試驗(nol ring test)的結果。 圖25是圖表,顯示根據實施例5的片段(fragmentation)法的切斷纖維長度。 圖26是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照片,顯示附著至上漿劑的質量比率Rm為0.8%的結構體的第一上漿劑的附著狀態。 圖27是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照片,顯示附著至上漿劑的質量比率Rm為1.1%的結構體的第一上漿劑的附著狀態。 圖28是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照片,顯示附著至上漿劑的質量比率Rm為1.5%的結構體的第一上漿劑的附著狀態。 圖29是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照片,顯示CNT以均一且充分的附著量附著於碳纖維的表面而形成的結構體。 圖30是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照片,顯示附著至碳纖維的表面的CNT的附著量有不均的結構體。 圖31是圖表,顯示藉由片段法測定的實施例6的切斷纖維長度。
10:複合材
11:碳纖維
12:碳纖維束
14:結構體
17:CNT

Claims (19)

  1. 一種複合材,其特徵在於具備: 母材; 結構體,以具有屈曲部的彎曲形狀的複數個奈米碳管構成,形成網狀結構並設於前述母材的表面,前述網狀結構具有前述奈米碳管彼此直接接觸的接觸部; 第一上漿劑,設於前述接觸部的至少周圍,經由前述奈米碳管的官能基與碳二亞胺基反應而成的碳二亞胺衍生的結構,將直接接觸的前述奈米碳管彼此交聯。
  2. 如請求項1之複合材,其中前述母材為纖維,附著於前述纖維的表面的前述奈米碳管直接附著於前述纖維的表面。
  3. 如請求項1之複合材,其中前述母材為碳纖維,附著於前述碳纖維的表面的前述奈米碳管直接附著於前述碳纖維的表面。
  4. 如請求項3之複合材,其中前述第一上漿劑的質量相對於前述碳纖維的質量為0.6%以上、1.1以下的範圍內。
  5. 如請求項1至4任一項之複合材,其中具備覆蓋前述奈米碳管的第二上漿劑。
  6. 如請求項2至4任一項之複合材,其中具備以覆蓋前述結構體的表面的方式而附著的由水溶性的聚合物構成的保護劑。
  7. 如請求項6之複合材,其中前述保護劑為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基砒硌啶酮。
  8. 一種複合材的製造方法,具有: 結構體形成步驟,將母材浸漬於分散液,其中具有屈曲部的彎曲形狀的複數個奈米碳管分散於前述分散液且在前述分散液施加超音波振動,使複數個前述奈米碳管附著於前述母材,在前述母材的表面形成結構體,前述結構體具備網狀結構,前述網狀結構具有前述奈米碳管彼此直接接觸的接觸部;以及 第一上漿處理步驟,使前述母材接觸已溶解具有碳二亞胺基的碳二亞胺化合物的第一上漿處理液,賦予將直接接觸的前述奈米碳管彼此交聯的第一上漿劑。
  9. 如請求項8之複合材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一上漿劑經由前述奈米碳管的官能基與碳二亞胺基反應而成的碳二亞胺衍生的結構,將直接接觸的前述奈米碳管彼此交聯。
  10. 如請求項8或9之複合材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一上漿處理液是將具有親水性鏈段的碳二亞胺化合物溶解於水後之物。
  11. 如請求項8之複合材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母材為纖維,使附著於前述纖維的表面的前述奈米碳管直接附著於前述纖維的表面。
  12. 如請求項8之複合材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母材為碳纖維,前述結構體形成步驟使附著於前述碳纖維的表面的前述奈米碳管直接附著於前述碳纖維的表面。
  13. 如請求項12之複合材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一上漿處理步驟將前述第一上漿劑的質量設為相對於前述碳纖維的質量為0.6%以上、1.1以下的範圍內。
  14. 如請求項8之複合材的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第一上漿處理步驟之後,具有第二上漿處理步驟而賦予覆蓋前述奈米碳管的第二上漿劑。
  15. 如請求項11至13任一項之複合材的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第一上漿處理步驟之後,具有保護處理步驟而以覆蓋前述結構體的表面的方式附著覆蓋前述結構體的表面的由水溶性聚合物構成的保護劑。
  16. 如請求項15之複合材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保護劑為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基砒硌啶酮。
  17. 一種強化纖維基材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 基材製作步驟,使用纖維束製作強化纖維基材,前述纖維束由複數個纖維構成且具有第一上漿劑以及保護劑,其中分別在前述複數個纖維的表面形成具備網狀結構的結構體,前述網狀結構具有接觸部,具有屈曲部的彎曲形狀的複數個奈米碳管彼此直接接觸而成為前述接觸部,前述第一上漿劑設於前述接觸部的至少周圍,經由前述奈米碳管的官能基與碳二亞胺基反應而成的碳二亞胺衍生的結構,將直接接觸的前述奈米碳管彼此交聯,前述保護劑由水溶性的聚合物構成且以覆蓋前述結構體的表面的方式而附著於前述結構體的表面;以及 洗淨步驟,以水洗淨前述強化纖維基材,從前述強化纖維基材移除前述保護劑。
  18. 如請求項17之強化纖維基材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保護劑為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基砒硌啶酮。
  19. 如請求項17或18之強化纖維基材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纖維為碳纖維。
TW110144698A 2020-11-30 2021-11-30 複合材、其製造方法及強化纖維基材的製造方法 TW2022317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9242 2020-11-30
JP2020-199242 2020-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1740A true TW202231740A (zh) 2022-08-16

Family

ID=81754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4698A TW202231740A (zh) 2020-11-30 2021-11-30 複合材、其製造方法及強化纖維基材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52557A1 (zh)
EP (1) EP4253643A1 (zh)
JP (1) JP7106040B1 (zh)
KR (1) KR20230113356A (zh)
CN (1) CN116568733A (zh)
TW (1) TW202231740A (zh)
WO (1) WO20221142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82460B1 (ja) 2022-07-14 2023-11-16 ニッタ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複合繊維の製造方法、cnt付着炭素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炭素繊維複合材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8753A (ja) 2006-03-08 2007-09-20 Atomix Co Ltd 水性樹脂用硬化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ーティング剤
JP2013076198A (ja) 2011-09-13 2013-04-25 Nitta Ind Corp Cnt/炭素繊維複合素材、この複合素材を用いた繊維強化成形品、および複合素材の製造方法
JP7084706B2 (ja) * 2017-09-27 2022-06-15 ニッタ株式会社 複合素材、プリプレグ、炭素繊維強化成形体、および複合素材の製造方法
EP3767028A4 (en) * 2018-03-14 2021-12-15 NBC Meshtec Inc. NET, SCREEN AND SCREEN PRINTING PLATE
WO2019240094A1 (ja) * 2018-06-11 2019-12-19 ニッタ株式会社 複合素材、プリプレグ、炭素繊維強化成形体及び複合素材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52557A1 (en) 2024-02-15
JPWO2022114217A1 (zh) 2022-06-02
JP7106040B1 (ja) 2022-07-25
KR20230113356A (ko) 2023-07-28
EP4253643A1 (en) 2023-10-04
WO2022114217A1 (ja) 2022-06-02
CN116568733A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70663B1 (ko) 사이징제 도포 탄소 섬유, 사이징제 도포 탄소 섬유의 제조 방법, 탄소 섬유 강화 복합 재료 및 탄소 섬유 강화 복합 재료의 제조 방법
US20100297441A1 (en) Preparation of fibers from a supported array of nanotubes
EP4254748A1 (en) Rotary memb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12567091B (zh) 复合材料、预浸料坯、碳纤维增强成型体及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TW202231740A (zh) 複合材、其製造方法及強化纖維基材的製造方法
CN111801450A (zh) 碳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JP2002069754A (ja) 高強度・高伸度炭素繊維及びその成形材料
Mamolo et al. Interfacial reinforcement of carbon fiber composites through a chlorinated aramid nanofiber interphase
JP2009242964A (ja) 炭素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30019296A1 (en)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WO2021100734A1 (ja) 複合素材、炭素繊維強化成形体及び複合素材の製造方法
TW202124808A (zh) 複合材料及其製造方法
JP7382460B1 (ja) 射出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複合繊維の製造方法、cnt付着炭素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炭素繊維複合材の製造方法
JP2003336129A (ja) 炭素繊維ストランド
JP2003328271A (ja) 炭素繊維ストランド、及び炭素繊維強化樹脂
JP7360786B2 (ja) 複合素材の製造方法
HAO et al. Scale-up and Continuous Highly Align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Sheets for High-Performance CNT/Bismaleimide Nanocomposites
Fangtao Improvement of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of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