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8015A - 留置針組裝體 - Google Patents

留置針組裝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8015A
TW202208015A TW110114266A TW110114266A TW202208015A TW 202208015 A TW202208015 A TW 202208015A TW 110114266 A TW110114266 A TW 110114266A TW 110114266 A TW110114266 A TW 110114266A TW 202208015 A TW202208015 A TW 20220801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member
outer needle
end side
valve body
needle hub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4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八島拓
中川大輔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托普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托普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托普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8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801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22Valves or arrangement of valves
    • A61M39/26Valves closing automatically on disconnecting the line and opening on reconnection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為了提供可讓組裝性提高之留置針組裝體。 留置針組裝體(1)係具備外針(10)、外針座(20)、筒狀的移動構件(30)、閥體(40)、開閥構件(22a)及支承突起(23b),移動構件(30)係在外針座(20)的內部空間以軸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且可在外針座(20)的軸方向移動;閥體(40)係構成為具有底部(41)及筒部(42)之有底筒狀且固定於前述移動構件,底部(41)設有開閉孔(44),筒部(42)密合於移動構件(30)的內周面(30a);開閥構件(22a),係在外針座(20)的內部空間從外針座(20)之前端側朝向基端側突出;支承突起(23b),係在外針座(20)的內周面(23a)之比開閥構件(22a)的前端更靠外針座(20)的基端側之位置朝向外針座(20)的軸心側突出;移動構件(30)係具有嵌合部(31)及被支承部(32)且由比閥體(40)更硬質的材料所構成,嵌合部(31)係嵌合於外針座(20)之比支承突起(23b)更靠前端側的內周面(23a),被支承部(32)係藉由與支承突起(23b)抵接來抑制移動構件(30)的傾斜。

Description

留置針組裝體
本發明係關於穿刺到活體的血管等而用於與輸液管線等連接之留置針組裝體。
以往已知的留置針,係將前端尖銳的內針事先插入外針,受該內針導引而將外針插入活體的血管內等之後,將內針拔去,在被留置的外針連接輸液管線等。這樣的留置針,設有母魯爾接頭之外針座是固定在外針的基端部,該母魯爾接頭用於連接輸液管線等的公魯爾接頭。
近年,為了防止當內針拔去後在外針內逆流的血液從外針座流出,在外針座的內部具備止血閥之留置針組裝體變得普及(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藉由在留置針組裝體具備止血閥,可輔助必須熟練之內針拔去時的壓迫止血,而能夠減輕作為留置針組裝體的使用者之醫師、護理師等的負擔。
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留置針組裝體,止血閥構成為,在橡膠等的彈性材料所構成之閥體(橡皮塞部)設置可利用彈性變形而進行開閉的開閉孔(狹縫)。而且,該閥體是事先配置成使設有狹縫之分隔壁與腔室部之後端接觸的狀態,該腔室部構成將狹縫推開之開閥構件。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8070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留置針組裝體,在將橡皮塞部組裝於外針座內時,必須將橡皮塞部從外針座之後方側插入,讓設置於橡皮塞部的外周面之環狀凸部越過設置於外針座的內周面之凸部後,讓橡皮塞部與腔室部的後端接觸。
但是,因為橡皮塞部是由比較軟質而容易變形的彈性材料所構成,插入時之橡皮塞部的傾斜、越過凸部時之不均一的變形等容易發生,而有在密閉性降低的狀態下被配置的可能性,因此存在難以將橡皮塞部適切地配置之問題。
本發明是有鑑於這樣的實情,而為了提供可讓組裝性提高之留置針組裝體。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留置針組裝體,係具備:管狀的外針、筒狀的外針座、筒狀的移動構件、閥體、開閥構件及支承突起,前述外針座,係讓前述外針的基端部固定在軸方向的前端側;前述移動構件,係在前述外針座的內部空間以軸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且可在前述外針座的軸方向移動;前述閥體,係構成為具有底部及筒部之有底筒狀且固定在前述移動構件,前述底部設有開閉孔,前述筒部密合於前述移動構件的內周面;前述開閥構件,係在前述外針座的內部空間設置成從前述外針座的前端側朝向基端側突出,當前述移動構件連同前述閥體一起朝向前述外針座的前端側移動的情況,前述開閥構件係進入前述開閉孔內而將前述開閉孔推開;前述支承突起,係在前述外針座的內周面之比前述開閥構件的前端更靠前述外針座之基端側的位置朝向前述外針座的軸心側突出;前述移動構件係具有嵌合部及被支承部且由比前述閥體更硬質的材料所構成,前述嵌合部係嵌合於前述外針座之比前述支承突起更靠前端側的內周面,前述被支承部,係始終與前述支承突起抵接,或當前述移動構件相對於前述外針座呈傾斜的情況,藉由與前述支承突起抵接來抑制前述移動構件的傾斜。
依據本發明,事先在移動構件固定閥體,將固定有該閥體之移動構件從基端側插入外針座內,讓嵌合部越過支承突起,就能將閥體適切地配置在外針座內。具體而言,因為移動構件是由比閥體更硬質的材料所構成,在越過支承突起時難以發生不均一的變形等,又甚至當嵌合部越過支承突起之後移動構件欲傾斜而使被支承部抵接於支承突起的情況,因為被支承部難以變形,而能夠抑制移動構件的傾斜。如此,不須特別注意就能將閥體及移動構件適切地配置在外針座內,而能讓留置針組裝體的組裝性提高。
又本發明較佳為,前述閥體係以前述底部比前述移動構件更朝前述外針座的前端側突出的狀態固定在前述移動構件。
依據此構成,在閥體之底部的外周面和外針座的內周面之間設置適宜的空間,當開閥構件進入開閉孔內時可讓閥體以朝離心方向擴展的方式進行彈性變形,因此能夠使開閉孔的開通及移動構件的移動變容易。
又本發明較佳為,前述移動構件之至少前述嵌合部的外周部分,係由比前述外針座更軟質的材料所構成。
依據此構成,比起隨著移動構件的移動其彈性變形的部位之位置會改變之外針座,能使移動構件較容易彈性變形。因此,可防止:起因於伴隨移動構件的移動而使外針座之彈性變形的部位改變而變成移動構件咬入外針座的狀態、或發生卡住等,能夠使開閉孔的開通及移動構件的移動變容易。
又本發明較佳為,前述支承突起係在前述外針座的周方向上斷續地設置。
依據此構成,因為在支承突起之間能讓氣體通過,縱使在移動構件的嵌合部設置狹窄的溝槽等而具有透氣性的情況,仍能避免支承突起阻害透氣性。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的留置針組裝體,可獲得能讓組裝性提高之優異效果。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參照所附圖式做說明。
圖1A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留置針組裝體1的俯視圖,圖1B係留置針組裝體1的前視圖,圖1C係留置針組裝體1之圖1A中的I-I線剖面圖。又圖2A係留置針組裝體1的左側視圖,圖2B係留置針組裝體1的右側視圖。又在以下的說明,將圖1A~C中的左側設為前端側,將右側設為基端側,將圖1A~C中的左右方向設為軸方向。
如這些圖所示般,留置針組裝體1係具備:外針10、連接在外針10的基端部之外針座20、在外針座20的內部(內部空間)以軸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之移動構件30、以及在移動構件30的內部(內部空間)以軸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之閥體40。
外針10,其前端側插入活體的血管內等而將血管內等和外部連通,係用於從外部朝血管內等投入藥液等。外針10係圖示省略之前端形成為錐狀之管狀的構件,是由具有柔軟性之透明或半透明之適宜的樹脂(例如,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等)所構成。
外針座20係具備既定規格的母魯爾接頭,是用於在外針10連接輸液管線、注射器等。圖3A係外針座20之圖1A中的I-I線剖面圖,圖3B係外針座20之圖1B中的II-II線剖面圖。又圖4A係外針座20的左側視圖,圖4B係外針座20的右側視圖。
如這些圖所示般,外針座20係前端側較小徑之稍微具有段差之圓筒狀的構件,是由比較硬質之透明或半透明之適宜的樹脂(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成樹脂、聚碳酸酯等)所構成。外針座20係包含:設置於前端側之固定部21、設置於固定部21的基端側之擴徑部22、設置於擴徑部22的基端側之滑動部23、以及設置於滑動部23的基端側之母魯爾接頭部24。
固定部21係供固定外針10的部分。外針10之基端部插入固定部21的內部,利用黏著、熔接等之適宜的手法進行固定。擴徑部22是將固定部21和比固定部21更大徑的滑動部23連結的部分。因此,擴徑部22構成為,從前端側朝向基端側使內外徑逐漸擴大。
在擴徑部22內的前端側設置:朝向基端側且朝軸方向突出的開閥構件22a。該開閥構件22a是用於將閥體40推開,其前端部位於滑動部23內。開閥構件22a,係在自身的前端側(外針座20的基端側)具備:朝向自身的前端側外徑逐漸縮小之錐狀的錐部22a1,並在自身的基端側具備:外徑大致一定之圓筒部22a2。
又開閥構件22a係具備:在軸方向連續的貫通孔22b、及在與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圖的縱深方向)連續之貫通溝槽22c;固定在固定部21之外針10的內部,是透過貫通孔22b及貫通溝槽22c來與擴徑部22、滑動部23及母魯爾接頭部24的內部連通。
滑動部23係供後述移動構件30的一部分嵌合而進行滑動的部分。因此,滑動部23構成為,外徑從前端側朝向基端側逐漸擴大,內徑則大致一定。在滑動部23之內周面23a的基端側,設置朝向外針座20的軸心側突出之8個支承突起23b。該支承突起23b的作用,係抑制移動構件30的傾斜,並作為移動構件30的保持器。
支承突起23b形成為讓圓柱之外周面的一部分從凹面之內周面23a露出的形狀,該圓柱是以與內周面23a之切線方向平行的方向為軸方向。而且,支承突起23b,是在比開閥構件22a的前端更靠基端側的位置,沿著內周面23a的周方向等間隔地排成一列。換言之,支承突起23b係在外針座20的周方向上斷續地設置。
母魯爾接頭部24,係供輸液管線、注射器等的公魯爾接頭連接的部分。母魯爾接頭部24是根據既定規格而構成,在內側設置母魯爾錐部24a,在外側設置2個陽螺紋24b,陽螺紋24b是用於與公魯爾接頭所具備之鎖定用的陰螺紋螺合。又母魯爾接頭部24的形狀沒有特別的限定,可按照留置針組裝體1的用途、必要規格等而採用已知的各種形狀。
如圖1C所示般,移動構件30係將外針座20之滑動部23的內周面23a和閥體40之間液密地密閉,並連同閥體40一起在外針座20內朝軸方向移動。圖5A係移動構件30的前視圖,圖5B係移動構件30的左側視圖,圖5C係移動構件30的右側視圖。
如這些圖所示般,移動構件30係具有段差之圓筒狀的構件,且係包含:前端側的嵌合部31、外徑比嵌合部31小之基端側的被支承部32、以及嵌合部31和被支承部32間之錐狀的中間部33。又移動構件30是由比閥體40硬質且比外針座20軟質之適宜的樹脂(例如,矽氧橡膠等的彈性體、聚丙烯等)所構成。
嵌合部31係與外針座20之滑動部23的內周面23a液密嵌合的部分,其外徑設定成與滑動部23的內周面23a相同或稍大。在嵌合部31的外周面31a設置4個透氣溝槽34。透氣溝槽34是讓氣體通過但液體(血液)無法通過之極窄的溝槽,且設置成將嵌合部31的前端側端面31b和中間部33的外周面33a連結。因此,嵌合部31及中間部33構成為在軸方向讓氣體通過。
又在本實施形態,雖是將用於連結嵌合部31的外周面31a和被支承部32的外周面32a之具有外周面33a之錐狀的中間部33設置在嵌合部31和被支承部32之間,但亦可將中間部33省略,而將嵌合部31和被支承部32之間構成為段差狀。又在本實施形態,如圖5B及C所示般,雖是在周方向以約90°的間隔設置4個透氣溝槽34,但透氣溝槽34的配置及數量當然並不限定於此。又在本實施形態,雖將透氣溝槽34的橫剖面形狀構成為V字狀,但亦可為其他形狀。
被支承部32係藉由與支承突起23b的頂部(頂點、頂線或頂面)抵接而抑制移動構件30相對於外針座20形成傾斜之部分。被支承部32之外徑設定成比連結滑動部23之支承突起23b的頂部之圓周稍小徑。亦即,被支承部32形成為接近支承突起23b的頂部的形狀。又被支承部32之軸方向長度設定成比嵌合部31之軸方向長度更長。
嵌合部31的外周面31a、及被支承部32的外周面32a,係在軸方向上形成為大致一定的外徑。同樣的,移動構件30的內周面30a是在軸方向上形成為大致一定的內徑。為了使移動構件30朝向外針座20內的組裝變容易,可在嵌合部31的外周面31a和前端側端面31b之間設置適宜的圓角。
又亦可為,不設置透氣溝槽34,移動構件30是由氣體可通過但液體(血液)無法通過之適宜的多孔質體(例如,聚丙烯的燒結材等)所構成。又在此情況亦可為,移動構件30全體不是由多孔質體所構成,例如僅嵌合部31及中間部33、或僅嵌合部31、或僅嵌合部31的一部分等,亦即僅移動構件30的一部分是由多孔質體所構成。
如圖1C所示般,閥體40通常係將外針座20內之前端側空間20a和基端側空間20b隔絕,藉由被開閥構件22a推開而讓前端側空間20a和基端側空間20b連通。亦即,閥體40構成止血閥。圖6A係閥體40的前視圖,圖6B係閥體40的左側視圖,圖6C係閥體40的右側視圖。
如這些圖所示般,閥體40是大致有底圓筒狀的構件,且係包含:前端側的底部41、從底部朝基端側延伸之筒部42、設置在筒部42的基端側端部之凸緣部43。又閥體40是由比移動構件30更軟質之適宜的彈性材料(例如,異戊二烯橡膠、矽氧橡膠等)所構成。
如圖6B及C所示般,在底部41之中央部設置由Y字狀的狹縫所構成之開閉孔44。該開閉孔44,通常是呈液密狀態閉合,當開閥構件22a插入的情況,會依循開閥構件22a的外形進行彈性變形而成為開啟。又在開閥構件22a脫離之後,利用彈性變形的復原力而再度成為液密閉合。又開閉孔44亦可例如由十字狀、直線狀等之其他形狀的狹縫所構成。
底部41及筒部42的外徑設定成比移動構件30之內周面30a的內徑稍大,凸緣部43的外徑設定成比移動構件30之被支承部32的外徑稍大。又在底部41之外周面41a和前端側端面41b之間,為了使朝向移動構件30的組裝變容易而設置適宜的圓角41c。又底部41的外周面41a及筒部42的外周面42a是呈連續的面,且構成為朝向前端側其外徑稍微逐漸縮小的錐狀。同樣的,閥體40的內周面40a是構成為朝向前端側其內徑稍微逐漸縮小的錐狀,且在內周面40a之基端側的端部設置:以更高的比率朝向基端側逐漸將內徑擴大之大錐部40b。
圖7A係固定有閥體40之移動構件30的前視圖,圖7B係固定有閥體40之移動構件30的左側視圖,圖7C係固定有閥體40之移動構件30的右側視圖。
在留置針組裝體1的組裝,首先將閥體40固定在移動構件30。閥體40是從基端側以軸方向一致的狀態插入移動構件30的內部,讓凸緣部43之前端側端面43a抵接在被支承部32之基端側端面32b,藉此進行定位。這時,閥體40的底部41成為全體從移動構件30突出的狀態。具體而言,成為底部41之基端側端面41d比嵌合部31之前端側端面31b位於更前端側的狀態。藉由將底部41如此般配置,在藉由開閥構件22a將開閉孔44推開時,可讓閥體40以朝離心方向擴展的方式進行彈性變形。
閥體40的筒部42,其位於移動構件30之內側的部分是被朝半徑方向壓縮而成為彈性變形的狀態。如此,確保閥體40和移動構件30之間的密合性(密閉性),且使閥體40由移動構件30穩定地保持。又閥體40對於移動構件30之固定,可僅利用壓入來固定,亦可使用適宜的黏著劑等。又閥體40之筒部42當然是與移動構件30的內周面30a液密地密合。
接著,將固定有閥體40之移動構件30組裝於外針座20(參照圖1C)。又外針10可在移動構件30的組裝前安裝於外針座20,亦可在移動構件30的組裝後安裝於外針座20。移動構件30是從基端側以軸方向一致的狀態插入外針座20的內部。這時,嵌合部31抵接於支承突起23b,就那樣將移動構件30推壓而讓外針座20及移動構件30彈性變形,藉此讓嵌合部31越過支承突起23b。
如此,移動構件30配置成,使嵌合部31位於開閥構件22a的前端和支承突起23b之間的狀態。外針座20及移動構件30分別是由比閥體40更硬質的材料所構成,在大致均一地彈性變形之後會恢復原來的形狀或接近原來的形狀之形狀,起因於彈性變形而使移動構件30傾斜的情形不容易發生。又在本實施形態,因為將嵌合部31之軸方向尺寸設定成比較短(被支承部32的軸方向尺寸之約0.22倍),可讓嵌合部31輕易地越過支承突起23b。
再者,在移動構件30越過支承突起23b之後,被支承部32的外周面32a是位於比支承突起23b的頂部更內側(外針座20的軸心側),或成為與支承突起23b的頂部抵接的狀態。亦即,縱使移動構件30欲傾斜的情況,由比閥體40更硬質的材料所構成之被支承部32的外周面32a是與支承突起23b的頂部抵接,也能藉此來抑制移動構件30的傾斜。又在本實施形態,因為在嵌合部31和被支承部32之間設置錐狀的中間部33,移動構件30在越過支承突起23b之後,藉由使中間部33抵接於支承突起23b,而能以適切的姿勢被導引。
因此,在留置針組裝體1,僅將移動構件30推入,就能將移動構件30連同閥體40一起以適切的姿勢配置於外針座20內。結果,成為使移動構件30之嵌合部31的外周面31a和外針座20之滑動部23的內周面23a確實密合的狀態,外針座20內之前端側空間20a和基端側空間20b是藉由移動構件30及閥體40液密地隔絕。另一方面,藉由透氣溝槽34來維持前端側空間20a和基端側空間20b之間的透氣性。
又因為滑動部23之內周面23a的內徑在軸方向上大致一定,此狀態的移動構件30成為可相對於外針座20沿軸方向移動。又在此狀態,閥體40之凸緣部43的基端側端面43b位於母魯爾接頭部24之母魯爾錐部24a內,移動構件30成為,可被透過凸緣部43而插入母魯爾接頭部24內之公魯爾接頭的前端推壓而朝向前端側移動。
特別是在本實施形態,因為將嵌合部31的軸方向尺寸設定成比較短,使移動構件30的成形誤差難以對液密性、滑動性造成影響。又還能降低空氣通過透氣溝槽34時的透氣阻力。
又被支承部32的外徑,當配置在外針座20內的情況,可設定成與支承突起23b的全部始終抵接的大小,亦可設定成與支承突起23b的一部分始終抵接的大小,亦可設定成,在對於外針座20以既定角度以上傾斜時與支承突起23b的一部分抵接之大小。
又在本實施形態,因為移動構件30是由比外針座20更軟質的樹脂所構成,比起隨著移動構件30的移動其彈性變形的部位之位置會改變之外針座20,使移動構件30(嵌合部31)較容易彈性變形,可防止在移動構件30的移動時起因於外針座20的彈性變形之卡止等發生。再者,在本實施形態,當將滑動部23之內周面23a的內徑設為1的情況,將嵌合部31的外徑設定在1~1.1的範圍內,可避免阻害滑動性之摩擦力變得過大。
又移動構件30不須全體是由比外針座20更軟質的材料所構成,只要至少嵌合部31的外周部分是由比閥體40更硬質且比外針座20更軟質的材料所構成即可,只要其他部分是由比閥體40更硬質的材料所構成即可。
圖8A~C係顯示留置針組裝體1的作動之圖1A中的I-I線剖面圖。圖8A係顯示在外針10內插入內針50的狀態。內針50是從基端側插入開閉孔44內,就那樣筆直地插入開閥構件22a之貫通孔22b及外針10內。
朝活體等的穿刺是在此狀態下進行,只要內針50到達了血管內,血液就會在內針50內逆流。又通過設置於內針50之側孔、溝槽等也會有血液流入外針10和內針50的間隙,該血液是從開閥構件22a之貫通孔22b及貫通溝槽22c和內針50的間隙流入前端側空間20a內。
閥體40是利用自身的彈性變形而容許朝開閉孔44內之內針50的插入,並與內針50的外周面液密地密合。又因為移動構件30之嵌合部31的外周面31a和外針座20之滑動部23的內周面23a液密地密合,流入到前端側空間20a內的血液不會朝基端側空間20b流出,而被貯留於前端側空間20a內。
又這時,因為前端側空間20a內的空氣可通過透氣溝槽34而朝基端側空間20b順利地排出,從外針10和內針50的間隙朝前端側空間20a內之血液的流入也能順利地進行。因此,使用留置針組裝體1之醫師、護理師等,能夠迅速掌握穿刺的內針50到達了血管內。
又在滑動部23的內周面23a和被支承部32之間設有間隙,進而支承突起23b是在內周面23a的周方向上斷續地設置,因此從透氣溝槽34流出的空氣可更順利地朝向基端側流動。
又按照閥體40及開閉孔44的構成會有以下的情況,亦即在內針50插入開閉孔44內的狀態下,在開閉孔44內產生些微的間隙,可在該間隙讓空氣通過。在此情況,可進一步促進來自前端側空間20a內之空氣的排出,能讓醫師、護理師等更迅速地掌握穿刺的內針50到達了血管內。
圖8B顯示從外針10將內針50拔去的狀態。只要外針10受內針50導引而深深地插入血管內,就讓內針50朝向基端側且朝軸方向移動而從外針10拔去。這時,閥體40及移動構件30雖會有被內針50牽引而朝向基端側移動的情況,藉由使移動構件30的中間部33或嵌合部31抵接於支承突起23b,而避免進一步朝基端側移動。
亦即,支承突起23b不僅是抑制移動構件30的傾斜,還具有作為移動構件30的保持器之功能。如此,縱使是將例如滑動部23和嵌合部31之間的摩擦減少而使移動構件30容易移動的情況,或將閥體40和內針50的密合性提高的情況,仍能防止:在內針50拔去時使嵌合部31從滑動部23移動到母魯爾接頭部24內而喪失液密性的事態發生。
又在將閥體40和內針50之密合性提高的情況,因為閥體40和內針50之間產生的摩擦力變大,可讓將內針50拔去時的拔出速度半強制地降低。當內針50的拔出速度高的情況,在內針50的前端脫離開閉孔44之後,滯留於內針50內的血液可能朝周圍飛濺,藉由利用閥體40和內針50間的摩擦力讓內針50的拔出速度降低,可防止這樣的血液飛濺。上述般的留置針組裝體1,因為不會對操作性(移動構件30的移動容易性)、液密性造成影響而能將閥體40和內針50間的密合性提高,可更確實地防止內針50拔去時之血液飛濺。
內針50拔去後,利用閥體40之彈性變形的復原力使開閉孔44迅速閉合,成為圖1C所示的狀態。如此,縱使當基於使用者之壓迫止血不完全的情況,仍可防止在外針10內逆流之血液從外針座20漏出。
圖8C顯示在母魯爾接頭部24內插入了公魯爾接頭60的狀態。若將輸液管線等之公魯爾接頭60插入母魯爾接頭部24內,公魯爾接頭60的前端面會與閥體40之凸緣部43的基端側端面43b抵接。藉此,移動構件30由公魯爾接頭60推壓而和閥體40一起朝向前端側移動,使閥體40的底部41抵接於開閥構件22a之後,藉由進入開閉孔44內之開閥構件22a將開閉孔44推開。
直到母魯爾接頭部24的母魯爾錐部24a和公魯爾接頭60的公魯爾錐部60a密合為止,公魯爾接頭60雖可能相對於外針座20傾斜,但移動構件30縱使在移動中也能藉由支承突起23b來抑制其傾斜。再者,因為比移動構件30更硬質的滑動部23比移動構件30更不容易彈性變形,移動構件30不致發生卡住等而能朝向前端側順利地移動。又藉此,也能讓基於開閥構件22a的開閉孔44之開通順利地進行。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藉由讓閥體40的底部41全體比移動構件30更朝前端側突出,在底部41的外周面41a和外針座20之滑動部23的內周面23a之間形成相當於嵌合部31厚度的空間,在開閥構件22a將開閉孔44推開時能使閥體40以朝離心方向擴展的方式大幅彈性變形。如此,可減少開閥構件22a將開閉孔44開通時的阻力。因此,使用者用更少的力就能順利地將公魯爾接頭60插入母魯爾接頭部24內而進行連接。
母魯爾接頭部24的母魯爾錐部24a和公魯爾接頭60的公魯爾錐部60a密合時或即將密合前,開閉孔44成為被開閥構件22a完全開啟的狀態。藉此,使輸液管線等和外針10連通。從輸液管線等供給的藥液等,依公魯爾接頭60內→閥體40內→開閥構件22a的貫通孔22b內→外針10內的順序通過而流入血管內。
又藥液等的一部分,是從開閥構件22a之貫通溝槽22c流入前端側空間20a內,將滯留於內部之血液沖洗,再返回血管內。如上述般,因為透氣溝槽34非常狹窄,在透氣溝槽34內或在滑動部23和被支承部32之間隙內不會讓血液滯留。因此,在留置針組裝體1,僅藉由從設置於開閥構件22a之貫通溝槽22c讓藥液流出就能將外針座20內的血液充分沖洗,而能將外針座20內維持衛生。
又閥體40的凸緣部43構成為,在被支承部32的基端側端面32b和公魯爾接頭60的前端面之間被適度地壓扁而產生彈性變形,藉此將被支承部32和公魯爾接頭60之間液密地密閉。藉此,在本實施形態,可防止從被支承部32和公魯爾接頭60之間朝外針座20和被支承部32的間隙內讓藥液、血液漏出,可更確實地將外針座20內維持衛生。
具體而言,外針座20和被支承部32的間隙,本來就不是讓來自輸液管線的藥液等流通的空間,並不像前端側空間20a那樣利用藥液等進行洗淨,當有血液、藥液等流入的情況,會就那樣滯留,容易讓細菌等繁殖而使外針座20內成為不衛生的狀態。在本實施形態,利用凸緣部43將被支承部32和公魯爾接頭60之間密閉,藉此可將這樣的事態防範於未然。
縱使從母魯爾接頭部24將公魯爾接頭60卸除後,移動構件30及閥體40仍不會朝向基端側移動,而維持開閉孔44被開閥構件22a開啟的狀態(圖8C所示的狀態)。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係在開閥構件22a的基端側設置圓筒部22a2,在母魯爾接頭部24的母魯爾錐部24a和公魯爾接頭60的公魯爾錐部60a密合時或即將密合之前,開閉孔44成為主要與圓筒部22a2的外周面密合的狀態,利用開閉孔44和圓筒部22a2之間的摩擦力使移動構件30及閥體40的位置被保持住。藉此,本實施形態的留置針組裝體1,一度將公魯爾接頭60連接之後,可發揮與不具有止血閥之留置針同樣的功能。
又亦可為,在母魯爾接頭部24的母魯爾錐部24a和公魯爾接頭60的公魯爾錐部60a密合時或即將密合之前,開閉孔44不是與圓筒部22a2,而是成為主要與錐部22a1的外周面密合的狀態。在此情況,在從母魯爾接頭部24將公魯爾接頭60卸除時,可讓移動構件30及閥體40朝向基端側移動,在公魯爾接頭60卸除後使開閉孔44閉合。
亦即,讓閥體40之彈性變形的復原力作用於錐部22a1的外周面,藉此產生朝向基端側之軸方向的分力,可利用該分力讓移動構件30連同閥體40一起朝離開開閥構件22a的方向移動。而且,在閥體40的底部41從開閥構件22a脫離時能讓開閉孔44迅速閉合,而使留置針組裝體1成為圖1C所示的狀態。
在此情況,可將留置針組裝體1就那樣留置於活體等而進行複數次輸液管線等的拆裝,不僅可減輕使用者的負擔,還能減輕內針50及外針10穿刺到活體等的負擔。又藉由基於支承突起23b之傾斜的抑制、以及移動構件30的材質及嵌合部31的外徑之設定,縱使在公魯爾接頭60卸除時,仍能使移動構件30迅速且順利地移動,因此可有效防止來自外針座20之血液的漏出。
圖9A~C、圖10A~C、圖11A~C、圖12A~C、圖13A~D、圖14A~C、圖15A~C及圖16A~C係顯示移動構件30的變形例。圖9A係移動構件30的變形例之前視圖,圖9B係移動構件30的變形例之左側視圖,圖9C係移動構件30的變形例之右側視圖。又圖10A係固定有閥體40之圖9A~C所示的移動構件30之前視圖,圖10B係固定有閥體40之圖9A~C所示的移動構件30之左側視圖,圖10C係固定有閥體40之圖9A~C所示的移動構件30之右側視圖。
同樣的,圖11A係移動構件30的變形例之前視圖,圖11B係移動構件30的變形例之左側視圖,圖11C係移動構件30的變形例之右側視圖。又圖12A係固定有閥體40之圖11A~C所示的移動構件30之前視圖,圖12B係固定有閥體40之圖11A~C所示的移動構件30之左側視圖,圖12C係固定有閥體40之圖11A~C所示的移動構件30之右側視圖。
同樣的,圖13A係移動構件30的變形例之前視圖,圖13B係移動構件30的變形例之左側視圖,圖13C係移動構件30的變形例之右側視圖,圖13D係移動構件30的變形例之圖13B中的III-III線剖面圖。又圖14A係固定有閥體40之圖13A~C所示的移動構件30之前視圖,圖14B係固定有閥體40之圖13A~C所示的移動構件30之左側視圖,圖14C係固定有閥體40之圖13A~C所示的移動構件30之右側視圖。
同樣的,圖15A係移動構件30的變形例之前視圖,圖15B係移動構件30的變形例之左側視圖,圖15C係移動構件30的變形例之右側視圖。又圖16A係固定有閥體40之圖15A~C所示的移動構件30之前視圖,圖16B係固定有閥體40之圖15A~C所示的移動構件30之左側視圖,圖16C係固定有閥體40之圖15A~C所示的移動構件30之右側視圖。
又在這些移動構件30的變形例,比起圖5A~C等所示之移動構件30,是將軸方向的全長設定成稍長。又圖10A~C、圖12A~C、圖14A~C及圖16A~C所示的閥體40,比起圖6A~C等所示的閥體40,其底部41之軸方向的厚度變薄。
圖9A~C及圖10A~C顯示在嵌合部31的外周面31a設置圓角的例子。具體而言,在此例子,嵌合部31的外周面31a是由外徑從前端側朝向基端側逐漸擴大後再逐漸縮小的曲面所構成。如此般,嵌合部31的外周面31a亦可由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呈凸狀之曲面所構成,藉此,可減少其與外針座20之滑動部23的內周面23a之接觸面積,而使移動構件30和外針座20間的密閉性及滑動性都提高。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形態,因為藉由支承突起23b及被支承部32來抑制相對於外針座20之移動構件30的傾斜,縱使嵌合部31和滑動部23的接觸狀態成為例如接近線接觸的狀態,仍能將兩者的接觸狀態穩定地維持。換言之,在本實施形態,藉由具備支承突起23b及被支承部32,可將嵌合部31和滑動部23之間的滑動性提高,並確保充分的密閉性。
又因為嵌合部31的外周面31a是由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呈凸狀之曲面所構成,能使將移動構件30組裝於外針座20時之越過支承突起23b變得更容易。又在本例中也是將中間部33省略亦可,在此情況也是,能讓嵌合部31之基端側的部分在越過支承突起23b時發揮與中間部33同樣的功能。
圖11A~C及圖12A~C係顯示在嵌合部31之外周面31a的基端側設置外徑朝向基端側逐漸縮小的縮徑部31a1之例子。在此情況也是,可減少其與滑動部23的內周面23a之接觸面積,因此可將移動構件30和外針座20之間的密閉性及滑動性都提高。又能使將移動構件30組裝於外針座20時之越過支承突起23b變得容易。
特別是在本例,在嵌合部31的外周面31a是在軸方向上保留外徑大致一定的部分,且將縮徑部31a1的錐角度設定成比中間部33的錐角度小,藉此減少嵌合部31和滑動部23的內周面23a之接觸面積,並進一步抑制相對於外針座20之移動構件30的傾斜。
又縮徑部31a1亦可設置成,在嵌合部31的外周面31a之前端側是朝向前端側其外徑逐漸縮小,縮徑部31a1亦可設置在外周面31a的前端側及基端側雙方。又在本例中也是,因為設置在基端側之縮徑部31a1是在越過支承突起23b時發揮與中間部33同樣的功能,因此將中間部33省略亦可。
又亦可為,不設置縮徑部31a1而將中間部33的軸方向長度延長,藉此減少嵌合部31和滑動部23的內周面23a之接觸面積。又縮徑部31a1及中間部33的錐角度當然沒有特別的限定。
圖13A~D及圖14A~C係顯示讓嵌合部31之徑方向上的變形(壓縮變形)容易度提高的例子。具體而言,在本例,係在嵌合部31之前端側端面31b設置在周方向連續的溝槽部35,將該溝槽部35的深度(移動構件30之軸方向的尺寸)設定為到達中間部33的深度(亦即,嵌合部31之軸方向尺寸以上),藉此將嵌合部31中之溝槽部35之外周側的部分構成為較薄。
如此,當嵌合部31嵌合於滑動部23時可依循滑動部23的內周面23a而輕易地變形,因此能將移動構件30和外針座20之間的密閉性及滑動性都提高。又能使將移動構件30組裝於外針座20時之越過支承突起23b變得更容易。
又在本例,是將溝槽部35之寬度方向尺寸在周方向及軸方向(深度方向)之任一方都設為大致一定,但將寬度方向尺寸在周方向或深度方向設為不同亦可,在溝槽部35內設置適宜的段差亦可。又溝槽部35是在周方向上斷續地設置亦可,取代溝槽部35而將例如複數個圓孔沿著周方向排列亦可。
圖15A~C及圖16A~C係顯示在嵌合部31的外周面31a設置在周方向連續的凸部31a2共2個的例子。換言之,本例之嵌合部31的外周面31a構成為,從前端側朝向基端側其外徑逐漸擴大之後逐漸縮小,然後再逐漸擴大之後逐漸縮小。
藉此,在軸方向上分離的2處讓嵌合部31和滑動部23以接近線接觸的狀態進行接觸,因此不會對滑動性造成太大的阻害,比起圖9A~C及圖10A~C所示的例子能使密閉性提高。
又在本例,凸部31a2雖是由曲面所構成,但凸部31a2之與周方向正交的剖面形狀亦可構成為例如四角形狀、梯形狀或三角形狀等。又凸部31a2的個數沒有特別的限定,在嵌合部31設置3個以上的凸部31a2當然也可以。
又在圖9A~C及圖10A~C、圖13A~D及圖14A~C以及圖15A~C及圖16A~C所示的例子,係顯示透氣溝槽34在周方向以約180°的間隔設置2個的情況,在圖11A~C及圖12A~C所示的例子,係顯示透氣溝槽34僅設置1個的情況,但透氣溝槽34的配置及數量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在周方向以約90°的間隔設置4個透氣溝槽34亦可,在周方向以約120°的間隔設置3個透氣溝槽34亦可。又將透氣溝槽34省略亦可。
又在圖11A~C及圖12A~C、圖13A~D及圖14A~C以及圖15A~C及圖16A~C所示的例子,內周面30a構成為朝向前端側其內徑稍微逐漸縮小的錐狀,但將內周面30a構成為內徑在軸方向上大致一定亦可。又在圖9A~C及圖10A~C所示的例子,將內周面30a構成為朝向前端側其內徑稍微逐漸縮小的錐狀亦可,圖5A~C等所示的例子也是同樣的。
圖17A~D、圖18A~D及圖19A~C係顯示閥體40的變形例。又圖17A及18A係閥體40的變形例之前視圖,圖17B及圖18B係閥體40的變形例之左側視圖,圖17C及圖18C係閥體40的變形例之右側視圖。又圖17D係閥體40的變形例之圖17B中的IV-IV線剖面圖,圖18D係閥體40的變形例之圖18B中的V-V線剖面圖。
又圖19A係固定有圖17A~D所示的閥體40之移動構件30之圖1A中的I-I線剖面圖,圖19B及C係固定有圖18A~D所示的閥體40之移動構件30之圖1A中的I-I線剖面圖。又圖19C,是將開閥構件22a用二點鏈線表示,係顯示在開閉孔44內插入了開閥構件22a的狀態,圖中所示之閥體40的變形狀態並不一定正確。
圖17A~D及圖19A係顯示讓底部41的中央部朝向基端側凹陷的例子。具體而言,在本例,底部41之前端側端面41b及基端側端面41d分別構成為頂點位於基端側之圓錐狀。藉此,可利用底部41將開閥構件22a適宜地導引而讓其插入開閉孔44內,因此能讓公魯爾接頭60連接時的操作性提高。
圖18A~D以及圖19B及C係顯示讓底部41的中央部朝向前端側突出的例子。具體而言,在本例,底部41之前端側端面41b及基端側端面41d分別構成為頂點位於前端側之圓錐狀。藉此,當開閥構件22a插入開閉孔44內時,可防止底部41及筒部42以朝內側捲曲的方式變形,因此可防止在公魯爾接頭60的連接時開閉孔無法被適切地開啟之不良狀況。亦即,如圖19C所示般,可將開閥構件22a適切地插入開閉孔44內而讓其以適切的開度開啟,藉此使來自公魯爾接頭60的藥液等適切地流通。
又在這些例子,雖是構成為底部41之前端側端面41b及基端側端面41d互相大致平行,且底部41之軸方向的厚度大致一定,但亦可使底部41的厚度在中央部和外周部不同,藉此調整底部41的變形。亦即,底部41之前端側端面41b及基端側端面41d不是互相平行亦可,例如將前端側端面41b及基端側端面41d之僅任一方構成為圓錐狀亦可。
又前端側端面41b及基端側端面41d亦可構成為例如圓錐台狀、半球狀或圓頂(dome)狀等的其他形狀,亦可構成為具有段差部的形狀。
圖20A~F及圖21A~F係顯示閥體40之其他的變形例。又圖20A、C及E係閥體40的變形例之前視圖,圖20B、D及F分別為固定有圖20A、C及E所示的閥體40之移動構件30之圖1A中的I-I線剖面圖。同樣的,圖21A、C及E係閥體40的變形例之前視圖,圖21B、D及F分別為固定有圖21A、C及E所示的閥體40之移動構件30之圖1A中的I-I線剖面圖。
圖20A~F係顯示將閥體40之開閉孔44的閉塞性提高的情況之例子。一般而言,留置針組裝體1之使用前的保管狀態,是成為在外針10及閥體40讓內針50插穿的狀態(參照圖8A)。因此,若保管期間變長,會產生難以改變之在閥體40的開閉孔44讓內針50插穿的狀態,而可能使開閉孔44的閉塞性受損。
圖20A~F所示的例子,藉由將閥體40的底部41附近補強,縱使在長期間保管後將內針50拔去的情況,仍可使開閉孔44確實地閉塞。具體而言,在圖20A及B所示的例子,藉由設置從底部41之前端側端面41b的周緣部朝向前端側突出的周壁部41e,將底部41附近補強而將彈性變形的復原力提高,藉此提高內針50拔去後之開閉孔44的閉塞性。
又在圖20C及D所示的例子,藉由將從筒部42的前端側到底部41的前端側端面41b為止之外徑逐漸擴大,將底部41附近補強,藉此提高開閉孔44閉塞時之彈性變形的復原力。又在圖20E及F所示的例子,藉由讓底部41的厚度增大而將底部41補強,並讓底部41的基端側之一部分位於嵌合部31內而附加嵌合部31所致之拘束力,藉此提高開閉孔44閉塞時之彈性變形的復原力。
又在這些例子,因為還能將閥體40和內針50的密合性提高,如上述般,可防止來自外針座20之血液的漏出及飛濺。又在這些例子也是,藉由開閥構件22a將開閉孔44推開時,可讓閥體40以朝離心方向擴展的方式大幅彈性變形,因此可避免在將公魯爾接頭60插入母魯爾接頭部24內時的阻力變得過大。
圖21A及B係顯示將閥體40的凸緣部43設置在前端側的例子。在本例,係在閥體40的底部41側(前端側)設置凸緣部43,並將凸緣部43的厚度(軸方向長度)設定成比底部41的厚度更大。而且,從前端側朝移動構件30內將閥體40的筒部42插入,讓凸緣部43之基端側端面43b抵接於移動構件30之嵌合部31的前端側端面31b,藉此使閥體40相對於移動構件30被定位。
又閥體40的內周面40a及筒部42的外周面42a,是構成為朝向基端側其內外徑稍微逐漸縮小的錐狀。又在此情況,閥體40之筒部42之基端側端面42b的位置,是與移動構件30之被支承部32之基端側端面32b的位置一致或不一致皆可。
如此般將凸緣部43設置在閥體40的前端側亦可,依據此構成,可防止開閥構件22a抵接於底部41時讓閥體40朝基端側移位,而能將開閉孔44更順利地推開。又可將凸緣部43兼用於:作為用於提高開閉孔44的閉塞性及其和內針50的密合性之補強部。
圖21C及D所示的例子,係將閥體40的凸緣部43設置在前端側,並將閥體40的底部41局部地配置在移動構件30之嵌合部31的內部。在本例,係在閥體40的前端側設置凸緣部43,並將凸緣部43的厚度設定為底部41的厚度之一半左右。而且,從前端側朝移動構件30內將閥體40插入,讓凸緣部43的基端側端面43b抵接於移動構件30之嵌合部31的前端側端面31b,藉此使閥體40相對於移動構件30被定位,且使底部41之基端側的一部分位於嵌合部31內。
依據此構成,可防止開閥構件22a抵接於底部41時讓閥體40朝基端側移位,且利用作為補強部之凸緣部43及嵌合部31的拘束力,可提高閥體40之彈性變形的復原力。又閥體40的內周面40a、底部41的外周面41a及筒部42的外周面42a,是構成為朝向基端側其內外徑稍微逐漸縮小的錐狀。又在此情況也是,閥體40之筒部42之基端側端面42b的位置,是與移動構件30之被支承部32之基端側端面32b的位置一致或不一致皆可。
圖21E及F係顯示閥體40的底部41全體配置在移動構件30之嵌合部31的內部的例子。在本例,閥體40的底部41及筒部42之合計軸方向長度是與移動構件30之軸方向長度一致,底部41之前端側端面41b的位置是與移動構件30之嵌合部31之前端側端面31b的位置大致一致。
如此般,將底部41配置在嵌合部31的內側亦可,依據此構成,可將比閥體40更硬質之嵌合部31所致的拘束力積極地活用,能將閥體40之彈性變形的復原力提高。又在此情況,亦可在移動構件30的基端側設置定位部36,並將凸緣部43收容在定位部36內。
圖22A~D係顯示移動構件30及閥體40的變形例,圖22E係顯示外針座20的變形例。又圖22A及C係閥體40的變形例之前視圖,圖22B及D分別為固定有圖22A及C所示的閥體40之移動構件30的變形例之圖1A中的I-I線剖面圖。又圖22E係外針座20的變形例之圖1A中的I-I線剖面圖。
圖22A及B係顯示在移動構件30設置定位部36的情況,定位部36是用於收容閥體40之凸緣部43。在本例,係在移動構件30之內周面30a的基端側的端部,設置將內徑擴大後的定位部36。而且,從基端側朝移動構件30內將閥體40插入,讓進入定位部36內之凸緣部43的前端側端面43a抵接於定位部36之前端側端面36a,藉此使閥體40相對於移動構件30被定位。
將這樣的定位部36設置在移動構件30亦可,依據此構成,可讓公魯爾接頭60的前端抵接於比閥體40更硬質之移動構件30之被支承部32的基端側端面32b而將移動構件30推壓,因此能讓將公魯爾接頭60插入時的操作感進一步提高。
圖22C及D所示的例子,係將閥體40的凸緣部43及移動構件30的定位部36設置在前端側,並將閥體40之底部41全體配置在移動構件30之嵌合部31的內部。在本例,從前端側朝移動構件30內將閥體40的筒部42插入,讓凸緣部43之基端側端面43b抵接於定位部36之基端側端面36b,藉此使閥體40相對於移動構件30被定位。而且,結果,底部41之前端側端面41b的位置成為與移動構件30之嵌合部31之前端側端面31b的位置大致一致。
依據此構成,可防止開閥構件22a抵接於底部41時讓閥體40朝基端側移位,可將嵌合部31所致之拘束力積極地活用,而能將閥體40之彈性變形的復原力提高。又在本例,閥體40的內周面40a、底部41的外周面41a及筒部42的外周面42a,是構成為朝向基端側其內外徑稍微逐漸縮小的錐狀。又在此情況也是,閥體40之筒部42之基端側端面42b的位置,是與移動構件30之被支承部32之基端側端面32b的位置一致或不一致皆可。
圖22E顯示將開閥構件22a構成為大致圓筒狀的例子。在本例,開閥構件22a的外徑,在前端之倒角部22d以外的部分構成為大致一定。如此般將開閥構件22a的外徑構成為大致一定,可減少將公魯爾接頭60插入而將開閉孔44開通時的阻力。又雖圖示省略,當然也能將開閥構件22a全體構成為錐狀,藉此增強在公魯爾接頭60卸除時讓移動構件30及閥體40朝基端側移動的力。
又在圖19A~C所示的情況,是對將圖5A~C等所示之移動構件30之軸方向的全長稍微延長且將嵌合部31之軸方向長度縮短之移動構件30,運用變形例的情況。又圖20A~F、圖21A~F及圖22A~D顯示,對圖5A~C等所示的移動構件30運用變形例的情況,在這些變形例,當然也能運用於圖9A~C等、圖11A~C等、圖13A~D等及圖15A~C等所示的移動構件30。
此外雖圖示省略,移動構件30亦可為,例如不是多孔質體而是由一般的樹脂等所構成,且不具有透氣溝槽34。亦即,只要能利用讓內針50插入後之開閉孔44內的間隙來確保必要的透氣性,使移動構件30的透氣性喪失(大致喪失)亦可。在此情況,內針50被拔去而使開閉孔44閉合後,因為前端側空間20a內成為大致氣密狀態,在前端側空間20a內的壓力變成與血壓(例如靜脈壓)大致同等的時點,血液的逆流會大致停止。如此,縱使當從拔去內針50到連接公魯爾接頭60為止需要時間的情況,仍可降低在前端側空間20a內充滿血液的可能性,因此可更確實地防止血液的漏出,而能夠減輕醫師、護理師等的負擔。
又藉由使移動構件30不具透氣性,在公魯爾接頭60的連接時能使外針座20和被支承部32之間隙成為大致氣密狀態。藉此,縱使當公魯爾接頭60的前端面和閥體40(或移動構件30)之間的密閉性受損的情況,仍可防止朝外針座20和被支承部32的間隙內之血液、藥液等的流入,而能夠防止血液、藥液等的滯留導致外針座20內成為不衛生的狀態。
又雖圖示省略,移動構件30之嵌合部31的形狀並不限定於上述形狀,亦可為例如橢圓筒狀、中空多角柱狀等的其他已知的形狀。同樣的,被支承部32的形狀也不限定於圓筒狀,亦可為例如橢圓筒狀、中空多角柱狀等的其他已知的形狀。又閥體40的形狀亦可為例如有底橢圓筒狀、有底中空多角柱狀等。又將肋部等設置在被支承部32亦可,該肋部是與支承突起23b在周方向抵接而防止移動構件30之繞軸心的旋轉。
又開閥構件22a亦可由與外針座20不同的其他構件所構成。同樣的,移動構件30亦可由不同構件之嵌合部31和被支承部32組合而構成。又閥體40亦可藉由嵌件成型(Insert molding)來設置在移動構件30內。
以上是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做說明,但本發明的留置針組裝體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本發明要旨的範圍內當然可進行各種變更。例如,留置針組裝體1之各部的形狀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所示的形狀,而能採用已知的各種形狀。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所示的作用及效果,只不過是列舉本發明可產生之最佳的作用及效果,基於本發明之作用及效果並不限定於這些。
1:留置針組裝體 10:外針 20:外針座 22a:開閥構件 23a:滑動部的內周面 23b:支承突起 30:移動構件 30a:移動構件的內周面 31:嵌合部 32:被支承部 40:閥體 41:底部 42:筒部 44:開閉孔
[圖1A]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留置針組裝體的俯視圖。[圖1B]係留置針組裝體的前視圖。[圖1C]係留置針組裝體之圖1A中的I-I線剖面圖。 [圖2A]係留置針組裝體的左側視圖。[圖2B]係留置針組裝體的右側視圖。 [圖3A]係外針座之圖1A中的I-I線剖面圖。[圖3B]係外針座之圖1B中的II-II線剖面圖。 [圖4A]係外針座的左側視圖。[圖4B]係外針座的右側視圖。 [圖5A]係移動構件的前視圖。[圖5B]係移動構件的左側視圖。[圖5C]係移動構件的右側視圖。 [圖6A]係閥體的前視圖。[圖6B]係閥體的左側視圖。[圖6C]係閥體的右側視圖。 [圖7A]係固定有閥體之移動構件的前視圖。[圖7B]係固定有閥體之移動構件的左側視圖。[圖7C]係固定有閥體之移動構件的右側視圖。 [圖8A~C]係顯示留置針組裝體的作動之圖1A中的I-I線剖面圖。 [圖9A~C]係顯示移動構件的變形例。 [圖10A~C]係顯示移動構件的變形例。 [圖11A~C]係顯示移動構件的變形例。 [圖12A~C]係顯示移動構件的變形例。 [圖13A~D]係顯示移動構件的變形例。 [圖14A~C]係顯示移動構件的變形例。 [圖15A~C]係顯示移動構件的變形例。 [圖16A~C]係顯示移動構件的變形例。 [圖17A~D]係顯示閥體的變形例。 [圖18A~D]係顯示閥體的變形例。 [圖19A~C]係顯示閥體的變形例。 [圖20A~F]係顯示閥體的變形例。 [圖21A~F]係顯示閥體的變形例。 [圖22A~D]係顯示移動構件及閥體的變形例。[圖22E]係顯示外針座的變形例。
1:留置針組裝體
10:外針
20:外針座
20a:前端側空間
20b:基端側空間
21:固定部
22:擴徑部
22a:開閥構件
22a1:錐部
22a2:圓筒部
22b:貫通孔
22c:貫通溝槽
23:滑動部
23a:滑動部的內周面
23b:支承突起
24:母魯爾接頭部
24a:母魯爾錐部
24b:陽螺紋
30:移動構件
30a:移動構件的內周面
31:嵌合部
31a:外周面
31b:前端側端面
32:被支承部
32a:外周面
32b:基端側端面
33:中間部
33a:外周面
34:透氣溝槽
40:閥體
40a:內周面
40b:大錐部
41:底部
41b:前端側端面
41d:基端側端面
42:筒部
43:凸緣部
43a:前端側端面
43b:基端側端面
44:開閉孔

Claims (4)

  1. 一種留置針組裝體,係具備:管狀的外針、筒狀的外針座、筒狀的移動構件、閥體、開閥構件及支承突起, 前述外針座,係讓前述外針的基端部固定在軸方向的前端側; 前述移動構件,係在前述外針座的內部空間以軸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且可在前述外針座的軸方向移動; 前述閥體,係構成為具有底部及筒部之有底筒狀且固定在前述移動構件,前述底部設有開閉孔,前述筒部密合於前述移動構件的內周面; 前述開閥構件,係在前述外針座的內部空間設置成從前述外針座的前端側朝向基端側突出,當前述移動構件連同前述閥體一起朝向前述外針座的前端側移動的情況,前述開閥構件係進入前述開閉孔內而將前述開閉孔推開; 前述支承突起,係在前述外針座的內周面之比前述開閥構件的前端更靠前述外針座之基端側的位置朝向前述外針座的軸心側突出; 前述移動構件係具有嵌合部及被支承部且由比前述閥體更硬質的材料所構成,前述嵌合部係嵌合於前述外針座之比前述支承突起更靠前端側的內周面,前述被支承部,係始終與前述支承突起抵接,或當前述移動構件相對於前述外針座呈傾斜的情況,藉由與前述支承突起抵接來抑制前述移動構件的傾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留置針組裝體,其中, 前述閥體,係以前述底部比前述移動構件更朝前述外針座的前端側突出的狀態固定在前述移動構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留置針組裝體,其中, 前述移動構件之至少前述嵌合部的外周部分係由比前述外針座更軟質的材料所構成。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留置針組裝體,其中, 前述支承突起,係在前述外針座的周方向上斷續地設置。
TW110114266A 2020-04-21 2021-04-21 留置針組裝體 TW2022080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75563 2020-04-21
JP2020075563 2020-04-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8015A true TW202208015A (zh) 2022-03-01

Family

ID=78269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4266A TW202208015A (zh) 2020-04-21 2021-04-21 留置針組裝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1215437A1 (zh)
TW (1) TW202208015A (zh)
WO (1) WO202121543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5059B2 (ja) * 2013-10-24 2018-03-14 株式会社トップ 留置針
WO2018207758A1 (ja) * 2017-05-08 2018-11-15 ニプロ株式会社 弁付き針組立体
JP6889820B2 (ja) * 2017-07-21 2021-06-18 株式会社トップ 留置針組立体
JP7053978B2 (ja) * 2017-11-09 2022-04-13 株式会社トップ 留置針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15437A1 (ja) 2021-10-28
JPWO2021215437A1 (zh) 2021-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51597B2 (ja) 留置針および留置針組立体
JP5877196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RU2742869C2 (ru) Внутривенный катетер с функцие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и клапанным элементом, управляемым давлением
JP5265680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輸液チューブセット
AU2012317947B2 (en) Catheter assembly
JP5215632B2 (ja) コネクタのプライミング方法
JP6617397B2 (ja) 隔壁部材付きハブ組立体
US11839752B2 (en) Hemostasis valve-equipped indwelling needle and indwelling needle assembly
WO2007047060A2 (en) Valve for intravenous catheter
WO2016087606A1 (en) Self-sealing catheter valve
WO2012002015A1 (ja) 接続具および留置針組立体
US20210113811A1 (en) Hub assembly
US20210268238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vascular access
JP2024020412A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4970430B2 (ja) 留置針組立体
WO2015133279A1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4812472B2 (ja) 留置針組立体
JP5578488B2 (ja) 留置針組立体
TW202208015A (zh) 留置針組裝體
JP7440491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6678379B2 (ja) 隔壁付きハブ組立体
JP2007125126A (ja) 留置針組立体
JP2014087397A (ja) 弁付カテーテル
JP6858942B2 (ja) 隔壁付きハブ組立体
JP2004242762A (ja) 留置用カテーテ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