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8785A - 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8785A
TW202128785A TW109119292A TW109119292A TW202128785A TW 202128785 A TW202128785 A TW 202128785A TW 109119292 A TW109119292 A TW 109119292A TW 109119292 A TW109119292 A TW 109119292A TW 202128785 A TW202128785 A TW 20212878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composition
light
photoinitiator
photocurable resin
m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9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愛澤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積水保力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積水保力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積水保力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8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878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block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4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e.g. plasticisers, dyestuffs, fill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08F2/50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with sensitis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08Anhyd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7Amine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C08K5/18Amine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with aromatically bound amino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所提供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係利用光照射使硬化時,提升從光照射部與遮光部邊界朝遮光部內所進行硬化性,可獲得在遮光部內具有充分硬化寬度的硬化體。 本發明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係含有:熱可塑性彈性體、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第1光起始劑、具有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不同於上述第1光起始劑之吸光光譜極大波長的第2光起始劑、以及螢光劑;其中,上述第1光起始劑的上述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係在上述螢光劑的發光光譜波長範圍內,且相對於上述發光光譜極大波長的發光強度具有達10%以上發光強度的波長範圍;對由上述樹脂組合物硬化所獲得硬化體厚度200μm的光線穿透率,在上述第1光起始劑的上述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係達60%以上,上述光線穿透率在365nm下係未滿65%。

Description

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
本發明係關於遮光部硬化性優異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
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係含有利用光開始進行反應的光起始劑。而,屬於光起始劑的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若照射到既定波長光便會產生自由基,利用該自由基,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便進行硬化。所以,若光沒有照射到的部分,便不會從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產生自由基,因而光照射到部分所鄰接的遮光域,雖會有進行硬化直到自由基消失殆盡為止的可能性,但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卻不易成為所需硬化狀態。
使光沒有照射到部分(以下亦稱「遮光部」)硬化的方法,就日本專利特開2014-095080號公報(專利文獻1)有揭示:除光自由基起始劑之外,尚添加熱自由基起始劑(例如有機過氧化物等),更進行加熱步驟、或利用光自由基反應時產生的反應熱進行熱自由基反應。但是,特別施行加熱步驟的情況,經塗佈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的基材自體會有因熱出現變形的可能性。所以,當使用低溫會產生自由基的熱自由基起始劑時,會有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的保存安定性變差之可能性,反之,若為維持保管安定性而使用高溫產生自由基的熱自由基起始劑時,遮光部的硬化較耗時間。
再者,亦有考慮使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含有具濕氣反應性基的物質,利用濕氣進行硬化的方法。但是,具濕氣反應性基的物質係除材料選擇受限之外,會有在製造時與保存時便硬化的可能性。又,使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含有具環氧基物質,進行光陽離子硬化的方法,因為在硬化時會產生酸,因而當塗佈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的周邊有使用金屬材料的情況,會有導致金屬腐蝕的可能性。
國際公開第2013/105163號(專利文獻2)所揭示的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係組合吸收紫外線便會發光的有機化合物(所謂「螢光劑」)、與光起始劑,在遮光部能與光學基材接著。但是,吸收紫外線便會發光的有機化合物(所謂「螢光劑」)、與光起始劑的組合,在遮光部內僅有距光照射部與遮光部邊界1mm程度才會硬化而已。所以,該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使用於例如安裝基板的零件防濕絕緣保護時,若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塗佈於不透明基材所安裝零件的下方時,被零件遮光部分的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會有硬化不足的可能性。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4-095080號公報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13/105163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但是,習知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尚且在利用光照射使硬化時,從光照射部與遮光部的邊界朝遮光部內進行的硬化性不足。
本發明係為解決上述課題而完成。即,目的在於提供:利用光照射使硬化時,提升從光照射部與遮光部邊界朝遮光部內所進行硬化性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 [解決課題之手段]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係如下。
本發明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係含有:熱可塑性彈性體、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第1光起始劑、具有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不同於上述第1光起始劑之吸光光譜極大波長的第2光起始劑、以及螢光劑;其中,上述第1光起始劑的上述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係在上述螢光劑的發光光譜波長範圍內,且相對於上述發光光譜極大波長的發光強度具有達10%以上發光強度的波長範圍;對由上述樹脂組合物硬化所獲得硬化體厚度200μm的光線穿透率,在上述第1光起始劑的上述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係達60%以上,上述光線穿透率在365nm下係未滿65%。藉由將上述第1光起始劑的吸光光譜極大波長,設在上述螢光劑發光光譜既定強度的波長範圍內,利用光照射,使上述樹脂組合物中的螢光劑發光,若該發光光譜到達遮光部,上述第1光起始劑便會吸收光而生成自由基,因而即便遮光部內仍會進行上述樹脂組合物的硬化。又,上述樹脂組合物係含有熱可塑性彈性體,而熱可塑性彈性體係依微相分離狀態具有硬鏈段與軟鏈段。又,該硬化體係依微相分離狀態具有:熱可塑性彈性體之硬鏈段與軟鏈段、以及含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之光硬化成分的硬化體。所以,可認為由螢光劑發光所產生的光,利用源自上述微相分離構造的光散射,朝向為硬化而照射光之照射方向呈水平方向擴展的遮光部位。又,對使上述樹脂組合物硬化而獲得硬化體厚度200μm的光線穿透率,藉由上述第1光起始劑的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係達60%以上,且上述光線穿透率在365nm下係未滿65%,則由螢光劑發光所生成的光便從光照射部與遮光部邊界朝向遮光部內,穿透上述樹脂組合物已硬化部分,並到達遠離光所照射到部位的上述樹脂組合物未硬化部分,因而在遮光部處進行上述樹脂組合物的硬化。結果,可獲得在遮光部內具有充分硬化寬度的硬化體。又,藉由上述樹脂組合物含有熱可塑性彈性體、與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便可獲得防濕性與柔軟性均優異的硬化體。
本發明另一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係含有:熱可塑性彈性體、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光起始劑、以及螢光劑;其中,對使上述樹脂組合物硬化所獲得硬化體厚度200μm的光線穿透率,在上述光起始劑的吸光光譜極大波長時係達60%以上,上述光線穿透率在365nm下係未滿65%。藉由對使上述樹脂組合物硬化所獲得硬化體厚度200μm的光線穿透率,在上述光起始劑的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係達60%以上,上述光線穿透率在365nm下係未滿65%,則由螢光劑發光所生成的光便從光照射部與遮光部邊界朝遮光部內,穿透上述樹脂組合物已硬化部分,並到達遠離光所照射到部位的上述樹脂組合物未硬化部分,因而在遮光部處進行上述樹脂組合物的硬化。結果,可獲得在遮光部內具有充分硬化寬度的硬化體。又,上述樹脂組合物係含有熱可塑性彈性體,而熱可塑性彈性體係依微相分離狀態具有硬鏈段與軟鏈段。又,該硬化體係依微相分離狀態具有:熱可塑性彈性體之硬鏈段與軟鏈段、以及含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之光硬化成分的硬化體。所以,可認為由螢光劑發光所產生的光,利用源自上述微相分離構造的光散射,朝向為硬化而照射光之照射方向呈水平方向擴展的遮光部位。又,藉由上述樹脂組合物係含有熱可塑性彈性體、與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相較於除此以外組合之樹脂成分的硬化體,可獲得更優異防濕性與柔軟性的硬化體。
上述第1光起始劑係上述吸光光譜極大波長在400~500nm波長範圍內,上述螢光劑的上述發光光譜極大波長係設在400~500nm波長範圍內。藉此,藉由光照射,上述樹脂組合物中的螢光劑會發光,若該發光光譜到達遮光部,上述第1光起始劑便會吸收光而生成自由基,因而即便在遮光部內亦會進行上述樹脂組合物的硬化。又,上述第1光起始劑的吸光光譜極大波長在400~500nm波長範圍內,若在附近的350nm~400nm附近波長範圍,大多具備較小於極大的吸收。藉此,當樹脂組合物硬化係使用波長365nm的LED光源時,可降低上述第1光起始劑吸收該光源所發出的紫外線。所以,可在不會妨礙螢充劑的光吸收情況下,提高上述樹脂組合物的遮光部硬化性。
上述第1光起始劑在波長365nm下的吸光度,較佳係在上述極大波長下的吸光度之10%以下。
再者,對使上述樹脂組合物硬化所獲得硬化體厚度200μm的光線穿透率,較佳係在上述第1光起始劑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的80%以上。理由係若將在上述第1光起始劑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的上述光線穿透率設為80%以上,便可更加拉長遮光部的硬化部分最大長度。
上述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的硬化體折射率值、與上述含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的光硬化成分之硬化體折射率值差,係±0.006以下。藉此,螢光劑的發光光便從光照射部與遮光部邊界朝向遮光部內,穿透上述樹脂組合物已硬化部分,到達上述樹脂組合物的未硬化部分,在遮光部處進行上述樹脂組合物的硬化。結果,可獲得在遮光部內具充分硬化寬度的硬化體。
上述熱可塑性彈性體係苯乙烯含量20質量%以下的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藉此,相較於使用苯乙烯含量大於上述值的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情況下,即便組合容易提高柔軟性的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仍可提高對使上述樹脂組合物硬化所獲得硬化體厚度200μm的光線穿透率。所以,螢光劑的發光光便可從光照射部與遮光部邊界朝向遮光部內,穿透上述樹脂組合物已硬化部分,到達遮光部中上述樹脂組合物的未硬化部分,進行上述樹脂組合物的硬化。結果,可獲得遮光部內具有充分硬化寬度、且柔軟性更優異的硬化體。
藉由相對於總樹脂成分100質量份,將上述第1光起始劑設為0.05質量份以上,相較於未滿上述添加量的情況下,可獲得從光照射部與遮光部邊界朝向遮光部內具有充分硬化寬度的硬化體。
藉由相對於總樹脂成分100質量份,將上述螢光劑設為0.01質量份以上,相較於未滿上述添加量情況下,可獲得從光照射部與遮光部邊界朝向遮光部內具有充分硬化寬度的硬化體。 [發明效果]
本發明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係當利用光照射使硬化時,提升從光照射部與遮光部邊界朝向遮光部內進行的硬化性,可獲得在遮光部內具有充分硬化寬度的硬化體。又,本發明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係硬化後的硬化體柔軟、且防濕性與柔軟性均優異。
〔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 本發明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係含有:熱可塑性彈性體、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光起始劑、以及螢光劑;其中,對使上述樹脂組合物硬化所獲得硬化體厚度200μm的光線穿透率,在上述第1光起始劑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達60%以上,上述光線穿透率在365nm下係未滿65%。
本發明另一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係含有:熱可塑性彈性體、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第1光起始劑、具有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不同於上述第1光起始劑之吸光光譜極大波長的第2光起始劑、以及螢光劑;其中,上述第1光起始劑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係在上述螢光劑發光光譜波長範圍內、且相對於上述發光光譜極大波長發光強度具有達10%以上發光強度的波長範圍;對使上述樹脂組合物硬化所獲得硬化體厚度200μm的光線穿透率,在上述第1光起始劑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係達60%以上,上述光線穿透率在365nm下係未滿65%。
藉由對使上述樹脂組合物硬化所獲得硬化體厚度200μm的光線穿透率,在上述第1光起始劑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達60%以上,且上述光線穿透率在365nm下未滿65%,則螢光劑的發光光便可從光照射部與遮光部邊界朝向遮光部內,穿透上述樹脂組合物已硬化部分,到達遮光部中上述樹脂組合物的未硬化部分,藉此進行上述樹脂組合物的硬化。結果,可獲得遮光部內具有充分硬化寬度的硬化體。又,若上述光線穿透率在365nm下未滿65%,便意味著適當量含有會吸收365nm光的螢光劑、與光起始劑或光起始劑分解物。
另外,在上述第1光起始劑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的上述光線穿透率上限並無特別限制,例如99%以下。又,上述在365nm下的光線穿透率下限亦無特別限制,例如0.1%以上。
在上述第1光起始劑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的上述光線穿透率,較佳係80%以上。藉此,可更加擴大遮光部內的硬化寬度。又,在上述第1光起始劑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的上述光線穿透率,較佳係95%以下。
另一方面,上述365nm下的光線穿透率較佳係50%以下。又,上述365nm下的光線穿透率較佳係10%以上。
再者,藉由將上述第1光起始劑吸光光譜極大波長,設定在上述螢光劑發光光譜的既定強度波長範圍內,則利用光照射便可使上述樹脂組合物中的螢光劑發光,若該發光光譜到達遮光部,上述第1光起始劑便會吸收光並生成自由基,即便遮光部內仍會進行上述樹脂組合物的硬化。
再者,藉由上述樹脂組合物含有:熱可塑性彈性體、以及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便可獲得防濕性與柔軟性均優異的硬化體。
其次,針對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的含有成分進行說明。
<熱可塑性彈性體> 上述熱可塑性彈性體係可舉例如: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烯烴系熱可塑性彈性體、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胺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醯胺系熱可塑性彈性體、氯乙烯熱可塑性彈性體、氟樹脂系熱可塑性彈性體、離子交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等。本發明的熱可塑性彈性體較佳係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此種熱可塑性彈性體係在樹脂組合物中,依微相分離狀態具有硬鏈段與軟鏈段。又,該硬化體係依微相分離狀態具有:熱可塑性彈性體之硬鏈段與軟鏈段、以及含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之光硬化成分的硬化體。所以,可認為由螢光劑發光所產生的光,利用源自上述微相分離構造的光散射,朝向為硬化而照射光之照射方向呈水平方向擴展的遮光部位。另外,相關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經利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分析硬化物,確認到具有上述微相分離構造。
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係在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中,會溶解於後述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中。又,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會溶解於上述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中,且對硬化體賦予橡膠彈性(柔軟性與伸長性)的成分。另外,本發明中,溶解狀態係只要全體呈均勻液狀的狀態便可,較佳係無色透明,即便白濁、或混濁其他顏色,但只要具備既定穿透率便可。
因為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若單獨係呈固態,在常溫下並無具接著性,但藉由溶解於上述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中,便可使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均勻分散於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及其硬化體中,形成具密接性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之一成分含有。
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的添加量,就從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經硬化後的硬化體透明度觀點,相對於上述熱可塑性彈性體與上述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合計質量100質量份,較佳係2~60質量份、更佳係2~30質量份。
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具體例係可舉例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SBS)、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SI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SEPS)、苯乙烯-異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SIBS)、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SEEPS)、及該等的改質體。
該等之中,就從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經硬化後的硬化體,能兼顧上述範圍光線穿透率與柔軟性的觀點,較佳係軟鏈段未具不飽和鍵的SEBS、SEPS、SIBS、SEEPS。又,該等將使耐候性優異,故較佳。又,SEBS與SEPS之中,藉由使用軟鏈段比率較高者,便可更加提高硬化體的透明性。
再者,上述熱可塑性彈性體係藉由苯乙烯含量在20質量%以下的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相較於使用苯乙烯含量大於上述值的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情況下,即便組合較廣範圍的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仍可輕易使對使上述樹脂組合物硬化所獲得硬化體厚度200μm的光線穿透率,在上述第1光起始劑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達60%以上,且上述光線穿透率在365nm下未滿65%。
本說明書中,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GPC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凝膠滲透色層分析),根據由標準聚苯乙烯所測得校正曲線(檢量線)進行測定。本發明就從容易調整為適於塗佈之黏度的觀點,較佳係使用重量平均分子量未滿20萬的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
<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 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係可舉例如:單官能基脂環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單官能基脂肪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單官能基高極性單體等。
此處「單官能基脂環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係指涵蓋:單官能基脂環式丙烯酸酯單體、與單官能基脂環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單官能基脂肪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係指涵蓋:單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酯單體、與單官能基脂肪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又,本發明中亦可含有的「單官能基高極性單體」係指涵蓋:含極性基之單官能基丙烯酸酯單體、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或含單官能基丙烯醯胺基的單體。
單官能基脂環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單官能基脂環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係液狀組合物,溶解熱可塑性彈性體的成分。又,藉由摻合單官能基脂環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便可調高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經硬化後的硬化體折射率值。又,可強韌硬化體,提高楊氏模數,更可提高接著力,當從被黏物上剝離硬化體時可減少殘膠。此外,若增加該成分的比例,便可提高防濕性。
單官能基脂環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具體係可舉例如:丙烯酸異莰酯、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二環戊酯、丙烯酸-3,3,5-三甲基環己酯、丙烯酸-4-第三丁基環己酯等。
單官能基脂肪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單官能基脂肪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係液狀組合物,供與前述單官能基脂環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一起溶解熱可塑性彈性體用的成分。藉由摻合單官能基脂肪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便可調低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經硬化後所獲得硬化體的折射率值。又,可提高硬化體的柔軟性、降低楊氏模數。
單官能基脂肪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具體係可舉例如:乙氧基二乙二醇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丙烯酸二甘醇酯、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等脂肪族醚系(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異硬脂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異癸酯、丙烯酸異壬酯、丙烯酸正辛酯等脂肪族烴系(甲基)丙烯酸酯單體。藉由使用脂肪族烴系(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便可提高與熱可塑性彈性體之軟鏈段的相溶性,降低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的黏度。
單官能基高極性單體: 單官能基高極性單體係液狀組合物,藉由摻合單官能基高極性單體,便可提高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經硬化後所獲得硬化體的密接性。
單官能基高極性單體具體係可舉例如: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含環氧丙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含丙烯醯胺基之單體、含三級胺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含醯亞胺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就從提升在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中的保管安定性與密接性之觀點,較佳係含丙烯醯胺基之單體、含三級胺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含醯亞胺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等含氮單體。單官能基高極性單體係可舉例如:丙烯醯𠰌啉、(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N-丙烯醯氧乙基六氫酞醯亞胺。特別係當塗佈對象為聚醯亞胺的情況,較佳係使用例如N-丙烯醯氧乙基六氫酞醯亞胺等醯亞胺丙烯酸酯。
單官能基高極性單體就從接著性的觀點,在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中,較佳係0.5質量%~12.75質量%、更佳係2~8.5質量%。
本發明的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亦可更進一步適當地含有:多官能基脂肪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多官能基環狀(甲基)丙烯酸酯單體、雙順丁烯二醯亞胺等多官能基單體。就從上述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經硬化後的硬化體強度、與上述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的反應性觀點,較佳係多官能基脂肪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多官能基環狀(甲基)丙烯酸酯單體、雙順丁烯二醯亞胺中之1種以上,在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中,單獨或合計為0質量%~4.25質量%。若多於4.25質量%的情況,雖硬化體的殘存黏性少,但卻有硬化體的硬化收縮(翹曲)、耐彎曲性惡化之顧慮。
上述多官能基脂肪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具體係可舉例如:雙官能基脂肪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上述雙官能基脂肪族(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係可舉例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環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3-甲基-1,5-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0-癸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就從與熱可塑性彈性體之軟鏈段相溶性高的觀點,較佳係二末端具有反應性基的雙官能基脂肪族烴系二(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上述多官能基環狀(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具體係可舉例如:乙氧基化異三聚氰酸二/三(甲基)丙烯酸酯、ε-己內酯改質參(2-丙烯醯氧乙基)異三聚氰酸酯等。上述多官能基環狀(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就從提升密接性的觀點,較佳係異三聚氰酸參(2-羥乙基)酯系(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上述雙順丁烯二醯亞胺(也稱雙馬來醯亞胺)(bismaleimide)係可舉例如:4,4'-二苯甲烷雙順丁烯二醯亞胺、4-甲基-1,3-伸苯基雙順丁烯二醯亞胺、2,2-雙[4-(4-順丁烯二醯亞胺苯氧基)苯基]丙烷、雙(3-乙基-5-甲基-4-順丁烯二醯亞胺苯基)甲烷、1,6-雙(順丁烯二醯亞胺)己烷、1,6'-雙順丁烯二醯亞胺-(2,2,4-三甲基)己烷等。就從不易抑制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之相溶性、光硬化性等的觀點,較佳係1,6-雙(順丁烯二醯亞胺)己烷、1,6'-雙順丁烯二醯亞胺-(2,2,4-三甲基)己烷等脂肪族雙順丁烯二醯亞胺。
再者,就從提升本發明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的遮光部硬化性觀點,上述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的硬化體折射率值、與含上述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的光硬化成分之硬化體折射率值差,較佳係±0.006以下、更佳係±0.002以下。
<光起始劑> 本發明的光起始劑係包含有:第1光起始劑、以及具有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不同於上述第1光起始劑之吸光光譜極大波長的第2光起始劑。另外,僅記為「光起始劑」的情況,便表示包含上述第1光起始劑與第2光起始劑在內的全體光起始劑。
《第1光起始劑》 上述第1光起始劑係吸光光譜極大波長具有可見光波長(400~800nm)、較佳係400~500nm。吸光光譜係溶劑使用四氫呋喃,依第1光起始劑成為0.01質量%方式調製試驗用溶液,再使用光程1cm槽,使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UV-1600PC」),測定在波長300~800nm下,上述試驗用溶液的23℃吸光度而獲得。另外,上述第1光起始劑的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係從基底狀態S0被激發為激發狀態S1的吸收,表示在最長波長端所出現吸收帶域的最大極大波長。
第1光起始劑就從在可見光波長(400~800nm)下能生成自由基的觀點,可舉例如: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氧化膦等醯化膦系光起始劑;氧硫
Figure 02_image001
(thioxanthone)、蒽醌、2-胺基蒽醌、莰醌、苯基乙醛酸甲酯、1-苯基-1,2-丙二酮等脫氫型光起始劑。但,本發明必需至少一部分重疊於後述螢光劑的發光光譜波長域。本發明特別當將硬化的光波長設為365nm,使用發光光譜極大波長為400~500nm的螢光劑N,N'-二苯基-N,N'-二(間甲苯基)聯苯胺(TPD)時,第1光起始劑較佳係係如圖3所示,各波長域其中一部分重疊,且在為硬化而照射的光波長域(若LED光源係例如365nm)中之光吸收小的莰醌(CQ)。
上述第1光起始劑就從提升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的遮光部硬化性觀點,相對於總樹脂成分100質量份,較佳係0.05質量份以上、更佳係0.1質量份以上、特佳係0.2質量份以上。此處「樹脂成分」係涵蓋:熱可塑性彈性體、與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又,上述第1光起始劑相對於總樹脂成分100質量份較佳係1質量份以下。
《第2光起始劑》 第2光起始劑係具有不同於上述第1光起始劑吸光光譜的極大波長。更具體而言,具備有吸光光譜極大波長未滿400nm、利用紫外線照射會生成自由基的光起始劑。吸光光譜係依照與第1光起始劑同樣的方法測定。第2光起始劑係可舉例如:二苯基酮系、氧硫
Figure 02_image001
系、苯乙酮系、醯化膦系、肟酯系、烷基苯酮系等光聚合起始劑。第2光起始劑的添加量,就從光照射到部分的硬化性與光穿透性之觀點,相對於樹脂成分100質量份,較佳係0.1~5質量份、更佳係0.4~2質量份。
<螢光劑> 本發明所使用的螢光劑係在會吸收為硬化而照射的光,且可在第1光起始劑能吸收之既定波長下的可發光材料,可列舉例如:萘衍生物、蒽衍生物、菲衍生物、芘衍生物、稠四苯衍生物、蔻衍生物、
Figure 02_image003
(chrysene)衍生物、聯伸三苯衍生物、香豆素衍生物、唑衍生物、咔唑衍生物、吡啶衍生物、卟啉衍生物、茀衍生物、螢光衍生物、芳胺衍生物、紅螢烯衍生物、喹吖酮衍生物、酞菁衍生物、以及含稀土族錯合物的金屬錯合物。其中,較佳係吸收紫外線發出藍色光者,可列舉例如:7-羥-4-甲基香豆素、9,10-雙(苯基乙炔基)蒽、三苯胺、N,N-二苯基-N,N'-二(間甲苯基)聯苯胺(TPD)等。
本發明所使用的螢光劑係具備有發光光譜極大波長為可見光波長(400~800nm),較佳係400~500nm波長範圍內。發光光譜係溶劑使用乙腈,依螢光劑成為0.005質量%的方式調製試驗用溶液,使用光程1cm槽,利用分光螢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RF-6000」),將激發波長設為352nm時,測定波長352~800nm下的23℃發光光譜而獲得。另外,上述螢光劑發光光譜的極大波長係在發光光譜區域內,呈現發光強度最大的極大波長。
上述螢光劑就從提升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的遮光部硬化性之觀點,相對於總樹脂成分100質量份,較佳係0.01質量份以上、更佳係0.02質量份以上,另一方面,較佳係0.22質量份以下、更佳係0.08質量份以下、特佳係0.04質量份以下。
再者,當既定量含有會吸收為硬化而照射光之波長域(若LED光源係例如365nm)光的螢光劑時,相對由樹脂組合物硬化而獲得硬化體厚度200μm,365nm下的光線穿透率將成為既定範圍內。
其他成分: 本發明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係在不致脫逸本發明主旨範圍內,亦可更進一步適當摻合各種添加劑等其他成分。例如:二氧化矽、氧化鋁等賦觸變性劑;烯烴系油、烷烴系油等可塑劑;矽烷偶合劑、聚合終止劑、消泡劑、光安定劑、抗氧化劑、抗靜電劑、填充劑等。
上述實施形態僅止於本發明例示而已,舉凡在不致脫逸本發明主旨範疇內,均可施行實施形態變更或附加公知技術、組合等,該等技術亦均涵蓋於本發明範圍內。 [實施例]
其次,根據實施例(比較例),針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說明。製作下示試料1~試料33之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及其硬化體,並依照以下所示評價方法施行評價。另外,相關各作業與評價,在無特別記載前提下,均在室溫(23℃)下實施。
<試料之製作> 依如下所示製作試料。
試料1: 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係準備丙烯酸月桂酯(表中簡稱「LA」)、與丙烯酸異莰酯(表中簡稱「IBXA」),以及雙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係準備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表中簡稱「NDDA」)。其次,在上述單體中,添加熱可塑性彈性體之SIBS(苯乙烯-異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商品名「SIBSTAR 102T」、Kaneka股份有限公司製、苯乙烯含量15質量%),藉由攪拌24小時,使熱可塑性彈性體溶解於上述單體中。此時的摻合比例係如表1所示。然後,將由上述單體與熱可塑性彈性體構成的「樹脂成分」設為100質量份時,將第2光起始劑之屬於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的苯基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氧化膦(商品「Ominirad 819」、IGM Resins B.V.製),依表1所示添加量添加於上述樹脂成分中,獲得試料1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
針對所獲得試料1的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依後述條件照射紫外線,形成試料1的硬化體。
試料2~4: 除如表1所示,將熱硬化性彈性體的種類,取代SIBS(苯乙烯-異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商品名「SIBSTAR 102T」、Kaneka股份有限公司製、苯乙烯含量15質量%),變更為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SEBS)(商品名「KRAITON G1645」、Kraton Corpration製、苯乙烯含量13質量%)、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SEPS)(商品名「SEPTON 2063」、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苯乙烯含量13質量%)、或未含任一熱可塑性彈性體之外,其餘均依照與試料1同樣地製作試料2~4之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針對試料2~4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亦係與試料1同樣地照射紫外線,便在聚醯亞胺薄膜上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形成試料2~4的硬化體。
試料5,6: 除依如表1所示,將試料1的熱硬化性彈性體,變更為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SEPS)(商品名「SEPTON 2063」、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苯乙烯含量13質量%),且螢光劑係依表2所示添加量添加N,N'-二苯基-N,N'-二(間甲苯基)聯苯胺(表中簡稱「TPD」)之外,其餘均依照與試料1同樣地製作試料5,6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針對試料5,6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亦係與試料1同樣地照射紫外線,便在聚醯亞胺薄膜上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形成試料5,6的硬化體。
試料7: 除如表2所示,將試料1的熱硬化性彈性體變更為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SEPS)(商品名「SEPTON 2063」、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苯乙烯含量13質量%),且螢光劑係依表2所示添加量添加N,N'-二苯基-N,N'-二(間甲苯基)聯苯胺(TPD),並取代第2光起始劑,改為依表2所示添加量添加第1光起始劑之莰醌(表中簡稱「CQ」)之外,其餘均依照與試料1同樣地製作試料7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針對試料7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亦係與試料1同樣地照射紫外線,便在聚醯亞胺薄膜上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形成試料7的硬化體。
試料8: 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係準備丙烯酸月桂酯與丙烯酸異莰酯,且雙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係準備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其次,在上述單體中添加熱可塑性彈性體之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SEPS)(商品名「SEPTON 2063」、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苯乙烯含量13質量%),藉由攪拌24小時,使熱可塑性彈性體溶解於上述單體中。此時的摻合比例係如表2所示。然後,將由上述單體與熱可塑性彈性體構成的「樹脂成分」設為100質量份時,在上述樹脂成分中,依表2所示添加量,添加螢光劑之N,N'-二苯基-N,N'-二(間甲苯基)聯苯胺(TPD),且依表2所添加量,添加第2光起始劑之屬於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的苯基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氧化膦(商品名「Ominirad 819」、IGM Resins B.V.製)、與第1光起始劑之莰醌(CQ),獲得試料8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
針對所獲得試料8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依後述條件照射紫外線,形成試料8的硬化體。
試料9~10: 除依如表2所示,將螢光劑添加量變更如表2所示之外,其餘均依照與試料8同樣地製作試料9~10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針對試料9~10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亦係與試料8同樣地照射紫外線,便在聚醯亞胺薄膜上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形成試料9~10的硬化體。
試料11~14: 除依如表3所示,將螢光劑的添加量由0.001質量份變更為0.020質量份,且將第1光起始劑之莰醌(CQ)的添加量變更如表3所示之外,其餘均依照與試料8同樣地製作試料11~14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針對試料11~14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亦係與試料8同樣地照射紫外線,便在聚醯亞胺薄膜上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形成試料11~14的硬化體。
試料15~17: 除如表4所示,將第1光起始劑的莰醌(CQ)添加量,由0.43質量份變更為0.20質量份,且將螢光劑的添加量變更如表4所示之外,其餘均依照與試料8同樣地製作試料15~17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針對試料15~17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亦係與試料8同樣地照射紫外線,便在聚醯亞胺薄膜上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形成試料15~17的硬化體。
試料18~20: 除如表4所示,將螢光劑的添加量由0.001質量份變更為0.020質量份,並將第1光起始劑的莰醌(CQ)添加量變更如表3所示,更添加莰醌還原劑之鹼性三級胺的甲基丙烯酸-2-(二甲胺基)乙酯,且將添加量變更如表3所示之外,其餘均依照與試料8同樣地製作試料18~20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針對試料18~20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亦係與試料8同樣地照射紫外線,便在聚醯亞胺薄膜上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形成試料18~20的硬化體。
試料21: 除如表5所示,將螢光劑的添加量由0.001質量份變更為0.040質量份,並將第2光起始劑之屬於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的苯基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氧化膦(商品名「Ominirad 819」、IGM Resins B.V.製),變更為2-二甲胺基-2-(4-甲基-苄基)-1-(4-𠰌啉-4-苯基)-丁烷-1-酮(商品名「Irgacure 397」、BASF日本股份有限公司製),且將添加量變更如表5所示之外,其餘均依照與試料8同樣地製作試料21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針對試料21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亦係與試料8同樣地照射紫外線,便在聚醯亞胺薄膜上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形成試料21的硬化體。
試料22: 除如表5所示,將螢光劑的添加量由0.001質量份變更為0.020質量份,並將熱可塑性彈性體的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SEPS)(商品名「SEPTON 2063」、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苯乙烯含量13質量%),變更為SIBS(苯乙烯-異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商品名「SIBSTAR 102T」、Kaneka股份有限公司製、苯乙烯含量15質量%),且將第1光起始劑的莰醌(CQ)添加量由0.43質量份變更為0.20質量份之外,其餘均依照與試料8同樣地製作試料22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針對試料22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亦係與試料8同樣地照射紫外線,便在聚醯亞胺薄膜上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形成試料22的硬化體。
試料23: 除如表5所示,將螢光劑的添加量由0.001質量份變更為0.020質量份,且未添加熱可塑性彈性體,並將第2光起始劑之屬於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的苯基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氧化膦(商品名「Ominirad 819」、IGM Resins B.V.製)添加量,由0.43質量份變更為0.50質量份之外,其餘均依照與試料8同樣地製作試料23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針對試料23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亦係與試料8同樣地照射紫外線,便在聚醯亞胺薄膜上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形成試料23的硬化體。
試料24、25: 除如表5所示,將第1光起始劑的莰醌(CQ)添加量由0.43質量份變更為0.20質量份,將螢光劑的添加量由0.001質量份變更為0.040質量份,且將屬於單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的丙烯酸月桂酯添加量、與屬於單官能基脂環式丙烯酸單體的丙烯酸異莰酯添加量,變更如表5所示之外,其餘均依照與試料8同樣地製作試料24、25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針對試料24、25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亦係與試料8同樣地照射紫外線,便在聚醯亞胺薄膜上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形成試料24、25的硬化體。
試料26~29: 除如表6所示,將熱硬化性彈性體分別變更為:苯乙烯含量30質量%之苯乙烯-異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SIBS)(商品名「SIBSTAR 103T」、Kaneka股份有限公司製、苯乙烯含量30質量%)、苯乙烯含量30質量%之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SEPS)(商品名「SEPTON 2002」、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苯乙烯含量30質量%)、苯乙烯含量40質量%之環氧改質-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合體(SBS)(商品名「AT501」、Daicel股份有限公司製、苯乙烯含量40質量%),且將第1光起始劑的莰醌(CQ)添加量變更為0.20質量份,將螢光劑的添加量變更為0.020質量份,更將屬於單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的丙烯酸月桂酯添加量、與屬於單官能基脂環式丙烯酸單體的丙烯酸異莰酯添加量,變更如表6所示之外,其餘均依照與試料8同樣地製作試料26~29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針對試料26~29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亦係與試料8同樣地照射紫外線,便在聚醯亞胺薄膜上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形成試料26~29的硬化體。
試料30: 除如表6所示,將第1光起始劑的莰醌(CQ)添加量變更為0.20質量份,將螢光劑的添加量變更為0.020質量份,更將第2光起始劑的苯基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氧化膦(商品名「Ominirad 819」、IGM Resins B.V.製)添加量,變更為1.00質量份之外,其餘均依照與試料8同樣地製作試料30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針對試料30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亦係與試料8同樣地照射紫外線,便在聚醯亞胺薄膜上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形成試料30的硬化體。
試料31: 除如表7所示,未添加螢光劑,並取代第1光起始劑,改為添加過氧化苯甲醯(表中簡稱「BPO」)0.50質量份之外,其餘均依照與試料8同樣地製作試料26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針對試料31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亦係與試料8同樣地照射紫外線,便在聚醯亞胺薄膜上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形成試料31的硬化體。
試料32~33: 除如表7所示,未添加螢光劑,並取代第1光起始劑,分別改為使用氧化還原起始劑之0.50質量份過氧化苯甲醯(BPO)、與還原劑之0.50質量份鹼性三級胺的甲基丙烯酸-2-(二甲胺基)乙酯(表中簡稱「DMAEMA」)組合,以及氧化還原起始劑之0.50質量份過氧化苯甲醯(BPO)、與還原劑之0.50質量份光鹼產生劑的1,2-二環己基-4,4,5,5-四甲基雙
Figure 02_image005
(biguanidium)・正丁基三苯硼酸鹽(商品名「WPBG-300」、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 Corporation製)組合之外,其餘均依照與試料8同樣地製作試料32~33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針對試料32~33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亦係與試料8同樣地照射紫外線,便在聚醯亞胺薄膜上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形成試料32~33的硬化體。
以下,相關試料1~33的組成與評價結果如表1~7所示。評價方法容後述。
[表1]
No. 試料1 試料2 試料3 試料4 試料5 試料6
配方 (質量份) 熱可塑性彈性體 SIBSTAR 102T 15.00
KRATON G1645 15.00
SEPTON 2063 15.00 15.00 15.00
SIBSTAR 103T
SEPTON 2002
AT501
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 單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 LA 42.00 42.00 42.00 49.50 42.00 42.00
單官能基脂環式丙烯酸單體 IBXA 42.00 42.00 42.00 49.50 42.00 42.00
雙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 NDDA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光起始劑 Omnirad 819 0.43 0.43 0.43 0.50 0.43 0.43
Irgacure379
CQ
過氧化物 BPO
DMAEMA
光鹼產生劑 WPBG-300
螢光劑 TPD 0.001 0.020
硬化前 色澤 目視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硬化後 硬化性 表面硬化性 A A A A A A
遮光部/PI (剛結束後) F G G G G F
遮光部/PI (1日後) F G G G G F
遮光部/PET (剛結束後) A A A A A A
耐彎曲性 180°彎曲 (R0) A A A A A A
伸縮性 100%伸長 A A A A A A
色澤 目視, 200μm厚度 半透明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光線穿透率 (%) 400-800nm平均 71 91 92 92 92 91
400-500nm平均 54 90 92 91 91 90
500nm 64 91 92 91 92 91
470nm 59 91 92 91 92 91
450nm 55 90 92 91 91 90
400nm 43 89 91 90 91 88
365nm 31 85 90 90 90 69
[表2]
No. 試料7 試料8 試料9 試料10
配方 (質量份) 熱可塑性彈性體 SIBSTAR 102T
KRATON G1645
SEPTON 2063 15.00 15.00 15.00 15.00
SIBSTAR 103T
SEPTON 2002
AT501
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 單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 LA 42.00 42.00 42.00 42.00
單官能基脂環式丙烯酸單體 IBXA 42.00 42.00 42.00 42.00
雙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 NDDA 1.00 1.00 1.00 1.00
光起始劑 Omnirad 819 0.43 0.43 0.43
Irgacure379
CQ 0.43 0.43 0.43 0.43
過氧化物 BPO
DMAEMA
光鹼產生劑 WPBG-300
螢光劑 TPD 0.020 0.001 0.020 0.080
硬化前 色澤 目視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硬化後 硬化性 表面硬化性 B A A A
遮光部/PI (剛結束後) G G D C
遮光部/PI (1日後) G G D C
遮光部/PET (剛結束後) G A A A
耐彎曲性 180°彎曲 (R0) A A A
伸縮性 100%伸長 A A A
色澤 目視, 200μm厚度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光線穿透率 (%) 400-800nm平均 92 92 92
400-500nm平均 90 91 91
500nm 92 92 92
470nm 90 91 91
450nm 90 91 91
400nm 91 90 89
365nm 90 45 14
[表3]
No. 試料11 試料12 試料13 試料14
配方 (質量份) 熱可塑性彈性體 SIBSTAR 102T
KRATON G1645
SEPTON 2063 15.00 15.00 15.00 15.00
SIBSTAR 103T
SEPTON 2002
AT501
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 單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 LA 42.00 42.00 42.00 42.00
單官能基脂環式丙烯酸單體 IBXA 42.00 42.00 42.00 42.00
雙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 NDDA 1.00 1.00 1.00 1.00
光起始劑 Omnirad 819 0.43 0.43 0.43 0.43
Irgacure379
CQ 0.20 0.10 0.05 0.01
過氧化物 BPO
DMAEMA
光鹼產生劑 WPBG-300
螢光劑 TPD 0.020 0.020 0.020 0.020
硬化前 色澤 目視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硬化後 硬化性 表面硬化性 A A A A
遮光部/PI (剛結束後) C C E F
遮光部/PI (1日後) C C E F
遮光部/PET (剛結束後) A A A A
耐彎曲性 180°彎曲 (R0) A A A A
伸縮性 100%伸長 A A A A
色澤 目視, 200μm厚度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光線穿透率 (%) 400-800nm平均 90 91 92 92
400-500nm平均 88 90 91 91
500nm 90 91 92 92
470nm 89 91 91 91
450nm 89 91 91 91
400nm 85 89 89 89
365nm 21 62 63 68
[表4]
No. 試料15 試料16 試料17 試料18 試料19 試料20
配方 (質量份) 熱可塑性彈性體 SIBSTAR 102T
KRATON G1645
SEPTON 2063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SIBSTAR 103T
SEPTON 2002
AT501
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 單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 LA 42.00 42.00 42.00 42.00 42.00 42.00
單官能基脂環式丙烯酸單體 IBXA 42.00 42.00 42.00 42.00 42.00 42.00
雙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 NDDA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光起始劑 Omnirad 819 0.43 0.43 0.43 0.43 0.43 0.43
Irgacure379
CQ 0.20 0.20 0.20 0.43 0.20 0.20
過氧化物 BPO
DMAEMA 0.21 0.20 0.40
光鹼產生劑 WPBG-300
螢光劑 TPD 0.040 0.080 0.220 0.020 0.020 0.020
硬化前 色澤 目視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硬化後 硬化性 表面硬化性 A A A A A A
遮光部/PI (剛結束後) B C D D C B
遮光部/PI (1日後) B C D D C B
遮光部/PET (剛結束後) A A A A A A
耐彎曲性 180°彎曲 (R0) A A A A A A
伸縮性 100%伸長 A A A A A A
色澤 目視, 200μm厚度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光線穿透率 (%) 400-800nm平均 91 91 92 89 92 91
400-500nm平均 90 90 91 87 91 90
500nm 91 91 92 89 92 91
470nm 91 91 91 87 91 91
450nm 90 91 91 87 91 91
400nm 87 88 85 87 89 88
365nm 16 18 1 55 60 58
[表5]
No. 試料21 試料22 試料23 試料24 試料25
配方 (質量份) 熱可塑性彈性體 SIBSTAR 102T 15.00
KRATON G1645
SEPTON 2063 15.00 15.00 15.00
SIBSTAR 103T
SEPTON 2002
AT501
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 單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 LA 42.00 42.00 49.50 29.40 16.80
單官能基脂環式丙烯酸單體 IBXA 42.00 42.00 49.50 54.60 67.20
雙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 NDDA 1.00 1.00 1.00 1.00 1.00
光起始劑 Omnirad 819 0.43 0.50 0.43 0.43
Irgacure379 0.43
CQ 0.20 0.20 0.20 0.20 0.20
過氧化物 BPO
DMAEMA
光鹼產生劑 WPBG-300
螢光劑 TPD 0.040 0.020 0.020 0.040 0.040
硬化前 色澤 目視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硬化後 硬化性 表面硬化性 A A A A A
遮光部/PI (剛結束後) D E G D D
遮光部/PI (1日後) D E G D D
遮光部/PET (剛結束後) A A A A A
耐彎曲性 180°彎曲 (R0) A A A A B
伸縮性 100%伸長 B A B A B
色澤 目視, 200μm厚度 淡黃透明 半透明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光線穿透率 (%) 400-800nm平均 90 72 92 90 89
400-500nm平均 87 56 91 86 83
500nm 90 65 92 91 89
470nm 89 61 91 90 88
450nm 88 57 91 88 86
400nm 82 45 90 75 70
365nm 39 26 62 36 48
[表6]
No. 試料26 試料27 試料28 試料29 試料30
配方 (質量份) 熱可塑性彈性體 SIBSTAR 102T
KRATON G1645
SEPTON 2063 15.00
SIBSTAR 103T 15.00
SEPTON 2002 15.00 15.00
AT501 15.00
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 單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 LA 42.00 42.00 29.40 42.00 42.00
單官能基脂環式丙烯酸單體 IBXA 42.00 42.00 54.60 42.00 42.00
雙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 NDDA 1.00 1.00 1.00 1.00 1.00
光起始劑 Omnirad 819 0.43 0.43 0.43 0.43 1.00
Irgacure379
CQ 0.20 0.20 0.20 0.20 0.20
過氧化物 BPO
DMAEMA
光鹼產生劑 WPBG-300
螢光劑 TPD 0.020 0.020 0.020 0.020 0.020
硬化前 色澤 目視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黃透明
硬化後 硬化性 表面硬化性 A A A A A
遮光部/PI (剛結束後) F E D E E
遮光部/PI (1日後) F E D E E
遮光部/PET (剛結束後) A A A A A
耐彎曲性 180°彎曲 (R0) A A A A A
伸縮性 100%伸長 A A A A A
色澤 目視, 200μm厚度 半透明 半透明 無色透明 半透明 無色透明
光線穿透率 (%) 400-800nm平均 69 86 88 82 91
400-500nm平均 50 79 82 72 91
500nm 60 84 86 78 91
470nm 55 82 85 75 91
450nm 51 80 83 73 91
400nm 37 72 76 62 89
365nm 10 29 48 35 50
[表7]
No. 試料31 試料32 試料33
配方 (質量份) 熱可塑性彈性體 SIBSTAR 102T
KRATON G1645
SEPTON 2063 15.00 15.00 15.00
SIBSTAR 103T
SEPTON 2002
AT501
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 單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 LA 42.00 42.00 42.00
單官能基脂環式丙烯酸單體 IBXA 42.00 42.00 42.00
雙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 NDDA 1.00 1.00 1.00
光起始劑 Omnirad 819 0.43 0.43 0.43
Irgacure379
CQ
過氧化物 BPO 0.50 0.50 0.50
DMAEMA 0.50
光鹼產生劑 WPBG-300 0.50
螢光劑 TPD
硬化前 色澤 目視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硬化後 硬化性 表面硬化性 A A A
遮光部/PI (剛結束後) G G G
遮光部/PI (1日後) C C G
遮光部/PET (剛結束後) A A A
耐彎曲性 180°彎曲 (R0) A A A
伸縮性 100%伸長 A A A
色澤 目視, 200μm厚度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無色透明
光線穿透率 (%) 400-800nm平均 92 91 91
400-500nm平均 91 90 90
500nm 92 91 91
470nm 91 91 90
450nm 91 91 90
400nm 90 90 88
365nm 88 88 84
此處,波長589nm、23℃所測得含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之光硬化性成分的硬化物折射率值、與熱可塑性彈性體的折射率值一例,如下示。另外,「從試料3中剔除熱可塑性彈性體之含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的光硬化成分硬化體」,係指由表1中之丙烯酸月桂酯與丙烯酸異酯、以及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所構成光硬化成分的硬化體。 從試料3中剔除熱可塑性彈性體之含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的光硬化成分硬化體折射率值:1.488(透明)、 試料3之含熱可塑性彈性體(SEPS)的硬化體折射率值:1.488(透明)、 試料2之含熱可塑性彈性體(SEBS)的硬化體折射率值:1.489(透明)、 試料1之含熱可塑性彈性體(SIBS)的硬化體折射率值:1.494(半透明)。
另外,實施例所使用螢光劑的發光光譜極大波長係410nm,成為極大波長發光強度10%的發光強度波長,係短波長端為386nm、長波長端為480nm。又,光起始劑苯基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氧化膦(Omnirad 819)的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係370nm,2-二甲胺基-2-(4-甲基-苄基)-1-(4-𠰌啉-4-苯基)-丁烷-1-酮(Irgacure 397)的極大波長係330nm,莰醌(CQ)的極大波長係470nm。所以,莰醌(CQ)的極大波長係上述螢光劑發光光譜的波長範圍,相對於上述發光光譜的極大波長發光強度具有10%以上發光強度的波長範圍。又,莰醌(CQ)的極大波長係較螢光劑的發光光譜極大波長更長波長。
<各種試驗與評價>
硬化前色澤: 目視觀察試料1~33在硬化前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色澤。
硬化後的評價係如下。
(1)硬化性: (i)表面硬化性: 在厚度50μm聚醯亞胺薄膜(東麗杜邦製Kapton 200H)上,依厚度t1 成為200μm的方式塗佈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使用波長365nm的LED,依照度200mW/cm2 照射15秒鐘紫外線。在照射後的硬化體表面上依0.98N/cm2 (100gf/cm2 )壓抵另一聚醯亞胺薄膜,然後當撕開時,將在壓抵的聚醯亞胺薄膜表面上有發現部分硬化體附著的情況評為「有轉移」,將目視在另一聚醯亞胺薄膜上沒有發現附著者評為「無轉移」,施行以下評價。 A:無轉移。 B:有轉移。
(ii)遮光部/PI(剛結束後) 如圖1的剖視圖所示,於厚度50μm聚醯亞胺薄膜10上,依厚度t1 成為200μm方式塗佈光硬化性組合物20,在其上面利用間隙子隔開200μm間隔放置寬w為10mm金屬膠帶30(厚度20μm之SK材),而設置遮光部分。然後,使用波長365nm的LED,在23℃環境中依照度200mW/cm2 照射15秒鐘紫外線50。在該紫外線50照射時,從光照射部與遮光部邊界朝遮光部,沿d方向進行硬化反應。剛照射後拆卸金屬膠帶與間隙子30,如圖2所示,經拭取未硬化樹脂組合物後,測定聚醯亞胺薄膜10上所殘留硬化體40,從光照射部與遮光部邊界朝向遮光部分已硬化的硬化部分最大長度L。根據硬化部分的最大長度L,依下述基準評價。另外,E以上評為合格,達C以上更佳。 A:硬化部分最大長度L達3.0mm以上。 B:硬化部分最大長度L為2.5mm以上且未滿3.0mm。 C:硬化部分最大長度L為2.0mm以上且未滿2.5mm。 D:硬化部分最大長度L為1.5mm以上且未滿2.0mm。 E:硬化部分最大長度L為1.0mm以上且未滿1.5mm。 F:硬化部分最大長度L為0.5mm以上且未滿1.0mm。 G:硬化部分最大長度L未滿0.5mm。
(iii)遮光部/PI(1日後) 依照與上述同樣地施行紫外線照射,在室溫(約23℃)下放置1天後,確認硬化體40之遮光部分的硬化體最大長度L。評價基準係同(ii)的基準。
(iv)遮光部/PET(剛結束後) 將厚度50μm聚醯亞胺薄膜,變更為厚度100μm之具離型層的透明聚酯薄膜(昵帕製、商品名「PET75-HSPX」),測定紫外線剛照射後,從光照射部與遮光部邊界朝向遮光部分硬化的硬化部分最大長度L。評價基準係同(ii)的基準。
(2)耐彎曲性: 在厚度50μm聚醯亞胺薄膜上,依成為厚度200μm的方式塗佈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使用波長365nm的LED,依照度200mW/cm2 照射15秒鐘紫外線。然後,將聚醯亞胺薄膜朝內側,依R0彎曲180°再評價耐彎曲性。 A:無龜裂。 B:有龜裂。
(3)伸縮性: 在厚度100μm之具離型層的透明聚酯薄膜,依成為厚度200μm方式塗佈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使用波長365nm的LED,依照度200mW/cm2 照射15秒鐘紫外線。從透明聚酯薄膜上撕開硬化體,將厚度200μm硬化體切取為寬10mm、長20mm之後,使100%伸長,再評價伸縮性。評價經施行10處的結果。 A:伸長 B:途中容易細碎
(4)色澤: 在厚度100μm之具離型層的透明聚酯薄膜上,依成為厚度200μm方式塗佈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使用波長365nm的LED,依照度200mW/cm2 照射15秒鐘紫外線。目視確認硬化體的色澤。
(5)光線穿透率(%): 在厚度100μm之具離型層的透明聚酯薄膜上,塗佈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更將同樣的具離型層之透明聚酯薄膜配置於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上,接著依由一對具離型層之透明聚酯薄膜夾置的上述樹脂組合物厚度成為200μm方式,使用波長365nm的LED,依照度200mW/cm2 照射15秒鐘紫外線。從透明聚酯薄膜上撕開硬化體,利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UV-1600PC」),測定厚度200μm硬化體在波長300~800nm、23℃下的光線穿透率。此處,「400-800nm平均」係由在400nm~800nm內,依波長間隔0.05nm所測定穿透率值的加計平均所計算出的數值。又,「400-500nm平均」係由在400nm~500nm內,依波長間隔0.05nm所測定穿透率值的加計平均所計算出的數值,既定波長的光線穿透率值係如各表所示。
<試驗結果分析> 由試料1~4的結果得知,即便有含第2光起始劑,但如圖3所示,光起始劑的吸光光譜極大波長範圍,成為相對於螢光劑發光光譜極大波長的發光強度,具有達10%以上發光強度的波長範圍,且均未含螢光劑之TPD、與第1光起始劑之CQ的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若考慮「遮光部/PI(剛結束後)」與「遮光部/PI(1日後)」的結果,在遮光部並無法獲得所需硬化性。
由試料5,6的結果得知,即便有存在第2光起始劑與螢光劑,但未含吸光光譜極大波長在400~500nm範圍之第1光起始劑CQ的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仍然係若考慮「遮光部/PI(剛結束後)」與「遮光部/PI(1日後)」的結果,在遮光部並無法獲得所需硬化性。
由試料7的結果得知,即便含有第1光起始劑,但未含第2光起始劑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經硬化後並未滿足當作硬化體的特性。
由試料8~10的結果得知,當螢光劑並未含既定量的情況,若考慮「遮光部/PI(剛結束後)」與「遮光部/PI(1日後)」的結果,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的遮光部硬化性差。
由試料11~14的結果得知,即便有存在第2光起始劑與螢光劑,但若吸光光譜極大波長400~500nm的第1光起始劑CQ之添加量過低,若考慮「遮光部/PI(剛結束後)」與「遮光部/PI(1日後)」的結果,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在遮光部並無法獲得所需硬化性。
由試料15~17的結果得知,若螢光劑過多,就從「遮光部/PI(剛結束後)」與「遮光部/PI(1日後)」的結果,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的遮光部硬化性會有劣化之可能性。
由試料9、試料11及試料18~20的結果得知,雖添加由第1光起始劑還原而生成自由基的三級胺,但遮光部的硬化性並未發現有太大差異。
由試料15、21、30的結果得知,第2光起始劑的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就「遮光部/PI(剛結束後)」及「遮光部/PI(1日後)」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之遮光部硬化性而言,係苯基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氧化膦,較優於2-二甲胺基-2-(4-甲基-苄基)-1-(4-𠰌啉-4-苯基)-丁烷-1-酮。又,若過度增加第2光起始劑的添加量,便會有導致硬化性變差的可能性。
由試料11、與試料22、23的結果得知,當使用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的硬化體折射率值、與上述樹脂組合物之光硬化成分的硬化體折射率值差,較大之熱可塑性彈性體的情況,以及完全未含熱可塑性彈性體的情況,相較於使用苯乙烯含量20質量%以下的熱可塑性彈性體情況下,「遮光部/PI(剛結束後)」與「遮光部/PI(1日後)」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之遮光部硬化性略差。
由試料9、試料31~33的結果得知,即便如試料31適度使用熱自由基反應,以及如試料32~33適度使用氧化還原反應,但相較於有使用螢光劑與第1起始劑的情況下,「遮光部/PI(剛結束後)」與「遮光部/PI(1日後)」的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之遮光部硬化性較差。
由試料1、22的結果得知,當使用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的硬化體折射率值、與上述樹脂組合物之光硬化成分的硬化體折射率值差,較大之熱可塑性彈性體的情況時,硬化體在上述第1光起始劑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的光穿透率較低,結果導致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的遮光部硬化性略差。
由試料1~4與試料11、22、23的結果,可考察到熱可塑性彈性體之苯乙烯相與軟鏈段相、及含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的光硬化成分硬化物係形成相分離構造,利用各相的折射率差,光的穿透容易度、進入遮光部的容易度會有變化。
由試料15、24、25的結果,可觀察到藉由改變單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與單官能基脂環式丙烯酸單體的摻合比例,便可使上述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的硬化體折射率值、與上述含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的光硬化成分之硬化體折射率值差有變化,所以200μm厚度的光穿透率會有變化。另外,當熱可塑性彈性體的苯乙烯含量係在20質量%以下時,聚醯亞胺薄膜上的遮光部硬化性,若單官能基脂環式丙烯酸單體摻合比率,大於單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摻合比率,便會略變差。
由試料11、22、26~29的結果得知,相較於熱可塑性彈性體的苯乙烯含量在20質量%以下之情況,當苯乙烯含量30%質量時,呈現硬化體的200μm厚度光穿透率容易降低之結果。另外,熱可塑性彈性體的苯乙烯含量達30質量%以上時,聚醯亞胺薄膜上的遮光部硬化性,係若單官能基脂環式丙烯酸單體的摻合比率,大於單官能基脂肪族丙烯酸單體的摻合比率,便會略變佳。
10:聚醯亞胺薄膜 20: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 30:間隙子 40:硬化體 50:紫外線
圖1係本說明書中的實施例評價方法之一,為說明用於評價遮光部的硬化性的測定方法的示意剖視圖。 圖2係圖1所說明的測定方法中,說明光照射後經除去未硬化部分狀態的示意剖視圖。 圖3係本說明書實施例所使用光起始劑之莰醌(camphorquinone,CQ)的吸光光譜、及螢光劑之N,N'-二苯基-N,N'-二(間甲苯基)聯苯胺(N,N’-diphenyl-N,N’-di(m-tolyl)benzidine)(TPD)的發光光譜圖。 圖4係苯基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氧化膦(Omnirad 819)、2-二甲胺基-2-(4-甲基-苄基)-1-(4-𠰌啉-4-苯基)-丁烷-1-酮(Irgacure 397)、螢光劑之N,N'-二苯基-N,N'-二(間甲苯基)聯苯胺(TPD)的吸光光譜圖。 圖5係試料1與試料9的硬化物的吸光光譜圖。
無。

Claims (9)

  1. 一種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係含有: 熱可塑性彈性體; 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 第1光起始劑; 第2光起始劑,其係具有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不同於上述第1光起始劑之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以及 螢光劑; 其中,上述第1光起始劑的上述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係在上述螢光劑的發光光譜波長範圍內,且相對於上述發光光譜極大波長的發光強度具有達10%以上發光強度的波長範圍; 對由上述樹脂組合物硬化所獲得硬化體厚度200μm的光線穿透率,在上述第1光起始劑的上述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係達60%以上,上述光線穿透率在365nm下係未滿65%。
  2. 一種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係含有: 熱可塑性彈性體; 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 光起始劑;以及 螢光劑; 其中,對使上述樹脂組合物硬化所獲得硬化體厚度200μm的光線穿透率,在上述光起始劑的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係達60%以上,上述光線穿透率在365nm下係未滿65%。
  3. 如請求項1之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其中,上述第1光起始劑係上述吸光光譜極大波長在400~500nm波長範圍內, 上述螢光劑的上述發光光譜極大波長係在400~500nm波長範圍內。
  4. 如請求項1或3之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其中,上述第1光起始劑在波長365nm下的吸光度,係在上述極大波長下的吸光度之10%以下。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其中,對使上述樹脂組合物硬化所獲得硬化體厚度200μm的光線穿透率,係在上述第1光起始劑的上述吸光光譜極大波長下的80%以上。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其中,上述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的硬化體折射率值、與上述含單官能基(甲基)丙烯酸單體的光硬化成分之硬化體折射率值之差,係±0.006以下。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其中,上述熱可塑性彈性體係苯乙烯含量20質量%以下的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其中,相對於總樹脂成分100質量份,上述第1光起始劑係0.05質量份以上。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其中,相對於總樹脂成分100質量份,上述螢光劑係0.01質量份以上。
TW109119292A 2019-07-31 2020-06-09 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 TW2021287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1436 2019-07-31
JP2019-141436 2019-07-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8785A true TW202128785A (zh) 2021-08-01

Family

ID=74230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9292A TW202128785A (zh) 2019-07-31 2020-06-09 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1019920A1 (zh)
KR (1) KR20220042050A (zh)
TW (1) TW202128785A (zh)
WO (1) WO20210199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40002603A1 (en) * 2020-11-24 2024-01-04 Toagosei Co., Ltd. Active energy ray-curable composition with dark part curability
CN114015395A (zh) * 2021-11-11 2022-02-08 南京艾布纳密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固化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4865B2 (ja) * 2008-03-14 2013-08-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弾性体の接着方法
TWI485214B (zh) 2008-09-05 2015-05-21 Kyoritsu Chemical Co Ltd And a photohardenable resin composition for bonding an optical functional material
WO2011027882A1 (ja) * 2009-09-07 2011-03-10 東洋合成工業株式会社 パターン形成用光硬化性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膜厚測定方法
JP5752362B2 (ja) * 2010-04-09 2015-07-22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用波長変換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4114359B (zh) * 2012-01-13 2018-01-09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光学构件及用于制造该光学构件的紫外线固化型胶粘剂
JP6297405B2 (ja) * 2014-05-14 2018-03-20 デンカ株式会社 組成物
CN112724870B (zh) * 2014-08-12 2022-09-30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透明粘合片材
GB2562747B (en) * 2017-05-23 2019-06-26 Henkel IP & Holding GmbH Low-viscosity photocurable adhesive composi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3396A (zh) 2021-12-28
KR20220042050A (ko) 2022-04-04
WO2021019920A1 (ja) 2021-02-04
JPWO2021019920A1 (zh) 2021-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90135564A (ko) 광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유기 el 표시 소자용 밀봉제, 유기 el 표시 소자, 양자 도트 디바이스용 밀봉제, 및 양자 도트 디바이스
TWI625340B (zh) Sclerosing composition
WO2013168532A1 (ja)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2128785A (zh) 光硬化性的樹脂組合物
TWI671375B (zh) 光硬化型接著組成物
TW201144395A (en)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TW201217479A (en)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JP5297163B2 (ja) Uv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接着方法
TW201213482A (en) Light-curing composition for use in transparent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TW201200545A (en) Method for separating bonded bodies using excimer light irradiation
TWI616502B (zh) 黏著劑組合物、黏著片材及積層體
CN108431157B (zh) 使用光固化性粘着剂的粘接方法
WO2018008580A1 (ja) 硬化性組成物、及び製品
JP2018513231A (ja) 光学用粘着剤組成物及び光学用粘着フィルム
KR20170106329A (ko) 광경화성 조성물
JP6919886B2 (ja) 封止材組成物および封止材
JP4815865B2 (ja) 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粘着剤
CN113853396B (zh) 光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
JP2019137710A (ja)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522742B (zh) Photo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and use thereof
TW202025110A (zh) 圖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JP6983453B1 (ja) 光硬化性組成物、硬化体及び硬化体を用いたガスケット並びに防水構造及びガス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WO2019073979A1 (ja) 光硬化性粘着剤組成物、及び接着方法
JP2008115341A (ja) 硬化性組成物
CN109427245A (zh) 构成体及其制造方法、显示体以及光学用粘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