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5677A - 用於晶圓釋氣的電漿增強式退火腔室 - Google Patents

用於晶圓釋氣的電漿增強式退火腔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5677A
TW202125677A TW109139456A TW109139456A TW202125677A TW 202125677 A TW202125677 A TW 202125677A TW 109139456 A TW109139456 A TW 109139456A TW 109139456 A TW109139456 A TW 109139456A TW 202125677 A TW202125677 A TW 2021256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plasma
coupled
conduit
remote plasm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9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7969B (zh
Inventor
拉拉 華瑞恰克
馬修D 史寇特尼凱瑟
諾曼L 譚
馬修 史普勒
廣龍 陳
東明 姚
史帝夫 莫非特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5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5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7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796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798Further details of plasma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J37/3244 - H01J37/32788; special provisions for cleaning or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 H01J37/32899Multiple chambers, e.g. cluster too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357Generation remote from the workpiece, e.g. down-str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44Gas supply means
    • H01J37/32449Gas control, e.g. control of the gas flow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458Vess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798Further details of plasma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J37/3244 - H01J37/32788; special provisions for cleaning or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 H01J37/32816Pressure
    • H01J37/32834Exhaus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798Further details of plasma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J37/3244 - H01J37/32788; special provisions for cleaning or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 H01J37/32853Hygiene
    • H01J37/32862In situ cleaning of vessels and/or internal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225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 H01L21/022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 H01L21/02263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deposition from the gas or vapour phase
    • H01L21/02271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deposition from the gas or vapour phase deposition by decomposition or reaction of gaseous or vapour phase compounds,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 H01L21/02274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deposition from the gas or vapour phase deposition by decomposition or reaction of gaseous or vapour phase compounds,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 plasma [PECV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65Plasma etching; Reactive-ion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24Thermal treatment f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e.g. annealing, sint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8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Abstract

此處所述之實例提供熱基板處理裝置,包括兩個熱處理腔室,該等熱處理腔室之各者界定處理容積及佈置於各個處理容積內的基板支撐件。一或更多遠端電漿源可與處理容積流體連通,且遠端電漿源可配置成傳送電漿至處理容積。亦提供遠端電漿源及腔室的各種安排。

Description

用於晶圓釋氣的電漿增強式退火腔室
本揭露案之實例大致關於半導體處理腔室。更具體而言,此處所述之實例關於用於基板釋氣的電漿增強式退火腔室。
半導體基板之熱處理通常應用於半導體製造中以用於各種目的。不同類型的熱處理包括快速熱處理、雷射處理、浸泡退火、及類似者。在熱處理期間所施加的溫度可配置成改變其上佈置之基板及材料的各種特性。舉例而言,摻雜擴散、晶體材料改質、及表面修改僅為可藉由熱處理來達成的某些類型的處理。
在某些熱處理中,材料可從正受到熱處理之基板釋氣。經釋氣的材料大體從熱處理腔室的處理容積排出,然而,經釋氣的材料亦可沉積在腔室壁及佈置於腔室內的部件上。所沉積的材料可在腔室內產生顆粒,且重新沉積在基板上,此舉可能導致微電子元件最終無法形成於基板上。腔室的清潔常持需要在預防性維護期間長時間的停機時間,而降低熱處理的效率。
因此,在本領域中需要改良的熱處理腔室。
在一個實例中,提供一種基板處理裝置。裝置包括第一熱處理腔室,該第一熱處理腔室界定第一處理容積。第一基板支撐件可佈置於第一處理容積內,第一遠端電漿源可流體耦合至第一處理容積,且第一氣源可流體耦合至第一遠端電漿源。裝置亦包括第二熱處理腔室,該第二熱處理腔室界定第二處理容積。第二熱處理腔室與第一熱處理腔室共用壁。第二基板支撐件可佈置於第二處理容積內,第二遠端電漿源可流體耦合至第二處理容積,且第二氣源可流體耦合至第二遠端電漿源。排氣裝置亦可流體耦合至第一處理容積及第二處理容積。
此處所述之實例提供具有原位清潔能力之熱基板處理裝置。此處所述之裝置可包括熱處理腔室,該熱處理腔室界定處理容積,且基板支撐件可佈置於處理容積內。一或更多遠端電漿源可與處理容積流體連通,且遠端電漿源可配置成傳送清潔電漿至處理容積。
第1圖根據此處所述的一個實例,概要地圖示雙腔室熱處理裝置100具有遠端電漿源126、132。裝置100包括第一熱處理腔室102,該第一熱處理腔室102界定第一處理容積110。第一熱處理腔室102之壁(例如,第一側壁120及第一頂板118)進一步界定第一處理容積110。壁120及頂板118可由適合承受較高的處理溫度之材料形成。舉例而言,第一熱處理腔室102可由不銹鋼、鋁或其他適合的金屬材料形成。界定處理容積110之第一熱處理腔室102的表面可以各種材料塗佈,以在某些實例中增強或避免其上之沉積。儘管未圖示,亦考慮各種處理套件、護罩及類似者可佈置於第一處理容積110內,以進一步改善顆粒管理及基板的熱處理。
第一處理容積110可配置成在其中所佈置的基板上藉由將基板加熱至高於約400°C的溫度而實行熱處理,例如介於約700°C及約1200°C之間、例如介於約850°C及約1100°C之間。第一基板支撐件106佈置於第一處理容積110內。第一基板支撐件106可配置成藉由各種方法於熱處理期間在其上保持基板,此等方法例如真空夾持或靜電夾持。亦考量基板可藉由各種其他裝置定位及/或保持在第一基板支撐件106上,例如藉由環、銷及類似者。第一基板支撐件106亦可包括電阻加熱裝置,例如線圈或類似者,以促進其上所佈置之基板的加熱。諸如來自燈之電磁能量的其他加熱方法可與電阻加熱裝置結合使用,以加熱基板。
第一遠端電漿源126可與第一處理容積110耦合且流體連通。第一遠端電漿源126可配置成遠離第一處理容積110之處產生電漿,且傳送電漿產物至第一處理容積110。儘管未圖示,第一遠端電漿源126可耦合至RF功率源。應考慮取決於所欲的電漿特徵及腔室構造,第一遠端電漿源126可為電容耦合電漿產生器或電感耦合電漿產生器。並未圖示諸如RF扼流器或接地裝置及類似者之各種其他電漿產生裝置,以免模糊圖示的實例。
電漿產物可透過第一電漿導管130傳送至第一處理容積110,該第一電漿導管130與第一遠端電漿源126及第一處理容積110流體耦合。在一個實例中,第一電漿導管130可從第一遠端電漿源126延伸至第一熱處理腔室102的第一頂壁118。第一電漿導管130可為任何適合形狀的導管,且可由主要對藉由第一遠端電漿源126所產生之電漿產物為惰性之材料形成。在一個實例中,第一電漿導管130可由石英材料、陶瓷材料、或金屬材料形成。暴露至電漿產物之第一電漿導管130的表面亦可以對電漿產物實質上為惰性之各種材料塗佈,以降低或防止第一電漿導管130的損傷、侵蝕或沉積。
第一遠端電漿源126亦可與第一氣源128流體連通。第一氣源128傳送一或更多前驅氣體至第一遠端電漿源126。第一氣源128可傳送諸如含有氬、氧、氮、氦及氟之氣體的前驅氣體,例如三氟化氮或類似者。前驅氣體可個別地傳送至第一遠端電漿源126,或組合在一起及/或依順序或同時地傳送。
在操作中,材料可從熱處理的基板釋氣,且材料可最終在第一熱處理腔室102的表面上沉積且積聚。在某些實例中,意圖移除沉積,且可選擇適合的前驅氣體以從第一氣源128傳送至第一遠端電漿源126。第一遠端電漿源126可產生電漿且將電漿/電漿產物透過第一電漿導管130傳送至第一處理容積110。儘管未圖示,各種襯墊、擴散器、及/或噴淋頭可接收電漿/電漿產物,且將電漿/電漿產物分配於第一處理容積110四周,以促進第一處理容積110的清潔。
從熱處理的基板所釋氣之材料及透過電漿而從第一熱處理腔室102的表面所移除之材料可藉由排氣導管114從第一處理容積110排放到排氣裝置116。排氣裝置116可為諸如渦輪幫浦的幫浦,配置成在第一處理容積110中產生低壓環境,且從第一處理容積110移除氣體及其他材料。
裝置100亦包括第二熱處理腔室104,該第二熱處理腔室104實質上與第一熱處理腔室102完全相同。第二熱處理腔室104界定第二處理容積112,具有第二側壁124及第二頂板122,且可具有佈置於其中的第二基板支撐件108。第二熱處理腔室104之材料及配置可與第一熱處理腔室102之材料及配置完全相同或實質上類似。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熱處理腔室102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4共用壁。在此實施例中,第一熱處理腔室102之側壁102A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4之側壁124A為相連的,或為相同的壁。
第二遠端電漿源132可與第二處理容積112耦合且流體連通。第二遠端電漿源132可配置成遠離第二處理容積112產生電漿,且將電漿產物傳送至第二處理容積112。電漿產物可透過第二電漿導管136傳送至第二處理容積112,該第二電漿導管136流體耦合至第二遠端電漿源132及第二處理容積112。在一個實例中,第二電漿導管136可從第二遠端電漿源132延伸至第二熱處理腔室104之第二頂壁122。第二電漿導管136可為任何適合形狀的導管,且可由主要對藉由第二遠端電漿源132所產生之電漿產物為惰性之材料形成。在一個實例中,第二電漿導管136可由石英材料、陶瓷材料、或金屬材料形成。暴露至電漿產物之第二電漿導管136的表面亦可以對電漿產物實質上為惰性之各種材料塗佈,以降低或防止第二電漿導管136的損傷、侵蝕或沉積。
第二遠端電漿源132亦可與第二氣源134流體連通。第二氣源134傳送一或更多前驅氣體至第二遠端電漿源132。在一個實例中,第一氣源128及第二氣源134為分開的氣源。在另一實例中,第一氣源128及第二氣源134為相同的氣源。在任一者實例中,第一及第二氣源128、134可配置成傳送任何所欲的前驅氣體組合。在一個實例中,第二氣源134可傳送諸如含有氬、氧、氮、氦及氟之氣體的前驅氣體,例如三氟化氮或類似者。前驅氣體可個別地傳送至第二遠端電漿源132,或組合在一起及/或依順序或同時地傳送。
在操作中,材料可從熱處理的基板釋氣,且材料可最終在第二熱處理腔室104的表面上沉積且積聚。如先前所述,意圖移除沉積,且可選擇適合的前驅氣體以從第二氣源134傳送至第二遠端電漿源132。第二遠端電漿源132可產生電漿且將電漿/電漿產物透過第二電漿導管136傳送至第二處理容積112。儘管未圖示,各種襯墊、擴散器、及/或噴淋頭可接收電漿/電漿產物,且將電漿/電漿產物分配於第二處理容積112四周,以促進第二處理容積112的清潔。
第二處理容積112亦透過排氣導管114連接至排氣裝置116。因此,第一處理容積110及第二處理容積112共同藉由排氣裝置116而抽氣。應考量排氣裝置116可在第二處理容積112中產生與第一處理容積110之低壓環境類似或完全相同之低壓環境。因為排氣裝置116與第一處理容積110及第二處理容積112流體連通,所以排氣導管114將此兩個處理容積110、112耦合至排氣裝置116。排氣導管114可透過側壁120、124或相對於頂壁118、122所佈置的熱處理腔室102、104之底部而耦合至第一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2、104。
第2圖根據此處所述的一個實例,概要地圖示雙腔室熱處理裝置200具有遠端電漿源202。在圖示的實例中,遠端電漿源202與第一處理容積110及第二處理容積112流體連通。遠端電漿源202可透過第一導管208流體耦合至第一處理容積110,且透過第二導管206流體耦合至第二處理容積112。在一個實例中,第一導管208可從遠端電漿源202延伸至第一熱處理腔室102之第一頂壁118,且第二導管206可從遠端電漿源202延伸至第二熱處理腔室104之第二頂壁122。氣源204可與遠端電漿源202流體連通,且傳送各種前驅物至遠端電漿源202。氣源204可為單一氣源或可配置成提供複數種不同的氣體。
遠端電漿源202可產生適合的電漿/電漿產物之量,以供應第一及第二處理容積110、112。在一個實例中,單一前驅物可從氣源204傳送至遠端電漿源202,且可接續產生電漿且傳送至處理容積110、112。在另一實例中,可從氣源同時傳送多重前驅物至遠端電漿源202,且可產生前驅物的電漿且傳送至處理容積110、112。
仍在另一實例中,第一前驅物可傳送至遠端電漿源202,且生成的電漿可傳送至處理容積110、112。隨後,不同於第一前驅物的第二前驅物可從氣源204傳送至遠端電漿源202,且生成的電漿可後續傳送至處理容積110、112。應理解任何前驅物之結合可以任何順序(即,前後、同時)從氣源204傳送至遠端電漿源202。藉由遠端電漿源202所產生的電漿及電漿產物可連續地或以脈衝的方式傳送至處理容積110、112。
遠端電漿源202可類似於第1圖所述之第一電漿源126或第二電漿源132。類似地,第一導管208及第二導管206可由與第一電漿導管130或第二電漿導管136相同或類似的材料形成。在操作中,第一熱處理腔室102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4可熱處理基板。在實行熱處理之後,遠端電漿源202產生清潔電漿,且將電漿及電漿產物傳送至第一熱處理腔室102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4之各者的處理容積110、112。電漿產物及其他廢水可透過排氣裝置116接著從處理容積110、112排空。
第2圖的實施例包括用於維持且控制第一熱處理腔室102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4之間的壓力差之可選的裝置。排氣導管114的第一分支222連接至第一熱處理腔室102,且排氣導管114的第二分支224連接至第二熱處理腔室104。第一分支222將第一熱處理腔室102流體耦合至排氣裝置116,且第二分支224將第二熱處理腔室104流體耦合至排氣裝置116。第一及第二分支222及224結合於排氣導管114的共同分支226中。腔室排氣流體控制器212可佈置於第一分支222或第二分支224之任一者中(在第2圖中顯示為佈置於第二分支224中),以控制來自個別腔室(在此情況下為第二熱處理腔室104)的廢水流速。系統排氣流體控制器210可佈置於排氣導管114的共同分支226中,以控制整體系統排氣流速。流體控制器210及212亦作用為控制第一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2及104中的壓力。藉由獨立地控制整體系統廢水流速以及單一腔室廢水流速,可獨立地控制第一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2及104中的壓力,且因而若為所欲的可進行匹配。可藉由使用佈置於第一熱處理腔室102中的可選第一壓力感測器216及佈置於第二熱處理腔室104中的可選第二壓力感測器214來促進此控制。可選的控制器218監控來自第一及第二壓力感測器216及214之訊號,且可操縱流體控制器210及212以達成第一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2及104之間所欲的壓力差,包括零。
第3圖根據此處所述的一個實例,概要地圖示雙腔室熱處理裝置300具有遠端電漿源320、310。在圖示的實施例中,第一電漿源302可透過第一導管306而與第一熱處理腔室102流體連通,且透過第二導管308而與第二熱處理腔室104流體連通。在一個實例中,第一導管306可從第一遠端電漿源302及第一熱處理腔室102的第一頂板延伸,且第二導管308可從第一遠端電漿源302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4的第二頂板122延伸。第一遠端電漿源302亦與第一氣源304流體連通。
第二遠端電漿源310可透過第三導管314而與第二熱處理腔室104流體連通,且透過第四導管316而與第一熱處理腔室102流體連通。在一個實例中,第三導管314可從第二遠端電漿源310延伸至第二熱處理腔室104之第二頂板,且第四導管316可從第二遠端電漿源310延伸至第一熱處理腔室102之第一頂板118。第二氣源312與第二遠端電漿源312流體連通。第二氣源312可配置成將先前所述的任何前驅物傳送至第二遠端電漿源310。第二遠端電漿源310可產生電漿,且將電漿產物傳送至第二熱處理腔室104及第一熱處理腔室102兩者。
類似地,第一氣源可配置成將先前所述的任何前驅物傳送至第一遠端電漿源302。第一遠端電漿源302可產生電漿,且將電漿產物傳送至第一熱處理腔室102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4兩者。第一及第二遠端電漿源302、310可產生任何類型或組合的清潔電漿,且以任何所欲的方式傳送電漿產物,例如脈衝傳送、交替電漿類型傳送、或連續傳送一或更多電漿類型。在一個實例中,第一遠端電漿源302可產生第一電漿類型,且將電漿產物傳送至熱處理腔室102、104。第二遠端電漿源310可產生不同於第一電漿類型的第二電漿類型,且將電漿產物傳送至熱處理腔室102、104。
第4圖根據此處所述的一個實例,概要地圖示雙腔室熱處理裝置400具有遠端電漿源402、408、414、420。在圖示的實例中,第一遠端電漿源402可透過第一導管406而與第一熱處理腔室102的第一處理容積110流體連通。在一個實例中,第一導管406可從遠端電漿源402延伸至第一熱處理腔室102的第一頂板118。第一遠端電漿源402亦與第一氣源404流體連通。第二遠端電漿源408可透過第二導管412而亦與第一熱處理腔室102的第一處理容積110流體連通。在一個實例中,第二導管412可從第二遠端電漿源408延伸至第一熱處理腔室102的第一頂板 18。第二遠端電漿源408亦與第二氣源410流體連通。
氣源404、410可將任何組合之任何先前所述之前驅物提供至遠端電漿源402、408。在一個實例中,第一氣源404可提供第一前驅物至第一遠端電漿源402,且可生成第一電漿且傳送至第一處理容積110。第二氣源410可將不同於第一前驅物之第二前驅物提供至第二遠端電漿源408,且可生成第二電漿且傳送至第一處理容積110。
舉例而言,第一氣源404可傳送氬氣、氦氣或其組合至第一遠端電漿源402。第一遠端電漿源可遠離第一處理容積110生成第一電漿,且透過第一導管406傳送電漿產物(即,自由基及/或離子)至第一處理容積110。第二氣源410可傳送氧氣、NF3 或其組合至第二遠端電漿源408。第二遠端電漿源408可遠離第一處理容積110產生第二電漿,且透過第二導管112傳送電漿產物至第一處理容積110。第一及第二電漿可同時、以交替的方式、或以任何所欲之順序傳送至第一處理容積110,而配置成清潔第一熱處理腔室102及佈置於其中的物件。
類似地,第三遠端電漿源414可透過第三導管418而與第二熱處理腔室104之第二處理容積112流體連通。在一個實例中,第三導管418可從第三遠端電漿源414延伸至第二熱處理腔室104的第二頂板122。第三遠端電漿源414亦與第三氣源416流體連通。在一個實例中,第三氣源416可類似於第一氣源404。第四遠端電漿源420可透過第四導管424而亦與第二熱處理腔室104的第二處理容積112流體連通。在一個實例中,第四導管424可從第四遠端電漿源420延伸至第二熱處理腔室104的第二頂板122。第四遠端電漿源420亦與第四氣源422流體連通。在一個實例中,第四氣源422可類似於第二氣源410。應考量第三及第四遠端電漿源414、420及第三及第四氣源416、422可與第一及第二遠端電漿源402、408及第一及第二氣源404、410類似地實施且操作。
第4圖包括用於獨立地控制第一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2及104中的壓力及成分之可選的裝置。顯示具有腔室及系統流體控制器212及210及壓力感測器214及216。此外,顯示承載氣源428藉由各別的導管、第一承載氣體導管432及第二承載氣體導管430耦合至第一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2及104。對於各個腔室,流體控制器(分別為第一承載氣流控制器432及第二承載氣流控制器430,其各者可為三通閥)將承載氣體導向與來自氣源404、410、416及422通過各別的導管444、446、440及438而流至遠端電漿源402、408、414及420之氣體結合,或將承載氣體透過分別的導管450及442直接導向熱處理腔室102及104。流體控制器434及436與壓力控制裝置一起耦合至控制器452及三向流體控制器436及434,且藉由控制器452及三向流體控制器436及434控制,以控制氣體流動至第一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2及104中,其中控制器452使用流體控制器210及212控制第一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2及104之各者中的壓力。
第5圖根據此處所述之一個實例,概要地圖示雙腔室熱處理裝置500具有遠端電漿源502、508、514。在圖示的實例中,第一遠端電漿源502可透過第一導管506而與第一熱處理腔室102的第一處理容積110流體連通。在一個實例中,第一導管506可從第一遠端電漿源502及第一熱處理腔室102的第一頂板118延伸。第一氣源504亦與第一遠端電漿源502流體連通。第一氣源504可傳送第一前驅物類型至第一遠端電漿源502,且第一遠端電漿源502可產生且傳送電漿產物至第一處理容積110。
類似地,第二遠端電漿源508可透過第二導管512與第二熱處理腔室104之第二處理容積112流體連通。在一個實例中,第二導管512可從第二遠端電漿源508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4的第二頂板122延伸。第二氣源510亦與第二遠端電漿源508流體連通。第二氣源510可傳送第二前驅物類型至第二遠端電漿源508,且第二遠端電漿源508可產生且傳送電漿產物至第二處理容積112。在一個實例中,第二前驅物類型可與第一前驅物類型相同。在另一實例中,第二前驅物類型可不同於第一前驅物類型。
第三遠端電漿源514透過第三導管518而分別與第一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2、104之第一處理容積110及第二處理容積112流體連通。因此,第三導管518將第一處理容積110及第二處理容積112流體耦合至第三遠端電漿源514。在圖示的實例中,第三導管518在第三遠端電漿源514及第一熱處理腔室102之第一側壁120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4之第二側壁124之間延伸。第三導管518耦合至側壁120、124的位置可在一平面中,此平面高於狹縫閥(未顯示)所佔據的平面(即,較靠近第一頂板118)。在另一實例中,第三導管518可在第三遠端電漿源514及第一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2、104分別的第一頂板118及第二頂板122之間延伸。
第三氣源516亦可與第三遠端電漿源514流體連通。第三氣源516可傳送任何所欲的前驅物類型至第三遠端電漿源514。在一個實例中,第三氣源516可傳送第三前驅物類型,此第三前驅物類型類似於藉由第一及第二氣源504、510所提供之第一及第二前驅物類型。在另一實例中,第三氣源516可傳送不同於第一及第二前驅物類型的第三前驅物類型。
將遠端電漿注入熱處理腔室102及104之側壁120及124能夠從遠端電漿源514傳送氣體分別低於基板支撐件106及108。若遠端電漿源514傳送清潔氣體,且以軸向方向致動基板支撐件106及108,則可延伸基板支撐件106及108,使得基板支撐件的支撐區域高於來自遠端電漿單元514之氣體的入口,而將熱處理腔室102及104之下部區域暴露至清潔氣體。以此方式,熱處理腔室102及104之一或兩者可在腔室的下部區域受到清潔。
第6圖根據此處所述的一個實例,概要地圖示雙腔室熱處理裝置600具有遠端電漿源602、608、614、620。在圖示的實例中,第一遠端電漿源602可透過第一導管606而與第一熱處理腔室102的第一處理容積110流體連通。在一個實例中,第一導管606可從第一電漿源602及第一熱處理腔室102的第一頂板118延伸。第一氣源604亦與第一遠端電漿源602流體連通。第一氣源604可傳送第一前驅物類型至第一遠端電漿源602,且第一遠端電漿源602可產生且傳送電漿產物至第一處理容積110。
類似地,第二遠端電漿源608可透過第二導管612與第二熱處理腔室104之第二處理容積112流體連通。在一個實例中,第二導管612可從第二電漿源608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4的第二頂板122延伸。第二氣源610亦與第二遠端電漿源608流體連通。第二氣源610可傳送第二前驅物類型至第二遠端電漿源608,且第二遠端電漿源608可產生且傳送電漿產物至第二處理容積112。在一個實例中,第二前驅物類型可與第一前驅物類型相同。在另一實例中,第二前驅物類型可不同於第一前驅物類型。
第三遠端電漿源614透過第三導管618而與第一處理容積110流體連通。在圖示的實例中,第三導管618在第三遠端電漿源614及第一熱處理腔室102之第一側壁120之間延伸。第三導管618耦合至第一側壁120的位置可在一平面中,此平面高於狹縫閥(未顯示)所佔據的平面(即,較靠近第一頂板118)。
第三氣源616亦可與第三遠端電漿源614流體連通。第三氣源616可傳送任何所欲的前驅物類型至第三遠端電漿源614。在一個實例中,第三氣源616可傳送第三前驅物類型,此第三前驅物類型類似於藉由第一及第二氣源604、610所提供之第一及第二前驅物類型。在另一實例中,第三氣源616可傳送不同於第一及第二前驅物類型的第三前驅物類型。
第四遠端電漿源620透過第四導管624而與第二處理容積112流體連通。在圖示的實例中,第四導管620在第四遠端電漿源620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4之第二側壁124之間延伸。第四導管624耦合至第二側壁124的位置可在一平面中,此平面高於狹縫閥(未顯示)所佔據的平面(即,較靠近第二頂板122)。
第四氣源622亦可與第四遠端電漿源620流體連通。第四氣源622可傳送任何所欲的前驅物類型至第四遠端電漿源620。在一個實例中,第四氣源622可傳送第四前驅物類型,此第四前驅物類型類似於藉由第一、第二及第三氣源604、610、616所提供之第一、第二及第三前驅物類型。在另一實例中,第四氣源622可傳送不同於第一、第二及第三前驅物類型的第四前驅物類型。在一個實例中,第一及第二氣源604、610可傳送第一前驅物類型,且第三及第四氣源616、622可傳送不同於第一前驅物類型的第二前驅物類型。
第7圖根據另一實施例,概要地圖示雙腔室熱處理裝置700。裝置700在許多方面類似於此處所述的其他裝置。在第7圖的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2及104之各者具有專用的排氣導管,分別為第一排氣導管750及第二排氣導管752,而分別將內部容積110及112流體耦合至排氣裝置116。各個排氣導管750及752具有分別的流體控制器,分別為第一排氣流體控制器716及第二排氣流體控制器718,而可用以分別控制第一及第二腔室110及112中的壓力。在第一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2及104之各者中的壓力感測器,分別為第一壓力感測器732及第二壓力感測器728,發送壓力訊號至控制器726,此控制器726控制流體控制器716及718以分別維持熱處理腔室102及104中的壓力。
裝置700為雙腔室熱處理裝置,具有與第一處理容積110及第二處理容積112流體連通的第一遠端電漿源702。第一遠端電漿源702可透過第一電漿導管706而流體耦合至第一處理容積110,且亦可透過第二電漿導管708而流體耦合至第二處理容積112。第三電漿導管將兩個導管706及708連接至第一遠端電漿源702。電漿流體控制器724可佈置於導管706及708之一者中(在第7圖中顯示為佈置於第二導管708中),以控制多少流體能夠從第一遠端電漿源702流至第一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2及104之各者。
氣源704可與第一遠端電漿源702流體連通,且透過第一源導管740傳送各種前驅物至第一遠端電漿源702。氣源704可為單一氣源或可配置成提供複數種不同的氣體。第一源流體控制器722可佈置於第一源導管740中,以控制氣體從氣源704至第一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2及104兩者的總流量。因此,流體控制器722及724獨立地控制從第一遠端電漿源702分別至第一及第二熱處理腔室102及104之流量。
第二遠端電漿源710藉由第四電漿導管714耦合至第二熱處理腔室104。第二氣源712可藉由第二源導管742耦合至第二遠端電漿源710,以傳送製程氣體至第二遠端電漿源710。第二源流體控制器720可佈置於第二源導管742中,以控制透過第四電漿導管714流至第二熱處理腔室104之氣體流量。以此方式,可獨立地控制從第一氣源704及第二氣源712兩者至第二熱處理腔室104之遠端電漿的流量。
第一熱處理腔室102可具有第一成分感測器734,且第二熱處理腔室104可具有第二成分感測器730,以發送各別處理容積110及112之成分的訊號。感測器可為光譜感測器或化學感測器。控制器726可從成分感測器734及730接收成分訊號,且可操縱流體控制器720、722及724,以獨立地控制處理容積110及112之成分。以此方式,第7圖之裝置在兩個熱處理腔室102及104具有獨立成分及壓力控制。
此處所述之實例提供一種具有整合的電漿清潔能力之改良的熱處理腔室,及適合用以實行此等處理之相關聯裝置。因此,可達成非電漿處理熱腔室之原位電漿清潔。可將各種實施例與另一者結合使用,且來自某些實例的某些態樣可與來自其他實例之某些實例結合,所有此等實例均在本揭露案的考量之中。
儘管以上導向本揭露案之實例,可作成其他及進一步實例而不悖離本揭露案之基本範疇,且本揭露案之範疇藉由以下的申請專利範圍來決定。
100:雙腔室熱處理裝置 102:第一熱處理腔室 104:第二熱處理腔室 106:第一基板支撐件 108:第二基板支撐件 110:第一處理容積 112:第二處理容積 114:排氣導管 116:排氣裝置 118:第一頂板 120:第一側壁 122:第二頂板 124:第二側壁 126:第一遠端電漿源 128:第一氣源 130:第一電漿導管 132:第二遠端電漿源 134:第二氣源 136:第二電漿導管 200:雙腔室熱處理裝置 202:遠端電漿源 204:氣源 206:第二導管 208:第一導管 210:系統排氣流體控制器 212:腔室排氣流體控制器 214:第二壓力感測器 216:第一壓力感測器 218:控制器 222:第一分支 224:第二分支 226:共同分支 300:雙腔室熱處理裝置 302:第一遠端電漿源 304:第一氣源 306:第一導管 308:第二導管 310:第二遠端電漿源 312:第二氣源 314:第三導管 316:第四導管 400:雙腔室熱處理裝置 402:第一遠端電漿源 404:第一氣源 406:第一導管 408:第二遠端電漿源 410:第二氣源 412:第二導管 414:第三遠端電漿源 416:第三氣源 418:第三導管 420:第四遠端電漿源 422:第四氣源 424:第四導管 428:承載氣源 430:第二承載氣體導管 432:第一承載氣體導管 434:流體控制器 436:流體控制器 440:導管 442:導管 444:導管 446:導管 450:導管 452:導管 500:雙腔室熱處理裝置 502:第一遠端電漿源 504:第一氣源 506:第一導管 508:第二遠端電漿源 510:第二氣源 512:第二導管 514:第三遠端電漿源 516:第三氣源 518:第三導管 600:雙腔室熱處理裝置 602:第一遠端電漿源 604:第一氣源 606:第一導管 608:第二遠端電漿源 610:第二氣源 612:第二導管 614:第三遠端電漿源 616:第三氣源 618:第三導管 620:第四遠端電漿源 622:第四氣源 624:第四導管 700:雙腔室熱處理裝置 702:第一遠端電漿源 704:第一氣源 706:第一電漿導管 708:第二電漿導管 710:第二遠端電漿源 712:第二氣源 714:第四電漿導管 716:第一排氣流體控制器 718:第二排氣流體控制器 720:第二源流體控制器 722:第一源流體控制器 724:電漿流體控制器 726:控制器 728:第二壓力感測器 730:第二成分感測器 732:第一壓力感測器 734:第一成分感測器 740:第一源導管 742:第二源導管 750:第一排氣導管 752:第二排氣導管
為可詳細地瞭解揭露案之特徵,以上概要所述將參考實例提供本揭露案之更特定說明,某些實例圖示於隨附圖式中。然而,應理解隨附圖式僅圖示範例實例,且因此不應考量為對範疇之限制,而可認同其他均等效果之實例。
第1圖根據一個實施例,概要地圖示雙腔室熱處理裝置具有遠端電漿源。
第2圖根據另一實施例,概要地圖示雙腔室熱處理裝置具有遠端電漿源。
第3圖根據另一實施例,概要地圖示雙腔室熱處理裝置具有遠端電漿源。
第4圖根據另一實施例,概要地圖示雙腔室熱處理裝置具有遠端電漿源。
第5圖根據另一實施例,概要地圖示雙腔室熱處理裝置具有遠端電漿源。
第6圖根據另一實施例,概要地圖示雙腔室熱處理裝置具有遠端電漿源。
第7圖根據另一實施例,概要地圖示雙腔室熱處理裝置。
為了促進理解,已盡可能地使用相同的元件符號代表圖式共有之相同的元件。應考慮一個實例的元件及特徵可有益地併入其他實例中而無須進一步說明。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雙腔室熱處理裝置
102:第一熱處理腔室
104:第二熱處理腔室
106:第一基板支撐件
108:第二基板支撐件
110:第一處理容積
112:第二處理容積
114:排氣導管
116:排氣裝置
118:第一頂板
120:第一側壁
122:第二頂板
124:第二側壁
126:第一遠端電漿源
128:第一氣源
130:第一電漿導管
132:第二遠端電漿源
134:第二氣源
136:第二電漿導管

Claims (15)

  1. 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包含: 一第一處理腔室,該第一處理腔室界定一第一處理容積;一第二處理腔室,該第二處理腔室界定一第二處理容積;一第一遠端電漿源,該第一遠端電漿源藉由一第一電漿導管耦合至該第一處理腔室,該第一電漿導管配置成從該第一遠端電漿源傳輸一電漿至佈置於該第一處理容積中的一第一噴淋頭;一第二電漿導管,該第二電漿導管耦合於該第一遠端電漿源及該第二處理腔室之間,該第二電漿導管配置成從該第一遠端電漿源傳輸該電漿至佈置於該第二處理容積中的一第二噴淋頭;一第二遠端電漿源,該第二遠端電漿源藉由一第三第將導管耦合至該第二處理腔室;一排氣裝置,該排氣裝置藉由一第一排氣導管耦合至該第一處理腔室,且藉由一第二排氣導管耦合至該第二處理腔室;一共同排氣導管,該共同排氣導管將該第一排氣導管及該第二排氣導管耦合至該排氣裝置;一總排氣流體控制器,該總排氣流體控制器佈置於該共同排氣導管中;及一腔室排氣流體控制器,該腔室排氣流體控制器佈置於該第一排氣導管中。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含:佈置於該第一電漿導管中的一第一電漿流體控制器,佈置於該第二電漿導管中的一第二電漿流體控制器,及耦合至該等第一及第二電漿流體控制器、該總排氣流體控制器及該腔室排氣流體控制器的一控制器。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第一壓力感測器佈置於該第一處理腔室中,及一第二壓力感測器佈置於該第二處理腔室中。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含:一控制器,該控制器耦合至該等第一及第二壓力感測器、該總排氣流體控制器、及該腔室排氣流體控制器。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含: 一第一成分感測器佈置於該第一處理腔室中,及一第二成分感測器佈置於該第二處理腔室中,其中一第一氣源藉由一第一源導管耦合至該第一遠端電漿源;一第二氣源藉由一第二源導管耦合至該第二遠端電漿源;一第一源源流體控制器,佈置於該第一源導管中;及一第二源流體控制器,佈置於該第二源導管中。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器亦耦合至該第一源流體控制器、該第二源流體控制器、該第一成分感測器、及該第二成分感測器。
  7. 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包含: 一第一處理腔室,該第一處理腔室界定一第一處理容積;一第二處理腔室,該第二處理腔室界定一第二處理容積;一第一遠端電漿源,該第一遠端電漿源藉由一第一電漿導管耦合至該第一熱處理腔室,該第一電漿導管配置成從該第一遠端電漿源傳輸一電漿至佈置於該第一處理容積中的一第一噴淋頭;一第二電漿導管,耦合於該第一遠端電漿源及該第二處理腔室之間,該第二電漿導管配置成從該第一遠端電漿源傳輸該電漿至佈置於該第二處理容積中的一第二噴淋頭;一第二遠端電漿源,該第二遠端電漿源藉由一第三電漿導管耦合至該第二熱處理腔室,該第三電漿導管配置成從該第二遠端電漿源傳輸一電漿至該第二噴淋頭;一承載氣源,該承載氣源藉由一第一承載氣體導管耦合至該第一處理腔室,且藉由一第二承載氣體導管耦合至該第二處理腔室;一排氣裝置,該排氣裝置藉由一第一排氣導管耦合至該第一處理腔室,且藉由一第二排氣導管耦合至該第二處理腔室;一共同排氣導管,該共同排氣導管將該第一排氣導管及該第二排氣導管耦合至該排氣裝置;一總排氣流體控制器,該總排氣流體控制器佈置於該共同排氣導管中;及一腔室排氣流體控制器,該腔室排氣流體控制器佈置於該第一排氣導管中;一第一壓力感測器,該第一壓力感測器佈置於該第一處理腔室中;及一第二壓力感測器,該第二壓力感測器佈置於該第二處理腔室中。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含:一電漿流體控制器,佈置於該第二電漿導管中。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第一氣源,藉由一第一源導管耦合至該第一遠端電漿源;及一第二氣源,藉由一第二源導管耦合至該第二遠端電漿源,其中該承載氣源亦耦合至該第一源導管及該第二源導管。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承載氣源藉由一第一承載氣流控制器耦合至該第一源導管,且該承載氣源藉由一第二承載氣流控制器耦合至該第二源導管。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含: 一第三遠端電漿源,耦合至該第一處理腔室;一第四遠端電漿源,耦合至該第二處理腔室;一第三氣源,藉由一第三源導管耦合至該第三遠端電漿源;及一第四氣源,藉由一第四源導管耦合至該第四遠端電漿源,其中該承載氣源亦藉由該第一承載氣流控制器耦合至該第三源導管,且該承載氣源亦藉由該第二承載氣流控制器耦合至該第四源導管。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含: 一控制器,該控制器耦合至該總排氣流體控制器、該腔室排氣流體控制器、該第一壓力感測器、該第二壓力感測器、該電漿流體控制器、該第一承載氣流控制器、及該第二承載氣流控制器,其中該第一承載氣流控制器為一三通閥,且該第二承載氣流控制器為一三通閥。
  13. 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包含: 一第一處理腔室,該第一處理腔室界定一第一處理容積;一第二處理腔室,該第二處理腔室界定一第二處理容積;一第一遠端電漿源,該第一遠端電漿源藉由一第一電漿導管耦合至該第一處理腔室,該第一電漿導管配置成從該第一遠端電漿源傳輸一電漿至佈置於該第一處理容積中的一第一噴淋頭;一第二電漿導管,耦合於該第一遠端電漿源及該第二處理腔室之間,該第二電漿導管配置成從該第一遠端電漿源傳輸該電漿至佈置於該第二處理容積中的一第二噴淋頭;一第二遠端電漿源,藉由一第三電漿導管耦合至該第二處理腔室,該第三電漿導管配置成從該第二遠端電漿源傳輸一電漿至該第二噴淋頭;一第四電漿導管,耦合於該第二遠端電漿源及該第一處理腔室之間,該第四電漿導管配置成從該第二遠端電漿源傳輸該電漿至該第一噴淋頭;一排氣裝置,該排氣裝置藉由一第一排氣導管耦合至該第一處理腔室,且藉由一第二排氣導管耦合至該第二處理腔室;一共同排氣導管,該共同排氣導管將該第一排氣導管及該第二排氣導管耦合至該排氣裝置;一總排氣流體控制器,該總排氣流體控制器佈置於該共同排氣導管中;一腔室排氣流體控制器,該腔室排氣流體控制器佈置於該第一排氣導管中;一第一壓力感測器,該第一壓力感測器佈置於該第一處理腔室中;及一第二壓力感測器,該第二壓力感測器佈置於該第二處理腔室中。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含:一控制器,該控制器耦合至該總排氣流體控制器、該腔室排氣流體控制器、該第一壓力感測器、及該第二壓力感測器。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含: 一電漿流體控制器,佈置於該第二電漿導管中;一第一成分感測器佈置於該第一處理腔室中,及一第二成分感測器佈置於該第二處理腔室中;其中一第一氣源藉由一第一源導管耦合至該第一遠端電漿源,其中該第一氣源配置成傳輸第一複數個不同的氣體;一第二氣源藉由一第二源導管耦合至該第二遠端電漿源,其中該第二氣源配置成傳輸第二複數個不同的氣體;一第一源流體控制器,佈置於該第一源導管中;一第二源流體控制器,佈置於該第二源導管中;及其中該控制器進一步耦合至該等第一及第二成分感測器,且耦合至該等第一及第二源流體控制器。
TW109139456A 2016-04-11 2017-04-10 用於晶圓釋氣的電漿增強式退火腔室 TWI7579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20932P 2016-04-11 2016-04-11
US62/320,932 2016-04-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5677A true TW202125677A (zh) 2021-07-01
TWI757969B TWI757969B (zh) 2022-03-11

Family

ID=5999882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9456A TWI757969B (zh) 2016-04-11 2017-04-10 用於晶圓釋氣的電漿增強式退火腔室
TW106111855A TWI721149B (zh) 2016-04-11 2017-04-10 用於晶圓釋氣的電漿增強式退火腔室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1855A TWI721149B (zh) 2016-04-11 2017-04-10 用於晶圓釋氣的電漿增強式退火腔室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770272B2 (zh)
JP (2) JP6734393B2 (zh)
KR (2) KR102170618B1 (zh)
CN (2) CN115206765A (zh)
TW (2) TWI757969B (zh)
WO (1) WO20171805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28426B2 (en) * 2016-04-22 2019-10-01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event deposition rate/thickness drift, reduce particle defects and increase remote plasma system lifetime
GB201819454D0 (en) * 2018-11-29 2019-01-16 Johnson Matthey P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ating substrates with washcoats
KR102278629B1 (ko) * 2019-07-22 2021-07-19 세메스 주식회사 기판 처리 장치
US11817297B2 (en) 2020-03-06 2023-11-14 Applied Material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ubstrate outgass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107813D0 (en) 1991-04-12 1991-05-29 Weatherford Lamb Tong
JP3123797B2 (ja) 1991-12-17 2001-01-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予測符号化方式の符号化装置および復号化装置
US6082225A (en) 1994-01-31 2000-07-04 Canrig Drilling Technology, Ltd. Power tong wrench
US6152070A (en) 1996-11-18 2000-11-28 Applied Materials, Inc. Tandem process chamber
US5826607A (en) * 1996-11-25 1998-10-27 Sony Corporation Dual exhaust controller
US6776070B1 (en) 1999-05-02 2004-08-17 Varco I/P, Inc Iron roughneck
US6835278B2 (en) 2000-07-07 2004-12-28 Mattson Techn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 plasma clean
JP4753224B2 (ja) 2000-08-22 2011-08-24 日本エー・エス・エム株式会社 ガスラインシステム
US6630053B2 (en) 2000-08-22 2003-10-07 Asm Japan K.K.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module and apparatus
US6685803B2 (en) * 2001-06-22 2004-02-03 Applied Materials, Inc. Plasma treatment of processing gases
US20030129106A1 (en) 2001-08-29 2003-07-10 Applied Materials, Inc.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using an efficiently coupled gas source
JP3497848B2 (ja) 2001-09-21 2004-02-16 アプライド マテリアル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反射防止膜の形成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反射防止膜
JP2005534174A (ja) 2002-07-19 2005-11-10 アクセリス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フォトレジスト・アッシング装置
JP2004131760A (ja) 2002-10-08 2004-04-30 Canon Inc 真空処理装置
NO320735B1 (no) 2003-11-25 2006-01-23 V Tech As Krafttang
CN100397569C (zh) 2005-02-08 2008-06-25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基板处理装置、基板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060176928A1 (en) 2005-02-08 2006-08-10 Tokyo Electron Limite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dopted i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4931381B2 (ja) 2005-02-08 2012-05-16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20060266288A1 (en) * 2005-05-27 2006-11-30 Applied Materials, Inc. High plasma utilization for remote plasma clean
JP4582459B2 (ja) 2006-01-23 2010-11-17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真空装置
JP5011148B2 (ja) * 2008-02-06 2012-08-29 大陽日酸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クリーニング方法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US8109179B2 (en) 2008-02-12 2012-02-07 Allan Stewart Richardson Power tong
US7699935B2 (en) 2008-06-19 2010-04-20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lying a cleaning gas into a process chamber
US20110117728A1 (en) * 2009-08-27 2011-05-19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of decontamination of process chamber after in-situ chamber clean
US20110265951A1 (en) 2010-04-30 2011-11-03 Applied Materials, Inc. Twin chamber processing system
US20120222813A1 (en) 2011-03-01 2012-09-06 Applied Materials, Inc. Vacuum chambers with shared pump
US20130333616A1 (en) 2012-06-18 2013-12-19 Tel Solar Ag Plasma processing system with movable chamber housing parts
KR102132427B1 (ko) 2012-09-07 2020-07-09 어플라이드 머티어리얼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멀티-챔버 진공 시스템 확인 내에서의 다공성 유전체, 폴리머-코팅된 기판들 및 에폭시의 통합 프로세싱
US9021985B2 (en) * 2012-09-12 2015-05-05 Asm Ip Holdings B.V. Process gas management for an inductively-coupled plasma deposition reactor
US10672591B2 (en) 2013-06-21 2020-06-02 Applied Materials, Inc. Apparatus for removing particles from a twin chamber processing system
US9453377B2 (en) 2013-10-21 2016-09-27 Frank's International, Llc Electric tong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CN103632998B (zh) 2013-11-22 2016-05-04 沈阳拓荆科技有限公司 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US9366097B2 (en) 2013-11-25 2016-06-14 Honghua America, Llc Power tong for turning pipe
US20150211114A1 (en) 2014-01-30 2015-07-30 Applied Materials, Inc. Bottom pump and purge and bottom ozone clean hardware to reduce fall-on particle defects
JP5775633B1 (ja) 2014-09-29 2015-09-09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16242A (ja) 2019-06-13
KR102216500B1 (ko) 2021-02-17
US20170294292A1 (en) 2017-10-12
US10770272B2 (en) 2020-09-08
TWI721149B (zh) 2021-03-11
KR20200123281A (ko) 2020-10-28
TWI757969B (zh) 2022-03-11
WO2017180511A1 (en) 2017-10-19
JP2020184639A (ja) 2020-11-12
CN109075106B (zh) 2022-08-09
US11348769B2 (en) 2022-05-31
CN109075106A (zh) 2018-12-21
KR20180123587A (ko) 2018-11-16
JP6734393B2 (ja) 2020-08-05
KR102170618B1 (ko) 2020-10-27
TW201802990A (zh) 2018-01-16
CN115206765A (zh) 2022-10-18
US20200402780A1 (en) 2020-12-24
JP7358301B2 (ja)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43553B2 (ja) 空間的原子層堆積におけるガス分離制御
TWI721149B (zh) 用於晶圓釋氣的電漿增強式退火腔室
JP2020205431A (ja) 改良された半導体エッチングおよび部品保護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TWI693100B (zh) 噴頭組件及處理腔室
CN110088885A (zh) 向下游室传送自由基和前体气体以实现远程等离子体膜沉积的有热控制的集成喷头
US2022025972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effluent build-up in a pumping exhaust system
JP2016213456A (ja) 背面ガス供給管を備えた基板ペデスタル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503875A (ja) ガスマニホルドバルブクラスタ
TW201608050A (zh) 成膜裝置及排氣裝置以及排氣方法
JP2017036493A5 (zh)
TW201903848A (zh) 用來在半導體基材上形成膜層的方法與裝置及半導體基材
TW201704520A (zh) 原子層成長裝置
JP2019083233A (ja) 成膜装置及び成膜装置の運転方法
TW201947060A (zh) 用於控制中心到邊緣壓力改變的壓力歪斜系統
TW202111763A (zh) 用於雙通道噴淋頭的方法與設備
JP2021532268A (ja) Cvdチャンバのためのガスボックス
TW202225473A (zh) 陳化處理腔室之方法
TWM651321U (zh) 基板處理設備
KR200429542Y1 (ko) 평면 패널 디스플레이 기판 처리용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
KR20200067218A (ko) 반응기 프로세싱 배치 (batch) 사이즈를 증가시키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JPS61263214A (ja) 反応処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