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6171A - 含有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物的用於預防、治療或改善胃病症的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含有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物的用於預防、治療或改善胃病症的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6171A
TW202106171A TW109118450A TW109118450A TW202106171A TW 202106171 A TW202106171 A TW 202106171A TW 109118450 A TW109118450 A TW 109118450A TW 109118450 A TW109118450 A TW 109118450A TW 202106171 A TW202106171 A TW 20210617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corynebacterium
strain
threonin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8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61849B (zh
Inventor
金梁洙
李那鴻
洪榮基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Cj第一製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Cj第一製糖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Cj第一製糖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6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6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1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184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61K35/741Probi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6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6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 A23K10/18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of live microorg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35Bacteria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robi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7Amino acids, peptides or proteins
    • A23L33/175Amino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85Acids; Anhydrides, halides or salts thereof, e.g. sulfur acids, imidic, hydrazonic or hydroximic acids
    • A61K31/19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 A61K31/195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 A61K31/197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the amino and the carboxyl groups being attached to the same acyclic carbon chain, e.g.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beta-alanine, epsilon-aminocaproic acid or pantothenic acid
    • A61K31/198Alpha-amino acids, e.g. alanine or edetic acid [ED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53Mouth and digestive tract, i.e. intraoral and peroral administration
    • A61K9/0056Mouth soluble or dispersible forms; Suckable, eatable, chewable coherent forms; Forms rapidly disintegrating in the mouth; Lozenges; Lollipops; Bite capsules; Baked products; Baits or other oral forms for ani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4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ulcers, gastritis or reflux esophagitis, e.g. antacids, inhibitors of acid secretion, mucosal protect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200/00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 A23V2200/30Foods, ingredients or supplements having a functional effect on health
    • A23V2200/32Foods, ingredients or supplements having a functional effect on health having an effect on the health of the digestive trac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yc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的用於預防、改善或治療胃病症的組成物,且根據本申請案之組成物在細胞實驗中之抗幽門螺旋桿菌功效以及動物實驗中之改善胃病症之功效、胃黏液合成之功效及其類似功效方面被證實為極佳的,且因此其可適用作用於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醫藥組成物或用於預防或改善胃潰瘍之食品或飼料組成物。

Description

含有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物的用於預防、治療或改善胃病症的組成物
本申請案係關於一種含有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的用於預防、治療或改善胃病症的組成物。
胃病變中胃潰瘍所佔發病率最高,且在全世界範圍內之所有品種中均為常見的。胃潰瘍之發病率正隨著家畜行業之發展而有所提高,且結合由於食慾降低所致之生長速度下降,在動物福祉態樣中正在為預防出現呈伴隨疼痛之症狀形式的胃病變做出更大努力。
蘇胺酸(Thr)為組成黏液素的主要胺基酸(amino acid;AA),該黏蛋白為一種腸道上皮之保護物質。黏液素蛋白促進蛋白質吸收,且同時保護消化器官免受諸如胃液之強酸性消化液之害,且在維持腸健康方面起重要作用。已報告,飼料中之蘇胺酸治療藉由在豬崽中幫助黏液素合成而實際上改善腸道健康(非專利文獻1)。
飼料或食品用蘇胺酸之製造係藉由微生物醱酵法產生,且主要使用之微生物種類則包括大腸桿菌(E. coli )及麩胺酸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C. glutamicum )以及其類似微生物。儘管產生相同AA,但此等兩種菌株分別劃分為革蘭氏陰性細菌及革蘭氏陽性細菌。革蘭氏陰性細菌及革蘭氏陽性細菌兩者之細胞壁係由肽聚糖(peptidoglycan;PG)構成。然而,在革蘭氏陰性細菌之情況下,除PG以外,亦另外存在由脂蛋白及蛋白質組成之脂多醣(lipopolysaccharide;LPS)層,且伴隨脂質A,在此LPS層中亦存在體細胞抗原(O抗原),其為有毒的。因此,在醫藥行業中,必需移除具有有害生物活性之非經腸藥物中之內源性毒素,該等有害生物活性諸如發熱性、致死性、施瓦茨曼反應性(Schwartzman reactivity)、佐劑活性及巨噬細胞活化(非專利文獻2)。
最近,歸因於飼料添加劑之經濟有效性,藉由簡化(或省略)高純化方法產生呈顆粒類型之用於飼料之胺基酸必然地將用於以熱殺滅形式醱酵之細菌混合成產物。若干研究已顯示代表性革蘭氏陽性細菌之熱殺滅細菌,乳酸菌伴隨強耐酸性及耐熱性而具有環境穩定性,且因為可呈高濃度而易於處理,且用作在腸道中沈降之有益菌的食品,且由此加強乳酸菌所特有之免疫增強活性(非專利文獻3)。
針對此背景,本申請人已嘗試研發出一種在預防及治療胃病症方面具有功效之醫藥組成物,且因此已證實一種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之組成物在預防、治療及改善胃病症方面有效,由此完成本申請案。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 Law G. (2000) Threonine requirement and the effect of threonine on gut mucin characteristics in piglets receiving intragastric nutrition. Master thesis of university of Alberta. 1-143。
(非專利文獻2) Miyamoto T., Okono S.及Kasai N (2009) Inactiv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endotoxin by soft hydrothermal processing.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75(15), 5058-5063。
(非專利文獻3) Lee I.H. (2018) Latest trend surrounding anim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alternatives. Pig & Consulting, 4, 70-73。
[技術問題]
本申請案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或改善胃病症之飼料組成物,其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
本申請案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醫藥組成物,其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
本申請案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或改善胃病症之食品組成物,其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
本申請案提供一種對抗幽門螺旋桿菌之抗微生物組成物,其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 [技術解決方案]
一個態樣可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改善或治療胃病症之組成物,其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
在本申請案中,「預防(prevention)」可意謂藉由投予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來抑制或延緩疾病出現之所有操作,且「治療(treatment)」可意謂藉由投予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來改善或有利地改變疑似及發病個體之症狀的所有操作,且「改善(improvement)」可意謂至少藉由投予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降低與治療疾病之病狀相關之參數,例如症狀之嚴重程度的所有操作。疾病可意謂胃病症。
一個態樣可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或改善胃病症之飼料組成物,其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
在本申請案中,「棒狀桿菌屬(Coryne sp.)菌株」可包含所有棒狀桿菌屬菌株。棒狀桿菌屬菌株可為例如麩胺酸棒狀桿菌、產氨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ammoniagenes )、生乳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crudilactis )、沙漠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deserti )、有效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efficiens )、帚石南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callunae )、停滯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stationis )、單一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singulare )、耐鹽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halotolerans )、紋帶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striatum )、花粉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pollutisoli )、模擬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imitans )、龜鱉目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testudinoris )及/或微黃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flavescens ),且更特定言之,其可為麩胺酸棒狀桿菌、產氨棒狀桿菌或其組合(麩胺酸棒狀桿菌及產氨棒狀桿菌)。
在一個實例中,棒狀桿菌屬菌株可具有產蘇胺酸性。在本申請案中,具有產蘇胺酸性(having the productivity of threonine)意謂當相應微生物在培養基中培養時,展現產生且積聚微生物及/或培養基中之蘇胺酸的能力。
當根據一個實例之用於預防、改善或治療胃病症之組成物包含麩胺酸棒狀桿菌時,(i)預防、改善或治療胃病症之功效及/或(ii)抗幽門螺旋桿菌功效可優於包含除麩胺酸棒狀桿菌外之任何其他種類之棒狀桿菌屬菌株(例如,有效棒狀桿菌)的組成物。
當根據一個實例之用於預防、改善或治療胃病症之組成物包含產氨棒狀桿菌時,(i)預防、改善或治療胃病症之功效及/或(ii)抗幽門螺旋桿菌功效可優於包含除產氨棒狀桿菌外之任何其他種類之棒狀桿菌屬菌株(例如,有效棒狀桿菌)的組成物。
當根據一個實例之用於預防、改善或治療胃病症之組成物包含麩胺酸棒狀桿菌及產氨棒狀桿菌時,(i)預防、改善或治療胃病症之功效及/或(ii)抗幽門螺旋桿菌功效可優於包含除麩胺酸棒狀桿菌及產氨棒狀桿菌外之任何其他種類之棒狀桿菌屬菌株(例如,有效棒狀桿菌)的組成物。
在一個實例中,組成物之極佳抗幽門螺旋桿菌功效可意謂對抗幽門螺旋桿菌菌株之抗微生物活性為極佳的或預防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之細胞(例如胃黏膜細胞)之細胞凋亡的活性為極佳的。
棒狀桿菌屬菌株可意謂在培養溶液中移除培養基的經濃縮微生物細胞,且其可通過離心及/或過濾製程以僅自培養產物回收經濃縮微生物細胞。
在一個實例中,棒狀桿菌屬菌株可以熱殺滅細菌形式包含在內。在本申請案中,「熱殺滅(heat killed bacteria)」為活細菌之相反概念,其意謂藉由熱處理經由醱酵獲得之活細菌及代謝物來阻止細菌生長之形式,及其類似形式。熱殺滅細菌可包含抗微生物物質,諸如細胞質、細胞壁、細菌素及其類似物質;多醣及/或有機酸及其類似物質。
相較於包含活細胞之組成物,根據一個實例之包含熱殺滅細菌之組成物可具有選自由如下之(1)至(6)組成之群的至少一種特徵。 (1)極佳耐酸性; (2)極佳耐熱性; (2)在高濃度下濃縮之可能性; (4)極佳穩定性; (5)容易處置及儲存;及 (6)用作腸道有益菌之飼料的可能性。
棒狀桿菌屬菌株可藉由廷得耳(Tyndall)及/或熱處理來殺滅。在一個實例中,對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產物進行滅菌的培養溶液包含菌株的熱殺滅細菌。舉例而言,熱處理可在60至130℃之溫度下進行3至30分鐘。另外,熱處理可藉由超高溫滅菌、高壓滅菌及/或一次至10次之熱空氣乾燥來進行。超高溫滅菌可在110℃至130℃之溫度下進行3.0秒至10.0秒,且舉例而言,其可在100℃下進行1.0秒至10秒兩次,且在121℃下進行1.0秒至10.0秒一次,且高壓滅菌可在120至125℃或121℃下進行10分鐘至30分鐘、15分鐘至25分鐘或20分鐘,且可在60至70℃之溫度下進行熱空氣乾燥。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證實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之熱殺滅細菌、棒狀桿菌屬菌株之培養產物及蘇胺酸的組成物具有極佳的(i)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功效及/或(ii)試管內及/或活體內之抗幽門螺旋桿菌功效。
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可包含濃度為20至40 OD(波長560至565 nm)、25至35 OD(波長560至565 nm)或30 OD(波長560至565 nm)之棒狀桿菌屬菌株(或菌株之熱殺滅細菌)。
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可包含1至100 g/L、5至100 g/L、10至100 g/L、15至100 g/L、20至100 g/L、21至100 g/L、1至80 g/L、5至80 g/L、10至80 g/L、15至80 g/L、20至80 g/L、21至80 g/L、1至60 g/L、5至60 g/L、10至60 g/L、15至60 g/L、20至60 g/L、21至60 g/L、1至50 g/L、5至50 g/L、10至50 g/L、15至50 g/L、20至50 g/L、21至50 g/L、1至30 g/L、5至30 g/L、10至30 g/L、15至30 g/L、20至30 g/L、21至30 g/L、1至25 g/L、5至25 g/L、10至25 g/L、15至25 g/L、20至25 g/L或21至25 g/L濃度為20至40 OD(波長560至565 nm)、25至35 OD(波長560至565 nm)或30 OD(波長560至565 nm)之棒狀桿菌屬菌株(或菌株之熱殺滅細菌)。
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可包含濃度為以下之棒狀桿菌屬菌株(或菌株之熱殺滅細菌):1至100 g/L、5至100 g/L、10至100 g/L、15至100 g/L、20至100 g/L、21至100 g/L、1至80 g/L、5至80 g/L、10至80 g/L、15至80 g/L、20至80 g/L、21至80 g/L、1至60 g/L、5至60 g/L、10至60 g/L、15至60 g/L、20至60 g/L、21至60 g/L、1至50 g/L、5至50 g/L、10至50 g/L、15至50 g/L、20至50 g/L、21至50 g/L、1至30 g/L、5至30 g/L、10至30 g/L、15至30 g/L、20至30 g/L、21至30 g/L、1至25 g/L、5至25 g/L、10至25 g/L、15至25 g/L、20至25 g/L或21至25 g/L。
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可包含量為以下之棒狀桿菌屬菌株(或菌株之熱殺滅細菌):0.1至10重量%、0.1至8重量%、0.1至5重量%、0.1至4重量%、0.1至3.5重量%、0.1至3重量%、0.1至1重量%、1至10重量%、1至8重量%、1至5重量%、1至4重量%、1至3.5重量%、1至3重量%、2至10重量%、2至8重量%、2至5重量%、2至4重量%、2至3.5重量%、2至3重量%、3至10重量%、3至8重量%、3至5重量%、3至4重量%、3至3.5重量%、3.5至10重量%、3.5至8重量%、3.5至5重量%或3.5至4重量%。
在一個實例中,棒狀桿菌屬菌株可包含於菌株之培養產物中。
「培養產物(cultured product)」意謂在培養棒狀桿菌屬菌株之後獲得的產物,且可包含醱酵產物。在一個實例中,培養產物可為棒狀桿菌屬菌株在培養基中培養的醱酵產物。「醱酵產物(fermented product)」意謂使用微生物對有機物質進行酶促或代謝分解之產物。在本申請案中,「醱酵(fermentation)」可意謂除破壞反應以外之包括使用微生物對有機物質進行酶促或代謝分解之所有活動或過程。
培養產物(或醱酵產物)可為棒狀桿菌屬菌株之總培養產物、其稀釋溶液、濃縮物、乾燥物質、凍乾物、溶解物及/或分離物及其類似物,且濃縮物可藉由離心或汽化培養產物獲得,且乾燥物質可藉由使用乾燥劑乾燥培養產物及其類似物獲得,且凍乾物可藉由使用凍乾器凍乾培養產物及其類似物獲得,且溶解物可藉由物理或超音波處理菌株或培養產物來獲得,且分離物可藉由將培養產物、溶解物及其類似物施用於離心方法、層析法及其類似方法來獲得。
培養產物或醱酵產物可呈固相(固態,例如乾物質)、液相(液體)或流化床,但不限於此。
在一個實例中,培養產物可意謂藉由培養棒狀桿菌屬菌株持續一定時段而獲得的包含經培養菌株、其代謝物及/或殘餘養分以及其類似物的所有培養基。
在一個實例中,培養產物可意謂除其中在培養基中培養棒狀桿菌屬菌株的醱酵產物中的菌株(微生物細胞)及/或蘇胺酸外的其他組分。
在一個實例中,培養產物可為其中移除或未移除棒狀桿菌屬菌株之產物。
在一個實例中,培養產物可為其中自培養溶液移除菌株之培養溶液(或培養產物),在該培養溶液中,棒狀桿菌屬菌株在培養基中培養。其中移除菌株之培養溶液(或培養產物)可為游離細胞培養溶液(或培養產物)或包含熱殺滅細菌之培養溶液,且例如可為其中藉由離心(離心上清液)及過濾移除菌株之濾液及/或包含熱殺滅細菌之培養溶液(或培養溶液之乾燥物質)。
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可包含量為以下之培養產物(或醱酵產物):1至80重量%、5至80重量%、10至80重量%、15至80重量%、20至80重量%、23至80重量%、25至80重量%、1至60重量%、5至60重量%、10至60重量%、15至60重量%、20至60重量%、23至60重量%、25至60重量%、1至50重量%、5至50重量%、10至50重量%、15至50重量%、20至50重量%、23至50重量%、25至50重量%、1至40重量%、5至40重量%、10至40重量%、15至40重量%、20至40重量%、23至40重量%、25至40重量%、1至30重量%、5至30重量%、10至30重量%、15至30重量%、20至30重量%、23至30重量%、25至30重量%、1至25重量%、5至25重量%、10至25重量%、15至25重量%、20至25重量%或23至25重量%。根據一個實例,與包含含量在上述範圍外之培養產物的組成物相比,包含在上述範圍內之培養產物的組成物可具有極佳的(i)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功效及/或(ii)抗幽門螺旋桿菌功效。
培養產物可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且可包含具有以下含量之培養產物中的棒狀桿菌屬菌株:0.1至10重量%、0.1至8重量%、0.1至5重量%、0.1至4重量%、0.1至3.5重量%、0.1至3重量%、0.1至1重量%、1至10重量%、1至8重量%、1至5重量%、1至4重量%、1至3.5重量%、1至3重量%、2至10重量%、2至8重量%、2至5重量%、2至4重量%、2至3.5重量%、2至3重量%、3至10重量%、3至8重量%、3至5重量%、3至4重量%、3至3.5重量%、3.5至10重量%、3.5至8重量%、3.5至5重量%或3.5至4重量%。
在一個實例中,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產物可為包含藉由熱處理(或滅菌(例如,高壓滅菌或熱空氣乾燥))培養產物獲得的棒狀桿菌屬菌株的熱殺滅細菌的培養產物,該培養產物藉由在培養基中培養棒狀桿菌屬菌株持續一定時段來製備。
在本申請案中,「培養物(culture)」意謂在人工調整之環境條件下使微生物生長及發育之一系列操作。培養物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培養條件及培養方法。舉例而言,培養可在已知分批培養方法、連續培養方法、分批進料培養方法、分批法或分批進料或重複分批進料方法中連續進行。隨後,可使用鹼性化合物(例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或胺)或酸性化合物(例如磷酸或硫酸)將培養條件調節至適當pH(例如pH 5至9、pH 6至8或pH 6.8),但不限於此。在一個實例中,可使用諸如脂肪酸聚二醇酯之消泡劑抑制氣泡形成,及/或可藉由將氧氣或含氧氣體混合物引入至培養產物中來維持有氧條件。
在一個實例中,培養溫度可為20至45℃、25至40℃、30至40℃、30至35℃或35至40℃,且培養條件可為100至500 rpm、150至300 rpm、150至250 rpm或200 rpm,且培養時間(時段)可為1至160小時、10至100小時、12至72小時、24至72小時、30至60小時、40至50小時、45至50小時或48小時。培養時段可繼續直至以所需產率獲得有益物質(例如,L-蘇胺酸、蘇胺酸)。在一個實例中,培養物可在上述範圍內之培養溫度下進行持續上述範圍內之培養時間。
用於培養之培養基應以適當方式滿足特定菌株之條件,且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根據已知含量適當地對其進行使用。根據一個實例,用於培養棒狀桿菌屬菌株之培養基可參考已知文獻(例如,Manual of Methods for General Bacteriology. American Society for Bacteriology. Washington D.C., USA, 1981),但不限於此。
為了培養棒狀桿菌屬菌株,特定菌株之存活需求可藉由在含有適當碳源、氮源、胺基酸、維生素及其類似物之常用培養基中在厭氧條件下調節溫度、pH及其類似物以適當方式來滿足。作為待用於培養基中之碳源,醣類及碳水化合物(例如葡萄糖、蔗糖、乳糖、果糖、麥芽糖、甘二糖、澱粉及纖維素)、油及脂肪(例如大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及椰子油)、脂肪酸(例如棕櫚酸、硬脂酸及亞麻油酸)、醇(例如丙三醇及乙醇)及有機酸(例如乙酸)及其類似物可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但不限於此。作為氮源,含氮有機化合物(例如:蛋白腖、酵母提取物、肉汁、麥芽提取物、玉米漿、黃豆粕及尿素)或無機化合物(例如:硫酸銨、氯化銨、磷酸銨、碳酸銨及硝酸銨)及其類似物可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但不限於此。作為磷酸源,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與其對應之含氮鹽及其類似物可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但不限於此。另外,培養基可含有生長所需的其他金屬鹽(例如硫酸鎂或硫酸鐵)及/或包含主要生長物質,諸如胺基酸及維生素,但不限於此。
在一個實例中,培養基可為用於產生蘇胺酸之培養基(例如,第435號培養基)且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產物可為其中棒狀桿菌屬菌株在用於產生蘇胺酸之培養基中培養之培養產物,且蘇胺酸可釋放至培養基中或包含於細胞中。
在一個實例中,棒狀桿菌屬菌株及/或其(棒狀桿菌屬菌株)培養產物可包含蘇胺酸。
在一個實例中,棒狀桿菌屬菌株及/或其培養產物可不包含蘇胺酸。
在本申請案中,「蘇胺酸(threonine;Thr)」為羥基-α-胺基酸且為並非身體中產生之必需胺基酸中之一者,意謂具有HO2 CCH(NH2 )CH(OH)CH3 之化學式的胺基酸。蘇胺酸可為光學異構體L型(L-型蘇胺酸(L-蘇胺酸、L-Thr))、D型或其組合。蘇胺酸為必需胺基酸,且由黏液素(一種腸道上皮之保護物質)組成,且當其不足時,其可能引起生長停止及體重減輕。
根據一個實例,當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或蘇胺酸混合時,可展示協同極佳的(i)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功效及/或(ii)抗幽門螺旋桿菌功效。
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可包含50至90重量%、50至85重量%、50至80重量%、50至75重量%、50至70重量%、55至90重量%、55至85重量%、55至80重量%、55至75重量%、55至70重量%、60至90重量%、60至85重量%、60至80重量%、60至75重量%、60至70重量%、65至90重量%、65至85重量%、65至80重量%、65至75重量%、65至70重量%、70至90重量%、70至85重量%、70至80重量%、70至75重量%或70重量%蘇胺酸。與包含含量在上述範圍外之蘇胺酸的組成物相比,包含在上述範圍中之蘇胺酸的組成物可具有極佳的(i)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功效及/或(ii)抗幽門螺旋桿菌功效。
蘇胺酸可為可商購的或可使用提取法、醱酵法、酶方法及/或合成法及類似方法產生。舉例而言,其可藉由使用棒狀型菌株獲得包含蘇胺酸之醱酵產物,且隨後將其純化,或經由蘇胺酸生物合成路徑合成,及/或化學合成來獲得。
在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中,蘇胺酸可(1)包含於棒狀桿菌屬菌株及/或其培養產物中,或(2)進一步以不包含於棒狀桿菌屬菌株及/或其培養產物中的形式包含在內,或(3)其組合(例如,包含於組成物中之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產物包含蘇胺酸且另外進一步包含蘇胺酸)。
包含於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中之蘇胺酸可 (1)包含於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或其兩者(菌株及培養產物)中;或 (2)個別添加;或 (3)可包含於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或其兩者(菌株及培養產物)中且另外(個別)添加至其中。
除了包含於菌株及/或培養產物中之蘇胺酸以外,個別添加蘇胺酸可意謂進一步添加經純化之蘇胺酸。
蘇胺酸可呈粉末及/或顆粒之形式。顆粒型蘇胺酸可具有100至1000 μm或200至1000 μm的粒徑。
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可包含0.1至5重量份之棒狀桿菌屬菌株、10至90重量份之培養產物及10至80重量份之蘇胺酸。特定言之,可包含0.2至5重量份之菌株、12至88重量份之培養產物及10.5至78重量份之蘇胺酸;0.3至5重量份之菌株、13至87重量份之培養產物及11至77重量份之蘇胺酸;0.4至5重量份之菌株、14至86重量份之培養產物及11.5至76重量份之蘇胺酸;0.5至5重量份之菌株、15至85重量份之培養產物及12至75重量份之蘇胺酸;0.6至5重量份之菌株、16至84重量份之培養產物及12.5至74重量份之蘇胺酸;0.7至5重量份之菌株、17至83重量份之培養產物及13至73重量份之蘇胺酸;0.8至5重量份之菌株、18至82重量份之培養產物及13.5至72重量份之蘇胺酸;0.9至5重量份之菌株、19至81重量份之培養產物及14至71重量份之蘇胺酸;0.9至4重量份之菌株、20至80重量份之培養產物及14至70重量份之蘇胺酸;1至4重量份之菌株、21至79重量份之培養產物及14至69重量份之蘇胺酸或1至3重量份之菌株、22至78重量份之培養產物及14至68重量份之蘇胺酸。
在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中,菌株及其培養產物與蘇胺酸之重量比(菌株及其培養產物之重量:蘇胺酸之重量)可為1:0.1至1:10、1:0.1至1:5、1:0.1至1:3、1:0.2至1:10、1:0.2至1:5、1:0.2至1:3、1:0.5至1:10、1:0.5至1:5、1:0.5至1:3、1:1至1:10、1:1至1:5、1:1至1:3、1:3至1:10、1:3至1:5或1:3。
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木質素磺酸鹽。當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進一步包含木質素磺酸鹽時,(i)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功效及/或(ii)抗幽門螺旋桿菌功效可變為極佳的。
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木質素磺酸鹽以調節蘇胺酸含量。根據一個實例,組成物可包含0.1至50重量%、0.1至30重量%、0.1至25重量%、0.1至20重量%、0.1至15重量%、0.1至10重量%、0.1至7重量%、1至50重量%、1至30重量%、1至25重量%、1至20重量%、1至15重量%、1至10重量%、1至7重量%、3至50重量%、3至30重量%、3至25重量%、3至20重量%、3至15重量%、3至10重量%、3至7重量%、5至50重量%、5至30重量%、5至25重量%、5至20重量%、5至15重量%、5至10重量%、5至7重量%、6.5至50重量%、6.5至30重量%、6.5至25重量%、6.5至20重量%、6.5至15重量%、6.5至10重量%或6.5至7重量%木質素磺酸鈣。在一個實例中,組成物可包含呈乾燥形式之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產物(例如『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產物』之乾燥物質)。乾燥物質可藉由乾燥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產物來製備,且乾燥物質可包含蘇胺酸。在一個實例中,乾燥可藉由至少一種選自由以下者組成之群的方法進行:真空乾燥、熱空氣乾燥、凍乾、環境空氣乾燥、薄膜乾燥及/或真空乾燥。
在一個實例中,組成物可包含呈乾燥形式之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例如,包含蘇胺酸之『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產物』之乾燥物質)。
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之調配物可呈於油或液態培養基中之乳液、懸浮液或溶液形式,或呈萃取物、粉末、顆粒、錠劑、膠囊或凝膠(例如水凝膠)形式,且可進一步包含分散劑或穩定劑。
根據一個具體實例之組成物可藉由乾燥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產物(醱酵產物)及蘇胺酸製備,棒狀桿菌屬菌株(例如,熱殺滅細菌中之菌株)及除蘇胺酸及菌株以外的培養產物之組分可包含於此組成物中。在一個實例中,藉由乾燥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產物所製備的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可呈顆粒形式,且相比於呈粉末形式之經純化之蘇胺酸,此可具有極佳的(i)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功效及/或(ii)抗幽門螺旋桿菌功效。
在本申請案中,「顆粒(granule)」意謂粉末聚集以形成大30至150倍之粒子的狀態,且「粒化(granulation)」可意謂藉由處理製程及其類似製程來誘導原材料呈顆粒。在一個實例中,在對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或蘇胺酸之組成物進行乾燥的製程中,組成物可展現顆粒形式。
在一個實例中,胃病症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
在一個實例中,胃病症可為選自由以下者組成之群之至少一者: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消化性潰瘍及胃癌。
胃炎意謂其中引起胃內壁發炎之病況,且胃潰瘍可隨引起黏膜損傷之攻擊因子與保護胃及腸道中之黏膜的防禦因子之平衡情況而出現。可視為胃潰瘍之病因的攻擊因子包括:胃酸、各種消化酶、膽汁、所採用之藥物、乙醇、幽門螺旋桿菌之感染、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吸菸及其類似因子。
當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用作飼料組成物時,可製備呈將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添加至市售飼料組成物中之形式的飼料組成物。其中可使用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的飼料較佳為粉末或糰粒調配物或液體調配物,但不限於此。另外,添加至飼料中的本申請案之組成物的添加量不需要任何特定限制。
在本申請案中,「飼料(feed)」可意謂動物食用、消化或適用於其之任何天然或人工處方飲食、餐食及其類似物或餐食組分。
飼料之種類不受特別限制,且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常用之飼料。飼料之非限制性實例可包括:植物飼料,諸如穀粒、根、食品加工副產品、藻類、纖維、醫藥副產品、脂肪及油、澱粉、皮或穀粒副產品或其類似物;及動物飼料,諸如蛋白質、無機物、脂肪及油、礦物質、脂肪及油、單細胞蛋白質、浮游生物或食品或其類似物。其可單獨或以兩者或更多者之組合形式使用。
可供應包含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之飼料的個體(動物)不受特定限制,但可為哺乳動物、魚、甲殼動物及/或貝殼類動物,且例如可為豬、牛、馬、山羊、鹿、綿羊、雞、鴨、鵝、火雞、狗、貓、家兔或魚。
飼料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賦形劑、稀釋劑或添加劑。飼料組成物可包含有效促進動物生長之組分、營養組分、營養補充劑、改良保存穩定性之組分、塗佈材料組分、用於預防疾病之胺基酸製劑、維生素製劑、酶製劑、非蛋白氮化合物、矽酸鹽製劑、緩衝液、萃取劑、益生菌;酶,諸如澱粉酶、脂肪酶及其類似物;維生素,諸如L-抗壞血酸、膽鹼氯化物、肌醇及其類似物;礦物質,諸如氯化鉀、檸檬酸鐵、氧化鎂、磷酸鹽及其類似物;胺基酸,諸如離胺酸、丙胺酸、甲硫胺酸及其類似物;有機酸,諸如反丁烯二酸、丁酸、乳酸及其類似物或其鹽;抗氧化劑,諸如維生素C、維生素E及其類似物;防黴劑,諸如丙酸鈣及其類似物;乳化劑,諸如卵磷脂、丙三醇脂肪酸酯及其類似物;及/或顏料及其類似物以及組分。儘管未在上文描述,但在一個實例中,飼料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可由所屬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預期之範圍內的其他養分。
其他態樣可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醫藥組成物,其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根據一個實例之用於預防或治療之醫藥組成物中所包含之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蘇胺酸及/或胃病症係如針對用於預防或改善胃病症之飼料組成物所述。
根據一個實例之醫藥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常用於醫藥組成物之製備的適當載劑、賦形劑或稀釋劑。特定言之,醫藥組成物可藉由根據各常見方法調配成口服調配物形式使用,諸如粉末、顆粒、錠劑、膠囊、懸浮液、乳液、糖漿、氣霧劑及其類似物、外部施用物、栓劑及滅菌注射溶液。醫藥組成物中所包含之載劑、賦形劑及稀釋劑可包括乳糖、右旋糖、蔗糖、山梨糖醇、甘露糖醇、木糖醇、赤藻糖醇、麥芽糖醇、澱粉、阿拉伯膠、海藻酸鹽、明膠、磷酸鈣、矽酸鈣、纖維素、甲基纖維素、微晶纖維素、聚乙烯吡咯啶酮、水、甲基羥基苯甲酸酯、丙基羥基苯甲酸酯、滑石、硬脂酸鎂及礦物油。當調配時,其使用稀釋劑或賦形劑,諸如填充劑、增補劑、黏合劑、濕潤劑、崩解劑、界面活性劑及其類似物來製備。用於經口投予之固體調配物包括錠劑、丸劑、粉末、顆粒、膠囊及其類似物,且此等固體調配物藉由將至少一種賦形劑,例如澱粉、碳酸鈣、蔗糖或乳糖、明膠及其類似物混合至組成物來製備。另外,除簡單賦形劑之外,潤滑劑諸如硬脂酸鎂及滑石。用於經口投予之液體調配物包括懸浮液、口服液體、乳液、糖漿及其類似物,且除常用之簡單稀釋劑、水及液體石蠟以外,可包含各種賦形劑,例如濕潤劑、甜味劑、空氣清新劑、防腐劑及其類似物。用於非經腸投予之調配物包括滅菌水溶液、非水性溶劑、懸浮液、乳液、凍乾調配物及栓劑。作為非水性溶劑及懸浮液,可使用丙二醇、聚乙二醇、植物油(諸如橄欖油)、可注射酯(諸如油酸乙酯)及其類似物。作為栓劑之基底化合物,可使用栓劑、合成脂肪酸酯(witepsol)、聚乙二醇、tween 61、可可脂、月桂酸、甘油明膠及其類似物。
根據一個實例之醫藥組成物可以醫藥學上有效量投予,且在本申請案中,「醫藥學上有效量(pharmaceutically effective amount)」意謂足以在適用於醫學治療或預防之合理的益處/風險比下治療或預防疾病之量,且有效劑量水準可根據包括以下之因素確定:疾病嚴重程度、藥物活性、患者年齡、體重、健康狀況、性別、患者對藥物之敏感性、所用本申請案之組成物之投予時間、投予途徑及釋放速率治療期、與所用本申請案之組成物組合或同時使用之藥物及醫學領域中已知之其他因素。根據一個實例之醫藥組成物可作為單獨治療劑投予,或與其他治療劑組合投予,且可與習知治療劑依序或同時投予。另外,其可單獨或多次投予。考慮所有因素,投予能夠以最小量獲得最大功效而無副作用之量為至關重要的。
根據一個實例之醫藥組成物之劑量可為哺乳動物每天約0.0001至100 mg/kg,特定言之,0.001至10 mg/kg。本申請案之醫藥組成物之投予頻率可一天投予一次或藉由分開劑量投予若干次,但並非特別限於此。在任何態樣中,劑量不限制本申請案之範圍。
根據一個實例之醫藥組成物在投予方法中不受限制,只要其可達至目標組織即可。舉例而言,包括關節內注射、經口投予、動脈內注射、靜脈內注射或經皮注射或其類似方法。另外,醫藥組成物可藉由能夠將活性物質遞送至目標細胞之任何裝置投予。
其他態樣可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或改善胃病症之食品組成物,其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用於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食品組成物中所包含之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蘇胺酸及/或胃病症係如針對用於預防或改善胃病症之飼料組成物所述。
食品包括肉類、香腸、麵包、巧克力、糖、點心、糖果、披薩餅、拉麵、其他麵條、膠狀物、包括冰淇淋之乳製品、各種湯、飲品、茶、飲料、酒精飲品、維生素複合物、健康功能性食品及健康食品及其類似物,且包括常見含義中之所有食品。
健康功能食品為與用於特殊健康用途之食品(FoSHU)相同之術語,且意謂除營養供應以外,具有較高醫學及醫療功效之食品,其經處理以便有效地展示身體調節功能。在本文中,「功能(化)(function(al))」意謂獲得對健康用途之有用功效,諸如調節養分或對人體之結構及功能之生理功效。本申請案之食品可藉由本領域中常用之方法製備,且當製備時,其可藉由添加原材料及常用之組分製備。另外,食品之調配物可不受限制地製備,只要其為准入作為食品之調配物即可。本申請案之食品組成物可以調配物之各種形式製備,且不同於一般藥物,其具有在長時間服用藥物時可能出現之副作用的優勢,且具有極佳便攜性,且因此,本發明之食品可用作增強胃潰瘍之預防或改善的補充物。
健康食品意謂相比於一般食品具有主動健康維持或增強之功效的食品,且健康補充食品意謂用於健康補充目的之食品。在一些情況下,健康功能性食品、健康食品及健康補充食品之術語可互換使用。
特定言之,健康功能性食品為其中將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添加至食品材料之食品,諸如飲品、茶、香辛料、膠狀物、糖果及其類似物;或製備為膠囊、粉末、懸浮液及其類似物之食品;且意謂其在攝取時對健康具有特定功效,但不同於一般藥物,其具有在使用食品作為原料服用藥物時不會發生副作用之優勢。
可在日常基礎上攝取根據一個實例之食品組成物,且因此可預期對預防或改善胃病症具有較高功效,且因此其可極其有效地進行使用。
食品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生理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且載劑之種類不受特別限制,且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常用之任何載劑。
另外,食品組成物亦可包含其他組分,其可改良通常用於食品組成物中之氣味、味道、視覺及其類似物。舉例而言,可包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B12、菸酸、生物素、葉酸、泛酸及其類似物。此外,可包含礦物質,諸如鋅(Zn)、鐵(Fe)、鈣(Ca)、鉻(Cr)、鎂(Mg)、錳(Mn)、銅(Cu)、鉻(Cr)及其類似物。此外,可包含胺基酸,諸如離胺酸、色胺酸、半胱胺酸、纈胺酸及其類似物。
另外,食品組成物可包含食品添加劑,諸如防腐劑(山梨酸鉀、苯甲酸鈉、柳酸、去氫乙酸鈉等)、消毒劑(漂白粉末及更高級漂白粉末、次氯酸鈉等)、抗氧化劑(丁基羥基苯甲醚(BHA)、丁基羥基甲苯(BHT)等)、著色劑(焦油色素等)、著色劑(亞硝酸鈉、亞硝酸鈉等)、漂白劑(亞硫酸鈉)、調味料(MSG鈉、麩胺酸鹽等)、甜味劑(甘素、環磺酸鹽、鄰磺醯苯甲醯亞胺、鈉等)、調味劑(香草精、內酯等)、膨脹劑(明礬、D-酒石酸氫鉀等)、強化劑、乳化劑、增稠劑(糊狀物)、包衣劑、膠基、泡沫抑制劑、溶劑、促進劑及其類似物。添加劑可視食品之種類而選擇且以適當量使用。
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本身可添加或與其他食品或食品組分一起使用,且可根據常見方法適當使用。活性成分之混合量可視其使用之目的(預防、健康或治療性治療)而適當地確定。一般而言,當製備食品或飲品時,本申請案之食品組成物可以按食品或飲品計50重量份或更小,特定言之,20重量份或更小之量添加。然而,當長期服用時,出於健康及衛生之目的,可包含小於上述範圍之含量,且由於在安全方面不存在問題,因此活性成分可以在上述範圍內之量使用。
作為食品組成物之一個實例,其可用作健康飲品組成物,且在此情況下,與普通飲品相同,亦可含有其他組分,諸如各種調味劑或天然碳水化合物或其類似物。前述天然碳水化合物可為單醣,諸如葡萄糖及果糖;雙醣,諸如麥芽糖及蔗糖;多醣,諸如糊精及環糊精;糖醇,諸如木糖醇、山梨糖醇、赤藻糖醇及其類似物。作為甜味劑,可使用天然甜味劑,諸如索馬甜(thaumatin)及甜菊萃取物;合成甜味劑,諸如糖精及阿斯巴甜糖及其類似物。天然碳水化合物之比率可通常為每100 mL本申請案之健康飲品組成物約0.01至0.04 g,具體言之,約0.02至0.03 g。
另外,健康飲品組成物可含有各種營養物、維生素、電解液、調味劑、著色劑、果膠酸、果膠酸鹽、海藻酸、海藻酸鹽、有機酸、保護性膠體增稠劑、pH調節劑、穩定劑、防腐劑、甘油、酒精或碳酸化劑或其類似物。此外,可含有用於製備天然果汁、果汁飲品或植物飲品之果肉。此等組分可獨立地或組合地使用。此等添加劑之比率並不非常重要,但通常在每100重量份本申請案之健康飲品組成物0.01至0.1重量份之範圍內選擇該比率。
根據一個實例之食品組成物可包含於各種重量%中,只要其可展現預防或改善胃病症之功效即可,但舉例而言,以食品組成物之總重量計,可包含0.00001至100重量%、0.01至80重量%或10至50重量%之量的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
根據一個實例,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之組成物可藉由抑制幽門螺旋桿菌(H.pylori )增殖及抑制由幽門螺旋桿菌誘發之發炎、氧化應激、血管生長及/或細胞凋亡來預防、治療或改善胃病症(例如胃潰瘍)。
根據一個實例,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之組成物可藉由促進黏液合成及釋放、促進組織再生、抑制胃黏膜損傷、促進組織再生、抑制氧化應激、抑制胃黏膜細胞凋亡及/或抑制發炎來預防、治療或改善胃病症。
在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中,根據是否含有棒狀桿菌屬菌株;棒狀桿菌屬菌株是否包含為熱殺滅細菌;棒狀桿菌屬菌株之種類;培養產物之存在或不存在;蘇胺酸之存在或不存在;及/或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之組合,證實在以下方面存在差異:(i)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功效及/或(ii)抗幽門螺旋桿菌功效,且據證實,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展現最佳。
其他態樣可提供用於預防、改善或治療胃病症之方法,其包含向個體(患者)投予用於預防、改善或治療胃病症之組成物(飼料組成物、食品組成物或醫藥組成物)。飼料組成物、食品組成物、醫藥組成物及胃病症如上文所描述。
根據一個實例,用於預防、改善或治療胃病症之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在投予之前確定(選擇)需要預防、改善或治療胃病症之個體(患者)。
在本申請案中,「個體(subject)」可意謂具有或處於罹患胃病症風險下之包括人類之所有動物。
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方法所施用之目標個體可為患有或處於罹患胃病症風險下之包括人類之哺乳動物,且例如可為豬、牛、馬、山羊、馴鹿、綿羊、雞、鴨、鵝、火雞、狗、貓及/或。
在本申請案中,「投予(administration)」意謂藉由任何適當方法將用於預防、改善或治療胃病症之組成物引入目標個體,且作為投予途徑,其可經由可到達目標組織之各種口服或非經腸(例如,靜脈內、皮下、肌肉內、腹膜內或局部施加)途徑投予。
用於預防、改善或治療之方法可以(醫藥學上)有效劑量投予根據一個實例之飼料組成物、食品組成物或醫藥組成物。適當之總日使用量可藉由在正確醫學測定範圍內之治療測定,且可投予一次或若干次。然而,特定個體(患者)之特定治療有效劑量可根據各種因素而以不同方式施用,該等因素包括特定組成物、個體(患者)之年齡、體重、一般健康狀況、性別及飲食、組成物之投予時間、投予途徑及分泌速率、治療期及待與特定組成物一起使用或同時使用之藥物,及醫藥領域中熟知之類似因素,以及待獲得之反應物之種類及程度,及在一些情況中是否使用其他試劑。
其他態樣可提供一種對抗幽門螺旋桿菌之抗微生物組成物,其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包含於對抗幽門螺旋桿菌之抗微生物組成物中之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蘇胺酸及/或胃病症係如針對用於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醫藥組成物所述。
當根據一個實例組合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時,對抗幽門螺旋桿菌之抗微生物功效可為協同極佳的。
其他態樣可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改善或治療胃病症之組成物,其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且菌株及培養產物可包含蘇胺酸。
其他態樣可提供一種用於製備用於預防、改善或治療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產物(醱酵產物)之胃病症的活性成分的組成物,且棒狀桿菌屬菌株或其培養產物(醱酵產物)可包含或含有蘇胺酸。
用於製備用於預防、改善或治療胃病症之活性成分的組成物可包含以總組成物計0.1至5重量份之棒狀桿菌屬菌株、10至90重量份之醱酵產物及10至80重量份之蘇胺酸。特定言之,其可包含以總組成物計0.2至5重量份之菌株、12至88重量份之醱酵產物及10.5至78重量份之蘇胺酸;0.3至5重量份之菌株、13至87重量份之醱酵產物及11至77重量份之蘇胺酸;0.4至5重量份之菌株、14至86重量份之醱酵產物及11.5至76重量份之蘇胺酸;0.5至5重量份之菌株、15至85重量份之醱酵產物及12至75重量份之蘇胺酸;0.6至5重量份之菌株、16至84重量份之醱酵產物及12.5至74重量份之蘇胺酸;0.7至5重量份之菌株、17至83重量份之醱酵產物及13至73重量份之蘇胺酸;0.8至5重量份之菌株、18至82重量份之醱酵產物及13.5至72重量份之蘇胺酸;0.9至5重量份之菌株、19至81重量份之醱酵產物及14至71重量份之蘇胺酸;0.9至4重量份之菌株、20至80重量份之醱酵產物及14至70重量份之蘇胺酸;1至4重量份之菌株、21至79重量份之醱酵產物及14至69重量份之蘇胺酸;1至3重量份之菌株、22至78重量份之醱酵產物及14至68重量份之蘇胺酸,但不限於此。
用於製備用於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活性成分之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木質素磺酸鈣,以調節蘇胺酸含量。木質素磺酸鈣可以以下量包含在內:以組成物之總重量計,0.1至50重量%、0.1至30重量%、0.1至25重量%、0.1至20重量%、0.1至15重量%、0.1至10重量%、0.1至7重量%、1至50重量%、1至30重量%、1至25重量%、1至20重量%、1至15重量%、1至10重量%、1至7重量%、3至50重量%、3至30重量%、3至25重量%、3至20重量%、3至15重量%、3至10重量%、3至7重量%、5至50重量%、5至30重量%、5至25重量%、5至20重量%、5至15重量%、5至10重量%、5至7重量%、6.5至50重量%、6.5至30重量%、6.5至25重量%、6.5至20重量%、6.5至15重量%、6.5至10重量%、6.5至7重量%、0.1至18重量%、0.1至16重量%、0.1至14重量%、0.1至13重量%、0.1至12重量%、0.1至11重量%、0.1至9重量%、0.1至8重量%或0.1至7重量%,但不限於此,且可添加而不加以限制,使得組成物中之蘇胺酸達至所需含量。
其他態樣可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醫藥組成物,其包含用於製備用於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活性成分之組成物。
其他態樣可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或改善胃病症之食品組成物,其包含用於製備用於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活性成分之組成物。
其他態樣可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或改善胃病症之飼料組成物,其包含用於製備用於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活性成分之組成物。
其他態樣提供一種治療胃病症之調配物,其包含用於製備用於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活性成分的顆粒組成物,該顆粒組成物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產物(醱酵產物)作為活性成分。
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醱酵產物、胃病症、預防、改善以及治療如上文所描述。
在本申請案中,「調配物(formulation)」係指加以處理以便方便製備、保存或使用,且藉由主要物理操作充分展現治療功效,該等物理操作例如粉碎、混合、捏合、浸出(沖泡)或蒸發或其類似者,而不改變藥物之性質,且另外,由此製成之產物亦稱為醫藥製劑(chemical unabridged dictionary, 2001. 5. 20., Sehwa editorial department)。
當加以調配以製備調配物時,所用添加劑,亦即填充劑、增補劑、黏合劑、濕潤劑、崩解劑、稀釋劑或賦形劑係如上文所描述,且用於經口投予之固體調配物及包含於其中之添加劑、用於經口投予之液體調配物及包含於其中之添加劑或用於非經腸投予之調配物及添加至其中之添加劑係如上文所描述。
調配物可為固體調配物、液體調配物及流體化床調配物,但不限於此,且可施用但不限於展現預防、治療及改善胃潰瘍之功效的任何調配物。
調配物係如上文所描述。
其他態樣可提供一種用於製備具有以下之活性成分的方法:(1)預防、改善或治療胃病症之功效;及/或(2)對抗幽門螺旋桿菌之抗微生物功效,其包含乾燥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產物。
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產物係如上文所描述。
在一個實例中,乾燥可藉由至少一種選自由以下者組成之群的方法進行:真空乾燥、熱空氣乾燥、凍乾、環境空氣乾燥、薄膜乾燥及/或真空乾燥。
在一個實例中,乾燥可乾燥其中將蘇胺酸個別添加至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產物中之組成物。
在一個實例中,用於製備活性成分之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將蘇胺酸個別添加至乾燥之後所製備之乾燥物質中。 [有利效應]
根據本申請案之組成物在細胞實驗中之抗幽門螺旋桿菌功效及動物實驗中改善胃潰瘍、胃黏液合成之功效及其類似者之功效方面被證實為極佳的,且因此其可適用作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醫藥組成物或用於預防或改善胃病症之食品或飼料組成物。
在下文中,將藉由實例詳細地描述以幫助理解本申請案。然而,以下實例說明本申請案之內容,且本申請案之範圍不限於以下實例。提供本申請案之實例以向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更完整地描述本申請案。實施例 1. 含棒狀桿菌屬菌株之組成物及細胞感染 實施例1-1.含棒狀桿菌屬菌株之組成物製備
為了驗證抗幽門螺旋桿菌之功效差異、抑制細胞凋亡及含有棒狀桿菌屬菌株之菌株組成物的細胞保護以及棒狀桿菌屬菌株之間的功效,製備第1組至第8組之組成物。
自CJ CheilJedang BIO R&D Center(Blossom park)提供麩胺酸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C. glutamicum )、產氨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ammoniagenes/C. ammoniagenes )及有效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efficiens/C. efficiens )的野生型菌株且使用,且將菌株接種至培養液中以分別產生蘇胺酸,且在200 rpm下在35℃下培養48小時。用於產生蘇胺酸之培養液的組分及含量揭示於下表1中。 [表1]
組分 濃度(每公升)
葡萄糖 70 g
KH2 PO4 1 g
(NH4 )2 SO4 30 g
MgSO4 ·7H2 O 1 g
FeSO4 ·7H2 O 200 mg
MnSO4 ·4H2 O 100 mg
生物素 1 mg
酵母提取物 2.5 g
泛酸鈣 1 mg
鹽酸噻胺 1 mg
碳酸鈣 30 g
pH 6.8
第1組包含醱酵液的上清液,其中已藉由離心醱酵液移除微生物細胞,該醱酵液藉由在以上條件下培養麩胺酸棒狀桿菌製備,且第2組為包含濃度為100 g/L之蘇胺酸的緩衝液(Tris-HCl)。第3組至第5組係藉由離心醱酵液來製備,該醱酵液藉由在以上條件下培養菌株以收集微生物細胞且將所收集之微生物細胞懸浮於緩衝液(Tris-HCl)中製備。第6組至第8組為其中各菌株在上述條件下培養的醱酵液,且包含各菌株及各菌株已在培養基中培養的培養產物(以表2中之『醱酵液之上清液』形式揭示)。第3組至第8組之組成物包含濃度為30 OD(波長562 nm)之各菌株,且包含菌株作為經由高壓釜之熱殺滅細菌。
第1組至第8組均包含蘇胺酸,且存在包含各菌株(包含於熱殺滅細菌形式中)或培養產物中之蘇胺酸的組,且因此,進一步添加蘇胺酸(經由CJ BIO菌株產生之蘇胺酸;純度>99%)以使得藉由量測菌株及/或培養產物中之蘇胺酸含量,第1組至第8組中之最終蘇胺酸濃度為100 g/L。
各組之組分揭示於下表2中。在表2中,第1組及第6組之『醱酵液之上清液』意謂在藉由在以上條件下培養『麩胺酸棒狀桿菌屬菌株』製備的培養產物中移除微生物細胞,且第7組及第8組之醱酵液之上清液意謂在藉由在以上條件下培養『產氨棒狀桿菌屬菌株』及『有效棒狀桿菌屬菌株』製備的培養產物中移除微生物細胞。 [表2]
組成物中之組分
第1組 蘇胺酸+醱酵液之上清液
第2組 蘇胺酸
第3組 蘇胺酸+麩胺酸棒狀桿菌
第4組 蘇胺酸+產氨棒狀桿菌
第5組 蘇胺酸+有效棒狀桿菌
第6組 蘇胺酸+麩胺酸棒狀桿菌+醱酵液之上清液
第7組 蘇胺酸+產氨棒狀桿菌+醱酵液之上清液
第8組 蘇胺酸+有效棒狀桿菌+醱酵液之上清液
以下實施例2至7及圖1至圖6b中所揭示之第1組至第8組意謂表2之第1組至第8組。實施例 1-2. 大鼠胃黏膜細胞系培養
在37℃細胞恆溫箱(95%空氣,5% CO2 )中,將正常大鼠之胃黏膜細胞系,RGM1細胞在Ham F12混合培養基及包含10%胎牛血清之DMEM(杜爾貝科氏改良型必需培養基)中培養。RGM1細胞系係藉由Japan Tsukuba University之Professor Matsui建立,且在同意之後使用。實施例 1-3. 幽門螺旋桿菌菌株及細胞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 )菌株(細胞毒素相關基因A [CagA]+菌株, NCTC 11637)係購自ATCC(美國菌種保藏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Rockville, MD)。幽門螺旋桿菌菌株係在10% CO2 條件下震盪培養,直至其在添加有5%小牛血清及抗生素之布氏培養液(Brucella broth)中呈1×108 CFU/ml(OD 600=1)。
將RGM1細胞用幽門螺旋桿菌菌株以100:1之感染倍率(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下文中,100 MOI)感染6小時。實施例 2. 含有棒狀桿菌屬菌株之組成物的抗螺旋桿菌功效的試管內測試
在血液瓊脂盤中使用盤式擴散分析來量測幽門螺旋桿菌之生長抑制功效,亦即抗幽門螺旋桿菌功效。特定言之,將Trypticase™大豆瓊脂(Trypticase™ Soy Agar;TSA)40 g/L溶解於純化水中且接著高壓處理(121℃,20分鐘)。冷卻至約50℃之後,添加5%綿羊血液,且隨後添加抗生素{三甲氧苄啶(5 mg/L)、多黏菌素B(2500 U/L)、萬古黴素(10 mg/L)}。將培養基在滅菌盤中等分為20至25 ml,且接著儲存在4℃下。
將200 μl幽門螺旋桿菌菌株溶液等分且塗鋪於所製備之血液瓊脂盤上,且將實施例1-1中所製備之第1組至第8組中之40 μl各組成物吸收至各圓盤紙中,且在37℃之CO2 培育箱中培養48小時,且隨後量測盤中之透明區域之直徑且展示於圖1中(圖中未呈現第1組之結果)。在圖1中,『未經處理』意謂未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RGM1細胞。
如圖1中所示,證實第6組及第7組具有顯著的抗螺旋桿菌活性,因為相比於未經處理之組,在第6組及第7組中,透明區域之直徑數值顯著較高。
另外,將產生待用於以下實驗中之第1-8組之適當濃度。
其中實施例1-1中所製備之第1組至第8組之組成物稀釋為1/4、1/40或1/100的稀釋溶液以40 μl分別經幽門螺旋桿菌處理,且量測細胞存活率。如在1/4之稀釋濃度下,許多組中展示有0.5或更小之存活率,且在1/100之稀釋濃度下,各組之間不存在明顯結果差異,其中將與第1組相比展示顯著結果差異之1/40之稀釋溶液用於以下實驗中。實施例 3. 含有棒狀桿菌屬菌株之組成物對發炎介體及 NF- κ B 轉錄相同物之變化的測試
作為實施例1-3之方法,分別用40 μl之經1/40稀釋之第1組至第8組組成物處理受幽門螺旋桿菌(100 MOI)感染之RGM1細胞6小時。隨後,在其中處理組成物之RGM1細胞中,經由反轉錄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T)分析確認發炎介體,Cox-2 mRNA之表現量,且結果顯示於圖2a中。
特定言之,使用TRIzol(Gibco BRL,Rockville,MD)提取RNA,且使用莫洛尼(moloney)鼠類白血病病毒逆轉錄酶(Perkin Elmer,Morrisville,NC)將所提取之RNA合成為cDNA。用於PCR分析之各引子之核酸序列展示於下表3中,且使用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作為內標。 [表3]
基因 正向引子(5' → 3') 反向引子(5' → 3')
IL-1β CAG GCT CCG AGA TGA ACA ACA AA(SEQ ID NO: 1) TGG GGA ACT CTG CAG ACT CA(SEQ ID NO: 2)
IL-8 CAG ACA GTG GCA GGG ATT CA(SEQ ID NO: 3) TTG GGG ACA CCC TTT AGC AT(SEQ ID NO: 4)
Cox-2 GAA ATG GCT GCA GAG TTG AA(SEQ ID NO: 5) TCA TCT AGT CTG GAG TGG GA(SEQ ID NO: 6)
iNOS CTC ACT GGG ACT GCA CAG AA(SEQ ID NO: 7) TGT TGA AGG GTG TCG TGA AA(SEQ ID NO: 8)
HO-1 GAC AGC ATG TCC CAG GAT TT(SEQ ID NO: 9) GGT TCT GCT TGT TTC GCT CT(SEQ ID NO: 10)
HSP70 GAG TTG AGC GGC ATC CCG CC(SEQ ID NO: 11) GTC CTA GAT TCA CAC CTG GAG(SEQ ID NO: 12)
Gapdh GGT GCT GAG TAT GTC GTG GA(SEQ ID NO: 13) TTC AGC TCT GGG ATG ACC TT(SEQ ID NO: 14)
另外,在其中處理組成物之RGM1細胞中,經由西方墨點分析證實iNOS蛋白質及NF-κB p65磷酸化轉錄之表現量的增加及減少,且結果展示於圖2b及圖2c中。
特定言之,藉由處理組成物培養之細胞用磷酸鹽緩衝鹽水(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溶液洗滌,且隨後用細胞溶解緩衝液(150 mM NaCl、0.5% Triton X-100、50 mM tris-HCl,pH 7.4、25 mM NaF、20 mM乙二醇-雙(βN'-四乙酸、1 mM二硫蘇糖醇、1 mM Na3 VO4 、蛋白酶抑制劑混合物錠劑[Boehringer, Manneim, Germany])以製備蛋白質溶解物。在藉由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對其進行電泳之後,將未摺疊的蛋白質轉移至PVDF膜(Gelman Sciences, Ann Arbor, MI)以分別使其與初級抗體及二級抗體反應,且接著使用化學發光系統對其進行分析。
如圖2a中所示,與正常RGM1細胞(N)相比,在受幽門螺旋桿菌(H.p )感染之RGM1細胞中,Cox-2 mRNA顯著增加,且藉由添加第6組組成物,Cox-2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而增加之mRNA表現減少最顯著。
如圖2b及圖2c中所示,NF-κB p65轉錄之iNOS蛋白質表現及磷酸化藉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顯著增加,但藉由添加第6組組成物,NF-κB p65轉錄之iNOS蛋白質表現及磷酸化降低最顯著。由結果可見,根據一個實施例之組成物調節由螺旋狀桿菌菌株介導之路徑的發炎。實施例 4. 含有棒狀桿菌屬菌株之組成物對弱化氧化應激之功效的試管內測試
作為實施例1-3之方法,分別用40 μl之經1/40稀釋之第1組至第8組組成物處理受幽門螺旋桿菌(100 MOI)感染之RGM1細胞6小時。隨後,藉由與實施例3類似之方法進行西方墨點法,且量測氧化應激相關之HIF-1α之表現量變化,且結果顯示於圖3a中。
如圖3a中所示,HIF-1a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而顯著增加,且HIF-1a表現在第6組及第7組中顯著降低。
另外,為量測細胞內反應性氧氣之濃度變化,用共焦成像器分析利用DCF-DA探針之DCF增強反應。當過氧化物存在於細胞中且展現綠色螢光時,藉由反應性含氧物種(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氧化非螢光物質2',7'-二氯化螢光黃二乙酸酯(2',7'-dichlo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DA),且因此可藉由特定波長下之螢光強度對反應性含氧物種之量進行直接定量。特定言之,將5×105 個細胞/孔之RGM-1細胞(未經幽門螺旋桿菌處理之RGM1細胞;或受幽門螺旋桿菌(100 MOI)感染之RGM1細胞(實施例1-3))等分至24孔盤中,且分別在37℃恆溫箱(95%空氣,5% CO2 )中培養隔夜,且隨後處理第1組至第8組之組成物持續一定時間。用DMEM洗滌細胞,且隨後向培養基中添加10 μg/ml 2',7'-二氯螢光素二乙酸酯(DCF-DA;Sigma-Aldrich公司, St Louis, MO)且將其在培育箱中培育30分鐘。在培育之後,觀測用4℃之PBS洗滌之細胞且用螢光顯微鏡攝影,且結果展示於圖3b中。
如圖3b中所示,證實在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後DCF-DA之螢光強度在第1、3、6及8處理組中統計學上顯著降低(P<0.05),且在第6組處理組中,降低程度最大(P<0.01)。由此可見,根據一個實施例之組成物可立即解決由幽門螺旋桿菌菌株引起之氧化應激或低氧反應。實施例 5. 含有棒狀桿菌屬菌株之組成物對幽門螺旋桿菌相關之抗氧化介導細胞保護功效的試管內測試
作為實施例1-3之方法,分別用40 μl之經1/40稀釋之第1組至第8組組成物處理受幽門螺旋桿菌(100 MOI)感染之RGM1細胞6小時。接著,藉由根據實施例3之方法(PCR)分析抗氧化功能之HO-1,代表性細胞保護因子之mRNA表現變化,且展示於圖4a中,且類似於根據實施例3之方法(西方墨點分析)分析HO-1及麩胱甘肽-S-轉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pi);GST)蛋白質表現變化且展示於圖4b中。
因此,如圖4a及圖4b,在對照組中,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後觀測到HO-1 mRNA及蛋白之顯著減少,且在第6組至第8組處理組中,HO-1表現減少顯著增加,且其中,在第6組處理組中,HO-1表現增加最顯著。另外,如圖中4b所示,在第6組及第7組中,GST(π)表現顯著減少,且其中,在第6組處理組中,GST(π)表現減少最顯著。
由此可見,根據一個實施例之組成物呈現抗氧化作用,且細胞保護功效主要基於幽門螺旋桿菌菌株之HO-1反應。實施例 6. 含有棒狀桿菌屬菌株之組成物對幽門螺旋桿菌相關之細胞凋亡抑制功效的試管內測試
作為實施例1-3之方法,分別用40 μl之經1/40稀釋之第1組至第8組組成物處理受幽門螺旋桿菌(100 MOI)感染之RGM1細胞6小時。隨後,藉由類似於實施例3之方法,藉由西方墨點法確認Bcl-2及Bax之表現,且結果顯示於圖5a中,且藉由TUNEL染色分析細胞凋亡,且結果展示於圖5b中。特定言之,藉由1×105 個細胞/腔室將細胞等分至Lab-Tek腔室載片上且接著在37℃培育箱(95%空氣,5% CO2 )中培養來進行TUNEL染色。隨後,在處理各試劑一定時間之後,使用細胞凋亡偵測套組(Oncogene Research Products, Cambridge, MA)藉由製造商之實驗方法進行。將培養溶液移除且用PBS溶液洗滌3次,且隨後添加4%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PFA),且將其在室溫下固定20分鐘。在再次用PBS洗滌兩次之後,在4℃下處理0.1% Triton X-100 5分鐘,且阻擋光,且隨後使其與藉由混合末端脫氧核苷酸轉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與核苷酸混合物製成之溶液在37℃下反應60分鐘。在用PBS洗滌之後,用螢光顯微鏡觀測細胞凋亡。
如圖5a中所示,Bcl-2之表現減少及Bax之表現增加可在受幽門螺旋桿菌(H.p )感染之細胞中觀測到,且可證實Bax表現顯著增加減少,且Bcl-2表現減少在第6組至第8組處理組中增加,且其中在第6組處理組中,功效最佳。
已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藉由細胞凋亡顯著增加而誘發黏膜損傷及潰瘍,且如圖5b中所示,由於TUNEL染色,藉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觀測到細胞凋亡之統計顯著增加(P<0.01),但在第6組至第8組處理組中,細胞凋亡顯著減少,且其中,在第6組處理組中,細胞凋亡大部分減少。實施例 7. 含有棒狀桿菌屬菌株之組成物對幽門螺旋桿菌相關之細胞生長、血管生長及增殖因子之變化的試管內測試
作為實施例1-3之方法,分別用40 μl之經1/40稀釋之第1組至第8組組成物處理受幽門螺旋桿菌(100 MOI)感染之RGM1細胞6小時。接著,藉由類似於實施例3之方法,藉由西方墨點法分析TGF-β及VEGF之變化,且結果顯示於圖6a中。
因此,如圖6a中所示,藉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增加之TGF-β及VEGF促進無差別黏膜增殖或癌性發炎,但在第6組至第8組處理組中,TGF-β及VEGF之表現顯著降低,且特定言之,在第6組處理組中,TGF-β及VEGF之表現大部分減少。由此,展示出根據一個實施例之組成物可緩解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致之所有發炎或癌變之結果。
另外,藉由西方墨點法,利用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細胞中之核分離物證實β-連環蛋白之核轉移,且結果展示於圖6b中。如圖6b中所示,證實藉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增加之β-連環蛋白之核轉移可藉由處理第6組顯著抑制。
藉由經由T測試之方法以統計方式驗證實施例1至7之所有實驗值,且p<0.05或更大定義為統計顯著的。實施例 8. 製備包含蘇胺酸之樣品
將藉由接種麩胺酸棒狀桿菌野生型菌株(CJ CheilJedang BIO R&D Center (Blossom park))至培養液以產生蘇胺酸(表1)且在35℃及200 rpm之條件下培養48小時來製備之醱酵液純化且使其結晶以製備樣品1。樣品1包含99重量%或更大之呈粉末形式之純化蘇胺酸。
將藉由在培養基中培養麩胺酸棒狀桿菌以產生蘇胺酸來獲得之醱酵液(包含麩胺酸棒狀桿菌)直接乾燥(在60℃至70℃下熱空氣乾燥)以製備樣品2。另外,將木質素磺酸鈣(Aladdin industrial公司, Shanghai, China)添加至藉由在以上條件下以各種含量培養麩胺酸棒狀桿菌所獲得的醱酵液,且對其中添加木質素磺酸鈣之醱酵液(包含麩胺酸棒狀桿菌)進行乾燥(在60至70℃下熱空氣乾燥)以製備樣品3至5。樣品2至5包含經由熱空氣乾燥而呈熱殺滅細菌形式之麩胺酸棒狀桿菌。
以粒度為約200至1000 μm之顆粒形式製備樣品2至5。樣品1至5之組分及含量揭示於表4中。在表4中,蘇胺酸(重量%)、木質素磺酸鈣(重量%)及醱酵產物(包含麩胺酸棒狀桿菌微生物細胞)之其他組分(重量%)意謂藉由乾燥醱酵液製備之乾燥物質中的重量%,且乾燥物質中之醱酵產物包含麩胺酸棒狀桿菌屬菌株。另外,醱酵產物中所包含之麩胺酸棒狀桿菌的含量揭示於表4中。 [表4]
   蘇胺酸(重量%) 醱酵產物(重量%) 醱酵產物中之麩胺酸棒狀桿菌(重量%)1 木質素磺酸鈣(重量%)
樣品1 100.0 - - -
樣品2 75 25.0 4.0 0.0
樣品3 70 23.3 3.8 6.7
樣品4 65 21.7 3.5 13.3
樣品5 60 20.0 3.2 20.0
1 當乾燥醱酵產物中微生物細胞之含量時的轉化之值實施例 9. 應激相關黏膜疾病 SRMD 之浸水束縛應激 Water immersion-restraint stress WIRS 模型製備
總計110隻SD大鼠購自Charles River(Osaka,Japan)且儲存於動物設施中。在經授權動物設施中根據AAALAC國際動物照護政策(AAALAC International Animal Care Policies)處理實驗動物。動物在暴露於WIRS之前禁食24小時,且水為自由取用。將各組之10隻大鼠置放於用於WIRS之籠中且浸沒於水中6小時。
在WIRS處理之前8小時向大鼠經口投予實施例8中所製備之樣品1至樣品5,以使得投予相同量之蘇胺酸(0.15重量%/飲食),且在施用WIRS 6小時之後,處死動物且提取且切開胃且移出內含物,且獲取胃之內表面之圖像且將此展示於圖11中。如圖11中所示,由於藉由肉眼觀測大鼠之胃組織,可證實在WIRS誘導組中(圖11中之第二列)引起胃出血,且胃出血之程度以樣品1<樣品5<樣品4<樣品3或樣品2之順序降低(胃潰瘍之極佳治療功效)。
另一方面,如下表5中所指示,藉由分成4個動物實驗組進行以下實驗。將其分成其中經口投予鹽水溶液之後未作處理的未經處理組(陽性對照組,動物實驗組1);其中施用WIRS 6小時的WIRS組(陰性對照組,動物實驗組2);及動物實驗組,其中在WIRS處理前8小時,分別以30 mg/kg體重經口處理含有0.15重量%之樣品1(實施例8中製備)的飼料(動物實驗組3)及含有0.21重量%之樣品3(實施例8中製備)的飼料(動物實驗組4)。動物實驗組3及4之飼料中之L-蘇胺酸(L-Thr)之含量同等地設定為0.15重量%/飲食。 [表5]
動物實驗組 實驗動物 WIRS誘導 測試物質(在WIRS處理之前8小時供應) 投予劑量(重量%/飲食) 動物之數量
1 大鼠 編號 陽性對照組(無應激,無蘇胺酸) 0 10
2 WIRS誘導持續6小時 陰性對照組(無蘇胺酸) 0 20
3 樣品1(實施例8;L-蘇胺酸) 0.15 10
4 樣品3(實施例8;L-蘇胺酸+麩胺酸棒狀桿菌醱酵產物(包含微生物細胞)) 0.21 10
在WIRS 6小時之後,用高劑量麻醉劑(硫化鈉,50 mg/kg)處死所有實驗動物(大鼠)。以下實施例10至12中所揭示之動物實驗組1-4意謂表5及圖7a至圖10中之動物實驗組1-4,第1-4組意謂表5之動物實驗組1-4。實施例 10.SRMD 應激相關之黏膜疾病 改善功效之測試
將實施例9中處死之大鼠的胃切開且沿較大曲線打開,且隨後用冷PBS溶液洗滌。在藉由放大像片測定糜爛或潰瘍之數目及尺寸之後,解剖一半用於結構觀測。將切開之胃鋪展於塑膠薄片上,且以10%福馬林緩衝液固定4小時且用於產生石蠟組織載片,且將另一半儲存於液氮槽中進行分子生物觀測。另外,藉由混合相同動物實驗組儲存黏膜組織勻漿。
使用顯微鏡藉由裸眼且在對照組及各實驗組(動物實驗組1至4)中觀測胃樣品(圖7a),計算大體損傷指數、發炎;病理性評分、潰瘍/糜爛;病理性評分、再生;病理性評分且展示於圖7b中。如圖7a中所示,在動物實驗組2之所有大鼠中展示SRMD,諸如糜爛、出血及潰瘍之顯著出現,但在動物實驗組3及動物實驗組4中,SRMD得到顯著改善。如圖7b中所示,在動物實驗組3及4中,大體損傷指數、發炎;病理性評分、潰瘍/糜爛;病理性評分、再生;病理性評分顯著改善(p<0.05),且特定言之,動物實驗組4之大體損傷指數及再生顯著低於動物實驗組3;相比於動物實驗組3,病理性評分顯著改善。實施例 11. 抗炎功效之測試
由於SRMD在生理學上與缺血性再灌注損傷相關,因此在動物實驗組1至4中,量測包括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之血管生成生長因子之mRNA表現及發炎介體之mRNA表現、iNOS、TNF-α、IFN-γ及PDGF,且結果顯示於圖8a及圖8b中。
特定言之,全部RNA使用RNeasy Mini套組(Qiagen Korea, Seoul, Korea)提取。用於量測發炎性細胞介素及介體之表現的引子顯示於下表6中。使用10×反應緩衝液(Promega Korea, Seoul, Korea)、1.5 mM/L MgCl2 、200 mM/L三磷酸去氧核苷酸(deoxynucleotide triphosphate;dNTP)、各引子1 mM/L及Taq DNA聚合酶(Promega) 2.5單元,使用Perkin-Elmer GeneAmp PCR系統2400分析擴增。各循環係由以下構成:在95℃下變性1分鐘,在55℃下黏合45分鐘及在72℃下擴增45秒。 [表6]
基因 正向引子(5'→3') 反向引子(5'→3')
IL-8 CACTCCCAGCATCGTAGAGC(SEQ ID NO: 15) CAGTGTACTTGTGGCGTGGA(SEQ ID NO: 16)
iNos TTTTCCCAGGCAACCAGACG(SEQ ID NO: 17) GTAGCGGGGTTCAGAATGG(SEQ ID NO: 18)
IFN-γ ATCCATGAGTGCTACACGCC(SEQ ID NO: 19) TCTGTGGGTTGTTCACCTCG(SEQ ID NO: 20)
HIF-1α TATCACTGGACTTCGGCAGC(SEQ ID NO: 21) GCTGCCGAAGTCCAGTGATA(SEQ ID NO: 22)
PDGF AGGAAGCCATTCCCGCAGTT(SEQ ID NO: 23) CTAACCTCACCTGGACCTCT(SEQ ID NO: 24)
VEGF CAATGATGAAGCCCTGGAGT(SEQ ID NO: 25) GATTTCTTGCGCTTTCGTTT(SEQ ID NO: 26)
TNF-α CCCTCACACTCAGATCATCTTCTCAA(SEQ ID NO: 29) TCTAAGGTACTTGGGCAGGTTGACCTC(SEQ ID NO: 30)
GAPDH GGTGCTGAGTATGTCGTGGA(SEQ ID NO: 27) TTCAGCTCTGGGATGACCTT(SEQ ID NO: 28)
另外,在動物實驗組1-4中之每一者中,量測p-IκBα、p-ERK及p-JNK之蛋白質含量且展示於圖8c及圖8d中。特定言之,為了進行西方墨點法以量測蛋白質含量,將收集之胃黏膜在含有2 mM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0.5 mM乙二醇四乙酸(ethylene glycol tetraacetic acid;EGTA)、300 mM蔗糖及2 mM苯甲基磺醯基氟(phenylmethylsulfonyl fluoride;PMSF)之冰冷20 mM Tris-HCl緩衝液(pH 7.5)中藉由組織勻漿器均質化。在8%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SDS-PAGE)凝膠中進行30 μg蛋白質電泳之後,使用半乾式轉移系統(Hoefer, Holliston, MA, USA)將其轉移至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膜中。藉由與5%脫脂奶粉一起培育來阻斷非特異性結合。將膜與初級抗體之500倍稀釋溶液一起在4℃下恆溫培育隔夜,且隨後與1:1000稀釋之辣根過氧化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結合二級抗體一起培育。使用ECL偵測套組(Amersham Biosciences Korea, Seoul, Korea)偵測免疫複合體且自動照射X射線膜。用於西方墨點法之抗體如下。β-肌動蛋白、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環加氧酶(cyclooxygenase;COX-2)、磷-JNK(phosphor-JNK;P-JNK)、磷-ERK (phosphor-ERK;P-ERK)、B細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Bcl-2)、B細胞淋巴瘤-2-相關之X-蛋白質(B-cell lymphoma-2-associated X-protein;Bax)及細胞週期蛋白D1抗體係購自Santa Cruz Biotechnology(Santa Cruz, CA)。κBα之磷酸化抑制劑(phosphorylated inhibitor of kappa B alpha;p-IκBα)、磷酸化信號轉導子及轉錄活化子3( 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 polymerase;PARP)、細胞週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及細胞週期蛋白依賴性激酶2(cyclin dependent kinase 2;CDK2)係購自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Beverly, MA)。血基質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抗體係購自Enzo life Sciences(Farmingdale, NY)。
如圖8a中所示,在動物實驗組2(WIRD誘發之SRMD)中,iNOS、TNF-α及干擾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之mRNA表現顯著增加,但在動物實驗組3或動物實驗組4中,發炎介體(iNOS、TNF-α、IFN-γ)之表現增加(P<0.01或P<0.05,圖8a),且特定言之,相比於動物實驗組3,在動物實驗組4中之TNF-α及IFN-γ之表現顯著減少(P<0.05,圖8a)。
如圖8b中所示,在動物實驗組2中血管生成生長因子,PDGF之表現顯著增加,但其在動物實驗組3或動物實驗組4中顯著降低(P<0.01,圖8b),且特定言之,在動物實驗組4中,降低程度較高。
如圖8c中所示,作為量測蛋白質含量下p-IκBα之表現之結果,p-IκBα之表現藉由WIRS在動物實驗組2中顯著減少,且p-IκBα表現之減少與NF-κB之轉錄活化相關。同時,p-IκBα之表現減少顯著增加(P<0.01,圖8c),且相比於動物實驗組3(P<0.01,圖8c),p-IκBα之表現在動物實驗組4中顯著增加,且p-IκBα之表現增加誘導NF-kB氧化還原抑制。
另一方面,關於與缺血及發炎相關之信號傳導,如圖8d中所示,在動物實驗組2中,展示p-ERK及p-JNK活化,且在動物實驗組4中,信號傳導均不活化,但在動物實驗組3中,其部分不活化(P<0.01)。實施例 12. 測試胃黏膜保護功效
因為引起糜爛或潰瘍之SRMD展示細胞凋亡在相應區域中增加,所以根據動物實驗組量測胃黏膜上之細胞凋亡。特定言之,使用TdT FragEL DNA片段化偵測套組(Oncogene Research Products, Cambridge, MA)及末端脫氧核苷酸轉移酶介導之鏈裂端標籤(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方法觀測細胞凋亡。為了藉由發現細胞凋亡以較大數量出現在各實驗組中之區域(凋亡熱點)來量測細胞凋亡指數(apoptotic index;AI),將TUNEL免疫染色切片(末端脫氧核苷酸轉移酶介導之dUTP鏈裂端標籤(TUNEL)-免疫染色切片)擴大100倍且進行掃描。接著,在400個視場中對TUNEL陽性細胞之數目進行計數以記錄AI。藉由在包括糜爛性或潰瘍病變之片段中隨機選擇至少5個熱點來測定平均係數,且結果展示於圖9a中,且藉由總細胞數目之平均百分比指示結果。如圖9a中所示,相比於動物實驗組1,細胞凋亡在動物實驗組2中顯著增加,且相比於動物實驗組2,在動物實驗組3及動物實驗組4中細胞凋亡程度增加顯著減少(P<0.01,圖9a),且相比於動物實驗組3,其在動物實驗組4中以顯著更低含量觀測到(P<0.01,圖9a)。
為驗證TUNEL結果,對於防止凋亡之蛋白質Bcl-2及裂解PARP、Bax、裂解凋亡蛋白酶-8及裂解凋亡蛋白酶-3誘導細胞凋亡之表現,藉由實施例11之方法進行西方墨點分析,且結果展示於圖9b中。
如圖9b中所示,在動物實驗組2中,PARP分裂、Bax、裂解凋亡蛋白酶-8及裂解凋亡蛋白酶-3表現顯著增加,且PARP分裂、Bax、裂解凋亡蛋白酶-8及裂解凋亡蛋白酶-3表現增加在動物實驗組3及4中顯著減少,且相比於動物實驗組3,特定言之,其在動物實驗組4中被觀測到呈顯著較低含量。另一方面,在動物實驗組4中,Bcl-2,防止細胞凋亡蛋白質之表現顯著增加(圖9b)。
藉由根據實施例11之方法在蛋白質含量下確認CDK4及細胞循環相關基因,細胞週期蛋白D1之活性,且結果顯示於圖9c中。如圖9c中所示,在動物實驗組2中CDK4及細胞週期蛋白D1之表現顯著增加(P<0.01),且在動物實驗組3及4中CDK4及細胞週期蛋白D1之表現增加顯著減少。特定言之,相比於動物實驗組3,在動物實驗組4中之CDK4及細胞週期蛋白D1之表現顯著更低(圖9c,P<0.01到0.05)。
在動物實驗組1至4之胃組織中,藉由PAS染色確認黏液素含量,且結果展示於圖10中。如圖10中所示,在動物實驗組2中觀測到胃黏液素呈顯著較低含量(P<0.01),且胃黏液之表現在動物實驗組3及4中得到顯著保留,且黏液在動物實驗組4中之表現顯著高於動物實驗3(P<0.01)。
根據以上結果可見,黏膜完整性受WIRS威脅,但此威脅係藉由根據一個實施例預處理組成物(樣品)來緩解。
實施例8至11之結果係由平均值±SD表示。藉由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分析資料,且各組之間的統計顯著性係藉由鄧肯氏多重範圍測試(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測定。統計顯著性收斂於P<0.05。
根據以上描述,本申請案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理解,本申請案可以其他特定形式實施而不改變其技術精神或基本特徵。就此而言,應理解,上文所描述的實施例在所有態樣中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本申請案之範圍應解釋為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含義及範圍,而非以上實施方式,且來源於等效概念的所有修改或經修改形式均包括於本申請案之範圍中。
[圖1]展示第1組至第8組之對抗幽門螺旋桿菌之抗微生物活性。 [圖2]圖2a至圖2c展示當使用幽門螺旋桿菌菌株處理以100 MOI感染6小時之第1組至第8組之RGM1細胞時,量測發炎介體之表現的結果。特定言之,圖2a展示根據經幽門螺旋桿菌菌株感染之RGM1細胞中之第1組至第8組的處理的Cox-2 mRNA表現變化,且圖2b展示根據經幽門螺旋桿菌菌株感染之RGM1細胞中之第1組至第8組的處理的iNOS的蛋白質表現變化,且圖2c展示根據經幽門螺旋桿菌菌株感染之RGM1細胞中之第1組至第8組的處理的磷酸化NF-κB p65蛋白質表現變化。使用GAPDH及β-肌動蛋白分別作為mRNA及蛋白質之內部對照。 在圖2a至圖6b中,N(自左側起之第一列)表示陰性對照組(未經幽門螺旋桿菌處理之RGM1細胞),且H.p (自左側起之第二列)表示陽性對照組(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RGM1細胞),且第1組至第8組表示其中第1組至第8組之組成物對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RGM1細胞進行處理的細胞中之結果。 [圖3]圖3a展示根據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RGM1細胞中之第1組至第8組的處理的氧化應激相關蛋白(HIF-1a)之表現變化。將β-肌動蛋白用作內部對照組。圖3b展示根據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RGM1細胞中之第1組至第8組的處理的量測細胞內活性氧之濃度變化的結果(DCF增加及減少結果)。 [圖4]圖4a展示根據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RGM1細胞中之第1組至第8組的處理的HO-1 mRNA之表現變化,且圖4b展示根據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RGM1細胞中之第1組至第8組的處理的GST(pi)及HO-1蛋白表現變化。使用GAPDH及β-肌動蛋白作為內部對照組。 [圖5]展示根據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RGM1細胞中之第1組至第8組的處理的細胞凋亡抑制功效。特定言之,圖5a展示根據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RGM1細胞中之第1組至第8組的處理的Bax及Bcl-2蛋白質之表現變化,且將β-肌動蛋白用作內部對照組。圖5b展示根據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RGM1細胞中之第1組至第8組的處理的細胞凋亡變化(TUNEL染色結果)。 [圖6]展示根據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RGM1細胞中之第1組至第8組的處理的血管生成及黏膜增殖生長因子之變化的結果。圖6a展示根據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RGM1細胞中之第1組至第8組的處理的TGF-β及VEGF蛋白之表現變化,且將β-肌動蛋白用作內部對照組。圖6b展示根據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RGM1細胞中之第1組至第8組的處理的β-連環蛋白蛋白質之表現變化,且將核片層蛋白B用作內部對照組。 在圖7a至圖10中,第1-4組意謂表5之動物實驗組1-4。 [圖7]展示在WIRS動物模型實驗組中藉由投予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之應激相關之黏膜疾病(stress-related mucosal disease;SRMD)改善功效。特定言之,圖7a展示各實驗組之胃的病理像片,且右側之呈兩條線的像片以×40放大率指示。圖7b展示藉由在WIRS動物模型實驗組中投予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之(A)大體損傷指數(左上圖),(B)發炎;病理性評分(右上圖),(C)潰瘍/糜爛;病理性評分(左下圖),(D)再生;病理性評分(右下圖)。 [圖8]展示藉由在WIRS動物模型實驗組中投予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之發炎、血管生成及信號傳導的變化。(A)圖8a顯示在動物實驗組1-4中之iNOS、TNF-α及IFN-γ mRNA之表現變化,且圖8b展示在動物實驗組1-4中之PDGF mRNA之表現變化,且圖8c展示在動物實驗組1-4中之p-IκBα蛋白質之表現變化,且圖8d展示在動物實驗組1-4中之p-ERK及p-JNK蛋白質之變化。使用GAPDH及β-肌動蛋白分別作為mRNA及蛋白質之內部對照組。 [圖9]展示藉由在WIRS動物模型實驗組中投予根據一個實例之組成物之細胞凋亡及細胞循環之變化的結果。特定言之,圖9a為展示動物實驗組1-4中之胃黏膜之SRMD區域中之細胞凋亡水準之TUNEL分析之結果,且圖9b展示PARP-1、Bcl-2、Bax、裂解凋亡蛋白酶-8及裂解凋亡蛋白酶-3之蛋白質表現變化,且圖9c展示CDK4及週期蛋白D1之蛋白質表現變化。將β-肌動蛋白用作內部對照組。 [圖10]展示動物實驗組1-4之胃組織中的黏液素含量。 [圖11]展示WIRS大鼠胃之病理性像片,其中投予包含各種重量%之蘇胺酸的樣品。圖11之樣品1至5之組成物及含量11揭示於表4中。
 
Figure 12_A0101_SEQ_0001
Figure 12_A0101_SEQ_0002
Figure 12_A0101_SEQ_0003
Figure 12_A0101_SEQ_0004
Figure 12_A0101_SEQ_0005
Figure 12_A0101_SEQ_0006
Figure 12_A0101_SEQ_0007
Figure 12_A0101_SEQ_0008
Figure 12_A0101_SEQ_0009

Claims (13)

  1. 一種用於預防或改善胃病症之飼料組成物,其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
  2. 如請求項1之飼料組成物,其中該棒狀桿菌屬菌株為麩胺酸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產氨棒桿菌(Corynebacterium ammoniagenes )或其組合。
  3. 如請求項1之飼料組成物,其中該棒狀桿菌屬菌株為熱殺滅細菌。
  4. 如請求項1之飼料組成物,其中該培養產物為該棒狀桿菌屬菌株在培養基中培養之醱酵產物。
  5. 如請求項4之飼料組成物,其中該培養基為用於產生蘇胺酸之培養基。
  6. 如請求項1之飼料組成物,其中該蘇胺酸以60至80重量%之量包含在內。
  7. 如請求項1之飼料組成物,其中該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產物以乾燥形式包含在內。
  8. 如請求項1之飼料組成物,其中該胃病症係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
  9. 如請求項1之飼料組成物,其中該胃病症為選自由以下者組成之群之至少一者: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消化性潰瘍及胃癌。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飼料組成物,其中該蘇胺酸 (1)包含於該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或其兩者中;或 (2)個別添加;或 (3)包含於該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或其兩者中,且進一步添加至其中。
  11. 一種用於預防或治療胃病症之醫藥組成物,其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
  12. 一種用於預防或改善胃病症之食品組成物,其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
  13. 一種對抗幽門螺旋桿菌之抗微生物組成物,其包含棒狀桿菌屬菌株、其培養產物及蘇胺酸。
TW109118450A 2019-06-14 2020-06-02 含有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物的用於預防、治療或改善胃病症的組成物 TWI7618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71007 2019-06-14
KR20190071007 2019-06-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6171A true TW202106171A (zh) 2021-02-16
TWI761849B TWI761849B (zh) 2022-04-21

Family

ID=73781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8450A TWI761849B (zh) 2019-06-14 2020-06-02 含有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物的用於預防、治療或改善胃病症的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78854A1 (zh)
EP (1) EP3984373A4 (zh)
JP (1) JP7293406B2 (zh)
KR (1) KR102389326B1 (zh)
CN (1) CN114007440B (zh)
AU (1) AU2020292062B2 (zh)
BR (1) BR112021025133A2 (zh)
CA (1) CA3143318A1 (zh)
CO (1) CO2022000125A2 (zh)
MX (1) MX2021015557A (zh)
PE (1) PE20220018A1 (zh)
TW (1) TWI761849B (zh)
WO (1) WO2020251208A1 (zh)
ZA (1) ZA20220032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16892B2 (en) * 1989-09-05 1998-10-21 Ajinomoto Co., Inc. Agent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rrhoea
US7824706B2 (en) * 2003-05-09 2010-11-02 Freedom Health, Llc Dietary supplement and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digestive tract ulcers in equines
CN101208427A (zh) * 2003-05-30 2008-06-25 米克罗比亚股份有限公司 氨基酸制备的方法和组合物
JP2007525951A (ja) 2003-05-30 2007-09-13 マイクロバイア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アミノ酸生産用の方法および組成物
JP2007195543A (ja) 2005-12-28 2007-08-09 Ajinomoto Co Inc 乾燥微生物菌体の製造方法
KR20150003908A (ko) * 2007-07-03 2015-01-09 다누타 크루셰프스카 유기 바이오연료의 제조를 위한 알파­케토글루타레이트의 용도
KR100966324B1 (ko) * 2008-01-08 2010-06-28 씨제이제일제당 (주) 향상된 l-쓰레오닌 생산능을 갖는 대장균 및 이를 이용한l-쓰레오닌의 생산 방법
DE102009030342A1 (de) * 2009-06-25 2010-12-30 Evonik Degussa Gmbh Verfahren zur fermentativen Herstellung von organisch chemischen Verbindungen
US8993522B2 (en) 2010-09-24 2015-03-31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CN102743754B (zh) * 2011-04-21 2013-11-20 熊慧 一种食道胃肠粘膜保护胶制剂及其应用
KR101335853B1 (ko) * 2011-12-01 2013-12-02 씨제이제일제당 (주) L-아미노산 및 리보플라빈을 동시에 생산하는 미생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l-아미노산 및 리보플라빈을 생산하는 방법
JP5938219B2 (ja) 2012-01-23 2016-06-22 株式会社明治 胃排出遅延のための食品用の剤または医療用の剤
WO2013167659A1 (de) * 2012-05-09 2013-11-14 Evonik Industries Ag L-aminosäure enthaltendes futtermitteladditiv in form eines granulats auf fermentationsbrühebasis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S10076549B2 (en) 2012-11-28 2018-09-18 Smartpak Equine Llc Gastric health supplement and methods thereof
KR20160094485A (ko) * 2015-01-30 2016-08-10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마이얄 반응 생성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장기능 개선 또는 항염증용 조성물
CN104824363A (zh) * 2015-05-28 2015-08-12 河南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含苏氨酸的高蛋白饲料生产方法
KR101947945B1 (ko) * 2018-01-25 2019-02-13 씨제이제일제당 (주) L-아미노산을 생산하는 코리네박테리움 속 미생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l-아미노산의 생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84373A4 (en) 2023-07-12
KR102389326B1 (ko) 2022-04-21
KR20200143262A (ko) 2020-12-23
EP3984373A1 (en) 2022-04-20
TWI761849B (zh) 2022-04-21
CN114007440B (zh) 2024-04-16
CO2022000125A2 (es) 2022-01-28
CN114007440A (zh) 2022-02-01
WO2020251208A1 (ko) 2020-12-17
PE20220018A1 (es) 2022-01-11
ZA202200329B (en) 2023-11-29
JP7293406B2 (ja) 2023-06-19
US20220378854A1 (en) 2022-12-01
JP2022537968A (ja) 2022-08-31
MX2021015557A (es) 2022-05-30
AU2020292062A1 (en) 2022-02-03
CA3143318A1 (en) 2020-12-17
BR112021025133A2 (pt) 2022-03-15
AU2020292062B2 (en) 2024-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2522300A (ja) ロイコノストック・シトレウムwikim0104を含む肥満または脂肪肝疾患の予防、改善または治療用組成物
WO2016049879A1 (zh) 拟杆菌在治疗或预防肥胖相关疾病中的用途
WO2015182155A1 (ja) 新規乳酸菌及び該乳酸菌を含む組成物
US11141382B2 (en) Sintered nanoparticles and use of the same against a virus
JP5209294B2 (ja) インターロイキン12産生促進剤
KR20180122380A (ko) 피칼리박테리움속 세균증식제
TWI761849B (zh) 含有棒狀桿菌屬菌株及其培養物的用於預防、治療或改善胃病症的組成物
KR101795115B1 (ko) 감마-리놀렌산을 포함하는 결핵의 치료 및 예방용 항결핵 조성물
RU2806746C2 (ru) Композиция для предупреждения, лечения или облегчения желудочно-кишечных заболеваний, содержащая штамм рода Corynebacterium и продукт его культивирования
KR101775223B1 (ko) 아르테수네이트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결핵의 치료 또는 예방용 조성물
JP2010077056A (ja) 感染症予防剤
WO2020218148A1 (ja) 過酸化脂質生成抑制剤
CH646059A5 (fr) Compositions antibiotiques contenant un macrolide et un aminoheteroside.
WO2018168407A1 (ja) フタロシンまたはフタロシン誘導体を経由するメナキノン合成経路を備える細菌の増殖抑制用組成物
JP2016210689A (ja) 視神経保護剤
KR101798286B1 (ko) 리놀렌산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결핵의 치료 또는 예방용 조성물
JP7398714B2 (ja) 医療・美容に応用可能なアッカーマンシア・ムシニフィラ増殖促進用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含む医薬、飲食品、飼料
KR102546973B1 (ko) 바실러스 밸레젠시스 Kh2-2 균주를 포함하는 면역증강용 조성물
JP2022184424A (ja) 内臓脂肪低減剤
KR101810295B1 (ko) 아르테미시닌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결핵의 치료 또는 예방용 항결핵 조성물
KR101810292B1 (ko) 10e,12z 공액리놀레산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결핵의 치료 또는 예방용 조성물
KR101810291B1 (ko) 9e,11e 공액리놀레산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결핵의 치료 또는 예방용 조성물
KR20170021657A (ko) 아르테메터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결핵의 치료 또는 예방용 항결핵 조성물
KR20150125635A (ko) 헥산디올산을 포함하는 디프테리아의 치료 또는 예방용 조성물
KR20150092042A (ko) 9z,11e 공액리놀레산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결핵의 치료 또는 예방용 조성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