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5857A - 電連接器及具備該電連接器之電連接器組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及具備該電連接器之電連接器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5857A
TW202105857A TW109120788A TW109120788A TW202105857A TW 202105857 A TW202105857 A TW 202105857A TW 109120788 A TW109120788 A TW 109120788A TW 109120788 A TW109120788 A TW 109120788A TW 202105857 A TW202105857 A TW 2021058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al connector
internal
opening
shiel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0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2732B (zh
Inventor
大久保大輔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5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5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2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273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2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with earth pin, blade or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具有無需進行複雜加工,而能夠確認內部端子之內部構裝部之狀態的開口的電連接器及具備該電連接器之電連接器組。 該電連接器以如下方式構成:具備:複數個內部端子12,於第1方向上排列;絕緣性構件11,具有保持內部端子12之端子保持部13;及外部端子16,包圍內部端子12;端子保持部13具有於第1方向上延伸之絕緣延伸部13d,外部端子16於至少一部分具有離開絕緣延伸部13d並且於第1方向上延伸之外部延伸部16c,於絕緣延伸部13d與外部延伸部16c之間形成有於第1方向上延伸之開口30,通過開口30,能夠確認內部端子12之內部構裝部12a之狀態。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及具備該電連接器之電連接器組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連接器及具備該電連接器之電連接器組。
例如,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電連接器,其具備訊號接點構件(內部端子)、安裝有訊號接點構件之絕緣外殼(絕緣性構件)、及安裝於絕緣外殼之導電性殼體(外部端子)。於導電性殼體之平面外罩設有外罩連結部,外罩連結部係以與絕緣外殼連結之方式,朝向連接器中心側突出之突出片。於外罩連結部彼此之間隔區域,形成有可目視訊號接點構件之基板連接腳部(內部構裝部)之平面檢查窗。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7-033654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外罩連結部以由絕緣外殼中之支承部支持並且配置於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相鄰之基板連接腳部彼此之間之方式,構成為自平面外罩突出之突出片。由於訊號接點構件之間距越窄,外罩連結部中之連接器長度方向之寬度越窄,因此要求精密地形成微細外罩連結部。為了精密地形成微細外罩連結部,需要對導電性殼體施加複雜加工,因此加工成本增加。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具有無需進行複雜加工,而能夠確認內部端子之內部構裝部之狀態之開口之電連接器及具備該電連接器之電連接器組。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該發明之一態樣之電連接器以如下方式構成:具備: 複數個內部端子,於第1方向上排列; 絕緣性構件,具有保持上述內部端子之端子保持部;及 外部端子,包圍上述內部端子;且 上述端子保持部具有於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之絕緣延伸部, 上述外部端子於至少一部分具有離開上述絕緣延伸部並且於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之外部延伸部, 於上述絕緣延伸部與上述外部延伸部之間形成有於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之開口, 通過上述開口,能夠確認上述內部端子之內部構裝部之狀態。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由於藉由於第1方向上延伸之絕緣延伸部、及離開絕緣延伸部並且於第1方向上延伸之外部延伸部,形成有開口,因此無需進行複雜加工,可形成能夠確認內部端子之內部構裝部之狀態之開口。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關於本發明之電連接器10及具備該電連接器10之電連接器組1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於各圖中,為了方便起見,示出相互正交之X軸、Y軸及Z軸。於本說明書中,以X軸、Y軸、Z軸定義第1方向、第2方向、第3方向之各者。但是,該第1方向、第2方向、第3方向並不限定於相互正交之X軸、Y軸、Z軸,例如可為第2方向與第1方向交叉,第3方向與第1、第2方向垂直。又,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除下述以外,亦可進行各種變更。
〔電連接器組〕 圖1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組1之立體圖。
如圖1所示,電連接器組1具備第1連接器(電連接器)10、及相對於第1連接器10於第3方向(插拔方向、Z軸方向)上可插拔地嵌合之第2連接器(對方電連接器)20。電連接器組1以如下方式構成:藉由以使第2連接器20與第1連接器10對向之狀態將第2連接器20朝向第1連接器10於第3方向上移動,第1連接器10及第2連接器20相互嵌合。
〔第1連接器〕 首先,一面參照圖4及圖5,一面對第1連接器10之概略構成進行說明。圖4係構成圖1所示之電連接器組1之第1連接器10之立體圖。圖5係圖4所示之第1連接器10之俯視圖。
第1連接器10具有第1絕緣性構件(絕緣性構件)11、第1內部端子(內部端子)12、第1屏蔽端子(屏蔽端子)15、及第1外部端子(外部端子)16。作為第1絕緣性構件11,例如使用液晶聚合物等電絕緣性樹脂。第1絕緣性構件11具有第1端子保持部(端子保持部)13、及2個第1側方支持部14(示於圖6及圖7)。第1端子保持部13配設於第1連接器10之第1方向(長度方向、X軸方向)之大致中央部,2個第1側方支持部14分別分離配設於第1連接器10之第1方向之兩端部。
第1絕緣性構件11之第1端子保持部13具有凹狀之第1內部端子用安裝部。藉由於第1內部端子用安裝部安裝第1內部端子12,保持第1內部端子12。第1內部端子12配設於位於第1連接器10之第1方向之大致中央部之第1端子保持部13,由沿第1方向排列之複數個連接端子(例如凹型形狀)構成。因此,第1內部端子12通常亦稱為母型多極連接端子。於圖4所示之第1內部端子12中,沿第1方向排列為1列之10個連接端子作為一側之行及另一側之行,分離配置於第2方向(長度正交方向、Y軸方向)上。根據該構成,於具有限定大小之第1端子保持部13之區域,可配置多個第1內部端子12。再者,多極之第1內部端子12之排列並不限定於一側之行及另一側之行之2列,可設為1列或3列以上。又,第1內部端子12之每1列之個數並不限定於10個,可設為9個以下或11個以上。
為了抑制第1內部端子12之行間之電磁波之干擾(即,於第1內部端子12之行間隔離),於第1內部端子12之一側之行及另一側之行之間設有導電性之第1屏蔽端子(屏蔽端子)15。第1屏蔽端子15例如鑲嵌保持於第1屏蔽保持部13a之中央槽。第1屏蔽端子15沿第1方向延伸。再者,作為第1內部端子12,可排列複數個凹型連接端子,亦可排列複數個凸型連接端子。於該情形時,於與第1內部端子12卡合之第2內部端子22排列複數個凹型連接端子代替複數個凸型連接端子。
第1內部端子12例如為連接於訊號電位或接地電位之導體,將具有導電性之棒狀構件彎曲而構成。作為第1內部端子12,例如可使用磷青銅。磷青銅為具有導電性並且能夠彈性變形之材料。於第1內部端子12之表面,例如可進行鍍金等。第1內部端子12具有用以構裝於未圖示之電路基板之焊墊電極之第1內部構裝部(內部構裝部)12a。第1內部構裝部12a形成於第2方向之側端。再者,所謂內部構裝部,例如係內部端子之一部分,且連接於焊料等導電性接合構件,構裝於基板之部分。
第1側方支持部14具有第1外部端子用安裝部。於第1外部端子用安裝部,安裝支持有對應之第1外部端子16之第1外部側方部16b。第1外部側方部16b具有複數個用以構裝於未圖示之電路基板之接地電極之第1外部構裝部16a。第1外部構裝部16a形成於第3方向之下端。
第1外部端子16為連接於接地電位之導體。第1外部端子16藉由連接於接地電位,可屏蔽來自外部之電磁波或來自第1內部端子12之不必要輻射,將由第1外部端子16包圍之空間設為電磁波遮蔽空間。也就是,第1外部端子16係用於藉由包圍第1內部端子12而電磁性屏蔽第1內部端子12之構件。作為第1外部端子16,例如可使用磷青銅。磷青銅為具有導電性並且能夠彈性變形之材料。第1外部端子16例如藉由彎曲加工而形成。
〔第2連接器〕 一面參照圖2及圖3,一面對第2連接器20之概略構成進行說明。圖2係構成圖1所示之電連接器組1之第2連接器20之立體圖。圖3係圖2所示之第2連接器20之俯視圖。
第2連接器20具有第2絕緣性構件21、第2內部端子22、第2屏蔽端子25、及2個第2外部端子26、26(以下有時簡單記載為第2外部端子26)。作為第2絕緣性構件21,例如使用液晶聚合物等電絕緣性樹脂。第2絕緣性構件21具有第2端子保持部23、及2個第2側方支持部24。第2端子保持部23配設於第2連接器20之第1方向之大致中央部,2個第2側方支持部24分別分離配設於第2連接器20之第1方向之兩端部。
第2端子保持部23具有凹狀之第2內部端子用安裝部。藉由於第2內部端子用安裝部安裝第2內部端子22,保持第2內部端子22。第2內部端子22配設於第2連接器20之第1方向之大致中央部,由沿第1方向排列之複數個連接端子(例如凸型形狀)構成。因此,第2內部端子22通常亦稱為公型多極連接端子。第2內部端子22相對於第1內部端子12一一對應。第2內部端子22卡合於對應之第1內部端子12形成電性連接。
為了抑制第2內部端子22之行間之電磁波之干擾,於第2方向之一側及另一側之第2內部端子22之行之間設有導電性之第2屏蔽端子25。第2屏蔽端子25例如鑲嵌保持於第2端子保持部23之中央槽。第2屏蔽端子25沿第1方向延伸。
第2內部端子22例如為連接於訊號電位或接地電位之導體,將具有導電性之棒狀構件彎曲而構成。作為第2內部端子22,例如可使用磷青銅。磷青銅為具有導電性並且能夠彈性變形之材料。於第2內部端子22之表面,例如可進行鍍金等。第2內部端子22具有用以構裝於未圖示之電路基板之焊墊電極之第2內部構裝部22a。第2內部構裝部22a形成於第2方向之側端。
2個第2側方支持部24分別具有第2外部端子用安裝部。於第2外部端子用安裝部,安裝支持有對應之第2外部端子26。第2外部端子26具有用以構裝於未圖示之電路基板之接地電極之第2外部構裝部26a。第2外部構裝部26a形成於第3方向之下端。
第2外部端子26為連接於接地電位之導體。第2外部端子26藉由連接於接地電位,可屏蔽來自外部之電磁波或來自第2屏蔽端子25之不必要輻射,將由第2外部端子26包圍之空間設為電磁波遮蔽空間。也就是,第2外部端子26係用於電磁性屏蔽第2屏蔽端子25之構件。作為第2外部端子26,例如可使用磷青銅。磷青銅為具有導電性並且能夠彈性變形之材料。第2外部端子26例如藉由彎曲加工而形成。
〔第1絕緣性構件(絕緣性構件)〕 一面參照圖6~圖8,一面對第1絕緣性構件11進行說明。圖6係圖4所示之第1連接器10之第1絕緣性構件11之立體圖。圖7係圖6所示之第1絕緣性構件11之俯視圖。圖8係圖5所示之第1連接器10之主要部分放大圖。
第1絕緣性構件11具有第1端子保持部13、及第1側方支持部14。第1端子保持部13位於第1連接器10之中央部,於俯視下,呈大致矩形形狀。第1側方支持部14以與第1端子保持部13相連之方式形成於第1連接器10之第1方向之側方部,於俯視下,呈大致U字形狀。
第1端子保持部13具有第1側端部(絕緣側端部)13c、及第1延伸部(絕緣延伸部)13d。第1側端部(絕緣側端部)13c與第1側方支持部14相連,並且配置於位於第1方向之側端之第1內部端子12之外側。第1延伸部(絕緣延伸部)13d自第1側端部(絕緣側端部)13c沿第1方向延伸。
如圖8所示,以第1內部端子12之第1內部構裝部12a於俯視下至少露出一部分,自間隙可目視到焊接之部分之方式,第1延伸部13d沿第1方向延伸。以第1延伸部13d之第2方向上之寬度(第2方向寬度A)較第1側端部13c之第2方向上之寬度(實質上為第2方向寬度A+開口寬度C)窄之方式構成尺寸。即,第1延伸部13d以與第1側端部13c中之第2方向上之端部相比,沿第2方向上之中央側後退之方式配設。
故而,位於第1方向之側端之第1內部構裝部12a於俯視下,露出一部分,而未位於側端之第1內部構裝部12a於俯視下露出較位於側端之第1內部構裝部12a之露出區域大之區域。該構成如下所述,除形成開口30以外,於利用射出成形製作第1絕緣性構件11時提高狹小部分中之樹脂之流動性。
藉由第1延伸部13d呈沿第2方向上之中央側後退之形狀,第1端子保持部13中之第2方向上之端部成為沿第2方向切開之切口形狀。故而,藉由第1端子保持部13上之第2方向之端部切開之形狀、及沿第1方向延伸之第1外部延伸部16c,形成開口30。換言之,開口30形成於第1端子保持部13之側。
〔第1外部端子(外部端子)〕 一面參照圖9及圖10,一面對第1外部端子(外部端子)16進行說明。圖9係圖4所示之第1連接器10之第1外部端子16之立體圖。圖10係圖9所示之第1外部端子16之俯視圖。
如圖9及圖10所示,第1外部端子16呈自第3方向俯視下輪廓呈大致矩形之框形。於俯視下,第1外部端子16以連續包圍一側之行及另一側之行之第1內部端子12之方式閉合為周狀。此處,所謂周狀,不一定限定於多邊周狀,例如可為圓周狀、橢圓周狀、組合多邊周狀與圓周狀之形狀等。
第1外部端子16具有第1外部側方部(外部側方部)16b、第1外部延伸部(外部延伸部)16c、引導部17、安裝開口部18、及第1嵌合壁部19。第1外部側方部16b分別設於第1方向之一側之側部及另一側之側部。第1外部側方部16b包括引導部17、安裝開口部18及第1嵌合壁部19。第1嵌合壁部19分別設於第2方向之一側之內側及另一側之內側。於第1嵌合壁部19之內側面,形成有作為嵌合部之第1嵌合凸部19a。於第1連接器10及第2連接器20處於嵌合狀態時,以第1外部端子16之第1嵌合凸部19a卡合於第2外部端子26之第2嵌合凹部29a之方式構成。根據該構成,能夠不影響第1內部端子12或第1屏蔽端子15等而確實地嵌合。
第1外部側方部16b於俯視下呈大致U字狀。引導部17於俯視下呈大致U字狀,自外側朝內側向下傾斜。引導部17於將第2連接器20相對於第1連接器10沿第3方向插入時,用作用於將第2外部端子26準確導引至安裝開口部18之引導裝置。安裝開口部18為形成於引導部17內側之開口,於俯視下呈大致矩形形狀。第1嵌合壁部19沿第3方向延伸。
第1外部延伸部16c以連接一側之側部之第1外部側方部16b及另一側之第1外部側方部16b之方式沿第1方向延伸。第1外部延伸部16c例如於第1方向上呈直線狀延伸。根據該構成,第1外部延伸部16c無需進行複雜加工。2個第1外部延伸部16c於第2方向上分離配設。於第1外部延伸部16c之下部形成有複數個用以構裝於未圖示之電路基板之接地電極之第1外部構裝部16a。
〔開口〕 一面參照圖8,一面對開口30進行說明。圖8係圖5所示之第1連接器10之主要部分放大圖。
如圖8所示,第1外部端子16之第1外部延伸部16c離開第1延伸部(絕緣延伸部)13d並且於第1方向上延伸。於第1延伸部13d與第1外部延伸部16c之間,形成有沿第1方向延伸之開口30。開口30具有開口部30a。第1外部延伸部16c、開口部30a例如於第1方向上呈直線狀延伸。換言之,形成有能夠一次視認到複數個第1內部端子12之第1內部構裝部12a之1個開口30,該開口30藉由使第1絕緣性構件11之一部分離開第1外部端子16而形成。根據該構成,由於開口30於第1方向上以既定寬度均等地開口,因此能夠目視複數個第1內部端子與電路基板之連接狀態,關於第1內部端子12之間距或數量即使存在設計變更,於任一位置皆能夠確認第1內部構裝部12a之狀態。又,由於能夠使第1外部端子16不發生變形而形成開口30,因此可省略對第1外部端子16之複雜加工步驟。
開口30於開口部30a之第1方向之一側及另一側之側端,具有間隙部30b。間隙部30b例如於第1方向上呈直線狀延伸。開口部30a之開口寬度C及間隙部30b之間隙寬度D以能夠確認第1內部端子12之第1內部構裝部12a之狀態之方式構成尺寸。開口部30a之第2方向上之開口寬度C較間隙部30b之第2方向上之間隙寬度D寬。
未位於第1方向之一側及另一側之側端之第1內部構裝部12a上之既定間隔為開口部30a之開口寬度C。未位於側端之第1內部構裝部12a於俯視下露出較位於側端之第1內部構裝部12a之露出區域大之區域。另一方面,位於第1方向之一側及另一側之側端之第1內部構裝部12a上之既定間隔於靠近內側處,為開口部30a之開口寬度C,並且於靠近外側處,為間隙部30b之間隙寬度D。位於第1方向之側端之第1內部構裝部12a於俯視下露出一部分。如上所述,根據此種構造,起到保持開口30並且容易進行樹脂成形之效果。根據該構成,通過開口30,能夠確認第1內部端子12之第1內部構裝部12a之狀態。通過開口30之第1內部構裝部12a之狀態確認例如為構裝時之導電性接合材料(例如焊料)之狀態、電路基板相對於焊墊電極之位置偏移之有無、有無異物之介存等。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藉由於第2方向上寬度較窄之絕緣延伸部13d、及離開絕緣延伸部13d例如僅既定距離並且於第1方向上延伸之外部延伸部16c,形成有開口30,因此無需進行複雜加工,而能夠形成能夠確認內部端子12之內部構裝部12a之狀態之開口30。
〔絕緣性構件上之尺寸〕 一面參照圖8,一面將第1絕緣性構件11上之尺寸作為例示進行說明,但始終為例示,並不限定該發明。
如上所述,第1絕緣性構件11例如由液晶聚合物等電絕緣性樹脂構成,利用射出成形製作。若將射出成形中之閘門設於第1側方支持部14,則樹脂自第1側方支持部14朝向第1端子保持部13流動。此時,樹脂經由連接第1側方支持部14及第1端子保持部13之第1側端部13c,自第1側方支持部14流向第1端子保持部13。流經第1側端部13c之樹脂流經第1延伸部13d,並且一部分樹脂流向第1端子間支持部13f。即,流經第1側端部13c之樹脂分開流向第1延伸部13d及第1端子間支持部13f。
如圖8所示,將第1延伸部13d之第2方向之寬度設為第2方向寬度A,將第1端子間支持部13f之第1方向之寬度設為第1方向寬度B。於第2方向寬度A大於第1方向寬度B之情形時,存在樹脂未適當流向第1端子間支持部13f之情況。故而,較佳為第1方向寬度B為第2方向寬度A以上(第1方向寬度B≧第2方向寬度A)之關係。藉此,能夠保持第1內部端子12間之電絕緣性。又,於藉由縮小第1內部端子12間之間距而使第1端子間支持部13f變得狹小(第1方向寬度B變小)之情形時,即窄間距化之情形時,滿足上述關係變得更加重要。
進而,若縮小第2方向寬度A,則相對而言開口寬度C擴大,因此能夠容易確認第1內部構裝部12a之狀態。例如第2方向寬度A與開口寬度C之比率可設為大概2:1。又,於第1連接器10於第1端子保持部13之第2方向之中央具有第1屏蔽保持部13a之情形時,藉由填充於第1端子間支持部13f之樹脂亦流向第1屏蔽保持部13a,而確實地進行對經由第1端子間支持部13f之第1屏蔽保持部13a之樹脂填充。
又,於僅可於排列之複數個第1端子12之第1方向上之外側設置樹脂流入口(閘門)之情形時,較佳為以樹脂遍及第1端子間支持部13f之各者,並且樹脂適當填充於第1端子間支持部13f之方式,第1方向寬度B與第2方向寬度A相等(第1方向寬度B=第2方向寬度A)。藉此,樹脂均等地分開流向第1延伸部13d及第1端子間支持部13f,能夠進行穩定之樹脂填充。
〔第2實施形態〕 一面參照圖11,一面對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11係第2實施形態之第1連接器10之俯視圖。
於第2實施形態之第1連接器10中,特徵在於第1屏蔽保持部13a具備切口開口32。
如上所述,於第1屏蔽保持部13a保持沿第1方向延伸之第1屏蔽端子15。第1屏蔽端子15具有用以構裝於未圖示之電路基板之接地電極之第1屏蔽構裝部(屏蔽構裝部)15a。第1屏蔽構裝部15a分別形成於第1方向之一側及另一側之側端。
切口開口32係以第1屏蔽端子15之第1屏蔽構裝部15a於俯視下至少露出一部分之方式切開之開口。切口開口32係以對應於第1屏蔽構裝部15a之方式,藉由分別切開第1方向之一側及另一側之側端而形成。切口開口32例如設為矩形形狀。
根據該構成,通過切口開口32,能夠確認第1屏蔽端子15之第1屏蔽構裝部15a之狀態。通過切口開口32之第1屏蔽構裝部15a之狀態確認例如為構裝時之導電性接合材料(例如焊料)之狀態、電路基板與接地電極之位置偏移之有無、有無異物之介存等。
對該發明之具體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該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可於該發明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並實施。
開口30之開口部30a可於第1方向上延伸至第1側端部13c。即,開口30可省略間隙部30b,以將開口部30a於第1方向上延伸至第1側方支持部14附近之方式構成。藉此,第1內部端子12之第1內部構裝部12a於俯視下可全部露出。根據該構成,通過開口30,能夠容易確認所有第1內部構裝部12a之狀態。
總結該發明及實施形態,如下所示。
該發明之一態樣之電連接器10之特徵在於以如下方式構成:具備: 複數個內部端子12,於第1方向上排列; 絕緣性構件11,具有保持上述內部端子12之端子保持部13;及 外部端子16,包圍上述內部端子12; 上述端子保持部13具有於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之絕緣延伸部13d, 上述外部端子16於至少一部分具有離開上述絕緣延伸部13d並且於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之外部延伸部16c, 於上述絕緣延伸部13d與上述外部延伸部16c之間形成有於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之開口30, 通過上述開口30,能夠確認上述內部端子12之內部構裝部12a之狀態。
根據上述構成, 由於藉由於第1方向上延伸之絕緣延伸部13d、及離開絕緣延伸部13d並且於第1方向上延伸之外部延伸部16c,形成開口30,因此無需進行複雜加工,而能夠形成能夠確認內部端子12之內部構裝部12a之狀態之開口30。
又,於一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10中, 上述內部端子12之上述內部構裝部12a於俯視下於上述開口30內露出。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容易進行通過開口30之內部構裝部12a之狀態確認。
又,於一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10中, 上述外部延伸部16c於俯視下於上述第1方向上呈直線狀延伸。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由於開口30於第1方向上以既定寬度均等地開口,因此關於內部端子12之間距或數量即使存在設計變更,於任一位置皆能夠確認內部構裝部12a之狀態。
又,於一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10中, 上述端子保持部13具有位於相鄰之2個上述內部端子12之間之端子間支持部13f, 上述端子間支持部13f之第1方向寬度B為上述絕緣延伸部13d於與上述第1方向正交之第2方向上之第2方向寬度A以上。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由於可對狹小之第1端子間支持部13f進行穩定之樹脂填充,並且藉由縮窄第2方向寬度A而相對擴大開口30之開口寬度,因此能夠容易確認第1內部構裝部12a之狀態。
又,於一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10中, 上述端子間支持部13f之上述第1方向寬度B等於上述絕緣延伸部13d之上述第2方向寬度A。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由於樹脂均等地分開流向第1延伸部13d及第1端子間支持部13f,因此可進行穩定之樹脂填充。
又,於一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10中, 以相對於上述內部端子12於上述第1方向上排列之一側之行沿與上述第1方向正交之第2方向分離之方式,配置有上述內部端子12於上述第1方向上排列之另一側之行。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於具有限定大小之第1端子保持部13之區域中,能夠配置複數個第1內部端子12。
又,於一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10中,以如下方式構成: 於上述一側之行與上述另一側之行之間,設有用於隔離上述一側之行與上述另一側之行之屏蔽端子15, 上述端子保持部13具有以電性絕緣之狀態保持上述屏蔽端子15之屏蔽保持部13a, 藉由切開上述屏蔽保持部13a之上述第1方向之側端而形成有切口開口32, 通過上述切口開口32,能夠確認上述屏蔽端子15之屏蔽構裝部15a。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通過切口開口32,能夠確認第1屏蔽端子15之第1屏蔽構裝部15a之狀態。
又,於一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10中, 上述屏蔽端子15之上述屏蔽構裝部15a於俯視下於上述切口開口32內露出。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容易進行通過切口開口32之屏蔽構裝部15a之狀態確認。
又,於一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10中, 上述外部端子16於上述外部延伸部16c之上述第1方向之側端側,具有外部側方部16b,於上述外部側方部16b,形成有用於可插拔地嵌合之嵌合部19a。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不會影響第1內部端子12或第1屏蔽端子15等而能夠確實地嵌合。
該發明之一態樣之電連接器組1之特徵在於具備: 上述電連接器10、及相對於上述電連接器10沿插拔方向可插拔地嵌合之對方電連接器20。
根據上述構成,能夠提供一種無需進行複雜加工,而可形成能夠確認內部端子12之內部構裝部12a之狀態之開口30之電連接器組1。
1:電連接器組 10:第1連接器(電連接器) 11:第1絕緣性構件(絕緣性構件) 12:第1內部端子(內部端子) 12a:第1內部構裝部(內部構裝部) 13:第1端子保持部(端子保持部) 13a:第1屏蔽保持部(屏蔽保持部) 13c:第1側端部(絕緣側端部) 13d:第1延伸部(絕緣延伸部) 13f:第1端子間支持部(端子間支持部) 14:第1側方支持部 15:第1屏蔽端子(屏蔽端子) 15a:第1屏蔽構裝部(屏蔽構裝部) 16:第1外部端子(外部端子) 16a:第1外部構裝部 16b:第1外部側方部(外部側方部) 16c:第1外部延伸部(外部延伸部) 17:引導部 18:安裝開口部 19:第1嵌合壁部 19a:第1嵌合凸部(嵌合部) 20:第2連接器(對方電連接器) 21:第2絕緣性構件 22:第2內部端子 22a:第2內部構裝部 23:第2端子保持部 24:第2側方支持部 25:第2屏蔽端子 25a:第2屏蔽構裝部 26:第2外部端子 26a:第2外部構裝部 29a:第2嵌合凹部 30:開口 30a:開口部 30b:間隙部 32:切口開口 A:第2方向寬度 B:第1方向寬度 C:開口寬度 D:間隙寬度
[圖1]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組之立體圖。 [圖2]係構成圖1所示之電連接器組之第2連接器之立體圖。 [圖3]係圖2所示之第2連接器之俯視圖。 [圖4]係構成圖1所示之電連接器組之第1連接器之立體圖。 [圖5]係圖4所示之第1連接器之俯視圖。 [圖6]係圖4所示之第1連接器之第1絕緣性構件之立體圖。 [圖7]係圖6所示之第1絕緣性構件之俯視圖。 [圖8]係圖5所示之第1連接器之主要部分放大圖。 [圖9]係圖4所示之第1連接器之第1外部端子之立體圖。 [圖10]係圖9所示之第1外部端子之俯視圖。 [圖11]係第2實施形態之第1連接器之俯視圖。
12:第1內部端子(內部端子)
12a:第1內部構裝部(內部構裝部)
13:第1端子保持部(端子保持部)
13c:第1側端部(絕緣側端部)
13d:第1延伸部(絕緣延伸部)
13f:第1端子間支持部(端子間支持部)
16c:第1外部延伸部(外部延伸部)
30:開口
30a:開口部
30b:間隙部
A:第2方向寬度
B:第1方向寬度
C:開口寬度
D:間隙寬度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其特徵在於以如下方式構成:具備: 複數個內部端子,於第1方向上排列且朝向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延伸; 絕緣性構件,具有保持上述內部端子之端子保持部;及 外部端子,從與上述第1方向及上述第2方向垂直之第3方向觀察,其包圍上述內部端子及上述絕緣性構件;且 上述端子保持部具有於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之絕緣延伸部, 上述外部端子於至少一部分具有離開上述絕緣延伸部並且於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之外部延伸部, 於上述絕緣延伸部與上述外部延伸部之間形成有於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之開口, 通過上述開口,能夠確認上述內部端子之內部構裝部之狀態。
  2. 如請求項1之電連接器,其中 從上述第3方向觀察,上述內部端子之上述內部構裝部於上述開口內露出。
  3. 如請求項1或2之電連接器,其中 從上述第3方向觀察,上述外部延伸部於上述第1方向上呈直線狀延伸。
  4. 如請求項1或2之電連接器,其中 上述端子保持部具有位於相鄰之2個上述內部端子之間之端子間支持部, 上述端子間支持部之第1方向寬度為上述絕緣延伸部之上述第2方向上之第2方向寬度以上。
  5. 如請求項4之電連接器,其中 上述端子間支持部之上述第1方向寬度等於上述絕緣延伸部之上述第2方向寬度。
  6. 如請求項1或2之電連接器,其中 以相對於上述內部端子於上述第1方向上排列之一側之行沿上述第2方向分離之方式,配置有上述內部端子於上述第1方向上排列之另一側之行。
  7. 如請求項6之電連接器,其以如下方式構成: 於上述一側之行與上述另一側之行之間,設有用於隔離上述一側之行與上述另一側之行之屏蔽端子, 上述端子保持部具有以電性絕緣之狀態保持上述屏蔽端子之屏蔽保持部, 藉由切開上述屏蔽保持部之上述第1方向之側端側而形成有切口開口, 通過上述切口開口,能夠確認上述屏蔽端子之屏蔽構裝部。
  8. 如請求項7之電連接器,其中 於俯視下,上述屏蔽端子之上述屏蔽構裝部於上述切口開口內露出。
  9. 如請求項1或2之電連接器,其中 上述外部端子於上述外部延伸部之上述第1方向之側端側,具有外部側方部,於上述外部側方部,形成有用於可插拔地嵌合之嵌合部。
  10. 一種電連接器組,其具備: 如上述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電連接器、及相對於上述電連接器沿插拔方向可插拔地嵌合之對方電連接器。
TW109120788A 2019-06-24 2020-06-19 電連接器及具備該電連接器之電連接器組 TWI7427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9-116400 2019-06-24
JP2019116400 2019-06-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5857A true TW202105857A (zh) 2021-02-01
TWI742732B TWI742732B (zh) 2021-10-11

Family

ID=74061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0788A TWI742732B (zh) 2019-06-24 2020-06-19 電連接器及具備該電連接器之電連接器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94110A1 (zh)
JP (1) JP7226547B2 (zh)
CN (1) CN216872292U (zh)
TW (1) TWI742732B (zh)
WO (1) WO20202621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94901B1 (ko) * 2020-05-13 2023-02-06 니혼 고꾸 덴시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커넥터
US11489291B2 (en) * 2020-05-13 2022-11-0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7154B2 (ja) * 1998-05-06 2002-04-22 ケル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SG174642A1 (en) * 2010-03-22 2011-10-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Board-to-board connector
JP2016152084A (ja) * 2015-02-16 2016-08-22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コネクタ
JP6179564B2 (ja) * 2015-07-29 2017-08-1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281539B2 (ja) * 2015-07-29 2018-02-2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JP6256426B2 (ja) * 2015-07-29 2018-01-1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
US9893480B2 (en) * 2015-09-04 2018-02-13 Tyco Electronics Japan G.K. Connector
US20170271813A1 (en) * 2016-03-17 2017-09-21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sert molded holding members
JP6701345B2 (ja) * 2016-08-04 2020-05-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17415B1 (ja) * 2016-08-04 2017-04-19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8258484B (zh) * 2016-12-28 2020-02-2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JP6885730B2 (ja) * 2017-01-06 2021-06-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遮蔽シールド板付きコネクタ
JP6806028B2 (ja) * 2017-01-19 2020-12-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JP6573135B2 (ja) * 2017-11-06 2019-09-1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JP6493611B1 (ja) * 2018-08-03 2019-04-03 Smk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7108531B2 (ja) * 2018-12-27 2022-07-28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組立体
CN209329318U (zh) * 2018-12-28 2019-08-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JP7273525B2 (ja) * 2019-01-29 2023-05-15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CN209571614U (zh) * 2019-04-18 2019-11-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26547B2 (ja) 2023-02-21
WO2020262138A1 (ja) 2020-12-30
US20220094110A1 (en) 2022-03-24
CN216872292U (zh) 2022-07-01
JPWO2020262138A1 (zh) 2020-12-30
TWI742732B (zh) 2021-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46857B1 (ko) 플러그 커넥터와 리셉터클 커넥터를 갖는 커넥터 조립체
US9935393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US9960522B2 (en) Connector
TWI425726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39197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8083530B2 (en)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JP7349635B2 (ja) コネクタ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ソケット及びヘッダ
US116998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urrounding shield member with outward protrusion connected to a circuit board
TWI796649B (zh) 連接器組裝體及連接器
TW201711312A (zh) 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
US107419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200929736A (en) Shield case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incorporating same
TWI742732B (zh) 電連接器及具備該電連接器之電連接器組
US116646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ielding between low and high frequency terminal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210218196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device
US1140480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hielding shells surrounding each of first and second connectors
KR20210076115A (ko) 동축 커넥터 세트에 있어서의 그라운드 접속 구조
JP2012230857A (ja) シールド
JP2020071954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US10594061B1 (en) Solder component
TW201212435A (en) Connector and body used by the connector
JP2011049118A (ja) 基板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20230063034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WO2022185950A1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を備える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
KR20130080239A (ko) 쉘의 구조가 개선된 인터페이스 커넥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