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1414A - 連動煞車系統 - Google Patents

連動煞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1414A
TW202041414A TW108115039A TW108115039A TW202041414A TW 202041414 A TW202041414 A TW 202041414A TW 108115039 A TW108115039 A TW 108115039A TW 108115039 A TW108115039 A TW 108115039A TW 202041414 A TW202041414 A TW 20204141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positioning portion
fixing frame
inner wire
operating le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5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7437B (zh
Inventor
郭榮彬
Original Assignee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5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743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7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743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1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141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連動煞車系統,包括有第一煞車操作裝置、第二煞車操作裝置、第一煞車產生裝置、第二煞車產生裝置、第一煞車導線、第二煞車導線以及一煞車油管。第一煞車操作裝置包括第一固定架、以第一樞接點樞接於第一固定架之第一操作槓桿以及以第二樞接點樞接於第一操作槓桿之平衡件,第一固定架設有一第一定位部與一第二定位部,平衡件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三定位部與一第四定位部,其中,第四定位部設置於第一樞接點、第二樞接點以及第二定位部三點所相連而成的區塊範圍內,當騎乘者按壓第一操作槓桿時,可具有較佳的操作施力放大比例,增加第一煞車產生裝置及第二煞車產生裝置之煞車力。

Description

連動煞車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連動煞車系統,尤指一種適用於動力車輛之連動煞車系統。
政府對於車輛安全相關法令需強制安裝連動煞車系統,請參閱圖8,係習知連動煞車系統之架構圖。圖中出示一種習知連動煞車系統,主要包括有一第一煞車操作裝置91、一第二煞車操作裝置92、一第一煞車產生裝置93、一第二煞車產生裝置94、一第一煞車導線95、一第二煞車導線96以及一煞車油管98。
請一併參閱圖9及圖10,其分別為習知連動煞車系統之部分剖視圖以及第一煞車操作裝置之剖視圖。如圖所示,第一煞車操作裝置91包括一第一固定架912、一第一操作槓桿911以及一平衡件913,第一固定架912設置於一把手99上,把手99樞接於車架(未顯示)上,可供騎乘者操控車輛行駛方向。第一固定架912設有一第一定位部9121與一第二定位部9122。第一操作槓桿911依序分為一端部9111、一握部9112和一根部9113,端部9111常是成球狀以避免事故時危害他人或騎乘者安全,握部9112是供騎乘者以手操作煞車部位,根部9113是第一操作槓桿911樞接於第一固定架912位置(第一樞接點914),根部9113也是平衡件913樞接於第一操作槓桿911位置(第二樞接點915),所述平衡件913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三定位部9131與一第四定位部9132,第二樞接點915係位於第三定位部9131與第四定位部9132之間。
第二煞車操作裝置92包括有一煞車總泵922、一第二操作槓桿921、一搖臂923以及一拖板924,煞車總泵922設置於一把手99上,包括有一缸體9223、一柱塞9221、一油室9224以及一回彈彈簧9222,柱塞9221及回彈彈簧9222容置於油室9224內,並可容納部分液壓油,回彈彈簧9222位於柱塞9221與缸體9223之間並受壓迫長時間對柱塞9221施一彈簧力。搖臂923樞接於煞車總泵922,轉動時可推動柱塞9221移動,使油室9224內之液壓油因柱塞9221作動而產生油壓,第二操作槓桿921樞接於煞車總泵922,當第二操作槓桿921轉動時可推動搖臂923轉動。拖板924樞接於搖臂923上,當拖板924受連動作用移動時可使搖臂923轉動。
第一煞車產生裝置93係為一鼓式煞車裝置,裝置有一第一煞車搖臂931、一煞車盤935、二煞車蹄片933、一輪轂936以及一第一煞車固定架937,煞車盤935裝置有一煞車凸輪932及一銷934,當第一煞車搖臂931受力轉動時,將使第一煞車凸輪932同步轉動,此時煞車蹄片933以銷934為支點而被煞車凸輪932撐開,受撐開後的煞車蹄片933將與輪轂936接觸發生摩擦,使第一煞車產生裝置93產生煞車力。第二煞車產生裝置94係為一碟式煞車裝置,裝置有一煞車卡鉗941以及一煞車碟盤942,當煞車卡鉗941被輸入一油壓時,煞車卡鉗941將夾持煞車碟盤942,使第二煞車產生裝置94產生煞車力。
第一煞車導線95包括一第一內線951以及包覆於第一內線951外部之一第一套管952,第一內線951一端連接第三定位部9131,另一端可驅動該第一煞車搖臂931,第一套管952一端抵接第一定位部9121,另一端抵接第一煞車固定架937;第二煞車導線96包括一第二內線961以及包覆於第二內線961外部之一第二套管962,第二內線961一端連接第四定位部9132,另一端連接拖板924,可驅動搖臂923轉動,第二套管962一端抵接第二定位部9122,另一端抵接煞車總泵922。煞車油管98連接油室9224之一出油口9225以及煞車卡鉗941,藉以將缸體9223內油壓傳輸至煞車卡鉗941。騎乘者作動第二煞車操作裝置92,將使第二煞車產生裝置94產生煞車,騎乘者作動第一煞車操作裝置91,將同時使第一煞車產生裝置93及第二煞車產生裝置94產生煞車。
然而,如圖10所示,在第一煞車操作裝置91配置中第一樞接點914至第二樞接點915的距離為第一長度L1,以及第一樞接點914至端部9111的距離為第二長度L2,是關係著騎乘者操作的施力經由第一操作槓桿911所產生的施力放大比L2/L1,然而第一操作槓桿911與第一樞接點914在第一操作槓桿911外緣必須有一定的厚度H1,同樣在第一操作槓桿911與第二樞接點915在第一操作槓桿911外緣也必須有一定的厚度H4,平衡件913的第四定位部9132由於和第二內線961接合,在考量第二內線961與平衡件913結構強度分別也會有相當的厚度H3與厚度H2,以上厚度H1、厚度H2、厚度H3和厚度H4的累積厚度將影響第一長度L1的設計距離,由於施力放大比L2/L1將影響操作施力輸出,若第一長度L1無法適當的縮短距離將影響騎乘者施力無法被放大而最終導致煞車力不足問題。
發明人緣因於此,本於積極發明之精神,亟思一種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之連動煞車系統,幾經研究實驗終至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連動煞車系統,藉由調整第一固定架、第一操作槓桿、平衡件及第一煞車導線之相對配置位置,使得在不影響結構強度及第一操作槓桿長度的情況下,仍可透過上述方式增加操作施力放大比率,維持煞車產生裝置之煞車力。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連動煞車系統設置於一車輛上,包括有一第一煞車操作裝置、一第二煞車操作裝置、一第一煞車產生裝置、一第二煞車產生裝置、一第一煞車導線、一第二煞車導線以及一煞車油管。
第一煞車操作裝置包括一設置於一把手上之第一固定架、一以一第一樞接點樞接於第一固定架之第一操作槓桿以及一以一第二樞接點樞接於第一操作槓桿之平衡件,第一固定架設有一第一定位部與一第二定位部,平衡件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三定位部與一第四定位部,第二樞接點係位於第三定位部與第四定位部之間。第二煞車操作裝置包括有一設置於一把手上煞車總泵以及一樞接於煞車總泵上之第二操作槓桿,煞車總泵包括有一缸體、一柱塞、一油室以及一連接缸體與柱塞之回彈彈簧,柱塞作動時,使煞車總泵產生一油壓。
第一煞車產生裝置係為一鼓式煞車裝置,裝置有一第一煞車搖臂以及一第一煞車固定架,故當第一煞車產生裝置受施力驅動時,第一煞車產生裝置將產生煞車力;第二煞車產生裝置係為一碟式煞車裝置,裝置有一煞車卡鉗以及一煞車碟盤,故當第二煞車產生裝置受油壓驅動時,第二煞車產生裝置將產生煞車力。
第一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一內線以及包覆於第一內線外部之一第一套管,第一內線一端連接第三定位部,另一端可驅動第一煞車搖臂,第一套管一端抵接第一定位部,另一端抵接第一煞車固定架,亦即,第一煞車導線連接於第一煞車操作裝置與第一煞車產生裝置之間。
第二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二內線以及包覆於第二內線外部之一第二套管,第二內線一端連接第四定位部,另一端可驅動柱塞作動,第二套管一端抵接第二定位部,另一端抵接該煞車總泵,亦即,第二煞車導線連接於第一煞車操作裝置與第二煞車操作裝置之間,提供連動煞車之效果。
煞車油管連接油室之一出油口以及煞車卡鉗,藉以將缸體內油壓傳輸至煞車卡鉗。
其中,第四定位部設置於第一樞接點、第二樞接點以及第二定位部三點所相連而成的區塊範圍內,當騎乘者按壓第一操作槓桿時,可具有較佳的操作施力放大比例,增加第一煞車產生裝置及第二煞車產生裝置之煞車力。藉由上述設計,可使第二樞接點維持設置在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之間,在不改作動關係及結構強度的情況下,可有效縮短第一長度L1之距離,俾能使騎乘者作動第一操作槓桿之施力放大比(第二長度L2/第一長度L1)再增加,提升第一操作槓桿對應煞車力之產生效率。
若騎乘者持續加大施力按壓第一操作槓桿時,平衡件之外緣將與該第一操作槓桿產生干涉,以限制平衡件繼續增加第二內線的施力。藉此,第二內線所對應之第二煞車產生裝置無法連動產生更多的煞車力道,避免過度煞車而造成輪胎打滑失控的危險。
上述情況下,第一內線仍可持續增加施力,不受平衡件與第一操作槓桿產生干涉的影響。藉此,當騎乘者持續加大施力按壓第一操作槓桿時,第一煞車產生裝置可持續增加煞車力道,而第二煞車產生裝置則為了避免前輪煞車鎖死而存在煞車力上限值。
上述第二煞車操作裝置可更包括一樞接於煞車總泵上之搖臂,第二操作槓桿轉動時可推動搖臂旋轉,使煞車總泵產生一油壓。藉此,透過搖臂的設置,當騎乘者按壓第二操作槓桿時,可輕易的將施力傳遞至煞車總泵,使第二煞車產生裝置提供一煞車力。
此外,本發明更包括另一種連動煞車系統設置於一車輛上,包括:一第一煞車操作裝置、一第二煞車操作裝置、一第一煞車產生裝置、一第二煞車產生裝置、一第一煞車導線、一第二煞車導線以及一第三煞車導線。
第一煞車操作裝置包括一設置於一把手上之第一固定架、一以一第一樞接點樞接於第一固定架之第一操作槓桿以及一以一第二樞接點樞接於第一操作槓桿之平衡件,第一固定架設有一第一定位部與一第二定位部,平衡件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三定位部與一第四定位部,第二樞接點係位於第三定位部與第四定位部之間。第二煞車操作裝置包括有一設置於一把手上之第二固定架以及一樞接於該第二固定架之第二操作槓桿。
第一煞車產生裝置係為一鼓式煞車裝置,裝置有一第一煞車搖臂以及一第一煞車固定架,故當第一煞車產生裝置受施力驅動時,第一煞車產生裝置將產生煞車力;第二煞車產生裝置係為一鼓式煞車裝置,裝置有一第二煞車搖臂以及一第二煞車固定架,故當第二煞車產生裝置受施力驅動時,第二煞車產生裝置將產生煞車力。
第一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一內線以及包覆於第一內線外部之一第一套管,第一內線一端連接第三定位部,另一端可驅動第一煞車搖臂,第一套管一端抵接第一定位部,另一端抵接第一煞車固定架,亦即,第一煞車導線連接於第一煞車操作裝置與第一煞車產生裝置之間。
第二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二內線以及包覆於第二內線外部之一第二套管,第二內線一端連接第四定位部,另一端可驅動第二煞車搖臂轉動,第二套管一端抵接第二定位部,另一端抵接第二煞車固定架,亦即,第二煞車導線連接於第一煞車操作裝置與第二煞車產生裝置之間,提供連動煞車之效果。
第三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三內線以及包覆於第三內線外部之一第三套管,第三內線一端連接第二操作槓桿,另一端可驅動第二煞車搖臂,第三套管一端抵接第二固定架,另一端抵接第二煞車固定架,亦即,第三煞車導線連接於第二煞車操作裝置與第二煞車產生裝置之間。
其中,第四定位部設置於第一樞接點、第二樞接點以及第二定位部三點所相連而成的區塊範圍內,當騎乘者按壓第一操作槓桿時,可具有較佳的操作施力放大比例,增加第一煞車產生裝置及第二煞車產生裝置之煞車力。
以上概述與接下來的詳細說明皆為示範性質是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而有關本發明的其他目的與優點,將在後續的說明與圖示加以闡述。
請參閱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架構圖。圖中出示一種設置於一車輛上之連動煞車系統,主要包括有一第一煞車操作裝置1、一第二煞車操作裝置2、一第一煞車產生裝置3、一第二煞車產生裝置4、一第一煞車導線5、一第二煞車導線6以及一煞車油管8。
請一併參閱圖2至圖3,其分別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部分剖視圖以及第一煞車操作裝置之剖視圖。如圖所示,第一煞車操作裝置1包括一第一固定架12、一第一操作槓桿11以及一平衡件13,第一固定架12設置於一把手9上,第一固定架12設有一第一定位部121與一第二定位部122。第一操作槓桿11以一第一樞接點14樞接於第一固定架12,平衡件13以一第二樞接點15樞接於第一操作槓桿11。所述平衡件13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三定位部131與一第四定位部132,第二樞接點15係位於第三定位部131與第四定位部132之間。
第二煞車操作裝置2包括有一煞車總泵22、一第二操作槓桿21、一搖臂23以及一拖板24,煞車總泵22設置於一把手9上,包括有一缸體223、一柱塞221、一油室224以及一回彈彈簧222,柱塞221及回彈彈簧222容置於油室224內,並可容納部分液壓油,回彈彈簧222位於柱塞221與缸體223之間並受壓迫長時間對柱塞221施一彈簧力。在本實施例中,搖臂23樞接於煞車總泵22,轉動時可推動柱塞221移動,使油室224內之液壓油因柱塞221作動而產生油壓,第二操作槓桿21樞接於煞車總泵22,當第二操作槓桿21轉動時可推動搖臂23轉動。拖板24樞接於搖臂23上,當拖板24受連動作用移動時可使搖臂23轉動。除此之外,所述第二煞車操作裝置2亦可省略搖臂23的設置,直接以第二煞車導線6拉動柱塞221作動而產生油壓,不以上述形式為限。
第一煞車產生裝置3係為一鼓式煞車裝置,裝置有一第一煞車搖臂31、一煞車盤35、二煞車蹄片33、一輪轂36以及一第一煞車固定架37,煞車盤35裝置有一煞車凸輪32及一銷34,當第一煞車搖臂31受力轉動時,將使第一煞車凸輪32同步轉動,此時煞車蹄片33以銷34為支點而被煞車凸輪32撐開,受撐開後的煞車蹄片33將與輪轂36接觸發生摩擦,使第一煞車產生裝置3產生煞車力。第二煞車產生裝置4係為一碟式煞車裝置,裝置有一煞車卡鉗41以及一煞車碟盤42,當煞車卡鉗41被輸入一油壓時,煞車卡鉗41將夾持煞車碟盤42,使第二煞車產生裝置4產生煞車力。
第一煞車導線5包括一第一內線51以及包覆於第一內線51外部之一第一套管52,第一內線51一端連接第三定位部131,另一端可驅動該第一煞車搖臂31,第一套管52一端抵接第一定位部121,另一端抵接第一煞車固定架37;第二煞車導線6包括一第二內線61以及包覆於第二內線61外部之一第二套管62,第二內線61一端連接第四定位部132,另一端連接拖板24,可驅動搖臂23轉動,第二套管62一端抵接第二定位部122,另一端抵接煞車總泵22。煞車油管8連接油室224之一出油口2241以及煞車卡鉗41,藉以將缸體223內油壓傳輸至煞車卡鉗41。
接著,請參閱圖4,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第一煞車操作裝置之配置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重要特徵在於:第四定位部132設置於第一樞接點14、第二樞接點15以及第二定位部122三點所相連而成的區塊範圍A內,且第二樞接點15依然在第三定位部131和第四定位部132之間。當騎乘者按壓第一操作槓桿11時,可具有較佳的操作施力放大比L2/L1,增加第一煞車產生裝置3及第二煞車產生裝置4之煞車力。
請參閱圖5,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第一煞車操作裝置之作動圖。如圖所示,當騎乘者按壓第一操作槓桿11,使該第一操作槓桿11處於被操作狀態時,由於平衡件13係位於第三定位部131和第四定位部132之間,因此第一內線51與第二內線61受力將依第一操作槓桿11與第二樞接點15分別與第四定位部132及第三定位部131距離比例輸出,將施力傳輸至第一煞車產生裝置3及第二煞車產生裝置4。
請參閱圖6,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第一煞車操作裝置之持續作動圖。若騎乘者持續加大施力按壓第一操作槓桿11時,平衡件13之外緣將與第一操作槓桿11產生干涉,以限制平衡件13繼續增加第二內線61的施力。藉此,第二內線61所對應之第二煞車產生裝置4無法連動產生更多的煞車力道,避免過度煞車而造成輪胎打滑失控的危險。
上述情況下,第一內線51仍可持續增加施力,不受平衡件13與第一操作槓桿11產生干涉的影響。藉此,當騎乘者持續加大施力按壓第一操作槓桿11時,第一煞車產生裝置3可持續增加煞車力道,而第二煞車產生裝置4則為了避免前輪煞車鎖死而存在煞車力上限值。
請參閱圖7,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架構圖。如圖所示,係本發明另一款連動煞車系統,基本上係將第一實施例之第二煞車產生裝置4由碟式煞車裝置變更為鼓式煞車裝置,包括有一第一煞車操作裝置1、一第二煞車操作裝置2’、一第一煞車產生裝置3、一第二煞車產生裝置4’、一第一煞車導線5、一第二煞車導線6’以及一第三煞車導線7。關於第一煞車操作裝置1、第一煞車產生裝置3以及第一煞車導線5之結構特徵與配置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便不再贅述。
其中,第二煞車操作裝置2’包括一設置於一把手9上之第二固定架25以及一樞接於第二固定架25之第二操作槓桿21。第二煞車產生裝置4’是習知的鼓式煞車,包括一煞車盤44、一第二煞車搖臂43以及一第二煞車固定架45,當第二煞車搖臂43轉動時將使第二煞車產生裝置4’產生煞車力。
第二煞車導線6’包括一第二內線61’以及包覆於第二內線61’外部之一第二套管62’,第二內線61’一端連接第四定位部132,另一端可驅動第二煞車搖臂43,第二套管62’一端抵接第二定位部122,另一端抵接第二煞車固定架45;第三煞車導線7包括一第三內線71以及包覆於第三內線71外部之一第三套管72,第三內線71一端連接第二操作槓桿21,另一端可驅動第二煞車搖臂43,第三套管一端抵接第二固定架25,另一端抵接第二煞車固定架45。
由上述二設計,本發明可使第二樞接點維持設置在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之間,且在不改作動關係及結構強度的情況下,可有效縮短第一長度L1之距離,俾能使騎乘者作動第一操作槓桿之施力放大比(第二長度L2/第一長度L1)再增加,提升第一操作槓桿對應煞車力之產生效率。
上述實施例僅係為了方便說明而舉例而已,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1:第一煞車操作裝置 11:第一操作槓桿 12:第一固定架 121:第一定位部 122:第二定位部 13:平衡件 131:第三定位部 132:第四定位部 14:第一樞接點 15:第二樞接點 2,2’:第二煞車操作裝置 21:第二操作槓桿 22:煞車總泵 221:柱塞 222:回彈彈簧 223缸體 224:油室 2241:出油口 23:搖臂 24:拖板 25:第二固定架 3:第一煞車產生裝置 31:第一煞車搖臂 32:煞車凸輪 33:煞車蹄片 34:銷 35:煞車盤 36:輪轂 37:第一煞車固定架 4,4’:第二煞車產生裝置 41:煞車卡鉗 42:煞車碟盤 43:第二煞車搖臂 44:煞車盤 45:第二煞車固定架 5:第一煞車導線 51:第一內線 52:第一套管 6,6’:第二煞車導線 61,61’:第二內線 62,62’:第二套管 7:第三煞車導線 71:第三內線 72第三套管 8:煞車油管 9:把手 91:第一煞車操作裝置 911:第一操作槓桿 9111:端部 9112:握部 9113:根部 912:第一固定架 9121:第一定位部 9122:第二定位部 913:平衡件 9131:第三定位部 9132:第四定位部 914:第一樞接點 915:第二樞接點 92:第二煞車操作裝置 921:第二操作槓桿 922:煞車總泵 9221:柱塞 9222:回彈彈簧 9223:缸體 9224:油室 9225:出油口 923:搖臂 924:拖板 93:第一煞車產生裝置 931:煞車搖臂 932:煞車凸輪 933:煞車蹄片 934:銷 935:煞車盤 936:輪轂 937:煞車固定架 94:第二煞車產生裝置 941:煞車卡鉗 942:煞車碟盤 95:第一煞車導線 951:第一內線 952:第一套管 96:第二煞車導線 961:第二內線 962:第二套管 98:煞車油管 99:把手 A:區塊範圍 L1:第一長度 L2:第二長度 H1~H4:厚度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架構圖。 圖2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部分剖視圖。 圖3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第一煞車操作裝置之剖視圖。 圖4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第一煞車操作裝置之配置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第一煞車操作裝置之作動圖。 圖6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第一煞車操作裝置之持續作動圖。 圖7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連動煞車系統之架構圖。 圖8係習知連動煞車系統之架構圖。 圖9係習知連動煞車系統之部分剖視圖。 圖10係習知連動煞車系統之第一煞車操作裝置之剖視圖。
1:第一煞車操作裝置
11:第一操作槓桿
122:第二定位部
131:第三定位部
132:第四定位部
14:第一樞接點
15:第二樞接點
A:區塊範圍

Claims (5)

  1. 一種連動煞車系統,設置於一車輛上,包括: 一第一煞車操作裝置,包括一設置於一把手上之第一固定架、一以一第一樞接點樞接於該第一固定架之第一操作槓桿以及一以一第二樞接點樞接於該第一操作槓桿之平衡件,該第一固定架設有一第一定位部與一第二定位部,該平衡件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三定位部與一第四定位部,該第二樞接點係位於該第三定位部與第四定位部之間; 一第二煞車操作裝置,包括有一設置於一把手上煞車總泵以及一樞接於該煞車總泵上之第二操作槓桿,該煞車總泵包括有一缸體、一柱塞、一油室以及一連接該缸體與該柱塞之回彈彈簧,該柱塞作動時,使該煞車總泵產生一油壓; 一第一煞車產生裝置,係為一鼓式煞車裝置,裝置有一第一煞車搖臂以及一第一煞車固定架; 一第二煞車產生裝置,係為一碟式煞車裝置,裝置有一煞車卡鉗以及一煞車碟盤; 一第一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一內線以及包覆於該第一內線外部之一第一套管,該第一內線一端連接該第三定位部,另一端可驅動該第一煞車搖臂,該第一套管一端抵接該第一定位部,另一端抵接該第一煞車固定架; 一第二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二內線以及包覆於該第二內線外部之一第二套管,該第二內線一端連接該第四定位部,另一端可驅動該柱塞作動,該第二套管一端抵接該第二定位部,另一端抵接該煞車總泵;以及 一煞車油管,連接該油室之一出油口以及該煞車卡鉗; 其中,該第四定位部設置於該第一樞接點、該第二樞接點以及該第二定位部三點所相連而成的區塊範圍內,當騎乘者按壓第一操作槓桿時,可具有較佳的操作施力放大比例,增加該第一煞車產生裝置及第二煞車產生裝置之煞車力。
  2. 一種連動煞車系統,設置於一車輛上,包括: 一第一煞車操作裝置,包括一設置於一把手上之第一固定架、一以一第一樞接點樞接於該第一固定架之第一操作槓桿以及一以一第二樞接點樞接於該第一操作槓桿之平衡件,該第一固定架設有一第一定位部與一第二定位部,該平衡件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三定位部與一第四定位部,該第二樞接點係位於該第三定位部與第四定位部之間; 一第二煞車操作裝置,包括一設置於一把手上之第二固定架以及一樞接於該第二固定架之第二操作槓桿; 一第一煞車產生裝置,係為一鼓式煞車裝置,裝置有一第一煞車搖臂以及一第一煞車固定架; 一第二煞車產生裝置,係為一鼓式煞車裝置,裝置有一第二煞車搖臂以及一第二煞車固定架; 一第一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一內線以及包覆於該第一內線外部之一第一套管,該第一內線一端連接該第三定位部,另一端可驅動該第一煞車搖臂,該第一套管一端抵接該第一定位部,另一端抵接該第一煞車固定架; 一第二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二內線以及包覆於該第二內線外部之一第二套管,該第二內線一端連接該第四定位部,另一端可驅動該第二煞車搖臂,該第二套管一端抵接該第二定位部,另一端抵接該第二煞車固定架;以及 一第三煞車導線,包括一第三內線以及包覆於該第三內線外部之一第三套管,該第三內線一端連接該第二操作槓桿,另一端可驅動該第二煞車搖臂,該第三套管一端抵接該第二固定架,另一端抵接該第二煞車固定架; 其中,該第四定位部設置於該第一樞接點、該第二樞接點以及該第二定位部三點所相連而成的區塊範圍內,當騎乘者按壓第一操作槓桿時,可具有較佳的操作施力放大比例,增加該第一煞車產生裝置及第二煞車產生裝置之煞車力。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連動煞車系統,其中,當騎乘者持續加大施力按壓該第一操作槓桿時,該平衡件之外緣將與該第一操作槓桿產生干涉,以限制該平衡件繼續增加該第二內線的施力。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連動煞車系統,其中,該第一內線仍可持續增加施力,不受該平衡件與該第一操作槓桿產生干涉的影響。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動煞車系統,其中,該第二煞車操作裝置更包括一樞接於該煞車總泵上之搖臂,該第二操作槓桿轉動時可推動該搖臂旋轉,使該煞車總泵產生一油壓。
TW108115039A 2019-04-30 2019-04-30 連動煞車系統 TWI697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5039A TWI697437B (zh) 2019-04-30 2019-04-30 連動煞車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5039A TWI697437B (zh) 2019-04-30 2019-04-30 連動煞車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7437B TWI697437B (zh) 2020-07-01
TW202041414A true TW202041414A (zh) 2020-11-16

Family

ID=72602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5039A TWI697437B (zh) 2019-04-30 2019-04-30 連動煞車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743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36621A (zh) * 2014-03-27 2015-10-01 Lu Chun Ming 車輛煞車連動及電控裝置
TWM548123U (zh) * 2017-02-08 2017-09-0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連動煞車系統之煞車總泵之改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7437B (zh) 202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88220B1 (ko) 차량의 연동 브레이크 장치
KR101885977B1 (ko) 브레이크 장치
WO2017051785A1 (ja) ブレーキ装置
JP6097993B2 (ja) 前後連動ブレーキ機構
TWI653169B (zh) 供連動煞車系統用之煞車總泵
CN110497998B (zh) 供连动刹车系统用的刹车总泵
TWI555667B (zh) 連動煞車系統
TWI697437B (zh) 連動煞車系統
CN210101914U (zh) 连动刹车系统
JP5058189B2 (ja) 電動式パーキング機構付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TWI746199B (zh) 具切換裝置之連動煞車系統
TWM548123U (zh) 用於連動煞車系統之煞車總泵之改良
CN216943433U (zh) 连动刹车系统
TWI773258B (zh) 連動煞車系統
TWI754382B (zh) 供連動煞車系統用之煞車總泵
TWI729876B (zh) 供連動煞車系統用之煞車總泵
TWI570016B (zh) 連動煞車系統
TWI717657B (zh) 連動煞車系統
CN214776382U (zh) 供连动刹车系统用的刹车总泵
CN214776383U (zh) 具切换装置的连动刹车系统
JPH10218067A (ja)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二系統式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CN213442504U (zh) 供连动刹车系统用的刹车总泵
JP7037518B2 (ja) 車両用ドラムブレーキ
US1738750A (en) Braking apparatus
KR101396866B1 (ko) 차량의 주차브레이크용 캘리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