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0892A - 插線面板 - Google Patents

插線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0892A
TW202040892A TW108127069A TW108127069A TW202040892A TW 202040892 A TW202040892 A TW 202040892A TW 108127069 A TW108127069 A TW 108127069A TW 108127069 A TW108127069 A TW 108127069A TW 202040892 A TW202040892 A TW 20204089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dule socket
patch panel
aforementioned
acc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7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5629B (zh
Inventor
淺香芳晴
松田秀一
土谷州且
小栗梓
曽偉嘉
Original Assignee
日本商日本製線股份有限公司
登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本商日本製線股份有限公司, 登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本商日本製線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5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562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0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089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01R13/74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Structure Of Telephone Exchang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插線面板,使用簡單構造,能以手指單觸操作裝卸模組插座。插線面板具備:機架;框狀的框體,設於前述機架的後面,在內側具有收納部;支持部,與前述框體一體設置;模組插座,可裝卸於前述收納部;以及桿,連接於前述支持部,並可以前述支持部為中心進行蹺板狀轉動,具有:嚙合部,嚙合於設在一端部的前述模組插座;指控部,設在前述一端部相反側的另一端部;以及連接部,連接前述嚙合部與前述指控部,其中藉由使前述指控部在靠近前述模組插座的方向轉動,前述嚙合部在遠離前述模組插座的方向轉動,解除前述嚙合部對於前述模組插座的嚙合。

Description

插線面板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可以單觸操作(one-touch operation)來裝卸模組插座(modular jack)的插線面板(patch panel)。
有一種以高密度配置模組插座的插線面板。此插線面板安裝於19吋的網路機櫃(network rack),利用網路機櫃中的一個機櫃空間。此插線面板具有共48個模組插座,以2列(2段)高密度收納一列24個的模組插座。此插線面板具有機架與對於機架安裝的框狀面板。面板具有可保持各模組插座後部的保持架。保持架從面板下壁向斜上方延伸成腕狀。
當從此插線面板卸除模組插座時,作業者需要壓下腕狀的保持架,解除保持架對於模組插座的嚙合,向後方拔出模組插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04-311439号公報
在維修時或變更網路結構時會頻繁進行從插線面板卸除模組插座。但是,因為上述插線面板以高密度收納模組插座,所以作業者在解除該保持架對模組插座的嚙合時,不能將手指插入至保持架的位置。因此,作業者在機架(下側 凸緣)與模組插座之間的空隙,需要從後方或前方插入螺絲起子等工具,將保持架往下方壓下,解除保持架的嚙合,在該狀態下以手指往後方拉模組插座,來卸除模組插座。因此,在上述以往的插線面板,卸除模組插座時要使用兩手,造成此卸除作業效率顯著低落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插線面板,使用簡單構造,能以手指單觸操作裝卸模組插座。
關於本發明的一個形態的插線面板,具備:機架,具有:前面板;以及突出部,從前述前面板向後方突出;框狀的框體,設於前述機架的後面,在內側具有收納部;支持部,與前述框體一體設置,並比前述突出部的後端更向後方突出;模組插座,可裝卸於前述收納部;以及桿,連接於前述支持部,並可以前述支持部為中心進行蹺板狀轉動,具有:嚙合部,嚙合於設在一端部的前述模組插座;指控部,比在前述一端部相反側的另一端部所設的前述突出部的後端更向後方突出;以及連接部,連接前述嚙合部與前述指控部,其中藉由使前述指控部在靠近前述模組插座的方向轉動,前述嚙合部在遠離前述模組插座的方向轉動,解除前述嚙合部對於前述模組插座的嚙合。
根據本發明,能提供一種插線面板,使用簡單構造,能以手指單觸操作裝卸模組插座。
1U‧‧‧單位
11‧‧‧插線面板
12‧‧‧機架
13‧‧‧分隔壁
13A‧‧‧第一面
13B‧‧‧第二面
13C‧‧‧端面
14‧‧‧卡匣
15‧‧‧模組插座
15A‧‧‧後端
16‧‧‧纜線支持部
17‧‧‧名牌
18‧‧‧前面板
21‧‧‧開口部
22‧‧‧固定部
23‧‧‧突出部
24‧‧‧上側凸緣
25‧‧‧下側凸緣
26‧‧‧嚙合孔
27‧‧‧腕部
28‧‧‧纜線支持樑
28A‧‧‧貫穿孔
29‧‧‧纜線
31‧‧‧埠
32‧‧‧框體
33‧‧‧抵接部
34‧‧‧嚙合片
35‧‧‧第一爪部
36‧‧‧第二爪部
37‧‧‧接受結構槽
38‧‧‧鉤
39‧‧‧指標
39A‧‧‧頂部
39B‧‧‧腳部
40‧‧‧位址表示部
40A‧‧‧識別符號
40B‧‧‧箭頭
41‧‧‧第一接受部
42‧‧‧第二接受部
43‧‧‧第一溝部
44‧‧‧第二溝部
45‧‧‧懸臂桿
46‧‧‧搭扣
51‧‧‧收納部
52‧‧‧桿
53‧‧‧支持部
54‧‧‧軌道
55‧‧‧擋片
56‧‧‧肋
57‧‧‧壁部
58‧‧‧基部
59‧‧‧指控片
61‧‧‧指控部
61A‧‧‧去角部
61AA‧‧‧表示部
62‧‧‧支持塊
63‧‧‧軸部
64‧‧‧嚙合部
65‧‧‧連接部
B‧‧‧後方向
D‧‧‧下方向
D1‧‧‧拔插方向
F‧‧‧前方向
L‧‧‧左方向
R‧‧‧右方向
U‧‧‧上方向
W1、W2‧‧‧寬度
【第一圖】從斜上前方表示關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插線面板的斜視圖。
【第二圖】從斜上後方表示第一圖所示的插線面板的分解斜視圖。
【第三圖】表示第一圖所示的插線面板的一個卡匣與對其裝卸的共六個模組插座的斜視圖。
【第四圖】表示第一圖所示的插線面板的一個分隔壁的第一面的平面圖。
【第五圖】表示第一圖所示的插線面板的分隔壁與指標的斜視圖。
【第六圖】表示第五圖所示的指標背面的斜視圖。
【第七圖】表示第一圖所示的插線面板的一個卡匣的上面圖。
【第八圖】表示第一圖所示的插線面板的一個卡匣的正面圖。
【第九圖】表示第八圖所示的沿著F9-F9線的位置的卡匣及模組插座的剖面圖。
【第十圖】表示在第九圖所示的卡匣及模組插座,桿的指控部在靠近模組插座的方向轉動的狀態的剖面圖。
【第十一圖】表示在第十圖所示的卡匣及模組插座,使模組插座往後方移動的狀態的剖面圖。
【第十二圖】表示在第十一圖所示的卡匣及模組插座,從卡匣完全拔出模組插座的狀態的剖面圖。
以下,參照第一~十二圖,來說明插線面板11的實施形態。此插線面板11包含在左右方向延伸的機架12,被安裝成可對於19吋寬的網路機櫃裝卸,且使用成佔有網路機櫃中的一個階層(一區塊)。如第一圖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插線面板11具有1U(單位),即1.75吋的高度,在網路機櫃中佔有1U程度的區塊。又,此每1U的模組插座15(埠31)的數量為例如48個。因此,實施形態的插線面板11實現了1U48埠的高密度插線面板。以下,以第一圖所示的箭 頭F為前方向,箭頭B為後方向,箭頭R為右方向,箭頭L為左方向,箭頭U為上方向,箭頭D為下方向,來進行說明。
如第一、二圖所示,插線面板11具備:機架12,在左右方向細長形成;複數個分隔壁13,被固定成可對於機架12的背面裝卸;複數個卡匣14,被安裝成可在分隔壁13彼此之間裝卸;模組插座15(埠31),被安裝於各卡匣14;纜線支持部16,經由分隔壁13固定於機架12;名牌17,被固定於機架12的前面;以及指標39,被安裝成可裝卸於分隔壁13的端面13C。
機架12為例如金屬板折彎成剖面「C」字形來形成。機架12具有:前面板18;以及突出部23,從前面板18向後方突出。前面板18具有橫長槽狀的複數個(在本實施形態為例如8個)開口部21。在本實施形態中,在上下方向以2列(2段)設有開口部21,各列(各段)中並排地設有4個開口部21。
前面板18在其四個角落具有:固定部22,用來經由螺絲固定在19吋寬度的網路機櫃。突出部23具有:上側凸緣24,從前面板18的上端向後方突出;以及下側凸緣25,從前面板18的下端向後方突出。上側凸緣24及下側凸緣25分別具有用來固定分隔壁13的嚙合孔26。
纜線支持部16具有:一對腕部27,經由分隔壁13固定於機架12;以及纜線支持樑28,跨越一對腕部27之間。纜線支持樑28,具有複數個貫穿孔28A。從後述的模組插座15延伸的纜線29(參照第九圖)也可以藉由通過此貫穿孔28A的可撓性束帶等固定於纜線支持樑28。纜線支持樑28支持從模組插座15延伸的纜線,防止纜線29的自體重量造成的負荷施加於模組插座15與纜線29的連接部。
名牌17是由透明樹脂材料等形成為平板狀,具有可在內部插入紙的形狀。名牌17具有從上面往下方延伸的有底槽,可在此槽內插入記載模組插座15的名稱的紙,或替換成記載其他名稱的紙。
如第三圖所示,模組插座15具有:方形方塊狀的本體以及該本體的後端15A(參照第九圖)。模組插座15可對於卡匣14的收納部51(參照第8圖)裝卸。模組插座15具有:埠31(插入口),可在前面接受通訊用模組插頭(模組插頭、插頭)。如第三、九及十二圖所示,模組插座15具有:抵接部33,抵接於設在下部的框體32的下側緣部(壁部57);以及嚙合片34,設於上部(上面),成為在左右方向細長延伸的突起狀。
如第二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分隔壁13構成5個。分隔壁13被設置成其長方向在上下方向延伸,且以特定間隔分隔機架12的內側空間。分隔壁13是以例如樹脂材料等一體成形。如第二、四及五圖所示,各分隔壁13具有在表背對稱的形狀(左右對稱的形狀),成為扁平板狀。分隔壁13具有:第一面13A;第二面13B,面對第一面13A並具有與第一面13A對稱的形狀;第一爪部35,可嚙合於上側凸緣24的嚙合孔26;以及第二爪部36,可嚙合於下側凸緣25的嚙合孔26。如第二及五圖所示,分隔壁13在位於第一面13A與第二面13B之間的端面13C,具有4個接受結構槽37。4個接受結構槽37中,在上下方向並列的一對接受結構槽37可接受從纜線支持部16的腕部27突出的一對鉤38來支持纜線支持部16。安裝有纜線支持部16的一對鉤38的分隔壁13,位於插線面板11的左右方向的兩端部。
如第四圖所示,第一面13A具有:第一接受部41,位於上方;第二接受部42,位於下方;第一溝部43,設於第一接受部41與第二接受部42之間;以及第二溝部44,設於比第二接受部42更下側。位於第一面13A的相反側的第二面13B也一樣,具有:第一接受部41,位於上方;第二接受部42,位於下方;第一溝部43,設於第一接受部41與第二接受部42之間;以及第二溝部44,設於比第二接受部42更下側。第一接受部41及第二接受部42從第一面13A(第二面13B)的最外表面凹陷成段狀(參照第五圖)。當卡匣14對於機架12安裝時,卡匣14 的後述懸臂桿45的搭扣46被插入第一接受部41及第二接受部42的任一者內部,可嚙合於第一接受部41及第二接受部42的任一者。藉此,卡匣14固定於分隔壁13(機架12)。
指標39被安裝在從插線面板11的右端部數過來第二個分隔壁13與從插線面板11的左端部數過來第二個分隔壁13。如第五圖所示,指標39被構成為可在分隔壁13的端面13C的一對接受結構槽37裝卸。此時,安裝指標39的一對接受結構槽37,與插入有纜線支持部16的一對鉤38的組合不同,是在左右並列的一對接受結構槽37。如第五、六圖所示,指標39具有平板狀的頂部39A與從頂部39A的背面一對地突出的腳部39B。頂部39A的表面具有:位址表示部40,表示卡匣14(框體32)的安裝目標的的位址。位址表示部40具有:識別符號40A,表示用來識別卡匣14(框體32)的A~H為止的符號;以及箭頭40B,表示卡匣14(框體32)的安裝目標的位址或位置。位址表示部40被形成為從印刷、刻印或周圍突出。因此,使用者變得容易識別卡匣14的安裝目標。使用者(作業者)根據此指標(位置表示部40)所示的識別符號40A及箭頭40B表示的位址,只安裝卡匣14(框體32),可簡單地完成組合插線面板11的作業(現場施工)。
如第二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卡匣14對於機架12安裝有共計8個。各卡匣14被安裝成可對分隔壁13的接受部來裝卸。在各卡匣14並排安裝有例如6個模組插座15。因此,插線面板11整體成為具有共計48個模組插座15(埠31)。
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卡匣14在上下方向以2列(2段)固定於機架12,但卡匣14當然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以1列(1段)構成。在此情況下,在前面板18於1列(1段)中並排設有4個開口部21。因此,在此情況下,共計4個卡匣14被安裝於機架12,插線面板11整體被構成為具有共計24個模組插座15(埠31)。
或者是,在各卡匣14,也可以並排安裝有例如4個模組插座15。在此情況下,卡匣14對於機架12準備有共計12個(每1列並排6個),在此情況下也同樣地,插線面板11整體也可以構成為具有共計48個模組插座15(埠31)。又,在收納有如此的4個模組插座15的卡匣14,卡匣14當然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以1列(1段)構成。在此情況下,對於機架12,並排安裝有共計6個卡匣14,插線面板11整體也可以構成為具有共計24個模組插座15(埠31)。如以上所述,卡匣14的總數及一個卡匣14所收納的模組插座15數為一例,可對應實施形態適當變更來實施。
卡匣14是以樹脂材料等一體成形其整體。卡匣14為例如以射出成形來形成。
如第三、七及八圖所示,卡匣14具有:框體32,框在橫方向連續並成為相連的框狀(連續框狀);複數個收納部51,並排社在框體32的內部;複數個桿52,設於框體32上部成一對一對應複數個收納部51;支持部53,連接桿52及框體32;一對懸臂桿45(第二桿),設於框體32的側部;軌道54,在框體32的側部設於懸臂桿45的下側;擋片55,在框體32的側部設於懸臂桿45的更上側;以及補強用肋56,被設成跨越桿52的支持部53與框體32的一個壁部57。
卡匣14安裝於機架12時,軌道54插入分隔壁13的第一溝部43或第二溝部44。藉此,卡匣14安裝時,第一溝部43或第二溝部44可引導卡匣14的滑動移動。擋片55在卡匣14安裝時,抵接於分隔壁13的最外表面,防止卡匣14對分隔壁13傾斜安裝。
如第三及七圖所示,一對懸臂桿45被設成位於卡匣14(框體32)的左右方向的兩端部。懸臂桿45從框體32的側部前方往左右方向突出,之後,往後方延伸,形成為大致「L」字形。懸臂桿45之一,形成為與另一懸臂桿45左右對稱。懸臂桿45具有:基部58,連接於框體32;指控片59,設於前端部;以 及搭扣46,設於基部58與指控片59之間。懸臂桿45從其懸臂結構,藉由使用者手指造成的負重,可在左右方向彎曲。
框體32設在機架12的後面。如第八圖所示,框體32成為將複數個箱狀框部並排連續設置的框狀。如第三圖所示,在框體32的上面,也可以表示有顯示上方向(例如UP)的文字。表示在框體32的文字並沒有限制,也可以將其他DOWN等文字表示在框體32的下面。
如第八圖所示,框體32具有:複數個壁部57,包圍收納部51(收納部51內的模組插座15)的周圍。包圍各收納部51的壁部57為例如構成4面(4個)。如第三及八圖所示,這些4面(4個)的壁部57之中,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壁部57的1面(1個),被形成為與肋56一體連續地且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壁部57與肋56在一直線上並列。然後,如第八及九圖所示,此壁部57延伸的上下方向沿著桿52的後述的指控部61轉動的方向(箭頭方向)。因此,肋56可說是在複數個壁部57之中,沿著指控部61轉動方向延伸的壁部57的至少1面(1個)被延長設置。
如第八圖所示,收納部51是設在框體32內側的四角形空間,對於此一個收納部51,收納一個模組插座15。
如第三、七及九圖所示,支持部53設置成比框體32更向後方(比機架12的突出部23的後端更後方)突出。支持部53與框體32一體設置。支持部53在其間夾著桿52的兩側設有一對。如第八圖所示,支持部53在左右方向,設於對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壁部57的位置。如第三、七及八圖所示,支持部53具有:支持塊62,與框體32一體形成;以及軸部63,從支持塊62向桿52突出。軸部63連接支持塊62與桿52(連接部65),同時支持桿52相對於支持塊62或框體32可旋轉為蹺板狀。軸部63的厚度與桿52的連接部65的厚度大致相同。
如第三、七及九圖所示,桿52成蹺板狀,可以支持部53(軸部63)為中心進行蹺板狀轉動。桿52具有:嚙合部64,設於一端部;指控部61,設於一端部相反側的另一端部;以及連接部65,設於嚙合部64與指控部61之間,連接嚙合部64與指控部61。桿52經由支持部53與框體32成一體。
嚙合部64可與模組插座15,特別是該嚙合片34嚙合。在嚙合部64與嚙合片34嚙合的狀態下,模組插座15不往後方移動,阻止從卡匣14(框體32)脫落(參照第九圖)。
指控部61比突出部23(上側凸緣24)的後端更向後方突出。指控部61比模組插座15的塊狀本體的後端15A更向後方突出。如第七圖所示,在左右方向(寬方向),指控部61的寬度W2比嚙合部64及連接部65的寬度W1更狹窄。因此,因為指控部61的寬度被較小地構成,即使在卡匣14高密度地以複數段安裝許多模組插座15,從上方向的模組插座15的辨識性仍好。
如第十二圖所示,指控部61具有:去角部61A,在平行於模組插座15的拔插方向D1的方向被去角。在本實施形態中,去角部61A的左右方向皆是平行方向。因此,指控部61的厚度變得比桿52的其他部分厚度更小。在此去角部61A,設有表示部61AA,表示文字、圖形、記號之中的至少一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在表示部61AA,表示有例如編號(數字、文字)來顯示從左端的模組插座15的位置,但不限於此,做為表示於表示部61AA的例,也可以是如星號的圖形,也可以是如星狀物的記號,也可以是組合這些文字、圖形、記號者。
如以上所說明的桿52,在無負荷狀態下,如第九圖所示,被傾斜設置成隨著從指控部61靠近嚙合部64,來靠近模組插座15。又,框體32、桿52、支持部53及卡匣14中的其他結構,是以樹脂材料一體成形。
接著,參照第二及九~十二圖,來說明關於本實施形態的插線面板11的作用。
使用者,如第二圖所示,以卡匣14單位可從機架12裝卸模組插座15。此時,使用者如箭頭所示,藉由用拇指與食指向內側按壓一對懸臂桿45並保持卡匣14,可用單手容易地對機架12裝卸卡匣14。
使用者即使以模組插座15單位也可以從卡匣14單手裝卸模組插座15。在對卡匣14安裝模組插座15時,使模組插座15向前方移動,將模組插座15插入收納部51。此時,桿52配置在位於模組插座15上部的嚙合片34上側,以支持部53為中心進行蹺板狀轉動。再者,當嚙合片34前進,經過桿52的嚙合部64,且模組插座15的抵接部33抵接框體32的下側緣部(壁部57),變成模組插座15插入正確位置的狀態。此時,伴隨著「喀嚓」聲,桿回到原來的位置,嚙合部64嚙合於嚙合片34的後面。藉此,使用者可正確地知道模組插座15被收納至框體32。此時,模組插座15如第九圖所示,成為對於框體32正確收納的狀態。此時,如第九圖所示,在嚙合部64與嚙合片34之間也可以設有若干空隙,或是在嚙合部64與嚙合片34之間沒有空隙,嚙合部64與嚙合片34也可以抵接。在此任一情況下,相當於模組插座15對於框體32正確收納的狀態。
另一方面,從卡匣14卸除模組插座15時,如第十圖所示,使用者以一隻手指例如拇指,將桿52的指控部61壓下(上側箭頭)成為指控部61在靠近模組插座15的方向轉動。藉此,嚙合部64在遠離模組插座15的方向轉動。與此同時,以其他指頭例如食指支持模組插座15的下部,向後方拉出(下側箭頭),藉此,如第十一及十二圖所示,解除嚙合片34對嚙合部64的嚙合,同時從框體32拉出的模組插座15被載置於使用者的一隻手指(例如食指)上。如此進行,使用者可不使用工具,以單手單觸操作來從卡匣14移除模組插座15。
上述移除模組插座15的作業,即使在卡匣14安裝於機架12的狀態,及卡匣14從機架12移除的狀態的任一狀態也可以。因此,使用者對應作業內容,也可以在例如卡匣14安裝於機架12的狀態下裝卸模組插座15,也可以在 卡匣14從機架12移除的狀態下裝卸模組插座15。因此,本實施形態的插線面板11,可說在任何狀況下作業性良好,對使用者友善。
此外,本實施形態的插線面板11,在設置許多伺服器等的資料中心或提供雲端服務的業者使用的大規模資料中心,於初期設置網路機櫃時的作業(現場施工)極有用。在如此情況下,例如工廠出貨時對卡匣14以正確順序預先安裝模組插座15,在現場施工僅以卡匣14單位進行安裝作業,也可省略以個別模組插座15單位的安裝作業。此時,使用者(作業者)根據指標39(位址表示部40)表示的識別符號40A及位址,只藉由正確插入卡匣14(框體32)來完成插線面板11的組裝。如此,藉由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插線面板11,可顯著簡化設置現場的作業並縮短工期。又,若預先在工廠出貨時安裝模組插座15於卡匣14,可減少模組插座15插錯等的危險性。
或者是,在施工現場,也有進行電連接模組插座15的端子與纜線29內的個別配線的接線作業,同時進行插線面板11的組裝作業的情況。在如此情況下,因為在施工現場進行大量的組裝、接線作業,會有接線不良或模組插座15的插錯等錯誤產生。根據本實施形態的插線面板11,即使在施工結束前的檢查發現如此錯誤,也可以簡單且迅速地不使用工具來進行模組插座15的交換作業,可顯著減輕使用者(作業者)的作業負擔,縮短工期。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如下所述。插線面板11,具備:機架12,具有:前面板18;以及突出部23,從前面板18向後方突出;框狀的框體32,設於機架12的後面,在內側具有收納部51;支持部53,與框體32一體設置,並比突出部32的後端更向後方突出;模組插座15,可裝卸於收納部51;以及桿52,連接於支持部53,並可以支持部53為中心進行蹺板狀轉動,具有:嚙合部64,嚙合於設在一端部的模組插座15;指控部61,比在一端部相反側的另一端部所設的突出部23的後端更向後方突出;以及連接部65,連接嚙合部64與指控部61, 其中藉由使指控部61在靠近模組插座15的方向轉動,嚙合部64在遠離模組插座15的方向轉動,解除嚙合部64對於模組插座15的嚙合。
根據此結構,因為設有蹺板狀轉動的桿52,在拆卸模組插座15時不需要另外用途的工具等,可僅以單手單觸操作來簡單地拆卸模組插座15。又,藉由使用蹺板原理的簡單結構,可實現能以單觸操作來拆卸模組插座15的結構,可減輕插線面板11的製造所需要的成本。
在此情況下,框體32、桿52及支持部53一體成形。根據此結構,藉由射出成形等一般成形技術,可簡單地形成框體32、桿52以及支持部53。藉此,可減少部件數,顯著降低製造插線面板11所需的成本。
在此情況下,機架12具有:前面板18;以及突出部23,從前面板18向後方突出,其中指控部61,比突出部23的後端更向後方突出。根據此結構,在操作指控部61時,機架12的突出部23不會變成妨礙。
此時,插線面板11具備:肋56,設成跨越支持部53與框體32,其中支持部53比機架12的前述後端更向後方突出,框體32具有:複數個壁部,包圍收納部51的周圍,肋56設成延長在複數個壁部57中沿著指控部61轉動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個壁部。
根據此結構,使用者操作桿52時,可用肋56承受經由指控部61施加於支持部53的負重。又,以此負重在肋56內產生的應力,也被釋放到該肋56被延長形成的壁部57。因此,藉由採取上述結構,肋56的剛性提昇,極力防止使用者操作桿52時支持部53及肋56彎曲,可改善桿52的操作性。又,相較於肋56與該壁部57形成為不同體,具有可簡單化結構的優點。
指控部61比嚙合部64更狹窄。根據此結構,藉由桿52的指控部61,可有效防止模組插座15的辨識性惡化。特別是高密度配置模組插座15時,維持辨識性可提昇作業效率。
指控部61具有:表示部61AA,表示文字、圖形、記號中的至少一者。根據此結構,將文字表示在指控部61,使用者可容易辨識應裝卸的模組插座15所對應的桿52位置。
桿52傾斜成隨著從指控部61靠近嚙合部64,來靠近模組插座15,指控部61具有:去角部61A,在平行於模組插座15的拔插方向D1的方向被去角。
根據此結構,由於指控部61的延伸方向可為平行於模組插座15的拔插方向D1的方向,在使用者操作指控部61時(使桿52蹺板狀轉動時),可容易施力。又,由於指控部61的厚度減少,即使在多段重疊地高密度配置模組插座15時,也可以容易將手指插入指控部61所在位置,同時提昇模組插座15的辨識性。藉此,可實現拆卸模組插座15時的作業性提昇的插線面板11。
插線面板11具備:分隔壁13,設於機架12後面,可支持框體32;以及指標39,可裝卸地安裝於分隔壁13的端面13C,表示框體32的安裝目的的位址。根據此結構,使用者不會迷惑框體32的安裝目的,可迅速化插線面板11的組裝作業並縮短工期。
插線面板11具有每一單元48個模組插座15。因為本實施形態的插線面板11,可迅速進行個別模組插座15的交換作業,所以特別是在高密度配置數量龐大的模組插座15的情況下,可顯著縮短總作業時間。因此,模組插座15的數量越多,其效用越大。
指控部61比模組插座15的本體的後端15A更往後方突出(參照第二及九圖)。根據此結構,如本實施形態,即在上下方向多段配置模組插座15的高密度插線面板11中,使用者也可以用手指置於指控部61。藉此,即使在高密度化的插線面板11,也可以迅速進行模組插座15的裝卸。
在上述實施形態所示的構成要素(卡匣14、模組插座15、收納部51等)的數量都是例示,可對應實施形式適當變更。桿52的安裝位置也是例示, 桿52也可以相對於框體32配置在下方。其他在不脫離本發明要旨的範圍內可進行適當變更來實施。
1U‧‧‧單位
11‧‧‧插線面板
12‧‧‧機架
13‧‧‧分隔壁
14‧‧‧卡匣
16‧‧‧纜線支持部
17‧‧‧名牌
18‧‧‧前面板
21‧‧‧開口部
22‧‧‧固定部
23‧‧‧突出部
24‧‧‧上側凸緣
25‧‧‧下側凸緣
26‧‧‧嚙合孔
27‧‧‧腕部
28‧‧‧纜線支持樑
28A‧‧‧貫穿孔
52‧‧‧桿
B‧‧‧後方向
D‧‧‧下方向
F‧‧‧前方向
L‧‧‧左方向
R‧‧‧右方向
U‧‧‧上方向

Claims (8)

  1. 一種插線面板,具備:機架,具有:前面板;以及突出部,從前述前面板向後方突出;框狀的框體,設於前述機架的後面,在內側具有收納部;支持部,與前述框體一體設置,並比前述突出部的後端更向後方突出;模組插座,可裝卸於前述收納部;以及桿,連接於前述支持部,並可以前述支持部為中心進行蹺板狀轉動,具有:嚙合部,嚙合於設在一端部的前述模組插座;指控部,比在前述一端部相反側的另一端部所設的前述突出部的後端更向後方突出;以及連接部,連接前述嚙合部與前述指控部,其中藉由使前述指控部在靠近前述模組插座的方向轉動,前述嚙合部在遠離前述模組插座的方向轉動,解除前述嚙合部對於前述模組插座的嚙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插線面板,其中前述框體、前述桿及前述支持部係一體成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插線面板,具備:肋,設成跨越前述支持部與前述框體;前述框體具有L複數個壁部,包圍前述收納部的周圍;前述肋設成延長在前述複數個壁部中沿著前述指控部轉動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個壁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插線面板,其中前述指控部的寬度比前述嚙合部更狹窄。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插線面板,其中前述指控部具有:顯示部,顯示在文字、圖形、記號中的至少一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插線面板,其中前述桿傾斜成隨著從前述指控部靠近前述嚙合部,來靠近前述模組插座;前述指控部具有:去角部,在平行於前述模組插座的拔插方向的方向被去角。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中任一項所述的插線面板,具備:分隔壁,設於前述機架的後面,可支持前述框體;以及指標,可裝卸地安裝於前述分隔壁的端面,表示前述框體的安裝目標的位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中任一項所述的插線面板,其中前述指控部比前述模組插座的本體後端更往後方突出。
TW108127069A 2019-04-24 2019-07-30 插線面板 TWI7056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3131A JP6595738B1 (ja) 2019-04-24 2019-04-24 パッチパネル及びパッチパネル用のカセット
JP2019-083131 2019-04-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5629B TWI705629B (zh) 2020-09-21
TW202040892A true TW202040892A (zh) 2020-11-01

Family

ID=68314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7069A TWI705629B (zh) 2019-04-24 2019-07-30 插線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95738B1 (zh)
CN (1) CN111864487B (zh)
TW (1) TWI7056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2441B (zh) * 2021-01-27 2023-04-25 棱式责任有限公司 一种插座及插座组及工作台及使用方法
FR3137243B1 (fr) * 2022-06-23 2024-05-10 Cae Data Dispositif de fixation amovible de panneau pour baie de brass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82907B2 (ja) * 1999-05-24 2004-01-06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パッチパネル
CN2517225Y (zh) * 2001-12-14 2002-10-16 超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插线面板
US20040209515A1 (en) * 2003-04-03 2004-10-21 Caveney Jack E. High density patch panel
CN1902785A (zh) * 2003-11-21 2007-01-24 莱维顿制造有限公司 串扰减少的插线面板系统和方法
JP2006236719A (ja) * 2005-02-23 2006-09-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Lan端子台
US20090239413A1 (en) * 2008-03-20 2009-09-24 Luc Milette Reinforced patch panel frame with rear mounted modules
TWM409691U (en) * 2011-03-16 2011-08-11 Jyh Eng Technology Co Ltd Multidirectional wire-feeding communication wire-distribution frame
TWM424501U (en) * 2011-09-30 2012-03-11 Jyh Eng Technology Co Ltd Angle panel
JP6878125B2 (ja) * 2017-04-27 2021-05-26 三和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パッチパネ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4487B (zh) 2021-10-08
CN111864487A (zh) 2020-10-30
TWI705629B (zh) 2020-09-21
JP6595738B1 (ja) 2019-10-23
JP2020181675A (ja) 2020-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99967B2 (ja) 電子装置
TWI705629B (zh) 插線面板
US7428147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storage device
TWI469724B (zh) 用於電子卡之基於軌道的支撐系統
JPH11249758A (ja) カード支持装置およびこのカード支持装置を有する情報処理装置
BR112015003168B1 (pt) blindagem contracorrente de ar para uma balança
JP2012204834A (ja) 電子装置
US7088587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power supply bracket
JP2003230724A (ja) 遊技機
JP5219005B2 (ja) Pos端末装置
CN102053673B (zh) 硬件固定装置
JP5097525B2 (ja) 連結装置
US7278880B1 (en) Jumper board
JP2008058743A (ja) 部品設置構造
JP2008058743A5 (zh)
JP5292695B2 (ja) 配線接続装置
JPS5853576Y2 (ja) 表示装置
JP2005322777A (ja) 電子機器用筐体
JP3670488B2 (ja) 装置架
JP5294367B2 (ja) Pos端末装置
JP5513139B2 (ja) 基板着脱機構
JP2003236190A (ja) 遊技機
JP2015134665A (ja) 表示器
JPH07124872A (ja) モジュール取外し治具
JP6459043B2 (ja) 部材保持構造、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