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7656A - 床架結構 - Google Patents

床架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7656A
TW202027656A TW108102466A TW108102466A TW202027656A TW 202027656 A TW202027656 A TW 202027656A TW 108102466 A TW108102466 A TW 108102466A TW 108102466 A TW108102466 A TW 108102466A TW 202027656 A TW202027656 A TW 20202765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bed
bed frame
head end
tail e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2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6442B (zh
Inventor
林正楷
Original Assignee
才臣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才臣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才臣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02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644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6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644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7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765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床架結構,包括一基準床體及一側移升降床體。基準床體包括一基準床架及一固定床部。固定床部包括一本體部及數個分支部。側移升降床體包括:一側移床架座、一千斤頂裝置及一升降部。分支部係自本體部往側向方向延伸並延縱向方向間隔排列而與本體部形成數個間隔排列之升降支件活動空間,分支部間彼此不交會。每個升降部之升降支件之位置係對應至一個該升降支件活動空間之位置,升降支件利用千斤頂裝置進行升降移動而經過該些升降支件活動空間,使升降支件之頂部高於、低於分支部頂部或與分支部頂部等高。

Description

床架結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床架,特別是一種具有基準床體及側移升降床體兩種結構設計以方便移動或搬運使用者的床架結構。
床是供人體躺臥休息的一種常見寢具,也是醫院或療養院中供病人或行動不便者躺臥的輔具。在醫院或療養院中使用的床體除了供病人或行動不便者躺臥之外,也需滿足對臥床者的照護需求。
然而,長期臥床的病人或是剛歷經重大手術的患者往往自身移動有所困難,無法自行下床、甚至起身與翻身皆無法自我料理。對照護此類臥床者的照護者而言,要出力移動該臥床者、使該臥床者起身、翻身均是耗費體力的工作。市面上雖然已有升降、坐臥功能的床體,然而該類床體笨重而移動困難,對於照護者或醫護人員多有不便。
因此,如何提出一種發明,使床體能夠更為方便地移動臥床者,是目前的一種重要課題。
本發明為解決習知技術之問題所採用之技術手段為提供一種床架結構,該床架結構定義有彼此相互垂直之一縱向方向及一側向方向,該床架結構係包括:一基準床體及一側移升降床體。該基準床體係包括:一基準床架及一固定床部,該基準床架具有一床部支承部,該基準床架設有一側移床架座配合部,該固定床部包括一本體部及數個分支部,該本體部係設置於該床部支承部,該些分支部係自該本體部往該側向方向延伸並延該縱向方向間隔排列而與該本體部形成數個間隔排列之升降支件活動空間,該些分支部彼此不交會。該側移升降床體係包括:一側移床架座、一千斤頂裝置及一升降部,該側移床架座設有一基準床架配合件,該基準床架配合件與該側移床架座配合部係以可沿該側向方向產生相對運動的方式對應配合設置;該千斤頂裝置係設於該側移床架座,該千斤頂裝置具有一升降移動部,該升降移動部係受控制而進行升降移動;該升降部包括複數個升降支件及一串接件,該些升降支件係沿該縱向方向依序間隔排列,該串接件係連接及串接全部之該些升降支件,該升降部係連接於該升降移動部而隨該升降移動部之升降移動進行升降移動;其中,在該側移床架座及該基準床架相結合之狀態,每個該升降支件之位置係對應至一個該升降支件活動空間之位置;其中,在該側移床架座及該基準床架相結合之狀態,該些升降支件係隨該升降移動部之升降移動而經過該些升降支件活動空間,而調節該些升降支件之頂部高於、 或低於該些分支部之頂部,或者與該些分支部之頂部等高。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床架結構,其中該床架結構沿該側向方向定義有相互平行之第一側向軸及第二側向軸,該床架結構更包括一頭端樞轉致動構件及一尾端樞轉致動構件,其中:該本體部係包括一頭端本體部、一中央本體部及一尾端本體部,該頭端本體部以該第一側向軸為樞轉軸而樞接於該中央本體部之一端,該尾端本體部係以該第二側向軸為樞轉軸而樞接於該中央本體部之另一端,該些分支部分別自該中央本體部、該頭端本體部及該尾端本體部向該側向方向延伸,該升降部係包括一頭端升降部、一中央升降部及一尾端升降部,該頭端升降部、該中央升降部及該尾端升降部係沿該縱向方向依序排列,該些升降支件包括複數個頭端升降支件、複數個中央升降支件及複數個尾端升降支件,該些頭端升降支件、該些中央升降支件及該些尾端升降支件係沿該縱向方向依序排列,該串接件包括頭端串接件、中央串接件及尾端串接件,該頭端串接件、該中央串接件及該尾端串接件係沿該縱向方向依序排列,該頭端升降部包括該些頭端升降支件及該頭端串接件,該中央升降部包括該些中央升降支件及該中央串接件,該尾端升降部包括該些尾端升降支件及該尾端串接件,該頭端串接件係串連該些頭端升降支件,該中央串接件係串連該些中央升降支件,該尾端串接件係串連該些尾端升降支件,與該些中央升降支件距離最近之頭端升降支件係樞接於該升降 移動部,該頭端升降部設有一頭端止轉部,當該頭端止轉部抵接於該升降移動部,該頭端升降支件無法向下樞轉,該中央升降部係連接於該升降移動部,與該些中央升降支件距離最近之尾端升降支件係樞接於該升降移動部,該尾端升降部設有一尾端止轉部,當該尾端止轉部抵接於該升降移動部,該尾端升降支件無法向下樞轉;該頭端樞轉致動構件之一端係樞接於一個該頭端升降支件,另一端係設置於該側移床架座,並受控制進行一往復運動或停止運動;及該尾端樞轉致動構件之一端係樞接於一個該尾端升降支件,另一端係設置於該側移床架座,並受控制進行一往復運動或停止運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床架結構,其中該頭端樞轉致動構件包括一頭端往復動力單元、一頭端連動構件及一頭端推抵件,該頭端推抵件係樞接於一個該頭端升降支件,該頭端連動構件係連接於該頭端推抵件並與該頭端往復動力單元相接觸,該頭端往復動力單元係設置於該側移床架座,並受控制進行一往復運動或停止運動;及該尾端樞轉致動構件包括一尾端往復動力單元、一尾端連動構件及一尾端推抵件,該尾端推抵件係樞接於一個該尾端升降支件,該尾端連動構件係連接於該尾端推抵件並與該頭端往復動力單元相接觸,該尾端往復動力單元係設置於該側移床架座,並受控制進行一往復運動或停止運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床架結構,該 床架結構沿該縱向方向定義有一縱向軸,該側移升降床體更包括一翻轉致動單元,該中央串接件係以該縱向軸做為旋轉軸的方式可旋轉地設置於該升降移動部,該些中央升降支件具有一翻轉致動單元接觸部,該翻轉致動單元係接觸該翻轉致動單元接觸部並受控制而進行一往復運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床架結構,其中該千斤頂裝置更包括一連桿構件及一致動單元,該連桿構件係設於該側移床架座,該升降移動部係設於該連桿構件,該致動單元係連接於該連桿構件,該致動單元係受控制而進行往復移動而使該升降移動部進行升降移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床架結構,其中該升降移動部的數量為兩個,兩個該升降移動部係沿該縱向方向排列,該連桿構件的數量為兩個,兩個該連桿構件係沿該縱向方向排列並對應兩個該升降移動部的位置,兩個該連桿構件之間連接有一致動單元推抵部,一個該連桿構件係包括兩個樞接於中央之呈交叉形之連桿對,兩個該連桿對係上下相連樞接,該側移床架座設有一滑軌,下方的連桿對的一連桿係樞接至設置於該側移床架座的滑軌,而下方的連桿對的另一支連桿係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於該側移床架座的滑軌,該升降移動部設有一滑軌,上方的連桿對的一連桿係樞接於設於該升降移動部之滑軌,而上方的連桿對的另一支連桿係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於設於該升降移動部之滑軌,下方的兩個該連桿對係各自以 一樞接桿樞連,而上方的兩個該連桿對係以一樞接桿同步樞連,該致動單元係受控制而頂舉該致動單元推抵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床架結構,其中該基準床架配合件為滾輪及/或齒輪,該側移床架座配合部為軌道及/或齒條,其中該齒輪連接至一電動馬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床架結構,其中該本體部為一長條體,該些分支部為沿該側向方向彼此相互平行之長條體,該本體部與該些分支部相互垂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床架結構,其中該頭端連動構件係包括相同尺寸之兩個第一連桿及相同尺寸之兩個第二連桿,該頭端推抵件為相同尺寸之兩個連桿,該些第一連桿一端係樞接於該側移床架座,該些第一連桿另一端係各自樞接一個該第二連桿,該些第二連桿係各自樞接一個該頭端推抵件,該些第一連桿間連接有一動力單元推頂板,當該頭端往復動力單元係受控制而推頂於該動力單元推頂板時,該些第一連桿進行樞擺,使該些第二連桿各自帶動一個該頭端推抵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床架結構,其中該尾端連動構件係包括相同尺寸之兩個第一連桿及相同尺寸之兩個第二連桿,該尾端推抵件為相同尺寸之兩個連桿,該些第一連桿一端係樞接於該側移床架座,該些第一連桿另一端係各自樞接一個該第二連桿,該些第二連桿係各自樞接一個該 尾端推抵件,該些第一連桿間連接有一動力單元推頂板,當該尾端往復動力單元係受控制而推頂於該動力單元推頂板時,該些第一連桿進行樞擺,使該些第二連桿各自帶動一個該尾端推抵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床架結構,其中該些頭端升降支件、該些中央升降支件、該些尾端升降支件均具有一下凹部,該些下凹部均具有一通孔,該頭端串接件該些通孔連接及串接全部之該頭端升降支件,該中央串接件係經由該些通孔連接及串接全部之該中央升降支件,該尾端串接件該些通孔連接及串接全部之該尾端升降支件。
透過本發明之技術手段,提出一種床架結構。該床架結構中,該基準床體與該側移升降床體相對移動而相結合或者完全分離。與該基準床體分離之後的該側移升降床仍為一可移動的獨立床體,但重量較整個床架結構減輕,因此移動臥床者更為便利。在該側移升降床體與該基準床體相結合的狀態下,其升降部可上下移動,而將臥床者水平抬起或放下,該側移床架座可沿該側向移動,因此可移動臥床者於該床架結構上之躺臥位置。
再者,在該側移升降床體與該基準床體相結合的狀態下,該側移升降床體之該頭端升降部與該基準床體之該頭端本體部可向上樞轉,而使臥床者由躺臥姿態變成坐臥姿態;該側移升降床體之該尾端升降部與該基準床體之該尾端本體 部可向上樞轉,而使臥床者之下半身與腿部可以抬高。
進一步地,在該側移升降床體與該基準床體相結合的狀態下,該中央升降支件可藉由該中央串接件對該縱向軸滾轉,而使臥床者的背部翻動。因此,本發明之床架結構可兼具達成移動、搬運、升降臥床者,使臥床者由躺臥狀態變成坐臥狀態、使臥床者下半身及腿部抬起,以及使臥床者在躺臥狀態下翻身等功能。
100‧‧‧床架結構
1‧‧‧基準床體
10‧‧‧基準床架
101‧‧‧床部支承部
102‧‧‧側移床架座配合部
103‧‧‧滾輪
11‧‧‧固定床部
111‧‧‧本體部
111a‧‧‧頭端本體部
111b‧‧‧中央本體部
111c‧‧‧尾端本體部
112‧‧‧分支部
112a‧‧‧分支部
112b‧‧‧分支部
112c‧‧‧分支部
2‧‧‧側移升降床體
20‧‧‧側移床架座
201‧‧‧基準床架配合件
202‧‧‧滾輪
203‧‧‧滑軌
21‧‧‧升降部
211‧‧‧升降支件
212‧‧‧串接件
21a‧‧‧頭端升降部
211a‧‧‧頭端升降支件
212a‧‧‧頭端串接件
213a‧‧‧頭端止轉部
21b‧‧‧中央升降部
211b‧‧‧中央升降支件
212b‧‧‧中央串接件
21c‧‧‧尾端升降部
211c‧‧‧尾端升降支件
212c‧‧‧尾端串接件
213c‧‧‧尾端止轉部
2111‧‧‧翻轉致動單元接觸部
2112‧‧‧下凹部
21121‧‧‧通孔
3‧‧‧千斤頂裝置
31‧‧‧升降移動部
311‧‧‧滑軌
32‧‧‧連桿構件
321‧‧‧連桿對
322‧‧‧連桿對
323‧‧‧致動單元推抵部
33‧‧‧致動單元
341‧‧‧樞接桿
342‧‧‧樞接桿
35‧‧‧加強桿
4‧‧‧頭端樞轉致動構件
41‧‧‧頭端往復動力單元
411‧‧‧滾輪
42‧‧‧頭端連動構件
421‧‧‧第一連桿
422‧‧‧第二連桿
423‧‧‧動力單元推頂板
43‧‧‧頭端推抵件
5‧‧‧尾端樞轉致動構件
51‧‧‧尾端往復動力單元
511‧‧‧滾輪
52‧‧‧尾端連動構件
521‧‧‧第一連桿
522‧‧‧第二連桿
523‧‧‧動力單元推頂板
53‧‧‧尾端推抵件
6‧‧‧翻轉致動單元
7‧‧‧護欄
RA‧‧‧縱向軸
PA1‧‧‧第一側向軸
PA2‧‧‧第二側向軸
X‧‧‧縱向方向
Y‧‧‧側向方向
SP‧‧‧升降支件活動空間
M‧‧‧電動馬達
h‧‧‧水平位移
v‧‧‧垂直位移
第1a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1b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基準床體與側移升降床體間之相對移動示意圖。
第1c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基準床體與側移升降床體間之完全分離狀態示意圖。
第1d圖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基準床體與側移升降床體一實施例之另一角度示意圖。
第2a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基準床體之一實施例示意圖。
第2b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側移升降床體之一實施例示意圖。
第3a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側移升降床體之升降部上升狀態之立體示意圖。
第3b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側移升降床體之升降部之上 升狀態之前視圖。
第3c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側移升降床體之升降部之下降狀態之立體示意圖。
第3d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側移升降床體之升降部之下降狀態之前視圖。
第3e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側移升降床體之升降部之未升降狀態之側視圖。
第3f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側移升降床體之升降部之上升狀態之側視圖。
第3g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側移升降床體之升降部之上升狀態及該側移升降床體側向移動狀態之側視圖。
第3h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側移升降床體之升降部之下降狀態及該側移升降床體側向移動狀態之側視圖。
第4a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頭端升降部樞轉狀態之立體示意圖。
第4b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頭端升降部樞轉狀態之前視圖。
第4c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尾端升降部樞轉狀態之立體示意圖。
第4d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尾端升降部樞轉狀態之前視圖。
第5a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側移升降床體之頭端升降部 及尾端升降部樞轉狀態之前視圖。
第5b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基準床體之頭端本體部及尾端本體部未樞轉狀態之前視圖。
第6a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中央升降支件之滾轉狀態示意圖。
第6b圖係為第6a圖中之A-A方向視圖。
第6c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中央升降支件之滾轉狀態示意圖。
第6d圖係為第6c圖中之B-B方向視圖。
第7a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千斤頂裝置之一實施例示意圖。
第7b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千斤頂裝置之一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
第8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升降支件及串接件一實施例示意圖。
第9圖係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之護欄示意圖。
以下根據第1a圖至第7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該圖式以及說明僅為輔助理解本發明,而為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一種,並非為限制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請參閱第1a圖,所揭露的是一種床架結構100。該床架結構100定義有彼此相互垂直之一縱向方向X及一側向方 向Y。為敘述上的方便,以人體一般躺臥之方向定義為該縱向方向X。
該床架結構100係包括:一基準床體1及一側移升降床體2。該床架結構100係由該基準床體1及該側移升降床體2沿該側向方向Y相互結合而成。
請參閱第2a圖,所示為該基準床體1的一個實施例。該基準床體1係包括:一基準床架10以及一固定床部11。
該基準床架10具有一床部支承部101,該基準床架10設有一側移床架座配合部102。該基準床架10設有滾輪103以便於移動。
該固定床部11包括一本體部111及數個分支部112。該本體部111係設置於該床部支承部101。該些分支部112係自該本體部111往該側向方向Y延伸並延該縱向方向X間隔排列。該些分支部112彼此間不交會。該些分支部112與該本體部111形成數個間隔排列之升降支件活動空間SP。較佳地,如圖式中所示,該些分支部112為沿該側向方向Y彼此相互平行之長條體,而該本體部111為沿該縱向方向X延伸的長條體。該本體部111係與該些分支部112互為垂直。
請參閱第2b圖,所示為該側移升降床體2的一個實施例。該側移升降床體2係包括:一側移床架座20、一升降部21以及一千斤頂裝置3。
該側移床架座20設有一基準床架配合件201,該基 準床架配合件201與該側移床架座配合部102係以可沿該側向方向Y產生相對運動的方式對應配合設置。在一個實施方式中,該基準床架配合件201為滾輪及/或齒輪,設於該基準床架10的該側移床架座配合部102為軌道及/或齒條。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如第1d圖中所示,該齒輪連接至一電動馬達M,該電動馬達M受控制而轉動,進而帶動該齒輪轉動並於該齒條上移動。如此,該基準床架配合件201與該側移床架座配合部102之間便產生沿該側向方向Y的相對運動,而使該側移升降床體2與該基準床體1相對移動以結合或分離,以及改變沿該側向方向之結合位置。該側移床架座20設有一滾輪202與地面接觸以便於移動,採用其他利於該側移床架座20移動的裝置亦為可行。
該千斤頂裝置3係設於該側移床架座20。該千斤頂裝置3具有一升降移動部31,該升降移動部31係受控制而進行升降移動。本實施例中,該千斤頂裝置3更包括一連桿構件32及一致動單元33。該連桿構件32係設於該側移床架座20,該升降移動部31係設於該連桿構件32。該致動單元33係連接於該連桿構件32,該致動單元33係受控制而進行往復移動而使該升降移動部31進行升降移動。本實施例中,該升降移動部31有兩個,沿該縱向方向X排列,該升降移動部31為一長形柱體,柱體之長度方向係朝向該側向方向Y。該致動單元33可使用液壓做為致動方式,並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控制。
請參閱第3a圖至第3d圖及第7a圖與第7b圖,本實施例中,該升降移動部31的數量為兩個,係沿該縱向方向X排列。該連桿構件32的數量亦為兩個,係沿該縱向方向X排列並分別對應兩個該升降移動部31的位置。兩個該連桿構件32之間連接有一致動單元推抵部323。
一個該連桿構件32係包括兩個樞接於中央之呈交叉形之連桿對321、322,兩個該連桿對321、322係上下相連樞接。下方的連桿對321中的一連桿係樞接至一設置於該側移床架座20的滑軌203,而下方的連桿對321之另一支連桿係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於該滑軌203。上方的一連桿對322的一連桿係樞接至一設置於該升降移動部31底面的滑軌311,而上方之另一支連桿係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於該滑軌311。
本實施例中,下方的兩個該連桿對321係各自以一樞接桿341樞連,而上方的兩個該連桿對322係以一樞接桿342同步樞連。在該千斤頂裝置3舉升重物時,該樞接桿342亦有穩固該千斤頂裝置3的效果。本實施例中,該致動單元推抵部323為一桿件,連接兩個該連桿構件32中的兩連桿,該致動單元推抵部323亦有穩固該千斤頂裝置3的效果。於本實施例中,該致動單元推抵部323係連接於下方連桿對321中可滑動的兩連桿之靠近於上方連桿對322樞接的一端,如第7a及7b圖所示。另外,兩個該連桿對321及兩個該連桿對322之間可依情況設置有不同數目之加強桿35。
當該致動單元33受控制而進行移動並推抵該致動單元推抵部323時,該致動單元推抵部323會帶動該連桿對321、322中的連桿作動,此時在下方之連桿對321中,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的連桿會產生水平位移h,而上方之連桿對322中之兩連桿之頂部與該升降移動部31會產生垂直位移v。該垂直位移v的距離是該水平位移h的兩倍。因此,該致動單元33無須升高太多高度便可使該升降移動部31升高夠大的高度。
該升降部21包括複數個升降支件211及一串接件212。該些升降支件211係沿該縱向方向X依序間隔排列。該串接件212係連接及串接全部之該些升降支件211。該升降部21係連接於該升降移動部31,而會隨著該升降移動部31之升降移動進行升降移動。
如第1a圖所示,在該側移升降床體2及該基準床體1相結合之狀態,每個升降支件211之位置係對應至一個該升降支件活動空間SP之位置。如第1b圖及第1c圖所示,隨著該側移升降床體2與該基準床體1間的相對移動,該些升降支件211可由側向方向Y進出該升降支件活動空間SP。
如第1a圖至第1c圖及第3a圖至第3d圖所示,在該側移床架座20及該基準床架10相結合之狀態,該些升降支件211係隨該千斤頂裝置3之升降移動部31之升降移動而經過該些升降支件活動空間SP,而調節該些升降支件211之頂部高於、或低於該些分支部112之頂部,或者與該些分支部112之頂 部等高。因此,躺臥於該床架結構100的臥床者可隨該些升降支件211的升降而垂直地伸降,並且隨該側移升降床體2往該側向方向Y來回移動位置。
如第1c圖所示,該側移升降床體2與該基準床體1完全分離之後,為一可獨立移動的床體。該側移升降床體2可推動至他處與其他之基準床體1相結合,完成更換病床的過程。
如第1a圖、第1b圖所示,在該側移升降床體2與該基準床體1未完全分離的狀態,重複進行該些升降支件211的升降以及側移往復操作可調整臥床者臥床之位置。請參見第3e圖,一開始臥床者由頂面等高之該些分支部112及該些升降支件211所支撐,接著,如第3f圖及第3g圖中所示,臥床者可由升高之該些升降支件211所支撐,並隨該側移升降床體2向左沿該側向方向移動,接著如第3h圖所示,該些升降支件211下降至其頂面低於該基準床體1之該些分支部112之頂面,此時臥床者係由該些分支部112支撐。最後,自第3h圖所示狀態,該側移升降床體2可再向右往反方向移動,並升高該些升降支件211至與該些分支部112等高,回到第3e圖及第1a圖的狀態。此時臥床者便在該側向方向Y移動了位置。以上述方式反覆操作,照護者可利用該側移升降床體2及該些升降支件211沿該側向方向Y移動臥床者在該床架結構100之位置,而無須直接施力移動臥床者。由於該側移升降床體2相較於整個床架結構100具有較輕重量,因此,當該床架結構100應用於醫院或療養機 構時,將臥床者移動至診療室、手術房、或是將臥床者換病房、換病床更為容易。
該側移升降床體2與該基準床體1藉由該基準床架配合件201(滾輪及齒輪)及該側移床架座配合部102(軌道及齒條)之配合而相結合時,由於該軌道及齒條係位於該側移床架座20之下方,故該側移升降床體2可壓住該基準床體1。因此對於臥床者躺臥於該些分支部112遠離該本體部111之一端時,該側移升降床體2可使該基準床體1不易往側向翻覆。
進一步地,如第1a圖及第4a圖至第4d圖所示,本實施例中,該床架結構100更包括一頭端樞轉致動構件4及一尾端樞轉致動構件5。
該床架結構100沿該側向方向Y定義有第一側向軸PA1及第二側向軸PA2。該第一側向軸PA1及該第二側向軸PA2係相互平行。
該本體部111係包括一頭端本體部111a、一中央本體部111b及一尾端本體部111c。該頭端本體部111a以該第一側向軸PA1為樞轉軸而樞接於該中央本體部111b之一端。該尾端本體部111c係以該第二側向軸PA2為樞轉軸而樞接於該中央本體部111b之另一端。
該些分支部112分別自該頭端本體部111a、該中央本體部111b及該尾端本體部111c向該側向方向Y延伸。為方便說明,將延伸自該頭端本體部111a的該些分支部112稱為分支 部112a,將延伸自該中央本體部111b的該些分支部112稱為分支部112b,將延伸自該尾端本體部111c的該些分支部112稱為分支部112c。
該升降部21係包括一頭端升降部21a、一中央升降部21b及一尾端升降部21c。該頭端升降部21a、該中央升降部21b及該尾端升降部21c係沿該縱向方向X依序排列。
該些升降支件211包括複數個頭端升降支件211a、複數個中央升降支件211b及複數個尾端升降支件211c。該些頭端升降支件211a、該些中央升降支件211b及該些尾端升降支件211c係沿該縱向方向X依序排列。
該串接件包括該頭端串接件212a、中央串接件212b及尾端串接件212c。該頭端串接件212a、中央串接件212b及尾端串接件212c係沿該縱向方向X依序排列。
該頭端升降部21a包括該些頭端升降支件211a及該頭端串接件212a。該中央升降部21b包括該些中央升降支件211b及該中央串接件212b,該尾端升降部21c包括該些尾端升降支件211c及該尾端串接件212c。
該頭端串接件212a串連該些頭端升降支件211a,該中央串接件212b串連該些中央升降支件211b,該尾端串接件212c串連該些尾端升降支件211c。
與該些中央升降支件211b距離最近之頭端升降支件211a係樞接於該升降移動部31。該中央升降部21b係連接於 該升降移動部31。與該些中央升降支件211b距離最近之尾端升降支件211c係樞接於該升降移動部31。因此,該升降移動部31升降移動時,該頭端升降部21a、該中央升降部21b及該尾端升降部21c一同升降移動。本實施例中,該中央串接件212b係貫穿該些中央升降支件211b以及兩個該升降移動部31,以將該中央升降部21b連接於兩個該升降移動部31。
如第4a圖及第4b圖中所示,該頭端樞轉致動構件4包括一頭端往復動力單元41、一頭端連動構件42及一頭端推抵件43。該頭端推抵件43係樞接於一個該頭端升降支件211a。該頭端連動構件42係連接於該頭端推抵件43並與該頭端往復動力單元41相接觸,該頭端往復動力單元41係設置於該側移床架座20,並受控制進行一往復運動或停止運動。對該頭端往復動力單元41的控制可透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進行。
如第4c圖及第4d圖中所示,該尾端樞轉致動構件5包括一尾端往復動力單元51、一尾端連動構件52及一尾端推抵件53。該尾端推抵件53係樞接於一個該尾端升降支件211c。該尾端連動構件52係連接於該尾端推抵件53並與該頭端往復動力單元51相接觸,該尾端往復動力單元51係設置於該側移床架座20,並受控制進行一往復運動或停止運動。對該尾端往復動力單元51的控制可透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進行。
本實施例中,該頭端連動構件42係包括相同尺寸之兩個第一連桿421及相同尺寸之兩個第二連桿422。該頭端推 抵件43為相同尺寸之兩個連桿。該些第一連桿421一端係樞接於該側移床架座20,而該些第一連桿421另一端係各自樞接一個該第二連桿422。該些第二連桿422係各自樞接一個該頭端推抵件43。該些第一連桿421間連接有一動力單元推頂板423。當該頭端往復動力單元41係受控制而推頂於該動力單元推頂板423時,該些第一連桿421進行樞擺,使該些第二連桿422各自帶動一個該頭端推抵件43。該頭端往復動力單元41設有一滾輪411與該動力單元推頂板423進行滾動接觸,以推抵及支撐該動力單元推頂板423以帶動該頭端連動構件42。
本實施例中,該尾端連動構件52係包括相同尺寸之兩個第一連桿521及相同尺寸之兩個第二連桿522。該尾端推抵件53為相同尺寸之兩個連桿。該些第一連桿521一端係樞接於該側移床架座20,而該些第一連桿521另一端係各自樞接一個該第二連桿522。該些第二連桿522係各自樞接一個該尾端推抵件53。該些第一連桿521間連接有一動力單元推頂板523。當該尾端往復動力單元51係受控制而推頂於該動力單元推頂板523時,該些第一連桿521進行樞擺,使該些第二連桿522各自帶動一個該尾端推抵件53。該尾端往復動力單元51設有一滾輪511與該動力單元推頂板523進行滾動接觸,以推抵及支撐該動力單元推頂板523以帶動該尾端連動構件52。
如第1a圖、第4a圖及第4b圖中所示,當該頭端往復動力單元41受控制而推頂該頭端連動構件42而帶動該頭端 推抵件43進行樞轉至該頭端推抵件43同時接觸至少一個該頭端升降支件211a以及至少一個延伸自該頭端本體部111a之分支部112a時,該頭端升降部21a、該頭端本體部111a及該些分支部112a便對該第一側向軸PA1旋轉。以這樣的方式,臥床者由躺臥變成坐臥,旋轉之後的該些分支部112a及該頭端升降部21a之可支撐坐臥者之背部。該頭端往復動力單元41可由液壓致動,並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控制。
如第1a圖、第4c圖及第4d圖中所示,當該尾端往復動力單元51受控制而推頂該尾端連動構件52而帶動該尾端推抵件53進行樞轉至該尾端推抵件53同時接觸至少一個該尾端升降支件211c以及至少一個延伸自該尾端本體部111c之分支部112c時,該尾端升降部21c、該尾端本體部111c及該些分支部112c便對該第二側向軸PA2旋轉。以這樣的方式,臥床者的腿部被該尾端升降部21c及該些分支部112c抬起,而滿足臥床者抬腿之需求。該尾端往復動力單元51可由液壓致動,並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控制。
如第2b圖、第4a圖至第4d圖及第5a圖所示,詳細地,該頭端升降部21a具有一頭端止轉部213a。由於該頭端升降部21a係藉由一個該頭端升降支件211a以可樞轉的方式連接至該升降移動部31,因此在該頭端推抵件43未接觸推動該些頭端升降支件211a時,該頭端升降部21a會因重力有向下樞轉之傾向。因此該頭端止轉部213a抵接於該升降移動部31的目的在 於:在該些頭端升降支件211a未受該頭端推抵件43推動而共同保持水平排列狀態時,阻止該些頭端升降支件211a向下樞轉。類似地,該尾端升降部21c具有一尾端止轉部213c。由於該尾端升降部21c係藉由一個該尾端升降支件211c以可樞轉的方式連接至該升降移動部31,因此在該尾端推抵件53未接觸推動該些尾端升降支件211c時,該些尾端升降部21c會因重力有向下樞轉之傾向。因此該些尾端止轉部213c抵接於該升降移動部31的目的在於:在該些尾端升降支件211c未受該尾端推抵件53推動而共同保持水平排列狀態時,阻止該些尾端升降支件211c向下樞轉。本實施方式中,是以最靠近該升降移動部31、樞接於該升降移動部31之該頭端升降支件211a之一個面做為該頭端止轉部213a。類似地,最靠近該升降移動部31、樞接於該升降移動部31之該尾端升降支件211c之一個面係做為該尾端止轉部213c。如此,該些升降支件211(該頭端升降支件211a、該中央升降支件211b、該尾端升降支件211c)在升降過程中可保持水平排列狀態而不會與該基準床體1之分支部112相干涉,以利並且可達到在該側移升降床體2與該基準床體1相結合時能夠進行升降操作的要求。
對照第1a圖、第4a圖至第4d圖與第2a圖及第5b圖,在該基準床體1與該側移升降床體2之結合狀態下,且該分支部112a未受到該頭端推抵件43的接觸推動時,該頭端本體部111a係由該床部支承部101所支撐(與該基準床體1及該側移升 降床體2完全分離時的狀況相同),故該些分支部112a會保持水平排列狀態而不會向下轉動。同樣地,在該分支部112c未受到該尾端推抵件53的接觸推動時,該尾端本體部111c係由該床部支承部101所支撐(與該基準床體1及該側移升降床體2完全分離時的狀況相同),故該些分支部112c會保持水平排列狀態而不會向下轉動。亦即是說,該頭端本體部111a、該些分支部112a及該尾端本體部111c、該些分支部112c只有在該基準床體1與該側移升降床體2之結合狀態下,各自受到該頭端推抵件43與該尾端推抵件53的接觸推動才會與該頭端升降部21a及該尾端升降部21c一起向上轉動。
如第3a圖至第3d圖所示,在該側移升降床體2及該基準床體1相結合之狀態,且該些分支部112a及該些頭端升降支件211a未受該頭端推抵件43之推動而大致呈水平排列時,以及該些分支部112c及該些尾端升降支件211c未受該尾端推抵件53之推動而大致呈水平排列時,該些升降支件211(該頭端升降支件211a、該中央升降支件211b、該尾端升降支件211c)係隨該升降移動部31之升降而垂直經過各自所對應之升降支件活動空間SP,而使該些升降支件211之頂部高於、低於該些分支部112之頂部或與該些分支部112之頂部等高。在此過程中,該頭端樞轉致動構件4及該尾端樞轉致動構件5係各自藉由該頭端推抵件43及該尾端推抵件53樞接至該頭端升降支件211a及尾端升降支件211c,因此會隨該頭端升降支件211a及該 尾端升降支件211c而連動,而不會妨礙該些升降支件211的升降活動。
而在該些升降支件211之頂部與該些分支部112之頂部等高之情況,如第4a圖至第4d圖所示,該頭端樞轉致動構件4及該尾端樞轉致動構件5可分別藉由該頭端推抵件43及該尾端推抵件53推動該頭端升降部21a、該頭端本體部111a、該些分支部112a及該尾端升降部21c、該尾端本體部111c、該些分支部112c之轉動。
因此,該床架結構100除可達成升降及搬運臥床者的功能外,亦可進一步結合了將臥床者由躺臥變成坐臥,或將臥床者之腿部抬起的功能,以滿足照護或生活需求。
進一步地,如第6a圖至第6d圖所示,該床架結構100沿該縱向方向X定義有一縱向軸RA。該側移升降床體2更包括一翻轉致動單元6,該中央串接件212b係以該縱向軸RA做為旋轉軸的方式可旋轉地設置於該升降移動部31,該些中央升降支件211b具有一翻轉致動單元接觸部2111,該翻轉致動單元6係受控制而進行一往復運動。本實施例中,該翻轉致動單元接觸部2111為一連接於該些中央升降支件211b一側之橫桿,但並不限於此形式。
在該側移升降床體2及該基準床體1相結合之狀態,以及該翻轉致動單元6受控制而進行一往復運動並接觸該翻轉致動單元接觸部2111時,該中央串接件212b受到帶動而進 行轉動。該些中央升降支件211b係隨該中央串接件212b之轉動而滾轉經過該些分支部112b與該中央本體部111b形成的升降支件活動空間SP。該翻轉致動單元6可由液壓致動,並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控制。
因此,當躺臥狀態之臥床者其背部位於該床架結構100中央升降支件211b上時,該些中央升降支件211b可如第6a圖至第6d圖所示進行翻轉,而可幫助躺臥狀態之臥床者翻身,以方便照護者對臥床者進行拍背,以及緩解臥床者手部壓迫之情況。
本實施例中,如第1a圖、第4a圖及第8圖所示,該些升降支件211(該頭端升降支件211a、該中央升降支件211b、該尾端升降支件211c)均具有一下凹部2112。該些下凹部2112均具有一通孔21121。該頭端串接件212a係穿過該些通孔21121連接及串接全部之該頭端升降支件211a。該中央串接件212b係穿過該些通孔21121連接及串接全部之該中央升降支件211b。該尾端串接件212c係穿過該些通孔21121連接及串接全部之該尾端升降支件211c。本實施例中,該頭端升降支件211a、該中央升降支件211b、該尾端升降支件211c之形狀完全相同,故第8圖中僅繪出該中央升降支件211b及該中央串接件212b。
如第9圖所示,本發明之床架結構100的一個實施例中,該基準床體1及該側移升降床體2之側邊可分別裝設有護欄7,例如分別裝設於該升降移動部31及該本體部111,以增加 病人之安全並方便照護人員推動該床架結構100。該護欄7可升降或翻轉,以方便臥床者離開或回到該床架結構100。
綜合上述實施方式,本發明提出之床架結構之構造可達到移動、搬運、升降臥床者,使臥床者由躺臥狀態變成坐臥狀態、使臥床者下半身及腿部抬起,以及使臥床者在躺臥狀態下翻身等功能。照護人員無需費力親自調整臥床者姿勢及移動臥床者。
100‧‧‧床架結構
1‧‧‧基準床體
102‧‧‧側移床架座配合部
2‧‧‧側移升降床體
20‧‧‧側移床架座
201‧‧‧基準床架配合件
21‧‧‧升降部
211‧‧‧升降支件
212‧‧‧串接件
X‧‧‧縱向方向
Y‧‧‧側向方向
SP‧‧‧升降支件活動空間

Claims (11)

  1. 一種床架結構,該床架結構定義有彼此相互垂直之一縱向方向及一側向方向,該床架結構係包括:一基準床體,係包括:一基準床架,具有一床部支承部,該基準床架設有一側移床架座配合部;及一固定床部,包括一本體部及數個分支部,該本體部係設置於該床部支承部,該些分支部係自該本體部往該側向方向延伸並延該縱向方向間隔排列而與該本體部形成數個間隔排列之升降支件活動空間,且該些分支部彼此不交會;以及一側移升降床體,係包括:一側移床架座,設有一基準床架配合件,該基準床架配合件與該側移床架座配合部係以可沿該側向方向產生相對運動的方式對應配合設置;一千斤頂裝置,係設於該側移床架座,該千斤頂裝置具有一升降移動部,該升降移動部係受控制而進行升降移動;及一升降部,包括複數個升降支件及一串接件,該些升降支件係沿該縱向方向依序間隔排列,該串接件係連接及串接全部之該些升降支件,該升降部係連接於該升降移動部而隨該升降移動部之升降移動進行升降移動;其中,在該側移床架座及該基準床架相結合之狀態,每 個該升降支件之位置係對應至一個該升降支件活動空間之位置;其中,在該側移床架座及該基準床架相結合之狀態,該些升降支件係隨該升降移動部之升降移動而經過該些升降支件活動空間,而調節該些升降支件之頂部高於或低於該些分支部之頂部,或者與該些分支部之頂部等高。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床架結構,其中該床架結構沿該側向方向定義有相互平行之第一側向軸及第二側向軸,該床架結構更包括一頭端樞轉致動構件及一尾端樞轉致動構件,其中:該本體部係包括一頭端本體部、一中央本體部及一尾端本體部,該頭端本體部以該第一側向軸為樞轉軸而樞接於該中央本體部之一端,該尾端本體部係以該第二側向軸為樞轉軸而樞接於該中央本體部之另一端,該些分支部分別自該中央本體部、該頭端本體部及該尾端本體部向該側向方向延伸;該升降部係包括一頭端升降部、一中央升降部及一尾端升降部,該頭端升降部、該中央升降部及該尾端升降部係沿該縱向方向依序排列,該些升降支件包括複數個頭端升降支件、複數個中央升降支件及複數個尾端升降支件,該些頭端升降支件、該些中央升降支件及該些尾端升降支件係沿該縱向方向依序排列,該串接件包括頭端串接件、中央串接件及尾端串接件,該頭端串接件、該中央串接件及該尾端串接件係沿該縱向方向依序排列,該頭端升降部包括該些頭端升降 支件及該頭端串接件,該中央升降部包括該些中央升降支件及該中央串接件,該尾端升降部包括該些尾端升降支件及該尾端串接件,該頭端串接件係串連該些頭端升降支件,該中央串接件係串連該些中央升降支件,該尾端串接件係串連該些尾端升降支件,與該些中央升降支件距離最近之頭端升降支件係樞接於該升降移動部,該頭端升降部設有一頭端止轉部,當該頭端止轉部抵接於該升降移動部,該頭端升降支件無法向下樞轉,該中央升降部係連接於該升降移動部,與該些中央升降支件距離最近之尾端升降支件係樞接於該升降移動部,該尾端升降部設有一尾端止轉部,當該尾端止轉部抵接於該升降移動部,該尾端升降支件無法向下樞轉;該頭端樞轉致動構件之一端係樞接於一個該頭端升降支件,另一端係設置於該側移床架座,並受控制進行一往復運動或停止運動;及該尾端樞轉致動構件之一端係樞接於一個該尾端升降支件,另一端係設置於該側移床架座,並受控制進行一往復運動或停止運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床架結構,其中該頭端樞轉致動構件包括一頭端往復動力單元、一頭端連動構件及一頭端推抵件,該頭端推抵件係樞接於一個該頭端升降支件,該頭端連動構件係連接於該頭端推抵件並與該頭端往復動力單元相接觸,該頭端往復動力單元係設置於該側移床架座,並受控制進行一往復運動或停止運動;及該尾端樞轉致動構件包括一尾端往復動力單元、一尾端連動構件及一尾端推抵 件,該尾端推抵件係樞接於一個該尾端升降支件,該尾端連動構件係連接於該尾端推抵件並與該頭端往復動力單元相接觸,該尾端往復動力單元係設置於該側移床架座,並受控制進行一往復運動或停止運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床架結構,其中該床架結構沿該縱向方向定義有一縱向軸,該側移升降床體更包括一翻轉致動單元,該中央串接件係以該縱向軸做為旋轉軸的方式可旋轉地設置於該升降移動部,該些中央升降支件具有一翻轉致動單元接觸部,該翻轉致動單元係接觸該翻轉致動單元接觸部並受控制而進行一往復運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床架結構,其中該千斤頂裝置更包括一連桿構件及一致動單元,該連桿構件係設於該側移床架座,該升降移動部係設於該連桿構件,該致動單元係連接於該連桿構件,該致動單元係受控制而進行往復移動而使該升降移動部進行升降移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床架結構,其中該升降移動部的數量為兩個,兩個該升降移動部係沿該縱向方向排列,該連桿構件的數量為兩個,兩個該連桿構件係沿該縱向方向排列並對應兩個該升降移動部的位置,兩個該連桿構件之間連接有一致動單元推抵部,一個該連桿構件係包括兩個樞接於中央之呈交叉形之連桿對,兩個該連桿對係上下相連樞接,該側移床架座設有一滑軌,下方的連桿對的一連桿係樞接至設置於該側移床架座的滑軌,而下方的連桿對的另一支連桿係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於該側移床架座的 滑軌,該升降移動部設有一滑軌,上方的連桿對的一連桿係樞接於設於該升降移動部之滑軌,而上方的連桿對的另一支連桿係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於設於該升降移動部之滑軌,下方的兩個該連桿對係各自以一樞接桿樞連,而上方的兩個該連桿對係以一樞接桿同步樞連,該致動單元係受控制而頂舉該致動單元推抵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床架結構,其中該基準床架配合件為滾輪及/或齒輪,該側移床架座配合部為軌道及/或齒條,其中該齒輪連接至一電動馬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床架結構,其中該本體部為一長條體,該些分支部為沿該側向方向彼此相互平行之長條體,該本體部與該些分支部相互垂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床架結構,其中該頭端連動構件係包括相同尺寸之兩個第一連桿及相同尺寸之兩個第二連桿,該頭端推抵件為相同尺寸之兩個連桿,該些第一連桿一端係樞接於該側移床架座,該些第一連桿另一端係各自樞接一個該第二連桿,該些第二連桿係各自樞接一個該頭端推抵件,該些第一連桿間連接有一動力單元推頂板,當該頭端往復動力單元係受控制而推頂於該動力單元推頂板時,該些第一連桿進行樞擺,使該些第二連桿各自帶動一個該頭端推抵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床架結構,其中該尾端連動構件係包括相同尺寸之兩個第一連桿及相同尺寸之兩個第二連桿,該尾端推抵件為相同尺寸之兩個連桿,該些第一連 桿一端係樞接於該側移床架座,該些第一連桿另一端係各自樞接一個該第二連桿,該些第二連桿係各自樞接一個該尾端推抵件,該些第一連桿間連接有一動力單元推頂板,當該尾端往復動力單元係受控制而推頂於該動力單元推頂板時,該些第一連桿進行樞擺,使該些第二連桿各自帶動一個該尾端推抵件。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床架結構,其中該些頭端升降支件、該些中央升降支件、該些尾端升降支件均具有一下凹部,該些下凹部均具有一通孔,該頭端串接件該些通孔連接及串接全部之該頭端升降支件,該中央串接件係經由該些通孔連接及串接全部之該中央升降支件,該尾端串接件該些通孔連接及串接全部之該尾端升降支件。
TW108102466A 2019-01-23 2019-01-23 床架結構 TWI6764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2466A TWI676442B (zh) 2019-01-23 2019-01-23 床架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2466A TWI676442B (zh) 2019-01-23 2019-01-23 床架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6442B TWI676442B (zh) 2019-11-11
TW202027656A true TW202027656A (zh) 2020-08-01

Family

ID=69189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2466A TWI676442B (zh) 2019-01-23 2019-01-23 床架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7644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9932A (ja) * 2002-10-11 2004-04-30 Paramount Bed Co Ltd 什器等の昇降装置
US7818831B2 (en) * 2006-08-14 2010-10-26 Mohammad Hassan Mahdjoubi Multi-purpose hospital bed
CN202096379U (zh) * 2011-05-17 2012-01-04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可升降病床及与其插接配合的担架车
EP2965738A1 (en) * 2014-07-11 2016-01-13 Mike Mahjoubi Smart hospital bed
TWM578158U (zh) * 2019-01-23 2019-05-21 才臣有限公司 Bed frame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6442B (zh) 2019-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4254B (zh) 一种辅助护理移乘装置
US7458119B2 (en) Bed having a chair egress position
EP1312330A2 (en) Bed
CN108938265B (zh) 防治滋生褥疮的医疗床
CA2242320A1 (en) Apparatus for handling incapacitated patients
US11471346B2 (en) Long term care bed
CN202802005U (zh) 一种辅助护理移乘装置
US20220015969A1 (en) Adjustable Patient Support Apparatus For Assisted Egress And Ingress
JP6797576B2 (ja) 電動ベッド
WO2021053849A1 (ja) ベッド装置
KR101264030B1 (ko) 환자용 침대
TWM578158U (zh) Bed frame structure
KR102401755B1 (ko) 신체약자용 휠체어
KR101200721B1 (ko) 자유 접이 침대
TW202027656A (zh) 床架結構
CN218129009U (zh) 一种电动护理床
CN108175584B (zh) 一种自动如厕驱动装置
JPH04819Y2 (zh)
KR102361754B1 (ko) 의료용 전동 침대
CN215307575U (zh) 一种升降倾斜床
CN209629191U (zh) 床架结构
JP3069731U (ja) 側部格子部材を備えたベッド
CN210673595U (zh) 背部可稳定抬降的轮椅床
CN218484781U (zh) 一种可侧向分离的护理床
CN220109984U (zh)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护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