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07575U - 一种升降倾斜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倾斜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07575U
CN215307575U CN202120561936.7U CN202120561936U CN215307575U CN 215307575 U CN215307575 U CN 215307575U CN 202120561936 U CN202120561936 U CN 202120561936U CN 215307575 U CN215307575 U CN 215307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ed board
electric
ro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19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华锋
怀群良
杨莉
李强
凌光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eson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eson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eson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Keeson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619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07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07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075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倾斜床,该升降倾斜床包括:电动床、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底座;其中,电动床位于底座的顶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设于电动床和底座之间,第一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电动床的首部和底座的首部可转动连接,第二驱动机构的两端与电动床的尾部和底座的尾部可转动连接;电动床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可相对于底座垂直升降或首部和尾部之一升降。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控制升降倾斜床的使用高度的上、下限,并减少最小体积,方便使用和运输;还避免了电动床升降过程中出现曲线运动,避免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更加安全可控。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倾斜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倾斜床。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显著,为了给老人们或者卧床病人的生活治疗提供方便,各种各样的功能性护理床不断推出,但现有的护理床多数整床高度较高,在运输和储存方面存在挑战。常见的类型包括:螺杆升降床和双床架倾斜电动床,如图1和图2所示,前者的缺点在于:整床放平后高度较高,不方便储存和运输;不具备倾斜功能,不能满足病人日常需求;后者的缺点在于:床板升降轨迹为曲线,升降床不能靠墙摆放;升降高度不足,难以满足医护人员操作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倾斜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床体高度变化范围小和体积过大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倾斜床,该升降倾斜床包括:电动床、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底座;其中,所述电动床位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电动床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动床的首部和所述底座的首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两端与所述电动床的尾部和所述底座的尾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床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相对于所述底座垂直升降或首部和尾部之一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一支撑架和第一直杆电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限位杆、第二支撑架和第二直杆电机;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动床的首部和所述第一支撑架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动床的首部和所述底座的首部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直杆电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中部和所述电动床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电动床的连接点沿所述首部至所述尾部方向依序排列;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动床的尾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架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电动床的尾部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尾部铰接;所述第二直杆电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中部和所述电动床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电动床的连接点沿所述尾部至所述首部方向依序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并形成H形;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架中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中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设有滑轮;所述电动床的底部和所述底座的首部均设有与所述滑轮相匹配的滑轨,所述滑轮沿所述滑轨水平移动;所述第一直杆电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中第一横杆和所述电动床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直杆电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中第一横杆和所述电动床的中部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水平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横杆。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床包括: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一床板驱动装置和床框;所述第一床板和所述第二床板依序设于所述床框的顶部,所述第一床板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床板与所述床框之间;所述第一床板与所述第二床板于交界处铰接或与所述第二床板于交界处同所述床框铰接;所述滑轨设于所述床框和所述底座的内侧;所述第一床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床板相对于所述床框往复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床还包括:第三床板、第四床板和第二床板驱动装置;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依序设于所述床框的顶部,所述第二床板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三床板与所述床框之间;所述的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所述第四床板依序于交界处铰接;所述第二床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三床板相对于所述床框往复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床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床板和所述床框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床板的尾部设有档杆。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部还设有多个支撑柱。
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控制升降倾斜床的使用高度的上、下限,并减少最小体积,方便使用和运输;还避免了电动床升降过程中出现曲线运动,避免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更加安全可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螺杆升降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双床架倾斜电动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升降倾斜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升降倾斜床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升降倾斜床的透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升降倾斜床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A-首部、B-尾部、1-电动床、2-第一驱动机构、3-第二驱动机构、4-底座、21-第一限位杆、22-第一支撑架、23-第一直杆电机、31-第二限位杆、32-第二支撑架、33-第二直杆电机、221-第一支撑杆、222-第二支撑杆、223-第一横杆、224-滑轮、225-滑轨、226-第二横杆、11-第一床板、12-第二床板、13-第一床板驱动装置、14-床框、15-第三床板、16-第四床板、17-第二床板驱动装置、18-连杆、161-档杆、41-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升降倾斜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升降倾斜床的侧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倾斜床包括:电动床1、第一驱动机构2、第二驱动机构3和底座4;其中,所述电动床1位于所述底座4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设于所述电动床1和所述底座4之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动床1的首部A和所述底座4的首部A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的两端与所述电动床1的尾部B和所述底座4的尾部B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床1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可相对于所述底座4垂直升降或其首部A和尾部B之一升降。
相互独立的第一驱动机构2、第二驱动机构3分别控制电动床1的首部A和尾部B的升降,使电动床1相对于底座4倾斜;第一驱动机构2、第二驱动机构3同步运转时,驱动电动床1相对于底座4的垂直升降。相对独立的第一驱动机构2、第二驱动机构3既能控制电动床1倾斜,为病人在康复训练等方面提供帮助,又避免了复杂的联动机构,有助于控制升降倾斜床的使用高度的上、下限,减少最小体积,方便使用和运输;还避免了电动床1升降过程中出现曲线运动,避免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更加安全可控。
进一步地,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升降倾斜床的透视图,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限位杆21、第一支撑架22和第一直杆电机23,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包括:第二限位杆31、第二支撑架32和第二直杆电机33;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杆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动床1的首部A和所述第一支撑架22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架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动床1的首部A和所述底座4的首部A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直杆电机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2的中部和所述电动床1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限位杆21、所述第一支撑架22与所述电动床1的连接点沿所述首部A至所述尾部B方向依序排列;所述第二限位杆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动床1的尾部B和所述第二支撑架32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架32的一端与所述电动床1的尾部B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32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4的尾部B铰接;所述第二直杆电机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架32的中部和所述电动床1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限位杆31、所述第二支撑架32与所述电动床1的连接点沿所述尾部B至所述首部A方向依序排列。
第一驱动机构2、第二驱动机构3采用非常稳定的剪刀机构来实现电动床1的升降,升降高度行程可达到600mm,并通过局部采用多个滑轮224或滑块等滑动连接方式来实现自由度的放开,实现床的倾斜功能,同时实现了电动床1将至最低位之后高度仅175mm,升降倾斜床的高度可以在175-775mm之间自由调节,为用户提供一个合适的高度,同时也可以为医护人员一共舒适的操作高度,可以对产品直接进行包装,拆箱即用,同时在运输和储存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架22和所述第二支撑架32均包括:第一支撑杆221、第二支撑杆222和第一横杆223,所述第一横杆2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21、所述第二支撑杆222固定连接并形成H形;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架22中第一支撑杆221和第二支撑杆222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架32中第一支撑杆221和第二支撑杆222的一端均设有滑轮224;所述电动床1的底部和所述底座4的首部A均设有与所述滑轮224相匹配的滑轨225,所述滑轮224沿所述滑轨225水平移动;所述第一直杆电机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2中第一横杆223和所述电动床1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直杆电机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2中第一横杆223和所述电动床1的中部铰接。
H形的第一支撑架22和第二支撑架3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有助于保持电动床1升降、倾斜的稳定性,且该结构生产简便,仅需简单的焊接即可,且更为轻便,材料成本也更低,适宜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22和所述第二支撑架32还包括:第二横杆226,所述第二横杆22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226的水平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横杆223。
通过增加第二横杆226对第一支撑架22和所述第二支撑架32进行强化,提高强度,改善部件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升降倾斜床的侧视图,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电动床1包括:第一床板11、第二床板12、第一床板驱动装置13和床框14;所述第一床板11和所述第二床板12依序设于所述床框14的顶部,所述第一床板驱动装置13设于所述第一床板11与所述床框14之间;所述第一床板11与所述第二床板12于交界处铰接或与所述第二床板12于交界处同所述床框14铰接;所述滑轨225设于所述床框14和所述底座4的内侧;所述第一床板驱动装置13驱动所述第一床板11相对于所述床框14往复翻转。
第一床板11、第二床板12设置在床框14上组成电动床1的床面,用于供人躺卧。滑轨225设于床框14和底座4的内侧防止对使用者造成损害。第一床板驱动装置13驱动第一床板11以期与底座14的铰接轴进行翻转,实现对人体的抬升或放下,便于对行动不便的人进行护理,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床1还包括:第三床板15、第四床板16和第二床板驱动装置17;第一床板11、第二床板12、第三床板15和第四床板16依序设于所述床框14的顶部,所述第二床板驱动装置17设于所述第三床板15与所述床框14之间;所述的第二床板12、第三床板15和所述第四床板16依序于交界处铰接;所述第二床板驱动装置17驱动所述第三床板15相对于所述床框14往复翻转。
通过增设更多的床板,实现床面的多种变形,满足使用者更多睡姿的需求,可以单独抬升人体的背部和腿部,方便行动不便人士,进一步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更加人性化。
第一床板驱动装置13、第二床板驱动装置17可采用直杆电机或滑轮推杆等方式驱动,与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相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床1还包括:连杆18,所述连杆1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床板16和所述床框14铰接。
第二床板驱动装置17驱动第三床板15以其与第二床板12的铰接轴翻转,第三床板15带动第四床板16的首部A率先抬升,在连杆18的配合下,第四床板16的尾部B也会一同抬升,从而实现带动第四床板16整体抬升的效果,更加符合人体曲线,且无需新增驱动机构,成本更低。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床板16的尾部B设有档杆161。档杆161用于阻挡床面变形时床垫发生位移甚至滑落。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4的底部设有滚轮。通过该滚轮实现升降倾斜床的移动,方便实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4的顶部还设有多个支撑柱41。支撑柱41用来支撑下降至最低位置的电动床1,减少电动床1对其它部件的压力,防止损坏,延长产品寿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10)

1.一种升降倾斜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床、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底座;其中,
所述电动床位于所述底座的顶部;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电动床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动床的首部和所述底座的首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两端与所述电动床的尾部和所述底座的尾部可转动连接;
所述电动床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相对于所述底座垂直升降或首部和尾部之一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倾斜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一支撑架和第一直杆电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限位杆、第二支撑架和第二直杆电机;其中,
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动床的首部和所述第一支撑架铰接;
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动床的首部和所述底座的首部可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直杆电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中部和所述电动床的中部铰接;
所述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电动床的连接点沿所述首部至所述尾部方向依序排列;
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动床的尾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架铰接;
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电动床的尾部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尾部铰接;
所述第二直杆电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中部和所述电动床的中部铰接;
所述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电动床的连接点沿所述尾部至所述首部方向依序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倾斜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并形成H形;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架中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中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设有滑轮;
所述电动床的底部和所述底座的首部均设有与所述滑轮相匹配的滑轨,所述滑轮沿所述滑轨水平移动;
所述第一直杆电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中第一横杆和所述电动床的中部铰接;
所述第二直杆电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中第一横杆和所述电动床的中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倾斜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水平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横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倾斜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床包括: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一床板驱动装置和床框;其中,
所述第一床板和所述第二床板依序设于所述床框的顶部,所述第一床板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床板与所述床框之间;
所述第一床板与所述第二床板于交界处铰接或与所述第二床板于交界处同所述床框铰接;
所述滑轨设于所述床框和所述底座的内侧;
所述第一床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床板相对于所述床框往复翻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倾斜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床还包括:第三床板、第四床板和第二床板驱动装置;其中,
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依序设于所述床框的顶部,所述第二床板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三床板与所述床框之间;
所述的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所述第四床板依序于交界处铰接;
所述第二床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三床板相对于所述床框往复翻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倾斜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床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床板和所述床框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倾斜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床板的尾部设有档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倾斜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倾斜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还设有多个支撑柱。
CN202120561936.7U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升降倾斜床 Active CN215307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1936.7U CN215307575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升降倾斜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1936.7U CN215307575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升降倾斜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07575U true CN215307575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83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1936.7U Active CN215307575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升降倾斜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075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12746B2 (en) Bed
KR101355245B1 (ko) 환자 리프트 및 이송 장치
CN102824254B (zh) 一种辅助护理移乘装置
CA2337994C (en) Bed with adjustable positions
TWI278296B (en) Bed apparatus and mattress
CN107496105A (zh) 一种便于上下床的护理床
CN215307575U (zh) 一种升降倾斜床
CN111419579A (zh) 一种多功能侧翻医用床
CN210843963U (zh) 一种医护床
CN218129009U (zh) 一种电动护理床
CN210843868U (zh) 一种医护床
JPH04819Y2 (zh)
CN108175584B (zh) 一种自动如厕驱动装置
EP1266597A1 (en) An articulating bed
CN214909432U (zh) 起身侧护联动型医疗护理床
TWM578158U (zh) Bed frame structure
CN110151438B (zh) 一种医护床及借助医护床转移患者的方法
CN210330952U (zh) 一种升降床
CN209898853U (zh) 波浪轨道电动床架
CN209629191U (zh) 床架结构
TWI676442B (zh) 床架結構
CN219184651U (zh) 一种人体移位护理机器人
CN216021713U (zh) 一种用于转移病人的装置
CN211748289U (zh) 可做垂直升降的电动沙发支架
CN212326761U (zh) 一种患者自动转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