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5594A - 電源切換電路 - Google Patents

電源切換電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5594A
TW202025594A TW108115729A TW108115729A TW202025594A TW 202025594 A TW202025594 A TW 202025594A TW 108115729 A TW108115729 A TW 108115729A TW 108115729 A TW108115729 A TW 108115729A TW 202025594 A TW202025594 A TW 20202559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ource
transistor
power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5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3774B (zh
Inventor
費曉冬
王正香
韓松融
王偉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智原微電子(蘇州)有限公司
智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智原微電子(蘇州)有限公司, 智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智原微電子(蘇州)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3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377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5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559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1/4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 G05F1/5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 G05F1/59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08Three-wire systems; Systems having more than three wires
    • H02J1/084Three-wire systems; Systems having more than three wires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load or loads to one or several among a plurality of power lines or power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DC powered l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3Arrangements for using multiple switchable power supplies, e.g. battery and A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Logic Circuit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電源切換電路,其接收一第一電源、一第二電源與一切換信號並產生一輸出電源。電源切換電路包括第一電源路徑連接至該第一電源,以及第二電源路徑連接至該第二電源。當切換信號為邏輯高準位時,第一電源路徑為導通狀態且該第二電源路徑為不導通狀態,電源切換電路選擇該第一電源為輸出電源。當切換信號為邏輯低準位時,第一電源路徑為不導通狀態且第二電源路徑為導通狀態,電源切換電路選擇第二電源為輸出電源。

Description

電源切換電路
本發明是一種切換電路,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電源切換電路。
請參照第1圖,其所繪示為電源切換電路示意圖。電源切換電路100接收主電源(main power)Vmain與電池電源(battery power)Vbat,並產生輸出電源Vout。其中,電源切換電路100可將主電源Vmain與電池電源Vbat其中之一切換為輸出電源Vout並提供至後端的電子元件(electronic device)102。
一般來說,電源切換電路100會自動地將電壓較高的電源選擇為輸出電源Vout。舉例來說,當主電源Vmain的電壓高於電池電源Vbat的電壓時,主電源Vmain會被切換為輸出電源Vout。反之,當電池電源Vbat的電壓高於主電源Vmain的電壓時,電池電源Vbat會被切換為輸出電源Vout。
然而,在某些特定的運用領域,為了要保留電池電源的電力。於主電源Vmain持續供應時,不論主電源Vmain的電壓是否大於電池電源Vbat的電壓,只要主電源Vmain的電壓可使得後端的電子元件正常運作,則電源切換電路都會將主電源Vmain切換為輸出電源Vout並供應至電子元件。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電源切換電路,該電源切換電路包括:一第一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源、一閘極端接收一第一閘控制信號以及一第二源/汲端;一第二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晶體的該第二源/汲端、一閘極端接收一第二閘控制信號以及一第二源/汲端連接至一第一節點;一第三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二電源、一閘極端接收一第三閘控制信號以及一第二源/汲端;一第四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三電晶體的該第二源/汲端、一閘極端接收一第四閘控制信號以及一第二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一節點;其中,該第一節點產生該輸出電源;一第一電位處理電路,具有一電源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源,一輸入端接收該切換信號,一輸出端產生該第一閘控制信號;其中當該切換信號為一邏輯低準位時,該第一閘控信號的電壓等於該第一電源的電壓;以及,當該切換信號為一邏輯高準位時,該第一閘控信號為該邏輯低準位;一第二電位處理電路,具有一電源端連接至該輸出電源,一輸入端接收該切換信號,一第一輸出端產生該第二閘控制信號,一第二輸出端產生該第四閘控制信號;其中當該切換信號為一邏輯低準位時,該第二閘控信號的電壓等於該輸出電源的電壓且該第四閘控信號為該邏輯低準位;以及,當該切換信號為一邏輯高準位時,該第二閘控信號為該邏輯低準位且該第四閘控信號的電壓等於該輸出電源的電壓;以及一第三電位處理電路,具有一電源端連接至該第二電源,一輸入端接收該切換信號,一輸出端產生該第三閘控制信號;其中當該切換信號為該邏輯低準位時,該第三閘控信號為該邏輯低準位;以及,當該切換信號為該邏輯高準位時,該第三閘控信號的電壓等於該第二電源的電壓。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第2圖,其所繪示為本發明電源切換電路的第一實施例。電源切換電路200接收第一電源V1、第二電源V2與切換信號SW。舉例來說,第一電源 V1可為主電源,且第二電源V2可為電池電源。再者,根據切換信號SW,電源轉換器200將第一電源V1與電二電源V2其中之一切換為輸出電源Vout。
電源切換電路200包括電晶體Mp1~Mp4與電位處理電路(level processing circuit)230、240、250。再者,電位處理電路230包括電位轉換器(level shifter)202以及反相器204。電位處理電路240包括電位轉換器206。電位處理電路250包括電位轉換器208以及反相器210。
電位轉換器202的電源端連接至第一電源V1、輸入端接收切換信號SW、輸出端產生第一信號s1。反相器204的電源端連接至第一電源V1、輸入端接收第一信號s1、輸出端產生閘控制信號(gate control signal)g1。
電位轉換器206的電源端連接至第二電源V2、輸入端接收切換信號SW、輸出端產生閘控制信號g3。
電位轉換器208的電源端接收輸出電源Vout、輸入端接收切換信號SW、輸出端產生閘控制信號g4。反相器210的電源端接收輸出電源Vout、輸入端接收閘控制信號g4、輸出端產生閘控制信號g2。
電晶體Mp1與Mp2形成第一電源路徑(power path)。其中,電晶體Mp1的第一源/汲端連接至第一電源V1、閘極端接收閘控制信號g1。電晶體Mp2的第一源/汲端連接至電晶體Mp1的第二源/汲端、閘極端接收閘控制信號g2、第二源/汲端連接至節點A。
電晶體Mp3與Mp4形成第二電源路徑。其中,電晶體Mp3的第一源/汲端連接至第二電源V2、閘極端接收閘控制信號g3。電晶體Mp4的第一源/汲端連接至電晶體Mp3的第二源/汲端、閘極端接收閘控制信號g4、第二源/汲端連接至節點A。再者,節點A可產生輸出電源Vout。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電位轉換器202、206、208的邏輯高準位係由其電源端所接收的電源來決定。舉例來說,電位轉換器202的電源端連接至第一電源V1,且第一電源V1的電壓為3.3V。因此,當電位轉換器202輸入端接收邏輯高準位時,電位轉換器202輸出端所產生的邏輯高準位即為3.3V。當電位轉換器202輸入端接收邏輯低準位(0V)時,電位轉換器202輸出端所產生的邏輯低準位即為0V。
相同地,反相器204、210的邏輯高準位係由其電源端所接收的電源來決定。舉例來說,反相器204的電源端連接至第一電源V1,且第一電源V1的電壓為3.3V。因此,當反相器204輸入端接收3.3V的邏輯高準位時,反相器204輸出端所產生的邏輯低準位即為0V。當反相器204輸入端接收0V的邏輯低準位時,反相器204輸出端所產生的邏輯高準位即為3.3V。
以下以第一電源V1與第二電源V2的各種情況來介紹本發明電源切換電路200的運作。
假設第一電源V1與第二電源V2為相同電壓,例如第一電源V1與第二電源V2皆為3.3V。當切換信號SW為邏輯低準位時,閘控信號g1為3.3V的邏輯高準位、閘控信號g2為3.3V的邏輯高準位、閘控信號g3為0V的邏輯低準位、閘控信號g4為0V的邏輯低準位,電晶體Mp1與電晶體Mp2關閉(turn off),電晶體Mp3與電晶體Mp4開啟(turn on)。因此,第一電源路徑為不導通狀態(non-conducting state)且第二電源路徑為導通狀態(conducting state),3.3V的第二電源V2傳遞至節點A,使得輸出電源Vout為3.3V。亦即,電源切換電路200將第二電源V2切換為輸出電源Vout。
另外,當切換信號SW為邏輯高準位時,閘控信號g1為0V的邏輯低準位、閘控信號g2為0V的邏輯低準位、閘控信號g3為3.3V的邏輯高準位、閘控信號g4為3.3V的邏輯高準位,電晶體Mp1與電晶體Mp2開啟,電晶體Mp3與電晶體Mp4關閉。因此,第一電源路徑為導通狀態且第二電源路徑為不導通狀態,3.3V的第一電源V1傳遞至節點A,使得輸出電源Vout為3.3V。亦即,電源切換電路200將第一電源V1切換為輸出電源Vout。
在上述第一電源V1與第二電源V2為相同電壓的情況下。當第一電源路徑為不導通狀態時,閘控電壓g1與閘控電壓g2皆為3.3V,所以第一電源路徑中的電晶體Mp1與電晶體Mp2完全被關閉,第一電源路徑不會產生額外的功耗(power consumption)。同理,當第二電源路徑為不導通狀態時,閘控電壓g3與閘控電壓g4皆為3.3V,所以第二電源路徑中的電晶體Mp3與電晶體Mp4完全被關閉,第二電源路徑不會產生額外的功耗。
再者,假設第一電源V1的電壓小於與第二電源V2的電壓,例如第一電源V1為2V且第二電源V2為3.3V。當切換信號SW為邏輯低準位時,閘控信號g1為2V的邏輯高準位、閘控信號g2為3.3V的邏輯高準位、閘控信號g3為0V的邏輯低準位、閘控信號g4為0V的邏輯低準位,電晶體Mp1與電晶體Mp2關閉,電晶體Mp3與電晶體Mp4開啟。因此,第一電源路徑為不導通狀態且第二電源路徑為導通狀態,3.3V的第二電源V2傳遞至節點A,使得輸出電源Vout為3.3V。亦即,電源切換電路200將第二電源V2切換為輸出電源Vout。
另外,當切換信號SW為邏輯高準位時,閘控信號g1為0V的邏輯低準位、閘控信號g2為0V的邏輯低準位、閘控信號g3為3.3V的邏輯高準位、閘控信號g4為2V的邏輯高準位,電晶體Mp1與電晶體Mp2開啟,電晶體Mp3與電晶體Mp4關閉。因此,第一電源路徑為導通狀態且第二電源路徑為不導通狀態,2V的第一電源V1傳遞至節點A,使得輸出電源Vout為2V。亦即,電源切換電路200將第一電源V1切換為輸出電源Vout。
在上述第一電源V1的電壓小於第二電源V2的電壓情況下。於切換信號SW為邏輯低準位時,雖然2V的閘控電壓g1無法完全關閉電晶體 Mp1,但是3.3V閘控電壓g2可以完全關閉電晶體Mp2,所以第一電源路徑為不傳導狀態且不會造成額外功耗。同理,於切換信號SW為邏輯高位時,雖然2V的閘控電壓g4無法完全關閉電晶體 Mp4,但是3.3V閘控電壓g3可以完全關閉電晶體Mp3,所以第二電源路徑為不傳導狀態且不會造成額外功耗。
另外,假設第一電源V1的電壓大於與第二電源V2的電壓,例如第一電源V1為3.3V且第二電源V2為2V。當切換信號SW為邏輯低準位時,閘控信號g1為3.3V的邏輯高準位、閘控信號g2為2V的邏輯高準位、閘控信號g3為0V的邏輯低準位、閘控信號g4為0V的邏輯低準位,電晶體Mp1與電晶體Mp2關閉,電晶體Mp3與電晶體Mp4開啟。因此,第一電源路徑為不導通狀態且第二電源路徑為導通狀態,2V的第二電源V2傳遞至節點A,使得輸出電源Vout為2V。亦即,電源切換電路200將第二電源V2切換為輸出電源Vout。
另外,當切換信號SW為邏輯高準位時,閘控信號g1為0V的邏輯低準位、閘控信號g2為0V的邏輯低準位、閘控信號g3為2V的邏輯高準位、閘控信號g4為3.3V的邏輯高準位,電晶體Mp1與電晶體Mp2開啟,電晶體Mp3與電晶體Mp4關閉。因此,第一電源路徑為導通狀態且第二電源路徑為不導通狀態,3.3V的第一電源V1傳遞至節點A,使得輸出電源Vout為3.3V。亦即,電源切換電路200將第一電源V1切換為輸出電源Vout。
在上述第一電源V1的電壓大於第二電源V2的電壓情況下。於切換信號SW為邏輯低準位時,雖然2V的閘控電壓g2無法完全關閉電晶體 Mp2,但是3.3V閘控電壓g1可以完全關閉電晶體Mp1,所以第一電源路徑為不傳導狀態且不會造成額外功耗。同理,於切換信號SW為邏輯高位時,雖然2V的閘控電壓g3無法完全關閉電晶體 Mp3,但是3.3V閘控電壓g4可以完全關閉電晶體Mp4,所以第二電源路徑為不傳導狀態且不會造成額外功耗。
根據以上的說明可知,在第一電源V1與第二電源V2的各種情況下,電源切換電路200中不導通狀態的電源路徑皆不會產生額外的功耗。
請參照第3圖,其所繪示為本發明電源切換電路的第二實施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的電源切換電路300中更包括體極電壓選擇電路(body voltage selecting circuit)302、304、306、308。由於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的運作原理相同,以下僅介紹體極電壓選擇電路302、304、306、308,其餘不再贅述。
體極電壓選擇電路302具有第一端連接至電晶體Mp1的第一源/汲端,第二端連接至電晶體Mp1的第二源/汲端、第三端連接至電晶體Mp1的體極端(body terminal)。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當電晶體 Mp1第一端接收的電壓大於電晶體 Mp1第二端接收的電壓時,電晶體 Mp1第一端接收的電壓會自動地傳遞至電晶體 Mp1的體極端。反之,當電晶體 Mp1第一端接收的電壓小於電晶體 Mp1第二端接收的電壓時,電晶體 Mp1第二端接收的電壓會自動地傳遞至電晶體 Mp1的體極端。如此,將可有效地消除電晶體 Mp1的體極效應(body effect)。
再者,體極電壓選擇電路304、306、308與體極電壓選擇電路302有相同的連接關係與功能,此處不再贅述。
請參照第4圖,其所繪示為體極電壓選擇電路的詳細電路圖。體極電壓選擇電路302包括電晶體Mp5、電晶體Mp6、電阻R1與電阻R2。其中,節點B為體極電壓選擇電路302的第一端連接至電晶體Mp1的第一源/汲端,節點C為體極電壓選擇電路302的第二端連接至電晶體Mp1的第二源/汲端,節點D為體極電壓選擇電路302的第三端連接至電晶體Mp1的體極端。
再者,電晶體Mp5的第一源/汲端連接至節點B,電晶體 Mp5的第二源/汲端連接至節點D,電晶體Mp5的體極端接至節點D。電晶體 Mp6的第一源/汲端連接至節點C,電晶體 Mp6的第二源/汲端連接至節點D,電晶體Mp6的體極端接至節點D。電阻R1的第一端連接至節點B,電阻R1的第二端連接至電晶體Mp6的閘極端。電阻R2的第一端連接至節點C,電阻R1的第二端連接至電晶體Mp5的閘極端。
舉例來說,當節點B的電壓大於節點C的電壓時,電晶體 Mp6關閉且電晶體Mp5開啟,節點B的電壓傳遞至節點D。反之,當節點B的電壓小於節點C的電壓時,電晶體 Mp6開啟且電晶體Mp5關閉,節點C的電壓傳遞至節點D。
請參照第5圖,其所繪示為電位轉換器的詳細電路圖。電位轉換器202包括電晶體Mpa~Mpd、電晶體Mna~Mnc、反相器502~504與電阻Ra。其中,電位轉換器202的電源端連接至第一電源V1、輸入端接收切換信號SW、輸出端產生第一信號s1。
電晶體Mpa的第一源/汲端連接至第一電源V1。電晶體Mpb的第一源/汲端連接至第一電源V1,電晶體Mpb的第二源/汲端連接至電晶體Mpa的閘極端與節點E,電晶體Mpb的閘極端連接至電晶體Mpa的第二源/汲端。
電晶體Mna的第一源/汲端連接至電晶體Mpa的第二源/汲端,電晶體Mna的第二源/汲端連接至接地端 GND,電晶體Mna的閘極端接收切換信號 SW。
電晶體Mpc的第一源/汲端連接至第一電源V1,電晶體Mpc的閘極端接收切換信號SW。電晶體Mpd的第一源/汲端連接電晶體Mpc的第二源/汲端,電晶體Mpd的閘極端接收切換信號SW。電阻Ra的第一端連接至電晶體Mpd的第二源/汲端。電晶體Mnb的第一源/汲端連接至電阻Ra的第二端,電晶體Mnb的第二源/汲端連接至接地端 GND,電晶體Mnb的閘極端接收切換信號 SW。
電晶體Mnc的第一源/汲端連接至節點E,電晶體Mnc的第二源/汲端連接至接地端 GND,電晶體Mnc的閘極端連接至電晶體Mnb的第一源/汲端。
反相器502的電源端連接至第一電源V1,反相器502的輸入端連接節點E。反相器504的電源端連接至第一電源V1,反相器504的輸入端連接至反相器502的輸出端,反相器504的輸出端產生第一信號s1。
舉例來說,第一電源V1的電壓為3.3V。當切換信號為邏輯高準位時,電晶體Mna、電晶體Mnb、電晶體Mpb開啟,電晶體Mpa、電晶體Mpc、電晶體Mpd、電晶體Mnc關閉,節電E為3.3V的邏輯高準位。因此,反相器504的第一信號s1為3.3V的邏輯高準位。
反之,當切換信號為邏輯低準位時,電晶體Mna、電晶體Mnb、電晶體Mpb關閉,電晶體Mpa、電晶體Mpc、電晶體Mpd、電晶體Mnc開啟,節電E為0V的邏輯低準位。因此,反相器504的第一信號s1為0V的邏輯低準位。
再者,電位轉換器206、208與電位轉換器202有相同的連接關係與功能,此處不再贅述。
由以上的說明可知,本發明提出一種電源切換電路。電源切換電路中的每一條電源路徑中皆包含二個電晶體。當任一電源路徑為不導通狀態時,不導通狀態的電源路徑中至少有一個電晶體被完全關閉,所以不會產生額外的功耗。
再者,第2圖與第3圖中的電位處理電路230、240、250僅是本發明的一個範例。在此領域的技術人員也可以設計其他結構的電位處理電路。舉例來說,電位處理電路中包括一反相器與一電位轉換器。電位處理電路接收的信號先輸入反相器,而反相器的輸出信號再輸入電位轉換器。如此也可以達成本發明的目的。
另外,第4圖的體極電壓選擇電路僅是本發明的一個範例。在此領域的技術人員也可以設計其他結構的體極電壓選擇電路並達成本發明的目的。同理,第5圖的電位轉換器僅是本發明的一個範例。在此領域的技術人員也可以設計其他結構的電位轉換器並達成本發明的目的。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300:電源切換電路 102:電子元件 202、206、208:電位轉換器 204、210、502、504:反相器 230、240、250:電位處理電路 302、304、306、308:體極電壓選擇電路
第1圖為習知電源切換電路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電源切換電路的第一實施例。 第3圖為本發明電源切換電路的第二實施例。 第4圖為體極電壓選擇電路的詳細電路圖。 第5圖為電位轉換器的詳細電路圖。
200:電源切換電路
202、206、208:電位轉換器
204、210:反相器
230、240、250:電位處理電路

Claims (7)

  1. 一種電源切換電路,接收一第一電源、一第二電源與一切換信號並產生一輸出電源,該電源切換電路包括: 一第一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源、一閘極端接收一第一閘控制信號以及一第二源/汲端; 一第二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晶體的該第二源/汲端、一閘極端接收一第二閘控制信號以及一第二源/汲端連接至一第一節點; 一第三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二電源、一閘極端接收一第三閘控制信號以及一第二源/汲端; 一第四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三電晶體的該第二源/汲端、一閘極端接收一第四閘控制信號以及一第二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一節點;其中,該第一節點產生該輸出電源; 一第一電位處理電路,具有一電源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源,一輸入端接收該切換信號,一輸出端產生該第一閘控制信號;其中當該切換信號為一邏輯低準位時,該第一閘控信號的電壓等於該第一電源的電壓;以及,當該切換信號為一邏輯高準位時,該第一閘控信號為該邏輯低準位; 一第二電位處理電路,具有一電源端連接至該輸出電源,一輸入端接收該切換信號,一第一輸出端產生該第二閘控制信號,一第二輸出端產生該第四閘控制信號;其中當該切換信號為一邏輯低準位時,該第二閘控信號的電壓等於該輸出電源的電壓且該第四閘控信號為該邏輯低準位;以及,當該切換信號為一邏輯高準位時,該第二閘控信號為該邏輯低準位且該第四閘控信號的電壓等於該輸出電源的電壓;以及 一第三電位處理電路,具有一電源端連接至該第二電源,一輸入端接收該切換信號,一輸出端產生該第三閘控制信號;其中當該切換信號為該邏輯低準位時,該第三閘控信號為該邏輯低準位;以及,當該切換信號為該邏輯高準位時,該第三閘控信號的電壓等於該第二電源的電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切換電路,更包括:一第一體極電壓選擇電路,具有一第一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晶體的該第一源/汲端,一第二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晶體的該第二源/汲端,以及一第三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晶體的一體極端; 其中,當該第一端的電壓大於該第二端的電壓時,該第三端輸出該第一端的電壓至該第一電晶體的該體極端;以及,當該第一端的電壓小於該第二端的電壓時,該第三端輸出該第二端的電壓至該第一電晶體的該體極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源切換電路,其中該第一體極電壓選擇電路包括: 一第五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晶體的該第一源/汲端,一第二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晶體的該體極端; 一第六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晶體的該第二源/汲端,一第二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晶體的該體極端; 一第一電阻,連接於該第五電晶體的該第一源/汲端與該第六電晶體的一閘極端之間;以及 一第二電阻,連接於該第六電晶體的該第一源/汲端與該第五電晶體的一閘極端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切換電路,其中該第二電位處理電路包括: 一第一電位轉換器,具有一電源端連接至該輸出電源,一輸入端接收該切換信號,以及一輸出端產生該第四閘控制信號;以及 一第一反相器,具有一電源端連接至該輸出電源,一輸入端接收該第四閘控制信號,以及一輸出端產生該第二閘控制信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切換電路,其中該第三電位處理電路包括: 一第二電位轉換器,具有一電源端連接至該第二電源,一輸入端接收該切換信號,以及一輸出端產生該第三閘控制信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切換電路,其中該第一電位處理電路包括: 一第三電位轉換器,具有一電源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源,一輸入端接收該切換信號,以及一輸出端產生一第一信號;以及 一第二反相器,具有一電源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源,一輸入端接收該第一信號,以及一輸出端產生該第一閘控制信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源切換電路,其中該第三電位轉換器包括: 一第七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源、一閘極端以及一第二源/汲端; 一第八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源、一閘極端連接至該第七電晶體的該第二源/汲端,一第二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七電晶體的該閘極以及一第二節點; 一第九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晶體的該第二源/汲端,一閘極端接收該切換信號,以及一第二源/汲端連接至一接地端; 一第十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該第一電源,一閘極端接收該切換信號,以及一第二源/汲端; 一第十一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該第十電晶體的該第二源/汲端,一閘極端接收該切換信號,以及一第二源/汲端; 一第三電阻,具有一第一端連接至該第十一電晶體的該第二源/汲端; 一第十二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該第三電阻的一第二端,一閘極端接收該切換信號,以及一第二源/汲端連接至該接地端; 一第十三電晶體,具有一第一源/汲端連接該第二節點,一閘極端連接至該第十二電晶體的該第一源/汲端,以及一第二源/汲端連接至該接地端; 一第三反相器,具有一電源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源,一輸入端連接至該第二節點,以及一輸出端;以及 一第四反相器,具有一電源端連接至該第一電源,一輸入端連接至該第三反相器的該輸出端,以及一輸出端產生該第一信號。
TW108115729A 2018-12-19 2019-05-07 電源切換電路 TWI6937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6991.6 2018-12-19
CN201811556991.6A CN111342541B (zh) 2018-12-19 2018-12-19 电源切换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3774B TWI693774B (zh) 2020-05-11
TW202025594A true TW202025594A (zh) 2020-07-01

Family

ID=71099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5729A TWI693774B (zh) 2018-12-19 2019-05-07 電源切換電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11899B2 (zh)
CN (1) CN111342541B (zh)
TW (1) TWI6937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75132A (ja) * 2020-04-28 2021-11-01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電源切り替え装置
CN112636741B (zh) * 2020-12-29 2023-05-23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及终端设备
US11854647B2 (en) * 2021-07-29 2023-12-26 Micron Technology, Inc. Voltage level shifter transition time reduction
CN114826796B (zh) * 2022-06-29 2022-10-28 京东方艺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通讯模块的供电切换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0121B1 (en) 1987-03-11 1998-09-15 Dallas Semiconductor Power controller for circuits with battery backup
US5886561A (en) 1996-11-18 1999-03-23 Waferscale Integration, Inc. Backup battery switch
JP4863844B2 (ja) * 2006-11-08 2012-01-25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電圧切替回路
US7782027B2 (en) * 2006-12-30 2010-08-24 Advanced Analogic Technologies, Inc. High-efficiency DC/DC voltage converter including down inductive switching pre-regulator and capacitive switching post-converter
US7570087B2 (en) * 2007-03-23 2009-08-04 System General Corp. Switching drive circuit for soft switching
CN101325413B (zh) * 2007-06-14 2011-09-14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切换电路
JP2009141640A (ja) * 2007-12-06 2009-06-25 Seiko Instruments Inc 電源切換回路
US7893560B2 (en) * 2008-09-12 2011-02-22 Nellcor Puritan Bennett Llc Low power isolation design for a multiple sourced power bus
TW201105015A (en) * 2009-07-22 2011-02-01 Green Solution Tech Co Ltd Charge pump circuit
TWI441448B (zh) * 2011-01-06 2014-06-11 Anpec Electronics Corp 具降低雜訊與切換功耗之電源控制電路、交換式電源轉換器與方法
CN104521146B (zh) * 2012-09-06 2017-09-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半导体集成电路
JP6135333B2 (ja) * 2013-06-28 2017-05-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源切替回路、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源切替回路の制御方法
US9847133B2 (en) * 2016-01-19 2017-12-19 Ememory Technology Inc. Memory array capable of performing byte erase operation
US10447152B2 (en) * 2016-07-15 2019-10-15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riving charge pump circuits
CN106532913A (zh) * 2016-11-25 2017-03-22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备用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及半导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11899B2 (en) 2020-10-20
TWI693774B (zh) 2020-05-11
CN111342541B (zh) 2021-04-16
US20200203990A1 (en) 2020-06-25
CN111342541A (zh)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3774B (zh) 電源切換電路
US7034573B1 (en) Level shifter without DC current flow
US7397297B2 (en) Level shifter circuit
US8643426B2 (en) Voltage level shifter
JP5236699B2 (ja) レベルシフター
KR20140031764A (ko) 레벨 쉬프트 디바이스
CN107342685B (zh) Dcdc转换器
US6404229B1 (en) Complementary level shifting logic circuit with improved switching time
JPH11273384A (ja) 半導体装置
US8531227B2 (en) Level shifter
US10622976B2 (en) Schmitt trigger circuit
JPWO2004077674A1 (ja) 半導体装置
KR100918343B1 (ko) 다이오드 회로
JP6971941B2 (ja) 半導体装置
US7167036B2 (en) Circuit for transforming signals varying between different voltages
JP2008306597A (ja) レベルシフト回路、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チャージポンプ回路の制御回路
US20170104488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selector circuit
US6249151B1 (en) Inverter for outputting high voltage
KR101900391B1 (ko) Sr 래치를 이용한 셀프 리셋 레벨 시프터
JP6610223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
JP2003101405A (ja) レベルシフト回路
JP5689778B2 (ja) 入力回路
JP5194715B2 (ja) レベルシフト回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dc−dcコンバータ
JP2021175132A (ja) 電源切り替え装置
TW202234805A (zh) 電壓轉換器與使用其的電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