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4752A - 使用金屬固定環的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使用金屬固定環的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4752A
TW202014752A TW107135838A TW107135838A TW202014752A TW 202014752 A TW202014752 A TW 202014752A TW 107135838 A TW107135838 A TW 107135838A TW 107135838 A TW107135838 A TW 107135838A TW 202014752 A TW202014752 A TW 2020147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lens
outer diameter
fixing ring
metal fixing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5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2312B (zh
Inventor
周明達
邱裕仁
Original Assignee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35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62312B/zh
Priority to CN202210524497.1A priority patent/CN114706185B/zh
Priority to CN201811440960.4A priority patent/CN11104517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2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2312B/zh
Priority to US16/505,907 priority patent/US11119292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014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475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glu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6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retaining rings or spr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46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zoom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成像鏡頭,包含塑膠鏡筒、成像透鏡組及金屬固定環,其中金屬固定環用以將成像透鏡組固定於塑膠鏡筒內,金屬固定環包含內環部、複數固定部及複數彈性部。內環部形成通孔。固定部與塑膠鏡筒直接接觸,用以將金屬固定環固定於塑膠鏡筒內。彈性部中至少一者連接固定部中至少一者與內環部。藉此,有助於降低成像鏡頭的體積。

Description

使用金屬固定環的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在電子裝置上且使用金屬固定環的微型化成像鏡頭及相機模組。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更加精進,使得電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畫素可達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備高成像品質的相機模組及其成像透鏡組儼然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配備相機模組的電子裝置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對於相機模組及其成像透鏡組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樣化。
在一種將成像透鏡組固定於鏡筒的現有技術中,係將一塑膠固定環與成像透鏡組中最接近像側的透鏡承靠,並用黏著劑塗佈於塑膠固定環與鏡筒上以固定成像透鏡組。然而,一般的塑膠固定環的厚度需在0.2mm以上,在面對電子裝置對於相機模組日益小型化的要求時,塑膠固定環的厚度規格已然成為成像鏡頭連同相機模組小型化的阻礙。再者,由於黏著劑的塗佈控制不易,常使得黏著劑由塑 膠固定環的外徑面溢流至與其承靠的透鏡的外徑面甚至是其光學有效區,因而降低成像鏡頭的組裝良率及成像品質。
在另一種將成像透鏡組固定於鏡筒的現有技術中,並不使用固定環,而直接用黏著劑塗佈於成像透鏡組中最接近像側的透鏡與鏡筒上,則黏著劑塗佈不均及溢流的問題將首當其衝直接影響攸關成像品質的透鏡本身。另一方面,若以加大光學有效區外圍的非光學有效區的範圍來降低黏著劑溢流的情況,則會付出增加相機模組及其成像透鏡組體積或是不符光學規格要求的代價。
根據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相機模組及其成像透鏡組較不易在光學規格、成像品質及體積等需求間取得平衡,故一種符合前述需求的相機模組及其成像透鏡組遂成產業界努力的目標。
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透過成像鏡頭中的簧片式金屬固定環,有助於降低成像鏡頭的體積,以滿足電子裝置對於相機模組及其成像鏡頭日益小型化的要求,並維持光學規格及成像品質。
依據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鏡頭,包含塑膠鏡筒、成像透鏡組及金屬固定環,其中金屬固定環用以將成像透鏡組固定於塑膠鏡筒內,金屬固定環包含內環部、複數固定部及複數彈性部。內環部形成通孔。固定部與塑膠鏡筒直接接觸,用以將金屬固定環固定於塑膠鏡筒內。彈性部中至 少一者連接固定部中至少一者與內環部。金屬固定環的厚度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0.01mm<d<0.20mm。藉此,有助於降低成像鏡頭的體積。
根據前段所述的成像鏡頭,可更包含黏著劑,其塗佈於金屬固定環與塑膠鏡筒上。彈性部可環繞內環部。成像透鏡組具有光軸,光軸通過金屬固定環的通孔,各彈性部的外觀可為弧形,且彈性部沿光軸的輻射方向無重疊。固定部環繞內環部,固定部佔金屬固定環的最大外徑圓周長扣除固定部的比例為f%,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f%<40%。較佳地,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f%<32%。成像透鏡組具有光軸並包含複數透鏡,像側透鏡為透鏡中最接近成像透鏡組的像側的一者,像側透鏡的外徑面由成像透鏡組的物側至像側可依序包含第一外徑面及第二外徑面,第一外徑面及第二外徑面中僅第一外徑面與塑膠鏡筒接觸,且第一外徑面與第二外徑面形成階差。第一外徑面的最大外徑為ψ1,第二外徑面的最大外徑為ψ2,第一外徑面與第二外徑面形成的階差為△ψ且為(ψ2-ψ1)/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5mm<△ψ<0.35mm。複數間隔可位於內環部與固定部之間。黏著劑可填充於間隔中至少一者之內,且像側透鏡、金屬固定環及塑膠鏡筒之間透過黏著劑黏著固定。黏著劑可為不透光黏著劑。像側透鏡可包含複數直條狀楔形結構,直條狀楔形結構中至少一者與黏著劑直接接觸。直條狀楔形結構可設置於第一外徑面與第二外徑面之間。直條狀楔形結構的數量為n,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0<n<600。 金屬固定環的外觀可為黑色。金屬固定環的厚度為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1mm<d<0.13mm。固定部的數量可小於或等於彈性部的數量。固定部的數量為Nf,其可滿足下列條件:6<Nf<16。藉由上述提及的各點技術特徵,有助於降低通孔與成像透鏡組的光軸之間偏移的公差。上述各技術特徵皆可單獨或組合配置,而達到對應之功效。
依據本發明另提供一種相機模組,包含前述的成像鏡頭。藉此,以滿足電子裝置對於相機模組日益小型化的要求。
依據本發明另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前述的相機模組及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相機模組的成像面。藉此,有助於小型化並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質,故能滿足現今對電子裝置的高規格成像需求。
10、20、30‧‧‧電子裝置
16‧‧‧感測元件
17、27‧‧‧輔助光學元件
18、28‧‧‧成像訊號處理元件
19‧‧‧使用者介面
19a‧‧‧觸控螢幕
19b‧‧‧按鍵
77‧‧‧電路板
78‧‧‧連接器
13‧‧‧電子感光元件
86‧‧‧成像面
85‧‧‧玻璃面板
91、92‧‧‧針頭
11、21、31、71、1000‧‧‧相機模組
14‧‧‧自動對焦組件
15‧‧‧光學防手震組件
1110‧‧‧金屬外殼
1120‧‧‧上彈簧片
1130‧‧‧磁體
1150、8150、8250‧‧‧導線元件
1160、8160、8260‧‧‧下彈簧片
1180‧‧‧固定基座
12、100、200‧‧‧成像鏡頭
140、240‧‧‧塑膠鏡筒
150‧‧‧成像透鏡組
151、152、153、154、155‧‧‧透鏡
160、260‧‧‧像側透鏡
164、264‧‧‧外徑面
161、261‧‧‧第一外徑面
167、267‧‧‧凹縮部
163、263‧‧‧階差表面
168、268‧‧‧直條狀楔形結構
162、262‧‧‧第二外徑面
170、270、370‧‧‧金屬固定環
171、271、371‧‧‧通孔
172、272、372‧‧‧內環部
174、274、374、384‧‧‧間隔
176、276、376‧‧‧框架部
178、278、378、380、388‧‧‧彈性部
179、279、379、389‧‧‧固定部
190、290‧‧‧黏著劑
d‧‧‧金屬固定環的厚度
ψr‧‧‧金屬固定環的最大外徑
ψ1‧‧‧第一外徑面的最大外徑
ψ2‧‧‧第二外徑面的最大外徑
△ψ‧‧‧第一外徑面與第二外徑面形成的階差
第1A圖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鏡頭與下彈簧片、導線元件的示意圖;第1B圖繪示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鏡頭中部分元件的爆炸圖;第1C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黏著劑塗佈的示意圖;第1D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的立體圖;第1E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的側視圖;第1F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的最大外徑的示意圖; 第1G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像側透鏡的立體圖;第1H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像側透鏡的側視圖;第1I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像側透鏡的另一側視圖;第2A圖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成像鏡頭中部分元件的爆炸圖;第2B圖繪示第二實施例中黏著劑塗佈的示意圖;第2C圖繪示第二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的立體圖;第2D圖繪示第二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的側視圖;第2E圖繪示第二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的最大外徑的示意圖;第2F圖繪示第二實施例中像側透鏡的側視圖;第3A圖繪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成像鏡頭中金屬固定環的側視圖;第3B圖繪示第三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的最大外徑的示意圖;第4A圖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相機模組的爆炸圖;第4B圖繪示第四實施例的相機模組的另一爆炸圖;第5A圖繪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第5B圖繪示第五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另一示意圖;第5C圖繪示第五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方塊圖;第6圖繪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以及第7圖繪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1A圖至第1C圖,其中第1A圖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鏡頭100與下彈簧片8160、導線元件8150的示意圖,第1B圖繪示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鏡頭100中金屬固定環170、像側透鏡160及塑膠鏡筒140的爆炸圖,第1C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黏著劑(Adhesive Layer)190塗佈的示意圖。由第1A圖至第1C圖可知,成像鏡頭100包含塑膠鏡筒140、成像透鏡組150及金屬固定環170,其中金屬固定環170用以將成像透鏡組150固定於塑膠鏡筒140內。成像透鏡組150具有光軸(未另標號)並包含複數透鏡,成像透鏡組150的光軸亦即成像鏡頭100的光軸,像側透鏡160為所述複數透鏡中最接近成像透鏡組150的像側(即第1A圖中的右側)的一者,且金屬固定環170設置於像側透鏡160的像側。此外,成像鏡頭100的塑膠鏡筒140可進一步與自動對焦組件(包含現有技術中的導線元件8150、下彈簧片8160...等用以達成自動對焦功能)組裝而成相機模組,且第一實施例將不另對此詳加說明及繪示。
請參照第1D圖及第1E圖,其中第1D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170的立體圖,第1E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170的由物側或像側(平行光軸方向)觀察的側視圖。由第1A圖至第1E圖可知,金屬固定環170為圓環形且包含內環部172、複數固定部179及複數彈性部178。內環部172形成金屬固定環170的通孔171,且光軸通過通孔171。固定部179與塑膠鏡筒140直接接觸,用以將 金屬固定環170固定於塑膠鏡筒140內。彈性部178中至少一者連接固定部179中至少一者與內環部172。再者,金屬固定環170可為整體金屬材質,亦可為部分金屬材質,例如在金屬材質的表面塗佈非金屬材質。
由第1D圖可知,金屬固定環170的厚度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0.01mm<d<0.20mm。藉此,金屬固定環170的金屬材質及結構有利於將成像透鏡組150固定於塑膠鏡筒140內,且金屬固定環170為簧片式並具有較薄的厚度,有助於降低成像鏡頭的體積,以滿足電子裝置對於相機模組及其成像鏡頭日益小型化的要求,並維持光學規格及成像品質。較佳地,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1mm<d<0.13mm。藉此,滿足前述範圍的簧片式金屬固定環170具有適當的厚度d,可避免厚度過薄導致扭曲變形不利於組裝,亦可避免厚度過厚導致相機模組內部發生機構干涉(Mechanical Interference),而影響相機模組的運作。
進一步而言,由第1D圖及第1E圖可知,金屬固定環170的彈性部178可環繞內環部172。藉此,有助於形成最小體積的金屬固定環170,並使彈性部178受到壓縮的方向呈現輻射狀,以降低通孔171與成像透鏡組150的光軸之間偏移的公差。
光軸通過金屬固定環170的通孔171,各彈性部178的外觀可為弧形,且彈性部178沿光軸的輻射方向(即光軸的徑向)無重疊。藉此,避免彈性部178形成的彈力或結構過軟(Soft),以降低固定力量不足而使成像透鏡組150由 塑膠鏡筒140鬆脫的疑慮。第一實施例中,各彈性部178的外觀為等寬長條弧形,彈性部178中一者本身的結構沿光軸的輻射方向無重疊,且無彈性部178中二者沿光軸的輻射方向重疊。
第一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170的固定部179的數量為八個,各固定部179的外觀相同且為弧形,所述八個固定部179沿光軸的圓周方向規則並等距排列,即所述八個固定部179離散地環繞內環部172及通孔171。各固定部179的兩端分別連接彈性部178中一者,金屬固定環170的彈性部178的數量為十六個,各彈性部178的外觀相同且為弧形。所述十六個彈性部178沿光軸的圓周方向排列,即所述十六個彈性部178離散地環繞內環部172及通孔171。各彈性部178的一端直接連接固定部179中一者且另一端直接連接框架部176中一者,所述框架部176中一者直接連接內環部172,即各彈性部178的另一端間接連接內環部172。再者,各框架部176沿光軸的輻射方向的長度大於各固定部179沿光軸的輻射方向的長度,且各固定部179沿光軸的輻射方向的長度大於各彈性部178沿光軸的輻射方向的長度。其他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圖未揭示),各固定部可不為弧形,各彈性部連接內環部與固定部但可不為弧形。
由第1A圖至第1C圖可知,塑膠鏡筒140的內環面(未另標號)上與金屬固定環170對應組裝的位置為一圓形,固定部179為金屬固定環170上最凸出的部分,從而固定部179的外環面(未另標號)與塑膠鏡筒140的內環面直接 接觸,如第1A圖所示,用以將金屬固定環170固定於塑膠鏡筒140內。此外,第1A圖的示意圖係為一剖視圖,唯其中的成像透鏡組150及金屬固定環170為剖面圖,以清楚表示成像鏡頭100的特徵。第1A圖中的金屬固定環170以灑點表示,直條狀楔形結構168及黏著劑190分別以不同的線段表示,且灑點或線段皆不為其實際的結構。
請參照第1F圖,其繪示第一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170的最大外徑ψr的示意圖。由第1F圖可知,各固定部179的外環面較彈性部178及框架部176遠離光軸,固定部179中相對二者的外環面通過光軸的距離為金屬固定環170的最大外徑ψr。固定部179佔金屬固定環170的最大外徑ψr的圓周長(可為以最大外徑ψr為直徑所定義的虛擬圓周長)扣除固定部179的比例為f%,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f%<40%。藉此,維持參數f%為50%進而40%以下的比例,則可在固定部179兩端皆設計彈性部178以增加彈性力道,使小體積的金屬固定環170具有更大的固定力道。較佳地,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f%<32%。藉此,維持參數f%為更小且更適當的比例,有助在不改變固定部179數量的情況下增加彈性部178的長度,以依照不同成像鏡頭100的尺寸調整固定力道。
在第一實施例的第1F圖中,金屬固定環170的最大外徑ψr為4.6mm,如第1F圖將最大外徑ψr的圓周長(以最大外徑ψr為直徑所定義的虛擬圓周長,第1F圖中以虛線繪示)分為八等分,各一等分中的固定部179的弧長為 0.3468mm,因此八個固定部179佔金屬固定環170的最大外徑ψr的圓周長扣除八個固定部179的比例f%為23.76%。
由第1D圖及第1E圖可知,複數間隔174可位於內環部172與固定部179之間。藉此,間隔174提供金屬固定環170可彈性壓縮的移動空間,且壓縮的方向皆是沿光軸的輻射方向,即輻射狀由外往內擠壓,或是輻射狀由內往外伸張。第一實施例中,間隔174的數量為八個,各間隔174對應一固定部179與連接其兩端的二彈性部178,各間隔174位於內環部172與對應的一固定部179之間,各間隔174亦位於內環部172與對應的二彈性部178之間。
固定部179的數量可小於或等於彈性部178的數量。藉此,使得薄片形的簧片式金屬固定環170可產生出較大的彈性力道,使金屬固定環170固定成像透鏡組150的效果更佳。
固定部179的數量為Nf,其可滿足下列條件:6<Nf<16。藉此,使複數個固定部179都可以均勻受力,且避免單一個固定部179與塑膠鏡筒140的接觸面積過大而加劇製造公差,進而影響通孔171與光軸的同軸性。第一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170的固定部179的數量Nf為8,彈性部178的數量Ne為16,且Nf<Ne。
進一步而言,由第1A圖及第1C圖可知,成像鏡頭100可更包含黏著劑190,其塗佈於金屬固定環170與塑膠鏡筒140上。藉此,有助提高成像鏡頭100抵抗外界撞 擊的能力,且於溫度變化大時,避免金屬固定環170的伸縮或膨脹而使金屬固定環170位置偏移。
黏著劑190可為不透光黏著劑。藉此,可有效減少雜散光的不必要反射,以提升成像鏡頭100的成像品質。
金屬固定環170的外觀可為黑色。藉此,在黏著劑190沒有塗覆到的區域也不會增加非成像光線的反射,以減少徒增眩光的瑕疵。具體而言,金屬固定環170可為黑色染色金屬,亦可為黑色以外的金屬上塗佈黑色塗料。
由第1A圖可知,成像鏡頭100的成像透鏡組150由物側(即第1A圖中的左側)至像側依序包含透鏡151、152、153、154、155及像側透鏡160,成像透鏡組150的透鏡總數為六片(151、152、153、154、155、160),且透鏡151、152、153、154、155及像側透鏡160皆沿光軸設置於塑膠鏡筒140內,其他光學元件(例如成像補償元件、遮光片、間隔環)可設置於成像透鏡組150的透鏡之間,像側透鏡160為成像透鏡組150的透鏡中最接近成像透鏡組150的像側的一者。再者,成像鏡頭100的塑膠鏡筒140進一步與自動對焦組件(包含導線元件8150、下彈簧片8160...等)組裝而成相機模組,在相機模組的像側(即成像鏡頭100的像側、成像透鏡組150的像側)可設置玻璃面板85及成像面86,玻璃面板85可為保護玻璃元件、濾光元件或前述二者,且不影響成像透鏡組150的焦距,成像面86即為設置電子感光元件的位置。
由第1A圖及第1C圖可知,黏著劑190可填充於間隔174中至少一者之內,且像側透鏡160、金屬固定環170及塑膠鏡筒140之間透過黏著劑190黏著固定,即黏著劑190進一步位於像側透鏡160、金屬固定環170及塑膠鏡筒140之間的空間,使所述三者黏著在一起並使相對位置固定。藉此,間隔174可同時作為黏著劑190的容置槽,以吸收過多的黏著劑190,使其不會汙染到像側透鏡160或成像鏡頭100中其他透鏡。
具體而言,如第1A圖及第1C圖所示,在成像鏡頭100的組裝過程中,塑膠鏡筒140可先與相機模組中的導線元件8150、下彈簧片8160等元件組裝,接著將透鏡151、152、153、154、155、像側透鏡160及金屬固定環170依序組裝在塑膠鏡筒140內,並將針頭91置於金屬固定環170上方(第1C圖中為清楚繪示金屬固定環170之故,省略已組裝在塑膠鏡筒140內的透鏡),且可透過治具(圖未揭示)使塑膠鏡筒140連同金屬固定環170與針頭91之間具有自由度可以相對移動或相對旋轉,使黏著劑190間歇式塗佈在金屬固定環170上,例如使黏著劑190塗佈在金屬固定環170上的八個位置或其他數目的位置。黏著劑190主要透過間隔174黏著金屬固定環170與像側透鏡160的像側表面的非光學有效區(環繞像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且未另標號),黏著劑190並沿著彈性部178、框架部176與塑膠鏡筒140之間的間隙流至像側透鏡160與塑膠鏡筒140之間,從而使像側 透鏡160、金屬固定環170及塑膠鏡筒140之間透過黏著劑190黏著固定。
請參照第1G圖至第1I圖,第1G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像側透鏡160的立體圖,第1H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像側透鏡160的由物側觀察的側視圖,第1I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像側透鏡160的由垂直光軸方向觀察的側視圖。由第1A圖、第1G圖至第1I圖可知,像側透鏡160的外徑面164由成像透鏡組150的物側至像側可依序包含第一外徑面161及第二外徑面162,第一外徑面161及第二外徑面162中僅第一外徑面161與塑膠鏡筒140接觸,且第一外徑面161與第二外徑面162形成階差。藉此,有助改善黏著劑190過度溢流到像側透鏡160的情況,讓大部分的黏著劑190停留在像側透鏡160的第二外徑面162,避免溢流到第一外徑面161與塑膠鏡筒140之間。
由第1I圖可知,第一外徑面161的最大外徑為ψ1,第二外徑面162的最大外徑為ψ2,第一外徑面161與第二外徑面162形成的階差為△ψ且為(ψ2-ψ1)/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5mm<△ψ<0.35mm。藉此,滿足前述範圍的參數△ψ的像側透鏡160具有特定的尺寸,有助避免參數△ψ過小導致阻斷溢流的成效不明顯,亦有助避免參數△ψ過大而影響像側透鏡160的光學成像均勻性。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外徑面161的最大外徑ψ1小於第二外徑面162的最大外徑ψ2,且塑膠鏡筒140的內環面(未另標號)上與第一外徑面161對應組裝的內徑小於與第二外徑面162對應組裝的 內徑,並使得第一外徑面161及第二外徑面162中僅第一外徑面161與塑膠鏡筒140接觸。
由第1G圖至第1I圖可知,像側透鏡160可包含複數直條狀楔形結構168,直條狀楔形結構168中至少一者與黏著劑190直接接觸。藉此,複數直條狀楔形結構168有助增加像側透鏡160的非光學有效區與黏著劑190的接觸面積,以提高固定像側透鏡160的穩定度。第一實施例中,直條狀楔形結構168的橫向剖面呈上窄下寬的形狀,如第1G圖及第1I圖所示,且直條狀楔形結構168中相鄰二者之間為一直條狀V形溝槽,所述複數直條狀楔形結構168的整體呈輻射狀V形溝槽。
直條狀楔形結構168可設置於第一外徑面161與第二外徑面162之間。藉此,有效阻止黏著劑190溢流至第一外徑面161,提供更佳的阻流效果。
具體而言,像側透鏡160的外徑面164由成像透鏡組150的物側至像側進一步依序包含第一外徑面161、階差表面163及第二外徑面162,第二外徑面162包含可為注料口的切口的凹縮部167,第一外徑面161的法線及第二外徑面162的法線皆垂直光軸,階差表面163的法線平行光軸。複數直條狀楔形結構168沿光軸的圓周方向規則並等距排列設置於階差表面163,其中各直條狀楔形結構168具有相同的結構且沿光軸的輻射方向設置。如第1A圖所示,黏著劑190由第二外徑面162(包含凹縮部167)與塑膠鏡筒140的內環面之間流至直條狀楔形結構168中至少一者,並 有效阻止黏著劑190繼續往第一外徑面161溢流,且使像側透鏡160、金屬固定環170及塑膠鏡筒140之間透過黏著劑190黏著固定。其他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圖未揭示),複數直條狀楔形結構可設置於像側透鏡的外徑面、物側表面的非光學有效區(未另標號)、或像側表面的非光學有效區,且直條狀楔形結構可不規則排列。
直條狀楔形結構168的數量為n,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0<n<600。藉此,有效地大量增加直條狀楔形結構168的表面積,使黏著劑190大幅增加與直條狀楔形結構168的接觸,提供更佳的阻流效果。
請一併參照下列表一,其表列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鏡頭100依據前述參數定義的數據,並如第1D圖、第1F圖及第1I圖所繪示。
Figure 107135838-A0101-12-0015-1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2A圖至第2B圖,其中第2A圖繪示第二實施例的成像鏡頭200中金屬固定環270、像側透鏡260及塑膠鏡筒240的爆炸圖,第2B圖繪示第二實施例中黏著劑290塗佈的示意圖。由第2A圖至第2B圖可知,成像鏡頭200包含塑膠鏡筒240、成像透鏡組及金屬固定環270,其中金屬固定環270用以將成像透鏡組固定於塑膠鏡筒240內。成 像透鏡組具有光軸(未另標號)並包含複數透鏡(第2A圖中僅繪示所述複數透鏡中的像側透鏡260),成像透鏡組的光軸亦即成像鏡頭200的光軸,像側透鏡260為所述複數透鏡中最接近成像透鏡組的像側的一者,且金屬固定環270設置於像側透鏡260的像側。此外,成像鏡頭200的塑膠鏡筒240可進一步與自動對焦組件(包含導線元件8250、下彈簧片8260...等)組裝而成相機模組(圖未完整揭示),如第2A圖所示。成像鏡頭200的塑膠鏡筒240亦可進一步與自動對焦組件(包含導線元件1150、下彈簧片1160...等)組裝而成另一相機模組(圖未完整揭示),如第2B圖所示。
請參照第2C圖及第2D圖,其中第2C圖繪示第二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270的立體圖,第2D圖繪示第二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270的由像側觀察的側視圖。由第2A圖至第2D圖可知,金屬固定環270為圓環形且包含內環部272、複數固定部279及複數彈性部278。內環部272形成金屬固定環270的通孔271,且光軸通過通孔271。固定部279與塑膠鏡筒240直接接觸,用以將金屬固定環270固定於塑膠鏡筒240內。彈性部278中至少一者連接固定部279中至少一者與內環部272。
進一步而言,由第2C圖及第2D圖可知,金屬固定環270的彈性部278環繞內環部272。光軸通過金屬固定環270的通孔271,各彈性部278的外觀為等寬長條弧形,且彈性部278沿光軸的輻射方向無重疊。
第二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270的固定部279的數量為八個,各固定部279的外觀相同且為弧形,所述八個固定部279沿光軸的圓周方向規則並等距排列,即所述八個固定部279離散地環繞內環部272及通孔271。各固定部279的一端連接彈性部278中一者且其另一端為開放端,金屬固定環270的彈性部278的數量為八個,各彈性部278的外觀相同且為弧形。所述八個彈性部278沿光軸的圓周方向排列,即所述八個彈性部278離散地環繞內環部272及通孔271。各彈性部278的一端直接連接固定部279中一者且另一端直接連接框架部276中一者,所述框架部276中一者直接連接內環部272,即各彈性部278的另一端間接連接內環部272。因此,金屬固定環270的固定部279的數量Nf為8,彈性部278的數量Ne為8,且Nf=Ne,即固定部279的數量Nf等於彈性部278的數量Ne。再者,各框架部276沿光軸的輻射方向的長度大於各固定部279沿光軸的輻射方向的長度,且各固定部279沿光軸的輻射方向的長度大於各彈性部278沿光軸的輻射方向的長度。
由第2A圖至第2B圖可知,塑膠鏡筒240的內環面(未另標號)上與金屬固定環270對應組裝的位置為一圓形,固定部279為金屬固定環270上最凸出的部分,從而固定部279的外環面(未另標號)與塑膠鏡筒240的內環面直接接觸,用以將金屬固定環270固定於塑膠鏡筒240內。
請參照第2E圖,其繪示第二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270的最大外徑ψr的示意圖。由第2E圖可知,各固定部 279的外環面較彈性部278及框架部276遠離光軸,固定部279中相對二者的外環面通過光軸的距離為金屬固定環270的最大外徑ψr,其數值為4.6mm,如第2E圖將最大外徑ψr的圓周長(以最大外徑ψr為直徑所定義的虛擬圓周長,第2E圖中以虛線繪示)分為八等分,各一等分中的固定部279的弧長為0.3468mm,因此八個固定部279佔金屬固定環270的最大外徑ψr的圓周長扣除八個固定部279的比例f%為23.76%。
由第2C圖及第2D圖可知,複數間隔274位於內環部272與固定部279之間。第二實施例中,間隔274的數量為八個,各間隔274對應一固定部279與連接其一端的彈性部278,各間隔274位於內環部272與對應的一固定部279之間,各間隔274亦位於內環部272與對應的一彈性部278之間。
進一步而言,由第2B圖可知,成像鏡頭200更包含黏著劑290,其塗佈於金屬固定環270與塑膠鏡筒240上。黏著劑290為不透光黏著劑,且金屬固定環270的外觀為黑色。黏著劑290填充於間隔274中至少一者之內,且像側透鏡260、金屬固定環270及塑膠鏡筒240之間進一步透過黏著劑290黏著固定。
具體而言,如第2B圖所示,在成像鏡頭200的組裝過程中,將複數透鏡(包含像側透鏡260)及金屬固定環270依序組裝在塑膠鏡筒240內,並將針頭92置於金屬固定環270上方,且可透過治具(圖未揭示)使塑膠鏡筒240連同 金屬固定環270與針頭92之間具有自由度可以相對移動或相對旋轉,使黏著劑290間歇式塗佈在金屬固定環270上的八個位置或其他數目的位置。另外,可於黏著劑290塗佈後組裝塑膠鏡筒240與相機模組中的下彈簧片1160等元件。黏著劑290主要透過間隔274黏著金屬固定環270與像側透鏡260的像側表面的非光學有效區(環繞像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且未另標號),黏著劑290並沿著彈性部278、框架部276與塑膠鏡筒240之間的間隙流至像側透鏡260與塑膠鏡筒240之間,從而使像側透鏡260、金屬固定環270及塑膠鏡筒240之間透過黏著劑290黏著固定。
請參照第2F圖,其繪示第二實施例中像側透鏡260的由垂直光軸方向觀察的側視圖。由第2A圖、第2B圖及第2F圖可知,像側透鏡260的外徑面264由成像透鏡組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外徑面261及第二外徑面262,第一外徑面261及第二外徑面262中僅第一外徑面261與塑膠鏡筒240接觸,且第一外徑面261與第二外徑面262形成階差。
第二實施例中,第一外徑面261的最大外徑ψ1小於第二外徑面262的最大外徑ψ2,且塑膠鏡筒240的內環面(未另標號)上與第一外徑面261對應組裝的內徑小於與第二外徑面262對應組裝的內徑,並使得第一外徑面261及第二外徑面262中僅第一外徑面261與塑膠鏡筒240接觸。
由第2A圖及第2F圖可知,像側透鏡260包含複數直條狀楔形結構268,直條狀楔形結構268中至少一者與 黏著劑290直接接觸,且直條狀楔形結構268設置於第一外徑面261與第二外徑面262之間。第二實施例中,直條狀楔形結構268的橫向剖面呈上窄下寬的形狀,如第2F圖所示,且直條狀楔形結構268中相鄰二者之間為一直條狀V形溝槽,所述複數直條狀楔形結構268的整體呈輻射狀V形溝槽。
具體而言,像側透鏡260的外徑面264由成像透鏡組的物側至像側進一步依序包含第一外徑面261、階差表面263及第二外徑面262,第二外徑面262包含可為注料口的切口的凹縮部267,第一外徑面261的法線及第二外徑面262的法線皆垂直光軸,階差表面263的法線平行光軸。複數直條狀楔形結構268沿光軸的圓周方向規則並等距排列設置於階差表面263,其中各直條狀楔形結構268具有相同的結構且沿光軸的輻射方向設置。黏著劑290由第二外徑面262(包含凹縮部267)與塑膠鏡筒240的內環面之間流至直條狀楔形結構268中至少一者,並有效阻止黏著劑290繼續往第一外徑面261溢流,且使像側透鏡260、金屬固定環270及塑膠鏡筒240之間透過黏著劑290黏著固定。
請一併參照下列表二,其表列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成像鏡頭200中參數的數據,各參數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鏡頭100相同,並如第2C圖、第2E圖及第2F圖所繪示。
Figure 107135838-A0101-12-0020-31
Figure 107135838-A0101-12-0021-5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3A圖,其繪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成像鏡頭中金屬固定環370的由物側或像側(平行光軸方向)觀察的側視圖。第三實施例中,成像鏡頭包含塑膠鏡筒、成像透鏡組及金屬固定環370,金屬固定環370用以將成像透鏡組固定於塑膠鏡筒內,且成像鏡頭可更包含黏著劑。再者,第三實施例的塑膠鏡筒、成像透鏡組(包含像側透鏡)與黏著劑及其配置可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塑膠鏡筒140、成像透鏡組150(包含像側透鏡160)與黏著劑190及其配置、或是前述第二實施例的塑膠鏡筒240、成像透鏡組(包含像側透鏡260)與黏著劑290及其配置相同。
由第3A圖可知,金屬固定環370為圓環形且包含內環部372、複數固定部379、389及複數彈性部378、380、388。內環部372形成金屬固定環370的通孔371,且光軸(未另標號)通過通孔371。固定部379、389與塑膠鏡筒直接接觸,用以將金屬固定環370固定於塑膠鏡筒內。彈性部378連接內環部372與固定部379,彈性部388連接內環部372與固定部389。
進一步而言,金屬固定環370的外觀為黑色,金屬固定環370的彈性部378、380及388離散地環繞內環部372及通孔371。光軸通過金屬固定環370的通孔371,各彈性部378、各彈性部380及各彈性部388的外觀皆為等寬長條弧形,且彈性部378、380及388沿光軸的輻射方向無重疊。
第三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370的固定部379的數量為四個,各固定部379的外觀相同且為弧形,所述四個固定部379沿光軸的圓周方向規則並等距排列。各固定部379的兩端分別連接彈性部378中一者,彈性部378的數量為八個,各彈性部378的外觀相同且為弧形,所述八個彈性部378沿光軸的圓周方向排列。各彈性部378的一端直接連接固定部379中一者且另一端直接連接框架部376中一者,所述框架部376中一者直接連接內環部372,即各彈性部378的另一端間接連接內環部372。
金屬固定環370的固定部389的數量為八個,各固定部389的外觀相同且為弧形,所述八個固定部389沿光軸的圓周方向排列。再者,固定部389中二者與固定部379中一者沿光軸的圓周方向交錯排列。彈性部380的數量為四個,各彈性部380的兩端分別直接連接固定部389中二者,各彈性部380的外觀相同且為弧形,所述四個彈性部380沿光軸的圓周方向排列。彈性部388的數量為八個,各彈性部388的外觀相同且為弧形,所述八個彈性部388沿光軸的圓周方向排列。各彈性部388的一端直接連接固定部389中一者且另一端直接連接框架部376中一者,所述框架部376中一者直接連接內環部372,即各彈性部388的另一端間接連接內環部372。
因此,金屬固定環370的固定部379及389合計的數量Nf為12,彈性部378、380及388合計的數量Ne為20,且Nf<Ne,即固定部379及389合計的數量Nf小於彈 性部378、380及388合計的數量Ne。再者,各框架部376沿光軸的輻射方向的長度大於各固定部379及389沿光軸的輻射方向的長度,且各固定部379及389沿光軸的輻射方向的長度大於各彈性部378、380及388沿光軸的輻射方向的長度。
請參照第3B圖,其繪示三實施例中金屬固定環370的最大外徑ψr的示意圖。由第3B圖可知,各固定部379及389的外環面(未另標號)較彈性部378、380、388及框架部376遠離光軸,固定部379中相對二者的外環面、或固定部389中相對二者的外環面通過光軸的距離為金屬固定環370的最大外徑ψr,其數值為4.6mm,如第3B圖將最大外徑ψr的圓周長(以最大外徑ψr為直徑所定義的虛擬圓周長,第3B圖中以虛線繪示)分為八等分,各一等分中,固定部379的弧長為0.1734mm(即半個固定部379的弧長),固定部389的弧長為0.2263mm,因此四個固定部379及八個固定部389佔金屬固定環370的最大外徑ψr的圓周長扣除四個固定部379及八個固定部389的比例f%為28.41%。
由第3A圖可知,複數間隔374位於內環部372與固定部379之間,複數間隔384位於內環部372與固定部389之間。第三實施例中,間隔374的數量為四個,各間隔374對應一固定部379與連接其二端的二彈性部378,各間隔374位於內環部372與對應的一固定部379之間,各間隔374亦位於內環部372與對應的二彈性部378之間。間隔384的數量為四個,各間隔384對應二固定部389、一彈性部380 及二彈性部388,各間隔384位於內環部372與對應的二固定部389之間,各間隔384亦位於內環部372與對應的一彈性部380及二彈性部388之間。
請一併參照下列表三,其表列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成像鏡頭的金屬固定環370中參數的數據,各參數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鏡頭100相同,並如第3B圖所繪示。
Figure 107135838-A0101-12-0024-4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4A圖至第4B圖,其中第4A圖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相機模組1000的爆炸圖,第4B圖繪示第四實施例的相機模組1000的另一視角的爆炸圖。由第4A圖及第4B圖可知,相機模組1000包含前述第二實施例的成像鏡頭200。藉此,以滿足電子裝置對於相機模組1000日益小型化的要求。關於成像鏡頭200的其他細節請參照前述第二實施例的相關內容,在此不予贅述。
具體而言,相機模組1000包含成像鏡頭200及自動對焦組件,並可更包含光學防手震組件。自動對焦組件包含金屬外殼1110、上彈簧片1120、磁體1130、導線元件1150、下彈簧片1160及固定基座1180,自動對焦組件並且配置有自動對焦驅動電路所需的導電元件及輸出入端子(圖未揭示)。透過自動對焦組件,成像鏡頭200能相對於固定基座1180沿著平行光軸的方向移動以達成自動對焦的功 能。此外,簧片式金屬固定環270具有適當的厚度,可避免厚度過厚導致相機模組1000內部發生機構干涉,而影響相機模組1000的運作。
<第五實施例>
配合參照第5A圖及第5B圖,其中第5A圖繪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的示意圖,第5B圖繪示第五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的另一示意圖,且第5A圖及第5B圖特別是電子裝置10中的相機示意圖。由第5A圖及第5B圖可知,第五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10包含相機模組11及電子感光元件13,其中相機模組11包含依據本發明的成像鏡頭12,電子感光元件13設置於相機模組11的成像面(圖未揭示)。藉此,有助於小型化並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質,故能滿足現今對電子裝置的高規格成像需求。
進一步來說,使用者透過電子裝置10的使用者介面19進入拍攝模式,其中第五實施例中使用者介面19可為觸控螢幕19a、按鍵19b等。此時成像鏡頭12匯集成像光線在電子感光元件13上,並輸出有關影像的電子訊號至成像訊號處理元件(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18。
配合參照第5C圖,其繪示第五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的方塊圖,特別是電子裝置10中的相機方塊圖。由第5A圖至第5C圖可知,因應電子裝置10的相機規格,相機模組11可更包含自動對焦組件14及光學防手震組件15,電子裝置10可更包含至少一個輔助光學元件17及至少一個感測元件16。輔助光學元件17可以是補償色溫的閃光燈模組、 紅外線測距元件、雷射對焦模組等,感測元件16可具有感測物理動量與作動能量的功能,如加速計、陀螺儀、霍爾元件(Hall Effect Element),以感知使用者的手部或外在環境施加的晃動及抖動,進而使相機模組11配置的自動對焦組件14及光學防手震組件15發揮功能,以獲得良好的成像品質,有助於依據本發明的電子裝置10具備多種模式的拍攝功能,如優化自拍、低光源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動態範圍成像)、高解析4K(4K Resolution)錄影等。此外,使用者可由觸控螢幕19a直接目視到相機的拍攝畫面,並在觸控螢幕19a上手動操作取景範圍,以達成所見即所得的自動對焦功能。
再者,由第5B圖可知,相機模組11、感測元件16及輔助光學元件17可設置在電路板77(電路板77為軟性電路版,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上,並透過連接器78電性連接成像訊號處理元件18等相關元件以執行拍攝流程。當前的電子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具有輕薄的趨勢,將相機模組與相關元件配置於軟性電路板上,再利用連接器將電路彙整至電子裝置的主板,可滿足電子裝置內部有限空間的機構設計及電路佈局需求並獲得更大的裕度,亦使得相機模組的自動對焦功能藉由電子裝置的觸控螢幕獲得更靈活的控制。第五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包含複數感測元件16及複數輔助光學元件17,感測元件16及輔助光學元件17設置在電路板77及另外至少一個軟性電路板(未另標號)上,並透過對應的連接器電性連接成像訊號處理元件18 等相關元件以執行拍攝流程。在其他實施例中(圖未揭示),感測元件及輔助光學元件亦可依機構設計及電路佈局需求設置於電子裝置的主板或是其他形式的載板上。
此外,電子裝置10可進一步包含但不限於無線通訊單元(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控制單元(Control Unit)、儲存單元(Storage Unit)、暫儲存單元(RAM)、唯讀儲存單元(ROM)或其組合。
<第六實施例>
配合參照第6圖,其繪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的示意圖。由第6圖可知,第六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20包含相機模組21、71及前述二者分別對應的電子感光元件(圖未揭示)。相機模組21包含成像鏡頭(未另標號),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相機模組21的成像面。相機模組71包含成像鏡頭(未另標號),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相機模組71的成像面。
再者,相機模組21的成像鏡頭及相機模組71的成像鏡頭中至少一者為依據本發明的成像鏡頭,且所述二成像鏡頭的光學特性可不相同。於電子裝置20的拍攝流程中,透過輔助光學元件27的輔助,可經由相機模組21、71擷取雙影像,再由電子裝置20配備的處理元件(如成像訊號處理元件28等)達成變焦、影像細膩等所需效果。
<第七實施例>
配合參照第7圖,其繪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的示意圖。第七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係一穿戴式 裝置,電子裝置30包含相機模組31及電子感光元件(圖未揭示),其中相機模組31包含依據本發明的成像鏡頭(圖未揭示),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相機模組31的成像面。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40‧‧‧塑膠鏡筒
160‧‧‧像側透鏡
161‧‧‧第一外徑面
167‧‧‧凹縮部
168‧‧‧直條狀楔形結構
162‧‧‧第二外徑面
170‧‧‧金屬固定環
171‧‧‧通孔
172‧‧‧內環部
178‧‧‧彈性部
179‧‧‧固定部
8150‧‧‧導線元件
8160‧‧‧下彈簧片

Claims (20)

  1. 一種成像鏡頭,包含一塑膠鏡筒、一成像透鏡組及一金屬固定環,該金屬固定環用以將該成像透鏡組固定於該塑膠鏡筒內,該金屬固定環包含:一內環部,其形成一通孔;複數固定部,其與該塑膠鏡筒直接接觸,用以將該金屬固定環固定於該塑膠鏡筒內;以及複數彈性部,該些彈性部中至少一者連接該些固定部中至少一者與該內環部;其中,該金屬固定環的厚度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0.01mm<d<0.20mm。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更包含一黏著劑,其塗佈於該金屬固定環與該塑膠鏡筒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些彈性部環繞該內環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成像透鏡組具有一光軸,該光軸通過該金屬固定環的該通孔,各該彈性部的外觀為弧形,且該些彈性部沿該光軸的輻射方向無重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些固定部環繞該內環部,該些固定部佔該金屬固定環 的最大外徑圓周長扣除該些固定部的比例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5%<f%<40%。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些固定部佔該金屬固定環的最大外徑圓周長扣除該些固定部的比例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10%<f%<3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成像透鏡組具有一光軸並包含複數透鏡,一像側透鏡為該些透鏡中最接近該成像透鏡組的像側的一者,該像側透鏡的一外徑面由該成像透鏡組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外徑面及一第二外徑面,該第一外徑面及該第二外徑面中僅該第一外徑面與該塑膠鏡筒接觸,且該第一外徑面與該第二外徑面形成一階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外徑面的最大外徑為ψ1,該第二外徑面的最大外徑為ψ2,該第一外徑面與該第二外徑面形成的該階差為△ψ且為(ψ2-ψ1)/2,其滿足下列條件:0.05mm<△ψ<0.35mm。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複數間隔位於該內環部與該些固定部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黏著劑填充於該些間隔中至少一者之內,且該像側透鏡、該金屬固定環及該塑膠鏡筒之間透過該黏著劑黏著固定。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黏著劑為不透光黏著劑。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像側透鏡包含複數直條狀楔形結構,該些直條狀楔形結構中至少一者與該黏著劑直接接觸。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些直條狀楔形結構設置於該第一外徑面與該第二外徑面之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些直條狀楔形結構的數量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100<n<600。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金屬固定環的外觀為黑色。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金屬固定環的厚度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0.01mm<d<0.13mm。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些固定部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該些彈性部的數量。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些固定部的數量為Nf,其滿足下列條件:6<Nf<16。
  19. 一種相機模組,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
  20.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相機模組;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其設置於該相機模組的一成像面。
TW107135838A 2018-10-11 2018-10-11 使用金屬固定環的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62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5838A TWI662312B (zh) 2018-10-11 2018-10-11 使用金屬固定環的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02210524497.1A CN114706185B (zh) 2018-10-11 2018-11-29 使用金属固定环的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1811440960.4A CN111045175B (zh) 2018-10-11 2018-11-29 使用金属固定环的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US16/505,907 US11119292B2 (en) 2018-10-11 2019-07-09 Imaging lens assembly with metal retainer,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same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5838A TWI662312B (zh) 2018-10-11 2018-10-11 使用金屬固定環的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2312B TWI662312B (zh) 2019-06-11
TW202014752A true TW202014752A (zh) 2020-04-16

Family

ID=67764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5838A TWI662312B (zh) 2018-10-11 2018-10-11 使用金屬固定環的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9292B2 (zh)
CN (1) CN111045175B (zh)
TW (1) TWI6623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3362B (zh) * 2019-08-02 2020-09-01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模組與鏡頭座
TWI747501B (zh) 2020-09-16 2021-11-2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驅動模組與電子裝置
CN114326001B (zh) * 2020-09-29 2023-06-0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用于光学致动器的镜头固定结构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09987B2 (ja) * 2000-03-30 2011-1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要素の支持構造、それを用いた露光装置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04085929A (ja) 2002-08-27 2004-03-18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光学素子
JP2006195331A (ja) 2005-01-17 2006-07-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影レンズ
TW200707077A (en) * 2005-08-08 2007-02-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A lens module for digital camera
CN101387727A (zh) * 2007-09-14 2009-03-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01614931B (zh) 2008-06-24 2011-11-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遮光片、镜片组及包括该镜片组的镜头模组
JP4875682B2 (ja) * 2008-09-30 2012-02-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枠、レンズ組立体および撮影装置
JP2011023889A (ja) * 2009-07-14 2011-02-03 Fujifilm Corp 撮影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結像調整方法
CN102231004B (zh) 2009-10-16 2013-08-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02053332B (zh) * 2009-10-28 2013-03-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02062923A (zh) 2009-11-17 2011-05-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02103241B (zh) 2009-12-18 2013-11-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02262275B (zh) * 2010-05-28 2014-03-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02486564B (zh) * 2010-12-06 2014-10-29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透镜挠性固定装置
JP5874007B2 (ja) 2011-08-25 2016-03-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US9641732B2 (en) 2012-06-18 2017-05-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in which camera module is mounte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amera module
CN102830481B (zh) * 2012-09-17 2015-02-18 山东神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片减振结构
WO2014122849A1 (ja) * 2013-02-05 2014-08-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KR101403992B1 (ko) * 2013-04-22 2014-06-10 한국기초과학지원연구원 근접장 렌즈 고정장치
JP6306357B2 (ja) * 2014-01-29 2018-04-0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6324784B (zh) * 2015-06-17 2018-11-02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具有背胶型遮光组件的镜头
CN105445888B (zh) * 2015-12-21 2020-04-0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可调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校准方法
CN205507183U (zh) * 2016-01-14 2016-08-24 瑞声声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07305259B (zh) 2016-04-22 2019-07-26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
CN106094155B (zh) * 2016-07-20 2018-10-3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US20180059354A1 (en) * 2016-08-30 2018-03-01 L1Optics Miniature active alignment lens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207528997U (zh) * 2017-10-25 2018-06-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2312B (zh) 2019-06-11
CN114706185A (zh) 2022-07-05
CN111045175B (zh) 2022-05-31
US20200116973A1 (en) 2020-04-16
CN111045175A (zh) 2020-04-21
US11119292B2 (en)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7460B (zh)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23787B (zh)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47480B (zh) 具有雙色模造光學元件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TWI672538B (zh) 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14536B (zh) 塑膠光學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96857B (zh) 含有塑膠鏡筒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11826845U (zh)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TWI657281B (zh)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82611B (zh) 使用彈簧片的攝影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1751957B (zh) 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TWI616698B (zh)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71548B (zh)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62312B (zh) 使用金屬固定環的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202036035A (zh)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28467B (zh) 相機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TW201831976A (zh) 遮光片、光學鏡片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TW202107188A (zh) 塑膠鏡筒、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TWI759835B (zh) 成像鏡頭模組、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202009542A (zh) 光學成像模組
TW202009547A (zh) 光學成像模組
CN114706185B (zh) 使用金属固定环的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TWI829423B (zh)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TW202223472A (zh) 使用固定元件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