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8433A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8433A
TW201938433A TW108104589A TW108104589A TW201938433A TW 201938433 A TW201938433 A TW 201938433A TW 108104589 A TW108104589 A TW 108104589A TW 108104589 A TW108104589 A TW 108104589A TW 201938433 A TW201938433 A TW 20193843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engine control
vehicle
cas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4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2535B (zh
Inventor
西村健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8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84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2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25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62J17/06Leg 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外裝殼體(4)包含第1收容空間(S1)與第2收容空間(S2)。第1收容空間(S1)形成於上部(54)之前方且前外殼(27)之後方。第2收容空間(S2)形成於下部(55)之前方且底外殼(29)之後方。引擎控制單元(44)具有寬度尺寸與長度尺寸較厚度尺寸大之形狀。引擎控制單元(44)於第2收容空間(S2)配置於較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更靠左右之一側。引擎控制單元(44)係於車輛俯視下使厚度方向相對於車輛前後方向傾斜地配置。於與上下方向正交之剖面中之包含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之剖面中,引擎控制單元(44)之後端配置於較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前端更靠車寬方向之內側。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
先前,於跨坐型車輛搭載有用以控制引擎之引擎控制單元。例如,於日本專利特表2017-507845號公報之機車中,在側箱與收容箱之間配置有引擎控制單元。
近年來,由於跨坐型車輛之控制之高功能化、或多功能化而導致引擎控制單元大型化。因此,若如上所述般在側箱與收容箱之間配置引擎控制單元,則有收容箱之容量變小之虞。
為了確保收容箱之容量,較佳為將引擎控制單元配置於較收容箱更靠前方。然而,於具備平坦腳踏板之跨坐型車輛中,在收容箱之前方設置有用以供騎乘者放置腳之空間。因此,難以確保於收容箱之前方配置引擎控制單元之空間。
本發明之發明者對將引擎控制單元於前外殼與後外殼之間(前外殼之後方且後外殼之前方)之空間中配置於頭管之周圍進行了研究。前外殼配置於頭管之前方,後外殼配置於頭管之後方,且在前外殼與後外殼之間設置有收納空間。
然而,於頭管之周圍要配置其他構成零件。因此,若將較大之引擎控制單元配置於頭管之周圍,則有可能會限制其他零件之佈局、或損及維護性。
發明者轉換思路,著眼於上述收納空間中位於較前外殼前端更靠下方之空間(第2收容空間)。該第2收容空間由於在前方配置前輪,故前後方向較窄。然而,第2收容空間係配合於左右方向延伸之後外殼之形狀而於左右方向延伸。因此,意識到引擎控制單元只要為寬度尺寸與長度尺寸較厚度尺寸大之形狀,則可將第2收容空間用作引擎控制單元之配置空間。更詳細而言,發明者考慮使引擎控制單元之厚度方向朝車輛前後方向而將引擎控制單元配置於第2收容空間。藉此,能夠將引擎控制單元配合第2收容空間之形狀而巧妙地收容。又,若將引擎控制單元配置於該第2收容空間,則可於頭管周圍確保用於佈局或維護之空間。
然而,若單純地將引擎控制單元配置於第2收容空間內,則有外裝殼體大型化之虞。例如,若為了將引擎控制單元配置於第2收容空間內而使後外殼之下部朝後方擴大,則有損及平坦腳踏板之優點即乘坐舒適性或上下車便利性之虞。又,若為了將引擎控制單元配置於第2收容空間內而使下部朝車寬方向外側擴大,則車輛於車寬方向上大型化。
因此,發明者進而考慮以使引擎控制單元之厚度方向於俯視下相對於車輛前後方向傾斜之方式配置。具體而言,考慮於車輛俯視下,以使引擎控制單元之後端較前端位於更靠車寬方向內側之方式配置引擎控制單元。藉由此種配置,與引擎控制單元之厚度方向相對於車輛前後方向平行之情形相比,可抑制後外殼之下部朝後方擴大。又,可抑制下部朝車寬方向外側擴大。因此,可避免收容箱之容量減少及車輛之大型化,並且可抑制乘坐舒適性及上下車便利性之降低。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跨坐型車輛具備:車體框架、引擎、轉向裝置、收容箱、座部、外裝殼體、及引擎控制單元。車體框架包含頭管。引擎支持於車體框架。轉向裝置包含配置於較頭管更靠下方之前輪,且支持於頭管。收容箱支持於車體框架,且配置於較前輪更靠後方。座部配置於收容箱之上方。外裝殼體之至少一部分於前視下與車體框架重疊。引擎控制單元控制引擎。
外裝殼體包含前外殼、後外殼、底外殼、及平坦腳踏板。前外殼配置於頭管之前方。後外殼配置於頭管之後方。底外殼配置於前輪之後方且後外殼之前方。平坦腳踏板自後外殼之下端朝後方延伸。
後外殼包含上部與下部。上部位於較前外殼之前端更靠上方。下部位於較前外殼之前端更靠下方。外裝殼體包含第1收容空間與第2收容空間。第1收容空間形成於上部之前方且前外殼之後方。第2收容空間形成於下部之前方且底外殼之後方。
引擎控制單元具有寬度尺寸與長度尺寸較厚度尺寸大之形狀。引擎控制單元於第2收容空間配置於較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更靠左右之一側。引擎控制單元係於車輛俯視下使厚度方向相對於車輛前後方向傾斜地配置。於與上下方向正交之剖面中之包含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之剖面中,引擎控制單元之後端配置於較引擎控制單元之前端更靠車寬方向之內側。
本態樣之跨坐型車輛中,由於將引擎控制單元配置於外裝殼體內之第2收容空間,故可抑制收容箱容量之減少。又,由於引擎控制單元係使厚度方向相對於車輛前後方向傾斜地配置,故可抑制外裝殼體之大型化。藉此,可避免車輛之大型化,並且可抑制乘坐舒適性及上下車便利性之降低。
車體框架亦可進而包含自頭管朝下方延伸之下框架。引擎控制單元亦可於第2收容空間配置於較下框架更靠左側或右側。於該情形時,與將引擎控制單元配置於下框架之正後方之情形相比,可抑制外裝殼體朝後方變大。藉此,可避免車輛之大型化,並且可抑制乘坐舒適性及上下車便利性之降低。
引擎控制單元之至少一部分亦可於車輛側視下與下框架重疊。於該情形時,可將下框架與引擎控制單元於前後方向緊湊地配置。因此,可抑制外裝殼體朝後方變大。藉此,可避免車輛之大型化,並且可抑制乘坐舒適性及上下車便利性之降低。
引擎控制單元之前端亦可位於較下框架更靠前方。於該情形時,可抑制外裝殼體朝後方變大。藉此,可抑制乘坐舒適性及上下車便利性之降低。
轉向裝置亦可包含左右一對懸架及底托架。底托架亦可支持左右一對懸架。引擎控制單元之至少一部分亦可位於較底托架更靠下方。於該情形時,可避免引擎控制單元與底托架之可動範圍干涉。
引擎控制單元之至少一部分亦可於停車狀態下位於較前輪之上端更靠下方。於該情形時,將引擎控制單元配置於更低之位置。因此,可確保引擎控制單元上方之空間較大。
於與上下方向正交之剖面中之包含引擎控制單元之剖面中,後外殼之側端部亦可位於較後外殼之車寬方向之中央部更靠前方。於該情形時,可擴大位於後外殼之側端部之後方的空間。藉此,可使乘坐舒適性及上下車便利性提高。
前外殼之前端亦可位於較前輪之旋轉軸更靠後方。於該情形時,由於第1收容空間狹小,故本態樣之引擎控制單元之配置更有效。
引擎控制單元亦可包含調節器。於該情形時,引擎控制單元大型化,故本態樣之引擎控制單元之配置更有效。
後外殼亦可包含供油口。引擎控制單元亦可於第2收容空間配置於較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更靠左右之一側。供油口亦可配置於較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更靠左右之另一側。於該情形時,可不縮小用以配置供油口之空間而配置引擎控制單元。
上部亦可包含主開關。主開關與引擎控制單元亦可相對於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配置於左右之相同側。於該情形時,可將引擎控制單元與主開關緊湊地配置。
引擎控制單元亦可包含連接器。引擎控制單元亦可使連接器朝下方地配置。於該情形時,可抑制水滲入至連接器。因此,即便將引擎控制單元配置於較低之位置,亦可抑制受到水之影響。
前外殼亦可於車輛側視下自前端朝後方且上方延伸。於該情形時,頭管周圍之空間易變小,故本發明之意義提高。
以下,參照圖式對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進行說明。圖1係跨坐型車輛1之側視圖。圖2係跨坐型車輛1之前視圖。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係速克達型車輛。如圖1所示,跨坐型車輛1包含車體框架2、轉向裝置3、外裝殼體4、座部6、後輪7、及動力單元8。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跨坐型車輛1之前後、上下、左右之各方向係自跨坐型車輛1之騎乘者看到之前後、左右、上下之方向。又,前後方向並非僅表示與跨坐型車輛1之前後方向平行之方向,設為包含相對於跨坐型車輛1之前後方向於±45°之範圍傾斜之方向。換言之,較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更靠近前後方向之方向包含於前後方向。
同樣地,上下方向設為包含相對於跨坐型車輛1之上下方向於±45°之範圍傾斜之方向。換言之,較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更靠近上下方向之方向包含於上下方向。進而,左右方向設為包含相對於跨坐型車輛1之左右方向於±45°之範圍傾斜之方向。換言之,較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更靠近左右方向之方向包含於左右側向。
車體框架2包含頭管11、下框架12、底框架13、及後框架14。於車輛側視下,頭管11之軸線朝後方且上方延伸。下框架12自頭管11朝下方延伸。底框架13連接於下框架12之下部。底框架13自下框架12之下部朝後方延伸。後框架14連接於底框架13。後框架14自下框架12之後部朝後方且上方延伸。
轉向裝置3支持於頭管11。轉向裝置3包含前輪5、轉向軸15、底托架16、左右之懸架17、18、及把手19。前輪5配置於較頭管11更靠下方。轉向軸15插入至頭管11。轉向軸15能夠左右旋動地支持於頭管11。轉向軸15之上部連接於把手19。
底托架16連接於轉向軸15之下端。底托架16配置於頭管11之下方。左右之懸架17、18之上端連接於底托架16。前輪5能夠旋轉地支持於左右之懸架17、18。
外裝殼體4包含把手外殼21、前本體外殼22、後本體外殼23、及底部外殼24。把手外殼21覆蓋把手21之前方及後方。於把手外殼21之上表面安裝有包含速度計等之儀錶面板25。於把手外殼21之前表面安裝有頭燈26。
前本體外殼22配置於把手外殼21之下方。前本體外殼22覆蓋頭管11及下框架12之周圍。前本體外殼22配置於頭管11及下框架12之前方及後方。於車輛前視下,前本體外殼22與頭管11及下框架12重疊。前本體外殼22之下部連接於底部外殼24。前本體外殼22包含前外殼27、後外殼28、及底外殼29。
前外殼27配置於把手外殼21之下方。前外殼27配置於頭管11之前方。於車輛前視下,前外殼27與頭管11重疊。前外殼27之前端271位於較前輪5之旋轉軸A1更靠後方。於前外殼27,安裝有閃光燈30L、30R。
前外殼27包含於車輛側視下自前端271朝上方且後方延伸之前緣272。前外殼27自前緣272朝右側且後方延伸至右端緣273。同樣地,前外殼27自前緣272朝左側且後方延伸至左端緣274。
後外殼28配置於前外殼27之後方。後外殼28配置於頭管11及下框架12之後方。於前外殼27與後外殼28之間,形成有收容頭管11之內側空間。
後外殼28自位於車寬方向中央之中央部60朝右側且前方延伸至右端緣283。同樣地,前外殼27自中央部282朝左側且前方延伸至左端緣284。後外殼28(上部54)之右端緣283連接於前外殼27之右端緣273。後外殼28(上部54)之左端緣284連接於前外殼27之左端緣274。
底外殼29配置於前外殼21之下方。於底外殼29之前方配置有前擋泥板31與前輪5。前擋泥板31配置於前輪5之上方。於底外殼29之後方配置有後外殼28。
如圖1所示,後本體外殼23覆蓋後框架14之周圍。座部6配置於後本體外殼23之上方。座部6配置於較頭管11更靠後方。於後本體外殼23內配置有收容箱32。收容箱32支持於車體框架2。收容箱32配置於較前輪5更靠後方。座部6配置於收容箱32之上方。
底部外殼24配置於前本體外殼22與後本體外殼23之間。底部外殼24覆蓋底框架13之周圍。底部外殼24連接於後外殼28與底外殼29。底部外殼24之上表面包含平坦腳踏板33。平坦腳踏板33自後外殼28之下端朝後方延伸。平坦腳踏板33配置於較座部6更靠下方且前方。平坦腳踏板33配置於底框架13之上方。
平坦腳踏板33以供騎乘者放置腳之方式設置。平坦腳踏板33具有遍及車寬方向平坦之形狀。但是,平坦腳踏板33亦可並非完全平坦之形狀。例如,亦可於平坦腳踏板33設置用以防滑之凹凸。
動力單元8配置於座部6之下方。動力單元8能夠搖動地支持於車體框架2。動力單元8將後輪7能夠旋轉地支持。動力單元8包含引擎34與變速箱35。
引擎34配置於座部6之下方。引擎34配置於收容箱32之下方。於引擎34安裝有啟動馬達36。啟動馬達36使引擎34起動。啟動馬達36安裝於引擎34之曲軸37。本實施形態中,啟動馬達36係兼作用以使引擎34起動之啟動馬達、及利用引擎34之驅動力而發電之發電機的啟動馬達發電機。
圖3係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之側視放大圖。如圖2及圖3所示,跨坐型車輛1包含引擎控制單元44。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前本體外殼22之內側空間。引擎控制單元44控制引擎34。例如,引擎控制單元44進行引擎34中之燃料噴射、及點火時期之控制。
圖4係引擎控制單元44之立體圖。圖5係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前視圖。圖6係引擎控制單元44之後視圖。圖7係引擎控制單元44之側視圖。如圖4至圖7所示,相較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厚度方向(Z),引擎控制單元44於高度方向(Y)及寬度方向(X)上具有更大之尺寸。相較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高度方向(Y),引擎控制單元44於寬度方向(X)上具有更大之尺寸。此處,引擎控制單元44之厚度方向(Z)係指空間座標系統(X、Y、Z)中引擎控制單元44中的最小尺寸延伸之方向。
引擎控制單元44包含第1主面441、第2主面444、第1側面442、第2側面443、第3側面445、及第4側面446。第2主面444位於第1主面441之相反側。第1主面441與第2主面444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高度方向(Y)及寬度方向(X)延伸。第1主面441與第2主面444具有於寬度方向(X)較高度方向(Y)大的形狀。
第1側面442與第3側面445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寬度方向(X)及厚度方向(Z)延伸。第1側面442與第3側面445具有於寬度方向(X)較厚度方向(Z)大的形狀。第2側面443與第4側面446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高度方向(Y)及厚度方向(Z)延伸。第2側面443與第4側面446具有於高度方向(Y)較厚度方向(Z)大的形狀。
第1主面441於第1主面441之法線方向上投影之面積大於第1側面442於第1側面442之法線方向上投影之面積。第1主面441於第1主面441之法線方向上投影之面積大於第1側面442於第2側面443之法線方向上投影之面積。再者,第2主面444具有與第1主面441相同之投影面積。第3側面445具有與第1側面442相同之投影面積。第4側面446具有與第2側面443相同之投影面積。
如圖5所示,引擎控制單元44包含指令單元46、及調節器47。指令單元46輸出對引擎34之指令信號。調節器47連接於啟動馬達36,對由啟動馬達36發出之電進行整流,並控制其電壓。指令單元46與調節器47排列配置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寬度方向(X)。
引擎控制單元44包含複數個連接器48~50。複數個連接器48~50安裝於第1側面442。複數個連接器48~50排列配置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寬度方向(X)。複數個連接器48~50自第1側面442突出。
複數個連接器48~50包含第1連接器48、第2連接器49、及第3連接器50。第1連接器48連接於指令單元46。第2連接器49與第3連接器50連接於調節器47。
引擎控制單元44包含第1安裝部51與第2安裝部52。第1安裝部51與第2安裝部52設置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兩側面。第1安裝部51自第2側面443突出。第2安裝部52自第4側面446突出。第1安裝部51與第2安裝部52分別包含供螺栓穿通之孔511、521。
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上述前本體外殼22之內側空間。圖8係前本體外殼22之立體圖。圖9係前本體外殼22之後視圖。圖10係圖9中之X-X剖視圖。圖11係圖9中之XI-XI剖視圖。圖11係與上下方向正交之剖面中之包含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剖面。
如圖8至圖11所示,後外殼28包含上部54與下部55。上部54位於較前外殼27之前端271更靠上方。上部54配置於頭管11與轉向軸15之後方。如圖10所示,前本體外殼22包含第1收容空間S1與第2收容空間S2。第1收容空間S1設置於上部54與前外殼27之間。第1收容空間S1形成於上部54之前方且前外殼27之後方。第2收容空間S2設置於下部55與底外殼29之間。第2收容空間S2形成於下部55之前方且底外殼29之後方。
於車輛後視下,上部54與頭管11及轉向軸15重疊。如圖8所示,上部54之上表面包含開口281。於開口281,轉向軸15穿過。下部55位於較前外殼27之前端271更靠下方。下部55之下端連接於平坦腳踏板33。於車輛後視下,下部55朝後方且下方延伸。下部55配置於後外殼28之後方。於車輛後視下,下部55與後外殼28之至少一部分重疊。下部55配置於前擋泥板31與前輪5之後方。下部55配置於底外殼29之後方。於車輛後視下,下部55與前擋泥板31及前輪5之至少一部分重疊。
如圖10所示,底外殼29配置於前輪5與後外殼28之間。即,底外殼29配置於前輪5之後方且後外殼28之前方。底外殼29包含上壁部56與下壁部57。上壁部56朝後方且上方延伸。於上壁部56之前方配置有底托架16。上壁部56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底托架16與下框架12之間。即,上壁部56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底托架16之後方且下框架12之前方。於車輛後視下,上壁部56與底托架16重疊。於車輛側視下,上壁部56與下框架12重疊。
下壁部57配置於上壁部56之下方。下壁部57於車輛側視下具有朝後方凹陷之形狀。下壁部57配置於前輪5之後方。於車輛後視下,下壁部57與前輪5重疊。
底外殼29之下壁部57自位於車寬方向中央之中央部292朝右前緣295向右側且前方延伸之後,朝右側且後方之右端緣293延伸。下壁部57之右端緣293連接於後外殼28(下部55)之右端緣283。
底外殼29之下壁部57自位於車寬方向中央之中央部292朝左前緣296向左側且前方延伸之後,朝左側且後方之左端緣294延伸。下壁部57之左端緣294連接於後外殼28(下部55)之左端緣284。
如圖11所示,下壁部57於車輛俯視下具有朝後方凹陷之形狀。後外殼28之下部55包含第1側部58、第2側部59、及中央部60。中央部60於車寬方向上位於第1側部58與第2側部59之間。中央部60具有朝後方突出之形狀。第1側部58相對於中央部60位於右側。第1側部58位於較中央部60更靠前方。第2側部59相對於中央部60位於左側。第2側部59位於較中央部60更靠前方。即,中央部60位於較第1側部58更靠左側且較第2側部59更靠右側。藉由此種下部55之形狀,使平坦腳踏板33中供騎乘者放置腳之空間擴大。
如圖9所示,上部54包含主開關61。後外殼28包含供油口62。圖12係表示前本體外殼22之內部構造之後視圖。圖13係表示前本體外殼22之內部構造之側視圖。
主開關61配置於較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更靠右側。供油口62配置於較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更靠左側。主開關61配置於較下框架12更靠左側。供油口62配置於較下框架12更靠左側。
如圖12及圖13所示,主開關61包含操作面63與開關本體64。操作面63以通過設置於上部54之開口282露出至外部之方式配置。開關本體64配置於操作面63之下方。開關本體64配置於第1收容空間S1內。開關本體64經由托架65而安裝於頭管11。
供油口62以通過設置於上部54之開口54a露出至外部之方式配置。供油口62連接於副箱66。副箱66配置於供油口62之下方。副箱66配置於第1收容空間S1內。副箱66配置於下框架12之左側。於車輛側視下,副箱66與下框架12重疊。副箱66經由燃料管67而連接於燃料箱68。
燃料管67自副箱66通過第2收容空間S2且朝下方延伸。燃料管67配置於下框架12之左側。於車輛側視下,燃料管67與下框架12重疊。燃料箱68配置於平坦腳踏板33之下方。供油口62與燃料箱68由副管69連接。副管69自供油口62通過第2收容空間S2且朝下方延伸。副管69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下框架12之左側。於車輛側視下,副管69之至少一部分與下框架12重疊。
再者,沿著下框架12及頭管11配置有線束71。線束71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下框架12之右側。於車輛側視下,線束71之至少一部分與下框架12重疊。線束71與搭載於跨坐型車輛1之各種電子機器連接。例如,線束71與啟動馬達36連接。線束71與主開關61連接。線束71與閃光燈30L、30R連接。線束71與儀錶面板25及頭燈26連接。線束71與引擎控制單元44連接。
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第2收容空間S2。如圖9所示,引擎控制單元44於第2收容空間S2配置於較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更靠右側。因此,主開關61與引擎控制單元44相對於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配置於左右之相同側。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較主開關61更靠下方。引擎控制單元44於第2收容空間S2配置於較下框架12更靠右側。
如圖3所示,引擎控制單元44之至少一部分於停車狀態下,位於較前輪5之上端更靠下方。此處“於停車狀態下”係指騎乘者未乘坐,使停止之跨坐型車輛1之上下方向朝鉛直方向之狀態。引擎控制單元44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底托架16更靠下方。如圖3及圖12所示,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前端448位於較下框架12更靠前方。於車輛側視下,引擎控制單元44之至少一部分與下框架12重疊。
如圖12所示,引擎控制單元44經由撐桿72而安裝於下框架12。撐桿72自下框架12朝側方突出。於撐桿72,安裝有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1安裝部51與第2安裝部52。引擎控制單元44係使連接器48~50朝下方地配置。以通過引擎控制單元44之側方之方式配置線束71。於引擎控制單元44之連接器48~50,連接有自線束71分支之纜線71a、71b、71c。
如圖10所示,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後外殼28之下部55與底外殼29之間。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後外殼28之下部55之前方且底外殼29之後方。於車輛後視下,引擎控制單元44與底外殼29重疊。於車輛後視下,引擎控制單元44之至少一部分與底外殼29之上壁部56重疊。於車輛後視下,引擎控制單元44之至少一部分與底外殼29之下壁部57重疊。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1主面441係相對於車輛上下方向傾斜地配置。引擎控制單元44係以使第1主面441朝前方且上方延伸之方式配置。
如圖11所示,引擎控制單元44係於車輛俯視下使厚度方向相對於車輛前後方向傾斜地配置。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1主面441相對於車輛前後方向傾斜地配置。引擎控制單元44係以使第1主面441朝前方且車寬方向之外側延伸之方式配置。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1主面444相對於車輛前後方向傾斜地配置。引擎控制單元44係以使第1主面444朝前方且車寬方向之外側延伸之方式配置。
於與上下方向正交之剖面中之包含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剖面中,引擎控制單元44之後端449配置於較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前端448更靠車寬方向之內側。又,於與上下方向正交之剖面中之包含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剖面中,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2側面(後側面)443配置於較引擎控制單元44之第4側面(前側面)446更靠車寬方向之內側。於與上下方向正交之剖面中之包含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剖面中,後外殼28之右端緣283、左端緣284位於較後外殼28之車寬方向之中央部60更靠前方。
引擎控制單元44之後端449位於較後外殼28之右端緣283、左端緣284更靠後方。於與上下方向正交之剖面中之包含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剖面中,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前端448位於較後外殼28之右端緣283、左端緣284更靠前方。
於與上下方向正交之剖面中之包含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剖面中,引擎控制單元44之後端449位於較底外殼29之車寬方向之中央部60更靠後方。於與上下方向正交之剖面中之包含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剖面中,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前端448位於較底外殼29之車寬方向之中央部60更靠前方。
以上所說明之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中,由於將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前本體外殼22內之第2收容空間S2,故與配置於收容箱32之側方之情形相比,可抑制收容箱32之容量之減少。又,由於引擎控制單元44係於車輛俯視下使厚度方向相對於車輛前後方向傾斜地配置,故可抑制前本體外殼22之大型化。藉此,可避免跨坐型車輛1之大型化,並且可抑制乘坐舒適性及上下車便利性之降低。
引擎控制單元44於第2收容空間S2配置於較下框架12更靠右側。因此,與將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下框架12之正後方之情形相比,可抑制前本體外殼22朝後方變大。藉此,可避免跨坐型車輛1之大型化,並且可抑制乘坐舒適性及上下車便利性之降低。
於車輛側視下,引擎控制單元44之至少一部分與下框架12重疊。因此,可將下框架12與引擎控制單元44於前後方向緊湊地配置。因此,可抑制前本體外殼22朝後方變大。藉此,可避免跨坐型車輛1之大型化,並且可抑制乘坐舒適性及上下車便利性之降低。
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前端448位於較下框架12更靠前方。因此,可抑制前本體外殼22朝後方變大。藉此,可抑制乘坐舒適性及上下車便利性之降低。
引擎控制單元44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底托架16更靠下方。因此,可容易地避免引擎控制單元44與底托架16之可動範圍產生干涉。
引擎控制單元44之至少一部分於停車狀態下,位於較前輪5之上端更靠下方。因此,將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更低之位置。藉此,可確保引擎控制單元44上方之空間較大。
於與上下方向正交之剖面中之包含引擎控制單元44之剖面中,後外殼28之右端緣283、左端緣284位於較後外殼28之車寬方向之中央部60更靠前方。因此,可擴大位於後外殼28之右端緣283、左端緣284之後方的空間。藉此,可使乘坐舒適性及上下車便利性提高。
前外殼27之前端271位於較前輪5之旋轉軸A1更靠後方。於該情形時,由於第1收容空間S1狹小,故本實施形態之引擎控制單元44更有效。
引擎控制單元44包含調節器47。於該情形時,引擎控制單元44大型化,故本實施形態之引擎控制單元44更有效。
引擎控制單元44與供油口62於第2收容空間S2,相對於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配置於左右之不同側。藉此,可不縮小用以配置供油口62之空間而配置引擎控制單元44。
主開關61與引擎控制單元44相對於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配置於左右之相同側。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主開關61之下方。因此,可將引擎控制單元44與主開關61緊湊地配置。又,可不縮小用以配置主開關61之空間而配置引擎控制單元44。
引擎控制單元44係使連接器48~50朝下方地配置。因此,可抑制水滲入至連接器48~50。藉此,即便將引擎控制單元44配置於較低之位置,亦能夠抑制受到水之影響。
以上,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能夠於不脫離發明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跨坐型車輛1並不限於速克達型車輛,亦可為輕型機踏車等其他種類之車輛。前輪之數量並不限於1個,亦可為2個以上。或者,後輪之數量並不限於1個,亦可為2個以上。引擎34並不限於內燃機,亦可為電動馬達。
引擎控制單元44之構造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者。例如,引擎控制單元44亦可為於高度方向(Y)較寬度方向(X)長的形狀。引擎控制單元44之連接器之數量並不限於3個,亦可少於3個或多於3個。引擎控制單元44之連接器亦可配置於其他面,而並不限於下表面。
引擎控制單元44亦可不具有調節器。引擎控制單元44亦可具有怠速停車等控制功能。怠速停車係於車輛停止時使引擎34自動地停止,且於車輛發動時使引擎34自動地再起動之功能。於引擎控制單元44具有此種控制功能之情形時,引擎控制單元44有大型化之傾向。因此,上述實施形態之引擎控制單元44有效。
引擎控制單元44之配置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者。例如,引擎控制單元44亦可配置於較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更靠左側。主開關61亦可配置於較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更靠左側。供油口62亦可配置於較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更靠右側。
亦可引擎控制單元44之整體於車輛側視下與下框架12重疊。亦可引擎控制單元44之僅一部分位於較底托架16更靠下方。亦可引擎控制單元44之整體於停車狀態下位於較前輪5之上端更靠下方。
前外殼27亦可包含頭燈26。於該情形時,亦可由頭燈26構成前外殼27之前端271。前本體外殼22之分割構成可根據車體設計或製造條件而適當設定。例如,前外殼27可包含複數個配件,配件構件之一亦可構成前外殼27與後外殼28之各者之至少一部分。
1‧‧‧跨坐型車輛包含
2‧‧‧車體框架
3‧‧‧轉向裝置
4‧‧‧外裝殼體
5‧‧‧前輪
6‧‧‧座部
7‧‧‧後輪7
8‧‧‧動力單元
11‧‧‧頭管1
12‧‧‧下框架
13‧‧‧底框架
14‧‧‧後框架
15‧‧‧轉向軸
16‧‧‧底托架
17‧‧‧左懸架
18‧‧‧右懸架
19‧‧‧把手
21‧‧‧手外殼
22‧‧‧前本體外殼
23‧‧‧後本體外殼
24‧‧‧底部外殼
25‧‧‧儀錶面板
26‧‧‧頭燈
27‧‧‧前外殼
28‧‧‧後外殼
29‧‧‧底外殼
30L‧‧‧閃光燈
30R‧‧‧閃光燈
31‧‧‧前擋泥板
32‧‧‧收容箱
33‧‧‧平坦腳踏板
34‧‧‧引擎
35‧‧‧變速箱
36‧‧‧啟動馬達
37‧‧‧曲軸
44‧‧‧引擎控制單元
46‧‧‧指令單元
47‧‧‧調節器
48‧‧‧第1連接器
49‧‧‧第2連接器
50‧‧‧第3連接器
51‧‧‧第1安裝部
52‧‧‧第2安裝部
54‧‧‧上部
54a‧‧‧開口
55‧‧‧下部
56‧‧‧上壁部
57‧‧‧下壁部
58‧‧‧第1側部
59‧‧‧第2側部
60‧‧‧中央部
61‧‧‧主開關
62‧‧‧供油口
63‧‧‧操作面
64‧‧‧開關本體
65‧‧‧托架
66‧‧‧副箱
67‧‧‧燃料管
68‧‧‧燃料箱
69‧‧‧副管
71‧‧‧線束
71a‧‧‧纜線
71b‧‧‧纜線
71c‧‧‧纜線
72‧‧‧撐桿
271‧‧‧前端
272‧‧‧前緣
273‧‧‧右端緣
274‧‧‧左端緣
281‧‧‧開口
282‧‧‧開口
283‧‧‧右端緣
284‧‧‧左端緣
292‧‧‧中央部
293‧‧‧右端緣
294‧‧‧左端緣
295‧‧‧右前緣
296‧‧‧左前緣
441‧‧‧第1主面
442‧‧‧第1側面
443‧‧‧第2側面
444‧‧‧第2主面
445‧‧‧第3側面
446‧‧‧第4側面
448‧‧‧前端
449‧‧‧後端
511‧‧‧孔
521‧‧‧孔
A1‧‧‧旋轉軸
S1‧‧‧第1收容空間
S2‧‧‧第2收容空間
X‧‧‧寬度方向
Y‧‧‧高度方向
Z‧‧‧厚度方向
圖1係實施形態車輛之跨坐型車輛之側視圖。
圖2係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3係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側視放大圖。
圖4係引擎控制單元之立體圖。
圖5係引擎控制單元之前視圖。
圖6係引擎控制單元之後視圖。
圖7係引擎控制單元之側視圖。
圖8係前本體外殼之立體圖。
圖9係前本體外殼之後視圖。
圖10係圖9中之X-X剖視圖。
圖11係圖9中之XI-XI剖視圖。
圖12係表示前本體外殼之內部構造之後視圖。
圖13係表示前本體外殼之內部構造之側視圖。

Claims (13)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 車體框架,其包含頭管; 引擎,其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 轉向裝置,其包含配置於較上述頭管更靠下方之前輪,且支持於上述頭管; 收容箱,其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且配置於較上述前輪更靠後方; 座部,其配置於上述收容箱之上方; 外裝殼體,其於前視下至少一部分與上述車體框架重疊;及 引擎控制單元,其控制上述引擎;且 上述外裝殼體包含: 前外殼,其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前方; 後外殼,其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後方; 底外殼,其配置於上述前輪之後方且上述後外殼之前方;及 平坦腳踏板,其自上述後外殼之下端朝後方延伸;且 上述後外殼包含: 上部,其位於較上述前外殼之前端更靠上方;及 下部,其位於較上述前外殼之前端更靠下方; 上述外裝殼體包含: 第1收容空間,其形成於上述上部之前方且上述前外殼之後方;及 第2收容空間,其形成於上述下部之前方且上述底外殼之後方;且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具有寬度尺寸與長度尺寸較厚度尺寸大之形狀,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於上述第2收容空間,配置於較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更靠左右之一側,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係於車輛俯視下使厚度方向相對於車輛前後方向傾斜地配置, 於與上下方向正交之剖面中之包含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之剖面,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之後端配置於較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之前端更靠車寬方向之內側。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車體框架進而包含下框架,該下框架自上述頭管朝下方延伸,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於上述第2收容空間配置於較上述下框架更靠左側或右側。
  3. 如請求項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於車輛側視下,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之至少一部分與上述下框架重疊。
  4. 如請求項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之前端位於較上述下框架更靠前方。
  5.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轉向裝置包含: 左右一對懸架;及 底托架,其支持上述左右一對懸架;且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上述底托架更靠下方。
  6.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之至少一部分於停車狀態下,位於較上述前輪之上端更靠下方。
  7.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於與上下方向正交之剖面中之包含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之剖面,上述後外殼之側端部位於較上述後外殼之車寬方向之中央部更靠前方。
  8.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前外殼之前端位於較上述前輪之旋轉軸更靠後方。
  9.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包含調節器。
  10.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後外殼包含供油口,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於上述第2收容空間配置於較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更靠左右之一側, 上述供油口配置於較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更靠左右之另一側。
  11.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上部包含主開關, 上述主開關與上述引擎控制單元相對於車寬方向之車輛中心配置於左右之相同側。
  1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包含連接器, 上述引擎控制單元係使上述連接器朝下方地配置。
  13.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於車輛側視下,上述前外殼自上述前端朝後方且上方延伸。
TW108104589A 2018-03-16 2019-02-12 跨坐型車輛 TWI7125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8706 2018-03-16
JP2018048706A JP2019156314A (ja) 2018-03-16 2018-03-16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8433A true TW201938433A (zh) 2019-10-01
TWI712535B TWI712535B (zh) 2020-12-11

Family

ID=65010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4589A TWI712535B (zh) 2018-03-16 2019-02-12 跨坐型車輛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539855B1 (zh)
JP (1) JP2019156314A (zh)
PH (1) PH12019050023B1 (zh)
TW (1) TWI7125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0148B2 (ja) * 2020-01-14 2023-09-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樹脂多孔質体の製造方法
JP7022774B2 (ja) * 2020-02-12 2022-02-1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電動車両
WO2023174509A1 (en) * 2022-03-14 2023-09-21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traddled vehicle
WO2023248233A1 (en) * 2022-06-24 2023-12-28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A saddle type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48724B2 (ja) * 2005-02-22 2010-09-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装品配置構造
JP2013068161A (ja) * 2011-09-22 2013-04-18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CN103963893B (zh) * 2013-01-30 2017-05-2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MY191521A (en) 2014-03-18 2022-06-28 Honda Motor Co Ltd Engine control unit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 motorcycle
EP3176417B1 (en) * 2014-08-08 2019-09-1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Engine unit and saddled vehicle
WO2016098901A1 (ja) * 2014-12-19 2016-06-2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56314A (ja) 2019-09-19
TWI712535B (zh) 2020-12-11
PH12019050023A1 (en) 2019-07-01
EP3539855B1 (en) 2020-08-19
EP3539855A1 (en) 2019-09-18
PH12019050023B1 (en) 201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2535B (zh) 跨坐型車輛
JP5300142B2 (ja) 自動二輪車
TWI731308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2224285A (ja) 鞍乗型車両
TWI689428B (zh) 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構造
TWI702164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1196218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点火装置
WO2019187798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usb端子ユニット配置構造
JP6664500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バッテリケース
CN111688854B (zh) 鞍乘型车辆的电装品安装构造
JP5457760B2 (ja) 鞍乗型車両用エンジンケースの保護カバー構造
JP677099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端子ユニット配置構造
EP2546129B1 (en)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JP2013056595A (ja) 自動二輪車
JP2023053895A (ja) 鞍乗型車両
WO2015152839A1 (en) Control unit mounting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JP2020059436A (ja) 鞍乗型車両
JP733930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734057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734651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747364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7296421B2 (ja) 車両
CN219467907U (zh) 跨骑型车辆
WO2021149341A1 (ja) 制御装置の配置構造
JP2012031790A (ja) 自動二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