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8227A - 溫熱器具 - Google Patents

溫熱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8227A
TW201938227A TW108108667A TW108108667A TW201938227A TW 201938227 A TW201938227 A TW 201938227A TW 108108667 A TW108108667 A TW 108108667A TW 108108667 A TW108108667 A TW 108108667A TW 201938227 A TW201938227 A TW 20193822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por
sheet
exterior body
vapor generating
he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8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斉田泰人
小田英志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8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822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61F7/03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thermophore, i.e. self-heating, e.g. using a chemical re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61H33/06Artificial hot-air or cold-air baths; Steam or gas baths or douches, e.g. sauna or Finnish baths
    • A61H33/12Steam baths for the fa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5/00Bath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5/04Bath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no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2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01Body part
    • A61F2007/0002Head or parts thereof
    • A61F2007/0006No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61F2007/0225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connected to the body or a part thereof
    • A61F2007/0228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connected to the body or a part thereof with belt or strap, e.g. with buck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61H33/06Artificial hot-air or cold-air baths; Steam or gas baths or douches, e.g. sauna or Finnish baths
    • A61H2033/068Steam bath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Zo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溫熱器具(100)係配置於覆蓋使用者之鼻與嘴之口罩之內側的溫熱器具(100),且具備於溫熱器具(100)之長邊方向排列配置之一對水蒸氣產生體(50),一對水蒸氣產生體(50)收容於外裝體(60),水蒸氣產生體(50)具備袋體(53),該袋體(53)包括位於上述使用者側之第1片材(51)、及位於與上述使用者側為相反側之第2片材(52),第1片材(51)之透氣度為10,000秒/100 ml以下,第2片材(52)之透氣度高於第1片材(51)之透氣度,外裝體(60)具有狹縫(70)。

Description

溫熱器具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溫熱器具。
已知有口罩藉由覆蓋使用者之嘴及鼻而遮斷外部氣體中之粉塵、花粉等,帶來過敏性鼻炎、感冒等之預防效果。近年來,覆蓋嘴及鼻之口罩之功能多樣化,開發有各種各樣之口罩。其中,藉由於口罩組入溫熱器具或水蒸氣產生體而對口或鼻帶來溫感或蒸氣感之口罩之開發盛行。
關於此種技術,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能夠安裝於各種各樣之類型之口罩之溫熱器具。具體而言,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之溫熱器具係具備產生水蒸氣之發熱體及收容該發熱體之收容體者,但該收容體以藉由隨著發熱體之發熱產生之水蒸氣而膨脹之方式設計。
又,揭示有藉由採用此種構成而可提供溫熱器具容易適合於使用者,又不易讓人感到不適之溫熱器具。
又,於專利文獻2中揭示了於如覆蓋鼻及鼻周邊部般之形狀般之具有透氣性之袋中填充有以鐵粉、活性碳、鹽類、水等為主成分之發熱物質的鼻用之拋棄式懷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1-13606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8-000563號公報
即,本發明係一種溫熱器具,
其係配置於覆蓋使用者之鼻與嘴之口罩之內側者,且
上述溫熱器具具備於上述溫熱器具之長邊方向排列配置之一對水蒸氣產生體,該一對水蒸氣產生體收容於外裝體,
上述水蒸氣產生體具備袋體,該袋體包括位於上述使用者側之第1片材、及位於與上述使用者側為相反側之第2片材,
上述第1片材之透氣度為10,000秒/100 ml以下,
上述第2片材之透氣度高於上述第1片材之透氣度,
上述外裝體具有形成朝向上述口罩之內側之凸部之凸部形成部。
又,本發明係一種溫熱器具,
其係配置於覆蓋使用者之鼻與嘴之口罩之內側者,
上述溫熱器具具備於上述溫熱器具之長邊方向排列配置之一對水蒸氣產生體,該一對水蒸氣產生體收容於外裝體,
上述水蒸氣產生體具備袋體,該袋體包括位於上述使用者側之第1片材、及位於與上述使用者側為相反側之第2片材,
上述第1片材之透氣度為8,000秒/100 ml以下,
上述第1片材之透氣度相對於上述第2片材之透氣度為35%以下,
上述外裝體具有形成朝向上述口罩之內側之凸部之凸部形成部。
專利文獻1中所揭示之溫熱器具以將收容體之外側片材之透氣度設定得較低而可促進發熱體中之氧化反應之方式進行設計。又,藉此,收容體容易膨脹,發熱體向肌膚密接,故而可期待溫熱效果。然而,口罩內之發熱體與肌膚之間幾乎不形成空間,故而於容易吸入外部氣體之方面並不充分。
又,專利文獻2中所記載之技術之特徵在於,藉由於大致平坦形狀之拋棄式懷爐之一面設置凹凸,且以沿著使用者之鼻之形狀之方式使該凹凸抵接,而使發熱體與鼻之間隙消失,將鼻腔直接加溫。因此,存在產生鼻部容易變得過熱之問題之情形。
本發明係鑒於如上所述之背景技術而完成者,提供一種於配置於口罩之內側時,獲得適度之溫感,且使用者容易吸入外部氣體之溫熱器具。
本發明者們對上述課題之解決手段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於構成水蒸氣產生體之袋體採用具有特定之透氣度之片材構成,而且於進而收容水蒸氣產生體之外裝體設置朝向口罩之內側之凸部形成部,藉此可提供於配置於口罩之內側時,可獲得適度之溫感,且使用者容易吸入外部氣體之溫熱器具。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於配置於口罩之內側時,可獲得適度之溫感,且使用者容易吸入外部氣體之溫熱器具。
以下,使用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於所有圖式中,對相同之構成要素標註相同之符號,並適當省略說明。又,於本說明書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表示以上至以下。又,各實施形態中所記載之構成、要素只要不損及發明之效果則亦可適當組合。
於本實施形態中,片材等之透氣度可按照以下之方式測量。
透氣度係藉由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日本工業標準) P8117(2009年修訂版)而測定之值,定義為於固定壓力下100 ml之空氣透過6.42 cm2 之面積之時間。因此,透氣度之數值較大意指空氣之透過耗費時間,即透氣性較低。相反,透氣度之數值較小意指透氣性較高。如此,透氣度之數值之大小與透氣性之高低表現出相反之關係。透氣度可利用王研式透氣度計測量。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將該透氣度為30000秒/100 ml以上者作為「難透氣」處理,將80000秒/100 ml以上者作為「非透氣」處理。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所謂基重係指溫熱器具100之俯視下之每單位面積之質量。
本實施形態中之溫熱器具100係配置於覆蓋使用者之鼻與嘴之口罩之內側的溫熱器具100,溫熱器具100具備於溫熱器具100之長邊方向排列配置之一對水蒸氣產生體50,一對水蒸氣產生體50收容於外裝體60,水蒸氣產生體50具備袋體53,該袋體53包括位於使用者側之第1片材51、及位於與使用者側為相反側之第2片材52,第1片材51之透氣度為10,000秒/100 ml以下,第2片材52之透氣度高於第1片材51之透氣度,外裝體60具有形成朝向口罩內側之凸部之狹縫70。
圖1(a)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100之一例之模式圖。
如圖1(a)所示,溫熱器具100具備於其長邊方向排列配置之一對水蒸氣產生體50,又,具備收容一對水蒸氣產生體50之外裝體60。
此處,於水蒸氣產生體50,收容有下述之水蒸氣產生部40(參照圖2)。
進而,於外裝體60,於將一對水蒸氣產生體50隔開之區域中,設置有自外裝體60之端部朝向外裝體60之中央部延伸之狹縫70。
又,如下所述,水蒸氣產生體50具備包括第1片材51及第2片材52之袋體53,第1片材51及第2片材52以成為特定之透氣度之組合之方式設定。
以下,對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100所具備之各構成進行說明。
首先,一面參照圖2一面對溫熱器具100之水蒸氣產生體50所具備之水蒸氣產生部40進行說明。
水蒸氣產生部40包含被氧化性金屬、吸水劑、及水。又,水蒸氣產生部40亦可另外根據需要,包含電解質或反應促進劑等。
若此種水蒸氣產生部40與空氣接觸,則將會引起包含於其中之被氧化性金屬之氧化反應而產生熱。藉由該熱而水蒸氣產生部40中所包含之水被加熱成為特定溫度之水蒸氣,通過水蒸氣產生體50向外部釋放。此處,水蒸氣自水蒸氣產生體50中透氣性較高之部位向外部釋放。
被氧化性金屬係產生氧化反應熱之金屬,例如,可列舉選自鐵、鋁、鋅、錳、鎂、及鈣之1種或2種以上之粉末或纖維。其中,自操作性、安全性、製造成本、保存性及穩定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鐵粉。作為鐵粉,例如可列舉選自還原鐵粉、及霧化鐵粉之1種或2種以上。
於被氧化性金屬為粉末之情形時,自氧化反應有效率地進行之觀點而言,其平均粒徑較佳為0.1 μm以上,更佳為10 μm以上,進而佳為20 μm以上。自相同之觀點而言,較佳為300 μm以下,更佳為200 μm以下,進而佳為150 μm以下。
進而,自使塗佈性良好之觀點而言,平均粒徑較佳為10 μm以上200 μm以下,平均粒徑更佳為20 μm以上150 μm以下。
又,自向纖維狀物等保水材之固定性,使反應之控制良好之觀點而言,亦較佳為使用粒徑為0.1~150 μm者含有50質量%以上者。
再者,被氧化性金屬之粒徑係指粉體形態下之最大長度,可藉由利用篩之分級、動態光散射法、雷射繞射法等測定,但其中較佳為藉由雷射繞射法測定。
水蒸氣產生部40中之被氧化性金屬之含量自可使水蒸氣產生部40之發熱溫度上升至所期望之溫度並獲得持續性之觀點而言,以基重表示,較佳為100 g/m2 以上,更佳為200 g/m2 以上,進而佳為300 g/m2 以上。又,自相同之觀點而言,水蒸氣產生部40中之被氧化性金屬之含量以基重表示較佳為3000 g/m2 以下,更佳為2000 g/m2 以下,進而佳為1500 g/m2 以下。
此處,被氧化性金屬之含量可利用根據JIS P8128之灰分試驗或熱重量測定器來求出。另外可利用若施加外部磁場則產生磁化之性質而藉由振動試樣型磁化測定試驗等來定量。其中,較佳為利用熱重量測定器求出。
作為吸水劑,只要為能夠保持水者則其種類並不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選自碳成分、纖維狀物、吸水性聚合物、及吸水性之粉體之1種或2種以上。吸水劑根據水蒸氣產生部40之形態使用適當者。
作為碳成分,可使用具有保水能力、氧供給能力、及觸媒能力者,例如,可使用選自活性碳、乙炔黑、及石墨之1種或2種以上。其中,較佳為活性碳,更佳為選自椰殼碳、木粉碳、及泥碳之1種或2種以上之微細之粉末狀物或小粒狀物。其中,自獲得良好之加溫加濕效果之觀點而言,進而佳為木粉碳。
就吸水劑而言,平均粒徑較佳為10 μm以上,更佳為12 μm以上,進而佳為15 μm以上。又,就吸水劑而言,平均粒徑較佳為200 μm以下,更佳為150 μm以下,進而佳為100 μm以下。
再者,吸水劑之平均粒徑係指粉體形態下之最大長度,可藉由動態光散射法、雷射繞射法等測定,但其中較佳為藉由雷射繞射法測定。碳成分較佳為使用粉體狀之形態者,但亦可使用粉體狀以外之形態者,例如,亦可使用纖維狀之形態者。
作為纖維狀物,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天然或合成之纖維狀物。
作為天然之纖維狀物,例如可列舉棉花、木棉、木材紙漿、非木材紙漿、花生蛋白纖維、玉米蛋白纖維、大豆蛋白纖維、甘露聚糖纖維、橡膠纖維、麻、馬尼拉麻、劍麻、新西蘭麻、羅布麻、椰子、燈芯草、麥桿等植物纖維。又,可列舉羊毛、山羊毛、馬海毛、羊絨、阿爾帕卡毛、安哥拉兔毛、駱駝毛、駱馬毛、絲綢、羽毛、鴨絨、絨毛(feather)、海藻纖維、甲殼素纖維、酪蛋白纖維等動物纖維。進而,可列舉石棉等礦物纖維。
另一方面,作為合成之纖維狀物,例如可列舉嫘縈、黏液嫘縈、銅氨、乙酸酯、三乙酸酯、氧化乙酸酯、普羅米克斯(Promix)、氯化橡膠、鹽酸橡膠等半合成纖維。又,除了可列舉尼龍、芳香族聚醯胺、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以外,還可列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聚丙烯腈、丙烯酸、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胺基甲酸酯等合成高分子纖維。進而,亦可使用金屬纖維、碳纖維、玻璃纖維等。該等纖維亦可單獨或混合使用。該等之中,自與被氧化性金屬或反應促進劑之固定性、水蒸氣產生部40之柔軟性、氧透過性、片材形態之維持功能、製造成本等方面而言,較佳地使用木材紙漿、棉花、聚乙烯纖維、聚酯纖維。又,木材紙漿、棉花具有擔載鐵粉等固體物並將之固定化之功能。
作為吸水性聚合物,可列舉具有可吸收、保持自重之20倍以上之液體之交聯構造之親水性的聚合物等。
作為吸水性之粉體,可列舉選自蛭石、矽酸鈣、鋸屑、氧化鋁、矽膠、及紙漿粉末之1種或2種以上。
於水蒸氣產生部40為片材狀之情形時,較佳為使用纖維狀物作為吸水劑。該理由在於,兼備纖維狀物作為保水材之功能、與水蒸氣產生部40維持片材形態之功能。其結果,不易產生被氧化性金屬之偏向,水蒸氣產生部40之發熱溫度分佈變得均勻。
於水蒸氣產生部40為包括粉體之混合物之情形時,較佳為使用高吸收性聚合物、蛭石、矽酸鈣、矽膠、氧化矽系多孔質物質、氧化鋁、木粉等作為吸水劑。
吸水劑之含量相對於被氧化性金屬100質量份,較佳為0.3質量份以上,更佳為1質量份以上,進而佳為3質量份以上。藉由如此而行,可於所獲得之水蒸氣產生部40中蓄積用於使氧化反應持續所需要之水分。又,吸水劑之含量相對於被氧化性金屬100質量份,較佳為100質量份以下,更佳為80質量份以下,進而佳為60質量份以下。藉由如此而行,充分獲得向水蒸氣產生部40之氧供給而獲得發熱效率較高之水蒸氣產生體50。又,可將相對於所獲得之發熱量之水蒸氣產生部40之熱容抑制得較小,故而發熱溫度上升變大,可獲得所期望之溫度上升而促進發熱反應。
再者,吸水劑之含量以基重表示,較佳為4 g/m2 以上290 g/m2 以下,更佳為7 g/m2 以上160 g/m2 以下。藉由如此而行,可使水蒸氣產生部40之厚度變薄,作為製品不蓬鬆,表現柔軟性。例如,可將水蒸氣產生部40之厚度設為0.1 mm以上2 mm以下。
作為電解質,例如可列舉鹼金屬、鹼土類金屬或過渡金屬之硫酸鹽、碳酸鹽、氯化物或氫氧化物等。該等之中,自導電性、化學性穩定性、生產成本優異之方面而言較佳地使用鹼金屬、鹼土類金屬或過渡金屬之氯化物,其中較佳地使用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鈣、氯化鎂、氯化亞鐵、及三氯化鐵。
水蒸氣產生部40包含水。水亦可為來自電解質水溶液(例如,鹼金屬、鹼土類金屬等水溶液)者,又,亦可單獨將水添加至水蒸氣產生部40,並不特別限定。
水蒸氣產生部40中之水分量自水蒸氣產生部40良好地發熱而使發熱溫度之上升變快(升溫時間變快)之觀點,可確保發熱反應所需要之水分量而使水蒸氣產生部40之發熱反應良好地持續之觀點而言,相對於被氧化性金屬100質量份,較佳為35質量份以上300質量份以下。即,水蒸氣產生部40之水分量左右發熱速度,藉由相對於被氧化性金屬100質量份將水分量設為35質量份以上、300質量份以下而良好地發熱,發熱溫度之上升變快,發熱溫度持續。
自相同之觀點而言,水蒸氣產生部40之水分量相對於被氧化性金屬100質量份,更佳為40質量份以上,進而佳為50質量份以上。又,水蒸氣產生部40之水分量相對於被氧化性金屬100質量份,更佳為250質量份以下,進而佳為200質量份以下,進而佳為160質量份以下。
水蒸氣產生部40除了上述各成分以外,亦可包含增黏劑、界面活性劑、藥劑、絮凝劑、著色劑、紙力增強劑、pH值調整劑(例如,磷酸三鉀等)、蓬鬆劑等。
作為增黏劑,較佳為可使用吸收水分使稠度增大或賦予觸變性之物質。具體而言,可使用選自海藻酸蘇打等海藻酸鹽、阿拉伯膠、黃蓍膠、刺槐豆膠、瓜爾膠、角叉菜膠、瓊脂、三仙膠等多糖類系增黏劑;糊精、α化澱粉、加工用澱粉等澱粉系增黏劑;羧甲基纖維素、乙酸乙酯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羥甲基纖維素或羥丙基纖維素等纖維素衍生物系增黏劑;聚乙烯醇(PVA)等增黏劑;硬酯酸鹽等金屬皂系增黏劑;膨潤土等礦物系增黏劑等之1種或2種以上之混合物。其中,自使水蒸氣產生部40中之水分量維持為固定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多糖類系增黏劑,較佳為三仙膠。
於水蒸氣產生部40為塗佈片材之情形時,增黏劑之含量自容易塗佈之方面而言,相對於被氧化性金屬100質量份,較佳為0.1質量份以上,更佳為0.2質量份以上。又,增黏劑之含量相對於被氧化性金屬100質量份,較佳為5質量份以下,更佳為4質量份以下。而且,增黏劑之含量相對於被氧化性金屬100質量份,較佳為0.1質量份以上5質量份以下,更佳為0.2質量份以上4質量份以下。
又,於水蒸氣產生部40為片材狀之情形時,較佳為形成有多個孔及/或切口。藉此,即便片材狀之水蒸氣產生部40較薄亦可獲得充分高之發熱特性,獲得所期望之水蒸氣釋放特性。該孔之面積為0.01~10 mm2 ,尤其為0.1~8 mm2 可獲得充分之發熱特性,故而較佳。藉由相同之理由,孔較佳為於片材狀之水蒸氣產生部40形成有0.1~20個/cm2 ,尤其為1~15個/cm2 。孔之形狀例如可列舉圓形、矩形、多邊形、橢圓形、長圓形或該等之2種以上之組合等。另一方面,於形成切口之情形時,其長度較佳為1~50 mm,尤其為5~30 mm。
繼而,一面表示圖2一面對水蒸氣產生體50進行說明。
水蒸氣產生部40係收容於溫熱器具100所具備之水蒸氣產生體50者,但該水蒸氣產生體50藉由包括第1片材51及第2片材52之袋體53而收容水蒸氣產生部40。
更具體而言,於水蒸氣產生體50之使用者側之面配置有第1片材51,於與水蒸氣產生體50之使用者側為相反側之面設置有第2片材52。
即,藉由使該等第1片材51與第2片材52之周緣部較佳地密閉接合而構成水蒸氣產生體50。第1片材51與第2片材52之周緣部以外之區域為非接合區域,於非接合區域內配置水蒸氣產生部40。
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片材51之透氣度為10,000秒/100 ml以下,第2片材52之透氣度高於第1片材51之透氣度。
以下,對該等片材進行詳述。
於本實施形態中,位於水蒸氣產生體50之使用者側之面成為第1片材51。
第1片材51之透氣度為10,000秒/100 ml以下。藉此,可同時實現適度之溫感與空氣向發熱體之充分之流入。
又,第1片材51之透氣度自將自水蒸氣產生體50產生之水蒸氣有效地供給至使用者側之觀點而言,較佳為8000秒/100 ml以下,更佳為7000秒/100 ml以下,進而佳為5000秒/100 ml以下。進而,自提高充分之溫感之觀點而言,按照2500秒/100 ml以下、1500秒/100 ml以下、500秒/100 ml以下、300秒/100 ml以下、10秒/100 ml以下、5秒/100 ml以下之順序更佳。
另一方面,第1片材51之透氣度自使向水蒸氣產生體50之氧供給平衡良好,獲得適度之溫感之觀點而言,較佳為250秒/100 ml以上,更佳為1500秒/100 ml以上,進而佳為3000秒/100 ml以上。
作為第1片材51,較佳為使用例如具有透濕性但不具有透水性之合成樹脂製之多孔性片材。具體而言,可使用使聚乙烯含碳酸鈣等延伸而成之膜。於使用該多孔性片材之情形時,亦可於多孔性片材之外表面層壓以選自針刺不織布、熱風不織布等熱熔不織布、及紡黏不織布等之1種或2種以上之不織布為代表之各種纖維片材,提高第1片材51之觸感。
又,第1片材51只要滿足上述透氣度則並不特別限定,亦可使用不織布等片材,又,亦可為其一部分不具有透氣性之非透氣性片材。
第2片材52只要為高於第1片材51之透氣度者即可。藉此,自第1片材51側容易將水蒸氣供給至使用者,並且使向水蒸氣產生體50之氧供給之平衡良好,獲得良好之溫熱。
又,於第1片材51之透氣度為8000秒/100 ml以下時,第1片材51之透氣度相對於第2片材52之透氣度較佳為35%以下,更佳為20%以下,進而佳為10%以下,進而更佳為5%以下。此處之意圖係第1片材51之透氣度越高,則對於自水蒸氣產生體50產生之水蒸氣而言,越不易自第1片材51側釋放水蒸氣。因此,藉由使第1片材51之透氣度相對於第2片材52之透氣度為35%以下而於第1片材51與第2片材52之透氣度之間儘可能設置差,可自第1片材51側容易釋放水蒸氣,獲得良好之濕潤感。
又,第2片材52之透氣度較佳為250秒/100 ml以上,更佳為1000秒/100 ml以上,進而佳為5000秒/100 ml以上,進而更佳為7000秒/100 ml以上,特別佳為8000秒/100 ml以上。藉此,抑制空氣之向發熱體之過度之流入,並且提高溫感、蒸氣感及持續性。進而,自提高溫感、蒸氣感、適度地保持持續性之觀點而言,按照10000秒/100 ml以上、30000秒/100 ml以上、80000秒/100 ml以上(非透氣)之順序更佳。
透氣度低某程度則容易取入氧,蒸氣產生量變多,獲得濕潤感。自提高發熱體之空氣之流入,提高溫感蒸氣感及持續性之觀點而言,第2片材52之透氣度較佳為12000秒/100 ml以下,更佳為10000秒/100 ml以下,進而佳為80000秒/100 ml以下。
又,於第2片材52之透氣度為12,000秒/100 ml以下時,第1片材51之透氣度相對於第2片材52之透氣度較佳為20%以下,更佳為10%以下,進而佳為5%以下。即,於第2片材52之透氣度較低之情形時,自第2片材52側亦容易釋放自水蒸氣產生體50產生之水蒸氣。因此,藉由相對於第2片材52之透氣度使第1片材51之透氣度為20%以下而於第1片材51與第2片材52之透氣度之間儘可能設置差,可自第1片材51側容易釋放水蒸氣,獲得良好之濕潤感。
第2片材52亦可為一部分具有透氣性之透氣性片材,亦可為不具有透氣性之非透氣性片材,但較佳為採用整體上透氣性較低之片材。
第2片材52只要滿足上述透氣度,則亦可根據用途,於一層或多層之合成樹脂製之膜或該一層或多層之合成樹脂製之膜之外表面層壓以選自針刺不織布、熱風不織布、及紡黏不織布之1種或2種以上之不織布為代表之各種纖維片材,提高第2片材52之觸感。具體而言,使用包括聚乙烯膜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2層膜、包括聚乙烯膜與不織布之層壓膜、包括聚乙烯膜與紙漿片材之層壓膜等,但特佳為包括聚乙烯膜與紙漿片材之層壓膜。
其中,自使向水蒸氣產生體50之氧供給平衡良好、並且自第1片材51側容易釋放水蒸氣而獲得適度之溫感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將第1片材51之透氣度設為10000秒/100 ml以下,將第2片材52之透氣度設為80000秒/100 ml以上,更佳為將第1片材51之透氣度設為2500秒/100 ml以下,將第2片材52之透氣度設為80000秒/100 ml以上,進而佳為將第1片材51之透氣度設為300秒/100 ml以下,將第2片材52之透氣度設為12000秒/100 ml以上。
又,亦可於水蒸氣產生部40之與位於使用者側之面為相反側之面上,即自水蒸氣產生部40至溫熱器具100之與使用者為相反側之最外層為止之間,配置非透氣性或難透氣性之片材,更佳為配置非透氣性之片材。藉此,抑制藉由水蒸氣產生部40產生之水蒸氣向口罩之外部洩漏,容易對口罩內部,即對使用者側賦予水蒸氣。
繼而,對水蒸氣產生部40及水蒸氣產生體體50之製造方法之例進行說明。
於水蒸氣產生部40例如為片材狀之情形時,例如可使用本申請人之先前之申請案之日本專利特開2003-102761號公報中所記載之濕式抄造法或利用模嘴塗佈機之擠壓法。於該情形時,首先,藉由濕紙抄造法形成包含被氧化性金屬、吸水劑及反應促進劑之成形片材,對該成形片材添加電解質水溶液,藉此獲得片材狀之水蒸氣產生部40。所獲得之片材狀之水蒸氣產生部40既可以1片使用,或者亦可將複數片重疊使用。或者,亦可將1片水蒸氣產生部40摺疊,將摺疊之複數片水蒸氣產生部40重疊使用。
於水蒸氣產生部40包括粉體之情形時,藉由均勻混合構成材料而獲得粉體之水蒸氣產生部40。更具體而言,首先將高吸收性聚合物等吸水劑與被氧化性金屬均勻混合,於此處添加電解質水溶液,使被氧化性金屬附著於吸水劑之表面。然後,藉由添加作為其餘之材料之反應促進劑等製備水蒸氣產生部40。藉由以如此方式製備水蒸氣產生部40,而氧化反應之上升時間變快,可提高每單位時間之水蒸氣之蒸散量。
又,於水蒸氣產生部40包括塗佈片材之情形時,亦可為例如利用本申請人之先前之申請之日本專利特開2013-146554號公報中所記載之方法,將發熱粉體水分散液塗佈於保水片材,將具備發熱層與保水片材之發熱物之連續長條物裁斷為任意之大小而獲得者。水蒸氣產生部40既可為1片,亦可以使複數片積層之多層狀態收容。
此處,以下,對水蒸氣產生部40包括塗佈片材之情形時之構成進行說明。
如圖2所示,水蒸氣產生部40係於基材層40B與保水片材40C之間具有水蒸氣產生層40A。水蒸氣產生層40A與保水片材40C直接接觸。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包括構成水蒸氣產生體50之第1片材51及第2片材52之袋體內具備水蒸氣產生部40,但較佳為於保水片材40C側配置第1片材51,基材層40B配置於第2片材52側。藉此,可將來自水蒸氣產生部40之蒸氣自第1片材51高效率地排出,對使用者適用。
再者,水蒸氣產生層40A既可設置於保水片材40C之一面,亦可以由保水片材40C及基材層40B夾著之形式設置。於圖2中,表示了水蒸氣產生層40A以由保水片材40C與基材層40B夾著之形式設置之示例。
又,保水片材40C中所包含之水分量以基重表示,較佳為50~700 g/m2 ,進而更佳為180~260 g/m2 。保水片材40C中所包含之水分量成為水蒸氣產生源,故而藉由將保水片材40C中所包含之水分量以基重表示較佳為設為50 g/m2 以上,可確保良好之蒸氣產生量。又,保水片材40C藉由吸水而產生透氣阻力(藉由吸水膨潤,與乾燥時相比透氣性降低)。因此,藉由以基重表示,較佳為設為700 g/m2 以下,可自保水片材40C容易釋放蒸氣,另外,充分地確保向水蒸氣產生層40A之透氣性,故而充分地獲得氧供給而獲得發熱效率較高之水蒸氣產生部40。
又,保水片材40C之透氣度以包含水分之狀態之透氣度計較佳為500秒/100 ml以下,若考慮透氣性、蒸氣之通過容易度,則更佳為300秒/100 ml以下,進而佳為50秒/100 ml以下。
再者,包含水分之狀態(即,水分量為該保水片材40C之最大吸水量之15質量%以上30質量%以下)之透氣度下限值例如為1秒/100 ml。
此處,作為保水片材40C,使用能夠進行水分之吸收保持且具有柔軟性之片材材料。作為此種材料,例如可列舉以纖維為原料之紙、不織布、織物、編織物等纖維片材。又,可列舉海綿等多孔體等。作為上述纖維,例如可列舉以植物纖維或動物纖維等天然纖維為主成分者或以化學纖維為主成分者。作為植物纖維,例如可列舉選自棉花、木棉、木材紙漿、非木材紙漿、花生蛋白纖維、玉米蛋白纖維、大豆蛋白纖維、甘露聚糖纖維、橡膠纖維、麻、馬尼拉麻、劍麻、新西蘭麻、羅布麻、椰子、燈芯草、麥桿之1種或2種以上。作為動物纖維,例如可列舉選自羊毛、山羊毛、馬海毛、羊絨、阿爾帕卡毛、安哥拉兔毛、駱駝毛、駱馬毛、絲綢、羽毛、鴨絨、絨毛、海藻纖維、甲殼素纖維、酪蛋白纖維之1種或2種以上。作為化學纖維,例如可使用選自嫘縈、乙酸酯、纖維素之1種或2種以上。
其中,作為保水片材40C,較佳為包含由上述纖維構成之纖維材料與吸水性之聚合物。
使用可吸收、保持自重之20倍以上之液體且可凝膠化之水凝膠材料作為吸水性聚合物,可將保水片材40C中所包含之水之含量維持為保水片材40C之最大吸水量之15~30質量%,故而較佳。
作為吸水性聚合物之粒子之形狀,可列舉球狀、塊狀、葡萄串狀、纖維狀等。
又,吸水性聚合物之粒子之粒徑自製造時之操作容易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 μm以上,更佳為10 μm以上。又,吸水性聚合物之粒子之粒徑自吸水速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000 μm以下,更佳為500 μm以下。
又,吸水性聚合物之粒子之粒徑較佳為1 μm以上1000 μm以下,更佳為10 μm以上500 μm以下。
再者,吸水性聚合物粒子之粒徑係藉由動態光散射法、雷射繞射法等測定,但其中較佳為藉由雷射繞射法測定。
作為吸水性聚合物之具體例,可列舉選自澱粉、交聯羧甲基化纖維素、丙烯酸或丙烯酸鹼金屬鹽之聚合物或共聚物等、聚丙烯酸及其鹽以及聚丙烯酸鹽接枝聚合物之1種或2種以上。其中,較佳為使用丙烯酸或丙烯酸鹼金屬鹽之聚合物或共聚物等、聚丙烯酸及其鹽以及聚丙烯酸鹽接枝聚合物。
基材層40B設置於水蒸氣產生層40A之與保水片材40C為相反側之表面。基材層40B直接接觸於水蒸氣產生層40A,被覆水蒸氣產生層40A。該基材層40B較佳為非透氣性或難透氣性之片材者,例如較佳為使用樹脂片材。藉由設為非透氣性或難透氣性之片材(50000秒/100 ml以上,較佳為80000秒/100 ml以上)不僅可自保水片材40C側更確實地釋放蒸氣,而且可防止自基材層40B側奪取氣化熱。
作為基材層40B,例如可列舉合成樹脂膜,可列舉聚乙烯膜、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等。
再者,於將保水片材40C形成於水蒸氣產生層40A上,且不設置基材層40B之情形時,存在水蒸氣產生部40直接接觸於第2片材52之可能性。於此種情形時,第2片材52較佳為具有耐水性之片材。
藉由將如以上之構成之水蒸氣產生部40收容於包括第1片材51及第2片材52之袋體53之內部而獲得水蒸氣產生體50。袋體53係藉由將第1片材51及第2片材52之周緣部接合而獲得,該接合方法亦可採用先前公知之手法之任一者。
其次,對外裝體60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100將上述水蒸氣產生體50進而收容於外裝體60。
作為外裝體60,通常由無透氣阻力之素材構成。例如,包括作為觸感良好之片材材料之熱風不織布等不織布。於該情形時,不織布較佳為具有不阻礙水蒸氣之通過之程度之透氣性。又,進而,更佳為具有適度之撥水性,以不會因不織布被水蒸氣濡濕而阻礙水蒸氣通過,且阻礙空氣之流入。
外裝體60之長邊方向之長度較佳為12 cm以上,更佳為13 cm以上,進而佳為14 cm以上。
又,外裝體60之長邊方向之長度較佳為20 cm以下,更佳為18 cm以下,進而佳為16 cm以下。
藉由將外裝體60之長邊方向之長度設定為該範圍,可使溫熱器具100適度地服貼於使用者,且使所產生之水蒸氣滯留於由溫熱器具100形成之空間。
另一方面,外裝體60之短邊方向之長度較佳為5 cm以上,更佳為6 cm以上,進而佳為7 cm以上。
又,外裝體60之短邊方向之長度較佳為10 cm以下,更佳為9.5 cm以下,進而佳為9 cm以下。
藉由將外裝體60之短邊方向之長度設定為該範圍,可將自溫熱器具100產生之水蒸氣有效地適用於使用者之鼻與嘴。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溫熱器具100通常以於與使用者之鼻樑對應之部位彎折之形式使用,「長邊方向」為相對於該彎摺線正交之方向,「短邊方向」為與該彎摺線平行之方向。
又,外裝體60之「長邊方向之長度」與「短邊方向之長度」係於各方向,可定義為外裝體60可取之長度之平均值。
於溫熱器具100中,外裝體60具有狹縫70。狹縫70係用以形成朝向口罩內側之凸部之凸部形成部。
又,於溫熱器具100中,狹縫70係於將外裝體60中之一對水蒸氣產生體50隔開之區域中,自外裝體60之端部朝向外裝體60之中央部延伸。例如,如圖1所示,狹縫70係自外裝體60之下端朝向外裝體之中央部之直線狀之切口,且設置於外裝體之長邊方向中央部。狹縫70具有於溫熱器具100之使用時,以沿著使用者之臉部之凹凸之方式使溫熱器具100之形狀變形之功能。藉此,抑制水蒸氣產生體50密接於使用者之臉部之一部分,於使用者與溫熱器具100之間設置適度之空間。
狹縫70之形成方法並不特別限定,可使用公知之方法。又,狹縫70並不限定於預先設置於溫熱器具100之情形時,亦可於外裝體60之配置狹縫70之位置設置虛線,可由使用者等用手或剪刀等切取該虛線而形成狹縫70。
狹縫70係與溫熱器具100之短邊方向大致平行地設置。狹縫70之長度可根據溫熱器具100之用途適當設定,但較佳為0.5 cm以上,更佳為0.7 cm以上,進而佳為1 cm以上。
又,狹縫70之長度較佳為7 cm以下,更佳為6.5 cm以下,進而佳為6 cm以下。
又,自於使用者與溫熱器具100之間設置適度之空間之觀點而言,狹縫70之長度較佳為外裝體60之短邊方向之長度之3%以上之長度,較佳為5%以上之長度,進而佳為10%以上之長度。
又,自確保溫熱器具100之強度之觀點而言,狹縫70之長度較佳為外裝體60之短邊方向之長度之70%以下之長度,較佳為60%以下之長度,進而佳為50%以下之長度。
再者,所謂狹縫70之長度,係指於狹縫70為複數個之情形時定義為複數個狹縫70各自之長度之合計值。
溫熱器具100之水蒸氣產生量自對口罩使用者賦予適度之蒸氣感之觀點而言,作為溫熱器具100整體而言較佳為50 mg/10 min以上,更佳為100 mg/10 min以上,進而佳為300 mg/10 min以上,進而更佳為500 mg/10 min以上,特佳為600 mg/10 min以上。
另一方面,溫熱器具100之水蒸氣產生量自抑止口罩中之冷凝之觀點而言,作為溫熱器具100整體而言較佳為2400 mg/10 min以下,更佳為2000 mg/10 min以下,進而佳為1600 mg/10 min以下,進而更佳為1400 mg/10 min以下,特佳為1000 mg/10 min以下。
又,水蒸氣產生體50之俯視下之每單位面積之水蒸氣產生量自對口罩使用者賦予適度之蒸氣感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 mg/cm2 ・10 min以上,更佳為1.5 mg/cm2 ・10 min以上,進而佳為5 mg/cm2 ・10 min以上,進而佳為7 mg/cm2 ・10 min以上,特佳為9 mg/cm2 ・10 min以上。
又,水蒸氣產生體50之俯視下之每單位面積之水蒸氣產生量自抑止口罩中之冷凝之觀點而言,較佳為20 mg/cm2 ・10 min以下,更佳為18 mg/cm2 ・10 min以下,進而佳為15 mg/cm2 ・10 min以下。
〔水蒸氣產生量之測定方法〕
此處,溫熱器具100之水蒸氣產生量係使用圖3所示之裝置30以如下之方式測定之數值。
圖3所示之裝置30包括鋁製之測定室(容積4.2 L)31、使除濕空氣(濕度未達2%,流量2.1 L/分鐘)流入至測定室31之下部之流入路32、自測定室31之上部使空氣流出之流出路33、設置於流入路32之入口溫度濕度計34與入口流量計35、設置於流出路33之出口溫度濕度計36與出口流量計37、及設置於測定室31內之溫度計(熱敏電阻)38。作為溫度計38,使用溫度分解力為0.01℃左右者。
於測定環境溫度30℃(30±1℃)中將溫熱器具100自氧遮斷袋取出,以溫熱器具100之位於使用者側之面,即水蒸氣釋放面朝上載置於測定室31,將帶有金屬球(4.5 g)之溫度計38載置於其上進行測量。又,於該狀態下自下部流入除濕空氣,根據利用入口溫度濕度計34與出口溫度濕度計36測量之溫度及濕度求出空氣流入至測定室31之前後之絕對濕度之差,進而根據利用入口流量計35與出口流量計37測量之流量算出溫熱器具100所釋放之水蒸氣量。再者,所謂本說明書中之水蒸氣產生量,係指以將溫熱器具100自氧遮斷袋取出之時間點為起點直至10分鐘後為止測定之總量。
溫熱器具100之使用中之口罩150內之絕對濕度之最大值自對使用者帶來舒適之蒸氣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2 g/m3 以上,更佳為13 g/m3 以上,進而佳為14 g/m3 以上。
又,溫熱器具100使用中之口罩150內之絕對濕度之最大值自防止口罩150內之冷凝之觀點而言,較佳為35 g/m3 以下,更佳為33 g/m3 以下,進而佳為30 g/m3 以下。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溫熱器具100使用中之口罩150內之絕對濕度之平均值自對使用者帶來舒適之蒸氣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1.7 g/m3 以上,更佳為12 g/m3 以上,進而佳為13 g/m3 以上,進而佳為14 g/m3 以上,特佳為15 g/m3 以上。
又,溫熱器具100使用中之口罩150內之絕對濕度之平均值自防止口罩150內之冷凝之觀點而言,較佳為35 g/m3 以下,更佳為30 g/m3 以下,進而佳為25 g/m3 以下。
再者,溫熱器具100使用時之絕對濕度可以如下之方式進行測定。
[絕對濕度測定條件]
20℃60%RH之環境下,於使用有限公司數位人科技(Digital Human Technology)公司之男性人頭資料(日本人成人男性52名平均值)製作之頭部模型模特之鼻下部,安裝溫度濕度感測器(SENSIRION股份公司製造SHT71),自頭部模型之鼻部使用通風機(HARVARD APPARATUS DUAL PHASE CONTROL RESPIRATOR(HARVARD APPARATUS公司製造)),模仿人之呼吸節奏,以1分鐘15次,每1次500 ml之頻度進行吸氣。於該狀態下,將溫熱器具100與口罩150按照該順序配戴於模特,對溫度濕度變化進行測量並記錄。作為記錄計,例如使用SENSIRION股份公司製造EK-H4等。根據溫度與相對濕度,算出絕對濕度,求出10分鐘之最大絕對濕度與平均絕對濕度。
再者,作為此處之口罩,使用市售之摺疊式口罩之普通尺寸者。
繼而,對溫熱器具100之使用方法進行說明。
圖4係表示將溫熱器具100適用於使用者之示例之圖。如圖4所示,溫熱器具100係配置於覆蓋使用者之鼻與嘴之口罩150之內側而使用。即,於口罩150與使用者之間配置溫熱器具100。口罩150與溫熱器具100並不限定於直接接觸之情形時,亦可有不接觸之區域,亦可一部分接觸。
作為口罩150,亦可設為先前公知之口罩。形成口罩150之本體部之片材例如既可為單一之構造(即1層),或亦可為複數片之片材積層而一體性的構造(即多層)。
又,作為口罩150之形狀既可為形成如與使用者之臉部之輪廓一致之立體形狀之形狀,另一方面,亦可為口罩本體部為平坦形狀者。
口罩150之本體部之材料可使用於口罩之技術領域中先前以來所使用之材料,只要為具有固定之透氣性者則其種類並不特別限制。例如,可使用不織布或紗布等纖維片材,自加工之容易度或經濟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不織布。作為不織布之纖維素材,例如,較佳為包括選自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聚酯;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烴;嫘縈;棉花等之1種或2種以上之纖維。又,作為不織布,使用上述1種或2種以上之素材之纖維,可使用藉由熱風法、紡黏法、針刺法、熔噴法、梳理法、熱熔法、水流交絡法、溶劑接著法等而製造者。
作為將溫熱器具100向口罩150之內側配置之方法,並不特別限定,例如,既可於口罩150與使用者之臉部之間夾入溫熱器具100,亦可使用黏著劑等將溫熱器具100固定於口罩150之內側面。具體而言,亦可於溫熱器具100之外裝體60中第2片材52側之面設置黏著層。黏著層之形成圖案並不特別限定,亦可使用條紋狀、螺旋狀之通常之塗佈圖案。
又,於將溫熱器具100配置於口罩150之內側時,亦可以將溫熱器具100之狹縫70封閉之方式將隔著狹縫70之區域重疊,且使外裝體60向口罩150側突出而形成立體形狀。藉此,可抑制水蒸氣產生體50密接於使用者之臉部之一部分,於使用者之臉部與溫熱器具100之間設置空間。又,亦可將使隔著狹縫70之區域重疊之部分藉由黏著劑等而固定,容易保持立體形狀。
繼而,對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100之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首先,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100係於外裝體60設置有狹縫70,可於溫熱器具100容易地形成凸部,可抑制水蒸氣產生體50密接於使用者之臉部之一部分,結果可抑制過度地變熱。又,藉由於溫熱器具100形成凸部而於使用者與溫熱器具100之間配置適度之空間,實現空氣向發熱體之充分之流入。除此以外,藉由使第1片材51之側之透氣度較第2片材52低,而於第1片材51側,即上述之使用者與溫熱器具100之間所形成之密閉之空間內,積極地進行空氣之出入。藉此,可容易適當地調整向水蒸氣產生體50之氧供給量,抑制過度之發熱、或不充分之發熱,獲得良好之溫熱效果。
以上,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了敍述,但該等係本發明之例示,亦可採用上述以外之各種構成。
例如,於本實施形態中,對在外裝體之下部設置有一個狹縫70之情形時進行了說明,但狹縫70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例如,如圖5所示之變化例般,亦可於溫熱器具100之上部與下部分別設置狹縫70。又,亦可僅於溫熱器具100之上部設置狹縫70。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凸部形成部對包括直線狀之切口之狹縫70進行了說明,但作為凸部形成部,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可列舉如以下之變化例。
圖6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變化例之模式圖,且係自使用者側之面觀察外裝體60之圖。如圖6(a)所示,外裝體60具有包含朝向外裝體60中央部之頂點之被切取為大致三角狀之細隙71作為凸部形成部。細隙71於外裝體60之下緣中央部設置有一個。如圖6(b)所示,以使用者側成為內側之方式將外裝體60折兩折,且使隔著細隙71之區域彼此接近,將由細隙71產生之間隙封閉,藉此形成以細隙71之基部為頂點之山狀之凸部,使外裝體60向口罩150側突出。此時,隔著細隙71之外裝體60之一部分區域亦可重疊。
細隙71之大小並不特別限定,只要係藉由由細隙71形成之凸部而外裝體60容易服貼於使用者之臉部之形狀,且小至可保持外裝體60之強度之程度,又大至使用者容易形成凸部之程度者即可。再者,所謂細隙71之大小,係指設為三角形狀之情形時之高度及底邊之長度。
再者,細隙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又,細隙之形狀亦並不限定於大致三角形狀,亦可為梯形、半圓、及矩形、或將該等組合而成之形狀等。
進而,圖7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變化例之模式圖,且係自使用者側之面觀察外裝體60之圖。如圖7(a)所示,外裝體60中,作為凸部形成部,亦可為具有朝向外裝體60中央部之頂點之大致三角狀之摺疊線72。摺疊線72於外裝體60之下緣中央部設置有一個,包括山折部72a、72b及谷折部72c。如圖7(b)所示,以使用者側成為內側之方式將外裝體60折兩折,且將山折部72a、72b山折,將谷折部72c谷折,藉此於外裝體60之與使用者為相反側形成三角形狀之突起部,並且使外裝體60向口罩150側突出。然後,突起部亦可藉由黏著劑等而接著於外裝體60。
又,摺疊線如圖8(a)所示,亦可為於外裝體60之中央部、且由2個水蒸氣產生體50夾著之區域中,自外裝體60之下端到達至上端之3條直線狀之摺疊線82。摺疊線82包括山折部82a、82b及谷折部82c。如圖8(b)所示,以使用者側成為內側之方式將外裝體60折兩折,且將山折部82a、82b山折,將谷折部82c谷折,藉此可於外裝體60之與使用者為相反側形成細長矩形狀之突起部,並且使外裝體60向口罩150側突出。然後,突起部亦可藉由黏著劑等而接著於外裝體60。
再者,摺疊線之數量、大小、形狀及位置等並不限定於上述例,自形成凸部之觀點而言,亦可適當變更。
進而,凸部形成部亦可為具備與外裝體60不同種類之素材者。
例如,圖9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變化例之模式圖,且係自使用者側之面觀察外裝體60之圖。如圖9(a)所示,亦可為具備於外裝體60之中央部、且由2個水蒸氣產生體50夾著之區域中,自外裝體60之下端到達至上端之2個直線狀之伸縮性構件90者。伸縮性構件90較外裝體60具有伸縮性。因此,可使由2個伸縮性構件90夾著之區域為可動。如圖9(b)所示,藉由使由伸縮性構件90夾著之區域向外裝體60之與使用者為相反側突出,可使外裝體60向口罩150側突出。
作為伸縮性構件90之材料,可列舉橡膠、具有伸縮性之布等,但自輕量性、肌膚觸感等觀點而言,較佳為具有伸縮性之布,更佳為不織布。
伸縮性構件90之數量、大小、形狀及位置等並不限定於上述例,自形成凸部之觀點而言,亦可適當變更。
關於上述實施形態,本發明進而揭示以下之溫熱器具。
<1>一種溫熱器具,其係配置於覆蓋使用者之鼻與嘴之口罩之內側面者,且
上述溫熱器具具備於上述溫熱器具之長邊方向排列配置之一對水蒸氣產生體,該一對水蒸氣產生體收容於外裝體,
上述水蒸氣產生體具備袋體,該袋體包括位於上述使用者側之第1片材、及位於與上述使用者側為相反側之第2片材,
上述第1片材之透氣度為10,000秒/100 ml以下,
上述第2片材之透氣度高於上述第1片材之透氣度,
上述外裝體具有形成朝向上述口罩之凸部之凸部形成部。
<2>一種溫熱器具,其係配置於覆蓋使用者之鼻與嘴之口罩之內側者,
上述溫熱器具具備於上述溫熱器具之長邊方向排列配置之一對水蒸氣產生體,該一對水蒸氣產生體收容於外裝體,
上述水蒸氣產生體具備袋體,該袋體包括位於上述使用者側之第1片材、及位於與上述使用者側為相反側之第2片材,
上述第1片材之透氣度為8,000秒/100 ml以下,
上述第1片材之透氣度相對於上述第2片材之透氣度為35%以下,
上述外裝體具有形成朝向上述口罩之內側之凸部之凸部形成部。
<3>如<1>或<2>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凸部形成部係於將上述一對水蒸氣產生體隔開之區域中,自上述外裝體之端部朝向上述外裝體之中央部延伸之間隙。
<4>如<1>至<3>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溫熱器具之整體上之水蒸氣產生量較佳為50 mg/10 min以上,更佳為100 mg/10 min以上,進而佳為300 mg/10 min以上,進而更佳為500 mg/10 min以上,特佳為600 mg/10 min以上,又,較佳為2400 mg/10 min以下,更佳為2000 mg/10 min以下,進而佳為1600 mg/10 min以下,進而更佳為1400 mg/10 min以下,特佳為1000 mg/10 min以下。
<5>如<1>至<4>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水蒸氣產生體具備包含被氧化性金屬、吸水劑、及水之水蒸氣產生部。
<6>如<5>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被氧化性金屬較佳為選自鐵、鋁、鋅、錳、鎂、及鈣之1種或2種以上之粉末或纖維,更佳為鐵粉。
<7>如<5>或<6>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吸水劑較佳為選自活性碳、乙炔黑、及石墨之1種或2種以上,更佳為活性碳,進而佳為選自椰殼碳、木粉碳、及泥碳之1種或2種以上之粉末狀物或小粒狀物,特佳為木粉碳。
<8>如<5>至<7>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水蒸氣產生部中之水分量相對於上述被氧化性金屬100質量份,較佳為35質量份以上,更佳為40質量份以上,進而佳為50質量份以上,又,相對於上述被氧化性金屬100質量份,較佳為300質量份以下,更佳為250質量份以下,進而佳為200質量份以下,特佳為160質量份以下。
<9>如<1>至<8>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間隙之長度較佳為0.5 cm以上,更佳為0.7 cm以上,進而佳為1 cm以上,又,較佳為7 cm以下,更佳為6.5 cm以下,進而佳為6 cm以下。
<10>如<1>至<9>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間隙之長度較佳為上述外裝體之短邊方向之長度之3%以上之長度,更佳為5%以上之長度,進而佳為10%以上之長度,又,較佳為上述外裝體之短邊方向之長度之70%以下之長度,更佳為60%以下之長度,進而佳為50%以下之長度。
<11>如<1>至<10>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外裝體之長邊方向之長度較佳為12 cm以上,更佳為13 cm以上,進而佳為14 cm以上,又,較佳為20 cm以下,更佳為18 cm以下,進而佳為16 cm以下。
<12>如<1>至<11>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外裝體之短邊方向之長度較佳為5 cm以上,更佳為6 cm以上,進而佳為7 cm以上,又,較佳為10 cm以下,更佳為9.5 cm以下,進而佳為9 cm以下。
<13>如<1>至<12>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水蒸氣產生體之每單位面積之水蒸氣產生量較佳為1 mg/cm2 ・10 min以上,更佳為1.5 mg/cm2 ・10 min以上,進而佳為5 mg/cm2 ・10 min以上,進而佳為7 mg/cm2 ・10 min以上,特佳為9 mg/cm2 ・10 min以上,又,較佳為20 mg/cm2 ・10 min以下,更佳為18 mg/cm2 ・10 min以下,進而佳為15 mg/cm2 ・10 min以下。
<14>如<1>至<13>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溫熱器具之使用中之上述口罩內之絕對濕度之最大值較佳為12 g/m3 以上,更佳為13 g/m3 以上,進而佳為14 g/m3 以上,又,較佳為30 g/m3 以下,更佳為25 g/m3 以下,進而佳為20 g/m3 以下。
<15>如<1>至<14>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溫熱器具使用中之上述口罩內之絕對濕度之平均值較佳為11.7 g/m3 以上,更佳為12 g/m3 以上,進而佳為13 g/m3 以上,進而更佳為14 g/m3 以上,特佳為15 g/m3 以上,又,較佳為35 g/m3 以下,更佳為30 g/m3 以下,進而佳為25 g/m3 以下。
<16>如<1>至<15>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第2片材之透氣度為250秒/100 ml以上12,000秒/100 ml以下,上述第1片材之透氣度相對於上述第2片材之透氣度為20%以下。
<17>如<1>至<16>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第1片材之透氣度較佳為8000秒/100 ml以下,更佳為7000秒/100 ml以下,進而佳為5000秒/100 ml以下,且按照2500秒/100 ml以下、1500秒/100 ml以下、500秒/100 ml以下、300秒/100 ml以下、10秒/100 ml以下、5秒/100 ml以下之順序更佳。
<18>如<1>至<17>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
第1片材之透氣度較佳為250秒/100 ml以上,更佳為1500秒/100 ml以上,進而佳為3000秒/100 ml以上。
<19>如<1>至<18>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第2片材之透氣度較佳為250秒/100 ml以上,更佳為1000秒/100 ml以上,進而佳為5000秒/100 ml以上,特佳為8000秒/100 ml以上,且按照10000秒/100 ml以上、30000秒/100 ml以上、80000秒/100 ml以上之順序更佳。
<20>如<1>或<2>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凸部形成部係於將上述一對水蒸氣產生體隔開之區域中,具有自上述外裝體之端部朝向上述外裝體之中央部之頂點的大致三角狀之摺疊線。
<21>如<1>或<2>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凸部形成部係於上述外裝體之中央部、且由上述一對水蒸氣產生體夾著之區域中,自上述外裝體之下端到達至上端之3條直線狀之摺疊線。
<22>如<1>或<2>之溫熱器具,其中
上述凸部形成部具備於上述外裝體之中央部、且由上述一對水蒸氣產生體夾著之區域中,自上述外裝體之下端到達至上端之2個直線狀之伸縮性構件。
<23>一種溫熱器具之使用方法,其係於覆蓋使用者之鼻與嘴之口罩之內側,配置有如<1>至<22>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之狀態下配戴該口罩。
<24>如<23>之溫熱器具之使用方法,其中
藉由上述凸部形成部而於上述外裝體形成上述凸部。
<25>如<23>或<24>之溫熱器具之使用方法,其中
上述凸部形成部係於將上述一對水蒸氣產生體隔開之區域中,自上述外裝體之端部朝向上述外裝體之中央部延伸之間隙,
以將上述間隙封閉之方式,使隔著上述間隙之區域彼此重疊或接近,藉此於上述外裝體形成上述凸部。
[實施例]
藉由以下之實施例,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而具體地進行說明。實施例係用以說明者,並不限定本發明之範圍。
[實施例A]
(實施例A1)
製作與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說明者相同之溫熱器具100。具體而言如以下所述。
<水蒸氣產生部40之製作>
按照以下之順序製備表1所示之組成之發熱組合物。
將增黏劑溶解於水,繼而將磷酸三鉀溶解而準備水溶液。另一方面,準備預混合有鐵粉、活性碳之粉體,將預混合粉體加入至上述水溶液,利用圓盤渦輪型攪拌翼以150 rpm攪拌10分鐘獲得漿料狀之發熱組合物。
然後,將所獲得之發熱組合物於基材層40B之單面使用模嘴塗佈法,以水蒸氣產生部40之每1個(4.9 cm×4.9 cm;面積24.0 cm2 )成為1.4 g之方式進行塗佈。進而,於塗佈面上將食鹽(藥典氯化鈉(大塚製藥股份公司製造))以水蒸氣產生部40之每1個(同上)成為0.07 g之方式散佈形成水蒸氣產生層40A,於其上重疊保水片材40C製作水蒸氣產生部40。
作為基材層40B,使用基重27 g/m2 之聚乙烯膜。作為保水片材40C,使用將木材紙漿製之紙(秤量20 g/m2 ,伊野紙股份公司製造)、吸水性聚合物(聚丙烯酸鈉,球狀,平均粒徑300 μm,秤量50 g/m2 ,Aqualic CA,股份公司日本觸媒製造)及木材紙漿製之紙(基重30 g/m2 ,伊野紙股份公司製造)積層而一體化之聚合物片材。
將如此獲得之水蒸氣產生部40以保水片材40C配置於肌膚側(第1片材51側)之方式重疊為2層(質量3.43 g)。剛製作後之水蒸氣產生部40中之水分量相對於鐵粉100質量份為62質量份。
[表1]
<溫熱器具100之製作>
準備2個所獲得之水蒸氣產生部40,分別收容於包括表3中所記載之透氣度之第1片材51、及第2片材52之袋體53,形成為水蒸氣產生體50。具體而言,作為水蒸氣產生體50之第1片材51,將TMS不織布(熱黏合(PET/PE)-熔噴(聚丙烯)-紡黏(聚丙烯)積層一體型,基重50 g/m2 ,股份公司可樂麗製)積層2層,形成為透氣度0秒/100 ml之片材。作為水蒸氣產生體50之第2片材52,使用將聚乙烯100質量%之膜與紙漿片材層壓即貼合,且基重40 g/m2 之非透氣性片材。
於第1片材51與第2片材52之間配置一對水蒸氣產生部40,將周緣部密閉密封形成為袋體53,獲得水蒸氣產生體50。此時,水蒸氣產生部40之基材層40B配置於第2片材52側。
此時,水蒸氣產生體50係以其尺寸成為6.3 cm×6.3 cm(面積39.7 cm2 )之方式進行調整。
又,準備兩個以上述方式獲得之水蒸氣產生體50,收容於如圖1所示之外裝體60,藉此形成為溫熱器具100。該外裝體60包括熱風不織布,長邊方向之長度為15 cm,短邊方向之長度為8 cm。
又,作為該溫熱器具100,以沿著外裝體60之縱中心線之方式,自外裝體60之端部以1.5 cm之長度設置如圖1所示之狹縫70。
溫熱器具100於實施下述評估之前放入於氧遮斷袋中加以保存。
(實施例A2、A3)
作為水蒸氣產生體50之第1片材51,使用具有表3中所記載之透氣度之基重50 g/m2 (商品名:TSF-EU,股份公司興人公司製造)之含碳酸鈣之聚乙烯膜,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A1相同之方法製作溫熱器具100。
(實施例A4)
作為水蒸氣產生體50之第2片材52,使用具有表3中所記載之透氣度之基重50 g/m2 (商品名:TSF-EU,股份公司興人製造)之含碳酸鈣之聚乙烯膜,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A1相同之方法製作溫熱器具100。
(實施例A5)
作為水蒸氣產生部,按照以下之順序製作表2所示之組成之粉體狀之發熱組合物。
於氮氣流下,進行混合直至使鐵粉、水、食鹽、吸水聚合物及活性碳均勻為止,製作粉體狀之水蒸氣產生部。於溫熱器具100之製作中,代替實施例A1中之片材狀之水蒸氣產生部40,分別使用上述粉體狀之水蒸氣產生部2.8 g,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A1相同之方法製作溫熱器具100。
(實施例A6)
代替狹縫70,形成如圖7所示之大致三角狀之摺疊線,沿著該摺疊線將外裝體60之一部分折入,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A1相同之方法製作溫熱器具100。
再者,自大致三角狀之摺疊線之頂點至外裝體之下端部為止之距離(圖7之谷折部72c之長度)設為1.5 cm,大致三角狀之底邊之長度設為1 cm。
(實施例A7~A10)
作為水蒸氣產生體50之第1片材51,使用具有表3中所記載之透氣度之基重50 g/m2 (商品名:TSF-EU,股份公司興人製造)之含碳酸鈣之聚乙烯膜,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A6相同之方法製作溫熱器具100。
(比較例A1)
不於溫熱器具之外裝體設置切口部(狹縫70),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A1相同之方法製作溫熱器具。
(比較例A2)
不於溫熱器具之外裝體設置切口部(狹縫70),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A3相同之方法製作溫熱器具。
[表2]
將氧遮斷袋(包裝材)開封,取出已製作之溫熱器具100,進行以下之評估。將結果示於表3。
〔水蒸氣產生量之測定(水蒸氣產生體)〕
水蒸氣產生體50之水蒸氣產生量使用圖3所示之裝置30,以如下之方式進行測定。
於測定環境溫度30℃(30±1℃)將溫熱器具100自氧遮斷袋取出,以自外裝體60取出之水蒸氣產生體50之位於肌膚側之面,即水蒸氣釋放面朝上載置於測定室31,將帶有金屬球(4.5 g)之溫度計38載置於其上進行測量。又,於該狀態自下部流入除濕空氣,根據利用入口溫度濕度計34與出口溫度濕度計36測量之溫度及濕度求出空氣流入至測定室31之前後之絕對濕度之差,進而根據利用入口流量計35與出口流量計37測量之流量算出水蒸氣產生體50釋放之水蒸氣量。再者,本評估中之水蒸氣產生量係指以將溫熱器具100自氧遮斷袋取出之時間點為起點直至10分鐘後為止測定之總量。
〔水蒸氣發熱體之膨脹〕
於20℃60%RH之環境下,於使用有限公司數位人科技公司之男性人頭資料(日本人成人男性52名平均值)製作之頭部模型模特(以下稱為「模特」)依次配戴溫熱器具100及口罩。30分鐘後,將溫熱器具100取出,利用注射器抽吸水蒸氣產生體50內部(由肌膚側片材與外側片材封閉之內部)之氣體,測定體積。進行2次測定,取其平均值設為測定值。
再者,於該測定中,口罩使用FITTY(註冊商標)吸附分解口罩超市適用普通尺寸(玉川衛材股份公司製造)。
〔水蒸氣產生體使用時之水蒸氣產生量〕
設為上述水蒸氣產生體50之水蒸氣產生量之兩倍量之值對其進行評估。
〔口罩內絕對濕度之測量〕
於20℃60%RH之環境下,於模特之鼻下部安裝溫度濕度計(SENSIRION股份公司製造SHT75),自頭部模型之鼻部使用通風機(HARVARD APPARATUS DUAL PHASE CONTROL RESPIRATOR (HARVARD APPARATUS製造)),模仿人之呼吸節奏,以1分鐘15次,每1次500 ml之頻度進行吸氣。於該狀態下,將溫熱器具100與口罩按照該順序配戴於模特,測量溫度濕度變化。根據溫度與相對濕度算出絕對濕度,求出10分鐘之最大絕對濕度與平均絕對濕度。
再者,於該測定中,口罩使用FITTY(註冊商標)吸附分解口罩超市適用普通尺寸(玉川衛材股份公司製造)。
〔口罩配戴感評估(溫感、持續性、蒸氣感(濕潤感)、外部氣體之吸入容易度)〕
於22℃之環境中,由男性5名之官能檢查員對口罩之配戴感進行評估。將於配戴有口罩之狀態下之溫感、持續性、蒸氣感(濕潤感)及外部氣體之吸入容易度按照以下之基準進行評估,選擇人數最多之分數並進行得分化。
溫感
1:僅與口罩本體相比,不易感到溫暖之差
2:僅與口罩本體相比,稍微不易感到溫暖
3:僅與口罩本體相比,溫暖
4:僅與口罩本體相比,稍微溫暖
5:僅與口罩本體相比,充分溫暖且適度之溫感
持續性
1:舒適之溫感及蒸氣感之持續時間未達5分鐘
2:舒適之溫感及蒸氣感之持續時間為5分鐘以上且未達10分鐘
3:舒適之溫感及蒸氣感之持續時間為10分鐘以上
蒸氣感(濕潤感)
1:僅與口罩本體相比,喉或鼻之黏膜不易感到濕潤之差
2:僅與口罩本體相比,喉或鼻之黏膜稍微感到濕潤
3:僅與口罩本體相比,喉或鼻之黏膜感到濕潤
4:僅與口罩本體相比,喉或鼻之黏膜之濕潤感優異
5:僅與口罩本體相比,喉或鼻之黏膜之濕潤感非常優異
外部氣體之吸入容易度
1:與口罩本體相比,極不易吸入外部氣體
2:與口罩本體相比,相當不易吸入外部氣體
3:與口罩本體相比,稍微不易吸入外部氣體
4:與口罩本體相比,為幾乎同等之吸入容易度
5:較口罩本體穿著時容易吸入外部氣體
[表3]
[實施例B]
(實施例B1)
與上述實施例A1同樣地製作具有狹縫70之相同之形狀之溫熱器具100。具體而言如以下所述。
<水蒸氣產生部40之製作>
使用表1所示之組成之發熱組合物,利用與上述實施例A1相同之方法,製作水蒸氣產生部40。
<溫熱器具100之製作>
將所獲得之水蒸氣產生部40整體收容於包括表4中所記載之透氣度之第1片材51、及第2片材52之袋體,形成為水蒸氣產生體50。具體而言,作為水蒸氣產生體50之第1片材51(以下相同),將TMS不織布(熱黏合(PET/PE)-熔噴(聚丙烯)-紡黏(聚丙烯)積層一體型、基重50 g/m2 、股份公司可樂麗製造)積層2層,形成為透氣度0秒/100 ml之片材。作為第2片材52(以下相同),使用透氣度7000秒/100 ml、基重50 g/m2 (商品名:TSF-EU,股份公司興人製造)之含碳酸鈣之聚乙烯膜。於第1片材51與第2片材52之間配置水蒸氣產生部40,將周緣部密閉密封而收容於袋體,形成為水蒸氣產生體50。此時,水蒸氣產生部40之基材層40B配置於第2片材52側。此時,設為透氣面(第1片材51)之面積成為6.3 cm×6.3 cm(面積:36.7 cm2 )。
溫熱器具100於實施下述評估之前放入於氧遮斷袋中加以保存。
(實施例B2)
作為水蒸氣產生體50之第1片材51,使用透氣度250秒/100 ml、基重50 g/m2 (商品名:TSF-EU,股份公司興人製造)之含碳酸鈣之聚乙烯膜。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B1相同之方法製作溫熱器具100。
(實施例B3~B5)
作為水蒸氣產生體50之第2片材52,使用具有表4中所記載之透氣度之基重50 g/m2 (商品名:TSF-EU,股份公司興人製造)之含碳酸鈣之聚乙烯膜,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B1相同之方法製作溫熱器具100。
(實施例B6)
作為水蒸氣產生部,按照以下之順序製作表2所示之組成之粉體狀之發熱組合物。
於氮氣流下進行混合直至使鐵粉、水、食鹽、吸水聚合物及活性碳均勻為止,製作粉體狀之水蒸氣產生部。於溫熱器具100之製作中,代替實施例B1中之片材狀之水蒸氣產生部40,使用上述粉體狀之水蒸氣產生部2.8 g,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B1相同之方法製作溫熱器具100。
(實施例B7)
代替狹縫70,形成如圖7所示之大致三角狀之摺疊線,沿著該摺疊線將外裝體60之一部分折入,且作為水蒸氣產生體50之第1片材51,使用透氣度2500秒/100 ml、基重50 g/m2 (商品名:TSF-EU,股份公司興人製造)之含碳酸鈣之聚乙烯膜,作為第2片材52,使用透氣度10000秒/100 ml、基重50 g/m2 (商品名:TSF-EU,股份公司興人製造)之含碳酸鈣之聚乙烯膜,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B1相同之方法製作溫熱器具100。
再者,自大致三角狀之摺疊線之頂點至外裝體之下端部為止之距離(圖7之谷折部72c之長度)設為1.5 cm,大致三角狀之底邊之長度設為1 cm。
(比較例B1)
作為水蒸氣產生體之第1片材及第2片材,使用表4所示之透氣度之基重50 g/m2 、TSF-EU、股份公司興人製造之含碳酸鈣之聚乙烯膜,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B1相同之方法製作溫熱器具。
(比較例B2)
不於溫熱器具之外裝體設置切口部(狹縫70),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B3相同之方法製作溫熱器具。
將氧遮斷袋(包裝材)開封,將已製作之溫熱器具100取出,進行與實施例A相同之評估。將結果示於表4。
[表4]
如表3及表4所示,實施例中所獲得之溫熱器具與各比較例中所獲得之溫熱器具相比,溫感、持續性、蒸氣感優異,且使用者容易吸入外部氣體。
30‧‧‧裝置
31‧‧‧測定室
32‧‧‧流入路
33‧‧‧流出路
34‧‧‧入口溫度濕度計
35‧‧‧入口流量計
36‧‧‧出口溫度濕度計
37‧‧‧出口流量計
38‧‧‧溫度計
40‧‧‧水蒸氣產生部
40A‧‧‧水蒸氣產生層
40B‧‧‧基材層
40C‧‧‧保水片材
50‧‧‧水蒸氣產生體
51‧‧‧第1片材
52‧‧‧第2片材
53‧‧‧袋體
60‧‧‧外裝體
70‧‧‧狹縫
71‧‧‧細隙
72‧‧‧摺疊線
72a、72b‧‧‧山折部
72c‧‧‧谷折部
82‧‧‧摺疊線
82a、82b‧‧‧山折部
82c‧‧‧谷折部
90‧‧‧伸縮性構件
100‧‧‧溫熱器具
150‧‧‧口罩
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係藉由以下敍述之較佳之實施形態、及附隨於其之以下之圖式而更明確。
圖1(a)、(b)係模式性地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一例之俯視圖。
圖2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水蒸氣產生體之剖面之圖。
圖3係表示測定水蒸氣產生量之裝置之模式圖。
圖4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使用例之圖。
圖5係模式性地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變化例之俯視圖。
圖6(a)、(b)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變化例之模式圖。
圖7(a)、(b)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變化例之模式圖。
圖8(a)、(b)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變化例之模式圖。
圖9(a)、(b)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變化例之模式圖。

Claims (17)

  1. 一種溫熱器具,其係配置於覆蓋使用者之鼻與嘴之口罩之內側者,且 上述溫熱器具具備於上述溫熱器具之長邊方向排列配置之一對水蒸氣產生體,該一對水蒸氣產生體收容於外裝體, 上述水蒸氣產生體具備袋體,該袋體包括位於上述使用者側之第1片材、及位於與上述使用者側為相反側之第2片材, 上述第1片材之透氣度為10,000秒/100 ml以下, 上述第2片材之透氣度高於上述第1片材之透氣度, 上述外裝體具有形成朝向上述口罩之內側之凸部之凸部形成部。
  2. 一種溫熱器具,其係配置於覆蓋使用者之鼻與嘴之口罩之內側者, 上述溫熱器具具備於上述溫熱器具之長邊方向排列配置之一對水蒸氣產生體,該一對水蒸氣產生體收容於外裝體, 上述水蒸氣產生體具備袋體,該袋體包括位於上述使用者側之第1片材、及位於與上述使用者側為相反側之第2片材, 上述第1片材之透氣度為8,000秒/100 ml以下, 上述第1片材之透氣度相對於上述第2片材之透氣度為35%以下, 上述外裝體具有形成朝向上述口罩之內側之凸部之凸部形成部。
  3. 如請求項1或2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凸部形成部係於將上述一對水蒸氣產生體隔開之區域中,自上述外裝體之端部朝向上述外裝體之中央部延伸之間隙。
  4. 如請求項1或2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2片材之透氣度為250秒/100 ml以上12,000秒/100 ml以下,上述第1片材之透氣度相對於上述第2片材之透氣度為20%以下。
  5. 如請求項1或2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溫熱器具之整體上之水蒸氣產生量為50 mg/10 min以上2400 mg/10 min以下。
  6. 如請求項1或2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1片材之透氣度為250秒/100 ml以上。
  7. 如請求項1或2之溫熱器具,其中於上述外裝體之長邊方向中央部具有上述間隙。
  8. 如請求項1或2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水蒸氣產生體具備包含被氧化性金屬、吸水劑、及水之水蒸氣產生部。
  9. 如請求項1或2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間隙之長度為0.5 cm以上,7 cm以下。
  10. 如請求項1或2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凸部形成部係於將上述一對水蒸氣產生體隔開之區域中,具有自上述外裝體之端部朝向上述外裝體之中央部之頂點之大致三角狀之摺疊線。
  11. 如請求項1或2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凸部形成部係於上述外裝體之中央部、且由上述一對水蒸氣產生體夾著之區域中,自上述外裝體之下端到達至上端之3條直線狀之摺疊線。
  12. 如請求項1或2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凸部形成部具備於上述外裝體之中央部、且由上述一對水蒸氣產生體夾著之區域中,自上述外裝體之下端到達至上端之2個直線狀之伸縮性構件。
  13. 如請求項1或2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溫熱器具之使用中之上述口罩內之絕對濕度之最大值為12 g/m3 以上30 g/m3 以下。
  14. 如請求項1或2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溫熱器具使用中之上述口罩內之絕對濕度之平均值為11.7 g/m3 以上35 g/m3 以下。
  15. 一種溫熱器具之使用方法,其係於覆蓋使用者之鼻與嘴之口罩之內側,配置有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之狀態下配戴該口罩。
  16. 如請求項15之溫熱器具之使用方法,其中藉由上述凸部形成部而於上述外裝體形成朝向上述口罩之內側之凸部。
  17. 如請求項15或16之溫熱器具之使用方法,其中上述凸部形成部係於將上述一對水蒸氣產生體隔開之區域中,自上述外裝體之端部朝向上述外裝體之中央部延伸之間隙, 以將上述間隙封閉之方式,使隔著上述間隙之區域彼此重疊或接近,藉此於上述外裝體形成上述凸部。
TW108108667A 2018-03-14 2019-03-14 溫熱器具 TW2019382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6653 2018-03-14
JP2018-046653 2018-03-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8227A true TW201938227A (zh) 2019-10-01

Family

ID=67907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8667A TW201938227A (zh) 2018-03-14 2019-03-14 溫熱器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229049B2 (zh)
KR (1) KR20200116982A (zh)
CN (1) CN111867530A (zh)
TW (1) TW201938227A (zh)
WO (1) WO20191769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40457A4 (en) * 2020-04-24 2024-04-24 Kao Corp HEATER
WO2021222435A1 (en) * 2020-04-29 2021-11-04 Mark Silverberg Medical heated face mask
CN113729326A (zh) * 2020-05-27 2021-12-03 梁泰安 简易舒适口罩
CN111873460B (zh) * 2020-06-16 2021-03-30 山东诺轩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机及其鼻梁条导管结构
KR102665906B1 (ko) * 2021-06-08 2024-05-16 카오카부시키가이샤 온열구
KR102472300B1 (ko) * 2021-09-02 2022-11-30 한광희 마스크용 냄새 제거 패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35807A (en) * 1978-10-31 1980-06-25 Ca Minister Nat Defence Face visor for low temperature environments
US5012804A (en) * 1989-03-06 1991-05-07 Trudell Medical Medication inhaler with adult mask
TW359179U (en) * 1995-11-30 1999-05-21 Uni Charm Corp Disposable sanitary mask
JP3521855B2 (ja) * 1999-10-07 2004-04-26 花王株式会社 目 枕
US6461379B1 (en) * 2001-04-30 2002-10-08 Medivance, Incorporated Localized bodily cooling/he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4008564A (ja) * 2002-06-07 2004-01-15 Kao Corp 水蒸気発生体
JP3901660B2 (ja) * 2002-06-20 2007-04-04 花王株式会社 水蒸気発生具
TWI289056B (en) * 2004-08-06 2007-11-01 Uni Charm Corp Humidifier
JP4756588B2 (ja) * 2005-11-25 2011-08-24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2007185397A (ja) * 2006-01-13 2007-07-26 Mycoal Products Corp 発熱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発熱体
JP2008000563A (ja) 2006-06-22 2008-01-10 Yoshiyuki Yamamoto マスクに着脱自在な鼻用使い捨てカイロ
JP5696047B2 (ja) * 2009-08-07 2015-04-0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マスク
JP5525255B2 (ja) * 2009-12-28 2014-06-18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1136060A (ja) * 2009-12-28 2011-07-14 Kao Corp マスク用鼻部温熱具
JP4819979B1 (ja) * 2011-05-20 2011-11-24 隆平 川口 呼吸が楽なマスク
JP5743763B2 (ja) * 2011-07-08 2015-07-01 継彦 今井 折り重ね地図
JP5905683B2 (ja) * 2011-08-24 2016-04-20 花王株式会社 発熱具
JP5296256B2 (ja) * 2011-12-21 2013-09-25 花王株式会社 蒸気温熱具
CN203105699U (zh) * 2013-03-18 2013-08-07 孟金香 卫生防疫用口罩
CN105307605B (zh) * 2013-06-10 2018-04-20 花王株式会社 温热器具
EP3473215A4 (en) * 2016-06-17 2020-01-22 Kao Corporation HOT STEAM TOOL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6551783B (zh) * 2016-11-18 2019-03-01 珠海汉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使用蒸汽眼罩或面罩
KR101801160B1 (ko) * 2016-12-14 2017-11-27 손대업 흡열용 타월
CN206896586U (zh) * 2017-02-09 2018-0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可调节大小的儿童呼吸面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76998A1 (ja) 2019-09-19
JP7229049B2 (ja) 2023-02-27
KR20200116982A (ko) 2020-10-13
JP2019162422A (ja) 2019-09-26
CN111867530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75392A1 (en) Steam heating mask
TW201938227A (zh) 溫熱器具
JP6997545B2 (ja) 蒸気温熱具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6742374B2 (ja) 蒸気温熱マスク
JP6859116B2 (ja) 蒸気温熱具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TWI504388B (zh) 蒸氣溫熱器具
JP2011136060A (ja) マスク用鼻部温熱具
TWI690348B (zh) 蒸氣溫熱面罩
JP2020114957A (ja) 蒸気温熱マスク
RU2768577C2 (ru) Маска с паровым обогревом
TW202211886A (zh) 溫熱器具
TW202247826A (zh) 溫熱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