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0800A - 乾燥裝置 - Google Patents
乾燥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930800A TW201930800A TW107144043A TW107144043A TW201930800A TW 201930800 A TW201930800 A TW 201930800A TW 107144043 A TW107144043 A TW 107144043A TW 107144043 A TW107144043 A TW 107144043A TW 201930800 A TW201930800 A TW 20193080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on
- rotating shaft
- sludge
- shaft group
- shafts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7/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7/18—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rotating helical blades or other rotary conveyors which may be heated moving materials in stationary chambers, e.g. troughs
- F26B17/2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rotating helical blades or other rotary conveyors which may be heated moving materials in stationary chambers, e.g. troughs the axis of rotation being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3/00—Heating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4—Agitating, stirring, or scrap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乾燥裝置(1),其具有:外殼(3),其具備第一投入口(7A)、第二投入口(7B);含水物供給裝置(50),其對投入口(7A、7B)供給含水物;第一旋轉軸組(21),其具備自前部側觀察為右旋旋轉之複數個旋轉軸;第二旋轉軸組(22),其具備自前部側觀察配置於第一旋轉軸組(21)之右側且左旋旋轉之複數個旋轉軸;及控制裝置(60)。第一投入口(7A)係配置於最接近之2個旋轉軸之中的第一旋轉軸組(21)之旋轉軸(5b)之正上方,第二投入口(7B)係配置於最接近之2個旋轉軸之中的第二旋轉軸組(22)之旋轉軸(5c)之正上方;控制裝置(60)於旋轉軸組(21、22)之一方之旋轉軸組的旋轉軸之負荷較特定值為高之情形下,使對於一方之旋轉軸組的上述含水物之供給量減少,且使一方之旋轉軸組之旋轉速度降低。
Description
本發明有關一種乾燥裝置。
本案是依據2017年12月28日在日本申請的特願2017-252728號來主張優先權,因此將其內容援用於本說明書。
本案是依據2017年12月28日在日本申請的特願2017-252728號來主張優先權,因此將其內容援用於本說明書。
包含生物質或廢棄物等被處理物之污泥,因含有多量之水分,故有使用乾燥裝置實施利用加熱之乾燥處理的情形。
乾燥裝置中,以往向其輸送方向下游側降低之方式設有外殼。外殼之上游端處,形成有用以投入污泥之投入口。投入外殼內之污泥,係藉由安裝於可旋轉之中空軸之外周的碟片(中空碟片,進行間接加熱)被攪拌,並一面利用碟片之旋轉所致之輸送作用及外殼之傾斜所致之重力作用往輸送方向下游側徐徐移動。
作為乾燥裝置已為人所知的是四軸污泥乾燥裝置(例如,參見專利文獻1),其具有以2支旋轉軸為1組之2組旋轉軸組(4支旋轉軸)。各個旋轉軸具有在旋轉軸之軸向隔以間隔配置且對污泥進行間接加熱之複數個碟片。
如第9圖所示,四軸污泥乾燥裝置101A之污泥投入口107A、107B,係就各旋轉軸組121、122個別地配置。又,污泥投入口107A、107B,係配置於構成各旋轉軸組121、122之旋轉軸105之軸間。亦即,污泥P係投入於相鄰旋轉軸105與旋轉軸105之間的空間S。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如第9圖所示,四軸污泥乾燥裝置101A之污泥投入口107A、107B,係就各旋轉軸組121、122個別地配置。又,污泥投入口107A、107B,係配置於構成各旋轉軸組121、122之旋轉軸105之軸間。亦即,污泥P係投入於相鄰旋轉軸105與旋轉軸105之間的空間S。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6-6371號公報
[發明解決之課題]
且說上述先前之乾燥裝置101A中,投入2個污泥投入口107內之污泥P之性狀(含水率、黏性等)並不限於在經時歷程中均維持相同。因此,即便是對於2個污泥投入口107之污泥投入量相同,在第一旋轉軸組121與第二旋轉軸組122中,污泥P之乾燥狀態會有產生不均一之疑慮。
例如,第一旋轉軸組121即使可作額定運轉,第二旋轉軸組122仍會有成為過負荷之情形。於四軸污泥乾燥裝置之情況下,在一方之旋轉軸組成為過負荷、或排出之污泥未能形成粉粒體之狀況下,即使由另一方之旋轉軸組能夠良好地排出粉粒體,則仍有必要使四軸污泥乾燥裝置整體停止。
又,於旋轉軸組121、122之軸間S投入污泥P之情況下,於各旋轉軸105會有污泥P之乾燥狀態產生不均一之虞。
於此,針對如第9圖所示之旋轉軸105依循著其上部朝外殼3之寬度方向W的中央側移動之方向R1作旋轉的情況、以及如第10圖所示之構成各旋轉軸組之2支旋轉軸彼此為不同方向且依循著其上部彼此接近之方向R2作旋轉的情況,說明污泥之舉動。
於此,針對如第9圖所示之旋轉軸105依循著其上部朝外殼3之寬度方向W的中央側移動之方向R1作旋轉的情況、以及如第10圖所示之構成各旋轉軸組之2支旋轉軸彼此為不同方向且依循著其上部彼此接近之方向R2作旋轉的情況,說明污泥之舉動。
如第9圖所示,旋轉軸105依循著其上部朝外殼3之寬度方向W的中央側移動之方向作旋轉的情況下,污泥投入時,因污泥之含水率高、黏度低之故,無法將旋轉軸一半以上之圓周用於乾燥。而且,各旋轉軸組之旋轉軸之中,接近外殼3之中央的旋轉軸(內側之旋轉軸)105b、105c側之污泥,易於朝各旋轉軸組之旋轉軸之中接近外殼3之旋轉軸(外側之旋轉軸)105a、105d側移動。
另一方面,污泥投入時因黏度低之故,外側之旋轉軸105a、105d側之污泥無法朝內側之旋轉軸105b、105c側作搔扒移動。因此,投入之污泥之量的一半以上將會往外側之旋轉軸105a、105d側流入。
另一方面,污泥投入時因黏度低之故,外側之旋轉軸105a、105d側之污泥無法朝內側之旋轉軸105b、105c側作搔扒移動。因此,投入之污泥之量的一半以上將會往外側之旋轉軸105a、105d側流入。
又,如第10圖所示,於構成各旋轉軸組121、122之2支旋轉軸105彼此以不同方向且依循著其上部彼此接近之方向作旋轉時,投入之污泥P係以一半之程度各自流入構成各旋轉軸組121、122之旋轉軸105的兩方。然而,如上所述,污泥P投入時因黏度低之故,各旋轉軸105無法將污泥P搔扒移動至相反側。即,旋轉軸105之外周面之中,只有一半程度對乾燥有貢獻。
因此,不管是任一種情況,都會有將污泥P以未能充分乾燥之狀態流出至乾燥裝置之排出口附近的端部之掛慮。
因此,不管是任一種情況,都會有將污泥P以未能充分乾燥之狀態流出至乾燥裝置之排出口附近的端部之掛慮。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能夠謀求所供給之含水物的含水物量之均一化、乾燥狀態之適切化,且能夠在提高乾燥效率下持續安定之運轉的乾燥裝置。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方式,乾燥裝置之特徵在於:其係將含水物形成為粉粒體並予以排出,且具有:外殼,其具備形成於前部且供上述含水物投入之第一投入口及第二投入口、與形成於後部的兩側面之一對側面排出口;含水物供給裝置,其對上述第一投入口及上述第二投入口供給上述含水物;第一旋轉軸組,其具備軸線自上述外殼之上述前部往上述後部配置,且自上述前部側觀察為右旋旋轉之複數個旋轉軸;第二旋轉軸組,其具備自上述前部側觀察配置於上述第一旋轉軸組之右側且左旋旋轉之複數個旋轉軸;複數個碟片,其等於上述旋轉軸之軸向隔以間隔配置,且對上述含水物進行間接加熱;及控制裝置,其對上述第一旋轉軸組及上述第二旋轉軸組之上述旋轉軸之旋轉速度、及上述含水物供給裝置進行控制;且上述第一旋轉軸組與上述第二旋轉軸組中最接近之2個上述旋轉軸上所配置之上述碟片,係以旋轉軌跡不重疊之方式配置;上述第一投入口係配置於上述最接近之2個旋轉軸之中的上述第一旋轉軸組之旋轉軸之正上方,上述第二投入口係配置於上述最接近之2個旋轉軸之中的上述第二旋轉軸組之旋轉軸之正上方;上述控制裝置於上述第一旋轉軸組與上述第二旋轉軸組之一方之旋轉軸組的上述旋轉軸之負荷較特定值為高之情形下,控制上述含水物供給裝置而使對於上述一方之旋轉軸組的上述含水物之供給量減少,且使上述一方之旋轉軸組之旋轉速度降低。
根據如此般之構成,將可謀求供給至第一旋轉軸組與第二旋轉軸組之含水物之含水物量的均一化、及乾燥狀態之適切化。而且,藉由將含水物投入第一旋轉軸組與第二旋轉軸組中最接近之2個旋轉軸之正上方,使得旋轉軸之表面能夠有效活用,因此可提升乾燥效率。藉此,不管是投入之含水物之黏度低的情況或是高的情況,均不會有在旋轉軸組之間含水物以乾燥狀態不同之狀況排出、或是未被乾燥之含水物被排出而不得不停止裝置之情事,可於旋轉軸間以均一之乾燥狀態排出粉粒體。亦即,可提供持續安定運轉之乾燥裝置。
上述乾燥裝置中,可行的是上述含水物供給裝置具備:貯留上述含水物之槽罐、一端連接於上述槽罐而另一端連接於上述第一投入口之第一配管、一端連接於上述槽罐而另一端連接於上述第二投入口之第二配管、連接於上述第一配管且輸送上述含水物之第一供給泵、及連接於上述第二配管且輸送上述含水物之第二供給泵;且上述控制裝置於上述一方之旋轉軸組的上述旋轉軸之負荷較特定值為高之情形下,控制上述第一供給泵或第二供給泵,而使對於上述一方之旋轉軸組的上述含水物之供給量減少。
根據如此般之構成,藉由控制2個供給泵,可確實地調整含水物之供給量。
上述乾燥裝置中,可行的是上述含水物供給裝置具備:貯留上述含水物之槽罐、自上述槽罐輸送上述含水物之供給泵、一端連接於上述供給泵而另一端分歧成第一分歧管與第二分歧管且上述第一分歧管連接於上述第一投入口而上述第二分歧管連接於上述第二投入口之配管、連接於上述第一分歧管之第一閥、及連接於上述第二分歧管之第二閥;上述控制裝置於上述一方之旋轉軸組的上述旋轉軸之負荷較特定值為高之情形下,控制上述第一閥或第二閥,而使對於上述一方之旋轉軸組的上述含水物之供給量減少。
根據如此般之構成,可減少配管數及供給泵數,可降低裝置整體之成本。
上述乾燥裝置中,可行的是上述第一旋轉軸組之上述複數個旋轉軸,係以最接近上述外殼之側面的旋轉軸之旋轉速度最快;上述第二旋轉軸組之上述複數個旋轉軸,係以最接近上述外殼之側面的旋轉軸之旋轉速度最快;上述控制裝置於上述一方之旋轉軸組的上述旋轉軸之負荷較特定值為高之情形下,係使上述一方之旋轉軸組之旋轉軸之中,最接近上述外殼之側面的旋轉軸之旋轉速度降低。
根據如此般之構成,藉由限定控制旋轉速度之旋轉軸,可使控制構成簡潔化。
上述乾燥裝置中,可行的是上述含水物為污泥,上述碟片為自上述旋轉軸之外側觀察隨著往向旋轉方向前方而寬度變窄之楔子形狀。
根據如此般之構成,可有效地攪拌、輸送污泥。
[發明之效果]
根據如此般之構成,可有效地攪拌、輸送污泥。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謀求所供給之含水物的含水物量之均一化、乾燥狀態之適切化,且能夠在提高乾燥效率下持續安定之運轉。
[第一實施方式]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1根據圖面進行說明。
本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1係將下水污泥、工廠排水污泥、食品廢棄物/廚餘、屎尿污泥、家畜糞尿、植物榨汁渣滓等各種生物質或廢棄物等等之高黏性含水物(以下稱為污泥)予以攪拌及輸送,並一面將其加熱乾燥(減低含水率)而形成為粉粒體予以排出之裝置。污泥具有例如100(Pa・s)以上之黏度,且具有30(%)以上之灰分含有率。
又,作為污泥之測定方法,例如若為灰分含有率,則作為投入污泥固形物中之無機分含有率,可根據JIS M8812而求得,再者,黏度之測定方法可根據JIS K7199:1999 (ISO 11443:1995,使用毛細管流變計)求得。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1根據圖面進行說明。
本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1係將下水污泥、工廠排水污泥、食品廢棄物/廚餘、屎尿污泥、家畜糞尿、植物榨汁渣滓等各種生物質或廢棄物等等之高黏性含水物(以下稱為污泥)予以攪拌及輸送,並一面將其加熱乾燥(減低含水率)而形成為粉粒體予以排出之裝置。污泥具有例如100(Pa・s)以上之黏度,且具有30(%)以上之灰分含有率。
又,作為污泥之測定方法,例如若為灰分含有率,則作為投入污泥固形物中之無機分含有率,可根據JIS M8812而求得,再者,黏度之測定方法可根據JIS K7199:1999 (ISO 11443:1995,使用毛細管流變計)求得。
如第1圖、第2圖及第3圖所示,本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1具備:外殼3,其具有第一投入口7A及第二投入口7B;污泥供給裝置50(含水物供給裝置),其對第一投入口7A及第二投入口7B供給污泥P;夾套4,其對外殼3(甚至污泥P)進行加熱;第一旋轉軸組21,其具有軸線A自外殼3之前部F往後部B配置之2支旋轉軸5a、5b;第二旋轉軸組22,其具有自前部F側觀察配置於第一旋轉軸組21之右側之2支旋轉軸5c、5d;複數個碟片6(攪拌翼),其於各旋轉軸5上隔以間隔配置,對於污泥P進行間接加熱;及控制裝置60,其進行污泥供給裝置50等之控制。具體言之,本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1具備4支旋轉軸5。
又,乾燥裝置1具有驅動各旋轉軸5之驅動馬達72。控制裝置60與馬達電性連接。控制裝置60中被輸入驅動馬達72之電流值。
4支旋轉軸5之中,自前部F側(輸送方向T之上游側)觀察,乾燥裝置1之寬度方向W之左側,具體言之第一旋轉軸組21之2支旋轉軸5a、5b,自前部F側觀察係一起作右旋(順時鐘)旋轉。換言之,2支旋轉軸5a、5b係依循著其上部朝外殼3之寬度方向W的中央側移動之方向作旋轉。
4支旋轉軸5之中,自前部F側觀察,乾燥裝置1之寬度方向W之右側,具體言之第二旋轉軸組22之2支旋轉軸5c、5d,自前部F側觀察係一起作左旋(反時鐘)旋轉。換言之,2支旋轉軸5c、5d,係依循著其上部朝外殼3之寬度方向W的中央側移動之方向作旋轉。
4支旋轉軸5之中,自前部F側觀察,乾燥裝置1之寬度方向W之右側,具體言之第二旋轉軸組22之2支旋轉軸5c、5d,自前部F側觀察係一起作左旋(反時鐘)旋轉。換言之,2支旋轉軸5c、5d,係依循著其上部朝外殼3之寬度方向W的中央側移動之方向作旋轉。
4支旋轉軸5之中,寬度方向W之一側之2支旋轉軸5a、5b與寬度方向W之另一側之2支旋轉軸5c、5d,係作逆向旋轉。寬度方向W之一側之2支旋轉軸5a、5b與寬度方向W之另一側之2支旋轉軸5c、5d,係依循著其上部彼此接近之方向作旋轉。
各碟片6之內周端係與旋轉軸5連接,且於旋轉軸5之徑向突出且於周向延伸,形成為大致扇形。
外殼3係以前部F較後部B朝上方傾斜之方式配置。亦即外殼3係與旋轉軸5一起以特定之傾斜角度傾斜。
外殼3係以前部F較後部B朝上方傾斜之方式配置。亦即外殼3係與旋轉軸5一起以特定之傾斜角度傾斜。
外殼3之底面3a係呈沿4支旋轉軸5之形狀的大致U字形相連之形狀。外殼3之底面3a具有4個圓筒面24,相鄰之圓筒面24彼此係經由沿著軸線A不中斷地延伸之稜線25而連接。各圓筒面24係以沿著大致扇形之碟片6的外周側端部的方式形成。又,第一旋轉軸組與第二旋轉軸組之間所配置之稜線25的高度,係設計成較各旋轉軸組所具備之複數個旋轉軸之間所配置之稜線25的高度為高。
外殼3之前部F的頂面中,形成有供污泥P投入之第一投入口7A及第二投入口7B。外殼3之後部B附近之兩側面(2個之側面3b)中,設置有供乾燥之污泥即粉粒體排出之一對側面排出口9。
側面排出口9形成於輸送方向T之最下游側(外殼3之後部B附近)之側面3b。側面排出口9處設有利用升降裝置(圖未示)升降自如、亦即高度可調節之排出閘門26。排出閘門26係作為堰板發揮機能,粉粒體係越流排出。
側面排出口9之下邊9a係配置於較圓筒面24之下端充分高之位置。又,代替排出閘門26也可配置高度可調節之堰板。
側面排出口9之下邊9a係配置於較圓筒面24之下端充分高之位置。又,代替排出閘門26也可配置高度可調節之堰板。
污泥供給裝置50具有:貯留污泥P之槽罐51、連接槽罐51與第一投入口7A之第一配管52A、連接槽罐51與第二投入口7B之第二配管52B、配置於第一配管52A之第一供給泵53A、及配置於第二配管52B之第二供給泵53B。
亦即,第一配管52A之一端係連接於槽罐51,第一配管52A之另一端係連接於第一投入口7A。又,第二配管52B之一端係連接於槽罐51,第二配管52B之另一端係連接於第二投入口7B。
第一供給泵53A連接於第一配管52A,具有輸送流過第一配管52A之污泥的機能。第二供給泵53B連接於第二配管52B,具有輸送流過第二配管52B之污泥的機能。
第一供給泵53A連接於第一配管52A,具有輸送流過第一配管52A之污泥的機能。第二供給泵53B連接於第二配管52B,具有輸送流過第二配管52B之污泥的機能。
控制裝置60與第一供給泵53A係電性連接。控制裝置60藉由控制第一供給泵53A,而可變更經由第一配管52A自第一投入口7A投入之污泥的投入量。
又,控制裝置60與第二供給泵53B係電性連接。控制裝置60藉由控制第二供給泵53B,而可變更經由第二配管52B自第二投入口7B投入之污泥的投入量。
又,控制裝置60與第二供給泵53B係電性連接。控制裝置60藉由控制第二供給泵53B,而可變更經由第二配管52B自第二投入口7B投入之污泥的投入量。
其次,針對第一旋轉軸組21之詳細構造進行說明。又,第二旋轉軸組22之詳細構造係與第一旋轉軸組21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如第1圖、第2圖、第3圖及第4圖所示,碟片6係於各旋轉軸5之軸線A方向之同位置,於軸線A之周向隔以特定間隙分別設置2個。碟片6係以於軸線A方向之同位置配設的2個碟片6為一個段,自前部至後部,於軸線A方向隔以特定間隔設置複數段。此時,各段之2個碟片6間所形成之特定間隙,乃為用以將污泥P自外殼3之前部流通至後部之流路開口C。旋轉軸5與碟片6係形成為中空狀,內部經流通蒸氣,可將接觸之污泥P加熱。又,加熱媒體不限於蒸氣,也可為熱媒油、溫水等。
如第1圖、第2圖、第3圖及第4圖所示,碟片6係於各旋轉軸5之軸線A方向之同位置,於軸線A之周向隔以特定間隙分別設置2個。碟片6係以於軸線A方向之同位置配設的2個碟片6為一個段,自前部至後部,於軸線A方向隔以特定間隔設置複數段。此時,各段之2個碟片6間所形成之特定間隙,乃為用以將污泥P自外殼3之前部流通至後部之流路開口C。旋轉軸5與碟片6係形成為中空狀,內部經流通蒸氣,可將接觸之污泥P加熱。又,加熱媒體不限於蒸氣,也可為熱媒油、溫水等。
第一旋轉軸組21之2支旋轉軸5a、5b之中,一方之旋轉軸5a上所設之碟片6a、與另一方之旋轉軸5b上所設之碟片6b,係於軸線A方向隔以特定之間隙交替地配置。
一方之旋轉軸5a上所設之碟片6a、與另一方之旋轉軸5b上所設之碟片6b,係以旋轉軸5分別旋轉時自軸線A方向觀察於徑向重疊之方式配置。亦即,一方之旋轉軸5a上所設之碟片6a,係配置成可通過另一方之旋轉軸5b上所設之各段碟片6b之間,而另一方之旋轉軸5b上所設之碟片6b,亦是配置成可通過一方之旋轉軸5a上所設之各段碟片6a之間。
一方之旋轉軸5a上所設之碟片6a、與另一方之旋轉軸5b上所設之碟片6b,係以旋轉軸5分別旋轉時自軸線A方向觀察於徑向重疊之方式配置。亦即,一方之旋轉軸5a上所設之碟片6a,係配置成可通過另一方之旋轉軸5b上所設之各段碟片6b之間,而另一方之旋轉軸5b上所設之碟片6b,亦是配置成可通過一方之旋轉軸5a上所設之各段碟片6a之間。
旋轉軸5上所設之碟片6,係形成為自徑向外側觀察,隨著往向旋轉方向前方寬度變窄之楔子形狀。
再者,與軸線A方向相鄰之碟片6彼此於設為形成楔子型之傾斜面的側面18上,具有於軸線A方向彼此對向之對向部10。另外,於軸線A方向相鄰之碟片6彼此係配置成於旋轉軸5之周向彼此之相位偏移。
碟片6具備於軸線A方向之兩側突出之槳葉部11(搔扒葉片)。槳葉部11具備各自在旋轉方向不同之位置配設之第一槳葉部13與第二槳葉部15。
第一槳葉部13及第二槳葉部15,其各自於軸線A方向兩側突出形成之部分,具備朝旋轉方向前方之面16、17。第一槳葉部13及第二槳葉部15藉由朝向旋轉方向前方之面16、17,可將在軸線A方向相鄰之碟片6間存在的污泥P攫住。
第5圖為在軸線A方向將旋轉軸5及碟片6部分平面展開的圖。旋轉軸5之旋轉方向係由第5圖中之箭頭所示。第5圖中,與旋轉方向相同之方向為旋轉軸5之周向,與旋轉方向之垂直方向為旋轉軸5之軸線A方向。
如第5圖所示,複數個碟片6分別以於周向延伸之方式形成,且於旋轉方向之前方及後方具備與在軸線A方向相鄰之碟片6對向之對向部10。複數個碟片6於對向部10之後端分別具有槳葉部11。更具體而言,碟片6之旋轉方向之後端部12具有第一槳葉部13,較第一槳葉部13更為旋轉方向前方之中間部14具有第二槳葉部15。第二槳葉部15係對應於相鄰之碟片6之第一槳葉部13的配置而配設。
第一槳葉部13及第二槳葉部15係以朝在軸線A方向相鄰之碟片6之對向部10突出的方式形成。第二槳葉部15相對在軸線A方向相鄰之碟片6之第一槳葉部13係以彼此之端部對向的方式以同相位配置。
其次,針對相鄰之旋轉軸5彼此之軸間距離進行說明。
設於第一旋轉軸組21之旋轉軸5a的碟片6a、與設於旋轉軸5b的碟片6b,係以旋轉軸5各自旋轉時自軸線A方向觀察兩軸間之徑向重疊的方式配設。
相同地,第二旋轉軸組22之旋轉軸5c上所設之碟片6c、與設於旋轉軸5d之碟片6d,係以旋轉軸5各自旋轉時自軸線A方向觀察下,兩軸間之徑向重疊之方式配設。
設於第一旋轉軸組21之旋轉軸5a的碟片6a、與設於旋轉軸5b的碟片6b,係以旋轉軸5各自旋轉時自軸線A方向觀察兩軸間之徑向重疊的方式配設。
相同地,第二旋轉軸組22之旋轉軸5c上所設之碟片6c、與設於旋轉軸5d之碟片6d,係以旋轉軸5各自旋轉時自軸線A方向觀察下,兩軸間之徑向重疊之方式配設。
另一方面,4支旋轉軸5之中,寬度方向W之靠中央之2支旋轉軸5b、5c上所設的碟片6b、6c,係以旋轉軸5b、5c分別旋轉時自軸線A方向觀察於徑向不重疊之方式配置。亦即,碟片6b之旋轉軌跡與碟片6c之旋轉軌跡之間,設置有特定之間隔G。
具體言之,第一旋轉軸組21之一對旋轉軸5a、5b之中與第二旋轉軸組22相鄰之旋轉軸5b上所設之碟片6b、和第二旋轉軸組22之一對旋轉軸5c、5d之中與第一旋轉軸組21相鄰之旋轉軸5c上所設之碟片6c,自軸線A方向觀察,碟片6之旋轉軌跡不重疊。碟片6b不通過旋轉軸5c上所設之各段之碟片6c間,碟片6c也不通過旋轉軸5b上所設之各段之碟片6b間。換言之,第一旋轉軸組21與第二旋轉軸組22中最接近之2個旋轉軸5b、5c上所配置之碟片6b、6c,係以旋轉軌跡不重疊的方式配置。
如前所述,第一旋轉軸組21與第二旋轉軸組22之間所配置之稜線25,係設計成較其他之旋轉軸間之稜線25為高,且第一旋轉軸組21與第二旋轉軸組22之間設有間隔G,因此各旋轉軸組彼此並未進行污泥之交換,而可防止外殼3內之2個旋轉軸組21、22之間之堵塞。
具體言之,第一旋轉軸組21之一對旋轉軸5a、5b之中與第二旋轉軸組22相鄰之旋轉軸5b上所設之碟片6b、和第二旋轉軸組22之一對旋轉軸5c、5d之中與第一旋轉軸組21相鄰之旋轉軸5c上所設之碟片6c,自軸線A方向觀察,碟片6之旋轉軌跡不重疊。碟片6b不通過旋轉軸5c上所設之各段之碟片6c間,碟片6c也不通過旋轉軸5b上所設之各段之碟片6b間。換言之,第一旋轉軸組21與第二旋轉軸組22中最接近之2個旋轉軸5b、5c上所配置之碟片6b、6c,係以旋轉軌跡不重疊的方式配置。
如前所述,第一旋轉軸組21與第二旋轉軸組22之間所配置之稜線25,係設計成較其他之旋轉軸間之稜線25為高,且第一旋轉軸組21與第二旋轉軸組22之間設有間隔G,因此各旋轉軸組彼此並未進行污泥之交換,而可防止外殼3內之2個旋轉軸組21、22之間之堵塞。
其次,針對第一投入口7A及第二投入口7B之位置進行說明。
第一投入口7A於係配置第一旋轉軸組21與第二旋轉軸組22中最接近之2個旋轉軸5b、5c之中的第一旋轉軸組21之旋轉軸5b之正上方。第一投入口7A自上方觀察乃設置於第一投入口7A之中央附近與旋轉軸5b之軸線A大致一致之位置。換言之,第一投入口7A係以投入之污泥儘可能地落下於旋轉軸5b上之方式形成。
第一投入口7A於係配置第一旋轉軸組21與第二旋轉軸組22中最接近之2個旋轉軸5b、5c之中的第一旋轉軸組21之旋轉軸5b之正上方。第一投入口7A自上方觀察乃設置於第一投入口7A之中央附近與旋轉軸5b之軸線A大致一致之位置。換言之,第一投入口7A係以投入之污泥儘可能地落下於旋轉軸5b上之方式形成。
第二投入口7B係配置於第一旋轉軸組21與第二旋轉軸組22中最接近之2個旋轉軸5b、5c之中的第二旋轉軸組22之旋轉軸5c之正上方。第二投入口7B自上方觀察乃設置於第二投入口7B之中央附近與旋轉軸5c之軸線A大致一致之位置。換言之,第二投入口7B係以投入之污泥儘可能地落下於旋轉軸5c上之方式形成。
亦即,本實施方式之投入口7A、7B,不是設於相鄰之旋轉軸5之軸間,而是設於構成各旋轉軸組21、22之旋轉軸5之中,與外殼3之寬度方向W中央最接近之旋轉軸5之正上方。
其次,針對本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1中所投入之污泥P的舉動進行說明。
如第6圖(a)所示,自旋轉軸5b、5c之正上方投入之含水率約70%以上之污泥P,於衝撞於旋轉軸5b、5c之外周面後,乃朝旋轉軸5b、5c各自之兩側流落,藉由旋轉軸5b、5c之外周面全周而被有效率地乾燥。
含水率約70%以上之狀態下,填充於外殼3內之污泥P之性狀為液體狀(流動體)。例如,液體狀之污泥P位於外殼3內之上游之位置,亦即位於第1圖及第3圖之R1所示之範圍。含水率約70%以上之污泥P之液面大致為水平。
本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1之旋轉軸5,係依循於其上部朝寬度方向W之中央側移動之方向作旋轉,藉由碟片6之旋轉而污泥P受到攪拌,在碟片6之兩側面之槳葉部11每次搔扒污泥P時,寬度方向W之兩端側之水面將會重複暫時性其水面湧起之狀態。
如第6圖(a)所示,自旋轉軸5b、5c之正上方投入之含水率約70%以上之污泥P,於衝撞於旋轉軸5b、5c之外周面後,乃朝旋轉軸5b、5c各自之兩側流落,藉由旋轉軸5b、5c之外周面全周而被有效率地乾燥。
含水率約70%以上之狀態下,填充於外殼3內之污泥P之性狀為液體狀(流動體)。例如,液體狀之污泥P位於外殼3內之上游之位置,亦即位於第1圖及第3圖之R1所示之範圍。含水率約70%以上之污泥P之液面大致為水平。
本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1之旋轉軸5,係依循於其上部朝寬度方向W之中央側移動之方向作旋轉,藉由碟片6之旋轉而污泥P受到攪拌,在碟片6之兩側面之槳葉部11每次搔扒污泥P時,寬度方向W之兩端側之水面將會重複暫時性其水面湧起之狀態。
含水率約40%~70%之狀態下,外殼3內所填充之污泥P之性狀為黏土/塊狀、黏性體(特別是含水率50%~60%附近,極高黏度)。於上述R1之範圍內乾燥進行,而成為黏土/塊狀、黏性體之污泥P,係位於外殼3內之輸送方向T之中央附近的位置,亦即第1圖及第3圖之R2所示之範圍內。如第6圖(b)所示,含水率約40%~70%之污泥P,其粒徑大而成為塊狀,因此對於碟片6之槳葉攀掛容易。因此,輸送用之軸即中央之2軸(旋轉軸5b、5c),係將粒徑大之塊狀污泥P朝輸送方向T之下游側輸送。
又,構成第一旋轉軸組21之旋轉軸5a、5b係於同一方向旋轉,因此外殼3內之污泥P,係由旋轉軸5a之軸向相鄰之碟片6a、及碟片6a之各槳葉部11a被搔扒至旋轉方向上側。如此,污泥P係以大塊之狀態留置於旋轉軸5a之軸上相鄰之碟片6a間。
另一方面,碟片6b藉由旋轉軸5b之旋轉,由下往上通過在旋轉軸5a之軸上相鄰之碟片6a間。因此,碟片6b、及碟片6b之各槳葉部11b一面切入相鄰之碟片6a間留置之污泥P一面衝撞。如此,相鄰之碟片6a間留置之污泥P乃由碟片6b及槳葉部11b朝上方被搔扒。藉此,污泥P乃自旋轉軸5a之周繞脫離,而朝旋轉軸5b周圍移動。此時,搔扒攀上之污泥P,係藉由外殼3之傾斜而落入並進入碟片6b、與在其輸送方向T的下游側相鄰之碟片6b之間。
於此等旋轉軸5b之軸上在相鄰之碟片6b間落入之污泥P,一面與碟片6b之側面充分接觸一面相對各碟片6b朝旋轉方向之後方相對移動。如此,污泥P將會由配設於旋轉方向後側之碟片6b之槳葉部11b自軸線A方向兩側受到擠壓,而伴隨著旋轉軸5b之旋轉在旋轉軸5b周圍移動。
此時,污泥P將會與積留於旋轉軸5b與外殼3之間之污泥P成為一體。槳葉部11b將會進一步通過旋轉軸5b與外殼3之間積留之污泥P之中,而使污泥P朝旋轉軸5a側移動。
此時,污泥P將會與積留於旋轉軸5b與外殼3之間之污泥P成為一體。槳葉部11b將會進一步通過旋轉軸5b與外殼3之間積留之污泥P之中,而使污泥P朝旋轉軸5a側移動。
而後,旋轉軸5a之碟片6a藉由旋轉軸5a之旋轉由上而下通過旋轉軸5b之相鄰之碟片6b間,因此由槳葉部11b被移動至旋轉軸5a側之污泥P乃由旋轉軸5a之碟片6a攪拌。此時,污泥P係藉由外殼3之傾斜而移動至將污泥P擠壓之碟片6a之下游側,而進入相鄰之碟片6a間。繼之,進入相鄰之碟片6a間之污泥P,將重複上述之移動,一面由外殼3或旋轉軸5a、5b等加熱,一面徐徐地朝下游側被輸送而去。
具體而言,污泥P交替地周繞旋轉軸5a之周圍及旋轉軸5b之周圍,自其軸線A方向觀察之輸送軌跡,係呈第6圖(b)及第6圖(c)中之箭頭所示般之「8字狀」。被攪拌成「8字狀」之污泥P,如第6圖(c)所示,係匯集於底面3a之寬度方向W之中央部。
具體而言,污泥P交替地周繞旋轉軸5a之周圍及旋轉軸5b之周圍,自其軸線A方向觀察之輸送軌跡,係呈第6圖(b)及第6圖(c)中之箭頭所示般之「8字狀」。被攪拌成「8字狀」之污泥P,如第6圖(c)所示,係匯集於底面3a之寬度方向W之中央部。
如第6圖(d)所示,在含水率未達約40%之狀態下,外殼3內之污泥P乃成為粉粒體P2。於上述R2之範圍內乾燥進行而成為粉粒體之污泥P,係位於外殼3內之下游之位置,亦即位於第1圖及第3圖之R3所示之範圍。含水率未達約40%之污泥P之粒徑小之故,於外殼3之底面3a處,藉由碟片6之槳葉部11,外殼3之寬度方向W之中央部的污泥P朝外側被搬運。另一方面,由於外殼3之寬度方向W之兩側面之槳葉部11而使得粉粒體P2會滑落,故無法將粉粒體P2舉起(朝中央側輸送污泥P)。因此,粉粒體P2不會存在於底面3a之中央部,而是粉粒體P2朝外側集中。
此處,因於季節變動/時間變動等導致污泥性狀不安定,或輔助機之不理想等導致污泥供給不安定等而造成乾燥不充分時,以含水率大致為40%~60%之高含水率,黏土/塊狀之污泥P有可能輸送至乾燥裝置1之R3之範圍,或甚至進而輸送至與後部B相接。若成為此狀態,則有必要停止乾燥裝置進行維修,因此本發明中,為了不致成為該狀態乃進行後述之控制。
又,如第1圖所示,含水率50%附近之高黏度污泥堰D,發揮將R2所示範圍內存在之半液狀污泥留置於外殼3之前方(前部F側)之堰的功能。於乾燥裝置1中,此一高黏度污泥堰D位於輸送方向T之中央、或是較中央稍偏出口側而無變動之狀態,不管就任何旋轉軸5均可達成之狀態,可稱是安定運轉狀態。第1圖顯示高黏度污泥堰D配置於理想之位置的污泥填充狀態。
其次,針對本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1之控制方法進行說明。
平常之運轉時,控制裝置60進行控制使得旋轉軸5a、5d之旋轉速度較旋轉軸5b、5c之旋轉速度為快。控制裝置60例如將旋轉軸5a、5d之旋轉速度控制為約8 rpm,將旋轉軸5b、5c之旋轉速度控制為約5 rpm。
平常之運轉時,控制裝置60進行控制使得旋轉軸5a、5d之旋轉速度較旋轉軸5b、5c之旋轉速度為快。控制裝置60例如將旋轉軸5a、5d之旋轉速度控制為約8 rpm,將旋轉軸5b、5c之旋轉速度控制為約5 rpm。
亦即,控制裝置60進行控制,使得寬度方向W之外側之旋轉軸5a、5d的旋轉速度較寬度方向W之內側之旋轉軸5b、5c的旋轉速度為快。換言之,第一旋轉軸組21之2支旋轉軸5a、5b,以最接近外殼3之側面3b之旋轉軸5a的旋轉速度最快,第二旋轉軸組22之2支旋轉軸5c、5d,以最接近外殼3之側面3b之旋轉軸5d的旋轉速度最快。
本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1之控制裝置60,係基於旋轉軸5之負荷控制污泥P之投入量、及旋轉軸5之旋轉速度。
控制裝置60監視4支旋轉軸5之負荷,進行以下控制:當任一旋轉軸5之負荷較特定值為高之情形下,減少對於該旋轉軸5所屬之旋轉軸組21、22的污泥P之供給量,且降低構成該旋轉軸組21、22之旋轉軸5之旋轉速度。
控制裝置60監視4支旋轉軸5之負荷,進行以下控制:當任一旋轉軸5之負荷較特定值為高之情形下,減少對於該旋轉軸5所屬之旋轉軸組21、22的污泥P之供給量,且降低構成該旋轉軸組21、22之旋轉軸5之旋轉速度。
控制裝置60所為之旋轉軸5之負荷的監視,可利用驅動馬達72之電流值來進行該監視。亦即,控制裝置60可進行如下控制:監視驅動4支旋轉軸5之各驅動馬達72的電流值,當任一電流值較特定值為高之情況下,減少對於與電流值高的驅動馬達72對應的旋轉軸5所屬之旋轉軸組21、22的污泥之供給量,且降低構成該旋轉軸組21、22之旋轉軸5之旋轉速度。
有關控制裝置60所為之降低上述旋轉速度之控制,例如,控制裝置係將一方之旋轉軸組之中,最接近外殼3之旋轉軸5之旋轉速度予以降低。亦即,控制裝置60進行在構成旋轉軸組之2支旋轉軸5之中,將平常運轉時旋轉速度較快之旋轉軸之旋轉速度降低的控制,自使控制構成之簡潔化的觀點而言令人滿意。惟不限於此,也可將旋轉軸之負荷高的旋轉軸組之所有旋轉軸之旋轉速度降低。
又,控制裝置60藉由控制污泥供給裝置50之第一供給泵53A或第二供給泵53B,而減少對於旋轉軸之負荷高的一方之旋轉軸組的污泥P之供給量。
藉由進行如此般之控制,旋轉速度被迫降低之旋轉軸組21或22側所滯留之污泥P的滯留時間增長,而可將高黏度污泥堰D保持於適切之位置。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可謀求供給至第一旋轉軸組21與第二旋轉軸組22之污泥P之含水物量之均一化、乾燥狀態之適切化。
又,藉由將污泥P投入至第一旋轉軸組21與第二旋轉軸組22中最接近之2個旋轉軸5的正上方,旋轉軸之表面可被有效活用,因此可提升乾燥效率。
又,藉由將污泥P投入至第一旋轉軸組21與第二旋轉軸組22中最接近之2個旋轉軸5的正上方,旋轉軸之表面可被有效活用,因此可提升乾燥效率。
藉此,不管投入之含水物之黏度低或高,不會有旋轉軸組之間含水物以乾燥狀態不同的態樣排出,或是未乾燥之含水物遭排出而不得不停止裝置之情事,可以旋轉軸間均一之乾燥狀態排出粉粒體。亦即,能夠提供可持續安定運轉之乾燥裝置。
另外,在降低旋轉軸5之旋轉速度時,藉由將控制旋轉速度之旋轉軸5限定為接近外殼3之側面3b的旋轉軸5a或旋轉軸5d,可使控制構成簡潔化。
又,污泥供給裝置50具有2個泵,藉由控制裝置60控制2個供給泵53A、53B,可確實地調整污泥P之供給量。
又,污泥供給裝置50具有2個泵,藉由控制裝置60控制2個供給泵53A、53B,可確實地調整污泥P之供給量。
[第一變化例]
以下,針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之第一變化例的乾燥裝置,參照圖面進行詳細說明。又,本實施方式中,係以與上述實施方式之不同點為中心作敘述,就相同之部分省略其說明。
如第7圖所示,本變化例之乾燥裝置1B之污泥供給裝置50B具有:貯留污泥P之槽罐51、供貯留於槽罐51之污泥P導入之配管54、及自槽罐51輸送污泥P之供給泵55。
以下,針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之第一變化例的乾燥裝置,參照圖面進行詳細說明。又,本實施方式中,係以與上述實施方式之不同點為中心作敘述,就相同之部分省略其說明。
如第7圖所示,本變化例之乾燥裝置1B之污泥供給裝置50B具有:貯留污泥P之槽罐51、供貯留於槽罐51之污泥P導入之配管54、及自槽罐51輸送污泥P之供給泵55。
配管54其一端連接於供給泵55,其另一端分歧成第一分歧管56與第二分歧管57。第一分歧管56連接於第一投入口7A,第二分歧管57連接於第二投入口7B。
第一分歧管56上設有調整流過第一分歧管56之污泥P之流量的第一閥58,第二分歧管57上設有調整流過第二分歧管57之污泥P之流量的第二閥59。
第一閥58及第二閥59可採用電磁閥(螺線管閥),但不限於此。例如,作為第一閥58及第二閥59,也可採用由壓縮空氣作動之空氣差動閥或油壓閥。
第一分歧管56上設有調整流過第一分歧管56之污泥P之流量的第一閥58,第二分歧管57上設有調整流過第二分歧管57之污泥P之流量的第二閥59。
第一閥58及第二閥59可採用電磁閥(螺線管閥),但不限於此。例如,作為第一閥58及第二閥59,也可採用由壓縮空氣作動之空氣差動閥或油壓閥。
控制裝置60於一方之旋轉軸組之旋轉軸5之負荷較特定值為高之情況下,控制第一閥58或第二閥59而減少對於一方之旋轉軸組的污泥P之供給量。
根據上述變化例,可減少供給泵數,且可降低裝置整體之成本。
[第二變化例]
以下,針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之第二變化例的乾燥裝置,參照圖面進行詳細說明。又,本實施方式中,係以與上述實施方式之不同點為中心作敘述,就相同之部分省略其說明。
如第8圖所示,本變化例之乾燥裝置1C,外殼3之上壁3c(參見第2圖)之下表面上,與R1、R2、R3之範圍對應,各旋轉軸組之各者具有複數個溫度感測器62。各溫度感測器62係連接於控制裝置60(圖示省略),控制裝置60可取得外殼3內之污泥P之溫度分布。
本變化例中,對於控制裝置60所為之旋轉軸5之負荷之監視,並非使用驅動馬達72之電流值,而是使用由溫度感測器62所計測之污泥P的溫度間接地進行。亦即,外殼3內之上游至下游之特定位置的污泥之溫度,較對應於各特定位置設定之特定溫度為低的情況下,則將與檢知該溫度之溫度感測器62對應的旋轉軸組之旋轉軸的負荷視為高,而與上述實施方式及第一變化例相同地,進行減少對於該旋轉軸組的污泥P之供給量,及降低該旋轉軸組之旋轉軸之旋轉速度的控制。
以下,針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之第二變化例的乾燥裝置,參照圖面進行詳細說明。又,本實施方式中,係以與上述實施方式之不同點為中心作敘述,就相同之部分省略其說明。
如第8圖所示,本變化例之乾燥裝置1C,外殼3之上壁3c(參見第2圖)之下表面上,與R1、R2、R3之範圍對應,各旋轉軸組之各者具有複數個溫度感測器62。各溫度感測器62係連接於控制裝置60(圖示省略),控制裝置60可取得外殼3內之污泥P之溫度分布。
本變化例中,對於控制裝置60所為之旋轉軸5之負荷之監視,並非使用驅動馬達72之電流值,而是使用由溫度感測器62所計測之污泥P的溫度間接地進行。亦即,外殼3內之上游至下游之特定位置的污泥之溫度,較對應於各特定位置設定之特定溫度為低的情況下,則將與檢知該溫度之溫度感測器62對應的旋轉軸組之旋轉軸的負荷視為高,而與上述實施方式及第一變化例相同地,進行減少對於該旋轉軸組的污泥P之供給量,及降低該旋轉軸組之旋轉軸之旋轉速度的控制。
第8圖中所示的是由溫度感測器62所測定之溫度分布之一例,溫度感測器62係於外殼3內之R1、R2、R3之範圍且與各旋轉軸組之旋轉軸各者對應配置。第8圖中,R1所示範圍之溫度設為T1,R2所示範圍之溫度設為T2,R3所示範圍之溫度設為T3。溫度T1為最低溫度,溫度T3為最高溫度。污泥P愈是乾燥,則污泥P之溫度愈高。
控制裝置60進行以下控制:監視污泥P之溫度分布,當設有溫度感測器62之任何部位之污泥的溫度低於特定值之情況下,減少對於與溫度低的部位對應之旋轉軸5所屬之旋轉軸組21、22的污泥之供給量,且降低構成該旋轉軸組21、22之旋轉軸5之旋轉速度。
以上,針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及變化例已參照圖面作出詳述,然其具體構成不受此限,其亦包含不脫離本發明之要旨的範圍內之設計變更等。
另外,上述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1中,係以旋轉軸組21、22具備2支旋轉軸5之情況作為一例進行說明,但各旋轉軸組所具備之旋轉軸5之支數不限為各具有2支,也可為3支以上。
另外,上述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1中,係以旋轉軸組21、22具備2支旋轉軸5之情況作為一例進行說明,但各旋轉軸組所具備之旋轉軸5之支數不限為各具有2支,也可為3支以上。
1、1B、1C‧‧‧乾燥裝置
3‧‧‧外殼
3a‧‧‧底面
3b‧‧‧側面
3c‧‧‧上壁
4‧‧‧夾套
5‧‧‧旋轉軸
6‧‧‧碟片
7A‧‧‧第一投入口
7B‧‧‧第二投入口
9‧‧‧側面排出口
10‧‧‧對向部
11‧‧‧槳葉部
13‧‧‧第一槳葉部
15‧‧‧第二槳葉部
21‧‧‧第一旋轉軸組
22‧‧‧第二旋轉軸組
24‧‧‧圓筒面
25‧‧‧稜線
26‧‧‧排出閘門
50‧‧‧污泥供給裝置(含水物供給裝置)
51‧‧‧槽罐
52A‧‧‧第一配管
52B‧‧‧第二配管
53A‧‧‧第一供給泵
53B‧‧‧第二供給泵
54‧‧‧配管
55‧‧‧供給泵
56‧‧‧第一分歧管
57‧‧‧第二分歧管
58‧‧‧第一閥
59‧‧‧第二閥
60‧‧‧控制裝置
62‧‧‧溫度感測器
72‧‧‧驅動馬達
A‧‧‧軸線
D‧‧‧高黏度污泥堰
G‧‧‧間隔
P‧‧‧污泥
T‧‧‧輸送方向
W‧‧‧寬度方向
第1圖為自側方觀察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的剖視圖。
第2圖為自軸線方向觀察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的剖視圖。
第3圖為自上方觀察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的剖視圖。
第4圖為收容於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的內部之旋轉軸及碟片的立體圖。
第5圖為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乾燥裝置的旋轉軸及碟片的平面展開圖。
第6圖(a)〜(d)為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的污泥之移動的說明圖。
第7圖為自上方觀察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的第一變化例之乾燥裝置的剖視圖。
第8圖為針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的第二變化例之乾燥裝置進行說明的剖視圖。
第9圖為針對先前之乾燥裝置的污泥之舉動進行說明的剖視圖。
第10圖為針對先前之乾燥裝置的污泥之舉動進行說明的剖視圖。
Claims (5)
- 一種乾燥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係將含水物形成為粉粒體並予以排出,且具有: 外殼,其具備形成於前部且供上述含水物投入之第一投入口及第二投入口、與形成於後部的兩側面之一對側面排出口; 含水物供給裝置,其對上述第一投入口及上述第二投入口供給上述含水物; 第一旋轉軸組,其具備軸線自上述外殼之上述前部往上述後部配置,且自上述前部側觀察為右旋旋轉之複數個旋轉軸; 第二旋轉軸組,其具備自上述前部側觀察配置於上述第一旋轉軸組之右側且左旋旋轉之複數個旋轉軸; 複數個碟片,其等於上述旋轉軸之軸向隔以間隔配置,且對上述含水物進行間接加熱;及 控制裝置,其對上述第一旋轉軸組及上述第二旋轉軸組之上述旋轉軸之旋轉速度、及上述含水物供給裝置進行控制;且 上述第一旋轉軸組與上述第二旋轉軸組中最接近之2個上述旋轉軸上所配置之上述碟片,係以旋轉軌跡不重疊之方式配置; 上述第一投入口係配置於上述最接近之2個旋轉軸之中的上述第一旋轉軸組之旋轉軸之正上方,上述第二投入口係配置於上述最接近之2個旋轉軸之中的上述第二旋轉軸組之旋轉軸之正上方; 上述控制裝置於上述第一旋轉軸組與上述第二旋轉軸組之一方之旋轉軸組的上述旋轉軸之負荷較特定值為高之情形下,控制上述含水物供給裝置而使對於上述一方之旋轉軸組的上述含水物之供給量減少,且使上述一方之旋轉軸組之旋轉速度降低。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乾燥裝置,其中 上述含水物供給裝置具備: 貯留上述含水物之槽罐、 一端連接於上述槽罐而另一端連接於上述第一投入口之第一配管、 一端連接於上述槽罐而另一端連接於上述第二投入口之第二配管、 連接於上述第一配管且輸送上述含水物之第一供給泵、及 連接於上述第二配管且輸送上述含水物之第二供給泵;且 上述控制裝置於上述一方之旋轉軸組的上述旋轉軸之負荷較特定值為高之情形下,控制上述第一供給泵或第二供給泵,而使對於上述一方之旋轉軸組的上述含水物之供給量減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乾燥裝置,其中 上述含水物供給裝置具備: 貯留上述含水物之槽罐、 自上述槽罐輸送上述含水物之供給泵、 一端連接於上述供給泵而另一端分歧成第一分歧管與第二分歧管且上述第一分歧管連接於上述第一投入口而上述第二分歧管連接於上述第二投入口之配管、 連接於上述第一分歧管之第一閥、及 連接於上述第二分歧管之第二閥; 上述控制裝置於上述一方之旋轉軸組的上述旋轉軸之負荷較特定值為高之情形下,控制上述第一閥或第二閥,而使對於上述一方之旋轉軸組的上述含水物之供給量減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乾燥裝置,其中 上述第一旋轉軸組之上述複數個旋轉軸,係以最接近上述外殼之側面的旋轉軸之旋轉速度最快; 上述第二旋轉軸組之上述複數個旋轉軸,係以最接近上述外殼之側面的旋轉軸之旋轉速度最快; 上述控制裝置於上述一方之旋轉軸組的上述旋轉軸之負荷較特定值為高之情形下,係使上述一方之旋轉軸組之旋轉軸之中,最接近上述外殼之側面的旋轉軸之旋轉速度降低。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乾燥裝置,其中 上述含水物為污泥, 上述碟片為自上述旋轉軸之外側觀察隨著往向旋轉方向前方而寬度變窄之楔子形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52728 | 2017-12-28 | ||
JP2017252728A JP6349605B1 (ja) | 2017-12-28 | 2017-12-28 | 乾燥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30800A true TW201930800A (zh) | 2019-08-01 |
TWI684736B TWI684736B (zh) | 2020-02-11 |
Family
ID=62779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44043A TWI684736B (zh) | 2017-12-28 | 2018-12-07 | 乾燥裝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349605B1 (zh) |
CN (1) | CN110017682A (zh) |
TW (1) | TWI684736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315399A (ja) * | 1988-06-13 | 1989-12-20 | Takuma Co Ltd | 汚泥乾燥装置 |
KR100436985B1 (ko) * | 2002-03-25 | 2004-06-23 | 김기태 | 나선 축류식 열풍 건조기 |
JP4004477B2 (ja) * | 2004-02-25 | 2007-11-07 | 株式会社栗本鐵工所 | 間接加熱型攪拌乾燥機 |
JP5372187B2 (ja) * | 2012-02-15 | 2013-12-18 | 三菱重工環境・化学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間接加熱式乾燥装置 |
JP6121719B2 (ja) * | 2013-01-07 | 2017-04-26 | 水ing株式会社 | 汚泥乾燥装置 |
JP6139949B2 (ja) * | 2013-04-05 | 2017-05-31 | 三菱重工環境・化学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間接加熱式乾燥装置 |
JP6139958B2 (ja) * | 2013-04-24 | 2017-05-31 | 三菱重工環境・化学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加熱乾燥方法、および、間接加熱式乾燥装置 |
NO339255B1 (no) * | 2013-05-22 | 2016-11-21 | Multivector As | Anordning for virvling av minst ett fragmentert stoff |
TWI641790B (zh) * | 2015-06-23 | 2018-11-21 | 日商三菱重工環境 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烘乾裝置 |
TW201713910A (zh) * | 2015-10-02 | 2017-04-16 | yi-cheng Hong | 中空槳葉式乾燥機結構 |
CN110470118B (zh) * | 2016-05-04 | 2021-08-27 | 三菱重工环境·化学工程株式会社 | 干燥装置 |
-
2017
- 2017-12-28 JP JP2017252728A patent/JP6349605B1/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2-07 TW TW107144043A patent/TWI684736B/zh active
- 2018-12-25 CN CN201811596978.3A patent/CN110017682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84736B (zh) | 2020-02-11 |
JP6349605B1 (ja) | 2018-07-04 |
CN110017682A (zh) | 2019-07-16 |
JP2019120410A (ja) | 2019-07-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260071B1 (ja) | 乾燥装置及び乾燥システム | |
CN103256799B (zh) | 间接加热式干燥装置 | |
JP6139958B2 (ja) | 加熱乾燥方法、および、間接加熱式乾燥装置 | |
JP6139949B2 (ja) | 間接加熱式乾燥装置 | |
KR101832053B1 (ko) | 건조 장치 | |
TWI684736B (zh) | 乾燥裝置 | |
CN105737549A (zh) | 一种动态固体真空干燥机 | |
KR101937479B1 (ko) | 건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 |
JP4474321B2 (ja) | 乾燥処理機 | |
CN103512337A (zh) | 间接加热式干燥装置 | |
JPH10170151A (ja) | 連続式乾燥装置 | |
CN109311062A (zh) | 用于将塑料颗粒和液体共同地输入到净化装置中的设备和方法 | |
CN110470118B (zh) | 干燥装置 | |
CN206939709U (zh) | 组合式污泥螺旋输送装置 | |
JP6955120B1 (ja) | 乾燥装置 | |
CN205932185U (zh) | 可均匀搅碎及自动定量的污泥入料装置 | |
CN110260643B (zh) | 一种用于循环倒料的转轮组及其应用 | |
CN107754369B (zh) | 凝华装置及尾气处理系统 | |
JP7137029B1 (ja) | 乾燥装置 | |
CN213713080U (zh) | 一种循环流化床垃圾炉在线补砂装置 | |
CN114174749B (zh) | 干燥装置 | |
JP2014181091A (ja) | 粒状体輸送用ロータリーフィーダ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粒状体輸送設備、並びに、粒状体輸送方法 | |
JP4325124B2 (ja) | 汚泥ホッパ及び汚泥処理設備 | |
CN107685981A (zh) | 可均匀搅碎及自动定量的污泥入料装置 | |
JP2023084816A (ja) | 横型連続伝導伝熱式乾燥機の運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