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7988A - 樹脂及黏著劑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樹脂及黏著劑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7988A
TW201927988A TW107135774A TW107135774A TW201927988A TW 201927988 A TW201927988 A TW 201927988A TW 107135774 A TW107135774 A TW 107135774A TW 107135774 A TW107135774 A TW 107135774A TW 201927988 A TW201927988 A TW 2019279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resin
formula
acrylate
me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5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淺津悠司
小澤昭一
国見信孝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7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798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34Esters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N-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 C08F220/36Esters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N-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e.g. 2-N-morpholinoethyl (meth)acrylate or 2-isocyanatoethyl (meth)acry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0/10Esters
    • C08F20/34Esters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N-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 C08F20/36Esters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N-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e.g. 2-N-morpholinoethyl (meth)acrylate or 2-isocyanatoeth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08Anhyd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4Methyl esters, e.g. meth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0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C08G18/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carbonates or saturated poly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1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J201/02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e.g. terminal or pendant functiona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積層體,係包含:樹脂(A)、含有該樹脂(A)之黏著劑組成物以及由含有該樹脂(A)之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的黏著劑層及光學膜,其中該樹脂(A)係含有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結構單元且玻璃轉移溫度為40℃以下。

Description

樹脂及黏著劑組成物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樹脂、含有該樹脂之黏著劑組成物及將由該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的黏著劑層層積而成之光學膜。
專利文獻1係記載一種由含有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羥基乙酯及N,N-二甲基丙烯醯胺所構成的共聚物、及吲哚衍生物之紫外線吸收劑(Orient化學工業公司製BONASORB UA-3901)之黏著劑組成物。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7-48340號公報
但是,將由專利文獻1記載的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的黏著劑層與偏光板層積而成之光學積層體,進行耐久試驗(例如85℃ 120小時的耐熱試驗)時,係產生紫外線吸收劑析出且耐滲出性不充分。
本發明係包含以下的發明。
[1]一種樹脂(A),係含有具有部花青素(merocyanine)結構之結構單元且玻璃轉移溫度為40℃以下。
[2]如[1]所述之樹脂,其中樹脂(A)係滿足下述式(1)之樹脂,ε(405)≧0.02 (1)[式(1)中,ε(405)係表示在波長405nm之樹脂的克吸光係數(gram absorption coefficient),克吸光係數的單位為L/(g‧cm)]。
[3]如[1]或[2]所述之樹脂,其中樹脂(A)係滿足下述式(2)之樹脂,ε(405)/ε(440)≧5 (2)[式(2)中,ε(405)係表示在波長405nm之樹脂的克吸光係數,ε(440)係表示在波長440nm之樹脂的克吸光係數]。
[4]如[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樹脂,其中樹脂(A)係含有在側鏈具有部花青素結構的結構單元之樹脂。
[5]如[4]所述之樹脂,其中在側鏈具有部花青素結構的結構單元係源自式(I)表示之化合物的結構單元, [式中,R1、R2、R3、R4及R5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至25的脂肪族烴基、亦可具有取 代基之碳數6至15的芳香族烴基、雜環基或乙烯性不飽和基,在該脂肪族烴基或芳香族烴基所含有的-CH2-亦可經-NR1A-、-SO2-、-CO-、-O-或-S-取代,R6及R7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25的烷基、拉電子基團或乙烯性不飽和基,R1A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R1及R2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2及R3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2及R4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3及R6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5及R7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6及R7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但是R1至R7其中的一個為乙烯性不飽和基]。
[6]如[5]所述之樹脂,其中式(I)表示之化合物係式(II)表示之化合物, [式(II)中,R11、R12、R13、R14及R15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至25的脂肪族烴基、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至15的芳香族烴基或雜環基,在該脂肪族烴基或芳香族烴基所含有的-CH2-亦可經-NR11A-、-SO2-、-CO-、-O-或-S-取代,R16及R17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25的烷基、拉電子基團或乙烯性不飽和基, R11A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R12與R13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12與R14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但是R16或R17其中的一個為乙烯性不飽和基]。
[7]如[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樹脂,其中樹脂(A)係更具有選自下述群組A記載的結構單元之至少1種結構單元之樹脂,群組A:源自(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源自苯乙烯系單體之結構單元、源自乙烯系單體之結構單元、式(a)表示之結構單元、式(b)表示之結構單元及式(c)表示之結構單元 [式中,Ra1係表示二價烴基,Rb1及Rb2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或烴基,Rc1及Rc2係各自獨立且表示二價烴基]。
[8]如[7]所述之樹脂,其中選自群組A記載的結構單元之至少1種結構單元之含量,係相對於樹脂(A)的總結構單元為50質量%以上。
[9]一種黏著劑組成物,係含有如[1]至[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樹脂。
[10]如[9]所述之黏著劑組成物,其更含有交聯劑(B)。
[11]一種黏著劑層,係由如[9]或[10]所述之黏著劑組成物 所形成。
[12]如[11]所述之黏著劑層,係滿足下述式(3),A(405)≧0.5 (3)
[式(3)中,A(405)係表示在波長405nm之吸光度]。
[13]如[12]所述之黏著劑層,其更滿足下述式(4),A(405)/A(440)≧5 (4)[式(4)中,A(405)係表示在波長405nm之吸光度,A(440)係表示在波長440nm之吸光度]。
[14]一種光學積層體,係在如[11]至[1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黏著劑層的至少一面積層有光學膜。
[15]如[14]所述之光學積層體,其中光學膜為偏光板。
[16]一種影像顯示裝置,係包含如[15]所述之光學積層體。
[17]一種化合物,係以式(II)表示, [式(II)中,R11、R12、R13、R14及R15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至25的脂肪族烴基、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至15的芳香族烴基或雜環基,在該脂肪族烴基或芳香族烴基所含有的-CH2-,亦可經-NR11A-、-SO2-、-CO-、-O-或-S-取代。
R16及R17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25的烷基、拉電子基團或乙烯性不飽和基,R11A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 R12與R13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12與R14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但是R16或R17其中的一個為乙烯性不飽和基]。
將由含有本發明的樹脂之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的黏著劑層及光學膜層積而成之光學積層體,係即便進行耐久試驗(例如85℃ 120小時的耐熱試驗),亦具有良好的耐滲出性。
1‧‧‧黏著劑層
2‧‧‧剝離膜
10A、10B、10C、10D‧‧‧光學積層體
3、8‧‧‧保護膜
4‧‧‧光學膜
7‧‧‧接著劑層
7a‧‧‧黏著劑層
9‧‧‧偏光膜
30‧‧‧發光元件
40‧‧‧光學膜
50、50a‧‧‧1/4波長相位差層
60‧‧‧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
70‧‧‧1/2波長相位差層
80‧‧‧正C層
100‧‧‧偏光板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黏著劑層的層結構之一個例子。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光學積層體的層結構之一個例子。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光學積層體的層結構之一個例子。
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光學積層體的層結構之一個例子。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光學積層體的層結構之一個例子。
<樹脂(A)>
樹脂(A)係含有具有部花青素結構的結構單元且玻璃轉移溫度為40℃以下之樹脂。
在本發明,所謂部花青素結構係意味著>N-C=C-C=C<表示之部分結構。但是作為本發明的部花青素結構,係不包含將>N-C=C-C=C<表示的部分結構作為環的構成要素之芳香族稠環(例如、苯并三唑環、苯并咪唑環、吲哚環、異吲哚環、喹啉環等)。
樹脂(A)可在主鏈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亦可在側鏈具有部花青素結構。樹脂(A)係以含有在側鏈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結構單元為較佳。在側鏈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結構單元,係以源自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光選擇吸收化合物之結構單元為佳。
樹脂(A)的玻璃轉移溫度(Tg)為40℃以下,以20℃以下為佳,以10℃以下為較佳,以0℃以下為更佳。又,樹脂(A)的玻璃轉移溫度通常係-80℃以上,以-60℃以上為佳,以-50℃以上為較佳,以-45℃以上為更佳,以-30℃以上為特佳。樹脂(A)的玻璃轉移溫度為40℃以下時,對提升由含有樹脂(A)之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的黏著劑層之黏附體之密著性為有利的。又,樹脂(A)的玻璃轉移溫度為-80℃以上時,對提升由含有樹脂(A)之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的黏著劑層的耐久性(高溫試驗時的外觀不良:凝聚破壞等)為有利的。又,玻璃轉移溫度係能夠使用差示掃描熱量計(DSC)而測定。
作為在側鏈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結構單元,係沒有特別限定,以源自具有聚合性基及部花青素結構的化合物之結構單元為佳,以源自具有聚合性基及部花 青素結構的光選擇吸收化合物之結構單元為較佳。
具有聚合性基及部花青素結構之光選擇吸收化合物,係以滿足下述式(1-a)為佳,以更滿足式(2-a)為較佳。
ε(405)≧5 (1-a)[式(1-a)中,ε(405)係表示在波長405nm之具有聚合性基及部花青素結構之化合物的克吸光係數。克吸光係數的單位為L/(g‧cm)]
ε(405)/ε(440)≧20 (2-a)[式(2-a)中,ε(405)係在波長405nm之具有聚合性基及部花青素結構的化合物之克吸光係數,ε(440)係表示在波長440nm之具有聚合性基及部花青素結構的合物之克吸光係數]。
具有聚合性基及部花青素結構之化合物,其ε(405)之值係以5L/(g‧cm)以上為佳,以10L/(g‧cm)以上為較佳,以20L/(g‧cm)以上為更佳,以30L/(g‧cm)以上為又更佳,通常為500L/(g‧cm)以下。ε(405)之值越大的化合物,越容易吸收波長405nm的光線且越容易顯現抑制因紫外線和短波長的可見光引起劣化之功能。
具有聚合性基及部花青素結構之化合物,其ε(405)/ε(440)之值係以20以上為佳,以40以上為較佳,以70以上為更佳,以80以上為特佳。含有ε(405)/ε(440)之值較大的化合物之樹脂,係不會阻礙顯示裝置的色彩表現,而且能夠吸收405nm附近的光且抑制相位差膜和有機EL元件 等顯示裝置的光劣化。
作為在側鏈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結構單元,例如可舉出源自式(I)表示的化合物之結構單元等。
[式(I)中,R1、R2、R3、R4及R5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至25的脂肪族烴基、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至15的芳香族烴基、雜環基或乙烯性不飽和基,在該脂肪族烴基或芳香族烴基所含有的-CH2-亦可經-NR1A-、-SO2-、-CO-、-O-或-S-取代。
R6及R7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25的烷基、拉電子基團或乙烯性不飽和基。
R1A及R1B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
R1及R2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2及R3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2及R4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3及R6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5及R7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6及R7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
但是R1至R7其中的一個為乙烯性不飽和基]。
作為R1至R5表示之碳數1至25的脂肪族烴基,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三級丁基、二級丁基、正戊基、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 正辛基、異辛基、正壬基、異壬基、正癸基、異癸基、正十二基、異十二基、十一基、月桂基、肉豆蔻基、鯨蠟基、硬脂醯基等碳數1至25的直鏈或支鏈的烷基: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等碳數3至25的環烷基;環己基甲基等碳數4至25的環烷基烷基等,以碳數4至25的烷基為佳。
作為R1至R5表示之碳數1至25的脂肪族烴基之亦可具有的取代基,可舉出羥基、氰基、鹵素原子、氫硫基、胺基、硝基等。
作為鹵素原子,可舉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及碘原子。
作為R1至R5表示之碳數6至15的芳香族烴基,可舉出苯基、萘基、蒽基、聯苯基等碳數6至15的芳基;苄基、苯乙基、萘甲基、苯基等碳數7至15的芳烷基等。
作為R1至R5表示之碳數6至15的芳香族烴基亦可具有之取代基,可舉出羥基、氰基、鹵素原子、氫硫基、胺基、硝基、烷氧基、烷硫基、烷氧基羰基、醯基、醯氧基、-C(NR2A)R2B、-CONR3AR3B、-SO2R4A(R2A、R2B、R3A及R3B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R4A係表示碳數1至6的烷基)等。
作為鹵素原子,可舉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
作為烷氧基,可舉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 基、戊氧基、己氧基、辛氧基、2-乙基己氧基、壬氧基、癸氧基、十一烷氧基、十二烷氧基等碳數1至12的烷氧基。
作為烷硫基,可舉出甲硫基、乙硫基、丙硫基、丁硫基等碳數1至12的烷硫基。
作為醯基,可舉出乙醯基、丙醯基及丁醯基等碳數2至13的醯基。
作為醯氧基,可舉出甲基羰氧基、乙基羰氧基、正丙基羰氧基、異丙基羰氧基、正丁基羰氧基、二級丁基羰氧基、三級丁基羰氧基、戊基羰氧基、己基羰氧基、辛基羰氧基及2-乙基己基羰氧基等羰數2至13的醯氧基。
作為烷氧基羰基,可舉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丙氧基羰基、丁氧基羰基、戊氧基羰基、己氧基羰基、辛氧基羰基、2-乙基己氧基羰基、壬氧基羰基、癸氧基羰基、十一烷氧基羰基、十二烷氧基羰基等碳數2至13的烷氧基羰基。
作為-CONR3AR3B,可舉出胺基羰基、甲基胺基羰基、二甲基胺基羰基、乙基胺基羰基、甲基甲基胺基羰基等。
作為-C(NR2A)R2B,可舉出甲基亞胺基、二甲基亞胺基、甲基乙基亞胺基等。
作為-SO2R4A,可舉出甲基磺醯基、乙基磺醯基等。
作為R1A表示之碳數1至6的烷基,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三級丁基、二級丁基等。
作為R1至R5表示之雜環基,可舉出吡咯啶 環基、吡咯啉環基、咪唑啶環基、咪唑啉環基、唑啉環基、噻唑啉環基、哌啶環基、嗎啉環基、哌嗪環基、吲哚環基、異吲哚環基、喹啉環基、噻吩環基、吡咯環基、噻唑啉環基及呋喃環基等碳數4至20的脂肪族雜環基或碳數3至20的芳香族雜環基等。
作為R6及R7表示之碳數1至25的烷基,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三級丁基、二級丁基、正戊基、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正辛基、異辛基、正壬基、異壬基、正癸基、異癸基、正十二基、異十二基、十一基、月桂基、肉豆蔻基、鯨蠟基、硬脂醯基等碳數1至25的直鏈或支鏈的烷基等。
作為R6及R7表示之拉電子基團,例如可舉出氰基、硝基、鹵素原子、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烷基、式(I-1)表示之基。
*-X1-R111 (I-1)[式中,R111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25的烴基,在該烷基所含有的亞甲基之至少1個亦可經氧原子取代。
X1係表示-CO-*1、-COO-*1、-CS-*1、-CSS-*1、-CSNR112-*1、-CONR113-*1、-CNR114-*1或-SO2-*1
R112、R113及R114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6的烷基或苯基。
*1係表示與R111的連結鍵。
*係表示與碳原子的連結鍵]。
作為鹵素原子,可舉出氟原子、氯原子、 溴原子、碘原子。
作為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烷基,例如可舉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五氟丙基、五氟異丙基、五氟丁基、五氟二級丁基、五氟三級丁基、五氟戊基及五氟己基等的全氟烷基等。作為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烷基的碳數,通常係1至25。
作為R111表示之碳數1至25的烴基,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三級丁基、二級丁基、正戊基、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正辛基、異辛基、正壬基、異壬基、正癸基、異癸基、正十二基、異十二基、十一基、月桂基、肉豆蔻基、鯨蠟基、硬脂醯基等碳數1至25之直鏈或支鏈的烷基;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等碳數3至25的環烷基;環丙基甲基、環己基甲基等碳數4至25的環烷基烷基;苯基、萘基、蒽基、聯苯基等碳數6至25的芳基;苄基、苯乙基、萘甲基、苯基等碳數7至25的芳烷基。
作為R112、R113及R114表示之碳數1至6的烷基,可舉出與R1A表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相同之物。
R111係以碳數4至25的烷基為佳,以碳數4至12的烷基為較佳。
X1係以-CO-*1及-COO-*1為佳。
R6及R7表示之拉電子基團係各自獨立且以氰基及式(I-1)表示之基為佳。
作為R1與R2互相鍵結而形成之環結構,可舉出R1與R2鍵結之含有氮原子的含氮環結構,例如可舉 出4員環至10員環的含氮雜環。R1與R2互相鍵結而形成之環結構可為單環亦可為多環。具體而言,可舉出吡咯啶環、吡咯啉環、咪唑啶環、咪唑啉環、唑啉環、噻唑啉環、哌啶環、嗎啉環、哌嗪環、吲哚環、異吲哚環等。R1與R2互相鍵結而形成之環亦可具有取代基、作為該取代基,可舉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異丁基等碳數1至12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等碳數1至12的烷氧基等。
作為R2與R3互相鍵結而形成之環結構,可舉出R2與R3鍵結之含有氮原子的含氮環結構,例如可舉出4員環至10員環的含氮雜環。R2與R3互相鍵結而形成之環結構可為單環亦可為多環。具體而言,可舉出吡咯啶環、吡咯啉環、咪唑啶環、咪唑啉環、唑啉環、噻唑啉環、哌啶環、嗎啉環、哌嗪環、吲哚環、異吲哚環及下述式(I-3)表示之環結構。
[式(I-3)中,X係表示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環W1係表示將氮原子及X作為構成要素之環]。
環W1係以將氮原子及X作為構成要素之5員環或6員環為佳。
作為式(I-3)表示之環結構,具體而言,可舉出以下的環。
R2與R3互相鍵結而形成之環結構亦可具有取代基,作為該取代基,可舉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異丁基等碳數1至12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等碳數1至12的烷氧基等。
R2與R3互相鍵結而形成之環結構係以下述式(I-4)表示之環結構為佳。
[式(I-4)中,R11係表示與上述相同意思。m2係表示1至7的整數。
R11A、R11b、R11c及R11d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12的烷基。*係表示與碳原子的連結鍵]。
m2係以2或3為佳,以2為較佳。
作為R2與R4互相鍵結而形成之環結構,可舉出4員環至10員環的含氮環結構,以5員環至9員環的含氮環結構為佳。R2與R4互相鍵結而形成之環結構,可 為單環,亦可為多環。該等環亦可具有取代基。作為此種環結構,可舉出吡咯環、吲哚環、嘧啶環、下述記載的環。
R2與R4互相鍵結而形成之環結構亦可具有取代基,作為該取代基,可舉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異丁基等碳數1至12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等碳數1至12的烷氧基;胺基、甲基胺基、二甲基胺基等的-NR22AR22B表示之基(R22A及R22B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甲硫基、乙硫基、丙硫基、丁硫基、戊硫基等碳數1至12的烷硫基;吡咯啶基、哌啶基、嗎啉基等碳數4至9的雜環基等。
作為R3與R6互相連結而形成之環結構,係形成R3-C=C-C=C-R6環的骨架之環結構。例如可舉出苯基等。
作為R5與R7互相連結而形成之環結構,可舉出以下記載的環結構。R5與R7互相鍵結而形成之環結構亦可具有取代基,作為該取代基,可舉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異丁基等碳數1至12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等碳數1至12的烷氧基等。
作為R6與R7互相連結而形成之環結構,可舉出以下記載的環結構。R6與R7互相鍵結而形成之環結 構亦可具有取代基(下述式中的R1至R16),作為該取代基,可舉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異丁基等碳數1至12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等碳數1至12的烷氧基;後述的乙烯性不飽和基等。
[式中,*係表示與碳原子的連結鍵]。
作為R1至R7表示之乙烯性不飽和基,可舉出乙烯基、α-甲基乙烯基、丙烯醯基、甲基丙烯醯基、烯丙基、苯乙烯基及式(I-2)表示之基。
*-R115-X2 (I-2)[式(I-2)中,X2係表示乙烯基、丙烯醯基或甲基丙烯醯基。
R115係表示碳數1至18的二價脂肪族烴基,在該脂肪族烴基所含有的-CH2-亦可經-O-、-CO-、-CS-或-NR116-。
R116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
*係表示與碳原子或氮原子的連結鍵]。
作為R115表示之碳數1至18的二價脂肪族烴基,可舉出亞甲基、伸乙基、丙烷-1,3-二基、丙烷-1,2-二基、丁烷-1,4-二基、戊烷-1,5-二基、己烷-1,6-二基、丁烷-1,3-二基、2-甲基丙烷-1,3-二基、2-甲基丙烷-1,2-二基、戊烷-1,4-二基及2-甲基丁烷-1,4-二基等碳數1至18的烷二基:環丙二基、環丁烷二基、環戊烷二基、環己烷二基等碳數3至18的環烷二基,以碳數1至12的二價脂肪族 烴基為佳。
作為R116表示之碳數1至6的烷基,可舉出與R1A表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相同之物。
R1至R7表示之乙烯性不飽和基係各自獨立且表示乙烯基、丙烯醯基、甲基丙烯醯基、及式(I-2)表示之基為佳。
R6及R7之中任一方係以拉電子基團為佳。
R6及R7之中任一方係以乙烯性不飽和基為佳。
源自式(I)表示之化合物之結構單元,係以源自式(II)表示的化合物之結構單元為佳。
[式(II)中,R11、R12、R13、R14及R15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至25的脂肪族烴基、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至15的芳香族烴基或雜環基,在該脂肪族烴基或芳香族烴基所含有的-CH2-亦可經-NR11A-、-SO2-、-CO-、-O-或-S-取代。
R16及R17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25的烷基、拉電子基團或乙烯性不飽和基。
R11A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
R12與R13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12與R14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
但是R16或R17其中的一個為乙烯性不飽和基]。
作為R11至R15表示之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至25脂肪族烴基,可舉出與R1表示之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至25的脂肪族烴基相同之物。
作為R11至R15表示之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至15的芳香族烴基,可舉出與R1表示之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至15的芳香族烴基相同之物。
作為R11至R15表示之雜環,可舉出與R1表示之雜環相同之物。
作為R16及R17表示之碳數1至25的烷基,可舉出與R6表示之碳數1至25的烷基相同之物。
作為R16及R17表示之拉電子基團,可舉出與R6表示之拉電子基團相同之物。
作為R11A表示之碳數1至6的烷基,可舉出與R1A表示之碳數1至6的烷基相同之物。
作為R12與R13互相連結而能夠形成之環結構,可舉出與R2與R3互相連結而能夠形成之環結構相同之物。R12與R13互相連結而能夠形成之環結構,係以單環結構為佳。
作為R12與R14互相連結而能夠形成之環結構,可舉出與R2與R4互相連結而能夠形成之環結構相同之物。R12與R14互相連結而能夠形成之環結構係以單環結構為佳。R12與R14互相連結而能夠形成之環結構係以芳香族環為佳,以嘧啶環結構為更佳。
R11、R13及R15係各自獨立且以亦可具有取 代基之碳數1至25的脂肪族烴基為佳,以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至25的烷基為較佳,以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至12的烷基為更佳。
尤其是作為R11,係以碳數1至10的脂肪族烴基為佳,以碳數1至10的烷基為較佳,以甲基為更佳。
R12及R14係各自獨立且為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至25的脂肪族烴基,以R12與R14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為佳。
R12與R13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為佳,更佳為上述式(I-4)表示之環結構。式(I-4)表示之環結構之中,較佳為式(I-4-1)表示之環結構或式(I-4-2)表示之環結構,特佳為式(I-4-1)表示之環結構。
R16及R17之中任一方為乙烯性不飽和基,另一方係以拉電子基團為佳。
R16及R17表示之拉電子基團,係各自獨立且以氰基、硝基、氟基、三氟甲基、及式(I-1)表示之基為佳。特佳是氰基。
R16及R17表示之乙烯性不飽和基,係各自獨立且以乙烯基、丙烯醯基、甲基丙烯醯基、及式(I-2)表示之基為佳。更佳為*-CO-O-(CH2)n-X2、(X2係表示乙烯基、丙烯醯基或 甲基丙烯醯基,n=1至10的整數(較佳為n=2至6的整數))。
作為R12與R13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之式(II)表示的化合物,係以式(II-A-1)表示之化合物或式(II-A-2)表示之化合物為佳。作為R12與R14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之式(II)表示之化合物,係以式(II-B-1)表示之化合為佳。
[式(II-A-1)、式(II-A-2)及式(II-B-1)中,R11、R14、R15、R16及R17係各自表示與上述相同意思。
R11e、R11f、R11g、R11h、R11k、R11m、R11n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12的烷基。
R11q及R11p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12的烷基、-NR22AR22B表示之基(R22A及R22B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或雜環]。
例如拉電子基團為氰基之式(II)表示的化合物,係能夠藉由使下述式(I’)表示之化合物與式(L)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得到。
[式中,R222係表示二價連結基,X2係表示聚合性基]。
式(I’)表示的化合物與式(L)表示的化合物之反應,係能夠採用通常的Knoevenagel condensation(克諾維納蓋爾縮合)所使用的任意條件而進行。例如以在鹼和羧酸酐的存在下進行為佳。作為鹼,例如可舉出三乙胺、N,N-二異丙基乙胺、吡啶、哌啶、吡咯啶、脯胺酸、N,N-二甲胺基吡啶、咪唑、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鉀、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氫鉀、三級丁氧基鉀、三級丁氧基鈉、氫鈉等。作為羧酸酐,可舉出乙酸酐、琥珀酸酐、鄰苯二甲酸酐、順丁烯二酸酐、苯甲酸酐等。鹼的使用量係相對於式(I’)表示之化合物1莫耳,以0.1至10莫耳為佳。乙酸酐的使用量係相對於式(I’)表示之化合物1莫耳,以0.2至5莫耳為佳。
式(I’)表示的化合物與式(L)表示的化合物之反應係以在有機溶劑中進行為佳。作為有機溶劑,可舉出甲苯、乙腈、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
式(I’)表示的化合物與式(L)表示的化合物之反應,係能夠藉由將式(I’)表示的化合物與式(L)表示的化合物混合而實施。
式(I’)表示的化合物與式(L)表示的化合物之反應溫度係以-40至130℃為佳,以反應時間係通常以1至24小時為佳。
式(I’)表示之化合物,係例如能夠依據特開2014-194508號記載的方法而合成。
式(L)表示之化合物,係例如能夠藉由使氰 乙酸與丙烯酸羥基烷酯反應而得到。
氰乙酸的使用量係相對於丙烯酸羥基烷酯1莫耳,以0.5至3莫耳為佳。
氰乙酸與丙烯酸羥基烷酯之反應,係能夠採用在通常的酯化反應所使用的任意酯化觸媒,以在鹼及碳二醯亞胺縮合劑的存在下進行為佳。作為鹼,例如可舉出三乙胺、二異丙基乙胺、吡啶、哌啶、吡咯啶、脯胺酸、N,N-二甲胺基吡啶、咪唑、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鉀、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氫鉀、三級丁氧基鉀、三級丁氧基鈉、氫鈉等。作為碳二醯亞胺縮合劑,可舉出N,N-二環己基碳二醯亞胺、N,N-二異丙基碳二醯亞胺、1-乙基-3-(3-二甲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鹽酸鹽等。鹼的使用量係相對於氰乙酸1莫耳,以0.5至5莫耳為佳。
氰乙酸與丙烯酸羥基烷酯的反應,係以在有機溶劑中進行為佳。作為有機溶劑,可舉出乙腈、異丙醇、甲苯、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等。
氰乙酸與丙烯酸羥基烷酯的反應係能夠藉由將氰乙酸與丙烯酸羥基烷酯混合而實施。
氰乙酸與丙烯酸羥基烷酯的反應溫度係以-40至130℃為佳,反應時間係通常以1至24小時為佳。
作為具有聚合性基及部花青素結構之化合物,可舉出以下記載的化合物。
樹脂(A)可為在側鏈具有部花青素結構的結構單元之同元聚合物,亦可為含有在側鏈具有部花青素結構的結構單元及其它結構單元之共聚物。樹脂(A)係以共聚物為佳。
作為樹脂(A)在側鏈具有部花青素結構的結構單元以外亦可含有之結構單元,例如可舉出下述群組A記載的結構單元。
群組A:源自(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源自苯乙烯系單體之結構單元、源自乙烯系單體之結構單元、式(a)表示之結構單元、式(b)表示之結構單元及式(c)表示之結構單元 [式中,Ra1係表示二價烴基。
Rb1及Rb2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或烴基。
Rc1及Rc2係各自獨立且表示二價烴基]。
作為(甲基)丙烯酸酯,可舉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酸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的直鏈狀烷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 丙烯酸三級丁酯、(甲基)丙烯酸異戊酯、(甲基)丙烯酸異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異硬脂酸酯、(甲基)丙烯酸異戊酯、等(甲基)丙烯酸的支狀烷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甲基)丙烯酸金剛烷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甲基)丙烯酸環十二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環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環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級丁基環己酯、α-乙氧基丙烯酸環己酯、等(甲基)丙烯酸之含脂環骨架的烷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等(甲基)丙烯酸之含芳香環骨架的酯等。
作為源自(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能夠舉出將取代基導入至(甲基)丙烯酸烷酯之烷基而成之含取代基的(甲基)丙烯酸烷酯。含取代基的(甲基)丙烯酸烷酯之取代基,係取代烷基的氫原子之基,其具體例係包含苯基、烷氧基、苯氧基。作為含取代基的(甲基)丙烯酸烷酯,具體而言,可舉出(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甲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2-苯氧基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苯氧基聚(乙二醇)等。
該等(甲基)丙烯酸酯係除了各自能夠單獨使用以外,亦可使用不同的複數種。
本發明的樹脂(A)係(甲基)丙烯酸烷酯之中,以含有源自同元聚合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為小於0℃ 的(甲基)丙烯酸烷酯(a1)之結構單元、及同元聚合物的Tg為0℃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酯(a2)之結構單元為佳。這是因為就提高黏著劑層高溫耐久性而言,乃是有利的。(甲基)丙烯酸烷酯的同元聚合物之Tg,係例如能夠採用POLYMER HANDBOOK(Wiley-Interscience)(聚合物手冊(威立資訊網路))等的文獻值。
(甲基)丙烯酸烷酯(a1)的具體例,係包含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及異丙酯、丙烯酸酸正及異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及異己酯、丙烯酸正庚酯、丙烯酸正及異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及異壬酯、丙烯酸正及異癸酯、丙烯酸正十二酯等烷基的碳數為2至12左右之(甲基)丙烯酸烷酯。
(甲基)丙烯酸烷酯(a1)可只有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尤其是從層積在光學膜時之順從性和再加工性的觀點而言,係以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為佳。
(甲基)丙烯酸烷酯(a2)係(甲基)丙烯酸烷酯(a1)以外的(甲基)丙烯酸烷酯。(甲基)丙烯酸烷酯(a2)的具體例,係包含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異莰酯、丙烯酸硬脂酸酯、丙烯酸三級丁酯等。
(甲基)丙烯酸烷酯(a2)可只有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尤其是從高溫耐久性的觀點而言,(甲基)丙烯酸烷酯(a2)係以含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異莰酯等為佳,以含有丙烯酸甲酯為較佳。
又,作為源自(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亦可舉出源自具有極性官能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
作為具有極性官能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舉出(甲基)丙烯酸1-羥基甲酯、(甲基)丙烯酸1-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1-羥基庚酯、(甲基)丙烯酸1-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1-羥基戊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戊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戊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庚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戊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庚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辛酯、(甲基)丙烯酸2-氯-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5-羥基戊酯、(甲基)丙烯酸5-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5-羥基庚酯、(甲基)丙烯酸5-羥基辛酯、(甲基)丙烯酸5-羥基壬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庚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辛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壬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癸酯、(甲基)丙烯酸7-羥基庚酯、(甲基)丙烯酸7-羥基辛酯、(甲基)丙烯酸7-羥基壬酯、(甲基)丙烯酸7-羥基癸酯、(甲基)丙烯酸7-羥基十一酯、(甲基)丙烯酸8-羥基辛酯、(甲基)丙烯酸8-羥基壬酯、(甲基)丙烯酸8-羥基癸酯、(甲基) 丙烯酸8-羥基十一酯、(甲基)丙烯酸8羥基十二酯、(甲基)丙烯酸9-羥基壬酯、(甲基)丙烯酸9-羥基癸酯、(甲基)丙烯酸9-羥基十一酯、(甲基)丙烯酸9羥基十二酯、(甲基)丙烯酸9-羥基十三酯、(甲基)丙烯酸10-羥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0-羥基十一酯、(甲基)丙烯酸10-羥基十二酯、丙烯酸10-羥基十三酯、(甲基)丙烯酸10-羥基十四酯、(甲基)丙烯酸11-羥基十一酯、(甲基)丙烯酸11羥基十二酯、(甲基)丙烯酸11-羥基十三酯、(甲基)丙烯酸11-羥基十四酯、(甲基)丙烯酸11-羥基十五酯、(甲基)丙烯酸12羥基十二酯、(甲基)丙烯酸12-羥基十三酯、(甲基)丙烯酸12-羥基十四酯、(甲基)丙烯酸13-羥基十五酯、(甲基)丙烯酸13-羥基十四酯、(甲基)丙烯酸13-羥基十五酯、(甲基)丙烯酸14-羥基十四酯、(甲基)丙烯酸14-羥基十五酯、(甲基)丙烯酸15-羥基十五酯、(甲基)丙烯酸15-羥基十七酯等具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烷酯等。
作為苯乙烯系單體,可舉出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三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二乙基苯乙烯、三乙基苯乙烯、丙基苯乙烯、丁基苯乙烯、己基苯乙烯、庚基苯乙烯、辛基苯乙烯等的烷基苯乙烯;氟苯乙烯、氯苯乙烯、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碘苯乙烯等的鹵化苯乙烯;硝基苯乙烯;乙醯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及二乙烯基苯。
作為乙烯系單體,可舉出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酪酸乙烯酯、2-乙基己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 酯等的脂肪酸乙烯酯;氯乙烯、溴乙烯等的鹵化乙烯;偏二氯乙烯等的鹵化亞乙烯;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啶酮、乙烯基咔唑等的含氮雜芳香族乙烯;丁二烯、異戊二烯、氯丁二烯等的共軛二烯;及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的不飽和腈。
引導式(a)表示的結構單元之化合物,例如能夠藉由二異氰酸酯化合物與多元醇的反應而合成。
引導式(b)表示的結構單元之化合物,例如能夠藉由使鹵化矽烷和具有羥基的矽烷反應而合成。
引導化合物式(c)表示之結構單元,例如能夠藉由多羧酸與多元醇反應等而合成。
選自群組A記載的結構單元之結構單元,係以源自(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為佳。源自(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係以具有(甲基)丙烯酸烷酯及羥基之(甲基)丙烯酸烷酯為佳。
本發明的樹脂(A)亦可更含有另外的結構單元(有稱為結構單元(aa)之情形)。具體而言,可舉出源自(甲基)丙烯醯胺系單體的結構單元、源自具有羧基的單體之結構單元、源自具有雜環基的單體之結構單元、源自具有取代或未取代胺基的單體之結構單元。
作為(甲基)丙烯醯胺系單體,可舉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2-羥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3-羥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4-羥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5-羥戊基)(甲基)丙烯醯胺、N-(6-羥己基)(甲基)丙烯醯 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3-二甲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1,1-二甲基-3-側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2-(2-側氧基-1-咪唑啶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2-丙烯醯基胺基-2-甲基-1-丙磺酸、N-(甲氧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1-甲基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1-甲基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2-甲基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1,1-二甲基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2-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1-甲基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1-甲基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2-甲基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丁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1,1-二甲基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尤其是以N-(甲氧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氧基甲基)丙烯醯胺、N-(丙氧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丙烯醯胺及N-(2-甲基丙氧基甲基)丙烯醯胺為佳。
作為具有羧基之單體,可舉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基烷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羧基戊酯)、順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酐、反丁烯二酸、巴豆酸等,較佳為丙烯酸。
作為具有雜環基之單體,可舉出丙烯醯基 嗎啉、乙烯基己內醯胺、N-乙烯基-2-吡咯啶酮、乙烯基吡啶、(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己內酯改性丙烯酸四氫糠酯、(甲基)丙烯酸3,4-環氧環己基甲酯、環氧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5-二氫呋喃等。
作為具有取代或未取代胺基之單體,可舉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甲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選自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結構單元及群組A的結構單元以外之結構單元(aa),係以具有羧基之單體為佳。
在側鏈具有部花青素結構的結構單元之含量,係相對於在樹脂(A)所含有的總結構單元100質量份,以0.01至50質量份為佳,以0.1至20質量份為較佳,更佳為0.5至10質量份。
選自群組A記載的結構單元之至少1種結構單元之含量,係相對於樹脂(A)的總結構單元100質量份,係以50質量份以上為佳,以60至99.99質量份為較佳。
樹脂(A)係含有結構單元(aa)時,係相對於樹脂(A)的總結構單元100質量份,以20質量份以下為佳,較佳為0.5質量份以上且15質量份以下,更佳為0.5質量份以上且10質量份以下,特佳為1質量份以上且7質量份以下。
樹脂(A)係含有源自具有羥基的(甲基)丙烯酸烷酯之結構單元時,該結構單元的含量,係相對於樹脂(A)的總結構單元100質量份,以20質量份以下為佳,較 佳為0.5質量份以上且15質量份以下,更佳為0.5質量份以上且10質量份以下,特佳為1質量份以上且7質量份以下。
從防止能夠層積在黏著劑層外面的隔離膜之剝離力增高的觀點而言,以實質上不含有具有胺基之單體為佳。在此,所謂實質上不含有,係指相對於構成樹脂(A)之總結構單元100質量份中,為0.1質量份以下。
就樹脂(A)與後述交聯劑(B)的反應性而言,樹脂(A)係以含有源自具有羥基的(甲基)丙烯酸烷酯之結構單元或源自具有羧基的單體之結構單元為佳,以含有源自具有羥基的(甲基)丙烯酸烷酯之結構單元及源自具有羧基的單體之結構單元的任一者均為較佳。作為具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烷酯,係以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3-羥基丙酯、丙烯酸4-羥基丁酯、丙烯酸5-羥基戊酯、丙烯酸6-羥基己酯為佳。特別是藉由使用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4-羥基丁酯及丙烯酸5-羥基戊酯而能夠得到良好的耐久性。作為具有羧基之單體,以使用丙烯酸為佳。
本發明的樹脂(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以30萬至250萬為佳,較佳為50萬至250萬。重量平均分子量為30萬以上時,在高溫環境之黏著劑層的耐久性提升且容易抑制在黏附體與黏著劑層之間產生浮起剝落、黏著劑層產生凝聚破壞等之不良。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50萬以下時,就將黏著劑組成物進行例如加工成為薄片狀(塗布在基材)時的塗布性之觀點而言,乃是有利的。 從黏著劑層的耐久性與黏著劑組成物的塗布性之並存的觀點而言,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60萬至180萬為佳,較佳為70萬至170萬,特佳為100萬至160萬。又,以重量平均分子量(Mw)與數量平均分子量(Mn)之比表示之分子量分布(Mw/Mn),通常係2至10,較佳為3至8。重量平均分子量係能夠使用凝膠滲透層析法分析且為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
本發明的樹脂(A),係使其溶解在乙酸乙酯而成為濃度20質量%的溶液時,在25℃之黏度係以20Pa‧s以下為佳,以0.1至15Pa‧s為較佳。該範圍的黏度時,就將黏著劑組成物塗布在基材時之塗布性觀點而言,乃是有利的。又,黏度係能夠使用布魯克菲爾德(Brookfield)黏度計而測定。
本發明的樹脂(A)係例如能夠使用溶液聚合法、塊狀聚合法、懸浮聚合法、乳化聚合法等的眾所周知的方法而製造,以溶液聚合法為特佳。作為溶液聚合法,例如可舉出將單體及有機溶劑混合且在氮氣環境下添加熱聚合起始劑,而且在40至90℃、較佳為50至80℃左右的溫度條件下攪拌3至15小時左右之方法。為了控制反應,亦可在聚合中連續或間歇地添加單體和熱聚合起始劑。該單體和熱起始劑亦可為添加在有機溶劑後的狀態。
作為聚合起始劑,係能夠使用熱聚合起始劑、光聚合起始劑等。作為光聚合起始劑,可舉出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丙基)酮等。作為熱聚合起始 劑,可舉出2,2’-偶氮雙異丁腈、2,2’-偶氮雙(2-甲基丁腈)、1,1’-偶氮雙(環己烷-1-腈)、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雙(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二甲基-2,2’-偶氮雙(2-甲基丙酸酯)、2,2’-偶氮雙(2-羥甲基丙腈)等的偶氮系化合物;過氧化月桂基、三級丁基過氧化氫、過氧化苯甲醯基、過氧化苯甲酸三級丁酯、氫過氧化異丙苯、過氧化二碳酸二異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丙酯、過氧化新癸酸三級丁酯、過氧化異丁酸三級丁酯、過氧化(3,5,5-三甲基己醯)等的有機過氧化物;過硫酸鉀、過硫酸銨、過氧化氫等的無機過氧化物等。又,亦能夠使用將過氧化物與還原劑併用而成之氧化還原系起始劑等。
聚合起始劑的比率,係相對於構成樹脂(A)之單體總量100質量份為0.001至5質量份左右。樹脂(A)的聚合亦可使用藉由活性能量線(例如紫外線等)之聚合法。
作為有機溶劑,可舉出甲苯、二甲苯等的芳香族烴類;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的酯類;丙醇、異丙醇等的脂肪族醇類;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酮等的酮類等。
樹脂(A)係以滿足下述式(1)之樹脂為佳,以更滿足下述式(2)之樹脂為較佳。
ε(405)≧0.02 (1)[式(1)中,ε(405)係表示在波長405nm之樹脂的克吸光係數。克吸光係數的單位為L/(g‧cm)]
ε(405)/ε(440)≧5 (2)[式(2)中,ε(405)係表示在波長405nm之樹脂的克吸光係數,ε(440)係表示在波長440nm之樹脂的克吸光係數]。
又,樹脂(A)的克吸光度係數係能夠使用實施例記載的方法而測定。
樹脂(A)係ε(405)之值越大,越容易吸收波長405nm的光線,ε(405)之值係以0.02L/(g‧cm)以上為佳,以0.1L/(g‧cm)以上為較佳,以0.2L/(g‧cm)以上為更佳,通常為10L/(g‧cm)以下。
將含有樹脂(A)之黏著劑組成物應用在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有機EL顯示裝置)、液晶顯示裝置等的顯示裝置(FPD:平面面板顯示器)時,樹脂(A)的ε(405)為0.02L/(g‧cm)以上時,因為400nm附近的可見光之吸收性能為良好,所以能夠抑制使用在有機EL顯示裝置、液晶顯示裝置等的顯示裝置之相位差膜和有機EL發光元件因可見光而引起的劣化。
樹脂(A)係ε(405)/ε(440)之值越大,越能夠選擇性地吸收400nm附近的波長之光線。ε(405)/ε(440)之值係以5以上為佳,以50以上為較佳,以75以上為更佳,以100以上為特佳。
樹脂(A)的ε(405)/ε(440)為5以上時,將含有樹脂(A)之黏著劑組成物應用在有機EL顯示裝置、液晶顯示裝置等的顯示裝置(FPD:平面面板顯示器)時,不會阻礙顯示裝置的色彩表現而能夠吸收405nm附近的光線且抑制相位差 膜、有機EL元件等產生的光劣化。
<黏著劑組成物>
本發明的黏著劑組成物係含有樹脂(A)。本發明的黏著劑組成物,亦可更含有交聯劑(B)、矽烷化合物(D)、抗靜電劑等。
黏著劑組成物的固體成分100質量%中,樹脂(A)的含量通常係60質量%至99.99質量%,以70質量%至99.9質量%為佳,較佳為80質量%至99.7質量%。
本發明的黏著劑組成物係能夠含有交聯劑(B)。
作為交聯劑(B),可舉出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吖環丙烷系交聯劑、金屬鉗合物系交聯劑等,特別是就黏著劑組成物的適用期及黏著劑層的耐久性、交聯速度等的觀點而言,係以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為佳。
作為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係以在分子內具有至少2個異氰酸基(-NCO)之化合物為佳,例如可舉出脂肪族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例如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脂環族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例如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氫化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氫化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芳香族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例如甲苯二異氰酸酯、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萘二異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異氰酸酯等)等。又,交聯劑(B)亦可為前述異氰酸酯化合物藉由多元醇化合物而得到的加成物(adduct)[例如藉由甘油、三羥甲基丙烷等而得到的加成物]、異三聚氰酸酯化 物、縮二脲(biuret)型化合物、使其與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丙烯酸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醇、聚異戊二烯多元醇等加成反應而成之胺甲酸酯預聚合物型的異氰酸酯化合物等的衍生物。交聯劑(B)能夠單獨或組合二種以上而使用。該等交聯劑(B)之中,代表性而言,係能夠舉出芳香族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例如甲苯二異氰酸酯、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脂肪族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例如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或該等多元醇化合物(例如甘油、三羥甲基丙烷)藉由而得到的加成物、或異三聚氰酸酯體。交聯劑(B)為芳香族異氰酸酯系化合物及/或該等多元醇化合物、或藉由異三聚氰酸酯體而得到的加成物時,可能是有利於形成最佳交聯密度(或交聯結構),能夠提升黏著劑層的耐久性。特別是甲苯二異氰酸酯系化合物及/或該等甲苯二異氰酸酯系化合物藉由多元醇化合物而得到的加成物時,例如將黏著劑層應用在偏光板時等亦能夠提升耐久性。
相對於樹脂(A)100重量份,交聯劑(B)的含量通常係0.01至15質量份,以0.05至10重量份為佳,較佳為0.1至5重量份。
本發明的黏著劑組成物亦可更含有矽烷化合物(D)。
作為矽烷化合物(D),例如可舉出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參(2-甲氧基乙氧基)矽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 環氧丙氧基丙基乙氧基二甲基矽烷、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3-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氫硫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
矽烷化合物(D)亦可為聚矽氧寡聚物。將聚矽氧寡聚物的具體例以單體彼此的組合之形式如以下記載。
3-氫硫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寡聚物、3-氫硫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寡聚物、3-氫硫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寡聚物、3-氫硫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寡聚物等含氫硫基丙基的寡聚物;氫硫基甲基三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寡聚物、氫硫基甲基三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寡聚物、氫硫基甲基三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寡聚物、氫硫基甲基三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寡聚物等含氫硫基甲基的寡聚物;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共聚物、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共聚物、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共聚物、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共聚物、3-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共聚物、3-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共聚物、3-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共聚物、3-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共聚物等含3-環氧丙氧基丙基的共聚物;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寡聚物、3-甲基丙 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寡聚物、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寡聚物、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寡聚物、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寡聚物、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寡聚物、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寡聚物、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寡聚物等含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的寡聚物;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寡聚物、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寡聚物、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寡聚物、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寡聚物、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寡聚物、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寡聚物、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寡聚物、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寡聚物等含丙烯醯氧基丙基的寡聚物;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寡聚物、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寡聚物、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寡聚物、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寡聚物、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寡聚物、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寡聚物、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寡聚物、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寡聚物等含乙烯基的寡聚物;3-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四甲氧基矽烷共聚物、3-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共聚物、3-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共聚物、3-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共聚物、3-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共聚物、3-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共聚物、3-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共聚物、3-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共聚物等含胺基的共聚物等。
矽烷化合物(D)亦可為下述式(d1)表示之矽烷化合物。
(式中,A係表示碳數1至20的烷二基或碳數3至20的二價脂環式烴基,構成該烷二基及該脂環式烴基之-CH2-亦可經-O-或-CO-取代,R41係表示碳數1至5的烷基,R42、R43、R44、R45及R46係各自獨立且表示碳數1至5的烷基或碳數1至5的烷氧基)。
作為A表示之碳數1至20的烷二基,可舉出亞甲基、1,2-乙二基、1,3-丙二基、1,4-丁二基、1,5-戊二基、1,6-己二基、1,7-庚二基、1,8-辛二基、1,9-壬二基、1,10-癸二基、1,12-十二烷二基、1,14-十四烷二基、1,16-十六烷二基、1,18-十八烷二基及1,20-二十烷二基。作為碳數3至20的二價脂環式烴基,可舉出1,3-環戊二基及1,4-環己烷二基。作為構成該烷二基及該脂環式烴基之 -CH2-經-O-或-CO-取代之基,可舉出-CH2CH2-O-CH2CH2-、-CH2CH2-O-CH2CH2-O-CH2CH2-、-CH2CH2-O-CH2CH2-O-CH2CH2-O-CH2CH2-、-CH2CH2-CO-O-CH2CH2-、-CH2CH2-O-CH2CH2-CO-O-CH2CH2-、-CH2CH2CH2CH2-O-CH2CH2-及-CH2CH2CH2CH2-O-CH2CH2CH2CH2-。
作為R41至R45表示之碳數1至5的烷基,可舉出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三級丁基及戊基,作為R42至R45表示之碳數1至5的烷氧基,可舉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異丁氧基、三級丁氧基及戊氧基。
作為式(d1)表示之矽烷化合物,例如可舉出(三甲氧基矽烷基)甲烷、1,2-雙(三甲氧基矽烷基)乙烷、1,2-雙(三乙氧基矽烷基)乙烷、1,3-雙(三甲氧基矽烷基)丙烷、1,3-雙(三乙氧基矽烷基)丙烷、1,4-雙(三甲氧基矽烷基)丁烷、1,4-雙(三乙氧基矽烷基)丁烷、1,5-雙(三甲氧基矽烷基)戊烷、1,5-雙(三乙氧基矽烷基)戊烷、1,6-雙(三甲氧基矽烷基)己烷、1,6-雙(三乙氧基矽烷基)己烷、1,6-雙(三丙氧基矽烷基)己烷、1,8-雙(三甲氧基矽烷基)辛烷、1,8-雙(三乙氧基矽烷基)辛烷、1,8-雙(三丙氧基矽烷基)辛烷等的雙(三C1-5烷氧基矽烷基)C1-10烷;雙(二甲氧基甲基矽烷基)甲烷、1,2-雙(二甲氧基甲基矽烷基)乙烷、1,2-雙(二甲氧基乙基矽烷基)乙烷、1,4-雙(二甲氧基甲基矽烷基)丁烷、1,4-雙(二甲氧基乙基矽烷基)丁烷、1,6-雙(二甲氧基甲基矽烷 基)己烷、1,6-雙(二甲氧基乙基矽烷基)己烷、1,8-雙(二甲氧基甲基矽烷基)辛烷、1,8-雙(二甲氧基乙基矽烷基)辛烷等的雙(二C1-5烷氧基C1-5烷基矽烷基)C1-10烷;1,6-雙(甲氧基二甲基矽烷基)己烷、1,8-雙(甲氧基二甲基矽烷基)辛烷等的雙(一C1-5烷氧基-二C1-5烷基矽烷基)C1-10烷等。該等矽烷化合物之中,以1,2-雙(三甲氧基矽烷基)乙烷、1,3-雙(三甲氧基矽烷基)丙烷、1,4-雙(三甲氧基矽烷基)丁烷、1,5-雙(三甲氧基矽烷基)戊烷、1,6-雙(三甲氧基矽烷基)己烷、1,8-雙(三甲氧基矽烷基)辛烷等的雙(三C1-3烷氧基矽烷基)C1-10烷為佳,以1,6-雙(三甲氧基矽烷基)己烷、1,8-雙(三甲氧基矽烷基)辛烷為特佳。
相對於樹脂(A)100質量份,矽烷化合物(D)的含量通常係0.01至10質量份,以0.03至5質量份為佳,較佳為0.05至2質量份,更佳為0.1至1質量份。
黏著劑組成物亦可更含有抗靜電劑。
作為抗靜電劑,可舉出界面活性劑、矽氧烷化合物、導電性高分子、離子性化合物等,以離子性化合物為佳。作為離子性化合物,可舉出慣用之物。作為構成離子性化合物之陽離子成分,可舉出有機陽離子、無機陽離子等。作為有機陽離子,例如可舉出吡啶陽離子、吡咯啶(pyrrolidinium)陽離子、哌啶陽離子、咪唑陽離子、銨陽離子、鋶陽離子、鏻陽離子等。作為無機陽離子,例如可舉出鋰陽離子、鉀陽離子、鈉陽離子、銫陽離子等的鹼金屬陽離子、鎂陽離子、鈣陽離子等的鹼土金屬陽離子等。 特別是從與(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相溶性之觀點而言,係以吡啶鎓陽離子、咪唑鎓陽離子、吡咯啶鎓陽離子、鋰陽離子、鉀陽離子為佳。作為構成離子性化合物之陰離子成分,可為無機陰離子及有機陰離子之任一種,就抗靜電性能而言,係以含有氟原子之陰離子成分為佳。作為含有氟原子之陰離子成分,例如可舉出六氟磷酸鹽陰離子(PF6-)、雙(三氟甲烷磺醯基)亞胺陰離子[(CF3SO2)2N-]、雙(氟磺醯基)亞胺陰離子[(FSO2)2N-]、四(五氟苯基)硼酸鹽陰離子[(C6F5)4B-]等。該等離子性化合物係能夠單獨或組合二種以上而使用。以雙(三氟甲烷磺醯基)亞胺陰離子[(CF3SO2)2N-]、雙(氟磺醯基)亞胺陰離子[(FSO2)2N-]、四(五氟苯基)硼酸鹽陰離子[(C6F5)4B-]為特佳。
就由黏著劑組成物形成的黏著劑層之抗靜電性能的經時安定性而言,係以在室溫為固體之離子性化合物為佳。
相對於樹脂(A)100質量份,抗靜電劑的含量係例如0.01至20質量份,較佳為0.1至10質量份,更佳為1至7質量。
黏著劑組成物係能夠含有1種或2種以上之溶劑、交聯觸媒、膠黏劑(tackifier)、可塑劑、軟化劑、顏料、防鏽劑、無機填料、光散射性微粒子等的添加劑。
<黏著劑層>
本發明的黏著劑層,係例如能夠藉由將前述黏著劑組成物溶解或分散在溶劑而成為含有溶劑的黏著劑組成物,其次將其塗布在基材表面且使其乾燥來形成。
作為基材,係以塑膠膜為佳,具體而言,可舉出經脫模處理的剝離膜。作為剝離膜,可舉出對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聚芳酯等樹脂所構成的薄膜之一面,施行聚矽氧處理等的脫模處理而成之物。
本發明的黏著劑層係以滿足下述式(3)之黏著劑層為佳,以進一步滿足式(4)之黏著劑層為較佳。
A(405)≧0.5 (3)[式(3)中,A(405)係表示在波長405nm之吸光度]
A(405)/A(440)≧5 (4)[式(4)中,A(405)係表示在波長405nm之吸光度,A(440)係表示在波長440nm之吸光度]。
A(405)之值越大,係表示在波長405nm之吸收越高。A(405)之值小於0.5時,在波長405nm之吸收較低,而且容易因400nm附近的光線引起劣化且構件(例如有機EL元件等的顯示裝置、液晶系相位差膜等)容易產生劣化。A(405)之值係以0.6以上為佳,較佳為0.8以上,更佳為1.0以上,特佳為2.0以上。沒有優異的上限,通常為10以下。
A(405)/A(440)之值,係表示在波長405nm的吸收之大小對在波長440nm之吸收的大小,該值越大,係表示在405nm附近的波長區域具有優異的吸收。A(405)/A(440)之值係以10以上為佳,以30以上為較佳,以75以上為更佳,以100以上為特佳。
本發明的黏著劑層之厚度,通常係0.1至30μm,較佳為3至30μm,更佳為5至25μm。
<光學積層體>
本發明的黏著劑組成物及由該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的黏著劑層,係例如能夠使用在光學膜的貼合等。
將光學膜層積在本發明的黏著劑層之至少一面而成之附黏著劑層的光學膜(光學積層體)亦被包含在本發明。
本發明的光學積層體,係能夠藉由將前述黏著劑組成物溶解或分散在溶劑而成為含有溶劑的黏著劑組成物,其次,將其塗布在光學膜表面且使其乾燥而形成。又,亦能夠藉由在剝離膜上同樣地進行而形成黏著劑層且將該黏著劑層層積(轉印)在光學膜表面而得到。
將本發明的黏著劑層及本發明的光學積層體的層結構之一個例子顯示在第1圖至第5圖。
第1圖記載的黏著劑層1,係為了暫時保護黏著劑層面而將剝離膜2貼附在黏著劑層面1之狀態。
第2圖記載的光學積層體10A係包含保護膜8、接著劑層7、偏光膜9、接著劑層7、保護膜3、黏著劑層1、剝離膜2之光學積層體。保護膜3與保護膜8亦可具有相位差。第3圖記載的光學積層體10B,係包含保護膜8、接著劑層7、偏光膜9、接著劑層7、黏著劑層1、剝離膜2之光學積層體。第4圖記載的光學積層體10C及第5圖記載的光學積層體10D係包含保護膜8、接著劑層7、偏光膜9、接著劑層7、保護膜3、黏著劑層1、光學膜40、 黏著劑層7a、發光元件30(液晶胞、有機EL單元)之光學積層體。
光學膜40係具有透射、反射、吸收光線等的光學功能之薄膜。光學膜40可為單層的薄膜,亦可為多層的薄膜。光學膜40係例如可舉出偏光膜、相位差膜、亮度提升膜、防眩膜、抗反射膜、擴散膜、聚光膜、窗膜等,以偏光膜、相位差膜、窗膜或該等薄膜的積層膜為佳。
聚光膜係以光路控制等作為目的而使用,能夠為稜鏡陣列片、透鏡陣列片、附設網點的薄膜等。
亮度提升膜之使用目的,係使在應用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的亮度提升。具體而言,可舉出將折射率的各向異性為互相不同之薄膜層積複數片且以在反射率產生各向異性的方式設計而成之反射型偏光分離片;及在基材薄膜上支撐膽固醇型液晶聚合物的配向膜和其配向液晶層而成之圓偏光分離片等。
所謂窗膜,係意味著在可撓性顯示器等的可撓性顯示裝置之前面板,通常係配置在顯示裝置的最表面。窗膜係例如可舉出由聚醯亞胺樹脂所構成之樹脂膜。窗膜亦可為例如含有聚醯亞胺及氧化矽的樹脂膜之有機材料與無機材料的混合薄膜。又,窗膜亦可配置有硬塗層用以對其表面賦予表面硬度和防污性、耐指紋性之功能。作為窗膜,例如可舉出特開2017-94488號記載的薄膜等。
偏光膜係具備將具有對其吸收軸為平行的振動面之直線偏光吸收且將具有對吸收軸為正交的(與透 射軸平行的)振動面之直線偏光透射的性質之薄膜,例如能夠使用使二色性色素吸附配向在聚乙烯醇系樹脂膜而成之薄膜。
作為二色性色素,例如可舉出碘、二色性有機染料等。
聚乙烯醇系樹脂的皂化度通常係85莫耳%至100莫耳%,較佳為98莫耳%以上。聚乙烯醇系樹脂亦可經改性,例如亦可為經醛改性之聚乙烯基甲縮醛、聚乙烯基縮醛等。聚乙烯醇系樹脂的聚合度係通常1,000至10,000,較佳為1,500至5,000。
通常,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製膜而成之物使用作為偏光膜的胚膜。聚乙烯醇系樹脂係能夠使用眾所周知的方法而製膜。胚膜的厚度通常係1至150μm,考慮延伸容易性等時,較佳為10μm以上。
偏光膜係例如對胚膜進行單軸延伸之步驟;使用二色性色素將薄膜染色而使其吸附二色性色素之步驟;使用硼酸水溶液處理薄膜之步驟;及將薄膜進行水洗之步驟;最後進行乾燥而製造者。偏光膜的厚度通常係1至30μm,從附黏著劑層的光學積層體之薄膜化的觀點而言,較佳為20μm以下,更佳為15μm以下,特佳為10μm以下。
較佳是偏光膜的至少一面透過接著劑而設置有保護膜之偏光板。
作為接著劑,能夠使用眾所周知的接著劑,可為水系接著劑亦可為活性能量線硬化型接著劑。
作為水系接著劑,可舉出慣用的水系接著劑(例如由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所構成之接著劑、水系二液型胺甲酸酯系乳化液接著劑、醛化合物、環氧化合物、三聚氰胺系化合物、羥甲基化合物、異氰酸酯化合物、胺化合物、多價金屬鹽等的交聯劑等)。該等水系接著劑之中,能夠適合使用由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所構成之水系接著劑。又,使用水系接著劑時,較佳是將偏光膜與保護膜貼合之後,實施乾燥步驟以將在水系接著劑中所含有的水除去。乾燥步驟後,例如亦可設置在20至45℃左右的溫度進行熟化之熟化步驟。由水系接著劑所形成之接著劑層通常係0.001至5μm。
所謂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係指藉由照射紫外線、電子射線等的活性能量線而硬化之接著劑,例如可舉出含有聚合性化合物及光聚合起始劑之硬化性組成物、含有光反應性樹脂之硬化性組成物、及含有黏結劑樹脂及光反應性交聯劑之硬化性組成物等,較佳為紫外線硬化性接著劑。
作為將偏光膜與保護膜貼合之方法,可舉出對該等薄膜的至少任一貼合面施行皂化處理、電暈處理、電漿處理等的表面活性化處理之方法等。將保護膜貼合在偏光膜的兩面時,用以貼合該等樹脂膜之接著劑可為同種接著劑亦可為異種接著劑。
作為保護膜,係以由具有透光性之熱可塑性樹脂所形成之薄膜為佳。具體而言,可舉出由聚烯烴系 樹脂;纖維素系樹脂;聚酯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或該等樹脂的混合物、共聚物等所構成之薄膜。將保護膜設置在偏光膜的兩面時,所使用的保護膜可為由不同的熱可塑性樹脂所構成之薄膜,亦可為由相同的熱可塑性樹脂所構成之薄膜。
保護膜係層積在偏光膜的至少一面時,保護膜係以由聚烯烴系樹脂、纖維素系樹脂所構成之保護膜為佳。藉由使用該等薄膜,不會損害偏光膜的光學特性而能夠有效地抑制偏光膜在高溫環境下產生收縮。又,保護膜亦可為氧遮蔽層。
作為偏光板的較佳構成,係在偏光膜的至少一面透過接著劑層而層積保護膜而成之偏光板。保護膜係只有層積在偏光膜的一面時,係以層積在視認側為較佳。被層積在視認側之保護膜,係以由三乙酸纖維素系樹脂或環烯烴系樹脂所構成之保護膜為佳。保護膜可為未延伸膜,亦可為在任意方向被延伸且具有相位差。層積在視認側之保護膜的表面亦可設置有硬塗層、抗眩層等的表面處理層。
保護膜係層積在偏光膜的兩面時,面板側(與視認側相反側)的保護膜,係以由三乙酸纖維素系樹脂、環烯烴系樹脂或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之保護膜或相位差膜為佳。相位差膜亦可為後述之零遲滯值薄膜(zero-retardation film)。
所謂相位差膜,係顯示光學各向異性之光學膜,例如可舉出藉由將由聚乙烯醇、聚碳酸酯、聚酯、 聚芳酯、聚醯亞胺、聚烯烴、聚環烯烴、聚苯乙烯、聚碸、聚醚碸、聚亞乙烯氟化物/聚甲基甲基丙烯酸酯、乙酸纖維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物、聚氯乙烯等所構成之高分子薄膜延伸至1.01至6倍左右而得到之延伸膜等。延伸膜之中,係以將乙酸纖維素、聚酯、聚碳酸酯膜、環烯烴系樹脂膜進行單軸延伸或雙軸延伸而成之高分子膜為佳。又,相位差膜亦可為藉由將液晶性化合物塗布/配向在基材而使光學各向異性顯現之相位差膜。
又,在本說明書,相位差膜係包含零遲滯值薄膜且亦包含被稱為單軸性相位差膜、低光彈性模數相位差膜、廣視野角相位差膜等之薄膜。
所謂零遲滯值薄膜,係指正面遲滯值Re及厚度方向的遲滯值Rth係同時為-15至15nm且光學各向同性的薄膜。作為零遲滯值薄膜,可舉出由纖維素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鏈狀聚烯烴系樹脂、聚環烯烴系樹脂等)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樹脂所構成之樹脂膜,從容易控制遲滯值且容易取得而言,係以纖維素系樹脂或聚烯烴系樹脂為佳。零遲滯值薄膜亦能夠使用作為保護膜。作為零遲滯值薄膜,可舉出由富士FILM(股)所銷售之“Z-TAC”(商品名)、由Konica Minolta Opto(股)所銷售之“Zero TAC(註冊商標)”、由日本ZEON(股)所銷售之“ZF-14”(商品名)等。
在本發明的光學膜,相位差膜係以將液晶性化合物藉由塗布/配向而使光學各向異性顯現之相位差膜為佳。
作為將液晶性化合物藉由塗布/配向而使光學各向異性顯現之薄膜,可舉出以下的第一形態至第五形態。
第一形態:棒狀液晶化合物對支撐基材在水平方向配向而成之相位差膜
第二形態:棒狀液晶化合物對支撐基材在垂直方向配向而成之相位差膜
第三形態:棒狀液晶化合物在其面內係以配向方向為螺旋狀地變化之相位差膜
第四形態:圓盤狀液晶化合物係傾斜配向之相位差膜
第五形態:圓盤狀液晶化合物係對支撐基材為配向在垂直方向之雙軸性相位差膜
例如作為使用在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之光學膜,係能夠適合使用第一形態、第二形態、第五形態。或者亦可層積而使用該等形態的相位差膜。
相位差膜係由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在配向狀態之聚合物所構成之層(以下,有稱為「光學各向異性層」之情形)時,相位差膜係具有逆波長色散性為佳。所謂逆波長色散性,係指相較於在長波長的液晶配向面內相位差值,在短波長的液晶配向面內相位差值較小之光學特性,較佳是相位差膜滿足下述式(7)及式(8)。又,Re(λ)係表示對波長λnm的光線之面內相位差值。
Re(450)/Re(550)≦1 (7)
1≦Re(630)/Re(550) (8)
在本發明的光學膜,相位差膜係第一形態且具有逆波長色散性時,因為在顯示裝置黑表示時之著色減低,乃是較佳,在前述式(7),0.82≦Re(450)/Re(550)≦0.93時為較佳。以120≦Re(550)≦150為更佳。
相位差膜係具有光學各向異性層之薄膜時,作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可舉出在液晶手冊(液晶手冊編集委員會編、丸善(股)平成12年10月30日發行)的「3.8.6網狀組織(完全交聯型)」、「6.5.1液晶材料b.聚合性向列液晶材料」記載的化合物之中具有聚合性基之化合物、以及在特開2010-31223號公報、特開2010-270108號公報、特開2011-6360號公報、特開2011-207765號公報、特開2011-162678號公報、特開2016-81035號公報、國際公開第2017/043438號及特表2011-207765號公報記載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等。
從在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配向狀態之聚合物製造相位差膜之方法,係例如可舉出特開2010-31223號公報記載的方法等。
第2形態時,正面相位差值Re(550)係調整成為0至10nm的範圍,較佳為0至5nm的範圍即可,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係調整成為-10至-300nm的範圍,較佳為-20至-200nm的範圍即可。意味著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各向異性之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係能夠從將面內的快軸作為傾斜軸且使其50度傾斜而測定之相位差值R50及面內的相位差值R0算出。亦即,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 Rth係能夠從面內的相位差值R0、將快軸作為傾斜軸且使其50度傾斜而測定之相位差值R50、相位差膜厚度d、及相位差膜的平均折射率n0,依照以下的式(10)至(12)而求取nx、ny及nz且將該等值代入式(9)而算出。
Rth=[(nx+ny)/2-nz]×d (9)
R0=(nx-ny)×d (10)
(nx+ny+nz)/3=n0 (12)在此,
作為藉由液晶性化合物的塗布/配向而使其顯現光學各向異性之薄膜、藉由無機層狀化合物的塗布而使其顯現光學各向異性之薄膜,係被稱為溫度補償型相位差膜之膜,能夠舉出由JX日擴日石ENERGY(股)銷售之“NH FILM”(商品名;棒狀液晶傾斜配向而成之薄膜)、由富士FILM(股)銷售之“WV FILM”(商品名;圓盤狀液晶傾斜配向而成之薄膜)、由住友化學(股)由銷售之“VAC FILM”(商品名;完全雙軸配向型的薄膜)、由住友化學(股)銷售之“new VAC FILM”(商品名;雙軸配向型的薄膜)等。
相位差膜亦可為具有二層以上的層之多層膜。例如將保護膜層積在相位差膜的一面或兩面而成之物、二層以上的相位差膜透過黏著劑或接著劑層積而成之 物。
相位差膜為多層膜時,作為含有本發明的光學膜之光學積層體的構成,係如第4圖顯示,可舉出包含將對透過光賦予1/4波長量的相位差之1/4波長相位差層50、及對透過光賦予1/2波長量的相位差之1/2波長相位差層70,透過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60層積而成之相位差膜110之構成。又,如第5圖顯示,亦可舉出包含將1/4波長相位差層50a及正C層80透過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60層積而成之光學膜40之構成。
第4圖之賦予1/4波長量的相位差之1/4波長相位差層50、及對透過光賦予1/2波長量的相位差之1/2波長相位差層70,可為上述第一形態的光學膜亦可為第五形態的光學膜。第4圖的時,較佳是至少一方為第五形態。
第5圖的構成時,1/4波長相位差層50a係以上述第一形態的光學膜為佳,以進一步滿足式(7)、式(8)為較佳。
在第4圖及第5圖之黏著劑層7a係由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之層。黏著劑層7a可使用眾所周知的黏著劑組成物,亦可使用本發明的黏著劑組成物。
<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樹脂、含有該樹脂之黏著劑組成物、及包含由前述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的黏著劑層之光學積層體,係層積在有機EL元件、液晶胞等的顯示元件而能夠使用在有機EL顯示裝置、液晶顯示裝置等的顯示裝置(FPD:平 面面板顯示器)。
[實施例]
以下,更詳細地說明實施例及比較例。實施例及比較例中的「%」及「份」係只要沒有特別記載就為「質量%」及「質量份」。
[實施例1]:具有聚合性基及部花青素結構之光選擇吸收性化合物(1)的合成
使設置有迪姆羅(Dimroth)冷卻管及溫度計之300mL-四口燒瓶內成為氮氣環境,添加丙烯酸2-羥基乙酯10份、氰乙酸8.1份、N,N-二甲基-4-胺基吡啶1.1份、二丁基羥基甲苯0.95份、甲苯50份且使用磁力攪拌器進行攪拌。藉由冰浴冷卻且確認內溫成為10℃之後,將N,N-二異丙基碳二醯亞胺12份以1小時滴下,在滴下結束後於內溫0至10℃進一步保溫2小時。隨後,藉由減壓過濾將不溶成分除去而得到含有UVA-M-02表示的化合物之濾液70份。
使設置有迪姆羅(Dimroth)冷卻管及溫度計之300mL-四口燒瓶內成為氮氣環境,添加參考特開2014-194508而 合成之UVA-M-01表示的化合物20份、乙酸酐7.1份、含有UVA-M-02的濾液70份及乙腈40份且使用磁力攪拌器進行攪拌。於內溫25℃將N,N-二異丙基乙胺9份以1小時滴下至所得到的混合物。將得到的混合物於內溫25℃保溫2小時。將冰水200g添加至所得到的混合物,而且攪拌且藉由減壓過濾將析出的組成生物取出。將所得到的粗生成物使用異丙醇進行再結晶而得到UVA-01表示的化合物10份。藉由LC-MS及1H-NMR鑑定所得到之UVA-01表示的化合物。
[M+H]+=291.0
1H-NMR(CDCl3)δ:2.10(quin、2H)、3.02(m.5H)、3.66(t、2H)、4.41(s、4H)、5.53(d、1H)、5.84(d、1H)、6.14(dd、1H)、6.46(d、1H)、7.92(7.92、d)
<克吸光係數ε測定>
將所得到之UVA-01表示的化合物之2-丁酮溶液(61.2g/L)添加至1cm的石英槽且將石英槽安裝在分光光度計UV-2450(股份公司島津製作所製),使用雙光束法以1nm位移在300至800nm的波長範圍測定吸光度。從所得到的吸光度值、溶液中的UVA-01濃度、及石英槽的光徑長度算出每波長的克吸光係數。
ε(λ)=A(λ)/CL
[式中,ε(λ)係表示在波長λnm之樹脂(A)的克吸光係數(L/(g‧cm)),A(λ)係表示在波長λnm之吸光度,C係表示濃度(g/L),L係表示石英槽的光徑長度(cm)]。
所得到之UVA-01表示的化合物的ε(405)為49L/(g‧cm),ε(440)為0L/(g‧cm)。
[實施例2]:具有聚合性基及部花青素結構之光選擇吸收性化合物(2)的合成
將設置有溫度計之2000mL四口燒瓶內取代成為氮氣環境之後,添加4-羥丁基丙烯酸酯100份、氰乙酸65份、4-二甲胺基吡啶8.5份、2,6-二-三級丁基-4-甲基苯酚7.7份、及乙腈500份,邊攪拌邊冷卻至0℃至10℃。邊保持同溫度邊將N,N’-二異丙基碳二醯亞胺96份以2小時滴下。滴下結束後,將所得到的混合物過濾而得到含有UVA-M-03表示的化合物之乙腈溶液725份。
將設置有溫度計之3000mL四口燒瓶內取代成為氮氣環境之後,添加UVA-M-01表示之化合物266份、乙酸酐71份、及乙腈837份,其次,添加含有UVA-M-03表示的化合物之乙腈溶液725份。將所得到的混合物邊攪拌邊將二異丙基乙胺90份以2小時滴下至所得到的混合物。將氧化矽凝膠200g添加至所得到的混合物後,進行過濾而且在所得到的濾液混合甲苯1000份及水1000份且分液,而得到有機層。再使用水1000份將所得到的有機層進行分液洗 淨。重複3次前述分液洗淨且將所得到的有機層濃縮。將濃縮殘留物與二甲基甲醯胺730份混合而得到的溶液冷卻且添加水2000份,將析出的結晶過濾而取出。使用異丙醇將所得到的結晶進行再結晶且乾燥,而得到UVA-02表示之化合物86份。
1H-NMR(CDCl3)δ:1.75-1.82(m、4H)、2.04-2.11(m、2H)、2.95-3.02(t、2H)、3.02(s、3H)、3.60-3.65(t、2H)、4.16-4.22(m、4H)、5.48-5.52(d、1H)、5.78-5.81(d、1H)、6.06-6.13(dd、1H)、6.36-6.41(d、1H)、7.88-7.92(d、1H)
<克吸光係數ε測定>
將UVA-02表示的化合物之2-丁酮溶液(60.2g/L)添加至1cm的石英槽且將石英槽安裝在分光光度計UV-2450(股份公司島津製作所製),使用雙光束法以1nm位移在300至800nm的波長範圍測定吸光度。所得到之UVA-02表示的化合物之ε(405)為45L/(g‧cm),ε(440)為0L/(g‧cm)。
[實施例3]: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樹脂(A-1)的調製
在具備冷卻管、氮體導入管、溫度計及攪拌機之反應容器,添加作為溶劑之乙酸乙酯86.4份、丙烯酸丁酯60份、丙烯酸2-羥基乙酯1.9份、UVA-01表示的化合物1.9份之混合溶液,邊使用氮氣取代裝置內的空氣而成為不含有氧邊將內溫上升至60℃。將使偶氮雙異丁腈(聚合起始劑)0.4份溶解在乙酸乙酯10份而成之溶液全量添加在所 得到的混合物。將所得到的混合物在60℃保持1小時,其次,邊將內溫保持在50至70℃邊將乙酸乙酯以添加速度17.3份/小時連續地添加至反應容器內,在丙烯酸樹脂的濃度成為35%的時點,停止添加乙酸乙酯,而且從乙酸乙酯的添加開始起算至經過12小時為止,將內溫保溫在50至70℃。將乙酸乙酯添加在所得到的混合物且調節至使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樹脂(A-1)濃度成為20%,來調製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樹脂(A-1)的乙酸乙酯溶液。所得到之具有部花青素結構的樹脂(A-1),係藉由GPC而得到之聚苯乙烯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50萬,Mw/Mn為7.5。將其作為樹脂(A-1)。藉由DSC而得到之玻璃轉移溫度為-48.4℃。
<克吸光係數ε測定>
將所得到之樹脂(A-1)的乙酸乙酯溶液(0.006g/L)添加至1cm的石英槽且將石英槽安裝在分光光度計UV-2450(股份公司島津製作所製),使用雙光束法以1nm位移在300至800nm的波長範圍測定吸光度。從所得到的吸光度值、及溶液中的樹脂(A)濃度、石英槽的光徑長度算出每波長的克吸光係數。將結果顯示在表1。
ε(λ)=A(λ)/CL[式中,ε(λ)係表示在波長λnm之樹脂(A)的克吸光係數L/(g‧cm),A(λ)係表示在波長λnm之吸光度,C係表示濃度g/L,L係表示石英槽的光徑長度cm]。
[實施例4]: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樹脂(A-2)的調製
在具備冷卻管、氮體導入管、溫度計及攪拌機之反應容器,添加作為溶劑之乙酸乙酯78份、丙烯酸丁酯18份、丙烯酸2-羥基乙酯0.66份、UVA-01表示的化合物3.3份之混合溶液,邊使用氮氣取代裝置內的空氣而成為不含有氧邊將內溫上升至65℃。將使偶氮雙異丁腈(聚合起始劑)0.13份溶解在乙酸乙酯10份而成之溶液全量添加在所得到的混合物。將所得到的混合物在65℃保持6小時之後,將使偶氮雙異丁腈(聚合起始劑)0.026份溶解在乙酸乙酯10份而成之溶液全量添加在所得到的混合物且在65℃保持4小時。其次,將使4-甲氧基苯酚(聚合抑制劑)0.0012份溶解乙酸乙酯5份而成之溶液全量添加在所得到的混合物。將乙酸乙酯添加在所得到的混合物且調節至使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樹脂(A-2)濃度成為20%,來調製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樹脂(A-2)的乙酸乙酯溶液。所得到之具有部花青素結構的樹脂(A-2),係藉由GPC而得到之聚苯乙烯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17萬,Mw/Mn為5.9。藉由DSC而得到之玻璃轉移溫度為-47.5℃。
與上述同樣地進行而求取樹脂(A-2)的克吸光係數。將結果顯示在表1。
[實施例5]: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樹脂(A-3)的調製
在具備冷卻管、氮體導入管、溫度計及攪拌機之反應容器,添加作為溶劑之乙酸乙酯86.4份、丙烯酸丁酯60份、丙烯酸2-羥基乙酯1.9份、UVA-02表示的化合物1.9 份之混合溶液,邊使用氮氣取代裝置內的空氣而成為不含有氧邊將內溫上升至60℃。將使偶氮雙異丁腈(聚合起始劑)0.4份溶解在乙酸乙酯10份而成之溶液全量添加在所得到的混合物。將所得到的混合物在60℃保持1小時,其次,邊將內溫保持在50至70℃邊將乙酸乙酯以添加速度17.3份/小時連續地添加至反應容器內,在丙烯酸樹脂的濃度成為35%的時點,停止添加乙酸乙酯,而且從乙酸乙酯的添加開始起算至經過12小時為止,將內溫保溫在50至70℃。將乙酸乙酯添加在所得到的混合物且調節至使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樹脂(A-3)濃度成為20%,來調製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樹脂(A-3)的乙酸乙酯溶液。所得到之具有部花青素結構的樹脂(A-3),係藉由GPC而得到之聚苯乙烯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50萬,Mw/Mn為6.3。將其作為樹脂(A-3)。藉由DSC而得到之玻璃轉移溫度為-52.3℃。
與上述同樣地進行而求取樹脂(A-3)的克吸光係數。將結果顯示在表1。
[聚合例1]:丙烯酸樹脂(A-4)的調製
在具備冷卻管、氮體導入管、溫度計及攪拌機之反應容器,添加作為溶劑之乙酸乙酯86.4份、丙烯酸丁酯61.9份、丙烯酸2-羥基乙酯1.9份之混合溶液,邊使用氮氣取代裝置內的空氣而成為不含有氧邊將內溫上升至60℃。隨後,將使偶氮雙異丁腈(聚合起始劑)0.4份溶解在乙酸乙酯10份而成之溶液全量添加在所得到的混合物。將所得到的混合物在60℃保持1小時,其次,邊將內溫保持在50至 70℃邊將乙酸乙酯以添加速度17.3份/小時連續地添加至反應容器內,在丙烯酸樹脂的濃度成為35%的時點,停止添加乙酸乙酯,而且從乙酸乙酯的添加開始起算至經過12小時為止,將內溫保溫該溫度。最後,添加乙酸乙酯而調節使丙烯酸樹脂的濃度成為20%來調製丙烯酸樹脂的乙酸乙酯溶液。所得到的丙烯酸樹脂,係藉由GPC而得到之聚苯乙烯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650萬,Mw/Mn為7.0。將其作為樹脂(A-4)。藉由DSC而得到之玻璃轉移溫度為-52.9℃。
與上述同樣地進行而求取樹脂(A-4)的克吸光係數。將結果顯示在表1。
表1中,在單體組成的欄之符號,係各自意味著以下的單體。
BA:丙烯酸丁酯
HEA:丙烯酸2-羥基乙酯
UVA-01:合成例1所合成之具有聚合性基及部花青素結構之光選擇吸收化合物
UVA-02:合成例2所合成之具有聚合性基及部花青素結構之光選擇吸收化合物
<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劑層的製造>
(a)黏著劑組成物的調製
[實施例6]:黏著劑組成物(1)的調製
在上述所得之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樹脂(A-1)的乙酸乙酯溶液(樹脂濃度:20%),相對於該溶液的固體成分100份,混合交聯劑(CORONATE L、固體成分75%:TOSOH製)0.5份及矽烷化合物(信越化學工業製:KBM-403)0.5份,而且以固體成分濃度成為14%的方式添加2-丁酮而得到黏著劑組成物(1)。又,上述交聯劑(CORONATE L)的調配量係設為有效成分的質量份數。
[實施例7]:黏著劑組成物(2)的調製
在上述所得之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樹脂(A-2)的乙酸乙酯溶液(樹脂濃度:20%),相對於該溶液的固體成分100份,混合交聯劑(CORONATE L、固體成分75%:TOSOH製)0.5份及矽烷化合物(信越化學工業製:KBM-403)0.5份,而且以固體成分濃度成為14%的方式添加2-丁酮而得到黏著劑組成物(2)。又,上述交聯劑(CORONATE L)的調配量係設為有效成分的質量份數。
[實施例8]:黏著劑組成物(3)的調製
在上述所得之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樹脂(A-3)的乙酸 乙酯溶液(樹脂濃度:20%),相對於該溶液的固體成分100份,混合交聯劑(CORONATE L、固體成分75%:TOSOH製)0.5份及矽烷化合物(信越化學工業製:KBM-403)0.5份,而且以固體成分濃度成為14%的方式添加2-丁酮而得到黏著劑組成物(3)。又,上述交聯劑(CORONATE L)的調配量係設為有效成分的質量份數。
[比較例1]:黏著劑組成物(4)的調製
在丙烯酸樹脂(A-4)的乙酸乙酯溶液(樹脂濃度:20%),相對於該溶液的固體成分100份,混合交聯劑(CORONATE L、固體成分75%:TOSOH製)0.5份、矽烷化合物(信越化學工業製:KBM-403)0.5份及光吸收性化合物(紫外線吸收劑;Orient化學工業公司製BONASORB UA-3911)1份,而且以體成分濃度成為14%之方式添加2-丁酮得到黏著劑組成物(4)。又,上述交聯劑(CORONATE L)的調配量係設為有效成分的質量份數。
而且,將BONASORB UA-3911的2-丁酮溶液(56.0g/L)添加至1cm的石英槽且將石英槽安裝在分光光度計UV-2450(股份公司島津製作所製),使用雙光束法以1nm位移在300至800nm的波長範圍測定吸光度。所得到的UVA-02的ε(405)為93L/(g‧cm),ε(440)為1.3L/(g‧cm)。
[製造例1]:黏著劑組成物(5)的調製
在丙烯酸樹脂(A-4)的乙酸乙酯溶液(樹脂濃度:20%),混合交聯劑(CORONATE L、固體成分75%:TOSOH製)0.5份及矽烷化合物(信越化學工業製:KBM-403)0.5 份,而且以固體成分濃度為14%的方式添加2-丁酮而得到黏著劑組成物(5)。又,上述交聯劑(CORONATE L)的調配量係設為有效成分的質量份數。
(b)黏著劑層的製造
在經施行脫模處理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LINTEC公司製SP-PLR382050、以下略記為「隔離膜」)的脫模處理面,將前述(a)調製之各自的黏著劑組成物,使用塗布器以乾燥後的黏著劑層厚度成為20μm之方式塗布且於100℃使其乾燥1分鐘而製造黏著劑層。又,將由實施例4所得到的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的黏著劑層作為黏著劑層(1),將由實施例5所得到的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的黏著劑層作為黏著劑層(2),將由實施例6所得到的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的黏著劑層作為黏著劑層(3),將由比較例1所得到的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的黏著劑層作為黏著劑層(4),將由製造例1所得到的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的黏著劑層作為黏著劑層(5)。
<黏著劑層的吸光度測定>
為了測定所得到的黏著劑層(1)至黏著劑層(4)之吸光度,係將黏著劑層(1)至黏著劑層(4)各自貼合在玻璃,將隔離膜剝離後,將環烯烴聚合物(COP)膜(日本ZEON股份公司製ZF-14)貼合在黏著劑層而製造黏著劑層評價用積層體。將所製造的黏著劑層評價用積層體安裝在分光光度計UV-2450(股份公司島津製作所製)且使用雙光束法以1nm位移測定在300至800nm的波長範圍之吸光度。將所製造 的黏著劑層之吸光度顯示在表2。又,在波長405nm及波長440nm之玻璃的吸光度及(COP)膜之吸光度係任一者均為0。
<光學積層體的製造>
(i)偏光膜(偏光鏡)的製造
將平均聚合度約2400、皂化度99.9莫耳%、厚度30μm的聚乙烯醇膜(「KURARAY POVAL FILM VF-PE#3000」、(股)KURARAY製)浸漬在37℃的純水後,於30℃浸漬在含有碘及碘化鉀之水溶液(碘/碘化鉀/水(重量比)=0.04/1.5/100)。隨後,於56.5℃浸漬在含有碘化鉀及硼酸之水溶液(碘化鉀/硼酸/水(重量比)=12/3.6/100)。其次,使用10℃的純水將薄膜洗淨後,在85℃乾燥而得到碘吸附配向在聚乙烯醇而成之厚度約12μm的偏光膜A。延伸係主要是在碘染色及硼酸處理的步驟進行且總計延伸倍率為5.3倍。
(ii)偏光板的製造
(i)將對厚度25μm的三乙酸纖維素膜賦予7μm的硬塗層而得到的透明保護膜(「25KCHCN-TC」、凸版印刷(股)製),透過由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所構成的接著劑而貼合在所得到的偏光膜之一面。將厚度23μm的環烯烴系樹脂膜(「ZF14-023」、日本ZEON(股)製)透過由聚乙烯醇系樹脂的水溶液所構成的接著劑而貼合在與前述透明保護膜相反的面,來製造光學膜A(偏光板、厚度67μm)。
(iii)光配向膜形成用組成物的調製
藉由將下述構造的光配向性材料5份及環戊酮95份作 為成分而混合且將所得到的混合物於80℃攪拌1小時,來得到光配向膜形成用組成物。下述光配向性材料係使用特開2013-33248號公報記載的方法而合成。
(iv)含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之組成物A的調製
將下述構造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A12份、聚丙烯酸酯化合物(調平劑;BYK-Chemie公司製BYK-361N)0.12份、聚合起始劑(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製IRGACURE369)0.72份及環戊酮100份混合而得到含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之組成物。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A係使用特開2010-31223號公報記載的方法合成。聚合性液晶化合物A的極大吸收波長λmax(LC)為350nm。
(v)光學各向異性層的製造
將環烯烴聚合物膜(日本ZEON股份公司製ZF-14)使用電暈處理裝置(AGF-B10、春日電機股份公司製)且在輸出功率0.3kW、處理速度3m/分鐘的條件下進行處理1次。 將(iii)所得到的光配向膜形成用組成物使用桿塗布器塗布在經施行電暈處理之表面,而且於80℃乾燥1分鐘且使用偏光UV照射裝置(SPOT CURE SP-7;USHIO電機股份公司製)以100mJ/cm2的累計光量實施偏光UV曝光。使用橢圓偏光計(ellipsometer)測定所得到的配向膜膜厚時為100nm。
接著,使用桿塗布器將(iv)所得到之由含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組成物A所構成之塗布液塗布在配向膜上且於120℃乾燥1分鐘後,藉由使用高壓水銀燈(UNICURE VB-15201BY-A、USHIO電機股份公司製)從塗布有含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組成物之面側照射紫外線(氮氣環境下、在波長313nm之累計光量:500mJ/cm2)而形成包含光學各向異性層1之光學膜。使用雷射顯微鏡測定所得到的光學各向異性層1之膜厚時為2μm。
[實施例9]:光學積層體(1)的製造
將黏著劑層(1)貼合在上述(ii)製造的偏光板之環烯烴樹脂膜面且將隔離膜剝離。而且將黏著劑層(1)之剝離隔離膜後的面與(V)製造的光學各向異性層之COP面的相反面進行貼合且將COP剝離。將附隔離膜的黏著劑層(5)貼合在光學各向異性層之剝離COP後的面而得到光學積層體(1)。
[實施例10]:光學積層體(2)的製造
除了將黏著劑層(1)替換成為黏著劑層(2)以外,係與實施例7同樣地進行而得到光學積層體(2)。
[實施例11]:光學積層體(3)的製造
除了將黏著劑層(1)替換成為黏著劑層(3)以外,係與實施例7同樣地進行而得到光學積層體(3)。
[比較例2]:光學積層體(4)的製造
除了將黏著劑層(1)替換成為黏著劑層(4)以外,係與實施例7同樣地進行而得到光學積層體(4)。
<黏著劑層的耐滲出性評價>
將所得到的光學積層體(1)裁斷成為30mm×30mm的大小,將層積有黏著劑層(3)之隔離膜剝離且將其與無鹼玻璃[Coring公司製的商品名“EAGLE XG”]貼合。將所得到之附玻璃的光學積層體投入至溫度85℃的烘箱120小時之後,使用顯微鏡確認面內有無化合物的結晶析出。將評價結果顯示在表2。
除了將光學積層體(1)替換成為光學積層體(2)以外,係與上述同樣地進行評價黏著劑層的耐滲出性。將評價結果顯示在表2。
除了將光學積層體(1)替換成為光學積層體(3)以外,係與上述同樣地進行評價黏著劑層的耐滲出性。將評價結果顯示在表2。
除了將光學積層體(1)替換成為光學積層體(4)以外,係與上述同樣地進行評價黏著劑層的耐滲出性。將評價結果顯示在表2。
<往光學各向異性層的移行性之確認>
將所得到的光學積層體(1)裁斷成為30mm×30mm的大 小,在隔離膜附著在黏著劑層(5)的狀態下投入至溫度85℃的烘箱120小時。隨後,將隔離膜從黏著劑層(5)剝離且將黏著劑層(5)面使用ATR法進行FTIR測定。取決於源自具有聚合性基及部花青素結構之光選擇吸收性化合物的峰值1550至1560cm-1之存在與否,而對黏著劑層(1)至黏著劑層(5)進行判斷具有聚合性基及部花青素結構之光選擇吸收性化合物是否產生移行。將結果顯示在表2。
除了將光學積層體(1)替換成為光學積層體(2)以外,係與上述同樣地進行確認往光學各向異性層的移行性。將評價結果顯示在表2。
除了將光學積層體(1)替換成為光學積層體(3)以外,係與上述同樣地進行確認往光學各向異性層的移行性。將評價結果顯示在表2。
除了將光學積層體(1)替換成為光學積層體(4)以外,係與上述同樣地進行確認往光學各向異性層的移行性。將評價結果顯示在表2。
<確認因黏著劑層而對光各向異性層的相位差變化影響>
將所得到的光學積層體(1)裁斷成為30mm×30mm的大小,將層積在黏著劑層(5)之隔離膜剝離且將其與無鹼玻璃[Coring公司製的商品名“EAGLE XG”]貼合。使用雙折射測定裝置(KOBRA-WR;王子計量機器股份公司製)測定所得到之附玻璃的光學積層體之波長450nm的相位差值。隨後,將附玻璃的光學積層體投入溫度85℃的烘箱120小 時,取出且在23℃ 50%的環境下放置24小時後,再次測定波長450nm的相位差值。從耐久前後的相位差值之變化量求取相位差變化值。將變化值顯示在表2。
除了將光學積層體(1)替換成為光學積層體(2)以外,係與上述同樣地進行確認因黏著劑層而對光各向異性層的相位差變化影響。求取耐久前後的相位差變化值。將變化值顯示在表2。
除了將光學積層體(1)替換成為光學積層體(3)以外,係與上述同樣地進行確認因黏著劑層而對光各向異性層的相位差變化影響。求取耐久前後的相位差變化值。將變化值顯示在表2。
除了將光學積層體(1)替換成為光學積層體(4)以外,係與上述同樣地進行確認因黏著劑層而對光各向異性層的相位差變化影響。求取耐久前後的相位差變化值。將變化值顯示在表2。
本發明的黏著劑組成物係即便進行85℃ 120小時的耐熱試驗後,化合物亦不析出且具有良好的耐滲出性。又,由本發明的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之含有黏著劑層的光學積層體,光吸收化合物不從黏著劑層往光學各向異性層移行且能夠抑制相位差膜等產生劣化。又,含有由本發明的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的黏著劑層之光學積層體,係即便進行耐久試驗(85℃ 120小時的耐熱試驗)之後,相位差變化較小且具有良好的顯示特性。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樹脂、含有該樹脂之黏著劑組成物、及包含由前述期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的黏著劑層之光學積層體,係能夠適合使用在液晶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Claims (17)

  1. 一種樹脂(A),係含有具有部花青素結構之結構單元且玻璃轉移溫度為40℃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樹脂,其中樹脂(A)係滿足下述式(1)之樹脂,ε(405)≧0.02 (1)式(1)中,ε(405)係表示在波長405nm之樹脂的克吸光係數,克吸光係數的單位為L/(g‧c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樹脂,其中樹脂(A)係滿足下述式(2)之樹脂,ε(405)/ε(440)≧5 (2)式(2)中,ε(405)係表示在波長405nm之樹脂的克吸光係數,ε(440)係表示在波長440nm之樹脂的克吸光係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樹脂,其中樹脂(A)係含有在側鏈具有部花青素結構的結構單元之樹脂。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樹脂,其中在側鏈具有部花青素結構的結構單元係源自式(I)表示之化合物的結構單元, 式中,R1、R2、R3、R4及R5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 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至25的脂肪族烴基、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至15的芳香族烴基、雜環基或乙烯性不飽和基,在該脂肪族烴基或芳香族烴基所含有的-CH2-亦可經-NR1A-、-SO2-、-CO-、-O-或-S-取代,R6及R7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25的烷基、拉電子基團或乙烯性不飽和基,R1A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R1及R2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2及R3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2及R4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3及R6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5及R7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6及R7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1至R7其中的一個為乙烯性不飽和基。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樹脂,其中式(I)表示之化合物係式(II)表示之化合物, 式(II)中,R11、R12、R13、R14及R15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至25的脂肪族烴基、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至15的芳香族烴基或雜環基,在該脂肪族烴基或芳香族烴基所含有的-CH2-亦可經-NR11A-、-SO2-、-CO-、-O-或-S-取代,R16及R17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25 的烷基、拉電子基團或乙烯性不飽和基,R11A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R12與R13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12與R14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16或R17其中的一個為乙烯性不飽和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樹脂,其中樹脂(A)係更具有選自下述群組A記載的結構單元之至少1種結構單元之樹脂,群組A:源自(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源自苯乙烯系單體之結構單元、源自乙烯系單體之結構單元、式(a)表示之結構單元、式(b)表示之結構單元及式(c)表示之結構單元 式中,Ra1係表示二價烴基,Rb1及Rb2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或烴基,Rc1及Rc2係各自獨立且表示二價烴基。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樹脂,其中選自群組A記載的結構單元之至少1種結構單元之含量,係相對於樹脂(A)的總結構單元為50質量%以上。
  9. 一種黏著劑組成物,係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樹脂。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黏著劑組成物,其更含 有交聯劑(B)。
  11. 一種黏著劑層,係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之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黏著劑層,係滿足下述式(3),A(405)≧0.5 (3)式(3)中,A(405)係表示在波長405nm之吸光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黏著劑層,其更滿足下述式(4),A(405)/A(440)≧5 (4)式(4)中,A(405)係表示在波長405nm之吸光度,A(440)係表示在波長440nm之吸光度。
  14. 一種光學積層體,係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黏著劑層的至少一面積層有光學膜。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光學積層體,其中光學膜為偏光板。
  16.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係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光學積層體。
  17. 一種化合物,係以式(II)表示, 式(II)中,R11、R12、R13、R14及R15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至25的脂肪族烴 基、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至15的芳香族烴基或雜環基,在該脂肪族烴基或芳香族烴基所含有的-CH2-,亦可經-NR11A-、-SO2-、-CO-、-O-或-S-取代,R16及R17係各自獨立且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25的烷基、拉電子基團或乙烯性不飽和基,R11A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R12與R13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R12與R14亦可互相連結而形成環結構,但是R16或R17其中的一個為乙烯性不飽和基。
TW107135774A 2017-10-13 2018-10-11 樹脂及黏著劑組成物 TW2019279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9262 2017-10-13
JP2017-199262 2017-10-13
JP2017238352 2017-12-13
JP2017-238352 2017-12-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7988A true TW201927988A (zh) 2019-07-16

Family

ID=66100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5774A TW201927988A (zh) 2017-10-13 2018-10-11 樹脂及黏著劑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090005A (zh)
KR (1) KR20200067832A (zh)
CN (1) CN111201252A (zh)
TW (1) TW201927988A (zh)
WO (1) WO201907386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0375A (zh) * 2019-10-11 2022-05-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6282A1 (ja) 2019-03-28 2020-10-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
KR20220082018A (ko) * 2019-10-11 2022-06-16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점착제 조성물
JP2021099478A (ja) * 2019-12-23 2021-07-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21099477A (ja) * 2019-12-23 2021-07-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5052857A (zh) * 2020-02-14 2022-09-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化合物
KR20220097949A (ko) * 2020-02-28 2022-07-08 코니카 미놀타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필름, 편광판 및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센스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13603814B (zh) * 2021-08-23 2022-05-13 无锡安睿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轮胎气密层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5229A (en) * 1974-09-17 1977-08-30 Eastman Kodak Company Novel UV absorbing compounds and photographic elements containing UV absorbing compounds
IT1206995B (it) * 1979-10-12 1989-05-17 Minnesota Mining & Mfg Assorbenti ultravioletti polimerici materiale fotografico che li contiene e metodo per introdurli in detto materiale fotografico
JPS58178351A (ja) * 1982-04-14 1983-10-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ハロゲン化銀写真感光材料
JPS5990844A (ja) * 1982-11-16 1984-05-2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ハロゲン化銀写真感光材料
DE3501722A1 (de) * 1985-01-19 1986-07-24 Agfa-Gevaert Ag, 5090 Leverkusen Lichtempfindliches, stabilisiertes fotografisches aufzeichnungsmaterial
JPH0687154B2 (ja) * 1986-05-06 1994-11-02 コニカ株式会社 色素画像の光堅牢性が優れた熱転写材料における受像要素
JPH0485531A (ja) * 1990-07-28 1992-03-18 Konica Corp ハロゲン化銀写真感光材料
JPH0784335A (ja) * 1993-09-16 1995-03-31 Konica Corp ハロゲン化銀写真感光材料
DE10313173A1 (de) * 2003-03-25 2004-10-07 Bayer Chemicals Ag Optischer Datenträger mit polymerem Netzwerk in der Informationsschicht
JP2005281339A (ja) * 2004-03-26 2005-10-13 Nippon Shokubai Co Ltd 樹脂粒子分散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JP4746284B2 (ja) * 2004-06-18 2011-08-10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メロシアニン色素共重合体及びその用途
CN105518092B (zh) * 2013-06-21 2019-04-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隔膜的粘合剂层及其制造方法、带有带隔膜的粘合剂层的偏光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JP2017048340A (ja) * 2015-09-04 2017-03-09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光学用粘着剤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粘着剤層及び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
JP6847040B2 (ja) * 2015-09-07 2021-03-24 綜研化学株式会社 (メタ)アクリル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粘着剤層の製造方法
JP6088019B2 (ja) * 2015-10-01 2017-03-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0375A (zh) * 2019-10-11 2022-05-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90005A (ja) 2019-06-13
CN111201252A (zh) 2020-05-26
WO2019073869A1 (ja) 2019-04-18
KR20200067832A (ko) 2020-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27988A (zh) 樹脂及黏著劑組成物
TWI553085B (zh) 黏著劑片材、附有黏著劑之光學膜及光學積層體
TWI786140B (zh) 光學膜
TWI839333B (zh) 黏著劑片及附黏著劑層之膜
JP2017120430A (ja) 光学積層体
TW201906966A (zh) 黏著劑組成物及附黏著劑層之膜
TW201815936A (zh) 光吸收性組成物
JP2019007002A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剤層付フィルム
TWI819053B (zh) 樹脂及黏著劑組成物
JP2019008294A (ja) 光学フィルム
JP7474564B2 (ja) 光学フィルム
TWI826672B (zh) 黏著劑組成物
WO2021131505A1 (ja)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21131507A1 (ja)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202132495A (zh) 黏著劑組成物